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与汇率关系

房地产与汇率关系
房地产与汇率关系

贬值不是刺破地产泡沫最后一根针

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走势,楼市也纷传降价销售、贷款违约的消息。一时间,不少观点将两者关联起来,认为是贬值导致资本大量外逃,从而刺破房地产泡沫。仔细分析发达经济体以及国内历史可以发现,汇率与房价之间无恒定规律。本币升值并不必然伴随房价上升,本币贬值也并非意味房价下跌。决定房价走势的主要因素是货币供应、住房制度、房地产供求水平、城镇化水平等。

先看看美日的例子。美国住房价格指数在1995-2002年平稳上升,美元指数保持小幅升值态势,两者呈现正相关。2002-2006年,受美国低利率政策和次级贷款市场快速发展的影响,美国住房价格指数大幅上升,较2000年增长一倍有余;同期美元指数持续贬值,从120点跌至83点左右,两者呈现显著负相关。上世纪80-90年代,伴随日元升值,大量跨境资本涌入日本房地产市场,日本房价指数不断攀升,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日元与房价之间呈现正相关。伴随日本货币和财政政策突然收紧,1990年开始日本楼市出现断崖式下跌,至1995年已经跌回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时的水平;日元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却接近100%,两者呈现显著负相关。

从国内情况看,自2005年汇改以来,2006-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历年升值幅度分别为6.8%、6.9%、3.4%、0.1%、3.1%、

5.1%、0.3%和2.9%,八年累计升值35%。尽管总体来看人民币升值伴随的是国内房价上涨,但具体到各年份情况却不尽相同。2006-2012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增幅分比为

6.2%、14.8%、-1.7%、23.2%、

7.5%、6.5%和7.0%。2008年房价负增长,人民币汇率仍出现升值,二者负相关;2009年、2012年人民币几乎锚定美元,房价却大幅上涨,二者也出现背离。

发达经济体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尚会出现汇率与房价走势背离的情形,更何况我国资本项目还存在管制,跨境资本难以低成本随意流动。尤其近两年楼市限购以来,外资和热钱直接购买物业的成本高、规模小,即便大量抛售,也不会扰动整个房地产市场。从融资渠道看,尽管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内房企绕道海外融资,但绝对规模较小,且部分融资用于借新还旧,海外融资规模远低于国内贷款占比。

当然,汇率变动可带来资本流动的变化,进而影响外汇占款,直接导致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从而影响流动性的整体水位,但央行货币政策是不可忽视的中间变量。央行可以通过正逆回购、贷款规模的收紧与放松、升降存准率等货币工具,回收或释放流动性。因此,广义流动性才是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主要诱因。流动性闸门松一松,包括楼市、股市在内的资产价格就会高涨;反之,流动性闸门拧紧,则会对楼市、股市带来明显的收缩效应。

还应看到,随着矿产、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和要素的持续货币化,房地产价格也同步出现快速上行的特征。

房地产作为一种高度依赖信贷的产业,其波动与银行信贷的紧与松有直接关联。房地产价格涨幅出现疲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年初开始国内金融机构收紧对地产企业的贷款,限制甚至停放对购房者的贷款。今年以来,部分银行暂缓办理部分房地产新增授信业务,停办房地产夹层融资业务,一些流动性紧张的房企不得不“以价换量”,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美日的情况也表明,经过一段时间上涨后,一旦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转向紧缩,楼市价格将面临下行风险。

此外,土地供应也是影响房价走势的重要因素。当前出现房价下跌的区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前土地供应量过高,导致短期库存积压。

应看到,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转型时期,房地产需求呈现多样化特点。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国际经验表明,在城镇化率达到70%之前,一国房地产很难崩盘。因此,总体上看我国房地产还有发展空间。当然,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前期涨幅过大,已经积累了一定泡沫,在信贷紧缩、供应过大的情况下,还会出现资金链断裂、房价快速跳水的情况,需要加以防范与警惕。

汇率目标区理论

汇率目标区理论 目录 ?什么是汇率目标区理论 ?汇率目标区理论的主要内容 ?汇率目标区理论的关键问题 汇率目标区理论(Exchange Rate Target Zone Theory) 什么是汇率目标区理论 汇率目标区理论的提出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为战后世界经济繁荣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进入了以浮动汇率为主的混合体制时期。浮动汇率制给全世界的贸易、投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各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经历了频繁而剧烈的动荡,呈现大起大落之势。从那以后,世界上许多学者和政府官员为寻求一种更合理的汇率制度而提出了许多汇制改革举措,“汇率目标区”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举措之一。 最早提出“汇率目标区”这一汇制改革举措的是荷兰财政大臣杜森贝里(Duilsenbery)。 他在1976年曾提出过建立欧洲共同体六国货币汇价变动的目标区计划。1985年,美国著名学者约翰·威廉姆森(John·Williamson)和伯格斯坦(Bergsen)共同又提出了详细的汇率目标区设想及行动计划。1987年2月,七国集团中的六国财长在巴黎会议上将汇率目标区思想写入会后发表的《卢浮宫协议》。1991年克鲁格曼基(Krugman)于1985年威廉姆森始倡的汇率目标区方案,创立了汇率目标区的第一个规范理论模型一克鲁格曼的基本目标区理论及模型(克鲁格曼汇率目标区理论),并引起了学术界对汇率目标区问题的浓厚兴趣。 汇率目标区理论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用在世界贸易中占最大比重的工业国家的货币来建立一个汇率目标区,在这个“区”内有一个中心汇率(基本汇率),并在中心汇率附近确定一个汇率波动的范围,实际汇率对中心汇率的偏离幅度要确定下来,有关国家正力求使汇率的变动不超过这个区域。 汇率目标区理论的主要内容 1、首先建议在美、英、日、德、法五个工业发达国家的货币之间,建立一种相对均衡 的汇率及其浮动幅度,作为“汇率目标区”的汇率和浮动幅度。 2、其他国家的货币汇率则钉住“目标区”的汇率和浮动幅度。 3、“汇率目标区”体系需要研讨后才能确定的问题是: 1)目标区的规模问题。 2)目标区汇率变动的频率和幅度问题。 3)目标区对外公开的程度问题。 4)对目标区汇率的承诺或保证程度的问题。 根据汇率目标区的内容可将汇率目标区分为“硬目标区”和“软目标区”。“硬目标区” 的特点是:汇率波动幅度小,不常修订,目标区的内容对外公开,一般是通过货币政策将汇率维持在目标区。而“软目标区”则是波动幅度大,常修订,目标区的内容不对外公开,不必要求通过货币政策加以维持。

影响外汇汇率的政治因素

影响外汇走势的政治因素 一、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货币的供求关系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这些政策在影响宏观经济的同时,必然 要影响到汇率的走向。 1、宽松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 当中央银行认为经济处于衰退期时,就会采取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方式,或者同时降低央行的基准利率,以刺激商业 信贷行为,实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就可能减少货币供应量,或者同时采取加息的措辞,以此 来减小通货膨胀的压力,保证经济的正常稳步发展,因为过快的经济增长会产生大量的经济泡沫,或者产生过多的银行 潜在不良信贷,为将来的经济发展埋下隐患。 2、强势货币和弱势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职能是稳定货币汇率,但在本币与外币的比率中,不同国家的中央银行也会因为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性采取强势货币和弱势货币政策,也可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强弱货币政策。 最坚持强势货币政策的货币莫过于美元,即便是在经济衰退期,美国政府虽然有时候不得不在实质上采取了一些非强势货币的手段,总的来说美国官员一致都是坚持强势货币政策不变,只有强势的美元货币政策,才能在经济衰退期尽量稳 定留在美国的大量国际游资,不至于因为经济衰退而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而最坚持弱势货币政策的货币莫过于日元,由于日本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日元的弱势有助于日本企业在海外有更好的竞 争优势,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每当日元持续上涨的时候,日本央行和财务省官员经常站出来讲话声称要干预外汇市场日元 的走势。 二、财政政策 一国政府的财政政策也是调控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财政政策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主要涉及财政开支和税收两个方面。为了刺激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往往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开支或者降低税率,也可能是两项同时 实施增强力度;如果有必要抑制社会的消费欲望,减缓过快的经济增长,政府也会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并 减少政府开支。 财政政策对外汇市场相关货币走势的影响,最直接地体现在该国经济发展趋势上,如果政策有助于经济向好,这对该国 货币的走势是非常有利的;反之,如果经济疲软,则可能导致该国货币的下跌。当然财政政策有的时候也是服务于政治的, 三、中央银行的宏观影响 1、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最根本的目的是要稳定货币汇率,或者是要让货币汇率向该国政府需要的价位靠近。另外一个顺带的目的是向市场表明央行的意图,或者树立市场对央行的信心,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市场的人气。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严格说来是一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其自然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干预市场就能很快 实现效果,而不用调整国内的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这样的决策更容易做,决策风险更小;不利的则是敢于效果所持 续的时间较短,大多数干预都只能起到很简短的效果,比如日本央行在2003年的多次干预中,往往一次数亿资金的干 预只能改变几个小时的行情,很快市场又恢复原来的运行趋势。汇率的走势归根到底取决于两国的实际经济水平和其他 综合因素。 口头干预

汇率是当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现实选择(一)

汇率是当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现实选择(一)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目的是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确定一个与最终目标相关的、可控的、可测的具体指标(体系)。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与中介目标的合理选择和运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中介目标的选择与作用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而应当根据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传导途径的变化、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内外市场环境及金融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我国自1996年开始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然而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以此为中介目标的弊端逐渐显现,重新选择我国现阶段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货币供应量效力弱化,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要性降低 1996年以来,我国先后对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进行了几次统计口径上的调整,但从其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可控性及可测性要求来看,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效力弱化,作为我国主要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要性降低。 (一)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减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只有与最终目标保持直接、稳定的关系,才能成为判断最终目标变化及其趋势的依据。而从我国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关系来看,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和就业的相关性不强,尤其是2000年以来相关性下降的趋势愈加明显。通过对1996年到2005年的季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1996年到1999年,M1、M2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6和0.19,2000年后均下降到0.1以下,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负相关。1996年到1999年,M1、M2增长率与物价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98和0.99,但2000年后急剧下降到0.2以下,表明2000年以来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直接关系正在逐步偏离。货币供应量与就业率的相关度也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货币供应量总体上不能有效反映并影响国民经济的变动,即使货币供应量目标得以实现,也无法有效作用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二)货币供应量可控性差。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必须能在短时间内接受操作工具的影响,并按货币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然而,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实践来看,由于货币供应量存在内生性,中央银行对其进行控制的效力较弱,而且近几年受政策导向、公众预期及金融创新等因素的影响,公众的持币意愿发生了较大波动,货币乘数很不稳定,操作工具难以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 (三)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存在问题。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有比较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并能迅速给中央银行提供准确的资料数据。就我国而言,一方面金融创新使货币供应量的内涵和外延日趋模糊。如某些理财产品既具有活期存款的流动性,又具有定期存款的收益性,若不将其计入货币供应量不合理,因为它确实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流动性;若将其计入货币供应量,则既可计入狭义货币M1,又可计入广义货币M2,这种不确定性加大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准确测定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众多且不易控制,造成局部货币供应量规模测度困难,中央银行分支行难以掌握辖区内的货币供应量,无法通过货币供应量了解货币政策在辖区内的实施情况,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局部范围内失效。 由于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相关性、可控性和可测性均出现了问题,导致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效力弱化,货币供应量的实际增长率与每年年初制定的目标增长率出现较大偏差。1996年到2004年9年间,M1、M2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偏离度各有3年达到20%以上,其中1998年M1的偏离度达到了30%,2002年M2的偏离度达到29.23%.由此可见,货币供应量效力弱化,已不适合作为我国现阶段最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二、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效力弱化的理论根源探析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基于货币学派的货币数量论。货币学派提出货币数量论时,做过几个重要的前提假设。但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不具备这些前提,这是货币供应量效力弱化的根本原因。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主要影响 (2)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主要影响 (一)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汇率变动首先会在短期内引起进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发生变化,继而波及整个国内物价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并导致对经济发生长期影响。 1、汇率变动对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的影响 本国货币汇率上升,会使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降低,本国进口的消费资料与原料的国内价格就会随之降低。本国货币汇率下降,会使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提高,本国进口的消费品与原料因本币汇率下跌而不得不提高售价以减少亏损。 进口商品: 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进口商品的国内P↑ 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进口商品的国内P↓ 2、汇率变动对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的影响 外国货币汇率上升,会使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提高; 外国货币汇率下降,会使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下降。 出口商品: 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出口商品的国内P↓ 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出口商品的国内P↑ 3、汇率变动对国内其她商品的价格的影响 外币汇率上升即本币汇率下降,导致进口商品与出口商品在国内的售价提高,必然要导致国内其她商品价格的提高,从而会推动整个物价的上涨;外币汇率下降或本币汇率上升,导致进口商品与出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降低,必然会促进国内的整个物价水平下降。 其她商品: 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其她商品的国内P↑ 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其她商品的国内P↓ (二)汇率变动对一国对外经济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汇率变动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汇率稳定,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成本及利润的框算,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安排;汇率变动频繁,会增加对外贸易的风险,影响对外贸易的正常安排。一般说来,本币对外贬值具有扩大本国商品出口的作用。同时,本币汇率下降,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的价格会提高,就会影响进口商品在本国的销售,从而起到抑制进口的作用。相反,本币汇率上涨,会起到限制出口、刺激进口的作用。 第二、汇率变动对一国资本流动的影响 当以本币所表示的外币汇率上涨时,则意味着本币价值的下跌,本国资本为防止货币贬值的损失,常常调往或逃往国外;同时,汇下跌有利于吸引外国资本流入。相反,如果外币汇率下降、本币币值上升,则会引起在国外的本国资本回流与不利于外国资本流入。 第三、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本币汇率下跌,有利于增加出口与吸引外国资本流人,可以抑制进口与外国资本流出,从而有利于国际收支逆差的缩小;相反,本币汇率上涨则有助于国际收支顺差的减少。 第四、汇率变动对一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般来说,一国货币的对外贬值或升值即汇率变动,总就是要间接地影响到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一国货币汇率下跌会使出口商品增加与进口商品减少,从而使国内市场的商品供应相对减少;一国汇率下跌会使资本流入增加,从而使本币供应相应增加,这两种情况都会相对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相反,一国货币汇率上涨,则有利于减轻该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真实汇率与真实利率差异_基于人民币真实汇率的实证研究

第7卷第1期 2007年10月经济学(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Vol 17,No 11October ,2007 真实汇率与真实利率差异 ———基于人民币真实汇率的实证研究 顾 标 周纪恩3 摘 要 本文详细考察了人民币对美元、日元、港币和欧元的 双边真实汇率、真实利率差异与进出口之间的统计关系,结果发现:(1)人民币真实汇率与真实利率差异间不存在显著且稳定的统计关系;(2)人民币真实汇率具有较强的“自回归”性,并且存在比较明显的非线性动态调整特征。因此,研究人民币真实汇率自身的特定生成机制可能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真实汇率,真实利率差异 3顾标,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周纪恩,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通讯作者及地址:顾标,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0871;电话:(010)52763689;E 2mail :gubiao2000@https://www.360docs.net/doc/9e5628954.html, 。作者感谢两位匿名审稿人提出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本文非参数分析部分基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苏良军老师提供的Matlab 程序,在此表示最衷心地感谢。文责自负。 一、引 言 本文详细考察了人民币对美元、日元、港币和欧元的双边真实汇率、真实利率差异与进出口之间的统计关系,结果发现:(1)人民币真实汇率与真实利率差异间不存在显著且稳定的统计关系,该结论与汇率决定的黏性价格理论模型的预测相矛盾。该理论假定,国内产品市场的价格调整存在黏性,当经济面临货币冲击时,产品市场的价格调整慢于资产市场。因此,资产市场于每一期都能得以出清,而产品市场却可能存在过度需求或过度供给。此时,各国真实利率间将存在暂时性差异,真实汇率也将暂时偏离其长期均衡水平,随后逐渐“回归”至其长期均衡水平。进而,真实汇率与真实利率差异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系统性的联系,事前的(ex ante )真实利率的国别差异反映了真实汇率的预期变化。(2)人民币真实汇率存在非线性动态调整特征。考察人民币真实汇率自身的特殊生成机制,应成为日后实证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实证中,真实汇率与真实利率差异之间是否存在系统性的联系?国外已有众多学者致力于对此问题的直接验证与解答。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结论大多含糊不清。Camp bell and Clarida (1987)认为,预期利率差异的变化幅度或其持续性(persistence )不足以解释美元真实汇率的易变性(variabili 2

汇率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汇率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过一个学期对世界经济概论课的学习,我对经济也有了一定的认知,我在此对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话题作一点简要分析。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国民经济的说可以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有利于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可以使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利润增加,从而增强外商投资信心,使其进一步追加投资或进行再投资;人民币汇率的提升将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间接投资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有利于减轻外债还本付息能力,人民币汇率上升,来偿还外债还本付息的本币数量相应减少,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债负担。同时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的进口,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贸易条件是个大的改善。随着贸易顺差的加剧,我国贸易条件曾一度处于恶化的情况。根据商务部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于出口商品的价格比值正在提升,这说明我国的国民福利正在向外流失,必须更多进口商品才能换回同样数量的出口商品。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的美元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趋势,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导致进口的需求在进一步上升。人民币的升值会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尤其是原材料和高级设备价格的降低,使得原料进口依赖型厂商的成本下降,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引进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人民

币升值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由于人民币的升值会引起国内更加激烈的竞争,同时可以减少国外无效率企业的恶性竞争,另外,能够加快企业走向世界的步伐。不难发现,德国、日本等大国的国际品牌都是在本国货币升值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可见,本国货币的增值可以让本国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压力下,不断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国民经济也有负面影响。诱导通货紧缩,一国货币汇率变动会引起该国进出口商品价格的涨跌。如果进口的是消费品那么汇率变动只会影响同类消费品的 变化和国内的这种消费品的需求弹性,进口商品竞争的同类产品的供给弹性及替代程度。同时会抑制中国的出口,人民币升值后,将会对我国的出口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一方面我国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另一方面,以外币表示的我国商品的价格会上涨,在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必然会出现上扬,从而削弱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而由于本国商品价格上升,国内也会增加对外国进口商品的消费,减少对本国商品的消费,这将对国内这种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的市场造成极大伤害。目前,中国有效劳动力数量和质量都在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的速度并不足以抵消这种压力。如果人民币升值,经济增长将更趋缓慢,劳动力市场由于供给过剩,竞争将加剧,工资不会上涨,这不利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另外,人民币汇率上升还会导致中

汇率是当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现实选择

汇率是当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现实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目的是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确定一个与最终目标相关的、可控的、可测的具体指标(体系)。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与中介目标的合理选择和运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中介目标的选择与作用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而应当根据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传导途径的变化、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内外市场环境及金融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我国自1996年开始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然而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 以此为中介目标的弊端逐渐显现,重新选择我国现阶段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货币供应量效力弱化,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要性降低1996年以来,我国先后对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进行了几次统计口径上的调整,但从其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可控性及可测性要求来看, 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效力弱化,作为我国主要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要性降低。 (一)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减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只有与最终目标保持直接、稳定的关系,才能成为判断最终目标变化及其趋势的依据。而从我国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关系来看,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和就业的相关性不强,尤其是2000年以来相关性下降的趋势愈加明显。通过对1996年到2005年的季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1996年到1999年,Ml、M2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16和0. 19, 2000年后均下降到0.1以下,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负相关。1996年到1999年,Ml、M2增长率与物价增长率的相关系数

分别高达0. 98和0. 99,但2000年后急剧下降到0. 2 以下,表明2000年以来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直接关系正在逐步偏离。货币供应量与就业率的相关度也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货币供应量总体上不能有效反映并影响国民经济的变动,即使货币供应量目标得以实现,也无法有效作用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二)货币供应量可控性差。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必须能在短时间内接受操作工具的影响,并按货币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然而,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实践来看,由于货币供应量存在内生性, 中央银行对其进行控制的效力较弱,而且近几年受政策导向、公众预期及金融创新等因素的影响,公众的持币意愿发生了较大波动,货币乘数很不稳定,操作工具难以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 (三)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存在问题。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有比较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并能迅速给中央银行提供准确的资料数据。就我国而言,一方面金融创新使货币供应量的内涵和外延日趋模糊。如某些理财产品既具有活期存款的流动性,又具有定期存款的收益性, 若不将其计入货币供应量不合理,因为它确实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流动性;若将其计入货币供应量,则既可计入狭义货币Ml,又可计入广义货币M2,这种不确定性加大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准确测定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众多且不易控制,造成局部货币供应量规模测度困难,中央银行分支行难以掌握辖区内的货币供应量,无法通过货币供应量了解货币政策在辖区内的实施情况,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局部范围内失效。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与作用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与作用 一、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1.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影响物价的上涨或下降 汇率变动后,立即对进口商品的价格发生影响。首先是进口的消费品和原材料价格变动,进而以进口原料加工的商品或与进口商品相类似的国内商品价格也发生变动。 汇率变动后,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也发生变动。如本币汇率下降,则外币购买力提高,国外进口商就会增加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在出口商品供应数量不能相应增长的情况下,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必然上涨。在初级产品的出口贸易中,汇率变化对价格的影响特别明显。在资本主义周期的高涨阶段,因国内外总需求的增加,进口增多,对外汇需求增加,外币价格高涨,导致出口商品、进口商品在国内价格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整个物价水平的高涨。 (2)一定情况下影响出口商品的生产部门 外币升值时,将使进口商品变得更贵,从而使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上升,削弱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而对以国内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较为有利。 外币贬值时,将使进口商品变得便宜,从而使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下降,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也增强,而同时以国内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则得不到由于汇率变动而带来的好处。 非贸易项目由于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而发生的资本流向的变化等,也将对出口商品生产部门的资金供求等方面发生相应的影响。 2.汇率变动对一国对外经济的影响 (1)对一国资本流动的影响 从长期看,当本币汇率下降时,本国资本为防止货币贬值的损失,常常逃往国外,特别是存在本国银行的国际短期资本或其它投资,也会调往他国,以防损失。如本币汇率上涨,则对资本移动的影响适与上述情况相反。也存在特殊情况,近几年,在短期内也曾发生美元汇率下降时,外国资本反而急剧涌入美国进行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利用美元贬值的机会,取得较大的投资收益,这对缓解美元汇率的急剧下降有一定的好处,但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决定的。 (2)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本币价值下降,具有扩大本国出口,抑制本国进口的作用,从而有可能扭转贸易收支逆差。(3)对旅游部门的影响 其它条件不变,以本币表现的外币价格上涨,而国内物价水平未变,对国外旅游者来说,本国商品和服务项目显得便宜,可促进本国旅游及有关贸易收入的增加。 3.汇率变动对一国黄金外汇储备的影响 (1)储备货币的汇率变动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储备货币升值,则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提高,反之则降低。 (2)本国货币汇率变动,通过资本转移和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减,直接影响本国外汇储备的增加或减少。 (3)汇率变动影响某些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 二、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汇率波动的价格传递效应

经济导刊22 2011 / 01 传统的国际经济理论认为,汇率的波动等比例地反映在价格水平的变动之上,然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汇率对一国的价格传递往往是不完全的。随着2005年7月我国开始新一轮的汇率体制改革,人民币兑美元的双边汇率波动较之前更加频繁,研究汇率波动对进出口商品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效应,对于我国制定产业政策和国内货币政策意义重大。 我国汇率制度的历史沿革 作为一国货币的对外价格,汇率是一国进行对外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在对外贸易和其他对外经济活动时执行着价格转化职能,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纵观人民币汇率改 革路程,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再到复汇率回归的过程。1994年我国宣布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企业和个人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尽管这一改革引入了市场机制,但实际上这一期间人民币汇率基本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持续扩大,贸易结构摩擦日益加剧,国内国外要求人民币汇率实行改革的呼声日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已 经达到70%左右,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在这一情况下,2005年7月21日,中国启动了新一轮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自此,人民币汇 【关键词】 汇率波动,价格传递机制 汇率波动的价格传递效应 文 | 朱莹莹 率机制更富弹性,汇率波动也趋于增强。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物价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日益重要,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从2005年7月至2010年10月,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已经由最初的1美元兑换8.2765元升至1美元兑换6.6870元,根据BIS 公布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累计升值己经达到了19.2%,升值幅度明显。按照传统国际经济学分析框架,人民币如此大幅度的升值,必然会提高中国出口商品价格,降低进口商品价格,从而削弱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抑制出口,促进进口,这样有助于缓解中国外部经济长期失衡的“双顺差”局面。然而, 事实恰恰相反。在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同时,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增长,出口规模和经常项目顺差持续攀升,并屡创历史新高。因此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汇率影响商品价格的机制非常复杂,不同的机制有着不同的传导特点。 汇率变动对价格的 直接传递机制 直接传递机制是指汇率变动通过进口价格的改变来影响国内价格水平。如果本币升值,在外国进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不变的前提下,那么以本国货币表示的该商品的进口价格将降低;同理,如果本币贬值,那么以本币表示的外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将相对提高。以本国货币标价的进口商品价格变得

国际金融复习资料(00001)

国际金融复习资料

总论:国际企业是从事国际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的总称.它包括国际企业发展较高阶段的跨国公司. 国际企业的限制因素: (1)环境限制因素.(如欧洲国家的反污染法) (2)法规限制因素 如:税法,货币兑换规则,股利汇回规则等. (3)道德限制因素 从母公司的角度看,国际企业的任何决策始终应该以整个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为依据. 国际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经济一体化推升了全球性的价格与服务的竞争水平,使国际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2)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放松了金融服务等领域的管制,增加了国际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企业国际化进程的程序: (1)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原动力 A:创造内部市场 B:取得规模效益 C:减少经营风险 D:建立全球信息网络 (2)程序

A:出口。出口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点。 B:建立销售机构和服务机构。 C:设立海外批发机构 D:海外生产。 E:授证:企业通过转让其拥有的技术、专利、特许经营权等而获得一定报酬的一种投资活动。国际企业的风险 1、汇率风险 2、经营风险 主要表现为国外经营的不确定性。 3、政治风险(或国家风险) 国际金融管理学的内容 (1)国际金融管理的环境(2)外汇风险的管理(3)国际运营资本的管理 (4)短期流动负债的管理(5)短期流动资产管理(6)中长期国际融资管理 (7)国际投资管理 第一章 即期外汇交易:交割日或起息日为交易日以后第二个工作日的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凡交割日预定在即期外汇交易起息日以后的外汇交易。

利率平价理论:外汇市场上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差额等于货币市场上两国短期利率的差额。 一价定律:国际间的商品套购活动使不同国家的同种同质商品的价格趋于相同。 抵补型利率平价:对在即期外汇交易中产生的头寸进行套期保值. 利率平价的实现条件及其机制 1.条件 (1)不存在外汇管制,资金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2)不存在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与交易相联系的超过实际交换的商品成本的所有成本. 2.实现机制 依靠外汇市场的抵补套利活动实现的。 套利:买进或卖出某物以利用差价赚取无风险利润的过程。 对利率平价理论的评价 (一)优点 1.利率平价理论填补了30年代以来传统购买力平价理论衰落后的利率决定理论的空白。

汇率变动会对经济带来哪些主要影响

汇率变动对经济带来的影响 班别:0942班 学号:0902******** 姓名:莫金玲 汇率变动可能会对一国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一国货币不管升值还是贬值,只要持续或大幅度的波动,都会对一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汇率的变动会对外汇收支、资本流动、外汇储备、物价、一国产业结构、国际经济关系、微观经济活动和国民收入等产生影响。以下我们详细的分析汇率变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第一,汇率变动对外汇收支的影响。 1.汇率变动对外汇收支的一般影响。汇率变动将使该国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该国的进出口,进而影响外汇收入和支出。 2.贬值效应的制约因素。贬值的直接影响是扩大需求但能否增加出口,能否一定增加外汇收入呢?这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生产能力和价格需求弹性。对于生产能力过剩的国家需求增加带来的效应明显,但若一国生产能力有限,即使国外需求量增加,也难增加出口。进一步看,贬值可使本国商品在国外的外币价格降低,竞争力提高,从而使出口增加,但只有当出口量增加的幅度大于出口品下降的幅度,贬值才能使该国出口外汇收入有所增加,这取决于国外对该国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需求弹性。 3.贬值对出口收入的影响。当一国货币贬值时,如果需求弹性足够大外国增加的购买量足以抵消出口价格的下降,该国的外汇收入就会增加;如果需求弹性较小,增加的购买量不足以抵消出口价格下降,该国的外汇收入反而会减少。 4.贬值对进口支出的影响。一国货币对外币贬值能减少外汇支出,而能否增加外汇收入,取决于出口价格需求弹性是否大于1.而且当一国进出口产品价格需求弹性需求大于1时,则会起到增加外汇收入、减少外汇支出的收支总体改善效果,从而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的逆差。 5.J曲线效应。货币贬值后,贸易逆差不仅往往不会立即改善,反而会先恶

汇率波动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控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e5628954.html, 汇率波动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控制分析 作者:陈钧 来源:《北方经济》2011年第16期 摘要: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将会增强,汇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会日渐增加。这意味着我国外向型企业会面临越来越大的汇率风险,特别是对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来说,会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在分析汇率波动风险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外向型中小企业防控外汇风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汇率波动风险表现形式外向型中小企业 一、汇率波动风险的表现形式 汇率波动风险是金融风险中的一种,是因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企业以外币表示的资产与负债以及未来的经营成果价值上涨或下降的可能性。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一)结算风险 也称为交易风险,是企业以外币计价进行贸易及非贸易交易时,因将来结算时所适用的外汇汇率未确定而产生的汇率风险。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从双方达成协议,到最后结清债权债务,一般需要几个月甚至1年或更长的时间。在此期间,若计价货币汇率发生变动,必将使交易双方中的某一方蒙受损失,这便产生了汇率结算风险。一般来说,交易日到结算日的时间越长,汇率波动幅度越大,交易风险就越大,这是最常见的外汇风险。 (二)经营风险 也称为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未预料的汇率变化导致企业未来纯收益发生变化的外汇风险。风险的大小取决于汇率变化时企业产品的未来价格、销售量以及成本的影响程度。一般而言,企业未来的纯收益由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衡量,这样经营风险的受险部分就是长期现金流量,其实际国内货币值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而具有不确定性。比如,当一国货币贬值时,出口上可能因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而刺激出口,从而使出口额增加而收益。但另一方面,如果出口商在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原料是进口品,因本国货币贬值会提高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品的价格,出口品的生产成本就会增加,其结果可能使出口商在将来的纯收益下降。这种未来纯收益受损的潜在风险即属于经营风险。 (三)折算风险

国际财务管理(2)

公司如何经营国际业务 ①国际贸易 ②许可经营 ③特许经营 ④合资企业 ⑤收购现有企业 ⑥建立新的外国子公司 1.资本和金融项目 差误、遗漏和储备。如果一个国家的经常项目余额为负,它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余额应当为证。这意味着当它为贸易和生产要素收入而流向国外的资金多于其他国家流向国内的资金时,它为资本和金融项目而从其他国家获得资金则大于它流出的资金。例如投资。事实上,负的经常项目余额应当被正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余额抵消。但是,通常并不存在恰好的抵消效果,因为在计算一个国家的资金移入或移出量时,存在着计量误差,基于上述原因,收支平衡表中包括误差和遗漏一栏 3.影响国际贸易的流动因素 ①通货膨胀 ②国民收入 ③政府政策 ④汇率 4.为何本国货币疲软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即使一个国家的货币疲软是,基于下列的原因它的贸易余额也不一定会改善 ①竞争者的反向调价:当一国货币疲软时,该国的商品价格对国外消费者变得更加有吸引力,许多国外公司会降低其商品价格以保持与该国公司的竞争力。 ②其他疲软货币的影响:本国货币不可能同时对全部货币都疲软 ③国际交易的预先安排:很多国际贸易交易是事先安排的,并不能立即被调整,因此出口商和进口商有责任继续他们承诺的国际交易。 ④公司内部交易:很多公司购买他们子公司生产的产品,这叫公司内部交易,所以即使汇率变动对公司内部交易形式的冲击还是有限的。 5.影响直接对外投资的因素 ①限制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国家都降低了直接对外投资的限制,因此这些国家开放了更多的直接对外投资的途径。 ②私有化:作为私有化的反应,增加企业市场的关键原因是边际效率的提升,私有企业的经理以最大股东价值为目标,然而在国有企业中,国家必须考虑任何决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因此私有企业的经理更加注重收益率,因为他们的事业依赖它,基于这些原因,私有企业将在本国和全球寻求增加价值的机遇。私有化不断上升的趋势无疑增加了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 6.测量汇率的影响 72页 7.影响汇率的因素 81页,重要

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之欧阳歌谷创作

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欧阳歌谷(2021.02.01) (一)利率变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这种杠杆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上.利率水平的变动对资金盈余者的让渡行为有重要影响,它对资金盈余者持有资金的机会成本大小起决定性作用.当利率提高时,意味着人们借款的成本增大,资金短缺者的负担也越重,他们的借款需要就会受到制约. (二)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从宏观看,居民的全部收入可分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储蓄=收入-消费.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的多少取决于消费倾向.若居民的消费倾向高,则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大,储蓄就少.居民的消费倾向除了与目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预期、物价水平及消费观念等有关外,还受利率水平的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会一直人们的消费欲望. 再从厂商投资来看,投资代表着社会资金需要.提高利率则使厂商投资成本增加. 当利率水平提高时,一方面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使社会资金供给扩大,从而有可能使社会产出扩大;另一方面,又可能使投资受到抑制,从而使社会产出减少. (三)利率变动对国际收支有重要影响

当发生严重的逆差时,可将本国短期利率提高,以吸引外国的短期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逆差;当发生过大的顺差时,可将本国绿水平调低,以限制外国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顺差. (四)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首先,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M2)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会加大对外汇需求,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这里以人民币利率下调为例来说明利率-汇率机制的传导效应:利率下降,国内需求上升,进口需求也上升,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进口需求上升和通货膨胀率上升,使得对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加,企业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资金外流增加,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实际利率的下降引起外汇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降。实际上,人民币汇率下降的效果是扩张性的: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下降,在国外相对价格变化的影响下,由于出口扩大,在乘数作用下使国民收入得到多倍扩张,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下降通过收入再分配效应和资产效应导致国内需求下降;与此同时,出口企业利润增加,进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总之,人民币利率下调造成人民币汇率下降,对总需求的影响是双重的。

外汇与汇率

第二节单一的外汇业务 单一的外汇业务是指只买进或卖出一宗外汇的业务,它按交割期限不同分为即期外汇业务、远期业务、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其中后两种是20世纪 70、8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工具,将在第十三章中介绍。 一、即期外汇业务 (一)即期外汇业务的概念 即期外汇业务(Spot Exchange Transaction)也称现汇业务,是指买卖双方在外汇买卖成交后,原则上在两个营业日以内办理交割(Delivery)的外汇业务。 即期外汇业务是外汇市场中业务量最大的外汇业务,特别是从1973年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以来,汇率波动极为频繁,进出口商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和避免汇率波动的风险,经常选择即期外汇业务。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为了及时平衡外汇头寸,也大量采用即期业务,使即期外汇业务的规模迅速扩大。 (二)即期外汇业务的种类 即期外汇业务可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 1.电汇(Telegraphic Transfer,T/T) 电汇即汇款人向当地外汇银行交付本国货币,由该银行用电报或电传通知国外分行或代理行立即付出外币。反之,当客户收到国外电汇时,可向付款银行卖出外汇,立即取得本国货币。 在浮动汇率制下,由于汇率不稳,经常大幅度波动,而电汇收付外汇的时间较短,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汇率波动的风险,因此,出口商在贸易合同中经常要求进口商以电汇付款。在实践中,出口商经常要求进口商开出带有电报索汇条款的信用证:即开证行允许议付行在议付后,以电报通知开证行,说明各种单证与信用证要求相符;开证行在接到上述电报后有义务立即将货款用电汇发交议付行。由于电报和电传比邮寄快,因此附带电报索汇条款的信用证能使出口商尽快收回货款,加速其资本周转,减少外汇风险,这就是电汇在出口结算中的具体运用。此外,商业银行在平衡外汇买卖,调发外汇时;投机者在进行外汇投机时,也都使用电汇。电汇的凭证就是外汇银行开出的具有密押(Test Key)的电报付款委托书。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背景及影响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背景及影响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背景及影响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马春2013113022 (BJ14042)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背景及影响 摘要:汇率是一国进行对外贸易活动时所参照的重要价格指标,它的变动可能会对一国的对外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极其频繁和剧烈,大幅贬值的字眼伴随着汇率市场。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为何大幅增加?是哪些因素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人民币汇率的频繁波动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我们主要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投资、出口、消费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 一、人民币贬值的时事背景 人民币贬值是指人民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汇率降低,而造成人民币购买力下降。2014 年春节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走弱。2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跌91个基点。2月20日,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1146,下跌43个基点创年内新低。2月2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为 6.1224,比前一交易日

再下调32 基点。2015 年8月11日,央行大幅降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当日贬值近2% ;8月12日人民币中间价在前日基础上再次下调1.6% ;8月13日,人民币经过前两天的调整,又一次下调了3% ,人民币三天贬值近6% 。 当前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的形成背景 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处于经济复苏过程的美国,在年内加息的市场预期极高,这使得美元一度走强,相比之下,日元、欧元则趋弱,日本和欧洲目前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也对人民币汇率贬值造成压力;特别是大宗商品生产国和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也相对贬值,国际资本流动波动极大,这些复杂的国际环境是人民币汇率面临的新挑战。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加大与大幅贬值是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的必然结果。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4年中国G D P已经达到63.65万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中国超过22% 的贸易已经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二是中国经济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影响人民币汇率调整。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是人民币汇率长期持续走强的动力源泉;但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

对人民币汇率改革具体制度选择的认识3.doc

对人民币汇率改革具体制度选择的认识(3) 2.我国还缺乏将单独浮动制度理论上的优点转化为现实中的优点的实力。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宏观经济预期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将继续进行,人们对宏观经济的预期也就呈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依存度日益提高,国际间竞争的加剧,对我国经常项目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加上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开放,资本的流动性将随之增强,其结果对我国的货币供需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我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预期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汇率也具有高度的易变性。如果贸然采取一步到位的汇改策略,走上浮动汇率的道路,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3.单独浮动汇率制度也有其自身的缺陷。最大问题就是存在着汇率的过度波动或汇率的易变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并且使经济中面临的汇率风险增强。弗里德曼认为,浮动汇率制度之所以出现不稳定。主要是因为与之相关的宏观经济的不稳定。由于人们对货币供给、实际收入的预期决定着当前的汇率,如果人们的预期是不稳定的,汇率就会表现出易变性,且汇率波动的幅度会大大超过货币供给和实际收入的波动幅度。依据该理论,如果人们的预期是稳定的,汇率就应

当是稳定的;而事实上则是,在大多数预期稳定或预期较大稳定的情况下,汇率仍然是易变的。因此,一般来说,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对外汇市场调控能力较强的国家,或是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较深,需要充分利用汇率机制调节作用的国家,比较适合采用这种汇率制度。 : 1.韩剑,徐康宁.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东南大学学报,200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