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市定位

太原城市定位
太原城市定位

太原城市定位

太原城市定位

提纲:一、城市定位基本理论

二、所用理论

三、太原城市定位的逻辑思路和科学依据

四、太原城市定位的阐释

摘要: 城市定位是引导城市发展的指南针,是谋划城市中长期发展必须解答的重大课题。城市功能的合理正确定位对于一个城市的稳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定位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坐标系中综合地确定城市坐标的过程。太原作为山西的省会城市,对山西的发展具有带头的作用。本文以城市定位理论为基础,太原的现实依据,确定太原城市定位的综合性方案。

关键词:城市定位;太原市;定位原则;定位依据;地域分工

一、城市定位基本理论

1、城市定位的内容

城市定位是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需求趋势等及其动态变化,在全面深刻分析有关城市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复合效应的基础上,科学地筛选城市地位的基本组成要素,合理地确定城市发展的基调、特色和策略的过程。其含义是通过分析城市的主要职能,揭示某个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本质的差别,创新个性化的城市形象,抓住城市最基本的特征,引领自身发展的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臵。

从内容分析, 城市定位由定性、定向、定形和定量四个方面或环节组成。“定性”是指确定城市的性质,

即在详尽分析城市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所承担的各种职能作用的基础上, 筛选出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主导性和支配性的城市职能。“定向”是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 包括城市的发展方针、目标走向、战略模式等, 这一工作是以区域分析、城市对比分析和发展战略研究为基础的。“定形”是指城市形象的确定, 这里不仅是指城市的代表性的景观特色, 更重要的是指城市内在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化的东西。为此, 必须处理好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创新的关系, 处理好自然生态潜质和人文社会发展的关系, 做到城市形象与城市灵

魂、活力的有机融合。“定量”是指从数量的角度给城市发展以某种形式的标定, 它既包括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的确定, 也包括城市经济地位、综合竞争力、发展水平的科学预测与数量分析。

2、城市定位的作用

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和竞争战略的核心。科学和鲜明的城市定位,可以正确指导政府活动、引导企业或居民活动、吸引外部资源和要素,最大限度地聚集资源,最优化地配臵资源,最有效地转化资源,最有效地制定战略,最大化地占领目标市场,从而最有力地提升城市竞争力。否则,城市定位不准,就会迷失方向,丢掉特色,丧失自身的竞争力。

城市定位是城市营销和品牌建立的基础。城市定位既是城市品牌营销的前提,也是建立城市品牌的基础,还是塑造良好城市品牌的核心性要素。要使城市脱颖而出,定位的关键点在于找出最能代表城市特点的“名片”。因此,城市管理者要想准确定位就要对自身以及外围竞争城市有着深入的了解,找出代表城市的个性特点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一旦定位下来,城市管理者就要耐住寂寞不受外界的干扰坚持下去,经过长时间的传播定能提高受众对城市的认知。而要想提高美誉度,城市管理者就要改善环境,提高整个城市的服务水平,让来访者真实感受到城市的魅力,并且使其感受超过对这个城市的期望值。做到了这一点,城市定位、城市营销、城市品牌就可以有机融合,从而释放出巨大形象效应和辐射能量。

3、城市定位的原则

城市定位应遵从独特性原则。城市定位应该有鲜明的个性,要尽可能与其他城市区别开来。城市的个性是不可接近、难以模仿和超越的。实际上,特色就是个性,就是独具一格。城市特色是城市内在素质的外部表现,是地域的分野、文化的积淀。城市定位的个性可以从历史文脉、名胜古迹、革命传统、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交通状况、产业结构以及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建筑风格等诸多方面去发掘培育,讲究创意和标新立异。

城市定位应遵从美誉性原则。城市定位的美誉性、生动性越强,就越易进入人们的眼帘和头脑,越能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城市定位应遵从连续性原则。科学的城市定位一旦确定,就必须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并坚定不移地去贯彻、宣传和实施。不能因为城市管理者、城市管理体制的变化而中断。摇摆不定的城市定位会影响城市营销战略,会使城市营销人员、宣传媒体无所适从,也会使城市产品的潜在顾客迷惑不解。摇摆不定的城市定位表明城市没有真正找到自己的灵魂和核心价值、没有把握住自身的本质特征。

二、所用理论

1、劳动分工理论:斯密的分工理论体现在两个层次:其一是微观层次的劳动分工。"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历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其二是宏观层次的分工。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这个因果累积的过程体现出的就是报酬递增机制。

2、都市圈理论:

大都市圈理论,又叫城市群理论,是区域发展的基础理论之一。自1957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戈特曼教授提出这一概念以来,已在全世界被广泛运用,并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谓“大都市圈理论“,

通俗的说法就是在一定地理或行政区域内,由一二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辐射并带动周边一定范围内的一批中小城市,使其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竞争力的区域城市群或城市带。这种城市群或城市带具有集聚效应的制造业产业链和集约化的永久性城市社区居民群体。

3、区位理论:

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具体而言,区位除了解释为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臵,还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臵上的反映。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26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臵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中心地理

4、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大卫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应本着“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和贸易。即各国只有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比较优势理论说明了国际贸易的一般基础。

三、太原城市定位的逻辑思路和科学依据

太原市的城市定位经历多次变化过程,由“内陆地区新兴重工业城市”到“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以冶金、机械、煤炭、化工为主导的工业城市”,再到“以能源重化工为基础的高科技、大流通、多功能、开放型的现代化工业城市”。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城市定位已经无法适新形势的要求,制定新的城市定位是必然的。

1、城市定位的逻辑判据

从全国劳动地域分工角度看,太原地处山西能源基地的地理中心,承担着区域性煤炭能源生产和管理服务的战略性任务。当前,全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结构与模式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在探索煤炭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模式和新的能源消费模式等方面,太原是责无旁贷的。根据全国经济的总体布局,太原还应承担重化工、制造产业发展的专业化生产任务。

从国家经济安全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层面分析,太原对于能源经济安全起着不可低估的脊梁作用,作为不可替代的重工业基地。是全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原地处中部地带,地理区位较为重要,便于依托现有城市基础,组织区域经济活动,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对于全国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此出发,太原应当面向中西部,逐步发展成为跨省域的综合服务基地和地带性创业中心。

就山西兴晋富民的战略要求而言,太原作为省会城市和不可替代的省域中心城市,在辐射带动周边地市经济发展,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组织实施全省产业调整、资源型经济转型、产业布局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发、区域经济综合发展等方面的肩负着举足轻重的历史任务。为此,城市定位必需对城市的生产、管理、服务、创新、集聚、辐射、组织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明确其发展方向和主攻目标。

2、太原城市定位的现实依据

宏观背景: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工业化结构升级优化、经济进入适度增长区间、城市化越过快速发展的拐点、城市群的极化效应不断增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趋于尖锐、就业压力增大等。

区域背景:沿海地区快速发展、西部开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部五省出现崛起态势、能源基地重心逐步西移、传统工业基地出现衰退、周边城市群(特别是京津唐城市群及胶济沿线城市带、中原准城市群)极化效应日益突出。

空间区位:从大位臵看,太原市处于中部地带的过渡性区位、环渤海地区的边缘区位、中国经济开发的冷区域;从中位臵看,处于能源基地的前中心、山西省域的地理中心;从小位臵看,处于汾河上游地区、太原盆地的北缘、晋中腹地区域的经济中心和交通中枢。

依托基点:建国50年来,太原的城市发展总体上依赖矿产资源优势和原有的工业基础,形成了低层次、重型化的产业结构。从未来发展分析,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大都市基础、省会地位等将会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动力因素。

障碍条件:人均水资源量很少,受三面环山的盆地地形、高频率的静风天气、季节性河流等生态地理特征的影响,城市环境对污染物质的自然降解能力偏低;多年以来,SO2和TSP均超过国家三级标准,雾霾近年来也很严重,已被列为全球头号污染城市;存在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层次较低、城市职能分工雷同、城市基础设施滞后、历史包袱沉重等问题。

历史基础:3,000多年以来,太原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一直是山西中部地区、而后是山西全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地、交通枢纽,同时是全国性商业中心与手工业重镇。建国以来,太原被确定为重点开发的新兴工业城市,而后成为山西能源基地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区域基础:太原是山西省省会、省域首位中心城市。从山西省域来看,山西地处国家的第二阶梯、属于中部经济地带,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的过渡性特征十分鲜明,矿产资源赋存丰富,但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山西是以煤炭工业为主导、能源、冶金、机械、化工、建材为支柱的资源型经济地区,产业结初级化、单一化和地区同构化问题较为突出。处于省域外环地带的地市,如大同、运城、阳泉、晋城等,与周边省区之间的经济互补性较强,历史文化也较为密切,经济的外向型十分突出,向心性相对薄弱。从大晋中经济区来看,能矿资源蕴藏丰裕,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1/2左右。区域内部的经济、文化、社会联系较为密切,除阳泉具有明显的趋东性外,其余地区受到太原强有力辐射影响,是太原最为稳定的腹地区域和发展空间。

经济基础:2012年全市GDP已达2311.43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02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035.57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1239.84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8.44亿元,增长7.6%;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增加值430.13亿元,增长14.8%;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41.22亿元,增长14.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440元,比上年增长9.8%,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8624美元。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为1.6%、44.8%、53.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4.4和6.0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

工业内部以能源、机械、化工、冶金为支柱,重型化特征相当突出。向外输出的主要商品是矿产品、初级原料和部分重加工产品,主要经济联系区域为以京津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

地区。

城市基础: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与省内其它城市相比较,太原市在住宅、用气、公交、绿化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但在用水、道路等方面则处于中下游水平。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善,如2013年并州路建成等。

目前,太原与省内多数城市、地区之间缺乏明确的技术经济分工,主要专业化生产部门大致相似,产业结构同构化问题较为严重,城市职能也大都处于同一层次,城市的职能影响多为远辐射型,与腹地区域联系相对薄弱。从全省城镇体系发展的角度分析,妥善处理好太原与邻近的古交、榆次、介休、孝义、汾阳、忻州、原平、阳泉等城市之间,与大同、长治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之间,乃至与邻近省区的核心城市之间的职能分工,是太原城市定位的重要任务。

3、太原城市定位的逻辑判定

一般而言,城市的基本功能包括生产功能、服务功能、流通功能、管理功能、极化功能、辐射功能、创新功能等多个方面。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功能也在相应发生变化,创新功能、集散功能、服务功能的地位与影响将会越加突出。太原的城市定位不仅是单纯在深化或强化生产功能方面做文章,而是要在围绕城市的基本功能层面,在提高功能的综合性、效能性方面下大功夫,把它放在省域发展、跨省域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和筹划。从城市地位、区域影响和发展基础等方面出发,太原的城市定位要着重于高层次和高附加价值的生产功能、通畅性和现代化的流通功能、综合性和多层次的服务功能、强大的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功能、强辐射和市场化的管理功能等,而非其它一般性的、低层次的城市功能。职能层次和职能影响层面的确定是城市定位的重要内容。就太原而言,主要的职能影响范围重点是中部腹地区域、山西省域、中西部、环渤海经济区、全国五个层次。其中,山西省域、中西部、全国为主要层面,其它两个为辅助分析层面。从大晋中经济区分析,太原是综合性经济中枢,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和焦点;从山西省域分析,太原是省会城市,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信息、商贸和旅游中心,职能组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但是职能强度参差不齐,职能影响尺度也不够一致;从环渤海经济区分析,太原以能源重化工产业,特别是煤炭、冶金、化工、机械产业为特色和专业化生产方向,初级化的能源重化工产品为主要交换商品;从中西部地区分析,对于太原而言其拓展空间、市场空间较大,便于实行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相结合的经济开发模式,若以生产服务、技术服务、制造装备产业为战略重点,可望形成互补、互动的良性发展机制;从全国经济发展分析,太原的清洁能源生产和技术开发、三晋文化发展、重加工设备制造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有些还具有国际性影响,产业化开发的潜力较大,如何把握变得十分重要。

综上,太原城市定位的逻辑判定大致为,职能发展以综合性、高度化、高效化为方面,职能区域以山西省域和中西部为主要层面,城市发展以现代化和生

态型人居中心为目标。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山西省会、现代都市、三晋腹地经济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省域综合性中心城市、环渤海西部中心城市、中西部生产与服务复合中心,清洁能源生产与技术开发基地等,基本上可以确定为城市定位的备选性性要素。

四、太原城市定位的阐释

空间定位:以大晋中经济区为基本腹地,服务和辐射山西省,面向中西部地带、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能源基地,着眼于全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未来城市的区域地位是,山西省域中心城市、能源基地和黄土高原的生产与服务中心,中西部重要的技术、产业、服务多重辐射源之一,全国性专业化生产基地。中部重要中心城市。

职能定位:省域范围内、最为重要的工业、科技、教育、旅游服务、信息、交通职能

产业定位:专业化的高科技产业与技术、清洁能源生产与技术、都市产业、机械制造产业基地和技术创新基地。全国重要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城市形象:生态城市、重加工制造基地、现代化都市、技术创新基地、三晋历史文化中心,与自然相互融合、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人居环境。

城市特色:以重化工产业、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开发、三晋文化、大都市为主导性特征,以汾河滨河城市、晋祠、凌宵双塔、王氏宗情故里、迎泽大街、五一广场为城市象征和标志。

都市文化:黄河文化、黄土高原文化、佛教文化、三晋文化、现代都市文化的良好融合,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现代文化气息的大文化构架体系。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

参考文献:(1)2012年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山西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3)城市定位的理论思考与案例研究——以太原市为例作者:张复明;

(4)太原市2008--2020总体规划

中国煤炭博物馆实习报告

中国煤炭博物馆实习报告 姓名:王志颖 学号: 实习名称:中国煤炭博物馆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市场营销1102班 2013年11 月9 日 目录 一、市场营销专业生产实习任务书----------3页 二、实习报告-------------------------------5页 1)企业概况---------------------------------------5页 1、企业介绍-----------------------------------------5页 2、参观景点-----------------------------------------5页 2)情况分析---------------------------------------6页 1、中国煤炭资源的特点-----------------------------6页 2、煤的种类-----------------------------------------9页 三、实习体会-------------------------------10页 市场营销专业生产实习任务书 一、实习目的及要求 生产实习是学生在学习了本专业大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本次实习有助于学生对其所掌握的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理论认识上升到实践理解,进一步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

所学有关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为本专业学生深入学习后续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为学生以后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为了达到本次实习的目的,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积极、主动地进行实习调研活动,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 1.了解该山西煤炭及醋企业的基本概况:发展历史、组织机构、经营范围、营销战略、营销策略等内容,了解煤炭及醋的基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 2.分析山西煤炭及醋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 3.深入分析山西煤炭及醋企业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 4.分析山西煤炭及醋企业在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发展对策。 5.实习结束后,要求每位同学认真独立完成实习报告。 三、实习程序及时间安排 本次实习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参观调研煤炭产业营销(11月4日—11月10日) 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上网查阅、收集整理有关煤炭及山西煤炭产业的二手资料; 第二阶段:到省煤炭博物馆参观、调研; 第三阶段:校内撰写有关山西煤炭产业营销的实习报告。 第二步:参观调研山西醋业营销(11月11日—11月17日) 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上网查阅、收集整理有关醋产品及山西醋业营销的二手资料; 第二阶段:到东湖醋园参观、调研; 第三阶段:校内撰写有关山西醋业营销的实习报告。 四、实习报告要求

山西煤炭博物馆简介

山西煤炭博物馆简介 中国煤炭博物馆地处山西省太原市,位于美丽的汾河公园西岸,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煤炭行业博物馆,是全国煤炭行业历史文物、标本、文献、资料的收藏中心,是煤炭工业的科普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和宣传教育机构,是崇尚科学和文明的象征。中国煤炭博物馆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和地位,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称号、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煤炭博物馆收藏有我国煤炭行业从古到今与煤的生成、发现、开发、利用相关的文物、标本、史料、文献数千件,并以其精美的陈列向您叙述着华夏民族煤炭开采几千年的历史,讲述着煤炭本身的许多奥秘。其永久性展览内容包括:“煤海探秘游”及山西古代壁画精品展。 “煤海探秘游”是中国煤炭博物馆历时多年精心打造的大型煤炭科学技术永久性科普展览。10000平方米的空间里,以现代化的表现手法,浓缩了我国悠久的煤炭历史。“煤海探秘”基本陈列总体规划为“七馆一井”:煤的生成馆、煤炭与人类馆、煤炭开发技术馆、当代中国煤炭工业馆、煤炭艺术馆、煤炭文献馆、中外交流馆和模拟矿井。在全国煤炭工业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行业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中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太原煤炭博物馆分七个厅: 一、序厅 步入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宇宙天穹下14组蓝色发光柱体承托的“中国煤炭分类”中的14种煤炭标本,形象点明了陈列的主题:中国煤炭(高低错落的柱体与蓝色透明光,寓意森林与海洋的长期作用形成煤炭;宇宙天穹——自然——能源——煤炭——中国。 二、煤的生成馆: 在煤的生成厅,设计者通过一系列化石、标本和地质史料向观众揭示了煤炭来自于植物这一科学结论。厅中复原了亿万年前的侏罗纪森林景观。巨大的硅化木、高耸的标准地层、恐龙的吼叫声、流水的滴答声、巨型恐龙骨架、复原放大可进入参观的植物细胞,给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以强大的冲击力。特别是构思奇特、内容丰富的四维动感影厅,观众在短短6分钟内,即可穿越亿万年的时空隧道,立体感受侏罗纪生存环境,亲身体验风、雷、雨、电、火山爆发、地壳运动等自然景象,在惊险和娱乐中体验煤炭的生成过程。 植物成煤的条件:绿油油的植物怎样变成黑黝黝的煤炭?陈列的煤系地层中,植物化石、栩栩如生的枝叶、交错重叠的茎根,诉说着亿万年前曾经的桑田沧海。地质年代的研究表明这样的成煤期地史上主要经历了三次。 三、煤炭与人类馆

参观中国煤炭博物馆参观后记

参观中国煤炭博物馆参观后记中国煤炭博物馆座落在太原市迎泽大街和晋祠路交汇处,占地面积6公顷,总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有陈列厅、学术报告厅、多功能放映厅和办公研究楼组成。 是中国唯一的煤炭行业专业博物馆,他的煤炭文物标本的收藏机构。博物馆永久的陈列《模拟矿井》,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在世界同类博物馆中是少见的,他集合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应用了高新技术和艺术相互结合的现代展示手段来营造出逼真的媒巷,古代手工采煤,近代打眼放炮采煤和掘进工作面,现代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工作面以及地质构造等八个景观。 今天下午,在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的组织带领下,我们一行8人有幸参观了位于太原市的中国煤炭博物馆。 在导游的带领下首先参观煤的生成厅,入步煤的生成厅您就会感受到浓厚的煤炭气息,15平方米的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图,6米高的巨型煤炭浮雕煤柱,弥足珍贵的煤精雕刻工艺品和蓝色宇宙苍穹中巨大的地球模型,以及象征煤炭精神——燃烧自己,奉献人类——的煤炭旺火,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探求欲望油然而生。

在煤的生成厅,设计者通过一系列化石、标本和地质史料向观众揭示了煤炭来自于植物这一科学结论。厅中复原了亿万年前的侏罗纪森林景观。巨大的硅化木、高耸的标准地层、恐龙的吼叫声、流水的滴答声、巨型恐龙骨架、复原放大可进入参观的植物细胞,给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以强大的冲击力。特别是构思奇特、内容丰富的四维动感影厅,观众在短短6分钟内,即可穿越亿万年的时空隧道,立体感受侏罗纪生存环境,亲身体验风、雷、雨、电、火山爆发、地壳运动等自然景象,在惊险和娱乐中体验煤炭的生成过程。 其次,我们参观了煤炭与人类馆,煤炭与人类息息相关,煤炭从它被发现的那一刻起,就成了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煤炭用于冶铁,铁器大规模使用,促进了农耕社会的繁荣:煤炭自身所蕴藏的巨大热能,使蒸汽机发明所孕育的近代工业革命成为现实:20世纪90年代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煤炭仍然是电力能源的原动力;目前,煤炭正以清洁能源、高效能源的崭新面貌跨入新世纪,创造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与进步凝聚了数千年无数代煤炭人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既有领先世界的辉煌,也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

中国煤炭博物馆导游词

中国煤炭博物馆 中国煤炭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煤炭行业专业博物馆,是全国煤炭历史文物、标本、文献资料的收藏机和展示中心。中国的煤炭储量虽然仅次于美国、俄罗斯,但却是世界上煤炭生产与销售最多的国家,产量和销量占全球的一半,其中1/4来自山西。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的煤炭产量和外调量,不仅位居全国之首,而且拥有全部14个煤种。鉴于山西煤炭在全世界都无可比拟的特殊地位,国家把中国煤炭博物馆建在太原。 中国煤炭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具有鲜明的特色,不仅突出了煤炭行业特性,而且具有浓厚的文博氛围,集知识性、观赏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独特的科技知识普及形式,新颖的科普载体设计,丰富的内容展示,将您带入一个科学的殿堂,一个煤炭历史的王国。 眼前的序厅充满浓厚的煤炭气息,15平方米的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图,6米高的巨型煤炭浮雕煤柱,弥足珍贵的煤精雕刻工艺品和蓝色宇宙苍穹中巨大的地球模型,以及象征煤炭精神“燃烧自己,奉献人类”的煤炭旺火,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探求欲望油然而生。 煤的生成厅,设计者通过一系列化石、标本和地质史料向我们揭示了煤炭来自于植物这一科学结论,厅中复原了亿万年前的侏罗纪森林景观,巨大的硅化木、高耸的标准地层、恐龙的吼叫声、流水的滴答声、巨型恐龙骨架、复原放大可进入参观的植物细胞,给我们的视觉和听觉以强大的冲击力。特别是构思奇特、内容丰富的四维动感影厅,观众在短短6分钟内,即可穿越亿万年的时空隧道,立体感受侏罗纪生存环境,亲身体验风、雷、雨、电、火山爆发、地壳运动等自然景象,在惊险和娱乐中体验煤炭的生成过程。

煤炭与人类息息相关,从它被发现的那一刻起,就成了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周代煤炭的开采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并开始了地下采煤;汉代时用煤炼铁;在北宋时期则用煤炭烧制陶瓷,首创了焦炭炼铁……在中国人用煤1500年后,马可波罗才把令他惊叹的“可以燃烧的黑色石块”,也就是煤炭的开采利用知识传到欧洲。煤炭用于冶铁,铁器大规模使用,促进了农耕社会的繁荣;煤炭自身所蕴藏的巨大热能,使蒸汽机发明所孕育的近代工业革命成为现实;20世纪90年代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煤炭仍然是电力能源的原动力;煤炭正以它清洁能源、高效能源的崭新面貌跨入新世纪,创造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与进步凝聚了数千年无数代煤炭人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既有领先世界的辉煌,也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 接下来请大家跟我一起去领略地下模拟矿井的风采,中国煤炭博物馆地下模拟矿井是亚洲最大的地下模拟矿井,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参观路线800米。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在世界同类博物馆中是少见的,他集合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应用了高新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展示手段来营造出逼真的媒巷,古代手工采煤,近代打眼放炮采煤和掘进工作面,现代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工作面以及地质构造等八个景观。在模拟矿井中,以中国煤炭开发历史和开采技术、劳动工具的发展为主线,通过大量实物原型以1:1比例的复制品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地下“煤炭游乐宫”。 现在进入的是窄小、黑暗的古代矿井巷道,因为没有任何支护,煤块随时会砸到人头上,照明靠小油灯,通风靠自然风,工作环境恶劣,令人分外揪心。请看这一位侧卧在地上的矿工,正在用镢头沿着煤层底部刨出一道深槽,从而使得上面的煤炭脱落,俗称“刨根”,旁边一位站立的矿工再用“捅枪”把没有掉落

中国煤炭博物馆

中国煤炭博物馆 各位游客们,前面就是迎泽大桥了,迎泽大桥是1954年太原市在汾河上建的第一座大桥。桥的西面就是我们下一站要参观的景点——中国煤炭博物馆。 中国煤炭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国家级煤炭行业的博物馆。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山西的煤炭产量和外调量,不仅位居全国之首,而且拥有全部的14个煤种。鉴于山西煤炭在全世界都无可比拟的特殊地位,国家把中国煤炭博物馆建在太原。近年来还被中外游客誉为全国必去的博物馆之一,山西科技旅游的首站。 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到博物馆进行参观。中国煤炭博物馆分东、西两院,占地约11公顷,建筑面积约90,000平方米。中国煤炭博物馆基本陈列总体规划为“七馆一井”。新开发了古代壁画馆和煤矿安全教育馆,在全国煤炭工业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行业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中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序厅 步入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宇宙天穹下14组蓝色发光柱体承托的“中国煤炭分类”中的14种煤炭标本,形象点明了陈列的主题:中国煤炭(高低错落的柱体与蓝色透明光,寓意森林与海洋的长期作用形成煤炭。 煤的生成馆 在煤的生成厅,设计者通过一系列化石、标本和地质史料向观众揭示了煤炭来自于植物这一科学结论。厅中复原了亿万年前的侏罗纪森林景观。巨大的硅化木、高耸的标准地层、恐龙的吼叫声、流水的滴答声、巨型恐龙骨架、复原放大可进入参观的植物细胞,给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以强大的冲击力。特别是构思奇特、内容丰富的四维动感影厅,观众在短短7分钟内,即可穿越亿万年的时空隧道,立体感受侏罗纪生存环境,亲身体验风、雷、雨、电、火山爆发、地壳运动等自然景象,在惊险和娱乐中体验煤炭的生成过程。观影过后,我们了解到了植物成煤的条件,需要有温顺的气候,植物的大量繁殖,适宜的地形以及地壳的运动。同时也说明了,山西煤炭丰富的储量,显示了山西在远古时候是一个植物和水很丰富的地区。 煤炭与人类馆 煤炭与人类息息相关,煤炭从它被发现的那一刻起,就成了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煤炭用于冶铁,铁器大规模使用,促进了农耕社会的繁荣:煤炭自身所蕴藏的巨大热能,使蒸汽机发明所孕育的近代工业革命成为现实:20世纪90年代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煤炭仍然是电力能源的原动力;目前,煤炭正以清洁能源、高效能源的崭新面貌跨入新世纪,创造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与进步凝聚了数千年无数代煤炭人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既有领先世界的辉煌,也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煤炭与人类厅,主要包括了古代煤炭开发利用、煤炭与近代工业革命、煤炭与现代生活、煤炭开发技术进步和煤炭与未来世界五个专题。 模拟矿井 没有下过矿井,我们就无法体会矿井工人的艰辛。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模拟矿井,切身感受一下。中国煤炭博物馆地下矿井是亚洲最大的地下模拟矿井,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参观路线800米。矿井主要设有八大景观:古代煤窑、运输大巷、近代煤巷、炮采工作面、地质隧道、机械化掘进工作面、影视播放区、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模拟矿井中,以我国煤炭开发历史和开采技术、劳动工具的发展为主线,通过大量实物原型或1:1比例的复制品给观众营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地下”煤炭游乐宫”。 请看这一位侧卧在地上的矿工,正在用镢头沿着煤层底部跑出一道深槽,使得上面的煤炭脱落,俗称“刨根”。旁边一位站立的矿工再用“捅枪”把没有掉落的煤炭捅落下来,俗称“落垛”。然后大块煤人来背,小块煤装进筐,人匍匐在地上托拉到井口,摇动绳铃,井上工人听到铃声,就把煤筐用辘轳提升到地面。整个古代采煤过程简单、原始而危险。近代炮掘工作面这种半机械化、半手工式的炮采法,均利用原木支柱支护工作面顶板,从井口,回风巷到工作面安装了“局部扇风机”通风,电灯代替了原始的煤油灯,相对古代矿井安全了许多。 现在来到了采煤、落煤、装煤、运煤全部机械化的现代综掘工作面。这一部掘进机工作时,螺旋形的钻头边旋转边落煤,并随着铁臂上下左右移动,强悍的钻出一条拱形巷道。它依靠履带向前移动,把钻落的煤炭堆在机器前方的铲子上,铲子两边的蟹爪式机械臂,又把煤炭拨到中间的运输带上,转动皮带就会把煤炭传送到地下煤仓,装车拉运,最后提升到地面。 现在,中国煤炭博物馆已经成为集旅游、购物、休闲、观光为—体的特色景点。煤博会展已经成为省城太原乃至山西省范围内的一个品牌。好了,中国煤炭馆的旅程到此就结束了。

山西A级景区详细名单

山西A级景区名单 "山西境内名山、江水、古建筑繁多。有宗教古建、世界遗产、晋商民俗、山西大院、太行山水、黄河、吕梁风光等。旅游景点众多,截止2017年山西的国家级景区就有160多家,那么在这上百家的旅游景点里面,山西有多少家5A级景区呢?山西4A级的景区又有多少家呢?下面本文为大家盘点了山西A级旅游景区的名单,告诉你山西有哪些5A级景区以及4A级的景区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山西各市A 级景区名单大同 A 级景区 晋城 A 级景区 晋中 A 级景区 临汾 A 级景区 吕梁 A 级景区

朔州 A 级景区 太原 A 级景区 忻州 A 级景区 阳泉 A 级景区 运城 A 级景区 长治 A 级景区 大同 A 级景区序号名称

所在地址 旅游景区级别 1 大同市云冈石窟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 2007年(5A) 2 恒山风景名胜区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大磁窑镇 4A 3 华严寺(山西省大同市) 山西省大同市矿区口泉街道口泉社区4A 4 城区善化寺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南街 4A

5 城区大同城墙景区山西省大同市城区 4A 6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山西省大同市矿区 4A 7 天镇县新平堡 大同市 3A 8 大同煤矿展览馆 大同市 2A 9

灵丘桃花山景区 大同市 1A 10 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 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城东 3A晋城A 级景区序号 名称 所在地址 旅游景区级别 1 山西晋城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2011年(5A) 2 阳城天宫王府景区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4A

3 阳城蟒河风景区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蟒河镇 4A 4 泽州珏山青莲寺景区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寺南庄北 4A 5 陵川王莽岭景区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东40公里的崇山峻岭中4A 6 高平丹朱岭景区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 4A 7 沁水柳氏民居景区

煤炭博物馆实习报告

山西煤炭博物馆 实习报告 学院:矿业工程 专业:采矿工程 班级:1408 姓名:岳家军 学号:2014003581 日期:2016.06.30

一、实习性质及目的 (一)实习性质 采矿煤博实习是采矿工程专业煤矿机电方二年级学生即将学 习专业课程前的一次实践过程,是大学学习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才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二)目的 通过本次生产实习,锻炼学生在采矿开采技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 1.通过实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煤矿以及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情况,巩固专业思想,坚定为煤炭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2.使理论更好的结合实际,对煤矿生产建立全面系统的概念,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并为以后学习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3.培养团队意识与劳动意识,为以后工作奠定牢固基础。 认识实习是高等院校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安排的一个重 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将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使我们通过实习在专业知识和人才素质两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从而为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学校也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目标。培养我们的团结合作精神,牢固树立我

们的群体意识,即个人智慧只有在融入集体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通过这次生产实习,使我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到了井巷工程的知识、井下开采的过程及在学校无法学到的实践知识。我们在实习中了解到了煤矿生产系统,以及现代煤矿开采作业的工作组织与实施基本情况。通过参观实践,使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知识面。通过生产实习,使我对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加强劳动观点起了重要作用,为即将学习的专业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要求 1.学生必须遵守实习纪律,按时参加一切实习活动,实习期间不得无故缺席和离开实习地点。 2.严格遵守国家法令、煤炭博物馆的规章制度,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保证整个实习期间的学习、参观安全。 3.虚心向老师和导游学习,密切配合现场工作人员,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认真做好实习笔记,技术消化实习内容。 4.培养劳动意识、经济观点、安全意识、团结写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 三、实习时间 本学期第18周周三上午 四、实习地点 山西省太原市中国煤炭博物馆

【城市生活指南走进太原】中国煤炭博物馆

中国煤炭博物馆 中国煤炭博物馆中国煤炭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煤炭行业专业博物馆,他的煤炭文物标本的收藏机构。博物馆永久的陈列《模拟矿井》,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在世界同类博物馆中是少见的,他集合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应用了高新技术和艺术相互结合的现代展示手段来营造出逼真的媒巷,古代手工采煤,近代打眼放炮采煤和掘进工作面,现代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工作面以及地质构造等八个景观。 中国煤炭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煤炭行业博物馆,是全国煤炭行业历史文物、标本、文献、资料的收藏中心,是煤炭工业的科普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和宣传教育机构,是崇尚科学和文明的象征。中国煤炭博物馆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和地位,被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协、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称号,被山西省授予“山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光荣称号。 中国煤炭博物馆分东、西两院,占地约11公顷,建筑面积约90,000平方米,由陈列大厅、中国煤炭科教文交流中心、学术报告厅、办公研究楼和现代科技学院等组成。 中国煤炭博物馆基本陈列总体规划为“七馆一井”:煤的生成馆、煤炭与人类馆、煤炭开发技术馆、当代中国煤炭工业馆、煤炭艺术馆、煤炭文献馆、中外交流馆和模拟矿井。现在,对外开放的有煤的生成馆、煤炭与人类馆、煤炭艺术馆、煤炭文献馆和模拟矿井。另外还新开发了古代壁画馆和煤矿安全教育馆,在全国煤炭工业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行业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中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中国煤炭博物馆坐落在“煤海”山西省的省会太原市的迎泽大街和晋祠路交汇处,是我国唯一的煤炭行业专业博物馆,他的煤炭文物标本的收藏机构。自1989年开馆以来,在文物征集、基本陈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十余年的发展使我们在全国博物馆行业具有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使煤炭古今文化得以发掘和传播。中国煤炭博物馆基本陈列将呈现给您煤炭的生成、煤炭的开发史、煤炭与近代工业革命、煤炭与人类、煤炭与艺术等内容,通过详实的文物史料,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深刻揭示了煤炭带给人类的光明与幸福。 博物馆永久的陈列——《模拟矿井》,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在世界同类博物馆中是少见的,他集合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应用了高新技术和艺术相互结合的现代展示手段来营造出逼真的媒巷,古代手工采煤,近代打眼放炮采煤和掘进工作面,现代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工作面以及地质构造等八个景观。在工作面安装有整套的采掘机械和会动的矿工蜡像,具有深厚的煤矿氛围,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他向人们展示了从古到今煤炭开采技术发展的历史。 中国煤炭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布置遵循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的基本原

煤炭博物馆实习报告

煤炭博物馆实习报告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中国煤炭博物馆实习报告 姓名:王志颖 学号: 实习名称:中国煤炭博物馆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市场营销1102班 2013年 11 月 9 日 目录 一、市场营销专业生产实习任务书----------3页 二、实习报告-------------------------------5页 1)企业概况---------------------------------------5页 1、企业介绍-----------------------------------------5页 2、参观景点-----------------------------------------5页 2)情况分析---------------------------------------6页 1、中国煤炭资源的特点-----------------------------6页 2、煤的种类-----------------------------------------9页 三、实习体会-------------------------------10页 市场营销专业生产实习任务书 一、实习目的及要求 生产实习是学生在学习了本专业大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本次实习有助于学生对其所掌握的现代市场营销

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理论认识上升到实践理解,进一步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有关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为本专业学生深入学习后续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为学生以后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为了达到本次实习的目的,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积极、主动地进行实习调研活动,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 1.了解该山西煤炭及醋企业的基本概况:发展历史、组织机构、经营范围、营销战略、营销策略等内容,了解煤炭及醋的基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 2.分析山西煤炭及醋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 3.深入分析山西煤炭及醋企业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 4.分析山西煤炭及醋企业在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发展对策。 5.实习结束后,要求每位同学认真独立完成实习报告。 三、实习程序及时间安排 本次实习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参观调研煤炭产业营销(11月4日—11月10日) 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上网查阅、收集整理有关煤炭及山西煤炭产业的二手资料; 第二阶段:到省煤炭博物馆参观、调研; 第三阶段:校内撰写有关山西煤炭产业营销的实习报告。

中国煤炭博物馆认识实习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认识实习报告 学院:矿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采矿1410 姓名:白荣财 学号: 2014003616 煤矿机电认识实习报告 1、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意在正确认识煤矿开采历史及各个时期开采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自身在煤矿相关方面的认知,为实践理论做好准备。 在技术日益更新的年代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掌握知识的最快方式。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我们能力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实习,才能判别你对于一个工作是虚拟的幻想还是真是的喜欢,便于帮助进行职业方向的选择,也可以在几个实习体验之后选择相对比较喜欢的职业岗位;只有实习,知识的缺乏,才能在学校选课,课程听讲与理解方面有了新的角度,学习的觉悟性才会有相当的提高。 2、实习地点: 中国煤炭博物馆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和地位,被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协、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称号,被山西省授予"山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光荣称号。 中国煤炭博物馆分东、西两院,占地约11公顷,建筑面积约90,000平方米,由陈列大厅、中国煤炭科教文交流中心、学术报告厅、办公研究楼和现代科技学院等组成。 中国煤炭博物馆基本陈列总体规划为"七馆一井":煤的生成馆、煤炭与人类馆、煤炭开发技术馆、当代中国煤炭工业馆、煤炭艺术馆、煤炭文献馆、中外交流馆和模拟矿井。现在,对外开放的有煤的生成馆、煤炭 与人类馆、煤炭艺术馆、煤炭文献馆和模拟矿井。另外还新开发了古代壁画馆和煤矿安全教育馆,在全国煤炭工业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行业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中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折叠馆长致辞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煤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丰厚的煤炭文化遗产,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篇章。中华民族是最早认识和利用煤炭的民族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煤炭就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为我们的祖先所认识和利用。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煤田勘探、煤炭开采、煤炭加工利用和煤炭科技事业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在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直到今天,在诸多能源中,煤炭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

山西省各地市可举办大型会展的场所

山西省各地市可举办大型展会活动场馆分布情况汇总 一、太原市 1、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 3.63万平方米太原市长风西街2号 建筑外观为碟状玉璧形平面,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使用面积3.63万平方米,展馆中部净高25米,边缘净高12米,共可布设标准展位1176个。整个展馆可分为六个独立展区和一个中心展区,每个展区通过围绕中心展区的18米公共环廊与登录大厅相连,圆形中心展区直径50米,其余六个展区及登录大厅呈扇形展开。 2、山西省展览馆 2.6万平方米太原市河西区晋祠路一段40号 山西省展览馆展览中心1991年落成,是拥有一座功能比较齐全、设施比较完善、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的新型展览场馆,其室内展场共分2层、18个展馆,可容纳3×3平方米标准展位700个;同时,还配有接待宾客、洽谈业务、举办讲座、通讯联络等服务设施。室外展场面积1.5万平方米,不仅可容纳3×3平方米标准展位500个,而且还可提供大型机械设备的展览展示。 3、太原·中国煤炭博物馆0.9万平方米太原市迎泽西大街2号(与晋祠路交汇处) 中国煤炭博物馆分东、西两院,占地约11公顷,建筑面积约90,000平方米,由陈列大厅、中国煤炭科教文交流中心、学术报告厅、办公研究楼和现代科技学院等组成。 4、滨河体育中心21300平方米太原市漪汾街1号 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体育馆建成于1998年,占地10公顷,建筑面积21300平方米,是CBA太原赛区的主场馆。中心外观雄伟,造型别致,整体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先进,竞赛功能规范,经营项目多样,充分体现了竞赛功能与国际接轨,项目设置与全民健身接轨,经营活动与市场接轨的时代要求。它的建成为太原人民提供了一处大型的体育竞赛、全民健身、休闲娱乐的综合活动场所。 5、山西省体育馆99004.83平方米太原市迎泽区双塔西街130号(近解放南路) 山西省体育馆区域北临双塔西街、东在体育西路、南靠菜园街、西至晋华物业小区。中间以解放南路为界、分为东区和西区。现有土地总面积:99004.83平方米(约150亩)。山西省体育馆是集公众集会、体育竞赛、运动训练、全民健身于一体的大型公共场所。 6、山西体育中心825333.33平方米太原市晋源区金胜镇西寨村(滨河西路) 山西体育中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长风文化商务区南侧,西临晋阳湖,东依汾河。山西体育中心占地1238亩,总投资为16亿元,包括60000座的主体育场、8000座的主体育馆、3000座的游泳跳水馆、1500座的自行车馆和综合训练馆等。山西体育中心建成后在满足专业队日常训练和群众健身活动需要的同时,还可以承担国内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或国际单项赛事。体育中心内还将举行文艺汇演、大型会展等文化、经济活动,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促进太原的经济发展。 二、大同市 1、大同市文化艺术中心展馆8091平方米大同市新建北路4号 大同市文化艺术中心(原名为大同市展览馆)始建于1969年12月,1992年撤销市展览馆,更名为大同市文化艺术中心。整个大楼占地面积为32313.28平方米,其中建筑物占地28674.4平方米,展厅面积为8091平方米,整个建筑物造型呈“工”字型,与人民大会堂造型相似,

2019.7.26山西精品旅游路线

山西精品旅游路线 2019年7月26日,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二青会”)即将正式开幕之际,为全面推介山西文化旅游资源,向世界展示山西省的旅游线路产品和文化内涵,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二青会组委会新闻宣传部联合召开“山西精品旅游线路”新闻发布会。 第一部分主题旅游线路 一、世界遗产2-3日游 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 二、古建宗教4日游 大同云冈石窟、华严寺—应县木塔—浑源恒山—五台山寺庙群—代县雁门关—太原晋祠、双塔寺 三、晋商文化游2-3日游 榆次常家庄园—太谷曹家大院—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平遥古城—灵石王家大院 四、寻根觅祖3-4日游 洪洞大槐树—尧都区尧庙—襄汾丁村—吉县壶口瀑布、人祖山—万荣后土祠—盐湖区舜帝陵、关帝庙—芮城西侯度遗址 五、太行山水4-5日游 1.南太行 平顺太行水乡—平顺通天峡—壶关太行山大峡谷—陵川王莽岭—晋城珏山—阳城蟒河、析城山 2. 中太行 盂县藏山—平定娘子关—和顺太行龙口—左权百里画廊—黎城红山—武乡龙湖

六、红色经典游 1. 烽火太行2-3日游 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文化园—武乡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武乡百团大战砖壁指挥部旧址—黎城黄崖洞革命纪念地—左权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会址—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 2.英雄吕梁2-3日游 永和红军东征纪念馆—石楼红军东征纪念馆—柳林刘志丹纪念馆—临县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临县双塔村后委旧址—兴县蔡家崖晋绥边区纪念馆—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 七、吕梁风光2-3日游 交城卦山—交城玄中寺—交城庞泉沟—方山北武当山—临县碛口古镇—汾阳杏花村—文水苍儿会 八、黄河文明5-6日游游 偏关老牛湾—河曲娘娘滩—临县碛口古镇—永和乾坤湾—吉县壶口瀑布—永济黄河铁牛、鹳雀楼—芮城大禹渡—垣曲小浪底 九、文明探源3-4日游 永和乾坤湾—吉县人祖山—尧都尧庙—襄汾陶寺遗址—万荣后土庙—芮城西侯度遗址 十、长城边塞2-3日游 1.长城古堡(外长城) 右玉杀虎口—大同德胜堡—阳高守口堡—天镇新平堡 2.边塞雄关(内长城) 偏关偏头关—宁武宁武关—代县雁门关—灵丘平型关 十一、太行古堡3-4日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