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练习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练习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练习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练习

1、工人阿姨原计划6小时加工零件30个,实际每小时加工6个。实际几小时可以完成任务?

2、有一堆煤,如果每次运2吨,8次可以运完。如果要在4次内运完,每次要多运多少吨?

3、学校秋游要租7只游船,己租了5只,共用去30元。还需要用去多少元?

4、一个工程队挖一个隧洞,原计划每天挖3米,需要8天完成。结果提前2天完成。实际每天挖了多少米?

5、小李和小张加工同样多的一批零件,小李每小时加工5个,6小时完成。小张每小时加工6个,要用多少小时才能完成?

6、一台织袜机5小时可织袜40双,如果再织3小时一共可织袜多少双?

7、水果店运来苹果24千克,是运来的香蕉的4倍,问运来的香蕉多少千克?

8、一头牛上午耕地3小时,共耕地21平方米。照这样计算,下午再耕4小时,这台牛一天共耕地多少平万米?

9、手表厂要生产一批手表,原计划每天生产6只,6天完成。实际提前2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只?

10、体育用品厂原计划每小时生产羽毛球5个,7小时完成任务,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生产2个,几小时就能完成任务?

======*以上是由明师教育编辑整理======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三

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三》2019.3 一、直接写得数 16÷4= 24÷6= 20÷5= 56÷7= 72÷8= 28÷4= 42÷6= 30÷6= 15÷3= 18÷6= 6÷6= 18÷3= 81÷9= 36÷6= 48÷8= 12+69= 4×7= 6×8= 8×0= 9—9= 18+39= 12—0= 29+0= 36—29= 78+16= 24÷4= 0×7= 72—45= 二、填一填: 1、把18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列出算式:()÷()=()。 2、15÷5=()读作:()。这个算式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或把()每()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份。 3、在算式24÷6=4中,除数是(),被除数是(),商是(),计算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4、一共有()个苹果,每()个分成一份,一共分成了()份。用除法算式表示:()。 5、30÷5=6读作(),其中30是(),5是(),6是()。 三、判断。 1、在除法里,除得的结果叫差。() 2、30÷6=5可以表示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5。() 3、计算12÷4=()时,要用乘法口诀“三四十二”。() 4、求15里面有几个3,列式为15÷5=3。() 5、把24个桃子放在6个盘子里,每个盘子一定都放4个桃子。( ) 6、被除数是6,除数是2,商是12。() 四、列式计算。 1、除数是3,被除数是18,商是多少? 2、把30平均分成5份,每份

是多少? 3、20个五角星,每4个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4、27里面有几个9? 5、6的8倍是多少? 6、求7个9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1、每个花瓶插5根孔雀羽毛,4个花瓶可以插多少根? 2、每个花瓶插6根孔雀羽毛,24根孔雀羽毛可以插几个花瓶? 1、有10根孔雀羽毛,平均插在2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根? 2、有10根孔雀羽毛,插在2个花瓶里。一个花瓶里插6根,另一个花瓶里插 几根? 3、有12个同学参加跳绳比赛。 (1)、4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2)、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几人? 4、小强在课余时间养了5只小白兔。 (1)、每只小白兔喂4根胡萝卜,这些小白兔一共要喂多少根胡萝卜?(2)、小强有30根胡萝卜,平均每只小白兔可以分到多少根胡萝卜?

浅谈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铜仁市碧江区第二小:文丽 摘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人类的社会实践产生了数学,并且促进了数学的发展。而数学又服务于社会,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解决问题需要相应的策略做支撑。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数学来自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这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多注意贴近生活,联系实际,从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 有的孩子在做应用题时,盲目追求做题速度,拿过来就做,结果经常做错,适得其反。实际上解决问题的步骤包括审题、分析和检验。在这几步中,审题能力尤为重要。审题能力是指获取信息的能力,新教材应用题类型很多,有的是图文式,有的是表格式,有的是对话式等等,所以如何抓住关键词,获取问题需要的信息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前提。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审题,要求学生先通读全题,再字逐句地阅读,要引导学生弄清每个问题的意义,然后再联系起来理解和体会。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说了一件什么事,给了几个对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等。事实证明有好多学生做错应用题的原因就是没有正确领会全题的意思。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并坚持长久。在开始训练时教师要提出明确要求逐步引导。如在教学三年级上时间的计算时有一道习题:一列火车本应11:2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我就先后让几名学生读题,然后我提出问题:说说题中说了一件什么事?有哪些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用笔画出关键句。问的是什么?在我的步步追问下,学生逐步解答,最终轻而易举地列出算式。在我的坚持经常的训练下,学生在以后做应用题中也自觉地采用这样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审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导语】应用题可以说是小学数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及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做好应用题掉小学生非常重要,它是检验学生堆成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而且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分过程中培养了数学思维能力、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以下是WTT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脾益。 1、张姨用15元买了3双鞋,买5双鞋要多少元? 2、王老师买8条跳绳用了40元,一个皮球比一条跳绳贵3元,一个皮球多少元? 3、有4篮苹果,每篮9个,把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几个? 4、小红每天做8朵红花,做了3天。她要把红花奖给6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多少朵? 5、妈妈买了3个茶杯用去24元,爸爸买了4个碗用去36元。茶杯和碗哪个贵?贵多少? 6、25人用一条船过河,每次只能坐5人,要几次才能过完? 7、有4只小兔,小猴的只数是小兔的3倍,现在每2只小猴分成一组去抬东西,可以分成几组? 8、3个小动物吃了12个苹果,7个小动物要吃多少个苹果? 9、一本故事书24页,小红每天看6页,几天看完?这本故事书小明8天看完,每天要看几页? 10、小东有4元,小明的钱的小东的3倍。小明买6个本子刚好把钱用完,每个本子几元? 11、小朋友吃早餐,每6人坐一张桌子,要坐2张桌子,一共有多少人? 12、妈妈买了4盒彩笔,每盒8支,用去了15支,还剩多少支? 13、小明和小红写字,小明写了3行,每行6个,小红写了15个,谁写得多?多几个? 14、小明和小红写字,小明写了3行,每行6个,小红写了4行,每行5个,两人一共写了多少个? 15、操场上有6行,每行6人,如果排成4行,每行有多少人?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许巷中心小学傅玲玲 [摘要]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与形是数学的基本研究对象,数是形的抽象概括,形是数的直观表现。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它包含“以形助教”、“以数解形”和“数形互译”三个方面。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中的教学实例,阐述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题这个方面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数形结合;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也就是说,数学是研究“数”与“形”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的重要思想之一。[1] 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数量关系)与形(空间形式)的相互转化、互相作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或复杂的数量关系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2] 数形结合是指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结合问题中各要素间的本质联系,根据实际需要,将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相结合,依据数与形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相互转化的方式使问题得到巧妙解决的一种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其策略具体表现为把有关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成图形性质的问题进行分析,或者将有关图形性质的问题转化成数量关系的问题加以讨论,最终解决问题。这种思想方法不仅分析问题的代数含义,而且还要揭示其几何意义,把抽象的数学运算和直观的几何图形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思想方法具备了数的精确性和形的直观性的双重优势,以数精确地分析形,或以形直观地表示数,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 故而,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它包含“以形助教”、“以数解形”和“数形互译”三个方面。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最关键的培养时期,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课业学习、日常生活都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提出了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指导思想;其次论述了具体策略;最后,归纳总结了几种适合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方法。本文成果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有参考价值。关键词:小学;数学;能力;解决引言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渐掌握多种方法、获得丰富的知识,最终形成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去解决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小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正处于启蒙期,如果过多灌输抽象思维的解决方法,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容易陷入某种思维误区之中。故而,应该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切实可行的培养策略。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长期的,数学技巧琐碎、繁杂,不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教师条分缕析,讲明白讲清楚,长期培养,在耳濡目染之间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方法,这对教师的耐心和教学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 本文首先深入阐述了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指导思想;其次,结合指导思想,提出了具体策略;最后,论证分析了几种具体方法。 一、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指导思想 本文认为,影响或改变对象的某种属性,应以结合对象的特点为指导思想,即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就必须结合小学生的独特心理发展水平、知识储备、生活背景等特征为指导思想,否则将南辕北辙。具体来看,首先,小学生逻辑能力稚嫩,对于直观事物的理解强于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因此,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不应该教授过多的抽象方法,而应该教授直观的方法,如图解法、列表法、枚举法等。其次,不应该过早的教授高年级的内容,教材在知识点的分配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智力、心理发展水平,高年级的方法虽然解决问题效率更高,但不适合学生当前的智力、心理发展水平,容易造成基础不牢、知识混乱,不利于学生长期能力的培养和后续的学习。再次,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人生经历有限,不应该教授过于超出其知识储备的新知识,应该循序渐进,这点是

二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

二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 姓名:班级: 1、学校买回白粉笔37盒,彩色粉笔8盒,买回粉笔共多少盒? 2、学校买回白色、彩色粉笔共45盒,其中彩色粉笔8盒,买回白粉笔多少盒? 3、学校买回白粉笔37盒,彩色粉笔8盒,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少多少盒? 4、学校买回彩色粉笔8盒,买回的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29盒,买回白粉笔多少盒? 5、学校买回白粉笔37盒,买回的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少29盒,买回彩色粉笔多少盒? 6、果园里有荔枝树35棵,龙眼树26棵。 (1)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2)龙眼树比荔枝树少多少棵? 7、妈妈买红扣子18个,白扣子10个,黑扣子8个。 (1)红扣子比白扣子多多少个? (2)黑扣子比白扣子少多少个? 8、小英做红花42朵,做黄花34朵,做白花15朵。 (1)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2)白花比红花少多少朵? (3)白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4)一共有多少朵花? 9、同学们要做10个灯笼,已做好8个,还要做多少个? 110、从花上飞走了6只蝴蝶,又飞走了5只,两次飞走了多少只? 11、小苹种7盆红花,又种了同样多的黄花,两种花共多少盆?

12、学校原有5瓶胶水,又买回9瓶,现在有多少瓶? 13、学校有兰花和菊花共15盆,兰花有6盆,菊花有几盆? 14、小青两次画了17个,第一次画了9个,第二次画了多少个? 15、一条马路两旁各种上48棵树,一共种树多少棵? 16、从车场开走8辆汽车,还剩24辆,车场原来有多少汽车? 17、从车场开走8辆大汽车,又开走同样多的小汽车,两次开走多少辆汽车? 18、明明上午算了12道数学题,下午算了8道,上午比下午多算多少道题? 19、学校有10个足球,16个篮球,足球比篮球少多少个? 20、花园里有兰花40盆,菊花60盆,兰花再种多少盆就和菊花同样多? 21、小华做了20个信封,小亮比小华多做6个,小亮做了多少个? 22、有两层书架,第一层有16本书,第二层比第一层多8本,第二层有多少本? 23、妈妈买苹果6个,买梨子比苹果多4个,买梨子多少个? 24、饲养组有30只公鸡,母鸡比公鸡多48只,有母鸡多少只? 25、四年级有84人去郊游,五年级比四年级多去8人,五年级有多少人去郊游? 226、小合唱队有28个女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少4个,男同学有几个? 27、小华家养32只白羊,黑羊比白羊少12只,养黑羊多少只? 28、同学们参加劳动,摘黄瓜40筐,摘的白瓜比黄瓜少18筐,摘白瓜多少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完整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计 算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50+22= 83-56=15+56= 75-33=48+35=38+46= 12+29-19=69+10-36=27+12-28= 33-17+15=75-36+10=72-54+12= 62-18+24=54+21+18=53-29+19= 86-12-15=57-33+31=36-27+9= 88-34+18=85-36+27=12+79-62= 51-42+53=77-65-6=71-52+36= 75+24-23=32+45-38=81-45+36= 63+12-42=53-37+15=63-23+28= 21+82-60=36+34-14=73+12-71= 44-5+12=100-76+22=72-45+32= 67-47+22=21+82+17=83-27+10= 65-33-18=68-65-3=54-52+17= 76-63+1=63+18+11=65+15-47= 43-29+13=85-28-28=77-38+42= 17+27-10=55+38-15=54-41+36= 75+15-30=92-6+11=42-37+54= 25-9-12=73-28=36+45= 23-14-9=54-28=39-27= 11+16-9=23-10-5=61-15= 12+18-15=25-16-7=56-38=

30-16-9=28-2-19=3+29= 30-11-13=26-7-18=46+14= 12+3+14=30-16-14=75-46= 13+12+5=30-11-13=54-26= 16+12-19=26-5-16=38+27= 18+11-13=28-19-3=62-38= 26-18-8=25-7-13=51-18= 19-8+11=26-17-5=52-16= 30-8-16=15+3+10=61-19= 30-13-8=12+15+2=34+38= 30-15-14=29-5-7=38+36= 10+15+4=13+2+14=28+27= 9+10+11=30-15-4=35+26= 24-8+9=12+17+1=46+29= 11+13-15=24-17-5=33+49= 26-17+8=4+13+9=37+16= 23-15+5=13+15-19=51-34= 26-8+17=16-9+15=54-28= 23-19+15=28-21-7=56-27= 25-19+14=12+5+13=64-13= 24-16+15=25-18+17=58+16= 26-18+15=25-9-13=27-19= 28-12+6=15+17-14=38-9=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打印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打印版) 一、口算 380-200= 28÷4= 43+50= 6×7= 87-55= 51÷7= 37+45= 71-26= 1600-700= 5900-2000= 74+32= 120+50= 二、填空 1、长方形有四个()角,长方形()边相等。 2、四千写作:()三千零七写作:() 3、按照从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数:3050、5030、5003、350、3500、53 , ( )<()<()<()<()<() 4、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km、m 、dm、cm、mm) 数学本厚约5()二年级的小红高128()深圳到广州大约120()一棵大树高9()5、选择合适的符号(“<”“>”“=”) 1km ( )100m 999( )1000 20cm( )2dm 6、在计算35-35÷7 时,要先算()法,再算()法。 三、判断题 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锐角比直角大。() 3、五位数都比四位数大。() 4、学校的操场跑道约200 mm。() 5、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四、1脱式计算 86-(23+46)= 63-42÷7= 1000-132-452= 896-253+74= 2、竖式计算并验算。 457+326= 4100-648= 36÷4= 261+425= 56×6= 五、应用题 ①小兵有32张动物邮票,每页放6张,可以放几页,还剩多少张?

②30个同学要栽树60棵,已经栽了25棵,剩下的分给5个小组栽,平 均每个小组栽树多少棵? ③商店运进7 箱粉笔,每箱8 盒,其中白粉笔30 盒,其余是彩色粉笔,彩色粉笔有多少盒? ④菜园里有大白菜680棵,上午运走265棵,下午运走284棵,菜园里还有大白菜多少棵? ⑤三班44名同学去旅游,中型客车每辆坐24人,小车每辆4人,请你安排一下,可以派几辆大车,几辆小车? ⑦同学们参加劳动。二(1)班去了26人,二(2)班去了38人,每8人编成一组,可以编几组? ⑧有45人去东湖游玩。其中15人去参观植物园,剩下的去划船,每条船坐6人,需要几条船?⑨李老师有50元钱。买3个小足球用去了36元,剩下的钱正好买2副球拍,每副球拍多少钱?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题(二) 一、填空题 1、()个一百是一千,一万里面有()个千。 2、1km=()m ,1分=()秒,4000cm=()dm。 3、选合适的单位填在()里; 一个小朋友高150()桌子高7() 一节课时间是40()一条铁路长1000() 4、3084是由()个千、()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5、从右边起,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6、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最高位是百位的数是()位数。 7、在○里填>或<。1003○9993968○4001900克○2千克 8、把7903、7930、9730、97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9、()-8=724+()=4264-()=46 12、在20-63×9中,先算()法,再算()法。 二、1、口算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1)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解决问题需要相应的策略做支撑。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寻找解题思路的指导思想,它是为了实现解题目标而采取的指导方针.培养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常出现以下情形:有时,面对数学问题,无从下手;有时,明明思路很清楚,就是解不出来;有时解题到途中,却是:“山穷水尽”等等.这些疑惑可归结为没有掌握好解决问题的策略. 俗话说妙计可以打胜仗,良策则有利于解题,当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运用达到一定水平时,应该把一般的思维升华到计策谋略的境界。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解题策略的能力,才会在遇到问题时,找到问题的思考点和突破口,迅速、正确地解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适当加强数学解题策略的指导,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解题能力。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对学生解题问题的能力培养的尝试探索,获得了一些初步的体验。 一、培养学生枚举的能力 枚举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有很多较复杂的问题,常常是从具体情况一一枚举,从中找出规律和方法再加以解决的。 妈妈买来7个鸡蛋,每天至少吃2个,吃完为止,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 解:需要考虑吃的天数和吃的顺序不同。一天吃完:7;两天吃完:5+2,2+5,4+3,3+4;三天吃完:3+2+2, 2+3+2,2+2+3。 答:一共有8种不同的吃法。

当学生把所有的情况都按一定规律列出来的时候,思路非常清晰,此题就比较容易完整的解答。 二、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思考解决问题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小学生在纸上涂涂画画可以拓展思路,使用这项解题策略,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形象性的特点。 已知两数之和为14,两数之差为2,求这两个数。 这个题如果列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是很容易解决的:X+Y=14;X-Y=2。解此方程可知X=8,Y=6。但如果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尝试做此题,在没有学习方程的基础上,一般不考虑选用方程来解答。这样的题只能通过画图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要求其中较小的那个数,可以用两数之和减去两数之差再除以2,即(14-2)÷2=6。要求较大的数,也可以用两数之和加上两数之差再除以2,即(14+2)÷2=8。运用图形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学生能迅速地搜寻到解题的途径。怪不得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对天才儿童研究发现,许多天才儿童是借助画图解决问题,而数学上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依靠形象图形,最主要的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依靠。因而,对学生进行画图策略的指导显得犹为重要。 三、培养学生列表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表格把一些信息列举出来,寻求解题策略,也可以在让学生列举部分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表

二年级下数学应用题练习题集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应用题练习(-) 1、小兵有32动物邮票,每页放6,可以放几页,还剩多少? 2、30个同学要栽树60棵,已经栽了25棵,剩下的分给5个小组栽,平均每个小组栽树多少棵? 3、商店运进7 箱粉笔,每箱8 盒,其中白粉笔30 盒,其余是彩色粉笔,彩色粉笔有多少盒? 4、菜园里有大白菜680棵,上午运走265棵,下午运走284棵,菜园里还有大白菜多少棵? 5、三班44名同学去旅游,中型客车每辆坐24人,小车每辆4人,请你安排一下,可以派几辆大车,几辆小车. 资料.

. .. . 6、二年级(1)班有25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每9个同学排一队可以排几队? 7、学校买了1个足球和5个皮球一共用了95元。买了1个足球用了70元,每个皮球多少元? 8、新华书店运来《百科全书》1100本,第一天卖出400本,第二天卖出500本,还剩多少本?(用两种方法解答) . 资料.

. .. . 9、每盒球有9个,把4盒球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分到几个球? 10、苹果4元1斤,妈妈买了7斤苹果,付给售货员5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 资料.

. .. . 11、成人票9元1,儿童票4元1,小明买了2成人票和1儿童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12、有男生15人,女生14人。 (1 )只租大汽车,至少要几辆?小汽车限乘3人,大汽车限乘8人。 (2 )还可以怎么租车,请写出你的想法。 13、一双拖鞋8元,一双袜子4元。小明拿了20元钱买一双拖鞋和一双袜子,应找回多少元? . 资料.

. .. . 14、花丛中有蜻蜓和蝴蝶共35只,飞走了6只,又飞来了12只。现在花丛中蜻蜓和蝴蝶有多少只? 15、停车场有卡车35辆,有轿车24辆。开走了17辆,现在有多少辆车? 16、面包师傅做了54个面包,小明买走了19个,小红买走了25。你还可以买几个? 17、车上有乘客46人,到站后下车了19人,又上来了15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 资料.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

50+22= 83-56= 15+56= 48-26= 75-33= 48+35= 38+46= 42-19= 12+29-19= 69+10-36= 27+12-28= 67+27-37= 33-17+15= 75-36+10= 72-54+12= 65-39-15= 62-18+24= 54+21+18= 53-29+19= 35+12-28= 86-12-15= 57-33+31= 36-27+9= 77-19-16= 88-34+18= 85-36+27= 12+79-62= 51-27+28= 51-42+53= 77-65-6= 71-52+36= 75-24+26= 75+24-23= 32+45-38= 81-45+36= 24-16+40= 63+12-42= 53-37+15= 63-23+28= 48-26+18= 21+82-60= 36+34-14= 73+12-71= 21+82-60= 44-5+12= 100-76+22= 72-45+32= 54-21-18= 67-47+22= 21+82+17= 83-27+10= 54+21-18= 1

65-33-18= 68-65-3= 54-52+17= 88-51-24= 76-63+1= 63+18+11= 65+15-47= 77-34+55= 43-29+13= 85-28-28= 77-38+42= 60-34+35= 17+27-10= 55+38-15= 54-41+36= 99-88+77= 75+15-30= 92-6+11= 42-37+54= 77-64+22= 25-9-12= 73-28= 36+45= 28-19-9= 23-14-9= 54-28= 39-27= 3+14+7= 11+16-9= 23-10-5= 61-15= 82-36= 12+18-15= 25-16-7= 56-38= 37+48= 30-16-9= 28-2-19= 3+29= 51-18= 30-11-13= 26-7-18= 46+14= 82-34= 12+3+14= 30-16-14= 75-46= 60-25= 13+12+5= 30-11-13= 54-26= 80-9= 2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表时间:2010-05-24T09:30:41.733Z 来源:《新校园》2010年第3期供稿作者:黄秀平(乐清市柳市镇第四小学,浙江温州325604)[导读] 我们要把问题解决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学生更多展示才能的机会,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两位数相乘的对比教学 黄秀平 (乐清市柳市镇第四小学,浙江温州325604) 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阵地,而在小学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依托于教师对数学问题的教学来完成,解决问题的学习应该成为改善学生数学学习的切入口。 第一次授课 1.设置问题 题目:再过半个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来了,听说二(一)班一些小朋友为了迎接自己的节日,正准备做纸花来布置教室庆祝一翻。安排每两个小朋友一小组,每个小朋友做3朵花,请问8个小组一共能做多少朵花? 问题一抛出,学生很快解答出来了,并说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根据平时解题的一些现象,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出评价,提醒学生今后解决问题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探讨解决新问题。 2.自主探索 题目:运动会开幕式上,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从图画中寻找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合作交流 可以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说解题过程和结果。 4.解题指导 课堂教学一切进行得那么顺利自然,因为每一道题目都是笔者一步一步,一字一句讲解的。笔者又出示一道例题:一辆小铲车把十二箱啤酒正运到一辆大卡车上去,旁边还堆着两堆啤酒,每堆十二箱,问每次运到车上多少箱?” 笔者讲解答案时,下面出现了窃窃私语的声音。一问才知道,有些学生误把旁边两堆啤酒也算进去了。笔者连忙给他们解释道:解决问题时要看清楚题目中的关键词,这里虽然有两辆车在运,但问题是相对于小铲车而言,因为问题中“运到”这个词就说明是小铲车把啤酒运到大卡车上面去,而不是“运走”,而小铲车每次只能运一堆。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只要求计算小铲车上的那一堆,明白了吗?误算的学生经这么一讲也就恍然大悟了,而那些解题思路正确的学生则在下面自豪地说:“就是嘛!我也是这样想的。”看到学生那舒展开的眉头,笔者也很开心。 5.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注意观察,发现、提出身边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每个同学都越来越聪明、能干。 校领导评价:这节课较好地结合了小课题“数学要讲究实用化”,通过几个活动能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解决问题。成功之处: (1)教态亲切,数学用语干脆,注意了课堂纪律的调控。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关注全体,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 (2)小组合作学习考虑到了合作的必要性,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参与度高,且小组内分工已经初具规模。 (3)本课练习中能注意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在现实世界中广泛的应用。 不足之处: (1) 课堂节奏不紧凑,小组合作有点拖拉. (2) 评价时鼓励性的语言还要多一些,教师要少讲多引导,不要把学生紧紧地抓在手心,要大胆放手,相信他们的能力,不要步步给他们铺好垫脚石,把学生的思维权剥夺走. (3) 解决同一个问题有时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解题时能具有灵活性。

二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专项练习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专项练习 学校:姓名:成绩: 1、二(1)班有男生28人,女生25人,其中有27人参加乒乓球比赛,还有多少人没参加? 2、我今年8岁,爸爸今年35岁,我今年16岁时,爸爸的岁数是多少岁? 3、停车场有小汽车37辆,大客车比小汽车多6辆,两种车一共有多少辆? 4、商店运47筐苹果,上午卖了12筐,下午卖28筐,还有多少筐?(用两种方法来解答) 6、小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世界大观”玩,(成人票8元,儿童票4元)一共要多少元? 7、二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做8个作品,送给幼儿园小朋友25个,还有多少个作品? 8、有24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多少个? 如果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有多少个? 如果每只小猴分3个桃,可以分给多少只小猴? 9、二(2)班有54个同学,6个同学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如果平均分成9组,每组有几人? 10、4个铅笔盒24元,买6个要多少元? 11、二年级有男生和女生各18人参加跑步比赛,比赛的同学平均分成6组,每组分成多少人?

12、小明做了8朵花,小丽做是小明的3倍,小红做的比小丽少8朵。 (1)小丽做了多少朵? (2)小红做了多少朵? (3)小红做了是小明的几倍? 13、有一种胃药,每天吃3次,每次吃3片,一个疗程63片,可以吃多少天? 14、动物园有16只白马,24只黑马,每8只住一个房。 (1)一共需要多少个房?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除法) 15、图书馆里有45本故事书,图画书比故事书多15本,图画书有多少本? 16、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5倍,白兔有6只,黑兔有多少只? 17、爸爸、妈妈和我分别掰了9个玉米,小弟弟掰了6个。问我们全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 18、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还剩多少个? 19、妈妈买了15个苹果,买的橘子比苹果少6个,问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 20、小汽车每辆能坐4人,大客车能坐25人,有3辆小汽车和1辆大客车。问一共能坐多少人?

(完整)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数学计算题

二()班姓名___________()分钟做()题,对()题 9+27= 59+5= 8+85= 8+23= 8+39= 67+30= 3+97= 37+3= 14+8= 6+37= 64+9= 16+8= 17+4= 69+6= 86+10= 54+5= 9+42= 83+7= 64-40= 4+64= 59+6= 1+29= 6+7= 16+4= 39+9= 8+65= 36+8= 5+56= 9+81= 2+88= 65+6= 15+6= 55+9= 7+17= 4+97= 17+9= 4+29= 40+18= 9+29= 91+6= 13+7= 95+5= 69+20= 58+9= 2+98= 59+1= 27+8= 4+72= 6+70= 9+76= 9+41= 85+8= 98+8= 15+8= 47+7= 7+66= 6+63= 16+9= 47+8= 78+3= 39+7= 96+4= 6+76= 7+61= 59+40= 1+65= 27+8= 15+9= 9+40= 6+47= 30+56= 60+24= 38+30= 7+29= 56+3= 64+8= 9+30= 29+9= 12+9= 77+7= 45+7= 78+8= 12+8= 56+6= 45+4= 14+8= 75+5= 18+8= 4+89= 8+35= 7+89= 65+6= 4+86= 76+7= 82+7= 9+31= 65+3= 29+20= 65-50= 67+6=

二()班姓名___________()分钟做()题,对()题12 - 4= 88 - 27= 74 - 4= 25 - 0= 90 - 50= 70 - 28= 100 - 94= 49 - 6= 72 - 10= 47 - 2= 46 - 26= 85 - 80= 75 - 8= 50 - 50= 41 - 3= 9 - 0= 70 - 48= 91 - 5= 98 - 4= 40 - 20= 81 - 6= 50 - 34= 73 - 7= 18 - 9= 26 - 20= 40 - 24= 40 - 40= 50 - 48= 69 - 24= 30 - 24= 34 - 6= 32 - 4= 90 - 8= 79 - 21= 85 - 5= 70 - 40= 42 - 0= 43 - 3= 92 - 63= 20 - 17= 92 - 72= 92 - 2= 50 - 36= 60 - 30= 80 - 10= 18 - 15= 50 - 1= 19 - 2= 100 - 22= 24 - 9 48 - 9= 97 - 1= 45 - 29= 93 - 20= 7 - 6= 31 - 8= 80 - 0= 90 - 39= 69 - 10= 82 - 6= 90 - 80= 40 - 4= 16 - 5= 70 - 60= 83 - 3 5 - 30= 90 - 80= 70 - 10= 9 - 6= 99 - 21= 60 - 23= 100 - 75= 50 - 2= 33 - 1= 81 - 9 1 6 - 3= 1 - 0= 78 - 7= 3 7 - 5= 9 8 - 88= 90 - 10= 40 - 7= 75 - 50= 31 - 7= 91 - 3= 64 - 27= 80 - 13= 84 - 0= 40 - 31= 96 - 10= 92 - 20= 35 - 17= 12 - 4= 81 - 27= 74 - 4= 25 - 0= 90 - 50= 70 - 28= 94 - 16 9 - 6=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问卷 问卷概况: 16 个问题 1 页已被引用 2 次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老师为了能够充分了解你对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理解,想了解你们在这些方面的情况,故设计此问卷,本问卷内容无对错之分,不参与评价你的学习成绩,只作为教育科研之用,你所填写的一切内容我们都将为你保密,所以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作答,选择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项,你的回答对调查结果将是十分重要的。谢谢合作! Q1:你喜欢学习数学吗? ○非常喜欢 ○一般 ○不喜欢 Q2:遇到实际数学问题时,愿不愿意花费一些时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愿意 ○不愿意 Q3:当你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你通常会 ○立即请教家长、老师或同学 ○先放一放,然后再慢慢弄懂 ○不去想它 ○和同学讨论解决 Q4:你喜欢老师怎么样显示问题? ○动画 ○图片 ○文字 ○声音 Q5:你可以很快地读懂题目吗? ○可以 ○不可以

Q6:看到题目后,你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可以 ○不可以 ○可能可以 Q7:在解决问题的学习中,你可以很快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吗?○可以 ○不可以 ○可能可以 Q8:在数学课上,你会思考并主动回答老师提出来的数学问题吗? ○经常 ○有时 ○很少 ○从没 Q9:在作业或者检测的时候,你可以自己检查出做错的题吗? ○可以 ○不可以 ○可能可以 Q10:做问题解决部分题目时,你会凭知觉来答题吗? ○经常 ○有时 ○很少 ○从没 Q11:在数学课上,老师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吗? ○经常

○很少 ○从没 Q12:你同意每个数学问题都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并且所有题目都是正确的? ○同意 ○不同意 Q13:在遇到类似下面的题时,你会:请观察下面的算式,然后填空。(定势思维)1×999+2=10012×999+3=20013×999+4=30014×999+5=40015×999+5=( ) ○直接计算 ○根据规律很快写出得数 ○找规律,但是自己还会再算一遍 Q14:你平时会选择哪些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作图的策略 □列举信息的策略 □转化的策略 □假设的策略 □逆推的策略 Q15:你的作业经常出错的原因一般有哪些? □不会审题,题意看不懂 □题目太难 □粗心大意,没认真思考 □计算错误 □作业时间太短,心里着急 Q16:你觉得数学问题解决策略对数学的学习有哪些帮助? ____________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与思维训练集锦500题

小学二年级应用题与思维训练集锦500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 1、5+5+5+5+5+5+5=()×() 4+4+4+3=()×()+() 2+2+2+2-1=()×()+() 2、找规律填数: (1)6 11 16 () 26 ()(2) 20、16、()、8、4 (3) 2、5、8、11、14、()(4) 2、3、5、8、12、() (5)100,95,90,85,80,( ),70( 6)2,4,6,( ),() (7)15,5,12,5,9,5,(),()(8)1.3.6.10.15.().() (9)14.5.12.5.10.5.().() (10)1.11.2.13.3.15.().()。 3、 (2) 4、笼子里有3只公鸡,5只白兔,笼子里共有()个头,()只脚。 5、☆○☆△△☆○○☆△△△第20个是,第30个是。 6、如果△+△+△+△=32 △+△+○=25 ○+○+☆+☆=26 那么:△+○+☆ =() 7、小芳今年8岁,他比爸爸小27岁,5年前爸爸比小芳大()岁。 8、一根电线,对折再对折,最后从中间剪开,剪开的电线一共有()段。 9、教室里8盏灯,全部亮着,现在关掉了6盏灯,教室里还有()盏灯。 10、小明做计算题,第一天做了总数的一半,第二天做了剩下的一半,第三天

做了5个题,正好全部做完,小明一共做了()个计算题。 11、右图一共有()正方形。 12.数一数,左图中有()个圆? 二、下面的图形算式中,他们各表示几?(9分) ⑴ + + =18 + + = 30 = () ⑵ + =11 - =3 =() = () 2、○+○+○=18 △+○=14 ☆+☆+☆+☆=20 ○=()△=()☆=() 3、 16+16+16+8=()×()。 4.已知:○+□=15,○-□=1。那么○=()□=()。 5、△+○=9 △+△+○+○+○=25 △=()○=() 6、△+△+△+☆+☆=22 ☆+☆+△+△+△+△+△=30 △=()☆=() 7、△+○=9 △+△+○+○+○=25 △=()○=() 8、△+□=3 △+○=4 □+○=5 △=()□=()○=() 9、△+△+△=15 ☆+☆+☆=27 △=()☆=() 10、○+○=8 △+△+△=9 □+□+□+□+□=25 ○=()△=()□=() 11、△+△+△+△=20 ○+○+○=12 ☆+☆+☆=18 △=()○=()☆=()

小学数学五年级解决问题专题大全

小学数学五年级解决问题专题 大全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精选 一:应用题大全: 1、只列式不计算:小王用电脑打印一篇3000字的文章,计划6小时完成? (1)实际只用了4小时,实际每小时比计划多打多少字? (2)实际每小时多打250字,实际用了多少小时完成任务? (3)实际每小时少打100字,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完成任务? (4)实际少用1小时完成,每小时打多少个字? 2、李师傅要做720个零件,前2天平均每天做80个,剩下的每天做90个,还要做多少天?(先写出数量关系式,再列出综合算式计算) 3、电脑公司二月份营业20天,平均每天出售电脑6台,三月份营业30天,平均出售电脑4台,该公司二?三月份平均每天出售电脑多少台? 4、要求该公司二?三月份平均每天出售电脑多少台? 5、甲有14.8元,乙有15.2元,俩人要合买一个足球,一个足球的价钱是他俩人钱数总和的2倍,一个足球多少元,他们还差多少元? 6、一台机器3小时耕地15公顷,照这样计算,要耕75公顷地,用5台机器需要多少小时? 7、商店有14箱鸭蛋,卖出去250千克后,还剩4箱零20千克,每箱鸭蛋有多少千克? 8、光明小学为山区同学捐书,四年级捐240本,五年级捐的是四年级的2倍,六年级比五年级多

9、粮店运进大米?面粉各20袋,每袋大米90千克,每袋面粉25千克,运进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10、两根绳共长48.4米,从第一根上剪去6.4米后,第二根比第一根剩下的2倍还多6米.两根绳原来各长多少米? 11、四?五年级的学生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树种18.6千克,四年级比五年级少采集2.5千克,两个年级一共采集多少千克树种? 12、一个车间原来每月用电2450千瓦?时,开展节约活动后,原来一年的用电量,现在可多用2个月,这个车间平均每月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 13、同学们参加植树劳动,四年级共有96人,每人栽3棵树,五年级有87人,每人栽4棵树,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栽树多少棵? 14、第一小组6个同学数学测验的成绩分别是:86?79?98?100?89?94,算一算他们的平均分是多少? 15、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35千米,一架飞机飞行的速度是汽车的28倍还少60千米,这架飞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6、一个服装厂5天生产西服850套,照这样计算,一个月生产西服多少套?(一个月按30天计算)

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解学习

《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题结题报告 内容提要: 《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从“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措施”“课题研究的结果和成效”、“课题研究后的思考”这几个方面对课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对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开展课题研究后师生在教学行为上的变化做了较为具体的论述。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要形成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但受旧教材及应试教育的的影响,我们往往会忽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只是让学生一味的生搬硬套某种“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做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对单一的、简单的问题很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只注重找到问题的答案。对于在现实情景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解题能力不强,正确率低下,学生无从下手,不知如何解决,至于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就更谈不上了。 新教材不仅重视对数学知识结果的掌握,而且更关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中的解决问题”不仅是我们数学教育的目的,又是数学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值得我们认真的去研究,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上述背景下,我们数学教研组本学期提出“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题。努力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形成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概念的界定 (一)问题:是指没有现成方法可以解决的情景状态。 (二)数学问题:是指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景状态。 (三)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历程,解决问题的实质是数学地思考,数学地思维。 理论基础 1、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他指出智能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为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灵魂认为: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使我校数学教师对解决问题有更深的理解,明确解决问题的教学与应用题教学的区别,构建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2.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通过解决日常生活情境问题,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3.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能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数学地思维。 4.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出一些怎样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