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已学作品回顾

陶渊明已学作品回顾
陶渊明已学作品回顾

陶渊明相关作品回顾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陶渊明自传散文。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yān)。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huì)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bì)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piáo)屡(lǚ)空,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衔(xián)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五柳先生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非常喜欢喝酒,但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喝酒。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就叫他来一起喝酒。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离开,竟没有舍不得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竹篮子和水瓢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娱乐,稍微表达出自己的志向。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话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的时候的百姓吧,又或者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

归园田居(其一)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第一首。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三)作者陶渊明的时代是在典午大乱之后,正当刘裕篡晋的时候。他生在一个衰落的世家,是否是陶侃(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的后人固有问题,但至少是他的近房裔孙;祖父做过太守。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二十首》是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一组五言古诗。陶渊明辞官隐退后,他时常醉酒后诗兴大发,书写感慨,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润色,一共得到20首诗,陶渊明把这一组诗题为《饮酒》。此诗表现了陶渊明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饮酒二十首》中最著名的一首为《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组诗中贯穿始终的消极颓废、不求进取的黄老哲学,充分体现了他在复杂的现实生活面前无为退让、消极躲避的态度,是其思想矛盾的直接反映。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公元404年(晋安帝元兴三年),陶渊明已四十岁了,为生活所迫,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赴京口(今江苏镇江)上任。往昔的生活经历使他对官场的黑暗已经有了十分深切的了解,口腹自役,这与作者的本性又格格不入,行经曲阿(今江苏丹阳)时,他写下了这首诗,诉说内心的矛盾和苦闷。

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可分四段。首四句为第一段,自叙年轻时淡泊自持之志;次四句为第二段,对自己的出仕之由就作了解释;接着八句为第三段,叙作者旅途所感;最后四句为第四段,叙作者今后立身行事的打算。

陶渊明诗选

陶渊明诗选 陶渊明(约352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 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 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 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四言诗并不太出色。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 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先例的田园诗。陶诗的艺术 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陶 渊明死后100多年,萧统搜集他的遗文,区分编目,编定了《陶渊明集》8卷,并亲自写序,作传。后来,北齐阳休之又在萧本基础上,增加了别本的《五孝传》和《四八目》,合序目为10卷本 《陶潜集》。阳本隋末失其序目,为9卷本。此后,别本纷出,争 欲凑成10卷,北宋时宋庠又重新刊定10卷本《陶潜集》,为陶诗最早刊本。以上各本都没有传下来。今能看到的最早版本是几种南 宋至元初本。主要有:曾集诗文两册本,南宋绍熙三年刊,有清光绪影刻本;汲古阁藏10卷本,南宋刊,有清代影刻本;焦□藏8卷本,

南宋刊,有焦氏明翻本,今《汉魏七十二家集》中《陶集》5卷亦即焦□翻宋本。此外,还有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本和元刊苏写大字本等。最早为陶诗作注的是南宋汤汉。元以后注本、评本日增。元初刊本有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10卷:常见有四部丛刊影印本。清代陶澍注《靖节先生集》10卷,有家刊本及文学古籍刊行社排印本。近人古直《陶靖节诗笺》,有“隅楼丛书”本,“层冰堂五种”本,后者称为《陶靖节诗笺定本》。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诗选目录 1-50首: 命子(10首)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陶渊明简介《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

陶渊明简介《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作品名称,桃花源记。创作年代,东晋。作品出处,《陶渊明集》。文学体裁,散文。作者,陶渊明。 缘4溪行5。忘路之远近6。忽逢7桃花林。夹岸8数百步。中无杂9树。芳草鲜美10。落英11缤纷12。渔人甚异之13。复14前15行。欲16穷17其

林。林尽水源18。便19得20一山。山有小口。仿佛21若22有光。便舍23船。从口入。初24极狭。才通人25。复行26数十步。豁然开朗27。土地平28旷29。屋舍30俨然3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32属33。阡陌34交通。 鸡犬相闻35。其中往来种作36。男女衣着37。悉38如外人39。黄发垂髫40。并41怡然42自乐。见渔人。乃大惊43。问所从来44。具45答之46。便要47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48来问讯49。自云50先世51避秦时乱。率52妻子53邑人54来此绝境55。不复56出焉57。遂58与外人间隔59。问今是何世60。乃61不知有汉。无论62魏晋。此人一一为63具言64所闻65。皆叹惋66。 余67人各复延至68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69。此中人语70云:“不足71为72外人道也。”既73出。得其船。便扶向路74。处处志之75。及郡下76。诣77太守。说如此78。太守即

陶渊明诗三首注释(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

移居(選二首) 昔欲居南村,非爲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敝廬何必廣,取足蔽牀席。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1.南村:古直《陶靖節年譜》義熙六年下:“南村(亦曰南里)果在何處?李公煥曰卽栗里。何孟春曰柴桑之南村。……愚通考先生詩文以及誄、傳,而知南村實在尋陽附郭。……自義熙七年至元嘉四年凡十七年,先生蹤跡皆在尋陽。其尤顯著者如‘因家尋陽’,如‘過尋陽見贈’,如‘經過尋陽,臨別贈此’,如‘在尋陽與潛情款’,如‘經過尋陽,日造淵明飲焉’,皆確指其地,不可假借。然則南村之在尋陽附郭,萬無可疑已。”古直所考有據,然《移居》詩果爲何年所作,並無充分根據以論定之,則南村是否在尋陽附郭,亦未能論定矣。 2.非爲卜其宅:意謂不是因爲南村之住宅

好。卜宅:《左傳》昭公三年:“諺云:‘非宅是卜,惟鄰是卜。’” 3.素心人:心地樸素之人。《文選》顏延之《陶徵士誄》:“弱不好弄,長實素心。”李善注:“《禮記》曰:‘有哀素之心。’鄭玄曰:‘凡物無飾曰素。’” 4.樂與數(shuò)晨夕:意謂喜歡與素心人朝夕相處。數:屢。何注:“言相見之頻也。” 5.從茲役:爲此事,指移居南村。從:爲。《管子·正世》:“知得失之所在,然後從事。”役:事。《左傳》昭公十三年:“爲此役也。” 6.鄰曲:鄰居。 7.抗言:高言。《後漢書·董卓傳》:“卓又抗言曰”,李賢注:“抗,高也。”在昔:陶澍注:“《商頌·那》:‘自古在昔。’《魯語》:‘古曰在昔。’” 8.奇文:或指自己與朋友所作文章,或指前人文章。《漢書·王褒傳》:“朝夕誦奇文。” 9.疑義相與析:蔣薰評《陶淵明集》曰:“讀‘疑義相析’,知淵明非不求解,不求甚解以穿鑿耳。”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陶渊明赏析

魏晋玄学对陶渊明诗风的影响 玄学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综合儒道立论,把《周易》、《老子》、《庄子》称作“三玄”。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一章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就是总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玄学家们用他们改造过了的老、庄思想来注解儒家的《论语》、《周易》,对已经失去维系人心作用的两汉经学作了改造,建立起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儒家的“礼法”、“名教”、“天道”、“人道”等思想,虽然也是玄学所讨论的内容,但玄学家主旨却是道家的,即强调崇高的是“无”、“自然”和“无为”。这从魏晋玄学的几个重要论题就可以看出,即崇有与贵无,名教与自然,言意之辩,形神之辩,明理之辩。 对文学和艺术有直接影响的是崇尚自然的一派,言不尽意的一派和得意忘言的一派。玄学在魏晋时期已经取代两汉经学思潮成为思想主流。其影响从思想蔓延至文学,哲学,史学等各个领域。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变迁,学术思潮以及文学观念的变化,文学的审美追求,带来了诗歌的变化。题材方面,出现了咏怀诗、咏史诗、游仙诗、玄言诗、宫体诗,以及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等;诗体方面,五古更加丰富多采,七古也有明显进步,还出现了作为律诗开端的“永明体”,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形式如五律、五绝、七律、七绝等,在这一时期都有了雏形;辞藻方面,追求华美的风气愈来愈甚。藻饰、骈偶、声律、用典,成为普遍使用的手段。我们这里主要就玄学对魏晋诗学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思考。魏晋玄学作为一种思辨性的哲学是不宜直接转化为文学的,一个直接转化的例子就是占据东晋诗坛达百年之久的玄言诗。严格的说玄言诗不属于真正意义的诗。它只是在诗的躯壳中放入玄理而已,没有诗之所以成为诗的重要东西。可是相比其它类型的诗,玄言诗毕竟沉淀了至少一种可贵的东西,那就是理趣。有的玄言诗不只是抽象的说理,而是借助山水风景形成象喻,或者借助参悟山水风景印证老庄的道理,这样就有了理趣。从而形成了玄言构成的以理趣为点睛之笔的诗歌形式。而这种诗歌形式字形成起便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魅力来影响后世。 东晋简历后数十年间,诗坛几乎都是被玄言诗占据着的。但是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会使诗歌偏离艺术,从而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渊明的出现才是诗歌艺术的脉络重新接上,并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陶诗沿袭着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无疑是先驱一样的人物,他成功的将自然提升到了一种美的境地;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哲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的作品。陶诗的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田园述躬耕,咏怀发咏史之怀,行役叹其苦,赠答抒与友人的笃厚之情。其中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诗歌史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形式。他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的写出躬耕之甘苦。他的田园诗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如《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守拙与适俗,田园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欣悦。这种对自然的崇尚以及对于日常生活的哲理的阐述都是通过再平常不过的事物(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所叙述的。而这些平常事物在陶渊明笔下也散发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的理趣。这当然也表现了他的生活和创作哲理崇尚自然。“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和《孟子》,是老庄哲学所特有的范畴。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

陶渊明作品集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拼音读音参考 shǎo wúshìsúyùn, xìng běn ài qiūshān.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wùluòchén wǎng zhōng, yīqùsān shínián.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wùluòyīzuò: wùrù (误落一作:误入) jīniǎo liàn jiùlín, chíyúsīgùyuān.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kāi huāng nán yějì, shǒu zhuōguīyuán tián.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fāng zhái shíyúmǔ, cǎo wūbājiǔjiān.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yúliǔyīn hòu yán, táo lǐluótáng qián.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ài ài yuǎn rén cūn, yīyīxūlǐyān.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gǒu fèi shēn xiàng zhōng, jīmíng sāng shùdiān.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diān tōng diān (颠通巅) hùtíng wúchén zá, xūshìyǒu yúxián.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jiǔzài fán lóng lǐ, fùdéfǎn zìrán.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拼音读音参考 yěwài hǎn rén shì, qióng xiàng guǎlún yāng.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bái rìyǎn jīng fēi, xūshìjuéchén xiǎng.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shífùxūqǔzhōng, pīcǎo gòng lái wǎng.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xūqǔzhōng yīzuò: xūqūrén (墟曲中一作:墟曲人) xiāng jiàn wúzáyán, dàn dào sāng mázhǎng.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sāng márìyǐzhǎng, wǒtǔrìyǐguǎng.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cháng kǒng shuāng sǎn zhì, líng luòtóng cǎo mǎng.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拼音读音参考 zhǒng dòu nán shān xià, cǎo shèng dòu miáo xī.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hén xīng lǐhuāng huì, dài yuèhéchúguī.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dào xiácǎo mùzhǎng, xīlùzhān wǒyī.

陶渊明作品读后感

《归去来兮辞》读后感 《归去来兮辞》是晋陶渊明的述志作品,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与鄙视,赞美了农村美好的自然景物和安适的田园生活,显示了他归隐的决心。 诗的开篇,随口而出"归去来兮"四字,积蓄已久的压抑与不快一吐而出,如决堤之水,一发而不可收,而诗人"归去"的理由却仅仅是"田园将芜"这个简单而平淡的原因,其中饱含了多少怀念、留恋和向往啊!因此,诗人不由自主地发出"胡不归?"的自问,表现诗人归隐田园之心的迫切,又带出下文对自身经历的反省:"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诗人指出,自己本不愿出仕为官,只是为了免于饥寒,才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做了官。这种生活让自己悲愁失意,内心痛苦。"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正是诗人深深反省的结果,坚定了自己归隐的决心。诗的第一段即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思想感情。 紧接着,诗人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按时间顺序,突出表现归田园前后的感受。先写归途之上。"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遥遥",漂遥放流的样子;"舟遥遥"、"风飘飘"似写景物,实写轻松愉快的心情。而一"问"一"恨",所揭示的正是归隐田园心情的急切。次写抵家时的欣喜若狂。这种欣喜,用长句很难形象地再现,诗人很懂得这个道理,于是变六字句为四字句,略去了虚词,既使句子简练,有效地表达出欢欣畅快的心情,又使本诗的句式长短相间,便于抒发不同的感情,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此时的心情与为官时完全不同,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写自己"载欣载奔",写家人"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写家中"三径就荒,松菊尤存"、"有酒盈樽",一派祥和、自然、实的景象!"三径",院中小路。汉朝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少数友人来往。后人以"三径"来借指隐士所居。陶渊明用"三径"来比喻自己的院落,借用典故,表现自己的心志。再写田园隐者之乐,突出两点,一是室中独处之乐,一是园中观景之乐。写独处之乐,可"引壶觞",可"眄庭柯",可"倚南窗",极力表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放纵与安适;写观景之乐,有自己"园日涉"、"策扶老"、"抚孤松"的安闲自在,有"无心以出岫"的云,有"倦飞而知还"的鸟,把大自然的景物和自己的志节紧密结合起来,写的虽是云和鸟,却是作者对自己心情的反映,告诉读者,自己就像出岫的云,本无心出仕,又像倦飞的鸟,对仕途十分厌倦,终于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归宿。诗人托物言志,以"松菊"喻高洁的品格,以"抚孤松而盘桓",表明自己虽然年事已高,却仍要保持坚贞之志。 第三段,写朴实的农事生活之乐。诗人断然也污浊的官场断绝来往:"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再次呼出"归去来兮",却与开篇的语气和感觉大不相同,第一次是决心归田的宣言,第二次却是已然归田的平静。这种平静的生活,让诗人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朴实无华,可以和自己想见的人说说知心话,可以做自己曾经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可以看自己想看而无心看的自然美景,这种生活,让诗人真正得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解放。可以说,这段文字是作者想象的诗化了的田园生活,是作者理想的生活境界。陶渊明在他的多诗中都对这种生活和这样的理想作了描述,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的闲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的简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的愉快和满足,都写得坦率诚实,感情自然淳真。初归田园,诗人尚未真正体验耕种的艰辛与生活的困窘,只是以直率之笔抒"心之所之",表达自己对田园

陶渊明的生平、作品及影响

陶渊明的生平、作品及影响 陶渊明 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底例证。正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最深厚。 ——朱光潜《陶渊明》 陶渊明是晋宋之际最优秀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因而在中古文学研究中也是最受著目的研究热点。自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陶渊明的作品受到众多的学者的重视,而近百年来,陶渊明的研究已成了专门学问,形成了与“红学”、“杜学”等可并称的“陶学”。 (一)陶渊明生平与思想

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的曾祖为东晋初名臣陶侃。陶侃以军功而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他在东晋是地位显赫的人物。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所以陶家自陶侃起,仕宦已历三世,算得上是一个有地位的贵族。但是,值得注意,陶侃尽管地位较高,但他毕竟和王、谢等门阀士族不同,他的出身较寒微(晋陶母祝发待宾),而且出身少数民族,因而他在当时仍然是被那些高级士族所轻视的,比如温峤曾骂他是“奚狗”,《晋书·本传》说他“望非世族,俗异诸华”。到了陶渊明这一代,由于父亲早亡,家世已经中衰了。 关于陶渊明的研究,首先有几个热点问题,先提出来,供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探讨。 一是关于名字。陶渊明有两篇文章,一是《晋故征西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一是《祭程氏妹文》,文中均自称渊明。陶同时之颜延之所作《陶征士诔并序》称“有晋征士寻阳陶渊明”,陶渊明名字似无大问题,但到沈约的《宋书·

陶渊明传》则载云:“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开始出现了歧异。萧统的《陶渊明传》载:“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名与字已混淆不清。《南史·陶潜传》:“陶潜字渊明,或云字深明,名元亮。”深明当时避讳,改“渊”为“深”。梁启超认为:“渊明必先生名无疑”,故颜《诔》直书为:“有晋征士浔阳陶渊明”。他认为“潜”是陶渊明的小名。朱自清先生《陶渊明年谱之问题》则主张:陶渊明字元亮。入宋更名潜。 二是关于陶渊明年龄。这也是至今争论不休而未成论的问题。大致有这几处看法:一种说是63岁。见沈约《宋书·陶潜传》、萧统的《陶渊明传》,持此说后代不乏其人。现在一般的文学史与作品选,都取此说。但此说被质疑的是颜《诔》止作“春秋”若干,无确切之记载,又一处说“年在中身”,“中身”二字出身《尚书·无逸》“文王受命中身”,据《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九十七而终”,依次推论,似与卒63岁尚有距离。第二种说法是76岁。此说根据是陶《游叙川》“开岁倏五十”据自序,其时辛丑(401)陶渊明五十岁,至元嘉四年(427)终,得七十六岁。清人黄璋、今人袁行霈持此说。第三种说法是56岁,梁启超先生主此说,提出八条例证。而游国恩先生则逐条驳斥。第四

桃花源记作者简介 陶渊明简介及作品赏析

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末期南朝宋政治家、初期诗人、辞赋家、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归隐后写了大量田园诗,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创始人。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因为好喝酒,又被称为酒圣陶渊明。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做过几年小官,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辞官回家,从此隐居。有《陶渊明集》,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陶渊明作品赏析: 1、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 巨猾肆威暴,钦駓违帝旨。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长枯固已剧,鵕鹗岂足恃! 4、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七 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亭亭凌风桂,八榦共成林。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5、答庞参军·其四 嘉游未斁,誓将离分。 送尔于路,衔觞无欣。 依依旧楚,邈邈西云。 之子之远,良话曷闻。 6、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五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7、归鸟·其二 翼翼归鸟,载翔载飞。

《走进陶渊明》

《走进陶渊明》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他的生活经历,体会其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全面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意义。 2、分析体会陶诗歌平谈质朴的语言特色。 3、初步学会诗歌分析、诗歌赏鉴的技巧。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陶渊明的人生道路和思想性格 一、导入 以初中所学陶渊明的作品导入 二、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不过到了他,家境已经没落。 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是对他十分不利的。这时,反动的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的压抑。陶渊明的曾祖陶侃虽以军功取得晋朝的高官,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在当时就已被讥骂为“小人”和“溪狗”,到了陶渊明时代,连这样的家世也没落了,他自然得不到社会的重视。 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一切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三十九岁时,他的思想有了更大的变化,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就是说本应该是忧道的,可是道不可行,那就只好躬耕自给了。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此后,他又作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为“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田的道路。 陶渊明的后期最值得重视的是他亲自参加了劳动。这就当时文人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封建社会和儒家思想本是鄙视劳动的,两晋南北朝士族尤甚。陶渊明却冲破了这种剥削阶级的意识,坚决地走上了躬耕自给的道路。 三、陶渊明的生平阶段 陶渊明(365~427),友人尊他为陶征士,私谥靖节,世称陶靖节、靖节先生。曾任彭泽县令,因称陶彭泽、陶令。他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一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居家读书时期 这一时期从陶渊明出生到29岁。此间他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居家读书。 由于父亲早逝及战乱等原因,至陶渊明时家道衰落。陶渊明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是在柴桑农村度过的。此间他潜心学习经籍。“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陶渊明俨然是个超脱“尘事”、忘乎“世情”的读书郎。 其实,陶渊明并没有完全忘却“尘事”与“世情”,他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有三个志向:一是忠君孝亲,二是弘扬信义,三是诚心获显。这三个志向的宗旨是做一个“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的好官。

陶渊明

1.

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后世称靖节先生。有《陶渊明集》。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 陶渊明是两汉魏晋南北朝800年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词赋家与散文家。陶诗今存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陶文今存12篇,计有词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 陶渊明的诗在南北朝时影响不大。刘勰著《文心雕龙》,对陶渊明只字未提。钟嵘《诗品》列陶诗为中品,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认为其诗“其源出于应璩”。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推崇备至:“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文选》收录陶渊明 的诗文十余首,是作品被收录较多的作者。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和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 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并且以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主题。《桃 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 初二年(421),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 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 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 据常德历史学者、收藏家周新国先生的《武陵藏珍》考证:“武陵是常德历史上的第二个行政区划。魏晋以后,武陵郡辖沅水流域诸县。”“武陵郡”自汉高祖二年(前205)

陶渊明作品类型 (2)

陶渊明作品类型 饮酒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咏怀诗 陶渊明的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杂诗》十二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十三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十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六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杂诗十一首》、《和陶赠羊长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刘柴桑》、《和陶酬刘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 篇和陶诗,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 散文辞赋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的,实不下于他的诗歌。特别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 《五柳先生传》采用正史纪传体的形式,并不注重描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首创。《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

陶渊明研究

陶渊明研究 1、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死谥靖节,与刘遗民、周续之合称浔阳三隐,最早的作品集子是梁萧统所编《陶渊明集》;最早的刊本是北宋时期宋庠生的十卷本,现存皆南宋以后的刊本;元初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十卷本,此本为陶集首部集注本,收入四部丛刊;清陶树《靖节先生集》十卷本,资料最为详尽,收入四部备要。 2、田园诗:陶诗130首,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对田园生活的描写,用优美的诗歌描绘了与归田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描写田园自然的优美风光和闲适自得的愉悦心情,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一个主要内容,如《归园田居》;歌咏农业劳动和农村淳朴的人际关系,如《劝农》五首表达对耕种劳作的重视态度,陶渊明从田园耕凿的忧勤中讨出田园生活之乐趣,在躬耕自资的生活中,人际交往是淳朴的;反映生活日益贫困;诗中也有嗟老叹乏、感慨志向无成的内容;反映心中忧虑得到自我排遣得到内心的平衡,《形影神》三章最能够反映他由矛盾到醒悟、解脱的心路历程。 3、咏史诗:陶渊明还有一些属于咏史类的诗歌,表达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寄托怀抱,如《咏三良、咏荆轲、咏二疏》以及《咏贫士七首、读山海经十三首》 、有战天斗地的神话英雄(夸父、精卫),有出仕登朝却被殉葬的良人(子车氏三良)等等,人物类型既多,情调也不尽相同,有的疏淡,有的悲惋,有的豪放,有的高旷;最引人注目的是有豪放风格的《咏荆轲》(朱熹说其诗露出本相)。 4、辞赋:陶渊明辞赋作品共有三篇:《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闲情赋》,皆为抒情之作,内容各有侧重,写作上也呈现出不同的格调。 《归去来兮辞》细致地描述了他对人生认识转变过程以及回归田园的喜悦之情,首段写悟而归田,抒情与议论结合,写出他对自己前半生人生反思与觉醒;中段写回归田园的喜悦之情,夙愿得偿回到久违的田园,充满着闲适安逸的生活情趣,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以闲适自得的美好生活来表达对世俗社会的反感;末段写他对人生的感悟,投身于自然的怀抱,在天地万物自然而然的运化中真正领悟人生的真谛(辞别官场宣言书,表达他对世俗社会的鄙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写法上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自然优美,情韵悠长)。(欧阳修评说:晋无文章,唯《归去来》一篇而已) 《感士不遇赋》抒发对正直之士遭遇不幸的悲哀和感慨,借以表达他对仕途功名的认识和隐居避世的志愿,此赋是有感于董仲舒和司马迁以士不遇为题的赋篇而作,整篇作品感慨深沉,表达了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情。 《闲情赋》抒写对美人的相思爱慕之情,此赋是陶渊明作品中引起争议最大的一篇,不同平实淳朴的一般风貌,它感情热烈,描写细腻,辞采农丽,笔墨酣畅,表达出丰富的想像力和精巧的艺术构思。 5、散文:陶渊明散文有9篇,《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性质的作品,其人姓名里居不详,因宅边有五柳树便自以为号,分写诸事以展现其个性风貌:一写性情(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二写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三写饮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四写生活(安贫乐道)、五写著文自娱(常著文章自娱颇示自志),全文以平实、简洁的语言,生动、诙谐的笔调勾勒出一个忘怀名利、淡泊自持的人物形象。(萧统《陶渊明传》所言: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桃花源记》集中表现了陶渊明的社会理想,用传奇笔法,以优美、干净的

陶渊明代表作

陶渊明代表作 《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huán)。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xiàn)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研究

陶淵明研究 1、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死諡靖節,與劉遺民、周續之合稱潯陽三隱,最早的作品集子是梁蕭統所編《陶淵明集》;最早的刊本是北宋時期宋庠生的十卷本,現存皆南宋以後的刊本;元初李公煥《箋注陶淵明集》十卷本,此本為陶集首部集注本,收入四部叢刊;清陶樹《靖節先生集》十卷本,資料最為詳盡,收入四部備要。 2、田園詩:陶詩130首,最令人稱道的是他對田園生活的描寫,用優美的詩歌描繪了與歸田生活相關的各個方面;描寫田園自然的優美風光和閒適自得的愉悅心情,是陶淵明田園詩的一個主要內容,如《歸園田居》;歌詠農業勞動和農村淳樸的人際關係,如《勸農》五首表達對耕種勞作的重視態度,陶淵明從田園耕鑿的憂勤中討出田園生活之樂趣,在躬耕自資的生活中,人際交往是淳樸的;反映生活日益貧困;詩中也有嗟老歎乏、感慨志向無成的內容;反映心中憂慮得到自我排遣得到內心的平衡,《形影神》三章最能夠反映他由矛盾到醒悟、解脫的心路歷程。 3、詠史詩:陶淵明還有一些屬於詠史類的詩歌,表達對社會人生的認識寄託懷抱,如《詠三良、詠荊軻、詠二疏》以及《詠貧士七首、讀山海經十三首》中的一部分;所詠的對象,有俠義的刺客(荊軻)、有戰天鬥地的神話英雄(誇父、精衛),有出仕登朝卻被殉葬的良人(子車氏三良)等等,人物類型既多,情調也不盡相同,有的疏淡,有的悲惋,有的豪放,有的高曠;最引人注目的是有豪放風格的《詠荊軻》(朱熹說其詩露出本相)。

4、辭賦:陶淵明辭賦作品共有三篇:《歸去來兮辭、感士不遇賦、閑情賦》,皆為抒情之作,內容各有側重,寫作上也呈現出不同的格調。 《歸去來兮辭》細緻地描述了他對人生認識轉變過程以及回歸田園的喜悅之情,首段寫悟而歸田,抒情與議論結合,寫出他對自己前半生人生反思與覺醒;中段寫回歸田園的喜悅之情,夙願得償回到久違的田園,充滿著閒適安逸的生活情趣,寫景與抒情融為一體,以閒適自得的美好生活來表達對世俗社會的反感;末段寫他對人生的感悟,投身於自然的懷抱,在天地萬物自然而然的運化中真正領悟人生的真諦(辭別官場宣言書,表達他對世俗社會的鄙視、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對人生真諦的探索,寫法上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自然優美,情韻悠長)。(歐陽修評說:晉無文章,唯《歸去來》一篇而已)《感士不遇賦》抒發對正直之士遭遇不幸的悲哀和感慨,藉以表達他對仕途功名的認識和隱居避世的志願,此賦是有感於董仲舒和司馬遷以士不遇為題的賦篇而作,整篇作品感慨深沉,表達了強烈的憤世嫉俗之情。 《閑情賦》抒寫對美人的相思愛慕之情,此賦是陶淵明作品中引起爭議最大的一篇,不同平實淳樸的一般風貌,它感情熱烈,描寫細膩,辭采農麗,筆墨酣暢,表達出豐富的想像力和精巧的藝術構思。 5、散文:陶淵明散文有9篇,《五柳先生傳》是一篇自傳性質的作

陶渊明作品中的千古名句名言

陶渊明作品中的千古名句名言 陶渊明作品中的千古名句名言陶渊明作品中的千古名句名言1、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陶渊明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5、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辞》 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 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8、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陶潜《拟挽歌辞》 9、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陶渊明 10、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陶渊明 1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1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 1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 14、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陶渊明《闲情赋》 15、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陶潜 16、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1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18、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陶渊明《神释》 19、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陶渊明《归去来辞》 20、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来去兮》 21、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陶渊明《读山海经》

陶渊明田园诗代表作

陶渊明田园诗代表作: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 导言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充满了逃离樊笼、获得自由的欣喜之情。他终于从“尘网”中解脱,就象鸟归山林,鱼回深池一样快活地长嘘了一口气。在他眼中,故园附近的景物都倍感亲切,就象阔别多年的老友再次相逢,不由得脱口而出地一一数其名字,以发泄无法遏制的激情。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似乎都张开双臂欢迎他,有了生命,而狗吠、鸡鸣都充满了诗意。这与官场的令人室息、仕途的坎坷陷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长期的田居生活和参加生产劳动,陶渊明已经与农民有了共通的语言,这对一个士大夫知识分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农事歌咏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占据了极大的篇幅。作为一个农业劳动的参与者,以怡然自得的心情,把农村生活如实地大量写入诗中,这是陶渊明在我国诗歌史上的创举。除了反映农作的诗篇外,他还以喜悦的心情写下了许多优美的农村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如前所引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完美的生活情趣和民俗特征。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田园生活经历,更广阔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活状况,既是诗,又是史。 2、田园诗反映的思想矛盾 作品不仅是作家真实的外在生活的反映,更是作家精神生活的镜子。陶渊明早年寄身仕途,亲尝了宦海浮沉之苦,中年以后躬耕垄亩,饱经风霜雨露,渐进晚年,更目睹了王朝换代的巨变。不容否认,他的田园诗有“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的反映封建士大夫闲适自得的个人情趣的“超然静穆”的一面,但是由于他早年政治上极度苦闷,晚年生活上极度贫困,感发出来的诗篇就不仅是超然世外、飘飘欲仙式的。从他的田园诗,我们还可以看出他的心灵深处的痛苦与矛盾。 首先是儒家的“用世”思想与道家的“避世”思想的矛盾。陶渊明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自然懂得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更明白儒家标榜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显然,陶渊明年轻时也有过远大报负,梦想建功立业,展翅高飞。但是,他的理想并未成为现实。曾经也有过功业未竞的焦虑。尽管他后来极力遮掩这一点,声称出仕只是为了糊口养家,但我们可以明白他的初志并非如此。只是经历了仕途挫折后,他才归隐田园,并不是真的忘怀了现实,生来就要作隐士。 归隐田园,是对黑暗现实的另一种抗议。

陶渊明(陶潜)

陶渊明(陶潜) [ 魏晋南北朝 ] [ 75680 人阅读 ] 陶渊明的田园诗,虽然有着封建士大夫的闲适情调和趣味,但其中确实有不少是接近农民的"田家语";诗人虽然只是叙述自己劳苦生活的感受,并不代表农民说话,但是,没有劳苦生活体验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辞赋、韵文与散文 陶渊明现存文12篇,计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 辞赋3篇中,《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蔡邕《静情赋》等人同类辞赋而作。先铺陈一连串爱情追求的幻想。例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虽然结尾是"止乎礼义",但那些目的,究竟是大胆的。所以唐司空图说:"不疑陶令是狂生,作赋其如有《定情》"(《白菊》)。萧统《陶渊明集序》说此赋在陶集中是"白璧微瑕",北宋以后,苏轼等人又反驳萧统。其实萧统指出此赋劝多于讽,是符合事实的。至于是瑕是瑜,则往往因时因人而异。《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司马迁同题之作,在魏晋时代,门阀世族享有政治特权,寒门庶族的文士备受压抑。他写这篇赋不仅是自悲有志莫骋,怀才不遇,也是为很多没有出路的文士抒愤。赋的结尾:"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也正与他弃官归田的思想完全一致。《归去来兮辞》是他与官场诀别的宣言。赋一开头就是激愤诀绝之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以下写启程抵家情况以及息交绝游、耕西畴,登东皋。也都是归家以前的悬想预拟之辞。萧统《文选》选录引文。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到北宋末"建中靖国间,东坡和《归去来》初至京师,其门下宾客从而和者数人,皆自谓得意也,陶渊明纷然一日满人目前矣。"(洪迈《容斋随笔》卷三"和归去来"条)直到今天仍是普遍传诵之名作。 韵文5篇:《扇上画赞》以四言韵语赞荷□丈人、长沮桀溺至东汉薛孟尝、周阳□等隐居之士。《读史述》9章也是赞美《史记》人物,从"夷齐"至张长公。其中写"夷齐","箕子"两章则突出他们在"天人革命"之后"绝景穷居"的易代之感。《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是吊祭亲人的韵文,其中回忆与从弟敬远谈心,互相勉励以及共同收获,"三宿水滨"的情景,都是陶渊明传记的第一手资料。《自祭文》与他的《挽歌诗》3首,都是他临终前写下的向人世告别的作品。他回顾自己一生:前半生虽然作过几次小官,但"宠非己荣,涅岂吾缁。"后半世躬耕,则"勤靡余劳,心有常闲。"所以他心安理得地说:"余今斯化,可以无恨。"结尾说:"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