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损失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损失管理制度

一、背景和目的

资产减值损失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建立和完善资产减值损失识别、计量、提取与信息披露的制度,以确保企业能够准确评估资产价值,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保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适用范围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拥有可产生经济利益、受控制并可进行准确计量的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

三、定义和范围

1. 资产减值:指因资产预期的经济效益被大幅度削弱、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或无法按预期收回其账面价值,导致企业资产持有人权益减少的情况。

2. 资产减值准备:指企业为弥补资产减值所造成的信用损失而提取的一笔特定准备。

3. 资产减值损失: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由于资产减值导致资产持有人权益的减少。

四、制度要求

1. 资产减值识别

a. 根据会计准则,审慎而全面地评估潜在的资产减值风险,防范潜在损失。

b. 对于有明确减值迹象的资产,应进行减值测试,确保其账面价值不高于可收回金额。

c. 定期开展资产减值检查,识别并评估所有可能出现减值的风险因素。

2. 资产减值计量

a. 将资产的减值金额计量为资产减值损失,并按照减值迹象的出现频次和准确度进行合理估计。

b. 根据实际情况,审慎选择适用的计量方法和技术,确保计量结果符合准则要求。

3. 资产减值提取

a. 在盈余充足的情况下,应提取足够的资产减值准备,以保障企业稳定经营和承受风险的能力。

b. 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应遵循规定的计量规则和会计准则。

4. 资产减值信息披露

a. 按照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及时披露资产减值的相关信息,确保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能够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b. 资产减值信息披露应准确、全面,以避免误导投资者和市场。

五、责任与监督

1. 企业高层应制定和修订资产减值损失管理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情况。

2. 部门负责人应严格执行制度要求,组织下属人员履行资产减值识别、计量、提取与信息披露的职责。

3. 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对资产减值损失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4. 监管机构和外部审计机构负责对企业的资产减值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六、违规与处罚

对于违反资产减值损失管理制度的责任人员,企业将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或法律追究。

七、附则

1. 该制度的解释权归企业高层所有。

2. 本制度的修订必须经企业高层批准,形成正式文件后方可执行。

3. 本制度自公告之日起实施,并终止原有的相关制度。

以上是关于资产减值损失管理制度的文章,通过明确的定义、制度要求和责任与监督等内容,为企业提供了完善资产减值管理的指导。该制度将有助于企业及时识别和计量资产减值,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

健康状况,并保护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企业应按照该制度要求,严格执行并随时修订,以适应市场环境和法律法规的变化。

资产减值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管理制度 1总则 1.1目的与依据 为加强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及核销管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 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结合公司的实际情 况,特制定本制度。 1.2定义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的可回收金额或可变现净额低于其账 面价值的差额。可回收金额或可变现净额为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变现价值减去处置费 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 1.3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涉及资产减值管理的事项、部门和人员。 各子公司应按本制度规定制定其资产减值管理制度。各子公司未制定并发布其资产 减值管理制度前,应遵照本制度规定执行 2管理职责 2.1董事会/股东大会 2.1.1审议批准资产减值的基本管理制度; 2.1.2在权限范围内审议批准公司重大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2.2总经理 2.2.1在授权范围内审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2.2.2审核超过授权范围内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2.2.3负责组织管理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核销事项。 2.3财务总监 2.3.1在授权范围内审批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2.3.2审核超过授权范围内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2.3.3牵头组织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测试、计提、核算、核销等管理事项。 2.4资产使用部门 2.4.1定期对资产日常使用、维护情况进行检查; 2.4.2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报告闲置资产情况; 2.4.3发现资产存在减值现象或原减值因素消失,及时向财务部报告资产减值管理相关建 议。 2.5资产实物管理部门 2.5.1审核监督资产使用部门对资产日常使用、维护情况的检查情况; 2.5.2审核资产使用部门提出的资产减值建议,汇总向财务部提出资产减值的书面报告; 2.5.3对本部门管理的资产定期进行清查、对账,发现本部门管理的资产存在减值现象或 原减值因素消失,及时向财务部报告,并提出资产减值建议。 2.6财务部的职责 2.6.1按照会计法、企业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公司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和其他 相关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管理规定

资产减值管理规定 一、背景介绍 资产减值是指企业在资产持有和运营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内部原因等因素导致资产价值减少的情况。资产减值管理规定的制定是为了规范企业对待资产减值的处理方法,确保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可靠性,同时保护投资者和相关利益方的权益。 二、资产减值管理的原则 1. 公允性原则 资产减值管理应基于公允价值原则,即依据市场价格和市场交易活动来确定资产的价值。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计提时,应充分考虑市场状况和交易价格的变动。 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资产减值管理应重视资产的实际价值,而非仅仅按照其账面价值进行处理。企业应根据资产预计未来的收益情况和现金流量来判断其减值情况,确保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是真实的经济状况。 3. 谨慎性原则 在资产减值管理过程中,企业应保持谨慎态度,及时发现和计提资产减值,避免虚高企业的资产价值。企业应根据合理的假设和预测,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判断资产减值的存在与程度。 三、资产减值管理的程序

1. 资产减值测试 企业应定期进行资产减值测试,以确认资产价值是否存在减少的迹象。资产减值测试的频率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设定,一般情况下 每年进行至少一次测试。 2. 计算资产减值损失 如果资产减值测试结果显示资产减值的存在,企业需要计算资产减 值损失的数额。计算资产减值损失时,企业应根据公允值和账面价值 之间的差额,以及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情况来确定减值损失的金额。 3.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过程。企业应将计算得出的减值损失金额计提为资产减值准备,从而减少资 产的账面价值。 四、披露要求 为确保信息透明度和投资者的知情权,企业在财务报表中需充分披 露与资产减值有关的信息。披露内容应包括资产减值的计提方法、依 据以及相关风险和影响等。 五、内部控制要求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制度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制度 一、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制度 1.标准制定:企业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会计准则等制定企业资产减 值准备制度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特点进行具体制定。 2.资产评估:企业应对各项资产进行评估,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在评估过程中应结合市场行情、企业经营状况等因素进 行综合评价。 3.计提准备金:根据资产评估结果,企业应按照一定比例或根据具体 情况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计提准备金的比例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具体规定。 4.减值准备调整:减值准备应定期进行调整,根据当前市场行情和企 业经营状况进行合理调整,以使减值准备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5.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当资产的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应 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及时调整相关会计科目。 1.资产减值损失核算:企业在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后,应进行资产减值 损失的核算,将减值损失列入损益表的减值损失项目中,同时将减值准备 转回或转回部分补充本金。 2.盈余分配处理:企业在核算完毕资产减值损失后,应根据相关法律 法规和企业章程的规定,决定盈余分配的处理方式,包括利润留存、分配 现金红利等。

3.技术改进和盈余重置:损失处理制度应包括对出现减值损失的资产 进行技术改进或盈余重置的安排,以尽快恢复资产的价值,减少资产的进 一步损失。 三、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1.风险分担和风险提示:企业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以将部分风 险规避或分担给准备金,提高企业经营的安全性。同时,计提准备金也起 到了提醒和提示企业风险的作用。 2.提高信息透明度和财务可靠性: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 制度规定,及时公开资产减值情况和处理结果,提高了企业信息披露的透 明度,增强了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3.维护企业声誉和信誉:企业通过及时计提准备金和妥善处理资产减 值损失,可以维护企业声誉和信誉,增强投资者和市场对企业的信任,有 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4.保护股东权益和利益最大化:企业通过合理的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 处理制度,可以保护股东的权益,防止资产减值对企业利益的进一步损害,实现利益最大化。 5.规范管理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制度 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风险管 理水平。

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制度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及作用 1.预期信用损失:对于企业持有的应收账款、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 如存在客户无法按时支付或违约的风险,企业应当计提减值准备,以应对 可能的信用损失。 2.存货价值下降:如果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出现下降,如过期、变质 或市场需求下降等情况,企业应当及时计提减值准备。 3.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对于企业持有的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 的股权,如出现价值下降的情况,企业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原则和方法 1.准则原则:依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减值风险发生时 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减值风险是指资产可能存在的价值下降风险,具体 可根据市场价值、现金流量、未来盈利能力等因素进行判断。 2.计提方法:根据实施资产减值准备的对象不同,计提方法也有所区别。对于应收账款等金融资产,通常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法,即根据客户信 用状况和市场经济环境预测可能存在的信用损失进行计提。对于存货等非 金融资产,通常采用实际损失法,即根据存货实际价值下降情况进行计提。 三、损失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1.准则原则:损失处理是指企业对于发生损失的资产进行核销或计提 损失准备的处理。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核销 或计提相应的损失准备,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公允。

2.核销方法:对于已经发生的损失,企业应当及时核销相应的资产。核销可以通过减少相关科目的余额,或通过设置“损失”、“坏账”等科目进行处理。核销时需要确保相关凭证和文件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3.计提损失准备:对于尚未发生的损失,企业应当计提相应的损失准备。计提损失准备旨在提前预见和应对潜在的损失风险,保护企业的财务利益。计提损失准备通常采用分期计提的方式,根据企业风险评估和法定要求进行具体数额计算。 四、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制度的操作程序 1.风险评估:企业应当通过对不同资产风险进行评估,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减值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计提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的对象和数额。 2.计提准备和损失核销: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的计提要求和方法,对涉及的资产进行相应的准备或核销。 3.准备和核销的审批:准备和核销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需经过相关负责人或者审计机构的审批,确保准备和核销过程合规、合理和真实。 4.准备和核销凭证的记录和归档:企业应当对准备和核销的凭证进行严格的记录和归档,确保财务凭证的真实和可查。 五、完善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制度的意义和建议 完善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制度对企业的财务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建议: 1.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风险评估、准备计提和核销程序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资产减值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财务管理,统一和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资产核销的标准和程序,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公司会计核算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包括应收款项(应收账款、其他 应收款)、长(短)期投资、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第三条公司的各项资产在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计价,其后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至少年末检查一次,并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第四条公司要合理地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第五条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第六条对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长(短)期投资以及已毁损报废或无使用价值和无转让价值的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根据管理权限上报,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后予以核销。 第二章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第七条公司按季度对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的可收回性进行全面分析,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应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 (一)公司统一采用个别认定与账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时,以债权发生之日到会计报告日的期 间来确定账龄。当期收到债务单位部分还款后剩余的应收款项,不应

改变账龄,仍以原账龄加上本期应增加的账龄来确定;在存在多笔应收款项、且各笔款项账龄不同的情况下, 当期收到债务单位部分货款时,应逐笔认定收到的是哪一笔应收款项;如果确实无法认定的,按 照先发生先收回的原则确定,剩余应收款项的账龄按上述原则确定。 对于非关联企业的应收款项,按照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为:账龄比例 2-3年(含三年)60% 3年以上100% 对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的应收款项,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的,采用个别认定法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二)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符合预付性质的预付账款,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预付账款,应将其及时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转入其他应收款的预付账款,其账龄从预付款发生之日算起。 (三)公司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按规定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转入应收账款的应收票据,其账龄从开出票据之日算起。转入应收账款核算的应收票据应当在“应收票据备查簿”中登记,属于带息票据的还应在表外继续计息。 第九条公司在每年年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如果存货成本高于可变

固定资产减值管理制度范文

固定资产减值管理制度范文 固定资产减值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的固定资产减值管理工作,合理估计和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确保企业资产质量,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固定资产减值管理工作。 第三条固定资产减值是指企业因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固定资产自身原值超过可收回金额等原因,需要减少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行为。 第四条本制度的实施原则是准确、及时、公平、合理。 第五条企业应当根据本制度制定固定资产减值管理办法,并将其纳入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之中。 第六条企业应当通过固定资产减值的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和企业信用度,增加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第二章减值准备的计提 第七条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第八条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指企业预估的未来现金流量 净额,考虑到资产取得成本、使用寿命、造价变动、折旧异常、损失出售等因素。 第九条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折旧情况,采用 几何衰减法、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方法计算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折旧金额。 第十条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残值率和折旧方法,对固定 资产进行折旧计提。 第十一条在固定资产减值的计提中,企业应当合理确定折旧 期限和折旧率,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进行复评估, 及时调整减值准备的金额。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对已经出现减值的固定资产,按照国家财 务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确认减值损失。 第三章减值损失的认定和处理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根据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实际 减值损失的金额进行计算,确认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 第十五条确认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后,企业应当及时进行会 计处理。

资产减值管理制度

公司资产减值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防范化解公司资产损失风险,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 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资产,是指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 应收款)、存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商誉。 本制度所称资产组,是指公司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 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本制度所称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本制度所称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各项资产未来可收回金额或期末市价低于账 面价值所发生的损失。具体指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会计规定,计提的 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 第三条部门职责: (一)财务部为资产减值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各部门对其所负 责的资产进行的减值测试资料,分析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或者公司有关制度的要 求;负责对经批准的资产减值计提或核销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二)投资管理部为金融资产减值管理的责任部门,也是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管理的牵头组织部门。其他各归口管理部门是存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固定 资产减值管理的责任部门。 (三)各责任部门对其所负责的资产在发生减值迹象时,按照规定进行减值 测试,发生减值或者引起减值准备的因素消失时,提供能够证明减值或者转回的

相关书面资料,包括减值准备或者损失计提或转回的数额、计算方法和过程、依 据的条件、所用数据的来源等,并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第二章坏账准备 第四条公司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 第五条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及计提比例: 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款项(包括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应收款项) 以及未单独测试的单项金额不重大的应收款项,按以下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 账准备。 1、对账龄组合,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如下:

资产减值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管理制度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资产减值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资产减值是指 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如市场环境变化、技术进步等,导致其持有的固 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价值出现下降的情况。为了更好 地管理资产减值风险,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资产减值管理制度。 首先,资产减值管理制度应包括资产减值的识别和评估。企业应根 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及时对可能存在资产减值风险的项目进行识别, 并进行详细的评估。例如,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中,企业的产品可 能会因价格战等原因导致销售额下降,从而对相关资产造成减值风险。此时,企业应及时对市场环境等进行调研,评估资产减值风险的可能 性和程度。 其次,资产减值管理制度还应包括资产减值的计提和处理。当企业 确认某项资产存在减值风险时,应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计提资产减值 准备。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应当合理、充分,反映资产减值的实际情况。同时,企业还应明确资产减值后的处理方式。对于部分减值且可 能恢复的资产,企业可以选择持有并进行进一步评估;对于无法恢复 的资产,企业应及时予以报废、变卖等处理措施,以减少进一步损失。 此外,资产减值管理制度还应包括风险防范和控制。企业应加强对 资产减值风险的预测和监控,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防范。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市场调研和竞争情报收集,及时了解市场变 化和竞争对手情况,以便更好地预判资产减值风险。此外,企业还可

以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的监控,避免由于内部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 资产减值。 最后,资产减值管理制度应注重信息披露和内部控制。企业应及时 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披露资产减值的相关信息,确保信息透明和公正。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内部控制,避免人为的错误和舞弊行为导致资产 减值的发生。例如,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资产 减值风险的内部审计和监督,确保制度执行的严密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资产减值管理制度在企业的运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 过建立一套有效的资产减值管理制度,企业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资 产减值风险,保证企业的资产价值得到合理保护。同时,资产减值管 理制度也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 展能力。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资产减值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并 不断优化完善。通过科学合理的资产减值管理制度,企业可以更好地 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资产减值管理规定

资产减值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财务管理,统一和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转回工作,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集团《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公司各部室、子公司、独立核算单位(含驻市外分公司或分支机构)及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企业”)。 第二章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三条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等。 第四条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存在减值迹象的,应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第五条企业应当合理地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不恰当地运用了谨慎性原则计提秘密准备,应当作为重大前期差错予以更正,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事项的性质、调整金额、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 第三章金融资产减值 第六条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

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第七条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下列各项: (一)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二)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三)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做出让步; (四)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五)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六)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或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提高、担保物在其所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所处行业不景气等; (七)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八)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 (九)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第八条应收款项坏账准备 (一)企业下列应收款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减值迹象的,应该提取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和长期应收款等。

济南佳宝乳业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及损失处理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为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合理预测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有效保证资产核销的正确性,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规定。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资产减值准备主要包括坏账准备、存货减值准备、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工程减值准备。进度、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 备等。 第三条本着稳健经营的原则,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的年中和年末对各项资产进行详细检查,确定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 二、相关负责部门的职责 第四条财务部职责 1、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初步制定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办 法,并提交董事会批准。 2、加强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管理,减少旧账和坏账。每月编制一份详细的应收账款 账目,核对应收账款的收款情况,并书面报告总裁。 3、不定期与托管部门核对库存明细,定期盘点,确保所有库存账目一致。每月准备库 存明细,检查库存折旧并形成书面报告。 4、每月与用户核对公司固定资产状况,确保账目一致,异常情况向时代公司财务部负 责人报告。 5、公司资产折旧,根据金额大小,报公司总裁或董事会决议。 6、核实资产减值的实际情况,并向总裁和董事会提交资产损失报告。 第五条公司总裁职责 1、批准公司按照资产减值处理权限进行资产损失处理。 2、向董事会提交资产损失估计和处理的方法和依据。 第六条监事会职责

1、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对董事会决议提出专项意见,形成决议。 2、必要时,应当聘请注册会计师协助检查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三、管理程序 第七条资产减值准备及损失处理程序 1、公司财务部初步提出了以资产存货为基础的减值处理方案。 2、行长、行长办公会议或董事会将讨论财务部门上报的处理意见,并依职权确定资产 减值方法。 3、各负责人对资产减值报告作出决定。 4、公司财务部门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5、监事会行使对董事会决议的监督职能。董事会审议总部控制制度时,监事列席会议。第八条资产损失核销权限的划分 公司应当查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的原因并追究责任。未通过各种追回措施追回的资产,应当予以核销。资产损失核销的管理权限按照公司财务费用审批权限的有关规定办理。第九条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政策一经确定,一个会计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因实际情况发生变化,确需变更的,必须按上述程序重新申请。 四、应收账款 第十条应收账款管理 1、公司销售部、财务部及相关部门负责确认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其他应收款的可收 回性由各责任部门及相关人员负责; 2、公司销售部根据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原则制定应收账款管理政策。 第十一条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应收账款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全部或 部分确认为坏账时,按金额核销坏账准备,同时核销相应金额的应收账款。 2、应收款项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计提,计提比例为应收款项余额的0.5%。 第十二条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应收款项无法收回或不可能收回(如债务人已被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严重不足,或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导致停产)短期内无法 清偿债务等,有其他充分证据证明应收款项和逾期超过 3 年的应收款项损失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管理办法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计提原则 第三章计提减值准备 第四章计提流程与权限 第五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各项资产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维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为了准确计量公司各项资产的价值,确保财务状况的客观性、真实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股票上市规则》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资产损失确认及核销管理。 第三条资产减值是指资产(或资产组,下同)的未来现金流量净值、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第四条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包括金融资产、存货和长期资产。金融资产包括应收款项及其他金融资产等;长期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商誉以及其他长期资产。 第五条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

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及采用公允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属于本办法规范范围。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公司各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受托管理公司,公司其他参股公司可参照执行本办法。 第二章计提原则 第七条公司存在下列迹象的,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应进行减值测试: (一)资产的市价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二)公司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三)市场利率或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公司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四)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 (五)该项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计划提前处置。 (六)公司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 (七)金融资产的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八)金融资产的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九)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或因其他原因难以收回投资成本。

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公司在资产价值发生下降时采取的会计 核算措施,以体现资产账面价值的实际价值。资产减值准备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公司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 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1.暂估法 暂估法是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时针对某些资产按照一定比 例计提的方法。暂估法的特点是计算简便,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是,暂估法计提的减值准备通常偏低,对公司经营情况的反映不够准确。 2.具体计提法 具体计提法是通过分析每个资产的实际价值,确定减值准 备的具体数额。这种方法计算准确,能够反映资产账面价值的实际状况。但是,具体计提法计算复杂,需要进行较多的情况分析。 影响因素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资产种类:不同种类的资产风险差异较大,需要根 据实际情况分别计提减值准备。 2.折旧年限:资产的折旧年限越长,其减值准备的计 提也会相应较低。

3.市场情况:资产的市场行情也会影响其价值变化, 需要根据不同市场情况调整减值准备的计提。 损失处理制度 损失处理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部分,主要是为了 规范企业在亏损和风险方面的处理方式,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维护企业经济利益。损失处理制度包括以下方面: 损失分类 企业内部的损失主要分为以下两类:正常损失和非正常损失。 1.正常损失:包括日常经营活动中的损失,例如设备 的折旧损失、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等。 2.非正常损失:包括非经营活动中的损失,例如突发 性的自然灾害、外部盗窃、设备事故等。 处理程序 企业在发生损失后,需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1.发现问题:企业需要及时发现损失并初步估算损失 的程度。 2.上报领导:如损失较大,应及时向企业领导及有关 部门上报。 3.归档备案:针对不同类型的损失,企业需要建立损 失备案制度,将相关信息归档备查。 4.统计分析:企业需要定期对各种类型的损失情况进 行统计分析,找出损失的主要原因,形成有效的预防措施。 对策措施 为了减少损失的发生,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机械制造企业资产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

机械制造企业资产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 概述 在机械制造企业运营过程中,资产的价值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形势波动或者管理不善的情况下,损失甚至可能变得不可避免。因此,制定和执行完善的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 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和作用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为将来可能发生的损失而预先进行的减值计提。这种准备是企业管理者在财务报表中应该体现的一种预防性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任何资产减值造成的财务损失。在机械制造企业中,需要进行资产减值准备的主要有生产设备和存货等,这些资产的价值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算方法 通常情况下,机械制造企业进行资产减值准备时,会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直接法 直接法是企业估计资产减值准备的一种常见方法。该方法需要将资产的价值减去其预估的残值,得出资产减值额,再将此金额按照预定比例计入减值准备中,以备未来可能的损失。 间接法 间接法是企业估计资产减值准备的另一种方法。该方法通过比较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未来预计现金流量净额之间的差异,计算出可能会产生的资产减值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减值额 = 资产账面价值 - 预计现金流量净额 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间接法时,生产设备和存货的预测现金流量净额以及折现率等因素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测算和分析。 损失处理管理制度 对于已经发生的损失,机械制造企业需要采取妥善的处理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损失处理管理制度:

备抵法 备抵法是在确定损失产生时采用的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以用厂库存商品原值作为基础,确定一个合理的百分比进行计提,计提后的金额被会计归为成本期间发生的费用中。备抵法通常适用于年度、季度或月度内经常发生的商品损失。 制定明确流程 机械制造企业应该确立明确的损失处理流程,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包括损失的发现、报告、审核等环节。企业的负责人应该对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处理损失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风险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应该加强风险管理,采取优化运营、控制质量等措施,防止损失的产生。如果发生损失,企业应该及时进行风险因素分析,找出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和责任人,并在后续的运营中加强管理。 总结 机械制造企业资产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对于长期稳定、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制定相关制度时,企业需要注重科学依据和合理性分析,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从而支持企业的长期发展。 以上为机械制造企业资产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的相关介绍。

2023年公司资产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

2023年公司资产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 一、前言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公司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以保障公司的财务健康和稳定发展。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对资产减值的识别、计量和处理,并明确相关的制度要求和流程。 二、减值准备的识别和计量 1. 减值准备的识别 (1)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识别资产减值。 (2)可收回金额是指预计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应基于可靠的数据和可用的市场信息进行估计。 2. 减值准备的计量 (1)对于可单独辨认的资产,其减值准备应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 (2)对于不可单独辨认的资产(如商誉),减值准备应按照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 三、损失的处理 1. 资产转让损失的处理 (1)对于有明确交易价格的资产转让,应根据交易价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损失。

(2)对于无明确交易价格的资产转让,应以可观察市场价格或其他可靠数据进行估计,并计提相应的损失。 2. 资产报废损失的处理 (1)当资产不再具备使用价值且无法转让时,应将其账面价值计提为资产报废损失。 (2)资产报废损失的计提应基于可靠的数据和专业的评估。 3.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的处理 (1)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应直接计入损益。 (2)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金融资产,如投资房地产,应根据公允价值变动的原因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计提相应的损失。 四、制度要求和流程 1. 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的制度要求 (1)制定明确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政策和程序。 (2)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资产减值风险。 (3)加强内部控制,确保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4)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意识。 2. 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的流程

资产减值管理制度

*******************公司资产减值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防范化解公司资产损失风险,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资产,是指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存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商誉。 本制度所称资产组,是指公司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本制度所称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本制度所称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各项资产未来可收回金额或期末市价低于账面价值所发生的损失。具体指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会计规定,计提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 第三条部门职责: (一)财务部为资产减值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各部门对其所负责的资产进行的减值测试资料,分析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或者公司有关制度的要求;负责对经批准的资产减值计提或核销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二)投资管理部为金融资产减值管理的责任部门,也是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管理的牵头组织部门。其他各归口管理部门是存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减值管理的责任部门。 (三)各责任部门对其所负责的资产在发生减值迹象时,按照规定进行减值测试,发生减值或者引起减值准备的因素消失时,提供能够证明减值或者转回的

相关书面资料,包括减值准备或者损失计提或转回的数额、计算方法和过程、依据的条件、所用数据的来源等,并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第二章坏账准备 第四条公司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 第五条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及计提比例: (一)单项金额重大并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二)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款项(包括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应收款项)以及未单独测试的单项金额不重大的应收款项,按以下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1、对账龄组合,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如下:

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控制制度

北兴特钢有限公司 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有效保证资产核销工作的正确,依据《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资产减值准备主要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 第三条按照遵循审慎经营原则,在每个会计年度中期和年度终了,公司对各项资产进行详查,以确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数额。 第二章各相关责任部门的职责 第四条财务部职责 (一)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初步制定资产减值准备处理方法,提交董事会批准。 (二)加强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管理,减少老账呆账。每月编制应收款项明细账,查看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并向总经理书面汇报。 (三)及时与保管部门核对存货明细账,定期盘库,保证所有存货账实相符。每月编制存货明细表,查看存货跌价情况并向公司财务部书面汇报。 (四)每月同使用单位核实公司固定资产状况,保证账实相符,并将异常情况及时报公司财务部。 (五)对公司资产减值情况,按照金额大小,分别提交公司总经理或董事会解决。 (六)核实资产减值的实际状况,向总经理和董事会提交资产损失报告。 第五条公司总经理职责 (一)根据资产减值处理权限审批公司资产损失处理。

(二)向董事会提交资产损失估计及处理方法和依据。 第六条监事会职责 (一)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对董事会决议提出专门意见,并形成决议。 (二)必要时聘请注册会计师协助对内控制度制定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第三章管理程序 第七条资产减值准备与损失处理程序 (一)公司财务部根据资产清查情况初步提出减值处理方案。 (二)总经理、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按照权限分别对财务部上报的处理意见进行讨论并确定资产减值方法。 (三)各责任人对资产减值报告做出决议。 (四)公司财务部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五)监事会对董事会决议履行监督职能,董事会在审议本内部控制制度时,监事列席会议。 第八条资产损失核销的权限划分 公司对已提取减值准备的资产应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对通过各种追讨措施仍未收回的资产,应进行核销。管理层对资产损失核销的管理权限按照公司财务开支审批权限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九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政策一经确定,一个会计年度内不得随意更改。若因实际情况发生变动而确需更改的,需按上述程序重新办理。 第四章应收款项 第十条应收款项管理 (一)公司销售部门、财务部及相关部门负责确认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其他应收款项的可回收性由各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负责; (二)公司销售部门在公司应收款项管理制度原则下制定应收账款管理政策,主要包括:客户信用调查制度、客户信息反馈制度、客户信用政策、货款回收制度、应收账款定期核对制度、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政策、呆坏账处理制度。

国企资产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

国企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政策、原则及处理规定,公司的各项资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1。2 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内部各项资产管理,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确保各项资产的安全完整,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3 本制度所涉及的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应收款项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 应收款项坏帐准备的核算管理 2。1本条例中的“应收款项"指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 2.2 应收款项的坏帐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于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按帐龄分析法计提坏帐准备。 2.2。1 帐龄分析法是根据应收款项入帐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帐损失的方法。 2。2。2在对公司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估计后,确定了公司坏帐准备的计提比例为: a。逾期1年(含1年)以内的,按其余额的5%计提;b.逾期1—2年的,按其余额的10%计提;c.逾期2—3年的,按其余额的30%计提;d.逾期3-4年的,按其余额的50%计提;e.逾期4-5年的,按其余额的80%计提;f。逾期5年以上的,按其余额的100%计提;g.特殊情况下对没有把握可以收回的应收帐款单独计提。 2。2.3 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帐款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的,以及其他足以证明应收帐款可能发生损失的证据和应收帐款逾期5年以上),下列情况不能全额提取坏帐准备: a.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以及未到期的应收帐款;b.计划对应收帐款进行债务重组,或以其他方式进行重组的;c。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帐款,特别是母子公司交易或事项产生的应收帐款;d。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 2.2。4 本公司“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内容为与关联企业的往来款项,产生坏帐的可能性较小,故对本公司应收款项中的其他应收款不按帐龄法计提,而对其已有证据证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制度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运作,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有效保证资产核销工作的正确,依据《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的制定遵循审慎经营原则。 第二章职责 第三条分公司财务部职责。 (一)加强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管理,减少老账呆账。每月编制应收款项明细表,检查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并向公司财务部汇报。 (二)及时与仓库核对存货明细账,定期盘库,保证所有存货账实相符。每月编制存货明细表,检查存货跌价情况并向公司财务部汇报。 (三)每月同各使用单位核实分公司负责管理的固定资产的状况,保证账实相符,并将异常情况及时报公司财务部。 第四条公司财务部职责。 (一)审查各分公司上报的应收账款明细表、存货明细表,及时调查有关分公司固定资产异常情况。 (二)每月对公司在建工程与长、短期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对公司专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发展动态予以密切关注。 (三)及时发现投资公司可能发生的亏损和潜亏,并总结问题,

提交公司董事会解决。 (四)初步制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与内部控制方案,提交董事会批准。 (五)核实资产减值实际状况,向总经理和董事会提交资产损失报告。 第五条公司总经理职责。 (一)向董事会提交损失估计及会计处理的具体方法和依据。 (二)向董事会提供需要核销的资产减值项目涉及的客户财务状况或法院裁决结果。 第六条董事会职责。 (一)对总经理提交的各项资产减值报告作出专门决议。 (二)批准或否决资产核销报告。 第七条监事会职责。 (一)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对董事会决议提出专门意见,并形成决议。 (二)必要时聘请注册会计师协助对内控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第三章管理程序 第八条资产减值准备与损失处理的内控制度制定及实施。 (一)公司财务部在核实各分公司上报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草拟资产减值的处理方法。 (二)总经理办公会对财务部上报的处理意见进行讨论并确定资

金融租赁公司资产减值管理制度

金融租赁公司资产减值管理制度第一节引言 一、目的 规范公司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 二、基本原则 (一)以企业会计准则中相关准则为基础,同时考虑公司具体实务操作。 (二)制度中未明确,实际业务中遇到的特殊事项,由计划财务部与业务部门商议共同提出处理建议,报公司批准后执行。 三、范围 (一)本制度仅适用于下列资产的减值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 1、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清理; 2、融资租赁资产(另行制定办法) 3、经营租赁资产(另行制定办法)

4、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 5、无形资产和商誉; 6、长期股权投资; 7、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 (二)以下各项减值类型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制度规定: 1、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2、递延所得税资产; 3、金融资产等。 第二节关键术语定义 五、本办法使用的下列术语,其定义为: (一)资产减值,指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二)可收回金额,指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 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运输费用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

(三)资产组,指公司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 的现金流入。 (四)公允价值,指在独立公平的交易中,具备充足信息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的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 第三节确认 六、公司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减值迹象包括:资产市价大幅下跌、市场环境重大变化、折现率提高导致可收回金额大幅减少以及资产陈旧、实体损坏、闲置、终止使用等情况。 七、根据重要性原则,出现以下情况可以不考虑减值情况: (一)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结果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远高于其账面价值,之后又没有发生消除这一差异的交易或者事项的; (二)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与分析表明,资产可收回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