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一、引言 (2)

二、失地农民就业现状 (3)

(一)失地农民结构性失业严重,隐性失业现象极为普遍 (4)

(二)就业转失业比例过高 (4)

三、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现状的因素 (4)

(一)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激烈 (4)

(二)失地农民文化素质低,缺乏就业培训 (5)

(三)失地农民思想落后,观念保守,缺乏就业和创业意识 (5)

(四)现行征地安置方式单一 (5)

(五)政府政策因素的制约 (6)

(六)征地过多过急 (6)

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6)

(一)建立就业保障基金 (6)

(二)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7)

(三)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7)

(四)强化农民就业观念 (7)

(五)多种安置方式相结合,拓宽就业门路 (7)

(六)消除就业障碍,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8)

五、小结 (9)

参考文献 (9)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扩张,农村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社会就业形势、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加上失地农民本身素质不高、知识水平有限,使得失地农民陷入就业困境。就业状况不容乐观,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率低下、就业质量不高、结构性失业严重、再失业现象普遍等。失地农民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保障其生存权利责无旁贷。而保障失地农民生存权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这也是要义根本所在。本文对失地农民就业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寻找成因症结所在,并针对成因症结提出对策建议以化解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保障其基本生存权利。

关键词:失地农民;城市化;结构性失业;社会保障;就业现状;和谐社会

一、引言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中国农村的耕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而且还具有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权利的功能。但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大量土地被征用,由此失地农民的数量激增。失地农民是被动城市化的主要类型,从人口数量来看,这种进城方式的最大特点不是所占的比例最大,而是其被动化的特征。无论从现实情况还是从心理上,失地农民都还没有做好城市化的准备,由于土地被征用,他们的身份被迫的从农民强行过渡到了非农或者是城市居民。按照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进程,据预测2000年至2020年的30年间占用耕地将达到5450万亩以上,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的总和将达到一亿以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全国约有4000多万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失地大军”。

失地农民增多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他们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以推进城镇化建设,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诚然和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一样,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是无论是为了工业化还是经济发展都不应该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温家宝总理曾在《求是》中强调:目前不少征地项目不给农民合理的补偿, 不妥善解决农民的生计, 造成农民失地失业, 危及农村社会的稳定。不少地方乱占滥征耕地, 随意圈地, 有的地方征地规模过大。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樊平认为: 我国失地农民问题严重,社会反映强烈,成为影响当前农村社会稳定的首要问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于建嵘指出:“我国农民失地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农村经济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

作为一个与“农民”“市民”并存的身份类别,“失地农民”与“农民工”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中是由制度和文化共同建构的第三、四种身份。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处于农民与市民之间的尴尬地位,由于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等政策因素的制约,以及受到目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失地农民因为本身素质较低,知识技能水平不足,观念落后等因素陷入了就业困境。前路迷茫障碍重重,返农无地后路已断,失地农民成了“耕种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群。正如陈锡文所言:“农民失去土地后,他当不成农民了,而领到的那点补偿金,也当不成市民,既不是农民们,也不是市民,只能是社区游民,社会流民。”①在当前的情况下,失地农民想要实现可持续生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实现其可持续生计的要义所在即化解就业困境,保障其基本生存权利。本文选择以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旨在解决失地农民的失业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

二、失地农民就业现状

对于农民来说,失去了土地就相当于失业,失业就没有收入,生活也就失去了保障,他们将无法生存,因此失地农民就就业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是踏进城市的第一步。不可否认有部分失地农民在农转工的潮流中受益颇多,但是大多数的失地农民就业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失地农民就业难,质量不高

图表1

图表1显示,在561个有效样本中,已经就业的为361人,约占调查对象的额64%,无业者为173,①陈锡文.试析新阶段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11(11):12-20

约占31%,学生、退休等为25人,约占5%①。可见目前失地农民的就业率不是很高,还有三分之一的失地农民处于失业状态。

图表 2

图表2表明,就具体职业而言,失地农民主要从事服务业,如保安、绿化工、理发师、维修员等约占41%左右;个体经营者,如开杂货店、卖早点、摆摊等约占30%左右;打临时工的也不在少数,约占10%以上②;极少数的从事文员教师等职业。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不高,多为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

(二)失地农民结构性失业严重,隐性失业现象极为普遍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由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日趋严格。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已经逐渐被高新技术产业所取代,传统的劳动力要素已经不能符合当前的要求。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失地农民因为没有所需的技能,经验、知识结构与可供的职位空缺不相适应,使得失地农民结果继续失业。在失地农民的获得就业安置的不多,很多都是自谋出路,而且即使已经就业的,也存在着就业不充分的现象,隐形失业十分普遍。

(三)就业转失业比例过高

市场竞争激励,为了缩减成本,企业定然精简机构缩减人员,同时由于机械化生产不断普及,企业对劳动者技能要求日趋提高,原本在岗的失地农民所具备的素养由于不能满足企业家不断增长的要求,不得不下岗或者提前退休。由于失地农民从事的都是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在上岗过程中所学到的技能并不是那么重要或者有用,这样一来就业后再失业的失地农民也依然存在着上述问题。

三、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现状的因素

(一)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激烈

失地农民就业率不高跟目前的就业形势有着不可脱离的关系。一方面,目前由于宏观经济不景气,企业为了避免在市场洗牌中被淘汰,就要缩减运行成本。而缩减成本的重要途径便是精简人员,造成的结果就是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了,同时,许多企业正向集约型经营转变,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低素质的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来越小。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招生实行扩张政策,每年毕业的大学

①严新明.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264

②严新明.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264

生急剧增加,加上大量农民工涌进城市,据统计在2020年之前,平均每年大约有1000万人需要从农村中转移出来,劳动市场供给大大过剩。而失地农民文化水平低下,(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的88.8%的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流动性大的、简单的、笨重的劳动,而不能从事附加值高的生产活动①),就业信息不充分,在众多的大学生面前更是没有竞争力可言。

(二)失地农民文化素质低,缺乏就业培训

在当前的就业机制中,劳动力要找到工作,其决定因素是个体所具有的人力资本。从这点来看,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总体偏低、就业技能缺乏,在竞争上岗时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农民急需教育培训服务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导致农村教育培训与城里比较十分落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据胡家荣在北京对100名失地农民的随机调查显示,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占9%,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高中、之高级中专文化的占20%,大专及大学文化占6%。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4%,明显低于北京市民的受教育程度。②失地农民由“日出而更,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被迫转变到今天进入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由于他们长期从事农业劳作,在当前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就业方式、求职能力和上岗技能都需要有一个适应期,只有通过职业培训才能使失地农民缩短这个适应期。但是目前的就业培训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不能很好的为失地农民提供上岗培训,不能及时传达就业信息有效的促进企业与失地农民的互动,这也是导致失地农民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三)失地农民思想落后,观念保守,缺乏就业和创业意识

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前,常年以地为生,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农耕文化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大多数的农民观念落后,思想保守,缺乏竞争意识。在失去土地后,身份职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他们要面对的是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多数人对于这样的变化无所适从。农民本身是“自卑”的,除了种地以外,他们找不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在许多情况下,农民是按照传统、程序、经验办事的,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宁愿少挣一点,也不愿冒风险。③农民思想上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不愿意从事一些“脏、累、苦”的工作,特别是一些城乡结合部的失地农民,在失地之前,他们的收入可观,生活条件优越,在失地之后,生活水准大不如前,但是又不屑于从事打临工之类的简单劳动,即使有工作岗位,也不屑一顾。同时农民常年处于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中,比较缺乏奋斗的激情,创业意识淡薄,通过创业解决就业的失地农民寥寥无几。

(四)现行征地安置方式单一

目前征地赔偿采取的一次性货币安置方式。即在征地后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青苗补偿费以货币的形式一次性支付给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之后让失地农民自主择业,自行解决养老、医疗、教育等一系列保障问题。④一次性货币安置方式是一种高效率的安置方式,优点在于操作简便,而且农民心里容易获得满足感,对土地的赔偿额有较为直观的认识。但是一次性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农民的短期生活,没有将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考虑在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次性货币付清就将

①文尚卿,陈文兴.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

②胡加荣.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实证研究.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22(3):57~60

③颜玉怀.当代中国农民利益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

④李蕊.失地农民权益保障[M].第1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413

失地农民永久的推向了劳动市场,在劳动力供给过剩的情况下,失地农民很难靠自己找到工作,这给失地农民留下了失业的隐患。而且部分失地农民会将所得赔偿金用于维护日常的生活开支,很少有人将其用于创业或者投入教育以解决后顾之忧。

(五)政府政策因素的制约

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征用土地是更多的考虑到的是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时,只关注他们的眼前生计而没有为其长远生计做全盘打算。虽然有些地区为失地农民制定了若干政策,但是这些政策没有考虑到失地农民的特殊性,没有针对性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往往流于形式,可操作性不大,实际意义更是微乎其微。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如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等,也尚未充分考虑农民的就业和失业状况。除上述原因之外,我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结构也让失地农民在就业是遇到了种种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如上海劳动部门将劳动力分为本地劳动力和外地劳动力,并且制定了两个悬殊极大的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即《关于本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等若干问题规定的通知》和《上海市外地劳动力工伤待遇的规定》。此外还有很多城市都出台了限制农民就业的政策,使得失地农民就业难上加难。据不完全统计,城市限制农民工从事的岗位最高可以达到60多种,一般的中等城市也有40多种。而允许从事的岗位多为一些与工地、制造业有关的体力劳动,不少还要处于有毒、高温的工作环境之中。

除政策的不公正之外,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缺乏正确的引导,宣传力度不到位。失地农民数量庞大,本身处于无组织、游散的状态之中,对就业信息的获取方式非常单一,如何就业是困扰广大失地农民的一个大问题。因此要依靠政府的力量为失地农民指引方向,向农民宣传就业形势的严峻,各个岗位的用人需求,从事各类岗位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等。然而目前政府这方面的工作做的还不是十分到位,就业服务体系还未建立健全,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不够,政府与失地农民、企业的桥梁还有待加固。

(六)征地过多过急

城市化的加快必然需要征用更多的土地来完成配套基础设施,盲目而大范围的征地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然而,不少地区征地过多过急,存在着征而不用、荒废闲置的现象。在征地前没有有效的做好规划,征地后没有按计划开展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工作,这样的征地是低效率的,这样的城镇化是低水平的,城市不能吸收由于征地而产生的大量失地农民,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率的贡献不大,这也是造成失地农民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就业保障基金

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利用财政支出转移支付的功能为失地农民建立就业保障金。就业保障基金的来源可以是多元化的,如可以从由征地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中列出一部分,政府补贴、社会各界的捐助等都可以纳入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金。就业保障金应该用于失地农民的岗位补贴、上岗培训、技能教育、就业服务等方面,对于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应该在就业保障金中设专门项目,对创业资金进行一定的支持,以更好的促进农民创业。

(二)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失地农民市区土地就等于失去了一种低成本的生活方式,一次性的货币安置只能暂时维持眼前生计,长远生计存在隐患。因此要尽快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维持他们的最低生计,解决后顾之忧。当前应抓住重点,先着重建立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和失业保障。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金的发放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性50周岁以上,因此在确定失业保险缴纳人员时,也只需要考虑男性16-60周岁,女性16-50周岁这部分人员。对失地农民保险可以根据其实际从事农业劳动的时间,按每2年这折算为1年缴费时间的标准为其缴纳失业保险①。

(三)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农民失去土地后,就要从农业部门向其他行业流动。由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民的低文化、低技能会阻碍其就业上岗,因此加强农民技能培训迫在眉睫,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有专长、有技能的各类专门人才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重点工作。首先应该为失地农民子女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取消各种限制农民子女进城学习的不公正政策,让失地农民的子女与城市中的子女享受同等的九年制义务制教育,不能区别对待。其次要对失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技能的培训是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政府公关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有效的培训激励政策,让失地农民主动地参加职业培训,让用人单位主动发起培训,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主动开展各类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各类各级学校,特别是职业技术学校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注重各种社会教育、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形成一个政府主导,以市场为导向的、各类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合作的失地农民培训的网络。如陕西省一些地方为失地农民进行免费的职业培训,并且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以及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培训,帮助失地农民实现转岗就业,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四)强化农民就业观念

前面提到农民由于常年受农耕文化的影响,思想观念都比较落后,缺乏竞争意识和就业意识,因此都怠于找工作,对就业采取“坐、等、靠”的态度。从这里可以看出,农民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不想就业,不知道如何就业,因此转变农民的观念,强化就业宣传,对农民进行“市民化”教育是促进其就业的必要手段。政府应该通过座谈会、广播、媒体等途径对失地农民宣传就业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就业才能够提高生活水平,只有通过就业才能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才能在城市中找到属于他们的归属地。要培养农民的竞争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对失地农民进行市民化教育,是指让他们了解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中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学习法律知识、城市生活知识,培养农民遵守法律法规和用法律进行维权的意识。培养失地农民自行就业自主创业的意识,弱化对政府安排工作的依赖,积极应聘上岗。只有在思想上从农民向市民转变后,行动上才能迈开第一步。

(五)多种安置方式相结合,拓宽就业门路

失地农民数量众多,城市中原有的就业岗位吸收不了一下子增多的求职者,就业岗位不足,即使失地农民有心就业,也只能望洋兴叹。因此要采取多种安置方式,将货币安置、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社保安置等安置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尽可能的保障失地农民对地生活水平的时候拓宽

①严红霞,张宏.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模式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7(5):103~107

就业门路。增加失地农民就业门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如手:

1.大力兴办乡镇企业

要大力兴办乡镇企业,特别是加工业和服务业。乡镇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简单劳作岗位比较多,能够吸收较多的失地农民,而且有利于失地农民的就地转移,减少了失业风险和转移成本。乡镇企业的兴盛还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就业容量,有助于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2.要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失地农民数量众多,光靠企业吸收不能完全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这个时候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及时提供相关的创业信息,让失地农民对创业有所知。制定创业激励机制,鼓励农民积极创业。政府要对失地农民的创业大力扶持,营造有利于农民创业的政策和制度环境,给予失地农民税收信贷方面的优惠。如对农业生产方面有特长的农民,要发挥他们的种植、养殖技能,为他们积极创造条件到农业园区或者基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3.发挥征地单位的就业促进作用

失地农民可与征用单位签订就业安置协议,以消化一部分的剩余劳动力。对于吸收失地农民较多的企业,应该享受安排城镇下岗人员的有关税费优惠政策,鼓励征地单位和其他工商企业尽量消化失地农民。土地被征用后,新城建设必然会产生很多就业岗位,此时要优先考虑被征用土地的农民的就业上岗。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对简单劳动的需求就比较大,城市绿化、道路清洁、施工等所空缺的岗位要优先提供给失地农民。新形成的社区服务业的岗位更是要倾向于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社区服务容量大,需求广,用工灵活、就业便利、吸纳力强,就业潜力大,成为失地农民就业的有一大出路。

4.劳务输出

本地的岗位如果不能满足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政府可以鼓励劳务输出,将一部分失地农民转移到别的城市以消化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的好处是既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又保障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同时在外的劳动力能够为本地创造财政收入。但是在组织劳务输出的时候,要避盲目流动,政府应出面牵线搭桥,降低失地农民外出就业的成本。

(六)消除就业障碍,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失地农民在就业、教育等方面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因此消除就业障碍第一步就要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纳入城镇社区管理和就业服务的范围,让失地农民享受与城镇下岗工人一样的待遇和生活保障,能够及时获得就业信息和免费职业培训的机会。目前的就业服务体系主要面向城镇居民,失地农民并没有享受到它提供的服务,权益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因此政府应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制定统一的就业政策,充分考虑到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失业现状,让失地农民享受与居民同等的就业服务。同时要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取消户籍对于失地农民就业的限制,不得将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区别对待,取消对农民的行业限制。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市场体系,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完善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让失地农民在自我维权是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虽然目前已经有一些保护农民权益的法律,但是针对性不强,覆盖不够全面,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促进就业的法律法规,如《就业促进法》,同时要完善《劳动保障法》中对失地农民这一特殊劳动者的保障条约,尽可能的为失地农民营造一个

良好的能保障其权利的就业环境。

五、小结

通过对失地农民就业现状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造成失地农民就业难、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重的。首先是宏观的经济就业形势的影响,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加剧了失地农民就业难的现状。其次是失地农民本身的因素造成的。知识技能缺乏、观念落后等原因都制约着失地农民的就业。同时一些政策因素,如城乡二元体制等是失地农民在就业中遭受不公正待遇,是其就业路上的一大障碍。正对这些成因症结,我们可以提出对策,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培养他们的竞争上岗意识;要拓宽就业的门路,让失地农民就业有岗;要建立就业保障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后,支持失地农民的就业;要消除就业中的障碍,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只有充分重视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和生存状态,多措并举,才能合理安置失地农民,保障他们的生计,维护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郭媛媛.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07)

[2]杜曦.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困境与出路[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学).2011(02)

[3]陈锡文.试析新阶段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11(11):12-20

[4]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6~10

[5]潘光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研究[M].第1版.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219

[6]卢海元.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思考和政策建议[J].经济学动态,2004,(10)

[7]李蕊.失地农民权益保障[M].第1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413

[8]任莹,索志林.失地农民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10)

[9]廖小军.中国失地农民研究[M].第1版.人民出版社,2005:373

[10]姜玉芹.浅论关于要善处理我同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36)

[11]张汝立.农转工—失地农民的劳动与生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21

[12]严新明.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264

[13]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课题组.农民市民化的“六难” [J].浙江经济,2003(9)

[14]严红霞,张宏.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模式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7(5):103~107

[15]文尚卿,陈文兴.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

[16]胡加荣.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实证研究.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22(3):57~60

关于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现状的分析

每一个研究生经过了考研、读研一系列过程之后,就面临了毕业就业的问题。很多研究生找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就业面比较窄,能提供的选择不多,远远不如本科毕业生,因为大多数企业单位要求的学历都是本科。这算是一个研究生学历的劣势吗?不。 我们分析一下研究生就业的主导方向,主要有三种: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外企或大型国有企业。 不得不说,机关、事业单位往往是毕业研究生的首选。一方面由于这些单位对高学历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另外一方面则跟研究生们找工作时求安稳的心态有关。机关事业单位虽然薪水不算太高,但有较完善的福利待遇,且工作稳定。很多单位(特别是外省市)都有评定职称、住房补贴等方面的优厚待遇。 近两年来,高校成为更多研究生的就业选择。其中,博士毕业生进高校可直接任教,而硕士研究生则主要担任行政工作或辅导员等。科研院所同样是研究生毕业时比较心仪的去向,主要原因是科研岗位与研究生们的专业对口度较高,工作也比较有挑战性,且常有经费资助。 事实上,理科研究生与文科研究生相比,到企业工作的可能性更大,一般主要在一些大型国企或知名外企的研发、高级分析研究性等岗位,这些岗位能发挥研究生的专业特长,同时也有较好的福利待遇。而文科毕业生到媒体、出版社等文化单位则相对较多。 专家称:就业路越来越窄,这并不是研究生就业的一个劣势,相反,说明因为他们的层次决定了相对明确的就业方向。拿博士来说,如进入企事业单位,2年后就能达到副高职称,进机关2年后也可达到副处级别。甚至有些外省市为了揽才,更是打出了诱人的条件:博士工作1年就可转为“正处”级别。从这一层面看,研究生择业起点比本科生高出了一大截。 研究生找工作的时候,不必羡慕本科生就业范围广。本科生看似就业面广,其实未“定型”,到了招聘市场就会乱了方寸。而研究生则表现出更多的冷静和专注。在读研考博时,他们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业领域,求职目标非常清晰,找工作也直截了当,避免了很多“无用功”,大大节约了求职成本。 与大专生本科生相比,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技能的熟练程度等方面优势明显,特别是博士毕业生。而且,大多数研究生都有跟导师一起做课题的经验,理科研究生还有参与实际项目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弥足珍贵的,对求职有很大的帮助。很多大公司的技术研发岗位之所以青睐研究生,就是看中了这一份的经验。 许多人认为,搞研究、做学问是理科的专长,因此,读个理科的硕士、博士更好。而文科生恐怕会“越读越僵”,难找工作。我们比较一下不同的学校就业情况,发现上海交大通信、机电、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走俏;同济大学建筑、土木工程、环境科学、电子信息、机械、交通运输、汽车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抢手”;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今年毕业的研究生不到3月就已经是一抢而空。这些现象似乎都证明了理科研究生就业上的优势。然而,这并不是绝对。 术业有专攻。文理专业有差异,就业方向自然不同。理科研究生,要么留校执教,要么到重点科研单位搞学术研究,有的还可选择出国深造。文科学生由于留校名额不多,因此大多赴机关工作走上仕途。从薪酬上看,文理的确有差距,但薪酬并不能作为衡量职业生涯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尺,兴趣志向不同,决定了就业道路不可能相同。 统招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几乎是没有区别的。在职研究生虽然只有学位证书,但是并不存在什么不良影响,在评职称,出国,加薪,考公务员等这些方面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在职研究生的学位证书和统招研究生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对于统招研究生而言,在职研究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边工作,边学习,课程一般都会安排在周末,避免了与在职人员上班时间冲突,课程安排相对较轻松;同时,课程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可以立即在工作中去实践和运用,使学习变得简单快乐实用,学习目标明确,并且也更加有学习的动力;自主命题,自主考试,自主划线,自主录取,这样的话就会大大提高考试通过率,使考生考试更加容易。 目前看来,很多研究生就业时明显偏重地域性,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把眼光放在本地市区,不愿到外地就业。正因为如此,很多外地的就业信息处于被忽略状态,大量资源白白浪费。可是你并不知道,也许外地的某个工作更适合你将来的发展,比本地的一些工作要好很多。

现状分析与工作计划

现状分析与工作计划 作为一名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新人,我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充实的东西。只有这样,我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当中更好的利用自己的知识为单位做出更多的贡献。也只有充实了自己,才能发现问题并有能力解决它。根据我馆的实际情况,我做了以下分析和计划。 一.情况分析: 1.我馆现有电子计算机24台,小型服务器1台、展示平台1个。(建议更换大型服务器1台) 2.上一年电脑设备卫生保养方面,做好不够好,本年度应注意,采取一些新措施,以推动本项工作的开展。 3.对于网络维护管理水平较低,鉴于本年度要开展网络科研开发,建议开展一些相应的实验,以提高网络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加强网络管理和维护,保证馆内网快速、高效、安全、稳定。 2.根据新的应用,不断调整并优化网络结构,合理分配网络资源。 3.加强网络技术监控,排除各种网络安全隐患,防止网络攻击和病毒风暴。 4.采取有效措施,精心部署微软系统补丁和网络防病毒系统,有效遏制网络带宽占用、网络攻击和病毒传播。 5.建立交互性服务网站,及时宣传网络及信息安全信息,解答用户遇到的各种问题。 6.创新网络运行与管理新体制,避免滥用网络资源和资源浪费。 7.加强机房的管理,高效合理的使用机房。把硬件设备进行编号,建立硬件设备简单账目。 8.做好设备卫生保养工作。 9.协同其他同事一起做好我馆数据库的建设。 10.及时做好工作中的总结工作,积累工作经验。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 2.加强工作的计划性,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与其它同事的合作,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 4.加强科室内、外的交流,及时进行沟通。 5.利用网络优势,及时向计算机使用者进行相关的技术指导。 6.借助行政力量进行管理。 7.向计算机使用者进行信息技术工作宣传,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自觉地加入到维护管理工作之中。 四.学习计划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 1.初步认识计算机及硬件概念。 2.简单DOS,Windows X系列 , Office办公软件简单应用。

2018中国就业情况分析

2018年我国就业人数统计、人均收入支配及市场发展形势分析 字体大小:大中小2019-01-12 09:44 来源:中国报告网 就业人口,在我国是指在16周岁以上,特殊职业需要18周岁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其中,城镇就业人口是指在城镇地区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就业人口,包括在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单位、外商投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从业的人员。 一、我国就业形势的基本特征 就业是民生之本,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减速换挡、结构优化调整、动力加快转换的关键时期,就业的“稳定器”作用显得更加重要。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将“稳就业”放在了“六稳”工作之首。在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的有力支撑下,我国整体就业形势延续稳定向好势头。但也应注意到,就业领域存在的一些区域性、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仍比较突出,对实现高质量就业将产生不利影响。 1、就业整体形势延续稳定向好 2009年以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情况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部

2018年以来,尽管面临来自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外部竞争压力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环保要求趋严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等内部环境压力,我国就业形势整体仍呈现稳定向好的态势。从就业人数看,前三季度,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107万人,同比增加10万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3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6万人,同比均增加3万人。从失业情况看,1-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始终保持在5.1%以下的较低水平,低于5.5%的年度调控目标;6-9月,全国主要就业群体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维持在4.3%-4.4%的区间小幅波动;三季度末,全国登记失业率为3.82%,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降至多年来低位。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2、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占GDP的比重达到53.1%,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8%,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服务业的平稳较快发展对保持就业稳定发挥了重要贡献。测算表明,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人数大约比第二产业多20%左右。2017年,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44.9%,高于第二产业16.8个百分点。从服务业内部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新兴服务业就业人员数量同比增速居前。随着网店、微商、网购快递等网络创业就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 1978年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部 3、创业创新成为就业增长重要源泉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2007-02-06 12:27:13失地农民正被社保边缘化 据估计,目前我国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可能高达万至万人。国家强制性大量征地造成的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就业无着落等问题日益严重,因征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状况 (一)失地农民的总量和分布 除了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主要集中在城郊和人多地少的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一般人均耕地不足亩。目前,中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每年约万至万亩,如果按人均亩地推算,那就意味着每年大约有万到

万农民失去土地,变成失地农民。年至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共万亩,多数研究者估计,至少万农民因此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 这里讲的非农建设使用土地数量,是指依法使用的耕地,不包括违法占用的耕地。许多专家估计,如果考虑违法占用耕地,目前失地或部分失地农民的数量可能高达万万人。年至年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指标是万亩,年至年计划占用耕地将超过万亩。如果计划用地指标突破,违规用地得不到控制,失地农民还要大大增加。 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郊区,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人数较多。目前上海市失地农民的总数已超过百万。年以来北京市失地农民累计达万。江苏无锡市在年至××年的年中共有万亩农田被征用,造成万农户的万农民失地。浙江省绍兴县被征地农民累计达万人,占农村人口的%。 (二)已安置征地劳动力相当一部

分实际处于失业状态 世纪年代中期以来,企业为减少冗员而实行下岗分流,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使获得就业安置的征地农民首先受到冲击。目前,上海市已安置进各单位的征地劳动力中,有近的人实际处于离岗状态。截至年底,北京近郊因土地被征用而造成的“农转非”人员共计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万人,获得就业安置的为万人,占。北京丰台区卢沟桥乡太平桥村,年土地被征用时,实行招工安置的有余人,目前除少数安排在环卫、公交和房管部门外,其他获得就业安置人员以上都已下岗、失业。 (三)一次性获取支付补偿金自谋出路的失地农民,就业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很容易陷入失地又失业的困境 因沿用多年的“谁征地、谁安置”的原则事实上已经难以执行,各地开始普遍采用货币补偿的安置模式,即征地时一次性地支付补偿金,让被征地农民

失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工作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308 失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工作报告完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工作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农民只有循序从土地剥离出来,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才能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党的xx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从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

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2009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 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毕业生的求职意向和需求,帮助同学们正确地认识自我,看清当前形势,在求职过程中合理定位,适时就业,并为下一届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我院于2009年5月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在09届研究生毕业生(包括博士和硕士)中集中开展了一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书面调查活动。为了能够更全面的反映问题,让竟可能多的毕业生加入到调查中来,我们采用分班级发放问卷的形式,力求把工作做得细致,客观如实地把具体情况反映出来,形成一套完备的信息反馈和分析系统,以更好地做好我院09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二. 调查概况 此次共计发放问卷90份,实际回收61份,调查范围囊括我院研究生各个专业。由于实际调查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没有认真如实的填写问卷;2.问卷设计上有潜在的缺陷;3.后续统计工作的纰误,造成调查结果有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性,但无论如何,都能够客观的反映一定问题。 三. 调查结果分析 1.进入就业单位的方式 通过校园现场招聘会是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就业单位的主要方式,约占调查人数的55.7%,通过网络信息和亲友介绍找到工作的同学各占18%,采取上门推销方式的同学占7%,调查中我们并没有发现以学校推荐或者公务员考试的方式进入工作单位的情况,而通过社会人才市场招聘获得工作的同学仅有一名。 大多数同学(约占64.9%)认为校园现场招聘会是毕业生择业的最佳方式,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直接留在实习基地和依靠网络信息也是不错的选择,各占16.4%和14.7%。 2.签约单位的性质 基于我们材料学院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毕业生即将从事的工作岗位性质以科研技术开发为主,其中研发性质占36.1%,技术支持占25.9%,此外从事教育事业的占14.8%,销售性质的仅占3.3%,其他性质的约占10%。 关于签约单位的性质,约33.0%的同学选择了事业单位,39.3%的同学选择了国企,14.8%的同学选择了私企,而进入外企工作的同学仅有3人,约占4.9%。 3.简历和面试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55.7%的毕业生总共投递了20到50份的简历,21.3%的毕业生总共投递了50到100份的简历,还有14.7%的毕业生投递了100到200份,可以看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院毕业生求职的心理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从收到简历的数量看,大多数同学(约占77.1%)收到的简历在20份以内,参加面试的次数和最终拿到offer的情形也与此一致,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用人单位择聘人才的严格性,就业形势严峻不容忽视。 一些毕业生关于简历制作和投递的建议: A.突出重点,要针对不同应聘单位准备简历。 B.突出自己的优点,简明扼要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研究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面临失地又失业的困境。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点问题,也是关系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解决,将严重影响城市化进程,进而阻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本文就失地农民就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政策对农民的保护不足、政府有关部门认识不到位、失地农民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不能提供有效劳动供给、社会就业环境不利于失地农民再就业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完善现行的有关征地补偿和安置办法、完善就业服务措施、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力度、积极拓展劳务输出等对策,就解决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及生活出路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就业

目录 一、失地农民就业情况 (1) 二、失地农民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分析 (1) (一)政策对农民的保护不足 (1) (二)政府有关部门认识不到位 (2) (三)失地农民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不能提供有效劳动供给 (2) (四)社会就业环境不利于失地农民再就业 (2) 三、解决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2) (一)必须改革完善现行的有关征地补偿和安置办法 (2) (二)完善就业服务措施,创造有利于失地农民就业的机制和环境 (3) (三)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力度 (3) (四)刺激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带动就业增加 (3) (五)积极拓展劳务输出 (4) 参考文献 (5)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研究 失地农民是现代化城市的产物,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产生的社会现象。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失地农民问题,而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又是重中之重,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好,城市化就很难成功。如果城市化不能顺利进行,就势必影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尽快实现的问题,关系到我国能否实践科学的发展观的问题。 一、失地农民就业情况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兴起大办开发区的热潮,最高峰时达8000多个,使我国的耕地每年以近千万亩的速度“失血”,失地农民大幅增加。专家通过测算估计目前全国各地失地农民的数量约在4000万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里,我国城市化率提高9.86个百分点,农村失地人口约4300万,一般每征用1亩地,就伴随着1.5个农民失业。造成这多的农民失地又失业,给社会稳定留下了隐患。2004年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调查。调查主要以人均耕地面积在0.3亩以下的农户为主要对象,总共调查了2942户。调查的一些情况如下:43%的调查户完全丧失了耕地。在这2942户中,共有家庭人口12170人,其中劳动力7187人,平均每户4.14人,劳动力2.44人;原有耕地13740.15亩,平均每户4.67亩,平均每人1.13亩。2000年以来,这些农户的耕地共被占用9400.15亩,占原有耕地的68.4%。平均每户被占有3.2亩。尚余耕地4340亩,平均每户1.48亩,平均每人0.36亩。其中,人均耕地在0.3亩以上的有442户,占调查总数的15%;人均耕地不足0.3亩的有1237户,占42%;完全丧失耕地的有1263户,约占43%。调查显示,失地农民最担心的就是就业问题,大多数的失地农民对自己的就业没有信心,对就业形势也不看好,在7187名劳动力中,征地时安置就业197人,约占劳动力总数的2.7%;外出务工1784人,约占24.8%;经营二三产业1965人,约占27.3%;从事农业1807人,约占25.2%;赋闲在家失业的1434人,约占20%。其中河北农民耕地减少甚至完全失去土地后,就业非常困难,生活出现危机,河北迁安、高碑店市的失地农民有80%以上就业很困难;河南漯河市源汇区和孟津县的失地农民赋闲失业在家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分别高达43.5%和47.8%;在经济发达的广东省失地农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赋闲在家的也有10%;陕西省的失地农村劳动力只有38%找到工作。① 从上面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在失地农民中,他们的就业率很低,而且他们很多人对自己的就业失去信心,在就业的结构中在第三产业中的比例要大一点。而且很多人认为失去土地后自己的生活来源失去保障,当务之急就是要实现就业找到工作,政府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保障,为他们就业服务。 二、失地农民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分析 (一)政策对农民的保护不足 首先,土地征用制度不尽合理,现有法律限制了农村土地所有者,使其无法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相应收益,侵害 了农民权益。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如果要进入市场或通过转变用途获得增值,只能先将集体土地征用为国有土地,此后其使用权才可以有偿出让。恰恰在土地征用的过程中,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 之间的分配被滞后的法律法规扭曲,不但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受到侵害,而且失地农民再就业 问题目前也尚属政策上的“盲区”。其次,土地征用补偿标准过低,不利于失地农民生存和创业。按照《土地征管理法》规定,承包地被用后,农民“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而补偿费过低, ①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 9月份,应届高校毕业生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明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已在四处奔走找工作了。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正在各个城市集中进行。 一年又一年,一届又一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社会高度关心的话题。今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660万人,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每年都有近7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青年就业的主要来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监测显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的情况下,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好于往年。 但多数高校毕业生还是感到压力重重。“找工作太难”、“起薪太低”、“大学毕业生还不如农民工抢手”……找工作、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仍然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严峻现实。 高校毕业生毁约率走高—— 大学生找工作不难,找一份自己满意、又能胜任的工作不容易 当同学们都已经开始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的时候,南京大学(微博)(招生办)工程管理学院2007级学生寇羲却每天泡在图书馆,准备明年初考研(论坛)。 去年底,寇羲也和其他同学一样,一边努力找工作,一边准备考研。结果,既没找到满意的工作,考研准备也不充分,两头都没有着落,只得再复习一年。 寇羲学的专业是工业工程,毕业后一般都会到制造业企业工作,但她一直想从事与IT、金融有关的职业。所以,找工作期间尽管收到了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几家企业的录用通知,但因为“不想去工厂”、“专业不对口,做得很吃力”、“薪水待遇太低”等原因,寇羲放弃了这几个录用通知。 “我自己总结,觉得大学期间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没有什么思考,找工作的时候才忽然发现自己的专业出来做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不是自己愿意做的,因此有些工作找到了也没有签约。”寇羲告诉记者,“耽误了一年,很可惜。”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状况基本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前的情况下,对多数毕业生而言,找一份工作不难,但要找一份自己满意、又有能力胜任的工作却并不容易。 毕业生就业毁约率增高,颇能反映当前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据权威机构对全国692所高校近2万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调研显示,16%的毕业生曾经有毁约的经历。在毁约的原因中,拿到了更好录用通知的以41%的比例排在首位。其他原因

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09 . 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毕业生的求职意向和需求,帮助同学们正确地认识自我,看清当 前形势,在求职过程中合理定位,适时就业,并为下一届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我院 于2009年5月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在09届研究生毕业生(包括博士和硕士)中集中开展 了一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书面调查活动。为了能够更全面的反映问题,让竟可能多的毕业生 加入到调查中来,我们采用分班级发放问卷的形式,力求把工作做得细致,客观如实地把具 体情况反映出来,形成一套完备的信息反馈和分析系统,以更好地做好我院09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 此次共计发放问卷90份,实际回收61份,调查范围囊括我院研究生各个专业。由于实 际调查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没有认真如实的填写问卷;2.问卷设计上有潜在的缺陷;3.后续统计工作的纰误,造成调查结果有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性,但无论如何,都能够 客观的反映一定问题。 .

1.进入就业单位的方式 通过校园现场招聘会是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就业单位的主要方式,约占调查人数的55.7%,通过网络信息和亲友介绍找到工作的同学各占18%,采取上门推销方式的同学占7%,调查中我们并没有发现以学校推荐或者公务员考试的方式进入工作单位的情况,而通过社会人才 市场招聘获得工作的同学仅有一名。 大多数同学(约占64.9%)认为校园现场招聘会是毕业生择业的最佳方式,也有一部分 同学认为直接留在实习基地和依靠网络信息也是不错的选择,各占16.4%和14.7%。 2.签约单位的性质 基于我们材料学院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毕业生即将从事的工作岗位性质以科研技术开发 为主,其中研发性质占36.1%,技术支持占25.9%,此外从事教育事业的占14.8%,销售性质的仅占3.3%,其他性质的约占10%。 关于签约单位的性质,约33.0%的同学选择了事业单位,39.3%的同学选择了国企,14.8%的同学选择了私企,而进入外企工作的同学仅有3人,约占4.9%。 3.简历和面试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55.7%的毕业生总共投递了20到50份的简历,21.3%的毕业生总共投递了50到100份的简历,还有14.7%的毕业生投递了100到200份,可以看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院毕业生求职的心理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从收到简历的数量看,大多数 同学(约占77.1%)收到的简历在20份以内,参加面试的次数和最终拿到offer的情形也与此一致,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用人单位择聘人才的严格性,就业形势严峻不容忽视。一些毕业生关于简历制作和投递的建议:

招聘工作现状分析

招聘工作现状分析



1 2 3 4 5
2013年3月招聘现状 具体岗位面试情况介绍 现状分析 应对措施 工作计划

2013年3月招聘现状
面试岗位:行政主管(总监)、人事主管、前 台文秘、电话推广专员、业务经理 电话预约:425人 初试人数:248人 复试人数:3人

具体岗位面试情况介绍
行政主管
电话预约:191人 初试:111人 复试:1人 平均每天面试10人 初试通过率:1% 复试通过率:100%,转为行政专员
人事主管
电话预约:175人 初试:99人 复试:2人 平均每天面试5人 初试通过率:2% 2% 复试通过率:2%,其中1人转为人事专员,1 人自动放弃

具体岗位面试情况介绍
电话推广客服
电话预约:17人 初试:11人 复试:0人 平均每天面试0.6人 初试通过率:0%
前台文秘
电话预约:30人 初试:15人 复试:1人 平均每天面试0.8人 初试通过率:7% 复试通过率:100%,4月到岗
业务经理
电话预约:12人 初试:12人 复试:1人 平均每天面试0.6人 初试通过率:0%

现状分析
不同岗位面试数量差异较大
现状可能性分析1 公司目前急招岗位以职能岗位为主, 业务岗位为辅(5个招聘岗位中,职能岗 位占3个,且面试数量较多) 现状可能性分析2 初试通过率低,推测原因: 对于职能岗位需求不明确,导致在筛 选简历方面针对性不强; 业务岗位面试人数较少,推测原因: 对于业务岗位由于针对性与专业性要 求较高,普通的招聘渠道不易筛选合适的 简历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资料

目录 一、引言 (2) 二、失地农民就业现状 (3) (一)失地农民结构性失业严重,隐性失业现象极为普遍 (4) (二)就业转失业比例过高 (4) 三、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现状的因素 (4) (一)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激烈 (4) (二)失地农民文化素质低,缺乏就业培训 (5) (三)失地农民思想落后,观念保守,缺乏就业和创业意识 (5) (四)现行征地安置方式单一 (5) (五)政府政策因素的制约 (6) (六)征地过多过急 (6) 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6) (一)建立就业保障基金 (6) (二)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7) (三)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7) (四)强化农民就业观念 (7) (五)多种安置方式相结合,拓宽就业门路 (7) (六)消除就业障碍,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8) 五、小结 (9) 参考文献 (9)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扩张,农村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社会就业形势、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加上失地农民本身素质不高、知识水平有限,使得失地农民陷入就业困境。就业状况不容乐观,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率低下、就业质量不高、结构性失业严重、再失业现象普遍等。失地农民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保障其生存权利责无旁贷。而保障失地农民生存权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这也是要义根本所在。本文对失地农民就业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寻找成因症结所在,并针对成因症结提出对策建议以化解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保障其基本生存权利。 关键词:失地农民;城市化;结构性失业;社会保障;就业现状;和谐社会 一、引言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中国农村的耕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而且还具有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权利的功能。但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大量土地被征用,由此失地农民的数量激增。失地农民是被动城市化的主要类型,从人口数量来看,这种进城方式的最大特点不是所占的比例最大,而是其被动化的特征。无论从现实情况还是从心理上,失地农民都还没有做好城市化的准备,由于土地被征用,他们的身份被迫的从农民强行过渡到了非农或者是城市居民。按照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进程,据预测2000年至2020年的30年间占用耕地将达到5450万亩以上,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的总和将达到一亿以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全国约有4000多万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失地大军”。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调查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编号:FS-DY-20601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20x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xx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xx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xx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 1.供过于求 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

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2.缺乏胜任力 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 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

心理学硕士的就业情况分析

心理学在中国是一门新兴学科,人们对这个专业了解得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就业范围。不过,目前由于就读人数相对较少,其就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目前心理学硕士就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普通高校,这是心理学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主要去向。近年来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纷纷开设心理学的公共课,心理学硕士担任起高校心理公共课的老师。这无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对于心理学硕士来说最好的就业方向之一是进入心理学系和教育系成为一名心理学老师。但是,随着博士毕业生的增多和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从事这一职业将越来越困难。高校中的心理咨询中心也为心理学硕士提供了就业机会。不过,这一般需要在校期间具有心理咨询的实践,并且一般情况下是女生优先考虑。心理学研究生在竞聘辅导员一职上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竞争力,但是一般情况下,入党是先决条件。高校工作的薪酬随具体职位和地区而异。 第二,公务员。招心理学研究生作公务员的一般是公安系统: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都是可能的去处。部分单位对于受聘人员的身体要求比较严格,有的还需要进行体能测试。 第三,企业。心理学研究生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研究生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同,心理学学生倡导人性化的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有所互补。但是由于人们对心理学这个专业还不是很了解,心理系的学生不如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具有竞争力。心理系的研究生还可以从事市场调研的工作,但是人数比较少,一般是本科生稍多。 第四,中小学。一般招的是本科生,其心理咨询部门主要是作为“花瓶”来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所以前途不被看好,加上收入较低,一般研究生是看不上的,除非找不到工作,一般是不予考虑。 第五,心理咨询工作者。国内这个行业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单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未必能够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要想有外国同行的薪水有待去开拓。 第六,医院和诊所。学习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学生,可以去医院或心理诊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工作,但是以中国现今对心理医生的需求,再加上去医院需要有行医执照难度比较大。

我院科研工作现状分析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院近年来科研活动的基本规律与科研队伍的构成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我院科研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明确了科研工作在我院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并对我院科研队伍的培养和科研质量的提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科研工作;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1.课题研究背景建院25年来,我院的科研工作在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各项科研指标均位于同类院校的前列,显示了我院的整体师资力量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回顾25年来的发展,特别是总结近10年的工作,我们认为,在经历了科研的初创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后,我院科研工作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这一发展阶段具有什么特点?科研骨干的基本状况如何?优势学科有哪些?进一步提高科研质量的“瓶颈”问题是什么?我们在科研管理和服务上还应做一些什么工作?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并研究的课题,只有认真研究并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性,实现与时俱进,使我院的科研工作更上一层楼。2.课题研究方法本着“结论产生于调查之后”的原理,本课题的前期工作重点放在实际调查上。自2oo2年秋起,我们先后实地走访了7所各类高校的科研部门,查询了10余家各类高校的科研网站,了解了他们的科研工作情况和科研管理办法,学到了经验,找到了差距,形成了本课题的第一份阶段性成果,现在我院实行的“院级科研课题评审指标体系”以及“建立学术论坛制度”均是向其他单位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创新的结果。本课题研究的第二个步骤是详细回顾、整理、分析我院建院以来的科研资料,从中发现规律,寻找问题,明确思路。在这一阶段我们回顾了建院以来的主要阶段性工作,绘制了历年科研成果数量统计表,科研成果分类结构表、专职教师历年科研参与率表,科研经费投入表,科研队伍职称、学历、专业情况结构表,教师课时工作量分析表,历年科研成果院外主要获奖情况表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科研工作发展的一些规律和特点,找到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潜在的科研能力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形成了第二个阶段性成果。课题研究的第三阶段是对现有科研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为了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重大课题研究,我们制定了《关于鼓

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生论文-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也不断加大。文章从调查中分析了河北省研究生就业情况,并提出解决河北省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就业压力;对策 随着我国本科生扩招之后,在高等教育扩招的大背景下,研究生扩招也迅速跟进。据笔者统计,从1999年开始,我国连年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与上一年相比,1999-2004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5.7%,43.0%,28.7%,23.4%,34.0%,24.0%,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以平均每年26.9%的速度增长,而2005年仅硕士研究生招生就达31.6万多人,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更达34.4万人,初步统计2007年多达36.4万人。河北省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也在不断的增长中,2005年达7721人,2006年达8937人,2007年更是突破1万人。研究生扩招虽缓解了本科生就业压力,也导致研究生就业竞争加剧。由于前几年来硕士研究生总体上供不应求的态势,人们对硕士研究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我国加入WTO 当前背景后,国外的资本,技术介入将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有利于硕士研究生就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加入WTO后国内各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对硕士研究生的素质,能力以及培养单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效地解决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也就成为了社会、培养单位及研究生个人的关心的共同课题。 一、调查 (一)研究对象 为研究河北省研究生就业情况,在长期的资料收集和大规模的各案访谈基础上,于2006年对河北省高校有研究生院处的单位已签约的和正在找工作的研究生做了关于研究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在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正式调查于2007年上半年进行,基本上采用随机抽样选取样本。具体要求为:各学校以院系名单为抽样框,随机抽取系院; 以抽中的各班为抽样框,再随机抽取硕士研究生毕业生。这样,共抽取2007年已找到或正在找工作的研究生200名构成了本次调查的样本。实际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为98%;统计分析用excel版软件包。 根据问卷统计,在196名被调查者中,男生为96人,占48.9%,女生为100人,占51.02%;研究生一年级学生92人,占46.9%,研究生二年级学生65人,占33.2%,研究生三年级学生39人,占19.9%;文科生109人,占55.6%,理科生71人,占36.2%,工科生16人,占8.2%;应届生136人,占69.4%,往届生60人,占30.6%,其中已婚的29人,占14.8%,未婚的占85.2%。(二)研究生群体特征 在分析调查结果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先概述一下研究生的群体特征。 在各类学生中,研究生在知识层次、社会化程度、培养规格等方面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群体特点。本文主要针对河北省内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事实上其群体特征对其就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学业以研究为主,注重创新性、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 2.群体构成较复杂,社会阅历差距较大年龄跨度大。 3.思想较为成熟,自立意识较强。 (三)结果分析

个人工作情况剖析

个人工作情况剖析 目录 第一篇:个人工作情况剖析 第二篇:作风建设个人剖析情况 第三篇:个人工作作风剖析 第四篇:个人思想工作剖析 第五篇:个人工作剖析 正文 第一篇:个人工作情况剖析 话说孙行者在第三次收入唐师傅门下后,根据西天佛祖东方神仙及取经领导小组的安排,师徒四人对取经途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逐一剖析和交流,在八戒和沙僧还在激励讨论的时候,行者已将金箍棒化作毛笔,率先向唐师傅递交了自己得分析材料,得到了取经领导小组的一致好评。全文如下: 进入南海紫竹林以来,在菩萨的细心指导下认真学习了佛祖关于西天取经的重要讲话,积极参加了菩萨在南海组织的各项讨论,特别是关于大乘佛法普度众生的讨论,使自己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灵魂受到了深刻的洗礼。现就个人过来工作情况剖析如下: 一、平时加强了学习,但在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上仍然不够。应当说,对取经的重要性,自己是清楚和明白的,但真正静下心来思考却不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是放松了学习放松对世界观的改造,没有将思想统一到取经这件大事了来,对佛祖讲话精神领会不够,没有深入领会取经工作的重

点和中心,认为只要将经取回大唐就可以了。在思想方法上,有时就产生片面性,流于形式,认识浅薄。 (2)是对取经队伍分工认识不足,认为唐师傅是佛祖的弟子,自己也是接引道人的弟子,论辈分是隔房的师兄弟。在取经工作上自以为是,不讲规律、不讲系统、不听招呼,在理解把握上出现以偏概全、盲目蛮干等现象。 (3)是对取经工作缺乏长期思考,没有制定一个长远的学习计划和分步实施办法。没有把取经工作与拓宽知识面、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上下功夫,没有把取经工作与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结合起来。 二、强化了任务完成,但在提质增效上有一定的差距。对取经工作中遇到得困难和不足,自己在思想上是重视的,也能够尽自己所能去认真完成,但从完成的结果看,却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认为解决好问题就行了,没有及时总结和建议,工作不够细致,调研不够深入。主要有两点: (1)是认为凭自己五百多年前积累的基本素质,一般的工作任务都能应付,因此精业务、强素质的意识有所淡化;动不动就想先拿自己得名声将工作完成,结果遇到分瓣梅花计就累得师傅受苦,要不是那倒霉的老妖非要吃个消停,取经工作立马成了泡影。 (2)是认为很多工作都不是靠自己一个人去完成,即使是以自己为主完成,不到的地方还会有其他同志弥补、领导完善,因此缺乏精业务、强素质的紧迫感。所以在第二回被唐师傅赶出门后,认为有八戒和沙师弟就可以帮助师傅完成取经工作,在没给菩萨和佛祖汇报的情况下就跑回老家当山大王去了。不仅严重影响个人的成长,更波及了其他同志,使工作中出现相互扯皮、形不成合力的现象,像大战红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