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为民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为民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

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古诗词是古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B.氮气用作制冷剂

C.用氢气填充气球

D.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B.水、二氧化锰、自来水

C.液氧、氯酸钾、冰水混合物

D.铁、高锰酸钾、矿泉水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液体加热

C.称量10.05g固体

D.量取9.5mL液体-100mL量筒

5.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A.不同种原子间的序数关系: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B.空气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大小关系:体积分数由小到大

C.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关系:地壳中元素含量从高到低

D.含氮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化合价从低到高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2SO3②Mg2+③CO2④+2

Cu SO⑤O2- ⑥H2O2

4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③⑥

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杂质

C.不合理施用化肥和用药,不利于水资源的保护

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8.在3Cu +8HNO3=3Cu(NO3)2+2X +4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A.N2O B.NO C.NO2D.N2O2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10.为了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最新】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图是中国新命名的中文名新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为286g

B.该物质单质的化学式为Nh2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73

D.属于非金属元素

11.接近毒品就是走向死亡,摇头丸是一种新型毒品,吸食后对身体有严重的危害,其主要成分是MDMA(化学式为C11H15N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DMA由4种元素组成

B.一个MDMA分子中含有29个原子

C.MDM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3g

D.MDMA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5:14

1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氮气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火焰熄灭,则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一定是氮气

1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X和W的质量变化比为6:5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91g

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

C.通电分解水

D.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的作用

二、填空题

15.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写出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3)构成硫酸铜的粒子是_____。

16.(1)画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

(2)从微粒的角度可得到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_____。

17.请根据如下图的微观示意图填空:目前有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1)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

(2)参加反应的物质A与生成的物质D的质量比为_____。

18.在点燃条件下,4.8gCH4与16.0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H2O.44g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_____g;生成物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

19.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I所示装置过滤,请问:

(1)加明矾的作用是什么_____?

(2)图1装置还缺少一种仪器,该仪器的名称是什么_____?

(3)利用图2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如何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_____?

三、简答题

20.如图是某反应的某学生实验小组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钠是一种可溶于水的物质。用V形玻璃管完成下面实验:

(1)如图1所示,往V形玻璃管A处注入H2O2溶液,在B处下方加热使硫粉燃烧,产生气体通入C处后排放的目的是_____,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如图2所示,V形玻璃管A处盛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若另取一相同的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

21.(1)指出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①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

②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没有铺一层细沙_____。

(2)请从微粒的角度解释空气和氧气的本质区别_____。

22.按如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前天平平衡,反应后天平不平衡。

(1)试分析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__________

(2)为使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你认为反应装置应满足什么条件?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23.已知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G为黑色固体,具有磁性。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物质C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请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五、实验题

24.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两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1)甲同学: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果实验失败了。请你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_____。

(2)乙同学:用红磷来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但结果测得氧气含量小于1/5,请你说明理由_____。

25.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②_____;

(2)若用氯酸钾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小组成员小慧同学想用氯酸钾制取一瓶氧气,误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热时氯酸钾的反应速率也很快。于是她惊奇地告诉同学舒展:高锰酸钾也可以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小明经过思考后,认为小慧的结论不科学。你认为高锰酸钾能加快氧酸钾分解的原因是_____;

(4)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所收集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_____;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为_____;

(5)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要采用装置F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简述操作方法_____。(6)将30.9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可以得到21.3 g固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熔化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燃放爆竹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D

【详解】

A、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氮气用作制冷剂,是因为氮气能提供低温环境,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氢气用作探空气球是利用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氧气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A

【详解】

A、氧气属于单质,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空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B、水、二氧化锰都属于氧化物,自来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液氧属于单质,蒸馏水、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它们都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铁属于单质,高锰酸钾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矿泉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4.B

【分析】

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液体加热、天平使用、量筒使用进行分析。

【详解】

A、点燃酒精灯用火柴,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这样会引起火灾,不符合题意;

B、液体加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天平只能精确称量0.1g,不能称量10.05g固体,不符合题意;

D、量取9.5mL液体用10mL量筒,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详解】

A、钠、镁、铝、硅、磷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故正确;

B、空气中稀有气体的含量大于二氧化碳,故错误;

C、地壳中元素含量从高到低是氧、硅、铝、铁,故正确;

D、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化合价由低到高变化,故正确。

故选B。

6.D

【解析】

【详解】

①2SO3中的“2”表示三氧化硫分子的个数是2;

②Mg2+中的“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③CO2中的“2”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④+2

Cu SO中数字“2”可表示硫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4

⑤O2-中的“2”表示一个氧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⑥H2O2中数字“2”可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均为2个;

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D是错误的。故选:D

7.A

【详解】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杂质,使杂质沉降,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不合理施用化肥和用药,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水资源的保护,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8.B

【详解】

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3Cu(NO3)2+2X+4H2O,反应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故选B。

【点睛】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9.C

【解析】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故A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故B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故D正确。故选C。

【点睛】

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出现物质的名称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

10.C

【详解】

A.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信息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就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该原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为286,选项错误;

B. 金属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所以该物质单质的化学式为Nh,选项错误;

C.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86?113=173,选项正确;

D. 该元素名称带金字旁,则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元素的名称带有金字旁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元素名称带有气字头或石字旁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11.C

【解析】

【详解】

A、由化学式可知,MDMA(化学式为C11H15NO2)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每个MDMA(化学式为C11H15NO2)分子是由11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共含29个原子,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D、MDMA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5):14=15:14,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C

【详解】

A.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比如碳还原氧化铜,故错误;

B.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中只有氧元素,故错误;

C.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如中子,故说法正确;

D. 氮气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火焰熄灭,则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氮气,如二氧化碳也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故错误。故选C。

13.C

【分析】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X 反应后质量减小,是反应物,反应了6g ,W 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了5g-0g=5g ,Y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反应催化剂,也可能没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Z 是生成物,生成了6g-5g=1g

【详解】

A 、反应中反应X 的质量和生成W 的质量比为6:5,所以,反应中X 和W 的质量变化比为6:5,故不符合题意;

B 、Y 可能是催化剂,故不符合题意;

C 、该反应为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生成物,所以,为分解反应,故符合题意;

D 、反应后Z 物质的质量为90g+1g=91g ,故不符合题意

14.B

【详解】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A 错误;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条件为加热,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该反应才能发生,故开始加热时无氧气产生,反应完成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加,而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增加,故B 正确;

C 、水在电解时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而图象反映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故C 错误;

D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到的是催化作用,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而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故D 错误。

故选B 。

【点睛】

此题是化学反应、及化学实验与图象知识的考查题,要结合反应和实验的过程与图象情况的走势联系起来。

15.3

23

Fe O SiO 2 Cu 2+、SO 42- 【详解】

(1)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

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3

23

Fe O +; (2)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分别是氧元素和硅元素,可形成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SiO 2;

(3)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其离子符号分别是Cu 2+、SO 42-。 16.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发生变化,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详解】

(1)根据氯核外电子层排布可知: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是旧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微观上表现为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17.22

326H O+2N 4NH + 3O 催化剂光照 9:8 【详解】

(1)由“人工固氮”的新方法的反应过程示意图,该反应是水和氮气反应生成氨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6H O+2N 4NH + 3O 催化剂光照;

(2)由22326H O+2N 4NH + 3O 催化剂光照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A 与生成的物质D 的质量比=(6?18):(3?32)= 9:8。

18.5.6g 6:1

【详解】

X=4.8g+16.0g-10.8g-4.4g=5.6g ;生成物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0.8g ÷18):(4.4g ÷44)=6:1。

【点睛】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19.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 玻璃棒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1的管口,若该极气体被点燃,且发出淡蓝色火焰,则证明试管1中产生的是H 2

【详解】

(1)明矾可以把小的固体颗粒聚成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具有净水作用;

(2)图1中还缺少了一种仪器是玻璃棒,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

(3)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为能燃烧的氢气,检验是试管1中氢气的方法: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1的管口,若该极气体被点燃,且发出淡蓝色火焰,则证明试管1中产生的是H 2。

20.吸收生成的SO 2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22222 MnO 2H O 2H +O O ↑ 滴有无色酚

酞试液的长滤纸条由左到右依次变红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详解】

(1)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产生的气体通入C 处后排放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2 MnO 2H O 2H +O O ↑;

(2)由于分子是运动的,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A 处盛浓氨水,B 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氨水挥发的氨气分子,运动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变红,所以,此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分子不断地运动;若另取一相同V 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 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21.药品沿试剂瓶流下腐蚀标签 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氧气只含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而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是混合物

【详解】

(1)①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向着手心,药品沿试剂瓶流下腐蚀标签;

②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沙是为了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底;

(2)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只含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而空气中含有氮分子、氧分子、水分子等多种分子,是混合物。

22.生成的气体逸散到了空气中 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解析】

【详解】

(1)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生成的气体逸散到了空气中;

(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设计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故答案为:

(1)生成的气体逸散到了空气中;

(2)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23.H 2O (水分子) 2

34 3Fe+2O Fe O 点燃 化合反应

【分析】

通常状况下,A 、C 为无色液体,A 在B 的作用下反应生成B 和D ,D 为气体,故A 是过氧化氢,B 是二氧化锰,C 是水,D 是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故E 是氢气,F 为黑色固体,则F 是碳,若生成的G 是黑色固体,则可以是铁和氧气反应,带入题干,推断合理。

【详解】

由分析可知(1)C 是水,保持物质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H 2O (水分子);

(2)G 为黑色固体,则反应③可以是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4 3Fe+2O Fe O 点燃;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点睛】

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推或逆推或从两边向中间推断,逐步得出其他结论。

24.木炭燃烧生成CO 2气体,使集气瓶内无明显压强差 红磷不足/未冷却至室温便打开弹簧夹/装置气密性不好/导管内残留部分水

【详解】

(1)结果实验失败了,是因为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几乎不变,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

(2)若实验中,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或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均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25.长颈漏斗 AE 42422 Δ 2KMnO K MnO MnO O ++↑ KMnO 4分解产生的MnO 2可以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使速率加快 没有等到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的气泡冒出便开始收集/集气瓶中未装满水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已收集满 将F 装置中的集气瓶装满水,然后将NO 从b 管通入,水从a 管排出 24.5g

【详解】

(1)据图可知仪器②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 ,用排水法能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应用E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422 Δ 2KMnO K MnO MnO O ++↑;

(3)高锰酸钾能加快氯酸钾分解的原因是: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时生成了二氧化锰;因此高锰酸钾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的是二氧化锰;

(4)若用E 装置收集氧气时,所收集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的冒出就收集;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装满等;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5)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只能用排水法,要采用装置F 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操作方法为:将F 装置中的集气瓶装满水,然后将一氧化氮从b 管通入,水从a 管排出;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30.9g-21.3g=9.6g ,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

2

3

2MnO Δ22KClO +KCl 245

96x g

3O 9.6↑ x 245=9.6g 96

x=24.5g 。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

程要完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