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SSOP计划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SSOP计划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SSOP计划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

S S O P计划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SSOP计划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

1控制目标

在加工过程中,所有食品接触面必须使用有效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符合相关卫生指标后方可与产品接触。

注:与食品接触的表面是指:

——加工设备、案台和工器具;

——加工人员的工作服、帽、手套;

——车间空气。

2 职责

生产车间负责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

品控部负责食品接触面卫生条件满足状况的监视检查;

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纠正及纠正措施。

3.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清洁控制

卫生条件

a) 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由耐腐蚀、耐热、不生锈,表面光滑易清洗的无毒的316L不锈钢或食品级PVC材料制成;

b) 设备、案台、工器具制作精细,无粗糙焊缝、凹陷、破裂等缺陷;

c) 设备、案台的安装与墙面保持适当距离;

d) 设备、案台、工器具处于完好状态;

e) 所使用的消毒剂符合消毒要求,CIP清洗系统使用的消毒液配制符合规定,见《CIP清洗系统操作规程》;

f)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不得检出的消毒剂残留;

g)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病原微生物残存符合《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指标》的规定;

h)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工器具分开使用。

卫生预防措施

a) 确保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采用符合卫生条件的材料制作,并满足制作、安装、维护和便于卫生处理的要求。

b) 使用符合要求的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过程遵循由清洁区至非清洁区、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并避免因飞溅再次造成污染。

c) 混合、灌装设备和输送管道采用CIP清洗系统在每班生产后进行清洗消毒,消毒液采用水柠檬酸、片碱、85℃热水,循环清洗消毒15分钟,并用洁净的水清洗三遍,确保没有消毒剂残留。

d) 案台的清洗消毒:

——每班生产后对案台进行清洗消毒;

——用刷子、扫帚清扫案台表面的残留果汁和污物;

——用洁净的水冲洗案台表面,除去清扫后遗留的微小颗粒;

——用清洁剂清洗案台表面;

——用洁净的水冲洗案台表面,冲去清洁剂和污物;

——应用允许使用的消毒剂对案台表面进行喷洒消毒,杀死和清除案台表面存在的病原微生物;

——使用洁净的水对案台进行清洗,清除消毒剂残留。

e) 工器具及周转容器的清洗消毒:

——每班生产后对所使用的工器具及周转容器进行清洗消毒;

——设有隔离的工器具及周转容器洗涤消毒间,不同清洁区的工器具及周转容器分开进行清洗消毒;

——先用泡有清洁剂的湿毛巾擦洗掉(或用刷子刷洗掉)表面污物;

——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洗掉清洁剂;

——用泡有消毒剂的湿毛巾擦洗消毒(或在消毒池里浸泡消毒),消毒剂维持10分钟以上;

——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洗掉消毒剂(或在清水池洗掉消毒剂);

——工器具用清水冲洗干净,用干净的干毛巾擦干水。

f) 清洁区工器具清洗消毒后直接送回清洁区,非清洁区工器具清洗消毒后直接送回非清洁区,两者不得混用。

g) 收集废弃物的容器在厂区的隔离区进行清洗和消毒,以防造成污染;监视

a)每次使用新的设备、案台、工器具时,检查其食品接触面的材料、制

作、安装符合相应卫生条件的状况。

b)每月检查一次设备、案台、工器具表面的完好状况。

c)每周检查一次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工器具隔离使用状况。

d)在消毒剂和CIP消毒液使用前检查其符合规定要求的状况。

e)每班生产前用视觉检查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及残留物状况。

f) 在生产过程中由品控部检查人员对车间卫生进行巡回检查。

g) 每次清洗消毒后用试纸抽样测试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消

毒剂残留浓度。

h)每周采用平板计数方法对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病原微生

物进行一次抽样检验。

纠正和纠正措施

a) 当监视发现食品接触面的材料、制作、安装不符合卫生条件时,采取更换材料、重新制作或安装等纠正和纠正措施,直至满足卫生条件。

b) 当设备、案台、工器具表面出现生锈等现象时,采取除锈等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直至达到完好状态。

C) 当发现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工器具混用时,立即予以纠正,并查找原因

采取纠正措施,杜绝混用。

d) 当检查发现消毒剂或CIP消毒液不符合液温达到85℃等消毒要求时,

立即予以纠正,直至符合要求。

e) 当生产前和清洗消毒后对设备、案台、工器具表面清洗消毒结果及消毒剂残留浓度的检查不合格时,由品控部监督车间重新进行清洗消毒直至合格为止,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纠正措施,避免不合格再次发生。

f) 当对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病原微生物进行的抽样检验不合格时,查找消毒剂消毒能力、清洗消毒过程等方面的原因,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直至检验合格。

g) 必要时,品控部负责对生产车间员工进行清洗消毒知识和技能的培训。3,5 记录

a) 生产车间清洗消毒人员填写相应的《生产车间清洗消毒记录》

(WS/JL/00500)。

b) 品控部将监视检查结果记入《每日卫生检查记录》(WS/JL/00300)和《月度卫生检查记录》,并每周出具《食品接触面卫生检测报告》,交品控部及车间各一份。

a)责任部门将所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记入《纠正措施单》。

4 工作服、帽、手套和车间空气的清洁控制

卫生条件

a) 工作服、帽、手套符合《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指标》。

b) 车间空气符合各自区域的《车间空气清洁度指标》。

卫生预防措施

a) 工作帽和手套为一次性用品,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b) 工作服集中由专用洗衣房进行清洗消毒,设施规模与生产能力相适应;

c) 不同清洁区域的工作服分别清洗消毒,清洁工作服与脏工作服分区域放置;

d) 存放工作服的房间设有紫外线灯等杀菌设备,保持房间干净、干燥和清洁;

e) 使用紫外线照射法进行车间空气消毒,每10~15m2安装一支30W紫外线灯,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在温度低于20℃,高于40℃,湿度大于60%时,要延长消毒时间。紫外线照射消毒也适用于更衣室、厕所。

监视

由品控部对工作服、帽、手套和车间空气的卫生状况进行每周1次的抽样检测。

纠正和纠正措施

当检测发现不符合卫生条件的情况时,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纠正,并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如调整消毒剂浓度、延长空气消毒时间等。

记录

a) 生产车间清洗消毒人员填写相应的《生产车间清洗消毒记录》

(WS/JL/00500)。

b) 品控部将监视检查结果记入《每日卫生检查记录》(WS/JL/00300)和《月度卫生检查记录》,并每周出具《食品接触面卫生检测报告》,交品控部及车间各一份。

c) 责任部门将所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记入《纠正措施单》。

7 相关文件

《CIP清洗系统操作规程》;

《食品接触面的病原微生物指标》。

02.食品接触面的状况和清洁

食品接触面的状况和清洁 1.目标:工厂中所有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和工器具表面,都要使用易于清洁和保持卫生的材料制成。所有这些材料表面都不能含有有毒物质,而且要被设计成能经受起预期用途的环境及清洁剂、消毒剂的腐蚀。 控制和监测: ①.,食品接触面的材料用不锈钢、食品级聚乙烯等易于清洁和保持卫生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材料制作。所有这些材料表面都不能含有毒物质,车间内不得使用木制品。 ②.生产设备由机修人员负责定期维护与保养,维修人员对设备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维修并做好维修记录,使设备保持良好状态。 ③.所有的缓冲罐、管道在设计和制造时,能保证使水排空,且表面及接缝处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洗、排水和消毒。生产用罐、容器不得敞口均加盖,盛放产品的容器不直接接触地面。 2.目标:在加工过程中所有的工器具和加工中接触食品的设备表面要用有效的清洗剂和备好的消毒剂进行清洁消毒。 控制和监测: 所有的食品接触面应在使用前经过充分的清洗消毒,具体清洗消毒程序见《设备、工器具清洗消毒管理规程》。 3.目标:与食品及食品接触面的手套和工作服外套的表面必须由防水材料制成,并保持清洁和卫生。 控制和监测: ①.车间生产人员应穿洁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公司管理人员进入车间也应穿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车间员工工作服、工作鞋只允许在生产车间着装,不允许穿到车间以外的其他地方和卫生间。其他人员禁止穿到公司外面。 4.纠正措施:

①.已安装但未经评估的设备需要重新评估,评估不合格的需重新更换。 ②.彻底清洗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和管道表面;重新调整清洗消毒浓度、温度和时间,对不干净的食品接触面进行清洗消毒。 ③.可能成为食品潜在污染源的手套、工作服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完整版)食品接触面的微生物检验

食品接触面的微生物检验 1原理 食品接触面分为人员手、设备、器具等食品直接接触,其表面存在有微生物,为更好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以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为主要检测指标。 2检验材料 虎红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乳糖胆盐发酵培养液、无菌棉球、无菌水、酒精棉球、酒精灯、镊子 3检验方法 3.1人员手检验(发酵法) 3.1.1样品采集 被检人双手五指并拢,用一浸湿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右手指曲面,从指尖到指端来回涂擦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 3.1.2细菌菌落总数的检测 将已采集的样品在6h内送实验室,每支采样管充分混匀后取1ml样液,放入灭菌平皿内,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每个样品平行接种两块平皿,置36±1℃培养48小时,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Y=A*10(Y为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只手;A为平板上平均细菌菌落数)3.1.3大肠菌群的检测 每支采样管充分混匀后取1ml样液,分别放入10ml乳糖胆盐发酵管中,每个样品平行接种3管,置36±1℃培养24小时。如所有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 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3.1.4分离培养:将产气的发酵管用接种环分别以划线法转接于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上,置36±1℃温箱内,培养18~24小时,取出观察菌落形态。 3.1.5证实试验:在每个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紫黑色或淡紫红色,有或略有 或没有金属光泽的菌落)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1℃培养24±2小时进行复发酵试验,观察产气情况。凡乳糖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芽孢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校园清洁卫生周工作计划表模板

校园清洁卫生周工作计划表模板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 的校园清洁卫生周工作计划表模板,供大家参考。 许多方面都得由我自己去适应,这一学期是步入大学校门的个学期。而卫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这所医学院校,卫生抓的很紧,检查和监督都比较严,每周的周日到周五都进行卫生检查,周四进行全校性的大扫除。这样的背景下,让班上许多同学对卫生打扫产生了抵触情绪,打扫时也会时常抱怨,有的甚至不打扫卫生。出现这些问题后,跟同学们做出了解释,并在卫生安排中充分听取了同学们意见,奉行公平的原则,使同学们用平静的心去对待。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监督同学们做好清洁保洁工作,也投入到同学中宣传清洁卫生的重要性。要知道,一个良好的学医环境,不仅需要提供者,更需要维持者。学校是医学院校,对卫生的严格要求是必须的毕竟将来我要救死扶伤,而保证清洁干净就十分重要了 通过班上同学的共同努力,过去的几个月里。班在卫生方面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接下来的时间只要我能够团结一致保持这种态势,相信中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在本学期当中,学校对我们新生安排了密集的课外活动。随之而来的是繁重卫生打扫。通过和同学们的协商,安排了班上的同学对所属的范围进行卫生打扫。 在接下来的卫生工作中,我作为卫生委员将继续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安排好监督好班上的卫生打扫,为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后段时间工作计划内容如下: 1,卫生工作再接再厉,团结班上同学,争取更加优秀的成绩。 2,配合班上其他班干部的工作,以班级利益为重。 3,根据班规,切实的记载好卫生方面的情况,并且每周定时交给副班长。 4,卫生安排将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切实维护好同学们的权益。 5,平时多和同学们交流,了解他们对卫生工作的看法和建议,积极采纳一些合理有用的建议,。以此促进平常工作的改进。 6,要多了解学校在卫生方面的工作动态,及时的将信息传达到班上。也会多和其他班级的卫生委员进行经验交流,吸取一些有利于我班的经验,促使我班的卫生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大体上将根据以上六点实行。当然,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控制目标 在加工过程中,所有食品接触面必须使用有效清洁剂 和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符合相关卫生指标后方可与产品 接触。 注:与食品接触的表面是指: ——加工设备、案台和工器具; ——加工人员的工作服、帽、手套; ——车间空气。 2 职责 2.1 生产车间负责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 2.2 技术部负责食品接触面卫生条件满足状况的监视检

查; 2.3 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纠正及纠正措施。 3.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清洁控制 3.1 卫生条件 a) 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由耐腐蚀、耐热、不生锈,表面光滑易清洗的无毒的食品级的不锈钢或食品级的PVC材料制成; b) 设备、案台、工器具制作精细,无粗糙焊缝、凹陷、破裂等缺陷; c) 设备、案台的安装与墙面保持适当距离; d) 设备、案台、工器具处于完好状态; e) 所使用的消毒剂符合消毒要求; f)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不得有消毒剂残留; g)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病原微生物残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 SSOP计划

SSOP计划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 1控制目标 在加工过程中,所有食品接触面必须使用有效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符合相关卫生指标后方可与产品接触。 注:与食品接触的表面是指: ——加工设备、案台和工器具; ——加工人员的工作服、帽、手套; ——车间空气。 2 职责 2.1 生产车间负责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 2.2 品控部负责食品接触面卫生条件满足状况的监视检查; 2.3 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纠正及纠正措施。 3.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清洁控制 3.1 卫生条件 a) 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由耐腐蚀、耐热、不生锈,表面光滑易清洗的无毒的316L不锈钢或食品级PVC材料制成; b) 设备、案台、工器具制作精细,无粗糙焊缝、凹陷、破裂等缺陷; c) 设备、案台的安装与墙面保持适当距离; d) 设备、案台、工器具处于完好状态; e) 所使用的消毒剂符合消毒要求,CIP清洗系统使用的消毒液配制符合规定,见《CIP 清洗系统操作规程》; f)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不得检出的消毒剂残留; g)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病原微生物残存符合《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指标》的规定; h)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工器具分开使用。 3.2 卫生预防措施 a) 确保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采用符合卫生条件的材料制作,并满足制作、安装、维护和便于卫生处理的要求。 b) 使用符合要求的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过程遵循由清洁区至非清洁区、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并避免因飞溅再次造成污染。 c) 混合、灌装设备和输送管道采用CIP清洗系统在每班生产后进行清洗消毒,消毒液采用水柠檬酸、片碱、85℃热水,循环清洗消毒15分钟,并用洁净的水清洗三遍,确保没有消毒剂残留。 d) 案台的清洗消毒: ——每班生产后对案台进行清洗消毒; ——用刷子、扫帚清扫案台表面的残留果汁和污物; ——用洁净的水冲洗案台表面,除去清扫后遗留的微小颗粒; ——用清洁剂清洗案台表面; ——用洁净的水冲洗案台表面,冲去清洁剂和污物; ——应用允许使用的消毒剂对案台表面进行喷洒消毒,杀死和清除案台表面存在的病原微生物; ——使用洁净的水对案台进行清洗,清除消毒剂残留。 e) 工器具及周转容器的清洗消毒: ——每班生产后对所使用的工器具及周转容器进行清洗消毒; ——设有隔离的工器具及周转容器洗涤消毒间,不同清洁区的工器具及周转容器分开进行清洗消毒; ——先用泡有清洁剂的湿毛巾擦洗掉(或用刷子刷洗掉)表面污物; ——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洗掉清洁剂; ——用泡有消毒剂的湿毛巾擦洗消毒(或在消毒池里浸泡消毒),消毒剂维持10分钟以上; ——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洗掉消毒剂(或在清水池洗掉消毒剂);

客房周计划卫生表

客房周计划卫生表 日期项目标准备注 星期一1、清理房间装饰品处的镜面、 2、卫生间地面、 3、水龙头的除沙处理。 注意镜面高处的需光洁无灰、 地面无毛发无污渍、边角无黑渍. 水龙头光亮无尘无水渍。 1、每日工作:清 理吸尘器集尘袋。 2、尘机对吸:每 月双日。 3、每日地漏毛发 的清理。 4、每日对房间配 备的绿植浇水及清 理垫盆。 5、每两天冲洗富 贵竹叶及清洗花瓶 换水。 星期二1、清理面盆上方镜面、 2、家俱去污打蜡(包括卫生间的物 品盒、放风筒的小抽屉)、 3、房间壁纸除污。 注意镜框的清洁,镜面需光亮无水渍、 家俱需光滑无污迹无灰尘、 保证壁纸无笔印、无黑迹。 星期三1、清理浴缸镜及毛巾篮、 2、刷浴缸内外壁、清洁浴缸及面盆 去水口。 3、房门下木质面除污。 注意镜面需无水渍、 内外壁及浴缸边无水迹,污迹,去水口无黄锈及 毛发,不锈钢件需保持光亮无水渍、 保证房门无皮鞋印。 星期四1、清理淋浴间玻璃,大理石墙壁、 2、白色地砖刷洗、 3、花洒头清洁。 玻璃、墙壁及地砖无水迹、皂迹、 花洒无水垢无灰尘。 星期五1、电话消毒、 2、吸床底、傢俬底部及衣橱地毯。电话无污迹、 房间彻底吸尘,注意边角及衣橱内。 星期六1、清理抽屉 2、家俱去污打蜡(包括卫生间的物 品盒、放风筒的小抽屉)。房间所有的抽屉里面边角一定要擦干净. 家俱需光滑无污迹无灰尘。

星期日1、清理卫生间推拉门及楼马桶附近 立面玻璃。 2、清理垃圾桶内外壁。 注意高处透明玻璃无污迹无尘土、推拉门把手上 无手印、 垃圾桶内外无污渍,钢圈无手印、水迹。 客房月计划卫生表 日期项目标准备注 1-3号清理阳台、地面吸尘,定期作地面 的刷洗。 地面无杂物无泥土 清洁时根据天气情况由主管作安排 清洁。(如遇下雨天无法进行时可延 时作安排) 4-6号水壶除垢能正常使用,水壶内无水垢,表面 无水渍,壶把手及底座无积尘。/ 用清洁剂时注意兑水及注意比例, 以免损坏水壶。 7-10号清洁墙纸房间墙纸无尘、无污渍笔印、无破损。 / 11-14号清洁冰箱能使用正常,内无异味,内外干净 无尘,无污渍,酒水食品表面无积尘。 / 17-18号清洁冰桶冰桶内、外和夹干净无尘,无渍。/ 19-21号清洁卫生间不锈钢制品需光亮无水迹注意卫生间浴巾架的清洁。 22号电器连线及各种电线插口面板各种电线缠绕整齐,线上无积灰, 插座面板无灰尘无污渍。 在清洁电器边缘电线时需搬动电 器,完毕时要注意电器插头是否插 好。

工厂食品接触面清洗消毒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产品接触的表面,包括车间空气、生产环境、生产人员、金属物、包装材料、所用的器具和食品设备的表面等必然会有一部分进入食品中,为此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情况直接影响生产过程。确保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清 洁也是整个生产过程的重点,才能确保产品质量。 食品接触面污染主要来源 1.空气污染。车间空气中有相当数量的耐干燥细菌,酵母菌及霉菌孢子,从空气中可分离到芽孢杆菌、梭状芽胞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棒状杆菌等细菌种类;还可分离到青霉、曲霉、芽枝霉、毛霉及酵母等。 2.生产环境污染。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由于地面的尘埃飞扬进去空气中;此外人的生产及日常活动可将大量微生物带进空气中造成污染。 3..设备,使用器具污染。如储存罐、搅拌器、灌注设备、清洁工具等,都可能带来污染。 4..生产人员污染。手部、皮肤、毛发和穿着的衣服都会带来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 5.金属物污染。一般来源于各种机械、电线等. 6.包装材料污染。各种包装材料如果处理不当会有微生物,已消毒灭菌的食品,如果使用的包装材料未经过无菌处理或者处理不当,会造成食品的重新污染。 目前车间常用消毒剂为75%食用酒精和含氯消毒剂浸泡方式,含有酒精成分 的消毒挥发较快长时间使用影响杀菌效果。含氯消毒剂本身带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使用后需大量的清水去除残留。 食品接触面常用的消毒方法 1、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是指紫外线作用于微生物细胞DNA,破坏DNA分子键,使其失去复制能力或失去活性,进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紫外线(UV)消毒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经济的技术,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死包括细菌、结核杆菌、芽 胞和真菌在内的多种微生物,而且几乎不产生任何消毒副产物。原则上一切食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142-88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控制目标 在加工过程中,所有食品接触面必须使用有效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符合相关卫生指标后方可与产品接触。 注:与食品接触的表面是指: ——加工设备、案台和工器具; ——加工人员的工作服、帽、手套; ——车间空气。 2 职责 2.1 生产车间负责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 2.2 技术部负责食品接触面卫生条件满足状况的监视检查; 2.3 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纠正及纠正措施。

3.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清洁控制 3.1 卫生条件 a) 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由耐腐蚀、耐热、不生锈,表面光滑易清洗的无毒的食品级的不锈钢或食品级的PVC材料制成; b) 设备、案台、工器具制作精细,无粗糙焊缝、凹陷、破裂等缺陷; c) 设备、案台的安装与墙面保持适当距离; d) 设备、案台、工器具处于完好状态; e) 所使用的消毒剂符合消毒要求; f)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不得有消毒剂残留; g)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病原微生物残存符合卫生指标的规定; h)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工器具分开使用。 3.2 卫生预防措施 a) 确保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采用符合卫生条件的材料制作,并满足制作、安装、维护和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验证规程资料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验证规程 目的:检测生产用水、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要求以及验证计划。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食品生产过程中对微生物控制的验证活动。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15980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职责:工厂质量部对车间卫生状况进行监控,定期开展微生物验证,并根据检验结果对车间卫生进行管控,必要时,委托化验室抽样检测。 术语与定义 食品接触面:指生产过程中与所生产食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器具、人、水、空气、包材等;或间接接触的门把手、电源开关等。 1.内容 1.1.工厂应按照GB 14881等相关国家规定,采取适宜的措施控制食品生产 经营过程中微生物。 1.2.验证内容应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微生物控制的各个环节(如原材 料、人员、生产环境等)及采取的各种措施(如清洗、消毒措施、提高生产车间洁净度要求等)。 1.3.食品接解面微生物控制标准应符合公司SSOP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 具体要求见附表1:《食品接触面微生物验证标准》。 1.4.可通过以下环节的检测进行微生物控制效果验证 1.4.1.生产用水 1.4.1.1.采样时间:生产过程中; 1.4.1. 2.生产用水取样:选定取样点,打开水阀门,5min后用灭菌的广口 瓶取约200mL水样,立即送检。 1.4. 2.生产人员手 1.4. 2.1.采样时间:在生产工人进入车间之前消毒后或加工过程中消毒后

医院环境卫生工作计划表(2021版)

医院环境卫生工作计划表 (2021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医院环境卫生工作计划表(2021版) 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 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境卫生工作以巩固全国卫生城市成果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整治环境,消除“四害”,清理乱张贴,加强环保工作,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文明意识,为进一步开展我院爱国卫生运动,落实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特制定XX年爱国卫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四化一确保”(“四化”即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一确保”即确保灾后无疫)创建为抓手,以培养公民卫生观念、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防控院内交叉感染、改善医患人居环境作为医院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把爱国卫生工作作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天祝县加快重建、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

生运动,全面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又好又快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攻坚年大胜利提供城乡环境整洁、优美舒适、管理规范有序、社会民风文明的重建、发展环境。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和制度 调整充实爱卫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成员,成立爱卫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爱卫工作职责,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县、主管局关于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决策部署和实施意见。把爱卫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由爱卫领导小组负责各种卫生制度的制定、对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各卫生责任区的划分、落实;对全院环境、个人卫生、各类传染病工作的检查、考核、指导工作,并做好记录,确保日常工作的落实,有专项经费,做到爱卫工作经费保障,确保爱国卫生活动开展,制度落实。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食品接触面卫生控制要求

食品接触面卫生控制 1控制目标 在加工过程中,所有食品接触面必须使用有效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符合相关卫生指标后方可与产品接触。 注:与食品接触的表面是指: ——加工设备、案台和工器具; ——加工人员的工作服、帽、手套; ——车间空气。 2 职责 2.1 生产车间负责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 2.2 品控部负责食品接触面卫生条件满足状况的监视检查; 2.3 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纠正及纠正措施。 3.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清洁控制 3.1 卫生条件 a) 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由耐腐蚀、耐热、不生锈,表面光滑易清洗的无毒的316L不锈钢或食品级PVC材料制成; b) 设备、案台、工器具制作精细,无粗糙焊缝、凹陷、破裂等缺陷; c) 设备、案台的安装与墙面保持适当距离; d) 设备、案台、工器具处于完好状态; e) 所使用的消毒剂符合消毒要求,CIP清洗系统使用的消毒液配制符合规定,见《CIP清洗系统操作规程》; f)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不得检出的消毒剂残留; g)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病原微生物残存符合《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指标》的规定; h)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工器具分开使用。 3.2 卫生预防措施 a) 确保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采用符合卫生条件的材料制作,并满足制作、安装、维护和便于卫生处理的要求。 b) 使用符合要求的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过程遵循由清洁区至非清洁区、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并避免因飞溅再次造成污染。 c) 混合、灌装设备和输送管道采用CIP清洗系统在每班生产后进行清洗消毒,消毒液采用水柠檬酸、片碱、85℃热水,循环清洗消毒15分钟,并用洁净的水清洗三遍,确保没有消毒剂残留。 d) 案台的清洗消毒: ——每班生产后对案台进行清洗消毒; ——用刷子、扫帚清扫案台表面的残留果汁和污物; ——用洁净的水冲洗案台表面,除去清扫后遗留的微小颗粒; ——用清洁剂清洗案台表面; ——用洁净的水冲洗案台表面,冲去清洁剂和污物; ——应用允许使用的消毒剂对案台表面进行喷洒消毒,杀死和清除案台表面存在的病原微生物; ——使用洁净的水对案台进行清洗,清除消毒剂残留。 e) 工器具及周转容器的清洗消毒: ——每班生产后对所使用的工器具及周转容器进行清洗消毒; ——设有隔离的工器具及周转容器洗涤消毒间,不同清洁区的工器具及周转容器分开进行清洗消毒; ——先用泡有清洁剂的湿毛巾擦洗掉(或用刷子刷洗掉)表面污物; ——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洗掉清洁剂; ——用泡有消毒剂的湿毛巾擦洗消毒(或在消毒池里浸泡消毒),消毒剂维持10分钟以上; ——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洗掉消毒剂(或在清水池洗掉消毒剂); ——工器具用清水冲洗干净,用干净的干毛巾擦干水。 f) 清洁区工器具清洗消毒后直接送回清洁区,非清洁区工器具清洗消毒后直

食品接触表面卫生控制

食品接触表面卫生控制 1目的 保证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器具、设备及其他接触物(手,手套、毛巾等)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保证产品安全放心生产。 2定义 食品接触面:接触食品的表面以及在正常加工过程中会将水溅在食品或食品接触面上的的那些表面。典型的食品接触表面包括:设备、工器具、内包装材料、管道、手和手套、毛巾、工作服、空气、周转箱、周转桶、托盘等。3食品接触面的要求: 3.1 设计与安装要求 设计和安装需易于清洁和消毒,缝隙或连接处应连接光滑,确保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洁,机器设备以及工器具表面光滑,无积水和污物积累,加工间提供足够的清洁和检查的通道。 3.2 车间使用的设备、容器、工具材料要求:无毒、无害化学物的渗出;耐腐蚀;不与清洁剂和消毒剂产生化学反应;光滑;不生锈。 3.2.1 生产设备、操作台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作; 3.2.2 成品内包装采用食品级材料。 4.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和消毒 4.1 对于清洁剂、消毒剂等要求供应商必须提供相应的准予食品生产使用的证明方可送货; 4.2 清洁和消毒的内容和程序 4.2.1 工器具:周转桶、周转筐使用前后先清水冲洗,再用酒精喷洒消毒;用于存放工器具的托盘每天专人清洗;清洁用毛巾分颜色放置和管理,如:白色毛巾用于清理食品接触面,黄色毛巾用于非食品接触面,深蓝色毛巾用于墙面、地面。不同颜色的毛巾严禁混放。 4.2.2 工作服:进入生产车间,穿戴工作服、帽子、工作鞋、佩戴一次性口罩,没有专用鞋人员进入加工间前,必须套上一次性鞋套。工作服清洗:每日由专人对当天使用的所有工服进行清洗消毒。 4.2.3 设备:每班次生产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清洗或清理(不能用水冲的设备要用高压气枪清理)后进行消毒。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 度(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通用版) 1控制目标 在加工过程中,所有食品接触面必须使用有效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符合相关卫生指标后方可与产品接触。 注:与食品接触的表面是指: ——加工设备、案台和工器具; ——加工人员的工作服、帽、手套; ——车间空气。 2职责 2.1生产车间负责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 2.2技术部负责食品接触面卫生条件满足状况的监视检查; 2.3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纠正及纠正措施。 3.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清洁控制 3.1卫生条件

a)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由耐腐蚀、耐热、不生锈,表面光滑易清洗的无毒的食品级的不锈钢或食品级的PVC材料制成; b)设备、案台、工器具制作精细,无粗糙焊缝、凹陷、破裂等缺陷; c)设备、案台的安装与墙面保持适当距离; d)设备、案台、工器具处于完好状态; e)所使用的消毒剂符合消毒要求; f)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不得有消毒剂残留; g)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病原微生物残存符合卫生指标的规定; h)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工器具分开使用。 3.2卫生预防措施 a)确保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采用符合卫生条件的材料制作,并满足制作、安装、维护和便于卫生处理的要求。 b)使用符合要求的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过程遵循由清洁区至非清洁区、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并避免因飞溅再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 1、标准要求 ●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阴性; ●员工手部、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 阴性; ●生产车间空气落菌:清洁区:≤10cfu/平皿;次清洁区:≤50cfu/平皿;非清洁区:≤100cfu/ 平皿; ●包装卷膜、饼托等内包材;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阴性 2、检验方法 2.1菌落总数 2.1.1:涂抹法 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员工手部、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包装卷膜、饼托等内包材; 2.1.2 仪器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天平、锥形瓶。 2.1.3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2.1.4操作 2.1.4.1样品采集 2.1.4.1.1将生理盐水以50ml分装入锥形瓶中用高压灭菌器灭菌。 2.1.4.1.2将灭菌滤纸浸沾生理盐水在内包装材料(塑料瓶内壁、复合薄膜袋内表面)、生产 器具和人员手部的表面檫拭,面积约为25c㎡,然后将带菌棉签放入有50ml生理盐水的锥形 瓶中,充分振荡后作原液备用。 2.1.4.2测定:将原液取1ml于平板中,再将灭菌营养琼脂倒入平板内并转动平皿,使混合 均匀,待凝固后倒转放入生化培养箱中(36+1)℃培养(48+ 2)h。 2.1.4.3 计数:以菌落计数法计菌落数。 2.1.5 结果计算 生产器具和生产人员手部每25c㎡表面的细菌总数=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 2.2 自然沉降法 适用于生产车间空气落菌 2.2.1 仪器与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器皿、天平。 2.2.3 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2.2.4 操作 2.2.4.1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在高压灭菌器中灭菌后制成营养琼脂平板。 2.2.4.2根据现场面积的大小及环境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置采样点(高出地面1.2m~1.5m),室内面积> 30㎡设3个以上采点,室内对角线交叉处的中点及与中点等距离的四角的

食品接触面的状况和清洁

食品接触面的状况和清洁(包括工器具、工作服等) 目的 通过对设施、设备、工器具、所采用原材料及结构设计的控制,以及对各种可能与产品接触面的清洁管理,使产品接触面的状况达到产品加工卫生要求。 范围 车间设施、设备、工器具以及手套、工作服等一切可能与产品接触的表面。 职能部门 品控部、维修部、生产部、后勤部 控制与监测 1 与产品接触之设备、工器具由不锈钢材质或其他无毒塑料材质做成,设计简单、表面平滑、无凹陷、无裂缝,易清洗、易排水、易保持干燥,可充分清洁,卫生监督员对产品接触面进行检查,以保证其充分清洁。 2 产品接触面和清洁、消毒工作。 2.1 开工前,工作台、工器具等接触面用清水冲洗一次(必要时用洗洁精洗刷),并用100PPM次氯酸溶液消毒,卫生监督员检查接触面是否清洁和消毒,检测频率:开工前。 2.2 休息间隙,应从地面、设备和产品接触上清除掉主要固状物,所有接触面应用清水冲洗,工作台面用100PPM次氯酸消毒液淋洒,工器具浸在100PPM消毒水中不少于10分钟,地板用200PPM消毒水消毒,工作台、工器具使用前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或用热水冲洗。卫生监督员在使用消毒水前应做好检查,并检查产品接触面以确定是否清洁和消毒。监测频率:在4小时或午餐和8小时或晚餐休息间隙。 2.3 收工后及时将废料移出车间,将工具、台面、设备、墙壁、地板清洗干净,必要部分拆出设备作全面清洗。

2.3.1工器具表面清洗应遵循程序 a)清水冲洗掉主要固状物; b)用100PPM次氯酸钠(钙)消毒水浸泡不少于10分钟; 2.3.2 设备清洗程序 a)用防护罩罩好设备关键部位; b)清水冲洗台面、生产区域; c)用100PPM次氯酸钠(钙)消毒液涂沫1分钟,再用清水冲刷干净; d)风干或用消毒过干净毛巾抹干。 2.3.3 车间设施清洗程序 a)擦抹天花板; b)清洗墙壁; c)清洗地板,用200PPM次氯酸钠(钙)消毒液消毒。监测频率:收工后。 3 员工手套和工作服 3.1加工产品的员工都要穿戴干净的手套、工作服、工作帽和鞋子,所有衣物均应在每天中午休息和换班班后清洗、消毒各一次。 3.2 管理人员在加工区必须穿上干净的工作服和鞋子,工作服交洗衣室专人清洗。 3.3 维修人员应穿灰蓝色工作服和鞋子、工作服要在洗衣室统一清洗。 3.4 卫生监督员应监督员工手套的使用和工作服的清洁度。监测频率:开工前和收工后。 3.5衣帽消毒程序为: 衣帽→预清洗→加洗衣粉在洗衣机中漂洗二次并脱水→在20-50PPM的氯液中浸泡约10分钟→在流动水漂洗,直至无“氯”味→晾干或用烘干

食品接触面清洁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食品接触面清洁卫生管理 制度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7727食品接触面清洁卫生管理制度Food contact surface cleaning and sani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控制目标 在加工过程中,所有食品接触面必须使用有效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符合相关卫生指标后方可与产品接触。 注:与食品接触的表面是指: ——加工设备、案台和工器具; ——加工人员的工作服、帽、手套; ——车间空气。 2职责 2.1生产车间负责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 2.2技术部负责食品接触面卫生条件满足状况的监视检查; 2.3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纠正及纠正措施。 3.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清洁控制

3.1卫生条件 a)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由耐腐蚀、耐热、不生锈,表面光滑易清洗的无毒的食品级的不锈钢或食品级的PVC材料制成; b)设备、案台、工器具制作精细,无粗糙焊缝、凹陷、破裂等缺陷; c)设备、案台的安装与墙面保持适当距离; d)设备、案台、工器具处于完好状态; e)所使用的消毒剂符合消毒要求; f)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不得有消毒剂残留; g)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病原微生物残存符合卫生指标的规定; h)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工器具分开使用。 3.2卫生预防措施 a)确保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采用符合卫生条件的材料制作,并满足制作、安装、维护和便于卫生处理的要求。 b)使用符合要求的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过程

22 食品接触面卫生控制程序

标题:食品接触面卫生控制程序 1.目的 防止食品在生产、包装、运输等过程中被可能的一切的污染物污染,以确保食品接触面(包括手套和外衣)的设计、安装便于卫生操作,维护、保养符合卫生要求,以及能及时充分地进行清洁和消毒,而采取的对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控制,以便将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2.范围 适用于所有生产过程中接触和可能接触产品的人、物。 3.与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控制 3.1 直接接触产品物的卫生控制 3.1.1 加工设备、器具的制作 3.1.1.1 加工设备的制作材料需是用耐腐蚀、光滑、易清洗、不生锈的材料制成。 3.1.1.2 车间内不准使用由竹木制品、纤维等毛糙、易腐蚀、不光滑、不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设备和工器具。 3.1.1.3 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的设计和安装须利于清洗消毒。 3.1.1.4 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的设计安装须保证无粗糙焊缝、破裂、凹陷等现象。 3.1.1.5 表里如一,所有生产设备和工具的可能与产品接触的面或设备工具表面,无外光内糙现象。 3.1.1.6 有设备、工器具的维修保养计划,及时保证设备工具的正常使用。 3.1.2 加工设备的清洗消毒(详见设备清洁操作规程) 3.1.3 包装袋和内包装物料 3.1.3.1 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周转和运输过程中均须对产品做好防护措施,保证各个环节不对产品产生污染。 3.1.3.2 产品在加工中的周转、预包装或临时包装用的包装材料必须是不会污染产品的物质制作而成,且在包装前经过严格的灭菌。 3.1.3.3 所有产品的内包装材料如:包装袋、胶囊产品的空胶囊、装片剂的包装瓶等等均需经过灭菌处理,且在包装生产前或进货时按规定比例进行微生物检测。 3.1.3.4 内包装材料的储存间应有杀菌设施,一般为紫外线灯,每次新包装材料入库和包装材料使用前均应进行紫外线灯30分钟的灭菌消毒。 3.1.3.5 所有接触内包装材料的人员的手部均应经严格消毒,未经消毒的人员不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规定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 管理规定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1 控制目标 在加工过程中,所有食品接触面必须使用有效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符合相关卫生指标后方可与产品接触。 注:与食品接触的表面是指: ——加工设备、案台和工器具; ——加工人员的工作服、帽、手套; ——车间空气。 2 职责 2.1 生产车间负责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 2.2 技术部负责食品接触面卫生条件满足状况的监视检查; 2.3 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纠正及纠正措施。

3.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清洁控制 3.1 卫生条件 a) 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由耐腐蚀、耐热、不生锈,表面光滑易清洗的无毒的食品级的不锈钢或食品级的PVC材料制成; b) 设备、案台、工器具制作精细,无粗糙焊缝、凹陷、破裂等缺陷; c) 设备、案台的安装与墙面保持适当距离; d) 设备、案台、工器具处于完好状态; e) 所使用的消毒剂符合消毒要求; f)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不得有消毒剂残留; g)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病原微生物残存符合卫生指标的规定; h)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工器具分开使用。

3.2 卫生预防措施 a) 确保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采用符合卫生条件的材料制作,并满足制作、安装、维护和便于卫生处理的要求。 b) 使用符合要求的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过程遵循由清洁区至非清洁区、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并避免因飞溅再次造成污染。 c) 案台的清洗消毒: ——每班生产后对案台进行清洗消毒; ——用刷子、扫帚清扫案台表面的残留物和污物; ——用洁净的水冲洗案台表面,除去清扫后遗留的微小颗粒; ——用清洁剂清洗案台表面; ——用洁净的水冲洗案台表面,冲去清洁剂和污物;

食品接触面、员工手的清洁消毒程序

Q/XPW C020A 第 1 页共 3页食品接触面、员工手的清洁消毒程序 1.目的: 确保操作者自身及其相关的设施的清洁卫生。 2.适用范围: 所有与食品接触的加工设备、工作台、工器具、计量器具(电子秤、温度计)工作服、内包装、手(手套)及车间空气等与食品有接触部位物体表面。 3.定义: 食品接触面:所有与食品接触的车间空气、加工设备、传送带(运输管道)、工作台、工器具、容器、工作服和内包装物料以及手(手套)等与食品有接触的表面。 4.操作程序: 4.1 车间工作台、运输车、生产和储藏设备,全部用不锈钢或食品级塑料材料制作。与食品的接触面光滑无死角,及无粗糙焊接、凹陷、破裂等妨碍清洗效果的现象,并保持食品接触面的良好维修状态。 监测频率:每天生产前。 4.2 设备与食品有接触的部位所用的润滑油必须为食用油(食用润滑油或花生油),班后拆开进行清洁。 4.3 与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程序: 4.3.1 工器具、容器消毒程序 水洗干净(必要时用100ppmNACLO溶液浸泡或用洗涤剂清洗)清水冲洗使用。 监测频率:班前班后检查。 4.3.2 工作台、案板消毒程序 清水冲洗、刷净150~200ppmNACLO喷洒消毒清水冲洗使用。 监测频率:班前、班中每4小时一次、班后彻底清扫。 4.3.3 工作服清洗消毒程序 工作服100ppmNACLO浸泡消毒10min 洗衣晾干紫外线消毒。 监测频率:洗衣时。 4.3.4 工作鞋消毒程序 清水冲洗洗涤剂去污清水冲洗紫外线消毒进入车间时150~200ppmNACLO消毒。

监测频率:班前、班后。 4.3.5 计量器具消毒程序 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去除杂物75%的酒精擦拭。 不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去除杂物擦洗干净干净抹布抹干。 监测频率:班前、班中每两小时一次。 4.3.6 墙壁和地面清洗程序 清水冲洗去除杂物200ppmNACLO消毒清水冲洗干净刮净或抹净。 监测频率:一周一次。 4.3.7 灯具清洗消毒程序 湿布去除灰尘150ppmNACLO(或75%的酒精)浸泡的湿布擦拭用干抹布擦干。 监测频率:班前、班后。 4.3.8 内包装物料 4.3.8.1 内包装物料库要保持清洁卫生、防霉、防潮,内外包装要严格分开,且要对其进行合理防护。 4.3.8.2 包装物料库应设有防鼠防虫设施,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内包装袋须进行抽样的异物检查试验。 4.3.8.3 内包装在使用前,应按照内包装清洗消毒程序处理后投入使用。 4.4 员工洗手消毒 4.4.1 加工车间入口内设有非手动式开关洗手消毒设施,并有温水供应,备有皂液、75%酒精和50ppm 的NACLO溶液;洗手消毒处设有明显的洗手消毒程序的标志。洗手设施维护保养良好,排水通畅。由卫生员负责检查设施的保养情况。 监测频率:每天开始工作前。 4.4.2 车间入口处洗手消毒程序 清水洗皂液洗清水洗50ppmNACLO溶液浸泡30秒清水洗吹干75%酒精消毒。 4.4.3 班中入卫生间洗手消毒程序 更换工作服换鞋入卫生间皂液洗清水清洗干手换工作服换鞋入车间洗手消毒程序。 监测频率:进入车间时检查,工作过程中每小时一次。 4.5 监测 4.5.1 每天工作前或工作完毕后,由QC负责对设备和工器具的清洗、消毒状况进行检查;对于直接接触食品的表面,应重点确认化学药品是否被清除干净。

餐厅卫生计划表

餐饮卫生周计划表 月计划表篇二:餐饮部计划卫生表 2、窗帘:一年清洗一次,时间视营业情况定,一般夏季最佳。 注:1、按照厅房卫生检查标准核查 2、计划卫生原则是全员清扫、按照每日客情由主管具体分配 3、计划卫生每日设一名责任人,其具有“监督、核查、上报以及保持的工作职责”篇三:餐饮部周计划卫生 餐饮部周计划卫生表 一、食府每周计划卫生 星期一:1、咖啡杯具的消洗(包括咖啡杯、咖啡勺、咖啡盘) 2、备餐柜内物品的归类摆放,里外的清洗。 星期二:1、消洗所有刀叉、花瓶、筷子。检查设施设备及 保修。 3、明档玻璃擦拭。 星期三:1、包间玻璃及镜面清理。 2、所有墙面木制方格的擦拭,拐角窗框清理。 3、琉璃瓦的擦拭。 4、备餐间水池清理,墙面、地面请理。 星期四:消洗所有糖缸、牙签罐、餐巾纸罐、咖啡壶、茶壶。 星期五:消洗所有调味瓶 星期六、星期天:清洗所有餐锅。 备注:如当天有大型客情,以此类推。 二、二楼包间每周计划卫生 星期一:包间卫生间刷洗、(镜面、面台、面盆、墙面、马 桶、地面、墙边线)。 星期二:包间茶壶、电壶、调味品消洗,保险盖清洗、设施 设备检查保修。 星期三:各餐饮区域备餐间、备餐柜整理、柜门、柜内卫生、 出菜窗口、西大宴会厅装饰木格。 星期四:清理沙发下、餐台桌围下卫生。 星期五:地毯污迹清理、窗户玻璃清洗。 星期六/星期天电视、电视柜、插线板、开关清理、墙面装饰 物清理、门、门把手擦拭 三、富士餐厅计划卫生。 星期一:浮面卫生、椅子腿、备餐柜的整理 星期二:桌子底部、地面污渍的清理 星期三:窗户玻璃清洗、毛巾柜的清理、餐具的整理。篇四:餐厅卫生值日安排表餐厅卫生值日安排表 员工就餐值班安排表 注:每桌的第一个人为桌长,桌椅必须干净整洁,同时餐厅卫生严格按照值班表进行打扫。篇五:餐饮周_卫生计划 餐饮周卫生计划 注:日卫生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