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李时珍夜宿古寺练习卷.doc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李时珍夜宿古寺练习卷.doc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李时珍夜宿古寺练习卷.doc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李时珍夜宿古寺练习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1 . 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宪法(xiān xiàn) 行囊(náng nán) 笔墨(mò hēi) 饭碗(wǎn wān)

垒成(léi lěi) 胭脂(zhī zhǐ) 捣烂(dǎo dáo) 叛

逆(nì lì)

2 . 读读写写,注 意音同字不同哟!

sù严( ) t ú( )弟 ch én 灰( ) xi áng( )细

夜( ) 地( ) ( )思 吉( )

3 .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写序号)

1.晓:A.天刚亮的时候;B.晓得,知道,懂得;C.使人知道、清楚。

晓行夜宿( ) 晓以利害( ) 家喻户晓( )

2.累:A.牵连;B.重叠,堆积。

长年累月( ) 连累( )

4 .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地奔波 ( )地露出 ( )地推开门

( )

的古寺 ( )的轮廓 ( )的蜘蛛网

5 . 句子练习。

1.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庞宪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l 第一段(________至________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至________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至________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课内阅读。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

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1.本段中“两种草”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________相似,________不同。

2.本段中“端详”一词,可以换成________。

3.“若有所悟”中的“悟”指的是李时珍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是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区分的。

4.读了本段,你觉得李时珍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课外阅读。

李时珍的故事

明朝的时候,在我国的蕲(qí)州出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后来成了举世敬仰的医药学家。他的名字叫李时珍。

李时珍从小体弱多病,幸亏父亲是位医生,为他( )治疗,他的身体才慢慢地好起来。他想:“日后我要是能够当一名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该有多好。”

他经常跟着父亲上山采药,并学着加工药材。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受到熏陶,从小就热爱大自然,热爱医药。

李时珍从20岁起,就独立给人看病。正巧这一年家乡发大水又流行瘟疫,百姓贫病交加,生活十分困苦。李时珍用所有( )给穷人看病,深受父老乡亲的爱戴。

李时珍一有空闲就专心读书,并摘录笔记。到他35岁时,古代的医书、药书,他几乎读遍了。他发现好些医药书并不完全可信,需要补充和整理。

为了获得真实的知识,李时珍决心到各地去游历,增长见识。他不怕艰险,足迹遍及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通过实地考察,他弄清了书本上没有解决的许多问题。

李时珍花了整整30年的功夫,记下了几百万字的笔记,经过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到他61岁那年,终于写成了一部中药巨著——《本草纲目》。

1.给“精”组词,并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用“____”画出写李时珍喜欢做医生的原因的句子。

3.用“”画出写人们爱戴李时珍的原因的句子。

4.短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说明了李时珍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