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护考试题及答案解析第十五节 骨折概述

2020年护考试题及答案解析第十五节 骨折概述
2020年护考试题及答案解析第十五节 骨折概述

2020年第十五节骨折概述

一、A1

1、对小夹板固定病人的护理中不妥的是

A、缚夹板的带结以不能上下移动为宜

B、抬高患肢

C、注意观察患肢的感觉运动及血运情况

D、嘱咐病人定时复诊

E、应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2、与骨牵引相比,皮牵引的特点是

A、操作复杂

B、牵引时间可以比较长

C、病人承受痛苦较大

D、对皮肤刺激小

E、可承受牵引重量较小

3、在护理骨牵引患者时,如牵引过度可引起

A、肌肉萎缩

B、骨愈合障碍

C、肢体畸形

D、剧烈疼痛

E、骨损伤

4、自身力量不足,需要外力协助,尤其在起动时需要帮助的骨折病人,应采用的功能锻炼方法为

A、主动运动

B、被动运动

C、助力运动

D、手法治疗

E、肌肉等动收缩

5、下列并发症中属于骨折早期并发症的是

A、脂肪栓塞

B、关节僵硬

C、创伤性关节炎

D、缺血性肌挛缩

E、延迟愈合

6、影响骨折愈合最主要的因素是

A、高龄

B、伤口感染

C、粉碎性骨折

D、血液供应不良

E、复位时过度牵引

7、关于骨折中期功能锻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外固定已拆除

B、患肢肿胀疼痛严重

C、已达骨折的临床愈合

D、比其他两个时期更重要的关键阶段

E、运动重点是骨折处上下的关节活动

8、为了预防石膏固定病人患肢失用性骨质疏松,正确的做法是

A、患肢做肌肉舒缩活动

B、对未固定的肢体做热敷

C、石膏固定过紧

D、石膏固定患肢于舒适体位

E、寒冷季节时肢体远端应注意保暖

9、石膏综合征常发生于

A、高龄者

B、石膏背心固定者

C、前臂石膏托固定者

D、缺乏患肢功能锻炼者

E、石膏内有伤口感染者

10、有确诊意义的骨折特征性表现是

A、剧痛难忍

B、伤口出血

C、异常活动

D、关节盂空虚

E、压痛明显

11、缺血性肌挛缩最常见于

A、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B、老人股骨颈骨折

C、青年股骨干骨折

D、肘关节脱位

E、肱骨干骨折

12、骨折的晚期并发症是

A、休克

B、神经损伤

C、缺血性肌挛缩

D、骨筋膜室综合征

B.脂肪栓塞综合征

13、小夹板固定适用于

A、前臂骨折

B、胸骨骨折

C、脊柱骨折

D、多发骨折

E、股骨转子间骨折

14、牵引的目的和作用不包括

A、患肢制动减轻疼痛

B、骨折和脱位的整复

C、促进患肢血液供应

D、矫正和预防挛缩畸形的肢体

E、解除肌肉痉挛,为手术做准备

15、骨折的治疗原则是

A、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B、复位、止血、功能锻炼

C、止血、固定、功能锻炼

D、复位、固定、减轻疼痛

E、防止畸形、复位、减轻疼痛

16、石膏固定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骨质疏松

B、压疮

C、骨筋膜室综合征

D、石膏综合征

E、失用综合征

17、在绷带包扎法中,肢体卷轴带包扎法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A、从远心端开始包扎

B、保持肢体在伸展位置

C、避免肢端外露

D、每周包扎应压住前周1/4

E、上臂用螺旋反折形包扎法

二、A2

1、男性患者,35岁,因肱骨干骨折入院,伤后局部组织肿胀明显。手法复位后行石膏固定。术后护士应注意观察肢端血运。若有血运障碍,下面哪种表现最不可能发生

A、疼痛

B、发绀

C、肿胀

D、皮温升高

E、脉搏减弱或消失

2、患者男性,因脊柱骨折行躯体石膏固定。固定后患者出现持续性恶心,反复呕吐、腹胀及腹痛,可能为

A、急性阑尾炎

B、急性肠梗阻

C、骨筋膜室综合征

D、石膏综合征

E、急性胃肠炎

3、患者男性,55岁,右胫腓骨骨折,入院后给予石膏固定。现患者主诉右下肢疼痛剧烈,查体见右脚皮肤苍白,右趾呈屈曲状活动受限,体温38.5℃。血压90/58mmHg。该患者可能发生了

A、石膏包扎过紧致右下肢循环不畅

B、压疮

C、骨筋膜室综合征

D、关节僵硬

E、腓总神经损伤

4、患者男性,60岁。意外事故中致胫骨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面色苍白、脉细速。现场急救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固定骨折

B、输液

C、止血

D、止痛

E、立即转送

5、患者男性,58岁。右小腿陈旧性骨折,长期不愈,拟行内固定术。开始皮肤准备应在术前

A、3日

B、5日

C、7日

D、8日

E、9日

6、患者女性,46岁,右下肢因房屋倒塌被砖墙压住,4小时后被救出。体检:脉搏96次/分钟,血压86/66mmHg,右肢体明显肿胀,有瘀斑。静脉输液应首选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5%葡萄糖溶液

C、3%高渗盐水溶液

D、全血或血浆

E、平衡液

7、患者女性,前臂行石膏绷带包扎1小时,自觉手指剧痛,护士观察见手指发凉发绀,不能自主活动,首先考虑是

A、室内温度过低

B、石膏绷带包扎过紧

C、神经损伤

D、体位不当

E、静脉损伤

8、患者男性,35岁,外伤致胫腓骨骨干骨折,入院后给予复位后石膏固定,现患者主诉石膏型内肢体疼痛,下列措施中最恰当的是

A、向疼痛处堵塞棉花

B、给予心理护理,让患者忍耐

C、给予止痛药

D、疼痛处石膏型开窗

E、不作处理,继续观察

9、患者,男性,27岁。右股骨上段闭合性骨折,行骨牵引复位固定。护士采取的可防止牵引过度的措施是

A、将床尾抬高15~30cm

B、每天用70%乙醇消毒牵引针孔

C、嘱患者及家属不要擅自改变体位和增减牵引重量

D、定时测肢体长度

E、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

10、患者,女性,27岁,骑车时被撞倒,受伤时左手掌着地,现患者左前臂疼痛、肿胀,怀疑是左前臂骨折,下列体征最能支持诊断的是

A、疼痛剧烈

B、肿胀明显

C、前臂活动障碍

D、局部压痛明显

E、听到骨擦音

11、患者,男性,43岁,小腿石膏绷带包扎2小时后,出现脚趾剧痛,苍白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护士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注意保暖

B、抬高患肢

C、给予活血化瘀药物

D、做下肢被动活动

E、适当松解石膏绷带

12、患者,女性,31岁。车祸导致开放性骨折、大出血,送急诊救治。测血压71/49mmHg。医生未到之前,护士首先应

A、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B、询问受伤经过

C、止血、测量血压、配血、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D、给予镇痛药

E、请患者家属在抢救室外等候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在进行小夹板固定时,应准备合适的夹板及衬垫。夹板外绑带松紧应合适,以绑带能容易地上下移动1cm为宜。抬高患肢,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观察肢体远端,注意温度、颜色、感觉和运动功能。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皮牵引的特点是操作简便,无创、痛苦小,病人较容易接受。但缺点是操作时间不宜过长,且承受牵引重量较小,对局部皮肤有一定刺激。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不可随意增减。重量过小,不利于骨折复位或畸形矫正;重量过大,牵引过度可导致骨折不愈合。此题选B骨愈合障碍。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常用的功能锻炼方法包括:①被动运动:完全靠自身以外的力量进行运动,如依靠他人或健侧肢体带动。方法有按摩、推拿、针灸、理疗和借助器械运动等。②主动运动:依靠病人自身力量进行锻炼,是功能锻炼的主要方法,适应于有活动能力的病人。③助力运动:自身力量不足,需要外力协助,尤其在起动时需要帮助。外力可以来自他人,也可来自健侧肢体或运动器。④手法治疗:此法并非一般的被动活动,适用于关节僵硬已成定型者。为创造锻炼条件,在麻醉下采取一次性手法撕裂瘢痕组织,手法应缓和,术后尽早锻炼。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脂肪栓塞是骨折的早期并发症,往往在骨折同时发生,其他四项为晚期并发症。脂肪栓塞是由于骨折处髓腔内肿张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内,可导致肺、脑脂肪栓塞,病情危急,病人可突然死产。关节僵硬是南于患肢长期固定而缺乏功能锻炼,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不畅,患肢组织中有浆液纤维性渗出物和纤维蛋白沉积,同时关节囊及周围肌肉的挛缩,使关节活动障碍。创伤性关节炎是在关节内骨折时,若关节面未准确复位,则骨愈合后关节面不平整,活动时长期磨损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多见于膝和踝等负重关节。缺血性肌挛缩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严重后果,其典型畸形是爪形手和爪形是。骨折后若局部血液循环不佳,可导致延迟愈合。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骨折愈合的三个先决条件是足够的接触面、牢固的固定和充分的血供。全身性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和全身健康状况等。局部影响因素包括骨折的部位、类型、程度等;治疗或护理不当;骨折端血供不良;骨折断端接触不佳或分离;骨折断端感染等。其中骨折端血供不良是最主要的因素。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骨折病人功能锻炼分为三期。①早期(伤后1~2周):此期病人患处肿胀疼痛严重,因此主要任务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萎缩。运动重点是患肢肌肉舒缩锻炼,固定范围以外的部位在不影响患肢固定的情况下进行锻炼。②中期(伤后2~3同):此期患肢肿胀疼痛已消失,骨折处已有纤维性连接,故主要任务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运动重点是骨折处上下的关节运动。③晚期(伤后6~8周后):此时已达骨折的临床愈合。外固定已拆除,任务是促使关节活动和肌力的全面恢复,运动重点是以重点关节为主的全身锻炼。此期是功能锻炼的关键阶段,可以弥补前两期的不是。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患肢若长时间制动,可发生骨质脱钙而出现失用性骨质疏松。因此应让病人做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进行功能锻炼。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当被大型石膏固定或包扎过紧时,病人出现呼吸费力。进食困难,胸部发憋,腹部膨胀等表现,即为石膏综合征。预防方法是石膏包扎不能过紧,少食多餐和上腹开窗等。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异常活动表明骨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即骨折。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缺血性肌挛缩是严重的骨折晚期并发症,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严重后果,由于上、下肢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包扎过紧超过一定时限,肢体肌群缺血而坏死,终致机化,形成疤痕组织,逐渐挛缩而形成特有畸形。提高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认识并予以正确处理是防止缺血性肌挛缩发生的关键。缺血性肌挛缩一旦发生则难以治疗,效果极差,常致严重残废。典型的畸形是爪形手和爪形足。肱骨髁上骨折晚期易发生骨化性肌炎、肘内翻畸形、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骨折晚期的并发症:(1)关节僵硬;(2)骨化性肌炎:关节附近骨折,骨膜剥离形成骨膜下血肿,由于处理不当血肿扩大、机化并在关节附近软组织内骨化,严重影响关节活动;(3)愈合障碍:由于整复固定不当、局部血液供应不良可引起延迟愈合或不愈合;(4)畸形愈合:整复不好或固定不牢发生错位而愈合;(5)创伤性关节炎:发生在关节内骨折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6)缺血性骨坏死:如股骨颈骨折时的股骨头坏死;(7)缺血性肌挛缩:如发生在前臂掌侧即“爪形手”畸形。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小夹板固定适用于四肢闭合性管状骨骨折。四肢开放性骨折和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复位者。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牵引的作用包括:①骨折、脱位的复位和固定;②矫形治疗;③缓解肌肉痉挛防止畸形;④肢体制动,减轻疼痛,预防畸形和病理性骨折。故选C。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骨折治疗的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和康复训练。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固定即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使其在良好对位情况下达到牢固愈合,是骨折愈合的关键;康复治疗是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保持肌肉力量。故选A。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1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石膏绷带包扎过紧可引起肢体受压,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即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故选C。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1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卷轴带包扎法的操作步骤:保持肢体功能位(B错误),包扎由远心端开始(A正确),先环形包扎两周,将其始端固定。再向近心端包扎。指(趾)端尽可能外露(C错误),以便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情况。每包扎一周应压住前周的1/3~1/2(D错误),用力均匀,松紧适度,使绷带平整均匀,反折部分不可压在伤口或骨隆突处。包到出血伤口处,宜稍加压力起止血作用;若是脓腔引流伤口则不要太用力,以免妨碍引流。上臂用螺旋形包扎法(E错误)。故本题选A。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A2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血运障碍,血流量减少,末梢血循环不良,皮肤温度降低。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1878年Willatt首先报道1例因使用髋人字石膏后出现急性胃扩张症状,而命名为石膏综合征(Cast syndrome)。1971年Evarts报告未用石膏治疗脊柱侧弯或后突畸形的患者亦可发生恶心、反复呕吐症状。长期仰卧者如行石膏固定,骨盆牵引,脊柱内撑开固定(harringtonrod),头颅一骨盆牵引( halo-pelvio traction),脊柱牵拉等均可引起肠系膜上动脉加重对十二指肠的压迫,继之引起肠系膜上静脉阻塞而产生急性胃扩张的症状。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横部的程度。早期仅感上腹饱满膨胀,可有恶心,尤其手术后的患者,这些轻微症状极易被忽视。随后出现呕吐,逐渐频数,呕吐物多为棕绿色,继而呈咖啡色。腹部有震水声。全腹弥漫性压痛。重症可出现脱水以至休克而死亡。【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下肢剧烈疼痛,局部肤色苍白,趾呈屈曲状,活动受限,有高热、休克等全身中毒的症状,结合患者为骨折后石膏固定,可考虑石膏包扎过紧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开放性骨折现场急救首先采取的措施是止血。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因为闭合性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个很严格的无菌手术。一旦感染,手术有很高的失败几率和并发症。所以,手术前三天开始就要准备术野皮肤。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将术野皮肤表面和毛孔、皮脂腺内的细菌最少化。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平衡盐液又称乳酸钠林格氏液,是一种含有乳酸盐、不含重碳酸盐的等渗电解质溶液,其电解质浓度、pH、渗透压等与细胞外液非常接近,故称平衡盐液。本品对防治低血容量休克有重要生理作用,已被广泛用于替代失去的细胞外液,或作为代血浆的溶媒而增加其治疗价值,并可防止弥慢性血管内凝血(DIC)以防止休克。低分子右旋糖酐除可以扩充血容量的作用外,还可以降低血液粘滞性,改善微循环。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时,平衡盐与细胞外液非常接近,对补充血容量、改善组织水肿均优于右旋糖酐。右旋糖酐不含电解质,仅用于扩容,改善内环境稳定(电解质)无效。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患者前臂行石膏绷带包扎1小时,自觉手指剧痛,护士观察见手指发凉发绀,不能自主活动,从题干可知患者出现了受伤肢体末端血循环障碍,首先考虑的原因就是:石膏绷带包扎过紧造成的。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石膏开窗方法:若石膏型内的伤口需要观察和换药,必须开窗,石膏型内局部压迫过紧往往需要开窗。开窗方法是首先用笔画好标记,以石夼刀或锯沿标记向内斜切,边切边向上提拉切开部分,开好后修整边缘,剪开内衬,包住边缘粘住,操作过程防止石膏粉落入石膏型内。用开窗下来的石膏片盖上窗口。疼痛处石膏型开窗已达到降低压力,减轻疼痛的作用。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每日测量肢体长度,两侧对比,防止牵引力量不足或过度牵引。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骨折的专有体征为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石膏绷带包扎后如有疼痛、苍白、冰冷、发绀、麻木时,要警惕石膏过紧,要及时适当松解石膏绷带。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患者骨折、大出血、血压下降,护士首先应给予止血、测量血压、配血、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等处理措施。

【该题针对“第十五节-骨折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