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类抗电强度测试标准解读

信息技术类抗电强度测试标准解读
信息技术类抗电强度测试标准解读

信息技术类抗电强度测试标准解读

抗电强度,俗称“绝缘耐压”或者“打安规”“打高压”,属于安规实验中的一项,其物理学中的定义为:工作于强电场中的绝缘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场强度(即超过该场强介质便击穿),而工业上常用击穿电压来表征抗电强度。

信息技术类的常见安规标准有3个,即GB4943,EN60950,UL60950。

A 三大标准的关系

按照惯例,中国的电子设备国家标准基本是全文翻译IEC的相关标准,在信息技术类安全规范标准领域也不例外,国标4943的制定基本上是全文翻译EN60950的标准,虽然近年相继有20072010版的更新,但基本实验项目并未变动,仍是以GB4943-2001版的为基础。

美国的UL认证体系与IEC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但随着IEC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引用,UL 也在某些方面开始向IEC标准靠拢,信息技术类的安规标准就是一例,UL60950与EN60950的语句如出一辙,只是区分了美洲特殊电压规范信息。

综上,GB和UL均是全盘引用IEC的EN60950标准,为了便于理解,以下的解读以GB4393为主,EN60950与GB完全一致,UL的只做原文引用,不再解读。

B GB4943-2001

由于网络上只能download步步高公司的抄编版,故以下解读均以步步高公司的抄编版为基础。GB4943对抗电强度的描述在第83页

1 对实验样品的要求:以下为国标原文

"设备中使用的固体绝缘应具有足够的抗电强度.

当按4.5.1的规定进行发热试验后,在设备仍处于充分发热状态时,应立即按照5.2.2的规定对设备进行试验,以此来检验其是否合格.

如果一些元器件或组件在设备外单独进行抗电强度试验,通过进行发热试验的部件(例如:将它们放置在烘箱中),使这些元器件或组件达到一定的温度.但是,对用作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的薄层绝缘材料的抗电强度试验,允许在室温下按照2.10.5.2进行"

对样品的一般要求,总结三点

1)对设备整机,先按4.5.1做发热实验,然后对发热状态的时候立刻进行抗电强度实验;2)对组件(用作加强绝缘的材料除外):首先在设备整机实验室应测量发热试验后该组件的表面温度T1,然后在对该组件做抗电强度实验时应首先对其加热至T1后再进行实验;

3)对用作加强绝缘的材料:允许在室温下测试抗电强度。

以上三点中,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是第一点,即整机实验须在发热试验后立刻进行。

2 实验方法和判据

实验方法原文

"加到被试绝缘上的试验电压应从零逐渐升高到规定的电压值,然后在该电压值上保持60s."

判据原文

"试验期间,绝缘不应击穿.

当由于加上试验电压而引起的电流以失控的方式迅速增大,即绝缘无限制电流时,则认为已发生绝缘击穿.

电晕放电或单次瞬间闪络不认为是绝缘击穿."

1)实验电压保持时间:60S。在设备做安规报备时,实验电压保持时间明确为60s。但在产线上,结合产能的实际情况,一般会把保持时间设置在3S左右,但同时会把测试电压提高。(举例,一款2类充电器,初次级的测试电压按照国标规定为3000V,时间60S,但实际生产中往往出于产能的考虑对该实验不能做到60s,国标中也有明确说明不用于安规报备的抗电

强度实验时间可以减小至1S,故生产上可将该试验时间定为5S,测试电压提升至3800V)2)实验电压确定:前面已经提到,GB4393的实验电压是基于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绝缘等级来确定的。额定电压很容易理解,那绝缘等级是什么,应该如何区分呢?

在装PCB的外壳上做接保护地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按照绝缘等级分类就是基本绝缘,这种仅具备基本绝缘的设备按照触电防护类型分类就叫做1类设备,EN60950中称作classIequipment;

在基本绝缘外又增加了一层防护且无接保护地处理,这样在基本绝缘失效后,仍由第二层的加强绝缘来保障接触人员的安全,这种处理方式按照绝缘等级分类就是加强绝缘,这种具备加强绝缘的设备按照触电防护类型分类就叫做2类设备,EN60950中称作classⅡequipment。这里注意,不能简单的通过看设备是2pin还是3pin判断设备是1类还是2类,因为有些3pin 是假接地的,也有1类设备做成2类结构的,要具体设备具体分析(国标中还有0类,01类和3类设备,这里不做讨论)。

话题再回到抗电强度上来,实验电压可以为50Hz或者60Hz的交流,也可以是等于该交流电压峰值的直流电压,至于工厂选择采用哪种方法测试由工厂自己来决定,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GB4943的测试电压是基于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绝缘类型,在GB4393中有表格说明.

GB4393测试电压说明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一款中国向(即输入电压在交流184-354之间)5V1A充电器的初次级(初次级属于加强绝缘类型),应该打3000V的电压60S。

实验29-铁电性能测量实验讲义全

铁电体电滞回线的测量 铁电材料是一类具有自发极化,而且其 自发极化矢量在外电场作用下可以翻转的 电介质材料,它具有优异的铁电、压电、介 电、热释电及电光性能,在非挥发性铁电存储器、压电驱动器、电容器、红外探测器和电光调制器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铁电材料的主要特征是具有铁电性,即极化强度与外 电场之间具有电滞回线的关系,如图1所示。 电滞回线是铁电体的重要特征和重要判据 之一,通过电滞回线的测量可以得到自发极化强度P s 、剩余极化强度P r 、矫顽场E c 等重 要铁电参数,理解铁电畴极化翻转的动力学过程。 【实验目的】 1. 了解铁电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掌握电滞回线的测量及分析方法。 3. 理解铁电材料物理特性及其产生机理。 【实验仪器】 本实验采用美国Radiant Technology 公司生产的RT Premier Ⅱ型标准铁电测试仪,该仪器可以测量铁电材料的电滞回线、漏电流、疲劳、印痕、PUND (Positive Up Negative Down)等性能,而且配备了变温系统和热释电软件还可以测量热释电性能。 【实验原理】 铁电体的自发极化强度并非整个晶体为同一方向,而是包括各个不同方向的自发极化区域,其中具有相同自发极化方向的小区域叫做铁电畴。电滞回线的产生是由于铁电晶体中存在铁电畴。铁电体未加电场时,由于自发极化取向的任意性和热运动的影响,宏观上不呈现极化现象。当加上外电场大于铁电体的矫顽场时,沿电场方向的电畴由于新畴核的形成和畴壁的运动,体积迅速扩大,而逆电场方向的电畴体积则减小或消失,即逆电场方向的电畴转化为顺电场方向,因此表面电荷Q (极化强度P )和外电压V (电场强度 E )之间构成电滞回线的关系。另外由于铁电体本 身是一种电介质材料,两面涂上电极构成电容器 之后还存在着电容效应和电阻效应,因此一个铁 电试样的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其中C F 对应于电 畴反转的等效电容,C D 对应于线性感应极化的等 效电容,R C 对应于试样的漏电流和感应极化损耗 相对应的等效电阻。如果在试样两端加上交变电图2 铁电测试等效电路图 O +E c -P r P E +P r -E c P S 图1 铁电体的电滞回线

耐压测试仪的选用规则

耐压测试仪的选用规则 耐压测试仪又叫电气绝缘强度试验仪或叫介质强度测试仪,也有称介质击穿装置、绝缘强度测试仪、高压实验仪、高压击穿装置、耐压试验仪等。平常我们是怎样选用耐压测试仪的,比如电压大小,泄漏电流为多少,低压还是高压,今天我们着重介绍耐压测试仪选用. 耐压仪选用最重要的是2个指标. 1.最大输出电压值及最大报警电流值一定要大于你所需要的电压值和报警电流值。一般被试产品标准中规定了施加高压值及报警判定电流值。如果施加的电压越高,报警判定电流越大,那么需要耐压仪升压变压器功率就越大,一般耐压仪升压变压器功率有0.2kV A、0.5kV A、1kV A、2kV A、3kV A等。最高电压可以到几万伏。 2.最大报警电流500mA-1000mA等。所以在选择耐压仪时一定要注意这2个指标。功率选太大就会造成浪费,选的太小耐压试验不能正确判断合格与否。根据IEC414或(GB6738-86)中规定选择耐压仪的功率方法,我们认为是比较科学的。 耐压仪的输出电压调到规定值的50;也就是如果某一产品的耐压试验的电压值为3000伏,先把耐压仪的输出电压调到1500伏后接上被试品,如果此时耐压仪输出电压下降的值不大于150伏,那么耐压仪的功率是足够的。被试品的带电部分与外壳之间存在分布电容。电容存在一个CX容抗,当一个交流电压施加在这CX电容两端就会引成一个电流。 这个电流的大小与CX电容的容量成正比与施加的电压值成正比,当这个电流大到或超过耐压仪最大输出电流时,这台耐压仪就不能正确判别试验合格与否。 尊敬的客户: 感谢您关注我们的产品,本公司除了有此产品介绍以外,还有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高压核相仪,直流高压发生器等等的介绍,您如果对我们的产品有兴趣,欢迎来电咨询。谢 谢! X

电介质的电学性能及测试方法

电介质材料的电性包括介电性、压电性、铁电性和热释电性等。 1介电性、 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介质中电场与原外加电场(真空中) 的比值即为相对介电常数,又称诱电率,与频率相关。介电常数是相对介电常数与真空中绝对介电常数乘积。 介电常数又称电容率或相对电容率,表征电介质或绝缘材料电性能的一个重要数据,常用ε表示。它是指在同一电容器中用同一物质为电介质和真空时的电容的比值,表示电介质在电场中贮存静电能的相对能力。对介电常数越小即某介质下的电容率越小,应该更不绝缘。来个极限假设,假设该介质为导体,此时电容就联通了,也就没有电容,电容率最小。介电常数是物质相对于真空来说增加电容器电容能力的度量。介电常数随分子偶极矩和可极化性的增大而增大。在化学中,介电常数是溶剂的一个重要性质,它表征溶剂对溶质分子溶剂化以及隔开离子的能力。介电常数大的溶剂,有较大隔开离子的能力,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溶剂化能力。 科标检测介电常数检测标准如下: GB11297.11-1989热释电材料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GB11310-1989压电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相对自由介电常数温度特性的测试 GB/T12636-1990微波介质基片复介电常数带状线测试方法 GB/T1693-2007硫化橡胶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定方法 GB/T2951.5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51部分:填充膏专用 试验方法滴点油分离低温脆性总酸值腐蚀性23℃时的介电常数23℃和100℃时的直 流电阻率 GB/T5597-1999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GB/T7265.1-1987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微扰法 GB7265.2-1987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开式腔”法 SJ/T10142-1991电介质材料微波复介电常数测试方法同轴线终端开路法 SJ/T10143-1991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测试方法重入腔法 SJ/T11043-1996电子玻璃高频介质损耗和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SJ/T1147-1993电容器用有机薄膜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和介电常数试验方法 SJ20512-1995微波大损耗固体材料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测试方法 SY/T6528-2002岩样介电常数测量方法 服务范围:老化测试、物理性能、电气性能、可靠性测试、阻燃检测等 介电性能 介电材料(又称电介质)是一类具有电极化能力的功能材料,它是以正负 电荷重心不重合的电极化方式来传递和储存电的作用。极化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构成电介质材料的内部微观粒子,如原子,离子和分子这些微观粒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分离,并沿着外部电场的方向在一定的范围内做短距离移动,从而形成偶极子的过程。极化现象和频率密切相关,在特定的的频率范围主要有四种极化机制:电子极化(electronic polarization,1015Hz),离子极化(ionic polarization,1012~1013Hz),转向极化(orientation polarization,1011~1012Hz)和 空间电荷极化(space charge polarization,103Hz)。这些极化的基本形式又分为位 移极化和松弛极化,位移极化是弹性的,不需要消耗时间,也无能量消耗,如电子位移极化和离子位移极化。而松弛极化与质点的热运动密切相关,极化的建立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目录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三、教学评价 四、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正文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 课时安排: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的试验方法及试验标准

在电力系统、铁路系统及大型石油化工厂矿,企业都有大量的电气设备,其内部绝缘大都是充油绝缘型的,绝缘油的介电强度是必测的常规试验。 全自动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具有自动测试、自动搅拌、自动处理、自动打印记数字显示等功能,且测试精度高、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的试验方法及试验标准。 1试验条件 除环境试验外,其余各项试验均在下述基准条件下进行: a)环境温度:(20±5)℃。 b)相对湿度:不大于80%。 c)大气压力:86kPa~106kPa。 2试验时使用的标准装置 试验时使用的标准装置的额定电压不应低于被检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的额定电压,其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不应大于被检测试仪最人允许误差的1/4。 3外观检查

用手感目视方法检查测试仪外观。油杯电极及标准尺寸永螺旋测微器或游标卡尺测量。 4安全性能测试仪 4.1绝缘电阻 用500V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电源端对机壳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大于20MΩ。 4.2介电强度 在电源输入端对机壳施加5kV、1min工频交流电压,试验中应无击穿、飞弧现象。4.3接地保护 使用不低于2级游标卡尺测量金属接地端子直径,端子直径不应小于6mm。 4.4击穿保护 油杯中加上被试油,进行正常升压试验只被试油击穿,使用模拟宽带不低于100MHz 的示波器测量被试油发生击穿直到试验电压到零所持续的时间,重复进行10次。当试油发生击穿后,应能在10ms内切断油杯上的高压。 4.5安全保护 不加安全屏障,进行升压试验,测试仪应不能升压;加上安全屏障,升压至10kV时移去屏障,测试仪应断电;永高压测量仪器测量测试仪,应无高压输出。 5性能试验 5.1电压测量误差 试验接线参见下图,根据测试仪的额定电压设定电压示值误差试验点,通常应包括 20kV、30kV、40kV、50kV、60kV知道额定电压。使用标准电压测量测试装置直接测量被检测试仪的输出电压并记录示值,按下式计算电压测量示值误差,试验结果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制订阶段教学目标。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 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

抗电强度测试方法

抗电强度试验的概念与方法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杨东岩 作为电子电器设备安全性能考核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关安全标准都会给出抗电强度试验的要求。那么这种试验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呢? 一、试验的目的 评价在设备中作隔离用的绝缘耐高压冲击的性能。 1.考核电气设备中带电部件与可触及件之间的用作隔离措施的绝缘材料的性能。 我们知道电流通过人体会引起病理生理效应,通常毫安级的电流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更大的电流甚至会造成人的死亡。因此,在各类电子电气设备的安全设计中防触电保护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通常产生电击危险的原因有: z触及带电件 z正常情况下带危险电压零部件和可触及的导电零部件(或带非危险电压的电路)之间的隔离用的绝缘击穿 z接触电流过大 z大容量电容器放电 在安全设计中采用的措施之一就是通过使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将带危险电压的零部件与可触及件隔离。这样防止危险带电件与可触及件之间的绝缘击穿就是个关键点,产品内所有绝缘都必须能够承受产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单一故障条件下产品内部产生的相关电压,还必须承受来自电网电源和从通信网络传入的瞬态冲击电压,而不飞弧、击穿。 击穿的概念: 当绝缘承受的电压足够高而使得绝缘电阻无法再限制电流的增大,此时在施加电压的两极间发生放电,称为击穿。此时施加在绝缘上的电压引起的电流以失控的方式迅速增大。 击穿的途径:可能是固体绝缘材料内部;或沿两电极之间的绝缘体表面(即所谓的“爬电”);或沿两电极之间最短的空间路径(即气体介质中的“飞弧”) 击穿的主要形式: 电击穿----绝缘材料的电介质结构直接为电场力所破坏而致。 热击穿----由于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导致电介质发热所致。 在交变正弦电压作用下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为 P=U2ˉ2πˉfˉCˉtgδ 式中:U—电压(V) f—频率(Hz) C—电容(F) tgδ--损耗角正切 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为 P=U2/R 式中:U—电压(V) R—绝缘电阻(Ω) 电化学击穿----由于外加电压的作用,致使电介质内部发生化学变化而引起。 为考核设计的有效性,。要求在施加相应的试验电压下用于安全隔离的绝缘不能被击穿。 二、试验原理 1.试验电压 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其绝缘长期承受各种因素引起的瞬态过电压的作用,这些电压

(整理)介电强度测试仪

ZDYJ-B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 使 用 手 册

真诚服务共谋发展

目录 一、概述 (2) 二、技术参数 (3) 三、面板布置与说明(示意图) (3) 四、操作说明 (4) 1.准备开机 (4) 2.数据设置 (4) 3. 数据管理 (9) 4.开始试验 (12) 附录一 (17) 附录二 (18) 五、注意事项 (19) 六、运输、贮存 (19) 七、售后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ZDYJ-B系列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 一、概述 我公司生产的ZDYJ-B系列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以下简称试油机)采用工业单片机控制,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I/O接口,加上独特的检测及抗干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设备性能。 主要特点有: 1.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只需按一键即可); 2.菜单管理,输入参数简便明了; 3.可存储99组油样测试数据,方便日后调阅及打印,试验数据在关闭电源状态下可保存100年; 4.系统时钟在关闭电源状态下仍可继续运行; (本系统内部时间供参考,不作标准计时用) 5.可通过RS232口进行软件升级; 6.抗干扰能力强,检测精度高; 7.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野外作业。

二、技术参数 三、面板布置与说明(示意图) 4 5 6 7 1 —高压仓 2 —打印机 3 —接地端 4 —电源插座 5 —电源开关 6 —显示屏 7 —键盘

四、操作说明 1.准备开机 将仪器的电源开关置于“关”的位置,可靠接好地线。用专用的电源线将交流220V接至仪器,合上电源开关,仪器的显示屏(LCD)显示仪器型号、名称、编号、软件版本、系统时间等基本信息(开机LOGO)。 2.数据设置 (1)设置系统时间 a开机LOGO,按【菜单】键进入主菜单。主菜单有三个选项:“设置系统时间”“设置测试参数”和“数据管理”。 b 认】键进入时间设置界面。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制订阶段教学目标。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目标,又要促进条件目标。 解读一: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 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 四、课程教学内容小学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1)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如录音机、电话机、传真机、电视机、磁盘、光盘、照相机、雷达、计算机等。(2)从外观上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作用。(3)比较熟练地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4)初步了解承载信息的几种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5)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1)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2)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3)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1)学会使用基本的绘图工具;(2)学会绘制图形。(3)学会给图形着色。(4)学会编辑修饰图形。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1)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学会文章编辑、排版和保存的基本方法。(3)学会插入图片、艺术字(美术字)和表格。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1)了解有关网络的基本常识。(2)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信息、下载并保存有用信息。(3)学会收发电子邮件。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了解多媒体素材类型。(2)学会一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编辑简单的多媒体作品。(3)学会展示多媒体作品。*模块七LOGO绘图(1)学会用LOGO基本绘图命令绘制基本图形;添加颜色;并组成组合图形。(2)

ZIJJ-绝缘油介电强度全自动测试仪.

Z I J J-Ⅱ绝缘油介电强度全自动测试仪 一、简介 ZIJJ-Ⅱ型绝缘油介电强度自动测试仪是依据国际IEC-156和国标GB507-86《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法》的要求,同广大使用者的反馈意见,在HCJ-9101的基础上,开发的全自动化仪器。 本仪器选用单片机为主导,先设定后开机测试的方法,全部过程由微机自动运行控制,操作简单,方便适用。 二、用途与特点 本仪器适合测试各种绝缘油介电强度。其主要性能特点: 1.本仪器设有自动检测功能,如开机自动进入复位状态执行调压器回零。 2.采用了微型TPU-A面板式打印机,自动打印输出。 3.根据用户需求可改变测试次数、搅拌静置时间、声控光控提醒连续打印与非打印。 4.本仪器采用全自动磁振子搅拌,消除油样的不均匀和气泡。 三、技术规格 1.工作电源:AC220V ±10%、50HZ ±5% 2.测量范围:AC 0-80KV 3.限定电流:5mA 4.测量精度:1%

5.调压速度:2KV/S±10% 6.预定设置:次数1-9 搅拌时间 0-1分39秒 静置时间 0-10分39秒 7.使用条件:环境温度0℃-35℃ 相对湿度≤75% 8. 油杯间隙:2.5mm(油杯塞尺直径) 9. 体积: 415×315×315mm3 10. 重量:28kg 四、面板说明 图一面板示意图 (1)电源开关(2)电源插座 (3)高压舱(4)安全开关 (5)安全接地(6)A保险 (7)显示屏(8)设置盘 (9)指示灯(10)键盘 (11)打印机 五、操作步骤

1. 输入电源 连接安全接地,插入220V交流电源,检测电源正确无误。 2. 取油样 2.1将油杯两电极间距调整在 2.5mm ;逆时针旋下油杯轴杆一端的塞尺棒,将另一端电极调整在偏中位置,将锁住此轴杆的螺钉旋紧,取塞尺棒于两电极间靠紧两电极,锁住螺钉取出塞尺,顺时针旋于原轴杆内,如图二。 图二高压舱内布置图 (1)高压舱(2)高压柱 (3)轴杆(4)电极 (5)塞尺(6)油杯 (7)轴杆固定螺丝(8)磁振子 2.2将油杯处理干净,置干净的磁振子于油杯内,注满准备好的油样,取下高压罩置油杯于高压舱两高压柱间,平稳放置盖上高压罩压好安全开关。 3. 预定设置 3.1设定值共有6位预选盘如图三: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试题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

中小学信息课程标准(完整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全自动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单杯B

全自动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单杯 B) 一、简介 全自动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单杯B)是根据国家标准GB/T1507-2002及DL/T846.7-2004研制而成,本仪器选用单片机为主导,预先设定测试的方法,全部过程由微机自动运行控制,操作简易,使用方便。 二、用途与特点 本仪器适合测试各种绝缘油介电强度,其主要特点如下: 1.本仪器设有自动检测功能,如开机自动进入复位状态执行调 压器回零。 2.采用了微型面板式打印机,自动打印输出。 3.根据用户需求可改变测试次数、搅拌静置时间、声控光控提醒连续打印与非打印。 4.本仪器采用全自动磁振子搅拌,消除油样的不均匀和气泡。 三、技术规格 1. 工作电源:AC220V ±10%、50HZ ±5% 2. 测量范围:AC 0-80KV 3. 限定电流:5mA 4. 测量精度:3%

5. 调压速度:2KV/S±10% 6. 预定设置:次数1-9 搅拌时间 0-1分39秒 静置时间 0-10分39秒 7. 使用条件:环境温度0℃-35℃ 相对湿度≤75% 8. 油杯间隙:2.5mm(油杯塞尺直径) 9. 体积: 415×315×315mm3 10. 重量:28kg 四、面板说明 图一面板示意图 (1)电源开关(2)电源插座 (3)高压舱(4)安全开关 (5)安全接地(6)3A保险

(7)显示屏(8)设置盘 (9)指示灯(10)键盘 (11)打印机 五、操作步骤 1.输入电源 连接安全接地,插入220V交流电源,检测电源正确无误。 2.提取油样 2.1逆时针旋下油杯轴杆一端的塞尺棒,此塞尺棒为直径2.5mm的 标准杆,将油杯两电极间距调整到2.5mm,将另一端电极调整 在偏中位置,将锁住此轴杆螺钉旋紧,取塞尺棒于两电极间靠紧两电极,锁住螺钉取出塞尺,顺时针旋于原轴杆内,如图二。 2.2将油杯处理干净,置干净的磁振子于油杯内,注满准备好的 油样,取下高压罩置油杯于高压舱两高压柱间,平稳放置盖上高压罩压好安全开关。 图二高压舱内布置图 (1)高压舱(2)高压柱 (3)轴杆(4)电极

卓顶精文2019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 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 兴趣特长应用技能信息素养技术创新 小学激发兴趣保 持学习动机 掌握常用软 件/工具的应用 技能 体验信息活 动形成信息意识 勇于质疑的 问题意识敢于尝 试的创新精神 ↓↓↓↓↓ 初中巩固兴趣发 现特长 拓展+提升 初步具备一技之 长 自主选择综 合运用 创新能力培 养,改进方案, 动手创新 ↓↓↓↓↓ 高中专业学习和 发展兴趣自选门类专 业发展 信息→知识 →智慧 某一技术门 类的设计、制作、 创造

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操作规程

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使用。 二、环境条件: 1、工作环境温度:xx℃;相对湿度:<80%RH。 2、储存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80%RH。 3、其它条件:工作及储存场所无阳光直射、无腐蚀性气体、灰尘少、无明显振动,温度变化率不大于5℃/h。 三、使用方法:1)此测试时是治疗机的不接电源的情况下测试,测试过程中会要高压,注意任意必须远离治疗机10CM以上的距离;2)A-a1:将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一根测试线接在电源接口的230V的任一根线上,测试线的另外一根测试线接在治疗机上的外壳的任意金属触点上,然后打开测试仪的电源开关,调节电压调节旋钮,观察刻度表上的电压值,调节到1500V时停止旋钮调节(注意表上每个小刻度是250V),然后测试1分钟并听和观察治疗机内是否有异常响声,无则合格。然后调节电压旋钮至0V并关闭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电源;3)A-a2:将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一根测试线接在电源接口的230V的任一根线上,测试线的另外一根测试线接在治疗机上的塑料外壳上,然后打开测试仪的电源开关,调节电压调节旋钮,观察刻度表上的电压值,调节到4000V 时停止旋钮调节,然后测试1分钟并听和观察治疗机内是否有异常响声,无则合格。然后调节电压旋钮至0V并关闭电介质强度测

试仪的电源;4)B-a:将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一根测试线接在电源接口的230V的任一根线上,测试线的另外一根测试线接在治疗机上的导光臂上,然后打开测试仪的电源开关,调节电压调节旋钮,观察刻度表上的电压值,调节到4000V时停止旋钮调节,然后测试1分钟并听和观察治疗机内是否有异常响声,无则合格。然后调节电压旋钮至0V并关闭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电源;5)将检验结果填写在检验记录报告上。 四、注意事项:1、本仪器的电源输入插座应带有保护接地线。2、本仪器的电源输入插座应保持相线和中线(L、N)的正确接法。3、使用后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形成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1.能识别计算机的外观和常用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输出设备(如监视器、打印机)及其他常用外接设备(如音箱、耳机、话筒等);能通过动手组装或观看组装示范,探究计算机的基本构成,认识不同部件的基本功能(活动学习——直接经验;观察学习——间接经验)。 2.通过打字任务或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操作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3.能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利用计算机输入、存储、加工、输出信息的基本流程;借助自己获取、加工信息的经验,体验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方面的优势,知道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二、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1.结合生活和学习经验,体验信息在生活、学习、科研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理性认识信息价值(理念先行)、敏锐捕捉有用信息(选择性注意)、主动获取相关信息(有目的的任务驱动)、甄别筛选正确信息(针对性、准确性、价值高低)、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信息意识;逐步形成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能讨论每个个体在创作和共享有益信息方面的责任。 2.通过身边的事例或观看案例,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在获取、加工、存储、表达和交流信息方面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是人的信息加工器官的延伸,讨论人类发明创造信息技术的基本历程,形成乐于学习、勤于操作、敢于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树立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技术操作能力;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的志愿。 3.观察和列举日常生活、学科学习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常见应用,能讨论这些技术应用带来的利弊。 4.能讨论应用信息、信息产品、信息技术现备和软件时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和道德问题,能描述不恰当应用带来的后果;知道如何负责地使用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料,在引用他人的观点、成果和信息时理,知道如何注明出处和给予恰当的致谢;养成保护自己信息安全的意识,学会防查杀病毒、简单的文件加密(如设置使用口令)等信息保护方法——“行为指导”“使用技能”。 三、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和处理信息,以支持学习、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1.能根据学科学习和其他活动需要,分析所需的信息及其类型,讨论确定合适的信息来源(如他人、书籍、报刊杂志、光盘、录像、电视、因特网等),学会从不同的信息来源搜集资料的方法(如实验、调查、访谈等)。对信息搜集过程进行一定的规划,初步形成信息需求分析的意识和习惯。 2.学会利用常用设备(如数码相机、探测器、扫描仪、录像机等)获取第一手的信息,或利用常见信息技术设备对传统介质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数字转换。 3.学会利用计算机输入和存储资料,学会利用计算机的资源管理功能对文件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类整理、建立以及重命名文件(夹)、保护文件等,能迅速查找和提取自己计算机内存储的信息;通过比较和实际体验,感受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存储和管理的优势,认识到数字化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 4.能熟练有效地运用远程通讯工具和在线资源(如E-mail、因特网等),浏览、查找、

耐电压测试

耐电压测试 为什么要进行耐电压测试 电介质强度测试, 亦称hi-pot 测试, 大概是最多人知道的和经常执行的生产线安全测试。实际上,表明它的重要性是每个标准的一部分。hi-pot 测试是确定电子绝缘材料足以抵抗瞬间高电压的一个非破坏性的测试。 这是适用于所有设备为保证绝缘材料是足够的一个高压测试。 进行hi-pot 测试的其它原因是, 它可以查出可能的瑕疵譬如在制造过程期间造成的漏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够。 进行型式测试的时候, hi-pot 测试是在某些测试(譬如失效, 潮态及振动测试)之后进行来确定是否因为这些测试造成绝缘的退化。但是,日常生产进行的hi-pot 测试, 是制造过程中的测试来确定是否所生产的产品的结构是与型式测试所用产品的结构相同。 一些由生产流程造成的缺陷可以通过在线hi-pot 测试检查出来,例如, 变压器绕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减小。 这样的故障可能起因于绕线部门的一名新操作员。 其它例子包括检查绝缘材料的针孔瑕疵或发现一个过大的焊点。 大多数安全标准使用2xU + 1000 V 的惯例作为基本的绝缘材料测试的依据, 这里的U 是操作电压(rms值)。 这个惯例仅仅作为一个指导, 对于个别标准特别是IEC 60950 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表格来定义根据测量到的实际工作电压来确定确切的测试电压1.至于使用1000 V 作为基本惯例的原因是产品的绝缘材料在日常使用中可能承受瞬间过电压。 实验和研究表示, 这些过电压通常高达1000 V 。 测试方法: 高压通常是应用的在横跨被测试绝缘材料的二个部件之间, 譬如测试设备(EUT)的一次侧电路(Primary Circuit)和金属外壳。 如果绝缘材料在两个部件之间是足够的, 那么加在两个由绝缘体分离的导体之间的大电压只能产生非常小的电流流过绝缘体。 虽然这个小电流是可接受的, 但是空气绝缘或固体绝缘不应该发生击穿。 因此, 需要注意这个电流是因为局部放电或击穿的结果, 而不是由于电容联结引起的。 另外一个例子是对介于电源的一次(Primary)和二次(Secondary)电路之间的绝缘材料进行测试。 这时所有输出短接在一起。 耐压测试仪的接地探针与短接在一起的输出相连, 同时高压探针与L 和N连接(L和N短接)(参见图1) 。在hi-pot 测试期间EUT不工作。必须注意, 在进行型式测试期间, 理想的情况是先加低于规定的电压的1/2, 然后逐渐上升,并且在10 秒中达到规定电压,并且维护1 分钟。 然而,大多数测试仪器, 直接输出规定电压或使用一个电子控制线路来实现电压的爬升。 测试持续时间: 如果测试是代表认证过程的一部分, 那么测试持续时间必须是所使用的安全标准相符合。 例如,多数标准, 包括IEC 60950 , 测试持续时间是1 分钟。 但是, 当在生产线对产品进行测试, 通常对每个产品进行1 分钟hi-pot 测试是不实际的, 制造商通常会缩短测试时间, 譬如几秒钟, 但是使用更高的电压。 一个典型的经验法则是110-120% (2xU + 1000 V), 1-2 秒。 测试持续时间和程序应该得到相关测试机构的同意。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被减少的时间和增加的电压是近似, 实验和制造商的'数据表明, 每种绝缘材料有它自己的具体电压时间特征 电流设定: 现在大多数hi-pot 测试仪允许用户自行设定电流的限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