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几何模型三角形轴对称】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几何模型三角形轴对称】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几何模型三角形轴对称】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几何模型三角形轴对称】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 解

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如图,在ABC 中,45ABC ∠=,AD ,BE 分别为BC ,AC 边上的高,连接DE ,过点

D 作DF D

E ⊥与点

F ,

G 为BE 中点,连接AF ,DG .

(1)如图1,若点F 与点G 重合,求证:AF DF ⊥; (2)如图2,请写出AF 与DG 之间的关系并证明. 【答案】(1)详见解析;(2)AF=2DG,且AF ⊥DG,证明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 利用条件先△DAE ≌△DBF,从而得出△F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证明△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

(2) 延长DG 至点M,使GM=DG,交AF 于点H,连接BM, 先证明△BGM ≌△EGD,再证明△BDM ≌△DAF 即可推出. 【详解】

解:(1)证明:设BE 与AD 交于点H..如图,

∵AD,BE 分别为BC,AC 边上的高, ∴∠BEA=∠ADB=90°. ∵∠ABC=45°,

∴△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D=BD. ∵∠AHE=∠BHD, ∴∠DAC=∠DBH. ∵∠ADB=∠FDE=90°, ∴∠ADE=∠BDF.

∴△DAE≌△DBF.

∴BF=AE,DF=DE.

∴△F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FE=45°.

∵G为BE中点,

∴BF=EF.

∴AE=EF.

∴△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FE=45°.

∴∠AFD=90°,即AF⊥DF.

(2)AF=2DG,且AF⊥DG.理由:延长DG至点M,使GM=DG,交AF于点H,连接BM,

∵点G为BE的中点,BG=GE.

∵∠BGM∠EGD,

∴△BGM≌△EGD.

∴∠MBE=∠FED=45°,BM=DE.

∴∠MBE=∠EFD,BM=DF.

∵∠DAC=∠DBE,

∴∠MBD=∠MBE+∠DBE=45°+∠DBE.

∵∠EFD=45°=∠DBE+∠BDF,

∴∠BDF=45°-∠DBE.

∵∠ADE=∠BDF,

∴∠ADF=90°-∠BDF=45°+∠DBE=∠MBD.

∵BD=AD,

∴△BDM≌△DAF.

∴DM=AF=2DG,∠FAD=∠BDM.

∵∠BDM+∠MDA=90°,

∴∠MDA+∠FAD=90°.

∴∠AHD=90°.

∴AF⊥DG.

∴AF=2DG,且AF⊥DG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关键在于灵活运用性质.

2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D (m ,m +8)在第二象限,点B (0,n )在y 轴正半轴上,作DA ⊥x 轴,垂足为A ,已知OA 比OB 的值大2,四边形AOBD 的面积为12.

(1)求m 和n 的值.

(2)如图2,C 为AO 的中点,DC 与AB 相交于点E ,AF ⊥BD ,垂足为F ,求证:AF =DE .

(3)如图3,点G 在射线AD 上,且GA =GB ,H 为GB 延长线上一点,作∠HAN 交y 轴于点N ,且∠HAN =∠HBO ,求NB ﹣HB 的值.

【答案】(1)4

2

m n =-??=?(2)详见解析;(3)NB ﹣FB =4(是定值),即当点H 在GB 的

延长线上运动时,NB ﹣HB 的值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 【分析】

(1)由点D ,点B 的坐标和四边形AOBD 的面积为12,可列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

(2)由(1)可知,AD =OA =4,OB =2,并可求出AB =BD =25,利用SAS 可证△DAC ≌△AOB ,并可得∠AEC =90°,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证; (3)取OC =OB ,连接AC ,根据对称性可得∠ABC =∠ACB ,AB =AC ,证明△ABH ≌△CAN ,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由题意()()218122

m n n m m --=??

?++-=??

解得4

2m n =-??=?

(2)如图2中,

由(1)可知,A (﹣4,0),B (0,2),D (﹣4,4), ∴AD =OA =4,OB =2,

∴由勾股定理可得:AB =BD =5

∵AC=OC=2,

∴AC=OB,

∵∠DAC=∠AOB=90°,AD=OA,

∴△DAC≌△AOB(SAS),

∴∠ADC=∠BAO,

∵∠ADC+∠ACD=90°,

∴∠EAC+∠ACE=90°,

∴∠AEC=90°,

∵AF⊥BD,DE⊥AB,

∴S△ADB=

1

2

?AB?AE=

1

2

?BD?AF,

∵AB=BD,

∴DE=AF.

(3)解:如图,取OC=OB,连接AC,根据对称性可得∠ABC=∠ACB,AB=AC,

∵AG=BG,

∴∠GAB=∠GBA,

∵G为射线AD上的一点,

∴AG∥y轴,

∴∠GAB=∠ABC,

∴∠ACB=∠EBA,

∴180°﹣∠GBA=180°﹣∠ACB,

即∠ABG=∠ACN,

∵∠GAN=∠GBO,

∴∠AGB=∠ANC,

在△ABG与△ACN中,

ABH ACN

AHB ANC

AB AC

∠=∠

?

?

∠=∠

?

?=

?

∴△ABH≌△ACN(AAS),

∴BF=CN,

∴NB﹣HB=NB﹣CN=BC=2OB,

∵OB=2

∴NB﹣FB=2×2=4(是定值),

即当点H在GB的延长线上运动时,NB﹣HB的值不会发生变化.

【点睛】

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相结合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图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

3.已知OP平分∠AOB,∠DCE的顶点C在射线OP上,射线CD交射线OA于点F,射线CE交射线OB于点G.

(1)如图1,若CD⊥OA,CE⊥OB,请直接写出线段CF与CG的数量关系;

(2)如图2,若∠AOB=120o,∠DCE=∠AOC,试判断线段CF与CG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CF=CG;(2)CF=CG,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结论CF=CG,由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即可判断.

(2)结论:CF=CG,作CM⊥OA于M,CN⊥OB于N,证明△CMF≌△CNG,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1)结论:CF=CG;

证明:∵OP平分∠AOB,CF⊥OA,CG⊥OB,

∴CF=CG(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2)CF=CG.理由如下:如图,

过点C作CM⊥OA,CN⊥OB,

∵OP平分∠AOB,CM⊥OA,CN⊥OB,∠AOB=120o,

∴CM=CN(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AOC=∠BOC=60o(角平分线的性质), ∵∠DCE=∠AOC ,

∴∠AOC=∠BOC=∠DCE=60o,

∴∠MCO=90o-60o =30o,∠NCO=90o-60o =30o, ∴∠MCN=30o+30o=60o, ∴∠MCN=∠DCE ,

∵∠MCF=∠MCN-∠DCN ,∠NCG=∠DCE-∠DCN , ∴∠MCF=∠NCG , 在△MCF 和△NCG 中,

CMF CNG CM CN

MCF NCG ∠=∠??

=??∠=∠?

∴△MCF ≌△NCG (ASA ),

∴CF=CG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熟练证明三角形全等 .

4.在四边形 ABCD 中,E 为 BC 边中点.

(Ⅰ)已知:如图,若 AE 平分∠BAD ,∠AED =90°,点 F 为 AD 上一点,AF =AB .求证:(1)△ABE ≌AFE ;(2)AD =AB +CD

(Ⅱ)已知:如图,若 AE 平分∠BAD ,DE 平分∠ADC ,∠AED =120°,点 F ,G 均为 AD 上的点,AF =AB ,GD =CD .求证:(1)△GEF 为等边三角形;(2)AD =AB +

1

2

BC +CD .

【答案】(Ⅰ)(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Ⅱ)(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Ⅰ)(1)运用SAS 证明△ABE ≌AFE 即可;

(2)由(1)得出∠AEB=∠AEF ,BE=EF ,再证明△DEF ≌△DEC (SAS ),得出DF=DC ,即可得出结论;

(Ⅱ)(1)同(Ⅰ)(1)得△ABE ≌△AFE (SAS ),△DGE ≌△DCE (SAS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E=FE ,∠AEB=∠AEF ,CE=GE ,∠CED=∠GED ,进而证明△EFG 是等边三角形;

(2)由△EFG 是等边三角形得出GF=EE=BE=1

2

BC ,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Ⅰ)(1)∵AE 平分∠BAD , ∴∠BAE=∠FAE , 在△ABE 和△AFE 中,

AB AF BAE FAE AE AE ?

∠??

∠??===, ∴△ABE ≌△AFE (SAS ), (2)∵△ABE ≌△AFE , ∴∠AEB=∠AEF ,BE=EF , ∵E 为BC 的中点, ∴BE=CE , ∴FE=CE ,

∵∠AED=∠AEF+∠DEF=90°, ∴∠AEB+∠DEC=90°, ∴∠DEF=∠DEC ,

在△DEF 和△DEC 中,

FE CE DEF DEC DE DE ?

∠??

∠??===, ∴△DEF ≌△DEC (SAS ), ∴DF=DC , ∵AD=AF+DF , ∴AD=AB+CD ;

(Ⅱ)(1)∵E 为BC 的中点, ∴BE=CE=

1

2

BC , 同(Ⅰ)(1)得:△ABE ≌△AFE (SAS ), △DEG ≌△DEC (SAS ),

∴BE=FE ,∠AEB=∠AEF ,CE=GE ,∠CED=∠GED , ∵BE=CE , ∴FE=GE ,

∵∠AED=120°,∠AEB+∠CED=180°-120°=60°, ∴∠AEF+∠GED=60°, ∴∠GEF=60°, ∴△EFG 是等边三角形, (2)∵△EFG 是等边三角形, ∴GF=EF=BE=

1

2BC , ∵AD=AF+FG+GD , ∴AD=AB+CD+1

2

B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BAD=∠CAE=90°,AB=AD ,AE=AC ,AF ⊥CB ,垂足为F . (1)求证:△ABC ≌△ADE ; (2)求∠FAE 的度数; (3)求证:CD=2BF+DE .

【答案】(1)证明见解析;(2)∠FAE=135°;(3)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易证∠BAC=∠DAE ,再由AB=AD ,AE=AC ,根据SAS 即可证得△ABC ≌△ADE ;

(2)已知∠CAE=90°,AC=AE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E=45°,由(1)知△BAC ≌△DA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A=∠E=45°,再求得∠CAF=45°,由∠FAE=∠FAC+∠CAE 即可得∠FAE 的度数;

(3)延长BF 到G ,使得FG=FB ,易证△AFB ≌△AFG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AG ,∠ABF=∠G ,再由△BAC ≌△DAE ,可得AB=AD ,∠CBA=∠EDA ,CB=ED ,所以AG=AD ,∠ABF=∠CDA ,即可得∠G=∠CDA ,利用AAS 证得△CGA ≌△CDA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G=CD ,所以CG=CB+BF+FG=CB+2BF=DE+2BF . 【详解】

(1)∵∠BAD=∠CAE=90°,

∴∠BAC+∠CAD=90°,∠CAD+∠DAE=90°, ∴∠BAC=∠DAE , 在△BAC 和△DAE 中,

AB AD BAC DAE AC AE =??

∠=∠??=?

, ∴△BAC ≌△DAE (SAS ); (2)∵∠CAE=90°,AC=AE , ∴∠E=45°,

由(1)知△BAC ≌△DAE , ∴∠BCA=∠E=45°, ∵AF ⊥BC , ∴∠CFA=90°, ∴∠CAF=45°,

∴∠FAE=∠FAC+∠CAE=45°+90°=135°; (3)延长BF 到G ,使得FG=FB , ∵AF ⊥BG , ∴∠AFG=∠AFB=90°,

在△AFB和△AFG中,

BF F

AFB AFG

AF AF

G

=

?

?

∠=∠

?

?=

?

∴△AFB≌△AFG(SAS),

∴AB=AG,∠ABF=∠G,

∵△BAC≌△DAE,

∴AB=AD,∠CBA=∠EDA,CB=ED,

∴AG=AD,∠ABF=∠CDA,

∴∠G=∠CDA,

在△CGA和△CDA中,

GCA DCA

CGA CDA

AG AD

∠=∠

?

?

∠=∠

?

?=

?

∴△CGA≌△CDA,

∴CG=CD,

∵CG=CB+BF+FG=CB+2BF=DE+2BF,

∴CD=2BF+DE.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第3问需作辅助线,延长BF到G,使得FG=FB,证得△CGA≌△CDA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且

PA=PE,PE交CD于F

(1)证明:PC=PE;

(2)求∠CPE的度数;

(3)如图2,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ABCD,其他条件不变,当∠ABC=120°时,连接CE,试探究线段AP与线段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90°(3)AP=CE

【解析】

【分析】

(1)、根据正方形得出AB=BC,∠ABP=∠CBP=45°,结合PB=PB得出△ABP ≌△CBP,从而得出结论;(2)、根据全等得出∠BAP=∠BCP,∠DAP=∠DCP,根据PA=PE得出∠DAP=∠E,即∠DCP=∠E,易得答案;(3)、首先证明△ABP和△CBP全等,然后得出PA=PC,

∠BAP=∠BCP,然后得出∠DCP=∠E,从而得出∠CPF=∠EDF=60°,然后得出△EPC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出AP=CE.

【详解】

(1)、在正方形ABCD中,AB=BC,∠ABP=∠CBP=45°,

在△ABP和△CBP中,又∵ PB=PB ∴△ABP ≌△CBP(SAS),∴PA=PC,∵PA=PE,

∴PC=PE;

(2)、由(1)知,△ABP≌△CBP,∴∠BAP=∠BCP,∴∠DAP=∠DCP,

∵PA=PE,∴∠DAP=∠E,∴∠DCP=∠E,∵∠CFP=∠EFD(对顶角相等),

∴180°﹣∠PFC﹣∠PCF=180°﹣∠DFE﹣∠E,即∠CPF=∠EDF=90°;

(3)、AP=CE

理由是:在菱形ABCD中,AB=BC,∠ABP=∠CBP,

在△ABP和△CBP中,又∵ PB=PB ∴△ABP≌△CBP(SAS),

∴PA=PC,∠BAP=∠DCP,

∵PA=PE,∴PC=PE,∴∠DAP=∠DCP,∵PA=PC ∴∠DAP=∠E,∴∠DCP=∠E

∵∠CFP=∠EFD(对顶角相等),∴180°﹣∠PFC﹣∠PCF=180°﹣∠DFE﹣∠E,

即∠CPF=∠EDF=180°﹣∠ADC=180°﹣120°=60°,∴△EPC是等边三角形,∴PC=CE,

∴AP=CE

考点:三角形全等的证明

7.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a,b)的坐标满足|a﹣b|+b2﹣8b+16=0.

(1)如图1,求证:OA是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

(2)如图2,过A作OA的垂线,交x轴正半轴于点B,点M、N分别从O、A两点同时出发,在线段OA上以相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不包括点O和点A),过A作AE⊥BM交x轴于点E,连BM、NE,猜想∠ONE与∠NEA之间有何确定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3)如图3,F是y轴正半轴上一个动点,连接FA,过点A作AE⊥AF交x轴正半轴于点E,连接EF,过点F点作∠OFE的角平分线交OA于点H,过点H作HK⊥x轴于点K,求

2HK+EF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答案见解析(3)8

【解析】

【分析】

(1)过点A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则AN=AM,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即可得结论;

(2)如图2,过A作AH平分∠OAB,交BM于点H,则△AOE≌△BAH,可得AH=OE,由已知条件可知ON=AM,∠MOE=∠MAH,可得△ONE≌△AMH,∠ABH=∠OAE,设BM 与NE交于K,则∠MKN=180°﹣2∠ONE=90°﹣∠NEA,即2∠ONE﹣∠NEA=90°;(3)如图3,过H作HM⊥OF,HN⊥EF于M、N,可证△FMH≌△FNH,则FM=FN,同理:NE=EK,先得出OE+OF﹣EF=2HK,再由△APF≌△AQE得PF=EQ,即可得

OE+OF=2OP=8,等量代换即可得2HK+EF的值.

【详解】

解:(1)∵|a﹣b|+b2﹣8b+16=0

∴|a﹣b|+(b﹣4)2=0

∵|a﹣b|≥0,(b﹣4)2≥0

∴|a﹣b|=0,(b﹣4)2=0

∴a=b=4

过点A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则AN=AM

∴OA平分∠MON

即OA是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

(2)过A作AH平分∠OAB,交BM于点H

∴∠OAH=∠HAB=45°

∵BM⊥AE

∴∠ABH=∠OAE

在△AOE 与△BAH 中

OAE ABH

OA AB AOE BAH ==∠∠??=??∠∠?

, ∴△AOE ≌△BAH (ASA ) ∴AH =OE

在△ONE 和△AMH 中

OE AH NOE MAH ON AM =??

∠∠??=?

=, ∴△ONE ≌△AMH (SAS ) ∴∠AMH =∠ONE 设BM 与NE 交于K

∴∠MKN =180°﹣2∠ONE =90°﹣∠NEA ∴2∠ONE ﹣∠NEA =90° (3)过H 作HM ⊥OF ,HN ⊥EF 于

M 、N

可证:△FMH ≌△FNH (SAS ) ∴FM =FN 同理:NE =EK ∴OE+OF ﹣EF =2HK

过A 作AP ⊥y 轴于P ,AQ ⊥x 轴于Q 可证:△APF ≌△AQE (SAS ) ∴PF =EQ ∴OE+OF =2OP =8 ∴2HK+EF =OE+OF =8 【点睛】

本题考查非负数的性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8.如图,在ABC ?中,903, 7C AC BC ∠=?==,,点D 是BC 边上的动点,连接

AD ,以AD 为斜边在AD 的下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E . (1)填空:ABC ?的面积等于 ;

(2)连接CE ,求证:CE 是ACB ∠的平分线;

(3)点O 在BC 边上,且1CO =, 当D 从点O 出发运动至点B 停止时,求点E 相应的运动路程.

【答案】(1)21

2

;(2)证明见解析;(3)32【解析】 【分析】

(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直接计算可得;

(2)如图所示作出辅助线,证明△AEM ≌△DEN (AAS ),得到ME=NE ,即可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证明;

(3)由(2)可知点E 在∠ACB 的平分线上,当点D 向点B 运动时,点E 的路径为一条直线,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N=1

()2

AC CD +,根据CD 的长度计算出CE 的长度即可. 【详解】

解:(1)903, 7C AC BC ∠=?==,

∴112137222ABC

S

AC BC =

?=??=, 故答案为:21

2

(2)连接CE ,过点E 作EM ⊥AC 于点M ,作EN ⊥BC 于点N , ∴∠EMA=∠END=90°, 又∵∠ACB=90°, ∴∠MEN=90°, ∴∠MED+∠DEN=90°, ∵△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D=90°,AE=DE ∴∠AEM+∠MED=90°, ∴∠AEM=∠DEN ∴在△AEM 与△DEN 中,

∠EMA=∠END=90°,∠AEM=∠DEN ,AE=DE

∴△AEM≌△DEN(AAS)

∴ME=NE

∴点E在∠ACB的平分线上,

即CE是ACB

∠的平分线

(3)由(2)可知,点E在∠ACB的平分线上,

∴当点D向点B运动时,点E的路径为一条直线,∵△AEM≌△DEN

∴AM=DN,

即AC-CM=CN-CD

在Rt△CME与Rt△CNE中,CE=CE,ME=NE,

∴Rt△CME≌Rt△CNE(HL)

∴CM=CN

∴CN=1

() 2

AC CD

+,

又∵∠MCE=∠NCE=45°,∠CME=90°,

∴CE=

2

2()

2

CN AC CD

=+,

当AC=3,CD=CO=1时,

CE=2

(31)22

+=

当AC=3,CD=CB=7时,

CE=2

(37)52

+=

∴点E的运动路程为:522232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综合证明题,涉及角平分线的判定,几何中动点问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综合运用上述知识点.

9.如图,在ABC ?中,5BC = ,高AD 、BE 相交于点O , 2

3

BD CD = ,且AE BE = . (1)求线段 AO 的长;

(2)动点 P 从点 O 出发,沿线段 OA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 A 运动,动点 Q 从 点 B 出发沿射线BC 以每秒 4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P Q 两点同时出发,当点 P 到达 A 点时,,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 P 的运动时间为 t 秒,POQ ?的面积为 S ,请用含t 的式子表示 S ,并直接写出相应的 t 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点 F 是直线AC 上的一点且 CF BO =.是否存在t 值,使以点

,,B O P 为顶 点的三角形与以点 ,,F C Q 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

件的 t 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5;(2)①当点Q 在线段BD 上时,24QD t =-,t 的取值范围是

102t <<

;②当点Q 在射线DC 上时,42QD t =-,,t 的取值范围是1

52

t <≤;(3)存在,1t =或5

3

. 【解析】 【分析】

(1)只要证明△AOE ≌△BCE 即可解决问题;

(2)分两种情形讨论求解即可①当点Q 在线段BD 上时,QD=2-4t ,②当点Q 在射线DC 上时,DQ=4t-2时;

(3)分两种情形求解即可①如图2中,当OP=CQ 时,BOP ≌△FCQ .②如图3中,当OP=CQ 时,△BOP ≌△FCQ ; 【详解】

解:(1)∵AD 是高,∴90ADC ∠= ∵BE 是高,∴90AEB BEC ∠=∠=

∴90EAO ACD ∠+∠=,90EBC ECB ∠+∠=, ∴EAO EBC ∠=∠ 在AOE ?和BCE ?中,

EAO EBC AE BE

AEO BEC

∠=∠

?

?

=

?

?∠=∠

?

∴AOE

?≌BCE

?

∴5

AO BC

==;

2)∵

2

3

BD CD

=,=5

BC

∴=2

BD,=3

CD,

根据题意,OP t

=,4

BQ t

=,

①当点Q在线段BD上时,24

QD t

=-,

∴2

1

(24)2

2

S t t t t

=-=-+,t的取值范围是

1

2

t<<.

②当点Q在射线DC上时,42

QD t

=-,

∴2

1

(42)2

2

S t t t t

=-=-,t的取值范围是

1

5

2

t<≤

(3)存在.

①如图2中,当OP=CQ时,∵OB=CF,∠POB=∠FCQ,∴△BOP≌△FCQ.

∴CQ=OP,

∴5-4t═t,

解得t=1,

②如图3中,当OP=CQ时,∵OB=CF,∠POB=∠FCQ,∴△BOP≌△FCQ.

∴CQ=OP,

∴4t-5=t,

解得t=

53

. 综上所述,t=1或5

3

s 时,△BOP 与△FCQ 全等.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0.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090BAC ∠=,点D 是直线BC 上的一个动点(点

D 与点B C 、不重合),以AD 为腰作等腰直角AD

E ?,连接CE .

(1)如图①,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直接写出,BC CE 的位置关系,线段,BC CD ,

CE 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②,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试判断线段BC ,CE 的位置关系,线段

,,BC CD 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③,当点D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时,试判断线段,BC CE 的位置关系,线段

,,BC CD 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BC CE ⊥,CE BC CD =+,理由见解析;(3)

,BC CE CD BC CE ⊥=+,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条件AB=AC ,∠BAC=90°,AD=AE ,∠DAE=90°,判定△ABD ≌△ACE (SAS ),利用两角的和即可得出BC CE ⊥;利用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出BC CE CD =+;

(2)同(1)的方法根据SAS 证明△ABD ≌△ACE ,得出BD=CE ,∠ACE=∠ABD ,从而得出结论;

(3)先根据SAS 证明△ABD ≌△ACE ,得出ADB AEC ∠=∠,BD CE =,从而得出结论. 【详解】

(1)∵△ABC 、△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C ,AE =AD , 在△△ABD 和△ACE 中

90AB AC BAC DAE AD AE ??

∠∠=????

=== , ∴△ABD ≌△ACE (SAS ), ∴∠B =∠ACE ,BD=CE, 又∵△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B=90?,

∴∠ACE +∠ACB=90?,即BC CE ⊥, ∵BC=BD+CD, BD=CE , ∴BC CE CD =+;

(2)BC CE ⊥,CE BC CD =+,理由如下: ∵ABC ?、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0

,,90AB AC AD AE BAC DAE ==∠=∠=, ∴BAC DAC DAE DAC ∠+∠=∠+∠ 即BAD CAE ∠=∠, 在ABD ?和ACE ?中

AB AC BAD CAE AD AE ??

∠=∠???

== ∴()ABD ACE SAS ??? ∴BD CE = ∵BD BC CD =+ ∴CE BC CD =+, ∴ABD ACE ∠=∠, ∵090ABD ACE ∠+∠= ∴090ACE ACB ∠+∠= ∴BC CE ⊥.

(3),BC CE CD BC CE ⊥=+,理由如下: ∵ABC 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0

,,90AB AC AD AE BAC DAE ==∠=∠=,

∴BAC BAE DAE BAE ∠-∠=∠-∠,即BAD CAE ∠=∠, 在ABD ?和ACE ?中

AB AC BAD CAE AD AE ??

∠=∠???

== ∴()ABD ACE SAS ???,

∴ADB AEC ∠=∠,BD CE =, ∵CD BD BC =+, ∴CD CE BC =+,

∵090ADE AED ∠+∠=,即090ADB CDE AED ∠+∠+∠= ∴090AEC CDE AED ∠+∠+∠=, ∴090DCE ∠=,即BC CE ⊥. 【点睛】

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解题关键是根据利用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三角形全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全套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班级姓名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 1.下图分别是小华从什么方向看到的,请填一填。 2.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如下图,至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3. 从左面看有()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有()个正方形,从正面看有()个正方形。 4.若干小方块堆在一起,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1)搭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要用()块小方块。 (2)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最多要用()块小方块。 5. (1)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2)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3)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二、“对号入座”选一选。(选择正 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2.用5个同样大的正方形体摆一摆,要求从正面看到,从左面看到,从上面看到 ,下面摆法中()符合要求。 3.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形状是 ,从上面看形状是,共有()种搭法。 .6 C 三、连一连。 1. 从正面看从右面看从上面看 2.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3.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4.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四、摆一摆、画一画。 1.摆一摆,用方格纸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2.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单元自测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认真思考,正确填空。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 ),最大的因数是(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其中最小的倍数是( ) 2.写出符合要求的最小三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既是2和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3.要使17□50同是被2、3、5的倍数,□最大能填( )最小能填( )。 的因数有( )这些因数中,(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奇数,个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写作( )。 6.3007至少要加上( )就是3的倍数。 7. 如果a 的最大因数是19,b 的最小倍数是1,则a+b 的和的所有因数有( )a-b 的差的所有因数有( ) 8.有因数3,也是2和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 9.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5,这三个奇数分别是( )、( )和( )。 二、仔细推敲、辨析正误。(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既是质数也是偶数。 ( ) 2.一个合数最少有3个因数。 ( ) 3.因为36÷9=4,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4.A ÷B=5,所以A 是B 的倍数,B 是A 的因数。 ( ) 5.在五个连续的自然数中,必有一个是5的倍数。 ( ) 6.523的个位上是3,所以523是3的倍数。 ( ) 7.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 ) 8.一个数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个位上一定是0。 ( )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老师相信 你一定又有新的收获吧,快来检验一下吧!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单元测试题

1. 2. 3. 4. 5. 6. 7. 9.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每题 3分,共30分) 下列命题中:①两个全等三角形合在一起是一个轴对称图形;②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 底边上的中线;③等边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就是这边的垂直平分线;④一条线段可以看着 是以它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A . 1 个 B . 2 个 C . 下列图形中:①平行四边形;②有一个角是 形.其中是轴对称图形有( )个 A . 1 个 B . 2 个 C . .正确的说法有( )个 3个 D . 4个 30。的直角三角形;③长方形;④等腰三 角 已知/ AOB = 30 °,点P 在/ AOB 的内部,P 与P 关于OA 对称,P ?与P 关于OB 对称, 则厶P 1OP 2是 A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如图:等边三角形 / APE 的度数是 A . 45 ° C . 60 ° 等腰梯形两底长为 的底角是( ) A . 45 ° B .顶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AB C 中,B D = C E , AD 与BE 相交于点P ,则 ( ) 4cm 和 10cm , 度? B . 55 ° D . 75 ° 面积为21cm 2,则 这个梯形较小 D B . 30 ° D . 90 ° 已知点P 在线段AB 的中垂线上, A . PA+PB > QA+QB 占 八 、、 C . 60 ° Q 在线段AB 的中垂线外,则 B . PA+PB v QA+QB D .不能确定 D . PA+PB = QA+QB 已知△ ABC 与厶A 1B 1C 1关于直线 MN 对称,且 BC 与B 1C 1交与直线 MN 上一点 0, 则 ( A .点O 是BC 的中点 C .线段OA 与OA 1关于直线 D .以上都不对 如图:已知/ AOP= / BOP=15 PD 丄 OA , A . 4 C . 2 B .点O 是B 1 C 1的中点 MN 对称 若 PC=4,贝U PD= B . 3 D . 1 ,PC // OA , ( ) / 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 P 到OA 的距离 为5, Q 是OB 上任一点,则 ( ) A . PQ > 5 B . PQ> 5 C . PQ v 5 D . PQ<5 10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15cm ,其中一边长为3cm . A . 3cm 或 5cm B . 3cm 或 7cm C . 3cm A D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长为 D . 5cm 二、填空题(每空 3分,共18分) 11 .已知点P (1, a )与Q (b , 2)关于x 轴成轴对称,又有点 Q (b , 2)与点M (m , n ) 关于y 轴成轴对称,则 m — n 的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初中数学轴对称图形知识点加习题总结

知识点1 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 知识点2 对称轴的性质 1.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2.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3.在轴对称图形中,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图形对称 例1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例2.推理游戏:下面应该是什么图形?

知识点3线段垂直平分线定义及其性质 定义:经过某一条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性质1.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 2.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例3.如图,直线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P为直线CD上的一点,已知线段PA=6,则线段PB的长度为() A.3 B.5 C.6 D.8 解析:∵直线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PB=PA, ∵PA=6, ∴PB=6. 答案C. 例4如图所示,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ED=CD B.∠DAC=∠B

C .∠C >2∠B D .∠B+∠ADE=90° 分析:∵DE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AD=BD . ∴∠B=∠BAD,∠ADE=∠BDE. ∴∠B+∠ADE=90° 答案D 课堂练习1 1.点A ,B 关于直线a 对称,P 是直线a 上的任意一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直线AB 与直线a 垂直 B .直线a 是点A 和点B 的对称轴 C .线段PA 与线段PB 相等 D .若PA=PB ,则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 2.三角形中到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 ) A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 .三条高的交点 C .三条中线的交点 D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3.已知A 和B 两点在线段EF 的中垂线上,且∠EAF=100°,∠EBF=70°,则∠AEB 等于( ) A 、95° B 、15° C 、95°或15° D 、170°或30° 4.已知:如图,线段AB 垂直平分线段CD 则AC = 。若线段AB,CD 互相垂直平分,则AC= 。 A B C O D O A B D C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 40分钟满分:100 一、填空。(每空1分,共23分) 1、9.87升=()毫升27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容积单位。 (1)小朋友每天要饮水1100()(2)一瓶洗发液约有500() (3)小军家每月用去食用油6()(4)一桶酸牛奶约有1.25() 3、最小自然数是(),最小奇数是(),最小质数是(),最小合数是(),用这四个数组成一个最大四位数是()。 4、长方体是()个面,()条棱,()个顶点。 5、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最大三位数是()。 6、千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个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是()。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36cm,它的体积是(),表面积是()。 8、3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6,这3个偶数分别是()、()、()。 9、一根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是4.5立方分米,横截面的面积是0.5立方分米,木料的长有()分米。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0是所以有非0自然数的因数。() 2、一个自然数,如果不是质数,就一定是合数。() 3、2是偶数,也是质数;9是奇数,也是合数。() 4、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的约数大。() 5、个位上是0的多位数一定有因数2和5.。() 6、有9÷6=1.5的算式中,6能够整除9。() 7、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8、两个奇数的和还是奇数。()

9、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10、一个长方体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一只水桶可以装15升水,就是说水桶()是15升。 A、容积 B、容量 C、体积 2、用棱长为1cm的正方体小木块,拼成一个较大正方体,需要这样的小木块()个。 A、2 B、4 C、8 3、两个质数的和是()。 A、奇数 B、偶数 C、奇数或偶数 4、表示鱼缸中金鱼条数的数是()。 A、奇数 B、分数 C、自然数 5、物体所占()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A、空间 B、位置 C、面积 6、把一根长方体的木料,等分成2段,表面积增加了()。 A、1个面 B、2个面 C、4个面 7、421减去(),就能被2、3、5分别整除。 A、1 B、11 C、21 8、1.5立方米=()立方分米 A、15 B、150 C、1500 9、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表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 A、2 B、4 C、8 10、一本数学书的体积约是150() A、立方米 B、立方分米 C、立方厘米 四、按要求解答下列各题。(17分)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案例二: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搭石》(第二课时)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搭石》(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张媛媛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赏析语言。感受叠词的节奏美和蕴含的情感;赏析全文质朴的文风与搭石、乡亲们朴实民风的关系。 ▲感受作者的选材之妙,并学会运用。 2 、教学设计 第一模块:梳理脉络 默读课文回顾关于搭石的几个场景。 第二模块:体会“语言之妙” 。 ①精美叠词的妙用 出示“协调有序走搭石”一段文字,体会叠词的节奏美和传达的情感。 ②朴实文风的妙用 用词语试着概括其他场景的语言风格。(朴实)思考原因:朴实的搭石,朴实的乡亲们,唯有这样朴实的语言才符合他们的本色。读课文,体会质朴语言中的深情。 第三模块:体会“选材之妙” 读各个场景,思考每个场景发生的事情是否是偶然的,个别的现象。总结作者选择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乡亲们看来理所当然的平常事,但是其中却蕴含着美好的情感。 第四模块:练习应用 回忆自己身边的平常事及事中蕴含的真情。说一说,然后写一个小片段。集体交流。

第五模块:总结升华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总结这篇文章的作者刘章先生写下此文的用意:他用文字传达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好,更提醒我们岁月在变,生活在变,但是有一种东西永远不变,那就是所有质朴纯真的情意。 【教学反思】 这是第二课时的教学,第一课时是带领学生深入地感知内容,感受情感,这一课时的重点则放在作者的表达方面。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定为赏析语言和学习运用两个方面,目标更加明确和细化。通过进一步深入地解读教材,发现“一行人走搭石”这一段在写作上的特点鲜明突出,但并不能代表全文的写作风格。通过细致揣摩,我发现这一段的用意是用精美的词句体现搭石“看得见”的美,但其他更多的场景在写法上、文风上,却是以淳朴、朴素的语言来表现看不见的美。因为搭石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因为乡亲们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所以这样无需雕琢的搭石、这样淳朴的乡亲们,唯有用朴实的语言来描写才最恰当。基于此,我的教学设计的理念之一便是引领学生学会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另外,在本文的选材上也通过举一反三引导孩子们明白作者选材的用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与生活对接,搜寻记忆中的平凡小事和其中蕴含的真情意。整堂课在问题的设计上我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使之紧紧围绕作者的写作方法和特点。 授课结束,回顾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并通过和学生的课后交流,发现学生们习惯了关注课文的内容,对作者的表达方法却较少关注,这是因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重“内容”而轻“表达”的结果。内容的东西往往是显而易见的,而表达确是需要反复研读,揣摩和思量的,如果我们能从每篇课文中和学生一起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写作特点,长期熏修,那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随着每一篇课文的学习而得到提高。

[初中数学]画轴对称图形教案 人教版

13.2画轴对称图形 第1课时画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理解图形轴对称变换的性质. 2.能按要求作出一个平面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 教学重点 画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轴对称变换的性质.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与轴对称现象有关的美丽图案.如:剪纸艺术、服饰文化、几何图案、花边艺术等. 欣赏美丽图案,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1.自学教材第67至68页. 2.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活动一: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一个图形,将这张纸对折,描图后,再打开这张纸,你能发现什么现象? 展示点评:(1)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和原图形有何关系?对称轴在吗?这两个图形全等吗? (2)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点与原图形上的点有何关系? 小组讨论: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有何关系? 反思小结: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与它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的形状、大小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跟踪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探究点二画轴对称图形 活动二: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画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展示点评:(1)三角形关于直线l 的对称图形是什么形状? (2)三角形的轴对称图形可以由哪几个点确定? (3)如何作一个已知点的对称点? 小组讨论: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反思小结: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对于某些图形,只要画出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跟踪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与它成轴对称的另一个图形,两个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3.画轴对称图形的一般方法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实际问题―→轴对称变换的性质――→应用 画轴对称图形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1.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然后用笔尖在上面扎出“B ”,再把它铺平,你可见到的是( C ) A. B. C. D. 2.把图中实线部分补成以虚线l 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看看会得到什么图案. 解:作图略,是蝴蝶. 3.如图,由三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你在图中补画一个小正方形,使补画后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 ,第2题图) ,)第3题图 答: ●布置作业,巩固目标教学难点 1.上交作业 教科书习题13.2第1题. 2.课后作业 见《学生用书》.

初中数学:《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练习(有答案)

初中数学:《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练习 一、扫描与聚集 1.我国的文字非常讲究对称美,下列四个图案,有别于其余三个图案是()A.B. C.D. 2.下列图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直角三角形B.正方形C.半圆D.等腰三角形 3.观察图中的汽车商标,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为() A.2 B.3 C.4 D.5 4.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2cm和5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9cm B.12cm C.9cm或12cm D.在9cm或12cm之间 5.在等边三角形ABC中,CD是∠ACB的平分线,过D作DE∥BC交AC于E,若△ABC 的边长为a,则△ADE的周长为() A.2a B.C.1.5a D.a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就是它的顶角平分线 B.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就是底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一部分 C.一条线段是以它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D.两个三角形能够重合,它们一定是轴对称的 7.在等腰△ABC中,AB=AC,BE、CD分别是底角的平分线,DE∥BC,图中等腰三角形有()

A.3个B.4个C.5个D.6个 8.如图,AB=AC,∠A=36°,∠1=∠2,∠ADE=∠EDB,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 A.3 B.4 C.5 D.6 9.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成的角等于() A.顶角B.顶角的一半C.底角的一半D.底角的2倍 10.已知:在△ABC中,AB=AC,O为不同于A的一点,且OB=OC,则直线AO与底边BC的关系为() A.平行B.AO垂直且平分BC C.斜交D.AO垂直但不平分BC 二、思考与表达 11.如图,是从镜中看到的一串数字,这串数字应为. 12.如图所示,在△ABC中,DE是AC的中垂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是cm. 13.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4cm,则腰长x的取值范围是. 14.五角星有条对称轴.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测试题

二年级数学习题集 《数据收集整理》 一、下面的统计表记录的是二年级(1)班同学的课余生活情况: 1.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的人最多。 2.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打游戏机的人数比喜欢读课外书的多()人。 3.你在课余时间喜欢()。 4.看了上面的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想给同学们提那些建议? 二、调查全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玩具。

1.最喜欢()的人数最多,最喜欢()的人数最少。 2.我喜欢()玩具,喜欢这种玩具的有()人。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4.玩具厂要生产玩具,请你根据调查结果,建议玩具厂多生产哪种玩具,为什么? 表内除法(一) 一、下面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一)()

(二)() (三)() (四)() 考查目的:使学生从直观上认识平均分的特点:每份分得同样多。 解析:这道题目对于学生来讲应该是最基础的题目,从图上可以很明确看出第一种是把8分成了3,3,2;第三种是把14分成了3,3,3,3,2;第四种是把19分成了5,9,5。只有第二种是把8分成了4和4,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 答案:(一)× (二)√ (三)× (四)× 二、圈一圈,分一分。 (一)分桃子 1.把16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个。

2.把16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个。 3.把16个桃子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个。(二)分苹果 1.把()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个。 2.把()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 3.把()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个。 4.把()个苹果,平均分成9份,每份()个。 5.把()个苹果,平均分成18份,每份()个。 三、看图填一填。 (一)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D C B A 第14题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下列几何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条数大于1的有( ) 长方形; ⑵正方形; ⑶圆; ⑷三角形; ⑸线段; ⑹射线; ⑺直线.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一个图形都有对称轴 B.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 C.若△ABC 与△DEF 成轴对称,则△ABC ≌△DEF D.点A ,点B 在直线L 两旁,且AB 与直线L 交于点O ,若AO =BO ,则点A 与点B 关于直线L 对称 3.如图所示是一只停泊在平静水面的小船,它的“倒影”应是图中的( )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A (2,-1),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 ) A.(-2,-1) B.(-2,1) C.(2,1) D.(1,-2) 5.已知点A 的坐标为(1,4),则点A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为( ) B. -1 C. 4 A. 1 D. -4 6.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 A.过顶点的直线 B.底边上的高 C.底边的中线 D.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7.已知点A (-2,1)与点B 关于直线x =1成轴对称,则点B 的坐标为( ) A.(4,1) B.(4,-1) C.(-4,1) D.(-4,-1) 8.已知点P (1,a )与Q (b ,2)关于x 轴成轴对称,又有点Q (b ,2)与 点M (m ,n )关于y 轴成轴对称,则m -n 的值为( ) A 3 B.-3 C. 1 D. -1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A.65°,65° B.50°,80° C.65°,65°或50°,80° D.50°,50° 10.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30° B. 150° C. 30°或150° D.12° 11.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6cm ,一腰上的中线把周长分成两部分的差为2cm ,则腰长为( ) A. 4cm B. 8cm C. 4cm 或8cm D. 以上都不对 12.已知∠AOB =30°,点P 在∠AOB 的内部,点P1和点P 关于OA 对称,点P2和点P 关于OB 对称,则P1、O 、P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 条对称轴. 14.如图,如果△A1B1C1与△ABC 关于y 轴对称,那么点A 的对应点A1的坐标为 15.是某时刻在镜子中看到准确时钟的情况,则实际时间是 . 16.=30°,点P 在OA 上,且OP =2,点P 关于直线OB 的对称点是Q ,则= . PQ 17.30°,腰长是4cm ,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 18.点1,2)关于直线y =1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关于直线x =1对称的的坐标是 . 19.三角形三内角度数之比为1∶2∶3,最大边长是8cm ,则最小边的长

整理初中数学轴对称教案

文件编号: 31-13-3C -46-19 整理人 尼克 初中数学轴对称教案

《轴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 会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 知道两个图形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时,成轴对称. 4. 会找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时的对称轴、对称点. 5. 知道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2.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认真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丰富的轴对称现象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2.在探究的过程中,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学生具有一些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轴对称)、对称点 教学过程与流程设计 1.观察图形,认识轴对称图形

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就剪出了美丽的窗花.观察得到的窗花,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特点?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过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课堂练习1: 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你能指出它的对称轴吗? 2.观察,认识图形关于轴对称 观察下面的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像上面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折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课堂练习2: 下面给出的每幅图形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的吗?如果是,使者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并找出一对对称点. 3.自己动手,小组合作,探究两个图形对称的性质,学习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如图,△ABC 和△A ′B ′C ′关于直线MN 对称,点A ′、B ′、C ′分别是点A 、B 、C 的对称点,线段A A ′、B B ′、CC ′与直线MN 有什么关系? 简单证明你的结 论. A A ′ M P

初中数学轴对称题型练习题

轴 对称题型举例 【知识框架】 【教学建议】 一、关于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讲清、讲透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区别和联系: 1、轴对称:两个图形→关于直线(成轴)对称 2、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左右两部分→重合 3、对称轴问题:图形上讲是一条直线(细扣概念类题) 4、辩证看概念:分、合思想 二、注重动手操作:(画图,保留作图痕迹) 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作图步骤→作图痕迹→理论依据 3、线段和最短问题:理论依据→几何证明 3、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画法: 三、注重符号语言的使用的规范教学: 如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运用时的书写。 运用 判定 性质 画法 逆定理定理

四:三条教学主线: 一是边方面:等角对等边→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转化→求三角形的周长; 二是角方面: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内角和→求角的度数; 三是实践操作:尺规作图→定理、公理运用。 五:多归纳、多强化: 比如:x 轴、y 轴对称点问题,可以归纳为:关于什么轴对称,什么坐标不变,另一坐标互为相反数。帮助学生理解,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画出草图分析。 【题型举例】 1 相等。 2.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O 是△ABC 内一点,且 OB =OC ,求证:AO ⊥B C. 3、(1)在图1中画出?ABC 的轴对称图形;(2)如图2,在直线l 上确定一个点P ,使得PA +PB 的值最小;(3)如图3,在直线l 上确定一个点P ,使得 PA =PB 。 图1 图2 图3 4、如图:某地有两所大学和两条相交叉的公路,(点M ,N 表示大学,AO ,BO 表示公路).现计划修建一座物资仓库,希望仓库到两所大学的距离相等,到两条公路的距离也相等。你能确定仓库应该建在什么位置吗?在所给的图形中画出你的设计方案。(用尺规作图) 5、某班举行文艺晚会,桌子摆成两直条(如图中的AO ,BO ),AO 桌面上摆满了桔子,BO 桌面上摆满了唐果,坐在C 处的学生小明先拿桔子再拿唐果,然后回到座位,请你帮助他设计一条行走路线,使其所走的总路程最短?(要求:尺规作图,并写出作法) 6、如图,EFGH 是一个长方形的弹子球台面,有黑白两球分别位于A 、B 两点的位置. (1)试问:怎样撞击黑球A ,使黑球A 先碰撞台边EF 反弹后再撞击白球B ? (2)怎样撞击黑球A ,使黑球先碰撞台边GH 反弹后再击台边EF ,最后击白球B ? 7、如图1,∠BAC =110°若MP 和NQ 分别垂直平分AB 和AC ,则∠PAQ 的度数是( ) ° B . 40° C . 50° D . 60° 8、如图2,ABC △中,∠ACB =o 100,AC =AE ,BC =BD ,则∠DCE 的度数为( )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一填。 1.50以内9的倍数有(),100以内19的倍数有()。 2.25的因数有( ),65的因数有()。 3.()既是9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从199起,连续写5个奇数(),从388起,连续写5个偶数() 5.10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6.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 奇数+偶数=(??? ) 7.24=1×24=2×()=()×()=()×() 8.在0、1、0.8、25.2、35、-4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 9.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10.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2.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4.3、4、5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成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5.合数都是2的倍数。() 6.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7.3×0.4=1.2 ,3是1.2的因数。() 8.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2.自然数包括()。 A.质数、合数 B.因数和倍数 C.奇数和偶数 3.2是最小的()。 A.合数 B.质数 C.自然数 D.偶数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轴对称》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圆 B.正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长方形 3.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4cm 和9cm ,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7cm B .22cm C .17cm 或22cm D .18cm 4. 小明从镜子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像如图所示,实际时间是( ) A 、21:10 B 、10:21 C 、10:51 D 、12:01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是关于某直线对称的 C.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则这两个图形一定分别位于这条直线的两侧 D.有一条公共边变得两个全等三角形关于公共边所在的直线对称 6.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为2cm ,则斜边的长为( ). A .2cm B .4cm C .6cm D .8cm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 ) A.80° B.20° C.80°或20° D.不能确定 8. 点M (1,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1,-2) B .(-1,2) C .(1,-2) D .(2,-1) 9.如图,在已知△ABC 中,AB=AC , BD=DC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BAC=∠B B.∠1=∠2 C.AD ⊥BC D.∠B=∠C 10.到△ABC 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到的点是( ) 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高线的交点 D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6分) 1. 已知点A (x ,-4)与点B (3,y )关于y 轴对称,那么x +y 的值为_______. 2.如果点P (4,-5)和点Q(a ,b)关于y 轴对称,则a =_____,b=____。 3.点(-2,1)点关于x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_ _;关于y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_ _。 4.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等于100°,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_ _。 5.已知△ABC 中∠ACB=90°,CD ⊥AB 于点D ,∠A=30°,BC=2cm ,则AD=__ __

初中数学轴对称题型练习题

轴对称题型举例 【知识框架】 【教学建议】 一、关于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讲清、讲透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区别和联系: 1、轴对称:两个图形→关于直线(成轴)对称 2、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左右两部分→重合 3、对称轴问题:图形上讲是一条直线(细扣概念类题) 4、辩证看概念:分、合思想 二、注重动手操作:(画图,保留作图痕迹) 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作图步骤→作图痕迹→理论依据 3、线段和最短问题:理论依据→几何证明 3、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画法: 三、注重符号语言的使用的规范教学: 如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运用时的书写。 运用 判定 性质 画法 逆定理定理

四:三条教学主线: 一是边方面:等角对等边→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转化→求三角形的周长; 二是角方面: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内角和→求角的度数; 三是实践操作:尺规作图→定理、公理运用。 五:多归纳、多强化: 比如:x 轴、y 轴对称点问题,可以归纳为:关于什么轴对称,什么坐标不变,另一坐标互为相反数。帮助学生理解,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画出草图分析。 【题型举例】 1、求证: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2.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O 是△ABC 内一点,且OB =OC ,求证:AO ⊥ B C. 3、(1)在图1中画出?ABC 的轴对称图形;(2)如图2,在直线l 上确定一个点P ,使得 PA +PB 的值最小;(3)如图3,在直线l 上确定一个点P ,使得PA =PB 。 图1 图2 图3 B B l A B l A B

初二数学轴对称练习题

初二数学轴对称练习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Q(3,2),请在x轴和y轴上分别找到M点和N点,使四边形PQMN周长最小. (1)作出M点和N点. (2)求出M点和N点的坐标. 2.如图2,在△ABC中,∠BAC=60°,∠ACB=40°,P、Q分别在BC、CA上,并且AP、BQ分别为∠BAC、∠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BQ+AQ=AB+BP. 图2 3.已知:如图3,AD是∠BAC的平分线,∠B=∠EAC,EF⊥AD于F. 求证:EF平分∠AEB. 图3 4.已知:如图4,在ΔABC中,CE是角平分线,EG∥BC,交AC边于F,交∠ACB的外角(∠ACD)的平分线于G,探究线段EF与FG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图4 5.如图5,过线段AB的两个端点作射线AM,BN,使AM∥BN,请按以下步骤画图并回答.(1)画∠MAB、∠NBA的平分线交于点E,∠AEB是什么角 (2)过点E任作一线段交AM于点D,交BN于点C.观察线段DE、CE,有什么发现请证明你的猜想. (3)试猜想AD,BC与AB有什么数量关系

图5 6.已知:如图7-11,ΔABC中,AB=AC,∠A=100°,BE平分∠B交AC于E.(1)求证:BC=AE+BE; (2)探究:若∠A=108°,那么BC等于哪两条线段长的和呢试证明之. 图5 7.如图6,已知ΔABC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在边BC、AC上,且CD=CE,连接DE 并延长至点F,使EF=AE,连接AF、BE和CF. (1)请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用符号“≌”表示,并加以证明; (2)求证:AF=BD. 图6 8.已知:如图7,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CD∥AB,BC=6cm,∠BAD=30°,∠B=90°.求CD的长______. 图7 9.(1)如图8,点O是线段AD的中点,分别以AO和DO为边在线段AD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和等边三角形OCD,连接AC和BD,相交于点E,连接BC,求∠AEB的大小; 图8 (2)如图9,△OAB固定不动,保持△OCD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OCD绕着点O旋转(△OAB和△OCD不能重叠),求∠AEB的大小. 图9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4-2015年度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班级姓名 一、填一填。 以内9的倍数有(),100以内19的倍数有()。 的因数有( ),65的因数有()。 3.()既是9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从199起,连续写5个奇数(),从388起,连续写5个偶数() 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6.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 奇数+偶数=(??? ) =1×24=2×()=()×()=()×() 8.在0、1、、、35、-4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 9.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 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10.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2.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4、5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成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5.合数都是2的倍数。() 6.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 ,3是的因数。()

8.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 和9 和70 和100 和60 2.自然数包括( )。 A.质数、合数 B.因数和倍数 C.奇数和偶数 是最小的( )。 A.合数 B.质数 C.自然数 D.偶数 4.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积一定是( )。 A.奇数 B.偶数 C.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一个奇数要( ),结果才能是偶数。 A.乘3 B.加2 C.减1 6.一个合数,它是由两个不同的质数相乘得来的,这个合数至少有( )因数。 D.不能确定 四、找一找、连一连。 五、想一想,写一写。 1.写出下面每个数的因数,然后再写出每个数的倍数(至少写4 个)。 9 因数: 倍数:

初二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轴对称图形》课后练习 1.如图,我国主要银行的商标设计基本上都融入了中国古代钱币的图案,下图中我国四大银行的商标图案中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④①②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 B.有一个角为45o的直角三角形 C.有一个内角为30o,一个内角为120o的三角形 D.有一个内角为30o的直角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 A.过顶点的直线 B.顶角的平分线 C.底边的垂直平分线 D.腰上的高 4.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角B.等边三角形 C.线段 D.不等边三角形 5.正五角星的对称轴的条数是( ) A.1条B.2条C.5条 D.10条

6.下列图形中有4条对称轴的是( ) A.平行四边形B.矩形 C.正方形D.菱形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全等三角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B.直角三角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C.轴对称图形是由两个图形组成的 D.等边三角形是有三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8.如图,ΔABC和ΔA’B’C’关于直线对称,下列 结论中: ①ΔABC≌ΔA’B’C’; ②∠BAC’≌∠B’AC; ③l垂直平分CC’; ④直线BC和B’C’的交点不一定在l上,正确的有( ) A.4个B.3个 C.2个D.1个 9.如图,∠AOB内一点P,P1、P2分别是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交OA于M,交OB于N,若P1P2 = 5cm,则ΔPMN的周长是(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长为()

初中七年级数学轴对称

7年级下复习轴对称 一、知识点 1、关于“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认识 ⑴轴对称图形:如果_____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________,那么这个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_____。 ⑵轴对称:对于____个图形,如果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________,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__________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⑴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3、角平分线的性质 ⑴角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 ⑵角平分线上的点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4、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和识别 ⑴等腰三角形的两个_____________相等(简写成“________________”) ⑵等腰三角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互相重合(简称为“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________也相等(简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和识别 ⑴等边三角形的各____相等,各____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________ ⑵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三角形 ⑶有一个角是60°的____________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一、选择题 1.下列几何图形中,○1线段○2角○3直角三角形○4半圆,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图9-19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4个B.3个C.2个D.1个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经过线段中点的直线是该线段的对称轴 B.若两条线段相等,那么这两条线段关于某直线对称 C.若两条线段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这两条线段相等 D.锐角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 B.有一个角是45°的直角三角形. C.有两个角分别是50°和80°的三角形 D.平行四边形.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 A.25°B.40°C.25°或40°D.不确定. 6.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5,一边长为11,那么腰长为( ) A.11 B.7 C.14 D.7或11 7.若三角形中最大内角是6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不等边三角形D.不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