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价值小结

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价值小结
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价值小结

XX区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价值小结

一、实施情况

根据XX区科技和信息化局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和业务特点,在利用原有IT资产的前提下进行系统的资源有效整合,按照全局统一基础架构平台的指导思想,利用现有及新购服务器、存储设备搭建了服务于XX区各行政机构、各街道办事处、各处级单位云计算平台。

通过云计算平台将服务器物理资源抽象成逻辑资源,实现服务器整合,把所有业务系统迁移到云计算平台中,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让IT对业务的变化更具适应力。目前,机关内部信息网、电子政务数据中心、趋势网络版杀毒服务器、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征地帮扶信息系统、政务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平台、OA系统等应用系统已迁移到云平台中运行,目前运行在云上和物理服务器上的应用已经实现无缝融合。

目前,XX区云计算平台可以提供50个云桌面系统,通过网络提供给给各街道办事处、各处级单位对外办公窗口实现无主机办公,从而实现办公桌面统一管理、提高办公桌面可用性、可靠性,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能耗,极大减少消耗成本。

二、价值体现

2.1提高服务器利用率

还没有部署XX区电子政务云平台之前,每个应用系统都位于自己的特定物理服务器上,导致XX区中心机房出现两种情况:

1、服务器数量无序剧增,难以进行管理;

2、大多数服务器在 CPU 和存储资源方面的利用率都不足三分之一,并且无法与其他设备共享服务器利用率极低。

通过部署XX区电子政务云平台之后,云平台提供的多个虚拟机能够整合到一个物理服

务器中,可显著减少要管理的物理机数量,大幅提高处理资源和存储资源的利用率,并在降低能源成本的同时减少占用的中心机房空间。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可降低成本,轻松快速地实现投资回报。

2.2提高IT环境可靠性

为全区提供服务的社区系统、GIS系统等都属于稳定性要求很高的应用。可靠性显得非常重要。通过部署XX区电子政务云平台,可显著提高应用支撑环境的可靠性。因为应用都运行在云平台提供的虚拟机里,虚拟机没有和底层服务器绑定,所以能够在不干扰用户的情况下移动虚拟机。因此,服务器维护和升级操作都不需要中断应用程序使用。

而且,在新的应用程序启用之前,可使用虚拟机轻松对其进行测试,从而提高 IT 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管理员可以利用云平台的空闲资源运行测试虚拟机,而无需占用专门的硬件资源。这可大大增强部署应用程序的信心。

此外,云平台可实现对 IT 资源的按需访问。过去,执行重新部署需要数天时间,而启用新的应用程序则需要数周;现在,IT 方面只需投入少量精力即可快速满足用户需求。这样可以大幅提高业务环境的灵活性,信息化办公室将可以随着XX区业务系统需求的增长或改变迅速作出响应。

2.3提高IT环境管理效率

通过云平台提供虚拟机支撑应用系统的可持续运行,可大幅简化 IT 管理工作,因为不必再逐一配置和管理服务器。虚拟化可利用高级工具实现工作负载平衡、容量规划、虚拟机实时迁移和自动化部署,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2.4 高可用性、业务连续性

对任何单位来说,支撑某重要应用系统的服务器故障停机都是代价高昂的,需要为XX 区各行政机构、各街道办事处、各处级单位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应用系统服务器尤为巨大。借助云平台,可以有效提高应用系统连续性,云平台里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运行在其上的虚拟机将自动迁移到健康的物理主机上,从而不影响应用系统的正常服务。

2.5弹性调度资源应对性能变化

在没有部署云平台前,应用系统的资源配给往往采用经验作为参考值,采用最高负载要求对服务器进行选型、部署。这样子除了对服务器资源造成浪费外,还可能出现服务器过载,导致业务系统无法使用的风险。例如,社区系统,平台使用的人数都基本一样,但到了人口普查等特效时间段,可能服务器会无法支撑过多的访问而导致无法使用。

通过云平台资源弹性调度的功能,可以有效应对应用系统的这种变化,云平台可以随着应用系统的负载情况提供刚好够用的资源,关闭那些不需要服务器或降低服务器的能耗,在应用服务器(云平台提供的虚拟机)过载的时候,云平台可以自动启动更多的虚拟机为此应用提供负载均衡服务。

XX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 (4) 1.1 项目名称 (4) 1.2 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责任人、项目法人 (4) 1.3 项目承建单位及负责人 (4) 1.4 项目监理单位及项目责任人 (4) 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4) 1.6 定义 (4) 1.7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7) 1.8 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12) 第2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与职能 (17) 2.1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7) 2.2 项目建设单位职能 (17) 第3章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8) 3.1 现状分析 (18) 3.2 机房建设内容分析 (20) 3.3 数据中心建设内容分析 (23) 3.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6) 第4章总体建设方案 (28) 4.1 建设原则和策略 (28) 4.2 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29)

4.3 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31) 4.4 总体建设方案 (32) 第5章机房建设方案 (37) 5.1 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 (37) 5.2 机房装修 (38) 5.3 顶棚装修工程 (38) 5.4 机房配电系统 (42) 5.5 机房空调系统 (47) 5.6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49) 5.7 机房UPS(不间断电源)系统 (53) 5.8 机房安防与门禁系统 (54) 5.9 机房机柜与KVM系统 (56) 5.10 机房消防系统 (61) 5.11 机房布线建设方案 (65) 5.12 电磁屏蔽机房 (66) 第6章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70) 6.1 设计原则 (70) 6.2 功能设计 (71) 6.3 应用系统整合方案 (108) 第7章运维管理设计 (109) 7.1 概述 (109)

云计算的管理、架构、安全、网络与服务

云计算的管理、架构、安全、网络与服务 云计算的魅力在于用户只要有身份证和信用卡就可以开始使用,但这也是问题所在。这么简单的服务势必会给毫无准备的IT部门带来许多挑战。之前我们已经多次碰到过这个现象:某项技术易于采用的优点到头来却变成了意料之外的管理难题,比如虚拟化技术导致虚拟机散乱,智能电话带来新的安全风险,即时通讯引发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 作者旨在向IT经理们介绍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云计算的优点,包括使用简单、灵活和较低成本;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小风险。这篇实用指南包括了许可、管理工具、带宽、安全和架构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表明我们仍处于云计算的早期阶段,这意味着,相关工具和技术还在不断完善中。比方说,经过长达两年的测试后,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的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服务在去年底才推向市场;监测、管理和负载平衡等企业级功能仍在其规划当中。同样,谷歌应用引擎(App Engine)属于预览版本。微软的Azure云服务也属于预览版本,目前只有Windows开发人员可以使用有限的功能,其他早期采用者无法使用。 不过现在可以开始规划了,你既可以实际感受这种新的IT交付模式(包括了解各种故障和缺陷),又可以比其他在考虑独自利用云服务的公司同事超前一步。 一、管理篇 牢牢控制云计算 管理云计算服务的工具形形色色,既可以使用简单的仪表板,让你在几分钟内就能创建虚拟软件栈;也有能够处理各种配置和管理任务的企业级平台。云计算使用越广泛,就越需要那些高端工具。

亚马逊、谷歌及其他云服务提供商提供了帮助客户入手的基本工具。比方说,谷歌应用引擎的管理控制台可以显示流量大小、带宽、CPU利用率以及谷歌托管应用程序的出错率,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你深入研究日志文件,并获得其他详细数据,还可以用它来控制管理权限、管理应用程序的升级。 然而,应用引擎仍属于“预览”版本;这意味着,随着需求越来越高,这些工具将无力满足要求。谷歌的产品经理Pete Koomen承认:“我们还缺少一部分功能。” 我们看到,云服务提供商、新兴公司和系统管理厂商都在竞相为客户提供功能更齐全的工具,以管理云环境中的资源。亚马逊表示,它会“很快”为弹性计算云服务推出新的管理控制台和云监测功能。亚马逊已经在提供一些基本功能,比如使用命令行界面创建亚马逊机器映像(Amazon Machine Images)的功能。管理控制台让用户可以配置及管理EC2资源,而监测功能将包含EC2实例和“可用区域”(availability zones)方面的实时度量――可用区域是客户为了确保冗余和最高可用性而选择的亚马逊基础架构中的一部分。亚马逊还计划在2009年提供负载均衡和自动扩展功能。 专门从事云管理的公司是另一个选择。RightScale公司的托管服务平台包括管理仪表板、数据库和网站管理、批处理、多服务器部署功能以及自动扩展功能。提供基本功能的开发版本可免费使用,但大多数IT部门会需要RightScale的另外三个版本(网站版、网格版和高级版),这些版本的起价为每月500美元,外加2500美元的一次性费用。 RightScale创办于2007年,以管理亚马逊网络服务起家;如今扩大了业务范围,可以管理其他公共云服务,包括FlexiScale和GoGrid的云服务。RightScale 还为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Eucalyptus公共云提供了一个平台,把面向云计算的开源Eucalyptus软件部署在集群服务器上。它实际上是一个研究测试项目,但目的是通过RightScale的仪表板,能够管理公共云和基于Eucalyptus的专有云。

云计算的未来发展趋势(精)

今天我们整体来说说整个云计算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 互联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用户可以通过云计算在互联网上处理庞大的数据和获取所需的信息。从云计算的发展现状来看, 未来云计算的发展会向构建大规模的能够与应用程序密切结合的底层基础设施的方向发展。另外, 不断创建新的云计算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完善的互联网服务也可作为云计算的一个发展方向。 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方面,Google 公司认为对云计算的应用意味着未来是数据跟着用户走。用户如果买了一台新的计算机,不用担心数据的拷贝或新应用软件的安装,只需要有浏览器就能拥有需要的一切环境、内容和信息。这还不止是在电脑上,未来用手机、电视、可视电话以及其他设备也可以接触这样的信息。未来应用软件将全部移植到云端,经过浏览器可以得到所有网上的内容,也可以做今天需要应用软件做的内容。如今,Google 做的一些软件已不用担心储存缺失,因为它们都储存在云端服务器里面。 微软认为云计算的下一步发展就是将这些用户通过互联网更紧密地连接起来,并向他们提供云计算服务。微软正在创造这样一种用户体验,即从一般设备存储转移到任何时间都可以存储的模式。微软从战略上将自己未来的云计算发展方向确定为三条路线:完成企业软件组合向网络服务的转型、发布PC 软件的网络版及继续建设数据中心网络。 按照 2006 年 Sun 公司推出的基于云计算理论的“黑盒子”计划,规划中将来的数据中心将不会局限于拥挤、闷热的机房中,而是一个个可移动的数据中心。它既可以为拥有上万名雇员的大型公司服务,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至于这种数据中心的最佳安放位置,在技术上可以是郊外的田野,但最好还是发电站附近,这样可以实现成本最低化。 对于云计算技术的未来,研究人员认为它很可能彻底改变用户使用电脑的习惯,使用户从以桌面为核心使用各项应用转移到以 Web 为核心进行各种活动。计算机也有可能退化成一个简单的终端,不用再像现在一样需要安装各种软件,同时

互联网+电子政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互联网+电子政务云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1前言 (4) 2项目概述 (4) 2.1建设背景 (4) 2.2建设意义 (5) 2.3建设原则 (11) 2.3.1实用性 (11) 2.3.2开放性与标准化 (12) 2.3.3先进性、成熟性和可扩充性 (12) 2.3.4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13) 2.3.5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14) 2.3.6业务多样性 (14) 2.3.7最佳性价比 (14) 2.4建设目标 (15) 2.5编写依据 (16) 3需求分析 (17) 4互联网+电子政务建设内容 (24) 4.1城市基础数据库 (24) 4.1.1系统概述 (25) 4.1.2需求分析 (25) 4.1.3系统功能 (25) 4.2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 (26) 4.2.1移动电子政务平台 (27) 4.3政务协同办公 (28) 4.3.1远程医疗系统 (29) 4.3.2区域卫生系统 (30)

4.3.4医讯通平台 (33) 4.4政务公共服务平台 (33) 4.5无线政务平台 (36) 4.6统一身份认证 (39) 4.7电子证照 (39) 5云计算中心总体设计 (39) 5.1云计算中心设计原则与规范 (39) 5.2云计算中心设计目标 (43) 5.3云计算中心方案设计 (44) 5.3.1云计算中心资源池设计 (47) 5.3.2云计算中心云管理平台设计 (60) 5.3.3云计算中心网络系统设计 (83) 5.3.4云计算中心安全系统设计 (102) 5.3.5云计算中心备份容灾设计 (205) 6建设范围 (211) 7运维服务质量体系 (212) 7.1运维服务体系建设说明 (212) 7.1.1运维服务体系建设需求 (212) 7.1.2运维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214) 7.1.3运维服务体系建设意义 (214) 7.2运维服务体系架构 (215) 7.2.1服务宗旨 (215) 7.2.2体系建设内容 (216) 7.2.3运维服务体系架构 (219) 7.2.4运维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 (221) 7.2.5运维制度建设 (224)

云计算数据管理平台项目实施方案

云计算数据管理平台项目实施方案

目录 1.项目实施方案 (5) 1.1.项目实施 (5) 1.1.1.实施总体要求响应和承诺 (5) 1.1.2.项目实施内容 (5) 1.2.项目组织架构 (6) 1.2.1.项目实施内部组织架构 (6) 1.2.2.甲乙方联合项目组织架构 (12) 1.3.项目人员配置和管理承诺 (18) 1.4.项目人员保障 (19) 1.4.1.实施工作配置相应资质和数量承诺 (19) 1.4.2.总体资源配置和工作量估算 (19) 1.4.3.具体人力资源配置 (20) 1.5.实施进度计划 (20) 1.6.项目实施过程 (22) 1.6.1.系统运行维护 (22) 1.6.2.系统优化完善 (26) 1.6.3.数据治理 (30) 1.7.项目交付物及质量要求响应 (31) 1.8.项目管理方案 (35) 1.8.1.项目管理方法论 (35)

1.8.3.项目进度管理 (40) 1.8.4.项目需求管理 (40) 1.8.5.项目配置管理 (41) 1.8.6.项目变更管理 (43) 1.8.7.项目质量管理 (45) 1.8.8.项目风险管理 (65) 1.8.9.项目沟通管理 (70) 1.9.测试方案 (73) 1.9.1.总体测试策略 (73) 1.9.2.总体测试方案 (74) 1.9.3.单元测试方案 (112) 1.9.4.集成测试方案 (124) 1.9.5.系统测试方案 (126) 1.9.6.测试组织 (143) 1.9.7.测试工具 (148) 1.9.8.自动化测试 (153) 1.9.9.软件测试知识库 (160) 1.9.10.实施测试 (163) 1.10.应急计划 (164) 1.10.1.本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 (164) 1.10.2.重大风险及规避措施 (166)

电子政务云平台设计指南

(一)“信息孤岛”的形成 由于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各自规划、分散建设、独立运行的,而且数据格式与标准互不相同,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组织、规划和互联。“数据王国”仍然存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本来可以向公众公开的文件、信息、资源依然被掌握在各个部门手中,不能由其他部门和社会公众及时共享造成了“信息孤岛”现象。 五、设计内容及重点 (一)需求设计 1.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是指由县级以上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运用云计算技术,统筹利用已有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应用支撑等资源和条件,统一建设并为各政务部门提供基础设施、支撑软件、应用功能、信息资源、运行保障和信息安全等服务的电子政务综合性服务平台。 2.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紧紧围绕各级政务部门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提高履行职责能力的迫切需要,为各部门实现政务、业务目标提供公共的技术环境和服务支撑。 3.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有效支持政务部门灵活、快速部署业务应用,满足业务不断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4.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以及行业系统与地方应用条块结合的需要。 5.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大量数据访问、存储和智能化处理的需要。 6.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安全可靠运行的需要。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 QWB_2014智慧城市圈子专注产业链的概念普及、报告分析及趋势等的行业分享,致力于搭建IT大佬、政界、商界、学界的跨界智力及项目对接平台!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11﹞13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和《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充分发挥既有资源作用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潜能,开展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继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全面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指南。 一、设计目的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建设实施方案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建设方案 ——暨省网上政务大厅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编制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处编制人员:审核人员: 审批人员: 编制日期:

目录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1) 1.3编制单位 (1) 1.4编制依据 (1) 1.5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2) 1.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2) 1.7效益及风险 (2)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4) 2.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4) 2.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5) 第三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6) 3.1背景与现状 (6) 3.2存在的问题 (7) 3.3需求分析 (8) 3.4系统功能指标 (9) 3.5信息量指标 (9) 3.6系统性能指标 (10)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12)

4.1指导思想 (12) 4.2总体设计原则 (12) 4.3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13) 4.4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1 4 4.5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14) 第五章详细设计方案 (19) 5.1物理资源层 (20) 5.2资源抽象与控制层 (22) 5.3政务云服务层 (23) 5.4政务云网络 (32) 5.5安全系统设计 (37) 5.6备份系统设计 (49) 5.7运行维护系统设计 (50) 5.8应急响应 (53) 5.9系统配置及软硬件选型原则 (53) 5.10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56) 5.11服务交付以及报价模式 (58) 第六章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59) 6.1领导和管理机构 (59) 6.2项目实施机构 (59) 6.3运行维护机构 (59) 6.4项目招标方案 (59)

云计算技术及发展趋势

《云计算技术及发展趋势》 来源:中国安防行业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3765437.html,) 目录 1、云计算发展历程大事记 (1) 2、步入云计算 (4) 3、云计算环境下的泛联路由平台 (13) 4、云计算服务的大规模计算网络 (18) 5、云计算的统一基础网络 (27) 6 云计算时代IT产业六大发展趋势 (33) 7、云计算发展的全景路线图 (35) 8、浅议未来安全云计算发展技术趋势 (39) 内容 1、云计算发展历程大事记 众所周知,云计算被视为科技界的下一次革命,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追根溯源,云计算与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不无关系,更是虚拟化、效用计算、SaaS、SOA等技术混合演进的结果。那么,几十年来,云计算是怎样一步步演变过来的呢?本文总结回顾了云计算发展历程中的点滴事件: 1959年6月,ChristopherStrachey发表虚拟化论文,虚拟化是今天云计算基础架构的基石。 1961年,JohnMcCarthy提出计算力和通过公用事业销售计算机应用的思想。 1962年,J.C.R.Licklider提出“星际计算机网络”设想。 1965年美国电话公司WesternUnion一位高管提出建立信息公用事业的设想。 1984年,Sun公司的联合创始人JohnGage说出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名言,用于描述分布式计算技术带来的新世界,今天的云计算正在将这一理念变成现实。 1996年,网格计算Globus开源网格平台起步。 1997年,南加州大学教授RamnathK.Chellappa提出云计算的第一个学术定义“,认为计算的边界可以不是技术局限,而是经济合理性。

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方案设计分析.docx

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方案设计分析1XXX省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需求分析 1.1功能需求 (1)IT资源池化需求数据中心计算、网络、存储等资源均进行虚拟化,形成计算资源池、网络资源池、存储资源池,达到可被云平台统一调度、自动化部署的效果。(2)安全可靠的云服务需求参照中Y网信办、国家信息中心等部门对政务云安全架构以及公安部等级保护三级的要求,对政务云的安全进行顶层架构设计,部署硬件安全、云安全软件和安全管理平台等设备,满足云平台自身架构、租户内部以及不同租户间的安全防护需要。同时,政务云平台可提供虚拟防火墙、虚拟堡垒机、虚拟负载均衡等安全云服务。(3)虚拟数据中心需求政务云平台可为各省直部门提供虚拟数据中心(vDC)服务,不同vDC达到逻辑隔离和安全可控,vDC的管控和运维可由各vDC管理员负责。vDC 支持对云资源的自动化部署、可视化监控等操作。(4)高效的运维管理需求建设云运维中心,实现可视化、自动化运维,提升运维效率,对云环境下的运维框架、流程完善、职责划分进行系统性优化;根据各单位管理需要,个性化制定政务云运维、管理组织架构,并制定在线云资源开通流程及现有业务迁移规划。(5)大数据服务功能需求云平台提供大数据平台服务。云平台部署大数据平台,各租户可通过申请获取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可提供数据抽取、数据整合、数据分析等工作,租户可部署相关软件抽取大数据平台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及展示,完成大数据软件搭建,减少各单位重复建设。

1.2性能需求 (1)计算性能需求通过对计算性能评估,需采用E7系类高性能处理器组建计算资源池,提供相同计算能力的情况下,减少对机房空间的占用。计算设备需要满足电信级可靠性,保障计算节点稳定运行。随着各局委办业务不断迁移上线,虚拟机数量不断增加,所有虚拟机均通过云平台统一纳管,根据初步估算,要求云平台管理虚拟机数量大于4000个。(2)存储性能需求随着业务访问量不断提升,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量不断增加,系统对存储的存储容量、读取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存储资源池达到600000IOPS,单台存储容量可扩展到PB级。 (3)网络性能需求为保证业务正常访问,数据中心采用千兆接入,万兆到核心。核心设备转发性能满足不低于50T全限速转发,SDN控制器不低于20XX0个的控制通道数,满足因业务增多对网络设备和控制器的需求。(4)安全设备性能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的省直部门将相关业务迁移到云平台,政务云平台的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流量越来越大,安全性要求也会随之提高。出口安全及云平台内部安全设备性能整体吞吐量不低于320G。(5)可靠性需求政务云平台运行着各类实时业务系统和非实时业务系统,业务系统必须保证无中断运行,对支撑设备和平台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虚拟机迁移中断时间不高于2min,不影响业务使用。 1.3标准规范体系需求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以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为准则,梳理国家、省现有电子政务现有标准规范,在XXX省已有标

云计算的未来发展趋势

今天我们整体来说说整个云计算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互联网的功能越来越强健,用户可以通过云计算在互联网上处理庞杂的数据和获取所需的信息。从云计算的发展现状来看,未来云计算的发展会向构建大规模的能够与应用程序密切结合的底层基础设施的方向发展。 另外,不断创建新的云计算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完善的互联网服务也可作为云计算的一个发展方向。 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方面,Google公司认为对云计算的应用意味着未来是数据跟着用户走。用户如果买了一台新的计算机,不用担心数据的拷贝或新应用软件的安装,只需要有浏览器就能拥有需要的一切环境、内容和信息。 这还不止是在电脑上,未来用手机、电视、可视电话以及其他设备也可以接触这样的信息。未来应用软件将全部移植到云端,经过浏览器可以得到所有网上的内容,也可以做今天需要应用软件做的内容。如今,Google做的一些软件已不用担心储存缺失,因为它们都储存在云端服务器里面。 微软认为云计算的下一步发展就是将这些用户通过互联网更严紧地连接起来,并向他们提供云计算服务。微软正在创造这样一种用户体验,即从大凡设备存储转移到任何时间都可以存储的模式。微软从战略上将自己未来的云计算发展方向确定为三条路线: 完成企业软件组合向网络服务的转型、发布PC软件的网络版及继续建设数据中心网络。 按照2006年Sun公司推出的基于云计算理论的“黑盒子”计划,规划中将来的数据中心将不会局限于拥挤、闷热的机房中,而是一个个可移动的数据中心。它既可以为拥有上万名雇员的大型公司服务,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 至于这种数据中心的最佳安放位置,在技术上可以是郊外的田野,但最佳还是发电站附近,这样可以实现成本最低化。 对于云计算技术的未来,研究人员认为它很可能彻底改变用户使用电脑的习惯,使用户从以桌面为核心使用各项应用转移到以Web为核心进行各种活

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商网云政务 结合现代通信技术,把政府所有信息化资源统一接入和管理起来,利用电子政务网的基础网络以服务的形式为有需要的政务部门提供政务服务。 解决方案: 一、平台建设的目的 利用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结合现代通信技术,把政府所有信息化资源统一接入和管理起来,利用电子政务网的基础网络以服务的形式为有需要的政务部门提供云政务服务。同时,把政府部门的公开资源也通过平台有效的整合,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其他需要的部门或应用(如无线城市),实现无线资源、信息资源、政府的服务资源的充分共享,打造一个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数字化政务”! 二、平台建设的意义 本平台的建设无论是从提高政府职能,服务民生,还是在响应国家、市委市政府在云计算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推动业务扩展、服务广大民生 从服务民生来说,通过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可以快速实现低保比对、社会保险查询等民生关心的问题;从服务社会来说,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民众可以利用手机拍摄卫生死角进行举报,实现全民参与。 2、提高政府效率、保证政令畅通 利用现代通信网的网络资源和移动终端的随身性、方便性,为公务人员提供随时随地获取权限内的政务信息的手段,尤其是为出差中或临时不在办公室的公务人员提供了突破地域和空间以及有线网络长度的限制的工作方式,必将会大大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确保政令畅通,提升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 3、统一资源管理、实现节能降耗 通过该平台可以把政府部门的资源(政务系统、行管部门的业务系统、与政府部门配合的社会服务体系(如社会救助单位)的资源)释放出来,可以方便实现多维政务信息的融合; 因为平台采用统一的网络隔离、安全传输以及应用数据等方面的安全措施保证了政务的安全性,避免了因各政务部门单独建设整套系统(网络、平台、安全设备等)而产生的重复投资,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

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 产品概述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IT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IT平台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与此同时,很多企业的IT机构却因为这种提升而面临着新的困境,如高昂的硬件成本和管理运营成本、缓慢的业务部署速度以及缺乏统一管理的基础架构。 H3C公司依托其强大的技术实力、产品与服务优势,以及深入人心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为企业数据中心IaaS云计算基础架构提供最优化的虚拟化与云业务运营解决方案。通过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实现数据中心IaaS云计算环境的中央管理控制,以简洁的管理界面,统一管理数据中心内所有的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不仅能提高管理员的管控能力、简化日常例行工作,更可降低IT环境的复杂度和管理成本。 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改变了传统IT行业的消费模式和商业模式,IT部门通过网络提供软硬件和服务,消费者从以前的“购买软硬件产品”向“购买IT服务”转变,并通过网络浏览器来获取和使用服务。在这一新的服务模式下,IT部门成为了业务部门的云计算服务提供方。利用H3C CAS 云计算管理平台,构建灵活的IaaS服务资源平台,从而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虚拟基础架构访问体验。此外,IT 部门还可以通过提高整合率、任务自动化和简化管理来降低成本。 产品特点 直观的配置与管理 完全基于B/S架构的管理控制台,不仅让您轻松组织和快速部署整个IT环境,而且还能对包括CPU、内存、磁盘I/O、网络I/O等重要资源在内的关键元件进行全面的性能监测,为管理员实施合理的资源规划提供详尽的数据资料。 智能的资源配置优化 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为虚拟机中运行的应用程序提供简单易用、成本效益高的高可用性功能。硬件故障导致的服务器或虚拟机宕机再也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H3C CAS提供的资源智能调度能力会为这些服务器或虚拟机自动选择最佳的重新运行位置。 支持IEEE 802.1Qbg 支持IEEE 802.1Qbg(EVB)协议,与H3C S5800系列交换机及iMC网管组件配合,能够实现对虚拟机流量的全面监控。 自助服务管理 通过将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物理资源抽象成按需提供的弹性虚拟资源池,以消费单元(即组织或虚拟数据中心)的形式对外提供服务,各个消费单元之间完全隔离,由各自的管理员进行监

企业云计算管理平台规划设计方案

云计算咨询项目 云计算管理平台规划设计方案

目录 一. 概述 (4) 1.1 建设背景 (4) 1.2 建设目标 (5) 二. 规划思路 (6) 2.1 云计算整体规划思路 (6) 2.2 云管理平台总体目标架构 (6) 三. 基础设施云管理平台建设规划 (8) 3.1 功能架构描述 (8) 3.2 服务管理功能域 (11) 3.2.1 服务目录要求 (11) 3.2.2 服务目录管理 (12) 3.2.3 服务流程支撑 (14) 3.2.4 自助服务门户 (14) 3.2.5 配置数据管理 (15) 3.3 监视功能域 (17) 3.3.1 数据采集管理 (18) 3.3.2 性能管理 (23) 3.3.3 健康管理 (25) 3.3.4 容量监视 (28) 3.3.5 告警管理 (31) 3.3.6 拓扑管理 (32) 3.4 资源调度功能域 (33) 3.4.1 资源纳管封装 (33) 3.4.2 模板管理 (39) 3.4.3 部署调度 (41) 3.5 采集与控制功能域 (46) 3.5.1 性能采集 (47) 3.5.2 告警采集 (49) 3.5.3 配置采集 (50) 3.5.4 操作控制 (52) 3.6 管理流程说明 (53) 四. 虚拟桌面云管理平台建设规划 (55) 4.1 整体功能架构描述 (55) 4.2 桌面虚拟化云管理平台规划 (56) 4.2.1 接入层支持 (58) 4.2.2 身份认证管理 (61) 4.2.3 会话管理 (62) 4.2.4 资源管理 (65) 4.2.5 用户和用户组管理 (67) 4.2.6 系统维护管理 (69)

云计算管理平台项目技术

云计算管理平台项目技术要求 项目背景 XXX目前有900多个虚拟机、90台宿主机、8个HA,随着公司信息化、 虚拟化的发展,这些基础资源还会增加,因此需要一套功能齐全的云计算管理平台来加强对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资源管理。 云计算管理平台整合了私有云计算管理的需求特征,通过集成虚拟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分配、部署及监控,打破单个运算对资源的独占,从而帮助企业(管理员)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高效利用。平台可以自动管理和动态分配、部署、配置、重新配置以及回收资源,也可以自动安装软件和应用。用户通过自服务界面提交请求,每个请求的生命周期由平台维护。 从最根本的意义来说,云计算管理就是数据存储在云端,应用和服务也存储在云端,充分利用数据中心强大的计算能力,实现用户业务系统的自适应性。 一、总体要求 通过本次产品或项目实现IT能力的服务化供应,并实现云计算管理的各种特性:资源共享、自动化、自服务、可扩展,冗余和异地容灾等等。 本次产品或项目需要管理32颗以上物理CPU服务器群、多个HA的IT环境,系统引入并不改变目前主体架构、不影响目前生产与应用等。 本次产品或项目技术指标和参数要求如下,但不限子如下要求: 1、开放性和兼容性 提供的云计算平台其各项技术应保证具有开放性和可移植性,设备的软件和硬件提供开放的应用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公司目前现有的业务系统及其他厂家同类型应用系统进行互通。 技术方案应该采用开放的架构,全面采用业界主流的技术标准,能够支持不同厂商和种类的硬件

云计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云计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文章分析了云计算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强调了云计算终端的重要性。 关键词:云计算;应用虚拟化;云计算终端 Cloud computing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rend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loud computing, and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cloud computing terminal. Key words:cloud computing, application virtualization, cloud computing terminal 引言 21世纪初期,崛起的Web2.0让网络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网站或者业务系统所需要处理的业务量快速增长,例如视频在线或者照片共享网站需要为用户储存和处理大量的数据。这类系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在用户数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快速扩展原有系统,随着移动终端的智能化、移动宽带网络的普及,将有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进入互联网,这意味着与移动终端相关的IT系统会承受更多的负载,而列于提供数据服务的企业来讲,IT系统需要处理更多的业务量。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其电力成本、空间成本、各种设施的维护成本快速上升,直接导致数据中心的成本上升,这就面临着如何有效地、更少地利用资源解决更多的问题。同时,随着高速网络连接的衍生,芯片和磁盘驱动器产品在功能增强的同时,价格也在变得更加低廉,

基于云技术的电子政务云平台体系架构

基于云技术的电子政务云平台体系架构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不断加强,电子政务是重要抓手。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中特别指出要"推进新技术在电子政务项目中的应用。鼓励在电子政务项目中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下一代互联网、绿色节能、模拟仿真等新技术,推动新技术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并且强调要保障电子政务项目安全可控。 电子政务云(E-government cloud)是属于政府云,结合了云计算技术的特点,对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精简、优化、整合,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在政务上实现各种业务流程办理和职能服务,为政府各级部门提供可靠的基础IT服务平台。电子政务云通过统一标准不仅有利于各个政务云之间的互连互通,避免产生“信息孤岛”,也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建设资金。 而我国电子政务战略计划的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基于国内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各级政府部门、机关所建立的本单位电子政务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这些异构、功能单一、互通互联互操作性差的系统基础之上建立起高效、安全、稳定、可靠的统一电子政务系统就成为我国电子政务云发展所必须解决的关键。 基于此,安徽商网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技术的层次化电子政务平台体系结构,通过构建性能良好、功能完善的电子政务云平台来解决这一问题。 平台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新技术和新产品出现。云计算技术与电子政务相结合,就是一种电子政务建设新模式。基于云技术,

安徽商网提出了一种层次化的电子政务云平台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上文所提出的电子政务云平台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基础设施层(IaaS) 以虚拟服务器的方式向政府部门交付IaaS服务,它的技术实现本质是在云操作系统层将下层的云基础资源以虚拟机的方式进行组织,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及相关的资源管理技术。服务器虚拟化能够将一台物理服务器虚拟成多台虚拟服务器,供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并通过对虚拟化服务器进行隔离封装来保证其安全性。 2、平台支撑层(PaaS) PaaS服务是为政府部门提供应用软件的开发、测试、部署和运行环境的服务。这里的“环境”即包括那些用于直接承载应用软件的运行平台(例如应用服务器),又包括支撑软件运行的辅助系统软件。支撑PaaS服务的技术主要是与分布式系统相关的关键技术。 3、应用软件层(SaaS)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建设实施方案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建设方案——暨省网上政务大厅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编制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处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审批人员: 编制日期:

目录 目录....................................................................................... I 第一章项目概述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1) 1.3编制单位 (1) 1.4编制依据 (1) 1.5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2) 1.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2) 1.7效益及风险 (2)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4) 2.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4) 2.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5) 第三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6) 3.1背景与现状 (6) 3.2存在的问题 (7) 3.3需求分析 (8) 3.4系统功能指标 (9) 3.5信息量指标 (9) 3.6系统性能指标 (10)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12)

4.1指导思想 (12) 4.2总体设计原则 (12) 4.3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13) 4.4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14) 4.5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14) 第五章详细设计方案 (19) 5.1物理资源层 (20) 5.2资源抽象与控制层 (22) 5.3政务云服务层 (23) 5.4政务云网络 (32) 5.5安全系统设计 (37) 5.6备份系统设计 (49) 5.7运行维护系统设计 (50) 5.8应急响应 (53) 5.9系统配置及软硬件选型原则 (53) 5.10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56) 5.11服务交付以及报价模式 (58) 第六章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59) 6.1领导和管理机构 (59) 6.2项目实施机构 (59) 6.3运行维护机构 (59) 6.4项目招标方案 (59)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综述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 Vol. 27, No.10, 2011 专家论坛 微型电脑应用 2011年第27卷第10期 ·1· 文章编号:1007-757X(2011)10-0001-03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综述 虞慧群,范贵生 摘 要:云计算是当前信息产业的热点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定义、特征和模型3个方面,介绍了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对云计算的虚拟化、资源管理、安全性、分布式编程、数据存储等核心技术和云计算标准进行综述,并对分析主流的云计算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云计算,云产业,云安全,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近年来,云计算快速成为了一种广泛接受的计算模式。工业界和学术界对云计算的核心概念有了一定的共识,对云计算提供新的服务和消费商业模式有了基本认同。另外,云计算产业应用,需要满足服务质量需求、服务层协议和标准支撑,得到了普遍认同[1]。 鉴于云计算有广阔应用前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它列为优先发展的战略产业,众多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云应用产品。然而,云计算产业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云计算从理论基础、技术、服务模式和标准化工作等方面都不够成熟。云计算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研究和开发。 本文主要综述云计算相关技术,着重阐述云计算的基本概念,核心技术和标准化工作,并分析主流的云计算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1 云计算的概述 1.1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网络化计算模式,尚缺乏统一的定义。美国NIST 的定义是[ 2]:云计算是一种能够通过网络随 时随地、按需方式、便捷地获取计算资源(包括网络、服务 器、存储、应用和服务等)并提高其可用性的模式,这些资 源来自一个共享的、可配置的资源池,并能够以最省力和无 人干预的方式获取和释放。 云计算具有如下5个基本特征[3]: (1)计算能力以服务形式提供:服务的提供者与使用 者分离,使用者无需拥有IT 资产。 (2)基于网络的计算: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能力, 并可以通过标准方式访问,以通过众多瘦客户端或胖客户端 推广使用(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PDA 等)。 (3)资源共享:供应商的计算资源被集中,以便以多 用户租用模式服务所有客户,同时不同的物理和虚拟资源, 可根据客户需求动态分配和重新分配。客户一般无法控制或 知道资源的确切位置。这些资源包括存储、处理器、内存、 网络带宽和虚拟机器。 (4)快速伸缩性:可以快速有弹性地提供计算能力。 对客户来说,可以租用的资源看起来似乎是无限的,并且可 在任何时间购买任何数量的资源。 (5)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定制服务,支付服务的多少 取决于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的计量。 1.2 云计算的模型 云计算基于计算资源池,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 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4]。云计算的参考模 型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云计算模型框架 ——————————— 基金项目: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07SG32) 作者简介:虞慧群,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237 范贵生,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助理研究员,上海,200237

什么是云计算管理平台

云计算经过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纵深的领域,企业的基础设施不再是单纯的物理机或虚拟化平台,还包括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并且有更多的企业选择云服务商提供的云服务,在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多云管理成为一种不可扭转的趋势的情况下,云计算管理平台也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成为当前企业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那什么是云计算平台呢,接下来跟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云计算管理平台(CMP)是云计算管理的一部分,而云计算管理方法有三种主要的类型。云计算管理的第一种类型是服务级管理,它主要涉及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管理和控制。第二类管理是云计算供应商们提供的本地管理系统,它是针对那些供应商的。而第三种管理则是云计算管理平台,它可提供更多的资源级管理以便于控制和管理诸如存储、计算、应用程序和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通常来说,选择一家云计算管理平台供应商往往是一项困难的任务。每一家供应商所提供的参与者数量和广泛的功能似乎都遵循着以下模式中的一个或若干个:以开发运行为重点的、以运营为重点的或者以管理为重点的。 新一代云计算平台,能通过单一入口广泛各种超大规模公有云的统一监控、资源编排、资产管理、成本管理等管理功能,同时也支持私有云和物理裸机环境的统一纳管。平台具有统一门户、CMDB配置数据库、IT服务管理、运维自动化和监控告警等主要模块,支持客户自助在线处理订单、付款销账、申报问题、管理维护等商务运营流程,而且安畅网络对客户的管理、交付、技术支持也都完全在平台上运行,这极大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并大幅降低成本,业务交付速度更快、自动化程度更高、成本更具竞争力、用户体验更佳。

安畅网络是中国市场专业的云托管服务商(Cloud MSP),在数据中心和云计算领域有近十年的专业交付和管理经验,目前正服务于2000多家企业级客户并与全球多家超大规模公有云服务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云计算驱动产业变革的今天,安畅以客户需求为驱动,积极投资于核心技术研发和团队组织的云原生技能,致力于成为IT 新生态和产业互联网的新一代连接器。为客户提供“云+大数据+AI”的咨询、集成和管理服务,以及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利用新技术进行业务创新,实现数字化变革。

云计算技术的产生、概念、原理、应用和前景

云计算技术的产生、概念、原理、应用和前景 赛迪网:2006年谷歌推出了“Google 101计划”,并正式提出“云”的概念和理论。随后亚马逊、微软、惠普、雅虎、英特尔、IBM等公司都宣布了自己的“云计划”,云安全、云存储、内部云、外部云、公共云、私有云……一堆让人眼花缭乱的概念在不断冲击人们的神经。那么到底什么是云计算技术呢?对云计算技术的产生、概念、原理、应用和前景又在哪里? 一、云计算思想的产生 传统模式下,企业建立一套IT系统不仅仅需要购买硬件等基础设施,还有买软件的许可证,需要专门的人员维护。当企业的规模扩大时还要继续升级各种软硬件设施以满足需要。对于企业来说,计算机等硬件和软件本身并非他们真正需要的,它们仅仅是完成工作、提供效率的工具而已。对个人来说,我们想正常使用电脑需要安装许多软件,而许多软件是收费的,对不经常使用该软件的用户来说购买是非常不划算的。可不可以有这样的服务,能够提供我们需要的所有软件供我们租用?这样我们只需要在用时付少量“租金”即可“租用”到这些软件服务,为我们节省许多购买软硬件的资金。我们每天都要用电,但我们不是每家自备发电机,它由电厂集中提供;我们每天都要用自来水,但我们不是每家都有井,它由自来水厂集中提供。这种模式极大得节约了资源,方便了我们的生活。面对计算机给我们带来的困扰,我们可不可以像使用水和电一样使用计算机资源?这些想法最终导致了云计算的产生。 中国云计算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3765437.html,/ 云计算的最终目标是将计算、服务和应用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提供给公众,使人们能够像使用水、电、煤气和电话那样使用计算机资源。云计算模式即为电厂集中供电模式。在云计算模式下,用户的计算机会变的十分简单,或许不大的内存、不需要硬盘和各种应用软件,就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因为用户的计算机除了通过浏览器给“云”发送指令和接受数据外基本上什么都不用做便可以使用云 服务提供商的计算资源、存储空间和各种应用软件。这就像连接“显示器”和“主机”的电线无限长,从而可以把显示器放在使用者的面前,而主机放在远到甚至计算机使用者本人也不知道的地方。云计算把连接“显示器”和“主机”的电线变成了网络,把“主机”变成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集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