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观音信仰的渊源

佛教观音信仰的渊源
佛教观音信仰的渊源

佛教观音信仰的渊源

一、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起源及其发展

(一)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起源

观音是舶来品,并不产生于中国,而是起源于印度的佛教。而在古代印度中观音到底来之于何处,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观音是阿弥陀佛之子,也有人认为观音为莲花所化生,更有甚者说观音是由人转化而来的。目前,学术界比较统一的说法是观音是婆罗门教的“双马童神”的神话传说演化而来的。

古代印度信奉的婆罗门教约成教于公元前7世纪,以《吠陀》为经典,后因佛教的广泛传播逐渐衰落。《吠陀》以古梵文写成,主要是对神的赞歌、祭词、咒词等,共有四部,以《梨俱吠陀》产生最早。《梨俱吠陀》中涉及许多神,其中一位即双马童神。传说大梵天创造了世界之后,感到自己很孤独,便从他的心灵、眼睛、嘴巴、左耳、右耳、鼻孔等处生出六个儿子。这六个儿子的后代中有一位名叫苏里耶,他由于天生一副怪相而被哥哥们改造成为凡人,他由此成为人类的始祖。苏里耶的妻子萨拉尼尤不愿意同凡人过在一起,宁愿变成一头母马,消失在北方的茫茫草原上。后来,苏里耶为了寻找自己的妻子而毅然变成一匹公马。萨拉尼尤深受感动,两人便又以马的形象过在一起,开始了真正有爱的生活,生下了一对孪生兄弟,名叫阿湿波,双马童就是阿湿波(梵文Asvin)的意译。双马童其后成为婆罗门教、印度教崇拜的神明,其主要的功德就是救苦救难,尤其能治病。他俩能使瞎子复明,残废复全,能使无奶的牛产奶,阉人的妻子生子,使老女得夫,沉船获救。双马童神的神通,传说其行动比思想还快,无论哪里有灾难困苦,只要呼唤其名字,他就立即奔赴救援。显然,

双马童神是古印度人民,特别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下层百姓的一种美好寄托与慰藉。后来,大乘佛教受其影响,塑造了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继承了双马童神的全部功德。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双马童神有许多特征都和后来的观音信仰一致,如美丽、慈悲善良、助人为乐、闻声而来、神力无边和称其名号则可获得感应与救度等。密教著名的马头观音,也为观音来源于印度双马童神的说法提供了佐证。

(二)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发展

观音信仰在其产生之后的发展盘根错节,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观音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发展而盛行的。在任继愈主编的《宗教词典》“双马童”的词条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大乘佛教受其影响,塑造了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形象。”

观音信仰为何随大乘佛教而盛行?这就要从大乘佛教的一个重要的观念——菩萨说起。大乘佛教也叫“菩萨乘”,它是以菩萨信仰为其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核心的。何谓“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唾”的简称,在大乘佛教里,是仅次于佛的第二等果位。对菩萨的含义,《翻译名义集》卷131僧肇释:“菩提,佛道名,萨唾,秦言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引法藏释:“菩提,此谓之觉,萨唾此曰众生,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众生”。所以菩萨的职责就是“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情(众生)”。菩萨是佛教的高级职称,在大乘佛教中为第二等果位,高于罗汉,却次于佛。菩萨的职责就是帮助佛,用佛教的宗旨和教义,救度在水生火热中的芸芸众生。大乘佛教致力于普度众生,以菩萨作为理想的修行对象,认为如果一下子不能达

到佛的境界,至少可以先做佛的候补者,而小乘是根本不承认菩萨的。

大乘与小乘都是佛教教派的名称。小乘佛教又称为“原始佛教”,即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直接传承。到了公元一世纪左右,一个新的佛教派别诞生了,就是大乘佛教。一般认为,大乘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以龙树、提婆所创立的中观学派为代表的初期大乘(1-5世纪)和以无著、世亲所创立的瑜伽行派为代表的中期大乘(5—6世纪)以及密教流行的后期大乘(7-12世纪)三个阶段。密教是大乘佛教后期学说,是大乘佛教吸收了婆罗门教禳灾、祈福和多神信仰观念,以及中观、唯实及瑜伽术的修行方法,于公元7世纪出现在印度的一个新教派,其基本的特征表现在高度组织化了的咒术(“语密”)、手结印契(手势和身体姿势,“身密”)、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应,可以即身成佛。7世纪《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产生以前的零散的密教形式被称为“杂密”,以后的密教有了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则被称为“纯密”。

伴随着密教的发展,此时的观音信仰也开始了全面密教化的进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各种观音咒术的出现,例如著名的观音咒——“六字大明咒”,该咒翻译成汉语发音为六个音节,即“唵嘛呢叭咪吽”,其意思是“归依莲花上之摩尼珠”。此真言为阿弥陀佛对现世观音菩萨的赞叹语,被密教认为是一切福德智慧及诸行之根本。不仅如此,各类密教观音均有其独特的神咒和印契,观音逐渐成为密教宣扬其教义理论与修道方法的重要凭借;其次是出现了大量密教型观音信仰的经典,例如《观咒》、《观世音说随愿陀罗尼》、《观世音忏悔除罪咒经》、《观世音说应现与愿陀罗尼》、《观世音除业障陀罗尼》、《观世音现身施种种愿除一切病陀罗尼》等等;最后,密教化的观音信仰受到“身密”的影响,形成了大量不同造型、不同身姿、不同手印、不同相貌的观音形象,著名的有圣观音、千手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准提观音、如意轮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

正是在大乘思想的催化下,佛教把个人修行转变为具有丰富社会内容的“菩萨行”,认为没有众生的解脱也就没有个人的真正解脱,主张救苦救难,普度众生,因此观音被视为理想的菩萨形象,广为人们所接受。再加上,当时的大乘佛教积极鼓励信徒制造、供养佛像,以累积功德、福报,使得各地大量制造佛像,其中当然也包括观音像。菩萨观念再加上造像风盛行,观音信仰的传播就越来越广了。

二、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基本特征

(一)慈悲为怀

观音是以慈悲得名的,《悲华经》中有云:宝藏如来寻为授记:“善男子!汝观人天及三恶道一切众生,法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于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我当字汝为观世音。”这说明菩萨因具有大悲心,普令众生离苦得乐,因此宝藏佛为其命名为观世音。所谓“慈悲”即怜爱、怜悯、同情等意思,在大乘佛教中“慈悲”有特定的内涵,指的是“大慈大悲”,“慈”是给人以快乐,“悲”是解除人们的痛苦,两者合起来意即“拔苦与乐”。《大智度论》卷27解释说:“大悲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苦,心苦,怜悯而已,不能令脱。大慈者念乐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悯愍众生苦,亦能令脱苦。”这都说明了观音慈悲博爱的精神。

(二)救苦救难

观音的神职功能以“悲”为核心,就是要把人从现实的苦难中解救出来。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世间众生的磨难悲苦最能与观音的大悲心相契应。观音的大悲愿就是将世间众生从苦厄中救拔出来。观音在《悲华经》上曾说:“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人遭受各种苦恼恐怖、忧愁孤穷,不能救拔,用尽心力也无法脱离痛苦。心中若是称念我的名字,无论我在何处,都将用天耳倾听,用天眼观看,解脱他的苦恼。只要还有一人无法解脱烦恼,我誓不成佛。”

(三)寻声救苦

《法华经》:“若有无量百千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这是就菩萨的利生法门而言,即通常说的寻声救苦。

(四)法力无边

在佛国世界里,每个菩萨都有自己的愿力,像地藏菩萨为人“消灾延命”,药师如来能为人“治愈疾病”,文殊菩萨为人带来“大觉智慧”等等,各有所擅。但是观音菩萨就没有这些限制,他悲智勇猛,愿力具足,能以千遍万化之身以及各种无穷的威力,满足人们的各种生命愿望。观音拥有闻声救苦的神力,这是其他的菩萨所不能企及的。

(五)显灵应验

观音信仰得以在古代印度流行,一方面是通过大量的观音经典来实现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灵验事迹来体现的。《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观音信仰依据的主要经典之一,经中对观音菩萨救难解危得应验的表现作了详尽的描述,现摘录如下:“若是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诸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冤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齐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其名者,于此冤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志,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从生,常应心念。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从以上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观音应验表现在方方面面:救火难,救水难,救风难,救刀杖难,救罗刹、恶鬼难,救牢狱之难,救脱盗贼难。

除此之外,《观音慈林记》、《观音经持验记》、《关世音灵验记》中也记载着许多观音菩萨灵验的事迹,在此不一一赘述。

(六)引导开悟

有关观音的经典流传最广的当属《般若心经》,经文的最后写到:“掲谛,掲谛,婆罗掲谛,婆罗僧掲谛,菩提萨婆诃!”大意是说:“去吧,去吧,和众生一起去到生命彼岸。完全到达彼岸的人,才是真正领悟生命智慧的人。”世人敬拜观音往往只是满足现世的利益,我们从《心经》中可以看出观音菩萨来到娑婆世界的目的是希望众生都能够真正领悟生命的智慧,获得自由解脱,这一点是世人所常常忽略的。正所谓: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韩国的宗教文化及信仰

韩国的宗教文化及信仰 韩国文化与其他的某些文化不同。在那些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是单一宗教,而韩国文化则包含了很多形成其人民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各种宗教。在韩国历史的早期,宗教和政治的作用交织在一起,但后来才被区别开来。 历史上,韩国人受到过萨满教、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影响。在近代,基督教大举进入韩国,从而带来了一个可能改变韩国人精神景观的重要因素。韩国的工业化用了20年,而西方的工业化却经历了两个世纪。 高速度的工业化引起了不少焦虑和疏离感,同时也破坏了韩国人平静的心境,从而促使他们在宗教活动中寻找安慰。因此,宗教人口明显壮大,宗教机构日益成为有影响的社会组织。 韩国宪法保障宗教自由。根据1995年的社会统计调查,50.7%的韩国人信教。在宗教人口中,佛教徒占46%,其次为新教徒占39%,天主教徒占13%。 宗教信仰是韩国一大传统文化,韩国政府也保障了韩国国民的宗教信仰的自由,各教派如百花争艳,将自己的宗家广泛的传播。 在古朝鲜神话中的上古时代原始信仰,上天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神,凌驾于世界万物之上。在韩民族的建国神话“檀君神话”中出现的桓因和桓雄便是神,意指上天或上帝。后来,兴起了巫术性的祈福信仰。三国时代以后,佛教、儒教等传来韩半岛,发展成为以祈福思想为主的求道式信仰。 经过三国时代、统一新罗时代和高丽时代,也就是到了14世纪末,佛教发展成为大众宗教,儒教发展成为政治思想。而到了朝鲜时代,开始提倡儒教思想,遏制佛教信仰。朝鲜末期,基督教流入,并出现了天道教和甑山教等传统信仰,开始发展成为以民众为中心的宗教信仰。到了现代,基督教和佛教成为主要宗教,大倧教和檀君教等传统宗教成为小数宗教,巫俗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基础。 瞠目结舌的宗教人口 韩国 2005年为2497万人(统计厅人口总调查),占全体人口的53.1%。 回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为46.5%。 北韩 基本上,北韩并没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真实意义的宗教并不存在。正式的宗教人口仅2万至3万人,但私下信仰也就是所谓的“地下教会”的宗教人口并不在少数。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 民间信仰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将民间信仰单独作为一个概念,考虑到它对应于一个官方宗教而存在,而且也因为它有别于制度化的宗教,这一文化体系包括信仰、仪式和象征3 个不可分开的体系。 从意识形态上讲,它是非官方的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讲,它重在实践、较少利用文本并以地方的方言形式传承;从社会力量上讲,它受社会中的多数(即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因而,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德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 “中国民间信仰”指的是流行在中国民众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 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这一系列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它们颇类似于原始巫术和万物有灵论的遗存并且与“世俗生活”分不开;另一方面,它们又与宗教现象有相当多的类似之处。因而,虽然汉学家、人类学者在具体的调查研究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民间文化模式,但是他们不可避免地对民间中国是否存在“一个宗教”这一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 在传统中国,无论是政府、士大夫还是宗教实践者,都未曾采用过“民间宗教”这个名称来描述一般民众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体系。封建政府对民间的宗教式活动采用的是自相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为了避免民间非官方意识形态的发展,对民间的祭祀活动实行排斥的政策;另一方面,为了创造自己的象征并使之为民间接受,有时选择性地对民间象征加以提倡。这种“分而治之”的政策,当然导致官方对民间信仰的系统化意义的否定。接受儒家哲学和宋明理学的士大夫,只支持“孝道”和一定范围的祭祖,对民间的神、鬼、灵、物崇拜等等多取否定的态度,更不用说他们会承认民间信仰为“宗教”了。相比政府和士大夫,与民间社会有密切联系的民间佛教徒和道士,因依赖民间的祭祀和巫术活动为生,所以对民间的“神圣行为”较为支持。但是,他们不承认其宗教体系的所在,而是把后者当成比他们自己的宗教体系低等的仪式看待。作为民间信仰的主要实践者的一般民众,因为缺乏自我界定的力量并且视自己的宗教活动为世俗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也不把它们看成“宗教”。 把中国民间的信仰行为看成宗教体系的主张有两个来源: 其一,是汉学家德格如特的古典文本与仪式的关系的分析; 其二,是后来在社会人类学界发展起来的功能主义学说。

佛教属于无神论宗教-佛教 无神论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佛教属于无神论宗教:佛教无神论 唯物无神论否定一切精神的独立存在,也不信有鬼神的世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佛教属于无神论宗教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佛教属于无神论宗教 这是宗教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世间有两种无神论,一种是唯物的无神论;一种是佛教所说的无神论。 唯物无神论否定一切精神的独立存在,也不信有鬼神的世界。而佛教所讲无神论,是说诸法由因缘所生,宇宙万物由众生的共业所成,承认有精神、有鬼神,只是不以为有一位如一神教所说的全知、全能,主宰创造宇宙的,既是最初

也是最后而唯一的神。 神的分类,从宗教学上,可分做多神、二神、一神、泛神以及无神的信仰。多神是一般的民间信仰,没有组织、没有体系,是原始民族的宗教型态,也是地域性的宗教型态。例如:中国民间的神,分做地方的、国家的。地方的又分做祖先神和自然神,它的名称和形象,可以因地、因时而异;国家的神是全国和全民族的元祖或山川日月。 至于二神信仰,是把善恶分为两种势力。最初是两个敌对民族各自将己方的保护神视为善神,而对方的则为恶神,后来经由各民族的统一之后而形成了二神的信仰,那便是恶神为魔鬼,善神为上帝;不过,既崇拜魔鬼,也崇拜上帝的宗教,在世界上只有波斯的祅教。基督教虽然也相信魔鬼和上帝永远的存在,但是只拜上帝,不拜魔鬼,有二神教的内容,只取一神教的形式。 所谓一神教是说,万物由一神所创造、控制、毁灭,神有大能、权威来主宰万物,正如中国人所称为的造物者,基

督教所说的耶和华。基督教虽然也相信有天使、天子、天女、天神,那是唯一上帝的扈从,也是唯一上帝的创造物,不可能成为上帝的继承人和与上帝相等地位的另一位大神。 至于泛神,是哲学家所相信的理念之神,它是宇宙的本体,自然的法则,并没有人格的形象,却是万物所出生和所回归之处;神不能有意志地爱人,人有责任和义务服从和敬爱神。 至于无神,本文刚才已说有二类。一是唯物论的无神,认为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都是由物质运行所产生,除物质的活动之外,没有离物质而存在的灵体。人在出生以前,没有过去,死亡之后,没有未来;如果说有,是肉体遗传的源头和延续。对个人而言,人死如灯灭,纵然也承认人在世间时所发挥的精神力量,不论是学术的、政治的、艺术的,都能够影响于后世;但那是物质,而不是精神。人能够怀念古人,古人却不知道我们怀念他,因为他们根本已不存在;怀念古人不为慰灵,乃为见贤思齐的自励励人。

民间信仰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中国民族报/2007年/3月/20日/第006版 宗教周刊?理论 民间信仰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金泽 民族民间信仰 在我国,民间信仰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活态”文化。民间信仰重新“浮出水面”,在理论和政策层面为人们提出了许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有人说现在是民间信仰“大复兴”,有人则称之为“死灰复燃”。无论怎样评价,中国民间信仰大量存在(表现在地区、人数、程度等方面)乃是客观事实。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存在与发展,已不同于过去的时代。它的外部环境(与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化进程、人口素质的互动)已不同于以往。其内部的结构与整体的功能也不同于以往,而且还会随着社会转型继续发生变化。 民间信仰的性质及其在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地位 民间信仰是根植于老百姓当中的宗教信仰及其宗教的行为表现。民间信仰是一种民众的信仰,与国家宗教相比较,它没有那种政教合一的强迫力量和财政支持;与民族宗教相比较,它没有血缘的全民性。虽然有家族祭祖,但不是一回事。即使在一个地域形成某种全民性,但若考虑到社会分层,只能说它具有很强的民众性。 组织结构上的松散性可将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区别开来。民间宗教是扎根于民间的另一种宗教形态,它与民间信仰相比较,有着比较“坚硬”的组织外壳。如果说民间宗教属于制度化的宗教,那么民间信仰,则属于非制度化的宗教。在传统社会中,有官方宗教(如国教或民族宗教),也有非官方的仅属于正统的宗教,而所谓民间教团,一般是指非官方、亦非正统宗教,而是占据主流地位且活动民间的宗教团体。实际上,现今世界上的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最初都是由民间教团发展起来的,在后来的发展中演变成正统宗教甚至国教,并最终走向世界。但是并非所有的民间宗教都能够进入主流宗教的行列,像明清之际的罗教、斋教、黄大教、弘阳教、八卦教等,虽然,在民间曾有过相当的发展,有的教团还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但始终没有像道教和佛教那样成为正统宗教,也没有像基督教在某些国家那样成为国教。民间宗教虽然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但民间信仰始终位于社会的底层;民间宗教的社会地位可能会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而有上升的变迁,但有些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也可能因为种种因缘际合而下降为民间教团或化解为民间信仰。 从共时性的结构角度说,民间信仰在社会文化系统中不是主导文化,甚至也不是主流宗教。按照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家雷德斐尔德将文化区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的说法,民间信仰属于“小传统”。在已知比较复杂的文明社会中,至少都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层次的文化传统。雷德菲尔德所说的“大传统”,指的是都市文明,而“小传统”则是指地方性的乡土文化。这种将传统区分为“大”和“小”意义,不是数量上的(如民间信仰的信众不一定少),也不仅仅是空间的。就中国传统社会很早就在城镇中兴起市民阶层而言,“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区分,更多地具有社会分层的意义:大传统位于社会的上层,是社会精英及其所掌握的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化传统,为思想家、宗教家深入思考并加以阐示;“小传统则位于社会的下层,基本信众为一般民众。他们的生活除了受大传统的影响之外,还有所谓民间文化传统,即小传统。 如果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给民间信仰定位,它虽不及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那么显赫,但若上溯其源,却往往追及太古。它的历史要比任何一种创生性宗教都更为长久。无论国家宗教还是世界宗教,本质上都是原生性宗教的“改革者”;而民间信仰,却是原生性宗教的“继承者”。在“万物有灵观”的作用下,原生性宗教中的自然崇拜比较发达,天地日月山川河流,风

论中国佛教的基本特点

论中国佛教的基本特点 【摘要】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基本精神,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些内容,为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有所发展和创新。在漫长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佛教形成了它鲜明的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点,本文在对佛教发展史的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基本特点做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中国佛教基本特点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正式传入中国以来,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两千年前传入的异邦宗教,在两千年来的演变中,深深打上了中国的烙印,逐步演变为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契合的中国佛教,并与儒、道两教一起,成为支撑中国传统文化之鼎的三根主要支柱。那么,中国佛教有些什么基本特点呢? 一、与儒家、道家相融合。 佛教初传入中国,势力甚微,要想在中国生根发芽,得到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以及各利益集团的支持,就必须尽快适应中国的文化背景,寻找与中国文化的契合点。中国文化的背景,总合言之,乃是以儒家及道家的思想为两条主流。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和社会关系,道家重视个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调和与统一。佛教到了中国,为了顺应儒家所注重的伦常关系与道家放任自然,便以戒律精神来配合儒家的道德生活,复以禅定与智慧的内容,诱导道家的自然主义。

从历史上看,佛教来华之时,正值黄老神仙方术在中土社会盛行,初传的佛教也就把佛陀描绘为“轻举能飞”的“神人”,把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阿罗汉”描绘为“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①。在依附神仙方术的同时,佛教还十分注意对灵魂不死、鬼神崇拜等中国传统宗教观念的调和,例如把佛教的轮回说与中土的灵魂观结合起来。认为人如果行恶,死后“魂神”就会“人泥犁、饿鬼、畜生、鬼神中”;如果行善,则会“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又如,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家有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而佛教在初传中国时,还一直坚持印度佛教沙门不拜君亲的传统。这一传统由于与中国的理论纲常相冲突,所以不断产生纠纷与争执。最后,佛教终于接受了拜君亲的现实,与儒家文化相协调。入宋以后,佛教更加强了对儒道为代表的传统思想文化的融合,许多教内人士大力宣扬三教一致,特别是曲意迎合儒家的思想。例如宋代禅师契嵩在其所著的《辅教篇》中“拟儒《孝经》,发明佛意”,甚至提出“夫孝,诸教皆尊之,而佛教殊尊也”。在与儒家和道家的融合中,中国佛教逐渐形成了其最大特色:即把传自印度的佛教的基本精神,融会了中国的儒家的伦理思想及道家的放任自然。而这种融合,使得佛教契合了中国文化背景,得到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从而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二、依附于封建统治 自秦汉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国家,在历史上,中国的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支持佛教,也曾因为佛教势力 ①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下册

我眼中的佛教

我眼中的佛教 在中国,作为一个汉族人中没有宗教信仰的普通大学生,个人而言,相对于其他宗教,我对佛教有更多一些的了解。 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正如老师在课堂上所说:佛教到了中国之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所以中国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也是中国自身的文化。可是,当佛教深入中国的民间而成为普遍化的信仰之后,对于佛教的根本面貌,反而不为大众所知。大众所知的民间佛教,乃是为求现世利益而供观音菩萨,为求死后安乐而供地藏菩萨,为了消灾祈福而念药师弥陀。活著的时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许愿;死了之后,即由亲属请了出家的僧尼,为之诵经超度。一般人所知的佛教,大约仅仅如此。当然,这些观念和现象,站在作为宗教信仰的功用上说,佛教并不反对,只是佛教的内容和佛教的根本精神,并不仅是如此。 从网上可以看到很专业的解释:佛教-最早的世界性宗教,距今三千多年,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东汉明帝时经丝绸之路正式传入我国。知错就改,随时改变错误的信仰,即是佛教。不脱离实际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是佛教徒的思维。所以,佛教的特点是:既自由思想,又理性科学。 在课堂上,我对于老师讲述的相关佛教内容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佛教的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接下来,就用我粗浅的认识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眼中的佛教。 在我看来,整个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看来都表现出昌盛的一面。毕竟在中国虽然不禁止宗教信仰,但也没有大规模的对宗教进行宣传。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此外还有相当多的其他宗教,然而在这许许多多的宗教中,甚至连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都没有佛教在中国的影响范围大。 佛教起源至今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在三千年中,佛教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我们在日常中的许许多多事物均是来自于佛教文化。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平日中我们所讲到的大千世界即是来源于佛教用语,指的便是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三界六道,甚至在动画片中都对于佛教思想有所涉及,例如《霍顿与无名氏》就表露出了一沙一世界的思想。 同样从网上容易得知,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一般认为是于汉明帝(28年-75年9月5日东汉第二位皇帝)时。佛教自传入中土以来,曾几度辉煌。佛教最兴盛的时候是在南北朝时期和中唐、晚唐时期。当时人们对佛教极端狂热,如有人当着大众面前割取自己身上的肉去喂鸟,遍体流血却颜色不变,又有僧人自以铁钩挂体,燃点千灯,一日一夜,端坐不动。在这样的狂热下,唐朝的僧尼道众、庙宇寺院也是远多于今天,而且唐朝的僧尼还享有很多的特权,类似于佛教在中国隋唐时期的繁荣昌盛我就不再多赘述。 然而万事万物盛极必反,宗教也一样,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反佛运动,其中有三次规模较大,而发起这场运动的皇帝的谥号里都有个武字,所以就称为“三

探析现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价值

探析现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价值 伴随着民俗民间文化的持续复苏和乡村庙宇的大规模重建,民间信仰已成为值得关注的热门话题。民间信仰是一种自发流传的非制度化信仰现象。民间信仰的群体庞大,构成较为复杂,有着广泛的群众性,是党的群众工作必须重视的一个领域。引导民间信仰改革创新,移风易俗,充实时代内涵,释放正能量,支持和鼓励民间信仰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回报社会,服务社会。本文结合近年来对安徽部分地区的实地调研以及相关课题组对浙江、山东、福建、陕西、四川等省部分地区开展的“民间信仰认知状况”的调研情况,对民间信仰的活动特点和社会作用进行简要分析、讨论。期望引起人们对新形势下民间信仰工作的重视和关注,更好地引导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标签:民间信仰民间信仰事务管理传统文化 一、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 民间信仰是我国社会的一种重要现象和文化符号。民间信仰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以祈福消灾为主要目的,是民间自发流传的一种非制度化信仰现象。民间信仰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一是庞杂性。民间信仰与佛教、道教教义和儒家思想相互交融,在广大乡村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和普遍的认同感。民间信仰场所“一庙多神”的现象较为普遍,且与传统文化,民情风俗相互交织,民间信仰的这种特性使我们对它的科学界定和有效管理造成一定难度。 二是普遍性。信仰群众不论地域和文化层次,各地各阶层都有传播,不少内容是属于民族民间传统习俗的延续。 三是功利性。民间信仰与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民众对民间信仰的理解和祈求是建立在实用基础之上的,关注的焦点着眼于现实的幸福,有极强的世俗性和功利色彩。民众根据自己的现实需要选择神灵,只要认为是“灵验的”“有用的”就供奉,呈现出一神为主,多神并祀的特点。民间信仰还具有地域性色彩和活动的自覺性等特点。调研中发现民间信仰的组织者大多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应变能力,他们总是能想出很多方法,力求使信仰活动契合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和话语系统,以应对相关部门的种种限制。民间信仰希望得到社会认可,谋求合法化意愿日趋强烈,这是当代民间信仰的一大特点,这一现代特征也提示我们对其积极引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综而观之,民间信仰从思想内容上看,其中有佛、道教的信仰色彩,有地域性民俗民间文化的反映,同时还夹杂一定封建迷信成份;从价值取向上看,基本是遵从善恶报应,崇尚忠孝,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以及得到神灵护佑。可见,民间信仰更多的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需要逐步消除。

有关佛教因果思想与信仰缺失问题的思考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4 【收稿日期】2013-04-05 【作者简介】方文风(1989-),女,甘肃天水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1级诉讼法学专业(国内安全保卫方向)硕士研究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大力倡导经济建设,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思想文化建设并没有跟上经济建设的步伐,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人民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为我国民众缺乏信仰,失去了道德的底线,所以做出了许多道德沦丧的事情。不少人开始探索,是什么造成了民众的信仰危机,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 一、佛教因果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佛教起源于印度,两千七百多年前传入了我国,在适应我国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其中佛教因果思想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少流芳百世的名言警句都反应了这一思想。“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就反应了有因必有果这一思想;“他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是在告诫人们,不管谁做恶,都要承担后果;还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则说明从因到果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等等。 佛教因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它把世间万物都容纳在因果体系中。大到宇宙、人生的起源与归属,小到人世间细枝末节的事,都离不开因果规律。一个人的出生是一个“果”,这个果就是由前世的“因”所造的,因不同,果也会各有差异。在这一世,人又会造就新的“因”,也会受现世的“果”,这些因果相折抵,又会形成下一世的“因”。人的生生世世就是在这样的因果中无限的轮回下去,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所以佛教告诉人们要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解脱之法也在这因果规律中,这也是佛教因果思想的关键所在。在这个因果规律中,因永远会导向一定的果,果都是由因得来,这是人们无法改变的,但是人们可以自主决定去种什么样的因,通过主导因,从而改变果。在人的一生中,最根本的是人的自心。只要我们发善心,福报会随我们而来,命运也会因我们而改变;只要我们有超脱之愿,当积累了足够的善因与智慧之后,我们也可从轮回中超脱出来而得涅槃。[1] 佛教因果思想深深的根治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它也是人们在行为处事时一个重要的价值评判标准。然而,受无神论观点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死轮回持怀疑态度,现代文明的发展让我们更加肯定了世上并不存在神,宗教只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佛教作为宗教的一种,也被贴上了封建迷信的标签,佛教的因果思想也被人们摒弃,人们不再相信因果轮回。社会上发生的许多道德沦丧的事件,就是由于人们敢于去种各种各样的“恶因”,因为他们不相信“恶果”会随之而来,他们自信可以通过自己的“非常手段”去化解各种“恶果”。 [2] 人们对生死轮回的质疑是正常的, 无人亲眼见证它的存在,但不能因此否认佛教因果思想的根本智慧———即因果相续的道理。 二、我国信仰缺失现状的原因分析 我国信仰缺失的现状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古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儒释道精神,看重道德信仰的建设。新文化运动带给我们“民主”和“科学”,我们开始关注政治信仰,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逐渐树立起了共产主义信仰,相信无神论,质疑宗教信仰。 [3] 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开始崇尚物质, 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不断的见证了“科技”的伟大,这种对物质的崇尚逐渐演化成了对“金钱”的崇拜。因为钱,商人唯利是图,枉顾社会法纪,置消费者的生 有关佛教因果思想与信仰缺失问题的思考 方文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摘 要】佛教因果思想在两千多年的传承中已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更是每一个中国人根 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然而在当今社会,许多人不再相信“因果”思想,肆无忌惮的去做坏事,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道德沦丧的事件。分析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意在让大家对佛教因果思想有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坚固大家的因果观念,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关键词】因果思想;传统文化;公平【中图分类号】B 94,D 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01(2013)04-0120-03 No.4,2013 General No.67,Vol.12 2013年第4期第12卷(总第67期)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 Officers 120

佛教在中国的怪现象:大势至菩萨竟然无人朝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佛教在中国的怪现象:大势至菩萨竟然无人朝拜 导语:每座中土寺庙大雄宝殿寺庙中都会有个“三圣殿”,一看介绍,原来三圣是阿弥陀佛、观音和大势至菩萨。这位仅次于阿弥陀佛,和观音同列“大势 每座中土寺庙大雄宝殿寺庙中都会有个“三圣殿”,一看介绍,原来三圣是阿弥陀佛、观音和大势至菩萨。这位仅次于阿弥陀佛,和观音同列“大势至菩萨”我怎么没听说过?好歹我也浸淫《西游记》几十年,居然对这位菩萨闻所未闻,实在是太伤人自尊了。回家后,我当即上网恶补佛教知识,结果发现,我不知这位大势至菩萨,是情有可原的。 据《悲华经》称,删提岚世界有一位无诤念王,他的长子名不眴,次子名尼摩。后来无诤念王成为阿弥陀佛,不眴为观世音菩萨,而尼摩则成了大势至菩萨。哇,大势至菩萨和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前世可是至亲耶。可是,大势至菩萨在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影响要远逊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几乎没有单独供奉的。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首先,我觉得是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太像了。《观无量寿经》记载,大势至菩萨身放紫金色光,法相与装饰皆同于观音菩萨。《阿喇多罗陀罗尼阿噜力品》说观音、大势至两位菩萨都是呈纯金色白焰光,右手执白拂,左手执莲花,大势至菩萨的形体略比观世音菩萨小。两位菩萨的区别只有两处,一处是大势至菩萨头上的宝冠有定瓶为标志,而观音菩萨头上的宝冠则以一小化佛为标志,这区别,实在太难分辨了,因为菩萨都很高大,凡人不可能看清菩萨头上那顶帽子是咋样的;而第二处是作为阿弥陀来迎时的随侍,观音菩萨手拿金莲台,大势至菩萨则合掌,这区别还明显些,问题是凡人拜菩萨只看真容,哪管菩萨那手的姿势怎么摆放呢?所以,凡人以为他俩都是一个菩萨——观音菩萨。结果,大势至菩萨隐没了。 生活常识分享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在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佛教开始由西域传入中国。自从中国有了佛教之后,中国的宗教、哲学、伦理、建筑雕刻、语言文学以及生活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的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有关佛教传入中国的各种传说,多将佛描绘成为头顶金光、轻举飞升的神仙。例如“明帝感梦”的记载即是如此:“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为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金黄色。?帝于是遗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明帝梦见金人,形象高大,头顶有日月一样的光芒。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表明当时流行的神仙方术在人们头脑中有很深的印象;明帝以此询问群臣,就有人将明帝梦中的形象与佛联系起来,体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了比较快的发展。 在哲学方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这一种唯心哲学对我国原有的哲学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宋朝时期的朱熹把这一理论渗入到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之中。佛教的三论宗主张“诸法性空”,又称法性宗、空宗。该宗以真俗二谛为纲,以“无得正观”为基本思想,认为一切万有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是无自性的,也就是毕竟空无所得,但为引导众生而以假名说有,这就是“中道”。该宗通过重重否定的“四重二谛”,表明佛所说任何言教不过是权教,只有忘言绝虑才能真正体悟佛说的真理。而佛教的其它体系还有“性具实相”、“三谛圆融”等等学说,大大丰富了中国的哲学体系。 在宗教方面,佛教输入了新的观念、新的教义,形成了新的教派,而且对道教和儒教也有重大的影响。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儒、道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本土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与儒、道的交融互动中,最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佛教。佛教以其特有的教义教导人们要空灵、空寂、空无,不要怨怨相报,忍耐人间百般苦,以求西登极乐世界。另外,佛教以其浩如烟海的宗教文献和其宇宙论及其精密的宗教仪规,大大地扩展了中国人的精神领域。 道教和儒教在很多方面也学习了佛教的一些思想。而在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之时,道教也逐步形成,双方同时面临在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传播的问题,造成了佛、道互争高下的局面;魏晋以后,佛教的发展逐渐达到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程度,于是导致了思想层面和制度层面上与儒、道的争辩。西晋道士王浮与僧人帛法祖争辩屡败,遂编造《老子化胡经》以贬损佛教。它称佛教是老子西行为教化凶顽的胡人而设,这也就是著名的“老子化胡”说;到东晋时佛教方面侧出现了《清净法行经》予以回应,它提出“三圣东行”说,即老子、孔子和颜回分别是佛的三个弟子摩诃迦叶、儒童菩萨、光净菩萨所化现,以证明佛教高于道教。在其后更是进一步将道教中的伏羲、女娲也看作是宝应声菩萨和宝吉祥菩萨。《清净法行经》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与道教之争的发展,至南北朝时期佛道之争更是激烈。尽管它们之间的争斗十分激烈,但作为在同一地区发展的宗教,必将趋于融合。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提出了三点:一是区别了“在家”、“出家”修行所应遵循的不同规范;二是

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 (1)佛教 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起源于公元前5—6世纪的古印度,其创始人为释迦牟尼。 对于出家的僧尼和其信教徒,佛教有严格的饮食戒律,出嫁僧尼终年素食,不吃荤腥,不饮酒。他们认为荤、腥、酒之类食物会乱性,不利修定,所以被佛教所禁止。派别不同,戒律也不同。对于一般的信徒的饮食,规定不一,有终年素食,也有每年固定月份素食的,还有每月中固定数日素食的,没有统一的戒律。 佛教的节日和法会很多,主要有佛诞节、成道节、涅槃、盂兰盆会等。寺庙里设有“住持”,在我国还称之为“方丈”。常见佛教徒在见面时,以两手当胸,十指相合来行礼,这就是佛教的通常礼节“合十”或“合掌”。他们在行礼时专注一心,决无散漫之意,以示对对方的敬意。在向佛、菩萨或上座行礼时,应该双膝着地,前额叩地,两手掌向上翻触地,就是常说的“五体投地”。这是一种对佛或菩萨虔诚的表示。一般非信教徒参拜佛或菩萨时行“合十”礼即可。 (2)道教 道教是我国东汉晚期形成的宗教派别。道教的教派很多,元代以后演变为两大教派:“正一派”和“全真道”。道教的戒律很多,少者五戒,繁者一千多戒。全真教对戒律比较重视,

主张“炼丹修仙”,道士须出家,不结婚,不食荤腥。其五戒与佛教相同,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信奉正一道的道士一般有家室,俗称“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道教的修斋有许多种,如有的设供斋、节食斋、心斋等,修斋的日期也不同。各道观还订立了自己的清规和禁忌。 道教以神仙诞辰及祝厘、接驾、祭星和展墓为节日,如玉皇圣诞、老君圣诞、蟠桃会、吕祖诞辰等。节日期间举行隆重的斋祭活动,供斋祭神。经常有道乐伴奏、唱颂舞蹈、法器罗列、供奉花果、叩拜祈祷等,在大的宫观所在地,往往伴随着庙会集市。 (3)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创立于公元622年,创始人为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是:世界上只有一个神,他的名字叫安拉,即真主。信仰者必须服从安拉的意志,称为“穆斯林”(阿拉伯语“服从者”之意)。穆斯林有很多义务,如做礼拜、去麦加朝觐、斋戒等。 伊斯兰教教义体现在《古兰经》中,它不仅是宗教经典,同时也是穆斯林的基本道德规范。根据《古兰经》,穆斯林禁止食用猪肉、自死之物及血液以及未诵安拉之名而宰的牛、羊、驼、鸡、鸭、飞禽等,还有勒死的、捶死的、角抵死的、野兽吃剩下的动物都是禁食之物。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不洁

印度教取代佛教的原因

印度教取代佛教的几个原因 印度一直是宗教气氛相当浓厚的地区,公元前1500年前后就有了吠陀教的雏形,公元前900年前后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婆罗门教,公元前500年前后则进入一个“诸教并起”的时期,佛教迅速兴起,耆那教、顺世论等“六师外道”也取得了发展,而传统的婆罗门教内部也出现了“六派哲学”。经过长期的发展,佛教先是分裂成各种部派,此后又兴起了一种与原先各部派都不同的“大乘”佛教;婆罗门教在遭受一定程度的挫折之后,逐渐改革成为更加成熟的印度教;与此同时,在遥远的阿拉伯半岛兴起了一种全新的宗教——伊斯兰教,它批判地吸收了犹太教、基督教的一神论思想,并以阿拉伯民族的武力征服为载体,很快就传播到了从大西洋之滨到印度河畔的广大地区。但在7至11世纪的印度,影响力较大的宗教主要还是印度教、大小乘佛教。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经过了许多波折。孔雀帝国、贵霜帝国的统治者大力宣扬佛教,使佛教一度取得国教或接近国教的地位;但此后的笈多帝国和南印诸小国统治者却都以婆罗门教作为国教,佛教虽然仍受到保护,但发展势头已有所衰落。公元7世纪,戒日帝国再次在印度北部实现了短暂的统一。戒日王大力弘扬佛教,使佛教一度出现中兴局面,著名的佛教翻译家玄奘也是在戒日王统治时期到达印度的。但佛教的发展已经显露出了明显的颓势,随着戒日帝国的瓦解,佛教的黄金时代也就一去不复返了。虽然佛教在锡兰、东南亚、中国、朝鲜、日本都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但它在印度本土却日益衰落,直到德里苏丹国的征服者给予其最后一击,使其彻底在印度绝迹。佛教在印度的没落,我认为主要是如下原因导致的: 首先,佛教的部派分裂、尤其是大小乘分裂严重影响了佛教的发展。佛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不同,它从一开始就没有严密的组织,更没有统一的管理(虽然有过几次全佛教范围的结集活动)。因此在佛陀入灭后不到百年,原始佛教就开始分裂为部派佛教。到公元1世纪,又产生和以前所有部派都不同的“大乘”佛教。“大乘”在宇宙观、道德观上都与原先的“小乘”大相径庭,且对小乘大加贬抑,形同仇敌。佛教一直面临着婆罗门教及由其发展而来的印度教的强力挑战,此时又加上大小乘的内讧,使许多佛教小国也无所适从,更阻碍了佛教的进一步广泛传播。后来从大乘佛教内部又分化出“中观行派”和“瑜伽行派”等不同派别,当公元7世纪玄奘到达印度时,他所看到的情景已经是“十有八部,各擅锋锐;大小二乘,居止区别。”(《大唐西域记》卷十)此时信仰小乘的国家仍然比信仰大乘的多,大小二乘的争夺空前激烈。但即使在戒日帝国佛教最发达的地区,佛教信徒也只占一半比例(据玄奘推测),更不用说其他地区了。部派分裂也使佛教教义日益复杂,僧侣长期沉浸于哲学辩论中,与现实生活严重脱离,当然不可能赢得广大下层群众的支持。 其次,印度教和佛教的区分越来越小,佛教的生存空间被挤占。佛教和耆那教都曾严厉批判婆罗门教“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的三大纲领,此后婆罗门教经历了长期的渐变,从多神崇拜逐渐转化为三大主神崇拜,产生了“梵我合一”的一神论雏形,在神学理论上有了很大进步;在宗教仪式上也做了较大简化,种姓压迫也有了一定松动(尽管是不情愿的松动)。虽然印度教也没有严密的组织,甚至比佛教更加松散,但它深深根植于民间习俗中,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群众基础,这是佛教所无法比拟的。印度教还具有超强的包容性和灵活性,

宗教信仰的作用

浅谈如今的宗教信仰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宗教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也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宗教作为一种超验的存在,宗教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从而对由人构成的社会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下面我们主要论述宗教信仰对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无论处于哪个时代,宗教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们热衷于探讨的永恒而又古老的话题。宗教表达了人类最深层愿望和恐惧,对信仰者的生活和心灵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信众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道德标准,决定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发挥着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一:对宗教的定义 “定义”,就字源来说,有“界说”或“界定”之意,是给某种事物规定范围、划定界限,使与其他事物分离,以便知道与其他事物的不同点。就意义而言,是把一事一物所含的意义,用简单扼要,但是却完整的表达方式加以说明,使人其有正确的观念,而不致与其他事物混为一谈。 自古至今,不同的流派不同的学者对宗教的定义都是不

同的。比如:费尔巴哈说,宗教是人类的心智之梦。康德说,宗教是关于作为立法者的上帝的道德律;是对我们的职责的认可,而这职责应被看作是神圣的戒律。柏拉图说,宗教是一种对待诸神的正确行为。马克思则认为:"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 反映。"在了解了诸多关于宗教概念的定义之后,本文认为宗教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并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进的一种意识形态,是在一种特殊信念的指导下,遵守着一定的生活规范,并在一定的制度下举行表达自身特殊信念的礼仪,来获得信靠感,且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群体的幸福生活和信仰环境,以磨练或塑造圆满高尚的人格为内在目的,从而使人对生命真谛及其价值有真切的认识和努力的追求。因为,他们相信现世生命结束之后,有一种超越的生命出现,这才是人生的真正目的。因此,为达到这一目的而建立起来的有一定的组织和严密纪律的特殊的 信仰团体。宗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相信神的存在这是宗教之所以成为宗教的根本特征。宗教是个体灵魂与超验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因此 一切宗教都有自己独特的关于自然以及世界的解释, 这些解释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每一个体系中 都存在一个全知全能的神。宗教信仰,相比于政治信 仰,有一个人格化的神,宗教信仰的来源,就是人类

传统节日与民间信仰完整版

§谈谈你对中国民间信仰的认识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 民间信仰是一种产生于原始社会,历经漫长岁月的传承、发展、演变并延续至今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与人为宗教既相似又有根本区别的存在 【民间信仰的特征】 ①自发性:民间信仰是在民众中自发产生、自然传承的民俗事象。 ②多元性:民间信仰在民间自发产生、口口相传,经过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传承,也必然发生较大变 化。如在闽南浙江等东南地区人们信奉妈祖,在四川的青城山人们信奉太上老君,在四川的峨眉山人们信奉佛祖等等。& ③世俗性:民间信仰注重实际的功利。如渔民信奉妈祖是为了祈求出海平安,祈求健康幸福。人们推 崇关羽是为了求得财运滚滚等等。& ④与上层信仰的脱节:比如民众信佛,却不会去读《涅槃经》、《楞伽经》这样深奥的经书,而是很普 通的《心经》、《金刚经》等等,有的甚至连佛经也不读,仅仅是家里摆着佛龛,知道些“因果报应” “有求必应”的基本观念。可见民间信仰与上层信仰完全存在于两个世界。& ⑤互相融合的信仰:像清朝的雍正就认为:“佛教治心,道教治身,儒家治世”。而在民间,对宗教更是 不加区分,在很多民俗画中经常会出现三教合一的众神像。& ⑥信仰的基础是伦理道德: 通过认识以上观点,我们能更了解民间信仰产生的基础以及在民间的具体表现形式,由此也可以看出民间信仰是有其存在的合理依据和社会基础的,它适应当时社会民众的信仰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的。同时我们会发现一些民间信仰的特点延续了下来,并深深影响着现在的我们。 【民间信仰有其存在的优点】 1)民间信仰满足人们的信仰需要,给人以精神寄托和慰藉。 2)民间信仰对自然的敬畏和神圣感,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明君商汤则有“网开三面”之德。 3)民间信仰使各大宗教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是凝聚社会的精神力量。像清朝的雍正就认为:“佛教治 心,道教治身,儒家治世”。

宗教信仰是什么

宗教信仰是什么 宗教是一个古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宗教信仰状况也会发生改变。下面是有宗教的信仰,欢迎参阅。 宗教信仰是信仰中的一种,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群对其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义等),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 这种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现和贯穿于特定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中,并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在世俗社会中的行为,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 宗教的意义宗教信仰可以看作是全人类所具有的普遍文化特征,具有神秘神话色彩,它是人类精神的阶段性体现。信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天赋的主观反应,它是人类对于宇宙天地命运历史的整体超越性的意识,它是人类 对人自身存在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某种反应,它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 “宗教的本质既不是思维也不是行动,而是知觉和情感。它希望直观宇宙,专心聆听宇宙自身的显示和活动,渴望孩子般得的被动性被宇宙的直接影响所抓住所充实。”从字面上来看它的本质,就是人类对自己心中王国宗主的向往与精神皈依所在。所以,我们也就不难

理解宗教情感论的首创者施莱而马赫这样解释宗教的本质意义。 作为人把握世界和生命的一种独特的方式,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它对人生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人们通过教义的学习和不断重复的仪式行为,使宗教信仰的理念和精神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的价值和行为系统之中,,从而成为形塑信教者的心理与人格的新的力量。 宗教信仰为人生提供慰藉。作为一种哲学范畴,宗教信仰具有追求为生活寻找支撑和意义的显着特征。表征着人对终极关怀的渴望,它给人注入神圣的目标,引导人去反省自我、超越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从而为人的生活提供情感、意欲、愿望、行动等的根基。是一种精神的仰望和生命的活水,是人的一种价值意识的定向形式。 提供应当 作为评价主体价值观念体系的深层内核,是价值评价活动的大前提。信仰从它的生成那一刻起,即满足着人的超越现实指向未来的理想性需要,信仰一生成就本然性地获得了‘纯正性’的价值本性。 聚合和圣化 每个人无论他是否具有宗教倾向,都有自己最终的假定前提。因为这些前提对他来说是真实的,这种假定前提不管是被称为意识形态、人生观、观念或者仅仅是对生活的一种直觉,都对属于他们的所有行为产生了创造性的压力。这种内驱力推动人去从事德行,使自己

佛教信仰与植物的研究

佛教信仰与植物的研究 所属院系:计算机学院 学号:20102111206 年级:10级B班 姓名:袁宗贤 1、引言 佛教自印度传人华夏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众多的佛教经典中,无论你翻开哪一部,都可以找到与植物有关的经文,而且佛经中所描述的植物至今还有许多在地球上生长着。佛祖释迦牟尼在《法华经》中说:“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准确地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征,采用喻理、类比、明志、比德等等方法,阐述教理,比喻人生。这些生动的描述,完全可以肯定佛祖释迦牟尼早在2000多年前,在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缘起本性的道理时,就通过极其细微的观察,科学地肯定了绿色植物对地球上所有众生起缘、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现代科学也证明,绿色植物为人和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氧气和食物,吸收工业和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调节地表径流、涵养水源,避免水土流失,减低风速,吸收尘埃,吸收硫化物等有毒气体,降低噪音污染等等,功不可没。没有绿色植物,地球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都将无法生存。所以可以说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依据上述观点,本人将对佛文化了解的植物作了大致以下九个方面的分类: ①成道植物;

②悟道植物和祥瑞植物; ③护法、表法、表意植物; ④佛医佛药。 2、详细内容 2.1)成道植物 在不少佛教经典中都提及比丘于“阿兰若”中修行,所谓“阿兰若”就是指寂静之所,一般是指在距村落不远的林间树下。汉字“梵”就是高度概括“经行林中,勤求佛道”,“摄念山林”,“或有诸比丘,在于山林中,精进持净戒”(《妙法莲花经》)。也正是这个“阿兰若”在佛教的创立、发展和传播的过程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如在《十住毗婆沙论》卷五中记载,不管过去佛、现在佛,还是未来佛,各自都有他们自身的“菩提”树。它们分别是:毗婆尸佛是无忧树,尸弃佛是邡他利树,毗舍浮佛是娑罗树,拘留逊佛是尸利娑树,拘那含佛是优昙跋罗树,迦叶佛是尸拘类树,释迦牟尼佛是阿说他树(即菩提树),将来成道的弥勒佛是那伽树(龙华树)。尤以佛祖释迦牟尼在经书巾的记载更为详细。 世尊一生的几个关键时刻均与植物有密切关系:他生在一株无忧树下,成道于一株菩提树下,而当80岁时,在两株婆罗双树下从容安静地圆寂。根据南传佛经记载,作为佛祖的释迦牟尼是第二十八代佛,这在保存在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混佛寺的傣泐文手抄本《二十八代佛出世记》中有记述。后代佛弟子们受释迦牟,尼成道于菩提树下的启发,经过挖掘整理,把每一代佛成道均说成在一棵树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