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巴基斯坦贸易发展研究

巴基斯坦人眼中的中国

记者在巴基斯坦工作了近3年,切身感受到,巴基斯坦人虽然普遍对中国极富好感,但除了那些曾有机会访问中国的人之外,大多数人并不十分了解中国。 大多数巴基斯坦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还算客观、友好,但明显少于对美国和欧洲的报道。几乎所有的巴基斯坦人都知道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但今天的中国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许多巴基斯坦人并没有多少印象。相当多的人过高地估计了中国的实力,甚至认为中国在未来10年到20年内肯定能超过美国,但也有少数人认为中国仍然比较落后。 有一次,记者请一个电脑工程师到记者站来修理宽带网络。办公室墙上挂着一本中国挂历,图案是上海浦东的电视塔和高楼大厦。这个工程师盯着挂历看了好半天,后来终于忍不住问道:“这是中国的照片吗?”当得到肯定的回答时,他十分惊讶地说:“想不到,真是想不到,原来中国也有纽约!” 其实,就算是一些到过中国的人,也不是都对中国很了解。记得有一次,记者曾遇到过一个十分倔强的老大爷,非要说大多数中国人是穆斯林,而且还是他的“亲眼所见”。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当过卡车司机的他曾经去过一次中国的喀什,便把自己在新疆看到的当成了中国的全貌。记者告诉他,坐飞机从伊斯兰堡到喀什只需1个小时,但从喀什到北京还得再飞5个多小时,老大爷惊得目瞪口呆。 以前曾听人说,许多西方人看了李小龙主演的电影后,误以为中国人全都会功夫,当时记者还不相信西方人真会这么天真,但在巴基斯坦确实有一些人把银幕上的中国当成了现实。有人看了中国的古装电影,便以为中国人现在还是宽袍大袖,驾着马车在街上奔

跑。一个加油站工人对记者说:“你们中国人真厉害,能在树叶上飞来飞去!”记者哭笑不得地问道:“你刚看完电影《卧虎藏龙》吧?”他一本正经地说:“是呀!是呀!” 许多巴基斯坦人对中国充满兴趣,并希望从与中国人的接触中,尽量揭去一些蒙在中国身上的“神秘面纱”。在巴基斯坦,记者经常遭遇各种各样好笑的问题:“是不是各个阶层的中国人都使用筷子?”“中国年轻人自由恋爱的多不多?”“中国人吃不吃猫肉?”“听说中国文字有3000多个字母,你是怎么记下来的?”“巴基斯坦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中国是从哪个国家的统治下获得独立的?” 任职于伊斯兰堡某中国公司的哈布希曾在中国生活、学习了10多年,说着一口流利的北京话。他说:“与任何一个文明古国一样,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但外国人不可能从经史中去了解中国,而现阶段的中国又变化得实在太快,常常让外国人摸不准中国的节拍。看起来,中国应该试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诠释自己,”哈布希对记者说,“比如,印度的电影和歌舞享誉世界,让许多对印度一无所知的人也能在提到印度时,自然想起那独特的旋律。” 哈布希对中国在世界多个国家开办孔子学院的做法赞不绝口。“…孔子学院?这个名字富有迷人的中国魅力,现在伊斯兰堡已经有了一所孔子学院,希望像这样的…中国魅力?在巴基斯坦越来越多!”他还建议说,在巴做生意的中国人往往只在名片上印英文,可能觉得即使印上了中文巴基斯坦朋友也看不懂,“其实中国文字就像艺术品一样美妙,名片印上中文可以让对方自然而然地心生崇敬之情,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又是对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宣传。”

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的浅谈

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的浅谈 [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的曲折发展,并探讨在新世纪拓展与调整这种特殊关系的必要和可能, 目的在于改 善安全观念, 取得符合新时期特点的更大范围的双赢以及多赢。[ 关键词]中国;巴基斯坦;合作; 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存在着“全天候”和“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所处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我们有必要及时更新与改善安全观念, 取得符合时代特点的更大范围的双赢以及多赢。作为一个大国并且期待成为一个强国, 中国需要在处理与巴基斯坦和其他南亚国家的关系时, 展现地区与全球视野, 体现出塑造和提供地区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一、理解中巴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和巴基斯坦存在着“全天候”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既然是战略合作关系, 那就是有别于同其他国家之间关系 的特殊关系。在战略问题上讲合作, 必须合作双方的战略利益有相当的契合。中国和巴基斯坦在重大战略问题上需要利益一致或接近, 不然就需协调, 以缩小双方战略意图和利 益的差距, 并对无法协调的部分各自做出妥协, 否则无法 开展战略合作。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这种要求, 对所有其他国家的类似关系也适用, 尤其是对同盟国家之间的关系。

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特殊关系, 还由于存在第三方因素而更加特殊。尽管中国和巴基斯坦在其官方声明或文件中未必承认它们的特殊关系有针对第三方的因素, 但这种性质在事实上是存在的。巴基斯坦在当时与中国合作, 协助开辟了中国与美国就战略缓和或者展开对话的重要通道, 并进而大大增进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安全。巴基斯坦对此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它也因促进中巴关系而改善了自己的外部安全环境。 二、中巴传统合作的战略内涵 在冷战期间, 中国和巴基斯坦能在双边关系和广泛的国际事务中形成坚强的合作关系, 并非拜一致的文化或价值所赐, 而是基于共同或接近的威胁认知与安全利益。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 中苏间甚至发生了在我国黑龙江和新疆与苏交界处的武装冲突, 出现了多起流血事件。中巴能够开展战略合作, 二是由于两国都在领土完整问题上同印度存在根本矛盾。同时, 苏联又在武装支持印度, 是印度从外部获得先进武器装备的主要提供者, 而印度则又是巴基斯坦国家安全的首号对手。无论是在印巴关于克什米尔的争议问题上, 还是在上世纪70 年代初的东巴基斯坦独立问题上, 印度都是巴基斯坦安全感知中最为严重的威胁来源。而苏联在涉及印巴、中印的边界与主权问题上, 一概采取了支持印度的立场。在当时的形势下, 必然产生了中巴加强安全合作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友谊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呢? 三件国际大事奠定基础! 第一件事:1960年代初,国际形势和中印关系的急剧变化,对中巴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当时,巴基斯坦对美国在军事上援助印度的政策感到不满,对美国扶植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没能给予巴任何援助也大为失望。巴基斯坦在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中,明确支持中国的立场。巴基斯坦认为:边界冲突的责任在印度,中国完全是出于自卫;中印的冲突是有限的,西方国家没有必要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印度从西方获得大量武器,不仅为了对付中国,而且是为了对付巴基斯坦。 当时的国际背景对中国是非常不利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公开指责中国是入侵印度,并给予印度巨大的军火支持。毫无疑问,中国主动撤军跟后勤跟不上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在中印边界冲突后,巴基斯坦对中国采取了更加友好和合作的态度。 中国则投之于桃,报之于李。在随后的两次印巴战争中,中国坚定的站在巴基斯坦的一边。中国的介入也彻底影响了战争的结局。 第二件事:促使中巴关系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最大因素还是1989年发生在夏天的事件。事件过后,美国单方面宣布将采取军事制裁中国。更让人恼火的是,美国还鼓动巴基斯坦跟随美国的政策。美国的一份“美巴两国协议备忘录”称:美国与巴基斯坦国,都是同时属于民主化的国家,而与巴国有着关系的邻国中国,是一个极端缺乏民主的国家。此次采取得“暴行”是应该受到国际社会谴责与制裁的。巴国应该遵循我国政府所提倡导--制裁中国。 在这之后的联合国总部召开的“联合国成员国人权扩大委员会”上,美国率先针对中国开始提议联合国制裁中国议案,随后绝大多数成员国是赞同的,而一部分与中国有着“一定友好关系”的国家如朝鲜、非洲等国家,均投票表示了弃权。 出乎美国意料的是巴基斯坦国代表在大会上正式宣布政府决定:“巴基斯坦国将一如既往坚决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主张,巴基斯坦国坚决反对联合国公开干预成员国内政的错误。特别是干涉一个联合国及其重要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事务”。 巴基斯坦的做法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众多敌对国家的虎视眈眈下,在中国对朝鲜等国家的失望下,巴基斯坦站了出来,坚定支持处在困境中的中国。 提醒一点,美国为报复巴基斯坦的做法中断所有合作协议或合同!据保守估计,巴基斯坦损失巨大。 哪个国家不感恩?! 从此,中巴关系飞速发展。 第三件事:1998年的印巴核试验。 印度为提高多巴基斯坦的核威慑力,分别于5月11日和13日在其西部临近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拉贾斯坦邦连续进行五次地下核试验。 印度接连进行了5次核试验的消息彻底激怒了巴基斯坦人民,巴举国上下一致谴责印度的核试验,并要求巴政府采取有力应变措施,坚决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5月28日下午3时30分巴基斯坦在其西南部的俾路支省查盖地区成功地进行了5次核试验。5月30日下午1时10分巴在同一地区又进行了一次核试验。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文化差异对经贸合作的影响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文化差异对经贸合作的影响 作者:丁艳菊 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17期 摘要:自古以来,我国的贸易发展大都注重于与外国的合作,早在秦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通至今,一直都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现如今,为了加深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文化往来,2013年9月和10月,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而我国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是我国的邻国,更是世界地理面积第一的大国——俄罗斯。随着近几年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型发展中国家也同时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关键词:“一带一路”;贸易合作;中国;俄罗斯 2020年初,我国迎来了一个世纪性的挑战——“新型冠状肺炎”,在全国上下的不断努力下,疫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同年3月,新冠肺炎在全世界蔓延开来,所涉及到的国家多达一百以上,这次的疫情不仅对人民生命健康产生影响,也对世界贸易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在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大部分国家控制了疫情,也使得各个国家对我国的疫情防御工作刮目相看,与此同时,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进出口商品数量成大幅度下降。在这期间,各国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意也使人感动,这其中,俄罗斯在我国疫情严重期间为我国捐献了大量紧缺的医用物资,足以见得中俄两国情感深厚,互相信任互相帮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会继续,我国与俄罗斯的贸易经济也将成上升趋势增加。 一、中俄贸易现状 苏联(前俄罗斯)解体之前,一直为独联体区经济发展一体化,努力去欧洲贸易加强联系,可是后期受到乌克兰危机的影响,俄罗斯一直以来被以美国为主的欧洲各国所压制,导致俄罗斯经济一直呈现低迷状态,也打消了俄罗斯人民的入欧热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普京上任执政后,中俄贸易才转变为现汇贸易为主,从此俄罗斯的市场经济逐渐转为可控性,“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使得中俄两国贸易经济都有所回轉,从而进一步扩大。直至今日,新冠的出现加强了两国的交流,也使俄罗斯在此期间对我国的贸易结构做出调整,并预备与我国加强贸易往来,这种转变也会增强两国发展的有利趋势。 二、中俄贸易的互补性与资源差异性 (一)劳动力差异

(开题)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油气贸易研究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油气贸易研究 一、题目背景和意义 本论文的题目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油气贸易研究。 (一)研究背景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却日益增加,表现在:国际资本和汇率波动加剧,一些大国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凸显,欧债危机和叙利亚、乌克兰危机的余波尚存,基于如此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更需要国际社会达成互联互通和互利共赢之共识。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合作的契合点恰逢其时,其有利的经济文化政策、平等包容的合作平台,为中国与世界特别是中俄能源合作深入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环境。 面对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能源第一消费大国,拓宽能源进口多样化成为必然趋势。俄罗斯作为中国陆上邻国,目前与中国关系处于历史上较好时期,俄罗斯独特的地域优势,丰富的能源资源,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可能,而近几年,发展状况低迷的俄罗斯经济需要我国在国际上日益发展成熟的高铁、航天、计算机等技术的支持,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重新输入血液,实现复兴本国经济的目标。因此,俄罗斯与我国能源合作便从可能性自然而然转变为现实性,并日益成为一种互补性的合作共赢的重要伙伴关系。 文章将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通过阐述“一带一路”概念,结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相互合作理论和地缘政治理论,回顾了中俄能源合作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石油、天然气贸易,指出中俄“一带一路”框架下能源合作的基础性条件,对照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几种主要能源合作的分析和特征情况,进行了“一带一路”前后能源合作状况的对比和说明并作出了分析和评论。但是,由于复杂的双边和多边形势,中俄两国能源合作成果丰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及中俄未来能源合作的发展趋势和目标,更好地进行机制建设、模式选择,本文也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中俄油气合作在未来向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共同开创油气合作的新局面尽绵薄之力。 (二)意义 在世界能源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石油天然气作为不可再生资源,重要性日益凸显,面对我国油气中存在的需求增长过快、供需不平衡等问题,研究中俄油气贸易的意义则更为重要。那么,中俄油气贸易的现状是什么,又存在什么样的影响因素,最重要的是哪些因素会影响中俄油气贸易的顺利进行,怎样对待甚至抑制消极影响因

巴基斯坦与中国关系

巴基斯坦与中国关系 中巴的亲密关系世所共知。在外交场合,巴基斯坦向来对中国鼎力支持;面对印度的挑衅,中巴更是长期共同进退。巴基斯坦甚至超越了朝鲜、越南这些传统邻国加社会主义兄弟,成为中国眼中最值得信赖的伙伴。 但是,在以前可并不是这样;近代以前,因为太过遥远,两国几乎没什么联系;新中国成立之初,巴基斯坦甚至还跟中国敌对过一段时间,直到六七十年代才冰释前嫌,然后感情迅速升温。 中国与巴基斯坦会成兄弟关系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地缘政治层面找到答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巴基斯坦的国情:这个伊斯兰大国地处南亚次大陆西北端;国土面积大约88万平方千米;人口近2亿。地缘格局层面,印度河自喀喇昆仑山脉发源,由北向南贯穿国土,是维系巴国命脉的生命之河。河水流经形成的冲积平原,为发展工农业提供了天然的基本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巴基斯坦的核心主体板块; 东北方向号称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阻断了印度河流域乃至南亚次大陆与东亚的交流;西北部的兴都库什山脉和西面的俾路支高原,则是巴国跟伊朗、阿富汗的地缘分割线;东面,一个总面积高达60万平方千米的塔尔沙漠,横亘在印度河流域跟南亚最大板块——恒河流域之间。至于南部,则是浩瀚的印度洋。 就这么看,巴基斯坦的地缘结构不错,称得上是一个四塞之地。但是也有硬伤:它赖以立国的印度河流域,被恒河流域压制。 其实在次大陆,印度河与恒河流域一向齐名,是次大陆的二元核心板块,但二者作比较的话,恒河流域比印度河流域有两大地缘优势:

第一,是板块体量庞大,地缘实力更强。恒河长度两千五百千米,印度河只有一千三百千米;在流域面积方面,两河倒是差不多;只不过印度河流域降雨量匮乏;恒河中下游却是降水丰富。鉴于淡水是发展发展工农业的基本条件,所以恒河流域的潜力更大。 第二,在南亚次大陆范围内,而恒河处在板块中央,印度河流域却处在西北角落。这也就是说,恒河平原更适合做南亚次大陆的地缘核心。相对于印度河,恒河平原不但更强大,还能凭借“中原”的区位优势,就近掌控德干高原、孟加拉等其它板块,而印度河流域由于过于偏僻,所以无法做到这一点。 正因为如此,虽然印度文明是在印度河流域发源,但随着时光流逝,这个古老文明的核心区域转移到了恒河大平原上,印度和流域反而成为边缘板块。 按常理说,不管印度文明的中心是恒河还是印度河,它们整体上都归属次大陆,所以一般情况下,这种地缘博弈和核心迁徙,不至于发展到引发文明分裂的程度——比如,古代中国的核心区就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但他们照样都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可是南亚次大陆却不一样。因为在文明核心迁移的同时,印度河与恒河这两大板块,在文明体系方面分道扬镳——政治上,形成了印巴两国,文明体系上,印度河板块,这个印度文明的发祥地,最后竟被伊斯兰吸纳。 之所以如此,全因中亚板块对印度河流域的冲击。 相对于喀喇昆仑山脉和西藏,俾路只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的地缘阻断功能较弱。所以中亚与南亚的交流相对频繁。公元7世纪起,伊斯兰文明开始东进,将中亚游牧民族陆续吸纳。在完成对中亚的整合后,伊斯兰教依附于中亚突厥系游牧武装,逐渐穿越兴都库什山脉,侵入南亚次大陆。 当时的伊斯兰文明,综合实力远在印度文明之上;而印度文明在政治上缺乏凝聚力,面对伊斯兰体系的中亚突厥势力时处于下风,不少传统势力范围都被伊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贸易潜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贸易潜力分析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于中俄两国贸易的各项分析研究,发现两国的贸易源远流长,在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先后通过对于两国的贸易发展历史、贸易往来的现状、贸易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以及对于将来两国的贸易潜力的深入探讨,对于两国的贸易发展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对于两国之间的贸易在两国经济发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有了一个初步的界定。在自身理解的基础上对于现阶段如何加强两国贸易往来提出了以及基本建议。 [关键词] 国际贸易中俄贸易一带一路

The analysis of China and Russian trade potential and Countermeasure of The Belt and Road background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t is found that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s a long histor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odern history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has adopted for bilateral trade development history, the status of trade, trade process,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e potential for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study in the fut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ve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For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two countries have a preliminary definition of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n the basis of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how to strengthen the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t this stage and the basic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international tradetrad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The Belt and Road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俄关系的重要性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俄关系的重要性20152689,会计学类5班,秦卓 摘要:长久以来,中俄都是对方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国已经连续5年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俄罗斯则是中国第9大贸易伙伴。近十年是中俄历史上双边贸易持续增长时间最长,贸易活动最频繁,贸易数额最巨大,增长速度最迅猛的时期。2014年,中俄两国贸易额增长了6.8%至952.8亿美元。“一带一路”政策预计将为中俄实现2020年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在这个政策的推动下,中俄贸易必将得到两国政府更多政策、资金、项目的支持,随着两国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彼此间的经济依存度越来越高,中俄的整体关系随之深化和发展。所以研究“一带一路”政策下的中俄经贸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俄关系,经贸合作,未来展望 一、什么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体。 二、中俄经贸合作现状 随着俄经济摆脱危机,进入恢复增长期,市场需求活跃。2001年,中俄贸易额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6.7亿美元。2002年到2014年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从120亿美元增加到了952.8亿美元。除2009年金融危机时略有下降外,一直呈增长态势。2015年双边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到2020年的时候实现2000亿美元的目标是“绝对可行的”。贸易增加主要是因为:俄从中国增加进口一些产品,以替代西方禁售的产品;卢布贬值,有利于中国从俄增加进口货物;俄此前不售中国的先进技术或军技产品,现在也考虑出售了。 1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文化交流历久弥新

56国际人才交流2019·8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文化交流历久弥新 BELT AND ROAD 一带一路文/王丽 泽米尔·阿万 (Zamir Awan) 2019年4月26日,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同中国深化伙伴合作、区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它极具前瞻性,将造福我们子孙后代,也将塑造21世纪。作为中国唯一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与中国保持了根深蒂固、牢不可破的友谊,被认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典范。中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深化中国与巴基斯坦传统友谊与务实合作,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中方愿同巴方保持高层交往,积极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为促进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深入合作提供了崭新机遇,为推进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文化交流和文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客观分析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文化传播和交流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探索两国文化传播与合作路径,对推动中国与巴基斯坦加强全方位文化交流和深入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传播与交流现状 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但对文化传播与合作重视不足。自从1951年5月21日中国与巴基斯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互利合作和睦邻友好关系,目前已经成为全天候、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这也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合作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并自从建交以来就保持着两国之间长期稳定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如2001年中国与巴基斯坦建交50周年,两国举行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庆祝活动,中国云南杂技团在伊斯兰堡图书馆大礼堂举行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相比中国与一些国家例如非洲国家,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交流的时间跨度是比较长的,体现了两国文化交流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基础。 民心和民意在推动两国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民间交流虽然起步较晚,但取得逐步进展。2011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和木尔坦进行为期10天的眼睛免费复明手术。此项活动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友好年”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民间交流的进一步提升,表明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深厚的民意基础。2016年5月24日下午,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成功举办了北京论坛首届海外分论坛“北京论坛(2016)·伊斯兰堡”的活动。巴基斯坦方面有许多高级官员参加这次活动。包括巴基斯坦方的总统、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校长以及对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比较熟悉和颇有研究的多位外方代表也参加了该仪式。中国方面也有多位相关人物出席了该论坛开幕式。比如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中国丝路文化发展联合会会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以及多位北京大学荣誉教授等也参加了论坛开幕式。2016年12月22日,中国国际广播考察巴基斯坦国家广播电台、国家电视台、巴国家通讯社等主流媒体,并举行对巴基斯坦合作传播研讨会,在人员交流、节目制作、合办频率、新媒体合作、影视剧落地等合作传播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但从总体上来看,两国对文化传播和合作方面重视不够,文化合作关系远远滞后于经济、政治、军事等关系。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政治关系自从建交以后发展快速,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与巴基斯坦高层领导人互访逐渐增多,两国的政治友好关系得以快速平稳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巴基斯坦进一步成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时任总理温家宝访问巴基斯坦期间,与巴基斯坦签署《中国与巴基斯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15年4月,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经济方面,中国与巴基斯坦经贸关系发展紧密,据统计,中国已经成为巴基斯坦国家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国。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原科技参赞、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教授泽米尔·阿万(Zamir Awan)指出,习近平主席2015年访问巴基斯坦时,签订了51个项目合同,总额460亿美元。民间投资大约是官方资本的10倍,中国大约8万家企业到巴基斯坦进行投资。2017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水利合作备忘录,涉及印度河流域的5个水库项目,项目总金额达500亿

中国与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介绍

中国与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 巴基斯坦是我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巴自贸区建设始终受到两国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从而为两国的自贸区谈判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自2003年以来,中巴自贸区建设不断深化,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2003年11月签署优惠贸易安排;2004年10月启动自贸区联合研究;2005年4月签署自贸协定早期收获协议;2006年11月签署自贸协定,于2007年7月顺利实施;2008年10月签署自贸协定补充议定书,以促进投资合作;2008年12月结束服务贸易协定谈判。 《中巴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的签署,将使两国建成一个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等内容全面的自贸区。协定的实施,将使两国相互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增进服务业优势互补,提升国际竞争力,改善贸易投资环境,从而为两国共同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共同发展,深化全天候、全方位友谊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协定的主要内容 《中巴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是中巴两国在WTO承诺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促进服务业交流和合作、处理服务贸易相关问题的法律文件。协定包括正文的25个条款和2个附件。正文分为定义和范围、义务和纪律、具体承诺、其他条款等4大部分。两个附件分别为中方和巴方的服务开放具体承诺表。 按照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服务部门分类,在全部12个主要服务部门中,巴方在11个主要部门的102个分部门对中国服务提供者进一步开放,其中新开放56个服务部门和分部门,具体包括:第一,对建筑、电信、金融、分销、医疗、环境、旅游、运输、研发、计算机教育等众多服务部门和分部门扩大开放,大幅减少对外资的股

比限制(从原来的外资股比不得超过40%至51%,提高到允许中资占股60%至99.99%);第二,在56个服务部门和分部门提供市场准入,包括新开放分销、教育、环境、运输、娱乐文化和体育等5个主要服务部门,以及新开放快递、法律、会计和簿记、建筑设计、兽医、助产士和护士护理、计算机及其办公设备维修、干租、印刷出版、农用设备等众多服务分部门;第三,根据具体情况,同意在外资股比方面给予中国服务提供者更加优惠的待遇,特别是在快递、电信、旅游三个服务部门视情允许独资;第四,在人员流动方面提供更加宽松和便利的条件。 中方则在对WTO承诺基础上,在6个主要服务部门的28个分部门对巴方服务提供者进一步开放,具体包括采矿、研发、环保、医院、旅游、体育、交通、翻译、房地产、计算机、市场调研、管理咨询、印刷出版、建筑物清洁、人员提供和安排服务等。 二、协定的签署意义 《中巴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是迄今中巴两国各自对外国开放程度最高、内容最为全面的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通过相互降低和取消关税,进一步开放服务和投资领域,自贸区可以带来贸易和投资机会,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扩大企业利润,增加消费者选择,从而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两国在各自对WTO承诺的基础上,提供市场准入机会和优惠待遇,为两国服务提供者加强合作和交流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条巴基斯坦“法律”雷倒多少中国人

【丐帮】一条巴基斯坦“法律”雷倒多少中国人?浏览量:512回复数:101 复制链接分享到:qq 人人新浪小米推客 12尾页下一页>>近日不断接到国内博友求助,希望协助查一下巴基斯坦是否有《反破坏巴中友谊法》。笔者听了一笑,好像不可能吧?没曾想这样的求助依然不断出现,至今已有5位网友求助或提到过这个问题。如此一来,我就不得不认真地查阅博友提供的一些资料。结果发现,这条信息自去年上半年开始流传至今,多家网站论坛转摘,有关博文和跟帖等铺天盖地,至今仍在广泛传播。但具体内容已经开始走样,用词也很模糊! 一种说法是巴基斯坦国刑法里面有一项罪名叫做《破坏中巴友谊罪》。第二种说法是巴国有一项法律叫做《反破坏巴中友谊法》,其种明确规定,无论任何政party执政,必严格遵从此法。至于具体内容,则没有提到一个字。 接着,更多让人喷血的相关文字开始出现。巴基斯坦虽然政局始终不稳,但对待蓄意破坏两国友谊的行为处理得很严肃,以致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迷惑不解。印度更是惊呼:“巴基斯坦快成了第二个中国了!”巴基斯坦把“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坚定的盟友”写在小学课本上。巴基斯坦人严格限制西方人进入中国烈士陵园,坚定捍卫烈士的尊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之后,巴基斯坦第一时间将逾10吨救灾物资运往中国地震灾区。“动用国家全部的运输机”,“搬光国家战略储备的帐篷”倾囊相助!中巴人民优秀的品质,产生了两国伟大的友谊。网上问卷调查显示,巴基斯坦是中国网民最受欢迎最受尊重的国家。 哇塞,越来越离谱了!你激动了吧?不能再继续了,再看下去你就彻底上当了。本来我想动用一下毕业考试多科全系第一的英语底子,但看完这些东西就觉得没必要了。不信你看看,只要动一下脑筋,就会发现最关键的法律信息根本站不住脚! 1,如果两个国家的关系火热不同寻常,且都觉得有必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两国友谊的话,那么应该是两个国家同时、对等地设立法规,而不是某一个国家剃头条子一头热。如果其中一个国家这么做了,就如同单相思,还公开宣扬自己爱上了谁,而单相思是别人的麻烦。 2,如果一个国家认为自己跟另一个国家感情就是好,好得不得了,那么不如主动与另一个国家合并来得更痛快、更直接。否则两家的日子是分开过,再好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3,如果一个国家只产男丁,另一个国家只产女丁,且全世界其他民族都是性功能残疾,产男丁的国家必须向产女丁的国家示爱才能获得甜蜜的爱情。那么,单方出台有关两国友好关系保护的法律是十分必要的。可惜,当今世界没有这种性别需求互相依赖的国家。跨国婚姻也只是公民个别行为,而影响不了国家间关系。

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与中巴关系

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与中巴关系 一、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在访问巴基斯坦时称中国和巴基斯坦是“真正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则在《中国日报》撰文指出,“或许没有哪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可以像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一样独特和持久。”中巴全天候、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既反映了过去的经历、现在的状况和未来的需要,也是由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决定的。 第一,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邻国,地理位臵重要。巴基斯坦地处南亚、中亚和西亚的交汇处,地理位臵十分重要,是中国西北边陲的主要邻国,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商业、安全和战略价值。巴基斯坦与中东和中亚相邻,接近波斯湾,面对阿拉伯海,这种独特的地理位臵为中国进入这些地区提供了便利。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公路、铁路和管道建设项目一旦建成,就可以减少对从印度洋经马六甲海峡到南中国海的海上航道的依赖,从而极大地改善中国从中亚和波斯湾进口油气的运输安全。从新疆往西南经巴基斯坦到伊朗是我国陆路通往西亚和中东的最近路线。无论是谈判中的伊朗—巴基斯坦—印度—中国天然气管道,还是拟议中的中国—巴基斯坦—伊朗

东西亚洲大陆桥和中国—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南亚大陆桥,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经济现实意义和军事战略价值。 第二, 巴基斯坦是南亚地区战略平衡和稳定的重要角色。巴基斯坦是南亚地区在规模和力量上仅次于印度的国家。南亚地区内外的多数国家愿意看到南亚形成一种平衡的结构。南亚是世界上最不稳定和不发达地区之一,这里有大量冷战遗留下来的问题。印巴之间的对立是有可能对中国西南地区带来不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中国希望南亚最大的这两个国家能尽早和解,而巴基斯坦成为制衡印度的重要力量。 第三,巴基斯坦拥有核武器。1998年,作为对印度核试的回应,巴基斯坦也进行了核试验。中国反对南亚地区的核武化,因为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更因为中国认为从长远来看核武器并不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安全的可靠保证。但中国也接受巴基斯坦和印度成为自己核邻居,从而构成世界上唯一的核三角的事实。中国希望印巴两国能采取有效的核信任建立措施,避免冲突的升级。同时,两国应确保其核设施的安全,防止核材料和核技术扩散到其他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在中国看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防扩散义务和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应同等和同时得到考虑。 第四,巴基斯坦是中国发展与伊斯兰国家关系的重要桥梁。巴基斯坦是一个穆斯林国家这为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外交保留了一个顺畅的通道。伊斯兰国家主要位于西亚和北非,

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现状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7153927.html, 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现状及对策 作者:吴笛闫思晨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02期 [提要] 巴基斯坦是中国重要贸易伙伴之一,与此同时,巴基斯坦也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援助国之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中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交往密切,但是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往来存在很多问题,如贸易结构不平衡、与双边外交关系不相符等。基于这样的发展情况,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往来应当着力解决问题,谋求双边贸易的深化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国;巴基斯坦;贸易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12日 自从中国与巴基斯坦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数额实现了快速增长,贸易交往之间的领域也在不断得到扩大,双方之间的经济实现了较好互补,对于两国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存在一些问题,给两国之间的贸易交往带来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有关部门应当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加强双边贸易。 一、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现状 1、合作形式多样化。当前,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合作呈现出较强的多样化特征,在各个方面之间都建立了密切的经济合作。此外,中国还帮助巴基斯坦对其国内的卡拉奇机场进行了改建,连接两国之间的昆仑公路也于1978年建成。随着两国之间交往程度的不断加深,在巴基斯坦投资的中国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并且涉及很多主要领域,如农业生产、纺织、机械制造、家用电器等。除了上述合作领域之外,贸易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充分体现了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合作形式趋向多样化形式发展,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2、合作不断发展。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合作,其中一个主要现状体现在合作的不断加深与深化发展,贸易总额也在逐年增加,具体的数据可见表1。(表1)

浅论中国与巴基斯坦双边关系

浅论中国与巴基斯坦双边的关系 关键词:国家关系比较优势互利共赢国家安全好邻居 摘要:巴基斯坦是我国西出印度洋、破解马六甲海峡困局的关键所在。我国是巴基斯坦的安全保证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中国同巴基斯坦能走到今天的局面,肯定是大家走在一起能利益最大化。 中巴建交初期,由于巴是西方阵营的盟国,与我关系较为冷淡。两国间交往较少,仅保持一般关系。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与巴总理穆·阿里举行了两次友好会谈,双方一致认为应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万隆会议后,两国高层往来逐渐增多。1956年10月,巴总理苏拉瓦底应邀正式访华。12月,周恩来总理访巴。一年内两国总理的成功互访,极大地推动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和两国人民友谊的发展。1957至1969年是中巴关系史上十分重要的阶段,这期间两国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巴从对华敌视国家变为对华友好国家,揭开了中巴关系的新篇章。走到今天可以用胡锦涛同志的的话:“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来比喻中巴关系。这是双方认识到了有共同的利益,在利益的驱使下加快了两国的关系发展。 一、巴基斯坦对我国有不可多得的地缘价值 1.巴基斯坦是我国开展国际活动的坚定盟友 巴基斯坦是首批与新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40多年来,在11次挫败西方反华人权提案;15次挫败台湾当局参与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申奥;加入WTO;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宗教势力等重大外交活动中,巴基斯坦始终都是支持我国的中坚力量。 2.巴基斯坦是我国西出印度洋的关键所在 巴基斯坦位于中东、中亚、南亚乃至东亚地区交汇点。她东与我国接壤,西边紧邻世界主要产油地一中东,南濒阿拉伯海,北与世界第三大油气田地区一中亚相连,西南与印度为邻。位于巴基斯坦南部的瓜达尔港临近波斯湾,距伊朗边境只有72公里,距世界石油运输要道霍尔木滋海峡(全球40的石油都要此地运往世界各地)约400公里。因此,其紧扼从非洲、欧洲、经红海、霍尔木滋海峡、波斯湾通往东亚、太平洋地区数条海上重要航线的咽喉。成为该地区转载、仓储、运输的海上中转港,是巴基斯坦战略区位价值的集中所在。这一战略一旦运作成功,巴基斯坦将成为向中亚国家提供商品货物、资源能源流通的最近出海口,以及从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通向亚太地区的重要海上航站。 3.巴基斯坦是我国打击“三股势力”、维护西部边陲安全的重要屏障 中东、中亚和南亚是恐怖主义活动猖獗的地区。恐怖主义、分裂势力和极端宗教势力是国家安全与统一的三股毒瘤。反恐问题的严峻化、“东突”势力与“基地”组织千丝万缕的联系,“东突”分子在阿富汗设有训练营地,使我国对巴基斯坦的战略需求越来越大。巴基斯坦由于其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历来是国际风云际会的焦点之一。巴基斯坦近年来教派矛盾尖锐复杂,国内局势不稳定,万一局势失控,就很容易变成第二个巴尔干火药桶,若外国势力乘势干预,就会对我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4.巴基斯坦是我国推行南亚和中亚政策的桥头堡 南亚是我国西出印度洋、经波斯湾、红海到达中东、欧洲和非洲的捷径。中亚是世界第三大油气田地区,是上合组织的政治和经济安全重心,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巴基斯坦既连接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又为上合组织与波斯湾国家的往来搭建桥梁。南亚和中亚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成败和社会及经济安全、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巴关系是我国对南亚、中亚政策的基石。 二、我国是巴基斯坦的安全保证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中国与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介绍

中国与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巴基斯坦是我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巴自贸区建设始终受到两国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从而为两国的自贸区谈判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自2003年以来,中巴自贸区建设不断深化,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2003年11月签署优惠贸易安排;2004年10月启动自贸区联合研究;2005年4月签署自贸协定早期收获协议;2006年11月签署自贸协定,于2007年7月顺利实施;2008年10月签署自贸协定补充议定书,以促进投资合作;2008年12月结束服务贸易协定谈判。《中巴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的签署,将使两国建成一个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等内容全面的自贸区。协定的实施,将使两国相互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增进服务业优势互补,提升国际竞争力,改善贸易投资环境,从而为两国共同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共同发展,深化全天候、全方位友谊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一、协定的主要内容《中巴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是中巴两国在WTO 承诺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促

进服务业交流和合作、处理服务贸易相关问题的法律文件。协定包括正文的25个条款和2个附件。正文分为定义和范围、义务和纪律、具体承诺、其他条款等4大部分。两个附件分别为中方和巴方的服务开放具体承诺表。按照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服务部门分类,在全部12个主要服务部门中,巴方在11个主要部门的102个分部门对中国服务提供者进一步开放,其中新开放56个服务部门和分部门,具体包括:第一,对建筑、电信、金融、分销、医疗、环境、旅游、运输、研发、计算机教育等众多服务部门和分部门扩大开放,大幅减少对外资的股 比限制(从原来的外资股比不得超过40%至51%,提高到允许中资占股60%至99.99%);第二,在56个服务部门和分部门提供市场准入,包括新开放分销、教育、环境、运输、娱乐文化和体育等5个主要服务部门,以及新开放快递、法律、会计和簿记、建筑设计、兽医、助产士和护士护理、计算机及其办公设备维修、干租、印刷出版、农用设备等众多服务分部门;第三,根据具体情况,同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