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行当与花旦角色分析

京剧行当与花旦角色分析
京剧行当与花旦角色分析

京剧行当与花旦角色分析

蒋兰兰

【期刊名称】剧作家

【年(卷),期】2014(000)004

【总页数】1

京剧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色鲜明的行当类型。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京剧行当的诞生发展历程实际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变化过程。在早期的戏曲表演中,只有简单的角色,比如唐朝的“参军戏”里只有“参军”、“苍鹘”两个角色,到了元明清后,行当的划分又有了丰富的“十行角色”之说,也就是生、旦、净、末、丑;副、外、杂、武、流十个行当;到了现代,京剧舞台上的行当又从“十行角色”归并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在这四个行当中,各行当里面又有自己更为细致的划分。京剧艺术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科学、严谨的行当体制,为近代和现代戏曲行当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京剧舞台上,有女性饰演的角色总称为旦行,旦行根据角色年龄、性格、地位的不同,又细分为花旦、青衣、刀马旦、武旦、老旦等众多行当。

花旦在京剧舞台上是比较靓丽、比较出彩的形象。扮演花旦的角色既有性格开朗、天真活波的妙龄少女,也有能说会道、泼辣厉害的少妇或中年女性,花旦角色大都具有一些喜剧色彩,非常吸引观众的眼球。在传统京剧舞台上,有很多花旦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如《红娘》中的红娘、《梵王宫》中的耶律含嫣、《坐楼杀惜》中的阎惜娇等,这些角色形象以生动的性格表现,让京剧舞台熠熠生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