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液配制操作常规及质量控制.

透析液配制操作常规及质量控制.
透析液配制操作常规及质量控制.

透析液配置操作常规及流程

一、配制室

1.浓缩液配制室应位于透析室清洁区内相对独立区域,周围无污染原,保持环境清洁,

每班用紫外线消毒1 次。

2.浓缩液配制桶须标明容量刻度,应保持配制桶和容器清洁,定期消毒。

3.浓缩液配制桶及容器的清洁与消毒。

(1)浓缩液配制桶:每日用透析用水清洗 1 次;每周至少用消毒剂进行消毒1 次,

并用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配制桶消毒时,须在桶外悬挂“消毒中”警示牌。

(2)浓缩液配制桶滤芯:每周至少更换 1 次。

(3)容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 行业标准中对药用塑料容器的规定。

用透析用水将容器内外冲洗干净,并在容器上标明更换日期,每周至少更换1 次或消毒1 次。

二、成分及浓度

透析液成分与人体内环境成分相似,主要有钠、钾、钙和镁四种阳离子,氯和碳酸

氢根两种阴离子,部分透析液含有葡萄糖,具体成分及浓度见表

碳酸氢盐透析液成分及浓度

成分浓度(mmol/L)

钠135 ~145

钾0 ~4

钙 1.25 ~1.75

镁0.5 ~0.75

氯100 ~115

醋酸根 2 ~ 4

碳酸氢根30 ~40

葡萄糖0 ~11

二氧化碳分压(mmHg) 40 ~110

pH 7.1 ~7.3 1.钠常用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135 ~145 mmol/L,少数特殊病情(如低钠血

症、高钠血症等)患者用低钠(钠离子浓度低于130 mmol/L)或高钠(钠离子浓度高于

145 mmol/L)透析液。

2.钾透析液钾离子浓度为0 ~ 4 mmol/L,常用钾浓度为 2 mmol/L,临床应依

据患者血钾浓度适当调整

3.钙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有低钙血症倾向。常用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一般为1.5 mmol/

L;当患者患高钙血症时,透析液钙离子浓度调至1.25 mmol/L;当患者患低钙血症时,

透析液钙离子浓度调至1.75 mmol/L。

4.镁透析液镁浓度一般为0.5 ~0.75 mmol/L。

5.氯透析液浓度与细胞外液氯离子浓度相似,一般为100 ~115 mmol/L。

6.葡萄糖分含糖透析液(5.5 ~11 mmol/L)和无糖透析液两种。7.透析液碳酸氢盐透析液碳酸氢盐浓度为30 ~40 mmol/L。8.醋酸根浓缩液中常加入2 ~4 mmol/L 醋酸,调整透析液pH 值和防止CO2 跑掉。

三、配制

(一)制剂要求

1.透析液应由浓缩液(或干粉)加符合质控要求的透析用水配制。2.购买的浓缩液或干粉,应具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

可证、卫生许可证。

3.医疗机构制剂室生产血液透析浓缩液应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后按国

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生产。

(二)人员要求

透析室用干粉配制浓缩液(A 液、B 液),应由经过培训的血透室护士或工程技术人

员实施,应做好配制记录,并有专人核查登记。

(三)配制流程

1.浓缩B 液配制为避免碳酸氢盐浓缩液细菌生长,降低运输和贮存价格,常以塑

料袋装固体碳酸氢钠,密封,使用前,用透析用水溶解。碳酸氢盐也可装入特制罐内,透

析时直接装在血透机上,由机器自动边溶解,边稀释,边透析。(1)单人份:取标有刻度的容器一个,用透析用水将容器内外冲洗干净,按所购买

的干粉(B 粉)产品说明要求,将所需量的干粉(B 粉)倒入容器内,加入所需量的透析

用水,使容器内干粉(B 粉)完全融化即可。

(2)多人份:根据患者人数准备所需量的干粉(B 粉)。将B 液配制桶用透析用水冲

洗干净后,将所需量的干粉(B 粉)倒入配制桶内。按所购买的干粉(B 粉)产品说明中

规定的干粉(B 粉)与透析用水比例,加入相应的透析用水,搅拌至干粉(B 粉)完全融

化即可。将已配制的浓缩B 液分装在清洁容器内。

(3)浓缩B 液应在配制后24 h 内使用。

标准缓冲溶液配制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标准缓冲液配制操作规程,正确配制。范围:适用于标准缓冲液的配制。 责任者:QC主任、化验员。 规程: 1.配制 1.1草酸三氢钾标准缓冲液:精密称取在54C±3C干燥4—5小时的草酸三氢钾1 2.61g加水使溶解并稀至1000ml 1.2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精密称取在115C± 5C干燥2—3小时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1.3磷酸盐标准缓冲液QH6.8)精密称取在115C±5C干燥2—3小时的无水磷酸氢二钠3.533g与磷酸二氢钾3.387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 1000ml 1.4磷酸盐标准缓冲液QH7.4)精密称取在115C±5C干燥2—3小时的无水磷酸氢二钠4.303g与磷酸二氢钾1.179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 1000ml 1.5硼砂标准缓冲液:精密称取硼砂3.80g注意避免风化),?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塞,避免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接触。 测定pH值时,应严格按仪器的使用说明书操作,并注意下列事项。 2注意事项 2.1测定前,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选择二种pH值约相差3个单位的标准缓冲液,使供试液的pH值处于二者之间。 2.2取与供试液pH值较接近的第一种标准缓冲液对仪器进行校正(定位),使仪器示值与表列数值一致° 不同温度时标准缓冲液的pH值如下表(表在下页) 2.3仪器定位后,再用第二种标准缓冲液核对仪器示值误差应不大于士 标准操作规程

0.02pH单位,若大于此偏差,则应小心调节斜率,使示值与第二种标准缓冲液的表列数值相符。重复上述定位与斜率调节操作,至仪器示值与标准缓冲液的规定数值相差不大于0.02pH单位。否则,须检查仪器或更换电极后,再行校正至符合要求。 24每次更换标准缓冲液或供试液前,应用纯化水充分洗涤电极,然后将水吸尽,也可用所换的标准缓冲液或供试液洗涤。 2.5?在测定高pH值的供试品时,应注意碱误差的问题,必要时选用适当的玻璃电极测定。 26对弱缓冲液(如水)的pH值测定,先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校正仪器后测定供试液,并重取供试液再测,直至H值的读数在1分钟内改变不超过±0.05为止;然后再用硼砂标准缓冲液校正仪器,再如上法测定;二次pH值的读数相差应不超过0.1,取二次读数的平均值为其D H值。 2.7.配制标准缓冲液与溶解供试品的水,应是新沸过的冷纯化水,其pH 值应为5.A7.Q 2.8.标准缓冲液可保存2-3个月,但发现有浑浊、发霉或沉淀等现象时,不能继续使用。

透析液配制操作常规及质量控制教学提纲

透析液配置操作常规及流程 一、配制室 1.浓缩液配制室应位于透析室清洁区内相对独立区域,周围无污染原,保持环境清洁, 每班用紫外线消毒1 次。 2.浓缩液配制桶须标明容量刻度,应保持配制桶和容器清洁,定期消毒。 3.浓缩液配制桶及容器的清洁与消毒。 (1)浓缩液配制桶:每日用透析用水清洗 1 次;每周至少用消毒剂进行消毒1 次, 并用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配制桶消毒时,须在桶外悬挂“消毒中”警示牌。 (2)浓缩液配制桶滤芯:每周至少更换 1 次。 (3)容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 行业标准中对药用塑料容器的规定。 用透析用水将容器内外冲洗干净,并在容器上标明更换日期,每周至少更换1 次或消毒1 次。 二、成分及浓度 透析液成分与人体内环境成分相似,主要有钠、钾、钙和镁四种阳离子,氯和碳酸 氢根两种阴离子,部分透析液含有葡萄糖,具体成分及浓度见表

碳酸氢盐透析液成分及浓度 成分浓度(mmol/L) 钠135 ~145 钾0 ~4 钙 1.25 ~1.75 镁0.5 ~0.75 氯100 ~115 醋酸根 2 ~ 4 碳酸氢根30 ~40 葡萄糖0 ~11 二氧化碳分压(mmHg) 40 ~110 pH 7.1 ~7.3 1.钠常用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135 ~145 mmol/L,少数特殊病情(如低钠血 症、高钠血症等)患者用低钠(钠离子浓度低于130 mmol/L)或高钠(钠离子浓度高于 145 mmol/L)透析液。 2.钾透析液钾离子浓度为0 ~ 4 mmol/L,常用钾浓度为 2 mmol/L,临床应依 据患者血钾浓度适当调整

3.钙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有低钙血症倾向。常用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一般为1.5 mmol/ L;当患者患高钙血症时,透析液钙离子浓度调至1.25 mmol/L;当患者患低钙血症时, 透析液钙离子浓度调至1.75 mmol/L。 4.镁透析液镁浓度一般为0.5 ~0.75 mmol/L。 5.氯透析液浓度与细胞外液氯离子浓度相似,一般为100 ~115 mmol/L。 6.葡萄糖分含糖透析液(5.5 ~11 mmol/L)和无糖透析液两种。7.透析液碳酸氢盐透析液碳酸氢盐浓度为30 ~40 mmol/L。8.醋酸根浓缩液中常加入2 ~4 mmol/L 醋酸,调整透析液pH 值和防止CO2 跑掉。 三、配制 (一)制剂要求 1.透析液应由浓缩液(或干粉)加符合质控要求的透析用水配制。2.购买的浓缩液或干粉,应具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 可证、卫生许可证。 3.医疗机构制剂室生产血液透析浓缩液应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后按国 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生产。 (二)人员要求

标准溶液配制作业指导书-1

标准溶液的配制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标准溶液配制活动、保证标准溶液(标准物质)准确、可靠,量值溯源稳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技术中心检验测试用标准溶液(标准物质)的制备、标定、验证、有效期限的规定和标识等活动。 3.职责: 3.1配制人员:记录配制、稀释过程和数据;加贴标签; 3.2审核(复核)人员:检查配制过程符合性,计算有效性和结果准确性。 4.工作过程及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方法选择:按照检验、测试、分析标准(方法)规定执行或按照国家标准(如GB/T601、GB/T602等)规定执行。 4.1.2制备标准溶液用水,应符合GB/T6682-92中二级水的规定,特殊项目、微量测定用元素标准溶液配制用水应符合GB/T6682-92中一级水的规定。 4.1.3配制标准溶液所用试剂的纯度应为基准剂试、高纯试剂、光谱纯试剂。 4.1.4所用分析天平的砝码需定期校正,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使用已校正的。 4.1.5标定标准溶液所用的基准试剂应为容量分析工作基准试剂。 4.1.6制备标准溶液的浓度系指20℃时的浓度,在标定和使用时,如温度有差异,应按附表1进行补正。 4.1.7“标定”或比“较较”标准溶液浓度时,平行试验不得少于4次,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即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1%,结果取平均值。浓度值取四位有效数字。 4.1.8对规定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浓度时不得略去其中任何一种,且两种方法测得的浓度值之差不得大于0.2%,以标定结果为准。 4.1.9制备的标准溶液浓度与规定浓度相对误差不得大于5%。 4.1.10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的标准溶液时,应现用现配。 4.1.11碘量法反应时,溶液的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在15-20℃之间进行。 4.1.12标准贮备液有效期为两个月。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月。 4.1.13微量测定用工作液应用标准溶液逐级冲稀成所需工作液,每次吸取体积不得小于5ml。4.1.14微量测定所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期一般为2个月,有效期内出现混浊、沉淀或颜色有变化时,应重新制备。 4.2 配制方法 4.2.1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按照检验、测试、分析标准(方法)规定执行或按GB/T601-2002执行 4.2.1.1直接配制法 用分子量求出欲配制的浓度质量。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一定量已干燥的基准物放入洁净的烧杯中溶于水,转入已校正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根据物质的重量,溶液的体积计算出其准确浓度。 配制标准溶液校核登记。

标准溶液配制标定操作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9725化学试剂电位滴定法通则 3一般规定 3.1除另有规定外,本规程所用试剂的级别应在分析纯(含分析纯)以上,所用制剂及制品,应按GB/T603的规定制备,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规格。 3.2本规程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除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盐酸-乙醇标准滴定溶液、 )=0.5mol/L]外,均指20℃时的浓度;在标准滴定溶液标亚硝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NO 2 定、直接制备和使用时若温度不为20℃时,应对标准滴定溶液体积进行补正。规定“临用前标定”的标准滴定溶液,若标定和使用时的温度差异不大时,可以不进行补正。标准滴定溶液标定、直接制备和使用时所用分析天平、滴定管、单标线容量瓶、单标线吸管等按相关检定规程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 3.3在标定和使用标准滴定溶液时,滴定速度一般应保持在6-8mL/min。 3.4称量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小于或等于0.5g时,按精确至0.01mg称量;大于0.5g时,按精确至0.1mg称量。 3.5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应在规定浓度的±5%范围以内。 3.6除另有规定外,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时,需两人进行实验,分别做四平行,每人四平行标定结果相对极差不得大于相对重复性临界极差[CR (4)r=0.15%],两人共八平行标 0.95 (8)r=0.18%]。在运算过程中保留5位定结果相对极差不得大于相对重复性临界极差[CR 0.95 有效数字,取两人八平行标定结果的平均值为标定结果,报出结果取4位有效数字。 3.7本规程中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0.2%(k=2)。 3.8本规程使用工作基准试剂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当对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度有更高要求时,可使用标准物质(扩展不确定度应小于0.05%)代替工作基准试剂进行标定或直接制备,并在计算标准滴定溶液浓度时,将其质量分数代入计算式中。 3.9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小于或等于0.02mol/L时(除0.02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氯化

透析液配制室制度流程

透析液配置室制度 1.购买的浓缩液或者干粉,需由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注册证, 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 2.透析液必须用浓缩液或者干粉加符合标准的透析用水配制。 3.医疗机构制剂室应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后按国 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生产血液透析浓缩液,且只能限本医院内部使用。 4.透析室用干粉配置浓缩液(A,B液),应由经过培训的护士和 技术员操作,并做好配置记录和专人核实登记。 5.透析液配置应在清洁区内相对独立区域设置,周围无污染源, 干燥通风,室内整洁,每班对环境清洁消毒一次。 6.浓缩液配置桶须标明容量刻度,应保持配置桶和容器清洁, 每日用透析用水清洗一次,每周消毒一次,并有记录。 7.每周至少更换或消毒一次容器,消毒后备用容器应干燥保存。 8.透析液成分及浓度测定每月一次,检查记录。 9.浓缩B液配制应在配制后24小时内使用,B桶外标明配制时 间,当天未用完的B液应废弃。A液应在配制后一周内使用。 10.浓缩液配制桶滤芯,每周至少更换一次。 11.每月一次透析液细菌培养一次,要求细菌数<200CFU/ml,透 析液内毒素至少3个月检测一次,内毒素<2EU/ml.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一次,登记并保留检验结果。

透析液配置流程 多人份的配制: 1.按照需要配液量,先注入所需的配液量的透析用水,水37°C 2.开启电源开关,开始搅拌,同时加入核对好数量的A或B透 析粉(A干粉15袋,B干粉15袋)并计时。 3.当液体搅拌清澈时,关闭电源开关。 4打开阀门开关,分装透析液至每个容器内。 5分装后立即用透析用水冲洗桶内。 单人份的配制: 取量杯一只,用透析用水将容器内外以及量杯冲洗干净,按成品干粉说明要求,将所需的干粉倒入容器内,加入所需透析用水的量,加盖后左右上下摇动容器,至干粉完全融化即可。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 一、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也为急性肾衰竭患者完全或部分恢复肾功能创造了条件。血液透析时需要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血液在透析器中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目的。近年来,也是中毒等急危重症抢救的重要手段。 ??? ??? 二、设立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部,主要对全省血液透析诊疗活动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并受省卫生厅委托检查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工作开展情况。开展技术培训,进行相关技术考评和考核。 ??? ??? 三、开展血液透析技术的医疗机构应配备至少 台以上的透析机,并经省卫生行厅进行技术及人员准入。 ??? ??? 四、医疗机构开展血液透析技术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建立健全质控制度,并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规定,防止由此引发的医源性感染;透析器的重复使用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执行,确保患者安全。 ??? ??? 五、从事血液透析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应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 ??? 第二章???? 医院资质基本要求 ??? 一、内科工作基础 ??? ??? 具备较好的内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具有独立处理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 ??? 二、设置独立的肾脏内科(或者内科肾脏病组) ??? ??? 具备较好的肾脏内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 ??? ??? 肾脏内科病房(或者内科病房内设置肾脏病病床):有肾脏内科专科医师队伍,具有独立处理肾脏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和管理指导原则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和管理指导原则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2009 年11 月修订 目录 一、医院资质 二、人员资质 三、分区 四、器材设备 五、透析用水和透析液 六、感染控制措施 七、病历档案管理 八、血液透析器的复用 九、其它规章制度 十、继续教育十一、接受评估、考核十一、收费管理 附件 附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 附件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管理方法》“血液净化设备和血液净化器具”部分 附件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心血管植入物和人工器官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滤过器、血液滤过器和血液浓缩器》(YY 0053-2008 ) 附件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YY 0598—2006) 附件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 年版)中有关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方法 附件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 年版)中有关污水和污物的处理方法 附件7. 卫生部关于印发《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的通知(卫医发[2005]330 号)及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的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 1. 范围 2. 需说明的医疗问题 3. 复用记录 4. 复用人员资格与培训 5. 复用设备及用水要求 6. 复用间环境的安全要求 7. 血液透析器标识 8. 血液透析器复用 9. 血液透析器使用前检测 10. 血液透析器使用中监测 11. 透析结束后处理 12. 质量控制 附件 1 血液透析器半自动复用程序 附件 2 血液透析器自动复用程序 附件 3 名词解释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病人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也为急性肾衰竭患者完全或部分恢复肾功能创造了条件。血液透析时需要将病人血液引出体外,血液在透析器中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目的。 为了规范血液透析治疗的管理,保证治疗的质量和病人的安全,2007年11 月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制定了“血液透析质量控制管理规范(草案)”。本次发布的“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和管理指导原则”是在上一版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修订。 一、医院资质 (一)二级以上医院(含二级)。能够独立完成血液透析治疗,具有处理血液透析患者急、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的

溶液配制作业指导书

漳州雅色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页次 主题标准溶液配制技术指导书 批 准审 核 编 制 编号版本 制定部门电镀技术课生效日期 一、标准溶液的制备: 1、0.1N硫酸亚铁铵Fe(NH4)2(SO4)2?6H2O 1)配制:称取39.0g硫酸亚铁铵于800mL水中溶解后20mL浓硫酸以水稀释至1L。 2)标定: 取10 mL 0.1N K2Cr2O7溶液加10mL硫磷混酸加3滴PA酸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为绿色。 3)计算: C硫酸亚铁铵=C重铬酸钾×V重铬酸钾/V硫酸亚铁铵 2、0.1N K2Cr2O7 配制:准确称取4.903g经140~150℃烘干至恒重的K2Cr2O7溶于200mL水中,完全溶解后,移至1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水稀释至刻度。 3、01N 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配制:称取17.0000g AgNO3于500mL烧杯中,用不含CLˉ离子的蒸馏水溶解后,移至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2)标定:准确称移基准试剂NaCl 0.12-0.15g,放入锥形瓶中,加50mL水溶解,加铬酸钠指示剂1Ml,在充分摇动下,用配好的AgNO3溶液滴定直至溶液微呈砖红色 为终点。 3)计算: C硝酸银=C氯化钠×V氯化钠/V硝酸银 4、0.1N Na2S2O3配制与标定 1) 配制:A称0.1g Na2S2O3预溶于500mL水中 B称25g Na2S2O3溶于A中,稀释到1L 2)标定: 移取0.1mol/L K2Cr2O7标准溶液10.00mL,于碘量瓶中,加25mL煮沸,冷却后的蒸馏

水,溶解后,加2g固体KI及10mL 20% H2SO4,盖上瓶塞摇匀后,于瓶口封以少量蒸馏水,于暗处放置10min,取出用水冲洗瓶塞及内壁,加150ml冷却蒸馏水,用待标定的 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亮绿色即为终点. 3) 计算: C硫代硫酸钠=C重铬酸钾×V重铬酸钾/V硫代硫酸钠 5、EDTA的配制与标定 1)配制: 称取EDTA80g以水加热溶解冷却,稀释至1000mL,充分摇匀。 2)标定: A、Zn2+标准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金属锌1.6g,置于小烧杯中,加入约10mL HCl(1+2),待Zn完全溶解后,以少量蒸馏水冲洗杯壁,定容至250mL。 B、吸取25mL Zn2+标液于250mL锥形瓶,加20mL水,滴定1:1 NH3·H2O至刚 出现浑浊,此时PH=8,加10mL缓冲液,加铬黑T 4滴,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黑色。 4)计算: C EDTA=m锌/(V EDTA×M锌) 6、0.1N Hg(NO3)2的配制 准确称取1.623g Hg(NO3)2加稀HNO3至溶解后加水至1L。 7 标准硫酸(H2SO4)溶液 (1)配制:C(1/2H2SO4)=1mol/L,量取分析纯硫酸(ф=1.84g/cm3)30mL,慢慢倒如500ml 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L C(1/2H2SO4)=O.1mol/L,量取分析纯硫酸(ф=1.84g/cm3)3mL,慢慢倒如 500ml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L (2)标定: 以碳酸钠标定:称取在120℃干糙过的基准级无水碳酸钠1.6g(四位有效数 字),置于250ml烧杯中,加水120ml,搅拌使其溶解,加入甲基橙指示剂3-4滴 用配制好的硫酸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刚变红色为终点 m C(1/2H2SO4)=v×0.05299

透析液检测操作流程

透析液测定操作流程 1、打开仪器电源,预热30分钟,使仪器处于稳定状态(37℃); 2、填写表头: “测定日期”默认为同电脑的系统时间相同 “数据文件名”与“测定日期”相同,可以改动; “检验员”填写操作者姓名; “试剂批号”与试剂盒上的批号一致;(必填) “试剂灵敏度”的填写为0.01EU/ml;(必填) 3、填写标本名称、稀释倍数(如果标本名称一样,一定要区分开(如透析液1、透析液2),否则软件会自动计算2个标本结果的平均值)。 4、确认试验方法为动态浊度法,然后点击“采集”(如图)

5、进行标本操作: (1)、样品预处理:原水,RO水,透析液不用预处理,可直接进行检测; A原液,B原液须用内毒素检测用水或处理液稀释40倍后进行检测 (2)、样品的检测:取样品0.2ml加入反应主试剂A中,待干粉完全溶解后完全转移至平底试管进行检测 6、试验结束,返回主界面,进入数据分析:

7、调入实验数据: 8、查看试验结果:

结果判断: (1)、《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 0572-2005《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ISO 13959:2002,MOD)用水标准 在水处理装置的输出端的细菌内毒素的含量≤1EU/ml;血液透析装置入口的输送点上细菌内毒素的含量≤5EU/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 0598-2006《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浓缩物》(ISO 13958:2002,MOD)标准 浓缩物以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配成透析液后细菌内毒素的含量<0.5EU/ml; (3)、我国《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透析复用用水标准 血液透析器透析复用用水内毒素含量≤2EU/ml; (4)、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 透析用水的内毒素<2 EU/ml;置换液内毒素<0.03EU/ml; 9、打印试验结果: 点击功能键“打印”选择分组格式,即可打印。

试液配制操作规程

GMP文件 目的建立试液配制操作规程,规范试液的配制操作,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范围适用于本企业试液的配制 职责试液配制人员对本标准负责。 内容 一、配制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二、膏状品、待包装品、成品检验用试液的配制: 酸性氯化亚锡试液(砷盐):称取氯化亚锡20g,加盐酸50ml, 滤过即得。(有效期3个月) 碘化钾试液(砷盐):称取碘化钾16.5g,置200ml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本液临用新配。置棕色瓶中,避光。 稀盐酸(酸溶物):量取盐酸234ml,置1000ml容量瓶或烧杯中,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本液含HCl应为9.5~10.5%。 醋酸铅棉花(砷盐):取脱脂棉1.0g,浸入醋酸铅试液与水的等容混合液12ml中,湿透后,挤压出去过多的溶液,并使之疏松,在100℃以下干燥后,贮于玻璃塞瓶中备用。 氢氧化钠试液(黏度):取氢氧化钠4.3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溴甲酚绿指示液(酸碱度):取溴甲酚绿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2.8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变色范围PH2.8~4.6(黄→蓝绿)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酸碱度):取溴麝香草酚蓝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3.2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变色范围PH6.0~7.6(黄→蓝) 盐酸试液(1→40)(酸溶物):量取浓盐酸10ml,加水稀释至400ml,摇匀即得。 盐酸试液(9→100)(黏度):量取浓盐酸90ml,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醋酸铅试纸(硫化物):取滤纸条浸入醋酸铅试液中,湿透后,取出,在100℃干燥即得。 醋酸铅试液(硫化物):取醋酸铅10g,加新沸过的冷水溶解后,滴加醋酸使溶液澄清,再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ml,即得。 醋酸盐缓冲液(PH3.5)(重金属):称取醋酸铵25g加水25ml溶解后,加7mol/L 的盐酸试液38ml,用盐酸试液(2mol/L)或5mol/L的氨试液准确调节至3.5(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 醋酸溶液(6 mol/L)(含量):量取醋酸36ml,,缓缓加入预先加一定量水的1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碳酸钠溶液(1→50)(含量):称取碳酸钠2g,加入至100ml水中,摇匀即得。 重铬酸钾(1→200)(含量):称取重铬酸钾1g,加入到200ml水中,摇匀即得。 醋酸铵溶液(2→5)(含量):称取醋酸铵20g,加入50ml水中,溶解后即得。 盐酸溶液(9→100)(黏度):量取盐酸90ml,缓缓加入预先加一定量水的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稀硫酸溶液(酸溶性钡盐、鉴别):量取硫酸57ml,缓缓加入预先加一定量水的烧杯中,摇匀,转移至1000ml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本液含H2SO4应为9.5~10.5%(1mol/L)。 氯化钡试液(鉴别):取氯化钡细粉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标准铅溶液(重金属):称取硝酸铅0.1599g,置1000ml量瓶中,加硝酸5ml与水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储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μg的Pb)。 标准砷溶液(砷盐):称取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储备液10ml,置1000ml量瓶中,加稀硫酸10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的As)。 溴化汞试纸(砷盐):取滤纸条浸入乙醇制溴化汞试液中,1小时后取出,在暗处干燥,即得。 乙醇制溴化汞试液(砷盐):取溴化汞2.5g,加乙醇50ml,微热使溶解,即得。本品应置玻璃塞瓶内,在暗处保存。 氢氧化钠试液(20%)(砷盐):称取氢氧化钠20g,置塑料烧杯中,加水100ml搅拌使溶解,即得。 碳酸钠试液(鉴别):取无水碳酸钠10.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硫代乙酰胺试液(重金属):取硫代乙酰胺4g,加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中保存。临用前取混合液(由1mol/L氢氧化钠溶液15ml、水5.0ml及甘油20ml组成)5.0ml,

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的质量控制

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的质量控制 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是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核心设备,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以及病人的安全与水处理系统密切相关。该研究通过对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的加压泵、砂滤器、软水器、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系统、反渗水管路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围绕如何确保水处理系统长期稳定工作,阐述了透析用水处理系统的质量控制,以确保透析患者的诊疗安全。 标签: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质量控制 [Abstract]Water treatment system is the core of the device for hemodialysis,It’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emodialysis treatment and the patient’s safety.This Paper based on water treatment system pressure pumps,sand filters,water softeners,activated carbon filters,reverse osmosis system,reverse osmosis water pipelin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re described,Focusing on how to ensure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water treatment systems,elaborate quality control dialysis water treatment system to ensure safe of dialysis patients. [Key words]Hemodialysis;Quality management;Water treatment 美国ESRD年度发病率和患病率一直分别维持于每百万人口350~370例和1500~1800例。我国尚无全国的统计数据,上海市透析登记报告显示,2012年上海市ESRD百万人口发病率为134.1人,ESRD每百万人口点治疗率为1010.1人,发病率和治疗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常规血液透析患者每周三次透析,大约需要300~600 L反渗水,夜间长时透析的患者所用透析液的量每周可以达到580~860 L,因此,只有确保透析用水的质量,才能保证透析患者的诊疗安全。该研究结合该院的实际情况,介绍了水处理系统的质量控制。[2] 1 水处理系统的构成 水处理系统是有原水加压泵、砂滤器、软水器、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系统及反渗水输送系统6部分构成。原水经由加压泵的增压,将原水输送至前处理部分,前处理部分包括砂滤器、软水器、活性炭过滤器,原水经过前处理的过滤达到反渗系统供水的要求。经过双级反渗透处理过的产水称为超纯水,超纯水即可达到或超过AAMI对透析用水的要求[3]。 2 原水加压泵 反渗透系统需要恒定的供水流量和供水压力,原水加压泵主要作用即在于此,通过它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最小水压和流量就能得到保证。 日常工作中,应当每天监测和记录原水加压泵的压力和流量,确保压力及流量处于正常范围内。

盐酸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操作规程

盐酸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盐酸滴定液(1mol/L、0.5mol/L、0.2mol/L、0.1mol/L)的配制及标定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2、原理: 2HCl+Na2CO3 =2 NaCl+H2O+CO2 3、仪器与材料 3.1 仪器与用具:三角烧瓶、滴定管 3.2 指示剂: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3.3 基准试剂:基准无水碳酸钠 4、操作方法 4.1 溶液配制: 4.1.1盐酸滴定液(1 mol/L)取盐酸90 ml,加水适量使成1000 ml,摇匀。 4.1.2盐酸滴定液(0.5 mol/L、0.2 mol/L或0.1 mol/L)照上法配制,但盐酸的取用量分别为45 ml、18 ml或9.0 ml。 4.2溶液标定: 4.2.1盐酸滴定液(1 mol/L)取在270~300 ℃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1.5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种,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ml盐酸滴定液(1mol/L)相当于53.00mg的无水碳酸钠。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4.2.2盐酸滴定液(0.5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约0.8g。每1ml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26.50mg的无水碳酸钠。 4.2.3盐酸滴定液(0.2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约0.3g。每1ml盐酸滴定液(0.2mol/L)相当于10.60mg的无水碳酸钠。 4.2.4盐酸滴定液(0.1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约0.15g。每1ml盐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 5.30mg的无水碳酸钠。 4.2.5如需用盐酸滴定液(0.05 mol/L、0.02 mol/L或0.01 mol/L)时,可取盐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0版)修订说明

修订说明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0版)》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修订: 一是对独立血液透析中心提出要求。2020版操作规程中新增了对独立血液透析中心定义、资格认定、结构布局、管理规程和人员资质等要求。 二是对血液透析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提出要求。2020版操作规程中新增了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内容,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管理从医源性感染管理质控指标、血液透析质量质控指标、血液透析并发症管理质控指标和透析患者医疗质量管理指标四个方面提出要求,保证患者透析质量和安全。持续改进从组织结构、工作制度、实施规范和流程等方面提出要求。 三是对集中供液系统操作提出要求。2020版操作规程中新增了集中供液系统操作规范内容,将集中供液系统划分为集中供浓缩透析液系统和集中供透析液系统两大类,分别对其配制室、设备安装、培训、验收、透析液配制、清洗消毒和质量管理等提出要求。 四是对血管通路的类别进行细化。2010版操作规程中将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分为临时和长期两种置管术。2020版操作规程中将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分为无隧道无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和带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两

种。新增对血管通路的监察和监测、介入治疗等内容。 五是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进行细化。2020版操作规程中增加对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的诊治,包括高血压、中低血压、心律失常、心率衰竭、心源猝死、脑卒中、贫血、骨异常、高尿酸血症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六是对附录进行细化。2020版操作规程中增加透析器(滤器)重复使用知情同意书、门诊血液透析治疗病历首页血液透析(滤过)记录表单、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传染病报告表单、无隧道无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标准操作流程图、带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标准操作流程图和血液透析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计算公式等附录。

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351-35 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 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①氰化物不得与酸类放在一起,更不得将酸类物质带入氰化物溶液槽内。氰化物溶液与酸溶液不能共用抽风机。经过酸液浸蚀过的工件在进入氰化物溶之前,必须对所粘附的酸类物质进行彻底清洗干净。要特别注意防止有肓孔和袋状的零件将酸液带入氰化物溶液中。 ②当操作者的手、脸及其它部位有割伤或皮肤破伤时,严禁与氰化物接角。如在操作中不慎氰化物接触了,应立即用清冲洗,并速去医院治疗。 ③严格规定使用抽风装置和穿戴防护用品。接触氰化物时,绝对禁止进食和吸烟。 ④配制氰化物镀液时,操作者必须站在上风方向,以防止中毒。

⑤盛放过氰化物的容器和工具以及工作场地,必须采用12%的硫酸亚铁溶液与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再用水彻底冲洗干净。 ⑥下班后,操作者应立即更换工作服及其它防护用品。必要时应对防护用品进行消毒.清洗,专柜保存,不准带到其它场所,同时,还要对手.脸及全身进行严格的消毒清洗。 ⑦发现氰化物中毒时,可用手帕或药棉在1min 内蘸吸五滴戊烯酯,同时在0?4%的高锰酸钾或双氧水(10ml双氧水加3ml水)溶液,并立即送医院抢救。 ⑧氰化物的存放、称量及其溶液的配制,应有专人负责。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透析液配制操作常规及质量控制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透析液配置操作常规及流程 一、配制室 1.浓缩液配制室应位于透析室清洁区内相对独立区域,周围无污染原,保持环境清洁, 每班用紫外线消毒1 次。 2.浓缩液配制桶须标明容量刻度,应保持配制桶和容器清洁,定期消毒。 3.浓缩液配制桶及容器的清洁与消毒。 (1)浓缩液配制桶:每日用透析用水清洗 1 次;每周至少用消毒剂进行消毒1 次, 并用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配制桶消毒时,须在桶外悬挂“消毒中”警示牌。 (2)浓缩液配制桶滤芯:每周至少更换 1 次。 (3)容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 行业标准中对药用塑料容器的规定。 用透析用水将容器内外冲洗干净,并在容器上标明更换日期,每周至少更换1 次或消毒1 次。

二、成分及浓度 透析液成分与人体内环境成分相似,主要有钠、钾、钙和镁四种阳离子,氯和碳酸 氢根两种阴离子,部分透析液含有葡萄糖,具体成分及浓度见表 碳酸氢盐透析液成分及浓度 成分浓度(mmol/L) 钠135 ~145 钾0 ~4 钙 1.25 ~1.75 镁0.5 ~0.75 氯100 ~115 醋酸根 2 ~4 碳酸氢根30 ~

40 葡萄糖0 ~11 二氧化碳分压(mmHg) 40 ~110 pH 7.1 ~7.3 1.钠常用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135 ~145 mmol/L,少数特殊病情(如低钠血 症、高钠血症等)患者用低钠(钠离子浓度低于130 mmol/L)或高钠(钠离子浓度高于 145 mmol/L)透析液。 2.钾透析液钾离子浓度为0 ~4 mmol/L,常用钾浓度为2 mmol/L,临床应依 据患者血钾浓度适当调整 3.钙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有低钙血症倾向。常用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一般为1.5 mmol/ L;当患者患高钙血症时,透析液钙离子浓度调至1.25 mmol/L;当患者患低钙血症时, 透析液钙离子浓度调至1.75 mmol/L。 4.镁透析液镁浓度一般为0.5 ~0.75 mmol/L。 5.氯透析液浓度与细胞外液氯离子浓度相似,一般为100 ~

江苏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参考标准

江苏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 参考标准 前言 血液透析净化是肾功能衰竭病人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患者由于肾功能衰竭导致尿毒症毒素等在体内聚集,生存受到极大威胁,血液透析是将患者体内的有毒代谢产物等,通过透析器清除体外, 第七章血液透析中心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使用 第八章血液透析治疗程序及监测 第九章血液透析的抗凝及抗凝监测第十章血液透析时并发症及处理 第十一章透析病人健康状况评价及标准 第十二章血液透析室(中心)消毒隔离制度第十三章可复用透析器的重复使用标准 第十四章血液透析室(中心)的规章制度第十五章血液透析病历管理

第十六章附件 第一章总则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普及,血液透析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数量逐年增加,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也有了逐步提高。为了规范我省医疗机构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行为,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质量,以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透析治疗,制定本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标准。 开展血液透析的单位应具备下述条件:原则上二级(含二级)以上的医院才能开展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 的理由、 1 2、一台透析机和透析椅或床为1个透析治疗单元,透析单元的面积一般不小于3.2m2。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废透析液排水接口。根据环境条件,可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网络接口、耳机或呼叫系统等。 3、透析治疗间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或备用电源。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在停电时,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允许将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病人体内。 4、护士站设在便于观察、运送设备和处理病情的地方。 二、治疗室

试剂配置操作规程

文件名称:试剂配置操作规程第01版第0次修改第1页共1页.1 0.1%(0.3%)新洁尔灭消毒液 1.1.1 配制:用量筒量取注射用水9,800ml(3100 ml)倒入配液桶中,放冷至30℃ 以下,再用量筒量取5%新洁尔灭200ml倒入注射用水中,搅拌混匀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24小时更换。 1.1.2 用途:用于皮肤、工具、设备、容器、房间,具有地漏液封、清洁、消毒的作 用。 1.2 3%(5%)来苏儿(甲酚皂)消毒液 1.2.1 配制:用量筒量取注射用水10,000ml倒入配液桶中,放冷至30℃以下,再 用量筒量取50%来苏儿640ml(1100 ml)倒入注射用水中,搅拌混匀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24小时更换。 1.2.2 用途:用于地漏的液封。 1.3 75%乙醇溶液 1.3.1 配制:用量筒量取药用乙醇(95%)7890ml倒入配液桶中,加水温在30℃以 下的注射用水2110ml,搅拌均匀后,用酒精比重计测溶液酒精度,再用95%乙醇或注射用水补足使酒精度达75%,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24小时更换。 1.3.2 用途:用于皮肤、工具、设备、容器、房间的消毒。 1.4 2%(0.4%)NaOH溶液配制: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 80克(16克)于5000ml 烧杯中,加纯化水至4000ml,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后,移至配液桶中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一周内更换。 1.4.1 用途:用于玻璃、不锈钢、橡胶类器具的消毒。 ---------------------------------------------------------------------------------------------------------------------- 编制人/修改人:校核人:审核人:批准人: 批准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试行)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试行) 第一章总则 一、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也为急性肾衰竭患者完全或部分恢复肾功能创造了条件。血液透析时需要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血液在透析器中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达到清除体代废物、排出体多余的水分和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目的。近年来,也是中毒等急危重症抢救的重要手段。 二、设立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部,主要对全省血液透析诊疗活动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并受省卫生厅委托检查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工作开展情况。开展技术培训,进行相关技术考评和考核。 三、开展血液透析技术的医疗机构应配备至少4台以上的透析机,并经省卫生行厅进行技术及人员准入。 四、医疗机构开展血液透析技术应符合本规要求,建立健全质控制度,并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规定,防止由此引发的医源性感染;透析器的重复使用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执行,确保患者安全。 五、从事血液透析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应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章医院资质基本要求 一、科工作基础 具备较好的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具有独立处理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二、设置独立的肾脏科(或者科肾脏病组) 具备较好的肾脏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 肾脏科病房(或者科病房设置肾脏病病床):有肾脏科专科医师队伍,具有独立处理肾脏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三、血液透析室(中心) 血液透析室(中心)(简称血透室)应具备透析区、水处理区、治疗室、候诊室等基本功能区域;应有符合规定的透析机、水处理装置及抢救的基本设备;建立并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和透析用水及水处理设备的质量检测制度、技术操作规、设备检查及维修制度;有完备的病历档案管理制度:包括透析治疗患者知情同意书、首次病程记录、透析治疗记录单、化验单等。建立健全透析病人登记册,普通病人、隔离病人及急诊病人分别登记。四、急、慢性透析并发症处理及综合抢救能力 具有麻醉科、重症监护室、放射科、检验科及大科等的医疗技术支持。 五、开展血液透析技术的医疗机构必须取得当地环保部门的污水排放许可证。 第三章血液透析室(中心)的人员配置及职责 一、医师 (一)血透室主任:应由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肾脏科诊疗操作技术和全面管理能力的肾脏科专科医师担任。拥有10台透析机以下的血透室主任应由具有主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10台透析机以上的血透室主任应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