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综合练习题(全册)(word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综合练习题(全册)(word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综合练习题(全册)(word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综合练习题(全册)(word 无答案)

1 / 6

八年级历史上册综合练习题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新中国的成立

C.虎门销烟

D.洋务运动

2.刚刚热播的历史大剧《台湾?1895》,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让观众倍感荒唐的原因是:

A.圆明园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军烧毁

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败后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 D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3. “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

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的依据.”该条约使中国( )

A.幵始逐步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 拉开了维新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

A. “公车上书”

B. “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C 戊戌政变

D 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5.《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

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该棵大

树砍断了”下列对“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的理解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B.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C.辛亥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D.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6.对如图所示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7.戊戌变法期间,一个英国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不可能了解到的情况是(.)

A 英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B.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外国商人在上海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D 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有外国军队驻扎

8.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

A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

D.学习西方的思想

9.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

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C. 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取而代之以共和国家”。

他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

A.推翻清朝统治

B..建立共和制

C.推翻封建制度

D.建立主立宪制

11. 清末,学生经常看到政见的书报,其中“三大主义:曰民族、民权、民生”.应出

自()

A.《天演论》

B.《万国公报》

C.《民报》 D《海国图志》

12. 孙中山一生致力于革命,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

D.袁世凯统治未被推翻

13.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1921-1949年奋斗了 28年的不朽的革命业绩,.其中的“日出东方”相对应的重大的历史事件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一大

C.工农武装割据

D.中共二大

14.小明在纪念周恩来逝世40周年专题网页的革命“革命篇”中使用了以下史实,这些

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为()

①领导南昌起义②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③参加童庆谈判

④转战陕北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A①②④③⑤ B.①③②⑤④ C②①⑤③④D②①④⑤③

15在十四年抗战过程中,推动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关键是()

A. “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百团大战D徐州会战

16.中国职业学校教育始于同治五年,最早由左宗棠在福州船政学堂实施,初称“实业

教育”,1917年改称“职业教育’’。维新变法期间创办了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

完备的高等学府是()

A.京师大学堂 B经世学堂C时务学堂 D.京师同文馆

17.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

18. 2015年9月3日,我国举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这场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①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②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姓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A. 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在“锋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①南昌起义②秋收起义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④重庆谈判。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20. 造成当前海峡两岸现状的历史渊源是()

A 《马关条约》中规定割让台湾

B 抗日战争的遗留问题

C.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

D.新中国成立后,主张武力解放台湾

21.中国近代史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综合练习题(全册)(word 无答案)

3 / 6

A 《申报》 B.商务印书馆 C 《民报》 D.中华书局

22.《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 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鼠之梦。“他”是()

A.林则徐 B 魏源 C.张謇 D 严复

23.在人们日常交往中,革除“大人“老爷”等旧的称呼,普通人士以“先生”“君”相称是在

A.洋务运动后 B 维新变法后 C 辛亥革命后 D 新文化运动后

24.如表是某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強在华的企业

25. 2018年元旦,天安门广场举行升国旗仪式,这是由人民解

放军担负国旗护卫任务后,首次举行的。五星红旗在国

歌声中冉冉升起。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分别是

A.田汉、冼星海

B.田汉、聂耳

C. 丁玲、冼星海

D.赵树理、聂耳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26. 1839年,清朝钦差大臣 ______ 在广东领导查禁鸦片。1876年,清朝钦差大臣

率军进入新疆讨伐阿古柏。

27. 1913年“宋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对袁世凯,发动“ _________ ”, 因力量涣散而失败;1935年12月,在中共领导下,北平学生反对日本策划的 “华北 自治”,发动了“ ____________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髙潮的到来。

28. 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等,高举“_______ “和“ ”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

29.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 ________ 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解放战争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役,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30. 1862年,洋务派创办第一所近代学校 _____ ;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办 。

三、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31. (10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史。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一步步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_______________ 、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賠款白银4. 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

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

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中划“”处应该填什么?(1分)“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

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什么主权?(1分):,

(2)材料一出自什么条约?(1分)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什么影响?(1分)

(3)材料二是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条约中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

(1分)划“”处应该填什么?(1分),, (4)材料三是清政府派代表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什么条约?(1分)对中国社会有什

么影响?(1分)

(5)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反抗外来侵略屡战屡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

见,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1分)

(6)回顾这段侵略史,你有什么感悟?(1分)

32. (10分)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因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

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议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诨之治强指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

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材料四: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

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材料五:“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83革命运动结合起来,遭受了很大的损失,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亏,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的结合起来……”

——毛泽东与周世钊的谈话(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主要表现。(2分)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张。与洋务运动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两个主义”是指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了什么新的变

化?(2分)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开辟了一条什么道路?(2 分)

3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纷纷组织抗

日义勇军,义勇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同时,中国共产党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综合练习题(全册)(word无答案)

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抗曰联军

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1)根据材料一指此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是如何领导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1分)

材料二:七七事变后,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2)写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创办的军事学校的名称? (1分)根据材料二,指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

胜利.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3).写出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1分)根据材料三,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什么?(1分)

材料四:二战中中国作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牵制了曰本

陆军的大部分兵力。中国人民为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

的大贡献。

——摘自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曰

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摘自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4)根据材料四,概述中国抗日战争在国际上的历史意义?(2分)

34 (7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个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部分官僚、地主、买办、商人开始投资近代企业,这标志着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材料二:他以状元的身份毅然辞官南归,一生先后创办了大生紗厂等19个企业,他的企业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

材料三:1902-1927年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图(仅统计创办资本在万元以上的企业.)

5 / 6

(1) 据材料一说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运动中(1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他”指的是谁?(1分)

(3)据材料三可见,民族工业在1912-1921这段时间得到迅速发展,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请同学们说出此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2分)

(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35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在华洋杂处的通商口岸与外国人联系密切的买办、富商、洋行职员,纷纷仿照洋人穿起了西服、西裤,着西装的留洋生也多起来了清末民初,有人穿着西装祭拜孔子,有人着长袍戴礼帽,女扮男装也成为一种时尚。民国期间,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随着法令的推行,新服饰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民众。

材料二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足会条例》,其后康广仁等在广州正式成立了“不缠足会”并逐渐推广,新学堂则以不缠足为基本入学条件,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材料三1913年,中国第一部故事电影《难夫难妻》上演,他以潮州的买卖婚姻习俗为题材,讽刺旧式婚姻压抑人性和虚伪丑恶。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士《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该片主旨为揭露旧礼教对妇女精神的毒害。.

(1)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

(2)材料二中相关电影素材的出现与材料二反映的内容有何关系?(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因素。(2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分钟。全部908注意事项:①全卷共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闭卷。②考前,考生务必准确填写学校、姓名、考号。卷面字迹要清楚,③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答题,不能用铅笔或红笔。要整洁。 总分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得分 分。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题号13117891210123456答案 题号 201724221623141821152519答案 、右图是一枚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中一幅浮雕为主题的纪念邮票,1)这一浮雕再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B 、鸦片战争 A 虎门销烟、义 D C、太平天国运动和团运动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B、清军海防空虚、鸦片战争后人民不断反抗清朝统治C D、为掠夺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规定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割给俄3)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北《瑷珲条约》、 A中俄中俄、B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改订条约》4、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为收复新疆B、为平定叛乱C、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D、为反击阿古柏侵略军 导致北洋水师、右图是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5)全军覆没的战役发生在( D. ③ B. ② C. A. ① ④ )曾作《宝刀歌》:“北上联军八1907、革命党人秋瑾(1877~6国众,把我江山

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诗中“把我江山又赠送”指的是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哪一不平等)条约(、《南京条A、 B 约》《马关条约》、《辛丑条C、 D 约》“二 十一条”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207、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巨变,因为这次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A、揭开了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C D、中 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主要8)阵地有( B、《新青年》和《中外纪闻》A、《万国公报》和《新青年》《新青年》和《每周评论》 D、C、《民报》和《每周评论》、中国共 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9)( B 、领导工人运动A、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D、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下列一组词反映了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进步主题:①国10按出现的时间先 后排民革命②民主、科学③维新变法④三民主义)列,正确顺序是(、④①②③ A、①②③④ B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11、江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具有革命传统教 育意义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当年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创建的中国第 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位于右上图中A、B、C、D哪一区域() 中国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日本帝国主义为摆脱经济危机,人民怀着“宁为 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决心,用他们的血肉之12躯筑就了抗日战争的坚固长城,最终取得抗战胜利。据此回答13小题—月,国共两党都派代表恭祭黄帝陵。 毛泽东亲自撰年412、1937写了祭文,写道:“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 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此文中倡导)的“民族阵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九一八事变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复习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卷)复习题 (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 l、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2、英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打开中国市场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C.打击农民起义D.推翻清政府 3、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被称之为“万园之园”,但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断壁残垣, 造成这种结果的罪魁祸首是 A.英美联军B.英法联军C.英俄联军D.美俄联军 4、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俄国C.日本D.美国 5、1898年掀起的义和团运动首先发生在 A.河北B.山东C.安徽D.天津 6、标志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退出历史舞台的事件是 A.袁世凯做内阁总理大臣B.袁世凯当上大总统C.清帝退位D.中华民国成立 7、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掀起了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8、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主权权,内除国贼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废除“二十一条” 9、19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英国B.俄国C.日本D.美国 10、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 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黄埔军校的创办 11、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是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万木草堂D.福建船政学堂 12、“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是下列哪位人物的预言? A.李大钊B.陈独秀C.周恩来D.毛泽东 13、促使清朝统治集团和光绪帝支持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危机的加深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为争夺最高统治权D.康有为等人的宣传 14、虎门之战中壮烈牺牲的关天培是在中国近代史的哪次战争中牺牲的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中法战争 15、下列国家中,没有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是 A.德国B.奥匈帝国C.比利时D.意大利 16、“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出自下列哪个卖国贼之口。 A.李鸿章B.慈禧太后C.曾国藩D.袁世凯 17、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综合测试题

A D B C 八年级数学试卷(一)(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 ,4cm ,5cm B .4cm ,6cm ,10cm C .1cm ,1cm ,3cm D .3cm ,4cm ,9cm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7 B .13 C .17或22 D .22 3、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8,第三边长是一个偶数,则第三边的长不能为( ) A 、6 B 、8 C 、10 D 、12 4、在下图中,正确画出AC 边上高的是( ). A B C D 5、如图,线段AD 把△ABC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线段AD 是( ).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B 、三角形的中线 C 、三角形的高 D 、以上都不对 6、适合条件C B A ∠= ∠=∠2 1 的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7、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8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8 B 、9 C 、10 D 、11 8、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8 C 9、n 边形的每个外角都为24°,则边数n 为( ) A 、13 B 、14 C 、15 D 、16 10、如图所示,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B=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B ,则∠1+∠2 等于( ) A 、90° B 、135° C 、270° D 、315° 11、 如图所示,在△ABC 中,CD 、B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高,并且CD 、BE 交于,点P ,若∠A=500 ,则 ∠BPC 等于( ) A 、90° B 、130° C 、270° D 、315° D F A E C B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与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与答案 5. 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6. 毛泽东曾说:“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A.汉阳铁厂 B. 大生纱厂 C. 福州船政局 D. 江南制造总局 7.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应当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 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 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8. 中国近代史上有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他是() A.康熙帝 B. 道光帝 C. 光绪帝 D. 宣统帝 9.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其中袖口的三颗扣子代表的是() A.三民主义 B. 辛亥革命 C. 百日维新 D.洋务运动 10.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23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 A. 1933年 B. 1934年 C. 1935年 D. 1936年 11.“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哪项不是五四运动口号()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实业救国” 12. 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90年前她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进程() 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 D.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 13. 学校要组织一次重走长征路的“红色旅游”,下列设计的路线正确的是()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综合巩固训练(五)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综合巩固训练(五) 一、积累与运用 1.读下面的文字,看拼音写汉字。(4分) 大气,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大海大气,不拒绝点滴清澈的泉水抑或浑浊的污水,于是他的心胸更加广阔,拥有了浩hàn(1)与澎湃;高山大气,不xián(2)弃一块石头的丑陋,一棵小草的卑微,于是他的身姿更加伟岸,拥有了巍峨与坚定;蓝天大气,不厌恶一片乌云的阴晦,一只小鸟的聒zào,于是他的眼界更加辽远,拥有了广mào与无边。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 B.漫步于风光旖旎的半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C.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的思考,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深度。 D.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3.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语文伴我走过古代,和孟子对话①“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让我明白了如何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读曹操的诗②“,志在千里;③,壮心不已。”让我领略了他的人老心不老。语文引我领略祖国的大好山川,和王绩一起到东皋,共赏秋景“树树皆秋色,④”;和欧阳修来到西湖,眼前是“轻舟短棹西湖好,⑤”的美丽景象;跟随王维来到塞外,欣赏“大漠孤烟直,⑥”的奇丽风光。语文带我走进诗人内心,吟李清照《渔家傲》中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⑦”我看到词人对于理想的渴望;诵“⑧”“⑨”让我体悟到天涯旅人的思乡情怀;而“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⑩”则让我为词人经历的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无限悲慨……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3)上自劳.军。()(4)甚矣,汝之不惠.() 5.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活系列活动,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任务。(5分) (1)写推荐语。在A、B两组作品中,各选其中一本为七年级学弟学妹推荐名著。(2分)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如图,已知△ABC中,AB=AC=20cm,BC=16cm,点D为AB的中点. (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6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向A点运动. 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 △BPD与△CQP全等? (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答案】(1)①△BPD≌△CQP,理由见解析;②V7.5 Q (厘米/秒);(2)点P、Q 在AB边上相遇,即经过了80 3 秒,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边上相遇. 【解析】 【分析】 (1)①先求出t=1时BP=BQ=6,再求出PC=10=BD,再根据∠B=∠C证得 △BPD≌△CQP; ②根据V P≠V Q,使△BPD与△CQP全等,所以CQ=BD=10,再利用点P的时间即可得到点Q的运动速度; (2)根据V Q>V P,只能是点Q追上点P,即点Q比点P多走AB+AC的路程,设运动x 秒,即可列出方程15 6220 2 x x,解方程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1)①因为t=1(秒), 所以BP=CQ=6(厘米) ∵AB=20,D为AB中点, ∴BD=10(厘米) 又∵PC=BC﹣BP=16﹣6=10(厘米)∴PC=BD ∵AB=AC, ∴∠B=∠C, 在△BPD与△CQP中,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答题框中对应的题号内,40分) 1.据估计,到l838年,中国4亿人口中超过l%的人有了鸦片烟瘾,并造成了白银大量 外流、生产下降、失业蔓延、官场腐败等。为此,清政府 A.决心禁绝鸦片贸易B.驱逐全部外商出境 C.放任鸦片自由贸易D.鼓励国人种植鸦片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资本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资本主义列强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x疆、邓世昌黄海血战等,都表现了 A.清政府不堪一击,不败而败 B.清政府无力对抗西方列强 C.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斗争精神 D.清政府对外还能捍卫国家主权,对内还能保护民众 4.关于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②宣传维新思想的是《民报》③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④提倡民主、提倡科学 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④ 5.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A 公车上书 B 强学会成立 C 创办}《中外纪闻》 D 变法诏令颁发 6.“五四”青年节是为弘扬五四爱国精神而设立的。五四爱国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②废除“二十一条”③拒绝“和约”签字④还我山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 饮马长江”的誓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腐朽涣散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8.“八一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荣誉、勇敢和光荣的象征,它的旗面为红地,左上角缀着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和“八一”两字,它与下面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 9.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重点练习题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上册重点练习题 亲爱的读者: 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重点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是(B ) ①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②封建经济消亡③逐步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B ) A、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 B、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关税 C、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鸦片的大量走私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和统治危机 B、严重摧毁吸食者的体质,使很多人倾家荡产 C、对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起了解体作用 D、导致银价上涨,加重了人民负担 4、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的新情况,即(C )A。内部叛乱导致分裂B、中央与地方武装联合绞杀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满汉地主阶级勾结共同镇压 5、1860年北京居民绝不可能看到的是( C ) A、圆明园燃起熊熊大火 B、英法联军在北京城烧杀抢掠 C、外国公使乘汽车在北京城兜风 D、店铺里摆放着廉价的洋货 6、在今天英法两国的博物馆中可以看到许多圆明园的文物,你认为它们从中国被劫走最有可能是在以下哪次战争( B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有人说“阿古柏是一仆二主”。请问“二主”是(B ) A、英国和俄国 B、日本和俄国 C、法国和英国 D、法国和日本 8、曾纪泽的外交活动能够取得一定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C ) A、清政府给俄国下了最后的通牒 B、俄国不愿为伊犁地区得罪中国 C、左宗棠在军事上的支持 D、有原先订立的边界条约为基础 9、1895年----1945年台湾曾离开祖国怀抱50年,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是(C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0、帝国主义列强进入资本输出、全面瓜分中国的新侵略的阶段是在(D 0 A、鸦片战争以后 B、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C、中法战争以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 11、一个外国资本家想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你认为最早应出现在( C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12、在电影《甲午风云》中,你可以看到(B ) A、林则徐的光辉形象 B、邓世昌的光辉形象 C、李秀成的光辉形象 D、叶挺的光辉形象 13、《马关条约》中反映帝国主义时代特好的条款是(B ) A、割台湾、澎湖列岛给英国 B、允许日本开设工厂 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D、增辟通商口岸 14、19世纪末,刺激瓜分中国的事件是(D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瑷珲条约》的签订 C、《北京条约》的签订 D、《马关条约》的签订 15、瓦德西说:“中国人民上有无限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产生此种顾虑是因为( B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清军爱国将领的斗争 D、林则徐禁烟 16、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D ) A、清政府腐败无能 B、禁烟运动影响了英国在华利益 C、英国出于为中国经济发展考虑 D、英国资产阶级对外侵略的需要 17、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主要依据是(B ) A、中国革命对象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中国社会经济成分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18、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D ) 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解决的矛盾 C、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D、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19、《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的最大的危害是( C ) A、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 B、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更加腐败 20、虎门销烟的壮举,最突出地表明了( B )

仁爱八年级上册综合填空题20题--精品

仁爱八年级上册短文填空 (一) 47 (袋鼠). a a . 1 a . 2 . 3 . 4 . ’ 5 , . ’ , . 1. 2. 3. 4. 5. (二) (被发现) . 1 ? . 2 . ? ! 3 . 4 (书呆子). , 5 , 6 . 7 . ’s . A (教育) (体育锻炼) . 8 a 9 . 10 a , . (成功) ?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 ! . , a (蟑螂) i 1 . A , . A (跳蚤) ’t s 2 . A (甲虫) . d 3 , . (触角) (翅膀,翼) f 4 . . ? s 5 a . .

1. 2. 3. 4. 5. (四) . 1 . ? ` . 2 , . 3 . 4 . a 5 . . , 6 . . 7 a 8 (不同寻常) , . . ’t 9 . a 10 .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 , 1 . , 2 . 3 . 4 . : 5 . , ’ . a , (有价值的) . I a a . A a (罕见的) 6 $250! . , . 600 , I 7 . , 8 . 9 a . ’s a ,I . 10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六) . 1 . 2 , (尤其) ’s . 3 ? ’s a (选择) 4 (运气) . 500 . a ! 5 , ‘ . 1. 2. 3. 4. 5. (七) ’s ? . , ? 1 ? ’t 2 1854 . , . 1921 , . , . 3 . a a . a 4 , , a 5 . a . 1. 2. 3. 4. 5. (八) ,“ ?”I’m I I , “ , I .” I 1 . 2 , I ’s 3 , “ ” 4 . , . .

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Word 版 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取一副三角板按图()1拼接,固定三角板60,()30ADC D ACD ∠=∠=,将三角板 45()ABC BAC BCA ∠=∠=绕点A 依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大小为a 的角00) 45(a ≤≤得到ABM ,图()2所示.试问: ()1当a 为多少时,能使得图()2中//AB CD ?说出理由, ()2连接BD ,假设AM 与CD 交于,E BM 与CD 交于F ,当00 )45(a ≤≤时,探索 DBM CAM BDC ∠+∠+∠值的大小变化情况,并给出你的证明. 【答案】(1)15°;(2)DBM CAM BDC ∠+∠+∠的大小不变,是105,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AB CD 得到30BAC C ∠=∠=,即可求出a ; (2)DBM CAM BDC ∠+∠+∠的大小不变,是105?,由FEM CAM C ∠=∠+∠, 30C ∠=?, EFM BDC DBM ∠=∠+∠, 45M ∠=?,即可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出答案. 【详解】 ()1当a 为15时,//AB CD , 理由:由图()2,若//AB CD ,则30 BAC C ∠=∠=, 453015a CAM BAM BAC ∴=∠=∠-∠=-?=?, 所以,当a 为15时,//AB CD . 注意: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解法:

第一种:把//AB CD 当做条件求出a 为15, 第二种:把a 为15当做条件证出//AB CD , 这两种解法都是正确的. ()2DBM CAM BDC ∠+∠+∠的大小不变,是105? 证明: ,30FEM CAM C C ∠=∠+∠∠=?, 30FEM CAM ∴∠=∠+?, EFM BDC DBM ∠=∠+∠, DBM CAM BDC EFM CAM ∴∠+∠+∠=∠+∠, 180,45EFM FEM M M ∠+∠+∠=∠=?, 3045180BDC DBM CAM ∴∠+∠+∠+?+?=?, 1803045105DBM CAM BDC ∴∠+∠+∠=?--=?, 所以,DBM CAM BDC ∠+∠+∠的大小不变,是105. 【点睛】 此题考查旋转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2)中将角度和表示为三角形的外角是解题的关键.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分别交x 轴,y 轴于A (a ,0),B (0,b ),且满足a 2+b 2+4a ﹣8b +20=0. (1)求a ,b 的值; (2)点P 在直线AB 的右侧;且∠APB =45°, ①若点P 在x 轴上(图1),则点P 的坐标为 ; ②若△ABP 为直角三角形,求P 点的坐标. 【答案】(1)a =﹣2,b =4;(2)①(4,0);②P 点坐标为(4,2),(2,﹣2).

八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综合卷 注意事项:①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全部闭卷。 ②考前,考生务必准确填写学校、姓名、考号。 ③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答题,不能用铅笔或红笔。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总分人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右图是一枚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中一幅浮雕为主题的纪念邮票,这一浮雕再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清军海防空虚 C、鸦片战争后人民不断反抗清朝统治 D、为掠夺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 3、规定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改订条约》 4、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为收复新疆 B、为平定叛乱 C、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 D、为反击阿古柏侵略军 5、右图是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战役发生在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革命党人秋瑾(1877~1907)曾作《宝刀歌》:“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诗中“把我江山又赠送”指的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7、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5课 练习题及答案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1898年和山东。 2、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是1900年6月。 5、发动八国联军战争的国家有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6、1900年6月八国联军的的统帅是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 7、在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时,义和团与侵略军交战的地点是廊坊。 8、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的时间是1900年8月中旬。 9、1900年9月就任八国联军统帅的是德国将领瓦德西。 10、《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901年。 1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是签订了《辛丑条约》。 12、在《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证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3、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14、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15、在《辛丑条约》中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的铁路沿线是从北京到山海关。 16、在《辛丑条约》中划定使馆界的地方是北京东交民巷。 1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历史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18、在《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9、义和团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0、义和团奋勇抵抗,迫使八国联军狼狈逃回天津,取得大捷的地点是廊坊。 2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同慈禧太后一起仓皇出逃的清朝皇帝是光绪帝。 2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奥国是指奥匈帝国。 23、侵华的八国联军中,欧洲国家有五个。 24、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25、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 26、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27、中国近代史的起止年代是1840年—1949年。 28、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的皇帝是道光帝。 29、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依靠的主要物品是鸦片。 30、最早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 31、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舰队沿海北上的主要原因是清军在福建以北防务空虚。 32、清政府与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太平天国运动。 33、在《南京条约》内容中最能反映英国侵略者本质意图的是开放通商口岸和协定关税。 34、《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上最根本的不同是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父母之爱 教学目标:让学生反思自己和父母的情感,找出问题加以改正;回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画出你心目中的父母画像,动手设计一个回报父母爱心,表达自己对他们爱的方式,并付诸实施。 教学重、难点:反思自己和父母的情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完美,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反思自己和父母的情感,找出问题加以改正,回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画出父母心中的你。 教学重、难点:反思自己和父母的情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在父母的关怀下,一天天地茁壮成长,这节课,我们就以“父母之爱”为主题,开展活动。 2,板书:父母之爱 二,活动过程 1、看书上的图 同学们,画面上的情景是否发生在你的家?你是否也嫌父母烦呢? 小组交流 2、你和父母之间的问题出在那儿?仔细阅读第二页的题目,并在所选项目前打“√” 完成题目,交流 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把它写在书上,小组交流,班上交流。 3、看第2—3页的图

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交流(主要是父母对子女是任何关爱的) 4、从小到大,父母为你的成长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你感受到了吗?把他们关爱你的细节记下来。 写的交流 5、你知道爸妈对你寄予怎样的希望吗?请画出父母心中的你。 三,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懂得了父母为我们成长付出了许多,回家认真和父母沟通一次,把你对父母的感激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画出你心中的父母,动手设计一个回报父母的爱心,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的方式,并付诸实施。 教学重、难点:回忆父母的关爱,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回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二、新授 1、画出你心中可敬可爱的父母 生自己画,再小组内进行交流 2、巧手作坊 (1)齐读第4页中间的一段话 (2)绘制心语卡 先看看第4页的两个设计 自己想想如何动手设计一个心语卡 (3)设计一个回报父母爱心,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的方式,并付诸实施 小组合作完成 三、小结 四、作业 以“我心目中的爸爸妈妈”为题开展一次征文比赛

八年级上册地理综合复习资料-(完整版)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经纬度位置---经度范围:东经73度40分帕米尔高原乌兹别里山口(乌恰县)到东经135度2分30秒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纬度位置:北纬3度52分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到北纬53度33分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漠河县)。 2、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 3、【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峡:台湾海峡(属于东海)、琼州海峡。 5、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6、陆地相邻的国家14个(图课本9页):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人口最多的是:印度;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 7、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隔黄海的有韩国、隔东海的有日本、隔南海的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其中最大的群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重要图片:P9中国的行政区划图P8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省会)表 1、“郡”、“县”的名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清朝的“省”、“县”行政区划,对我国现行行政区划有很大影响; 2、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国家根据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 3、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1)简称用本省的河湖或山名皖(安徽省的皖山)、湘(湖南省的湘江)、赣(江西省的赣江)、青(青海省的青海湖)、辽(辽宁省的辽河)、渝(重庆市的渝水-嘉陵江)、浙(浙江省的浙江)、陇(甘肃省的陇山)、贵(贵州省的贵山)、粤(广东省的珠江—粤江)、桂(广西的桂江—西江的支流); (2)简称用本身的历史名称:晋(山西)、冀(河北)、鲁(山东)、豫(河南)、琼(海南)、蜀(四川)、滇(云南)、秦(陕西)、黔(贵州是古黔地)、鄂(湖北是古代的鄂州)、粤(广东,汉初为南粤之地); (3)一省有两个简称:川或蜀(四川省)、云或滇(云南省)、甘或陇(甘肃省)、贵或黔(贵州省)、陕或秦(陕西省);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重要图片:P11和P13 1、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19.57%,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综合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个小题,共42分.1~10小题各3分;11~16小题 各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分式x -3x +4 有意义,则x 的取值应满足( ) A .x ≠3 B .x ≠4 C .x ≠-4 D .x ≠-3 2.涞水的文化底蕴深厚,涞水人民的生活健康向上.下面的四幅简笔画是从涞水的文化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3.下列二次三项式是完全平方式的是( ) A .x 2-8x -16 B .x 2+8x +16 C .x 2-4x -16 D .x 2+4x +16 4.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0°,则∠2的度数为( ) A .125° B .120° C .140° D .130° 5.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它的周长为( ) A .12 B .16 C .20 D .16或20 6.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 =DE ,BC =EF ,AC =DF ;②AB =DE ,∠B =∠E ,BC =EF ;③∠B =∠E ,BC =EF ,∠C =∠F ;④AB =DE ,AC =DF ,∠B =∠E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 )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7.化简x -y x +y ÷(y -x )·1x -y 的结果是( ) A.1x 2-y 2 B.y -x x +y C.1y 2-x 2 D.x -y x +y 8.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 ) A .60° B .72° C .90° D .108° 9.如图,锐角三角形ABC 中,直线l 为BC 的垂直平分线,直线m 为∠ABC 的平分线,l 与m 相交于P 点.若∠A =60°,∠ACP =24°,则∠ABP 的度数为( ) A .24° B .30° C .32° D .36° 10.若a -b =12,且a 2-b 2=14 ,则a +b 的值为( ) A .-12 B.12 C .1 D .2 11.如图,直线l 1∥l 2,以直线l 1上的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 交直线l 1,l 2于点B ,C ,连接AC ,BC .若∠ABC =67°,则∠1=( ) A .23° B .46° C .67° D .78° 12.如图,在等腰△ABC 中,∠BAC =120°,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线段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试卷+答案

2017年下学期期终考试试卷 八年级历史(闭卷) 请注意:本试卷共4页,四道大题。考试时量60分钟,总分100分。 题次一二三四总分合分人 得分 得分评卷人复评人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的字母 代号填入下表相应的题号的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近代学者杨人楩指出:“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备受列强侵略,而广东一省……所受苦痛,更为切身;所以秀全一创上帝教,凡两广贫苦无告的农民,就相率奉教,而酿成伟大的革命运动。”这一观点 A.肯定了太平天国在近代化方面的贡献B.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改朝换代性质C.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重要原因 D.赞扬了洪秀全反侵略的彻底革命精神3.以下口号表达了洋务运动主张的是 A. “自强”“求富” B. “扶清灭洋” C. “振兴中华” D.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4.《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A.增辟通商口岸B.割占土地C.开设工厂D.获得赔款 5.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生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C.“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行使立法权的是 A. 临时大总统 B. 国务员 C. 参议院 D. 总理 7.“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为此孙中山发起的斗争是 A. 二次革命 B. 护国战争 C. 护法运动 D. 北伐战争 8.“天安门”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地方,它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其中发生在这里、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9.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是

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 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______________的.(选填“有关”或“无关”) (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2.9×10﹣5m2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f 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成______(正/反)比. (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关反比例水花四溅振幅减小,响度减小

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 历史试卷 班级:坐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估计,到1838年,中国4亿人口中超过1%的人有了鸦片烟瘾,并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生产下降、失业蔓延、官场腐败等.为此,清政府()A.决心禁绝鸦片贸易B.驱逐全部外商出境 C.放任鸦片自由贸易D.鼓励国人种植鸦片 2.1840和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如图这幅漫画反映的不平等条约()

A.是在上海签订的 B.发生在虎门销烟期间 C.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近些年来,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年,曾被称之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造成这种结果的罪魁祸首是() A.英俄侵略军B.英法联军C.八国联军D.日本侵略军 5.近代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 6.“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第一功臣”的依据是() A.出使俄国,收回伊犁B.虎门战役,壮烈牺牲 C.查毁鸦片,虎门销烟D.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7.要再现邓世昌率领中国海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历史素材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