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种植

黄芪种植
黄芪种植

黄芪种植

一、作为中药材使用的黄芪有哪些种类?

国家药典规定的黄芪基源植物为豆科黄芪属植物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其中蒙古黄芪为膜荚黄芪的变种。黄芪分布在我国温带和暖温带地区,主要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分布比较广泛,其中膜荚黄芪是森林草甸中生植物,而蒙古黄芪则是旱中生植物。甘肃特产红芪的基源植物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与黄芪属于不同的属。甘肃野生红芪主要分布于宕昌、武都、岷县、舟曲、临潭、卓尼、文县、礼县、武山、西和及临夏等地。此外,在民间局部地区也有用金翼黄芪、多花黄芪、梭形黄芪和多序岩黄芪作为黄芪代用品人药的现象。

二、蒙古黄芪植物有什么特征特性?

蒙古黄芪为多年生长草本药用植物,株高50℃m以上,主根深长,圆柱形,黄褐色,略木质化。不易折断,根长70~150℃m,直径1~3.5℃m,芦头茎长l0℃m左右。植株半直立匍匐,中部分枝;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25~37枚,短小而宽,托叶三角状卵形,总状花序腋生,有花5~15朵,花期5。7月;荚果薄膜质、光滑无毛,有显著网纹,荚果内含有种子5~10粒。种子肾形,棕褐色,果期7~9月。

三、膜荚黄芪植物有什么特征特性?

膜荚黄芪植物形态和蒙古黄芪植物相似,膜荚黄芪植株高大,复叶有小叶13~31枚,较蒙古黄芪少,小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7~30mm,宽4~19mm;花冠淡黄色;子房被疏柔毛;荚果长2~2.5cm,被黑色短毛。

四、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的植物学特征有哪些区别?

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植物学特征基本相似,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也基本相同,但在种子和幼苗形态、花粉形态及染色体核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1)植物形态差异。膜荚黄芪的幼苗较蒙古黄芪高大、粗壮,表面密被长柔毛,在电子显微镜下看表皮毛表面密被乳头状突起;第1至第4片真叶为三出羽状复叶,第5真叶开始出现具5小叶的羽状复叶并逐渐增多,成熟时小叶可达13~27枚;小叶较大,长7~30mm,宽3~l0mm;而蒙古黄芪疏被短柔毛,毛表面较光滑,第2真叶即为具5小叶的羽状复叶,成熟时小叶多达25~37枚,小叶长5~l0mm,宽3~5mm。

(2)荚果和种子差异。膜荚黄芪的荚果表面附生黑色短柔毛,种皮表面纹饰为复网状;蒙古黄芪的荚果无毛,种皮纹饰为皱折状。两种黄芪种子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种子的形态差异不明显,但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两种黄芪种子的萌发孔形状、种脐和种皮的微观结构有明显差异;蒙古黄芪较膜荚黄芪种子硬实率高,萌发不整齐,萌发高峰滞后。

(3)花粉粒差异。膜荚黄芪的花粉粒近圆球形,萌发沟短而宽;蒙古黄芪的花粉粒长球形,萌发沟细。

(4)染色体差异。膜荚黄芪的染色体核型公式属于1B型,蒙古黄芪染色体核型公式属于1c型。

五、红芪植物有怎样的特征特性?

红芪基原植物为多序岩黄芪,为多年生草本,高达1.5m0主根粗长,呈长圆柱形,少分枝,长10~50cm,直径0.5~2cm,外皮红棕色,皮孔横长,黄色或暗黄色,略凸出。茎有细瘦分枝。叶互生,叶柄长、托叶披针形,基部边合;奇数羽状复叶,长达15cm;小叶7~25枚,长圆状卵形,宽5~9mm,长10~35cm,

先端近平截或微凹,有小刺尖,基部宽模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中脉被长柔毛^'小叶柄甚短。总状花序腋生,长15~18cm,有花20~25,花梗纤细丝状,长2~3mm,被长柔毛;花萼斜钟形,被短毛,最下1个萼片较其余4萼片长大;蝶形花冠,淡黄色,长约lcm,旗瓣长圆状倒卵形,龙骨瓣较旗瓣长。雄蕊10,9合1离,子房狭长形,具柄。荚果扁平,串球状,有3~5节,边缘具窄翅,表面有稀疏网纹及短柔毛,每节有椭圆形种子1粒。开花期6~8月,结果期7~9月。

六、蒙古黄芪对生长的生态环境有什么要求?

蒙古黄芪多生长在海拔800~1300m的山区或半山区的干旱向阳草地上,或向阳林缘树丛间;植被多为针阔混交林或山地杂木林;土壤多为山地森林土。蒙古黄芪喜阳光,耐干旱,怕涝,喜凉爽气候,耐寒性强,可耐受-30℃以下低温,怕炎热,适应性强。蒙古黄芪忌重茬,不宜与马铃薯、菊花、白术等连作。七、红芪对生长环境条件有怎样的习性和要求?

红芪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在海拔1800~2500m的高原山脊、台地及沟谷边缘。生长区年平均气温6℃~12℃;≥l0℃的积温1700℃~3500℃,年平均降水430~470mm,4~9月相对干旱;植被以灌丛草原为主。红芪性喜凉爽,有较强的抗旱、耐寒能力,怕热,怕涝,气温过高就会抑制地上部植株生长。红芪为深根植物,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土壤湿度大,会引起根部腐烂。土质黏重则主根短,侧根多,生长缓慢,产量低。土壤为棕壤、褐土及淋溶褐土为主。

八、黄芪新品种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陇芪1号(甘肃黄芪94-01):是由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陇西县科学技术局和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采用混合选择法经多年按作物育

种程序共同选育成功的黄芪新品种,于2004年通过省级鉴定验收,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0200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1)特征特性。主茎绿色,具较密柔毛,花淡黄色,种子成熟前果荚淡紫色,鼓起,种子浅褐色,根系淡白色。

(2)产量表现。定西市黄芪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黄芪659.3kg,较对照增产19.9%0 2001~2003年在陇西、渭源、漳县、岷县等地进行生产示范,平均亩产708.9kg,较对照增产17.1%。

(3)产品等级。在规范化栽培条件下,该品系特级品出成率为21.5%,一级品出成率为32.8%.较对照分别提高3.5%和4.2%0

(4)内在质量。据甘肃省药品检验所检测,该晶种根系性状和显微结构均符合规定,总灰分2.9%,酸不溶性灰分0.3%,浸出物39.2%,黄芪甲苷0.059%,多糖(硫酸苯酚法)3.7%0质量显著优于200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标准。

(5)抗病性。在三年轮作制土壤条件下,根病平均发病率 5.5%,病情指数2.4%,较对照分别降低1.4%和0.4%0

(6)适宜区域。该品系适宜在海拔1800~2600m,年降水量450~600mm半干旱区、二阴及高寒阴湿生态区栽培。

九、黄芪有几个生长发育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黄芪从种子播种到新种子成熟,至少需要2年以上时间,经历5个生长发育阶段,即幼苗生长期、枯萎越冬期、返青期、孕蕾开花期、结果成熟期。

(1)幼苗生长期。从黄芪子叶出土到花芽形成前称为幼苗生长期。当黄芪幼

苗出土后,出现5片小叶前,根系尚未发育完全,吸收能力差,人士较浅,此时最怕干旱、高温、强光和热风。当黄芪小苗出现5片小叶后,地下部吸收根显著增多,根系的水分、养分供应能力较强,叶片面积扩大,光合作用增强,幼苗生长速度加快。通常播种当年黄芪不能开花结果,均为幼苗生长期。

(2)枯萎越冬期。地上部分枯萎到第2年植物返青前称为枯萎越冬期。一般在9月下旬叶片开始变黄,地上部枯萎,地上部越冬芽形成,此期需要经历180~190d0

(3)返青期。指越冬黄芪顶芽萌发并长出土面的时期。春天当地温达5℃~10℃时,黄芪开始返青,首先长出丛生顶芽,然后分化茎、枝、叶而形成新的植株。返青初

期一般生长速度比较慢,主要是受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大。

(4)孕蕾开花期。指从叶腋花芽形成到果实出现之前的时期,2年生长以上的植株一般在6月出现花芽,逐渐膨大,花梗抽花,花蕾逐渐形成,7月初花蕾开放,花期为20~25d。

(5)结果成熟期。指黄芪开花后授粉开始到果实成熟的时期。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此期若遇到高温干旱,会使该期提前,且种皮形成不透性,硬实率增加,使种子皮质降低。

十、黄芪种子直接播种为什么出苗不好?

因为黄芪种子具有硬实性,一般硬实率达40%~80%,这是由于黄芪种皮内含物质在不良环境条件下迅速脱水和种皮结构紧密所致。在生产上,不经过处理的黄芪种子,直接播种的出苗率与种子的硬实性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打破种皮的不透性,提高播种出苗率。

十一、黄芪播种前种子如何处理?

(1)机械处理。将黄芪种子掺人2倍细沙,混合均匀后装入袋内用力搓摩,或直接用脚踩搓摩,搓至种子表面发亮时即可播种。也可用碾米机放最大“流子”,机械舂l~2遍,以不伤种胚为适。或将种子厚铺于石碾上,碾至外皮由棕黑色变为灰棕色即可播种。

(2)温水浸种或开水烫种。将黄芪种子浸入50℃的温水中,随时搅拌至水不烫手后,放置浸泡4h,滤去水或捞出种子,加覆盖物,常温下堆放8~12h,待种子膨胀或外皮破裂时适期播种。也可取种子适量,装入布袋,投入盛有开水的盆中冲淘搅拌1min,然后加冷水降温至40℃左右,以不烫手为宜,再浸种2h,滤去水后保湿闷8~l0h,待种子膨大外皮破裂时趁墒播种。

(3)化学处理。用70%~80%的硫酸溶液泡3~5min,迅速滤去药液,取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再播种。也可用90%硫酸进行药液拌种,掌握处理种子的硫酸用量为5ml/kg,在30℃下处理2min后,反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播种。播种前用菊酯类农药拌种,播后覆土填压,并注意保墒。

十二、黄芪种子在什么条件下发芽出苗比较好?

黄芪种子吸水膨胀后,一般在地温达到5℃即可发芽,温度25℃时发芽最快,仅需3~4d0土壤水分含量在18%~24%时最利于出苗,春播在地温达S℃~8℃播种,12~15d即可出苗。夏播在地温达20℃~25℃时播种,播后5~6d即可出苗。十三、黄芪什么时候播种比较好?

黄芪在春、夏、秋三季都可播种。春季在地温达到5℃~8℃时即可播种,播种后应该保持土壤湿润,经14d左右即可出苗。夏播在6~7月雨季到来前进行,如果土壤水分充足、气温高,播种后7~8d即可出苗;秋播在地温稳定在1℃

~6℃时进行。

十四、黄芪种植前如何整地施肥?

蒙古黄芪是深根性植物,平地栽培应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疏松而肥沃的沙质壤土;山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山坡地或荒地种植。选好地后进行整地,土地以秋季翻耕为好,一般耕深30~45cm。结合翻地施入基肥,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kg、过磷酸钙25~30kg;春季翻耕土地要注意土壤保墒,翻耕后应该及早耙细整平,作畦作垄,一般垄宽40~45cm、高15~20cm。

十五、黄(红)芪繁种管理有什么要求?

黄(红)芪采用种子育苗繁殖方法。黄芪品种选用蒙古黄芪,红芪品种选用多序岩黄芪。选择具有优良品种特性、生长健壮的大田作为留种田,当年在植株现蕾时摘去主茎,促使地下根生长。次年6。7月在黄(红)芪开花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50g和40%辛硫磷乳油l00g兑水30kg进行叶面喷雾,预防黄(红)芪种子小蜂、豆荚螟等害虫危害,并提高结实率。中耕锄草2~3次,当豆荚发黄变干时及时采收种子,将采收的种荚经晾晒,脱粒、风干,使种子净度达到95%以上,装于布袋贮存于通风干燥的地方。

十六、黄(红)芪育苗前苗床如何准备?

(1)田块选择。红芪育苗地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和‘黑沙土进行育苗,要求坡度≤2000前茬以油菜、马铃薯及麦类作物为佳,避免与大豆等豆科作物连作或套种。

(2)土壤处理。在耕地前,每亩育苗田用40%辛硫磷乳油500g和4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g或40%多菌灵粉剂150g拌成约30kg毒土,均匀撒施地表,进行土壤消毒。

(3)整地施肥。在育苗前,要求耕翻土地25cm以上,耙耱整平。结合翻地,每亩施人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kg以上,配合施用磷酸二铵20kg,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亩施沼液500kg或沼渣200kg以上,或施经过腐熟的油渣50kg。

(4)作畦。整地完成后,根据地势作成平畦或坡畦,要求畦面平整,注意作好畦间排水沟。一般畦面宽100~120cm,畦间距20~30cm,畦高10~15cm。

十七、黄芪的种植方式有哪几种?

黄芪的种植方式有直播和育苗两种,直播有条播和穴播两种,育苗主要采用条播和撒播两种方法。提倡采用条播法,该法有利于中耕除草及田间管理。播种期分春摇和秋播,春播在4月上、中旬,秋播在9月中、下旬进行。

(1)直播。又分条播、穴播两种。条播,行距33cm,开深3cm浅沟,将种子均匀于沟内,覆土约1.5cm0穴播,行距33cm,按株距约25cm挖穴,穴深3cm,每穴下种子:5~7粒,覆土约1.5cm。

(2)套种。分秋播和春播两种。主产区习惯采用秋播,即在冬小麦种好后,根据红芪角果次第成熟的特点,边采种,边撒播,播后轻耙浅掩。播种量5~6kg/亩。次年3月出苗,收麦时留下红芪幼苗(又叫毛红),苗长30~50cm,亩留苗10万一12万株。春播是3月间将红芪种子套种在油菜、青稞地内,先播粮油后播药。此法适宜于寒冷山区。套种可充分利用地力,增加当年收入,谷物生长又可以给红芪幼苗遮阴,因此药农比较喜欢接收。

(3)移栽。为了缩短生长周期,尽早采挖,有的药农将秋后采挖的细小红芪作为栽子进行移栽,可提前一年采收。方法是采用穴栽,挖穴较深,使红芪根系能充分伸展,提高成活率。不过移栽红芪分枝较多,主根短,等级较低。

十八、黄(红)芪育苗床管理要注意哪些方面?

(1)防虫。播种后15d左右出苗,当出苗率达到80%时,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30ml兑水30kg喷施。每隔7~l0d喷施1次,防治跳甲等虫害。’

(2)中耕除草05月下旬或6月上旬苗高4~5cm时,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6月中下旬苗高7~8cm时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7月中下旬进行第3次中耕除草。以后视苗床杂草长势情况,随时除草。

(3)追肥灌水。播种后苗床遇到干旱时要及时洒水,以利出苗。在苗高l0cm时应浇1次透水。在7月中下旬视黄芪药苗长势,可适当追肥,每亩地可用磷酸二氢钢200g和尿素200g,或磷酸二铵500g兑水30kg进行叶面喷雾,有条件可用沼液500倍液叶面喷雾追肥。

十九、黄(红)芪育苗何时起苗?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黄芪育苗一般在10月中下旬起挖。为保证种苗根条完整,减少损伤,一般先从地边开始,挖一条宽约50cm、深约30cm的沟,再在苗尾部向苗床边挖土,边挖边移开沟里的土,将挖出的黄芪苗小心捡出,剪去种苗头部多余枝杆,按大小分级,每30~50株扎成1把。

二十、黄(红)芪苗起苗后贮藏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黄(红)芪苗起苗后一般采用地上和地下两种方式贮藏。

(1)地上贮藏。在药苗采挖后,选一地势高、通风好、阴凉的地方,根据种苗数量,用砖块或土坯砌成长方形贮藏窖,并准备充足的湿润细生土。将苗把头朝上靠墙斜摆一排,然后在苗头以下覆土呈斜面,厚约5cm左右,再摆第二排;第一层摆满后,在苗头表面覆盖一层厚S℃m左右的湿土,继续往上一层一层摆。要求尽量将药苗的头梢与砖坯间隔5℃m左右为宜。最后上面覆土约20℃m,呈龟背形。在贮藏期间要防止鼠害。

(2)地下贮藏。选地势高、通风好、阴凉的地方挖深0.8m、长约2m(视种苗多少而定)的坑。苗把的摆放、覆土方法与地上贮藏苗把摆放方法相同。最后在顶部覆土高出地面20cm左右,防止积水。在土壤封冻前防止老鼠打洞钻人。

二十一、黄芪应该如何施肥?

(1)定植基肥。秋天结合土地翻耕,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3000kg,过磷酸钙25~30kg0

(2)育苗底肥。亩施磷酸二铵8~10kg,硫酸钾5~7kg。

(3)追肥。定苗后,亩追施硫铵16kg,或尿素10一12kg,硫酸钾7~8kg,过磷酸钙l0kg,以加速幼苗生长。

花期。亩追施过磷酸钙5~l0kg,氮肥7~l0kg,以促进结实和种子成熟。药材-其它=农业技术

黄芪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在黄芪苗高6~10cm时,出现5片小叶后按株距6~8℃m 进行间苗。当苗高15~20cm时,条播田应按株距20~25cm定苗。穴播田按每穴1~2株定苗。

(2)松土锄草。当黄芪苗出齐后可进行第一次松土锄草。此时苗小根浅,应以浅锄为主。当苗高15cm以后,应根据田间状况锄草2~3次。

(3)追肥。定苗后要追施氮肥和磷肥,一般每亩追施硫酸铵15~17kg,或尿素10~12kg、硫酸钾7~8kg、过磷酸钙10kg0开花结果期每亩追施过磷酸钙6~10kg.氮肥7~l0kg,促进结实和种子成熟。土壤肥沃的田块应尽量少施化肥。

(4)灌排水。黄芪既喜水又怕水,管理中注意干湿结合,加强灌水与排水管理。黄芪生长发育有2个需水高峰期,即种子萌发期和开花结荚期。幼苗期灌水

需少量多次,开花结荚期看降水情况适量灌水。在雨季,或生长期遇到连阴雨天气,应注意及时排水。

(5)打顶。为了控制黄芪生长高度,减少营养消耗,应在6~7月份进行打顶;打顶可增产5%~10%同时,打顶还可推迟开花期,避开因8月中旬前高温而引起的花而不实,提高结实率和种子产量。

(6)采种。黄芪种子成熟时,荚果下垂,果皮变白,荚内种子呈绿褐色,此时即可采收。黄芪为腋生的总状花序,开花不整齐,种子成熟也不一致,所以应适时分期分批采收。采种应在9~10月进行。一般采2~3次后,剩余种子随秸秆一起收获,晾干脱粒。种子收获后应及时晒干装袋,置于通风冷凉干燥的室内保存。

二十二、红芪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1)灌排水。红芪虽耐旱,但在苗期仍需要一定量的水分,否则不出苗,或因干旱而死亡。灌水应勤浇少浇,切勿大水漫灌。雨季则要注意排水。

(2)中耕除草。套种和直播的红芪幼苗期生长缓慢,有草时应拔除,不中耕。苗高16cm或套种谷物收获后要锄草1~2次。在锄草时,按株距12cm左右定苗。

(3)追肥。播后第2年结合中耕锄草每亩施农家肥200kg左右,加入过磷酸钙15.20kg。

二十三、黄芪白粉病如何进行综合防治?

(1)加强田间管理。栽植密度不能太高,注意清除杂草,加强田间通风透光。多施有机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防止偏施氮肥引起植株徒长,导致抗病性降低。

(2)农业防治。注意轮作倒茬,避免与豆科作物或易感染白粉病的作物轮作或间作。

(3)化学农药防治。

①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30%石硫合剂150倍液喷雾。

②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

③用50%硫黄悬浮剂2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

④用25%敌力脱乳油2000~3000倍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

选用以上任意一种方法或交替使用,每7~l0d喷1次,连续喷2~3次,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二十四、黄芪白绢病如何防治?

(1)发生规律。白绢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中过冬。在l0℃始萌发,20℃萌发受到抑制,50℃以上菌核死亡。翌年温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侵害黄芪根部引起发病。此外,土杂肥及感染带菌的黄芪苗,也是初次侵染的病源。田间发病期间,菌核可通过水源、杂草及土壤的翻耕等向各处扩散传播危害。

(2)防治措施。

①合理轮作。轮作时间以间隔3—5年较好。

②土壤处理。可于播种前施人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常用杀菌剂为500/0可湿性多菌灵400倍液,拌人2.5倍的细土。一般要求在播种前15d完成,可以减少和防止病菌危害。多菌灵为高效低毒农药,使用比较安全。另外也可以60%棉隆做消毒剂,但需提前3个月进行,10g/m2与土壤充分混匀。

③灌根防治。可用50%混杀硫500倍,或30%甲基硫菌悬浮剂500倍,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交替灌根,5~7d 1次。

④用20%利克菌(甲基立枯磷)乳油800倍液,于发病初期灌穴或淋施1。2次,每10~15d防治1次。

二十五、红芪紫纹羽病如何防治?

(1)发生规律。红芪紫纹羽病6—8月发生,主要危害2年生以上红芪植株。一般高温高湿季节和地下水位高的黏重土质容易发生。主要危害须根,后蔓延至主枝。病斑先呈褐黄色,后呈紫褐色,逐渐由外向内腐烂,烂根表面有紫色菌索交织膜和菌核。病株叶、茎自下而上发黄脱落,最后整株枯萎。

(2)防治措施。田间发现红芪紫纹羽病病株要及时拔除,并用5070石灰水进行土壤消毒,以防感染。在栽种时要正确选地,不能重茬。生长中期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除积水。

二十六、黄芪食心虫如何防治?

(1)害虫种类。主要有黄芪子蜂,危害种子,害率30%以上。其次有豆荚螟、棉铃虫、苜蓿夜蛾、菜青虫等,主要危害果荚。

(2)防治措施。

①黄芪子蜂,应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可用乐果乳油1000倍,盛花期和花后各喷雾1次;或在种子采收前用5%西维因粉1.5kg/亩。

②豆荚螟等,可用敌百虫700~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喷雾。药液用量约为35kg/亩。

二十七、黄芪杂草主要种类有哪些?如何防治?

草害是黄芪种植中的突出问题,杂草危害主要集中在黄芪幼苗期。黄芪出苗后生长较杂草生长慢,如不及时防治,易形成草荒,严重影响苗全、茁壮,最终影响产量,尤其是大面积、连片种植的地块,人工除草劳动强度大,除草效率低。危害黄芪杂草种类。主要有野燕麦、马唐、蟋蟀草、狗尾草、看麦娘、藜、酸模叶蓼、马齿苋、苘麻、牛繁缕等十几种,危害期主要在苗期。

(2)防除方法。

①土壤封闭处理。在黄芪播种后出苗前,可用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用48%地乐胺乳油每亩250ml兑水40kg,于黄芪播种后3d内进行土壤喷施,可有效防治黄芪田间单双子叶杂草,对杂草总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对黄芪苗安全。

②茎叶喷雾防治。黄芪苗期视田间杂草情况,必要时用除草剂作杂草茎叶喷雾防治。每亩可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ml与25%灭草松水剂240ml混合,兑水40kg进行茎叶喷雾,对田间杂草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二十八、黄芪何时采挖比较好?

人工栽培的黄芪以生长3。4年的质量最好。生产中也有2年采挖的,但药材质量欠佳,建议生长3年采挖。采挖时间应该选在黄芪休眠期到萌动期,此时黄芪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含量比较高,所以应在10月末11月初或3月末4月初两季采挖。采挖时应先割除地上部分,然后逐穴、逐行将根挖出。注意不要将根挖断,以免影响产量和质量。

二十九、黄芪采挖后应如何加工?

田间挖出的黄芪根,应及时除去附着的泥土,晒至七八成干时去除侧根及须根,分等级扎成小捆再阴干。以根条粗壮、表面淡黄色、断面外层白色、中间淡黄色

而味甜者为佳。黄芪根干品应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贮藏。

三十、红芪采挖后应如何加工?

红芪播种后第3年就可采挖,在地生长年限越长,根越粗壮。在秋末植株茎

叶枯黄时先采摘种子,割去地上茎秆,挖出或拔出根后,砍去茎基部分。大小一齐晾晒至皮部略干,表皮不易脱落时,扎成直径约15cm的小捆,用绳子活套两端,下垫木板,手拉绳头,用脚踏着来回搓动。搓后堆码发汗,严防发霉,促进糖化。2—3d后,晾晒搓第2遍,如此反复数次,直至全干。要求表皮保持完整,皮肉紧实,内部糖分积聚,条秆刚柔适度,最后砍去头、尾,剪尽毛根,分等扎把,即成商品药材。

三十一、黄芪商品规格标准是怎样的?

特等:干货。呈圆柱形的单条,去掉疙瘩头或喇叭头,顶端间有空心。表面灰白色或淡褐色。质硬而韧。断面外层白色,中间淡黄色或黄色,有粉性。味甘,有生豆气。长70cm以上,上中部直径2cm以上,末端直径不小于0.6cm。无须根、老皮、虫蛀、霉变。

一等:干货。呈圆柱形的单条,去掉疙瘩头或喇叭头,顶端间有空心。表面灰白色或淡褐色。质硬而韧。断面外层白色.中间淡黄色或黄色,有粉性。味甘,有生豆气。长50cm以上,上中部直径1.5cm以上,末端直径不小于0.5cm。无须根、老皮、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呈圆柱形的单条,去掉疙瘩头或喇叭头,顶端间有空心。表面灰白色或淡褐色。质硬而韧。断面外层白色,中间淡黄色或黄色,有粉性。味甘,有生豆气。长40cm以上,上中部直径lcm以上,末端直径不小于0.4cmo间有老皮,无须根、虫蛀、霉变。

三等:干货。呈圆柱形的单条,去掉疙瘩头或喇叭头,顶端间有空心。表面灰白色或淡褐色。质硬而韧。断面外层白色,中间淡黄色或黄色,有粉性。昧甘,有生豆气。上中部直径0.7cm以上,末端直径不小于0.3cmo间有破短节子。无须根、虫蛀、霉变。

三十二、红芪商品规格标准是怎样的?

一等:干货。呈圆柱形的单条,去掉疙瘩头。表面红褐色。质硬而韧。断面外层白色,中间黄白色。质坚、粉足、味甜。长33cm以上,上中部直径1.3cm 以上。无须根、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呈圆柱形的单条,去掉疙瘩头。表面红褐色。质硬而韧。断面外层白色,中间黄白色。质坚、粉足、味甜。长23cm以上,上中部直径lcm以上。无须根、虫蛀、霉变。

三等:干货。呈圆柱形的单条,去掉疙瘩头。表面红褐色。质硬而韧。断面外层白色,中间黄白色。质坚、粉足、味甜。上中部直径0.7cm以上,长短不分,间有破短节子。无须根、杂质.虫蛀、霉变。

传统尚有以条长均匀者向外排列,内夹短条作芯,用红绿线绳扎成直径15cm 左右,长20~40cm的小把,两头切齐的规格,习称“末把”,多供出口。

三十三、甘肃出口红芪的商品如何分级?

红芪又名晋芪、岩黄芪。甘肃省红芪出口规格分两种:把装晋芪和散装晋芪。外观品质要求:外皮红黄褐色,质坚粉足,味清甜,内渣淡黄色,剁去头尾,口面整齐,单枝、顺直,枯心不超过5%0

(1)把装晋芪(即统装)把面子头部直径0.8cm以上,尾部直径不低于0.5cm,条长23cm以上至40cm,每把重0.6~1kg。把中间灌插不得有细毛须,节子长度在5cm以上,直径不少于0.3cm。

(2)散装晋芪,分四个等级。

特级:头部直径1.4cm以上、尾部直径0.6cm,长度33cm以上。

一等:头部直径1.Ocm以上、尾部直径0.5cm,长度27cm以上。

二等:头部直径0.8cm以上、尾部直径0.4cm,长度25cm以上。三等:头部直径0.5cm以上、尾部直径0.3cm,长度23cm以上。

黄芪种子处理技术

黄芪种子处理技术 卫士美1王量2 (1.运城市种子管理站,山西运城 044000;2.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黄芪以根入药,具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的功效。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导致野生黄芪资源逐渐稀缺。为解决供求矛盾,我国主要通过人工种植黄芪来满足市场需求。但是作为生产环节中的黄芪种子处理技术却不完善。不予处理的黄芪种子发芽率仅在15%左右,主要是因为种皮外的致密细胞层和果胶类物质,使黄芪种子水的通透性差、种芽透壳困难。而且成熟度越好的种子,表面釉质层越厚,如果处理不当,其发芽率很难超过50%。本文根据黄芪种子特点,以提高发芽率为目的,详细阐述了黄芪种子的处理技术,供种子生产加工人员参考。 1 硫酸腐皮处理法: 用硫酸处理黄芪种子是一种传统有效的方法,根据种皮釉质层坚硬程度,可选用50%~80%硫酸溶液,浸泡时间可在3~5分钟调整。根据我们的试验资料,最佳硫酸浓度与浸泡时间关系为:65%硫酸溶液浸泡黄芪种子4分钟效果最好,时间过短不能破坏种皮釉质层,时间过长会破坏种子内部胚芽。硫酸处理种子后立即用清水冲洗,一般流水下冲洗5~6次后,用1%~2%的碳酸氢钠溶液浸泡2~5小时,使其略偏碱性,以利于种子发芽。 腐蚀标准:硫酸与黄芪种子必须混合均匀,且除去表面釉质层的种子颜色呈深焦黄色。 硫酸腐皮法的优点是:速度快,效果好,发芽率可达90%以上,便于推广应用。缺点是:使用时必须小心谨慎,以免被浓硫酸烧伤。 2 机械破皮处理法: 2.1 碾米机碾种法:利用碾米机碾轮高速旋转擦伤种子釉质层。碾种次数为1~2次为宜。此法操作简单、费用低、效率高。碾种强度和次数要根据碾米机型号以及黄芪品种、湿度、成熟度等具体情况而定。 2.2 石碾碾种法:原理同碾米机,石碾碾压次数为70圈左右,边压边翻动, 使种子碾压均匀,一般在石碾上铺放种子应厚些,以免种子被碾坏。 2.3 砂磨法:以细砂与种子2:1~4:1混合,置于研钵中均匀研磨,已达到破损釉质层的目的。 2.4 石碾、砂磨结合法:砂与种子比例为2:1~1:1,均匀混合后铺在石碾上研磨,擦伤种皮时,即可带砂 下种。 研磨标准:机械破皮后,种皮釉质层起毛刺,表面失去光泽,种皮颜色由棕黑色变为灰棕色或土黄色,但勿使种子研磨过度而损伤种仁,可带砂下种。 机械破皮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样品处理流量高,可应用于批量生产。缺点是:技术不易掌握,碾磨过度会导致种子破损,影响发芽率。 3 变换水温浸种法: 3.1 方法一:把精选的黄芪种子白天浸泡在35℃左右的水中,夜间冷水浸泡,反复处理4~5天后(当黄芪种子釉质层软化后即可停止),用湿布蒙盖种子催芽,2天后种子有发芽倾向时即可播种。此法处理的种子出苗率大于75%,幼苗整齐,但比较费时费力。 3.2 方法二:用50℃左右的水浸泡黄芪种子,经过9~12小时后,进行常温催芽,其余步骤与方法一相同。此法出苗率与方法一基本一致,但发芽势不佳。 3.3 方法三:用100℃左右的水浸种,且快速均匀搅拌1~2分钟之后,立即调整水温至40℃,再浸泡2~3小时,然后倒掉温水,用湿布蒙盖种子催芽,待种子萌动时即可播种。 变换水温浸种法的优点是:所需条件简单,可行性强。缺点是:程序比较繁琐,水温和时间必须严格控制,时间过短达不到破皮效果,时间过长其发芽率逐步降低。 4 药物浸种、拌种法: 4.1 醇醚类浸种:使用25%~35%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等渗透处理黄芪种子24小时左右,可明显提高发芽率,并能促进胚芽、胚根生长; 4.2 激素类浸种:用200mg/Kg赤霉素液浸种24小时,可提高出苗率,但浓度过高则会抑制发芽,并导致种子幼苗腐烂; 4.3 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50~200mg/Kg生根粉可促进生根,达到壮苗效果; 4.4 药物拌种:0.3%~0.5%多菌灵、1‰敌百虫、2%辛硫磷粉拌种具有预防病虫害的效果。 药物浸种、拌种法的优点是:可促进种子生根发芽并防治病虫害。缺点是:药物浓度不易掌握,浓度过低效果不佳,浓度过高易引起药物毒害。 5 小结与讨论 以上四种处理方式各有优缺点,若单独使用,其发芽率从高到低顺序为:“硫酸腐皮处理法”≥“机械破皮处理

黄芪种植技术

黄 芪 的 种 类 与 种 植 技 术 制作人:王新军。 制作日期:2014/3/26

黄芪的种植技术 黄芪又叫绵芪、绵黄芪、北芪,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红芪分为红红芪和白红芪(俗称高蔓红芪和低蔓红芪),红红芪蔓高产量低,白红芪蔓低产量高;黄芪分为东北黄芪(模荚黄芪)和内蒙古黄芪(绵黄芪),其根干燥后供药用,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等疗效;治气短、虚脱、心悸、自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脱水、久泻、子宫脱垂、疮口久不愈合。 一、生长习性 黄(红)芪株高50-80厘米,主根粗大,圆柱形,稍带木质化;红红芪根外皮粗糙,红褐色,内部红黄色,白红芪根外皮淡白色,内部淡黄色;黄芪根皮淡褐色,内部黄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片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圆形或长椭圆形,全绿,总状花序,腋生,花蝶形。 黄(红)芪是深根系植物,宜种植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喜冷爽气候,抗旱性强,耐寒,怕热又怕涝,气温过高常抑制生长;种皮较坚硬,吸水性差,发芽率低,种子萌发不喜高温;忌重茬,不宜在重盐碱地、涝洼地、粘土地种植。 二、栽培技术 1、在海拔较高的山水川地,二阴地种植。 2、选择茬口:不宜与马铃薯、菊花、白术连作,避免与豆科作物轮作,忌连茬重作。 3、施肥整地 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中性或碱性沙质壤土或绵沙土地块,耕翻整地时每亩施充分腐熟细碎的圈肥5000公斤以上,饼肥50公斤(按照GAP标准少用或不用农药与化肥,地块规模区域应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将土壤耙细整平,多雨易涝地应做高畦。 4、种子处理 种子外皮有果胶质层,种皮极硬,吸水力差,出苗率低。播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下列方法根据具体条件可任选其中之一。 (1)沸水催芽:先将种子放入沸水中急速搅拌1分钟,立即加入冷水将温度降至40度,再浸泡2小时,然后把水倒出,种子加麻袋等物焖12小时,待种子膨胀或外皮破裂时播种。 (2)硫酸处理:对晚熟硬实的种子,可用浓度为70-80的硫酸浸泡3-5分钟,取出迅速置于流水中冲洗半个小时后播种。 (3)细砂擦伤:在种子中掺入细砂摩擦种皮,使种皮有轻微磨损,以利于吸水,能大

黄芪的研究概况

黄芪的研究概况 作者:王艳芳、鲍建材、郑友兰、张崇禧 摘要:目的:从黄芪的资源分布、栽培技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评价等几方面论述了我国黄芪的研究概况。方法:分析并总结近年有关黄芪的国内外文献。结果:通过分析总结对黄芪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为黄芪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结论:黄芪在抗病毒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黄芪研究概况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icus(Bge)Hisao 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我国黄芪资源分布广泛,品种繁多。其化学成分众多,主要含有皂苷、黄酮、多糖以及氨基酸等几类成分。传统中医学认为,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敛疮生肌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 1、资源分布 黄芪主要分布于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甘肃;新疆、西藏、四川。陕西、宁夏。青海、河南、山东、江苏等亦有分布。主产于山西浑源、应县、繁峙。代县、广灵、平顺、娄烦、奇岚、平陆、万荣、朔州市平鲁区;内蒙古库伦、武川、额尔古纳右、莫力达瓦。鄂伦春、牙克石、阿荣旗。阿巴嘎、多伦、扎兰屯、额尔古纳左、太仆寺。正兰旗。满什哩、克什克腾、阿鲁科尔沁、锡林浩特、察哈尔右翼中、兴和、固阳、土默特右、达拉特、呼和浩特、赤峰;河北沽源、丰宁、围场、赞皇、崇礼、平山、定州、安国、安平、张北、完县、行唐、赵县、宣化、玉田、迁安、阜平、望都;黑龙江林口。穆棱、宁安。萝北、东宁;吉林和龙、汪清、伊通、东丰。龙井、东辽、梅河口、柳河、烨甸、敦化、珲春。安图、延吉;辽宁抚顺、新宾、清原;宁夏隆德、径源、西吉;青海玉树、贵德、门源、兴海;山东青州、文登、寿光、昌乐、淄博。商品中山西浑源、应县产的膜荚黄蔑,内蒙古产的蒙古黄芪以条粗直,粉质好味清甜,具浓郁豆香气等优良性状而驰名中外。 地方习用品:多序岩黄芪,分布于甘肃、宁夏、四川西部,主产于岷县、西和、正宁、武都等地,主要出日外销,国内也有一定销量;金翼黄芪,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多花黄芪,分布于青海、四川、西藏等地;梭果黄芪,分布于四川西北部。 2、生物学特性 黄芪具有喜冷凉、耐旱性强和怕涝的习性。 种子特性:种子外皮坚实而厚,透性不良,吸水力差,在正常温、湿条件下,约有80%左右的种子不能萌发,影响自然繁殖。 根部特性:1和2年生幼苗的根对水分和养分吸收功能强,随着生长发育进展,吸收功能逐渐减弱,但贮藏功能增强,主根变粗大。黄芪生长周期为5~10年。如水分过多易发生烂根;对土壤要求虽不甚严格,但土壤质地及土层厚薄不同对根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土壤粘重,根生长缓慢,常畸形;土壤沙性大,根纤维木质化,粉质少;土层薄,根多横生,分支多,呈鸡爪形,

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材料)

中药材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地、整地 1、选地:土壤条件好坏,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多数中药材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力高,酸碱度为中性的土壤中。根和根茎类药材,适宜沙壤土种植,黄芪和甘草等根系深,还要求深耕地,但如果土质不适宜,即便深耕也会使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商品质量。选地还应注意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如砷、汞、铅、铜的含量,参照绿色蔬菜生产的标准,不能超标。忌选盐碱、低洼、易涝地块。 2、整地:中药材的根系,50%分布在0~20厘米的耕层,30%分布在20~50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耕深因品种而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根类,应深耕30厘米以上。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15厘米左右。其他品种耕深20厘米左右。适墒翻耕,整平耙细,使地平、土暄、上松下实。结合整地,要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 机肥。 二、播种 中药材的繁殖方法,分有性和无性两种。有性繁殖,用种子播种,繁殖系数高,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如黄芪、黄芩、望江南、红花、柴苏、薏苡、白芷、柴胡、防风及十字花科、苋科的多种药材。无性繁殖利用茎、叶、芽、根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是母体阶段发育的延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可提早开花结实,但繁殖系数低。在自然条件下,有的中药材只能进行有性繁殖,如人参、西洋参、桔梗、白芥子、决明子等,而有的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如蕃红花、川芎等,还有一部分中药材既能进行有性繁殖,又能进行无性繁殖,如地黄、玄参、牡丹、芍药、甘草、知母、贝母等。介绍有性繁殖方法如下: 1、种子处理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为害,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1)精选和晒种。对纯度低、杂质多的种子应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纯净饱满,减少病、虫、草害。播种前1~2天晒种,也能促进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生活力。 (2)浸种催芽、机械损伤、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能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皮透性,促种子吸水快,早发芽。 (3)消毒。能预防病虫为害。用25%或50%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2%~1%,或用药液浸泡,蘸无性繁殖材料。 2、播种量应根据播种方式、种植密度、千粒重、发芽率、土壤条件等灵活掌握。 3、播种期:多数中药材宜春播或秋播。一年生、耐寒性差的,如薏苡、紫苏、决明子、红花、荆芥宜春播。在北方,多年生草本如甘草、黄芪、桔梗、黄芩等适宜春播,也可夏播。 4、播种方式 有条播、撒播、穴播等,生产上多为条播,其优点是覆土深度一致,出苗整齐,通透性好,也便于田间作业。硬粒种子可以机播,节省人工,播种质量好。 5、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决定播种的成败,多数中药材种子细小,芽拱土能力弱,宜浅播。一般原则: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3~5倍,约为1~2厘米,播后一定要压实,并浇出苗水。

种植黄芪可行性报告

种植黄芪可行性报告 ok3w_ads(“s004”); ok3w_ads(“s005”); 篇一:“十三五”重点项目-黄芪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黄芪种植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

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黄芪规范化种植技术

黄芪规范化种植技术 中药材黄芪为豆科植物,分为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两个品系。主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省区,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黄芪的药用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研究,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黄芪特性抗旱耐寒,适应性强,产量稳定,适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规范化种植。

选地深耕 黄芪是深根性植物,种植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地势高燥、向阳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土壤,平地、丘陵、山坡地都可种植。地下水位高,土壤湿度大,土质粘紧,低洼易涝的粘土或土质瘠薄的砂砾土,均不宜种植黄芪。选好地块后要深耕改土,当秋作物收获后,将土壤深耕30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耕地前清除田间杂草,石砾及残留物。据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基地多年种植证明,深耕能加厚活土层,熟化土壤,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养分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根系生长,减少侧根和“鸡爪芪”的形成,是获得黄芪优质高产的有效措施。

播前准备 播种前,在已经深耕的土壤上,每亩撒施土杂肥或圈肥3000公斤,根据土壤PH值,每亩施入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100公斤,优质二胺30公斤;然后旋耕两遍,整平耙细后作高畦或垄,畦高25厘米,宽1.2米,沟宽40厘米,畦面整成龟背状,四周开好排水沟。高畦栽培不但加厚和疏松耕作层,排水良好,而且吸热散热快,昼夜温差大,利于黄芪根部发育及营养物质积累。

黄芪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

黄芪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摘要:近年来,定西市黄芪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黄芪病虫害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黄芪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当地黄芪种植户的收入。因此,有效地防止黄芪病虫害,对提高黄芪品质、产量以及稳定黄芪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黄芪主要病虫害有黄芪白粉病、黄芪根腐病、豆荚螟、中国豆芫菁、黄芪种子小蜂、蝼蛄、蛴螬等。 关键词:黄芪;病虫害;发生;防治 定西市为全国“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盛产当归、黄芪、党参等各类名贵中药材300多种。近年来,当地政府将中药材产业确定为战略主导产业,提出打造“中国药都”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种植、加工、流通标准化。目前,中医药产业成为统筹城乡发展,贯通一、二、三产,带动农民增收,引领地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A.membranaceus(Fisch.) Bunge var. mongholicus(Bunge) Hsiao]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补气壮脾胃、固表止汗、托疮排脓等功效。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2010年,定西市黄芪种植面积达26.3万亩,占全国的40%。随着黄芪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黄芪病虫害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黄芪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当地黄芪种植户的收入。因此,有效地防止黄芪病虫害,对提高黄芪品质、产量以及稳定黄芪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黄芪主要病虫害有黄芪白粉病、黄芪根腐病、豆荚螟、中国豆芫菁、黄芪种子小蜂、蝼蛄、蛴螬等。在本文中,笔者将对黄芪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进行阐述,并提出防治措施。 1.黄芪病害 1.1黄芪白粉病 1.1.1症状黄芪白粉病主要危害黄芪叶片及叶柄、嫩茎和夹果。罹病初期叶片两面生白色粉状斑,后期呈近圆形粉末状灰白色每层,为病原菌的菌丝体。发病严重时叶片呈黄褐色,干枯,造成早期落叶。叶片和茎干同事受害,则植株枯萎死亡。 1.1.2病原病原物为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 DC.),属子囊菌亚门白

几种中药材种植技术

几种中药材种植技术 黄芪 生长习性黄芪适应性很强,一般土壤都能种植,耐旱、耐寒,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地丰产。 种植方法春、夏、秋均可播种,播种前将种子浸于温水中,浸泡6个小时后将种子捞出放在盆内,而后播种。选排水良好、渗水强的沙质土壤,施足底肥、翻耕细耙,做成宽畦,浇水3-5天后,用铁耙耧平畦面,按行距23-27厘米开1-2厘米深的沟,将种子撒入沟里,用大锄推一遍。再将畦面耧平耧细,6-7天出苗。 田间管理出苗前保持士壤湿润,出苗后少浇水,多松土,促使根下扎,苗高6-7厘米按株距10-13厘来定苗。高17-20厘米进行追肥,亩施化肥10-15公斤,发酵饼肥25-40公斤。将要开花时需水量逐渐增多,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一般没有病虫害,如雨水过多,可注意排水。 收获加工当年秋后或第二年秋后,地上茎叶枯萎时刨收。拌去泥土,去掉芦茎,晒干,捆成小把出售。一般当年亩产干品300公斤左右,鲜货900-1100公斤。

旱半夏 选地整地旱半夏耐寒,以疏松肥沃的沙质或半沙质土壤为佳,一般土壤也可。耕前亩施磷钾肥100-150公斤,深耕细耙,作东西走向畦。 播种方法用块茎繁殖,按行距21-24厘米用耧开沟,沟深4-6厘米,按株距5-7厘米播入种球,而后盖土耧平,用大锄推两遍即可。如土地湿润可不浇水,待苗长出后看墒情适当浇小水。 田间管理畦内间距1.5厘米种上东西走向的一行高秸秆作物,如玉米或高梁等,有利于半夏生长。半夏一年要倒2-3次秧,每次倒秧后即可浇水,有利于出苗再生长。干旱时注意浇水,多雨时注意排水。目前还没病虫害。 收获加工根据不同情况,霜降节前后或次年春收刨均可。挖出球茎,大的加工入药,小的留种用。入药的装入麻袋,放在木板上或石板上,边沾水边搓,进行脱皮,然后倒入筛子浸入水中,漂去皮渣,晒干后即可出售。 板兰根

黄芪的生长习性与栽培技术

黄芪的生长习性与栽培技术 黄芪又叫绵芪、绵黄芪、北芪,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红芪分为红红芪和白红芪(俗称高蔓红芪和低蔓红芪),红红芪蔓高产量低,白红芪蔓低产量高;黄芪分为东北黄芪(模荚黄芪)和内蒙古黄芪(绵黄芪)。 黄芪又叫绵芪、绵黄芪、北芪,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红芪分为红红芪和白红芪(俗称高蔓红芪和低蔓红芪),红红芪蔓高产量低,白红芪蔓低产量高;黄芪分为东北黄芪(模荚黄芪)和内蒙古黄芪(绵黄芪),其根干燥后供药用,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等疗效;治气短、虚脱、心悸、自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脱水、久泻、子宫脱垂、疮口久不愈合。 一、生长习性: 黄(红)芪株高50-80厘米,主根粗大,圆柱形,稍带木质化;红红芪根外皮粗糙,红褐色,内部红黄色,白红芪根外皮淡白色,内部淡黄色;黄芪根皮淡褐色,内部黄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片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圆形或长椭圆形,全绿,总状花序,腋生,花蝶形。 黄(红)芪是深根系植物,宜种植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喜冷爽气候,抗旱性强,耐寒,怕热又怕涝,气温过高常抑制生长;种皮较坚硬,吸水性差,发芽率低,种子萌发不喜高温;忌重茬,不宜在重盐碱地、涝洼地、粘土地种植。 二、栽培技术:

一、在海拔较高的山水川地,二阴地种植。 二、选择茬口:不宜与马铃薯、菊花、白术连作,避免与豆科作物轮作,忌连茬重作。 三、施肥整地: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中性或碱性沙质壤土或绵沙土地块,耕翻整地时每亩施充分腐熟细碎的圈肥5000公斤以上,饼肥50公斤(按照GAP标准少用或不用农药与化肥,地块规模区域应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将土壤耙细整平,多雨易涝地应做高畦。 四、种子处理:种子外皮有果胶质层,种皮极硬,吸水力差,出苗率低。播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下列方法根据具体条件可任选其中之一。 1、沸水催芽:先将种子放入沸水中急速搅拌1分钟,立即加入冷水将温度降至40度,再浸泡2小时,然后把水倒出,种子加麻袋等物焖12小时,待种子膨胀或外皮破裂时播种。 2、硫酸处理:对晚熟硬实的种子,可用浓度为70-80的硫酸浸泡3-5分钟,取出迅速置于流水中冲洗半个小时后播种。 3、细砂擦伤:在种子中掺入细砂摩擦种皮,使种皮有轻微磨损,以利于吸水,能大大提高发芽率,处理种子置于30-50度温水中浸泡3-4小时,待吸水膨胀后播种。一般常用此方法种植。 五、种植方式:有直播与育苗移栽两种。 1、直播方法:经过人工处理的上年生产的新种子,在3月底至4月初土地解冻后进行春播,亦可在当年冬季11月份土地封冻前冬

如何在家中种植黄芪

如何在家中种植黄芪 黄芪可以从种子生长而来。想知道在家中种植这种种草药植物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吗?你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准备好种子。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种植的方法。 准备种子:首先,你需要刮掉种子的外衣。你可以用砂纸轻轻的擦拭它们。刮掉外膜被认为是可以加快种子的发芽。然而,你在刮的过程中你不会损伤到种子的内部。下一个步骤就是,你需要紧跟着把种子放在温水里浸泡一个晚上。把种子从水中捞出。这些种子看起来是肿胀的。那些没有肿胀的,必须用针刺。但要确保种子的内部不会被打搅到。 植物种子:必须首先在室内种植种子。所以,得取一个两英尺深的锅,把它们一个一个的放进去,按2:1的比例混合土和沙。把一个种子放在锅中一英尺深的地方。不要去疯狂的浇灌它们。只要是土壤保持湿润就可以了,最好是把锅放在能晒到太阳的地方。当种子发芽后,苗长到两英尺高时,把它们移到一个更大的盆中。好好的对待幼苗,以避免损伤它的纤弱的根部。确保你把植株放在了一个能照得到太阳的锅中。在早春时节把它移到花园中生长,直到寒霜冻雪再次来临。 种植地:虽然黄芪是一种耐寒、耐旱植物,最好能测试或改善土壤。黄芪能在排水性良好、PH值略高于7的土壤中蓬勃的生长。如果你打算增加土壤的PH值,你可以往土壤中添加氢氧化钙。因为这种植物最好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那找一个这样的地方吧。在把幼苗移植到花园中时,确保你挖的洞的深度足以容纳整个根系。如果你不止种植一株,这些植株必须至少相隔15英寸的距离。时不时的浇水,会导致根部的腐烂,所以要小心。但是,如果土壤太干燥,树叶可能会开始枯萎。 本文由苗源通(https://www.360docs.net/doc/9f5679773.html,)-----全国苗木基地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药材种植技术

种子种苗的消毒处理技术 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为害,必须挑选当年新产种子,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1)精选和晒种。对纯度低、杂质多的种子应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纯净饱满,减少病、虫、草害。播种前1~2天晒种,也能促进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活力。 (2)浸种催芽、机械损伤、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能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皮透性,促进种子吸水,早发芽。 (3)消毒。能预防病虫为害。用25%或50%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2%~l%,或用药液浸泡,蘸无性繁殖材料. 耕作整地技术 中药材的根系,50%分布在5~20厘米的耕层,30%分布在20~50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深耕因品种而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根类,应深耕30厘米以上。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15厘米左右。其他品种耕深20厘米左右。适当翻耕,在不耽误种植的前提下,最好把土晒白,整平耙细,使地平、土暄、上松下实。结合整地,用石灰或菌毒清对土壤进行消毒,每公顷用50%辛硫磷乳油1·5公斤,拌细砂或细土375公斤~ 450公斤,将药土施入,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打除草剂除草,防止草害,要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 种子种苗的采种繁育技术 中药材的繁殖方法,分有性和无性两种。有性繁殖,用种子播种,繁殖系数高,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如黄芪、黄芩、望江南、红花、紫苏、薏苡、白芷、柴胡、防风及十字花科、苋科的多种药材。无性繁殖利用茎、叶、芽、根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是母体阶段发育的延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可提早开花结实,而且发芽率达95%以上。中药材大约有35%采用无性繁殖,如采用鳞茎繁殖的有贝母、百合;球茎繁殖的有藏红花;根状茎繁殖有款冬、薄荷;块茎、块根繁殖有半夏、地黄;分根繁殖有芍药、玄参等。它们的栽种期,一般在休眠期或幼芽开始生长前。此外,还可以采用枝条作扦插、压条和嫁接等。在休眠期栽种容易操作,且栽后遇到适宜温湿度就能及时生根发芽,出苗茁壮。而生根发芽以后再栽,容易碰伤根和芽,操作不便,出苗弱,加上晚栽,生长期短,产量也不高。一般无性繁殖比用种子繁殖生长快,产量高,生长年限短,并能保持母本优良种性,如银杏用种子繁殖约20年才能结果,如用良种嫁接后,5年左右即可结果,山茱萸种子繁殖需10年左右结果,采用嫁接,一般3~5年可开花结果,同时果大产量高。建议初学种药者尽量采用种苗种植,以免因种子不发芽造成经济损失。在自然条件下,有的中药材只能进行有性繁殖,如人参、西洋参、桔梗、白芥子、决明子等,而有的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如蕃红花、川芎等。还有一部分中药材既能进行有性繁殖,又能进行无性繁殖,如地黄、玄参、牡丹、芍药、甘草、知母、贝母等。 1、播种量应根据播种方式、种植密度、千粒重、发芽率、土壤条件等灵活掌握。

黄芪的生长习性与栽培技术(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黄芪的生长习性与栽培技术(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黄芪又叫绵芪、绵黄芪、北芪,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红芪分为红红芪和白红芪(俗称高蔓红芪和低蔓红芪),红红芪蔓高产量低,白红芪蔓低产量高;黄芪分为东北黄芪(模荚黄芪)和内蒙古黄芪(绵黄芪)。黄芪又叫绵芪、绵黄芪、北芪,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红芪分为红红芪和白红芪(俗称高蔓红芪和低蔓红芪),红红芪蔓高产量低,白红芪蔓低产量高;黄芪分为东北黄芪(模荚黄芪)和内蒙古黄芪(绵黄芪),其根干燥后供药用,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等疗效;治气短、虚脱、心悸、自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脱水、久泻、子宫脱垂、疮口久不愈合。 一、生长习性: 黄(红)芪株高50-80厘米,主根粗大,圆柱形,稍带木质化;红红芪根外皮粗糙,红褐色,内部红黄色,白红芪根外皮淡白色,内部淡黄色;黄芪根皮淡褐色,内部黄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片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圆形或长椭圆形,全绿,总状花序,腋生,花蝶形。 黄(红)芪是深根系植物,宜种植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喜冷爽气候,抗旱性强,耐寒,怕热又怕涝,气温过高常抑制生长;种皮较坚硬,吸水性差,发芽率低,种子萌发不喜高温;忌重茬,不宜在重盐碱地、涝洼地、粘土地种植。 二、栽培技术: 一、在海拔较高的山水川地,二阴地种植。 二、选择茬口:不宜与马铃薯、菊花、白术连作,避免与豆科作物轮作,忌连茬重

作。 三、施肥整地: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中性或碱性沙质壤土或绵沙土地块,耕翻整地时每亩施充分腐熟细碎的圈肥5000公斤以上,饼肥50公斤(按照GAP标准少用或不用农药与化肥,地块规模区域应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将土壤耙细整平,多雨易涝地应做高畦。 四、种子处理:种子外皮有果胶质层,种皮极硬,吸水力差,出苗率低。播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下列方法根据具体条件可任选其中之一。 1、沸水催芽:先将种子放入沸水中急速搅拌1分钟,立即加入冷水将温度降至40度,再浸泡2小时,然后把水倒出,种子加麻袋等物焖12小时,待种子膨胀或外皮破裂时播种。 2、硫酸处理:对晚熟硬实的种子,可用浓度为70-80的硫酸浸泡3-5分钟,取出迅速置于流水中冲洗半个小时后播种。 3、细砂擦伤:在种子中掺入细砂摩擦种皮,使种皮有轻微磨损,以利于吸水,能大大提高发芽率,处理种子置于30-50度温水中浸泡3-4小时,待吸水膨胀后播种。一般常用此方法种植。 五、种植方式:有直播与育苗移栽两种。 1、直播方法:经过人工处理的上年生产的新种子,在3月底至4月初土地解冻后进行春播,亦可在当年冬季11月份土地封冻前冬播,冬播种子不进行任何处理。在整好的地里按行距30厘米,株距12厘米,撒种覆土厚2厘米,稍加镇压,亩用种量3公斤。 2、育苗移栽:直播一般产量低,质量差,保苗难度大,因此生产上应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进行栽培。春季或夏季,种子前置处理后,按每亩7公斤的用种量,均匀撒

黄芪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黄芪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黄芪有补气壮脾胃的强大功效,且符合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它的人工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增加,但同时它的病虫害发生几率也在逐年上升。这些病虫害严重影响到黄芪的种植和产量,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因此对于种植黄芪病虫害防治措施极为重要,一起来亲农网看看吧。 1、黄芪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是病原体在土壤后病残体中越冬,待来年气候适宜时开始繁殖侵染,主要危害黄芪的叶片和叶柄部位,有时也会危害荚果。发病时叶片出现白色粉末,随着病情发展,形成圆形粉末状灰白色霉层,在病情严重时叶片色呈黄褐,干枯,造成落叶,还会导致叶柄和茎干同时染病,最后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清理田间,将病残体及时清除带出田间,减少病原,加强管理,合理密植,在播种时对土壤和种子进行消毒,在发病时,用50 %多菌灵WP 500~800倍液喷洒防治,每个一周喷洒一次,连续两三次即可。

2、黄芪根腐病 根腐病的病原细菌时镰刀菌,它可在土壤中长期生存,借水流和耕作后代进行传播,通过根系伤口等部位侵入植株。发病时植株生长点萎焉,随着病情发展,这种萎焉逐渐变为全株叶片枯萎、脱落,到了病情后期,植株的根系开始腐烂,最后种植死亡。 防治方法:由于病原是在土壤中生存繁殖,所以在选土种植时要选择通透性好的砂质土壤,合理轮作,种植前对土壤和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间,再用50 %多菌灵WP 800~900倍液浇灌病穴防治。

3、豆荚螟 豆荚螟在全国范围内皆有分布,是多种作物的害虫,其钻蛀性极强,幼虫常常危害豆荚,往往将种子吃成缺刻,荚内充满粪便,引起霉烂。老虫在土壤中结茧越冬,越冬后破茧而出,在黄芪的豆荚上产卵,幼虫孵化后钻入豆荚,啃食种子。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避免与豆科类作物连作或间作,在冬季时在土壤中施白僵菌粉,清除老虫和虫茧,及时除草松土,在幼虫孵化期间用除虫药剂喷洒防治。

种植黄芪可行性报告doc

种植黄芪可行性报告 篇一:黄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黄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年 前言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中商产业研究院每年完成项目数量达数百个,在养老产业、商业地产、产业地产、产业园区、互联网、电子商务、民营银行、民营医院、农业、养殖业、生态旅游、酒店、机械电子等行业积累了丰富的项目案例,可对同行业项目提供具有参考性、建设性意见,为客户设计该项目的建设方案,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及建设工程方案、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和评价;内容详实、严密地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和投资的必要性。我们策划编制的黄芪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发改委、投资商与金融机构的审慎下处于同行领先水平。 【出版日期】 XX年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订制 黄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简介 三、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四、主要经济指标说明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一、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二、经营业绩 三、资质证书 第三章黄芪市场分析 一、黄芪行业发展现状 二、黄芪行业市场规模分析与预测 三、黄芪市场分析小结 第四章产品方案 一、主要产品 二、产品功能/特点介绍 第五章技术方案 一、技术来源 二、生产工艺

三、主要生产设备 第六章主要原、辅材料 第七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二、地理位置 三、交通条件 四、基础设施 第八章工程建设方案与总图布置 一、工程建设基本原则 二、总图布置方案 三、建设经济指标 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 一、组织架构 二、劳动定员 三、人员培训 四、薪酬绩效制度 第十章节能、节水保护 一、编制依据 二、能耗与水耗分析 三、节能、节水措施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一、设计依据及执行标准

黄芪的生物特性与黄芪栽培技术

黄芪的生物特性与黄芪栽培技术 文章导读:黄芪为名贵药材,具有补气、固表、降血压、利尿退肿和生肌脱毒等功效。近年来,因其产量高、价格高、市场走俏,很受农民欢迎。本文概述了黄芪的生物学特征和栽培方法,介绍了黄芪的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收获、加工、贮藏等优质高产配套技术。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为膜荚黄芪和内蒙古黄芪,以根入药。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退肿、托疮生肌等功能。主治表虚自汗、盗汗、气虚血脱、脾虚泄泻、或溃不收敛及一切元气不足等症。主产于河北、山西、甘肃、内蒙古和东北三省,现全国各地均有引种栽培。 1 生物学特性 黄芪种子较坚硬,吸水力差,发芽率差,约为70%。种子萌发不喜高温,当地温为7℃~8℃时,土壤保持足够湿度,经10d~15d即可出苗,发芽适宜温度为14℃~15℃。土壤干旱,种子不易萌发出苗。二年生开花结果。膜荚黄芪花期6月下旬,果期8月下旬至9月中旬;内蒙古黄芪花期5月下旬,果期6月下旬7月中旬。

黄芪为深根性植物。喜凉爽气候,有较强的抗旱、耐寒能力,怕热、怕涝。气温过高常抑制地上植株生长,土壤湿度大常引起根部腐烂。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上,土质黏重则主根短,侧根多,生长缓慢,产量低。 2 黄芪栽培技术 2.1 选地与整地 平地栽培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忌连作。前作以小麦、玉米为好。豆类、油菜以及新开垦的荒地不宜种植。选地后翻耕深30cm~45cm,同时施足基肥,每667㎡施入厩肥1t~2t,尿素50kg,整平耙细后作垄。一般垄距50cm~60cm,畦宽1.2m。作畦时,最好每两畦开一深沟,深45cm~50cm;浅沟深20cm,作为作业道路,可适当放宽。 2.2 繁殖方法 2.2.1 选种与种子处理 通过风选或水选,剔除秕粒、虫蛀粒。选饱满、褐色而有光泽的优良种子。为了提高出苗率,播种前应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用40℃温水浸泡12h~24h,捞出装入袋内催芽后播种。也可用碾米机快速磨一遍,以种皮起毛刺为度,播前再用常温水浸泡一天,然后播种。 2.2.2 播种

旱地板蓝根、黄芪种植技术及成本预算

旱地中药材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项目概述 项目位于同心县预旺镇,地处同心县东南方,东临马高庄乡,南靠张家垣乡,北接田家老庄乡,西连窑山管委会和王团镇。预旺镇全境属黄土丘陵地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1630-1930米。境内土壤为土黄色粉砂、粘土质粉砂及炭屑粘土和里垆土。 预旺镇属于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其降雨的特点:气候干燥,降水量少,降水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地域差异显著。主导风向,夏季多东风、东南风,秋季多西北、北风。预旺年平均降雨量349.3毫米,最多年平均降雨量735.1毫米(1964年),最少年213.7毫米(1987年)。 拟建板蓝根、地黄、黄芪等种植轮作及中药材种植试验示范项目,2014年计划种植板蓝根8000亩,其中人工撒播3000亩,机械条播5000亩;黄芪2000亩,品种试验地100亩。 二、技术规程 1、种子 1.1板蓝根: 标准:种子千粒重在7.5-10.2克,种子净度在90%以上,种子发芽率在80%(15℃),种子含水量不大于11% 1.2黄芪(蒙芪)

标准:种子千粒重为5-7.5g,种子净度为≥90%,发芽率≥80%,水分≤11%。 处理:将种子用碾米机快速碾2遍,使外种皮由棕黑色有光泽的变为灰棕色表皮粗糙时为度,以利种子吸水膨胀。 2、农药化肥 2.1、化肥主要以磷酸二铵、有机肥、硫酸钾和尿素为主。施肥方式前三种肥以基肥一次性施入。尿素根据板蓝根长势以及天气情况在6月中下旬选择合适时机追肥,人工撒播播种方式可在撒播前用播种机先施肥,机械播种方式在播种时随种子一起施入。下一年种植可考虑施肥后再深翻,提高肥料利用率,利于作物吸收。 2.2、农药主要分除草剂、除虫剂和杀菌剂三大类,除草剂分播前除草和播

黄芪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

黄芪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 黄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常用滋补中药材,其药用价值主要来源于根,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多种功效。随着临床应用和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野生资源数量日渐减少,目前药用黄芪主要来源于栽培品。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轮作周期不断缩短,病害问题日益凸显,再加上部分土壤肥力不足,进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黄芪品质不佳等问题日趋严峻,严重制约了黄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探索促进黄芪绿色生产的新路子,笔者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组织开展了黄芪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的试验 示范。结果表明:在保证较高品质和产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化肥农药的投入量,实现了黄芪绿色高质量生产。现将适用于河北省燕山产区的黄芪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1 核心技术 本模式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优良品种+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机械播种与收获”。 1.1 优良品种 品种选择在主推地区适宜栽培的膜荚黄芪,其特点是高产,春种秋收。 1.2 配方施肥

结合深耕,底肥施入商品有机肥400 kg/亩或腐熟农家肥2500kg/亩;撒可富复合肥(15:15:20)35 kg/亩。播种前采用药剂拌种,防治根腐病及克服黄芪连作障碍问题。结合灌溉,分别在出苗后10—15天(4月中下旬)、盛花期(8月下旬)、结荚期(9月上旬)施用微生物菌剂20 kg/亩,荧光菌5 L/亩(拌种或灌根), (请明确此处的有机肥是商品有机肥还是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1.3 绿色防控 1.3.1 农业防治轮作倒茬、培育壮苗、深翻精耕、中耕除草、科学施肥。 1.3.2 物理防治每亩应用粘虫黄板40块,每20亩安装振频式杀虫灯1台。 1.3.3生物防治采用微生物菌剂、菌肥及生物药剂进行拌种、灌根和叶面喷施等技术,防治病虫,解决连作障碍。 1.3.4化学防治药剂拌种防治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及根腐病,茎基腐,虎皮等病害;用高效低毒农药喷施防治蒙古灰象甲、蚜虫、红蜘蛛、蓟马等虫害。 1.4机械播种与收获 主要包括机械播种、机械施肥、机械喷药、机械收获等。

黄芪规范化种植规程

黄芪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SOP) 1 范围 1.1 内容本规程规定了黄芪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所需生产产地的选择、环境条件及污染物指标值、黄芪栽培品种、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及药材商品质量。 1.2 范围适用于宁夏六盘山区黄芪生产区。 2 引用标准 2.1 GB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2.2 GB3095-1996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3 GB5618-1995 国家土壤质量标准。 2.4 GB/T5009.17-1996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 2.5 GB/5009.20-1996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2.6 GB/T17332 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脂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经贸部行业标准(2001年)《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 2.7《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6月1同)。 2.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产地指药材传统的种植区域,具有一定面积和生境条件要求限定的土地。 3.2 环境条件影响药材生长和质量的空气、灌溉水和土壤等自然条件。 3.3 农药残留残留在药材中的微量农药原体及其有毒的代谢物、降解物的总称。 3.4 药材最佳采收期指药材药用部位生长达到一定质量和重量的季节。 4 适宜条件 4.1 黄芪的生长条件:黄芪喜凉爽气候,有较强的耐寒性;怕水涝,忌高温。幼苗期要求土壤湿润,成株后较耐旱,在陇西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2100m,降水量从

400mm-511mm,≥10℃积温从1840℃--2323℃的区域内。主要产区为首阳、渭河、双泉、柯寨、文峰、通安、马河等乡镇,黄芪系深根植物,要求土壤深厚,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良好的砂壤土。土壤以微碱为好,凡粘重板结,含水量大的粘土以及瘠薄、地下水位高,低洼易积水的地均不易种植。忌连作。 4.2 环境质量 4.2.1环境空气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GB3095-1996二级以上标准。 4.2.2灌溉水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标准GB5084-1992二级以上标准。 4.2.3土壤环境达到国家土壤质量GB5618-1995二级以上标准。 5 种苗繁殖 黄芪在彭阳种植主要分育苗、良种繁育、大田生产3个环节。彭阳黄芪种植多采取当年春季育苗,来年春季移栽,秋季采挖,或第三年夏季采收种子的方法。 5.1 繁殖方法黄芪为多年生豆科植物,传统育苗方法以种子繁殖为主,种子繁殖虽能繁育大量种苗,但易产生变异。因此,本基地采用提纯复壮的黄芪优质种子。 5.2 种子采集指良种繁育田种子采收。 5.2.1分期采收:当果荚变黄色,种子呈浅褐色时分期分批采收,随熟随采,统一打碾,时间一般在7月上旬左右。 5.2.2 集中采收:采收时期观察种子在即将完全成熟(7-8成)时收割,置放数日观察种子全部成熟后打碾。 注意事项:打碾后的种子必须在干燥通风处阴干,切忌在太阳下尤其在水泥地上曝晒。 6 育苗 6.1 场地准备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中性或碱性沙质壤土或绵沙土地块,将土壤耙细整平,多雨易涝地应做高畦。避免与豆科作物轮作,忌连茬重作 6.2 整地施肥:耕翻整地时每亩施充分腐熟细碎的圈肥5000公斤以上,饼肥50公斤(按照GAP标准少用或不用农药与化肥,地块规模区域应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