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

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
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

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内容的详略不同,表示的实地范围也不同,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其包含两个问题,第一个难点是比例尺大小的比较,第二个难点是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的关系。

第一个难点的突破:

初一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比例尺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比例尺大小的比较许多学生感觉还是难点,我就指导学生先突破这个难点,我先在黑板上写出两个计算题:1/2=?与1/5=?。显然第一题的结果大于第二题的结果,即1/2大于1/5。接着进行讲解:比例尺是个比值,比值大的比例尺就大,然后指导学生观察比例尺大小与分母的关系,同学们很快得出结论: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反之越小。

第二个难点的突破:

结合上面两个比例尺提出问题:假设你有一张小纸,只有1cm,让你画一张地图,是1cm代表2cm画的范围大还是代表5cm画的范围大?同学们一目了然,当然是代表5cm画的范围大。接着追问,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即纸张相同的情况下范围大的所画的内容详细还是简单。学生一时不好回答,我就指导学生读图观察来突破,课本上有两个比较图,并不是很形象,我就借助地图册中的两个较形象的图,指导学生突破此难点。

知识点的巩固练习:

先是课本上的思考题第二题,再完成填充图册上的P10读图题,最后指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91aixue)中要反复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

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总是觉得有事可做。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教案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地图及其重要性,了解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重要意义,学会在地图上判断方向及计算两点间的距离;使学生掌握三种比例尺形式的互换,明确比例尺大小的含义。 2.通过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基本方法。 3.在使用地图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意义,进而引起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述与问题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知识都是重点,难点是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教学用具自制投影片:某动物园导游图,带有经纬网的三幅图。 教学提纲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一、地图的用途 二、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 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3.比例尺的大小 三、地图上的方向 1.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2.地图上的方向判断 四、图例和注记 教学过程 [展示投影片]某动物园导游图 提问引入这是某动物园的导游图,请你认真观察并回答:金丝猴馆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虎山在熊猫馆的什 么方向?假如要依次参观长颈鹿、熊猫、老虎应选择哪 条路线最近?(同学回答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 [使用地图册]将地图册翻到世界地形。 [教师讲述]这幅导游图是一幅平面图,它非常直观、 形象,制作起来比较简单。而这幅世界地形图,是一幅 地图,比起平面图来它复杂得多。它是把全球,或一个 地区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后,用不同的颜色和 符号表示出来的。人们根据地图,就可以了解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面貌。 [练习]比较平面图与地图的异同。(引导同学从范围大小、信息量多少等方面比较。)

地图比例尺练习题

练手-----比例尺 1.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5毫米,实地距离为2.5千米,该图比例尺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B.1∶100 000 C.1∶10 000 D. 2.右图中,属于注记的是() ①▲②1 729 ③天堂寨④▲和1 729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只有③ 3.在一张地图上,同在60°N纬线上的甲、乙两地,图上距离为33.3厘米,已知两地的地方时相差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为() A.1∶5 000 000 B.1∶10 000 000 C.1∶1 000 000 D.1∶500 000 4.将1:10000的地图图幅放大为原图的四倍,表示的实际范围不变,则新图的比例尺为() A.1:2500 B.1:5000 C.1:40000 D.1:1000 5.关于下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C.甲-乙的实地距离小于丙-丁的实地距离 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6.下图为古海蚀地貌,学生在绘制该地区由 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最好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 尺 C.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垂直比例尺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7.在下图所示的经纬网示意图中,用k1、k2、 k3、k4分别表示AB、AC、BD、CD段的比例尺,那么各 线段比例尺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k1>k2=k3>k4 B.k2=k3>k4>k1 C.k4>k1>k2=k3 D.k1>k4>k2=k3 8.一支特种兵小分队,在方圆约25平方千米的范围内 执行任务,则他们采用的地图比例尺为() A.1:1,000,000 B.1:500,000 C.1:500 D.1:10,000 读图1和图2,回答9、10题。

初中地理练习试题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练习

相关资料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练习 巩固强化 1.在地图上,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数,叫________,也叫缩尺。它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表示方式。 2.在一张一定大小的图纸上,若比例尺大,图上所画的地区范围就_________,图的内容就______;若比例尺小,图上所画的地区范围就_______,图的内容就______。 3.在地图上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①一般的方法是面对地图,_________;②在有指向 标的地图上,要根据_______来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总是指向_______方;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应利用和来定方向,经线表示__方向,纬线表示________方向。 4.在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________,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或数字叫_______。 5.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 A.1∶1000 B.1∶10000 C.1∶500000 D.1∶30000 6.绘制学校平面示意图,适合采用的比例尺是 ( ) 1∶1000 B.1∶250000 C.1∶100000 D.1∶30 7.A、B两点图上距离是3.75Cm,比例尺为1∶50000,那么两地实际距离是( ) A.1875米 B.187500米 C.75米 D.1875厘米 8.将八百万分之一的台湾地图,放大到原图的4倍,新图的比例尺是 ( ) A.1∶160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40千米 C.二百万分之一 D.1∶40000000 9.野外考察,下列比例尺最适用的是 A.1∶1000 B.1∶10000 C.1∶25000 D.1∶1000000 迁移拓展 10.读某村平面图2-3回答: (1)图中确定方向的依据是________。 (2)秀峰山分别位于李庄和王庄的哪个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向______流。 (4)汽车顺着公路从A到C,途中行进的方向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第二章地图知识第一节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课标导航】 1.比例尺的概念和三种表示形式。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2.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的识别方法。 3.常用的图例和注记。 【重点难点】 1.比例尺的概念和三种表示形式。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2.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的识别方法。 【基础探究】 一、地图的概念 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把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用特定的符号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 二、地图的三要素 (一)比例尺 1.比例尺的概念:表示__________距离比__________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注意:①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②比例尺的本身是没有单位的,但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均以厘米为单位,比例尺以外的实地距离一般以千米为单位。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3.量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第一,要注意看比例尺;第二,要准确量出图上距离;第三,根据公式:“实地距离= ”进行计算。 注意:计算出的实际距离应用公里(千米)或米表示。 4.比例尺的大小 (1)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判断方法有: ①地图比例尺中的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______,如1/10000>1/100000; ②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长,比例尺就越______;反之,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短,比例尺就越______。 (2)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但表示的内容越,精确度越;比例尺越小,则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内容越,精确度越。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5.比例尺的缩放 ①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 ②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1-1/4)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4行4列,共16幅1:25万地形图,用[1]、[2]…[16]表示,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25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行列号.如:J50C001004。每幅1:25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1°30′,纬差1°。1:10万地形图 (1)用途:主要用于一定范围内较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编绘方法成图。 (1)用途:主要用于较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城市、乡镇、农村、矿山建设 的规划、设计,林斑调查,地籍调查等。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航空摄影测量或编绘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分为48行48列,共2304幅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2.5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行列号,即为1:2.5万地形图的编号。 如:J50F045004。每幅1:2.5万地形图经差7′30″,纬差5′。

1:1万地形图 (1)用途:1:1万地形图主要用于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城市、乡镇、农村、矿山建设的规划、设计,林斑调查,地籍调查等。 (2)投影:1:1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96行96列,共9216幅1:1万地形图,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1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 程参考面。 (3)分幅编号:采用正方形或矩形,其规格为50cm×50cm或40cm×40cm。图号以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为单位编号,X在前Y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如:1:2000,10.0—21.0;1:1000,10.5—21.5;1:500,10.50—21.75。带状或小面积测 区的图幅,按测区统一顺序进行图幅编号。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

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

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总是觉得有事可做。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地理教案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地理教案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

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章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

初一地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1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把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轻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章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爱好,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 "____(省、市、区、县)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案示例(三)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标 1.通过中国地理教学软件的运用,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图例注记和方向。 2.通过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从而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3.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在野外如何辨认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游路线等。 教学重点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在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教学媒体 中国地理教学软件,投影片“实验中学分校平面图”,“初一(8)班教室平面图”,“二龙路地区图”,“实验中学本校平面图”;“罗盘定向图”,“北极星定方向图”,“利用钟表和太阳定方向图”,“利用建筑物定方向图”,“利用植物定方向图”,“利用月相定方向图”;“北京交通图”10张;“圆明园遗址导游图”及课本插图。 教学课时 3课时,第一课时讲地图及其比例尺,第二课时讲地图的图例和注记,第三课时讲地图的方向(本教案为第三课时)。 教学方法 演示讲解法、学习指导法、分组学习—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读图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抓住图中的已知条件,联想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任何一幅图总有特定的已知条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读图填图最重要的已知条件是:地图的比例尺、地图的图例注记和方向。有了这三大读图要素,我们就可以从地图上收集到很多有用的地理信息。

【演示】中国地理教学软件,暂停在“中国十大旅游景点图”上,提问学生从此图上可以收集到哪些有用的地理信息? 【活动】这是一张小比例尺地图,它主要告诉我们这张图表示的范围较大,表示的内容较粗略;这是一张专题地图,它主要告诉我们中国十大旅游景点的简况,如中国十大旅游景点的分类、名称、位置、各景点的主要景观及其特色;它还告诉我们中国十大旅游景点间的方向,如杭州西湖在北京故宫的东南方向,而桂林山水在北京故宫的西南方向等。 【转折】地图是怎么告诉我们“地图上的方向”呢? 【讨论】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一般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板书】三、地图上的方向 1.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一般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演示】中国地理教学软件,“地图上的方向”,暂停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提问学生有指向标的地图如何定向呢? 【板书】3.有指向标的地图:按指向标定方向(一般情况下,指向标指北方) 【练习】(1)“中国地理”教学软件,“有指向标的地图”和“有经纬网的地图”; (2)课本插图,“有指向标的地图”和“有经纬网的地图”; (3)在海洋上航行的船只,得到气象报告,知道台风要来了,将要到达下列地区: 在练习册上绘出台风路径并说出船员们将要采取什么措施? 【转折】在实际生活中,你能在图上确定自己的方位吗? 【投影】“实验中学分校平面图”,在图上找出初一(8)班教室,并说出它在实验中学分校的方向。 【投影】“初一(8)班教室平面图”,在图上找到讲台,并说出你们在初一(8)班教室是朝哪个方向?请D4号座位的同学站起来,说出你东北方向同学的名字。 【投影】“二龙路地区图”,在图上找出实验中学本校和实验中学分校,并说出你们由分校到本校的行走路线和方向。

国家标准比例尺地形图说明.

国家标准比例尺地形图说明 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 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和1:1万;普通地图按比例尺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小于100万(小比例尺),10万到100万(中比例尺),大于10万(大比例尺)。 1:100万地形图 1:100万地形图覆盖范围示意图 1:100万地形图,综合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用于大范围内进行宏观评价和研究地理信息,是国家各部门共同需要的基本地理信息和地形要素的平台,可以作为各部门进行经济建设总体规划,经济布局、生产布局、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和管理用图或工作底图,也可作为国防建设用图,也可作为更小比例尺普通地图的基本资料和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 1:100万地形图采用正轴等角圆锥投影,编绘方法成图。分幅、编号采用国际1:100万地图分幅标准,从赤道开始,纬度每4°为一列,依次用拉丁字母A、B、C……V表示(20世纪70年代曾一度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列号前冠以N或S,以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我国地处北半球,图号前的N全部省略);从180°经线算起,自西向东6°为一纵行,将全球分为60纵行,依次用1、2、3……60表示,“列号—行号”相结合,即为该图的编号。如:J—50,10—50。 1:50万地形图 1:50万地形图覆盖范围示意图 1:50万地形图,综合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用于较大范围内进行宏观评价和研究地理信息,是国家各部门共同需要的基本地理信息和地形要素的平台,可以作为各部门进行经济建设总体规划,省域经济布局、生产布局、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和管理用图或工作底图,也可作为国防建设用图,也可作为更小比例尺普通地图的基本资料和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1:50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编绘方法成图。分幅、编号均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2行2列,共4幅1:50万地形图,20世纪70年前用A、Б、В、Г或甲、乙、丙、丁表示,70年代起用拉丁字母A、B、C、D表示。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 1:50万地形图的代号,即为1:50万地形图的编号,如J—50—Г,10—50—丁,J—50—D。20世纪90年代起: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分幅、编号均以1:100万地图的分幅与编号为基础,划分出新分幅标准,在1:100万图幅编号后加上1:50万的代号和行列号,如:J47B001002。一幅1:50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3°,纬差2°

谷歌地图的级别与对应比例尺

谷歌地图的级别与对应比例尺 目前谷歌地图大概分为22个层级(国内一般只到20级,国外有20级以上的),每个层级比例尺不相同。 一、什么是比例尺?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根据地图的用途,所表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图幅的大小和表示内容的详略等不同情况,制图选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地图比例尺中,通常大于二十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介于二十万分之一至一百万分之一之间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一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在同样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一般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 二、如何获取谷歌地图比例尺 打开Google Map,在页面的左下方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比例尺。 如图所示,左边是级别控制区,每个刻度对应一个级别,最下方是第二级,这里我们的当前截图的级别是第11级。图中的左下方是显示的比例尺,这个不是标准意义的比例尺,但它表达了当前一个距离所代表的像素个数,这里是10公里对应72个像素。

对应的像素值可以通过截取刻度之间的图片到看图软件中查看,这里我们放到Photoshop中,如下图所示。 点击“图像”菜单中的“图像大小”,显示如下对话框,可以得知10公里对应的宽度值为72像素,图像实际距离为2.54厘米,图像分辨率为72dpi(像素/英寸)。

地理教案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地理教案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 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章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

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

地形图比例尺

1. 什么是比例尺 就是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实地相应水平距离之比(即图上长与实地长之比),就叫做地图比例尺。比如,图上甲、乙两点间长一厘米,该两点间在实地的水平距离为五万厘米,地图比例尺就是五万分之一;实地为十万厘米,就是十万分之一。 地形图上比例尺的表示形式,常见的有三种:数字表示、直线比例尺、经纬线比例尺。 用数字表示时,也有两种。一是分式,用分子“1”表示图上长,分母表示实地相应水平距离,如1/5000、1/100000;另一种是比式,如1:5万、1:10万。也有用文字表示的,如五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 直线比例尺:为便于直接在地图上量测距离,免除计算的麻烦,地图上都绘有图解式的比例尺。因为这种比例尺是用直线表示,所以称为直线比例尺。直线比例尺的制作方法,是在一直线上,以1厘米或2厘米为基本单位,作为尺头;截取若干与尺头相等的线段做为尺身;再将尺头等分十小格,然后以尺头与尺身的接合点为零,分别注记相应实地的水平距离,即成直线比例尺。 1:2.5万 1:5万 1:10万 比例尺小于百万分之一的地图,在图例中都绘有经纬线比例尺。同时还注有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也叫主比例尺,它是表示没有变形地方的比例尺,也就是标准纬线上的比例尺。2. 大小不同的比例尺有什么作用 地图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而比值的大小则是依比例尺分母(后项)确定的。分母越大,则比值越小,比例尺就越小;分母越小,则比值越大,比例尺也就越大。就象两个人分一个苹果就比四个人分一个苹果分的多的道理一样。 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有什么作用? (1)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决定着实地范围在地图上缩小的程度。例如一平方公里面积的居民地,在1:5万地形图上为四平方厘米,可以表示出居民地的轮廓和细貌;在1:10万图上为一平方厘米,有些细貌就表示不出来了;在1:20万图上,只有0.25平方厘米,仅能表示出一个小点。这就说明,当地图幅面大小一样时,对不同比例尺来说,表示的实地范围是不同的。比例尺大,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小,反之,比例尺小,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大。 (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决定着图上量测的精度和表示地形的详略程度。由于正常人的眼睛只能分辨出图上大于0.1毫米的距离,图上0.1毫米的长度,在不同比例尺地图上的实地距离是不一样的,如1:5万图为五米,1:10万图为十米,1:20万图为二十米,1:50万图为五十米。由此可见,比例尺越大,图上量测的精度越高。表示的地形情况就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图上量测的精度越低,表示的地形情况就越简略。 比例尺。是图上进行长度和面积量算的依据。怎样进行图上量算距离呢?下面介绍几种量算距离的方法。 依直线比例尺量取距离:用直线比例尺量取距离时,先用两脚规(或纸条、草棍等)量出两点间的长度,并保持此长度,再到直线比例尺上比量;使两脚规的一端对准一个整公里数,另一端放在尺头部分,即可读出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依数字比例尺计算距离: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我们可以得出图上长、相应实地水平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实地距离=图上长×比例尺分母。这是我们计算距离的基本公式。具体计算时,先用直尺在图上量取两点间的厘米数,然后将该厘米数代入公式,就得出两点间实地距离。如在1:5万图上量得甲、乙两点为3.4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3.4厘米×50000÷100厘米=1700(米)

初中地理 地图比例尺分析

地图比例尺分析 一、比例尺的判读规律 1.比例尺大小的判读 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就越大。 2.比例尺大小与实际范围、内容详略的判读 ①同样范围: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②同样比例尺:范围越大,所占图幅越大。 ③同样图幅: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3.等高线地形图上利用比例尺对坡度的判读 ①图幅相同,两图的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②图幅相同,两图的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③图幅相同,两图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4.等压线图中,利用比例尺判读风力 ①在同一比例尺的等压线图中,图幅一定时,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②两幅气压差相等的等压线图中,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 5.经纬网图上,利用比例尺判读面积 经纬网图中,图上距离相同的经线或纬线的实际长度长,则比例尺小,反之,比例尺大。 二、比例尺的计算 1.比例尺放大和缩小的计算 ①将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②将比例尺放大了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 ③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④原比例尺缩小了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 2.比例尺放大和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比例尺的放缩指长度的放缩,图幅的放缩指面积的放缩。 3.经纬网图上的比例尺计算 利用同一经线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与纬度差×111千米的同单位之比。 三、专项训练 根据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1~2题。 1.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 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11000万 B.110000万 C.500万 D.15000万 2.对图中四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教学设计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教学设计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新田中学陈小丽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 "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 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 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总是觉得有事可做。 关于地图上的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教材首先明确了地图上有三种定向方法,它们是:一般定向方法:无指向标的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方法: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示北方。经纬网定向方法: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其中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因此,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首先要确定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根据第一章所学经度、纬度的划分方法,让学生认识并总结在方格

初一地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初一地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章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

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 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总是觉得有事可做。 关于地图上的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教材首先明确了地图上有三种定向方法,它们

1:500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标准及整理规范

X X市1:500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标准及整理规范 一、数据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市1:500地形图数据的分层、分类与代码、几何特征、质量要求,以及数据整理流程。 本标准规范适用于XX省供电公司1:500地形图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是1:500地形图数据数据现状数据整理、检查以及未来数据更新、入库的重要依据。 本标准建设时,充分考虑了目前XX市1:500地形图数据现状及未来数据更新的要求,并具有相应的扩展性,以适应未来数据应用需求。 2、设计依据与引用标准 GB/T 13989-1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7278-2009,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 GB/T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CH/T1005-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CH/T1007-200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CJJ100-2004,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GB/T 16818-2008,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 CH/T 9008.1-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线划图 GB/T 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3、数据地物类型要求如下 所有的地物必须拥有自己相应的代码 所有的地物必须在CASS的相应图层 同一地物构成的面必须闭合 同一地物构成的线、点或者注记不能被打碎 4、图形规则 (1)数据坐标位置必须保证正确; (2)提供数据空间范围信息; (3)点符号必须是块实体,并有正确的块名,块名要符合南方CASS标准规定;(4)线必须连续,要求构面的多段线其“属性”-“闭合”必须为“是”,或者首尾相连; (5)同一位置上同类对象必须唯一存在,不允许重叠。 (6)不容许一点多位。 (7)不允许存在不合理的悬挂线及回头线(两点之间多次往返绘制的线(回头线)以及首尾节点没有与其它对象相连接的线(悬挂线)在本规范标准中属于可 1

比例尺、方向、图例

区域地理第二章地图知识第一节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制作人:赵忠丽审核人:胡良善适用范围:高一(文科)使用日期:2016年6月21日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转换三种形式的比例尺,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及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 2、掌握在各种地图上正确辨别方向的方法和认识常见的图例。 【重点难点】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学案 (一)比例尺 1、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也叫缩尺。 公式: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方法:(有三种)A为_________式, B为_________式,C为_________式。 3、大小比较: (1)数字式中,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2)经纬网图中,根据经线上的实际距离(看纬度差) 与图上距离来比较比例尺大小。 【针对训练1】 ①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 A. 200000 1 B. C. 1:100 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千米. ②下列四图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4、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1)在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内容越。 (2)在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反映地理事物越简略。 【针对训练2】 ①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澳大利亚 B.日本 C.法国 D.新加坡 ②小范围一般用比例尺(如学校平面图、军用地图); 大范围一般用比较尺(如世界地图、中国地图)。 5、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 ①根据比例尺求A、B两点的直线距离 ②根据距离求比例尺 如右图,AB间为30千米,求出该图的比例尺。 6、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1:8000000放大1倍,则新比例尺为 比例尺1:900000放大到(原来的)3倍,则新比 例尺为 7、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1)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2)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针对训练3】 ①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②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则新比例尺是,若放大到4倍, 则新比例尺是。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3/4,则新比例尺变 为,若缩小到1/4 则新比例尺是。 大洼高中(重点部)高一地理导学案 26° 25° 3°4° 甲 11°26′ 丙 11°25′ 25°30′ 25°29′25° 20° 0° 5° 丁 10° 5°10° 乙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