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20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3-4单元质量检测试卷(I)卷

辽宁省大连市2020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3-4单元质量检测试卷(I)卷
辽宁省大连市2020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3-4单元质量检测试卷(I)卷

辽宁省大连市2020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3-4单元质量检测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积累运用(82分) (共5题;共79分)

1. (20分)我能根据音节写词语。

chónɡ ɡāo pū shèsù zà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8分)我会写词

néng gòu mǎi dào gān tián láo dòng qīng cài wèi dà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分)写出近义词

性命—________ 容易—________ 寻思—________

4. (22.0分)读课文《雨后》,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短粗的________ 跑

小心地________ 脸

欢喜的________ 小辫

5. (9分)句子加工厂。

①香港是一颗无比耀眼的“东方明珠”。(改为反问句)

②黄山的美景使我们陶醉。(改为“被”字句)

③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缩句)

二、阅读感悟(18分) (共1题;共18分)

6. (18.0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海顿买书

海顿是奥地利伟大的音乐家。

有一次,他走进一家音乐书店,书店经理礼貌地迎上去问:“先生,想买什么书?”

海顿回答:“我想看看有没有最近出版的钢琴乐谱。”

书店经理立即拿出刚刚出版的海顿的钢琴交响曲集递给他。海顿说:“我不想要这个。”

书店经理说:“先生,这可是大名鼎鼎的‘交响乐之父’海顿先生的作品集呀!”

海顿漫不经心地说:“是的,这个我知道,可我要买的是更好的作品。”

书店经理勃然大怒:“请吧,先生,您对音乐界一无所知,我无法为您这样的人服务。”

在书店经理即将转身离开的时候,海顿说:“对不起,先生,我就是海顿。”书店经理瞪着吃惊的双眼,心中的愤怒顿时变成了激动。他一下子把海顿紧紧抱住,不知说什么好。

从此,这个书店经理和海顿成了最亲密的朋友。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大名鼎鼎:________。

②漫不经心:________。

③勃然大怒:________。

(2)海顿说:“我不想要这个”,“这个”指________,海顿要买的作品是________。

(3)“书店经理瞪着吃惊的双眼,心中的愤怒顿时变成了激动”,“愤怒”的原因是________。“激动”的原因是________。

(4)从海顿买书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82分) (共5题;共79分)

1-1、

2-1、

3-1、

4、答案:略

5-1、

二、阅读感悟(18分) (共1题;共18分)

6-1、

6-2、

6-3、6-4、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命题人:解放小学 张文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书写(4分) 总分 得分 一、拾贝基础滩(34分)。 1、我能读准拼音,把字写漂亮,还能圈出整体认读音节。(5分) y ú ch ǔn z āo t à w ú xi á g ān z àng 2、我是查字典小能手。(2分) 我不认识“澜”字,我会用 查字法;我会读“凯”字,我会用 查字法;“弋” 字我不会读也不知是什么部首,我会用 查字法,共查 画。 3、成语大观园。(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用其中一个词造句)(2+1=3分) ( )背受敌 全神( )注 气急( )坏 争( )恐( ) 4、小法官巧判案。(对的“√”)(4分) (一定顺序排列的。亲爱的同学们,走过绚丽的春季,我们进入热烈的夏季,撷取丰收的果实,细心阅读,

同类的是“西瓜”。() 5、我爱我家(填空)(0.5+0.5+2=3分)。 ①我是省市人,我知道我家乡名字的来历是 。 6、我会防震避险。(2分) 地震来时,我会 ;我还知道以下安全知识: 。 7、句子化妆间(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①学写小诗:夜晚,星星困了,月亮躲进云里了,(),()。 ②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换成不同说法,意思不变: ③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拿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瘦身行动(缩句) ④病句诊断所。(在原句上改) A、放学了,陆续走出了教室。 B、我断定小明今天可能不来了。 ⑤句子变脸:太阳升起来了。(2分) 改成把物当成人写的句子: 改成打比方的句子: 8、精彩回放屋。(7分) 通过学习本册内容,我受益匪浅,因为我认识了的雨来,的纪昌,还与雷利一起呼吁“”;我从《触摸春天》感悟

2018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

2018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 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 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 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 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 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 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 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 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 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 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 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 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 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 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 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 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 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 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根据拼音提示,在方格中写出词语。(计3分) 还有同学(bié chū xīn cái) ,想(jì gāo yì chóu) 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谁知(nòng qiǎo ch éng zhuó 分) A.还有淡淡的幽稚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辩出,这是丁香。 B.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梁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C.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消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 D.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 三、根据意思填词语。(计5分) 1.把整个枣子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2.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3.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4.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5.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四、仿照例句补写句子。(计4 分) 例:教我纯洁的是北国的雪花,教我热烈的是南疆的红棉。 1.教我坚强的是,教我勇敢的是。 2.教我的是,教我的是。 五、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计6分)

1.《有的人》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2.“劈叉”“分叉”“四仲八叉”三个词语中,“叹” 的读音相同。() 3.“听到这个好消息,他高兴得蹦三尺高。” 这是夸张的说法。() 4. “难道他不该去?”“他不该去。”这两句话的意思一样。() 5.《草原》一文的作者是“人民艺术家”老舍。() 6.“压轴”“字正腔圆”“跑龙套”“亮相” 等词都与戏曲有关。()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再把病句所属病因的序号写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计8分) A.语序混乱 B.用词不当 C.意思重复 D.前后矛盾 E.成分残缺 1.这棵树结满了许许多多果实。() 2.这次考试,我们班的普遍成绩提高了。() 3.我们必须自学的习惯。() 4.这次活动是非常愉快的一天。() 七、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计4 分)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2. 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 3.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4.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 八、读一读,把句子的意思写下来。(计6分)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四年级语文期末检测题及答案及常考作文题目2014年

四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卷及作文题目 (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成绩: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读拼音,规范地写词语。(5分) jìng pèi zhù hè hé xiéɡònɡ xiàn jīn zhàn二、下面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1、蜿蜒砂滩疑惑糟蹋 2、鼓厉驱赶率领柔嫩 3、崩塌辩论青晰僵硬 4、震撼遮掩威胁饶恕 三、比较下面的字,再组词。(4分) 绵()扰()妄()狼() 棉()忧()忘()狠() 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用“﹏”线画出表示非常专心的一个成语。(4分) ( )头( )发 ( )精( )神不( )思( ) ( )心( )目 ( )七( )八波( )壮( ) 五、选词填空,填完后读一读,检查用词是否恰当。(5分) 欣赏观赏赞赏 1、夏天,王老师带我们去公园()荷花。 2、我课余时间常常在家()古典音乐。 3、同学们对小强助人为乐的品格十分()。 即使……也……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4、()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5、飞机装上雷达,()在漆黑的夜里,它()能安全飞行。 六、我会连线。(4分) 非常地相信叫守信早开的红梅多此一举 对自己怀有信心叫诚信画蛇添足一支独秀 履行自己的诺言叫自信秀才遇到兵目光短浅 讲究诚实和信用叫深信井底青蛙有理讲不清 七、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在()里打“√”,错误的打“×”。(6分) 1、“笑逐颜开”这个成语按音序的顺序重新排列是:开、?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别姓名考号得分 【卷首语】经过这个学期的学习,你觉得满意吗?我们一起来检测一下吧?相信自己。 一、小小播音员。(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5分) 1、翡翠(fēi fěi)衬衫(chan cùn)山涧(jiān jiàn) 堤坝(dītí)湖畔(pàn bàn)馈赠(guìkuì) 2、结(jiēji?)果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de dídì)确说错了。 3、白天,他的肝脏(zāng zàng)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cháng zhǎng)起来。 二、读写能手。(读拼音,写词语)(8分) quán lì bīn fēn 1、谁都有生活的(),谁都可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wéi hù xī shēng 2、爸爸在执行()和平行动中壮烈()了。 fēng qù zhuāng shì

1977年北京、河南、江苏、辽宁高考语文试卷

1977年北京、河南、江苏、辽宁高考语文试卷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恢复高考。 由于“文革”期间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中小学教育有名无实,各省教育水平差别很大,且准备时间有限,此次高考遂实行各省自主命题。 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那一年,报考人数多,能考上大学的,是在当时的水平(这个可以看当年的考试大纲、采用百分制的高考试题和2018年北大校长的致歉信)中择优录取。 当时文理科都要考政治、语文、数学三科(各100分),文科另考史地(即历史、地理,满分100分)理科另考理化(即物理、化学,满分100分);英语作为参考,不计入总分。 1977年,报名考生约有590万人,录取27.3万人,录取比例29:1,竞争极为激烈。 以北京来说,四科总分及格,达到240分的有32127人,占考生总数的20%。北京当年最低录取线260分,共有9555名考生被大学录取。 其他地方,如清华大学在黑龙江录取7名新生,人均总分317分,在广西录取14人,人均总分超过300分。北京大学在福建录取26人,最低290分,最高340分。大体而言,参加1977年高考,若总分能上300,就有希望上清华、北大。 第六届工农兵大学生1977年3月入学是76级;1977年12月高考,1978 年春入学是77级;1978年高考1978年秋入学的是78级。 1977年北京、河南、江苏、辽宁高考语文试卷 197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 理科 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文科 一、作文:(本题满分为80分)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二、答题:(本题满分为20分,每一小题10分) 1.在下面两段文字里,“中国的脊梁”是什么意思?“这一类的人们”和“一部分人”在当时各指的是什么人?鲁迅在文中批判了什么谬论,是怎样批判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赴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一九三四年九月) 2.把下面的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辽宁省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辽宁省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Word版)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背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1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 (一)、走进字、词花园 1、看拼音写词语。 jīng yíng qī li?ng méng lóng héǎi kěqīn ()()()() bào yuàn kūjiéjuàn liàn xīn jīng ròu tiào ( ) ( ) ( ) ( ) 2、查字典。 词语“寝不安席”中的“寝”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再查音节()。在本词语中应取第()解释。(①睡;②卧;③停止。) 3、补充词语,并选出一个词语造句。 ()高望()()味()长()()行云 年过花()自()自受好高()远 抑()顿()()不安席()然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 薄片(báo bó)抚摩(mómē)扁舟(biān piān)阻挠(náo ráo)塑料(suò sù)挫折(cuō cuò)归宿(sù xiǔ)瘦削(xiāo xuē) (二)、句子走廊。

1、补充句子。(按要求填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③诚者,_____________ ;诚之者,____________。 ④珍惜自然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留与子孙耕。 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 节制节约强制 ①、这几天供水不足,一定要()用水。 ②、如果不加()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③、假使他再胡搅蛮缠,法院就要()执行这个规定。 3、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优秀的爱国工程师。(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站长笑呵呵地说:“这是我们岛上结的第一个西瓜。”(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们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讨论。(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四年级语文试卷(人教版)明德 说明:本试卷共6页;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总分100分 2分 一、听力部分。先阅读下面的问题,再认真听老师朗读两遍短文,完成以下试题。相信自己是最棒的!(5分) 1、短文讲了 和 的故事。(2分) 2、你想对短文中的谁?说些什么?(3分) 二、书写部分(8 分) 1、把下面的字规范、美观地写在方格内,注意笔画的写法和笔画所在的位置。(3 分) 我提醒大家上面( )这个字,要想写正确、写美观需要: 。 2.比比谁拼的准确,谁写的规范。(5分) 三、积累运用(31分)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 牛圈.(ju àn qu ān ) 的.确(de d í) 轻重.(zh òn ɡ ch ón ɡ) 着.地(zh áo zhe ) 逃难. (n àn n án) 肝脏.(z àn ɡ z ān ɡ) 信奉.(f èn ɡ f ēn ) 宽恕.(sh ù x ù) 2、比一比,再组词。(4分) 稍( ) 辛( ) 拔( ) 忘( ) 捎( ) 幸( ) 拨( ) 妄( ) 3、好朋友,手拉手。(4分) 漆黑的 绵羊 渐渐地 欣赏 绿色的 晚霞 平稳地 呼啸 白色的 夜晚 不停地 行驶 金色的 草地 安闲地 消失 4、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4分) ( )先( )后 声( )击( ) ( )精会神 ( )木( )兵 莫名其( ) 围魏救( )

我能用上面的成语,说一句话 5、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渔夫把网拖上来。 改成“被”字句: (2)、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 缩句: (3)、天神来到人间。 扩句: (4)、这个瓶胆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改成陈述句: 6、日积月累我知道。(5分) (1),百战百胜。 (2),腹背受敌。 (3)鸡迟宿,,。 (4)关羽失荆州,。 (5)早开的红梅。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我能从“,”想象出山原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画面。 (2)我能从“,”想象出小孩在树荫下学习种瓜的场面。 (3)我能从“,”感受到桃红水碧、鹭飞鱼肥的江南美景。 四、阅读部分(29分) (一)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7分) 1、本周,你们班背诵的经典是《》,作者是 (),其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是 (3分) 2、本学期,你最喜欢读的课外书是《》,这本书写的主要内容是: 。文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喜欢他(她或它)的理由是 。 (二)仔细阅读下面的课内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 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拼音(7分) 2、在教学楼快要倒塌的的时刻,谭千秋老师迅速地把几个孩子搂在怀里,几个孩子,而谭千秋老师却永远地走了。(2分) 3、即将进 4、我) ) ) 宽容如,__________。(六)我积累了很多知识,能按要求填写。(14分) 1、“卜算子”是词牌名,我还知道的词牌名有____、____等。 2、

即将离开母校,离开老师和同学,在离别之际,我不禁想起了古代诗人送别朋友的一句诗“。”(2分) 3、《猴王出世》选自《》,它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作者是____。(2分) (3分 二) ___; 思;②心愿,愿望;③意料,料想。在“出其不意”中应选__。“词不达意”应选()(三)选择(5分) 1、老师鼓励我们要敢于() A、胡思乱想 B、异想天开 C、想入非非 D、冥思苦想2、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A、赤壁之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3、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___;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___。() A、烈焰飞腾 B、燃烧羽毛 C、燃烧飞翔 D、狂风勇猛4、___是数 即使?? 也 B、除掉 )_____ (名言) 7、《七步诗》中抒发曹植内心悲愤的诗句是,。(2分)8、默写《竹石》(3分) 二、阅读(一)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

中去。 1、这段话选自我们学过的课文《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丹麦作家。这位作家被称为“_____”我还读过他的等作品。(2分) 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这句话中她曾经、 欢迎我回来。但是我淌(tāngtǎng)着泪的脸,使得妈妈很惊奇。她连忙拉着我的手,一边走过去,一边问我:“为什么这么伤心?” “妈妈,我想做的、我要做的事情,老师不让我做!”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呜呜咽咽地说。 “呀!到底什么事?”妈妈温和地问我。

2018年辽宁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预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六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 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及答案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一个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一定非常想了解自己的学习 情况,下面就出几道题考考你。请记住:考试是主动求知的过程,考场是展示自我的舞台。请你充满自信,轻轻松松做题吧! 一、日积月累(50分) (一)按拼音写字词(8分) 离家已有三年,总在ménglóng ( )的睡梦中,如yīng ( )儿般想起令人juàn lian ( )的故乡;清晨,晶yíng ( )的露珠闪闪发亮,伴着淡淡的青草香味,qín miǎn ( )的父亲开始了一天的操劳。他身体不好,经常késòu ( ),原本kuíwú( )的身材也变得瘦小了,但他还是从早忙到晚,chú(…)房里,母亲正在烙bǐng ( ),那扑鼻的香味儿飘到很远……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 北风怒号( háo hào ),翠湖的水面上形成了一个个旋( xuán xuàn )涡,昆明的冬天寒意袭人,但海鸥在这里生活得很滋润(rèn rùn),因为老人对海鸥特别地亲昵(nì ní),他像佣( yōng y òng ) 人一服侍着它们,像亲人一样关爱着它们。 (三)成语是语言艺术的一朵奇葩,一起去成语王国里走走吧。(5分) 1、填入相个到为反义的字,补充完整下面的成语(3分) 推( )出( ) ()生( )死 舍( )求() 2、写出带动物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3、写出带数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四)选词填空(4分) 希望 盼望 期望 指望 愿望 凡卡摩平一张揉皱了的白纸,给爷爷写信:“我的生活没有________了,连狗都不如……”他________爷爷接到信后,立刻带他离开这儿。他把信塞进邮筒后,怀着甜蜜的________睡熟了。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凡卡的美好________罢了。 (五)请你写出下面动物的叫声的词(4分) 虎( ) 狼( )龙( ) 猿( ) 马( ) 狮( ) 犬( )鸟( ) (六)按要求完成诗句。(8分) 1、朋友分别之时间想到你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你悲伤的时候想到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对父母恩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达人物志向或精神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脑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具。 2、缩句: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3、改为反问句: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4、改为转述句:父亲忍住眼泪说:“我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 5、修改病句:桑娜无论自己受苦,都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6、建业队打败了八一队获得冠军。(请为这句话加上一个标点,使它变成意思相反的两句话。) (八)根据阅读积累填空(10分) (1)“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既是作者周晔对伯父的认识,又是课文的中心句。这伯父就是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__________”的鲁迅先生。课文《少年闰土》选自他的小说《__________》。他在《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就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2)轻叩诗歌的大门,我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感受了唐代诗圣__________的“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的喜雨,欣赏了宋词里“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的美妙,领略了元曲中那“青山绿水,__________”的画面,还发现了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还有写景诗、抒情诗、儿童诗……与诗同行,真是魅力无穷。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0分) 一、阅读《最后一头战象》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嘎羧后面,想看个(竟然 究竟)。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喊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怒目圆睁),吼声激越(壮丽 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我想起来了,二十六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嘎羧抬上岸的。”波农丁说。 原来嘎羧是要回到当年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1分) 2.给这个片段加一个小标题 (1分) 3.站在卵石上,“久久凝望”,嘎羧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了又亲”礁石,它可能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这个片段对嘎羧_________、_________ 的描写细致入微,让我深深感受到嘎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3分)学校: ……………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kuò dàfàn wéi nǔ lìchà nà càn làn yí dòng zǐ sèbù jǐn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凶恶.(èwù)敬佩.(pèn pèi)饶恕.(shù shòu) 锁.链(suǒ suò)忍.受(rěn rèn)惩.罚(zhéng chéng) 三、我会给形近字组词。 驾(_______)峰(_______)蝇(_______)均(_______)辟(_______) 架(_______)锋(_______)绳(_______)钧(_______)劈(_______) 四、补充本单元的四字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临危(___)(___)舍己(___)(___)视死(___)(___) 惊慌(___)(___)(___)(___)如焚焦躁(___)(___)1.第一行的词语都可以形容人的___________,这样的四字词语我还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行的词语都可以形容人的___________,这些词语中可形容害怕慌张的是_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 发现发明 1.科学家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__________),被人们称为 “(_________)大王”。 2.科学家(_________)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改变改观 3.规范化管理使工厂的面貌大为(_________)。 4.科学在(_________)着人类的生活。 六、按要求写句子。 1.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巍峨的巨人,撑在天和地之间。(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普罗米修斯坚定地回答:“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知识回顾。 1.写一句关于秋天的谚语:________,________。 2.小弟弟有问题总是不好意思问人家,怕别人笑话他。我会用韩愈的 “________”这句话来劝他。 3.“________三分白,________一段香”,卢鉞的这两句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

辽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辽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这样诠释“敬业”: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职业精神。 关于“敬业”你有何感受、见闻或思考? 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5年东北三省三校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B(无中生有,“为了能够理解这部电影,人们甚至专门去学习理论物理学”在文中缺乏相关表述。同时并未引发观影热潮。)2.A(B项曲解原意,“也有基于剧情需要所做的大胆猜想和推测”错,原文说的是“基于目前理论所做的合理猜想和推测”;C项偷换概念,选项中将“科学理论”偷换成“科幻场景”,对“硬科幻”的定义错误;D项逻辑混淆,“黑洞”“虫洞”等物理学名词进入了流行文化,为大众所熟知不是《星际穿越》引起的。) 3.D(因果倒置,索恩的《〈星际穿越〉中的科学》是为了解读这部电影特地撰写的。)

4.B 更:改换 5.C 6.D(选项中“以悼念父母的方式祭奠他”的说法是错的,原文说羌人父母去世,以悲哀哭泣为羞耻,都骑着马歌唱叫喊。等听说邓训去世,没有人不大吼长号。) 7.(1)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或希望)会有用处。(“因”“怀”“庶”各1分,句意2分。) (2)邓训当初和马氏交情深,不被窦氏族人亲近,到窦宪被杀时,他因此没有遭受祸患。(“厚”“离”“为……所”各1分,句意2分。)8.“白”写出遍地繁霜使早晨的河岸变白,凸显霜重;“黑”写出浓重的雾气使河流变得黑沉沉,凸显雾之浓。(2分)黑白对比鲜明,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1分)隐含着作者内心的凄凉与沉重。(2分)9.沉重——急切——情怯(心情矛盾)(2分)诗歌前四句借景抒情,表达内心沉重之情;五、六句写诗人逆水而上,匆匆返家的急切之情;后四句抒发离家越近,反觉得路途漫长,愁肠百转之情。 10.(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1.(1)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C、E不给分。(C项文中无法看出他的“自私贪婪”,“不劳而获”也言过其实;D 项“因为无能为力而内心早已麻木”理解不够全面、准确;E项说明信已经产生影响,松户与三不再像原来那样厌恶自己的孩子。)(2)①描述了水泥工人松户与三的劳动情景。②他发现并阅读藏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5分)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书与人的随想 梁衡 人类社会是连续发展的,我们常将它比作历史长河,而每个人都是其中搭行一段的乘客。我们上船之时,前人就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浓缩在书本中,作为欢迎我们 的礼物,同时也是交班的嘱托。由于有了这根接力魔棒,所以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 某一学科积几千年而有的成果,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掌握,而腾出足够的时间去 进行新的创造。书籍是我们视接千载、心通四海的桥梁,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 先要拿到的通行证。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紧密。 养生家说:“健康是幸福,无病最自由。”这是讲作为物质的人。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 此相反。他刚一降生,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于是就识字读书,读一本书就获得一份 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所以一个学者到了晚年,哪怕他是疾病缠身,身体的自由度已极小,精神的自由度却可达到最大,甚至在去世之后他所创造的 精神世界仍然存在。 古代有人之初性恶性善之争。我却说,人之初性本愚,只是后来靠读书才解疑释惑, 慢慢开启智慧。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读书人的幸福,就像足不出户者无法理解环球旅 行者或登月人的心情。既然书总结了人类的一切财富,那么读书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知识、才能、气质。当然读书之后还要实践,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你脚下不踏一梯,那就只像一只不停刨洞的土拨鼠,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吃穿二字。你可以自得其乐,但实际上已比别人少享受了半个世界。 古语言:读书知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所以读书人最勇敢,常一介书生 敢当天下。像毛泽东当年就是以一青年知识分子而独上井冈,面对腥风血雨坚信能再 造一个新中国,他懂得阶级分析、阶级斗争这个理。像马寅初,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 汹批判,而坚持到胜利。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他知道即使身不在而理亦存,其身 早已置之度外。他们掌握了事物之理,看世界就如庖丁观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这是常人之所难及。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读书造人。一个民族的甚至世界的伟人,必 定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书最多的人。 我们作为一个历史长河中的旅人,上船时既得到过前人的书的赠礼,就该想到也要为 下一班乘客留一点东西。如果说读书是一个人有求知心的标志,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人 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标志。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是创造,是超越。当一个人读 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识,并经过了实践的发展之后才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而又对世界 有用的东西,这就叫贡献。这样他才真正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 责任。 写作是检验一个人的学识才智的最简单方法,写书不是抄书,你得把前人之书揉进自 己的实践,得出新的思想,如鲁迅之谓吃进草,挤出牛奶。这是一种创造。唐太宗称 以铜为镜、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其实文章也是一面大镜子,验之于作者可知驽骏。 古往今来,凡其人庸庸,其言云云,其政平平者,必无文章。古人云立德立言,人必 得有新言汇入历史长河而后才能得到历史的承认。我们不妨把每个人留给这个世界的 文章或著作算作他搭乘历史之舟的船票,既然顶了读书人的名,最好就不要做逃票人。不读书愚而可哀;只读书迂而可惜;读而后有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 (有删改)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附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试题 一、根据拼音提示,在方格中写出词语.(计3分) 还有同学(bié chū xīn cái) ,想(jì gāo yì chóu) 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谁知(nòng qiǎo ch éng zhuó. ) A.还有淡淡的幽稚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辩出,这是丁香. B.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梁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C.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消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 D.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 三、根据意思填词语.(计5分) 1.把整个枣子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 2.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 3.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 4.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 5.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 四、仿照例句补写句子.(计4 分) 例:教我纯洁的是北国的雪花,教我热烈的是南疆的红棉. 1.教我坚强的是,教我勇敢的是 . 2.教我的是,教我的是 . 五、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计6分)

1.《有的人》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 2.“劈叉”“分叉”“四仲八叉”三个词语中,“叹” 的读音相同. () 3.“听到这个好消息,他高兴得蹦三尺高.” 这是夸张的说法. () 4. “难道他不该去?”“他不该去.”这两句话的意思一样. () 5.《草原》一文的作者是“人民艺术家”老舍. () 6.“压轴”“字正腔圆”“跑龙套”“亮相” 等词都与戏曲有关. ()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再把病句所属病因的序号写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计8分) A.语序混乱 B.用词不当 C.意思重复 D.前后矛盾 E.成分残缺 1.这棵树结满了许许多多果实. () 2.这次考试,我们班的普遍成绩提高了. () 3.我们必须自学的习惯. () 4.这次活动是非常愉快的一天. () 七、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计4 分)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2. 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 3.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4.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 () 八、读一读,把句子的意思写下来.(计6分)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 分) 好似(shì sì) 困窘(jiǒnɡ jǔn) 迸出( banɡ bìnɡ) 应声(yìnɡ yīnɡ) 家禽(qín qínɡ) 歼灭(qiān jiān ) 粗糙(zào cāo) 勉强(qiánɡ qiǎnɡ) 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4 分) 1. “潘”和“庞”这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 ( ) 2. “瀑”和“爆”的音节相同; “遨”和“袄”的音序相同。 ( ) 3. “栏”和“难”的声母相同; “晕”和“拥”的韵母不相同。 ( ) 4. 《西江月》 《清平乐》 《破阵子》都是词牌名。 ( )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6 分) 辩( ) 掏( ) 援( ) 谣( ) 壁( ) 锦( ) 辨( ) 淘( ) 缓( ) 遥( ) 璧( ) 绵( ) 四、选词填空(只写序号) 。 (4 分) ____公共秩序、____公共安全、____公共财物、___环境卫生等都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A、注意 B、保护 C、遵守 D、爱护 E、保持 五、填写反义词。 (4 分) ( )惊( )怪 同( )共( ) 口( )心( ) ( )嘲( )讽 出( )入( ) 不( )则( ) 自( )至( ) 七( )八( ) 六、下面带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3 分) A.医学家 作曲家 他们家 专家 B.父亲 亲眼 亲自 亲人 C.记载 刊载 登载 载入 D.花费 花朵 昏花 花白 七、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4 分)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学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则进也。 4.写课外积累的关于学习的名言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 (5 分) 1.一位旅客正出神入化地望着窗外那笔直的白杨树。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我家添置了空调、电脑、沙发和家具。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我们。 (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对赵王说: “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 (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5 分) 1.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 2.黄盖的船把帆张足,快得像离弦的箭。 ( ) 3.树叶丛中,一只小蝉欢快地唱起了第一支晨曲。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e9829782.html, 原文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9e9829782.html,/showtopic-77995.aspx ) 4.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