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近似公式开平方

用近似公式开平方
用近似公式开平方

用近似公式开平方

我上初中的时候,计算器还没普及,那时每个学生一本《中学数学用表》,可以查到一个数平方根的4位有效数字。课本里有笔算开平方的方法,但要列竖式,感觉麻烦,没多久就忘了。高中的时候,知道有近似公式,但不知道怎么用。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一种简单的近似算法可以很方便地算出一个数平方根的4位有效数字,误差最大不会超过最后一位有效数字的一个点,在没有电脑、计算器的情况下,倒可以一用,我的感觉,比列竖式简单。

一、近似公式

1.如果C=a2±b,且b≤a,那么√C≈a±b/2a

一般使用这个公式即可达到四位有效数字的要求。这个公式计算出的结果比真实值略大,如果需要更精确的近似值,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2.如果C=a2±b,且b≤a,那么√C≈a±b/2a-b2/8a3

这个公式比第一个公式多减了b2/8a3,稍麻烦,但精确度可达六七位有效数字,在百度百科里,我称之为“精确开方公式”,一般只在需要更精确数值或某些特殊情况下使用。

下面介绍具体怎么用。

二、公式用法

1.四位数的平方根。也就是1000---9999的平方根

首先估计一下最接近方根的两位数。个位数是0的两位数的平方根容易很算出来,如702=4900,802=6400;个位数是5的两位数也很容易心算出来,如果十位上的数字是m,那么把m*(m+1),后面再加25就行了,例如85的平方,十位数字是8,那么8*9=72,后面加25,即 7225就是85的平方。

现在算√2882=?

502=2500,而552=3025,所以√2882在50---55之间,我们估算一下532=2809,2882=532+73,73﹥53,不合要求,而2882=542-34,符合公式要求,所以√2882≈54-34/(54*2)≈54-0.3148=53.6852≈53.69,用计算器验算√2882=53.6842621≈53.68,误差非常微小,只是在保留四位有效数字时增大了误差。

再例如√5656=?

5656=752+31,所以√5656≈75+31/150=75+0.207=75.21,实际√5656=75.206≈75.21,四位有效数字完全一样。

2.三位数的平方根。即100----999的平方根

基本与四位数的算法一样。例如√620=?

620=252-5,所以√620=√(252-5)≈25-5/50=25-0.1=24.90。

需要注意:当C﹤600,且a=b时,计算得到的第三四位有效数字一定为50,应改为49,也可以用第二个公式计算以减小误差,这时公式变为√c≈a±b/2a-b 2/8a3=a±b/2a-1/8a。例如用第一个公式计算出√240=√(152+15)≈15+15/30=15.50,用第二个公式计算则为

√240=√(152+15)≈15+15/30-1/120=15.491666...实际√240=15.491933...,显然第二个公式更接近真实值。

再如用第一个公式计算√132≈11.50,用第二个公式计算则为

√132=11+11/22-1/88=11.4886....实际√132=11.4891...第二个公式更接近真实值。

3.两位数的平方根。即10----99的平方根

一般是把两位数×100,变成一个四位数开平方,然后把开方结果÷10即可。例如√62

先计算√6200≈78.74,因此√62≈7.874

不这样做的话,误差有时会比较大,除非是某数恰好很接近一个自然数的平方数。例如50=72+1,1与7相比很小,可以直接用本文的第一个公式算。√50=√(72+1)≈7+1/14=7.071

4.一位数的平方根。即2----8的平方根

直接用近似公式误差太大,一律×100变成一个三位数,开平方后把结果再÷10即可。例如√3=?

√300=√(172+11)≈17+11/34=17.32,所以√3≈1.732。

5.小数的开平方

一般都是通过小数点移位,变成一个三位数或四位数,开平方后再移位还原。开平方时小数点每右移两位,开平方后的结果左移一位即是正确结果。例如√0.50,右移两位小数点后是50,开平方后7.071,再左移一位0.7071即是√0.50 类似的,√3.862可以先算√386.2.....

三、公式的原理

我们通常遇到的需要开方的数C,其平方根大多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没有一个精确值,只能取前几位有效数字。我们可以先预估一个尽可能接近平方根的数字,然后采用某种方法减小误差,去逼近真实值。这里就是先取一个接近平方根的数a,真实的平方根√C与a的差值k=√C-a(k可以为负),那么√C=a+k,即

C=(a+k)2=a2+2ak+k2这里2ak+k2就是近似公式里的b,所以2ak+k2=C-a2=b,由于C和a都是已知数,b也就可以算出来。

2ak+k2=b,可以推出

k+k2/2a=b/2a

k=b/2a-k2/2a

如果∣b∣≤a,那么k﹤0.5,k2﹤0.25,k2/2a就更小了,我们把k2/2a 舍去,得到k≈b/2a,即

√C=a+k≈a+b/2a (开方公式)

这就是第一个近似公式。因为少减了k2/2a,所以得到的计算结果总比真实值略大些。

√C=a+k≈a+b/2a=a+(C-a2)/2a=a+(C/a-a)/2

可见,除了使用的字母不同,表述形式与网上的开方公式,是完全一样的。

计算结果的误差大小主要由k2/2a决定,b相对于a越小,k就越小,k2/2a 也就越小,误差也越小。

为了进一步减少误差,我们可以把第一个开方公式里没减去的k2/2a再减去,其中的k就用b/2a代入,它虽然是一个有误差的数值,但与真实值相差不大,可以使用。于是公式就变成了

√C=a+k≈a+b/2a-b2/8a3(精确开方公式)

这就是第二个近似公式。虽然仍有误差,但比第一个公式大为减小。

在给四位数开平方时,用第一个公式足够,给三位数开平方时,一般用第一个公式也足够,但若需要更精确数值或遇到某些特殊的数字附近,计算并不麻烦

的时候,可以用第二个公式。主要是b2/8a3可以通过约分化简的时候。

四、误差大小

用第一个公式计算,结果的误差大小主要由k2/2a决定,即由b2/8a3决定,b越小,a越大,误差就越小。由于一位和两位数是必须先移位变成三四位数再开平方的,三位数里的110就成为平方根计算误差最大的,这时a=b=10,误差接近b2/8a3≈1/80=0.0125,也只是在第四位有效数字错了1而已;四位数里误差最大的是1056,a=b=32,误差接近b2/8a3≈1/256=0.0039,只是在第五位有效数字错了4而已。

用第二个公式计算√9999是误差最小的,这时√9999≈99.994999875

9999的真实平方根值是99.99499987499...精确到取12位有效数字完全相同!

如果需要更精确数值,可以把得到的结果作为a代入,用第一个公式再算一次,精确度足以达到十几位有效数字。

五、初估方根的技巧

(m+1)2=m2+2m+1

(m+2)2=m2+4m+4

(m+3)2=m2+6m+9

可见在m比较大时,比m2大2m的数很接近(m+1)2,比m2大4m的数很接近(m+2)2,比m2大6m的数很接近(m+3)2,这有利于大致估算与方根最接近的数。例如√2882,由于552=3025,而2882比3025小143,55的两倍是110,所以√2882应该非常接近54。再如√5301,由于5301比702大401,而401接近70的6倍,所以√5301的平方根应该在73附近,比73略小。

六、除法计算中的小技巧

在用第一个公式开平方时,需要做简单的除法运算,而这些除法运算,很多是不用列竖式的。例如

34/108≈31/100=0.31

31/150≈20.67/100=0.21

41/158≈27/105≈26/100=0.26

11/34=33/102≈32/100=0.32

......

也就是,把分母先估算到100,同时把分子也按同样的比例增减到一个数字,就可以估算出一个两位的小数,熟练后是不用列竖式的。

高等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高数常用公式 平方立方: 22222222 332233223223332233222(1)()()(2)2()(3)2()(4)()()(5)()()(6)33()(7)33()(8)222(a b a b a b a ab b a b a ab b a b a b a b a ab b a b a b a ab b a a b ab b a b a a b ab b a b a b c ab bc ca -=+-++=+-+=-+=+-+-=-+++++=+-+-=-+++++= 21221)(9)()(),(2) n n n n n n a b c a b a b a a b ab b n ----++-=-++++≥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两角和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cot(A+B) =cotA cotB 1 -cotAcotB + cot(A-B) =cotA cotB 1 cotAcotB -+ 倍角公式 tan2A =A tan 12tanA 2- Sin2A=2SinA?CosA Cos2A = Cos 2A-Sin 2A=2Cos 2A-1=1-2sin 2A 三倍角公式 sin3A = 3sinA-4(sinA)3 cos3A = 4(cosA)3-3cosA tan3a = tana ·tan(3π+a)·tan(3 π -a) 半角公式 sin( 2A )=2cos 1A - cos( 2A )=2cos 1A + tan( 2A )=A A cos 1cos 1+- cot(2A )=A A cos 1cos 1-+ tan( 2 A )=A A sin cos 1-=A A cos 1sin + 和差化积 sina+sinb=2sin 2b a +cos 2b a - sina-sinb=2cos 2b a +sin 2b a - cosa+cosb = 2cos 2b a +cos 2b a - cosa-cosb = -2sin 2b a +sin 2 b a -

解析完全平方公式

解析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是进行代数运算与变形的重要的知识基础。该知识点重点是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熟记及应用.难点是对公式特征的理解 (如对公式中积的一次项系数的理解).我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后反思学生中常见错误有:①学生难于跳出原有的定式思维,如典型错误;(错因:在公式的基础上类推,随意“创造”)②混淆公式与;③运算结果中符号错误;④变式应用难于掌握。现我结合教授完全平方公式的实践经验对完全平方公式作如下解析: 一、理解公式左右边特征 (一)学会推导公式(这两个公式是根据乘方的意义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得到的),真实体会随意“创造”的不正确性; (二)学会用文字概述公式的含义: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与都叫做完全平方公式.为了区别,我们把前者叫做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后者叫做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三)这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是:

1、左边是两个相同的二项式相乘,右边是三项式,是左边二项式中两项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项乘积的2倍; 2、左边两项符号相同时,右边各项全用“+”号连接;左边两项符号相反时,右边平方项用“+”号连接后再“-”两项乘积的2倍(注:这里说项时未包括其符号在内); 3、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正数或负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等数学式.(四)两个公式的统一: 因为 所以两个公式实际上可以看成一个公式: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这样可以既可以防止公式的混淆又杜绝了运算符号的出错。 二、把握运用公式四步曲: 1、“察”:计算时,要先观察题目特点是否符合公式的条件,若不符合,应先变形为符合公式的条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若不能变为符合公式条件的形式,则应运用相应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导”:正确地选用完全平方公式,关键是确定式子中a、b分别表示什么数或式. 3、“算”:注意每步的运算依据,即各个环节的

完全平方公式练习题一

完全平方公式为: 注:1.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不同: 形式不同. 结果不同: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果是三项,即 (a ?b )2=a 2 ?2ab+b 2 ; 平方差公式的结果是两项, 即(a+b )(a?b )=a 2?b 2. 2. 解题过程中要准确确定a 和b ,对照公式原形的两边, 做到不丢项、 不弄错符号、2ab 时不少乘2。 3. 口诀:首平方,尾平方,两倍乘积放中央,加减看前方,同加异减。 例1 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2x ?3)2 ; (2) (4x +5y )2 ; (3) (mn ?a )2 练习: 1、计算:2 )221 (y x - (n +1)2-n 2 (2x 2-3y 2)2 2、下列各式中哪些可以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x y y x +-+ (2)()()a b b a -- (3)()()ab x x ab +--33 (4)()()n m n m +-- 例2.计算: (1)(-1-2x )2 (2)()()n m n m +--22 (3))432)(432(-++-y x y x (4)22)32 1()321(b a b a +-

练习: (1)()2c b a -+ (2) (-2x +1) 2 (3))4)(2)(2(22y x y x y x --+ (4)??? ??+-??? ??-b a b a 32132 1 拓展:1.已知31=+ x x ,则=+221x x 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131-=x y ,那么2323122-+-y xy x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 3、已知2216)1(2y xy m x +-+是完全平方公式,则m = 4、若22()12,()16,x y x y xy -=+=则=

公务员考试常用数学公式汇总(完整打印版)

公务员考试常用数学公式汇总(完整版) 一、基础代数公式 1. 平方差公式:(a +b )×(a -b )=a 2-b 2 2. 完全平方公式:(a±b)2=a 2±2ab +b 2 完全立方公式:(a ±b )3=(a±b)(a 2 ab+b 2) 3. 同底数幂相乘: a m ×a n =a m +n (m 、n 为正整数,a≠0) 同底数幂相除:a m ÷a n =a m -n (m 、n 为正整数,a≠0) a 0=1(a≠0) a -p = p a 1 (a≠0,p 为正整数) 4. 等差数列: (1)s n = 2)(1n a a n ?+=na 1+21 n(n-1)d ; (2)a n =a 1+(n -1)d ; (3)n = d a a n 1 -+1; (4)若a,A,b 成等差数列,则:2A =a+b ; (5)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d 为公差,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5. 等比数列: (1)a n =a 1q -1; (2)s n =q q a n -11 ·1) -((q ≠1) (3)若a,G,b 成等比数列,则:G 2=ab ; (4)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 (5)a m -a n =(m-n)d (6)n m a a =q (m-n)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q 为公比,s n 为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 6.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ax 2+bx+c=a(x-x 1)(x-x 2) 其中:x 1=a ac b b 242-+-;x 2=a ac b b 242---(b 2-4a c ≥0) 根与系数的关系:x 1+x 2=-a b ,x 1·x 2=a c 二、基础几何公式 1. 三角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中任两 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的角的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的平分线。 (2)三角形的中线: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三角形的高:三角形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三角形的中位线: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5)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内心;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重心:中线的交点叫做重心;重心到每边中点的距离等于这边中线的三分之一。 垂线:高线的交点叫做垂线;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垂心连线必垂直于对边。 外心: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

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基础拔高练习(含答案)汇编

学习-----好资料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2+b 2) (a 2- b 2) = ( ) 2-( ) 2=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 2-3y 2) (2x 2-3y 2) = (__))-( ) 2= . 3. ________________ 20X 19= (20+ ______ ) (20- __ ) = ___ - = . 4. 9.3 X 10.7= ( ____ — ____ ) ( ____ + ___ ) = ____ — ___ . 5. 20062 — 2005X 2007 的计算结果为( )A . 1 B . - 1 C . 2 D . - 2 6. 在下列各式中,运算结果是 b 2- 16a 2的是()A. (-4a+b ) (-4a -b ) B . (-4a+b ) (4a - b ) 7.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8) (a -1) (a -2) (a+1) (a+2) (1) 102X 98 3 1 (2) 2-X 3 4 4 (3)— 2.7 X 3.3 1007X 993 (5) 121 X 112 3 3 (6)— 19- X 201 5 5 C. (b+2a ) (b -8a ) .(—4a - b ) (4a - b )

学习-----好资料 (9) (a+b ) (a — b ) + (a+2b ) (a — 2b ) (10) (x+2y ) (x — 2y ) — ( 2x+5y ) (2x — 5y ) (12) (a+b ) (a — b ) — ( a — 3b ) (a+3b ) + (— 2a+3b ) (— 2a — 3b ) 8. _____________ ( 3a+b ) ( ) =b 2— 9a 2; (a+b — m )( 1 9. 先化简,再求值:(3a+1) (3a —1) — ( 2a — 3) (3a+2),其中 a=—-. (11) (2m- 5) (5+2m ) + ( — 4m — 3) (4m — 3) )=b 2—( a — m ) 2.

因式分解——完全平方公式

14.3.2公式法(完全平方公式) 一、内容及内容解析 1.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2.内容解析:本节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14. 3.2公式法的内容。主要是利用完全 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是整式的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它和整式的乘法,尤其 是多项式的乘法关系十分密切。因式分解的几种基本方法都是直接依据整式乘法的各个法则和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是一种重要的因式分解的方法,学好用完全平方公式因 式分解,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工具。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准确判断全平方公式,会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二、目标及目标解析 1.目标: (1)知道完全平方式的特征,会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2)能综合运用提公因式法、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具体标志是: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准确说出完全平方式 的特征、并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完全平方式,是哪两个数的完全平方和(或差),从而将这个式子进行因式分解。 达成目标(2)的具体标志是:学生能综合运用提公因式法、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并 且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已经分解到最简,还能否继续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联想能力。 再以课堂习题加以巩固,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新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在知识上:学生在学习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之前,已经学习了用平方差公式因 式分解。这两种方法都是整式乘法的逆运用,所以应先复习整式乘法中的完全平方公式, 再学习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可以加强学生对公式的熟练使用。 在思想上:学生个体有所差异,所以应准备不同梯度的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 尝试完成不同难度的题目,从而达到让“差生吃好,优生吃饱”的教学效果。另外,平 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都有平方项,容易混淆,讲解时应加以区分。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能准确判断完全平方式,并能综合运用提公因式法、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基本流程:课前回顾——揭示(学习)目标——指导自学——巡视自学——检查(自学)效果——讨论(学生),点拨(教师)——当堂训练——课后小结 ●教学情景: (一)课前回顾: 1.因式分解的定义: 把一个()化成几个()的积的形式。 练一练: 2a-2= ;a2-1= ;2a2-2= ; 因式分解要注意:有公因式先提公因式;分解因式要彻底

完全平方公式(完整知识点)

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即(a±b)2=a2±2ab+b2 该公式是进行代数运算与变形的重要的知识基础,是因式分解中常用到的公式。该知识点重点是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熟记及应用。难点是对公式特征的理解(如对公式中积的一次项系数的理解)。 必须注意的: ①漏下了一次项 ②混淆公式(与平方差公式) ③运算结果中符号错误 ④变式应用难于掌握。 学会用文字概述公式的含义: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叫做完全平方公式.为了区别,我们把前者叫做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后者叫做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这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 1、左边是两个相同的二项式相乘,右边是三项式,是左边二项式中两项的平方 和,加上或减去这两项乘积的2倍; 2、左边两项符号相同时,右边各项全用“+”号连接;左边两项符号相反时,右 边平方项用“+”号连接后再“-”两项乘积的2倍(注:这里说项时未包括其符号在内). 完全平方公式口诀 前平方,后平方,二倍乘积在中央。 同号加、异号减,符号添在异号前。(可以背下来) 即 (a+b)2=a2+2ab+b2 (a-b)2=a2-2ab+b2(注意:后面一定是加号) 公式变形(习题) 变形的方法 (一)、变符号: 例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4x+3y)2(2)(-a-b)2 分析:本例改变了公式中a、b的符号,以第二小题为例,处理该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这个式子中的(-a)看成原来公式中的a,将(-b)看成原来公式中的b,即可直接套用公式计算。 解答: (1)原式=16x2-24xy+9y2 (2)原式=a2+2ab+b2 (二)、变项数:

关于高等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高数常用公式 平方立方: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两角和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cot(A+B) =cotA cotB 1 -cotAcotB + cot(A-B) =cotA cotB 1 cotAcotB -+ 倍角公式 tan2A =A tan 12tanA 2 - Sin2A=2SinA?CosA Cos2A = Cos 2A-Sin 2A=2Cos 2A-1=1-2sin 2A 三倍角公式 sin3A = 3sinA-4(sinA)3 cos3A = 4(cosA)3-3cosA tan3a = tana ·tan(3π+a)·tan(3 π -a) 半角公式 sin( 2 A )=2cos 1A - cos( 2 A )=2cos 1A + tan( 2 A )=A A cos 1cos 1+- cot(2 A )=A A cos 1cos 1-+ tan( 2 A )=A A sin cos 1-=A A cos 1sin + 和差化积 sina+sinb=2sin 2b a +cos 2b a - sina-sinb=2cos 2 b a +sin 2b a - cosa+cosb = 2cos 2b a +cos 2b a - cosa-cosb = -2sin 2b a +sin 2 b a - tana+tanb=b a b a cos cos ) sin(+ 积化和差 sinasinb = -21 [cos(a+b)-cos(a-b)] cosacosb = 21 [cos(a+b)+cos(a-b)] sinacosb = 21 [sin(a+b)+sin(a-b)] cosasinb = 2 1 [sin(a+b)-sin(a-b)] 诱导公式 sin(-a) = -sina cos(-a) = cosa sin(2π -a) = cosa cos(2π -a) = sina sin(2π +a) = cosa cos(2 π +a) = -sina sin(π-a) = sina c os(π-a) = -cosa sin(π+a) = -sina cos(π+a) = -cosa tgA=tanA = a a cos sin 万能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年级八年级课题完全平方公式课型新授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使学生感受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进一 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能说出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过程 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了解数学的历史,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探索算法的多样化,有意 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a±b)2=a2±2ab+b2的推导及应用. 教学难点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师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 探究,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p+1)2 =(p+1)(p+1)=_________; (2)(m+2)2=(m+2)(m+2)=_________; (3)(p-1)2 =(p-1)(p-1)=_________; (4)(m-2)2=(m-2)(m-2)=_________. 答案:(1)p2+2p+1;(2)m2+4m+4;(3)p2-2p+1;(4)m2-4m+4. 二、探究新知 1.计算:(a+b)2 和(a-b)2 ;并说明发现的规律。(a+b)2=(a+b)(a+b)= a(a+b)+b(a+b)=a2+ab+ab+b2 =a2+2ab+b2. (a-b)2=(a-b)(a-b)=a(a-b)-b(a-b)=a2-ab -ab+b2=a2-2ab+b2. 2.归纳完全平方公式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的积的2倍,即学生利用多项式与 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进行计算,观察计算 结果,寻找一般性的 结论,并进行归纳 教师让学生利用多 项式的乘法法则进 行推理.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 的语言叙述所发现 的规律,允许学生之 间互相补充,教师不 急于概括. 这里是对前边 进行的运算的 复习,目的是 让学生通过观 察、归纳,鼓 励他们发现这 个公式的一些 特点,如公式 左右边的特 征,便于进一 步应用公式计 算 公式的推导既 是对上述特例 的概括,更是 从特殊到一般 的归纳证明, 在此应注意向 学生渗透数学

完全平方公式解

完全平方公式讲解 第一部分概念导入 1.问题:根据乘方的定义,我们知道:a2=a·a,那么(a+b)2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形式呢?(a+b)2的运算结果有什么规律?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p+1)2=(p+1)(p+1)=_______;(m+2)2=_______; (2)(p-1)2=(p-1)(p-1)=________;(m-2)2=_______; 2.学生计算 3.得到结果:(1)(p+1)2=(p+1)(p+1)=p2+2p+1 (m+2)2=(m+2)(m+2)= m2+4m+4 (2)(p-1)2=(p-1)(p-1)= p2-2p+1 (m-2)2=(m-2)(m-2=m2-4m+4 4.分析推广:结果中有两个数的平方和,而2p=2·p·1,4m=2·m·2,恰好是两个数乘积的二倍。(1)(2)之间只差一个符号。 推广:计算(a+b)2=_____ ___ (a-b)2=_____ ___ 【2】 得到公式,分析公式 (1).结论:(a+b)2=a2+2ab+b2 (a-b)2=a2-2ab+b2 即: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的积的2倍. (2)公式特征 左边:二项式的平方 右边:二项式中每一项的平方与这两项乘积2倍的和. 注意:公式右边2ab的符号取决于左边二项式中两项的符号.若这两项同号,则2ab取“+”,若这两项异号,则2ab的符号为“-”. (3)公式中字母可代表的含义 公式中的a和b可代表一个字母,一个数字及单项式. (4)几何解释 图1-5 图1-5中最大正方形的面积可用两种形式表示:①(a+b)2②a2+2ab+b2,由于这两个代数式表示同一块面积,所以应相等,即(a+b)2=a2+2ab+b2 因此,用几何图形证明了完全平方公式的正确性. 【学习方法指导】 [例1]计算 (1)(3a+2b)2(2)(mn-n2)2 点拨:运用完全平方式的时候,要搞清楚公式中a,b在题目中分别代表什么,在展开的过程中要把它们当作整体来做,适当的地方应打括号,如:进行平方的时候.同时应注意公式中2ab的符号.解:(1)(3a+2b)2=(3a)2+2·(3a)·(2b)+(2b)2=9a2+12ab+4b2

41完全平方公式(基础)知识讲解

完全平方公式(基础) 【学习目标】 1. 能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把简单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2. 会综合运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3.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逆向思维的习惯.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公式法——完全平方公式 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差)的平方. 即()2222a ab b a b ++=+,()2 222a ab b a b -+=-. 形如222a ab b ++,222a ab b -+的式子叫做完全平方式. 要点诠释:(1)逆用乘法公式将特殊的三项式分解因式; (2)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左边是二次三项式,是这两数的平方和加(或 减)这两数之积的2倍. 右边是两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3)完全平方公式有两个,二者不能互相代替,注意二者的使用条件. (4)套用公式时要注意字母a 和b 的广泛意义,a 、b 可以是字母,也可以 是单项式或多项式. 要点二、因式分解步骤 (1)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先提取公因式; (2)如果各项没有公因式那就尝试用公式法; (3)如用上述方法也不能分解,那么就得选择分组或其它方法来分解(以后会学到). 要点三、因式分解注意事项 (1)因式分解的对象是多项式; (2)最终把多项式化成乘积形式; (3)结果要彻底,即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典型例题】 类型一、公式法——完全平方公式 1、(2016?普宁市模拟)下列各式中,能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 A .221x x -++ B .221x x -+- C .221x x -- D .2 24x x -+ 【思路点拨】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必须是三项式,其中有两项能写成两个数(或式)的平方和的形式,另一项是这两个数(或式)的积的2倍,对各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答案】B ; 【解析】A 、221x x -++其中有两项-x 2、12不能写成平方和的形式,不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特点,故本选项错误; B 、2221(1)x x x -+-=--,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特点,故本选项正确; C 、221x x --其中有两项x 2、-12不能写成平方和的形式,不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特点,故本选项错误;

小学常用数学公式汇总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 6、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8、减数=被减数-差 9、被减数=减数+差 10、因数×因数=积 11、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12、被除数÷除数=商 13、除数=被除数÷商 14、被除数=商×除数 15、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例:90÷5÷6=90÷(5×6)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几何公式 1.正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公式: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 正方体的体积=边长×边长×边长公式:V=a×a×a 2.长方形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公式: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3.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 4.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5.梯形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6.圆 直径=半径×2 公式:d=2r 半径=直径÷2 公式: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公式:c=πd =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r 7.圆柱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的周长×高+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总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Sh 8.圆锥 圆锥的总体积=底面积×高×1/3 公式:V=1/3Sh 9.三角形内角和=180度

完全平方公式(含答案)

第2课时 完全平方公式 知识点 1 完全平方公式 1.填空:(1)(x +2)2=x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 (2)(2a -3b )2 =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 2.下列计算正确的有( ) ①(a +b )2 =a 2 +b 2 ; ②(a -b )2 =a 2 -b 2 ; ③(a +2b )2 =a 2 +2ab +2b 2 ; ④(-2m -3n )2 =(2m +3n )2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若x 2 +16x +m 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 ) A .4 B .16 C .32 D .64 4.计算:(1)(2x +y )2 =______________; (2)? ?? ??12x -2y 2 =______________; (3)(-2x +3y )2=______________; (4)(-2m -5n )2 =______________. 5.计算:(1)(x +y )2-x (2y -x ); (2)计算:(a +1)(a -1)-(a -2)2 ; (3)(x +y -3)2 . 知识点 2 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 6.利用如图8-5-3①所示的长为a 、宽为b 的长方形卡片4张,拼成了如图8-5-3②所示的图形,则根据图②的面积关系能验证的恒等式为( ) 图8-5-3 A .(a -b )2+4ab =(a +b )2 B .(a -b )(a +b )=a 2-b 2 C .(a +b )2=a 2+2ab +b 2 D .(a -b )2=a 2-2ab +b 2 知识点 3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便计算 7.计算:3012 =________. 8.用简便方法计算:20182-4036×2019+20192 . 知识点 4 与完全平方公式有关的化简求值问题 9.(1)[2018·宁波]先化简,再求值:(x -1)2 +x (3-x ),其中x =-12. (2)已知代数式(x -2y )2 -(x -y )(x +y )-2y 2 . ①当x =1,y =3时,求代数式的值; ②当4x =3y 时求代数式的值.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完全平方公式(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完全平方公式(基础) 【学习目标】 1. 能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把简单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2. 会综合运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3.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逆向思维的习惯.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公式法——完全平方公式 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差)的平方. 即()2222a ab b a b ++=+,()2 222a ab b a b -+=-. 形如222a ab b ++,222a ab b -+的式子叫做完全平方式. 要点诠释:(1)逆用乘法公式将特殊的三项式分解因式; (2)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左边是二次三项式,是这两数的平方和加(或 减)这两数之积的2倍. 右边是两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3)完全平方公式有两个,二者不能互相代替,注意二者的使用条件. (4)套用公式时要注意字母a 和b 的广泛意义,a 、b 可以是字母,也可以 是单项式或多项式. 【400108 因式分解之公式法 知识要点】 要点二、因式分解步骤 (1)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先提取公因式; (2)如果各项没有公因式那就尝试用公式法; (3)如用上述方法也不能分解,那么就得选择分组或其它方法来分解(以后会学到). 要点三、因式分解注意事项 (1)因式分解的对象是多项式; (2)最终把多项式化成乘积形式; (3)结果要彻底,即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典型例题】 类型一、公式法——完全平方公式 1、(2016?普宁市模拟)下列各式中,能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 A .221x x -++ B .221x x -+- C .221x x -- D .2 24x x -+ 【思路点拨】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必须是三项式,其中有两项能写成两个数(或式)的平方和的形式,另一项是这两个数(或式)的积的2倍,对各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常用数学公式大全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常用数学公式大全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高考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U C A B R ?= 4.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 11 ()f x N M N >--. 8.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 i n m a x m a 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2)当a<0时,若[]q p a b x ,2∈-=,则{}m i n ()m i n (),()f x f p f q =,若

完全平方公式练习题30道

1 (a-2b)2 2 (a-b)2 3 ( -2)2= -21 x+ 4. (3x+2y)2-(3x-2y)2 5 (3a 2-2a+1)(3a 2+2a+1) 6. (a-b)2=a 2-ab+b 2 7. (a+3b)2 8. (x+9)(x-9)=x 2-9 9 (a+3b)2-(3a+b) 10. (5x 2-4y 2)(-5x 2+4y 2) 11. (3y+2x)2 12. -(-21x 3n+2-32 x 2+n )2 13. (3a+2b)2-(3a-2b)2 14. (x 2+x+6)(x 2-x+6)

15. (a+b+c+d)2 16. (9-a 2)2-(3-a)(3-a)(9+a)2 . 17. (x 3+2)2-2(x+2)(x-2)(x 2+4)-(x 2-2)2,其中x=-21 . 18. 20012 19. 9992 20.证明:(m-9)2-(m+5)2是28的倍数,其中m 为整数.(提示:只要将原式化简后各项 均能被28整除) 21.解方程:(x 2-2)(-x 2+2)=(2x-x 2)(2x+x 2)+4x 22. (x +2)(x -3)+(x +2)(x +4) 23. 2(a-3)(a-3)-a+3 24. (x + a)2 – (x – a)2 25. 1990×29-1991×71+1990×71-29×1991 26. 2)2 332 (y x - 27. 2)2(n m +- 28. )1)(1)(1(2--+m m m 29. 22)()(y x y x +- 30. )2)(2(z y x z y x --++

常用数学公式大全

常用数学公式大全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内容:8.3(2)P64--67 课型:新授 日期: 学习目标: 、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交流、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会用公式计算。 3、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习重点:会推导平差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难点: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理解公式中a.b 的广泛含义。 学习过程: 一、学习准备 、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计算: (1) (2) (3)

(4) 观察以上算式及运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再举两例验证你的发现。 2、以上算式都是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的差相乘,运算结果是这两个数的平方的差。我们把这样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相乘,称为平方差公式,以后可以直接使用。 平方差公式用字母表示为:=a2-b2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平方差公式: 3、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阅读课本65页,完成填空。 4、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a2-b2 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两个二项式中的项有什么特点?右边的结果与左边的项有什么关系? 注意:公式中字母的含义广泛,可以是 ,只要题目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以运用这一公式,可用符号表示为:=□2-○2 5、判断下列算式能否运用平方差公式。 二、合作探究 、利用乘法公式计算:

分析:要分清题目中哪个式子相当于公式中的a(相同的一项),哪个式子相当于公式中的b(互为相反数的一项) 2、利用乘法公式计算: 999×1001 分析:要利用完全平方公式,需具备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所以999×1001可以转化为( )×( ), 可以转化为( )×( ) 3、利用乘法公式计算: 三、学习体会 对照学习目标,通过预习,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方面的收获?又存在哪些方面的疑惑? 四、自我测试 、下列计算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订正; =x2-4

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基础+提高练习题

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基础+提高 A卷:基础题 1.下列多项式的乘法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a+b)(b+a) B.(-a+b)(a-b) C.(a+b)(b-a) D.(a2-b)(b2+a)2.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有( ) ①(3a+4)(3a-4)=9a2-4;②(2a2-b)(2a2+b)=4a2-b2; ③(3-x)(x+3)=x2-9;④(-x+y)·(x+y)=-(x-y) (x+y)=-x2-y2.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若x2-y2=30,且x-y=-5,则x+y的值是( ) A.5 B.6 C.-6 D.-5 4、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 ,如果错误,请改正在横线上 (1)(a+b)=a+b( )________________ (2) (a+b)=a+2ab+b( )______________ (3) (a-b)=a-b( )________________ (4)(a-2)=a-4( )________________ 5.(-2x+y)(-2x-y)=______. 6.(-3x2+2y2)(______)=9x4-4y4. 7.(a+b-1)(a-b+1)=(_____)2-(_____)2. 8.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和为5,边长之差为2,那么用较大的正方形的面积减去较小的正方形的面积,差是_____. 9.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20×21. 10.计算:(a+2)(a2+4)(a4+16)(a-2). 完全平方式常见的变形有: B卷: 提高题 1、已知x-y=9,x·y=5,求x+y的值.

2、已知a+b=5 ,ab=-2 ,求a+b的值 3、m+=(m+)- . 4、若x-y=9,.则x+y=91, x·y= . 5.已知求与的值。 6.已知求与的值。 7、已知求与的值。 8、已知(a+b)2=60,(a-b)2=80,求a2+b2及ab的值 9、已知,求的值。 10、已知,求的值。 11、,求(1)(2) 12、试说明不论x,y取何值,代数式的值总是正数。 13、已知m2+n2-6m+10n+34=0,求m+n的值 14、已知,都是有理数,求的值。 15、已知 求与的值。 16、若x+mx+4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则m的值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