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学笔记

语音学笔记
语音学笔记

《语音学》朱晓农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一版

三大方面六大分支:基础音法学(发音生理、声学传递、听觉感知),共时音法学(音系内部的组织结构、世界语音的分布格局),演化音法学。

Ladefoged 1997 语言学语音学LP linguistic phonetics

实验语音学:

音法学关注语音的六个方面:发音、传播、感知、组织、分布、演变

传统语音学:解剖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听感语音学

实验语音学、田野语音学、语音类型学

发音器官:

发音单位:

音标符号:

语音学的历史渊源:

古印度语音学家Panene在两千多年前对梵语进行了详细描写,即使从今天的发音语音学的角度来看,也是非常精确的。

古希腊:公元前100年左右,法学家Dionysius Thrax 希腊语中塞音三分

中国:东汉声训和反切,专门的、系统的语音学研究则要到唐末五代出现的研究字母韵图的等韵之学开始,梵学东渐。

近代语音学大体分三个阶段:1、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随着物理学的进步以及英语教学的需求,现代语音学趋向成型;2、20世纪40年代,语图仪投入民用,促进了很多语音学的基础研究;3、近二三十年来田野语音学的不断深入和扩展,加上近年来录音设备和电脑技术的进步,语音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展。

奠基人:1、亥姆霍兹,德国人,“亥姆霍兹共振管”,计算共振频率的公式《声调感知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基础》

2、英国亨利.斯维特1887年出版《语音手册》,现代语音学诞生的标志之一。“宽

式罗马字”,每个符号表示一组近似的音。

3、丹尼尔.琼斯描写英语语音以及教授英语发音

琼斯学派:赖福吉把语言学语音学传到美国并推广至全世界。

费国华司法语音学吴语专家

雅可布森

哈勒乔姆斯基生成音系学

刘复

——语音乐律实验室,发明了“声调推断尺”(后改进为“最简音高推算尺”)、“乙二声调推断尺”“刘氏音鼓”等,从而使他成为我国实验语音学的先驱。他的博士论文《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是由《法国最高文艺学院公报》宣布的。

刘半农从法国学成归国,受到北大热烈欢迎。在蔡元培的关心支持下,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语音实验室。他制订了一个宏大的计划,决定完成一中《四声新谱》、一部《中国大字典》和一部《中国方言地图》。

赵元任:五度标音法

《语音学与音系学导论》许曦明杨成虎上海交大出版社2011年

语音学与音系学:前者是研究语言发音的学科,主要包括人类语音发生的特点、语音的声学性质与感知、语音单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语音的各种变化规律。后者是研究语音系统的学科,重点是考察语音模式、音系结构和音系变化的规则。

音系学的研究需以语音学为基础,而且能够为语音学家发现的一些语音现象做出解释;语音学也往往以音系学研究为目的,并且能够为音系学的一些假设和分析进行实验研究,提供量化证据,证明一些音系规则具有语音学的基础。

历史语音学、描写语音学。

国际音标:1886年,国际语音学会:法国的保罗.巴西,英国的丹尼尔.琼斯、丹麦的叶斯帕森、德国的费埃特以及俄国的谢尔巴初衷是将语音学的知识应用于英语教学,叶斯帕森最先设计出一套可用于英语以外诸多语言的音标表。1888年,IPA拟定。“一音一符,一符一音”确定性稳定性通用性开放性

定位元音:丹尼尔琼斯定位元音并不属于某一种具体的语言,它是一套参照标准点,是识别一种语言全部元音的一种精确手段。定位元音表征的是某些固定的舌位,其音值也是固定的。定位元音舌位图:

辅音

音节:可追溯到古代拉丁语、希腊语语法。19世纪出现的声学音节理论和发音学音节理论把语音的音响性质以及发音活动视作音节的根本成因和音节定义的基础。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和Hockett的《现代语言学教程》中音节的地位似乎都无足轻重。20世纪70年代以后,非线性音系学对语言学做出了两大贡献:重新确立了音节在音系理论中的地位;尤其是Prince和Smolensky提出的“优选论”,也是在研究音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元音说:古希腊人和古印度人,音节的数目取决于元音的数目

响度说:音峰音谷

紧张度说:紧张度强弱

最大节首原则:MOP

音位:

重音

声调

语调

语流音变

音位变体、同化、弱化、省音、连读

节律音系学

1975 Liberman和Prince 《英语的语调系统》《论重音与语言节律》

20世纪50年代Chomscky 和Morris Halle《英语音系》SPE理论

节律树:节律树分析法和节律栅分析法

词库音系学

继承和推进SPE理论基本模型

自主音段音系学

Goldsmith 1976 该理论主要研究世界个语言音系中的声调现象。OCP原则

特征架构音系学

特征树

管辖音系学

优选论;OT Optimality Theory 由Prince Smolensky McCarthy 发展起来的最新也是最重要的音系学理论。优选论取消了底层表达和表层表征,采用可违反的制约条件,通过可违反的制约条件的等级排列,一次性为特定的输入形式选择一个“最优的”或“最和谐的”

输出形式,由此表达对表层表征的制约作用。语音交替-----交互性。该理论认为,语言的音系现象(乃至句法现象)是各种制约条件的交互的结果。

马秋武:

语言学基础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

题型:填空题10,20%;选择题10,20%;判断4,20%(3句话解释原因);简答3,18%(四句话作答);论述1,22%(1/4页纸作答)。 导论 1、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在传统语言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中国传统语言研究主要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和训诂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3、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观点,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学科。 5、理论语言学,也称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紧密联系。 2、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3、如果一个病人大脑左半球发生损伤,他尽管说不出医院的名称、病房、床号,却能找得到。相反,如果大脑右半球受损,尽管能找到医院的名称、病房、床号,却找不到,能说出家的位置却找不到,这说明语言功能存在大脑左边。 4、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考察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一条很好途径。 5、儿童语言的习得一定具有先天生理基础,也离不开外界的社会条件。 6、儿童语言能力的开发还有时间的限制,最迟到十二三岁,如果在此之前没有机会学习语言,那么之后其语言习得和心智发展的潜能就失去了。十二三岁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之一临界期的分工时间也是一致的。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能指形式,形指意义,符号构成的两个方面,语言学上通常用形式和意义来表述。形式也叫能指,是符号的外壳,是可以被人的感觉器官感知的,因而形式具有物质性。意义也叫所指,是符号形式所代表的内容,也就是现实现象事物。) 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是没有本质上、自然属性上的必要联系,在这一点上符号和隐含某种信息的自然的征候不同。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20世纪初瑞士的语言学家家得·索绪尔作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提出来的。 4、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5、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1、语音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从自然属性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研究,属于语音学的研究;从社会属性出发,针对语音在某一个具体语言的系统中其什么作用的研究,属于音系学的研究。 2、音系学的出发点在于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组织方式,属于语言学的核心部分。 3、以语音的自然属性和人类语言共性为研究对象的语音学,把语音最小的线性单位叫做音素。以语音的社会属性和语音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的音系学,把语音最小的线性单位叫做音位。

《传播学教程》笔记

第一、二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 一、传播学的概念 1、定义 1)库利(社会学角度) 2)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 3)施拉姆 4)郭庆光(本书观点):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 (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二、传播与信息 1、信息的定义 ①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②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揭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 ③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 信息分类: 根据信息系统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分为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或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 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它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传播学把社会传播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即传播系统)中进行,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重要前提。) ②社会信息系统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指的是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人类活动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使社会信

语言学基础知识

一、语言和语言学 1、语言的区别性特征:Design of features of language 任意性arbitrariness 指语言符号和它代表的意义没有天然的联系 二重性duality 指语言由两层结构组成 创造性creativity 指语言可以被创造 移位性displacement 指语言可以代表时间和空间上不可及的物体、时间、观点 2、语言的功能(不是很重要) 信息功能informative 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施为功能performative 感情功能emotive function 寒暄功能phatic communication 娱乐功能recreational function 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3、语言学主要分支 语音学phonetics 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接受过程,考查人类语言中的声音 音位学phonology研究语音和音节结构、分布和序列 形态学morphology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规则 句法学syntax 研究句子结构,词、短语组合的规则 语义学semantics 不仅关心字词作为词汇的意义,还有语言中词之上和之下的意义。如语素和句子的意义 语用学pragmatics 在语境中研究意义 4、宏观语言学macrolingustics 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人类语言学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计算机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5语言学中的重要区别 规定式和描写式:规定式:prescriptive说明事情应该是怎么样的 描写式:descriptive说明事情本来是怎么样的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共时:synchronic研究某个特定时期语言 历时:diachronic 研究语言发展规律 语言和言语:语言:langue指语言系统的整体 言语:parole指具体实际运用的语言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 能力:competence用语言的人的语言知识储备 运用:performance真实的语言使用者在实际中的语言使用 二、语音学 1、语音学分支 发音语音学articulatory phonetics研究语言的产生 声学语言学acoustic phonetics研究语音的物理属性 听觉语音学auditory phonetics研究语言怎样被感知 2 IPA(国际音标)是由daniel Jones琼斯提出的 三、音位学 1、最小对立体minimal pairs 2、音位phoneme

《语言学教程》中文笔记(完整)

语言学教程笔记 第一章语言学导论 语言的定义特征:从本质上将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区分开的人类语言的区别性特点。 1. 任意性: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天然的联系,任意性是语言的核 心特征。例如,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一本书读作 a /buk/,一支钢笔读作a /pe n/。 任意性具有不同层次:(1)语素音义关系的任意性。(2)句法层面上的任意性。 (3) 任意性和规约性。 2. 二层性:二层性是指拥有两层结构的这种特性,上层结构的单位由底层结构的元素构成, 每层都有自身的组合规则。话语的组成元素是本身不传达意义的语音,语音的唯一作用就是 相互组合构成有意义的单位,比如词。因为底层单位是无意的,而上层单位有明确的意义,所以我们把语音叫做底层单位,与词等上层单位相对。二层性使语言拥有了一种强大的能产 性。 3. 创造性:创造性指语言的能产性,指语言有制造无穷长句的潜力,这来源于语言的二层性 和递归性。利用二重性说话者可以通过组合基本语言单位,无止境地生成句子,大多数都是以前没有过的或没有听过的。 4. 移位性:是指人类语言可以让使用者在交际时用语言符号代表时间上和空间上并不可及的 物体、时间或观点。因此我们可以提及孔子或北极,虽然前者已经去世两千五百五十多年而 后者位置距我们非常之远。语言使我们能够谈及已不存在或还未出现的事物。移位性赋予人 们的概括与抽象能力使人类受益无穷。词在指称具体物体时,并不总是出现在即时、形象化 的语境中。他们通常为了体现指称含义而被使用。 5. 文化传递性:语言不是靠遗传,而是通过文化传递的。 6. 互换性:指人可以是信息的发出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即人作为说话者和听话者的 角色是可以随意更换的。 元语言功能:我们的语言可以用来讨论语言本身。比如说,我可以用“书”指代一本书,也可以用“书这个词”来指代“书”这个词本身。这使语言具有无限的自我反身性:人类可以谈论“说话”,也可以思考“思考"。所以只有人类才能提问:元语言功能对交际、思考及人类的意义是什么?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第一章总论 □语言学 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语文学 一门研究古文献和书面语的学问。 □历史语言学 主要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某种语言和短期的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对比语言学主要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研究语言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变化)。 □历史比较语言学 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发现几种语言在历史演变中的对应规律从而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构拟产生这些亲属语言的原始母语。 □描写语言学 是和历史语言学相对,即截取某一历史阶段的语言,对其语音、词汇、语法等结构要素进行观察、描写、分析、研究。 □历时语言学 研究语言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变化。 □共时语言学 研究语言某一段时期情况的语言学,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 □个别语言学 其研究的对象是一种语言,如汉语、英语等。 □普通语言学 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语言的语言学 语言的语言学是以“语言”为唯一对象的语言学,指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系统。是一种静态、同质的纯语言学。 □言语的语言学 言语的语言学是一种动态的、异质的、涉及方方面面的语言学。 □内部语言学(微观语言学) 只对语言系统内部各结构要素进行研究,如: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等。 □外部语言学(宏观语言学) 指与语言相关的边缘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等。 □对比语言学 就要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 □微观语言学(内部语言学) 只对语言系统内部各结构要素进行研究,如: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等。 □宏观语言学(外部语言学) 指与语言相关的边缘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等。 □理论语言学 理论语言侧重研究语言的一般理论,狭义的理论语言学就是普通语言学,广义的理论语言学也可以包括个别语言学的理论部分。 □应用语言学 侧重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学科。狭义应用语言学指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研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 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 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 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B.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二)信息 1、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①“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③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3、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一)传播学及其类型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 4、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A.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B.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C.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

语音基本知识学习资料

语音基本知识

一、音素 1、单元音: 2、双元音: 3、清、浊辅音: 关于语音的几个概念 1) 字母:语言的书写形式。元音字母a, e, i(y), o, u, 2) 音标:词的语音形式。 3) 音素:音的最小的单位。英语中有48音素。 4) 音节:由元音和辅音构成的发音单位。ap'ple, stu'dent, tea'cher, un'der'stand 5) 元音:发音响亮,是乐音;口腔中气流不收阻碍;是构成音节的主要音。英语中有20元音。

6) 辅音:发音不响亮,是噪音;口腔中气流受到阻碍;不是构成音节的主要音。英语中有28辅音。 7) 开音节:a) 辅音+元音+辅音+e name bike home due; b) 辅音+元音 he, go, hi 8) 闭音节:a) 辅音+元音+辅音 bad, bed, sit, hot, cup; b)元音+辅音it 9) 重读音节:单词中发音特别响亮的音节。 二、语音的基本常识 1、音节的划分 一个单词的音标中有几个元音就有几个音节。 2、重读音节 任何双音节或多音节单词的音标中,有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哪一个音节重读,该音节的左上方或该音节的元音上方标有重读符号“'”。 3、浊化音 以sp__, st___, sk___开头的单词清辅音/p/ /t/ /k/分别要发浊辅音/b/ /d/ /g/。 4、定冠词the的读音 e.g. the man

c.f. the old man 5、不完全爆破 爆破音[p] [b] [t] [d] [k] [g] 后面紧跟另一个爆破音时,前面的那个爆破音只在口腔内形成阻碍,而不能完全读出。 e.g. basketball 6、连读 在一个短语或句子中,如果相邻两词的关系相等密切,而前一个词以辅音结尾,后一个词以元音开头,辅音和元素连在一起读。 7、意群的停顿 对于一个较长的句子,可以根据意思和结构将其划分成几群,一个意群必须一口气说完。 8. 重音 1)单词重音 A)双音节词 a)一般在第一个音节重读。letter, sorry b)有 a-, be-, de-, re-, res-, in-, im-, en-, em-, es-, ex-, con-, com-, dis-, mis-, pre-, per-, pro-, trans- 等前缀的词,第二个音节是重音。a'bout, be'lieve, ad'dress, de'cide, re'port, con'demn, res'pect, com'pare, in'form, dis'cuss, im'press, mis'take, en'force, pre'pare, em'ploy, per'mit, es'cape, pro'duce, ex'claim,trans'late

【重点】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 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4、社会传播的类型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6、双重偶然性 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能是否正常。 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在是必然的。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 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 手段; 摄影等; —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 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 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 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2、象征符的特性 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3、意义的定义 4、符号意义的分类 ;③指示性和区别性。 5、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 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学点语音知识

学点语音知识 1.关于语音的几个概念 1) 字母:语言的书写形式。元音字母a, e, i(y), o, u, 2) 音标:词的语音形式。 3) 音素:音的最小的单位。英语中有48音素。 4) 音节:由元音和辅音构成的发音单位。ap"ple, stu"dent, tea"cher, un"der"stand 5) 元音:发音响亮,是乐音;口腔中气流不收阻碍;是构成音节的主要音。英语中有20元音。 6) 辅音:发音不响亮,是噪音;口腔中气流受到阻碍;不是构成音节的主要音。英语中有28辅音。 7) 开音节:a) 辅音+元音+辅音+e name bike home due; b) 辅音+元音he, go, hi 8) 闭音节:a) 辅音+元音+辅音bad, bed, sit, hot, cup; b)元音+辅音it 9) 重读音节:单词中发音特别响亮的音节。 2. 元音:(注意:下面空方括号是电脑无法输入的音标) 1) [i:] sea, he, see, piece, ceiling 2) [i] sit, build, miss, myth 3) [e] bed, desk, head, 4) [ ] bad, land, bank, stamp 5) [a:] car, fast, class, plant, calm, aunt 6) [ ] hot, want 7) [ ] door, more, sport, ball, warm, author, court, bought, caught 8) [u:] good, who, blue, soup, 9) [u] look, put, women, could 10) [ ] cup, come, blood, rough 11) [ ] girl, work, serve, nurse 12) [ ] cadre, ago, forget, polite, dollar, doctor, famous, Saturday 13) [ei] cake, they, play, eight, great, 14) [ai] bike, die, neither, light, try, find, height, eye 15) [ ] phone, cold, boat, soul, grow 16) [au] house, town 17) [ ] boy, oil 18) [ ] dear, idea, deer, here, fierce, 19) [ ] pear, care, there, fair 20) [ ] tour, poor, 3. 容易混淆的元音 1) [e] [] bed bad; men, man; pen, pan; lend land 2) [i:] [ei] real rail; greet, great; mean, main; read raid 3) [e] [AI] bet bite; red write; said side, head, hide 4) [au] [ ] house horse; loud lord; south sauce; now nor; count corn; cloud clause 5) [au] [ ] found fond; gown gone; down don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圣才出品】

第12章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 12.1 复习笔记 本章要点: 1. The Prague School and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FSP) 布拉格学派与功能句子观 2. The London School and context of situation 伦敦学派与语境观 3. Halliday and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韩礼德与系统——功能语法 4. Bloomfield and American Structuralism 布隆菲尔德与美国结构主义 5. Chomsky and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语法 常考考点: 各流派的代表人物、理论基础、特点、主要观点、重要概念;语言普遍性和人类行为关系等。 本章内容索引:

I. Saussure and modern linguistics II. The Prague School 1. Main points and contribution 2.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FSP) 3. Communicative Dynamism (CD) III. The London School 1. Introduction 2. Malinowski’s theories 3. Firth’s theories 4. Halliday and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5. Systemic grammar and Functional grammar (1) Systemic grammar (2) Functional grammar IV. American Structuralism 1. Introduction 2. Three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V.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1. Introduction 2. The Innateness Hypothesis 3. Generative Grammar 4.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TG Grammar 5. Main features of TG Grammar

语音学

一、导读 语音研究 人类交际包括两种形式:语言交际(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和非语言交际(paralinguistic communication)。非语言交际包括手势、表情、眼神或图表等。语言交际包括口语(spoken language)和书面语 (written language)。在多数情况下,人们主要是通过口语进行交际。口语交际的媒介是语音 (speech sounds),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声道(vocal track)发出的音来表达意义。这种对语音的研究被叫做语音学 (phonetics)。 口语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想象,当人们交际时,语音首先被说话者发出,然后,它在空气中被传递并被听话者接收。也就是说,口语交际包括三个基本步骤:语音的发出→语音在空气中的传导→语音的接收。根据这三个步骤, 语音研究也自然地分成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对第一个步骤的研究是发声语音学(articulatory phonetics),研究语音的产生。对第二个步骤的研究是声学语音学(acoustic phonetics),研究语音的物理特征。对第三个步骤的研究是听觉语音学 (auditory phonetics),研究和语音感知有关的内容。 发音机制 语音是由各种发音器官(speech organ)而产生的。因此,正确理解语音需要掌握相关的发音系统知识。人体发声器官(见《语言学概论》杨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5)使流出的气流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音。肺部的气流是发声的原动力。肺部扩大时,空气从外流入,形成吸气音(ingressive sounds)。肺部收缩时,气流流经气管(trachea)、喉头(larynx)、咽腔(pharyngeal cavity)再经口腔 (oral cavity)或鼻腔(nasal cavity) 排除,形成呼气音 (egressive sounds)。 喉头是发声源。喉头上通咽腔,下接气管(trachea/windpipe)。喉头中间的两片富有弹性的薄膜叫声带 (vocal cords)。声带可以拉紧或放松,也可以闭合和开放,开放时形成声门(glottis)。由声带控制的声门决定发出的音是清音 (voiceless) 还是浊音 (voiced)。大部分发音器官都在口腔中。它们是小舌 (uvula)、软腭 (soft palate)、硬腭 (hard palate)、齿龈 (alveolar ridge)、牙齿 (teeth)、双唇(lips)和舌头 (tongue)。其中只有小舌和舌头是可弯曲或滑动的。 语音描写 语音学家描写语音时所使用的独立语音单位被称为音段(segments),例如[k], [e], [t], [s]。标音的符号系统有很多,但普遍使用的是国际音标(IPA: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自1888年以来,国际音标不断改进,试图用一个音标来代表人类言语的一个音。为了将语音标记和语言拼写系统区分开来,语言学家把语音符号放在[ ]中。音标不但使语音学家始终如一地对语言的声音进行正确地描写,而且还可以帮助语言教师和语言学习者正确教授和掌握发音。英语教科书和字典一般都采用国际音标。 在描写语音时,为了体现语音的细微差异,语言学使用更为详细的标音方法,有时被称为窄式记音(narrow transcription)。在窄式记音中,一些较小符号经常被附加在音标上,如鼻化符[ ? ]、重音符[ˊ]等。这些改变音值的较小记号叫做次音符(diacritic)。 英语辅音描写 根据语音的生理和物理属性,音段分为元音(vowels)和辅音 (consonants) 两类。他们的主要区别是:发元音时,发音器官不形成阻碍,气流可以畅通无阻地经口腔或鼻腔流出;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某一部位形成阻碍,气流必须克服阻碍才能通过。

语音学基础

2语音学基础 2.1 元音和辅音 语音是人发出来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的性质可以从物理、生理等方面来研究。 从物理的,也就是从声学的角度来看,语音和其他声音一样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使空气质点发生疏密不同的变化,形成声波,作用于人耳,由听觉神经传达到大脑,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 构成语音的物理要素有四个: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在1秒钟内,声波振动的次数越多,声音就越高,反之则低。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普通话里“衣(yi ),疑(yi )、以(yi ),意(yi )”的不同就是靠音高的变化来体现的。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强。在语音学里,声音的强弱往往同轻重音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普通话里的“哥哥”、“姐姐”、“看看”,前后两个字在音强方面就有差别,前字读得重,后字读得轻。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由声音自始至终存在的总时间所决定。声波不断往返振动,振动的时间持续得长,声音就长,反之则短。在有的语言(方言)里,音长也是区别不同意义的手段。例如,广州话:[sa:m55](三)——[sam55](心),[ha:u55](考)——[hau55](口)。音色(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本质,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语音千变万化,形形色色。但是都可以从上面四个要素来分析和辨认。音色是语言用以区别不同意义的基本要素,其他三种要素的重要性则随不同的语言而不同。在汉语里,音高的作用极为重要,音强和音长是次要的。 语音除了它的物理属性,还具有生理属性。语音的生理属性主要表现在人体的发音器官及其活动上。人的发音器官大致由三部分组成: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声道。呼吸器官包括肺、支气管、气管,其中肺的作用最重要。喉头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杓状软骨组成,呈圆筒形,下接气管,上通咽腔。声带位于喉头当中,由两片厚的韧带薄膜组成,两片声带之间的缝隙叫声门。由于肌肉和软骨的活动,声门可以打开或闭拢。声道由口腔、鼻腔、咽腔组成,口腔包括上颚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语言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语言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Language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a given culture. It is an indispensable carrier of culture. It is regarded as a mirror of society. In primitive culture, the meaning of a word greatly depended on its occurrence in a given context. Firth-Context of Situation -illustrat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use and its co-occurrence factors. 1.The relevant features of the participants, persons, and personalities The verbal ac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the non-verbal action of the participant 2.The relevant objects 3.The effects of the verbal action Speech Community It refers to a group of people share the same rules of speaking and one linguistic variety as well. Sapir-Whorf Hypothesis Our language helps mould our way of thinking. Different languages may probably express speakers' unique ways of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4997661.html,nguage may determine our thinking patterns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期末考试复习专用笔记(老师画的重点-自己整理的)

Chapter 1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1.1 Why study language? 1. Language is very essential to human beings. 2. In language there are many things we should know. 3.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we need to study language scientifically. 1.2 What is language? 1.3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The features that define our human languages can be called design features which can distinguish human language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1.3.1 Arbitrariness 1.3.2 Duality 1.3.3 Creativity Creativity means that language is resourceful because of its duality and its recursiveness. Recursiveness refers to the rule which can be applied repeatedly without any definite limit. The recursive nature of language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ossibility of creating endless sentences. 1.3.4 Displacement 1.4 Origin of langu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