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学法(PI)在中学物理大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精选教育文档

同伴教学法(PI)在中学物理大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精选教育文档
同伴教学法(PI)在中学物理大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精选教育文档

同伴教学法(PI)在中学物理大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摘要研究显示,同伴教学法(PI)在世界各地大中小学的多项课程的大班教学中取得了积极效果,而国内有关PI教学法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具体到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而我国目前的中学物理课堂人数少则八九十人,多则上百人,充分保证课堂效率的实际要求大大加剧了对大班教学策略的需求。本文在概述PI教学法的基础上,以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为例,编制测试题目,统计数据结果,分析PI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为PI教学法的其他相关研究提供统计依据。

研究表明,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中有效运用互动、合作的教学策略对于优化课堂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富有成效,以互助、合作为核心设计的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但是面对近百人甚至百人以上的中学物理大班教学,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同伴教学法(PI)以其在大班教学中相对于其他教学法的明显优势冲击着传统教学方法的地位。

同伴教学法(Peer Instruction,以下简称PI)是由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埃里克?马祖尔(EricMazur)创立的,使用专门设计的用于揭示学生错误概念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概念测试题,借助计算机投票系统或者选项卡片系统或者现场举手等统计系统来组织大班教学,变传统单一的讲授为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和

合作探究,有效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在大班课堂教学中营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使合作学习、互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大班课堂教学中找到了真正有效的实施策略。[1]

一、研究现状

根据目前所能查阅到的相关文献可知,在国外来自哈佛大学、莫纳什大学等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大学以及高中、社区学校和公立学校的50多位教师已经尝试使用同伴教学法并经过大量的实践教学指出,同伴教学法确实提升了学生在成绩和理解方面的水平[2]。在国内的研究中,北京师范大学于2010年发起推广同伴教学法。在第七届大学物理报告论坛上,来自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多名物理教师交流了使用PI教学法的经验,并一致认为PI教学法有广泛的适用性,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建构模型、培养能力有很好的效果[3]。

二、PI教学法实施进程概述

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先教学后练习的模式,PI教学法的实施进程略有不同,下面将以PI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为序进行概述。

1.课前准备

PI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前梳理课程内容,掌握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制定课程内容框架大纲,将授课内容分成不同的单元,每个单元由一个关键的物理概念为核心设计,同时设计完成课前阅读小测验题目和根据每一单元设计的用于检测学生错误

概念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概念小测验的若干问题,并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相应的章节。

2.授课阶段(PI教学法)

PI教学法在授课前期要求学生完成阅读小测验,一般为两到三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进行了课前阅读,而不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然后由学生列出教学内容中难以理解的部分。随后,进行概念测试,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通过课堂表决器(Clicker)或者选项卡片给出答案,由计算机或者助教统计答案,由此得到学生答题的反馈信息。如果答题正确率少于30%(比例可由教师自己根据课程难度自行控制,本文所使用答题正确率为经过实践检验的普遍使用的答题正确率),教师应放慢讲课速度,对刚才的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讲解,随后使用另一个概念测试题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反复循环,直到达到要求的答题正确率。如果答题正确率在30%~70%之间,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解释自己得出结论的依据并尝试说服对方承认自己答案是正确的。在某些时候,学生对概念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理解上更清楚,能够更有效地解释给对方,随后,教师继续对同一概念测试题进行再次评估和简略阐释,直至达到教师要求的答题正确率。这里可认为满意的答题正确率为70%以上;如果答题正确率在70%以上,教师进行简略讲述后可以直接过渡到下一单元。PI教学法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PI教学法围绕关键概念设计的每一个测试有如下的常规时间安排:

3.课后任务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复习关键概念,布置作业任务与预习任务,巩固知识点,强化学生记忆,同时为下次课的概念测试做好准备。

三、研究样本与测量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统计PI教学法在中学大班物理概念教学实践中的数据,同时简要分析PI教学法在中学物理大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及所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为PI教学法的其他相关研究提供统计依据。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某实验中学高一年级的120名同学,教材为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I。由同一教师使用PI教学法进行物理概念教学,共计5次教学课时,累计自编概念测试题27道。为了保证数据收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不限时间进行随堂统计,随机记录并获取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统计数据。调查研究使用教室为多功能语音室,答题反馈系统为选项卡,结课后发放调查问卷。研究记录数据为:①参与课堂测试反馈的学生人数及位置分布;②概念测试题讨论前后答案正确率分布;③第5次教学结束后全部参与测试的学生27道概念测试题答题正确率讨论前后分布;④同伴教学满意度调查分布。

四、数据统计与结论

1.活化课堂,同伴教学法有效提高大班课堂学生参与程度

同伴教学法借助JiTT(Just-in-TimeTeaching)及时教学法中的教学反馈系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活化课堂,强化大班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意识。分析参与课堂测试反馈的学生人数及位置分布数据可知,同伴教学法在客观上有效保证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进程的较高比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教学中“台上讲前排听,中排困,后排睡,边边角角学不会”的困境,带动学生思考。

2.小组讨论,交互学习,同伴教学法正面影响大班教学效果

面对近百人或百人以上的课堂,同伴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小组讨论、交互学习的优势与长处。在教学过程中,同伴之间相互说服,直至确信最后结果并给予教师反馈。在使用27道概念测试题进行概念教学后,统计每道概念测试题讨论前后答案正确率的分布,以及第5次教学结束后全部参与测试的80名学生全部27道概念测试题在讨论前后的答题正确率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同伴教学法不仅仅是为小班教学而生,不仅仅是专家学者在个别实验中的个别结论,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并确实为大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卓有成效,极大地节省了大班教学中教师的精力,降低了此类教学中为人诟病的顾此失彼的疑难问题的程度。

3.教师满意,学生受益,同伴教学法促进中学物理大班教学方法革新

由于学生人数的庞大与物理师资力量的缺乏,中学物理大班教学是目前中学物理教育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更好地提高大班教学课堂效果,让教师满意,让学生受益,便成为了同伴教学法受到广大师生欢迎并愿意为之推广的最根本原因。在针对课堂学生以及授课教师的调查问卷与访谈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同伴教学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很多同学认为同伴讨论加深了学生自身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并在相互讨论中能够积极参与说服与被说服的交互过程,而且希望这种教学方法延续和普及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上。从授课教师的立场来看,本次授课教师非常认可同伴教学法,其在课堂上能实时把握学生接受,适时调整教学速度,准时完成教学任务,并比较好地解决大班课堂顾此失彼的问题。

五、问题反思与未来发展

本次研究佐证了同伴教学法在大班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其在教学效果上的实用性,但仍旧不同程度地暴露出同伴教学法研究的缺陷与不足,比如教学因素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分析,比如研究中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等,这些,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解决。尽管如此,同伴教学法应用于中学物理大班教学可谓是一次有力的尝试,我们不能因为其短期内取得的效果而大加赞扬,又不能固守传统思维而盲目排斥,而是应该进一步研究和拓展,使其更好地融入到我国现阶段现实教育体系中。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裴家堡初级中学刘明 摘要:我们课题组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为了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我校物理教师团队的不断进步。从2012年11月立项伊始,历经一年多的实践研究,通过严密的课题论证,理论学习,大胆实践,不断反思,我们认为研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初步实现了研究目的。科研目标基本达到,育人目标也初见成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选题的意义及价值 课改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到教师的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课堂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课堂教学仍然基本上是一种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授课方式,学生缺少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课堂教学中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 国内外既有的相关研究: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表现。赫斯特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和扩大概念图式和心理技能,从而引起行为变化。 国内近期对于学生有效学习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如张承凯在《赤子》期刊上发表了《学生有效参与历史课堂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

研究》、何基生在《现代中小学教育》期刊上发表了《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等等,各位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在不断探索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都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态度、兴趣等问题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明确,对导致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认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以及外部因素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涉及较少,期待研究解决。 课题创新要点:本课题研究将立足于本校教学实践,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有效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并形成策略体系,力求使有效教学理论校本化、个性化。把提高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的策略研究定位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情感和认知参与三方面,着重探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注重氛围营造、问题解决、知识应用、课堂交流、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促进学生深层次参与教学活动。 本课题旨在探讨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和实施,寻找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期形成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推动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 1、探求有效教学策略,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与发展,使课堂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

中学物理教学法《双缝干涉》实验

1、实验名称:光的双缝干涉、光具盘几何光学演示实验 2、实验目的:解中学物理教学中对几何光学、光的干涉、衍射实 验的要求,熟悉光具盘、双缝干涉实验仪的结构、性能,熟练 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培养借助仪器说明 书学习独立使用仪器的能力;体会新型光具盘在设计上的特色 和尚存在的问题 3、实验教学目的:⑴双缝干涉:学会利用双缝干涉原理测量光的 波长;培养严谨的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的习惯。⑵光具盘:学 会利用光具盘中的实验仪器验证几何光学中的基本原理。 4、实验教学要求:认识区分常用几何光学仪器和元件,了解它们 的特点、光路元和用处;本演示实验光路的安装和调整使学生 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掌握一定的实验测量方法。学会利用双缝 干涉原理测量光的波长。学会利用光具盘中的实验仪器验证几 何光学中的基本原理。 5、实验在这一章有什么意义:进一步了解光的性质,明白光的干 涉原理和干涉图样的形成。通过光具盘验证光学的原理可以使 学生更直观地看到这些光学原理所对应的光学现象,理论还要 通过实验说话,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光的波动性。 6、实验仪器:j2515型双缝干涉试验仪、j2501-1型光具盘演示仪、 学生电源。 7、实验原理:⑴双缝干涉:两条靠的很近的平行双缝,能把一个 线光源发出的光分成两束相干光,当这两列相干光在空间相遇

时,会出现相互加强或相互减弱的现象,即在光程差等于零或等于波长整数倍的地方,相互加强形成亮点;在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的地方,相互抵消形成暗点。若在双缝后面置一屏幕,则可以见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⑵光具盘:根据已有光学原理,自行组装光具盘中的光学仪器从而验证所学光学原理对应现象的真实性。 8、 实验的基本方法、基本过程:①按照说明书对实验仪器进行安 装,并进行调节使各部分等高共轴。②在遮光管一端装上观察系统,调节使之出现双缝。③先观察白色光干涉现象,然后观察单色光并记录.④计算。 9、 数据记录 1.红光 d=0.200mm L=600mm 游标尺读数 1 2 3 4 平均值 X 1(mm) 10.52 10.50 10.52 10.50 10.51 X 7(mm) 22.52 22.54 22.54 22.52 22.53 mm X X L d L d 4171067.66 51.1053.22600200.017-?≈-?=--?=?X ?= 红λ 2.绿光 d=0.200mm L=600mm 游标尺读数 1 2 3 4 平均值 X 1(mm) 9.92 9.90 9.92 9.92 9.915 X 7(mm) 19.52 19.52 19.54 19.54 19.53 mm L d L d 4171034.56 915.953.196002.017-?≈-?=-X -X ?=?X ?=绿λ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试行)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为配合开展打造高效课堂活动,特制定初中物理学科高效课堂模式,仅供本学科教师试用。 一、课前预习(明确目标、以标导学) 1、根据上一节教师布置的预习提示,建议以学案形式呈现。 2、指导学生根据“学案”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阅读教材。对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求边看边思,反复推敲,最大限度地自主解决问题,并作出标记,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 3、在自学基础上,完成学案中的问题。 此环节建议在课下进行,也可以课上进行,但时间不可过长。 二、交流质疑(情境导学,唤醒思维) 1、小组内或全班面前展示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疑惑。 2、在学生交流(或展示)过程中教师注意对本节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与分类,以便于教师在新授课中集中讲解。 三、典型讲解:(精讲适练、突出探究;) 1、针对各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教师精选的具有思维价值、创造价值和发散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如可以利用实验进行的探究性问题应该用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进行推理和验证)。对于展示情况展开质疑释疑,注意捕捉学生学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方法,营造多维互动氛围。此环节教师要适时引导和点拨,保证展示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2、学生整理学案、理解记忆。由学生个人、或小组、或师生共同对本节所学习的内容(或实验结论)进行梳理和总结,整理完善本模块的知识系统。 四、自主学习(及时反馈,分层巡批) 1、下发《导学提纲》,学生根据《导学提纲》对本节的知识点进行综合与分类(分组进行)。

2、每四人一组根据教师下发的《导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注意:生教生,生帮生,生查生,由小组长调控管理。 3、教师巡堂指导。 五、课堂巩固:(规范作业、强化监控) 练题导思:分层次完成《导学提纲》中的题目,要求: 1、独立完成基础知识点 2、交流讨论完成综合点、难点 3、对所做的题目反思:思考并找出所做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做到“做有所为”——知道教师出这个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并记录于反思本。 六、知识检测与矫正:(有效反思,提升自我) 1、检测:下发本节分层次的检测题目,学生选择其中适合于自己的题目作答。 2、矫正:教师查组长,组长查组员;教师教组长,组长教组员,组员教组员——师生互动。 3、教师订正出现问题的知识点。 注意: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可以边梳理知识体系边进行有关的练习、讲评等活动,达到及时巩固之效;也可以先梳理后进行有关练习、讲评活动;还可以先提供一些层次渐进的练习,在练习的讲评活动中梳理知识体系。要根据实际内容进行安排。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模式,不要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套用模式,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变式”处理。只有“变”才会显示出灵活性,只有“变”才会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只有“变”才会充分展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艺术风格。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会更具有创造的活力。正如魏书生所说:“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应该非把自己框定在某一种模式里不可,可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确立一种基本模式。基本情况如此,情况有

初中物理课教学模式.doc

初中物理课教学模式 在初中的物理课堂上,应该用怎样的教学模式呢?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关于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一、深入探索 探索是问题产生的基础,是进步之源,推理是探究式学习的后继。问题产生,启动思维,深入探索,让学生先寻求,学习"怎样利用磁场获得电流"这段课程,我先让学生预习,目的就是让学生发现问题,深入探索。学生不断总结诸如:感应电流的有无与磁场强弱有关,与磁场方向有关,与电路闭合与否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的快慢和运行的方向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的面积大小有关,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就是深入探索的收获。 二、巧妙的课堂提问 提问会刺激大脑皮层,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莫大的作用。南宋张载说过:"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所益,则学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提问要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让学生波澜起伏,教师做好引领工作,物理就是一个钻研和提出疑问与解疑的过程,要善于激发兴趣,在学生进行物理探究的每一个过程中,进行及时与适当的点拨与指导,使学生能够保持不竭的热情,乐此不疲,在物理探究过程中学习知识,学习方法,学会研究,"想学、爱学、会学",能够"学会、学巧"。

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同时具备合作意识,这是"探究"性教学的根本意义所在。总之,物理教学要知机识变,教师要掌握新的教学经验,不拘一格,灵活多变,不断推陈出新,挖掘学生潜质,让课堂春光熠熠、灵性闪烁,到处是智慧火花的碰撞,这样才能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才能够在教育天地中愈行愈远、不断提升。 篇二 一、教师要将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了结合在一起 物理教学课堂上,不可缺少的是实验,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也需要通过实验过程来加深印象、通过实验来进一步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原理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要有效地将实践课程联系在一起。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的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当然也能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物理教师要注意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 1、创设多种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要注意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比如,设疑教学情境,在学习沪科版初二物理"光的折射"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准备一杯水和一根筷子,然后将筷子插进水里面让学生观察筷子的变化,那么学生就会发现筷子进入水里面竟然变弯曲了。"同学们,你们知道筷子为什么变弯曲了吗?是老师变的戏法?还是?"通过这种设疑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那么相信他们一定会有强烈的欲望要通过学习了解这一现象的原理,那么老师再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答案

1、谈谈你对全面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理解。 答:a反映我们教学质量的高低的参数不仅仅是传统的考试分数,而应首先看我们培养的学生有没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然后具体看他们是否都在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登方面有所发展,以提高这三方面水平为具体目标是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b中学物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特长和爱好得到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重视少数学习尖子,而放弃大多数学生。 2你认为中教的目的是什么? 答:a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并学习它的实际应用b培养能力c进行思想教育,教书育人 3 在中教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答:a要从思想上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b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c 要切实指导学生实验d建立必要的考察制度。 4 你觉得中学物理教材怎样才能适应四个现代化要求? 答:a根据四个现代化的需求,精选那些为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最重要最基本得基础知识。b加强实验内容c要加强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内容,适当增加物理学的史实材料。 5现行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a充分考虑了义务教育的目的任务,更强调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强调实验的地位和作用;大纲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过程,这个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大纲对能力培养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 二中学物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1 关于教学过程的三种典型的看法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答:a教学过程基本上被认为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技巧的过程。b自培养学会能力的为题逐步引起了重视之后,教学过程被认为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c近二十多年来,对教学过程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许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2 中教过程有哪些基本特点?谈谈你的看法和体会。 答:a观察和实验是中教的基础b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使其有关能力得到发展是中教过程的中心问题c中学物理教学要注意物理方法的培养,包括物理概念、规律与数学运算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d中学物理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丰富内容 e中学物理教学是学习物理科学和其他专门技术的入门教育和基础教育,要注意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打下献身攀登四化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的思想基础。 3 为什么说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识的主体?怎样才能较好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答:a要建立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b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的增加学生自己学习的活动量c要花功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4在物理教学中怎样运用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举例。 答:a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b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c物理教学的思想性应当力求在物理知识内容本身的教学过程之中,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中学物理教学法与技能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法与技能训练教学大纲实施细则 (供物理教育专业用) 鞍山师范学院

中学物理教学法与技能训练教学大纲实施细则 中学物理教学法是四年本科师范学校物理专业必修的理论课程。本课程是研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现代教育技术将物理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有效地传授给中学学生的一门应用学科。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了解中学物理教学方法,中学物理教材体系,中学物理实验技术,初步掌握中学物理的教学规律和原则,培养分析、处理中学物理教材和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本课总学时90(其中有中学物理实验专题训练22学时),具体分配见如下安排。 使用教材: 阎金铎等主编《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宋本祥主编《中学物理教学法与教学技能训练教程》大连理工出版社 刘丙升等主编《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技能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刘力编著《中学物理教材教法》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2 、刘力主编《中小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中学物理》当代世界出版社 3、《中学物理教学法》,许国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 4.《物理教学论》,查有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5.《物理学习论》,梁树森,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6.《物理实验论》,陶洪,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7.《物理思维论》,田世昆,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8.《物理能力测量研究》,续佩君,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9、阎金铎等主编《初中物理教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0、乔际平等主编《初中物理教材的选择与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11、孙立仁主编《中学物理微格教程》科学出版社 实施细则内容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是学科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关于物理学科教育与教学规律的科学。 一、中学物理教学法的研究对象 物理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物理教育的全过程,即在物理学科范围内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归纳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归纳 发表时间:2016-09-07T09:55:56.387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6期(上)作者:唐波 [导读] 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转换法。 (平昌县第二中学平昌 636400) 若教师在指导学生研究抽象物理现象、概念或规律时注意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尝试运用相应的科学方法去认识和理解,不仅会大大提高学生对这些物理现象、概念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习惯,提高科学素质会大有裨益,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 下面,笔者介绍研究物理现象常用的几种科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转换法 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转换法。它是帮助我们认识抽象物理现象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如:我们在认识和研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理论时,由于分子是微观的,不能直接用肉眼看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能直接观察或感觉到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和理解它;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在存在;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小磁针指向或偏转以及与其它一些磁场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同理,在研究物体是否带电,我们也不能直接看到物体是否带电,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验电器上锡箔片的开合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在研究空气的存在和大气压强时,我们可以通过感觉空气的流动及现实生活中对大气压强的各种应用来证明空气和大气压强的存在。 随便说一下,很多仪器的制造也利用了转换法。如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温度转换成液柱的升降制成了温度计。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液体压强转换成两液面的高度差制成了压强计等。 二、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认识和研究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时,将它与生活中熟悉且有共同特点的现象进行灵活、合理的类比,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如在认识电流、电压的概念、研究电源的作用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概念或规律时,与水流水压模拟实验、抽水机的作用和水渠对水流的影响等物理现象进行类比,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或规律产生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理想化法 理想化法是指根据所研究问题(一般都十分复杂,涉及诸多因素)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确定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保留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排除无关干扰,从而简明扼要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理想化法是一种科学抽象,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理想化方法包括理想实验法和理想模型法。 1、理想实验。理想实验又叫做假想实验或思想上的实验,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一种理想实验,是逻辑推理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实际中并不能进行。理想实验在物理学的理论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伽里略论证惯性定律所设想的实验——在无磨擦情况下,从斜槽滚下的小球将以恒定的速度在无限长的水平面上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就是物理学史上著名的理想实验。再如将一只闹钟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当罩内空气被抽走时,钟声变小,由此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显然上述实验是人们在思维中进行的理想过程,与实际实验相比,理想实验能更大程度地突出实验中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出更本质的结论。 2、理想模型。理想模型可分为对象模型、条件模型和过程模型三类。 对象模型—用来代替研究对象实体的理想化模型叫做对象模型。如视为点光源较小发光体,表示光的直线传播的光线,描述磁场的磁感线,描述力的图示、示意图等都属于对象模型。另外,推导液体压强公式时选取的“液柱”、分析连通器原理和托里拆利实验原理使取的“液片”也属于对象模型。 条件模型—把研究对象所处的外部条件理想化建立的模型叫做条件模型。如光滑表面、轻杆、轻绳、均匀介质都属于条件模型。电学实验中把电压表变成内阻是无穷大的理想电压表,电流表变成内阻等于0的理想电流表等也属于条件模型。 过程模型—实际的物理过程都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忽略次要因素的作用,只考虑主要因素引起的变化过程叫做过程模型. 例如:在空气中自由下落的物体,空气阻力的作用与重力相比较忽略不计时,可抽象为自由落体运动,另外匀速直线运动也属于过程模型。 四、等效替代法 在物理学中,我们研究某物体或物理现象的作用效果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给问题的阐释或解答带来极大方便,我们称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等效替代法.如用合力替代各个分力,用总电阻替代串联、并联的部分电阻,用浮力替代液体对物体的各个方向的压力等。 五、控制变量法 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很多物理实验都用到了这种方法。如通过导体的电流I受导体的电阻R和它两端电压U的影响,在研究电流I与电阻R 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压U不变;在研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阻R不变。 六、归纳推理,又称归纳法 从一般性较小的前提出发,推出一般性较大的结论的推理方法叫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归纳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物理概念、定律及规律的获得都是借助了归纳法的力量,由实验(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归纳获得的。因而归纳法的教学是中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上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几种研究方法。在指导学生研究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时,潜移默化地渗透科学研究方法,长此以往不但加深对物理现象、概念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培养学生了科学思维习惯,提高了科学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终身受益。

初中物理试卷讲评课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试卷讲评课课堂教学模式 丹林中学理化生组 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课堂教学,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打造高效课堂,就需要建立一套符合自主学习理念,科学化的新课堂教学模式,许多教育名家曾说:课程改革,改到深处是模式。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尝试以下模式。 试卷讲评课课堂教学模式考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而试卷评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课前批阅试卷,分析归纳学生的错题原因,做好错题归类,以便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课堂教学流程: 自查自纠→组内学习→释疑解难→合理评价。 一、自查自纠 分析全班检测的总体情况和各学习小组的具体情况。同时表扬先进、激励后进,让学生了解自己答题的情况,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对出错率较低的学生,引导学生自己查阅教材,学生自主解决。学生自己分析错题原因,是知识该记的没记住,还是表述不清、书写不规范引起,还是方法不对。 二、组内学习 小组讨论、合作解决小组其他同学存在的问题。老师要参与到小组中去讨论,个别点拨解难,排除障碍,这样,集中集体智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三、释疑解难 针对小组提出的问题,师生互动解决问题,老师让能解决问题的其他小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要求学生讲清解题的基本思路,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老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重点、典型问题进行点拨、强调,引导学生总结题型和解题的基本思路,弥补学生思维缺陷。并通过变式训练,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从而优化解题方法,活化学习过程。 四、合理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试卷评讲时要以激励为主,合理评价学生,肯定他们的进步。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淡化横向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有效评价的目的。 不管什么课型,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教师达到“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总结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能引领教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将教师的教学体验,提炼上升为教学智慧,不断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诱”学生思维,“导”学生探究,变课堂为学生探索、发现、创造的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初中物理课堂高效教学理论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实现高效课堂教学,要对教学环境进行全面的开放,但是在初中阶段的物理课堂教学中还没有做到这一點,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教学的模式,改进传统的做法,提高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质量。 标签:初中教学;物理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因此物理教学也就必须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殊教学方法,成功的物理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教师能很好地掌握这种教学艺术,课堂教学就能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物理教学实践中,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和独立思考是物理教学艺术中的重要环节,现就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效果探讨如下。 一、改变授课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 一些教师在课堂中讲授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把所有教学内容都讲得清清楚楚,不给学生留一点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其实,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只是将学生的头脑当作一个容器,学生只能被动接收,没有回味的时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教师应尽可能地掌握相关的背景材料,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变化过程,认真改变授课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如在教学“光的折射”现象时,按实验要求让学生亲自试验观察结果:“当水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像这样的通过实验结论引出了折射定律,学生是很容易理解并牢牢记住的。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物理知识教学过程,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将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动力,这样才能产生教学艺术的效果。 二、摒弃传统模式,大胆尝试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思维往往习惯于求同性、定向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新思维。在物理教学中运用一题多解型习题的讨论恰恰是实现这种目标的有效途径。教师必须选择好具有几种较典型解法的例题,在习题课上让学生展开讨论,寻求不同的解法。例如判断球的空、实心问题,就可通过比较密度、质量、体积等多角度、多思维去解题,然后让学生讨论比较各种方法,在讨论中,通过对一道题多解法的比较,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妙处,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回答问题以解惑,是教学的重要人物之一。一个优秀教师,不仅欢迎学生提出疑问,热情解答这些疑问,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质疑,是物理发展的一个动力,是创造意识的具体体现。

《中学物理教学法》试题标准答案

第一套《中学物理教学法》试题标准答案(A卷) 一、填空题 共设20空,每空1分,缺或答错者每空扣1分。 1、(1)中学物理教学法概论(2)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分析 (3)中学物理实验技术及实验研究(4)中学物理教学见习与试教 2、(1)讲授法(2)实验法 (3)自学法(4)讨论法 3、(1)提出问题创设便于发现物理规律的物理环境; (2)带领学生探求物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形成规律; (3)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规律; (4)指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4、(1)平时复习(2)阶段复习 5、(1)依据教学大纲,确立教学目的与要求 (2)依据学生接受水平,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设计教学过程。 (3)依据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书 (4)依据物理学的知识体系,认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6、(1)备学生(2)备教法(3)备教材 二、选择题 本题共设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选项为任选,选错或未选的每题扣2分。 1、A、 2、C 3、C、D 4、A 三、简答题 本题共设6个小题,答题应简明、条理清晰、要点准确,否则将按各要点分值酌情减分。 1、本题8分,各要点分值如下:(1)该门课程是一门由物理科学、教育科学、心理学、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1.5分)。(2)它综合运用这些科学成果来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正在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5分)。(3)主要研究物理基础知识教学的一般过程(1分);(4)如何立足于知识传授、着眼于能力的培

养(1分);(5)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中学物理教学的内容和体系,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原则;中学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3分)。 2、本题8分,各要点分值如下: 在物理教学中,首先应通过各种环节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处理和选择,使学生的心理状态,由好奇转为喜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3分);再通过教给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入门,甚至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饱满的学习情绪(3分);最后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起克服学习中种种困难的意志(2分)。 3、本题共6分,各要点的分值如下: 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3分)。其分为物理规律、物理定理;物理原理;方程法则、定则;其它,如力的平衡条件,串并联电路规律;荼的熔解和凝固规律(3分)。 4、本题共6分,每个要点分值如下: (1)组织教学(1分)(2)复习旧知识(1分)(3)教师示范举例或组织学生讨论(1分);(4)学生练习(1分);5、小结(1分);(6)布置作业(1分)。 5、本题满分为7分,每个要点的分值如下: 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教和学是教学工作中一对主要矛盾,在这对矛盾中,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3分)。为此,必须很好地研究学生的基本情况,尤其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方面和学习方法方面的情况(2分)。 其含义是指教师必须熟悉自己的教学对象、掌握他们的各种情况,懂得他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活动(2分)。 6、本题满分为7分。其分值如下: 第一册:力学九章;第二册共十一章:热学两章,电磁学六章,光学两章近代物理一章。(4分) 共安排包括188个知识点;96个演示实验;15个学生实验;节后习题81个,章后习题143个,阅读材料33个(3分)。 四、论述题 本题共设2个小题,满分为30分,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充实,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其要点的分值如下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第一章中学物理教学目标 ①中学物理课程总目的: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中学物理课程的目的是确定物理教学目标的依据。 ②科学素养:一个人对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科学知识、方法、思想、精神、应用、能力等方面 ③国际上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评价:一、对科学术语和基本概念的认识。二、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认识。三、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 ④中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与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⑤物理课程对提高科学素养的作用: 1.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愿望,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2.增进对自然界基本规律的认识,掌握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4.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世界观。 ⑥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科学素养在中学物理学科中的具体表述,是物理教师确定中学物理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 (1)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目标变化: 1.把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放在首位。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3.注重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活动的参与和体验。 4.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5.注重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和对社会与人类的责任感。 (2)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变化: 1.注重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基础 2.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学习自主性,特别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⑦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的本质特征之一 ⑧课程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一是改变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片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问题,二是为了表述的清晰与方便。) 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目标: 一、学习最基本的物理知识并了解其应用,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初步认识物理学及其与技术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经历观察物理现象、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等学习方式,学习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物理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⑩高中物理教学目标 一、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发展对物理学自身及其与其他学科和经济、社会关系的认识。

初中物理总结资料讲解

初中物理总结

2017—2018学年初三物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初三两个班物理学科的教学任务。为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一方面在教学中实施“三维五环”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尊重学生,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所学、学有所得;另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努力使自己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上好课,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好下面的工作:(1)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重点、难点,适当的搜集、补充资料;(2)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和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从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等出发,精心设计好每节课;(3)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4)按照“三维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讲练结合,精心布置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抓好培优补弱,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甚至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引导他们形成良好地学习习惯,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后进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加强师生交流,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还要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 (三)学习教学方法,钻研“三维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推进“三维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学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是迅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的途径。 (四)实施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推进素质教育;

《中学物理教学法》试题(整理)

《中学物理教学法》试题(A卷)及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中学物理教学法概论)、(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分析)、(中学物理实验技术及实验研究)、(中学物理教学见习与试教)。 2·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有(讲授法)、(实验法)、(自学法)、(讨论法等。 3·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过程为(提出问题创设便于发现物理规律的物理环境)、(带领学生探求物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形成规律)、(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规律)、(指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4·物理复习的形式有以下几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 5。教材分析的依据是(依据教学大纲,确立教学目的与要求)、(依据学生接受水平,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设计教学过程)、(依据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书)、(依据物理学的知识体系,认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6·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性是指(A) A、讲授的物理内容必须是正确无误。 B、讲授任何一个物理问题都必须讲深、讲透、讲全。 C、对任何一个物理问题或原理的表述都必须是十分严格。 D、所有的物理实验都必须是高度精确的。 2·下列属于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着重贯彻的教学原则是(C) A、发展性原则 B、双边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3、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创设便于发现规律的物理环境的方法是(C、D) A、复习旧知识法 B、讲故事法 C、实验法 D、举例法 4·下列测验属于目标参照测验的是(A) A、期末考试 B、升学考试 C、分班考试 D、竞赛考试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分别是哪几个方面? (1)该门课程是一门由物理科学、教育科学、心理学、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2)它综合运用这些科学成果来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正在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主要研究物理基础知识教学的一般过程。 (4)如何立足于知识传授、着眼于能力的培养。 (5)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中学物理教学的内容和体系,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原则;中学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 2·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首先应通过各种环节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处理和选择,使学生的心理状态,由好奇转为喜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再通过教给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入门,甚至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饱满的学习情绪;最后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起克服学习中种种困难的意志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初中物理学科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性知识学科,教学目标要求会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度,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和丰富。教学策略“新”,则教学效果“实”。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获取新知是最高的教学技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同时物理课堂的高效性一直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怎样才能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见解。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策略 一、有效提问,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物理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堂提问可以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深加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结果的正迁移,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提问,这样的提问有利于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质量》一节内容时,我问学生:为什么质量不随状态的变化而改变呢?空洞、常规的提问使学

生厌烦,是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改变视角和切入点,问得更具体、生动。 2.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例如,在学生做完“伏安法测导体电阻分组”实验时,我趁机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将实验桌子安培表拿去并同时放上一定值电阻R以及几根导线,能否再次测得导体电阻呢?”如果拿去伏特表呢?我通过这样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训练的能力。有效的提问也会使整堂课的学习过程中,保证每个学生的精神状态都十分饱满,让学生在自然、轻松、和谐以及高效的课堂中,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 二、注重实验教学,培育学生浓厚的物理探究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物理的基础。上物理课不做实验,课堂就会缺少生动性,这样对学生就没有吸引力,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更体现不了素质教育。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据此设计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 1.在实验演示前,我们要排除一些不利的因素。比如,一些外在的客观因素,或者人为的一些不利因素,并且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所在,例如,在对“摩擦起电”一节内容进行实验时,实验中空气的湿度以及器材的干燥程度都是实验

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探索之我见

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探索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4-04-14T11:01:50.607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第2期供稿作者:谷社民[导读] 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针对教学中的不足,对如何将启发式教学更好地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探讨。河北省沙河市十里亭中学(054100)谷社民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传统的教育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学生发展。目前,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培养高素质人才,迎接 21 世纪的挑战,已经成为当前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而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组织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只有转变和改革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对初中物理这样一门有趣、逻辑思维严谨的实验性学科来说,就显得更为突出。 【关键词】自学质疑精讲释疑讨论排疑练习解疑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是教育教学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在教学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实践,启发式教学就是其中实践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教学模式。近几年来,我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为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整体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守旧的错误观念和不当的教法、学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及其能力的发展。如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值得教师工作者深入探究的问题。启发式教学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广大教师关注。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针对教学中的不足,对如何将启发式教学更好地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探讨。 1 精讲释疑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不懂的问题,引起了疑惑,产生了疑问。有的虽经老师巡视时的个别辅导已受到启迪,但大多数学生仍有不少问题须通过老师点拨的精讲而得到解决,这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精讲,与一般的讲课不同,它不是照本宣科或少讲,而是在学生通览教材并经一般性思索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讲解。因此,要用精炼而概括的语言把重点或难点讲透。须知,对学生在自学中遇到而难以解决的问题,若不讲透,可能会使自学落空;不管学生是否弄懂,讲得过细,也不给他们以思考的余地,可能又重新回到满堂灌、注入式的老路上去,使自学流于形式。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善于在学生所掌握的全部知识储备中把解决面临疑难所需要的那些知识抽取出来,通过精讲来启发他们进行灵活的应用。教师讲得精,学生听得也就认真。其实讲得过多,学生的大脑兴奋点更不易集中,不易抓住要点,讲得精,可以破除学生依赖教师讲授,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习惯,也可以克服他们阅读不思考、自学不质疑的毛病。有经验的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都是惜话如金,从不多讲、乱讲,而用精讲来提高时效的。 2 练习解疑练习的过程是运用已学过的旧知识解答新疑难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解题练习并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对抽象出来的概念与规律进行反思,使前后知识相互挂钩衔接,促进智力的发展和知识和迁移,解题就是练习,就是解疑。为此,课堂教学时,物理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要引导他们明确解题思路,即要求能正确理解题意,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灵活地选择有关概念和规律分析、推导,达到问题的解决;还要指导学生善于以物论理,能简要地运用语言文字。对于格式、步骤、单位选用、取值方法等都应规范化,以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 讨论排疑物理知识不仅是物理科学的结论,而且包括物理思维的过程。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给他们一个议论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机会。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经过教师引导、点拨后能解决的阳题,也尽量交给他们去解决。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能促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潜心思考,提高使用参考书和工具书的积极性;也能逼使他们在教师精讲过程中独立分析,提高为取得讨论发言权而积极寻找理论依据的自觉性,讨论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激疑”,善于提出适量的表面矛盾,让他们深思,让他们亲自体验一下“跳起来摘桃子”的心情,从而激发出深入求知的兴趣。 4 自学质疑自学,尤其是在指导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自学能力,是学生今后从事工作的基本能力之一。指导自学无疑应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这里所要求的自学,不是一般浏览教材,而是阅读、钻研、思考。 教学时,通常要先给阅读思考题,并在课堂上留出一定时间(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让他们自学阅凄。教师通过巡视和观察。了解他们提出的不同问题,予以个别指导,及时发现各类学生自学时出现的不同情况,引导他们逐步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即要能抓住教材的脉络(知识间的联系及基本思路)和要点(重要、难点),能大胆的质疑。“疑则进”。能否质疑,不仅是检验学生动没动脑,是否会动脑的重要标志,也是了解各类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