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命题练习教学内容

四种命题练习教学内容
四种命题练习教学内容

四种命题练习

四种命题练习

【同步达纲练习】

一、选择题.

1.命题“当AB=AC时,△ABC是等腰三角形”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4

B.3

C.2

D.0

2.若命题p的逆命题是q,命题q的否命题是r,则r是p的( )

A.逆命题

B.否命题

C.逆否命题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3.如果一个命题的否命题是真命题,那么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 )

A.真命题

B.假命题

C.不一定是真命题

D.不一定是假命题

4.设原命题为“若A∩B=B,则A B”,则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个数是( )

A.0个

B.1个

C.2个

D.4个

5.在下列三个命题中,正确的为( )

(1)命题“△ABC和△A1B1C1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否命题是“△ABC和△A1B1C1都不是直角三角形”;

(2)命题“若xy≠0,则x≠0且y≠0”的逆否命题是“若x=0或y=0,则xy=0”;

(3)命题“若x∈A或x∈B,则x∈A∪B”的逆命题是“若x∈A∪B,则x∈A且x∈B”.

A.(2)

B.(2)、(3)

C.(1)、(3)

D.(1)、

(2)、(3)

6.在以下四个命题中,不正确的为( )

A.命题“两个无理数的积仍是无理数”的逆命题是“乘积为无理数的两数都是无理数”;

B.命题“两个无理数的积仍是无理数”的否命题是“两个不都是无理数的积也不是无理数”;

C.命题“两个无理数的积仍是无理数”的逆否命题是“乘积不是无理数的两个数都不是无理数”;

D.命题“两个无理数的积仍是无理数”的命题的非是“两个无理数的积不一定是无理数”.

二、填空题

1.命题“若x2+y2=0,则x、y全为0”的否命题是 .

2.命题“若a、b是奇数,则a+b是偶数”的逆否命题是 .

3.命题“已知a,b,c,d∈R,若a=b,c=d,则a+c=b+d”的逆命题为;否命题为 .

4.命题“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逆命题是 .

三、解答题

1.把下列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

①到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的点在圆上

②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③两个有理数的商仍为有理数

④实数的平方为正实数

2.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

①实数的平方为正实数

②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不小于第三边

③若a>b,则b<a

④若m,n∈Q,则m+n∈Q

3.用反证法证明:若a>b>0,则3a>3b.

4.用反证法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不等,那么这两条边所对的角也不相等.

5.用反证法证明:圆的两条不是直径的相交弦不能互相平分.

【素质优化训练】

1.a、b、c∈R,写出命题“若ac<0,则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实根”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

2.证明:在△ABC中,若AB=AC,M为△ABC内一点,∠AMB>∠AMC,则∠BAM<∠CAM.

【生活实际运用】

一句话和它的反话

M:这句话有几个字?七个字.显然,下图的原话错了!那么它的反话就应该是对的吧?

M:不对,这句话的反话正好是八个字,所以,它像它原来的话一样是错的.我们怎么才能解决这样奇怪的尴尬局面呢?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1.C 2.C 3.A 4.A 5.A 6.C

二、1.“若x2+y2≠0,则x、y不全为0”. 2.若a+b不是偶数,则a、b不都是奇数. 3.逆命题为:已知a、b、c、d∈R,若a+c=b+d,则a=b,c=d. 否命题为:已知

a、b、c、d∈R,若a≠b或c≠d,则a+c≠b+d. 4.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正数.

三、1.解:①若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则该点在圆上.

②若一个图形是三角形,则它的内角和等于180°.

③若两个数是有理数,则它们的商仍为有理数.

④若一个数是实数,则它的平方是一个正实数.

2.①原命题:若一个数是实数,则它的平方是一个正实数,为假,因为0的平方就不是正实数.

逆命题:若一个数的平方为正实数,则这个数是实数,为真.

否命题:若一个数不是实数,则它的平方也不是一个正实数,为真.

逆否命题: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正实数,则它不是实数.为假

②原命题:若一个图形是三角形,则它的两边之和不小于第三边.为真

逆命题:若两条线段的长的和不小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则以这三条线段构成一个三角形.为假

否命题:若三条线段不参构成三角形,则其中两条线段长的和小于第三条线段的长.为假

逆否命题:若两条线段的长的和小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则这三条线段构不成一个三角形.为真

③原命题:若a>b,则b<a,为真

逆命题:若b<a,则a>b,为真

否命题:若a≤b,则b≥a,为真

逆否命题:若b≥a,则a≤b,为真

④原命题:若m,n∈Q,则m+n∈Q,为真

逆命题:若m+n∈Q,则m,n∈Q为假,如(3+2)+(5-2)∈Q,但3+2?Q,5-2?Q

否命题:若m?Q或n?Q,则m+n?Q为假

逆否命题:若m+n?Q,则m?Q或n?Q为真

3.略

4.略

5.略.

【素质优化训练】

1.解:原命题是真命题,这是因为方程的判别式△=b2-4ac,b2≥0,-4ac>0,所以△>0.

逆命题:“若ax2+bx+c=0(a、b、c∈R)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ac<0”,它是假命题.如当a=1,b=-3,c=2时,方程x2-3x+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x1=1,x2=2,但ac=2>0.

否命题:“若ac≥0,则方程ax2+bx+c=0(a、b、c∈R)没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它也是假命题.这是因为它和逆命题互为逆否命题,而逆命题是假命题的缘故.

逆否命题:“若ax2+bx+c=0(a、b、c∈R)没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c≥0”,它

是真命题.

2.提示:假设∠BAM≥∠CAM,然后分二种情况(即∠BAM>CAM和∠BAM=∠CAM)推出矛盾结果.

定义与命题(第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 2.定义与命题(第2课时)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技能基础: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对命题的含义有所了解,并且已经学习过一些公理和定理,为公理化思想的培养作好了充分准备.活动经验基础:有了上一节的活动基础,学生对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举例说明的学习方式有比较好的活动经验. 二、教学任务分析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命题的概念有了清楚的认识,但学生对于命题的构造,什么是真命题,什么是假命题还不甚了解,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对真假命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了解定理、公理的概念,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命题中的真命题、假命题、定理的含义; 2.解命题的构成,能区分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 3.经历实际情境,初步体会公理化思想和方法,了解本教材所采用的公理.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分为五个环节:回顾引入——探索命题的结构——思考探讨——读一读——课堂反思与小结. 第一环节:回顾引入 活动内容: ①什么叫做定义?举例说明.②什么叫命题?举例说明.

活动目的:回顾上节知识,为本节课的展开打好基础. 教学效果: 学生举手发言,提问个别学生. 第二环节:探索命题的结构 活动内容: ①探讨命题的结构特征 观察下列命题,发现它们的结构有什么共同特征?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如果一个四边的对角线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5)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四边形是菱形.②总结命题的结构特征 (1)上述命题都是“如果……,那么……”的形式. (2)“如果……”是已知的事项,“那么……”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结论. (3)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结论,每个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活动目的:对命题的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会判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教学效果: 分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引导进行归纳. 应告诫学生当一个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时,要注意改写时不要机械地添上“如果”和“那么”,应适当地补充一些修饰语句,使改写后的语句通顺,完整。

时态专项练习题一般

一般现在时专项练习题 (一)单选: 1. Where Lucy come from? A. do B. does C. is D. are 2. Most of the students China. A. comes from B. is from C. are from D. come of 3. We speak English . A. every days B. everyday C. very day D. every day 4. My math teacher a big pair of glasses. A. wears B. put on C. wear D. puts on 5. What your father and mother ? A. does, do B. do, do C. are, do D. do, does (二)用动词适当形式填空: 1. His radio is broken. It (sound)terrible. 2. Did somebody drop water on the rug? It (look)wet. 3. Every year my parents (give)me a present for my birthday. 4. The club (send)her a letter every month. 5. your dad (wash)his car once a week? Yes, he does. 6. Lin Tao is a good student. He (study)very hard. 7. They (work)at the bank. (三)句型转换: 1. My living room has three windows. (改为否定句) 2. Jim and Jack like swimming on Sundays.(就划线部分提问) 3. We are in the same class. (改为一般疑问句) 4. He comes from England.(就划线部分提问) 一、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I often (help)my mother with housework. 2. Uncle Wang (introduce)his daughter to us. 3. He (have)music class in Mondays. 4. How (do)he (get)there? 5. (do)you (agree)with me? 6. All of us (study)hard. 7. He always (forget)to close the window. 8. Grandma often (cook)dinner for our family. Ⅰ.用括号内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He often (have) dinner at home. 2. Daniel and Tommy (be) members of the Reading Club. 3. She and I (take)a walk together every evening. 4. There (be) some water in the bottle. 5. We (not watch) TV on weekdays. 6. Nick (not do) his homework on Sundays. 7. they (like) the World Cup? 8. What they usually (do) on holidays? 9. your parents (read) newspapers every day? 10. The girl (teach) us English on Sundays. Ⅱ.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七年级英语专项练习情态动词

七年级英语情态动词专项练习(四)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 一、情态动词的定义:情态动词有词义,但它不能单独作谓语,它必须和其他动词一起构成谓语。情态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它的后面必须跟动词原形。 1、Can I help you? ——Yes, please. / No, thanks. 2、Can + 主语 + 动词原形? Yes, ~ can. No, ~can’t. 3、Can I borrow your book?----Yes,of course. 4、Can I write on the book? ------No, you can’t\mustn’t. 5、Could \Can you help me?---- Yes,of course.\Certainly.\ Sure. 6、Could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Zoo? 7、May I come in ?----- Come in, please. 8、May I sit here?----- Yes, please.\Sorry, please don’t. 9、May I have some Coke?---- Yes, of course. 10、May/ Could / Can I speak to Tom? -----Speaking. Who’s calling? 11、should 、shouldn’t表示劝告: 1) He should get up early. 2) She shouldn’t play computer game too much. 12、Should +主语 +动词原形? Yes, ~ should.\ No, ~shouldn’t. 13、表示建议“你愿意…吗” Would you like to go shopping with me? -----Yes, I’d love to. /I’d love to. But I’m busy now. 14、就餐用语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 ----Yes, I’d like… 15、shall用于第一人称(I, we), 可以表示“将”和表示建议“……好吗?” 1) Where shall we have dinner? 2) Shall we go fishing? -----All right. \OK. \Good idea. 16、Must + 主语 + 动词原形? ---Yes,~ must.\No, ~needn’t.

舒尔特方格注意力训练方法

注意力能否集中对于孩子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注意力,学习的内容就记不住。那该如何培养和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呢?我总结了一下,具体做法有这样四种,即视觉注意力训练、听觉注意力训练、动作注意力训练和混合型注意力训练。 1、视觉注意力训练 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动物图片,并且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给孩子看一张照片,让他说说照里都有什么人,几个男的、几个女的、几个大人、几个小孩儿、他们每个人都在干什么、手里拿的是什么等等。再比如让孩子观察桌子上的水果,然后让他说出它们的名称、颜色等等,不过让孩子观察的东西要不断的变换,不然孩子就会感到没兴趣了。 2、听觉注意力训练 给孩子讲故事,事先说好了,故事讲完了之后要提出问题让他回答,如果能够在讲故事之前就把要问他的问题提前告诉他(假如这些问题能够引起他的兴趣),相信效果会更好。这就好比我们听老师讲课一样,如果事先做好了预习,找出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在听讲时就会特别心,因为是带着要寻找答案的愿望去听的。当然这样做,一开始孩子可能会只顾找答案而忽略了其他内容,不过训练的次数多了,提的问题也增多了,这样孩子就会把注意力放在整个故事上了。 3、动作注意力训练 就是通过让孩子完成特定的动作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比如教他做一些体操动作、舞蹈动作或一些游戏动作,都能达到这种效果。可以进行“请你跟我这样做”这个游戏,大家围一个圈,前一个人做什么动作,紧挨着他的人就学着做这个动作,第三个人又学第二个人的动作,以此类推,谁要是跟不上就要罚唱歌,可以让小朋友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也可以全家人一起来做。 4、混合型注意力训练 实际上就是把眼睛看、耳朵听和做动作结合起来,既训练了视觉和听觉,又训练了动作,这种混合型注意力的训练难度大,注意力稍不集中就可能乱套,所以做这种类型训练要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不能操之过急,可以边说边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跟着做,比如说出一种物品的名称,让孩子把它指出来等。 除了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训练之外,还有一点也不能忽略,那就是找出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对症下药,根据孩子的弱点,一方面帮助他排除和解决一些防碍他集中注意力的因素,另一方面配合注意力的训练,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其实有时孩子对于和学习没有关系的一些动作、行为不能够做到自我控制,这说明他还不能够分清楚哪些是在上课时不应该做的行为,所以就有必要帮助他建立这种纪律观念,然后再配合一些训练。在家里可以规定好学习的地方和时间,并且要求他学习时要专心学习,不做其它的事,也不随便说话,每次做到了就加以称赞鼓励,相信时间长了一定会收到成功。 家庭中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

定义与命题教案二

定义与命题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命题的组成:条件和结论. 2.命题的真假. 3.了解数学史. (二)能力训练要求 1.能够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能判断命题的真假. 2.通过举例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使学生学会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3.通过对欧几里得《原本》的介绍,感受几何的演绎体系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举反例的方法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正反两方面的对立统一体. 2.通过了解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教学难点 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教学方法 讲练相结合法. 教学过程课件展示 Ⅰ.巧设现实情境,引入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命题,那么什么叫命题呢? [生]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师]好.下面大家来想一想:

[生甲]这五个命题都是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叙述的. [生乙]每个命题都是由已知得到结论. [生丙]这五个命题的每个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 [师]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命题. Ⅱ.讲授新课 [师]大家刚才观察到上面的五个命题中,每个命题都有条件(condition)和结论(conclusion)两部分组成. 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 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如:上面的命题(1)中,如果引出的部分“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是结论. 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和结论不明显.如:“同角的余角相等”,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如:“同角的余角相等”可以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注意:命题的题设(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 下面我们来做一做

(完整版)初中英语动词时态专项练习(带答案)

英语动词时态专项练习 满分:100分你的得分_________________ 一.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30分) 1. Listen to the little girl. She ___________________(recite) a poem. 2. ________ your sister ___________(study) in this school two years ago? 3. I ________________(not go ) to the city next week. 4. They ______________(attend) a concert at this time yesterday. 5. You needn’t _______________(come) here so early. 6. Do you often go _______________ (climb) mountains? 7. The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eave) here tomorrow. 8. I spend two hours _______________(do) my homework every day. 9. While we ________________ (wait) for the bus, a girl ___________ (run) up to us. 10. If it _____________(not rain) tomorrow, we will go to the zoo. 11. I__________ already___________ (see) the film. I __________ (see) it last week. 12. They________________(not make) a model ship when I saw him. 13. I believe that those mountains _______________ (cover ) with trees in a few years’ time. 14. There ________________ (be) a talk on science in our school next Monday. 15. My mother told us that Taiwan _________________ (be) part of China. 16. When he comes back, I ________________(tell) you at once. 17. He needs ________________(go) to see a doctor. 18. ---What are you doing? ---I ___________(write) and he _____________(watch) TV. 19. He turned off the light and then ________________(leave). 20. The boy was made ________________ (stand) there for an hour by his father. 21. The teacher came right away as soon as he _________(hear) the noise. 22. As I ______________ (walk) in the park, it ________________ (begin) to rain. 23. While mother _____________ (put) Cathy to bed, the door bell ____________ (ring). 24. He ___________________(borrow) this story book for two weeks. 25. ____________ you _____________ (find) your science book yet? 26. --- What ________ you _______ (do) at that time? ---We _________________ (watch) TV. 27. The best time _______________(go) to Yunnan is in spring. 28. Can you tell me if it _________(snow) tomorrow? 29. ---Where’s Li Ming ?

(完整版)小升初英语总复习----四种时态专项训练(精编)

四种时态专项训练 1.一般现在时: 注意点 ①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用 ②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变化规则 直接+s: +es(以)结尾: -y变i+es:(以字母+y结尾): 补充:元音字母: ③句型转换 否定句:句子中有be 动词,直接在后面加 句子中没有be动词,需要加,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用助动词 一般疑问句: 有be动词, 没有be动词, 2现在进行时 注意点 ①基本结构:主语+ ②标志词:(句子中出现这些单词,一定要用现在 进行时) ③动词变现在分词的变化规则 直接+ing: 以“e”结尾的动词,去e+ing: 以重读闭音节结尾,双写末尾字母后加ing: 闭音节:含一个元音字母,但以辅音字母结尾 ④句型转换 否定句:在be动词面,加not 一般疑问句:把提到最前面,句子动词用 特殊疑问句: 例题:Miss Li is looking for her pen

①② 对①进行提问: 对②进行提问: 3一般过去时: 注意点 ④句型转换 否定句:主语+ (没有be动词)主语+ (有be动词) 一般疑问句:以开头(没有be动词) 以开头(有be动词) 特殊疑问句:特殊疑问词+ + + ?(没有be动词)例题 翻译:你家过去在哪里? 4,一般将来时 注意点 ①基本结构:主语+ ②标志词: next+年,月,日 ③句型转换: 否定句:在be动词面加not

他下周打算去公园吗?(一般疑问句) 他下周打算去哪里?(特殊疑问句) ④翻译:下周它将会是: _________ did you ________ the birds? 2. Then, he let the boy go.(改为否定句) Then,he _______ ________ the boy go. 3. They could play football.(改为一般疑问句,并作肯定回答) ----________ they play football? ----Yes, they _________. 4. Nancy lives in Nanjing now.(用last year 改写句子) Nancy _______ in Nanjing last year. 5.I went to a shopping centre last Sunday.(改为一般疑问句,并作否定回答) ---______ you ______ to a shopping centre last Sunday? ---No, I _________. 6. He puts his things in order.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Did you go to bed late last night?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They often do their homework in the evening. (用she替换the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You should put your books and toys on the floor. (改为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He feels sleepy in the morning.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This is Bobby’s bedroom.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have, my, time, breakfast, I, always, on (.) (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The, out, the, get, lion, mouse, helped (.) (连词成句)

注意力大班训练第1节

泡小学习能课教案 第一节课(11月25日周五下午二点至三点): 课程目标:1、初步让学生体验注意力集中的美妙感受。 2、分别让学生认识和体验到听觉注意和视觉注意两种学习最主要的 注意方式。 3、继续全面细致的了解每个学员的学习能力水平。 课程内容: 一、通过老师生动、有趣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学习能力课程(2′) 大家知道我们今天要上的是什么课吗?是“学习能力课”。一提到学习有些小朋友就要皱起眉头了,呵呵,有没有这样的小朋友?但是我要告诉同学们我们的学习能力课也可以叫做学习游戏课,我们把学习当作游戏来玩,在玩中学,你们想不想上这样的课呢?那么既然要玩游戏,我们这门课究竟要玩一些什么样的游戏呢?我们要玩的游戏主要有四种:他们分别是“听力大冲浪”“眼力大比拼”“巧手变变变”“感统游戏园”。哇,听到名字就好想玩了呀!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但是别着急,老师现在还要再考考你们,首先“听力大冲浪”从名字来看是怎样的游戏?对了,“听力”肯定就是用耳朵认真听才能完成的游戏,“眼力大比拼”呢?对,眼睛仔细的看才能完成的游戏,“巧手变变变”就是动手玩的游戏,而“感统游戏园”则是一种好玩的运动游戏,老师们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感统玩具在一楼。我给我们这门课起了一个小名,叫“聪明灵巧”课。他们每一字就代表一种游戏,大家猜一猜,“聪”代表那种游戏?“聪”有一个耳字旁,所以代表“听力大冲浪”。“明”呢?眼睛看得清楚叫“明”,所以代表的是“眼力大比拼”,“灵”是指我们的身体灵敏灵巧,成为一个运动能人,这个在我们的感统游戏园里可以达到,最后一个就是“巧”,是指我们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就一定就是“巧手变变变”游戏了。 二、宣布上课的规则(3′) 好了,上游戏课,也是上课,既然是上课那就要遵守上课的纪律,我只给同学们提两项纪律,一是:端正的坐姿,二是:要发言先举手。大家能不能做到?如果能做到我们就可以一直玩游戏,如果做不到我们就停下来练习课堂纪律。李老师还是通情达理的,有时候我们玩游戏同学们会比较兴奋,坐姿不端正,随便说话的情况难免就会出现,我会给你们三秒钟的时间让大家调节自己的姿式和状态,我会用数123的方式提醒大家,当我数到3时,大家也要用端正的坐姿和整齐的口号回应我。什么样的口号“请坐端”。好现在我们大家就来练习一下。还有一种情况是,大多数同学都能遵守端正坐姿和举手发言这两项纪律,但是有可能各别同学不能遵守,并因为自己的行为影响到其它同学上课,我会给这样的同学三次机会,如果三次机会你都没有珍惜,那么你将需要到安静角里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有没有需要改变的地方,当然在安静角里反思的时候你是不能参加我们的游戏的,但是如果你想好了,也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并为此向大家道歉的话,你随时可以举手示意老师,老师会给你机会,并让你重新参加我们的游戏。 三、初级注意力训练----视知觉、听知觉基础能力活动训练。 1、听力大比拼:听觉专注力、分辨能力训练---听词拍手游戏(15′) 按顺序读词组(共40个),当听到词组属于“野生动物”时,双手击掌,同时说“嘿”,当听到词语属于“家养动物”时右手握拳竖直向上举,同时说“哈”

定义与命题的教案

定义与命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定义的含义并了解给一些名称下定义的常用方法; 2.让学生了解命题的含义; 3.让学生掌握命题的结构,能够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4.让学生了解类比的思维方法; 过程性目标: 5.让学生经历术语定义产生的过程,在通过类比、完成填空的过程中培养自学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命题”这个名词的定义产生过程,进一步了解命题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命题的含义,能够区分“命题”与“正确的命题(真命题)”; 2.理解命题的结构,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学生活动的组织.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发现探究小组合作主体性讲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创设“赵本山与宋丹丹小品”、“一对父子的谈话”、“笑不笑由你”三个有意思的场景让学生发现有关的数学问题。 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什么数学名词。 师总结:可见,在交流时对名称和术语要有共同的认识才行。 (设计说明:用这种形式引入,让学生及早融入课堂,积极思考,也作为本节课的一个贯穿的背景。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初步明白下定义的重要性。) 二、探究一些名词的定义产生过程 定义: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 例如: (1)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的定义; (2)“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的定义; 学生活动一:

1、考考你(小组活动) 请说出下列名词的定义:(1)无理数(2)直角三角形 2.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定义.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3)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4)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5)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让学生说说:你还学过哪些数学上的定义? (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小组的其他同学相互讨论,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肯定,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真正做到有效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进行讨论之前先进行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再与别人交换意见,产生思维的碰撞,以真正达到讨论的目的。) 三、了解命题的含义并学会判断句子是否是命题. 学生活动二: 1、比较下列句子在表述形式上,哪些对事情作了判断? (1)、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教师。 (2)、延长线段AB。 (3)、“非典”是不可以战胜的。 学生判断后,给出命题的定义。 一般地,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 2、请你当法官。 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 ⑴对顶角相等; ⑵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⑶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⑷a、b两条直线平行吗? ⑸温柔的李明明。 ⑹玫瑰花是动物。 ⑺若a2=4,求a的值。 ⑻若a2= b2,则a=b。 (9)八荣八耻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 (设计说明:根据刚刚学习的下定义方法,马上对“命题”这个名词加以使用,一方面,让学生觉得“学以致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巩固了对定义的理解。) 活动三、探究命题的结构 命题可看作由条件 (或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这样的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后面是结论

时态专项练习

时态专项练习 1 ( ) 1 -He came early this morning, didn't he? -Yes, he did. He often___ to school early. A. come B. comes C. came D. has come ( ) 2 Ann ____ her hair every week. A. is going to wash B. wash C. washes D. is washing ( ) 3 They usually_____TV in the evening. A. watch B. will watch C. are watching D. watches ( ) 4 The sun ___ in the east and___ in the west. A. raises; set B. rise; sets C. rises; sets D. rises; set ( ) 5 Miss Gao___ English on the radio every morning. A. had studied B. studies C. study D. studied ( ) 6 Our teacher will return by the time school A. will begin B. began C. is beginning D. begins 2 ( ) 1 -I usually have milk and bread for breakfast. What about you, Jim? -So do I, but my sister ___. A. hasn't B. doesn't C. didn't D. won't ( ) 2 -That ten pound note belongs to me. A. Yes, it belongs B. No, it doesn't C. Yes, it is D. No, it isn't ( ) 3 She will go if it ___ tomorrow. A. isn't rain B. don't rain C. doesn't rain D. didn't rain 3 ( ) 1 -_____ they often ___ these old men? -Yes, they___. A. Do; help; are B.Are; helping; are C. Do; help; do D. Are; helped; are ( ) 2 -___ he ___ to work on foot? -Yes, he___. A. Do; go; do B. Does; go; does C. Is; going; does D. Does; go; is ( ) 3 _____ you ___ some speaking in English every day? A. Is; speaking B. Do; do C. Do; does D. Does; do 4 ( ) 1 How ____ it in English?

七下四种时态专项训练

初中英语语法一般现在时练习题 1)用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LI like(swim). 2.He(read) English every day. 3AVe(go)to school at seven in the morning. 4.Mike(go)to school at seven in the morning. 5.My mother(like)(go) shopping. 6.1can(draw) many beautiful pictures. 7.She(make) a model plane. 8.D0 you(like)(run)? 9.Does he(like)(jump) ? 10.Does Nancy(grow)flowers on Saturday ? ILTlie teachers(like)(dance). 12.The teacher(like)(dance). 13.The students(speak) English in class. 14.The student(speak) Chinese after class. 15.Let's and play football. ( go ) 16.He like swimming . ( not) 17.rm sorry that. ( hear ) 18.Wang Bing is( write ) an E-mail to his friend . 19.He has a headache . ( get) 20.on study English at school ? Yes, I. ( do ) 21.our sister study English at school ? No , she. ( do ) 22.rm better ? ( feel) 23.Why Tom absent today ? ( be ) 2)用所给的人称改写句子 1.1take photos on Sunday. ( Mike) 2AVe grow beautiful flowers, (she) 3.They like collecting stamps. (Ben) 4.1listen to music carefully, (my aunt) 5.You like making a model ship. (Helen) 6.We clean the classroom every day. (he) 7.They look after the pandas. (Mr Wang) 8.1draw a tree and some flowers. (Nancy) 9.We go to bed at eight. ( my sister) 10.1read newspapers in the evening. (Mr Green) 3)写出下列动词的相应形式 1.第三人称单数:wash match uess study finish go snow carry 2.写出下列动词的过去式:stop see drive let carry keep join find think teach catch 3.写出下列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stay begin forget forget lie die nin _______________ prefer give ring dance hope

1.2《定义与命题(2)》参考教案2

1.2 定义与命题(2)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真命题、假命题、公理和定义的概念. 能力目标: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会区分定理、公理和命题. 情感目标:通过对真假命题的判断,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公理、命题和定义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合作学习: 1:复习命题的概念,思考下列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2)对于任何实数x,x2<0. 提问:上述命题中,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 2:得出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3: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负责说命题,然后指定第二组中某一个人来回答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二)例题教学: 例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1)三角形一条边的两个顶点到这条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 (2)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3)为实数) a a a( (三)讲述公理和定义 1:公理: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后公认为正确的命题,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的依据.这样公认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公理.

例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所得的同位角相等”,然后提问学生:你所学过的还有那些公理. 2:定理: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定理也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3:举例 请用学过的公理或定理说明下面这个命题的正确性:“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顶角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四)课内练习: 完成P14-15页做一做及课内练习 (五)作业: 完成P15页作业题A、B组

初一英语四大时态练习题

初一英语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资料(15)—时态总复习Class __________ N O. __________ Name __________ 一、现在进行时 ( )1. Look, it ___________ hard outside . I don’t like the weather . A. rains B. raining C. is raining ( )2.---Peter , could you come and help me in the kitchen, please? ---Sorry , mum. I _______ Lily with her English now. A. help B. helps C. am helping ( )3. We are busy these days . We _______ ready for the final exam . A. get B. will get C. are getting ( )4. Please wait a minute . The bus _________ soon . A. comes B. is coming C. will coming ( )5.No one ______ the cleaning in the classroom at the moment. A. do B. are doing C. is doing 6.看,孩子们正在花园里玩得很开心。 Look, the childre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 the garden. 7.所有的人都在为春节做好准备。 All the peop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Spring Festival. 8.孩子们期待着早点和杨利伟见面。 They children a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ang Liwei earlier. ( )1. There ___________ a sports meeting next week . A. will have B. will be C. is going to have ( )2. Will you _______________ a new car soon ?

全方位训练注意力

全方位训练注意力 具体做法有这样四种,即视觉注意力训练、听觉注意力训练、动作注意力训练和混合型注意力训练。 1、视觉注意力训练 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动物图片,并且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给孩子看一张照片,让他说说照里都有什么人,几个男的、几个女的、几个大人、几个小孩儿、他们每个人都在干什么、手里拿的是什么等等。再比如让孩子观察桌子上的水果,然后让他说出它们的名称、颜色等等,不过让孩子观察的东西要不断的变换,不然孩子就会感到没兴趣了。 2、听觉注意力训练 给孩子讲故事,事先说好了,故事讲完了之后要提出问题让他回答,如果能够在讲故事之前就把要问他的问题提前告诉他(假如这些问题能够引起他的兴趣),相信效果会更好。这就好比我们听老师讲课一样,如果事先做好了预习,找出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在听讲时就会特别心,因为是带着要寻找答案的愿望去听的。当然这样做,一开始孩子可能会只顾找答案而忽略了其他内容,不过训练的次数多了,提的问题也增多了,这样孩子就会把注意力放在整个故事上了。 3、动作注意力训练 就是通过让孩子完成特定的动作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比如教他做一些体操动作、舞蹈动作或一些游戏动作,都能达到

这种效果。可以进行“请你跟我这样做”这个游戏,大家围一个圈,前一个人做什么动作,紧挨着他的人就学着做这个动作,第三个人又学第二个人的动作,以此类推,谁要是跟不上就要罚唱歌,可以让小朋友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也可以全家人一起来做。 4、混合型注意力训练 实际上就是把眼睛看、耳朵听和做动作结合起来,既训练了视觉和听觉,又训练了动作,这种混合型注意力的训练难度大,注意力稍不集中就可能乱套,所以做这种类型训练要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不能操之过急,可以边说边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跟着做,比如说出一种物品的名称,让孩子把它指出来等。根据孩子的弱点,一方面帮助他排除和解决一些防碍他集中注意力的因素,另一方面配合注意力的训练,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规定好学习的地方和时间,并且要求他学习时要专心学习,不做其它的事,也不随便说话。每次做到了就加以称赞鼓励,相信时间长了一定会收到成功。

初中数学《定义与命题》教案

初中数学《定义与命题》教案 §6.2.2 定义与命题(二)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命题的组成:条件和结论. 2.命题的真假. 3.了解数学史. (二)能力训练要求 1.能够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能判断命题的真假. 2.通过举例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使学生学会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3.通过对欧几里得《原本》的介绍,感受几何的演绎体系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举反例的方法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正反两方面的对立统一体. 2.通过了解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教学难点 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教学过程 Ⅰ.巧设现实情境,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命题,那么什么叫命题呢? 下面大家来想一想:

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征?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4)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5)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四边形是菱形. 学生分组讨论. ①这五个命题都是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叙述的.②每个命题都是由已知得到结论.③这五个命题的每个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 Ⅰ.讲授新课 1 、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 2、举例说明命题如何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①明显的。 ②不明显的。 做一做 1.下列各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2)如果a>b,b>c,那么a=c;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