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塑料聚碳酸酯

工程塑料聚碳酸酯
工程塑料聚碳酸酯

工程塑料聚碳酸酯

㈠、PC 简介

一、根据PC 分子链上R 基的不同,PC 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脂肪族PC :Tm 小、易溶解、热稳定差、力学性能不高,无意义。

2、脂环族PC :性脆、Tm 高、力学性能不高、实用价值不高、原料困难。

3、芳香族PC :PC 的主要品种。

4、脂肪-芳香族PC :力学性能不高,实用价值也不高。

目前所说的PC ,均指双酚A 型PC ,它的分子结构式为:

二、PC 的发展已经经历了120多年的历史 。1881年,K.Birnbaum 和L.Lurie 在吡啶存在下,由间苯二酚和光气合成出了碳酸酯缩聚物(光气法缩聚);1889

年,A.Einhorn 用对苯二酚、间苯二酚与光气在吡啶中缩合反应,制得碳酸酯聚

合物(光气法缩聚);1902年,C.A.Bischoff 由对苯二酚或间苯二酚与碳酸二苯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得芳香族聚碳酸酯(酯交换法);1930年,美国

W .H.Carothers 通过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乙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得低

熔点的脂肪族聚碳酸酯;1940年,美国Dupont 公司Peterson 通过己二醇与碳

酸二丁酯进行酯交换,制备出用于纤维和薄膜的高分子量脂肪族PC ,并取得美

国专利;1956年H.Schnell 在汉堡公布了双酚A 型PC 的详细论文;1958年,

Bayer 实现了熔融酯交换法生产双酚A 型PC 的工业化,商品名为 “Makrolon ”;

1960年,Bayer 以光气化溶剂法生产技术在美国设定了子公司-Mobay 公司,O O C O C

CH 33

CH []n

投产了商品名为的“Melon”的PC产品;1960年,美国GE以其1955年的专利为基础,也实现了光气法PC的工业化生产,商品名为“Lexan”;1960~1961年,日本出光石油化学公司、日本帝人化成公司、日本三菱瓦斯化学公司也均用自己的光气法技术投产了PC;1964~1965年,日本帝人化成公司、三菱瓦斯化学公司从Bayer引进酯交换技术,并开始生产PC;1965年,美国PPG(亚斯堡玻璃板)公司开发出Naclon新型PC;1967年,前苏联也生产出PC。

PC在中国的发展史:1、1958年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发成功酯交换法PC工艺,1965年完成中试,大连塑料厂建成100t/a的生产装置。1961年沈阳化工研究院对光气法生产技术进行探索,1966年研究人员到晨光化工院和杭州塑料化工厂进行光气法PC的试制。此外,浙江化工院、清华大学、天津合成材料研究所、广东肇庆化工所等单位先后进行光气法PC的研发。1971-1976年,酯交换法援建罗马尼亚项目会战对我国PC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当前,PC共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其中排名前五位为:

1、美国GE公司,年产37万吨;

2、美国模Mobay公司,年产24万吨;

3、德国Bayer公司,年产16万吨;

4、日本三菱瓦斯,年产13万吨;

5、日本帝人化成,年产12万吨。

国内生产厂家有:上海中联化工厂、重庆长风化工厂、杭州塑料化工一厂、天津有机化工二厂、五矿常州合成化工总厂。2001年世界PC产量为159万吨,其中中国为0.6万吨。目前,世界PC的生产正以每年8-9%的速度增长。

三、PC的性能特点

1、良好的透明性,透光率达90%,是较PMMA耐热性好的透明材料(140℃);

2、良好的耐低温性能,可在-100 ℃~140 ℃下长期使用;

3、突出的抗冲击性能、抗蠕变性和尺寸稳定性;

4、在宽温度(-100~140 ℃)和宽频率(60 ~106Hz)下电绝缘良好;

5、良好的加工性(注、挤、吹、流涎、压等)。

缺点:易应力开裂;耐疲劳性差;耐磨性不佳;高温下易水解,不耐碱

四、PC的牌号

目前PC有40多个厂家生产,共有20多个品种,1200多个牌号。

以上海中联化工厂为例:

1.注塑级:T-1230(低粘度通用型,M=23000±1000)

T-1260(中粘度通用型,M=26000±1000)

T-1260B(着色用) T1260W(耐磨用)

TE260.X(PE改进型) TE260.7-HI(抗冲击型)

TE-2614(PE改进型)TE-1005(PE改进型、耐沸水)

TG-2625(玻璃纤维增强型)

2.注射-挤塑-吹塑级:T-1290(高粘度、通用型.M=29000±1000)

3.耐紫外线级:T-1230μ(低粘)、T-1260μ(中粘度)、T-1290μ(高粘度)

4.耐侯级:TX-1005

5.增强脱模级:TG-2620S1(机械强度高)TG-2620S2(流动性好)

TG-2620S3(流动性良好)

6.光盘级

㈡、聚碳酸酯的合成

工业上合成PC 的方法有:光气法(界面缩聚)、 酯交换法(熔融缩聚)

一、光气法:

采用光气法合成PC 的公司为Mobay 、GE 、帝人和三菱瓦斯等

1.反应方程式:

说明:①该反应为不可逆界面缩聚,机理为离子型缩聚反应;

②采用NaOH

,是为了副产物为NaCl 而非腐蚀性大的HCl 。

特点:光气法反应路线单体转化率高(90%以上),分子量高达15-20万,分子

量分布宽,须用分子量调节剂将分子量调节至2.5-5万,或7万。

二、酯交换法

1、酯交换反应(N2保护): ① 150-178℃ /减压至50mmHg 至苯酚大部分已馏

出。② 230℃ /减压至40mmHg ③减压至10mmHg ,除去苯酚(80-90%已经除

进入下一阶段) 造粒;

2、缩聚反应(N2保护): 290-298℃ /减压至1mmHg 除去苯酚和碳酸二苯酯 酸洗除;

3、后处理:酸洗除10%盐酸85-90 ℃ 处理水洗至中性干燥(100-110 ℃ )造n

HO C H 3C O H ClC H 2C H 2Cl n C H 3+Cl C H 3C O C H 3O C O

()n n Na Cl n +2+2H 2O

粒。

酯交换反应式:

特点:(1)酯交换法为熔融缩聚,不使用溶剂,反应时间长,需在高真空度和高温下进行,才能保证低分子产物苯酚和碳酸二苯酯被逸出,保证反应朝生成物方向进展;反应过程中粘度高,热交换和混合有困难,难以得到高分子量产物。(2)反应温度控制极为关键,第一阶段酯交换反应中,T >180℃双酚A 分解,

T <150℃时,反应速度低,因此T=150-178℃;第二阶段,游离双酚A 和碳酸二苯酯减少,V ↓ ,提高温度至230℃有利于粘度降低和反应速度加快,副产物苯酚易于扩散逸出。(3)催化剂用量合适,催化剂过多时在150℃以上可使双酚A 分解

㈢聚碳酸酯的结构与性能 一、PC 的分子链结构

(1)链节结构

苯基:共轭结构,提供了分子链刚性,力学性能、耐光性、耐化学药品性、耐候性和尺寸稳定性及低吸水性和在有机溶剂中的低溶解性。

醚键:与苯基相反,提高柔顺性,两端可以绕其旋转,加快了PC 在有机(m+1)O O C O

+m C HO CH 3

CH 3

O H

C CH 3

CH 3O O O

C )(O O C m O O H

+m

溶剂中溶解性和吸水性。

羰基:增大了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距变小,刚性增大。

酯基:极性大,薄弱环节,易水解断裂,使PC易溶于有机溶剂,电绝缘性降低。

异丙基:空间位阻大,刚性增大,Tm升高,Tg升高,静强度升高,ε降低。链间距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Tm降低,Tg降低,静强度降低,其中两种作用力都有,前一种较大。

总之,链节结构中,苯基、羰基、异丙基的作用超过醚键的作用,使PC分子链以刚性为主,分子间作用力强,分子链的缠结不易解除,大分子难取向且取向后不易自行回复,结晶困难,聚合物处于无定态,残余应力难以自行解除,易形成内应力开裂,但绝不是脆性塑料。

二、PC的性能

1.物理性能

密度 1.2g/cm3(无定型)1.27g/cm3(少量结晶)

折光率nD25 1.586

吸水率0.35%(24小时浸水)

透光率90%以上(2mm板),耐热的塑料玻璃(140℃)

作为光学玻璃有光学畸变(取向造成)

表面易磨损

燃烧性容易燃烧

2.力学性能

拉伸强度/MPa 61-70 拉伸模量/GPa 2.13

弯曲强度/MPa 100-110 弯曲模量/GPa 2.1

伸长率/% 80-130 压缩模量/MPa 85

剪切强度/Gpa 35 剪切模量/GPa 0.795

冲击强度/KJ/m2

无缺口38-45 缺口17-24

布氏硬度/MPa 150-160

3.热性能

Tc -100℃Tg 145-150℃Tf 220-235℃Tl 320-340℃HDT 130-140℃Tmatin 116-129℃Tvicat 165 ℃Tmax 120-130℃Tlong -100-120℃4.电性能

PC分子量极性小,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吸水率低,因此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ρv 4.0﹡1016Ω·cm T ερv

ρs 2.1﹡1015ΩHz ρv (不适合高频)

ε 2.9-3.2 εTgδ

Tgδ(6-7)﹡10-4

E 15.7-23.6KV/mm

5.化学性能

①可经受的化学试剂的长期作用而不会溶解和引起性能变化

20%盐酸、20%硫酸、20%硝酸、40%氢氟酸、100%甲酸、100%乙酸、食盐水、脂肪烃、动植物油、饱和溴化钾、30%双氧水、10%碳酸钠水溶液、乳酸、油酸、皂液、大多数醇。

②耐油性优良:汽油中三个月。润滑油(125℃)三个月

③引起PC溶胀而不溶解:四氯化碳、丙酮、苯、乙酸乙酯等

④引起降解和溶解:

四氯乙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烷、三氯乙烯、二氧六环、吡啶、氯苯、

四氢呋喃、三甲酚、苯酚、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磷酸三苯酯等

⑤耐碱性差

㈣PC的应用:1、以透明性为目的的应用;2、以力学性能为目的应用;3、以耐热性为目的应用;4、以绝缘性为目的应用。

国内外聚碳酸酯市场发展状况

国内外聚碳酸酯市场发展情况 高利平,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 聚碳酸酯(PC)是一种线型聚合物,可分为脂肪族、脂肪-芳香族、芳香族 3种类型。在实验室里虽已合成出了许多种类的PC,但是到目前为止,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PC品种仍以双酚A型为主,因此,我们一般所说的PC为双酚A型PC。PC无味、无臭、无毒,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PC具有一定的耐化学腐蚀性,室温下耐无机和有机稀酸溶液、食盐溶液和饱和的溴化钾溶液,耐脂肪烃、环烷烃及大多数醇类和油类;PC溶于二氯甲烷、间甲酚、环己酮、吡啶和二甲基甲酰胺;在乙酸乙酯、四氢呋喃和苯中只能溶胀;可与其他树脂共混形成PC共混物或PC合金,改善其抗溶剂性和耐磨性;PC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耐蠕变性能,较高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刚性,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可在-100~140℃温度范围内使用。PC的电性能优良,吸水率低,透光性好,可见光的透过率可达90%,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品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数据载体、汽车部件、医疗设备、建筑、纺织和包装等领域。 1. 生产工艺 PC工业化生产方法有溶液光气法、界面缩聚光气法、酯交换熔融缩聚法、非光气酯交换熔融缩聚法4种。前3种为光气法,第4种为非光气法。目前,世界上约80%左右的PC采用界面缩聚光气法生产;其次是非光气法;传统酯交换熔融缩聚法工业化装置较少;溶液光气法基本被淘汰。 (1)界面缩聚光气法 界面缩聚光气法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工艺。双酚A首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双酚A钠盐;然后加入二氯甲烷,通入光气,使物料在界面上聚合,生成低分子量PC,然后经缩聚、分离得到高分子量PC。主要的专利商有SABIC、拜耳、日本三菱化学、日本帝人、斯泰隆公司(Styron,原为Dow 化学的合成树脂子公司,2010以16.3亿美元出售给Bain Capital Partners公司)。 (2)非光气酯交换熔融缩聚法 该法是在酯交换熔融缩聚法工艺的基础上开发成功的,因工艺过程中彻底不使用光气,又称“全非光法”。该工艺分为两步:首先,以甲醇羰基化法或碳酸乙烯酯(或碳酸丙烯酯)与甲醇酯交换生产碳酸二甲酯(DMC);其次,苯酚和DMC反应生成甲基苯基碳酸酯(MPC),MPC和苯酚进一步反应生成碳酸二苯酯(DPC),同时MPC发生歧化反应也生成DPC;然后DPC在熔融状态下与

聚碳酸酯PC

聚碳酸酯PC 聚碳酸酯是在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聚碳酸酯是一种新型的热塑性塑料,透明度达90%,被誉为透明金属。刚硬而有韧性,具有高抗冲击性,高度的尺寸稳定性和范围很宽的使用温度,良好的绝缘性及耐热性和无毒性。聚碳酸酯燃烧特性:慢燃,离火后慢熄,火焰呈黄色,黑烟碳束。燃烧后塑料熔融,起泡,发出特殊的花果臭气味。聚碳酸酯比重1.20,透明,本色呈微黄。 聚碳酸酯性能:聚碳酸酯树脂通过共聚,共混,增强等途径发展了很多改性品种。聚碳酸酯是抗冲击韧性为一般热塑料之冠,尺寸稳定性很好.耐热性教好,可在-60~120度下长期使用,热变温度130~140玻璃化温度149度热分解大于310度.聚碳酸酯极性小,玻璃温度高,吸水率低,收缩率小,尺寸精度高,对光稳定,耐候性好.熔融粘度和注射温度降低,因而易于加工成形。聚碳酸酯与此20~ 40%的ABS树脂共混后,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它既有聚碳酸酯树脂的高机械强度和耐热性,又具有ABS的流动性好,便于加工的特点,各项性能指标大都介于聚碳酸酯和ABS之间。 用途:聚碳酸酯主要用于生产工业制品,用来代替金属及其它合金,在机械工业上作耐冲击及高强度的零部件。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具有类似金属的特性,可代替铜,锌,铝等压铸件。聚碳酸酯可以进行注射成形,挤出成形,吹塑成形,旋转成形,真空成形和溶剂铸造膜片等技术。制件还可以机械加工,常温冲孔,锯切及焊接和粘合。聚碳酸酯树脂的注射成形,一般采用螺杆式注射机进行。料筒温度:250~320℃,注射压力:50~80MPa,模具温度:85~120℃,螺杆转速:40~60次/min,成品热处理:先在100~105℃的烘箱中烘烤10分钟,然后在120~125℃再烘烤30分钟,自然冷却到常温即可。 聚碳酸酯(PC)介绍,聚碳酸酯是分子主链中含有—[O-R-O-CO]—链节的热塑性树脂,按分子结构中所带酯基不同可分为脂肪族、脂环族、脂肪一芳香族型,其中具有实用价值的是芳香族聚碳酸酯,并以双酚A型聚碳酸酯为最重要,分子量通常为3 -10万。 聚碳酸酯,英文名Polycarbonate, 简称PC。PC是一种无定型、无臭、无毒、高度透明的无色或微黄色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尤其是耐冲击性优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高;蠕变性小,尺寸稳定;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低温性,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电性能和阻燃性,可在-60~120℃下长期使用;无明显熔点,在220-230℃呈熔融状态;由于分子链刚性大,树脂熔体粘度大;吸水率小,收缩率小,尺寸精度高,尺寸稳定性好,薄膜透气性小;属自熄性材料;对光稳定,但不耐紫外光,耐候性好;耐油、耐酸、不耐强碱、氧化性酸及胺、酮类,溶于氯化烃类和芳香族溶剂,长期在水中易引起水解和开裂,缺点是因抗疲劳强度差,容易产生应力开裂,抗溶剂性差,耐磨性欠佳。 PC可注塑、挤出、模压、吹塑、热成型、印刷、粘接、涂覆和机加工,最重要的加工方法是注塑。成型之前必须预干燥,水分含量应低于0.02%,微量水份在高温

聚碳酸酯注塑工艺

聚碳酸酯注塑工艺 1、塑料的处理 PC的吸水率较大,加工前一定要预热干燥,纯PC干燥120℃,改性PC一般用110℃温度干燥4小时以上。干燥时间不能超过10小时。一般可用对空挤出法判断干燥是否足够。再生料的使用比例可达20%。在某些情况下,可100%的使用再生料,实际份量要视制品的品质要求而定。再生料不能同时混合不同的色母粒,否则会严重损坏成品的性质。 2、注塑机的选用 现在的PC制品由于成本及其它方面的原因,多用改性材料,特别是电工产品,还须增加防火性能,在阻燃的PC和其它塑料合金产品成型时,对注塑机塑化系统的要求是混合好、耐腐蚀,常规的塑化螺杆难以做到,在选购时,一定要预先说明。华美达公司有专用的PC螺杆供客户选用。 3、模具及浇口设计 常见模具温度为80-100℃,加玻纤为100-130℃,小型制品可用针形浇口,浇口深度应有最厚部位的70%,其它浇口有环形及长方形。

浇口越大越好,以减低塑料被过度剪切而造成缺陷。排气孔的深度应小于0.03-0.06mm,流道尽量短而圆。脱模斜度一般为30′-1°左右。 4、熔胶温度 可用对空注射法来确定加工温度高低。一般PC加工温度为270-320℃,有些改性或低分子量PC为230-270℃。 5、注射速度 多见用偏快的注射速度成型,如打电器开关件。常见为慢速→快速成型。 6、背压 10bar左右的背压,在没有气纹和混色情况下可适当降低。7、滞留时间 在高温下停留时间过长,物料会降质,放也CO2,变成黄色。勿用LDPE、POM、ABS或PA清理机筒。应用PS清理。 8、注意事项 有的改性PC,由于回收次数太多(分子量降低)或各种成分混炼不均,易产生深褐色液体泡。

各种塑料材料简介

聚丙烯(PP) 俗称百折胶 性能:PP是重量最轻的一种塑料,密度0.9g/cm3比水轻(可浮于水面)。料粒为乳白色或半透明。耐热(可在100度左右使用) 、耐腐蚀、韧性好(能经受上万次弯曲) 用途:编织袋,包装膜,餐具,家电外壳 聚苯乙烯(PS) 俗称普通硬胶 单体:苯乙烯---石油合成的一种无色液体。 辨别:硬而脆的无色透明塑料(仿玻璃状),密度1.05g/cm3,与水基本相同。燃烧火焰上端金黄色,同时软化起泡,无滴落,有浓烟黑柱,发出苯乙烯单体的“甜香味”味。 性能:透明度高,高光泽,质硬而脆,敲打响声清脆,易划伤和开裂,用手能折断。 用途:透明镜片,透明餐具,日用品及玩具外壳 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 俗称高冲击硬胶 单体:苯乙烯和橡胶共聚合成 辨别:亚白色不透明,密度1.04g/cm3,燃烧火焰上端金黄色,会软化起泡,无滴落,有浓烟黑柱,有飞灰。 性能:HIPS为PS的改性材料,韧性比PS提高四倍。制品不透明,易着色,吸水性低,加工时可不需预先干燥。 用途:家电外壳,玩具外壳,中空制品,瓶子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 俗称透明大力胶 单体:苯乙烯(S)和丙烯腈(A)共聚合成 辨别:透明粒料,密度 1.07g/cm3,比水略重。燃烧火焰闪光、黄亮、冒黑烟,熄灭时有一股似PS刺激性的气味(腥味)。 性能:具有较高的透明性,也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耐油脂,印刷性能良好。是优秀的透明制品的原料。 用途:化妆品外盒、打火机外壳、食品容器、镜片,家电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 俗称超不碎胶 单体: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共聚合成 辨别:淡黄色不透明颗粒,密度1.05,表面较高光泽,燃烧火焰黄色,发出黑烟,塑料软化烧焦,无熔溶滴落。 性能:具有“韧、硬、刚”的综合性能,强度高、刚性好,硬度、耐冲击性、制品表面光泽性好. 用途:用于家电外壳及各种制品的外壳。 聚碳酸酯(PC) 俗称防弹胶 P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纯PC密度为1.20g/cm3,比水重. 辨别:PC颗粒呈淡黄色或无色的透明。PC燃烧时,火焰上端呈金黄色,下端成兰色,冒大量黑烟、起泡、炭化,离火后有自熄现象,有一股略刺激性的酚(香)味。 性能:PC制品透明有光泽,耐冲击高、耐温性好(120℃)、韧性好且有较高的硬度、刚性。用途:透明镜片,电器外壳,通讯器外壳 1、高聚物(塑料)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是研究聚合物及高分子材料性能的最基本数据之一。它涉及到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的力学性能,高聚物的流变性质,聚合物加工性能和加工条件的选择。也是在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领域对具体聚合反应,具体聚合物的结构研究所需的基本数据之一。 2、结晶性材料与非结晶性材料的主要区别

一种高性能聚碳酸酯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第36卷,增刊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7年6月V ol.36 Supplement 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Jun.2007 收稿日期:2007-04-30 基金项目:部委项目资助(6906005001,690600204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465)资助 一种高性能聚碳酸酯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季春玲1,张晓阳1,张 彤1,崔一平1,朱劲松2,周经纶2,范江峰2 (1.东南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210096;2.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 100080) 摘要:研究了一种高性能聚碳酸酯(PC )薄膜。将PC 粉末配成不同浓度的聚碳酸酯溶液,用旋转涂覆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均匀透明的聚碳酸酯薄膜,并对材料和薄膜的热性能及光学性能等分别进行了表征。对材料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DSC )测得了玻璃化转变温度;对薄膜用紫外光谱法测量了吸收谱及光损耗,并用棱镜耦合仪测量了其折射率、膜厚及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另外,还分析了不同实验条件对材料成膜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聚碳酸酯材料具有高玻璃化温度和低吸收损耗等优点,适用于制作光波导器件芯层。 关键词:聚碳酸酯; 玻璃化温度; 旋转涂覆法 中图分类号:O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76(2007)增(激光)-0420-04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high performance polycarbonate film JI Chun-ling 1, ZHANG Xiao-yang 1, ZHANG Tong 1, CUI Yi-ping 1, ZHU Jing-song 2, ZHOU Jing-lun 2, FAN Jiang-feng 2 (1.Schoo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China; 2.National Center for Nan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0, China) Abstract: A high performance polycarbonate(PC) thin film was investigated. The PC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were spin coated to fabricate smooth PC films on glass substrate. Both the therm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is PC powder and film were characterized.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 g ) of this PC was measured by DSC.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thereafter optical loss for the PC films were determined by spectrum analyzer. The films refractive index, thickness, and d n /d t were analyzed by prism coupler. Besides, the influence of the spin coating conditions on the film properties was also investigated. By the characterization, this novel PC material exhibit high T g and low optical loss, which indicates it is promising to fabricate the core layer for optical waveguide devices. Key words: Polycarbonat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Spin coating 0 引 言 目前,低损耗,高性能的聚合物光波导材料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聚合物材料被认为是实现集成光器件的重要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电、热电转 换器件,方向耦合器,非线性光学等领域[1-3]。聚合物材料的优势在于其低损耗,高性能,聚合物薄膜在多种衬底比如玻璃、硅片及InP 上的成膜性都很好。用于集成光学的材料必须有高透明度,好的化学、物理性能,高的机械强度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

常用塑料密度

常用塑料密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丙稀腈、丁二稀、苯乙烯 ABS ~ 2 氨基树脂 AF 3 氯化聚醚 CP 4 环氧树脂 EP 5 聚三氟氯乙烯 F3 6 聚四氟乙烯 F4 7 聚四氟乙烯增强 F4+20%GF 8 聚全氟乙丙烯 F46 9 高密度聚乙烯 (孖力士) HDPE 2~ 10 高抗冲聚苯乙烯 (不脆胶) HIPS ~ 11 硬质聚氯乙烯 HPVC ~ 12 液晶聚合物 LCP 13 低密度聚乙烯 LDPE ~ 14 改性聚苯醚 MPPO 15 聚酰胺6 PA6 ~ 16 聚酰胺6 增强 PA6+30%GF ~ 17 聚酰胺66 PA66 ~ 18 聚酰胺66 增强 PA66+30%GF ~ 19 聚芳砜 PASF

20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 21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增强 PBT+30%GF 22 聚碳酸脂 (防弹胶) PC 23 聚碳酸脂增强 PC+30%GF 25 聚醚醚酮 PEEK 26 聚醚酮 PEK 27 聚醚酮酮 PEKK 28 聚醚砜 PES 29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30 (涤纶(的确凉)) PET+30%GF ~ 31 酚醛塑料 (电木粉) PF 32 聚酰亚胺 PI 33 聚甲基丙烯酸酯 (亚加力) PMMA ~ 34 聚甲醛共聚 (赛钢) 共聚POM ~ 35 聚甲醛共聚增强共聚POM+25%GF 36 聚甲醛均聚均聚POM ~3 37 聚丙烯 (百折胶) PP 1~ 38 聚丙烯增强 PP+30%GF ~ 39 聚苯醚 PPO 40 聚苯硫醚增强 PPS+40%GF < 41 聚苯乙烯 (硬胶) PS ~ 42 聚砜 PSF

PC板简介—PC板是以聚碳酸酯为主要成分

PC板简介—PC板是以聚碳酸酯为主要成分 PC板简介—PC板是以聚碳酸酯为主要成分,采用共挤压技术CO-EXTRUSION而成的一种高品质板材。由于其表面覆盖了一层高浓度紫外线吸收剂,除具抗紫外线的特性外并可保持长久耐候,永不褪色。 首先介绍一下PC板具有的特性: 1、耐冲击性———PC板的冲击力最大可达到3kg/cm,比重为1.34cm3,是普通玻璃的200倍,比压克力板强8倍,几乎没有断裂的危险性。 2、透明性———采光极佳,透光率高达75~89%,而其透明度可与玻璃相媲美。 3、耐候性———表面UV剂(抗紫外线)具有吸收紫外线,并转化为可见光,户外可保证十年不褪色。 4、耐燃性———PC板本身不自燃并具有的自熄性。 5、耐热性、耐寒性———在零下30℃到130℃的测试范围内,不会引起变形等品质变化。 PC板的使用范围 PC板的使用范围—鉴于PC板所具有的优良特性,打不烂、透光率高、二次加工能力强、耐燃以及显著的耐候性,可广泛使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广告招牌、户内外灯箱、户外侯车亭,热成型采光罩。 2、室内种植园、室内游泳池、日光浴室等温室屋顶。 3、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立交桥桥面上的隔音墙。 4、适用于各种建筑物(办公楼、宾馆、别墅、体育馆、医院、工厂厂房)、地铁出入口处、娱乐中心、图书馆等地方的采光棚。 PC板与压克力的区别 PC板与压克力的区别—综合两种板的性能和价位比:PC板的耐冲击力是压克力板的8至10几倍,表层的抗紫外线比压克力的户外的使用期长5倍(压克力可达到2年不变黄,PC板可达到10年)。举例来说,3MM厚的PC板每平方米价位大致在200元;相同面积5MM 厚压克力板的价位在200元左右。目前大陆市场上主要有高亚、尚亚、正成、捷豹以及汇丽的事倍达,还有其它几个国产品牌。其中尚亚板、事倍达板以质优而占有相当大的市场,国内生产的板材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弱势,材料上也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甚至因为原材料单价过高而少加或不添加,这样的板材在户外使用容易发黄,国产板的销售情况并不是很好。

聚碳酸酯(PC)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 1、加工特性 PC是无定形材料,它的熔体粘度对温度敏感。由于PC在高温下易发生水解,制品质量对原料的含湿量很敏感,在成型前必须将原料须干燥至小于0.02%。PC 可采用注塑、挤出、吹塑、流延等分法加工,也可进行粘合、焊接和冷加工。2、注塑工艺 (1)塑料的处理 PC的吸水率较大,加工前一定要预热干燥,纯PC干燥120℃,改性PC一般用110℃温度干燥4小时以上。干燥时间不能超过10小时。一般可用对空挤出法判断干燥是否足够。再生料的使用比例可达20%。在某些情况下,可100%的使用再生料,实际份量要视制品的品质要求而定。再生料不能同时混合不同的色母粒,否则会严重损坏成品的性质。 (2)注塑机的选用 现在的PC制品由于成本及其它方面的原因,多用改性材料,特别是电工产品,还须增加防火性能,在阻燃的PC和其它塑料合金产品成型时,对注塑机塑化系统的要求是混合好、耐腐蚀,常规的塑化螺杆难以做到,在选购时,一定要预先说明。 (3)模具及浇口设计 常见模具温度为80~100℃,加玻纤为100~130℃,小型制品可用针形浇口,浇口深度应有最厚部位的70%,其它浇口有环形及长方形。浇口越大越好,以减低塑料被过度剪切而造成缺陷。排气孔的深度应小于0.03~0.06mm,流道尽量短而圆。脱模斜度一般为30′~1°左右。 (4)熔胶温度 可用对空注射法来确定加工温度高低。一般PC加工温度为270~320℃,有些改性或低分子量PC为230~270℃。 (5)注射速度 多见用偏快的注射速度成型,如打电器开关件。常见为慢速→快速成型。 (6)背压 10bar左右的背压,在没有气纹和混色情况下可适当降低。 (7)滞留时间 在高温下停留时间过长,物料会降质,放也CO2,变成黄色。勿用LDPE、POM、ABS或PA清理机筒。应用PS清理。 (8)注意事项 有的改性PC,由于回收次数太多(分子量降低)或各种成分混炼不均,易产生深褐色液体泡。 结构与性能: PC是一种无定形的热塑性塑料,由于主链由柔软的碳酸酯链与刚性的苯环相连接,使之具有许多优良的工程性能。 (1)力学性能 PC具有均衡的刚性和韧性,拉伸强度高达(6l~70)MPa。有突出的冲击强度,在一般工程塑料中居首位,抗蠕变性能优于聚酰胺和聚甲醛。 (2)热性能与聚酰胺和聚甲醛不同,PC是非结晶性塑料,但由于主链上存在苯环。使PC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软化温度分别高达150℃

聚碳酸酯板材挤出工艺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f290404.html, 聚碳酸酯板材挤出工艺的研究 作者:孙佳思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02期 [摘要]主要阐述了聚碳酸酯板材挤出的工艺流程,各段工艺参数的变化对板材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保证挤出合格板材。 [关键词]挤出聚碳酸酯板材 中图分类号:X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2-0352-01 前言 聚碳酸酯简称PC,是一种无定型、无臭、无毒、高度透明的无色或微黄色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可成型性和良好的耐热性能而在飞机透明件上得以广泛应用。美国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研制并用于F-111、F-16、F-22、B-1B等飞机以及大型运输机的风挡、座舱盖、舷窗、灯罩等透明件。经过四十多年的使用表明,聚碳酸酯是高性能飞机不可或缺的航空透明材料。 光学级聚碳酸酯板材性能优劣主要取决于原材料性能及板材制造工艺水平。目前国内还没有能力生产合格的光学级聚碳酸酯树脂,主要依赖进口,这就使板材制造工艺变得更加重要。板材成型分为挤出成型及注射成型,挤出成型相比注射成型具有稳定性高、连续性强等优点。 PC板材的光学性能是目前挤出工艺的难点,挤出温度,压力,模具温度,环境洁净度等多方面因素只要有任何一方面调整不当,都有可能会造成板材的这种光学缺陷。在调整参数的同时,还要照顾到板材的平整度和力学性能等其他要求,具有一定的难度。 下文针对进口新粒料、挤出后板材一次破碎料、二次破碎料作为原料挤出时各工段参数对比来摸索挤出工艺,确定最佳参数配置。 1 主要原料 Dow302-5;一次破碎料;二次破碎料 2 试验设备 幅宽1.2米国产PC挤出生产线,主要由破碎系统,干燥上料系统、挤出机筒、模具、三辊压光机、冷却支架、牵引机、剪裁机、液压升降堆料台等组成。 3 挤出工艺流程简介

聚碳酸酯的改性及其应用

聚碳酸酯的改性及其应 用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表面材料改性》课程论文 题目:聚碳酸酯的改性及其应用 姓名: 学院: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班级: 学号: 联系方式: 任课教师: 2014年12月28日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聚碳酸酯的四个改性方向,分别把它作为光学材料、医疗器械材料、阻燃材料、合金材料及其在这四个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聚碳酸酯光学材料医疗器械材料阻燃材料合金材料

Abstract This essay mainly introduce PC four modified directions, include optical material、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Flame-resistant material、alloy material and different use in life. Keyword:PC,optical material,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Flame-resistant material,alloy material

前言 聚碳酸酯(PC)是一种通用工程塑料,具有综合均衡的力学、电气及耐热性能,特别以优异的冲击强度和耐蠕变性着称,透光率高,力学性能好,特别是冲击韧性在工程塑料中最佳,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吸水率低,制品尺寸相当稳定,其体积电阻率和介电强度与聚酯薄膜相当,介电损耗角正切仅次于聚乙烯(PE)和聚苯乙烯(PS),在10~130e下几乎不变。由于PC的优良性能, 现已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其制品及其共混(或合金)材料在电子、电器、机械、汽车、纺织、轻工及建筑等行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聚碳酸酯供需分析

我国PC供需仍将快速增长 聚碳酸酯(PC)是一种线型聚合物,可分为脂肪族、脂肪-芳香族、芳香族3种类型。在实验室里虽已合成出了许多种类的PC,但是到目前为止,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PC品种仍以双酚A型为主。PC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可见光的透过率可达90%。PC无味、无臭、无毒,其熔融温度220~230℃,密度1.20g/cm3 (25℃),折射率1.5869,玻璃化温度140~150℃,成型收缩率为 0.5%~0.8%。PC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耐蠕变性,以及较高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断裂伸长率、刚性、耐热性和耐寒性。 PC可与其它树脂共混形成共混物或合金,改善其抗溶剂性和耐磨性。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数据载体、汽车部件、医疗设备、建筑以及纺织和包装等领域。 1国内供应情况 中国聚碳酸酯的研制始于1958年,并于1965年实现工业化生产。先后有上海天原集团申聚化工厂、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重庆长风化工厂等从事生产。 但由于装置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产品竞争力低,无法与国外产品相抗衡,这些企业中目前只有重庆长风化工厂(现在为重庆长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5000吨/年的装置仍存在,现也基本处于停产中。 2005年之后,中国掀起聚碳酸酯的投资热潮。世界级聚碳酸酯生产商帝人和拜耳先后在中国投资建厂。2005年,帝人化成在浙江嘉兴独资建立了帝人聚碳酸酯有限公司,并于当年5月投产5万吨/年的聚碳酸酯生产装置; 2006年12月,该公司又将产能扩大至10万吨/年。 2006年11月,拜耳(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的10万吨/年聚碳酸酯项目建成投产,其第2套10万吨/年装置于 2008年12月建成投产。

常见医用塑料品种的介绍

常见医用塑料品种的介绍 与玻璃和金属材料相比,塑料的主要特点: ●成本较低,可以不必消毒重复使用,适合用作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生产原料; ●加工简单,利用其塑性可以加工成各种各样有用的结构,而金属和玻璃很难制 造成复杂结构的制品; ●坚韧,富有弹性,不象玻璃那样易破碎; ●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和生物安全性。 这些性能优势使塑料在医疗器材中具有广泛应用,主要包括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ABS、聚氨酯、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聚砜和聚醚醚酮等。共混可以改善塑料的性能,使不同树脂的最佳性能体现出来,如聚碳酸酯/ABS、聚丙烯/弹性体等共混改性。 一般的塑料合成以后,从大石化厂的合成塔出来,都是面粉状的粉末,不能用来直接生产产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树汁中提取出脂的成份是一样的,也称为树脂,也叫粉料,这是一种纯净的塑料,它流动性差,热稳定性低,易老化分解,不耐环境老化。人们为了改善以上缺陷,在树脂粉中加入热稳定剂、抗老化剂、抗紫外光剂、增塑剂等,经过造粒改性,增加它的流动性,生产出适应各种加工工艺的、有特殊性能的、不同牌号的塑料品种。所以,同一种塑料品种有很多牌号,按照加工方法来分,有注塑级的,有挤出级的,有吹膜级的;按照性能来分,有高刚性的,有增韧的,等等。医疗器械厂家普遍使用的塑料材料都是经过改性可以直接使用的塑料颗粒。对于市场中没有的具有特殊性能的产品,器械厂可以引进造粒生产线,通过不同的配方设计,加工生产塑料颗粒。 由于要与药液接触或与人体接触,医用塑料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安全性。简单来说,塑料材料中的组成成分不能析出进入药液或人体,不会引起组织器官的毒性和损伤,对人体是无毒无害的。为了确保医用塑料的生物安全性,通常在市面销售的医用塑料都是通过医疗权威部门的认证和检测,并且明确告知使用者哪些牌号是医疗级的。 美国的医用塑料通常会通过FDA认证和USP VI生物检测,我国医疗级的塑料通常经过山东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的检测。目前国内还有相当一部分医用塑料材料未经严格意义上的生物安全认证,但随着法规的逐渐健全,这些情况会越来越改善。 根据器械制品的结构和强度要求,我们来选择合适的塑料类型和恰当的牌号,并确定材料的加工工艺。这些性能包括加工性能、力学强度、使用成本、装配方式、可灭菌性等。现将常用的几种医用塑料加工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介绍。 1.聚氯乙烯PVC 2.聚乙烯PE 3.聚丙烯PP 4.聚苯乙烯(PS)和K树脂 5.ABS 6.聚碳酸酯PC 7.聚四氟乙烯PTFE

化工领域的新材料PC聚碳酸酯PC

一、什么是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是一类分子主链中含有—[O-R-O-CO]—链节的高分子化合物及以它为基质而制得的各种材料的总称。英文名Polycarbonate, 简称PC。 二、分类.(聚碳酸酯是分子主链中含有—[O-R-O-CO]—链节的热塑性树脂。) 按分子结构中所带酯基不同分为: (1).脂肪族聚碳酸酯 (2).脂肪族聚碳酸酯 (3).脂肪-芳香族聚碳酸酯 (4).芳香族聚碳酸酯 三、性质 1.物性:密度:1.18-1.22 g/cm^3 线膨胀率:3.8×10^-5 cm/°C 热变形温度:135°C 低温-45°C 聚碳酸酯无色透明,耐热,抗冲击,阻燃BI级,在普通使用温度内都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性能接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相比,聚碳酸酯的耐冲击性能好,折射率高,加工性能好,不需要添加剂就具UL94 V-0级阻

燃性能。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相对聚碳酸酯价格较低,并可通过本体聚合的方法生产大型的器件。 2.化性:聚碳酸酯(PC)是碳酸的聚酯类,碳酸本身并不稳定,但其衍生物(如光气,尿素,碳酸盐,碳酸酯)都有一定的稳定性。 聚碳酸酯耐弱酸,耐弱碱,耐中性油。不耐紫外光,不耐强碱。PC 材料具有阻燃性,耐磨。抗氧化性。 PC是一种线型碳酸聚酯,分子中碳酸基团与另一些基团交替排列,这些基团可以是芳香族,可以是脂肪族,也可两者皆有。双酚A型PC是最重要的工业产品。几乎是无色的玻璃态的无定形聚合物,有很好的光学性。PC高分子量树脂有很高的韧性,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为 600~900J/m,未填充牌号的热变形温度大约为130°C ,玻璃纤维增强后可使这个数值增加10°C。PC的弯曲模量可达2400MPa以上,树脂可加工制成大的刚性制品。低于100°C 时,在负载下的蠕变率很低。PC耐水解性差,不能用于重复经受高压蒸汽的制品。 PC主要性能缺陷是耐水解稳定性不够高,对缺口敏感,耐有机化学品性,耐刮痕性较差,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中会发黄。和其他树脂一样,PC容易受某些有机溶剂的浸浊。 四、主要性能 a、机械性能: 强度高、耐疲劳性、尺寸稳定、蠕变也小(高温条件下也极少有变化); b. 耐热老化性: 增强后的UL温度指数达120~140℃(户外长期老化性也很好); c、耐溶剂性: 无应力开裂; d、对水稳定性: 高温下遇水易分解(高温高湿环境下使用需谨慎); e、电气性能: 1、绝缘性能:优良(潮湿、高温也能保持电性能稳定,是制造电子、电气零件的理想材料); 2、介电系数:3.0-3.2; 3、耐电弧性:120s;

各种塑料材料的英文缩写和简介

PC是聚碳酸酯的简称,聚碳酸酯的英文是Polycarbonate,简称PC工程塑料,PC材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工程塑料中的一种,作为被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材料,PC有着其自身的特性和优缺点,P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非晶型热塑性树脂,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延伸性、尺寸稳定性及耐化学腐蚀性,较高的强度、耐热性和耐寒性;还具有自熄、阻燃、无毒、可着色等优点,在你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能见到PC 塑料的影子,大规模工业生产及容易加工的特性也使其价格极其低廉。它的强度可以满足从手机到防弹玻璃的各种需要,缺点是和金属相比硬度不足,这导致它的外观较容易刮花,但其强度和韧性很好,无论是重压还是一般的摔打,只要你不是试图用石头砸它,它就足够长寿。PE,全名为Polyethylene,是结构最简单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当今世界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由乙烯聚合而成,根据密度的不同分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较软,多用高压聚合;高密度聚乙烯具有刚性、硬度和机械强度大的特性,多用低压聚合。高密度聚乙烯可以做容器、管道,也可以做高频的电绝缘材料,用于雷达和电视。大量使用的常为低密度(高压)聚乙烯。聚乙烯为蜡状,有蜡一样的光滑感,不染色时,低密度聚乙烯透明,而高密度聚乙烯不透明, 聚乙烯是通过乙烯( CH2=CH2 )的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由重复的–CH2–单元连接而成的高聚合链。聚乙烯的性能取决于它的聚合方式;在中等压力(15-30大气压)有机化合物催化条件下进行Ziegler-Natta聚合而成的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这种条件下聚合的聚乙烯分子是线性的,且分子链很长,分子量高达几十万。如果是在高压力(100-300MPa),高温(190–210 C),过氧化物催化条件下自由基聚合,生产出的则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它是支化结构的。 聚乙烯不溶于水,吸水性很小,就是对一些化学溶剂,如甲苯、醋酸等,也只有在70℃以上温度时才略有溶解。但是微粒状的聚乙烯,可以在15℃~40℃之间随温度的变化熔化或凝固,温度升高时熔化,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时凝固,放出热量。又因为它吸水量很小,不易潮湿,有绝缘性能,因此是很好的建筑材料。 PE:聚乙烯 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高分子材料之一,大量用于制造塑料袋,塑料薄膜,牛奶桶的产品。 聚乙烯抗多种有机溶剂,抗多种酸碱腐蚀,但是不抗氧化性酸,例如硝酸。在氧化性环境中聚乙烯会被氧化。 聚乙烯在薄膜状态下可以被认为是透明的,但是在块状存在的时候由于其内部存在大量的晶体,会发生强烈的光散射而不透明。聚乙烯结晶的程度受到其枝链的个数的影响,枝链越多,越难以结晶。聚乙烯的晶体融化温度也受到枝链个数的影响,分布于从90摄氏度到130摄氏度的范围,枝链越多融化温度越低。聚乙烯单晶通常可以通过把高密度聚乙烯在130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溶于二甲苯中制备。 结构式:- CH2 - CH2 - CH2 - CH2 - CH2 - CH2 - CH2 - CH2 PP、PE、PVC是英文名称的缩写。中文名称分别是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英文全称分别是:polypropylene、polyethylene、polyvinyl chloride 你会发现楼上列出来的材料英文缩写前面都有一个P字,P是代表“多个聚合”的意思,也就是说一般的高分子或高聚物都是由普通的低分子单体聚合而成的。 如PP的中文名是聚丙烯,英文名是polypropylene,前面一个P代表poly-“多个,聚合”的意思,后面一个P代表propylene“丙烯”的意思。PE、PVC可以此类推。 三者都是高分子材料,并且都是聚烯烃类的。通俗点说它们都是塑料原料,这三者一般都是粒状的。 我们常见的一些老式的拖鞋就是用PVC做的,它们夏天软冬天变的很硬这就跟PVC的温敏性有很大关系。pvc在高温下会分解有毒气体--氯气。三者中PVC的密度最大。 普通的塑料袋都是用PE做的,它的韧性比较好,PE还分HDPE(高密度聚乙烯)和LDPE(低密度聚乙烯),密度的不同,导致它的某些性能又有很大差异。 PP是塑料中比较安全的塑料,一般食品上的包装袋就是用它来做的,当然PP也有等级,包装食品用的必须是食品级的了。pp在三者中密度最小,可浮于水面。 像这些高分子材料一般都可加入一些其它材料对其进行改性,使在它的总体性能或在某一方面性能优越,以用作特殊用途,当然改性后价格有时会大幅度提高。 这些是属于“高分子材料学”里面的知识。 PS:聚苯乙稀 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塑料材料。具有高于100摄氏度的玻璃转化温度,因此经常被用来制作各种需要承受开水的温度的一次性容器,以及一次性泡沫饭盒等。

聚碳酸酯板的安装方法

聚碳酸酯板的安装和注意事项 一,聚碳酸酯板弯曲时应顺着力的方向,切不可横向弯曲。弯曲半径应为板材厚度:中空二层板175倍一下,三层板185倍以下,四层板200倍一下。实心耐力板弯曲半径同样为厚度的175倍以下。板材弯曲部位严禁用螺丝固定。 二,在安装中空板和实心耐力板时,在板与板接缝处,必须根据板材尺寸预留热膨胀间隙,热膨胀系数为0.065mm/m℃,严禁自攻钉,拉铆钉等直接穿过板材固定。若一定要穿过时,必须在板材上钻孔直径大于自攻钉或拉铆钉的直径100%的扩大孔,再降自攻钉或铆钉通过扩大孔的圆心,以确保板材能够在任意方向自由伸缩。 ? ?三,钢结构骨架必须安装牢固,保持平衡,避免因骨架的原因对聚碳酸酯板造成破损。 ? ?四,钢结构骨架材料必须与结构面积相符,方便施工。 ? ?五,铝合金压条与所购买板材的厚度和面积相符,可以更好保护板材,延长使用寿命。 ? ?六,与聚碳酸酯板接触的密封胶必须选用中性硅铜胶,严禁使用碱性,酸性,化学成分不明的含有溶剂的密封胶。避免聚碳酸酯板与化学溶剂,溶液和挥发性气体直接接触,若采用稀料稀释的油漆喷刷聚碳酸酯板支撑架时,必须带油漆完全干燥后方可安装聚碳酸酯板,严禁用稀料稀释的油漆补刷已安装聚碳酸酯板的钢骨架。 ? ?七,聚碳酸酯板安装固定务必采用本公司专用防漏雨上下成套扣件或本公司提供的专用平板压条,若采用其它公司的平板胶条必须保证胶条的材质为EPDM橡胶或者丁橡胶,严禁采用聚氯乙烯(PVC),天然橡胶等含有对聚碳酸酯板有害的物质胶条。

? ?八,安装聚碳酸酯板时一定要将板材有UV共挤防紫外线层的带有文字的保护膜一侧朝室外,切不可装反,安装完成后立立即揭除保护膜,避免经太阳暴晒后保护膜和聚碳酸酯板粘连。 ? ?九,聚碳酸酯板安装前应揭开距边缘约30mm范围的保护膜,严禁将保护膜压在型材下,再用刀划开保护膜的揭膜方法。聚碳酸酯板的任何部位均不能有划痕。 ? ?十,聚碳酸酯板剖开的断面用铝箔胶带或防水透气胶带封住,以免水蒸汽灰尘和小虫进入空内,影响聚碳酸酯板的透明度和美观度。 ?安装时注意事项 ? (1)安装时,施工组织者一定要将保护膜上印的文字说明和注意事项理解清楚,并向操作员说明,特别要注意哪面朝外的标准。千万不可错装。 ? (2)安装前,不得揭掉保护膜,只沿着板材边线将保护膜揭起50mm 左右,安装完毕后立刻揭掉保护膜,如必须继续保护板面,则先揭掉膜,再重新覆盖保护膜。 ? (3)密封材料的粘性物质应对PC阳光板无损害。 ? (4)密封带应有良好的耐候性,且在长时间内不应失去粘性和机械强度。 ? (5)不要打磨或用强碱清洗阳光板,不要用硬刷子擦表面,以免产生拉毛现象。

塑料材料-聚碳酸酯(PC)的基本物理化学特性及典型应用介绍(精)

聚碳酸酯(PC)的介绍 聚碳酸酯是分子主链中含有—[O-R-O-CO]—链节的热塑性树脂,按分子结构中所带酯基不同可分为脂肪族、脂环族、脂肪一芳香族型,其中具有实用价值的是芳香族聚碳酸酯,并以双酚 A型聚碳酸酯为最重要,分子量通常为3-10万。 聚碳酸酯,英文名Polycarbonate, 简称PC。PC是一种无定型、无臭、无毒、高度透明的无色或微黄色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尤其是耐冲击性优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高;蠕变性小,尺寸稳定;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低温性,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电性能和阻燃性,可在 -60~120℃下长期使用;无明显熔点,在 220-230℃呈熔融状态;由于分子链刚性大,树脂熔体粘度大;吸水率小,收缩率小,尺寸精度高,尺寸稳定性好,薄膜透气性小;属自熄性材料;对光稳定,但不耐紫外光,耐候性好;耐油、耐酸、不耐强碱、氧化性酸及胺、酮类,溶于氯化烃类和芳香族溶剂,长期在水中易引起水解和开裂,缺点是因抗疲劳强度差,容易产生应力开裂,抗溶剂性差,耐磨性欠佳。 PC可注塑、挤出、模压、吹塑、热成型、印刷、粘接、涂覆和机加工,最重要的加工方法是注塑。成型之前必须预干燥,水分含量应低于0.02%,微量水份在高温下加工会使制品产生白浊色泽,银丝和气泡,PC在室温下具有相当大的强迫高弹形变能力。冲击韧性高,因此可进行冷压,冷拉,冷辊压等冷成型加工。挤出用PC分子量应大于3万,要采用渐变压缩型螺杆,长径比1:18~24,压缩比1:2.5,可采用挤出吹塑,注-吹、注-拉-吹法成型高质量,高透明瓶子。PC合金种类繁多,改进PC熔体粘度大(加工性)和制品易应力开裂等缺陷, PC与不同聚合物形成合金或共混物,提高材料性能。具体有PC/ABS合金,PC/ASA合金、 PC/PBT合金、PC/PET

聚碳酸酯(PC)工程塑料知识简介

聚碳酸酯(PC)树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变和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建筑、办公设备、包装、运动器材、医疗保健等领域,随着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正迅速拓展到航空航天、计算机、光盘等高科技领域。 一、生产状况聚碳酸酯工业化合成主要是界面光气化路线,以双酚A为原料,使用光气、氢氧化钠和二氯甲烷为原料及反应助剂,此法工艺成熟,产品质量较高,易于规模化和连续化生产,经济性好等,长期占据着聚碳酸酯生产的主导地位。但由于该法使用的原料光气剧毒,因此近年来各大公司纷纷研究非光气法生产路线。1993年非光气法工艺研究成功,并由GE塑料日本公司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主要以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为原料,该工艺是一种符合环境要求的“绿色工艺”,已成为今后聚碳酸酯合成工艺的发展方向,预计未来在聚碳酸酯生产中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002年全球PC总生产能力约230万吨/年,PC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上述三大产地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90%。目前世界聚碳酸酯工业发展呈现两大特点,一是生产更趋集中和垄断,德国拜耳公司、美国GE化学公司、道化学公司及日本帝人公司的生产能力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0%左右,这几大公司控制着世界聚碳酸酯的生产与市场,主宰着世界聚碳酸酯的命运。二是亚洲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亚洲经济逐步恢复,中国、印度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工程塑料的需求越来

越强劲,世界著名聚碳酸酯生产商纷纷来亚洲投资建厂,据不完全统计.1997~2004年建设或拟建的聚碳酸酯装置70%在亚洲。我国原有10余家聚碳酸酯生产企业,目前能维持生产仅有3家,分别为常州合成化工总厂3000吨/年(光气法)、上海中联化工厂1200吨/年(酯交换法)、重庆长风化工厂1000吨/年(酯交换法),总产能约5000吨/年,年产量不足千吨。与国外公司相比,不仅规模极小,而且技术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但是,我国将很快形成投资热潮。目前在华投资聚碳酸酯的国际跨国公司,主要有德国拜耳、日本帝人。拜耳公司在上海漕泾化工区18亿美元的第一期投资中,包括20万吨/年聚碳酸酯及配套的20万吨/年双酚A项目,将于2005年建成。日本帝人公司发言人宣布其制造和销售树脂的子公司帝人化成将从2005年4月开始在浙江省生产聚碳酸酯树脂,投资5亿美元,2007年形成年产10万吨聚碳酸酯的生产规模。从国内方面看,中国蓝星计划2004年在南通或兰州建10万吨/年聚碳酸酯装置,中国精细化工(常州)开发园区将建设5000吨/年特种聚碳酸酯。 二、市场需求1995年以前聚碳酸酯在国内主要用于制备纺织业用沙管,占总消耗量的50%左右。1995年以后逐渐转向电子/电气、光盘、建筑、汽车工业等领域,需求量急剧增加。1995年我国聚碳酸酯的消费量为4.2万吨,到2002年猛涨至34.3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35%左右,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和其它通用工程塑料的增长速度。由于国内产量极小,我国使用的聚碳酸酯主要从国外进口。2000、2001和2002年我国PC净进口量分别为23.5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