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体治理范文

黑臭水体治理范文
黑臭水体治理范文

黑臭水体治理篇(一):黑臭水体的成因及管理对策

到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这是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对黑臭水体治理提出的明确要求。城镇区域黑臭水体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认清其成因并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消除黑臭。

1黑臭水体是感官性污染常见现象

20世纪中期,英国的泰晤士河是世界上最早发生黑臭问题的河流之一。上世纪70年代,德国的莱茵河由于流经重工业区,工业污水排入莱茵河,其污染也达到了顶峰。同时期美国的芝加哥河、特拉华河等,也因为遭到严重污染导致水体常年黑臭。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由于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滞后,或者能力有限与水平低下,一些城市水体尤其是中小城市水体,直接成为工业、农业及生活废水的主要排放通道和场所,导致城市水体大面积受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形成黑臭水体。所谓“黑臭”,主要属于环境景观、物理指标范畴。是指在视觉上河流水体呈现因污染而产生的明显异常颜色(通常是黑色或泛黑色),同时产生在嗅觉上引起人们感觉不适甚至厌恶的气味,是水体感官性污染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我国河流黑臭现象最早出现在上海苏州河,随后南京的秦淮河、苏州的外城河、武汉的黄孝河和宁波的内河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黑臭现象。近几十年来,黑臭水体的范围和程度不断加剧,在全国大部分城市河段中,流经繁华区域的水体绝大部分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各大流域的二级与三级支流的黑臭问题更加突出,且劣化程度逐年提高。如淮河,2014年国家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数据表明,干流水质全年都在Ⅳ类水以上,但主要支流的劣Ⅴ类水体超过23%;在各大水系中海河的劣Ⅴ类水质程度最高,国控断面监测数据表明,干流劣Ⅴ类达37%、支流劣Ⅴ类达44%。

2缺氧与富营养为水体黑臭主因

水体黑臭主要是水体缺氧造成的,同时也与水体富营养化和底泥沉积有关。国家重大水专项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当溶解氧降低到0 mg/L时,水体将处于缺氧状态。当溶解氧为3mg/L~5mg/L时,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氨氮含量一般也会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呈现有色有味状态,但有水生生物存在;当溶解氧大于6 mg/L 时,水体处于有氧状态,有机物降解和氨氧化速率显著增加,水体开始具有自净能力。在以污水处理厂为主要水源的地区,比如海河流域,来水中部分生物为难以降解的有机物,BOD接近零,COD和氨氮即使通过自净,也难以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的要求。

具体来说,水体发生黑臭的主因有如下几方面一是外源有机物和氨氮消耗水中氧气。城市水体一旦超量受纳外源性有机物以及一些动植物的腐殖质,如居民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污染物等,水中的溶解氧就会被快速消耗。当溶解氧下降到一个过低水平时,大量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产生硫化氢、胺、氨和其他带异味易挥发的小分子化合物,从而散发出臭味。同时,厌氧条件下,沉积物中产生的甲烷、氮气、硫化氢等难溶于水的气体,在上升过程中携带污泥进入水相,使水体发黑。二是内源底泥中释放污染。

当水体被污染后,部分污染物日积月累,通过沉降作用或随颗粒物吸附作用进入到水体底泥中。在酸性、还原条件下,污染物和氨氮从底泥中释放,厌氧发酵产生的甲烷及氮气导致底泥上浮也是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指出,在一些污染水体中,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量与外源污染的总量相当。此外,由于城市河道中有大量营养物质,导致河道中藻类过量繁殖。这些藻类在生长初期给水体补充氧气,在死亡后分解矿化形成耗氧有机物和氨氮,导致季节性水体黑臭现象并产生极其强烈的腥臭味道。三是不流动和水温升高的影响。丧失生态功能的水体,往往流动性降低或完全消失,直接导致水体复氧能力衰退,局部水域或水层亏氧问题严重,形成适宜蓝绿藻快速繁殖的水动力条件,增加水华暴发风险,引发水体水质恶化。此外,水温的升高将加快水体中的微生物和藻类残体分解有机物及氨氮速度,加速溶解氧消耗,加剧水体黑臭。

3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路线

城市河道的黑臭治理遵循“外源减排、内源清淤、水质净化、清水补给、生态恢复”的技术路线。其中外源减排和内源清淤是基础与前提,水质净化是阶段性手段,水动力改善技术和生态恢复是长效保障措施。

一是外源阻断技术。外源阻断包括城市截污纳管和面源控制两种情况。针对缺乏完善污水收集系统的水体,通过建设和改造水体沿岸的污水管道,将污水截流纳入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的直接排放。针对目前尚无条件进行截污纳管的污水,可在原位采用高效一级强化污水处理技术或工艺,快速高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避免污水直排对水体的污染。城市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雨水径流中含有的污染物,其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各种城市低影响开发(如海绵城市)技术、初期雨水控制技术和生态护岸技术等。城市水体周边的垃圾等是面源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因此水体周边垃圾的清理是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措施。

二是内源控制技术。清淤疏浚技术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抽干湖/河水后清淤;另一种是用挖泥船直接从水中清除淤泥。后者的应用范围较广,江河湖库都可用之。清淤疏浚能相对快速地改善水质,但清淤过程因扰动易导致污染物大量进入水体,影响到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因而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性,不能作为一种污染水体的长效治理措施。

三是水质净化技术。城市黑臭水体的水质净化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曝气充氧(通入空气、纯氧或臭氧等),可以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缓解水体黑臭状况。德国萨尔河、英国泰晤士河、澳大利亚天鹅河、中国的苏州河等治理中都采用了曝气增氧的方法。絮凝沉淀技术是指向城市污染河流的水体中投加铁盐、钙盐、铝盐等药剂,使之与水体中溶解态磷酸盐形成不溶性固体沉淀至河床底泥中。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絮凝法的费用较高,并且产生较多沉积物,某些化学药剂具有一定毒性,在环境条件改变时会形成二次污染。人工湿地技术是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对营养盐进行去除的技术,多采用表面流湿地或潜流湿地,湿地植物可选择沉水植物或挺水植物。生态浮岛是一种经过人工设计建造、漂浮于水面上供动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繁衍、栖息的生物生态设施,通过构建水域生态系统对水体中的污染物摄食、消化、降解等,实现水质净化。稳定塘是一种人工强化措施与自然净化功能相结合的水质净化技术,如多水塘技术和水生植物塘技术等。可利用水体沿岸多个天然水塘或人工水塘对污染水体进行净化。

四是水动力改善技术。调水不仅可借助大量清洁水源稀释黑臭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而

且可加强污染物的扩散、净化和输出,对于纳污负荷高、水动力不足、环境容量低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效果明显。但调用清洁水来改善河水水质是对水资源的浪费,应尽量采用非常规水源,如再生水和雨洪利用。同时在调水的过程中要防止引入新的污染源。

五是生态恢复技术。水体黑臭现象往往是由于水中氮磷浓度较高引起藻类暴发等次生问题,造成水质恶化、藻毒素问题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继而导致黑臭复发。城市河道富营养化控制的关键是磷的控制,目前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中磷的指标限值远高于地表水标准限值。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区域限磷或提高污水总磷排放标准是十分有效的措施。进入水体的磷大多以磷酸盐形式沉淀在底泥中,因此保持水—泥界面弱碱性、有氧状态是河道富营养化控制的主要举措。藻类生长人工控制技术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物理控制技术包括藻类直接收集和紫外线杀藻等,化学控制技术包括投加无机或有机抑(杀)藻剂,生物控制技术包括种植抑藻水生植物或投放食藻鱼类等。这些措施一般在应急时采用。水生态修复包括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如鱼类、底栖动物等)食物链的修复与水文生态系统构建。利用生态学原理构建的食物链,可以持续去除城市水体中污染物和营养物,改善水体生境。

4治理黑臭水体的管理对策

一是建立以溶解氧为核心指标的评价体系。黑臭水体治理的关键是改善水体的溶解氧状态,使水体由低氧/厌氧恢复到正常的好氧状态。国家重大水专项相关研究成果,建议以溶解氧为核心,建立包括臭阈值、透明度、色度等4项指标黑臭水体评价体系。其阈值为溶解氧1mg/L、臭阈值100、透明度625px、色度20,当其中任意一个指标值超过阈值时,则可判定其为黑臭水体。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任务分解,评价体系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编制。

二是先截污后修复,综合手段治理黑臭水体。河流黑臭问题的本质是污染物输入超过河流水环境容量。在流域尺度上采取污染源工程治理等截污措施,能够大幅度削减入河污染负荷,是消除黑臭问题的首要举措。同时将河岸带修复、人工充氧等河道内工程措施作为污染负荷削减的重要补充手段,进一步降低污染水平。在河流水质得到有效改善的基础上,通过水生生物(如水生植物、鱼类、鸟类)等的恢复,逐步实现河流生态修复,达到消除黑臭的目的。

三是改善生态条件,让水流动起来。我国大多数城镇河流水深为1m~3m,在一般条件下,大气氧可以穿透上覆水体到达河流沉积物表层。然而,由于排污加剧,大量COD和氨氮等耗氧污染物在水—沉积物界面累积,导致溶氧大量消耗而形成缺氧跃变层。增加河流水生态条件,可以改变城市水体水土界面亏氧状况。一般情况下,维持河流水体流速0.4m3/s~0 m3/s,就可以打破溶氧跃变层形成的理化条件,使得水土界面层的溶氧维持在3 mg/L以上,可以有效控制水体底质污染。流水不腐,是缓减甚至基本消除河流黑臭的关键因素。

四是构建岸边绿化带,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治理黑臭水体的首要目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因此必须彻底清除沿河垃圾,严格控制有色有味污染源直排,对岸边带进行绿化改造,恢复其自然状态,建立河道保洁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同时,采用岸边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搭配构筑的景观修复途径,有效改变水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流动方式,形成具有自净功能的水体。消除黑臭水体只是建设娱乐水体的第一步。娱乐水体

水质要适合游泳、赛船、垂钓等水上运动,其评价指标包括病原微生物、水下植物种群结构、叶绿素含量、水流速度、岸边植被覆盖度、有毒有害物质和人文文化等,尚需要持久的努力。作者系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

黑臭水体治理篇(一):1黑臭水体是感官性污染常见现象

黑臭水体治理篇(一):2缺氧与富营养为水体黑臭主因

黑臭水体治理篇(一):3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路线

黑臭水体治理篇(一):4治理黑臭水体的管理对策

黑臭水体治理篇(二):黑臭水体治理的八大误区解析

2015年4月出台的“水十条”中明确城市人民政府是整治黑臭水体的责任主体,并提出2017年底前,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黑臭水体生态治理的理念是大势所趋,但由于我国大部分河道治理公司初涉其中,经验不足,容易出现很多误区。

污染源治理与生态治理不同步

大部分河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沿线点源和面源的排入。河道生态治理设计时,有些设计往往只关注生态措施的应用,而对引起水质恶化的源头未采取措施,污染源治理与生态治理不同步,治标而不治本,采用再多的治理措施也达不到好的效果,水质仍会继续下降,水生动植物难以存活,生态系统无法在此环境下构建成功,强化净化措施的作用有限且费用较高,无法体现河道生态治理的精神和目标。

因此,在设计时应分析河道的主要污染来源,并对主要污染源采取截流纳管、就地处理、沟渠净化、湿地净化等措施,有效降低入河污染物量后再开展生态治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不重视河道的流通问题

“流水不腐”体现了流动水体的净化能力及水质维持能力。但是,有些设计不重视河道的流通问题,对断头浜或者不流通的水体,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生态护岸、植物构建、强化净化等生态措施,以期达到水质改善的目标。这些措施可能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其稳定性不能保证,且运行维护管理工作量较大,运行费用高。

强力造流曝气机,超大流量循环活水

浮水喷泉式曝气机,增氧造景(拍摄于华东理工大学校内河道)

故设计时应积极探寻水体流动的方案,如水系沟通,利用涵管、新开挖沟渠等连通水系;水体循环,采用循环泵、搅拌机等改善水体流态,将水体循环流动起来;合理调度,利用外

河水位差使水体流动,充分利用流水的自净能力及水质维持能力改善水质。

过度强调陆域景观设计

陆域景观能充分展现河道的治理效果,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印象,而水生态系统位于水下,肉眼难以判别其水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好坏,也无法判定水质改善程度。所以,有些设计过度强调陆域景观设计,将生态治理的资金大部分用于陆域景观的建设,将陆域绿化带设计的主题鲜明,美仑美奂,而忽视水下生态的构建,本末倒置,偏离了河道生态治理的总目标。

我们是在治河,还是在搞绿化?

我们要认识到陆域景观园林化和景观化并不意味着生态化,思想要从“注重景观”转变到“生态与景观并重”,加强陆域及水域生态理念的体现,特别是要发挥陆域绿化的生态拦截缓冲功能。

河道本底调查不全面

传统的河道治理本底调查主要收集水文、泥沙、地质、规划、征地移民、地形等方面的资料。河道生态治理除以上资料外,还需要对河道的污染源、水质、水生态、底泥、陆域植物群落、水工构筑物调度运行等资料进行收集,必要时还需对水质,水生态、底泥等开展补充监测和调查。目前,大部分河道生态治理时很少对河道本底进行全面调查,至多收集水质方面的资料,对其余资料收集较少,或者收集不到相关的资料,而补充调查费用较高,建设方不愿意承担。

因此,河道本底资料不全面,很难对河道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诊断,无法说明生态系统受损及缺失的主导原因,则很难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强、可行性好的生态治理方案。

忽视其他生境的构建

目前,从事河道生态治理的设计单位大部分是水利行业的,许多单位尚未配套生态、环境专业方向,或者有从事生态、环境设计的人员,对河道生态治理内涵理解不够深刻,部分设计人员认为河道设置了生态型护岸就是进行了生态治理,配上植物治理后就是生态河道了,其他的均按照规划断面进行设计,忽视其他生境的构建。

有没有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们知道河道生境包含平面形态、断面形式、护岸材料、河底生境等,这些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连续而多样的生境基底,为水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生态护岸只是河道生境构建的一部分,重视它的建设而忽视其他与之密切相关的生境的构建,达不到生境多样的目标,水生动植物生存仍会受到较大限制,制约了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构建。

生态护岸与周边功能定位不符

生态河道建设中,采用了许多新型建筑材料来替代传统的水泥和混凝土构建护岸或挡墙,在提高河道美观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水陆系统的交互性,体现了新材料的生态亲和性。亲水性材料多种多样,主要有天然材料(木桩、柳枝、土坡等)、生态织物(生态袋、椰壳纤维毯等)、格宾网,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土工网等)、多孔性生态砌块等,这些材料外形及特征均不相同。有些设计在河道穿越农村段采用较为刚性的护岸材料,使河道看起来较为生硬,与周边地块景观不相容;而在城镇区域的护岸中使用柳枝等材料,虽然生态性较好,但是城镇人口密集,安全性相对较差。

因此,我们在选用护岸材料时,一定要先掌握河道周边的地块功能,选择与之能配套的护岸材料,才能凸显出河道的生态性。

不根据水质随意配置水生植物

相邻河道的水质及水生动植物的生长情况受入河污染源不同、河底地形各异及人类干扰等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有些设计人员对于同一个地区内的河道,不管生态系统受损的主要原因,不考虑其水质、水生态现状的差异和对现有植物的保留及保护,配置的水生植物基本是一致的,无针对性的配置水生植物,无法体现河道生态治理的特点,不利于植物群落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构建。

这样满河布置,合适吗?

完全排斥使用硬质挡墙

传统河道治理中硬质挡墙的使用,阻隔了水陆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的交换,从生态角度讲弊端较大。但是,硬质挡墙结构安全性好,占地面积小,优势也很突出。河道生态治理是在确保防洪安全性的前提下实施生态措施的,防洪是河道的基本功能,护岸结构稳定性是第一位的。

河道生态治理中如遇到河道窄、过流量大的河段,为了确保护岸安全,无须完全排斥硬质材料,可适当使用硬质挡墙或硬质材料与生态材料组合而成的挡墙结构。同时在局部河段设置生态补偿区,适当放宽河道,采用亲水性好的生态型材料建设护岸,使该段河道的水陆物质能量交换集中在该区内予以补偿。

观点

我国传统的河道治理一直以“除水害、兴水利”为目标努力,主要是对河道进行清淤、建设或者加固堤岸,裁弯取直,修筑大坝,新挖河道,辅以河道岸坡的水土保持等一系列工程措施。虽然能满足人们对于防洪、排涝、供水、灌溉、娱乐、航运等多种需求,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河道生态治理的理念是大势所趋。问题、误区很多,但共同努力、共同总结,坦然面对出现的误区,避免让他人重复误区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全国各地在河道生态治理的探索中,也有比较好的案例与探索,为生态河道建设起到了很好示范作用,也为我们的误区敲响了警钟。但工程设计上依旧还有误区存在,许多地方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完善,需不断深入研究,营造出人与自然真正和谐相处的生态河道。

(来源河道治理500例)

黑臭水体治理篇(三):39个经典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案例详解

对于老百姓来说,大家看得见、闻得着、感受强烈的就是城镇的黑臭水体。黑臭水体不仅损害了我们的人居环境,还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技术的选择应遵循基本五大原则适用性、综合性、经济性、长效性和安全性。在住建部发布的黑臭水体城市指南中指出了控源截污技术、内源治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以及其他换水、就地、旁路处理等技术,却未给出可借鉴的工程实例或组合工艺,环保水圈为大家精选了39个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案例,详解如下

北京市黑臭河治理项目案例

项目名称1北京马草河项目介绍

项目概况项目区河段长6km,每日有1万m3的市政尾水排入河道,且受到沿河城区部分污水直排入河,下河污染量大,造成河水恶臭,蚊蝇滋生,水生态系统崩溃,水质为劣Ⅴ类水体,严重影响沿河环境。

治理工艺概述采用底质改良+水质调控+高效生态浮岛+爱尔斯水生态系统构建+曝气复氧。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项目名称2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井沟黑臭河道修复治理工程

项目概况高井沟河道总长约5公里,水面平均宽约23米,水均深约1米,河道正常蓄水量约75万立方米,底泥厚约1250px。两岸居民区众多,河道紧邻高井热电厂,沿岸污染排入严重,污染负荷污染种类较多,主要有外援污染源、内源污染源。其中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在分解成小分子时会严重消耗水中溶解氧,破坏流域生态平衡。

治理工艺概述邦源环保对高井沟进行分区治理,经过15天的生物治理后,水体臭味逐渐消除,底泥上翻现象缓解,水体透明度得到提升。在治理过程中,使用特有的Bacto-Zyme1011系列生物复合酶快速抑制污染物,消除黑臭现象,根据不同的污染程度适时调整治理方案。使得河道治理结束后水清、水美,大大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市容市貌。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项目名称3北京市永引渠及昆玉河治理案例

项目概况水质状况属于劣V类水,从自由度起到与昆玉河交汇口大约7公里,该渠上游为断头河,基本属于死水沟。河道中的主要水源为周边雨污管及天然雨水。从河道底泥的性质观察,有大量的生活污水汇入,有机质在河道底泥沉积,加上水体流动性差,底部溶解氧

缺乏,因此在气温升高后,河水容易形成水华或底泥上浮发生黑臭。

治理工艺概述在碧沃丰的技术指导下,首先采用了生物氧化剂和百特酶改善底泥厌氧状况,通过改变氧化还原电位加速底泥矿化。同时,在水体中定期投加BZT净水,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生长于藻类形成生态位竞争,加速同化释放的营养盐,有效抑制藻类过度生长,同时也有搭配使用BZT除藻、生态净水剂等产品。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项目名称4北京市温榆河项目

项目概况河道支流每天有一万吨生活污水直排流入,每条河5000吨,造成河道黑臭恶臭。

治理工艺概述深圳正好水处理采用絮凝沉淀设备并添加世界最快的矿物絮凝剂,3分钟黑水变清水。

设备体积小,每天处理2500吨污水占地15平方米。此项目每条河安放2台设备,每天处理5000吨。处理效果悬浮物去除率90%,总磷去除率80%,COD去除率50%以上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浙江省黑臭河治理项目案例

项目名称5浙江省十字港河黑臭水体治理

项目概况十字港河,南起西塘河,北至钱家浜,全长2487m。现河宽6—30m,规划控制河宽20—25m,规划河底标高为0.00m,常水位35m,整体南北走向,属于运河水系。十字港河因截污不到位、大市政管网不配套,导致周围城中村的生活污水直排、建筑工地和企业污水偷排的现象时常发生,加上河水“断头”,一度成为拱墅区的黑臭河之一。

治理工艺概述十字港河采用“食藻虫+水下森林+曝气复氧+生态浮岛+水生动植物”的工艺,根据河道特点及水质治理目标,构建以“水下森林”为主的沉水植物生产者群落,结合水生生物操纵和增氧技术,通过合理布置和搭配水生动、植物,在完善食物链的同时,全面改善水体水质,实现河道水体自净,提高水体透明度,全方位构建水上、水下层次优美、亲切自然的水生态景观。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项目名称6浙江省毕家支河黑臭综合治理工程

项目概况在舟山,毕家支河流域内人口众多,河道两岸工业企业密集。随着市政管网年久失修导致污水渗入、餐饮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周边工业及生活污水排入……这一流域水体发黑发臭,底泥有50-80cm,水体流动差。

治理工艺概述银江环保采用外源截污(鱼市场废水截污处理)、底泥原位修复、KtLM滤膜机循环净化、生态系统修复等核心技术,使水面由原来的垃圾成堆到现在的干净清爽,水质由原来的黑臭水体到现在的地表Ⅳ类水,河涌由原来人人嫌弃的臭涌到现在人人夸赞的景观河。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项目名称7浙江省丽水市五一溪黑臭水体治理

项目概况丽阳溪水系总长138km,河宽4-10米,主流长10.1km,流域集水面积10.3km2,支流五一溪河长03km,支流佛岭寺溪河长25km。上世纪八十年代丽阳溪水流清澈、河岸洁净,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各类污染源衍生,破坏了水系环境,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河水变黑、变臭,逐渐成为最脏、最臭的内河。

治理工艺概述2014年以来,丽水市借全省“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东风,狠下决心,采取“水岸同治、标本兼治、干群共治”措施,全方位推进治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水岸同治,明确目标导向(一)绘好治水路线图。(二)编好治水规划图。(三)抓好治水责任制。

二、标本兼治,明确问题导向(一)抓问题,以项目建设开凿清水渠道。(二)抓管理,从严从实筑牢防污堤坝。(三)抓进度,以监测巡查督查推进治水工作。

三、干群共治,营造宣传导向(一)加强宣传培训。(二)夯实宣传载体。(三)营造宣传氛围。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贵州省黑臭河治理项目案例

项目名称8贵阳市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

项目概况南明河发源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林卡乡白泥田,全长118 km,流域面积6600 km2,自西向东贯穿贵阳市区,是贵阳市人民的母亲河。由于贵阳的经济快速发展,南明河流域人口大幅增加,南明河不堪重负,污染状况触目惊心沿河两岸近百个生活污水和工业企业排污口,每天向河中倾泻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沿岸到处是生活垃圾,破旧的棚户区遍布河道两岸;河水水质严重恶化,进入市区的河段已下降为劣V类水体。

治理工艺概述中国水环境集团分析现有问题,拟采取截污、清污、治污、补水等手段,结合城市经济、生态、景观、文化,开展治理。

包括河道清淤、支流的水环境治理、污泥和生态治理等。截污系统完善方面包括干流截污沟改造,干流截污管改造,新庄二期污水厂配套截污沟建设,小黄河、麻堤河、市西河、

贯城河支流截污系统完善;清淤工作包括干流清淤、小黄河清淤、麻堤河清淤、贯城河清淤、市西河清淤。另有部分内容则是积极争取的创新之举在二期污水厂建设方面,按照当时贵阳市规划的要求,是在南明河下游规划建设集中式大型的污水处理厂(规模40万吨左右),然而,经过充分的调研分析,中国水环境集团建议在沿河修建十来个5万吨规模的污水厂,统一规划、就地处理、就地排放。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广东省黑臭河治理项目案例

项目名称9广东省鹤山市沙坪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项目概况鹤山市随着经济工业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扩张,大量未经处理的水直接排入了沙坪河,水体污染非常严重,长期干流处于劣V类。

治理工艺概述2014年,集团启动了治理策略,对于这个项目治污力度放在支流,工作重点是在工业污水的截排,我们在近期制定了治理策略追源治源、截污分流、湿地治涝、生态洲滩、引水增容、实现“道通”、打造“智慧河道”。远期有五个治理策略源头治理、低冲建设、雨污分流、河湖连通、备用水源。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项目名称10广州市河涌生态综合整治

项目概况广州市中心城区水网纵横,有231条主要河涌,总长913km,肩负着城市防洪排涝、纳潮、灌溉、航运以及居民生活与休闲娱乐的任务。

但是,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超标,使河涌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河涌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开始变成排污渠道,严重影响着周边环境和居民的身体健康。

治理工艺概述根据河涌具体情况的不同,采取的综合整治对策包括:污染物控制工程(外源控制工程(点源控制、面源控制)、和内源控制工程(底泥控制工程)、水环境改善工程(引水补水、水资源控制)、生态修复工程(湿地工程、微生物净化、水生动植物营造)、人文河流治理工程(人文景观,植树种草)等。总之,河涌的生态修复是一个具有生态理念的系统工程。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上海黑臭河治理项目案例

项目名称11上海嘉定区安亭老街景观河水生态修复项目

项目概况上海嘉定区安亭老街景观河水生态修复项目位于上海市安亭镇老街景观区,治

理河道为景区内的景观河,有效治理河段约1170米,水体约24840立方米。安亭老街景区河道的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构成点源污染,包括污废水直排口、直排雨水管;面源污染包括城市降雨径流内源污染水体底泥、岸带沿线垃圾等。

治理工艺概述根据业主单位设立的治理目标和各项指标要求,江苏昊恒纳米环保有限公司于2016年5月组织人员在上海嘉定安亭老街进行纳米设备进行定位安装,对河道生态环境系统进行改造,改善河道水力条件以及水中溶解氧含量,从而有效抑制水体黑臭的现象发生,构建生态景观植物系统,为河道水生生态系统构建提供基础,同时消耗底泥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项目名称12上海高东公园水体生态修复项目介绍

项目概况项目区水域平均水深8m,水域面积13000平方米。此项目修复前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质发黑发臭,为劣V类水质,水体生态系统不完整,几乎无沉水植物、浮叶植物,鱼类以也杂鱼为主;十余年未清淤,淤泥沉积很深,主要污染为生活污水、地表径流和內源污染承载的污染负荷,此湖体承担6万平方米的雨污水。

治理工艺概述采用底质改良+水质调控+生态净水集成技术专利(专利号201610635617)。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项目名称13上海市曹杨环浜污染治理示范工程

项目概况曹杨环浜是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的一条环形封闭水道,全长2208m,宽8~14m,水深0.5~5m,蓄水量2×104~0×104m3。环浜南北水道间距较长,达880m;东西水道间距较短,约480m。

曹杨环浜位处上海市老城区腹地,周围楼房林立,居住着10多万居民,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极高。过去由于大量城市污水和垃圾注入的污染影响,环浜水体发黑发臭严重,沿途环境污浊不堪,治理前是上海市有名的城中心臭水沟,周围市民深受其苦。

治理工艺概述1、完善截污2、环浜造流3、构建健康的水生态系统设置便携式浮萍打捞机定时监测水质变化,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江苏省黑臭河治理项目案例

项目名称14江苏省南京市徐庄软件园景观河道治理

项目概况由于软件园内景观河道的水长期不流动,为死水,周围有一些生活污水排放进入污染了水体水质,又长期没有进行治理,德宇清治理前水体发绿发黑,有恶臭,水体浑浊,

能见度低,大量浮萍、藻类疯长并覆盖水面,还有大量植物腐败絮体和枯草枯叶,时常看到有死鱼尸体漂浮在水面,严重影响软件园景观环境。

治理工艺概述德宇清地表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用泵抽取地表水送入德宇清专利混合器,其中一部分水进入德宇清主机,在主机内部对进入的污水进行强氧化,同时混入饱和氧气,被氧化消毒且含有饱和氧气的水进入德宇清混合系统,与十倍的水体混合,继续利用残余强氧化剂对这部分水中污染物进行氧化,并对氧气进行混合,使污水在被氧化部分COD的同时混合有超过8mg/L的氧气进入河道或湖泊等地表水系,循环往复。通过氧化分解水中的有机物,达到快速脱色、除臭、降解CODcr的作用,同时设备运行能杀死有害细菌,抑制厌氧菌群生长繁殖,提供氧气,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利于好氧细菌生长繁殖,促进生态系统自净功能恢复。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项目名称15江苏省南京忠字河黑臭河治理

项目概况忠字河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是南京有名的黑臭河道之一。周边生活污水下河量大,外来水源水质也较差,耗氧型污染物累积,水体缺氧,腐败菌滋生,伴随蓝绿藻爆发,水质状况十分恶劣,处理难度很大。

治理工艺概述底质改良技术+微生物调控技术+高效生态浮岛,经过治理,河道不黑不臭,水生态修复,水体清澈,水质良好;浮岛植被郁郁葱葱,景色秀美。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项目名称16江苏省徐州子房河黑臭河治理

项目概况子房河位于市区东北部区域,下游与荆马河相连接,汇水面积5平方公里。试验水域选择在下淀铁路26宿舍北侧的河道上,从下淀子房河截污闸为起点,试验河道全长60多米。

该河段水质黏腻,水色如墨,表面漂浮大量餐厨废油、工业废油和大量生活垃圾,全段散发刺鼻恶臭,附近居民深受其扰,路人无不掩鼻而过,示范段上下游河道里亦飘满了油污垃圾;根据检测,水体中无可见水生生物和水生植物。

治理工艺概述先向水中投试验制剂,解除水体粘腻和底泥粘稠。由于施工段狭小,大型设备无法展开,采用旋流造浪机将水体和底泥大范围充分扰动和混匀,以便产品与底泥和水体中各类污染物质充分接触,迅速解除水体和底泥的黏腻状态。现场观测结果,投入wri清水1号10小时后水体粘腻被解除,河涌黑臭消除。

第二次投试验制剂,促使底泥中释放出来的和漂浮在水面的油污被迅速分解。12小时后,油污、悬浮有机质和有毒有害物质分解,现场可见油污分解殆尽,非常明显。

第三次投试验制剂。解毒除臭改良剂能够迅速分解水体中各类有毒有害物质,包括农药、

染料、除草剂、多氯联苯、多环芳烃以及因使用氯溴制剂产生的药物残留等几十种生物毒性大、对生物细胞危害大的有毒难降解有机物。产品投放72小时后,水色清亮,异味消失。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安徽省黑臭河治理项目案例

项目名称17安徽省南湖沟黑臭水体整治

项目概况南湖沟是城区排涝的主要渠道,东接清溪河,西接白洋河,全长约1100m,河道部分被地产项目覆盖,处于封闭状态。汇水面积140hm2,日污水量4000m3。

1、大量污水直排汇水区上游部分区域尚未进行雨污分流,生活污水随合流管汇入排水沟,最终进入南湖沟,排水公司对其上游周边污染源进行了调查,从最初发现污染源14个到最终发现污染源108个;两侧截污不彻底,存在雨污水错接问题;

2、干渠为死水区,水体不流动,无自净能力极易发黑发臭;

3、居民向南湖沟内丢弃垃圾,倾倒污水现象严重。

治理工艺概述由于该区域大部分为雨污合流,本着先易后难、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近期将接入南湖沟的污水进行截流,远期根据旧城改造的实施情况逐步进行雨污水分流改造,彻底解决污染问题。近期需采取水体循环措施,使水体流动,解决因长期死水而发黑发臭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水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南湖沟的生态自净能力。

1、烟柳路截污管道工程

2、清淤工程

3、水动力循环工程

4、生态修复、生态护岸工程

5、漏排点截污工程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四川省黑臭河治理项目案例

项目名称18四川省成都黄堰河河道治理工程

项目概况黄堰河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模为40000m3/d,断面污染、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初期雨水、合流污水、黑臭河湖水体的污染。

治理工艺概述主体工艺采用超磁分离+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管网直排污水。SS、TP 去除率达到90%以上,总体工艺对于氨氮去除率达到50%,减轻污染负荷,避免污水直排进入黄堰河。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项目名称19四川省宜宾人民公园人工湖治理工程

项目概况宜宾人民公园位于宜宾市城区西北,翠屏山麓,占地87亩,其中湖面40余亩,平均水深2m左右,湖底淤泥厚度达5m。

1、生活污水污染通过排洪沟溢水口流入的生活污水是人工湖的主要外源污染。

2、观赏鱼养殖污染由于观赏鱼养殖密度较大,而且鱼饲料的残渣和鱼排泄物富含有机养份。

3、底泥污染底泥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解吸、溶解、生物分解等作用,向上覆水体释放各种污染物,是水体二次污染的重要来源。

治理工艺概述根据宜宾人民公园的污染现状,采用EPSB生物生态综合水污染治理技术(专利技术)结合其它生物技术手段。使用EPSB工程菌颗粒(菌粉)技术、生态基的投放、适量的滤食性鱼类和浮岛水生植物等。整个工程从生态修复的原位治理入手,重建人工湖生态链,全面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提升人工湖水质。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项目名称20四川省自贡沿滩龙湖公园治理工程

项目概况自贡沿滩龙湖公园,地处自贡主城区东大门,北邻高新板仓工业园,西北咫尺为汇东新区,南伴卧龙湖生态休闲区,西与南湖生态城“两湖大桥”一桥相望。水域面积达486亩,水岸绿地200多亩,总占地700多亩,水岸线长5公里,水最深处达30多米,储水量约200万立方米。水生态修复示范区水域面积约5万平方米,属于龙湖公园的一部分,平均水深3米。为防止夏季出现蓝绿藻爆发,水质变坏。

治理工艺概述清水生态系统构架,运用生态操控手段,构建龙湖公园景观湖清水型稳定的水生态系统,保证公园景观湖达标,水质长效运行。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项目名称21四川省成都活水公园湿地生物净水系统

项目概况成都活水公园位于锦江府河畔,占地约4万平方米,于1998年落成,是成都府南河生态修复工程的一部分。其整体设计为鱼形,寓意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关系鱼水难分;公园向人们演示了被污染的水在自然界中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

故取名“活水”。园中庞大的水处理工程,大大改善了府南河的水质,也因此让市民亲眼目睹水由污变清的自然进程。每天有200立方水从河中抽出,然后除去细菌、重金属后再回到河中。

治理工艺概述活水公园充分发挥了人工湿地对污水强大的净化功能,在景观设计上也独具匠心,集现代意识和传统园林于一体,蕴涵了丰富的文化、艺术和生态意义。活水公园建成于1998年,在当时,这种生态处理技术和理念是很先进的。我国有很多滨水区丰富的城市。但是由于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河流污染严重,水流污染问题亟待解决。活水公园案例可以为解决城市河流污染问题提供良好范例,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和借鉴。

生态净水

景观活水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广西省黑臭河治理项目案例

项目名称22广西省那考河流域治理

项目概况项目红线范围南起规划的茅桥湖东湖,沿线经过湘桂铁路、长堽路、厢竹大道、药用植物园、昆仑大道,北至环城高速路,治理河道全长约6公里。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项目建设期为2年,预计2016年底完成,运营期8年。

治理工艺概述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整治、截污治理、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厂、沿岸景观、“海绵城市”、信息化管理等工程。

项目采取内河全流域治理理念,将建设一系列‘海绵体’,发挥其对水资源的调蓄作用;将通过发挥绿地、道路、河道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解、保护及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构建人水和谐的那考河生态环境;建设两座污水处理厂,采用深度处理,出水主要指标均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处理后的尾水经生态净化后,排入拟建河道,作为补水水源。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项目名称23广西省柳州柳江河流域治理

项目概况柳州人的母亲河——柳江,宛如一条丝带将市区三面环绕,形成了一个壶形半岛,赋予了柳州“江流曲似九回肠”的独特韵味。难能可贵的是,穿流而过的柳江,凭借良好的水环境赢得多个世界级水上运动项目落户,成功举办了“国际水上狂欢节”、“世界水上极速运动大赛”等活动。以重化工为主的传统工业重镇,曾饱受污染苦楚。

治理工艺概述加强船舶码头污染控制方面,柳州全面推行辖区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工作,百里柳江景区旅游船舶、水上公交船舶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和污水回收处理。对重点河段和保护区、自来水厂附近水域加强巡航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禁止

船舶在公用取水口水域停泊、排放生活污水和乱扔垃圾等现象发生。

开展水源保护区清理整治工作,巡查柳江河沿岸乱搭、乱盖、乱种现象,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特别是对水源保护区附近水域的乱搭、乱盖现象采取重点清理,对乱种复垦严重的河段进行重点监控。今年1月—9月,共依法拆除违章搭建637平方米。

为确保辖区水域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柳州市加大河道巡查和保洁力度,加强对柳江主河道及其支流水域进行日常检查和辖区河道保洁工作,并及时处理群众反映、媒体曝光等河道保洁问题。今年1月—9月,共清理漂浮垃圾9605立方米,打捞动物尸体38头。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山东省黑臭河治理项目案例

项目名称24山东青岛丁家河生态治理

项目概况丁家河位于青岛市黄岛区,毗邻市民广场,是一条季节性河流。河流发源于政府驻地西北穆陵山,自东北向西南流经丁家河村,兰东村,注入唐岛湾,全长5公里,河道宽约20米,干流坡降大,常有山洪为害。自1976年上游修建丁家河水库后,河道断流,常年干枯,河床仅存约2米的积水河沟,已经丧失了城市泄洪的水利作用。周边居民在河床周边开荒种地,倾倒垃圾,使河道成为一条排污河,“蚊蝇成群,臭气熏天”的景象大大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及城市环境。

治理工艺概述开发地下潜流水源上游修建叠石堰和溢流坝地下潜流拦蓄工程截污工程自然岸线设计生态护岸设计河道文化恢复。丁家河湿地修复采用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做垂直防渗技术,拦截地下潜流,抬升地下水位5米至地上2米,形成河道湿地明流。经过四年运行观测,湿地冬夏常年有水,截水墙防渗效果良好,为北方缺水地区季节性河流湿地补水开创了新路,具有推广的现实意义。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项目名称25山东青岛李村河生态治理

项目概况李村河是青岛东岸城区流域面积最大、河道最长、支流最多的一条入海河道,发源于崂山余脉百果山,全长约17公里,汇水面积147平方公里,流经李沧东部生态商住区、青银高速、李村商圈、重庆路、胶济铁路、环湾路,汇入胶州湾,既是重要的防洪排涝通道,同时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治理工艺概述自2009年起,陆续对李村河分段实施综合整治。目前,已完成李村河上游(百果山-青银高速)段约4公里综合整治;基本完成李村河下游(君峰路-入海口)段约6公里综合整治;正在进行李村河中游(青银高速-君峰路)段约3公里综合整治。整治内容主要包括截污、防洪、生态修复、蓄水、景观环境建设等,累计完成总投资约24亿元。经过整治,切实改善了李村河水体黑臭和环境脏乱差的面貌,提升河道沿线城市环境质量。

一、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实施整治(一)高度重视河道整治系统规划(二)自上而下统筹分步实施

二、坚持问题导向,整治黑臭水体优先(一)客观分析河道现状存在的问题(二)科学制定黑臭水体治理方案(三)坚持自然生态,兼顾城市景观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陕西省黑臭河治理项目案例

项目名称26陕西省西安浐河生态治理

项目概况浐河是西安市境内的一条河流,是灞河最大的一条支流。灞河是中国陕西省境内的一条河流,发源于秦岭。浐灞河是长安八水中的两大水系,流域面积为2581km2 ,是西安市的水源地和生态依托。由于近年来污染严重,水质逐渐下降,已经丧失了生态功能。

河道水量严重不足,水质污染严重

砂坑遍布,垃圾成山泥沙淤积,洪水肆虐

治理工艺概述浐灞生态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模式成为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和西安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其很多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但今后他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从全流域角度划定生态功能区,依据各功能区定位和特征,有针对性地在上游采取绿化滞洪含蓄减沙、中游的污染治理、下游河口的湿地建设和恢复等。浐灞河下游生态环境用水先天不足,应积极探索再生水、雨水的生态环境利用方式、尾水再生利用途径以及水生态维持改善的工程技术措施,提高利用率。

设立高效、有力的管理机构

有效规划,科技公关

因地制宜、变废为宝

截污处理、再生利用

修堤筑坝、控制河道下切、维持地下水位

堤岸生态防护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项目名称27渭河陕西段生态治理

项目概况渭河(Weihe River),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干流在陕境内,流

长504公里,流域面积67108平方公里,占陕境黄河流域总面积的50%。

由于历史原因,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改造欠账过多,导致城市排水雨污合流、管网老化现象严重。污水处理、管网建设将更为科学合理,真正实施雨污分流才是河道治理长期有效的保障。渭河治理中截污不彻底,在征地、审批等方面,整治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导致治污存在很多进步的空间。

治理工艺概述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工程于2011年1月15开工,经过四年半的努力,全线630公里堤防主体全部完成,支流入渭口交通桥建设53座,建成生态湿地以及水面景观15万亩。渭南市华县华阴103公里南山支流堤防退建加固工程全部完成,5条支流的蓄滞洪区和3条支流防倒灌工程全部建成。通过加固堤防、疏浚河道、整治河滩、污染治理、调水拦沙,来统筹考虑、统一规划。

渭河全线防洪能力大幅提升

引入人水和谐治河理念

加强入河排污口水质监测

渭河治理带动了明显的产业聚集效应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湖北省黑臭河治理项目案例

项目名称28湖北省十堰市五河流域生态治理

项目概况十堰市五河流域总面积1,511平方公里,包括神定河、泗河、犟河、官山河、剑河流域。五河流域的水环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官山河为四类水之外,其余河流水质均为劣五类,严重影响了丹江口水库的水环境,继而影响了南水北调的水质。神定河、犟河、泗河三条河流穿越十堰主城区,其中神定河多集中生活污水排放,犟河、泗河多集中工业污水排放。

治理工艺概述十堰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保障南水北调的水质质量值得鼓励。其采取很多景观生态措施,其治理后的效果可期,但其投入巨资进行全面整治,整体规划很美,但能否不打折扣的执行,后期不走样,我们拭目以待。

1、完善市政管网布局,提高截污能力,实现“污水接管,清水还河”

2、河道清淤,同时恢复自然子槽

3、河道垃圾定期收集,清洁管理

4、还原自然河道、恢复河漫滩

5、增加多塘水面和湿地系统

6、采用生态护岸及生态驳岸对河道两侧滨水环境进行生态保护生态护岸处理、生态驳岸处理。

7、通过在河道内打造几处较大的景观型蓄水区建设人工生态浮岛,不仅可以营造优美的景观效果,而且能够利用人工浮岛中的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吸附、截留藻类等悬浮物。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项目名称29湖北省荆门竹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项目概况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化水平提升、城市人口的骤增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污水总排放量急剧增加,压力越来越大。根据荆门市地区环统数据,我市生活污水污染负荷已超过了工业废水污染负荷。作为中心城区唯一排水通道,竹皮河流域水污染控制的重点已经从工业点源为主,逐渐转变到以城市生活污水为主的控制。

治理工艺概述我市拟用两年时间解决竹皮河流域城区段污染问题以凯龙集团停车场、海慧荆烟2号桥至荆襄高速竹皮河桥总长248公里的范围为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即截污清淤工程、生态补水工程、河道改造工程、设施配套工程、点(面)源治理工程。截污清淤工程将新增及改造截污管道324公里,其中在浏河两岸、海慧沟两岸、竹皮河城区段南岸新增截污干管13公里,改造更换截污干管7公里,沿河路新增截污支管154公里。

通过河道整治和景观工程,进一步满足竹皮河防洪排涝的水利功能,恢复水体环境功能,保障中下游牲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的水质安全,确保竹皮河进入汉江断面的水质要求,并且进一步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最终实现“水清、水满、水生态、成景观”的战略目标,造福沿岸人民。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项目名称30湖北省青山港黑臭水体整治

项目概况青山港北靠长江,紧临临江大道,西侧为建设十路,东侧为建设十一路,南临和平大道,横跨三环线,与青山公园、戴家湖公园紧邻,汇水面积3平方公里,项目规模719公顷。青山港上游承接长江,下游延伸至东湖,是东沙湖水系从长江引水的主要通道,具有排渍调蓄东湖水位,抽排引水的主要功能。

治理工艺概述将现状直排入港污水排口进行截留,将污水引至市政污水管;将合流排口晴天截污至污水处理厂,并建设生态排口、隔油沉沙井、生态浮岛、湿地等生态处理设施对雨季溢流污染(CSO)进行净化处理;针对现状雨水排口,设置生态排口净化入港雨水;针对雨季面源污染,利用现状8m地形高程,设置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进一步处理溢流雨水;同时对沿渠绿地进行海绵设施“渗”、“滞”、“蓄”、“净”后排至青山港,保证青山港引水安全。

对青山港明渠及沉砂池进行清淤,改善港渠水质,提高港渠过流能力,同时种植水生植物、放置水生生物,构建良好的水生态系统修复水体。因地制宜,采用生态缓坡、石笼等生态措施整治现状凌乱驳岸。

园区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将“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融入景观设计,设置植草沟、雨水花园、渗透铺装、石笼围墙、PP雨水储存模块等海绵措施。雨水通过雨水花园、透水铺装下渗净化后由盲渗管收集排入PP雨水储存模块,储存雨水通过净化后用于区域绿化浇洒和景观用水补给。在植草沟和雨水花园内设置溢流口,下大雨时通过溢流口排入雨水管道,最后排入青山港。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辽宁省黑臭河治理项目案例

项目名称31辽宁省沈阳蒲河生态治理

项目概况北方寒冷地区受到自然条件和当地社会认知的限制,对城市水生态系统的修复要比南方起步晚一些。始于2006 年建设的沈北新区蒲河生态治理工程,是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的寒区城市水生态综合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后续开展了延吉布尔哈通河城区段、蒲河沈阳于洪区段、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碱水河及寒葱沟等城市河流的生态治理。

蒲河是辽东湾水系浑河的一级支流,自东向西贯穿沈阳市沈北新区、于洪区,于辽中县冷子堡镇周徐村入辽中境后汇入浑河,沈北新区段长32 km。沈北新区段蒲河河道蜿蜒曲折,河道窄深,平均深0 m左右,属地下河。枯水期水深不足0.5 m。河道比降1/1500。

治理工艺概述

1、河流形态设计蜿蜒曲折的自然形态

2、河流水面设计7座人工湖扩大水面面积

3、护岸设计更为通透的材料防冲刷

植物设计形成乔+灌+草三层级生物系统

河流文化使蒲河成为一条宜居的绿色生态带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湖南省黑臭河治理项目案例

项目名称32湖南省常德市护城河和穿紫河黑臭水体治理常德黑臭水体治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