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整体思维观

中国传统哲学--整体思维观
中国传统哲学--整体思维观

中国传统哲学---- 整体思维观

整体思维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包含着丰富而深邃的哲学内涵。认清这一思维观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的诸多文化现象,对研究社会科学有着重大的理论参考价值。

〈一〉

要认清整体,就必须认识构成万事万物的基本要素。万物均是运动的,运动的根本属性是能量,而运动、能量又是通过一定的结构形式(相对静止结构)表现出来。因此,相对的静止形式、运动结构、能量就构成了万事万物的三个基本要素。所谓整体, 自然离不开三者的结合。要结合,就必须具备共性,因而是三者共性的结合。从整体共性认识,运动包括同向运动和相参照的异向运动,它们形成一个运动整体,即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在数学中则表现为奇数与偶数、正数与负数的关系。任何事物的相对静止结构总是可以用三维空间来概括,包括一分为三和三位一体。没有能量就没有运动,运动过程即是能量作用的过程.能量也是相对静止的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由分子组成,而分子是运动的,因此,物质构成的本质也是能量。从能量角度分析,实则是融运动与相对静止为一体的分析。二者综合形成的整体能量则是抽象的,如同树木是具象的,森林是抽象的一样。总之,通过综合而形成的整体是抽象的,这种能量是以具象为基础的抽象能量。这种抽象能量与现代科学中的能量概念比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统属于能量范畴,前者着眼于抽象性,后者注重于具象性,前者讲共性,后者求个性,前者是整体概念,后者是局部概念。

如何认识具象与抽象这组哲学概念呢?其实,具象与抽象是相互并存的关系,只不过是认识的角度不同而已。从事物局部、感性和个性认识,它是客观的实在;

从事物的整体、理性和共性认识,它是抽象的虚无。人类所能看到的实体事物,只可能是它的局部,正由于看到的是局部,才可能感觉到它的客观存在;而人们通过不同的观察点对该事物综合而形成的整体“形象”或通过一个侧面的认识感知另一面的“形象”,均是通过人的理性的整理得到的,而整理过程正是由具象得出抽象的过程。这种整体抽象之所以只有人类才能从根本上领悟它,就因为人类富有最理性的思维境界。然而,人类的思维一旦违背了自然法则,所“领悟”到的理论就会变成奇谈怪论,这又另当别论。

由于整体存在三个领域,即能量领域、运动领域和相对静止领域,而整体是在局部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只有在认识局部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对整体的认识。这种局部是整体指导下的局部,由此形成了以能量为主体结合运动和静止的研究方法,以天体客观运动为主体结合静止和能量的研究方法,以相对静止为主体结合运动和能量的研究方法。这应该是古有三易的原因:《连山》当是堪舆、奇门理论,即以静止为主体的学说;《归藏》当为干支理论,即以客观运动为主体的学说;《周易》当为能量学说。这三个理论自然是相互联系、互为前提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整体思维观的部分概念:整体思维既是运动结构、相对静止结构和抽象能量的综合表现形式,又是以这一整体作指导从三个角度分别进行认识,而后进行综合的方法论。

由于静止结构以单一空间“三”为依据(整体空间是事物相联系的空间,即3+3=6) ,是局部的空间关系。另外,由于这种能量概念是二者综合而形成的第三者,因而使时间(运动结构) 、空间(静止结构) 和抽象能量构成三位一体的稳定关系。或者说,这种综合形成的抽象能量是稳定的、静止的。这即是中医学中穴位的理论依据。运动变化要以稳定(静止) 为条件,经络的运行则以相对静止的穴位为前

提。周易中,八个卦构成由局部到整体的流行关系,则以八个基本卦的静止形式为前提。

整体有其相对性和绝对性。一个小运动系统可视为一个整体,一个大运动系统也可视为一个整体,研究的范围不同,对整体的理解也不同,在数理中则表现为1,11,21和5,15,25等的每10位的递增。这即是整体的相对性。若从运动和静止的角度分析,任何一种运动总包括对立的两方面,即一分为二,任何一种静止其空间总只有三,即一分为三。它们是两个绝对数,故整体有其绝对性。外国人不理解空间"三"的绝对性,将影响地球生命的外在因素无限扩大,得出所谓星座之术。中国汉朝以后,也出现了诸如"五星占"的的理论,均是没有把握空间绝对性。在周易中即以三爻代表可大可小的事物,在干支中则以此来表示可长可短的年月日时四个时间段。可见,整体思维观是融相对性与绝对性于一体的思维观。

就其现象分析,任何事物的形成、发展变化得通过自身表现出来,由小而多.由局部到整体的逐渐积累,干支中则为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的递增;就其实质而言,总是在一定的整体背景影响下的结果。最原始的地球本没有生命,也没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矿藏,这些局部现象的形成,离不开整体的背景。因此,要研究局部新事物的形成、发展变化,得将该事物置身整体中研究,即由整体到局部。这种研究既是从整体到局部(某一事物) 的研究,又是整体指导下从局部到整体的研究。这种整体是建立在共同特性基础上的整体,局部是建立在整体指导下的局部。因此,整体思维观是由局部到整体和由整体到局部两种思维观的统一,是以整体具象为基础的抽象思维观。

整体观还是以共同特性为基础的个性思维观。事物之间得有内在联系,方能形成影响;缺乏联系就不可能产生相互间的影响。这种联系包括运动、相对静止

和建立在二者基础之上的能量三方面所形成的内在联系;要联系,必须具备共性。这种共性在周易和干支理论中表现为运动结构的“二”和相对静止结构的“三”,能量包容在其中。地球上的万物无不是在以地球为相对静止中心组成的太阳——地球——月亮系统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这种系统指导下的局部运动、局部的相对静止结构,通过“二”和“三”与大背景联系起来。这种联系自然是抽象的联系。但又具备自身的个性,对周易而言,则体现为八个不同性质的基本卦,对干支而言,则体现为十二个不同时空的地支,对经络理论而言,又表现为不同功能的十二经络。而整体对局部的影响是通过运动和静止结合的抽象实现的。这即是“天人合一”的理论依据。

整体思维观是着眼于局部的思维观。西方哲学是立足局部着眼整体,中国传统哲学恰恰相反,它考察的是某一局部事物,只不过将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来考察。所谓局部,一是指环境空间上的局部化,一是指事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地位。西方人认识的整体和局部是个性化的整体和局部,中国的整体和局部均是共性化的整体和局部。正由于西方强调个性,因而其哲学构架是主观基础上(只认可一个方面)的客观认识;正由于中国哲学强调共性,其构架是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后者所说的"客观",是指对立双方的观点同时认可。

立足整体的运动二分法和相对静止三分法虽然体现了宇宙各类物质的共同特征,对于人类所处的星系来说,同样有其客观依据。必须明确的是,整体理论下的运动(一分为二) 是建立在三层次的划分基础之上。地月系组成以地球为中心的第一层面,太阳系组成以太阳为中心的第二层面,银河系组成以银心为中心的第三层面。在第一层面的地月系运动中,是由地球和月亮组成的二分法运动系统。三分法是建立在二分法基础上的相对静止结构,也是建立在相对中心上的理论,

这种相对中心和相对静止则表现为以地球为相对中心,形成太阳-地球-月亮三点一线的月食现象(在《整体思维与月食干支理论》一文中已论述) 。据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以地球为相对中心组成的太阳、地球、月亮的结构系统是个性与宇宙万物共性的完美统一。正由于这种高度统一,地球方能成为形成人类及其它生命形式出现和繁衍的必要条件。

笔者不妨以周易理论为例,了解该学说的整体思维观以及后人在理解上的误差。周易是建立在整体指导下由局部到整体的理论,它以运动的阴阳与静止的三爻形成整体的抽象能量为依据。这种由局部到整体的认识方法与现代思维方法所不同的是,该理论以天体的相对整体结构个性为依椐,得出整体下的局部结构,这种结构是外在的整体结构,再由局部到整体。因此,这种卦是从单一角度认识的整体。对天体有规律的运动而言,局部的能量运动是无规律的,这是对立法则的体现,也是由能量运动的特点所决定。这种能量之所以具有抽象的,就因为它是以整体为指导的能量,这与现代科学中的能量认识上截然相反。与抽象能量类似,人类的精神就其整体认识下的局部而言,是天体运动结构、相对静止结构同自身特有的相对静止的结构(人体宏观组织结构) 、自身的运动特性(外在行走) 的综合表现形式。可见,人类的精神是抽象能量的最高表现形式。精神不仅是抽象的,还存在整体活动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又是以人的相对整体运动的随意性为必要条件。地球运动没有随意性,自然不存在精神。人能认识万物的规律(包括自我的运行规律) ,均通过精神起作用。那么,一般情况下,人为什么不能感知未来,这就关系到如何理解意识这一名词。意识是由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论所形成的概念,尽管他也是抽象的,但它是以人体个性化的内在结构和内在运动为充分条件,与立足整体的精神截然不同,人可通过精神感知万物规律,但一般不能通

过意识感知。当精神与意识高度融合时,则会形成某些领域的"感应",这即是平时所说的"特异功能"。周易总由两个基本卦组成,它体现了整体运动的二分法则。但这种二分法还不足以构成运动中的整体,还存在一组相参照的逆向运动的二分法,从而形成整体的绝对值四。如果说内卦为阳中阳,外卦为阳中阴的话,那么必然存在阴中阳和阴中阴两个卦。后两卦是原两卦相参照的产物,或者说是对立法则的产物,从而构成运动中由12爻10组中心组成的四维空间。如乾卦, 对立有讼卦,组合有需卦.后辈研究者正由于没有认识这一点,故研究周易的收效甚微,甚至将周易研究引入迷信歧途。任何事物只有在流行变化中方能体现出相互间的影响,没有运动就不可能有影响。然而,周易中的大象是建立在相对静止基础上的阴阳搭配关系,大象仅仅反映单个卦的阴阳组合之理,总体上表现为八个类型的大象,由艮坎巽乾兑离震坤的大象,虽然反映了卦的运行之理,但运行中的吉凶是通过由阴阳组成的数表现出来的。用山下有火或小孩玩火来理解贲卦卦义显然是不正确的。没有运行就没有变化,周易的卦理都在运行中实现,主要通过四卦之间运行中的数理关系表现出来,即从运动中的坎乾离坤和艮巽兑震之间的数理得出吉凶。笔者已在《周易理论的新认识》一文中作了阐释,不再赘述。

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整体思维观尽管是抽象的,但它以整体的客观结构为条件,或者说是以物质第一性为前提的抽象观。这即是整体思维观的本质。所谓“抽象”,一是将各局部的客观认识综合起来,二是局部的客观存在受整体的综合因素影响;所谓“物质第一性”,首先是表现在对物质整体的理性认识上,其次是表现在研究物质的发展变化规律上。

整体思维观的基本法则是对立统一。所谓统一,包括如下含义:

一是对立双方互为前提。整体上相对静止与运动互为前提,这正是干支理论的

依据:天干是以静止(系统运动四维上的静止五)为前提再在此基础上结合运动的运动数,地支是以运动(四维空间)为前提再在此基础上结合静止(三维)的静止数。整体与局部互为前提:整体理论依靠两个局部(运动二分法和静止三分法) ,局部新的发展变化又离不开整体的影响。整体是构建在具象上的抽象,而局部又是整体指导下的局部,因而是抽象化的局部,即局部的具象要受到局部的抽象的作用。因此,整体与局部互为前提,实则是抽象与具象互为前提。能量、运动和相对静止三者之间也是互为前提的。运动是建立在相对静止和能量上的运动,静止是以运动和能量为依托的静止,前者体现在天干理论中,后者反映在地支学说和堪舆文化中;能量是以相对静止和运动为前提的能量,它表现在周易的卦爻中。这一哲学观对于科学地认识宇宙中的能量、运动和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暂且不论。

二是对立观点融为一体。由于立足点的对立导致认识的相反。立足整体分析,只要存在对立就有对立的立足点,就存在认识的相反性,且对立双方都是正确的。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不属于整体思维观。只有允许同时存在相对立的观点,才不导致认识的片面性,才是真正的整体认识论。在干支理论中则表现为:既存在由整体到局部的认识论,又存在由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论——这种局部是整体理论指导下的局部,这种整体是局部化的相对整体。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均是整体理论,它是用来指导局部抽象运行和空间的。由于它是整体认识下的局部,因而离不开以一个局部为参照去认识理解对方。比如说,两个人迎面走来本来都是前进,但只承认对方的运动是以“我”为依据的逆向运动,不理解为对方在前进,或者说,将我的运动视为正数的递增,将对方运动视为负数递增。这种整体认识论有利于科学地把握自然界的各局部规律,有利于人类理性的张扬,有利于道德素质的提

高。

三是对立折衷。对立双方表现为时间和空间上的错位,要使二者达到协调,只有将观点各取其半,才能得到统一。干支理论中以寅月立春为岁首的理论充分体现了折衷法则。它是取太阳周年视运动阳的起点子中冬至和太阳周日视运动阳的起点卯中(相当于春分) 的中心位置。这种折衷只限于从两个对立观点中权衡双方,得出二者的共同点,形成相互依赖关系。一旦滥用,就会形成各打五十大板的混账逻辑。在人类社会交往中,折衷法则是解决矛盾的手段之一。商业活动中的讨价还价是如此,民事纠纷中的裁定也是这样。

四是对立融合,即两个相背离的观点相互融为一体。在地支理论中表现为黄道十二宫自西向东逆行与十二辰自东向西顺行的六合关系,如卯戌成合、辰与酉合等,在天干理论中表现为每过六位成合-甲己成合,乙庚成合等。在周易中表现为每过五卦的相合关系,如艮与兑合、坎与离合等。但并非一切对立均有合,得找到二者的相同点。干支通过静止的数理和构建在此基础上的运动得出共同点,周易通过运行数理和静止的大象结构找出共同点。在社会生活中,对立融合表现得极为普遍,如买进与卖出,雄雌交配,教与学等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条规律:只要对立双方存在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出发点,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不论运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意志)的相同或相反,就能使对立双方达到融合。

五是对立中分辩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对立的二者之间要达到统一,中心的调节是缺一不可的。中心是建立在对立运动基础上的相对静止关系,即“三分”理论。从相对静止角度认识,事物总存在三维空间,在几何中则表现为立体坐标关系。该坐标又是建构在中心“0"基础之上。运动是客观实在,静止是相对主观的虚无,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数学中则表现为正数-零-负数的关系,也是

杠杆上的支点。因此,"三分"理论实则是相对静止的中心理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正是中心为实现对立二者之间相应的发展或对另一方实行遏制所进行的中心偏移。在能量运动中,中心则表现为此能量转化为彼能量的临界点,是对立二者之间所形成的性质互补,只有二者之间存在性质互补关系,才可能形成相互呼应,相互切合的稳定关系。可见,前者中心实则是介入了第三者,它适合于二者之间的反对关系;后者中心是对立二者之间的意志互补,适合于二者之间的相融关系。侵略与反侵略之所以不能统一,不能互为前提,就在于彼此之间缺乏中心的调节;异性相吸、雄雌相倚的形成,就在于彼此之间存在性质互补性。在运动中,中心则表现为对立的两个方面,一时为左,一时为右,其目的是调节二者。

量变与质变。事物的质变有三种形式。一是以能量为条件,当外因较大能量促使自身达到吸纳的极限,就会改变该事物原能量结构,使之发生质变。二是以相对静止结构为条件,改变结构就会使事物发生质变。三是以运动为条件。运动的改变实质是能量或结构的改变,因而实际只存在两种质变形式。这种认识属于分析哲学范畴,整体思维观则是将三者共性融为一体的哲学观。

质变是在原整体量上的变化,要弄清质变,必须弄清原有整体量的最大值。只要超过这一最大值,就会发生质变。对整体量的理解存在三种认识方法。由于基本的运动结构是二,基本的静止结构是三,二者又是互为前提,因而形成对总量的两种认识方法。一是运动基础上的静止整体数:(2+2) ×3=12 为什么是2+2?这是因为运动的基本值是2,即奇数与偶数,相互联系的对抗关系基本值是2,即正数与负数,二者的绝对值为4。"13"即超过了这一运动基础上的静止整体数,是质的变化。二是以相对静止为基础的运动整体数--横向关系的正数-零-负数,

纵向关系的正数-零-负数,二者构成了坐标关系;由于中心"0"重合,且都是建立在相对静止上的抽象单位,因而形成了相对静止的整体5,结合运动,就构成静止基础上的运动整体数:5×2=10。那么,11就成为一个质的变化数,或称之为物极必反数。除此之外,还存在运动与静止相并列的整体数:2×2×2=8,这其中包含着结构上的三组,又包含运动的2。可见,8、10、12均是整体的极限数。然而,它们只不过是三种周期的最大值。这种周期值源于天体的周期理性推导,是整体指导局部的结果。这种局部的周期值是抽象的,与佛教中的生死循环说有着本质的区别。事物的质变既是在外在能量影响下破坏自身原有结构的结果,也是外在环境运动影响下自身能量发展到极限的结果。前者就其个性而言,无共性规律,就其共性而言,因结构和运动的一致性,自然存在统一规划;后者同样是建构在共性基础之上,自然存在共性法则。这一规律离不开能量数、相对静止和运动数。外在能量极数为8,内在能量极数亦为8,总数为16。整体影响下的局部运动和静止极限数的综合为60,二者结合为16×60=960。因此,960是事物形成质变的共性极限数。按整体理论,该数亦可视为96,9600等,故中国民间有以96为极数的风俗习惯,以96岁为百岁大寿,以96响编炮为100响。这仅仅是一个立足整体的共性数,还应结合事物的个性数,才能得出某一事物发生质变的极限数。这一理论对认识生物的进化应该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另外,人类生老病死也是不断质变的过程,应存在质变的极限数。那么,该如何来认识呢?人的生命过程实则是自身能量不断变化的过程,人类又是最高级的生命形式,是最理性的高等动物,必然符合最具理性数理。因此,必须以能量极数"8"为依据,人的生命过程也是相对静止和运动相结合的过程,又必须以60依据,因而得出8×60=480,该数是一个相对数,按生命特性可视为48,那么,

48岁即成为生命旺盛的极限数。

事物的变化发展(质变)是在整体指导下打破原有的稳定与协调,是整体的自我革命,即发展以稳定为基础;而新的整体的协调即是建立在新的结构基础之上,即新的稳定又以发展为条件。前者属整体指导下由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论,后者属于由整体到局部的认识论;前者属否定之否定理论,后者属稳定理论。整体思维观融两种认识于一体。

否定之否定。否定是对原有结构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运动规律的改变。改变的过程是运动的过程,必须以运动的基本数为必要依据,运动的基本值是2;改变的过程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联系的基本值也是2,因而得出事物变化的最大值为2×2=4,这即是运动的四维空间。或者说,事物否定之否定规律只可能进行4次。这是从纵向关系分析的,若从横向关系分析,事物同样存在四个不同的横向空间,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事物可向四个不同方向发展,这些由四个不同方向发展的新事物,不仅与原质发生了质的飞跃,且四者之间亦存在质的根本区别。为什么不向六维空间(前后左右上下)发展?这是因为"六"是建立在两个静止值"三"基础之上,不是一个运动发展数,而是一个和合稳定数。

否定之否定属于自我(中心)调节下新生替代故旧的法则,替代过程是一个故旧自然消亡的过程,即新生出现,故旧就会消失,失败乃成功之母即属于这一规律,社会机制的改革与完善过程理当属于这一范畴。但是,自我完善必须以整体机制合理性为前提,一种极度病态的体制还得用非常手段来解决。那么,旧势力与新势力,落后与进步为什么前者不会自然消亡?主要是由于社会体制的非科学性,导致社会关系的复杂化,致使中心机构难以实现有效的调节作用。〈三〉

由于二分法和三分法是整体思维观的最基本的结构形式,既体现人类所处星系的个性,又充分体现了宇宙万物的基本结构法则,因而是最具理性的组合形式。社会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的学问,诸如研究人类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社会的组织方式等,属于最理性化、共性化的研究。因此,研究社会科学离不开整体思维观。就社会的进步而言,总是表现为文化的进步,生产力的进步和管理上的进步,三者之间为相互依赖的关系。它们均离不开外因的积极影响。这种影响总是在相互交往中实现,相互弥补,相互改进,相互提高。这其中,构建在智慧基础上的文化,是三者之中的核心,起着调节作用。按整体思维观法则,政治领域的管理应本着由整体到局部的分级管理方法,即整体指导局部;经济领域则应遵循整体指导下的由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论,所谓整体指导,是指企业内部管理的共性而言,而不是上级的计划指导,因而应从自身利益出发,分层次(国家、集体、个人) 地形成经济机制;文化领域包括政治型的法制建设,经济型的科学技术,观念型的社会科学,它一方面在政治与经济之间起着调节作用,一方面又是三者发展的基础。

任何一种现象的形成,总是在对立运动中实现的。这种对立又表现为认识论的对立。在现代科学中则得出两种两反的法则,哲学中称之为二律背反,如只承认事物的变化性、发展不可逆性,得出了生物进化论;只承认事物的不变性、可逆性,得出了基因理论;只承认事物相对的静止性,得出了压力引力原理;只承认事物的运动性,得出了相对论原理;只承认事物的静止性,得出结构布局理论;只承认事物的运动性,得出了核物理学。这两种相背逆的认识论均是立足局部的认识论,反映了特殊到一般的法则。它们各自抱着唯我独尊的一点论不放。可以说,西方所信仰的哲学是二律背反哲学,或称之为对立分析哲学。它们尽管客观

上认可各自的规律,但理论上并不能将这些规律揉杂在一起,或者说并不能统一。立足整体的思维则是将两种对立观(时间的运动性和立体空间的相对静止性)结合于一体,是两点论的融合。之所以能融为一体,一是从共性认识,一是立足中心来认识。这种对立结构是天体运动结构的客观反映,相对静止的三分关系同样以宏观的天体为依据。整体思维观认为,任何事物的形成与发展变化,总是在一定的背景下的结果,即整体影响局部,这种影响由表及里,整体是表象综合而形成的整体,局部是以整体为依据的表象化的局部。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哲学属于对立统一哲学,或称之为综合哲学。立足局部与立足整体的认识论,之所以大相径庭,就在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导致认识论的相反。以西方为代表的现代科学的局部思维观研究内在,研究微观,研究物质各自的特性,研究物质的具体变化规律,研究物质之间的组合规律;中国的整体思维观是根据表象研究宏观,研究局部事物在具体时空下的变化规律,研究抽象的共性组织规律。但中国古代哲人根据整体思维观创建的认识自然的方法论,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于传统文化的研究方法:代表中国先祖杰出智慧的是立足整体思维的周易和干支理论。然而从老子到孔子,从董仲舒到朱熹,均未能破解这一古老学说,或者说,引用这些人的观点,还不能触及古老的整体思维观的实质,更不能诠释干支与周易。同时,运用考古引证的方法,只能证明历史事实,并不能证明学说的真伪;而真正经得起思辨的真理也无须顾及前人说了什么,否则,任何学说就不可能进步。周易和干支留给后人的除了那本占筮断语和甲骨文的干支造字法外,从孔夫子到现在,几乎没找到新的典籍和考古资料,客观上也不可能用引经据典的方法来研究。因此,只有采取符合自然辨证法则的思维方式重新探讨整体思维法则和此法则指导下的诸多文化现象,才能做到在分辨中继承,继承中发展。

中国古代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及其所代表思想 LaoZi From 571 BC to 471 BC 主要思想Dialectical thought, inaction, Shuangxiu life 代表作《The Scripture of ethics.》(道德经) Confucius(孔子)551 BC - 479 BC His main idea:Benevolence, propriety, morality, make no social distinctions in Teaching.His representative work is 《 Spring and Autumn 》and 《 read 》

Zeng zi(BC505-BC436) Each day I examine myself in three ways Carefully handle parents funeral Memory ancestor piously. Mo zi(BC468—BC376) Mutual benefits Universal love of non-offensive Hing world benefit than harm to the world Zhuangzi also known as Zhuang Zhou[1] was an influential Chinese philosopher who lived around the 4th century BCE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 period corresponding to the philosophical summit of Chinese thought—the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He is credited with writing—in part or in whole—a work known by his name, the Zhuangzi, which expresses a philosophy which is skeptical, arguing that life is limited and knowledge to be gained is unlimited. His philosophy can be considered a precursor of relativism in systems of value. Main article: Zhuangzi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诚如《河洛原理》所说,“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 阴阳五行始终被置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最根本最高的气范畴之内,即使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极盛时代,也没有成为宇宙观的主体,往往是气一元论宇宙观的构成部分。所以天地万物“本是一气,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又就阴阳中细分之则为五行。五气即二气,二气即一气”(宋.吴澄《答人问性理》)。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故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庄子.知北游》)。人与天地之气通为一气,“人之生也,因阴阳五行之气而有形,形之中便具得阴阳五行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性”(吴澄《答田副使第二书》)。总之,中国古代哲学用气一元论的单一物质概念,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本原,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气)的不同形态,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根源于物质(气)的,这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 总之,气一元论是中医古代哲学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哲学思想,是一种动态的、有机的宇宙观,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特有传统。 一、气的基本概念 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应用于中医学领域,成为中医学认识世界和生命运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医学科学相结合,形成了中医学的气一元论。 (一)气的哲学含义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但在中国古代哲学上,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哲学的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世界上一切现象(自然和社会)的根本特性的最高概括,是指不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态。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哲学的物质概念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把它同自然科学中关于物质的特殊属性、结构和形态的学说相混淆。哲学的物质概念是永恒的,既不会陈旧也不会改变,只会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但是,对具体科学的物质的概念、属性、结构和形态的认识,则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和深化着的。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摘要: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分不开的。它包括天道观和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等,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里面也包含糟粕,因此在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上,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科学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目录: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三次打变化:汉代玄学、魏晋理学、近代西学东渐、 主要特点:天人合一、政教合一、问道结合、知行一致 二、天道观和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 三、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态度 正文: 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分 不开的。其大的阶段而言,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的儒家独尊,魏晋的玄学,唐代的儒、道、释三教并举,宋明的理学,明清之际的实学和近代的西学东渐。有三个打的变化时期,即魏晋玄学的兴起,缓道入儒;宋明理学的形成,缓释入儒;近代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以至无产阶级的哲学和文化教育思想对儒学的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次冲击。 二、1.天道观与人性论 (1) 教育哲学中的根本问题:天道观和人性论(教育的根本在人性,人性的根本在天命) 天道观人性论历史观社会观教育观的关系论述 a、天道观和天命观在古代,不仅是人性论的基础,同时也是历史观和社会观等的基础,不同的天道观和天命观就会引伸出不同的历史观和伦理观,并影响着教育观。 b、天道观影响到人性论、历史观、伦理观以至教育观等多方面的问题,因而天道观的问题,也就成为哲学(包括教育哲学在内)中的本体论的问题,也就是宇宙观和世界观的问题。受其影响最大而且最为直接的是人性论的问题,有不同的天道观,对人性问题也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如人性从何而来,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什么关系,人性能否改变等问题,这些又与教育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c、天道观:由主宰之人向义理之天、自然之天转变 人性论:由天命之谓性向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行有善有恶论、性属自然转变 认识论与逻辑:名家及墨家《墨经》的形式逻辑思想,已经触及到逻辑学同一律、矛盾论、排中律等 教育原则与方法:原则涉及到文与道、学与思、知与行、方法有博学、慎思、审问、笃行等。 (2)对天人合一的正负面评价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当前哲学界不少学者企图从中导驿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是人与天合,人与天地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摘抄)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纪宝成 (摘自纪宝成校长4月2日在南京财经大学的演讲) 文化的特点是说高深就非常高深。说具体,传统节日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然而,新文化运动、西方学科制度的引进等,却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应有的鄙视。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倡导国学教育,目的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无知和破坏 当青年学生托福成绩达到令人惊异程度之时,却连中国的语言也难以理解,更不用说古文,很多学生连简单的古文也看不懂,一些博士论文在语言运用上十分不熟练,标点符号不会点,错别字连篇。不少人谈到外国的事情时了解很多,但在谈到屈原、司马迁时知道的就很少,再了解司马迁和屈原讲过什么、写过什么时知道的人就更少。 文化大革命后,在政治上、思想上都进行了拨乱反正,但是在传统文化上却始终都没有矫正到位。这种现象需要各方人士深刻反省。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受到列强的欺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败后割地赔款,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此时中国人民开始向西方学习,即“西学东渐”,开始了学习欧美的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民从蒙昧中走了出来,科学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开始生根发芽。然而新文化运动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采取了非常激烈的全盘否定态度,而且以后一代一代人把中国的落后都归咎于传统文化的落后。以至于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文化丝毫没有自豪感。这种状况令我们感到惊讶,外国人更为惊讶。 1913年,英国人庄士敦说:“当我们欧洲人开始惊异地发现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中国的道德伦理、中国的艺术和文学都有崇高价值的时候,中国人自己却开始学着把他们文化中这些伟大的产物加以不耐烦的鄙视,这是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现象。”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华文化全盘否定的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领导之一的陈寅恪先生早就预言: 激情方式,将对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埋下深层的隐患”。不幸而言中,它的确埋下了深层的隐患。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2009年03月24日 08:23:15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传统哲学是相对于中国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而言的。学术界一般把公元前11世纪的殷周时期,也就是传说周文王推演《周易》的时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哲学称为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黑格尔把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三哲学。今天,人们关注中国传统哲学,是期望能从中得到新的启示。 发展脉络 现在一般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 先秦子学。先秦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思想异常活跃,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形成了众多思想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先秦哲学探讨的重点侧重于政治、伦理、道德、人生等问题。可以说,先秦子学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掀起了中国哲学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两汉经学。汉代统治者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终于在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始定于一尊,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用了大约近400年时间。此外,在汉代,佛教开始传入中国,这是外来文化第一次与中国本土文化接触。汉代的主要哲学家有董仲舒、王充等。 魏晋玄学。魏晋时期,一反两汉时期繁琐的经学及神学目的论,尊崇老子、庄子及《周易》,号称“三玄”。这一时期,在思想上和思维方式上出现了一次大的解放。

魏晋玄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一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二是本与末、有与无、动与静、一与多的关系;三是语言和思想的关系;四是肉体和精神的关系。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弼、裴(危页)、欧阳建、郭象、范缜等。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也在兴起,儒释道三教首次处于三足鼎立、势均力敌阶段。 隋唐佛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碰撞与融合,至隋唐时期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形成了众多的佛教流派。在隋唐佛教诸宗派中,禅宗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典范。隋唐佛学探讨的中心议题之一是佛性问题,也就是心性论问题,内容包括人的心理活动、感觉经验、道德观、社会观、认识论以及宗教实践等。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糅合了释、道两家思想而创立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这是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次重大转折。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700年的指导思想。宋明理学主要有程朱(程颢、程颐、朱熹)理学、陆王(陆九渊、王阳明)心学和张王(张载、王夫之)气学三大流派。宋明理学探讨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如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心性论、知行观、修养论、境界论等。 明清实学。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大都反对宋明理学,把理学看作是虚学。明清实学反对空谈心性,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思想解放,因而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性质。实学思潮遍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主要代表人物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 乾嘉朴学。清王朝建立后,开始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人们不敢再谈论政治,因而转向了训诂考据。朴学以考据为主要治学方法,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少理论发挥,也称乾嘉汉学、乾嘉考据学。乾嘉朴学最突出的学术贡献就是对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并使之获得了空前发展。

900试析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论自然观与中医理论体系

900试析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论自然观与中医理论体系 发表时间:2010-02-02T10:26:57.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2期供稿作者:付慧1 马利2 [导读] 中国古代气论哲学基本成熟后与当时日益发展的医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理论体系 付慧1 马利2(指导老师) (1湖北中医学院07级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 430065) (2武汉市第一医院质控办湖北武汉 430000) 【中图分类号】R2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2-0260-02 【摘要】中国古代气论哲学基本成熟后与当时日益发展的医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气论哲学作为自然观基础渗透到了中医学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医学建构理论体系的基石,并指导着中医的诊治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中医学中医理论自然观气论自然观气论 日川月落彰显阴阳;木长、火炎、水润、上生、金敛,蕴藏五行生克之理;风、寒、.暑、湿、燥、火,形成致病六邪,中医学是从“自然”中发祥的。 1 中医理论中的“自然观” 1.1《内经》认为,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人的生命规律服从它。“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木始”。这句话明确指出,万物的生成、变化、消灭是自然界内部所具有的阴阳作用的结果。 1.2“五行学说”从系统论的角度,说明“自然”与“人”这个母、子系统之间不仅有从属关系,且有鲜明的同构关系。《内经》认为,万物的运动随四时表现出循环性和周期性,以四时为中心,把五方、五色、五材、五味、五言、五星统一起来,通过取类比象的方法,使五行与人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志相结合,形成五行相生相胜规律,展开了一幅“自然五行图式”。 1.3运气学说将人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物质、能量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高度概括,把对人的个体看法扩展到自然界中去。“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九星旋朗,七耀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成章。”指明生命的运化与自然运化的同一律的关系;“寒、暑、燥、湿、风、火……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指出人与自然生化的同物质关系;“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则指出运气对人生命活动作用的规律。 2 传统气论哲学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气论是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基础和核心。人们经过春秋以前漫长时期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对内外两个自然的观察思考,逐渐形成“气”这一表示世界普遍原理的观念。到秦汉时期,进一步以气论为基础建构了宇宙论体系。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黄帝内经》正是在汉代成书的,中医学不能不受到气论的深刻影响。事实上,气论是中医学建构自己理论体系的基石和原胚。气论使中医学走上了与西方医学完全相反的发展道路,规定了中医学的基本特征。 其一表现在以气的异常变化解释疾病发生的观点,.取代了鬼神致病观,使中医学建立在了一个较科学的基础上。《灵枢?贼风》篇详细说明:“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并进一步指出了百病皆生于气。 其二以气论为基础,构建了以人的生命活动为中心的天人合一整体医学宇宙观。气论哲学认为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气为中介来传递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同类相应的规则。《素问·金匮真言论》记载:“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所谓“东方青色”就是木之精气。在人体肝属木,这是从结果来说的;从生成来说,就是天地之间的木气形成了人体的肝。在人体“目”为木气生成,所以肝“开窍于目”。肝的生理病理反映集中表现在眼目。在自然界,岁星为木之精气凝聚而成,所以岁星影响着人体的肝藏。其余四藏与四方及诸物的联系也同此。 其三,以秉气之厚薄多少,说明药性,为治疗提供依据。中医认为,天气形成了寒热温凉四气,地气形成了酸苦甘辛咸五味。由于药物生长的时间与地点的差异及自身的内在原因,不同的药物秉受的气味以及量的多少是不同的,正是这种差别决定了药物不同的治疗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3 气论与中医学的特征 3.1 重视系统整体—天人合一 中医对人体与疾病的研究是总体把握各个脏腑之间的功能联系和协调配合,认为脏腑之间存在着生克,即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样,主张对于疾病的认识治疗要结合发病时的天气、地理,从个人性格、体质状况等多因素,提出个性化治疗方案。“天人相应”是《内经》核心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之中。 3.2 重视功能与运动 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以气论为基石创立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也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人的生理、病理现象,也就是人体机能、功能的变化发展。因此,“功能”概念蕴涵着运动、发展、变化的思想。这就导致了中医学较之形体结构,更加重视人体的功能改变,形成重功能的特征。 中医学对运动的重视还体现在将天地、人的生命以及疾病看成是发展变化的过程。《素问·热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三阴三阳,五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内经》主张在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依据病理改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治疗学上有着重要意义。 3.3 重视时间规律 运动是气论哲学的一个根本观点,而运动是在时间中展开的过程。这样就导致中国传统哲学对时间的重视。而《内经》的许多篇名,如《四气调神大论》、《藏气法时论》、《四时刺逆丛论》等都反映了重视时间规律这一中医学特征和基本学术观点。正因为中医认为人的生理、病理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因此在治疗学上非常强调“因时制宜”。《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哲学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哲学 中国哲学源远流长,流派众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三大哲学传统中,中国哲学是唯一绵延数千年而未中断过的哲学。先秦时代就有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儒、墨、名、法、道、阴阳六家,特别是儒、道两家。继先秦哲学之后,又有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等。中国哲学致力于“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宇宙论、本体论、知识论、历史观、人生观等方面,都建构了许多哲学范畴,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中国传统哲学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天人关系、群己关系、人我关系、知行关系、理欲关系、义利关系等,注意对对象世界的整体把握,强调知识与德性、理智与情感、认识与行动、理性与信仰、责任与道德、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主张仁智双彰、美善相乐、德才兼备,讲中庸、仁义、和谐、礼义、统一、内省,重视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养,寻求智、真、美、善的有机统一。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整个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引导和影响着文学、艺术、伦理、教育、科学等其他文化要素。 中国传统哲学有其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既不能一概加以排斥,也不能无批判地继承,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综合创新。 中国哲学博大精深,其中一些优秀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相通之处。 中国传统哲学中有源远流长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如“五行”说起源很早,它概括了水、火、木、金、土“五行”及其相应的属性;水向下,润湿、味咸;火向上,燃烧,味苦;木可直可曲,味酸;金可顺从人意改变形状,味辣;土可以种植庄稼,收获百谷,味甜。“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由此阴阳“五行”说不但广泛地说明了各种事物成分、结构的差别和多样性,而且广泛地说明了各种事物的内外联系、关系的差别性与多样性。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其主要理论形式是“气”一元论。中国古代尚未形成科学的物质概念,但却提出了接近于物质要领的“气”。人们常常用阴阳“二气”和“六气”来概括说明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对这一现象与过程的高度概括。“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它和“五行”相配合,构成了世界的秩序。 中国哲学无论是观察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生活,以及探索人自身机体活动,都具有多方面的辩证思维、辩证观点和辩证方法。按照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观点,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阴阳相补、相依相持就是各种事物的基本联系和发展,而“五行”变化,相生、相克又表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天、地、人物,构成了一个包举万有、统摄万象、道生气出、变化日新的有机统一整体。中国传统哲学关于整体性思维方式,关于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矛盾观,都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中国哲学历史上的知行之说,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知与行的关系的观点。如行先后知、由行而致知的见解,强调了行是知的基础。有的哲学家还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认为在知与行这对矛盾中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行是知行统一的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 中国传统哲学常把对社会历史变迁的考察和把握,叫做通古今之变。社会历史皆是由古到今的,而变化的结果是今胜于古,这一思想提出了重视经济因素和民众力量的观点,如“仓凛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为邦本,本固邦安”等等,这些思想无疑是蕴涵着唯物史观的一些因素的。 实事求是地、科学地阐述中国哲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

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2019尔雅答案100分

。。。。。。。。。。。。。。。。。。。。。。。。。。。。。。。。。。。。。。。。。。。。。。。。。。。。。。。。。。。。。。。。。。。。。。。。。。。。。 。。。。。。。。。。。。。。。。。。。。。。。。。。。。。。。。。。。。。。。。。。。。。。。。。。。。。。。。。。。。。。。。。。。。。。。。。。。。。 儒学原典“仁”字的义理讲述 1 【单选题】“仁”的根本是()。C ?A、个人道德高尚 ?B、家风纯正 ?C、人际关系的和谐 ?D、家庭和睦 2 【单选题】“鹤鸣于阴,其子和之”出自下列哪部著作?()D ?A、《周礼》 ?B、《对楚王问》 ?C、《说文解字》 ?D、《周易》 3 【多选题】下列()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AD ?A、程颐 ?B、朱熹 ?C、张载 ?D、程颢 4 【判断题】麻将与儒家文化有关。()正确 5 【判断题】西方文明强调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错误 6 【判断题】朴学的宗旨是回到文本本身的解释。()正确 儒家“仁”的哲学思想 1

【单选题】“天涯若比邻”中的“比”指的是()。C ?A、比肩 ?B、比较 ?C、邻 ?D、比喻 2 【单选题】学者孔颖达是()人。D ?A、清朝 ?B、明朝 ?C、宋朝 ?D、唐朝 3 【单选题】和到一定程度上“有五味之相济,甘辛并用,混合无形。”是()的观点。B ?A、孔子 ?B、庄子 ?C、墨子 ?D、孟子 4 【多选题】下列对“仁”的理解正确的有()。AB ?A、人与人之间关系亲密 ?B、心心相通的状态 ?C、施爱心与人 ?D、相互礼让 5 【判断题】“亲亲仁也”是许慎对“仁”的理解。()错误 6 【判断题】在唐代和谐既可以互相训示,又可以组成一个词,来表示各种合适的优化的关系。 ()正确 孔子的“仁德”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第二讲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 一、概述 春秋战国时代,是新旧更替的时代,一方面新的萌芽已经产生,另一方面旧的东西依然存在,这就形成了在思想上既有的新的因素,也保留着旧的痕迹。 1、、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 1、天道与人事 因为周天子虽然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名号,但实际上已失去了本来的权威。天上的上帝,是人间帝王的反映,地上周天子的衰微,也就造成了人们对天的怀疑,人间一切休咎祸福均自天降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周内史叔兴和郑国申繻说:“吉凶由人”、“妖由人兴”。郑子产讲:“天道远,人事迩,非所及也。” 天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上次讲过,讲义上也有,大家参考一下即可。 随着对宗教性的天神信仰的动摇,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所发展。“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现实,使人们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 出现了老子和孔子。

二、老子和《道德经》 (一)、老子其人、其书 生卒年不可考,籍贯有楚国岩县(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陈国相人、宋国相人三说。书《道德经》,帛书是《德道经》。 西汉时,黄老之学曾是统治思想,东汉时为老子建庙祭祀,三国南北朝时被奉为道教始祖,唐朝时被奉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元朝时道教盛行,明嘉靖皇帝信奉道教。 哲学思想 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是至上权威,先天地而生。道生一,一是至等无偶,一生二,二是阴阳二气,二生三,三是均适状态。三生万物,各种各样的东西产生出来。 这是朴素辩证法,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也包含着客观事物的相互转化,物极必反,调和矛盾,以不变应万变。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 政治主张 主张无为而治,宣扬使民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其他方面 兵法、阴谋 《史记》: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 晚年目睹周之衰,遂“去周隐居”。 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因关令尹喜之请求而写下五千言《道德经》。 (二)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本体论 (1)道的本原性与化生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2)道的实在性与超感官性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3)道的运动规律性 “反者道之动”之“反”: 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生转化; 事物的运动总是要回复到本初的状态。 (三)老子“自然无为”的方法论 “无为”是《道德经》的一个基本概念。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自然”。 “无为”的方法论意义: (1)在行动之初形成一种冷静的态度,“损之又损”,去掉那些干扰的因素。 (2)在行事过程中更注意认识客观规律,以“百姓心为心”,公正地为民办事。 (3)保持大海的胸怀和谦卑品质,像圣人那样,“以其病病”,不断走向完善境界。

谈中国传统的借自然之势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3 —20 14 学年第Ⅱ学期) 课号: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改卷教师: 学号:126020290 姓名:杨业奇得分: 谈中国传统的“借自然之势”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了我们的方方面面。所有的行为习惯,所有的思想和逻辑方式,国家政治生活以及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总有那么一种东西是我们遵循或者是想要遵循的。这种东西被称为“道”,是几千年来数亿万炎黄子孙所追求的的。而对于追求“道”,则离不开一个“借”字,借自然自力,顺天得道。这个“借”字,老祖宗理解,我们作为后人更应有深刻的理解。 诸葛亮借东风——对自然之力的深刻领悟 公元208年11月,三国时期。曹操率兵50万,号称80万,进攻孙权。孙权兵弱,他和曹操的敌人刘备联合,兵力也不过几万,只得凭借长江天险,据守在大江南岸。双方经过遭遇,在赤壁对峙开来,然而曹军多为北方兵士,不习水战,很多人得了疾病,士气低迷。两军刚一接触,曹操就吃了小的败仗。为了减轻战舰被风浪颠簸,曹操命令工匠把战船连接起来,在上面铺上木板,这样船身稳定多了,人可以在上面往来行走,甚至可以骑马。这就是所谓的“联合战船”,曹操认为这是一个渡江的好方法。 但是,连环战船目标大,行动不便。所以,有人提醒曹操防备吴军乘机火攻。曹操认为:“凡用火攻,必借东风,方令隆冬之际,但

有西北风,安有东南风耶?吾居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阳春之时,吾早已提被已。”周瑜耶看到了这个问题,只是由于气候条件不利于火攻,急的他“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刘备军师诸葛亮用“天有不测风云”一语,点破了周瑜病因,并密书16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由此可知,对于火攻的条件,曹操、周瑜、诸葛亮三人都有着共同的认识。 然而,诸葛亮由于家住在离赤壁不远的南阳,对这一带的天气气候规律的认识,比曹、周两人更加深刻。西北风只是气候现象,在气候背景下可以出现东风。当时诸葛亮根据对天气气候变化的分析,凭借自己的经验,已经准确的预报出出现偏东风的时间。 十一月的一个夜晚,果然刮起了东南风,而且锋利很大。周瑜派出黄盖,带领一支火攻船队,直驶曹军水寨,假装去投降。穿上转满了饱浸油类的芦苇和干柴,外面围着布幔加以伪装。等行至理曹军只有二里路时,黄盖放火令下,所有战船一齐烧起来,直冲曹军水寨。东南风愈刮愈猛,火借风力,曹军水寨全部起火。几十万大军,樯橹灰飞烟灭。 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了解自然天气变化的规律,借自然之力,而化用自然,顺应天时,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不可谓快哉。 都江堰——借自然之力,顺自然之势的典范之作 我国古代有不少的治水佳作,细观古人治水,成功的多懂的“依高卑之宜。趋自然之势”的道理。从古代的大禹治水道李冰修建都江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怎么瞧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摘要: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得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得发展历程就是分不开得。它包括天道观与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等,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得指导意义,但里面 也包含糟粕,因此在瞧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上,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科学 得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目录: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得三次打变化:汉代玄学、魏晋理学、近代西学东渐、 主要特点:天人合一、政教合一、问道结合、知行一致 二、天道观与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 三、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得态度 正文: 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得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得发展历程就是 分不开得。其大得阶段而言,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得百家争鸣,汉代得儒家独尊,魏晋得玄学,唐代得儒、道、释三教并举,宋明得理学,明清之际得实学与近代得西学东渐。有三个打得变化时期,即魏晋玄学得兴起,缓道入儒; 宋明理学得形成,缓释入儒;近代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以至无产阶级得哲学与文化教育思想对儒学得最后得也就是最大得一次冲击。 二、1、天道观与人性论 (1)教育哲学中得根本问题:天道观与人性论(教育得根本在人性,人性得根本在天命) 天道观人性论历史观社会观教育观得关系论述 a、天道观与天命观在古代,不仅就是人性论得基础,同时也就是历史观与社会观等得基础,不同得天道观与天命观就会引伸出不同得历史观与伦理观,并影响着教育观。 b、天道观影响到人性论、历史观、伦理观以至教育观等多方面得问题,因而天道观得问题,也就成为哲学(包括教育哲学在内)中得本体论得问题,也就就是宇宙观与世界观得问题。受其影响最大而且最为直接得就是人性论得问题,有不同得天道观,对人性问题也就有着不同得理解,如人性从何而来,人得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就是什么关系,人性能否改变等问题,这些又与教育问题有着密切得联系。 c、天道观:由主宰之人向义理之天、自然之天转变 人性论:由天命之谓性向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行有善有恶论、性属自然转变 认识论与逻辑:名家及墨家《墨经》得形式逻辑思想,已经触及到逻辑学同一律、矛盾论、排中律等 教育原则与方法:原则涉及到文与道、学与思、知与行、方法有博学、慎思、审问、笃行等。 (2)对天人合一得正负面评价 天人合一”,就是中国哲学思想中得一个重要命题,当前哲学界不少学者企图 从中导驿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得不同得观点,其中一种就是人与天合,人与天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张倩20126298 环境工程一班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1)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的诸种意见 中国人很早便对文化类型有所认识。中国古人通过将中原地区华的农耕文化与周边四夷的游牧文化或渔猎文化加以比较,建立起自己的文化类型观;两汉以后,又将本土以入世精神为特征的儒家文化与来自南亚以出世精神为特征的佛教文化加以比较,进一步突出本土文化重伦常礼教的类型特征。近代以来,人们更是从文化比较学的角度界定文化类型。如严复,李大钊等人就把中国文化归结为“农业—宗法型”;梁漱溟则将中国、印度、西方分别为文化三类型。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目前关于文化分类的讨论,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按地理环境区分文化类型,认为任何民族的文化,其产生、演变、丰富、发展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在独特的经济和社会土壤里完成的,中国因地域广阔、复杂,自古就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即河谷型、草原型、山岳型和海洋型。河谷型文化的特点是内聚力和容纳性强;草原型的文化特点是流动性和外向性明显;山岳型文化的特点是封闭性和排他性突出;海洋型文化特点是开放性和冒险性较强。 第二种意见是按照观念文化和一定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将文化分为农业文化、工商文化和游牧文化。认为中国文化孕育诞生在农业宗法社会的母体之中。大约在氏族社会后期,中国就进入了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其后,农业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干。长期的农耕生活对中华民族社会心理、思维方式的形成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人们安土重迁,追求生活的稳定与安宁,缺乏冒险精神。中国封建统治者视农业为立国之本,认为商业和手工业是“困辱游业”,甚至认为“务末”则丧国。 第三种意见则是审视中国文化形成发展的路程,认为儒、道、墨、法、佛等诸家思想学说,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核心。在形成期,是儒、墨、道、法并行格局,而发展期则是儒、法、道、佛并行,其中儒家思想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居中制衡作用。由于这样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形态,各家思想相通互补,互为关联的诸多因素,规定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构成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人格和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形成传统社会共同的思维定式,使中国文化定位论理政治类型,中国古代论理道德、政治、法律,特别是论理道德纲常的概括和总结,具有把论理纲常提高到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和人生观的高度加以论证的特点。 第四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制文化。因为在他们看来,观念文化与经济制度有着最密切的联系,与不同时期垄断生产资料从而垄断精神生产的阶级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因此,按社会形态、阶级属性分类是最基本的方法。而且,为使这种分类不仅表现出文化的时代性,同时表现出文化的民族性,还可以在分类的标准上加些内容。如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有家国一体的宗法特征,可成为宗法奴隶制文化。 上述分类是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各种特点及这些特点的内在联系划分的。由于这些特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但他们分别刻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特点,都有一定的理由。 (2)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 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成熟的伦理文化之一。两千多年前便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形态和实用化、世俗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入世功能。它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断,作用至今,实在得益于伦理――政治这一文化类型的粘合作用。

浅谈无可说即是说也——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向度(一)

浅谈无可说即是说也——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向度(一) 论文关键词:天道;无言;直觉;体悟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哲学是通过人与天道的关系来理解和把握世界本原问题的。中国哲人从存在论角度来把握天或天道,认为天道无可说即是说也。一方面,天道无言。无言的天道通过人的活动呈现出来,通过人的活动赋予存在(天)以意义;另一方面,天道难以用名言表达出来。难以言说的天道,不能用概念思维来把握,而只能通过直觉思维来领悟和体悟。这种无可说即是说的天道观以及对天道的直觉体悟方式,显示了与西方传统哲学思维迥然不同的思维向度以及独特的把握存在(天道)的方式,在人类哲学文化史上具有鲜明的特色,有着自身存在的价值。哲学是人类思维的结晶。自先秦以来,中国传统哲学都是直接透过人与天道的关系来理解和把握世界本原问题的。中国传统哲学之思总是不断指向天道及其意义。由于对天道的“得”(获得)和“达”(表达)都难以离开名言的作用,于是对天道的探寻关联著名言之域与超名言之域,天道能否说以及如何说,“说”与“道”如何定位,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向度。 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与道、神与人、性与命这些“形而上”的问题,已成为哲学思考的对象。人们在表达对这些形而上问题的感受和思考时,发现许多内心世界的感受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许多思想家都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了语词或概念在表达某些思想时的软弱无力,甚至无能为力,于是提出了天道无可说的思想。 孔子最早揭示了名言在把握天道或天意时的局限性,认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子贡曾感叹:“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性和天道皆形而上者,在孔子看来,它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因此“予欲无言”。“予欲无言”包含着相当复杂的心情:一方面,可道之道不是道德仁义、天道性命之全部精蕴所在,故欲无言;但另一方面,“不言,谁知其志?”故只能欲无言。子贡不解其心,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不言而四季运行,万物化生。人固然不可不言,但人所追求的却是超名言之域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和“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的“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境界。这种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是一种超名言之域的“意境”,只能通过人的活动对天道的觉悟才能把握。 老子把道规定为“无名之朴”,更明确地突出了天道难以言说的性质。老子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隐无名。”在老子看来,“道”作为宇宙的本原,是无形无象无名的,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故“道”是不能用语言和名(概念)表达的。可道之道根本就不是“道”,而是“朴散则为器”的“器”。器是有限的、确定的,是可道可名的;而“道”是无限的,无确定性的,是不可道不可名的。“道”虽然无可说,但“道”作为一种总体性存在又是确实的存在,“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因而,尽管“道”是不可以有所言说的,但为了显现它的存在又不能不对它有所言说,所以“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吾强为之名日大。”就是说,只好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进一步论述了“道不可言说”的观点。庄子认为“道”无所不在,玄妙难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且“道”是“无”,是处于混沌状态的整体。包括语言在内的任何具体事物,都属于“有”,“有”只能表现“道”的局部,而不能表现“道”的全体。因而,道是很难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语言、思想和道三者之间具有不完全对应性。由此,庄子提出了“言不尽意”论:“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认为,被意会到的“道”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言”不能尽“意”中之“道”,因而“言”也就不能尽“意”。 魏晋玄学对名教与自然、言与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为玄学的代表人物,王弼明确主张“言不尽意”说,认为“道”不可言、不可名。王弼贵“无”,他的“无”是在阐释老子的“道”

《中国哲学的一般特点》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小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哲学的一般特点 ①中国哲学主要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人间哲学,一种为个人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指导的哲学。 ②在区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方面,中国哲学一直没有做好。人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遵循的准则是不同的。前者是人伦关系,后者法理关系。中国古代哲学要人们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遵循同一法则,视君臣如“父子”,视官员为“父母官”,视百姓为“子民”。是一种重大的知识局限。这种知识局限在今天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③在以自由原则主要是思想自由和个体自由原则为前提的哲学体系中,中国传统哲学是被排斥在外的。但是,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哲学仍然不失为一种独特的且有自己适用性或有效性的公共哲学。这种哲学对宇宙、自然人伦、社会关系、生存和生命的思考,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自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在中国哲学思想指导下培育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官制度,对处理权利和权力的关系,解决有才能者的出路,实现其政治与社会抱负,维持社会层级或阶层的流动性、有序性和公平性,维护社会稳定,曾经起过决定性的作用。在漫长的中国封建君主政治中,相对开明的君主体制和完全开放的文官制度,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维持和延续,并且促成其不断改良、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制度因素。 ④在社会治理模式的设计中,中国哲学指导下的家庭、社会和国家一体性和完备性模式,在前现代社会一直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当然,随着现代性的自由原则的被承认,随着现代法权观念的确立,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一体性和完备性模式已经受到广泛质疑。市场经济观念的确立,实际上是个体法权作为调整一切社会关系的现代法治体系的建立。现代法治体系的核心思想是现代契约理论,家庭、社会和国家,或者公民、公民社会和国家,都只是那个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一个个环节,形成一种有着不同社会功能和权利、责任、义务的社会主体。 ⑤在今天,国家权力至上或公权至上的观念正在受到挑战,公民权利的保护和维持成为焦点,国家权利或公权的监督和约束成为常态,有限政府的要求成为必然。 ⑥当然,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官制度、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理论,如何与现代科技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相融合,吸收并且融入自由、民主、公平、正义、宽容和谐现代文明观念,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节选自张国清《智慧与正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价值表现在对如何处理个人与宇宙、他人、自身的关系的思考。 B.中国文官制度客观上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促成中华文明不断改良发展进步的作用。 C.在社会治理模式的设计中,中国哲学在前现代社会一直具有高度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D.市场经济观念支撑起了以现代契约论为核心思想的、强调个体法权的现代法治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而除此之外,各个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各自有自己的精髓之处,也是这精髓之特征,书写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儒家学说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