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分课时练习题

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分课时练习题
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分课时练习题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河蚌、蜗牛和乌贼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都有贝壳B.都有外套膜

C.都用腹足运动 D.都用腕足捕食

2、河蚌的运动器官是()

A.腹足 B.腕足 C.斧足 D.纤毛

3、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斧足

4、河蚌是如何完成呼吸作用的()

A.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B.河蚌总有一部分身体露出水面,便于鳃在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 C.河蚌肺中的毛细血管与水进行气体交换

D.河蚌的肺需要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5、田螺、河蚌、蛞蝓等动物属于()

A.环节动物 B.腔肠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二、读图题

下图为河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河蚌生活在江河、湖泊的水底,经常是

________端插入泥沙中行走。

2、河蚌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___。

3、贝壳是图中的[],它的最内层是

____________由图中[]的分泌物形成。

4、河蚌的呼吸器官是图中[]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一、选择题

1、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且分部 C.变态发育 D.具有外骨骼

2、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 B.气管和皮肤 C.气管和鳃 D.皮肤和肺

3、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是()

A.原生动物 B.腔肠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4、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交换之处 B.气体进出的窗口

C.与听觉有关 D.与生殖有关

5、蝗虫善于飞行,它的运动器官是( )

A.后翅 B.后足 C.前翅 D.翅和足

6、蝗虫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①用气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下列动物具有外骨骼的是()。

A.蛔虫

B.蚯蚓

C.蝗虫

D.河蚌

8、蝗虫外骨骼的作用( )

A.防御敌害

B.协助运动

C.有利于捕食

D.防止水分蒸发

一二三

二、读图题

下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1、蝗虫的身体分为[ ] 、

[ ] 、[ ] 。

2、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色,这是一种_____以适应环境。

3、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有。

4、蝗虫共有_ 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 ] 。

5、蝗虫的翅共对,是它的器官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 A. 体内水分散失,血液循环停止 B. 体表逐渐干燥, 无法呼吸 神经系统遭到 C. 离开了穴居生活 D. 破坏 而在玻璃板上几乎不能 15、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可以爬行, 爬行,其原因是( ) 。 A.玻璃板摩擦力大 B .蚯 蚓不能在土壤之外爬行 C.蚯蚓的运动要借助刚毛的活动 D .玻璃 板不能粘住蚯蚓的身体 防御敌害 15、蝗虫外骨骼的作用( ) A B 协助运动 C 有利于捕食 D 防止水分蒸发 课堂总结( 2 分钟)七嘴八舌 你说我说,本节学会了什归纳总结 么,收获了多少 板书设 计: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常见动 物: 河蚌、扇贝、文蛤、缢蛏、鸣蝉、蟋蟀、蝴蝶、蜘蛛、 石鳖、蜗牛、乌贼蜈蚣、虾、蟹、蚊、蝇 主要特 征: 1、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 1 、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2、运动器官是足。2、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作业设计: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V”,错误的画“×”。 (1) 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 ) (2) 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 ) 2.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B. 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C. 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D. 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3.用线将以下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腔肠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 线形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环节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 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节肢动物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4 软体动物的贝壳与昆虫的外骨骼,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学反思: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导学案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导学案 1.探究水螅、涡虫的形态结构。 2.概述水熄、珊瑚虫涡虫、猪肉绦虫、血吸虫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 生活习性相适合的特点。 3.概述腔肠动物类、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4.了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开心预习梳理,轻松搞定基础。 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背腹, 对称,有个胚层。 3.水螅的身体呈色, 形,长约。水螅用身体的一端附着在物体上,另一端有, 周围有6~10条细长的。 4.水螅的体壁是由和两层细胞构成的。两层细胞之间又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由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它与相通。 5.珊瑚是由珊瑚虫群集而成的。在热带海洋中,很多种珊瑚虫的生长和繁殖都很快,它们的骨骼在海岛的四周或海边堆积,逐渐形成了 和。珊瑚的软组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能转化成石油。有些珊瑚可制成品,如红珊瑚;有些珊瑚能供药用,如柳珊瑚。 6.涡虫全身只有10~15cm 背部呈色,腹部颜色较浅。身体柔软,背

腹,体形像一片柳叶。身体前端呈,两侧各有一个耳状突起, 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的,能够辨别光线的明暗。 重难疑点,一网打尽。 7.水螅体内的结构叫做( )。 A.空腔 B.消化腔 C.体腔 D.内脏 8.在水螅周围放些水蚤,活水蚤进入水螅体内的方式( )。 A.水蚤游到水螅口中 B.水蚤被吞入水螅口中 C.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游入口中 D.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送入口中 9.水螅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 A.由肛门排出 B.由口排出 C.由胞肛排出 D.由细胞膜排出 10.观察水螅的体形和生活状态,以下最适于实行实验的一组是( )。 A.新鲜的自来水中,生有芽体的饥饿的水螅 B.井水中,生有芽体的饱食后的水螅 C.放置几天后的自来水中,不生芽体的饥饿的水螅 D.蒸馏水中,不生芽体的饱食后的水螅 11.与原生动物相比,水螅是动物,细胞有了;体壁 由、中胶层和组成;体内有消化腔,消化方式不但有细胞内消化,还有消化。以上表明,腔肠动物比原生动物而。 12.腔肠动物全为多细胞动物,但它仍然是低等的。例如,在消化方面,从结构上来看,有无,从功能上来看,消化方式还保留着相当一部分细 胞内消化。这种消化方式无论是消化食物的种类还是数量都是不足的。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设计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方面 通过对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1)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满怀激情爱科学,勇于探索学科学,求真务实做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课外读物的阅读,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育珠的国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激发其学好科学的自信心和学好科学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重点难点 1.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本课重点。因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有益,要加以保护和发展;有的有害,要加以控制,这个道理必须让学生明白。 2.确定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难点。因为本章没有软体动物的特征,但是上完本节课又必须让学生知道哪些动物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属于软体动物的依据是什么。 教具准备 河蚌的外形和结构挂图,蜗牛和乌贼的挂图;河蚌的浸制标本,饲养在水族箱中的河蚌。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创建情境→提出问题→导出课题→观察实物,识别某种软体动物的结构→讨论,归纳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比较几种软体动物,分析。归纳共同特征 2.教学过程说明:

板书设计 第二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常见的软体动物 河蚌: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两片贝壳 蜗牛: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外壳 乌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壳 二、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三、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食用、药用、工艺品 堂堂清 1、下列软体动物中,贝壳为螺旋形的是(B ) A河蚌 B蜗牛 C乌贼 D扇贝 2、河蚌适于水中生活,其运动器官是( C) A鳃 B贝壳 C斧足 D腹足 3、软体动物用足缓慢运动,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食,并排除未消化的残渣,同时利用鳃 进行呼吸 4、完成课后练习题 课后反思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理解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和世代的概念)。 (2)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导学案(表格式)

导学案 课题(内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课时数 1 第 1课时课型新授课 三维目标1.探究水螅、涡虫的形态结构。 2.概述水熄、珊瑚虫涡虫、猪肉绦虫、血吸虫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3.概述腔肠动物类、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4.了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难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资源准备 学案导案 一、自主学习 (1动物与植物的区别。 2腔肠动物的代表有哪些.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3.水螅的生活环境身体呈色, 形,长约。水螅用身体的一端附着在物体上,另一端有 , 周围有6~10条细长的。 4.水螅的体壁是由和两层细胞构成的。两层细胞之间又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由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 ,它与相通。 5.珊瑚是由珊瑚虫群集而成的。在热带海洋中,许多种珊瑚虫的生长和繁殖都很快,它们的骨骼在海岛的四周或海边堆积,逐渐形成了和。珊瑚的软组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能转化成石油。有些珊瑚可制成品,如红珊瑚;有些珊瑚能供药用,如柳珊瑚。 6.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哪 些。 7.涡虫生活在全身只有10—15cm 背部呈 色,腹部颜色较浅。身体柔软,背腹 ,体形像一片柳叶。身体前端呈 ,两侧各有一个耳状突起,头部背面一、教师导学 阅读P2-P7文字并观察水螅涡虫图片及水螅纵切片,回答下列问题:

有两个黑色的 ,可以辨别光线的明暗。 8扁形动物的身体呈对称,生活方式代表动物有哪些。 9.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背腹 , 对称,有个胚层。 二、合作探究 三、成果展示 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 【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重难疑点,一网打尽;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解答释疑。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血吸虫体长仅十几毫米,身体前端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它依靠吸盘吸附在人体肠壁的血管和肝脏的血管内,以吸血为生,能造成人的贫血等结果,甚至引起死亡。解放以前,血吸虫病严重威胁我国特别是南方水乡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开展了消灭血吸虫的群众爱二、教师参与 在自己不理解的情况下由组长带领相互讨论,交流解决疑难统一问题答案,准备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根据老师的安排有序 展示所学内容,脱稿展示,其他小组认真听随时补充和点评。 三、教师激励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发现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学生、优秀作业随时进行展示和鼓励。 四、教师引领 源于教材,宽于教材,举一反三显身手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练习题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练习题 1.下列动物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 河蚌、蚯蚓、蜗牛 B. 田螺、河蚌、乌贼 C. 乌贼、水螅、蛔虫 D. 河蚌、蚯蚓、田螺 2.珍珠形成的原因是() A. 外套膜自然分泌珍珠质而形成B.外套膜包被异物而形成 C.外套膜受到砂粒等异物刺激,分泌珍珠质,把异物包被起来而形成 D.贝壳受到砂粒等异物刺激,分泌珍珠质,把异物包被起来而形成; 3.下列各种动物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变式训练:软体动物身体外大都有一个坚硬的贝壳保护,下列关于贝壳的说法正确的是 4.下列都属于环节动物的是: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②④;D. ①③④。A.贝壳的主要作用是运动和保护作用 B.贝壳的分泌物形成外套膜,外套膜同样具有保护作用。 C.贝壳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D.贝壳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因此,贝壳是由活细胞构成的生物组织。 5.下列关于节肢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类群,已知命名的有120多万种。 B.节肢动物就是昆虫,包括有翅和无翅的类群 C.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 D.节肢动物具有蜕皮现象,每蜕一次皮身体就能长大一圈 6.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B.体表有外骨骼 C.头部有触角、口器、单眼、复眼等取食和感觉器官D.都有三对足 7.很多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去外骨骼的现象,这是因为() A.昆虫体表的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脏 B、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外骨骼非常坚韧 D.坚韧的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的生长而生长8.下列关于昆虫的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分头、胸、腹3部分 B.头部有触角1对、复眼1对、口器1个 C.胸部有足3对,一般有翅2对 D.腹部有11个体节,每节各有1对气门 9.蝗虫能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①用气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④视力发达,有一对单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河蚌、蜗牛和乌贼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都有贝壳B.都有外套膜C.都用腹足运动D.都用腕足捕食 11.河蚌的运动器官是() A.腹足B.腕足C.斧足D.纤毛 12.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B.外套膜C.珍珠层D.斧足 13.河蚌是如何完成呼吸作用的() A.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B.河蚌总有一部分身体露出水面,便于鳃在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 C.河蚌肺中的毛细血管与水进行气体交换D.河蚌的肺需要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14.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且分部 C.变态发育D.具有外骨骼 15.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B.气管和皮肤C.气管和鳃D.皮肤和肺 16.下图是蝗虫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问题。 (1)填写图中结构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 (2) A是蝗虫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中心;B是蝗虫的_____________中心;在C处有许多重要的内脏,可完成多种生理活动。 (3)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有。 (4)蝗虫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习题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习题 一、选择题 1、消灭蝗虫时,把它的头部置于水中不能使它窒息而死,原因是() A、蝗虫可以吸收水中的空气 B、蝗虫可以通过体表进行呼吸 C、蝗虫可以几个小时不呼吸 D、气体通过蝗虫胸、腹部的气门进入体内 2、我们经常食用的鱿鱼、章鱼及田螺属哪一类生物类群() 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扁形动物 3、身体分节是节肢动物的一个特点,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A、虾 B、蟹 C、臭虫 D、蚯蚓 4、章鱼、乌贼、和河蚌都属于水中生活的软体动物,他们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身体柔软 B、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 C、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D、身体由体节构成 5、下列哪个不是蝗虫头部具有的器官() A、感觉器官 B、视觉器官 C、取食器官 D、运动器官 6、动物界中种类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 ) A、软体动物 B、节肢动物 C、脊椎动物 D、环节动物 7、河蚌外套膜的作用是() A、保护身体内部柔软部分 B、参与呼吸和形成贝壳 C、能使贝壳和闭 D、保护和形成贝壳 8、河蚌、蜗牛和乌贼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都有贝壳 B、都有外套膜 C、都用腹足运动 D、都用腕足捕食 9、河蚌的运动器官是() A、腹足 B、腕足 C、斧足 D、纤毛 10、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斧足 11、河蚌是如何完成呼吸作用的() A、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B、河蚌总有一部分身体露出水面,便于鳃在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

C、河蚌肺中的毛细血管与水进行气体交换 D、河蚌的肺需要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12、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且分部 C、变态发育 D、具有外骨骼 13、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 B、气管和皮肤 C、气管和鳃 D、皮肤和肺 14、田螺、河蚌、蛞蝓等动物属于() A、环节动物 B、腔肠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15、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是() A、原生动物 B、腔肠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16、蜜蜂和()的亲缘关系最近 A、蜘蛛 B、蝎子 C、马陆 D、蚂蚁 17、关于蝗虫的“气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交换之处 B、气体进出的窗口 C、与听觉有关 D、与生殖有关 二、填空题 18、下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2)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__________色,这 是一种_____ 以适应环境。(3)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蝗虫共有_________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 ] _____________。 (5)蝗虫的翅共___________对,是它的 __________________ 器官 19、下图为河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河蚌生活在江河、湖泊的水底,经常是________端插入泥沙中行走。 (2)河蚌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___。 (3)贝壳是图中的[],它的最内层是____________由 图中[]的分泌物形成。

生物:人教版8年级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8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第一章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水螅生活在淡水中,通常会附着在水草上,身体几乎透明,顶端有多条细长的 触手,呈辐射对称。(辐射对称便于从各个方向捕食、防御) 2、水螅的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两层中间填充无细胞的胶状物。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外胚层有刺细胞。 3、水螅主要通过出芽方式进行生殖。(利用芽体进行出芽生殖) 4、常见的腔肠动物还有海蜇、海葵、珊瑚虫、水母等。 5、腔肠动物的特征:①身体辐射对称②体表有刺细胞③有口无肛门。(刺细胞在触手处分布最多) 6、涡虫背面呈褐色。背腹扁平,体形象一片柳叶。身体呈左右(两侧)对称,使 运动更准确迅速。涡虫身体前端呈三角形,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的眼点。 7、大多数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他们的生殖器官却 特别发达。 8 、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都属于扁形动物。 9、多数扁形动物中营寄生生活的。(血吸虫寄生在肝脏和小肠的血管处,中间宿主是钉螺;绦虫寄生在肠内) 10、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两侧对称,②背腹扁平③有口无肛门。 11、比较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身体呈圆柱形;前端 有口、后端有肛门。雄性尾部钩状[向腹面弯曲],雌性尾部尖直。(蛔虫适于寄生的特点:体表有角质层[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有发达的生殖器官,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2、预防蛔虫病,首先必须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 饭前便后要洗手;其次,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使用。 3、线形动物主要包括秀丽隐杆线虫(自由生活的)、钩虫、丝虫、蛲虫等。 4、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5、蚯蚓的运动:蚯蚓通过刚毛和肌肉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 的灵活性。蚯蚓前端到环带一共13 节,环带可辨别蚯蚓的前后端,具有生殖的作用。 (刚毛位于腹面,作用是支持和固定身体并协助运动) 6、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湿润的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 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黏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实验时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维持正常呼吸) 7、蛭也叫水蛭,它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的物质叫蛭素,可以生产抗血栓的药物。 蚯蚓的作用: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饲料 8、环节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说课稿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号考生。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其中,教材分析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首先是教材分析。新教材打破了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和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进化程度最高的两大类,且都是动物界中比较大的两个类群,他们具有用于保护身体的贝壳或外骨骼,适宜合并介绍。这一节内容对于进一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及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观点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本次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了解两类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发散思维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认识到生命的奇妙,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为了使学生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两类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两类动物的区别及其适应生活环境的主要特征。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在教法上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探究性教学法,组织学生认真观察,

动脑思考,我恰当点播适时引导,同时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直观教学中,我希望能通过学生与老师在课余时间合作收集、整理和设计,这样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学法指导上采用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和分析归纳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途径进行自主探究,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和归纳,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起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展示美丽多样的贝壳图片,结合课本中的”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思考长有这些贝壳的动物是什么样的,坚硬的贝壳是否会妨碍他们的运动等问题,由此引入软体动物的教学主题。在讲完软体动物主题后,展示虾、蟹、蝗虫、蝉等图片,让学生在复习刚刚学过的软体动物的特征的同事,思考这些动物是否为软体动物,它们的突出特征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可以使学生将学习的知识构建到原有的知识经验中,易于理解课本内容;采用直观的视频和图片材料,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便于理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在软体动物的学习中,为学生提供缢蛏、蜗牛和乌贼等活体材料;在节肢动物的学习中,为学生提供虾、蟹的活体材料及蝗虫、蝉、七星瓢虫等的标本材料,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本的观察与思考,对材料进行观察、讨论,教师巡视走动,与个别小组成员互动交谈,在讨论中以讨论导向表的形式记录讨论的内容,通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练习题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练习题 (总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练习题 1.下列动物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 河蚌、蚯蚓、蜗牛 B. 田螺、河蚌、乌贼 C. 乌贼、水螅、蛔虫 D. 河蚌、蚯蚓、田螺2.珍珠形成的原因是() A. 外套膜自然分泌珍珠质而形成B.外套膜包被异物而形成 C.外套膜受到砂粒等异物刺激,分泌珍珠质,把异物包被起来而形成 D.贝壳受到砂粒等异物刺激,分泌珍珠质,把异物包被起来而形成; 3.下列各种动物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变式训练:软体动物身体外大都有一个坚硬的贝壳保护,下列关于贝壳的说法正确的是 4.下列都属于环节动物的是: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②④;D. ① ③④。 A.贝壳的主要作用是运动和保护作用 B.贝壳的分泌物形成外套膜,外套膜同样具有保护作用。 C.贝壳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D.贝壳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因此,贝壳是由活细胞构成的生物组织。5.下列关于节肢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类群,已知命名的有120多万种。 B.节肢动物就是昆虫,包括有翅和无翅的类群 C.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 D.节肢动物具有蜕皮现象,每蜕一次皮身体就能长大一圈 6.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体表有外骨骼 C.头部有触角、口器、单眼、复眼等取食和感觉器官 D.都有三对足 2

7.很多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去外骨骼的现象,这是因为() A .昆虫体表的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脏 B 、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 .外骨骼非常坚韧 D.坚韧的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的生长而生长8.下列关于昆虫的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分头、胸、腹3部分 B.头部有触角1对、复眼1对、口器1个 C.胸部有足3对,一般有翅2对 D.腹部有11个体节,每节各有1对气门 9.蝗虫能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①用气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④视力发达,有一对单眼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河蚌、蜗牛和乌贼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都有贝壳 B.都有外套膜 C.都用腹足运动 D.都用腕足捕食11.河蚌的运动器官是() A.腹足 B.腕足 C.斧足 D.纤毛 12.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斧足 13.河蚌是如何完成呼吸作用的() A.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B.河蚌总有一部分身体露出水面,便于鳃在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 C.河蚌肺中的毛细血管与水进行气体交换D.河蚌的肺需要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14.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且分部 C.变态发育 D.具有外骨骼 15.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 B.气管和皮肤 C.气管和鳃 D.皮肤和肺 16.下图是蝗虫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问题。 (1)填写图中结构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 (2) A是蝗虫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中心;B是蝗虫的_____________中心; 3

肠腔动物和扁形动物 习题(含答案)

肠腔动物和扁形动物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 1. 下列不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A. 涡虫 B. 血吸虫 C. 珊瑚虫 D. 猪肉绦虫 2. 水螅具有的特征是() A. 辐射对称 B. 有口无肛门 C. 用鳃呼吸 D. 具有角质层 3. 下列关于腔肠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海葵、海蜇和涡虫等动物属于生活在海水中的腔肠动物 B. 海葵和海蜇等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消化腔排出体外 C. 海葵、海蜇等动物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可以进行细胞内和细胞外消化 D. 海葵、海蜇等动物虽然结构简单,却有完整的消化系统 4. 水螅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 A. 触手 B. 口 C. 消化腔 D. 刺细胞 5. 下列动物中,有口无肛门的是() A. 涡虫 B. 螃蟹 C. 蛔虫 D. 河蚌 6. 海葵、海蜇、珊瑚虫的共同特征是() A. 身体分节 B. 身体柔软,有足 C. 有口无肛门 D. 生活在淡水中 7. 下列哪一种不是腔肠动物?() A. 海月水母 B. 海蜇 C. 海葵 D. 海带 8. 下列哪一个不是腔肠动物的特征?() A. 没有肛门 B. 有刺细胞 C. 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D. 身体呈辐射对称 9. 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 A. 触手 B. 刺细胞 C. 外胚层 D. 内胚层 10. 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和取食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中的食物颗粒 B. 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C. 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捕获食物 D. 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11. 水螅身体上的刺细胞生长的位置和生理功能分别是() A. 外胚层,捕获食物 B. 内胚层,防御敌害 C. 外胚层,攻击和防御 D. 内胚层,攻击和防御 12. 关于腔肠动物,下列哪一项是错的() A. 有珊瑚虫,海葵,海蜇,水母 B. 都是低等的单细胞动物 C. 有口无肛门,消化方式简单 D. 都生活在水中 13. 涡虫体型为两侧对称,比水螅的辐射对称高等之处在于() ①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右、背腹 ②前端(头部)感觉器官集中,能最先感知外界刺激 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 ④有利于运动、捕食和防御.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4. 科学家发现,灯塔水母是一种不会“死亡”的生物,原因是它发育到性成熟阶段后,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材分析 软体动物起源于扁形动物,跟环节动物有密切的关系,软体动物门种类很多。它们的身体柔软而不分节,具有皮肤延伸而成的外套膜,体表有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石灰质贝壳,具有保护作用。这是软体动物长期适应不太活动的生活方式的结果。节肢动物起源于环节动物或类似于环节动物的祖先。本节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各类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身体都有许多体节构成,但节肢动物的分节是异律分节并且有外骨骼,对环境适应能力更强。是无脊椎动物中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常见的无脊柱动物。 (2)概括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3)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以及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过程中,继续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归纳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的观点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河蚌和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课前准备 课件、蝗虫模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观察引入:课前,教师准备一些蚯蚓、水蛭、沙蚕、河蚌、田螺(或蜗牛)以及乌贼的图片。课上先将环节动物的三张图片依次展现给学生,同时提问:“它们是什么动物?”“有什么特征?”然后,出示河蚌等软体动物的图片,同时提问:“这些是什么动物?”“它

们有什么特点?”由于学生对学过的环节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对蚯蚓等能够很快地答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但对于河蚌等未曾学过的动物,学生的回答就会多种多样。此时,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发言,不要急于解释,学生的回答越不一样,其兴趣性就越强。在掌握时间的前提下,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并借此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新授课 (一)软体动物 1.初步认识软体动物 刚才说到的这些动物,贝壳内的身体非常柔软,因而称之为软体动物。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世界的第二大类群。河蚌、扇贝、文蛤等都是我们熟悉的软体动物。下面我们就以河蚌为例来认识软体动物 2.河蚌的形态结构 首先让学生观察河蚌的形状,再用手触摸贝壳的硬度,边思考贝壳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很容易想到贝壳能够保护河蚌内部柔软的身体。接着问“贝壳是怎样形成的呢?”留下悬念让学生思考。再观察贝壳内部结构并了解其作用并完成课本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3.其他软体动物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向学生介绍1~2种其他软体动物形态结构如:蜗牛、乌贼。 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其他软体动物时,要有意识地点出他们相似的特点。为最后总结归纳出软体动物主要特征奠定基础。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5.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除了介绍一些经济价值外,应强调软体动物也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类群。它的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人类对软体动物不仅仅是利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维持它的稳定性,从而达到维持地球环境稳定的目的。 (二)节肢动物 1.从实物引入:首先将蝗虫标本展示给学生,然后直接提出问题,如:“大家拿到的动物是什么?”“谁能描述一下蝗虫的形态?”“节肢动物的最大特点是足分节,大家看看手中的蝗虫标本,它具有这个特征吗?”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将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的分类地位向学生讲明,从而引出节肢动物。 2.观察认识几种节肢动物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完成课本观察与思考。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发现这些动物的形态结构相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练习题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观察水螅图片及水螅纵切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水螅生活在中,通常会固着在上,身体呈色,顶端有多条细长的,呈对称。 2、常见的腔肠动物还有、、、等。 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体表有;有无。 4、水螅的体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层细胞构成的。两层细胞之间又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________。由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________它与________相通,身体有无。 5、水螅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和构成;其中内胚层围城的腔叫;外胚层的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尤其多。 二、巩固练习: 1.水螅的体壁构成是()。 A.内胚层和外胚层 B.内胚层,中胶层和外胚层 C.三层细胞 D.一层细胞 2.水螅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A.由肛门排出 B.由口排出 C.由胞肛排出 D.由细胞膜排出 3、水螅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A.由肛门排出 B.由口排出 C.由胞肛排出 D.由细胞膜排出 4、水螅的刺细胞分布最多的部位是() A.水螅的神经网上 B.消化腔内 C.触手和口的周围 D.体壁上 5、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 6、水螅在营养条件好时,会进行()。 A.有性生殖 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 D.孢子生殖 7、水螅体内的结构叫做( )。 A.空腔 B.消化腔 C.体腔 D.内脏 8、下列不是腔肠动物共同特征的是()。 A结构复杂 B生活在水中 C身体内有消化腔 D有口无肛门 9、腔肠动物在进化中的地位是()

A.低等的单细胞动物 B.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C.具有三个胚层的低等动物 D.具有完整消化管的低等动物 10、下列动物中能自由生活的腔肠动物是() A、血吸虫 B、涡虫 C、海葵 D、猪肉绦虫 11、下列不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A.华枝睾吸虫 B.血吸虫 C.珊瑚虫 D.绦虫 12、涡虫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A.由肛门排出 B.由口排出C.由胞肛排出 D.由细胞膜排出 13、下列关于腔肠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多数腔肠动物生活在海洋中 B、水螅生活在淡水中,身体由两层细胞构成 C、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 D、涡虫、海葵、海蜇等都属于腔肠动物 14、下列动物中营自由生活的腔肠动物是() A、血吸虫 B、涡虫 C、海葵 D、猪肉绦虫 15、米猪肉是指猪肉内含有() A、猪肉绦虫的幼虫 B、猪肉绦虫的虫卵 C、血吸虫卵 D、血吸虫 16、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的什么部位() A、胃 B、小肠 C、肝脏 D、大脑 17、下列不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A.涡虫 B.血吸虫 C.珊瑚虫 D.猪肉绦虫 18、涡虫的消化器官包 A.口、咽和肠B.口、肠和肛门C、口、咽和食管D、口、小肠 19、猪肉绦虫的体形是()。 A左右对称、背腹扁平 B辐射对称、左右扁平 C左右对称、上下扁平 D不对称、梭形 三、阅读下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血吸虫体长仅十几毫米,身体前端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它依靠吸盘吸附在人体肠壁的血管和肝脏的血管内,以吸血为生,能造成人的贫血等结果,甚至引起死亡。解放以前,血吸虫病严重威胁我国特别是南方水乡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开展了消灭血吸虫的群众爱国卫生运动,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一些地方就根治了血吸虫。血吸虫的传播途径是这样的:血吸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成幼虫———毛蚴。水中有一种软体动物钉螺,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包蚴,包蚴再发育成尾蚴,这些属于幼虫阶段。但是随着幼虫的发育,它们的数量不断增加,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发育成几万至十几万条尾蚴! 尾蚴从钉螺体内出来,密集在水面。当人到水田干活时,尾蚴接触到人的皮肤,就从皮肤侵入,随血液循环到达小肠和肝脏的血管,发育为成虫。 (1)血吸虫的成虫生活在 ,以为生。血吸虫动物分类上属于动物,在营养方式上属于 ,寄主有和。 (2)请你设计三个方案,防止血吸虫的传播。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西峡城区一中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 设计教师:曹玉侠2013年9月8日 课题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典型代表 2、知道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 3、说出它们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2.能力目标 3、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识图能力,阅读、分析和 综合能力。 4、通过师生相互交流,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意识。 重点:1、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 难点:1、软体动物的运动和捕食 2、外骨骼的作用 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设疑自探 1.激情导入:首先请大家观看几幅图片,大家认识这些动物吗?(生: 齐说;师:大家知道的真不少)这些属于软体动物,如果大家到海边旅游的话,到处可以见到这些动物的贝壳。接着再看一类动物:……你们上树捉过知了吗?这一类是节肢动物。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板书课题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2.本节的学习目标是:(出示) 2.学生设疑:下面请大家依据图片并围绕课题和目标大胆提出所想知道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⑴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主要特征?) ⑵与人类的关系?补充修改(设置问题情

⑶结构?功能?等等 (大家提出的问题属于本节的重点,也很全面。根据教材内容我把大家提出的问题细化形成本节的自探提示。 【投影】自探要求: 1、常见的软体动物有哪些?观察与思考P12缢蛏的内部结构并回答 讨论题。 2、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软体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4、常见的节肢动物有哪些?观察与思考P14的图片并回答讨论题。 5、蝗虫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各有什么功能?外骨骼有什么作 用? 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7、节肢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认真对照插图、观察与思考和小资料进行自学圈记。(约8分钟) 二、解疑合探 (学困生回答,中优等生补充评价) 【师】:下面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情况,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1、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蜗牛、缢蛏、田螺、乌贼、扇贝等等 讨论题:⑴贝壳的作用:保护内部的柔软器官。 ⑵依靠足运动;依靠鳃呼吸。 ⑶在吸水和排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排出食物残渣。 (结合插图:给学生讲述摄食过程) 2、【过渡】:这些软体动物有哪些主要特征,谁愿意总结一下?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提问】:是不是所有的软体动物都有贝壳和足呢?(结合插图让学生看资料了解)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设置问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教材分析: 在生物圈中,除了绿色植物和人以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动物,作为消费者的动物,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通过本章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不同生物类群动物的常见种类和它们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通过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深入理解动物系统进化的含义,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了解,进一步体会动物种类的多样性,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课外知识也较丰富。所以本章教学充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尽量以学生熟悉的动物为代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在师生互助,生生互动中不断的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无脊椎动物的类群(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及特征 2、认识脊椎动物的类群(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及特征 3、了解常见的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无脊柱动物;恒温动物、变温动物等 4、认同不同动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重点: 1、认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及特征 2、认识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及特征 3、了解常见的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无脊柱动物;恒温动物、变温动物等 4、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五、教学难点: 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六、考点:

2018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训练: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含解析)

中考复习专题练习: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A. 蛔虫、 B. 蛲虫 C. 日本血吸虫 D. 沙蚕 2.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两者的共同特征是() A. 背腹扁平 B. 身体辐射对称 C. 有口无肛门 D. 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3.下列哪项是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 A. 体表有刺细胞 B. 有口无肛门 C. 身体呈辐射对称 D. 身体呈两侧对称 4.下列关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两栖动物和鸟类都有辅助呼吸的结构 B. 哺乳动物的幼崽刚出生就会吃奶,这是先天性行为,有利于幼崽的成活 C. 虾、蟹是节肢动物,体表覆盖坚韧的甲 D. 水螅的体壁由外胚层、内胚层和两者间的胶状物质构成 5.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的动物是() A. 腔肠动物 B. 节肢动物 C. 两栖动物 D. 环节动物 6.关于腔肠动物,下列哪一项是错的() A. 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 B. 腔肠动物一般是脊椎动物 C.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 D. 都是生活在水中 7.有一种动物有口无肛门,它可能是下列的哪种动物() A. 水蚤 B. 乌贼 C. 海葵 D. 蜘蛛蟹 8.下列哪种生物不是营寄生生活的() A. 蛔虫 B. 猪肉绦虫 C. 血吸虫 D. 水螅 9.关于腔肠动物,下列哪一项是错的() A. 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 B. 大都生活在水中 C. 腔肠动物一般是脊椎动物 D.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 10.下列关于几种动物类群相关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鸟和哺乳动物的心脏都是四腔,都是恒温动物 B. 水螅生活在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有肛门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练习题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7 小题,每题1 分,共计17分) 1. 下列关于几类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腔肠动物和鱼类都可以食用 B.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生活的 C.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都有口有肛门 D.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体表都有外骨骼 2. 下列关于涡虫、水螅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螅有口有肛门 B.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 C.水螅比涡虫高等 D.水螅、涡虫体壁都有三个胚层 3. 涡虫和水螅这两种动物都具有摄食和排泄只用口的共同特征,但却把它们分类成不同的种类。这样分类依据不正确的是() A.身体是两侧对称还是辐射对称 B.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 C.身体是否具有三胚层 D.体外有无触手 4. 下列关于腔肠动物、扁形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珊瑚虫形成的珊瑚礁能为有些海洋动物提供栖息场所 B.大多数腔肠动物能寄生在人体内,使人患病 C.部分扁形动物靠获取人体内的养料生活 D.有的腔肠动物营养价值很高,可供人食用 5. 下列关于动物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辐射对称的动物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 B.辐射对称的动物只能从一个方向捕获猎物和进行防御 C.两侧对称的动物可以使身体定向运动 D.两侧对称的动物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和有效

6.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身体呈辐射对称 B.体表有刺细胞 C.有口无肛门 D.背腹扁平 7. 下列动物中,身体呈两侧对称的是() A.水母 B.涡虫 C.水螅 D.海葵 8. 下列哪项是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 A.体表有刺细胞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有口无肛门 D.身体呈两侧对称 9. 下列动物中,身体呈两侧对称的是() A.海葵 B.水螅 C.涡虫 D.珊瑚虫 10.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点是() A.身体呈两侧对称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有口无肛门 D.身体由两层细胞组成 11. 涡虫和水螅都有口无肛门,但它们却分别属于不同的动物类群。这两种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A.身体呈两侧对称还是辐射对称 B.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 C.身体是否由两胚层构成 D.是否有口无肛门 12. 海月水母和涡虫的共同特征是() A.是扁形动物 B.有口无肛门 C.背腹扁平 D.体表有刺细胞 13. 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没有肛门 B.水螅的外胚层有刺细胞,在触手处分布最多 C.蛔虫的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D.华支睾吸虫病的中间宿主是钉螺 14. 下列哪项是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 A.身体背腹扁平 B.身体呈辐射对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