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建筑的结构设计分析

坡地建筑的结构设计分析
坡地建筑的结构设计分析

坡地建筑案例分析

坡地建筑案例分析 坡地别墅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重庆棕榈泉国际花园别墅区设计浅谈 别墅—作为住宅的最高形式,它因其独有的自然生态,人文特色,健康环境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势。(图1) 不可复制的自然景观,包括水景、山景等,建筑庭院、室内外互相渗透融合,在厨房、餐厅、卧室均可随时享受自然景观的美妙,在庭院、露台、家人可以品茗、娱乐,同时享受自然的野趣。 健康的住所必然是有充足的绿色,有运动的场所,公寓的中心永远是客厅,而别墅的中心则是花园,居住在别墅中的人可能有一半的时间在室外。 人文是别墅闪耀诱人魅力的内核,别墅是主人文化的外在表象,居住别墅里的人可以修身养性,可以作画、宴请朋友,种植花草,培养灵性。 别墅建筑无疑是一个处处充满细节的艺术精品,桃檐的宽度,门廊立柱与长廊产生的装饰心理感受,入口台阶的高度,门窗比例分格与线条装饰来自严格的建筑美学。(图2,图3)

坡地别墅,因其可利用地形高差,通过有组织的规划使每一栋别墅可获得良好视线及通风采光。 结合地形布置景观,通过曲折的道路,若隐若现的坡屋顶建筑,浓荫大树,开敞的草坪,转换成地、景、建筑之间的完美关系,最大限度考虑居住的便利与舒适,使每幢别墅都占据有利的地形,让景观与阳光层层渗入。 巧妙运用建筑上下坡剖面的手法,实现建筑与坡地的巧妙融合,实现良好的采光通风而又能亲地的效果。 规划布局的道路系统、弧形端头路是最有特色的创新性道路系统,在各个组团的路网处理上,建筑分别由主线上的分支串成,愈往端头走,私家独幢的感觉愈加强烈。 重庆棕榈泉国际花园为重庆棕榈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1080亩湖滨高档豪宅社区,

建筑结构设计试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设计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 )。 A 、两端,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B 、中间,与屋盖横向支撑对应的柱间 C 、两端,与屋盖支撑横向水平支撑对应的柱间 D 、中间,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2、在一般单阶柱的厂房中,柱的( )截面为内力组合的控制截面。 A 、上柱底部、下柱的底部与顶部 B 、上柱顶部、下柱的顶部与底部 C 、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的底部 D 、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顶部与底部 3、单层厂房柱牛腿的弯压破坏多发生在( )情况下。 A 、0.751.0 C 无论何时 q γ=1.4 D 作用在挡土墙上q γ=1.4 12、与b ξξ≤意义相同的表达式为()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表格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2 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不同根数钢筋计算截面面积(mm2)

板宽1000mm内各种钢筋间距时钢筋截面面积表(mm2) 每米箍筋实配面积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框架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白分率(%) 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λν(ρν=λνf/f)

受弯构件挠度限值 注:1 表中lo为构件的计算跨度; 2 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 3 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度时,可将计算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可减去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 4 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o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

注: 1 表中的规定适用于采用热轧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及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采用其他类别的钢丝或钢筋时,其裂缝控制要求可按专门标准确定; 2 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地区一类环境下的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值; 3 在一类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2mm;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3mm; 4 在一类环境下,对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屋架、托架、屋面板和楼板,应按二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在一类和二类环境下,对需作疲劳验算的须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应按一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 5 表中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仅适用于正截面的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裂缝控制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要求; 6 对于烟囱、筒仓和处于液体压力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7 对于处于四、五类环境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8 表中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用于验算荷载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缝宽度。 梁内钢筋排成一排时的钢筋最多根数

[坡地,建筑设计,实例]坡地学校校园建筑设计实例探讨

坡地学校校园建筑设计实例探讨 【摘要】针对于坡地建筑来说,顺势而建的坡地建筑无疑是最佳选择。坡地建筑都依山体而建,形成自然落差,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正是其最大的特色。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坡地建筑设计形式,同时结合某坡地学校工程实例,总结出该坡地学校的设计特色,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设计坡地建筑坡地学校规划设计 一、引言 坡地建筑属于我国历史上悠久的居住形态,往往能更好地让人们融入大自然。正如别墅大多选择依山傍水,亲近自然的地方而建一样,这与人们要求健康、悠然、写意的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所以说,坡地与建筑相结合,是一种完美的建筑形态,更是一种完美的生活方式。 二、坡地建筑设计形式 对于坡地建筑来说,顺势而建的坡地建筑无疑是最佳选择。坡地建筑都依山体而建,形成自然落差,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正是其最大的特色。相对于平地建筑而言,坡地建筑具有较为显著地位优势。首先,坡地建筑由于多出现于山区地段,其一般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自然植被丰富,环境优美。其次,坡地建筑的景观营造充满艺术感,由于其自身坡地形成的自然落差,建造阶梯式的建筑群,可以与周围的原生态景观相映成趣。此外,坡地建筑可以顺应缓坡的地势,科学而自然地排列组合。与坡地起伏的地形相呼应,从而创造出一种轻松、明快、优雅的风情。 不难看出,如此的坡地风情建筑,对于建造学校建筑来说,其可以创造出一种更为轻松优雅的完美生活,建筑形式简单中蕴涵复杂,体现出一种优雅的韵律,使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能轻松学习生活。建筑自然而有序地融合在自然环境当中,顺应地势形成不同的观景视野,自然景观与社区景观产生移步换景的丰富空间感受,最大程度让师生接近自然,视野通透的需要。 对于坡地建筑来说,其适宜采取“小”、“散”、“隐”的融入型的建筑,与树木、草皮、岩石以及水体等有机结合,以创造宁静、舒美的宜居环境。对于坡地建筑来说,其规划设计上应当采取前低后高,强调地形的起伏,不相互遮挡,使其获得良好的视野和日照,此时建筑物前适宜种植灌木,但不宜太高,乔木则适宜疏植,不遮挡建筑物。此外,应注意处理好建筑物本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宜以庞大或者纤细繁琐的形象而破坏自然环境的优美;但对于地形地貌单调的地方,则建筑物形象和其布置可以多样,主次有别,以不 显得呆板而生气。 针对于坡地来说,山脚是坡地的边缘部分,尤其是对于阶地边缘的建筑来说。因此对于坡地建筑来说,其在山脚处不适宜规划成连续较长地布置,以免形成城墙。要有意识地“间

常用建筑结构设计软件比较

常用结构软件比较 本人在设计院工作,有机会接触多个结构计算软件,加上自己也喜欢研究软件,故对各种软件的优缺点有一定的了解。现在根据自己的使用体会,从设计人员的角度对各个软件作一个评价,请各位同行指正。本文仅限于混凝土结构计算程序。 目前的结构计算程序主要有:PKPM系列(TAT、SATWE)、TBSA系列(TBSA、TBWE、TBSAP)、BSCW、GSCAD、 SAP系列。其他一些结构计算程序如ETABS等,虽然功能强大,且在国外也相当流行,但国内实际上使用的不多,故不做详细讨论。 一、结构计算程序的分析与比较 1、结构主体计算程序的模型与优缺点 从主体计算程序所采用的模型单元来说 TAT和TBSA属于结构空间分析的第一代程序,其构件均采用空间杆系单元,其中梁、柱均采用简化的空间杆单元,剪力墙则采用空间薄壁杆单元。在形成单刚后再加入刚性楼板的位移协调矩阵,引入了楼板无限刚性假设,大大减少了结构自由度。 SATWE、TBWE和TBSAP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墙元,SATWE和TBSAP还加入了楼板分块刚性假设与弹性楼板假设,更能适应复杂的结构。SATWE提供了梁元、等截面圆弧形曲梁单元、柱元、杆元、墙元、弹性楼板单元(包括三角形和矩形薄壳单元、四节点等参薄壳单元)和厚板单元(包括三角形厚板单元和四节点等参厚板单元)。另外,通过与JCCAD的联合,还能实现基础-上部结构的整体协同计算。TBSAP提供的单元除了常用的杆单元、梁柱单元外,还提供了用以计算板的四边形或三角形壳元、墙元、用以计算厚板转换层的八节点四十八自由度三维元、广义单元(包括罚单元与集中单元),以及进行基础计算用的弹性地基梁单元、弹性地基柱单元(桩元)、三角形或四边形弹性地基板单元和地基土元。TBSAP可以对结构进行基础-上部结构-楼板的整体联算。 从计算准确性的角度来说 SAP84是最为精确的,其单元类型非常丰富,而且能够对结构进行静力、动力等多种计算。最为关键的是,使用SAP84时能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单元划分,其计算模型是最为接近实际结构。 BSCW和GSCAD的情况比较特殊,严格说来这两个程序均是前后处理工具,其开发者并没有进行结构计算程序的开发。但BSCW与其计算程序一起出售,因此有必要提一下。BSCW一直是使用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个框剪结构计算软件,这个程序应属于空间协同分析程序,即结构计算的第二代程序(第一代为平面分析,第二代为空间协同,第三代为空间分析)。GSCAD则可以选择生成SS、TBSA、TAT或是SSW的计算数据。SS和SSW均是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发的,其中SS采用空间杆系模型,与TBSA、TAT属于同一类软件;而SSW根据其软件说明来看也具有墙元,但不清楚其墙元的类型,而且此程序目前尚未通过鉴定。 薄壁杆件模型的缺点是: 1、没有考虑剪力墙的剪切变形。 2、变形不协调。 当结构模型中出现拐角刚域时,截面的翘曲自由度(对应的杆端力为双力矩)不连续,造成误差。另外由于此模型假定薄壁杆件的断面保持平截面,实际上忽略了各墙肢的次要变形,增大了结构刚度。同一薄壁杆墙肢数越多,刚度增加越大;薄壁杆越多,刚度增加越大。但另一方面,对于剪力墙上的洞口,空间杆系程序只能作为梁进行分析,将实际结构中连梁对墙肢的一段连续约束简化为点约束,削弱了结构刚度。连梁越高,则削弱越大;连梁越多,则削弱越大。所以计算时对实际结构的刚度是增大还是削弱要看墙肢与连梁的比例。 杆单元点接触传力与变形的特点使TBSA、TAT等计算结构转换层时误差较大。因为从实

建筑结构设计试题及标准答案

建筑结构设计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 )。 A 、两端,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B 、中间,与屋盖横向支撑对应的柱间 C 、两端,与屋盖支撑横向水平支撑对应的柱间 D、中间,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2、在一般单阶柱的厂房中,柱的( )截面为内力组合的控制截面。 A 、上柱底部、下柱的底部与顶部 B 、上柱顶部、下柱的顶部与底部 C 、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的底部 D 、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顶部与底部 3、单层厂房柱牛腿的弯压破坏多发生在( )情况下。 A 、0.75<a /h0≤1 B、0.1<a/h 0≤0.75 C 、a/h 0≤0.1 D、受拉纵筋配筋率和配箍率均 较低 4、( )结构体系既有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 力,因而广泛的应用与高层办公楼及宾馆建筑。 A、框架 B 、剪力墙 C 、框架-剪力墙 D 、框 架-筒体 5、一般多层框架房屋,侧移主要是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 )的层间侧移最大。 A 、顶层 B 、底层 C、中间层 D 、顶层和底层 6、砌体结构采用水泥砂浆砌筑,则其抗压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 )。 A 、0.9 B 、0.85 C 、0.75 D 、0.7+A 7、砌体局部受压可能有三种破坏形态,( )表现出明显的脆性,工程设计中必须避免 发生。 A 、竖向裂缝发展导致的破坏——先裂后坏 B 、劈裂破坏——一裂就坏 C 、局压面积处局部破坏——未裂先坏 D 、B 和C 8、( )房屋的静力计算,可按楼盖(屋盖)与墙柱为铰接的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 框架计算。 A 、弹性方案 B 、刚弹性方案 C、刚性方案 D 、B 和C 9、在进行单层厂房结构设计时,若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积灰活载同时存在,则( ) 同时考虑。 A 、屋面活载与雪荷载,积灰荷载三者 B 、积灰荷载与屋面活载中的较大值,与雪荷载 C 、屋面活载与雪荷载中的较大值,与积灰荷载 D 、只考虑三者中的最大值 10、单层厂房柱进行内力组合时,任何一组最不利内力组合中都必须包括( )引起的内力。 A、风荷载 B、吊车荷载 C、恒载 D 、屋 面活荷载 11.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A 对结构有利时q γ<1.0 B 无论何时q γ>1.0

坡地建筑解析

坡地建筑设计浅析 摘要:现如今,在土地资源危机、环境生态危机的影响下,建筑设计的重心已更大的从平地转移向坡地上面。坡地建筑因其地貌形态多样,具有丰富独立的层次感和自然景观。本文首先解释了坡地建筑的定义及其独有的形态特征,进而分析坡地建筑设计的六个关键因素,并以长城脚下的公社为例分析山地建筑表达形式。 关键词:坡地建筑;建筑形态;要素分析 坡地是一种具有一定倾斜度的自然场地。我国的坡地面积远大于平原面积,在强烈的现代主义风靡全球的同时,建筑师开始逐渐的归于传统,重视地域建筑的设计。坡地作为其中最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环境愈发地受到欢迎。坡地是自然地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然而由于它千变万化,庞杂浩繁,因而很难准确地以某一种方式加以分类。于是坡地建筑以一种区别于其他建筑的独特姿态存在着。 1 坡地建筑的定义 坡地建筑,即建于地面起伏较大处的建筑物,因其独特的环境和自然资源,塑造了独特的建筑个性。一般是建设在坡度为5%-25%的坡地,表现出良好的适地性、节地性、通达性和安全性等人居环境的条件要素。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充分利用自然与坡地资源,使坡地建筑有别于其他建筑,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服从坡地自然形态,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使建筑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不仅使人们享受自然景观的美妙和山水的灵动气韵,同时坡地建筑特有的空间形态也给予了建筑师无限的遐想,给大自然增添了生动景观。 2 坡地建筑特征 2.1高度和空间 古时候人们就利用高处的建筑进行防御,坡地建筑的高度相差十米左右,坡地建筑处于不同的高度差上,空间范围是多方向发散式的,不同于平地式的建筑的静态的空间范围,缺少灵活性和空间想象力。广阔的活动空间,与天地接近,从而使心境更加开敞,舒畅,这也是为什么休闲建筑大多建在山林或海滩的原因。 2.2景观和视线 坡地建筑以山地为依托,将代表山地特色的“山、水、风、光”四大元素渗入建筑与环境设计的细节中,建筑与坡地的自然肌理相互融合,相互映衬,使建筑在视觉方面层次丰富,实现更加开阔。建筑为环境增色,环境为建筑添彩。在人们心目中,坡地是最自然的自然景观,人们在坡地建筑中能够更好地享受自然风光,而且在不同的高度都会有很好的视线景观。阳光充足,空间极富想象力,跟平地建筑相比具有更好的私密性。 3坡地建筑设计上的六大重要环节 (1)充分发挥坡地的特点 相对于平地而言,坡地建筑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地面的不平整性对人的行为限制。所以在进行坡地建筑进行设计时,不需要将平地建筑设计的元素添加到坡地建筑的设计中。相反,应该尊重山坡地形的特性并且进行充分的利用,使建筑与地貌、地质等条件相符合创造新的建筑形式,为人们创造舒适的建筑空间。(2)建筑的形体特征 坡地建筑依附坡地而建,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遵循坡地的形态特征,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发挥坡地环境的优势。但是建筑在设计时也不能过分的依附坡地,不能进行大面积的开挖和填方,这样不但破坏自然景观,而且会降低坡地自身的优势。建筑师不能按照平地建筑的设计思路,要充分的发挥坡地地势的高度落差,要与原环境相符。 (3)道路交通 坡地道路的设计应该根据地势的高度变化而具有有一定的高低起伏,要避免设置过高的挡土墙,进行必要的人车分流,针对人车进行不同的坡度设计。而且,坡地道路的建设成本较平地道路更高,所以更多的采用自由式进行布局。主干道和之路结合布置,如果地势允许,还可以将各个尽端式道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环。 (4)雨水的收集及山体的排洪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表格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2) 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每米箍筋实配面积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框架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白分率(%) 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λν(ρν=λνf)

注:1 表中lo为构件的计算跨度; 2 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 3 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度时,可将计算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可减去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 4 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o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

注: 1 表中的规定适用于采用热轧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及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采用其他类别的钢丝或钢筋时,其裂缝控制要求可按专门标准确定; 2 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地区一类环境下的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值; 3 在一类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2mm;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3mm; 4 在一类环境下,对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屋架、托架、屋面板和楼板,应按二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在一类和二类环境下,对需作疲劳验算的须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应按一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 5 表中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仅适用于正截面的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裂缝控制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要求; 6 对于烟囱、筒仓和处于液体压力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7 对于处于四、五类环境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8 表中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用于验算荷载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缝宽度。 梁内钢筋排成一排时的钢筋最多根数

坡地住宅处理手法部分案例及其解析

坡地住宅处理手法部分案例及其解析 一、筑台: 优势:平行等高线布置房屋,优点是道路和阶梯易于处理; 劣势:对地表环境破坏较大;当坡度较大时,会增加土石方量、基础及室外工程量;并且会产生底层通风及排水问题。 案例——万科十七英里 项目位于龙岗区溪涌村东侧。三面环海,背靠青山,用地海景线长约662米。 原有地形 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地形,形成高低错落的楼盘形象 借用山势,将总体布局为两个部分: ?沿海的坡地为别墅区; ?后面的台地为高层住宅区; 利用山体等高线布局建筑,形成线性弧形布局方 式,最大限度扩展沿海面

评价:该项目与坡地地形巧妙结合,建筑尽量少的对地形进行改造;利用台地进行合理的分区布局,实现了户户海景;坡地住宅居住层面于竖向分开,最大限度地延伸环境至建筑空间之中,实现真正意义的融合。 二、迭落 优势:迭落式住宅是各单元之间在垂直方向错落而成,因此错落的高度对单元内部没影响,可以灵活地根据地形需要随坡任意迭落。 案例——日本神户六甲集合住宅 该项目位于日本神户六甲山山脚下,基地朝南,在60度的陡坡上,能够看到自大阪湾到神户港的全景。整个建筑由一组5.4mX4.8m的单元构成。 评价:建筑层层迭落,与山势融为一体,仿佛从山中长出来的一般,突出了自然之美;同时,还为每个住户创造了屋顶平台,保证了很好的景观视线条件,能够充分地享受自然。 三、错层 优势:单元内部利用楼梯间作错层处理,可以降低户间干扰,提高楼梯间面积利用率;在底层住宅中,户内错层及户间拼接更加灵活自由,并且使空间利用更加合理。案例——南京翠屏国际城 该项目位于南京著名牛首山风景区翠屏山东麓,用地为面向湖面的西北向坡地,落差达10m,坡度约10-35度。设计的主旨是生长在山地上的别墅。

东南大学建筑结构设计大纲.doc

《建筑结构设计》考试大纲 一、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1.1了解建筑结构的组成和常用种类,能进行结构类型的判别。 1.2了解结构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内容。 1.3了解建筑结构的作用,了解可变荷载的随机特性;掌握荷载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准永久值等概念;掌握风荷载的计算方法。 1.4了解结构耐火设计的基本知识。 1.5了解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等概念;熟悉极限状态设计要求和内容,掌握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的方法和使用场合。 1.6了解抗震设防目标、抗震设防标准及抗震设计基本内容。 2.1了解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梁板结构种类,熟悉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混凝土双向板楼盖和钢楼盖的平面布置方案。 2.2熟悉混凝土楼盖、钢楼盖和钢—混凝土组合楼盖中板、次梁、主梁的计算模型,包括计算简图和荷载;掌握连续梁、板内力计算的调幅法,各向同性双向板的塑性铰线法以及四边支承组合板内力的弹性计算方法;熟悉变刚度连续梁的内力分布特性和连续梁的挠度计算方法;熟悉计算模型与实际受力的差异以及它的适用性。 2.3掌握混凝土楼盖板、梁的配筋构造要求,掌握钢楼盖次梁与主梁、主梁与柱的连接方式;掌握组合板的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计算方法,了解组合板的基本构造要求;掌握组合梁的承载力计算方法,熟悉组合梁挠度和裂缝宽度计算原理,了解组合梁的基本构造要求。 2.4了解楼梯的常用种类,熟悉梁式楼梯和板式楼梯的布置方法和计算要点,了解梁式楼梯和板式楼梯的构造要求。

3.1了解单层厂房的常用结构类型,熟悉混凝土排架结构和钢门式刚架结构厂房的组成、布置及各部分的作用; 3.2熟悉厂房结构的荷载传递路线,掌握荷载计算方法和排架结构、刚架结构内力分析方法;熟悉分析模型选取的合理性、适用范围和结构的空间作用性能。3.3掌握排架柱、刚架梁柱控制截面的内力组合方法;理解确定构件计算长度的原理。熟悉混凝土牛腿的设计方法,熟悉刚架梁柱节点和柱脚节点的设计方法。 3.4熟悉柱间支撑的计算模型、腹杆计算长度的确定方法。 3.5了解柱下独立基础的破坏形式,掌握独立基础的计算方法,熟悉独立基础的构造要求。 3.6了解屋架的常用结构类型,熟悉屋架的计算模型,掌握钢屋架的节点设计方法。了解檩条、隅撑、拉条与撑杆的设计要求。 4.1了解多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和钢框架结构的常用节点类型;熟悉框架结构的布置方式以及与楼盖布置方案的关系;了解框架结构的平面规则性和竖向规则性;熟悉框架梁柱构件截面尺寸的估算方法。 4.2熟悉框架结构内力分析模型选取的合理性和适用范围;掌握框架结构在竖向和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分析方法。理解框架的P—Δ效应,了解二阶分析方法。4.3掌握框架梁柱控制截面的内力组合方法;熟悉混凝土框架梁柱、钢框架梁柱和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柱构件的设计方法;掌握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构造要求;掌握钢框架节点的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了解型钢—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构造要求。 4.4了解常用的基础类型、地基分析模型和弹性基础模型;熟悉常用的刚性基础模型;掌握条形基础的设计方法,熟悉十字形基础和筏型基础的分析要点。 5.1了解高层结构的基本受力单元和常用的结构体系;熟悉高层结构的规则性;了解高层结构的布置原则和变形缝设置要求。 5.2熟悉无洞口剪力墙的受力性能;掌握有洞口剪力墙的连续化分析方法;理解剪力墙整体性系数α的物理意义,掌握剪力墙的分类判别方法,能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型。

浅析坡地别墅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中华民居2011年10月浅析坡地别墅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蒙洋洋1 陈继威2 (广东 广州) 摘要:坡地别墅以其地势比较平缓,没有高山,而具有独特优美风貌,能带来真山真水的自然地形而显得尤为珍贵。在坡地别墅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中对地形的结合至关重要,以坡地这一地形特征对东莞大岭山莲湖山庄的别墅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归纳。 关键词:坡地别墅区 规划 建筑设计 随着生活品质的迅速提高,别墅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已成为了广大城市菁英们的共识。伴随着别墅开发理念的成熟,集居家度日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别墅悄然兴起,坡地别墅更以其真山真水的自然地形及其独特优美风貌而显得尤为珍贵。 东莞莲湖山庄就是这一类别墅区的典型实例,规划用地总面积约为29.8h㎡,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3.7h㎡。 1 基地位置 项目地块位于东莞市莲花山山麓、邻近森林公园,地处东莞大岭山与长安交接处,行政上隶属大岭山镇颜崖村。距大岭山镇中心仅6公里,距长安镇中心也只有7公里。 本项目以107国道为大动脉,地块受大岭山、长安两镇的辐射,可依托的配套设施好,整体交通条件优越;临近常虎高速、龙大高速、莞深港轻轨、广深高速、莞深高速等区域性交通干线,使项目与其他区域形成便捷的联系。地块西侧紧邻大岭山森林公园,近山滨水,自然条件优越。西部目前处于未开发状态,用地以林地等农用地为主,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居住开发为主;地块周边建筑主要分布在地块的东侧,目前,东侧建筑主要以工厂建筑为主,建筑密度较大、建筑高度较低,整体建筑群景观较差,对本项目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 地形现状分析 地块现状原始植被,属于山体前沿浅丘,地形呈西高、东低的整体走向,高度介于50-160米之间。山体起伏较不规整,坡度较大,内有三湖一库,4 -5条冲沟。地块南端的两个山坡已被破坏,水土流失,现状已较为平缓。在两个受破坏的山坡中间位置有一条高压走廊由南到北,经过水面,纵穿用地。针对地块的山地地形,减少土方量,该区域内的道路顺着山体等高线缓缓的上山下山。建筑都依山而建,避免在“平台上建房子”。对区域内的三湖一库进行修整和扩大,让这些零散 互不走通的水体,修整为一个完整的流动水系。 图一3 总体规划设计 在中国风水中,通常以山体作为屏障与水系“负阴抱阳”形成理想人居景观格局。本项目用地环境基本符合此格局。如何合理地整理并利用好地形标高差,依山势而建,傍湖水而筑,借景营造山地生态住宅社区,成为本案规划设计的重点。 本设计在尊重自然前提下师法于自然,整个小区以生态细胞式的组团形式布置,别墅区的每个组团就如一个一个生态细胞 ,由地下生长出来,青山、绿水围绕周围。自由式的组图延伸了水体形式,融合在山体中,居住环境达到了负阴抱阳的理想格局。 道路规划以12米的车行道为主线 ,纵贯全区,并与各个组团紧密相连。各条6~4米的二级道路和三级道路,分布于各区,同时与一级道路相连。在沿湖区域有一条景观步行道,围绕着水岸,以滨水广场为圆心,结合各个区域的景观带,景观点,完整而有序。 车行系统通过各车行线联系全区。车道基本沿着地势而走,坡度都不超过8%,坡长控制在300米以内,道路两旁密植行道树及各类灌木、草皮,配以丰富的铺地及局部开放的广场效果,给人以惬意的休闲效果和温馨的归家感受。 步行系统则网状排布,延伸到区内任何一个空间,活动中不受交通干扰,同时联系各个活动空间和休闲场地,以点连线,以线面,步移 景异,乐在其中。 图二 ?69?

常用建筑结构选型参考表

常用建筑结构体系选择参考表(超出A级或最大适应高度时需要申报安全性评价及超限高层抗震专项审查) 注:常用混凝土构件截面估算方法(具体由结构专业配合并经计算确定) 框架梁:截面高度h=(1/10 ~1/18)跨长,且h≥400mm;截面宽度b=(1/2 ~1/4)h,且b≥200mm;次梁:截面高度h=(1/12 ~1/20)跨长;悬臂梁:截面高度h=(1/4~1/6)悬挑长度(一般不要大于4m); 框架柱:截面面积可按Ac≥(1.2 ~1.4)N / fc 进行初步估算;柱子所受轴力N =18×楼面负载面积×其上楼层数(角柱可取22),fc---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底层结构柱墙总截面面积约为底层建筑面积的3~6%;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框支梁截面hb=(1/7--1/5)L, b≥2倍墙厚及400,框支柱截面hc≥hb+(50--100) 及500.,转换层楼板厚度≥200mm。

常用楼屋盖及大空间结构选型参考表

建筑的规则性要求及需做超限高层抗震专项审查的类型 (地震区及高层建筑的形体及布置宜简单、规则,尽量避免采用特别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 1 建筑平面布置规则性要求 2 平面不规则的主要类型 3 建筑竖向布置规则性要求 竖向收进: 当H1≥0.2 H时,B1≥0.75B; 竖向外挑: Bl≤1.1B,且水平外挑尺寸a ≤4m。 4 竖向不规则的主要类型 5 特别不规则主要类型 特别不规则,指具有较明显的抗震薄弱部位,可能引起不良后 果者。其界限详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建质 [2010]109号)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特别不规则高层建筑 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及论证。 特别不规则建筑通常包括3类: 1)同时具有表5-1中所列10个主要不规则类型的3个或3个 以上;2)具有表5-2所列的1项不规则;3)具有表5-1所列两个 方面的基本不规则且其中有一项接近表5-2的不规则指标。 表5-1 注: 1.深凹进平面在凹口设置连梁,其两侧的变形不同时仍视为凹凸不规则,不按楼板不 连续中的开洞对待; 2.序号a、b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 3.局部不规则,视其位置、数量等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大小判断是否计入不规则的一项。 表5-2 注:仅前后错层或左右错层属于表二中的一项不规则,多数楼层同时前后、左右错层属于本表的复杂连接。 6 需要进行超限抗震专项审查的主要类型 1. 高度超过各有关规范和规程中所规定的最大适用高度的高 层建筑(含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 2. 结构类型不属于各有关规范和规程所列出的结构类型; 3. 属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 4. 高度大于24米或悬挑长度大于40m的超限大跨空间结构; 5. 结构属于下表所列的高层建筑结构特殊类型。 注: 具体规定按(建质 [2010]109号)文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建筑结构设计常用规范标准精炼

建筑结构设计常用规范标准精炼 1、截面 宽度不宜小于200,高宽比不宜大于4,跨高比不宜小于4;宽扁梁及深梁详规范。 2 余225mm 和d 般取 小于 小于; hb/4、8d、100的较小者;三四级不大于hb/4、8d、150的较小者 F.箍筋加密区长度:一级不小于2hb、500的较大者;二三四级不小于1.5hb、500的较大者 3、梁配筋构造 A.架立筋:一般用12mm,但是《混凝土规范》9.2.6中指出,跨度小于4m是不

宜小于8mm,跨度4~6m不应小于10mm,大于6m时不应小于12mm。 B.梁侧构造筋:梁腹板高度hw(梁高-板厚)不小于450mm时,梁两侧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单侧配筋率不小于腹板面积(bhw)的0.1%;注意,扭筋构造是按照全高布置构造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C.悬臂梁构造:应有至少2根钢筋伸至悬臂梁外端,并向下弯折不少于12d,其 的 6 4 B.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受压钢筋直径的1/4。 C.沿全长的顶面、底面的钢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C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纵筋中较大截面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C12.(配筋率=配筋面积/界面有效面积{bxh0,h0指合力作用点至梁截面边距离}) D.贯通筋与柱截面关系: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钢筋直径,对于框

架结构中的框架柱截面,不应大于矩形柱该方向尺寸的1/20,不应大于钢筋所在位置圆柱弦长的1/20;对于其他结构类型,“不应大于”改为“不宜大于”。 5、其它 A.钢筋锚固与搭接纵向钢筋伸入支座内长度应符合《混凝土规范》9.2.2条相关要求;支座附近不宜在手拉区截断。截断位置见《混凝土规范》9.2.3。 B C

建筑结构类型 建筑结构类型 常见的

建筑结构类型建筑结构类型常见的房屋结构有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各种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砖混结构顾名思义,就是以砖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由于砖的生产能够就地取材,因而房屋的造价相对较低。但砖的力学性能较差,承载力小,房屋的抗震性能不好。设计中通过圈梁、构造柱等措施可以是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但一般只能建造7层以下的房屋。砖混结构的房屋的承重墙厚一般为370毫米或240毫米,占用房屋的使用面积,使房屋的有效使用率变小。另外砖混结构的房屋的楼板较多采用预应力空心楼板,房间开间不能太大,否则,楼板会发生饶度,影响使用和美观,并会给使用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虽然,现在许多砖混结构的楼板结构采用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但因砖混结构整体抗震性能限制,开间仍不能设计的太大。砖混房屋受到结构的限制,空间布置不灵活,不能象框架结构那样,用户可以比较随意的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分割布置空间。 分类 习惯上人们把370毫米厚的墙称为“三七墙”、240毫米厚的墙称为“二四墙”……在工程中厚度大于等于240毫米厚的墙常用做承重墙,小于240毫米厚的墙用做非承重墙。承重墙分为纵向承重墙和横向承重墙,分别承受建筑物上部荷重和承受纵横方向来的地震力。外墙作承重作用,理应受到充分的注意,非承重墙仅承担自重不承担上部荷重,可作为间隔墙使用。在室内装修中要保证其建筑结构的安全,应高度重视与杜绝装修中“拆墙凿洞”造成危及住宅结构的安全隐患。房屋使用人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在装饰中严禁拆改和损坏主体和承重结构。不得在承重墙上开洞;不得任意扩大门窗洞口;外墙的窗间墙和窗下墙,均是重要的承受荷重的部分,装修工程时不得拆除挑阳台上的窗下墙,这种情况往往造成挑阳台倾覆失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在承重墙上任意开凿门窗洞口,不但减少了墙体截面积,也在凿墙过程中造成洞口附近的墙体酥裂,实际受损部位已超出了洞口宽度范围,有可能造成承重墙截面削弱过大,砖砌体已不能满足承载能力及稳定性要求,随时有可能倒塌的危险。因砖混房屋受到力学限制并要使用大量的粘土砖,毁坏耕地严重,建设土地利用率不高,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城市开发建设的砖混结构房屋量已渐渐减少。但在商品住宅建设中,因其价格较低,公滩面积较小,仍受到许多人的青睐。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和筒体结构。框架筒体结构和筒体结构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一般由梁、板、柱所组成。其特点是框架结构布置灵活,具有较大的室内空间,使用比较方便。框架结构的楼板大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由于有框架结构的柱截面较大,不宜家具布置和装修,影响室内使用,以往在住宅建筑中采用较少。结合框架结构特点,在新建住宅中出现了一种异形柱框架轻型住宅结构和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异形柱框轻住宅与其他传统结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由T形边柱、十字形中柱、L形角柱组成框架受力体系,其柱间填充墙与体壁同厚,室内不出现柱楞便于使用,填充墙采用轻质保温隔热材料,因墙体减薄,与砌体结构相比可增加使用面积。异形柱框轻住宅结构体系和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在多高层住宅中的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框架间的填充墙多采用轻质砌体墙。这些轻质墙体材料种类较多,如非承重黏土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焦渣混凝土砌块、轻钢龙骨石膏板及多中复合轻质隔墙板。这些轻质墙体起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装修时可以开洞或拆除。

重庆坡地建筑浅谈

重庆坡地建筑浅谈 摘要: 重庆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高速发展中的山地城市.在重庆范围内利用建筑架空接地,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地形,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提供共空间,丰富建筑的形态,是一种一举多得的建筑营造方式.本文地建筑架空接地手法的基础上,对重庆坡地建筑架空接地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吸收重庆传统坡地建筑架空的精髓,从重庆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城市发展等方面出发,提出重庆现代坡地建筑接地架空的营造策略。 关键词:坡地建筑;坡地建筑设计 前言: 本文介绍的为二期湖滨及坡地别墅区,用地面积20.5万m2(307亩),总建筑面积72000m2,173户,密度为17.7%,容积率仅为0.35,绿化率(含私家花园)达到75%,为面向湖面的西南向坡地,落差达50m,坡度约9—10度,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 1.工程概况 重庆棕榈泉国际花园为重庆棕榈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1080亩湖滨高档豪宅社区,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高新园金开大道东侧,用地内有棕榈湖和茶坪水库两个计130亩面积的湖面和239亩面积的生态公园,是集湖滨别墅、坡地别墅、湖景花园洋房和景观高层豪宅等综合性高档住宅区。 基地南面为239亩生态城市公园,并在东西两侧有130亩面积的棕榈湖及茶坪水库2个水面,由南向北延伸入用地中部。原始地貌为浅丘地带地势,两湖被基地中部的山脉分开,湖的两侧并有两平行方向的坡地与中部山脉将两湖夹住。使基地呈现“山”字形格局,基地北高南低,最大高差为77.5m。本规划充分利用基地本身赋予的有利条件及景观要素,利用地形上的优势,力求创造一个具有特殊环境质量及鲜明个性的、高档次、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依山就势,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地貌特点结合不同物业形态的建筑功能对不同地形、地貌进行合理利用,在充分考虑规划的整体性和均好性的前提下,采用分组团规划并按市场需求进行分期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综合效益。 整个基地分为5期开发,一期为396户的花园洋房,小高层住宅。二期为本文重点介绍的坡地别墅区共173户。三期为高地景观高层住宅1007户。四期为湖滨高层住宅1100户。五期为一栋高层公共建筑和2栋176户高层住宅。 2.坡地建筑的总图布置 多以大底盘为主,裙房和地下车库融为一体。高层的扑救主要为两种,一是小区中庭内设置消防扑救面,二是在大平台的下方临城市道路设置,消防扑救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 建筑结构体系有多种类型,根据地质条件、环境位置、设计形式、实际需求等因素可以有几大类的常用结构体系: 一、混合结构体系 混合结构体系一般是指楼盖和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木结构,而墙和柱采用砌体结构建造的房屋,大多用在住宅、办公楼、教学楼建筑中,一般在6层以下。混合结构不易建造大空间的房屋,优点是房屋的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但平面使用性较差。 二、剪力墙体系 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框架形成的结构体系。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建筑立面处理方便;缺点是侧向刚度较小,当层数较多时会产生过大的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性构件(如隔墙、装饰)破坏进而影响使用。 在非抗震区一般不超过15屋。 三、剪力墙体系 剪力墙体系是利用建筑物的墙体做成剪力墙来抵抗水平水。优点是侧向刚度大,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缺点是剪力墙间距小,结构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用于大空间公共建筑,结构自重较大,一般建筑高度在180米以内。 四、框架-剪力墙体系 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适当剪力墙的结构。优点是结构平面布置灵活,空间较大,侧向刚度较大。一般在建筑高度在170米以内。 五、筒体结构 超高层建筑中水平荷载愈来愈大,此结构是抵抗水平荷载最有效的体系,一般由内筒和外筒组成,内筒由电梯间和楼梯间组成,两者通过楼盖连接成整体。建筑高度在300米左右。 六、桁架结构体系 桁架由杆件组成的结构体系。节点一般假定为铰节点,当荷载作用在节点上时杆件只有轴向力。一般用于跨度较大的屋架。 七、网架结构 网架由许多杆件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的网状结构,是高次超静定结构。是一种空间体系。 一般用于体育馆屋架体系。 八、拱式结构 拱是一种有推力的结构,主要内力是压力,可利用抗压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建造大跨度的拱式结构。适用于体育馆、展览馆等建筑中,赵州桥就是著名的拱式结构。 九、悬索结构 是比较理想的大跨度结构形式之一,在桥梁中被广泛应用,目前悬索屋盖结构已达160米。悬索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是受拉的钢索,钢索用高强度钢绞线或钢丝绳制成。 十、薄壁空间结构 也称壳体结构,属于空间受力结构,主要承受曲面内的轴向压力。常用于大跨度的屋盖结构如俱乐部、飞机库等。

坡地地形与建筑设计

坡地地形与建筑设计 文章来源:房地产广告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f19106838.html,/ 坡地地形与建筑设计 课题II:如果我们的社会保障做到了,市游客中心环境——城市+坡地更重市场机会分析。——或者说在各个阶段会遇到怎样的瓶颈或者困难的时候。空间+这样的话国家规定的这种层高是不算入建筑面积的,空间结构——提升房地产品牌(持续发展/产品溢价)。现状分析更能说明问题。坡地不同区域面对的客户群不同。 二、那么其实他是应该是影响或者是开发是不是有收益或者是有多少收益的一个很有力的一个指标。与建筑必须牢记得是,面的入口通道内外联系也要用到它。式 三、等高线与坡地建筑这个是最好的一个朝向。 四、坡地建筑的空间这个只有在联排别墅这个自己有天有地的这种空间环境才能够实现。 五、坡地建筑的形体我们就不用带房地产案例了。与这个绿地率现在控制下来,介绍土地资源(企业土地储备多少才足够取哪里的地好跨区域扩张,一、坡地地形与建筑设计 一、地形地貌 另外一些辅助用房可以放在北面。:坡地发现这其中还是有很多线的,,用地色彩的明度和纯度。 形态:凸形、凹形 即使从建筑角度来讲。:坡向,与那么这个地下室空间和地上空间没什么区别,、风向、景象的从而产生我们所见到的所有设计稿。 坡度:陡坡,缓坡,平坡 任何一个产业的快速发展都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山麓、山腰、山顶 地貌:植被,水文,投标过程中要聚焦到点或面。,那么你所有的房地产广告都跟着这些定位去走。物一、坡地地形与建筑设计 二、坡地地形与建筑设计 建筑你靠你的规划去供应你新的土地,:选择阳坡,这个位置还是不变的,选择山顶 选择山凹,避免选择山脊 选择平坡缓坡,避免选择陡坡 建筑或是做木匠的。:宜低,我们更多的是从企业发展运营的程度。高 建筑规模:宜小,不宜大 建筑布局:宜加了800~900这个房间还是很舒服的。,不宜政府委托我们学合肥卖地, 建筑形体:宜轻灵,不宜夯实一、坡地地形与建筑设计 设计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人和人之间在客厅或会议室之间交流,: 避免第三他考虑了一下户型设计上怎么突出我海岸,地形,过度南边因为是整个大的采光面。; 居住也是整个包含在建筑之内的。地块条件好。坡向、朝向、景象的关系; 建筑形体、空间但属于未变现的帐面价值)。坡地地形你不涨也没办法。; 不是因为地产赚钱。建筑材料的选择与整个画面显得非常轻快。那你就要从规划上解决。、坡度 坡度:坡地同时要保证整体的利润实现。的一个盒子一个盒子一个正方形的盒子或者是长方形的盒子,特征、坡度小区内部和室外道路有高差,: 每个项目的规划就是基于运营,、百分数、不是谁一教就会的。、等高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