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简介

法国作家简介

阿尔贝·加缪 Camus(Albert,1913-1960)

散文作家、小说家、戏剧家。1913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1960年死于荣纳省的维尔布乐文。父亲本是阿尔萨斯人,一战死于马恩河战役,因此他对父亲不熟悉。母亲是西班牙人。他所有作品都充满了惶惑不安和自感有罪的情绪、酷热的窒息和弃尘绝世的愿望,在风格和思想方面都是如此。作品有:《反面和正面》(l'Envers et l'endroit,1937),《婚礼集》(Noces,1938),《局外人》(l'Etranger,1942),《米诺托或奥兰的逗留》(le Minotaure ou la Halte d'Oran,1950)《鼠疫》(la pest,1947),《戒严》(l'Etat de siege,1948),《正直的人们》(les juste).戏剧:《误会》(le Malentendu,1945)、《加利居拉》(Caligula,1945),等。

安德烈·马尔罗(Andr Malraux,1901-1976)

小说家,评论家。他年轻时候曾经有过一段不为世人所知的神秘生活。他中学毕业后,进过“巴黎东方语言学院”。1923年,他偕同第一个夫人去远东游历。这一时期,他和当时越南、中国、苏联的革命者有过频繁接触。广州起义失败,国共两党联合破裂以后,马尔于1927年返回法国。他和高尼利昂·莫利尼策划对沙特阿拉伯进行了一次袭击,弄走了帕米尔地区哥特式的佛教艺术品,于1932年在《新法兰西杂志》社展出。之后,他与另一作家安德烈·纪德极力替被德国纳粹分子诬告为纵火焚烧国会大厦主谋的保加利亚革命领导人季米特洛夫辩护。这时,他被选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主席。1936年,他加了支援西班牙共和国的国际纵队,担任外国空军部队的总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尔罗领导好几支游击队,在1945年解放阿尔萨斯的战役中,担任阿尔萨斯·洛林纵队总指挥。

法国光复后,他在政治上一直与戴高乐将军紧密地站在一起。1945年—1946年,担任新闻部长。1947年-1952年间,是人民联盟的全国代表。1958年6月1日起担任法国总统府国务部长,后兼任文化部长。

1921年,二十二岁的马尔罗首次发表一部诗体小说《纸月亮》(Lunes en papier).这部小说意境朦胧,深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1926年出版一部哲理性小说《西方的诱惑》(la Tantation de l’Ocident),书中粗略地叙述一种历史哲学概念,后来他在其他著作中又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发挥。1928年和1930年,他分别发表了两部小说:《胜利者》(les Conquérants)和《王家之路》(La Voie royale)。前一部曾获联合文学奖,作者描写了1925年在中国爆发的有名的省港大罢工,其中塑造了一名非凡的革命者加林的形象。在后一部著作中,主人公陪肯寻找隐匿在亚洲丛林里的庙宇,虽然那里景物有了变化,但主人公的性格毫

无改变,还是那样悲观失望,那样爱好参与斗争与反抗,并同样抱着一种清醒的浪漫主义情绪。

1933年,马尔罗发表小说《人类的命运》(la Condition humaine)。此书是他的一部杰作,获得了龚古尔文学奖。小说的开头就非常精彩,故事发生地点在中国,描写了蒋介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冲突,后者不惜牺牲生命、前仆后继地与蒋介石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马尔罗始终是一位紧跟时代潮流的倾向性作家,他在1935年出版的小说《轻蔑的时代》(le Temp du mépris)中,记录了希特勒造成的骇人听闻的可怕情景。1937年完成的名著《希望》(l’Espris), 他用华丽的抒情般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在西班牙反对佛郎哥的斗争岁月。

他在1967年出版了《反回忆录》(Les antimemoires)第一卷。他以华丽的笔调写下了自己一生中异常丰富动荡和戏剧性的经历,其中有个人的生活经验,与别人的会晤以及他对人物和事件的评论。

莫里亚克 Mauriac(Francois,1885-1970)

小说家、评论家、诗人、新闻记者、剧作家。出生于法国南方波尔多市一个资产阶级大家庭里,早年丧父,从幼年起接受母亲严格教育,这种教育在他孩童的心灵上深深地打上了忧郁的烙印。中学毕业后,通过波尔多的文学学士考试,随即进入巴黎文献学院学习,但他很快抛弃了应学的专业,全力从事文学创作。

1909年,莫里亚克自费发表了第一部诗集《握手》(les Mains jointes)。1913年发表第一部小说《戴锁链的孩子》(l’Enfant chargé de chaines),之后,陆续发表了一些小说,他在文坛上的名气越来越大,法兰西学院于1925年给他颁发了最高奖金。195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罗曼·罗兰出生于律师家庭,上大学期间曾与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深刻影响;其民主主义、对资本主义世界及其文化的批判,又形成了罗曼·罗兰世界观和创作中最突出的优点。

罗曼·罗兰的创作大致可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剧集》,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剧本8部;3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对战争、反对一切暴力。害怕集体主义制度妨害个人“精神独立”

等思想的论文。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维》(1922)《夏天》(1924)。《母与子》(1927)《女预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特别是1931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文,批判了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保卫和平的活动,成为进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艺战士。

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由《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罗曼·罗兰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该巨著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 1871~1922)

马塞尔·普鲁斯特,法国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意识流小说大师。1984年6月,法国《读书》杂志公布了法国、西班牙、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王国报刊据读者评选欧洲十名“最伟大作家”,所排名次,普鲁斯特名列第六。

他出生于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自幼体质孱弱、生性敏感、富于幻想,这对他文学禀赋早熟起了促进作用。中学时开始写诗,为报纸写专栏文章。后入巴黎大学和政治科学学校钻研修辞和哲学,对柏格森直觉主义的潜意识理论进行研究,尝试将其运用到小说创作中,可以说柏格森、弗洛伊德成了他一生文艺创作的导师。他和同窗好友创办杂志《宴会》,从1892年起,在该杂志发表短篇小说和随笔。1896年他将已发表过的10多篇作品收集成册以《欢乐与时日》为题出版,法朗士为之作序。

1896~1940年,他撰写了长篇自传体小说《让·桑特依》,写的是童年时代的回忆,但直到1952年才出版。他还翻译了英国美学家约翰·罗斯金的著作《亚眠人的圣经》(1904)、《芝麻和百合花》(1906)。

1903~1905年普鲁斯特父母先后去世,他闭门写作,除写了阐述美学邓点的论文《驳圣·勃夫》,并开始了文学巨著《追忆似水年华》的创作。自此,他的毕生精力都投入到这部作品的创作修改之中。1912年,他将小说前三部交给出版商,受到冷遇,1913年他自费出版了第1部《斯万之家》,反应冷淡。

1919年,小说第2部《在花枝招展的少女们身旁》由卡里玛出版社出版,并

获龚古尔文学奖,作者因而成名。 1920~1921年发表小说第3部《盖尔特之家》第1、2卷;1921~1922年发表第4部《索多梅和戈莫勒》第1、2卷。作品的后半部第5部《女囚》(1923)、第6部《逃亡者或失踪的阿尔贝蒂娜》(1925)和第7部《过去韶光的重现》(1927),是在作者去世后发表的。这部小说的故事没有连贯性,中间经常插入各种感想、议论、倒叙,语言具有独特风格,令人回味无穷。这部作品改变了对小说的传统观念,革新了小说的题材和写作技巧。普鲁斯特作为意识流小说流派的开山鼻祖而在世界文学史上留名。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1885)

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他从小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1827),“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的现实。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医治社会灾难的良方。小说虽不乏现实主义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象征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1850)

他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

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巴尔扎克出生于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致富的资产阶级家庭,法科学校毕业后,拒绝家庭为他选择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职业,而立志当文学家。为了获得独立生活和从事创作的物质保障,他曾试笔并插足商业,从事出版印刷业,但都以破产告终。这一切都为他认识社会、描写社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他不断追求和探索,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极为广博的知识。

1829年,巴尔扎克完成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这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为他带来巨大声誉,也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放下第一块基石,巴尔扎克将《朱安党人》和计划要写的一百四五十部小说总命名为《人间喜剧》,并为之写了《前言》,阐述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基本原则,从理论上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巴尔扎克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他在小说结构方面匠心独运,小说结构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并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外形反映内心本质等手法来塑造人物,他还善于以精细人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恩格斯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我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院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巴尔扎克以自己的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起不朽的丰碑。

弗朗索瓦兹·萨冈(原名弗朗索瓦兹·夸雷 Franoise Quoirez,dite Franoise, 1935)

女小说家、剧作家。

她读书时成绩平平,十八岁辍学,写了一本篇幅不大的小说《忧愁,你好》(Bonjour tristesse.1954)。该书书名来自保尔·艾吕雅的诗句,写的是少女塞茜尔引起她父亲和情妇决裂的故事。这本小说获得文学批评奖。获奖之前,出版商就已不惜血本地利用最新式的广告为此书进行宣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印数达到840000册,使这位姑娘红极一时。弗朗索瓦兹·萨冈的辛辣锐利、不事藻饰的风格和某些心理上的描写,自当受到赞扬,但有人竟把她与拉法耶特夫人相提并沦,这

未免过于唐突。

其实,在《忧愁,你好》和她后来所写的几本阴暗而凄冷的小说如,《某个微笑》,(Un certaine sourire)、《一月之后一年之后》(Dans un mois dans un an)、《你爱勃拉姆斯吗?》 (Aimez-vous Brahms?)、《狂乱》(la Chanmade)中,除了毫无爱情的同床睡觉之外,简直一无所有。书中尽是些萎靡不振、懦弱、无个性的人,反映出某些闲散的、看破红尘的青年人的无聊情绪,除了高级汽车和大量威士忌之外,别无他求。在这些一气呵成、但风格洗练的文学作品中,看不出她对历史事件有什么讽喻、见解,这种作品只不过是对“倾向文学”的一种反动而已。

从1960年起,弗朗索瓦兹·萨冈转向戏剧创作。她的剧本《瑞典的城堡》(Chateau en Suède)获得了成功。 剧中对白非常精彩,而且相当生动。《有时候听到小提琴》(Les Violons parfois)、《瓦朗丁娜的淡紫色连衣裙》(la Robe mauve de Valentine),写得都不及《瑞典的城堡》。但另一剧作《昏倒了的马》(le Cheval évanoui,1966)则尚不逊色。

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1839-1907)

法国巴那斯派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枉然的柔情》、《寂寥集》、《正义集》、《幸福集》等。

巴那斯派是一个为艺术而艺术的诗歌流派,崇尚诗歌形式的完美,主张“无个性”地冷静地雕琢自然,追求诗歌的绘画美和诗行的整齐。他们认为只有诗意的静谧和诗行的整齐,具有雕塑美,才最适于表现崇高的情感和丰富的哲理。《天鹅》一诗就是在这种诗风影响下产生的作品。诗人并非画家,却将这幅天鹅图画的如此优美,这就是巴那斯派所谓的诗歌的绘画美。

1901年,苏利·普吕多姆因为其诗作“是崇高的理想、完美的艺术、罕有的心灵与智慧之结晶的实证”而获得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

阿尔蒂尔·兰波(Arthur Rimbaud,1854-1891),法国十九世纪象征派大诗人。

兰波的代表作之一是他十七岁时写的《元音字母》,即《色彩十四行诗》。在这首诗里,他给每个元音字母都赋于色彩,并使色彩带上声音,以造成“视觉”和“听觉”、“色”与“音”的“交感”。这首诗后来被公认为象征主义诗歌的奠基石。

1871年9月,兰波结识了象征派诗人保尔·魏尔伦(Paul Verlaine 1844-1896)。之后,两人一起流浪比利时和英国。这段生活使魏尔伦写出了《无言的浪漫曲》,兰波写出了《彩图集》(一译《灵光集》)的部分篇章。1875年后,兰波退出诗坛,投入冒险家的生涯,周游欧洲列国,1891年11月10日病逝于马赛,年仅37岁。兰波的创作生涯只有五年多,但他对现代派诗歌发展的影响如此

之大,在世界诗史上是罕见的。《黎明》和《花》均选译自《彩图集》。《黎明》以其清新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迷人的彩图。《花》,是诗人躺在池塘边的草丛中所看到的景象。

https://www.360docs.net/doc/9f737604.html,/home/french/auteur.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