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美贸易顺差问题的看法

谈谈中美贸易顺差问题的看法
谈谈中美贸易顺差问题的看法

谈谈中美贸易顺差问题的看法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特征越加明显的今天,在国际分工越来越细的大生产状况下,在国际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地理情况和资源利用的不均衡下,国际贸易在当前的国际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经济的正常发展和运行已经离不开国际贸易. 中国和美国是国际上目前名列前茅的经济主体,同时,中美之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特别是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大幅上升。因此,研究中美贸易的现状和趋势,以及目前两国之间存在的贸易摩擦问题,不仅具有典型性,同时,也对我国今后的战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美贸易近年总被人们所关注,其中中美贸易顺差又是其中最主要的关注点. 据中国海关的统计从1979年到1992年中国对美贸易一直是逆差;1993年以后中国对美贸易一直是顺差,1993年对美顺差62.7亿美元,2005年顺差1141.7亿美元,2006年达到1442.6亿美元,2007年顺差额达到1633.3亿美元,14年增长了25倍。而美国官方对中国的统计显示,1983年以来美国一直逆差,2005年美对中国逆差2016亿美元,2007年逆差达2562.7亿美元。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7年美中货物贸易3867.5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12.8%,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652.4亿美元,增长18.2%;自中国进口3215.1亿美元,增长11.7%,美对中国贸易逆差2562.7亿美元,增长10.2%。美对中国出口方面,2007年美对中国出口占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6年

的5.4%上升到5.7%,提高0.3个百分点,净增100.5亿美元,超过对日出口的626.7亿美元,中国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在美前十大出口市场中,中国增速高达18.2%,仅次于德国的20.2%;美自中国进口方面,2007年美自中国进口3215.1亿美元,占美货物进口总额的比例由2006年的15.5%增至16.4%,提高0.9个百分点,超过自加拿大进口的3131.1亿美元,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仍保持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且与美第三大贸易伙伴墨西哥差距逐渐拉大。与此同时,2007年美对中国贸易逆差达2562.7亿美元,增长10.2%,占同期美货物逆差总额的31.4%,逆差金额和占比均创历史新高。中美之间极大的贸易顺差给中美关系带来了巨大的阴影.作为一个中国人谁都不会忘记可恶的鸦片战争,正是中国在中英国际贸易中的中国长期入超,疯狂的约翰牛对中国开始输入鸦片以改变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并且最终疯狂地发动鸦片战争.当然也许我们会认为战争在中美之间是不可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量变的不断作用下,是否会导致质变仍然是未知的.

中美贸易顺差是由许多内在原因和许多人为原因的.首先, 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主要原因是国际产业转移. 从中国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对美顺差开始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是中国开始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时期,中国大陆的加工贸易,大部分是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为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竞争力,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工序而发展起来的。上述东亚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设立大量的外资企业,

其产品在我国加工、组装后依赖原有的销售渠道,主要经香港转口到美、欧等传统市场。中国大陆从上述国家和地区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等,在中国大陆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的这种贸易流程,导致了中国加工贸易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与出口市场的分离。美国从日本的进口从1990年的12.2%,下降到2005年的8.3%;从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进口从1990年的12.2%,降至2005年的6.1%。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却从1990年的3.1%上升到14.6%。由于各国对进口商品的原产地认定以“实质性改变”为原则,很显然,加工产品的出口国就从上述国家和地区转移到了中国。中国对美国顺差从1997年的169.4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633.3亿美元,增长了近10倍;中国大陆对日本、韩国、东盟、台湾贸易逆差从1997年的163.2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712.5亿美元,增长了近10倍。这说明中国大陆对东亚的逆差增加与对美国的顺差增加是相互转化的。其次, 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是按原产地规则统计出来的. 由于跨国公司的海外销售和子公司出口改变了贸易流向,打破了过去的原产地规则的界限,从而改变了贸易顺差或贸易逆差的内涵和经济意义,因此以原产地规则为基础的贸易统计方法,没有反映跨国公司子公司的海外销售和出口迅速增长的真实情况:一国即使有大量顺差,也可能是外资企业造成的,本国获益不多;一国即使有大量逆差,也可能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结果,本国获得了巨大利益。因此,其统计意义明显大于其经济意义。美国与中国海关的统计方法不一样,美国是整体统计办法;而中国是对贸易增加值的统计,即从出口减去进口部分。所以,

从美国方面看,顺差就比较大。实际上,中国产品出口的增加值是很少的。再次, 美国管制技术出口极大地限制了美国比较优势的发挥. 美国的优势在高新技术,对中国进行新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出口限制不利于美国贸易赤字的减少。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对美出口迅速增长,表明中方的比较优势得到了发挥。中国商务部的数字显示,欧盟是2006上半年中国技术引进的最大来源地,占中国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的42.5%。日本和美国位列第二、第三,引进金额分别为33.6亿和20.8亿美元,金额占整个引进技术的25.4%和15.7%。据美商务部的资料,美对中国高科技出口的比例正在持续下降,排列在日本、欧盟、中国台湾之后,美国占中国高科技进口的比例仅为13.47%。美国作为世界高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却在中国市场处于劣势,不合理的出口管制阻碍了中美正常技术贸易。各自的比较优势不同,处在国际分工的不同层次,两国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相互开放,优势互补都将给对方带来经济利益。因此,扩大贸易是中美双方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也可能随之扩大。最后,外资企业的带动作用. 一方面外资企业对中国的传统企业(包括技术层面、产品质量层面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带动,越来越适合发达国家的市场要求;另一方面,外资企业也帮助了不具备大规模出口能力的中国企业进入发达国家的行业,像通讯和办公用品行业。所以,中国很快形成了大规模的加工出口能力,成为新的顺差增长点。但是贸易顺差的利润却被国际资本家所攫取,中国人民并没有享受到中美贸易顺差的红利.

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中美贸易顺差现状并不代表中国处于贸易优势地位,恰恰相反,我们处于贸易弱势地位. 针对中国大额的贸易顺差,美国国内也有理智的认识:美国《福布斯》杂志曾刊文指出,美制造业优势在高科技商品。美国不必过度担忧中国产品抢走了美国工作机会和市场。该报道还指出,虽美中贸易逆差极大,但这不代表美国的生产力低落。当中国拥有众多廉价劳动力,生产运动鞋、塑胶玩具和服装等低价产品的情况下,美国工厂能制造出的产品更多,且这些产品拥有更高的价值。美国产品在价值链中保有领先地位,美国为本地消费者以及世界各国制造具有高质量的高科技商品。美国的优势在高科技产品,如生化科技和太空装备,美国还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该报道引用美智库凯托(Cato)研究所的文章指出,美国商品在全球制造业中占了21%的市场值,中国商品虽在不断成长,但只占了8%。该报道指出,虽中国建立起世界的“廉价商品工厂”,但就创意设计方面来说,中国仍显得不足,缺乏世界性的设计品牌。虽中国近年来加大了创新和设计的力度,但中国的高科技仍仅在DVD 和手提电脑上。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并非坏事,因为它给美国普通消费者带来了大量物美、价廉、质优的商品。中美贸易顺差代表了美国人利用了中国的很多资源和劳力,并把许多污染留在中国,呜呼哀哉.而且最主要的是中国人民所创造的对美出口物大部分没有很大的技术附加值.利润少.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总值少,但附加值很高,所创造的利润大大地超过中国.

我们也是应该重视中美贸易顺差所造成的现存问题. 大额中美

贸易顺差也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我国与美国贸易摩擦加大,出口企业遭遇国际贸易壁垒的风险增大;我国外汇管理面临更加放开的国际压力,美元的贬值加剧了中国的外汇缩水,我们的大量财富被美国攫取.同时, 大额中美贸易顺差加剧了国内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潜在风险.

总之,面对大量贸易顺差产生的新形势,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既要高度重视贸易顺差带来的外部失衡和内部影响,也要正确认识到贸易顺差的客观必然性。只要我们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积极稳妥地处理问题,我国对外贸易就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确保经济健康发展。

网评文章中美贸易战的一些认识和感悟

关于中美贸易战的一些认识与感悟7月6日,中美贸易战将实质性地打响第一枪,美国企图以“美国优先”理念重整世界秩序,以贸易战为手段打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面对挑衅,我们进行了强有力的还击,“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贸易战没有输赢,但我们一定是赢家。贸易战本身没有赢家,但是贸易战会有溢出效应,这个外溢效应在于政治收益。 首先贸易保护主义是逆势而动不得人心。贸易战是美国的霸权行径,几乎所有国家都强烈反对,其中包括美国重要盟友们。不得人心,中国有打赢贸易战的国际道义基础。这次中国不但是为自己而战,也是为全世界公平正义而战。美国,奉行“美国优先”事事与邻为壑,和全世界打贸易战。在自身无法带领世界推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为保持自己优势竟试图用贸易战等手段迫他国割肉奉美,不合道义。与美不同,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对邻居坚持亲邻、友邻、善邻,愿意与全世界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孰高孰低、谁更受欢迎一目了然。正所谓人心所向,中国反击能赢得世界认可,贸易战开局中国已赢道义之战,这就是政治收益。 其次,贸易战能让中国奠定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强国地位。想想看,美国,不可一世的霸权国家,到处横行霸道,耀武扬威。美国对我们发起贸易战,我们没有退缩,我们众志成城,顶住压力,和美国叫板。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发现原来美国不但不能把中国怎么样,中国实力还在不断增强,那意味着白宫用贸易战为中国经济实力做了背书,中国经济强国的地位反而因此彰显。那么世界会看到中国的实力,这个忍辱负重韬光养晦的国家,现在已经不是昔日吴下阿蒙,这会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再次,贸易战能让中国人民更加团结。贸易战是美国妄图打断中华民族伟大复

中美贸易摩擦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前言: 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显然,面对当前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能仅有平常心。我们必须弄清两国贸易摩擦的根源在哪里,哪些是技术问题,哪些是制度问题,哪些摩擦短期能解决,哪些摩擦将长期存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美贸易现状,发现在美国总体贸易逆差居高不下并且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分析中美经贸关系中出现的问题,面对新机遇,积极运筹,采取怎样的贸易对策来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和摩擦,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才能为中美贸易摩擦的解决做好充分准备。 一、贸易摩擦的概念 贸易摩擦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摩擦。它一般是一国的持续顺差,另一国的逆差,或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了另一国的产业。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 中美贸易摩擦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一些摩擦得到解决或弱化;而另外一些摩擦,比如美国对华反倾销问题、纺织品贸易问题、农产品贸易问题以及知识产权问题等,则仍然严重存在。尤其近年来,中国刚刚初尝WTO“自由贸易”果实,就饱受欧美“特保”、“反倾销”等一系列举措,有些摩擦甚至逐步升级。 1.贸易失衡问题 中美贸易统计也许存在一些小差异,但贸易失衡迅速扩大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国,进入21世纪后,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了最大的的贸易顺差国。美国将中美之间这种

贸易失衡视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头等问题”,甚至有人想把这种问题政治化。2001年中国入世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较之前增长了一倍多,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随着增加了。 2.反倾销问题 2.1 倾销: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为开拓市场,打击竞争对手,出口企业往往以低于正常价值,或者“公平市场价值”的价格向国外进行销售产品,被称为倾销。 界定是否倾销相当困难:寻找相同或类似的产品来估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些产品的成本是公司的机密 2.2 迄今为止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了一百多项的反倾销调查,也是世界上对华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美国对华的反倾销不仅次数最多,而且金额也较大。据统计表明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特点非常显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中国是美国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比位居第2的日本多70%以上。 (2)以反倾销案件中唯一被调查国家这一指标看,无论以案件总数还是所占比例衡量,中国均为首位。 (3)美国对中国征收了最高的反倾销税,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平均反倾销税率为127%。这些特点着实地反映了美国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歧视。 2.3 具体案例: (1)美商务部初裁对从中国进口油井管征收反倾销关税 时间:2009年11月6日,美国商务部5日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 (2)美国对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钢丝层板、钢格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钢绞线、石油管材展开反倾销

最新浅析中美贸易摩擦1论文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1)论文 论文摘要: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两国之间的经济摩擦也不断出现。中美贸易摩擦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反倾销、知识产权、人民币升值、反补贴四个方面,而产生摩擦的根本原因就是中美贸易不平衡。如何看待和解决中美贸易失衡已成为影响未来几年中美经贸关系乃至两国外交关系的关键问题之一。 论文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中美贸易不平衡;双边贸易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 在某种程度上,中美经贸中主要摩擦问题的出现都与贸易不平衡有关,而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指在中美两国双边贸易中,中方存在贸易顺差,美方存在贸易逆差。 根据中方统计,在1984 1992年的九年里,中方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自1993年始转为对美顺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美顺差呈大幅上涨现象。根据美方统计,从1983年开始美国出现逆差,2000年升至838亿美元,美国对华逆差在该年首次超过日本,并成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特别是近两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大幅上涨。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 11月累计贸易顺差为2 381.3亿美元,据此估算,2007年全年顺差将突破2 500亿美元,冲高至2 600亿美元。中美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中美两国发展正常经贸关系阻碍,同时也成为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反补贴税、要求人民币升值、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借口。根据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美国成为迄今为止对华发起贸易摩擦案件最多的国家。从近年来这

一问题发展变化的角度看,其色彩的政治浓度要远远大于经济,从而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焦点。种种迹象表明,今后中美贸易摩擦的热点仍将在纺织品进口设限、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市场经济等问题上。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贸易摩擦,这些给中美贸易关系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一)美方原因造成的两国贸易摩擦 1.经济低迷与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近年来,美国经济的低迷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形成强烈反差。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首季,美国经济仅增长1.3%,增速低于分析人士原来预计的1.8%和去年第四季度的 2.5%,是过去四年来的最小增幅,而住房投资下降仍是导致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历史经验表明,贸易保护强弱与经济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只要经济衰退或美国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并且会采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相关手段,中美贸易发生摩擦不可避免。 2.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美国总统大选每四年举行一次,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历次美国总统大选中,美国对华政策都是两党总统候选人相互攻击的重要议题,这也是赢得选举最方便的武器之一。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共有三次,从这一时期的情况看,每逢大选临近,两党总统候选人就会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各种问题显示强硬立场,发表颇具贸易保护色彩的言论,这几乎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因此中美贸易摩擦会随着美国大选而呈周期性。 3.遏制中国发展是美国全球发展战略的目标之一中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非西方文明的特质决定在其强大后必然会与美国的全球利益发生冲突。正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应对措施的思考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2008年第11期第24卷(总203期) 31 [摘 要]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中美贸易摩擦也频繁发生。在分析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是引起中美贸易摩擦首要原因的基础上,试图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带来的贸易效应的视角寻找引起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的内在原因,并提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措施。 [关键词]中美贸易不平衡;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关于中美贸易摩擦应对措施的思考 卞淑贤(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有时会使用其他历史时代的语言,如古语,取得一定的效果。 前景化的另一主要方式为平行。具体包括对比、排比和重复等。对偶形式整齐,意义对称,鲜明,互相映衬,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一些谚语和名人名言中比较多: A fall in the pit, a gain in the wit. Not that I loved Caesar less, but that I loved Rome more. (Shakespeare Julia Caesar) Marriage has many pains, but celibacy has no pleasures. (Samuel Johnson Rasselas) 对偶往往是把两种相反的情况放在一起,增加鲜明性和趣味性。如: Where there is marriage without love, there will be love without marriage. (Benjamin Franklin) When one is in love, one begins by deceiving oneself. And one ends by deceiving others. That is what the world calls a romance. (Oscar Wilde) 而最典型的排比则是Julia Caesar的I came.“I saw. I conquered.”等。 三、结 语 将前景化理论与作文反馈修改结合起来,试图通过阐述前景化理论及其主要方式,从而为作文修改提供一些想法。学生在修改作文时,应当具备前景化语言意识的培养,从各个层面,如词汇,语法,句子等,对语言进行修改,从而使作文的语言表达更加形象和吸引读者。当然,本文只是初步的尝试性探讨,进一步研究仍需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刘世生,朱瑞清.文体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戚炎.反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J].国外外语教学,2004,(1). [3]秦秀白.简明英语文体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4]王鸣阁.论写作过程教学法中教师的反馈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2,(5). [5]张双祥.英语写作教学中,同伴作文修改效果的实证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07(2). [6]Carson, J. (2001).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Silva, T. and Matsuda, P., (Eds.), O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pp. 191-199).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7]Halliday, M. A. K.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3. [8]Keh, C.L. 1990.“Feedback in the writing process: a model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ation”[M].ETL Journal 44:294-304. [9]Mukarovsky,J. Standard Language and Poetic Language [A]. In Zhu Gang (eds.). Twenties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 [C]. Shanghai :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3. [10]Shklovsky, V. Art as Technique [A]. InL. T. Levon & M. J. Reis (eds. and trans.). Russian Formalist Criticism: Four Essays [C].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65.[作者简介]孙玲霞(1984— ),女,安徽人,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近年来,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两国间双边贸易也得到快速发展。2007年中美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7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3866.8亿美元,增长12.8%。中国继续保持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并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场。另一方面,美国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来源地。 但在中美双边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中美贸易摩擦也日益加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成为美国反倾销调查次数最多的国家。中美贸易摩擦正逐渐成为中美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 面对日益频繁发生的中美贸易摩擦,国内学者提出了多种应对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采取自动出口限制等措施;分散出口对象国,努力使中国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等。 本文拟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带来的贸易效应的新视角,试图寻找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形成的内在原因,从而试图为解决如何应对日益加剧的中美贸易摩擦提供参考建议。 一、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是中美贸易摩擦的首要原因 根据国际收支理论,贸易赤字的增加通过对外贸易乘数的作用导致美国国民收入的下降,国民收入的下降必然使国内失业增加,如此就会产生两国间的贸易摩擦。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认为,两国间经常项目收支的逆差,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1.5%,会发生激烈摩擦;超过2%,就会引发报复行为;如果对一国的贸易顺差超过该国贸易额的25%至30%,那就是政治问题了。 根据中方的统计数据,中美贸易差额与我国GDP的比值由1993年的1.04%上升到2007年的4.5%,其中在1998年之后两者的比值超过1.5%。美方的统计数据也表明,两国间的贸易差额与我国GDP的比值从1993年的3.79%上升到2007年的7.1%。双方的统计数据都表明,两国间贸易不平衡问题已达到足够引起摩擦频繁发生的程度。 上面从理论上分析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引起了中美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而从过去一段时间的实际情况看,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确是引起中美贸易摩擦的首要原因。 学科研究

一)全面认识 经济全球化和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下中美贸易战

经济全球化下看中美贸易战,反之,从中美贸易战看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因素 1、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资 2、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 3、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外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5、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和金融深化 6、资本的进入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 1、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如1995年墨西哥爆发了重大的国际债务危机。 2、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4、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 6、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7、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 1、贸易全球化的表现: 贸易全球化主要体现在: 第一,国际贸易增长率高于世界生产总值增长率; 第二,国际贸易规模庞大,世界贸易依赖度高。 2、投资全球化: 国际直接投资全球化表现在: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增长率和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3、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指一国的金融活动跨越国界日益与国际间的金融活动融合在一起,即资金的筹集、分配和运用,超越国家疆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金融全球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水平的相互依赖关系,即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状况;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贸易和对美贸易发展迅速,规模空前。但是,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特别是作为全球贸易大国的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近年来不断升级,甚至愈演愈烈。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和威胁着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因此,研究探求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其症结并找出对策,使中美贸易和谐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美经贸发展的现状 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由于两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中美已经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贸易格局。 实际上,自中国与美国建立经贸关系以来,双边经贸摩擦就与之相伴。比如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劳改产品出口等问题。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一些摩擦得到解决或弱化;而另外一些摩擦,,则仍然严重存在。应该说,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出现贸易摩擦是正常的,但过多的贸易摩擦最终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分析 (一)中美经贸关系存在不平衡性 ①中美贸易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中美经贸的不对称性。就现实而言,中美经贸关系严重不对称显而欲见。中国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存度较高,而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存度较低。正是因为这种不对称性,使得美国对中国有着较大的经济约束力,而中国对美国则缺乏相应的制约能力。由美方主动挑起,中方被动应战的贸易摩擦反映了当前中美经贸关系严重不对称的现实。 ②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性也体现在中美贸易的顺逆差问题上。中美贸易,中国存在顺差,美国存在逆差。贸易逆差是这一结果不可辩驳的证据,因此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就成为攻击中国的靶子。 (二)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泛滥 ①1992年克林顿政府上台以后,加强了美国政府对外贸的干预。 ②2001年,布什政府不但继承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而且更滥用世贸规则保护本国产业,充分反映出布什政府较强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③一直以来,反倾销、技术壁垒等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美国还对我国提出了“过度性产品保障措施”和反倾销调查,进一步扩大了中美贸易摩擦的范围。 (三)中国的崛起和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 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美国对华经济制裁的政治因素在降低,而贸易摩擦在对华经济制裁中的地位日渐加重。由于贸易不平衡问题引发的贸易摩擦,以及两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不同,扩大了美国国内的“中国威胁论”市场,成为抑制中美贸易关系的重要因素,纵观近年来的中美贸易争端,处处可见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意图。(四)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与市场拓展之间的矛盾 当代,各国经济发展对市场,特别是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市场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就中美贸易关系来讲,美国要求在资本、能源、通信、航空等领域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中国为保护某些国内的幼稚产业,还不能完全开放本国市场。所以在市场问题上中美之间的矛盾同样不可避免。 (五)美国政治的需要加剧贸易摩擦 由于美国政治自身的特点,中美经贸关系始终难以摆脱“美国大选综合证”的影响。美国的大选年各种利益集团总是要借助各种机会,利用竞选活动来施加自己的影响,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而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为了拉拢选民,也常常满足这些利益集团的要求,以争取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摘要:根据西方主流的经典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了中美双边贸易的走向趋势,指出在中美双边贸易中,中国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美国的利益。而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是美国违背国际贸易的理论,限制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对中国的出口。就中国而言,解决中美双边贸易摩擦不应该主要通过派政府代表团赴美进行集中采购,而应采取继续深化市场经济导向的体制改革,遵守和利用WTO规则,在充分了解美国政治、经济运作机制的基础上,采取更有效的诸如自动出口限制,对外直接投资等对策。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贸易逆差出口产品结构 一、引言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与贸易关系取得长足的进展。不论是贸易金额,还是商品结构的涵盖面都有了巨大的增长与扩大。中美贸易额从1977年的2.9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200亿美元,中美贸易商品结构也由为数有限的产品种类扩大到几乎覆盖所有产品种类。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商品结构由当时的完全以初级产品为主,升级到目前的以初加工,甚至精加工产品为主。这种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同中国经济发展的总状况相吻合,即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上升。2003年,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美国也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日本。展望未来,在WTO的框架下,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在经济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存在着广泛的互利互惠的经济贸易利益;因此,可以预料中美贸易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综观过去25年中美贸易的发展历程,同其他重要或主要的贸易关系一样,中美贸易关系在发展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是一波三折。新近的一轮贸易摩擦首先发生在美国对中国某些纺织品进行进口限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法院裁决了中国彩电企业对美国倾销。而后又对从中国进口的家具产品进行反倾销。中美贸易摩擦接二连三地发生,引起了中美两国政界与经济界的不安。 我们从中美贸易发展的过程看,纺织品与彩电出口的争端,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独立的

网评文章中美贸易战的一些认识和感悟

网评文章中美贸易战的一些认识和感悟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关于中美贸易战的一些认识与感悟7月6日,中美贸易战将实质性地打响第一枪,美国企图以“美国优先”理念重整世界秩序,以贸易战为手段打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面对挑衅,我们进行了强有力的还击,“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贸易战没有输赢,但我们一定是赢家。贸易战本身没有赢家,但是贸易战会有溢出效应,这个外溢效应在于政治收益。 首先贸易保护主义是逆势而动不得人心。贸易战是美国的霸权行径,几乎所有国家都强烈反对,其中包括美国重要盟友们。不得人心,中国有打赢贸易战的国际道义基础。这次中国不但是为自己而战,也是为全世界公平正义而战。美国,奉行“美国优先”事事与邻为壑,和全世界打贸易战。在自身无法带领世界推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为保持自己优势竟试图用贸易战等手段迫他国割肉奉美,不合道义。与美不同,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对邻居坚持亲邻、友邻、善邻,愿意与全世界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孰高孰低、谁更受欢迎一目了然。正所谓人心所向,中国反击能赢得世界认可,贸易战开局中国已赢道义之战,这就是政治收益。 其次,贸易战能让中国奠定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强国地位。想想看,美国,不可一世的霸权国家,到处横行霸道,耀武扬威。美国对我们发起贸易战,我们没有退缩,我们众志成城,顶住压力,和美国叫板。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发现原来美国不但不能把中国怎么样,中国实力还在不断增强,那意味着白宫用贸易战为中国经济实力做了背书,中国经济强国的地位反而因此彰显。那么世界会看到中国的实

力,这个忍辱负重韬光养晦的国家,现在已经不是昔日吴下阿蒙,这会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再次,贸易战能让中国人民更加团结。贸易战是美国妄图打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霸权和欺凌行径,中美贸易战,最大收获是警醒国人。很长时间以来,公众对美遏制中国的认识缺乏了解,特别是一些精英阶层对美国看待中国视角、方式缺乏认识。这次美国发起对华贸易战,彻底让老百姓看明白了,将长期影响国人。美国一次行动,比我们千百次强调都管用,贸易战会让我们更加团结一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正如人民日报所说“2018年的这个夏天,或许正是世界格局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正是在与外界复杂的博弈和斗争中,一步步强大起来,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跨过了这次的坎,必将迎来一个更加强大、自信的中国。

中美贸易摩擦的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的分析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美贸易摩擦的分析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自1979年两国建交以来获得了迅速而全面的发展,这对中美双方和都是一件大事、好事。自2002年起,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经贸关系更是进入加速增长的新阶段,接连跃升新台阶。至2006年底,5年中两国贸易年均增长率达到 27.2%,堪称世界之最。中美贸易额2003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263亿美元,2005年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 2116.3亿美元,2006年更达2626.8亿美元。目前,美国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的海外市场。2006年中美贸易额占中国总额的14.9%,对美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0%。在中美贸易额飞速增长的同时美中贸易逆差不断加大,按美方计算,从1983年起,美国对华贸易年年逆差,1983年为3.2亿美元,到2006年增为2325亿美元,增加了700多倍,2006年美国对华逆差占美国外贸逆差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 头,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贸易摩擦,这些给中美贸易关系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一)美方原因造成的两国贸易摩擦 1.经济低迷与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近年来,美国经济的低迷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形成强烈反差。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首季,美国经济仅增长1.3%,增速低于分析人士原来预计的 1.8%和去年第四季度的 2.5%,是过去四年来的最小增幅,而住房投资下降仍是导致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历史经验表明,贸易保护强弱与经济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只要经济衰退或美国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并且会采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相关手段,中美贸易发生摩擦不可避免。

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看法

对中美贸易摩擦/贸易战的看法 一、美国贸易战回顾 当今世界,中、欧、美、日、俄形成了世界上5大力量中心。而美国在历史上与其他4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过贸易冲突。 1.1 二战后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战回顾与分析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日本的小型省油轿车迅速占领美国市场。1979年,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为17%,1980年快速上升到24%,并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与此相反,美国的大汽车公司经营业绩直线下降。于是美国针对日本经济严重依赖出口、投资及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决定通过贸易战来抑制日本出口,进而降低其经济竞争。这使日本与美国等国家在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随后美国对日本展开贸易、金融、汇率等多维打击,日本的贸易顺差与出口增速均有所回落。之后,日本虽通过国际并购与境外投资刺激了经济,且国际资本受日元持续强劲升值预期的吸引进入日本的股市与房地产,但日本企业的跨国投资与国内的股市、房市很快呈现泡沫化,且日趋严重。而同期日本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境外投资、国内房地产与金融市场泡沫化的重大风险,以致在泡沫自然破裂后,日本房市与股市自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持续下行,日本经济遂陷入长期低迷,迎来了“失去的20 年”。 1.2 二战后美国与欧共体(欧盟)的贸易战回顾与分析 欧共体成立后,规定了统一的农产品价格,建立了共同的农产品进口关税,取消了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建立了共同农业基金,同时,还主动调节农产品市场,对

出口进行补贴并进行技术革新等。这一系列的农业政策,提升了西欧各国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也使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及农产品产量获得大幅度提升,西欧各国也逐渐从农业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这显然对美国的农业市场构成了威胁。于是美国开始针对欧共体内部的调节手段进行批评,认为欧共体在农产品领域的高额关税行为属于“贸易保护”,并不符合“自由贸易”精神,但并未能阻挡欧共体继续提升美国农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随着欧共体农产品出口量的快速增长,并影响到美国的出口市场,美国对欧共体的指责也从征收高额关税等“贸易保护行为”转为出口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手段”上。 在钢铁领域,美国钢铁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等七家钢铁企业以联邦德国等西欧十一国钢铁公司接受政府补贴,并以低于成本以下的价格向美国倾销钢材为由,在1982 年1 月中上旬,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了针对西欧十一国钢铁公司的“反倾销”与“反补贴”的诉讼。之后美欧在钢铁领域的贸易战显着升级。2001 年 6 月,全球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美国国内钢铁厂商经营困难。于是,在行业协会要求下,美国针对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钢铁产品出口可能给美国钢铁产业造成严重损害,从而涉嫌违反“201 条款”进行了全球保障措施调查。最终的调查结果确认上述国家钢铁出口违反了“201 条款”。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提交报告后,布什总统裁定,自2002 年3月20 日开始,对大多数种类钢材进口征收为期3 年,最高达30% 的关税,并对厚钢板实行进口限额,同时实行钢材进口许可制度。受此影响,欧盟、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钢材出口量大减。 1.3 二战后美国与苏联/俄罗斯的贸易战回顾与分析 二战后,美苏由同盟转为争霸,美苏贸易在此期间充当了美苏关系的“指示器”。

中美贸易摩擦的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地分析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地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地发达国家,两国之间地贸易关系自年两国建交以来获得了迅速而全面地发展,这对中美双方和世界经济都是一件大事、好事.自年起,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经贸关系更是进入加速增长地新阶段,接连跃升新台阶.至年底,年中两国贸易年均增长率达到%,堪称世界之最.中美贸易额年突破亿美元大关,达到亿美元,年突破亿美元大关,达到亿美元,年更达亿美元.目前,美国是中国地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地海外市场.年中美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地%,对美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地%.在中美贸易额飞速增长地同时美中贸易逆差不断加大,按美方计算,从年起,美国对华贸易年年逆差,年为亿美元,到年增为亿美元,增加了多倍,年美国对华逆差占美国外贸逆差总额地三分之一以上.b5E2R。 二、中美贸易摩擦地原因分析 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地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贸易摩擦,这些给中美贸易关系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p1E a n。 (一)美方原因造成地两国贸易摩擦 .经济低迷与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近年来,美国经济地低迷与中国地“和平崛起”形成强烈反差.根据美国商务部地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年首季,美国经济仅增长,增速低于分析人士原来预计地和去年第四季度地,是过去四年来地最小增幅,而住房投资下降仍是导致经济减速地主要原因.历史经验表明,贸易保护强弱与经济发展状况有一定地联系,因此只要经济衰退或美国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美国地贸易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并且会采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地新贸易保护主义地相关手段,中美贸易发生摩擦不可避免.D X D i T。 .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地影响 美国总统大选每四年举行一次,自冷战结束以来地历次美国总统大选中,美国对华政策都是两党总统候选人相互攻击地重要议题,这也是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解析及影响

中美发生贸易摩擦的原因解析及影响 中国和美国的贸易摩擦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事件。苏联解体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已经延续了近20年,曾经的世界霸主英国也只是它其中的一个小弟。为什么2018年美国会主动发动贸易战?从中国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而且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在可以预见的10年内,中国即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说明当下的中国已经对美国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产生了威胁,必然通过贸易战停滞中国经济发展。 二是中国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断提升。改革开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全社会创新创业氛围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高速铁路、航空航天、水电装备、特高压输变电、杂交水稻、对地观测卫星、北斗导航、新能源汽车等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取得突破。而且随着以“5G”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美国在科技上已经不能在一家独大,中国科技公司的在“5G”技术的话语权可能完全引领新一轮革命,所以才有封锁中兴、华为等事件。 三是军事实力呈现几何倍数增长。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军事力量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在亚丁湾护航、也门撤侨、南海问题、远海拉练、四代机服役、军改等一系列动作和事件,反映出了中国军事力量的巨大进步。可以想象到,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话语权显著增强,基本告别过去修生养息的状态。 四是国际话语权明显加强。提出并实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倡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济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是推动重塑国际金融体系。众所周知,石油美元是美国控制国际金融体系的最重要支撑,可以无限制印制美元来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力求将人民币打造成为主要国际结算货币,这是在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此外,2018年3月

中美贸易摩擦和应对策略

中美贸易摩擦与应对策略 纵观30多年中美贸易的发展历程,中美贸易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是一波三折。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发达国家,既互为重要的贸易与投资伙伴,又对全球经济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中美贸易的迅速增长和贸易不平衡的加剧,中美贸易摩擦也愈演愈烈,严重阻碍了中美贸易的正常开展,并成为当前中国出口贸易中一个重要问题。鉴于中美贸易对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温并呈现出长期性,频繁性,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对中美贸易及其经济效应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并对促进中美品贸易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美摩擦的原因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原因 1.中国出口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业制成品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例逐年提高。然而不管是纺织品、服装、玩具等传统出口产品,还是机电、计算机等新型产品,中国的加工大都与劳动密集环节,因此中国产品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这些附加值不高、产品差异化水平不大而且价格竞争力又较强的产品对美国出口,并且是大批量的出口,极易引起美国的警惕,遭遇其贸易壁垒的限制。 2.中国企业自我保护意识差,应对贸易摩擦的战略战术不强。中国企业普遍缺乏敏锐、通畅的信息捕捉、分析和传递系统,国际营销谋略不足,对国外市场的动态了解不及时。有时,美国企业或行业中介组织已经决定或表现出对中国某种出口产品的关注,并可能付诸调查、决定立案,中国企业仍不改变原有的出口战略,继续涌入美国市场、竞价销售,使自身陷于被动境地。中国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技巧相对落后,大量企业甚至害怕或不愿与发起贸易摩擦国家的企业“对簿公堂”。有关资料显示,在对华反倾销的案件中,有一半案件中国企业没有应诉,而是采取改变出口产品规模、型号或转而向别的国家出口的措施,致使美国等国家易于做出肯定性反倾销裁决 3.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从以汉密尔顿、李斯特等为代表的早期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到当代建立在新贸易理论基础上的战略性贸易政

(推荐下载)中美贸易摩擦和应对策略

(完整word版)中美贸易摩擦和应对策略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中美贸易摩擦和应对策略)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中美贸易摩擦和应对策略的全部内容。

中美贸易摩擦与应对策略 纵观30多年中美贸易的发展历程,中美贸易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是一波三折。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发达国家,既互为重要的贸易与投资伙伴,又对全球经济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中美贸易的迅速增长和贸易不平衡的加剧,中美贸易摩擦也愈演愈烈,严重阻碍了中美贸易的正常开展,并成为当前中国出口贸易中一个重要问题。鉴于中美贸易对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温并呈现出长期性,频繁性,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对中美贸易及其经济效应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并对促进中美品贸易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美摩擦的原因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原因 1.中国出口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业制成品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例逐年提高。然而不管是纺织品、服装、玩具等传统出口产品,还是机电、计算机等新型产品,中国的加工大都与劳动密集环节,因此中国产品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这些附加值不高、产品差异化水平不大而且价格竞争力又较强的产品对美国出口,并且是大批量的出口,极易引起美国的警惕,遭遇其贸易壁垒的限制。 2.中国企业自我保护意识差,应对贸易摩擦的战略战术不强。中国企业普遍缺乏敏锐、通畅的信息捕捉、分析和传递系统,国际营销谋略不足,对国外市场的动态了解不及时.有时,美国企业或行业中介组织已经决定或表现出对中国某种出口产品的关注,并可能付诸调查、决定立案,中国企业仍不改变原有的出口战略,继续涌入美国市场、竞价销售,使自身陷于被动境地。中国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技巧相对落后,大量企业甚至害怕或不愿与发起贸易摩擦国家的企业“对簿公堂”。有关资料显示,在对华反倾销的案件中,有一半案件中国企业没有应诉,而是采取改变出口产品规模、型号或转而向别的国家出口的措施,致使美国等国家易于做出肯定性反倾销裁决

中美贸易战思修论文

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看法 中秋佳节,秋容如拭。9月24日,美国单方面宣布将对中国价值2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中美贸易摩擦再次升级。迄今为止,美国已经对中国价值2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了10%到25%的关税,并扬言威胁对中国价值超过26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对于中美贸易摩擦,我有以下一些看法。 首先,美方列举的一条条所谓的中方的罪状是不客观,不真实也不能接受的。美方曾提出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达到了3000亿美元之巨,一副美国吃了亏,理直气壮的样子。但是,要知道,中美之间的国际贸易是在平等互利,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真的是美国吃了亏,美方不愿意,这国际贸易怎么会进行下去呢?难道中方会强买强卖吗?这一论调显然可笑,不值一驳。 况且,关于美国国内就业岗位的流失问题美方也不能把锅甩给中方。据调查结果显示,美方国内减少的就业岗位中,有88%是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设备智能化导致的。2017年美国国会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10-2015年,尽管美国制造业从中国进口整体增加%,美国制造业的工作机会反而增加了%。将美国国内就业岗位减少这一美方国内矛盾转嫁于中方头上,是完全错误的。 中美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宣布停止互相加征关税,停止贸易摩擦。但仅仅十天之后,美方就单方面宣布对中国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关税,悍然撕毁刚刚达成的协议。作为当今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方的行为令人遗憾。 对于这场贸易战,中方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要谈,大门敞开;要打,奉陪到底。我们维护核心利益和国家尊严的决心是美方难以想象的。在贸易战的过程中,美方妄图用极限施压的手段使中国屈服,妥协,但很遗憾,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120年前的那个中国了。在此过程中,中方与其他遭受美方经济制裁的国家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中国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我认为,正式这场贸易战,才让中国能够下如此大的决心扩大对外开放。 那么问题来了,贸易战中,我们会失败吗?答:不会。因为出口现在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减小,去年已缩至%,消费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去年达到了%。中国有亿人口,有着巨大的国内市场。贸易战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用扩大内需,鼓励消费来消除一部分。我们也有着门类齐全的完整工业体系,国家安全有着坚强的保障。 但我们能速胜吗?答:不能。2500亿美元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中美两国的GDP 总额占全球的40%。这样巨大的体量也就决定了贸易战中没有任何一方能够轻而易举地取胜。我国在一些核心技术上仍有欠缺,实为巨大的隐患。贸易战的继续进行,对中美两国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我们十分希望美国能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平等协商解决现有的争端。但是美国的反复无常让两国关系的前景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贸易争端,对中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也关乎我们每一位共和国的公民。只有我们上下同心,精诚团结,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正如司马法所言:“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为世界上的众多纷繁复杂的问题提出中国方案,奉献中国智慧。中方坚定做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维护者,中国的大门向所有互利共赢的国家敞开,也欢迎所有国家搭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对于某一大国的所作所为,我不予置评。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矣。

中美贸易摩擦分析图文稿

中美贸易摩擦分析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美贸易摩擦 近年来,在世界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中国出口连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现在已是第二大贸易国。日渐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正在崛起中的贸易大国的崭新形象,但也带来了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摩擦。一些发达国家不断针对我国进行贸易打击,其中尤以美国为最:从对我国彩电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到对几类纺织品实行新配额,再到对木制卧室家具进行反倾销诉讼。这些在短时期内密集推出,专门针对中国产品的种种贸易歧视政策,显现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日渐盛行,中国需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一、中美贸易现状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自1979年两国建交以来获得了迅速而全面的发展,这对中美双方和世界经济都是一件大事、好事。 美国商务部网站数据显示,中国从1991年起成为美国第二大逆差来源地,200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了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2002年,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经贸关系更是进入加速增长的新阶段,接连跃升新台阶。然而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的迅速增长引起了美国国内学者的注意,他们认为,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损害了美国经济,包括对就业等方面构成了威胁。 因此,我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总体上呈现出两个趋势:

一是中美贸易关系密切。中美之间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对外贸易主体和贸易合作伙伴。其每年的贸易额自05年起已达2000亿美元以上。 二是中美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呈现不平衡状态,导致贸易摩擦加剧。我国对美出口量大于我国从美国的进口量。也就是说,我对美贸易一直存在较大的顺差。其中最多的一年达到约1709亿美元。此外,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加强使得美国政府在制定经济刺激计划时将贸易保护主义的因素融入其中,对中美贸易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这种状况的存在,已经成为两国间贸易摩擦的必然。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及呈现的新特点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 中美贸易关系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一年一度的最惠国待遇审议,与贸易有关或者无关的人权问题,正是中国“入世”前中美贸易关系特点的真实写照。中国“入世”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反到有所增加,美国成为了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美国公司对海外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国。尽管庞大的美国市场和迅速崛起的中国市场,以及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使得这两个国家相互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如此激烈的贸易摩擦,不禁让人担心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美国贸易不是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是经济利益和政治现实的平衡。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国对华反倾销和反补贴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