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报告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报告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报告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说明

一、容安排

这一册教材包括以下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应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容。

基于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册教材也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

在数与代数方面,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一共三个单元的容。一、二单元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包含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包括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教材安排了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特征和适用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综合与实践)方面,教材先是结合小数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外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字的有规律排列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容丰富,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鼓励算法多样化和解决策略的多样化,这与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此外,本册教材还有它自己的特点:

1. 改进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数四则计算在实际生活中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阶段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这两部分的计算教学,知识容量大,具体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它们既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容,也是难点容。教材的编排,在容方面与以往教材变化不大,但在编排的思想上与以往有较大的不同。注意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计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在容的安排、例题的设计、素材的选取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与前一册教材中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相同,本册教材没有概括小数乘、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在探索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和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例如,小数乘法的例1,学生在解决“喜鹊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钱?”的问题时,在探索怎样计算3.5×3的过程中,获得对小数乘整数意义的体会和理解。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小数乘、除笔算的算理和算法,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与整数笔算教学相同,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算法,主要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教材展示了学生探索笔算算法的过程,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并注意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例如,小数乘法,例1展示了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具体条件自主探索,提出关于3.5×3的三种不同算法;例2、例3探讨小数乘法笔算的一般算法和算理,注意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积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例4则提示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共同归纳出小数乘法计算的一般方法。

(3)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计算教学从解决实际问题引入,各部分容的教学都注意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等的教学,都是从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具体的计算方法。而在连乘、乘加、商的近似数等容的例题设计上,教材安排了对实际问题的探索,不仅有助于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的理解,而且蕴涵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在小数除法单元还安排了“解决问题”小节,学习用除法计算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计算教学单元得到扎扎实实的落实。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新的编排使计算教学的教育价值得到扩充与提高。通过这样的计算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掌握小数乘除法的算法,理解算理,获得相关的知识,体会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同时可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2.改进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册教材的简易方程单元是小学阶段正式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从算术到代数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认识过程中的一个飞跃,在数学方法上也是一次突破。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习一些代数初步知识,学习用代数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算术知识,提高他们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促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本册实验教材关于简易方程的安排,在容上仍然是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但是在具体容的编排上有较大的变化,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和新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1)容的呈现、展开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了探索性,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用字母表示数的教材编排,从学生熟悉的探索规律入手,由符号表示数过渡到用字

母表示数,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教学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一个量时,增加了开放性和探索性,如让学生自己试着“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并问学生“你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又如,教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材用四幅插图展示天平实验游戏,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呈现探究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解方程的教学,也是借助天平演示的插图,展现解这些方程的完整思考过程。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生动直观地呈现解方程的原理。长期以来,在小学阶段教学简易方程,方程变形的主要依据是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这样的教学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因而易于理解,但是却不易与中学的教学衔接,到了中学还需要重新学习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解方程。现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而且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调整简易方程的教学容,突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引进等式基本性质作为解简易方程的认知基础之后,教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调整了简易方程的容,暂不出现形如a-x=b和a÷x=b的简易方程。容调整后,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例如,解形如x±a=b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减去或加上a,得x=b-a与x=b+a。解形如ax=b与x÷a=b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除以或乘上,得x=b÷a与x=ab 。这样的解方程过程显然比原来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思路更为统一。

(4)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

在以往的教材中,解方程的教学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是分开进行的,前者属于计算,后者属于应用。本册教材编排将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恢复计算与应用的天然联系。在教学解方程时,例题的容都是实际问题;学习“稍复杂的方程”时,由实际问题引入方程,在现实背景下求解方程并检验。这样处理有助于学生理解解方程的过程,也有利于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容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

“观察物体”的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和提高,让学生通过观察几何形体,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不能一次看到物体所有的面;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物体及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位置关系。教材设计了丰富的观察—判断活动,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同时,练习对从不同方向观察得到的图形表象,结合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从而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教材还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思维能力。例如,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图形表象,不断在脑海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则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了面积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形成有关多边形面积的系统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些教学容的编排往往侧重于理解和掌握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对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在学习素材和实践操作方面都显不够。本册教材在编排上突出的变化是,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

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得到较多的有关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首先,每种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先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得到;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图形,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其次,按照知识学习的先后顺序,逐步提高探索的难度和要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就直接让学生试着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到梯形面积的计算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第三,研究每一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材均没有给出推导的过程和计算公式,以便于学生从多种途径探索,自己得出结论,从而给教师和学生都留有较大的创造空间。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探索并体会了所学各种多边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还体验了图形的平移、旋转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使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

4.加强统计与概率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通过前四年的数学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一方面重点教学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使学生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学新的统计知识——中位数,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学会求数据的中位数,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与概率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

在具体编排上,教材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意选取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事例作为素材,让学生感受、体会所学知识的含义,为深刻的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可能性的教学,教材设计了学生经常进行的各种游戏——足球比赛、跳棋、击鼓传花、跳房子,等等。通过操作、实验、研讨,让学生了解游戏规则中蕴涵的数学问题,讨论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从而丰富对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的体验,形成对这一抽象概念的正确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的思维习惯。中位数的教学也是安排了“掷沙包比赛”的容,让学生在主动的、有趣的收集、分析、描述数据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和作用。其次,教材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关于“可能性”的教学,本套教材分两次安排教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主要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本册教材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用分数的形式来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材中例题和练习题的设计,都注意在三年级上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安排,如掷硬币活动,涂色转盘的设计等,使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去探索和理解新的知识,从而更能积极的参与其中感受和理解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形成对等可能性的正确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教学,也是以已学的平均数为参照物,说明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代表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就比平均数更合适。这样编排,不仅知识过渡自然,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很清晰地阐明了中位数的统计意义。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实验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形成探索

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据此,在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简单的数字编码的教学。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教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这一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能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而且有利于培养符号感、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与前面几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容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数学广角”单元以及数学综合运用活动中,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设计了“量一量,找规律”和“铺一铺”两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图形的特征、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等),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在动机。

五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逐步形成稳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容涉及数学教学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等因素,实验教材注意选择知识容深刻、涵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例如,知识含量更高的素材:狗的嗅觉细胞数是人的45倍,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的质量是地面上的6倍,国际标准书号的含义等,渗透了有关生物、物理、地理、文化等知识;第七单元例1的主题图,生动地展示了一封信传递的过程,使学生了解社会劳动的价值。第六单元的游戏规则公平性的教学,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这些都为教师结合教学渗透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环境保护、健康生活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适合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与前几册实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采用阅读材料的形式,结合教学容编排一些有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望。如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你知道吗?”等板块。介绍了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家的故事等等。这些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教学容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积的近似值

3.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编排特点

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了。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与原通用教材相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

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教学内容: 二、要点解析: 小数乘整数:知识点——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例1) 小数乘小数:知识点——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例2)——小数乘小数与整数乘法的关系。(例3)——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关系(例4)——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例5)——需要求近似数的实际问题,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例6)——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应用;小数四则运算顺序(例7)——乘法运算定律的推广;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简便计算。(例8) 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小数乘法有技巧,按照整数计算好,因数小数有几位,积就要有几位别忘掉,积的末尾出现0,去掉化简最重要。 三、小数乘法的教学目标: 1、能探索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笔算。

2、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要点。 3、能说出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4、熟练掌握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确定方法,正确计算。 5、掌握取积近似数的方法。 6、会用“四舍五入”法去积是小数的近似数。 7、能说出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8、能准确计算连乘、乘加、乘减式题。 9、能运用连乘、乘加、乘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0、知道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11、准确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重点: 1、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笔算。 2、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进行笔算。 3、会用“四舍五入”法去积是小数的近似数。 4、掌握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5、准确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教学难点: 1、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要点。 2、掌握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3、能准确计算连乘、乘加、乘减式题。 4、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六、重点强调: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 《轻松练习15分?名师精编达标作业?5年级数学(上)(北京师大版与最新教材同步)》内容简介:《轻松练习15分》丛书是一套体现新课改精神,与时俱进并创有特、色的精品测试卷。丛书系湖北省、江苏省等省教学一线的一批资深的特高级骨干教师以及教研员精心编写,其中大部分作者都主编或参编了几十本优质教学辅导用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编写经验。本着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根据最新的课改动态,本丛书全方位、多角度、全面地解读新课标理念,在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上狠下功夫。因此.它更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使教与学、学与考更好地结合,使学生在轻松中练习,在快乐中提高,在希望中成长。它可用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内练习、课后复习同步自测以及假期的复习巩固,也可当作老师教学和家长辅导子女的参考资料。 本丛书具备以下四大特点:同步配套根据教学实际需求,每册试卷包括课课(节节)练习卷、单元训练卷、期中检测卷、期末检测卷以及试题解析与参考答案,与相配套的教材内容紧密同步。练习轻松使学生每天只需较短时间就可全面检测当天的学习效果,从而真正达到减轻负担、提高兴趣的目的。寓教于乐每份试卷选题精要、典型,注重试题内容本身的思想内涵、趣味性、实用性,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新颖实用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教改思路和成果的

精华,博采众长。独树一帜。试题融新颖性与典型性为一体,部分题目突出探究性,以使学生适应新课改背景下对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在参考答案中对题目给出了详尽解析。本丛书自出版以来,以其针对性强、含金量高和高效性而深受读者的欢迎。希望广大读者随时向我们提出改进意见,我们将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一如既往地认真修订,使之臻于完善。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本解方程

解下列方程并验算。姓名: χ+3=9 100+χ=250 χ+12=31 χ-63=36 3χ=18 20-χ=9 χ+3.2=4.6 χ-1.8=4 15-χ=2 1.6χ=6.4 χ÷7=0.3 2.1÷χ=3 χ+1.2=4 3χ=8.4 3χ+4=40 2(χ-16)=8 2χ-32=8 5χ+1.5=7.5 6χ-35=13 3χ-12×6=6 (5χ-12) ×8=24 (100-3χ) ÷2=8 χ+32=76 12-χ=4 4χ=6 3÷χ=1.5 χ+0.3=1.8 3+χ5.4 χ-1.5=4 6χ-0.9=4.5 χ-6=7.6 5χ=1.5 0.2χ=6 χ÷1.1=3 χ÷5=15

χ+35=91 3χ=57 χ-3=6 χ÷8=1.3 χ÷4.5=1.2 χ-8=16 5χ=80 43-χ=38 32-χ=12 6.3÷χ=7 30+30+2χ=158 6χ+3=9 4χ-2=10 5χ-39=56 18=5χ=21 8χ-4×14=0 7χ÷3=8.19 4(6χ+3)=60 2χ+23×4=134 3.85+1.5χ=6.1 (3χ-4) ×5=4 2χ+1.5χ=17.5 8χ-3χ=105 3χ+χ+6=26 χ÷1.44=0.4 χ+0.06=4.21 2χ-4=20 3χ+6=18 2χ-7.5=8.5 (3χ-7) ÷5=16

16+8χ=40 4χ-3×9=29 2χ+2.8×2=10.4 (2.8+χ) ×2=10.4 12.3χ-7.5χ=57.6 χ+2.4χ=5.1 0.25χ+0.2χ=4.5 2(χ-2.6)=8 5(χ+1.5)=17.5 18+7χ=39 8(χ-6.2)41.6 (χ-3) ÷2=7.5 8(χ-6.2)=41.6 (χ-3)=7.5 1.4χ+9.2χ=53 13.2χ+9χ=33.3 8χ-3χ=105 5.4χ+χ=12.8 χ-0.36χ=16 3(2χ-4)=9 χ+4.8=7.2 χ-6.5=3.2 χ÷8=0.4 6χ+18=48 16+χ=71 3(χ+2.1)=10.5 12χ-9χ=8.7 3.8+χ=6.3 χ-7.9=2.6 13(χ+5)=169 2.5χ=14 χ÷3=1.2 2.5χ=14 3.4χ-48=26.8 2χ-98=3 4.2 42χ+25χ=134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说明 一、内容安排 这一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应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基于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册教材也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 在数与代数方面,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一共三个单元的内容。一、二单元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包含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包括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教材安排了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综合与实践)方面,教材先是结合小数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外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字的有规律排列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大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大全 一、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或者S=a2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三角形的周长 =三边之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四边形内角和=360度 9、多边形内角和=(边数-2)×180 二、数量关系 1、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总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时间=工效工作总量÷工效=时间 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 + 减数 7、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8、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9、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10、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三、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1公里=1千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亩≈平方米 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米 = 1方 容积单位: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时间单位: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星期=7天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年=4个季度 1个季度=3个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四、定义、定理、性质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a ×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a +b)×c=a×c+b×c 或者a×(b+c)=a×b+a×c 计算减法也可用 (a-b)×c=a×c -b×c 或者a×(b-c)=a×b -a×c 6、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减数的和。 a-b-c=a-(b+c) 7、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a÷b÷c=a÷(b×c) 8、除法的性质: ①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学期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乘法,小数除法,观察物体,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总复习等八个单元。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体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2、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3、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 4、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第八单元、总复习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代数思想、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得以进一步发展,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书习题集(人教版)

5、要下雨了,小莉瞧见远处有闪电,4秒后听到了雷声,闪电的地方离小莉有多远?(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就是0、33千米/秒。) 8页4、小娟要冲洗14张照片,每张照片冲洗费0、85元。她一共要花多少钱? 5、地球直径1、28万千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就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到地球有多远?9页7、世界上最大的一棵巨杉,质量就是蓝鲸的18、7倍,高就是蓝鲸体长的3、2倍。这棵巨杉重多少吨?高多少米?(蓝鲸的体重150吨,体长25.9m) 8、一只梅花鹿高1.46m,一只长颈鹿的高度就是梅花鹿的3、5倍。这只长颈鹿高多少米?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10页11、哥哥上大学,要坐6、4小时的火车,火车的平均速度就是70、5千米/时。她坐火车的路程就是多少千米? 13、节能冰箱一天的耗电量就是0、22千瓦时。普通冰箱一的耗电量就是0、8千瓦时。电费每千瓦时0、5元。(1)普通冰箱一天的电费就是多少? (2)节能冰箱一天的电费就是多少? (3)您还能提出其她数学问题并解答不? 11页2、一种大米的价格就是每千克3、85元,买2.5kg应付多少钱? 13页2、一幢大楼有21层,每层高2.84m,这幢大楼约高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3、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很大,它的质量相当于6头5、85吨重的大象。这台计算机有多重?(得数保留整数) 5、爸爸、妈妈带着小玲与同学去逛公园,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成人票:5元/张,儿童票:2、5元/张) 14页6、纯净水每箱24瓶,每瓶1、3元,买5箱一共要花多少钱? 8、回收1吨废纸,可以保护16棵树,回收54、5吨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 10、学校食堂每周要用掉1200双一次性筷子,每双筷子0、03元。每周用掉的筷子一共多少钱? 11、1公顷松柏林每天分泌杀菌素30kg,24、5公顷松柏林31天分泌杀菌素多少千克? 17页3、一个房间长8.1m,宽5.2m。现在要铺上边长为0.6m的正方形地砖,100块够不?(不考虑损耗。) 4、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骑车的速度为15千米/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她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km,用0、8小时能到学校不? 5、学校食堂准备购买下面这些水果,100元够不?(苹果:38、2元/箱,梨:9、6元/箱,香蕉:22、8元/箱) 18页6、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节约用水,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12吨以内的每吨2、5元;超过12吨的部分,每吨3、8元。 (1)小云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1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2)小可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7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7、五(1)班35名师生照相合影。每人一张照片,一共需付多少钱? 合影价格表:27、5元(含5张照片)加印一张2、5元。 26页2、《新编童话集》共4本,售价26、8元。平均每本售价多少钱? 3、爸爸给舅舅打长途电话一共花了8、4元。她们共通话12分钟,平均每分钟付费多少钱/ 5、在两栖动物中,非洲蛙就是跳远冠军。一只非洲蛙曾创造了连续3次共跳跃7.74m的纪录。这只非洲蛙平均一次跳多远? 27页8、从1997年初到2002年初,北京市5年共发放了节水龙头319、46万只。平无每年发放多少万只? 10、五(1)班有班费24、2元,同学们卖废品又得到16、4元。用这些钱可以给小书架买7本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一、教学内容 这个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应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基于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册教材也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部分。 在数与代数方面,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一共三个单元的内容。一、二单元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水平。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包含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包括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动学生空间观点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教材安排了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让学生学习相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教材先是结合小数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外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字的有规律排列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水平,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本册的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实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资料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小数乘整数: 1、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3表示的3倍是多少或3个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在前面用“0”补。 二、小数乘小数: 1、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就是求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在前面用“0”补。 3、乘法的验算:一是“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二是“用计算器验算”。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必须去掉,把小数简化;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 三、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两个数都小于1的数相乘,积比两个数都小。 四、求积近似数的方法只有一种:四舍五入法(首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的数字,若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进一,若小于5舍去)。 五、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六、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2、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除法性质:a÷b÷c=a÷(b×c) 七、乘法中的变化规律 1、积不变性质: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不变。 2、积变化性质:①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b倍(0除外),那么积放大或缩小(a×b)倍。 ②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缩小b倍(0除外),那么积先乘a再除以b。 "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一、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4、商的近似: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也可以用进一法或去尾法。 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是同步变化。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另: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数小;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0除外),商比原数大。 必须记住:a×=a÷100 a÷=a×100 … 6、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的循环节是32.在循环节的首末点上小圆点即可。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纯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从第一位就循环的。混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不是从第一位就循环的。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电子版)(93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从在一定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与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教材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引导学生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突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和教学。在练习中设计了形式多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和计算练习,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设计了让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对比的数学思维方法。 (2)经历乘法运算定律和两步计算运算顺序的应用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3)经历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2)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和勤于思考、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五、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推理能力。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六、教具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具和适当量的学具 七、课时安排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机动3课时左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或1.5的3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或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按整数算出积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也就是把小数化简;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 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 减法: a-b-c=a-(b+c) a-(b+c)=a-b-c @ 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 除法: a÷b÷c=a÷(b×c) a÷(b×c) =a÷b÷c 第二单元位置 1、数对: 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课本习题全部

练习一 一、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86×7 3.5×16 12.5×42 12.5×42 1.8×23 0.37×0.4 1.06×25 7×0.86 二、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或“<”。 756×0.9()756 1×0.94()1 4.25×1.1()4.25 31.4×1.2()31.4 三、简便计算。 2.5×32×12.5 1.58-99 273-27-73 284-68-84 487-187-139-61 1034+78+320+102 308+176+92 125×32×25 25×12 125×72 3200÷4÷25 17×32-17×22 98×17+2×17 (200+4)×25 四、解决问题 1、我家到学校大约1.3千米,我每天往返两次。一周(按5天)要走多少千米? 2、哥哥上大学,要坐6.4小时的火车,火车的平均速度是70.5千米/时。他坐火车走了多少千米? 3、世界上最大的一棵巨杉,质量是蓝鲸的18.7倍,高是蓝鲸体长的3.2倍,蓝鲸的体重是150吨,体长是25.9米。这棵巨 杉重多少吨?高多少米? 4、一只梅花鹿高1.46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3.5倍。这只长颈鹿高多少米?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5、节能冰箱一天的耗电量是0.22千瓦时。普通冰箱一天的耗电量是0.8千万时。电费每千瓦时0.5元。普通冰箱一天的电 费是多少?节能冰箱一天的电费是多少? 6、给一个长2.4米,宽0.8米的长方形宣传栏刷油漆,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9千克。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7、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8、小娟加印了14张照片,每张照片0.55元,她一共花了多少钱? 9、要下雨了,小莉看见远处有闪电,4秒后听到了雷声,闪电的地方离小莉有多远?(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0.34千米 /秒。) 10、地球直径1.28万千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到地球有多远? 练习二 一、计算下面各题。(前三道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后三道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0.8×0.9 1.7×0.4 1.2×1.4 0.37×8.4 0.86×1.2 2.34×0.15 二、简便计算 72×0.81+10.4 7.06×2.4-5.7 0.034×0.5×0.6 102×0.45 4.8×0.25 2.33×0.5×4 1.5×105 1.2×2.5+0.8×2.5 50.4×1.9-1.8 3.76×0.25+25.8 0.25× 4.78×4 0.65×202 2.5×(0.77×0.4) 7.2×8.4+2.8×8.4 三、根据65×39=2535,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你能想出几种填法? 25.35=()×() =()×() 2.535=()×()=()×() 三、解决问题。 1、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一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一幢大楼在21层,每层高2.84米。这幢大楼约高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流程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 算理、算法。 尝试解决 教师出示0.85×4。 师:同学们看0.85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 计算出结果呢? 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④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3点:怎样把乘数转化乘整数;乘积如何 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⑤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 转化乘整数乘法计算。谁能举个例子和大家说说具体的方法,计算时 应注意什么呢?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计算方 法。 ③汇报演示。 学生举例子说明 算理,并板书。 实践应用师:(出示主题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 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它形状的,需要 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的算出来?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 1.放飞第一个风筝。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 整数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14.5×6 3.07×8 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放飞第二个风筝。出示: (1)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你发现了什么? (2)解决问题:小红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 少千米? 3.放飞第三个风筝。出示:试试你的智力。 用1到5五个数字及小数点,任意组成小数乘一位整数的算式,并算 出来。(能写几道写几道)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 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课堂练习P2、P3做一做 课外作业练习一第1、3题(作业本),第2、4题(书上) 教后反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基本内容 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8个单元。 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4个单元,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统计与可能性”。 空间与图形领域一共安排了2个单元,包括“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 此外,第8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一共安排了3次活动,包括“量一量找规律”“铺一铺”和“数学广角”。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学会解决一些相关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启发学生自觉积累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经验,以便为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他内容奠定基础。 “位置”集中安排学生探索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

的策略。 “简易方程”主要教学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协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特点灵活使用策略的意识,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小数乘法和除法(一)”主要教学小数与整数相乘,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部分内容既是小数乘、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小数乘小数以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重要基础。 “小数乘法和除法(二)”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小数乘小数以及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协助学生更为完整地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增进对相关运算规律的理解,提升应用小数四则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 ·面积是多少,主要引导学生使用平移的方法把一些稍复杂的图形转化成简单的、熟悉的图形,并计算面积;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或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启发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接下来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作些准备。 ·校园的绿化面积,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割、补等方法把稍复杂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梯形等已经理解的图形,并应用公式计算面积;通过实际测量获得必要的数据,并计算面积;在方格纸上按要

(完整word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书应用题

1、小红家到学校大约1.3千米,她每天往返两次。她一周(按5天)要走多少千米? 2、哥哥上大学,要坐6.4小时的火车,火车的平均速度是70.5千米/时。他坐火车走了多少千米? 3、蓝鲸体重150吨,体长25.9米,世界上最大的一棵巨杉,质量是蓝鲸的18.7倍,高是蓝鲸体长的3.2倍,这棵巨杉重多少吨?高多少米? 4、小娟加印了14张照片,每张照片0.55元,她一共花了多少钱? 5、要下雨了,小丽看见远处有闪电,4秒后听到了雷声,闪电的地方离小丽有多远?(雷声在空中的传播速度是0.34千 米/秒) 6、有一块面积是0.96平方米的玻璃,如果换的玻璃每平方米16.5元,买这块玻璃需要多少钱? 7、地球直径1.28万千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到地球有多远? 8、一幢大楼有21层,每层高2.84米。这幢大楼约高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9、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很大,它的质量相当于6头5.85吨的大象,这台计算机有多重?(得数保留整数) 10.这里共有5箱饮料一箱24瓶,每瓶1.9元,一共要花多少钱? 11.成人票每张:3.5元儿童每张:1.5元 小玲家三个大人一个小孩去逛公园,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12.回收1吨废纸,可以保护16棵树,回收54.5吨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

13.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能到学校吗?(骑车:15千米/小时) 14.学校食堂每周要用掉1200双一次性筷子,每双筷子0.03元,每周用掉的筷子一共多少钱? 15.1公顷松柏林每天分泌杀菌素30千克,24.5公顷松柏林31天分泌杀菌素多少千克? 16.一次从地球上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约经过2.56秒收到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光速是30万/秒,算一算这时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17、《新编童话集》共4本,售价26.8元,平均每本售价多少钱? 18、爸爸给舅舅打长途电话一共花了8.4元,他们共通话12分钟,平均每分钟付费多少钱? 19.在两栖动物中,非洲蛙是跳远冠军。一只非洲蛙曾创造了连续三次共跳跃7.74米的记录。这只非洲蛙平均一次跳多远? 20.从1997年初到2002年初,北京市5年共发放了节水龙头319.46万只,平均每年发放多少万只? 21.五(1)班有班费24.2元,同学们卖废品又得到了16.4元。用这些钱可以买7本《少年科技》,也可以买14根跳绳。一本《少年科技》多少钱?一根跳绳多少钱?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2.双休日爸爸带小勇去登山。从山底到山顶全程有7.2千米,他们上山用了3小时,下山用了2小时。上山、下山的速度各是多少?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23.鸵鸟是世界最大的鸟,它比天鹅重100多千克。算一算,右图中鸵鸟的体重是天鹅的多少倍?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 李家店小学李秀红 今年,我教的是五年级的数学,虽然这本书还没有学完,但是我已经对整本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下面我就针对这套教材进行分析,谈一谈我个人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本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应用等。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 基于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册教材也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部分。在数与代数方面,在数与代数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一共三个单元的内容。一、二单元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教材结合小数乘除法,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安排数学广角内容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渗透观察、分析、推理的数学方法。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教材先是结合小数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简单问题;另外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字的有规律排列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本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 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4.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5. 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鼓励算法多样化和解决策略的多样化,这与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此外,本册教材还有它自己的特点: 1.注意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除法的过程中,教材没有概括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练习二十五 .

1.(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各点的位置。 A( 0 ,4 ) B(,) C(,) D(,) E(,) F(,) G(,) (2)把每个点的第一个数扩大到它的2倍,第二个数不变,得到一 个新的位置。然后在附页中的方格纸上描出各点。井将它们连 成一条小鱼。 (3)每个点的第一个数不变.第二个数扩大到它的2倍。像上面那样, 连成小鱼。 (4)每个点的两个数同时扩大到它的2倍。像上面那样.连成小鱼。

2.计算下面各题。 32.5÷2.5 1.36×0.05 0.06×1.7 2.08×75 65÷2.6 2.3÷0.46 3.根据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4.你知道下面这些日常用品的面积大小吗?根据表中的数据算一算,填一填。 5.四川省峨眉山是我国降雨天数最多的地方。峨眉山的年降水量可 达2033.9 mm.平均每月降水量大约有多少毫米? 6.每箱饮料有多少盒? 7.一块街头广告牌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底是12.5 m,高6.4 m。如果要涂饰这块广告牌,每平方米用油漆0.6 kg,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8.一辆汽车的后车窗有一块遮阳布是梯形形状,上底是1 m,下底是1.2 m,高0.7 m。它的面积是多少? 9.一张边长4 cm的正方形纸(下图),从相邻两边的中点连一条线段,沿这条线段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面积是多少? 10.你能想办法求出下图的面积吗?(小方格的边长为1 cm。) 11.指针停在哪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停在哪种颜色区域的可能 性最小? 12. 13.计算下面各题。 1.83+ 2.7 2.73×1 .5 5.5×17.3+6.7×5.5 28.5÷15 8.3-2.63 3.8+4.29+2.1+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