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师基本素养

初中英语教师基本素养
初中英语教师基本素养

初中英语教师基本素养:内涵与提升途径

二、初中英语教师基本素养的内涵

初中英语教师的基本素养内涵包括基本的三个方面:基本意识,基本能力和基本学识。基本意识是指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已经具备的专业气质,专业品格和专业个性。我们通过看基本意识可以辨别这个教师处于教师专业生涯的哪个时期。基本能力主要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面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会面临很多的问题,有的孩子迟到了,小组活动如何组织等等。还指设计与执行能力。光有这两条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基本的学识,在语言方面以及在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越是有经验的教师,他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有各种处理的方式。学识不仅仅是知识。当然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光是教师,医生,律师很多职业都可以运用这些方面来判断。

(一)人文素养

教师应该具备教育工作者很好的人文素养,它涉及到了四个维度。其中每个维度又有三个关键词。

1. 第一个层次:知识 + 经历 + 经验。人文素养中需要有一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比如说古希腊的发展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是西方的启蒙运动等。在人与人的接触中还要有人文的经历,比如说基本的礼仪,行为的规范。一个教师如果有面对公众的经历,他就知道面对大众时的着装,言谈,举止的做法和说法。面对家长,专家,校长等等都需要有具体的经历和经验。

2. 第二方面:信念 + 理想 + 道德。要有很强的教育信念,发展的信念,关于科学方面的信念。比如应该积极适应学生的大脑发展规律而不是让孩子们去适应老师,还要有教育理想,教师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学生。两个不同的老师,一个希望把学生培养成听说读写方面有长项的学生,另一位教师希望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同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希望老师们都可以成为一个有实践经验的教育家。师德如何也是很关键的。

3. 第三方面:情感 + 情绪 + 情趣。所谓情感就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会有哪些情感产生,基本的有关爱,快乐,尴尬,愤怒等等,自己应该学会调控情感,表现出有修养有内涵的老师。情绪中有积极情绪也有消极情绪,我们应该学会营造积极情绪,教师本身应该调控自己的情绪,在教育中不应该急躁。教师应该像农夫和园艺师一样,有耐心的耕作。我们不能要求马上种下种子就性急的要求收获,不能有非常急躁的情绪,情绪会影响话语,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有足够的情趣,孩子们喜欢的东西,老师应该也有欣赏和喜爱的情感。比如孩子拿回一片树叶欣赏,教师不是急躁的让孩子收拾起来而是应该表示欣赏和喜爱。教师自己的着装和喜爱的歌曲都应该和目前孩子所关注喜爱的趋势和歌曲有所分享。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是否喜欢一个教师和教师本身的情趣有很大关系。

4. 行为 + 常规 + 自律。教师应该高标准的要求自己。比如教师进入课堂之后从自己的行为中就应该表现出自己的文明水平,有风度,表现出对别人的关注和关照,从各方面表现出遵循一定的常规,符合教师应该符合的要求。不在校园里大声呼喊学生,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自己仍然应该是有涵养的有克制的。在校园里不能随便扔纸屑,这些细节渗透着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

教师在这几个矩阵中根据要素来判断自己的人文素养如何,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加强自己的修养,不断求得改进。

(二)科学素养

文科教师人文素养很好,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研讨以及对待学生的问题中很有可能缺乏科学素养。

1. 理念 + 认知 + 逻辑。科学素养中应该有很多理念,环保的,实证的信念等。要对各种事物有科学认知的态度,还需要有科学,逻辑的系统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做出决策。

2. 知识 + 思维 + 决策。科学素养也要求我们有最基本的科学知识。我们不用成为非常高深的科学家,关于植物学、动物学、量子力学,我们不需要有精深的知识,但是最起码可以通过了解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了解学生现阶段所认识的知识。这样我们就可以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有科学的逻辑,科学的思维。比如学生在上课时总是在干其他的事情,在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应该遵循先调查取证分析解决的步骤,是因为什么学生不听讲,是在做深层的思考还是因为教师课堂本身没有兴趣,如果我们分类讨论后进行解决对善于思考的孩子起到的就是鼓励激励的作用。科学的思维才能有效地解决孩子在学校内外出现的各种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有正确的决策。

3. 方式 + 方法 + 技术。我们要有正确的方法、技术来解决问题,比如如何收集情况,是通过访谈问,调查还是自己观察,研究等等。在这三个关键词中我们要特别关注技术,我们要学会收集材料,统计信息的技术,是用心里记下来再补,笔记怎么记,怎么存档,怎么使用学生的材料。

4. 程序 + 操作 + 实证。按照程序来行动也是非常关键的。老师可以根据这些要素来判断一下自己的科学素养如何,可以通过这些来衡量自己的科学素养。

(三)教育素养

1.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基本原理。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是教育者,然后才应该是英语教育者。所以,教师有必要了解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认知类型等等。我们应该知道并且了解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在具体事情上如何体现出来的,并能够灵活的运用认知方面的基本原理。

2.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基本原理。每一位教师都应当知道关于个性类型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应当有效识别学生的个性类型。内向的学生与外向的学生各自有其特

定的学习风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是应当了解的。青少年个性方面的特点在初中阶段是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一定要纯熟有效的利用这些原理。

3.青少年教育的经历和经验。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应当有青少年教育的实际经验。我们应该懂得如何在具体事件中分析学生,判断他们的行为动机及其效果,教师应当有和青少年进行谈话的经验。

4.情绪情感的有效沟通。教师应当知道如何在情绪情感上和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我们需要有较高的素养来应对,比如和男孩女孩该如何谈话,一定要用学生的语言和他们交谈。家长和孩子也应该有有效的话语和有效的沟通。

5.教育研究的经验与方法。教师应当有进行教育科研的经历和经验,应当知道进行教育科研的具体方法,应当知道什么课题用了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四)教学素养

1.课程发展的基本认知和理论。要知道英语课程的基本设置,英语学习的主要路径,也就是英语学习的多种方法。

2.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英语教学的主要路径。近百年的英语教学都有哪些教学的基本路径,大概有12-14种路径,比如语法翻译法,沉默法,交际教学方法等等。知道这些方法在什么时期使用,被什么方法所取代。

4.课堂教学观察与分析。要理解当代教学的基本课堂生活,比如加强课堂互动等。基于观察还应该有相应的分析。

5.评价与测试的理论与实践。

(五)语言素养

1.英语话语能力。这是专业水平方面的,如语音语调等。讲起话来要有话语的真实性,像英美人讲的,也许我们达不到但是要不断的努力。

2.英语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要学会阅读英语方面专业的东西,了解英美的文化,比如在餐桌上应该使用的语言,应该表现的姿态,见面时应该如何说等。

3.英语语言文化意识。散文,诗歌应该掌握一些,甚至可以朗诵一些著名的片段。这些和教师本身的气质相关。

4.英语文学鉴赏能力与意识。

5.汉语素养(叙事、报告、文字规范,写作)。汉语素养也应该有所要求,在书写过程中有应有的规范,可以表述叙事,可以写教学日记,写论文等。

(六)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又称之为教师基本功,平时的课堂表现就可以看出来的基本能力,带有微技能能力。

1.教学管理技能。

2.课堂沟通技能。

3.实施行动技能。

4.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5.简笔画:绘画技能与教学技能。在电脑中简单的画出简笔画等,比如还有表演技能,歌唱技能等。

三、初中英语教师基本素养提升途径

深入了解课程标准与教材。基本素养和这个要素分不开。

教育学与语言学的学习。不光是二语习得,还要包括教育学的学习。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增强。也就是教师执行力的问题。

这些是我们要关注的三个重要问题。

(一)课程标准新要求:

1.专业知识的拓展

以往的初中英语教师只知道语言知识,语法和词汇,但新课程对教材本身和人文知识在深度、广度以及对知识理解的强度上都有所增加。教师这个行业是与其它行业有诸多不同的。一个人选定了教师的行业,那他(她)就应当在自己的专业实践中处处渗透专业研究的元素,使自己的职业生涯以严谨的科学研究为主线。我们不应当把专业的研究行动视为教师教学活动的附加行动,而应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以科学研究为主线。

2.专业适应能力的提高

以往的教师是备课,讲课。我讲知识,你练知识,我考试。新课程要求教师能够适应不同的学生和环境以及教育情境中的不同要求,还要增加研究的不同因素。教学实践和专业研究是怎样的关系?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有些学校,有些

教师认为自己的主业是教学,研究只是一种业余活动;有的学校,有的教师,认为平时的主要行动是教学实践,到了一个阶段,才可以做一点研究的工作。还有的教师,认为研究就是根据教学经验写出论文。这些想法和做法都不能正确、完整、全面地体现教师发展的概念。实际上,我们应当实现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的一体化。什么是“一体化”?“一体化”就是把教学实践视为科学研究的基地,把科学研究视为教学实践的前进动力和航标。对于教师来讲,教育科学的研究是基于实践的研究,教学实践是基于研究的实践。

3.课程与教学的设计能力

课程和教学整体设计的能力,不是传统单纯的简单备课,而是根据整个的三年的学程进行整体的设计,在课程中如何实现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4.教学实施能力的挑战

教师能够讲知识,讲语法,在过去就是很好的教师,但是现在要求教师有组织小组活动的能力,有对课堂的很好的驾驭能力。

5.专业研究能力的挑战

老师应该是教着,发展着,研究着。要不断的增强自己的研究能力。数十年前,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初期,我们的教师教育研究者即提出了“教师研究者”的概念,即 The Teacher-researcher 。这个概念充分体现了教学实践与教育科学研究一体化的基本思想。概括地说,我们的教师教育就是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每一个教师都是教育的研究者。

(二)新教材的新要求:

我们使用的是教育部审查通过的多样化的不同版本的新教材。它对我们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

1.人文化的内在蕴含

教师要理解人文素养中的新内涵,环境保护,人际协调等等。

2.多样化的课堂活动

真实任务的活动比以往教材有了明显的增加。教师作为导演必定要进行二次处理。

3.教材内容与形式的再创造

老师抽语言点做练习的模式明显不够了,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把握了教学内容以后可以更换素材,提出新的活动方式,整合教学内容。

4.适切本土的材料选择与开发

教师面对着形式总体变化,活动丰富等很多要素的挑战时还面临着本土化的挑战。在全国而言,如何选择适合于自己学生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开发就非常重要了,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自主的开发。

5.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注( Caring )

(三)新课堂的新要求:

新课标,新教材就带来了新课堂。目前的课堂和以往相比有很大的区别。

1.真实任务的引入

不管是哪套教材,都有真实任务的引入,也就是用语言做生活中事情的例子。比如我们用语言向来访者告知如何到达我们的学校等。教师如何实施这样的教学任务对我们是一个挑战。用所学语言解决生活中的最常见问题是“用语言做事”的本质属性,真实任务的引入是贯彻课标核心理念的合理的推演结果,所以,从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引入真实生活任务看,我们可以确认,这一理念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贯彻。我国英语教学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在对待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态度上有别于国外的研究者和教师。研究人员指出:任务性语言教学有“强任务派”和“弱任务派”之分,前者相对以更为宽松的态度处理语言知识的确切掌握,而后者则比较关注在真实任务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或之前妥善处理好语言知识问题,后者更适合任务型语言教学在我国的实施。教学实践表明,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努力把任务实施与语言知识学习融合在一起。教师在融合任务实施和语言知识学习时十分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活化问题,教师在努力探讨课堂与真实生活的关系,有的教师提出了“让英语教学走进生活”的教研主题,有的教师总结了诸如“身临其境”、“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具体形式探究探讨英语课堂与生活实际的链接方式。

2.合作学习意识与行为的培育

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成分明显增加,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在合作过程中的行为培育是教师需要迎接的挑战。越是大班或者超大班越要实行小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 40 分钟内有效的进行课堂活动,避免一个一个提问造成的课堂的低效或者是无效。小组中活动,教师指引,小组再活动,这样更多的学生才能进入实质的活动状态。小组活动是需要培育的。

3.课堂互动行为的组织与管理

有了合作意识和小组合作,教师管理的任务就增强了。如果教师组织一个 70 人的班级就需要进行提前的准备,每个小组要有活可干,说话声音要低,要有要求和规则。“互动”( interaction )概念是 2000 年以后得到普及的。课堂行为互动已经日趋多样化,而且在近几年,有些教师已着手探讨“互动”的有效性问题,并通过课堂观察收集课堂互动的微观数据。有些地区和学校已经能够在改革新概念的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结构的创新尝试,有的实验研究报告记述了在精心组织的“学习共同体”中教师有效构建“自主互动教学组织”的师生经历。

在这样的改革型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都大大超越了全程由教师主导的课堂范式。

4.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发与指导

越是在大班中,越是要增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和培育。这些对教师提出了很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有相当一部分课堂小组活动还不是很成熟,管理还不是很到位力度不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效果还不是很明显。老师要在自己教学中的掌控方面进行提升。

(四)校本课程的新要求:

1.校本课程的开发

学校要求的核心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简单接受国家提出的课程,而是编写自己的教材素材,教师应该自主的参与进来。

2.校本教研的机制

教师要考虑如何参与团队,发展团队。

3.课程整合的需求

我们的教师要学会关注自己的学科以及其他的学科。所有的教师都担负着孩子的教育任务。教师不要只关注英语知识的学习还要关注孩子的整体成长,也只有这样孩子才愿意跟着老师学,才知道怎么学,也才知道该如何适应学习。

4.成长教育的重要任务

(五)提高课堂设计能力:

1.课程的整合

初中的三年中教师要学会整合,有一个整体的关照和把握。

2.教材的整体分析

为了做到课程的整合就要做到对教材进行整体的分析和整合。按照一个模块的讲授检查再进行下一个模块是不够的,老师应该把英语的各册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

3.词汇的整体设置

对于三年或者四年的英语课程在词汇上进行整体的设计,按照话题分类设计到每一节课中去,增强词汇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还有配合句型的整合和学习。注重词汇和句型的配合,形成一个系统。

4.句型的整体分布

(六)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能力:

1.管理课堂环境:桌椅摆放,空间安排等

新课堂新要求,新的课堂增强了互动。好的课堂就要有好的环境。微观环境很重要,要根据课堂学习来安排管理课堂环境。教师有必要对于课堂的空间与环境设置实施有效的管理,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初中课堂空间设置有了明显的改革,其中主要表现在桌椅格局的多样化,语言情境的特定设置等方面。

2.管理课堂过程:阶段,步骤,环节,衔接等

每一节的课和上一节课,每一周的课和上一周的课,每一个月的课和上一个月课的联系和关系的问题都要有所设计,如何衔接成为一个整体。这样,才有真正的课堂管理。固化的课堂过程模式应当有所突破,不同课型采取不同教学步骤的机动做法应当得到肯定和加强。教学过程的逻辑线索应更多地建立在生活行动的基础上,而不是单纯建立在知识学习和巩固上,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堂运行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管理。

3.管理课堂行为:互动,小组,结对,全班等

学生不再是简单的听课,不是牵线的木偶,教师要研究互动,也要研究全班的互动。

4.管理课堂时间:时段,平行时间概念,时间控制

一节课也好,一个月的课也好,一个学期的课也好,都要会管理时间,要会发挥平行时间的作用,让所有同学在一个时间做同一件事情不是平行时间,让所有的同学在一个时间做不同事情但是却达到相同的效果就是平行时间,并要有效的安排时间,报告时间,评价时间。

5.管理课堂资源:教材,故事,幽默,调查,报告等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对所有资源有一个整体的管理能力。教师思维和学生思维都需要教师进行管理。在任何特定阶段中我们都要问是谁在思维呢,和谁思维呢,和文章一起思维,和教师一起思维,和伙伴一起思维,还有在什么时间进行什么样的思维的问题。

6.管理课堂思维:谁思维?与谁思维?何时思维?

这是一个新的问题。教师要进行思维管理。学生的老师的思维都要进行思维管理。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他们在课外独自进行思维是不同的,所以,教师有必要深入探讨课堂中的思维管理问题。课堂的思维管理应当注重以下要点:教师的话语引导;有效的思维过程体验;典型的思维示范;灵活多样的思维资讯;适时的思维习惯的矫正。我们应当了解思维研究的重要成果,同时还应当认真学习

思维训练的基本方法。在这方面,教师首先应当进行规范思维的自我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有效调整学生的思维程序,适时矫正学生的思维习惯。

7.提高评价能力:

学校都面临着评价问题,初中面临着期中期末考试还有中考。我们要面临评价的什么问题呢?

多维化的评价:评价什么?

在评价改革中有多维化的要求。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要评价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是课标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

多元化的评价:什么人参与评价?

不要都是老师评价学生,要问都是什么人参与评价。核心是学生的自主评价问题。

多样化的评价:测试,调查,问卷,档案袋等。

不仅仅用平时的小测,期中期末的大测,还需要考虑其他的形式。是不是一定要用笔纸,还可以用口语或者其他的形式进行评价。

评价工具的开发:量规,表格,卡片等。

测试架构的改革:口试,纸笔测试等。

教师对于期末测试也有改革任务,把平时测试、期末测试、口语测试结合起来进行改革。

测试内容的改革:分析还是整体?初步感知还是细化?

8.提高专业英语水平:

语言知识:语言发展的前提

初中英语教师在语言知识上面应该有所发展。

文学阅读:语言发展的基础

加强文学阅读,和我们的教学是有联系的,经过两三年的文学阅读,自身词汇量增加了,语言意识增长了,讲故事和其他表达的用语增加了,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审美能力,对综合性的阅读能力也增长了。

文献阅读:语言发展的关键

学会做专业的文献阅读。英语语言学,二语习得中很多种东西都可以通过很多英语的原文进行了解。专业术语成为老师的最大障碍,通过耐心的阅读就可以跨过这些词汇、句型等等的障碍。

专业写作:语言发展的标志

专业写作包括写论文,编故事,编对话,编各种语篇,不能是凭空的编,而是根据要求来改编故事和对话,甚至是做一些测试方面的改编都属于专业写作的范畴。

综上所述,我们研究了教师发展的概念,教师的职业生涯,也研究了教师基本素养的具体内容和内涵,并且探讨了提高教师基本素养的有效途径,希望老师能够有所收获。

初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的学习心得体会 海口实验中学米海燕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明白了中小学生素养的结构应当以人文素养为主,要研究构建以培养人文素养为主的核心素养体系、课程体系和教育体系,包括评价体系。之所以称为“核心素养”,就在于这些素养不是一般性的,而是“核心的素养”。核心素养的定义应该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或者说,核心素养是学生在21世纪最应该具备的那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态度。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培养学生这四个方面的能力。

【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口、笔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并赏析其恰当表达意义的手段;有效使用口、笔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 【文化品格】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自信、自尊、自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 【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辨析语

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够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反思、调整和评价自己的学习。 本次学习使我们老师获益良多。 初中英语,英语语言,中小学生,学习心得,实验中学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参加英语培训会心得体会 听了谢庆祥主任的报告之后我才逐渐领悟到核心素养其实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21世纪技能可以包括3方面,即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介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另外,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属于今后培养核心素养中应包括的内容。从英语学习的角度来说,现在英语教学界和普通中小学常常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实际上很多学校做的大部分事情是在抹煞学生的创造性品格。国际上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没有创造性品格,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按照美国学者的分析,具有创造性品格的人有以下特征,他精力充沛又很安静,既聪明又有点天真,既玩世不恭又非常有责任感,他非常有想象力同时又扎根现实。那么,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呢?现在英语教学界并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前一段时间,社会上对英语教学进行围攻,很多人说英语无非就是一种工具,事实上,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英语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心智发展,塑造健康的品格,培养思维能力。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常常是模拟英语国家的环境和人物身份,与英语为母语的人交往,谈论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话题,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规范,设计所谓的真实性任务。所以交际语言教学开始时,很多人认为掌握英语就是为了跟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往,我们所设计的真实任务都是以这个理念为基础,但是这里存在很多问题。我认为现在教材内容多为想象中的外国中产阶级的美好生活,并据此设计练习和活动,事实上,这些内容远离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另外,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缺乏认知思维挑战,学生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一些缺乏思想内容的东西,比如:你想吃点什么?你会爬树吗?你们家有几口人?诸如此类。这种英语表达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用得上。? 我们让学生学习英语并不仅仅为了让他能够与别人交流,而是要从各个方面改变他的生活,改变他的心智,这才是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行为方式考虑进去,而这些必须和他们熟悉的文化环境以及他们关心的事情建立起联系,而不是与他们生疏的外国社区环境相联系。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如何调整呢?我觉得我们的英语教学应有三个目标,即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这三个目标在真正的教学中可以融合在 精心整理

浅谈英语教师英语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浅谈英语教师英语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作者:李俊 一、英语教学与英语文化是密切相连的 我国的英语教育长期存在着“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为了促进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九十年代初推出了新的中学英语教材。新教材内容新,语言活,淡化了语法教学,加强了听、说训练,体现了听、说优先的语言习得原理。在教学实践中新教材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表现在虽然中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但却普遍不能用英语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表达思想,进行交际。 高中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并没有实现,中学英语教学的低效率仍没有根本改观。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所在,也是衡量英语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标志。交际能力应包括五种要素,即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也就是能够与处于另一文化环境中的人进行和谐交往的能力。就中国学生而言,英语交际能力就是具备一定程度的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成功交流的能力。我们的中学生普遍缺乏这种能力。原因何在呢?问题主要出在教学中。“在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必须重视语言交际能力,重视对语言的社会运用能力。单单学习语言材料是不够的,要想真正理解这些材料,还必须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 使用它们。”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理解、懂得第二语言的社会文化,熟知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因为任何语言都和某种文化紧密联系着。英语语言也是如此。 一方面英语语言包含着深刻的英语文化内涵。语言结构中,尤其是词汇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容,语言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了解。语言作用中的一些特殊模式和规则更与文化因素不可分割。当学生不了解母语为英语的人和他们的国家时,他们无法确切地意识到外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与中国人有什么不同,这样,他们就会用中国人的准则去理解外国人的想法、行为甚至外表。因此,培养学生比较区分不同文化差异的自觉意识,避免套用本族文化的标准来进行英语交际,增加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就成了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要完成这一任务,就要求英语教师要对学生的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有较深的了解,能够洞察两种文化的异同,传授准确的语言信息,并能在关键时刻 帮助学生避免语言交际中的文化误用现象。 另一方面,英语文化又是英语语言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人们在学母语时,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是同时进行的。语言的习得及运用有赖于环境文化的领悟。语言的习得和文化的领悟相互补充,同是学会语言的运用规则和语言体系的文化含义。如父母对孩子说,“大人讲话小孩子不要插嘴”,“小朋友帮了你要说谢谢”等, 孩子既习得语言中的词汇和句法,也理解了词句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了母语的社会运用能力。母语语言教学正是在学生已初步具备母语社会运用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的。母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已有的母语知识的意识程度,扩大他的语文知识范围,提高他的整体语言交际能力。而英语教学一般是在学习者对英语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始的,既不懂英语语言,也很少知道英语文化,缺少真实的英语 环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输入和文化输入主要依靠英语教材,依靠英语课堂,依靠英语教师的传授。

初中英语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3年初中英语教师业务考试

A、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B、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 C、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D、让学习好的学生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 9、关于评价,正确的选项有: A、在英语教学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B、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C、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D、评价应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 10、各地选用的英语教材应具备以下特性: A、发展性和拓展性 B、科学性和思想性 C、趣味性和人文性 D、灵活性和开放性 三、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任务 As the Internet becomes more popular, many older media businesses are dying out. But TV seems to be doing OK. In fact, it's doing better than OK. Though the Internet is popular in the world, television continues to draw more and mor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to many of its programs. Hundreds of millions turn to TV to watch World Cup soccer,Olympic Games and Discoveries. In many places, increasing numbers of people can watch more TV than before. Ten years ago, only 44% of British homes had satellite or cable TV. Toda y, more than 93% do. More importantly,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people are spending more time watching TV. Surprisingly, this is even true of young people between the ages of 8 and 18.Today's television industry has given so many choices. As a result, people can watch more of the things they like 24 hours a day. The technology behind television has also improved. The big boxes that once filled living rooms are gone. Today's TV screens are thinner and thinner, yet the pictures are better and better. TVs are also moving from living rooms into kitchens and vehicles. For years, TVs have also been used as video game players. But now they have been used in a few new ways. Many televisions can connect to the Internet and record programs. They also let people watch two programs at the same time. Today the most modern television has been on the way of development. The Internet is the main challenge (挑战) for television now. But TV industry has shown that television will be important for years to come. 11.请为本课设计一段新课导入语。(5分) 12.如果本课的生词分别是development,choice,better,connect,television你用什么方法来处理这些生词,使学生学起来即轻松又记得牢。(5分) 四、下面是初中英语教材中的一段对话,请写出本段对话的教学过程设计。(10分)Woman: Can I help you? Mary: Yes, please. I need a sweater for school. Woman: OK. What color do you want? Mary: Blue. Woman: How about this one?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Period 1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节课教授的词汇主要是服饰类的,课型属于听说课。所以在课前先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唱一首英语歌曲,让学生尽快地融入进课堂,期间还有pair work,group work,把学生分成两两小组或四人小组,互相对话。这样的活动要进行两次,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前一单元初步学习完有关食物的英语知识之后,进一步地在本单元学习有关服饰的知识。而本课时是第一课时,所授的知识点应该浅显易懂,不应该太难。本课时围绕着几个关于服饰的词汇和两个询问价钱的句型展开。 词汇首当其冲,在学习词汇之后,句型的教授也应该把握重点,本课时的主要句型是How much is…? It’s… dollars. How much are …? They are …dollars. 词汇的重点是要区分单复数,还有dollar的用法。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 New words:T-shirt,sweater,bag,hat,skirt,socks,shorts,pants,shoes, (2) Questions and answers:How much is/are…?It’s/They are…dollars. (二)能力训练要求 (1) 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2) 体会合作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学会重点词汇的发音,单复数形式的掌握。 (2) 学会询问价钱的英语句型及其回答。 难点: (1) 表示大小,颜色的形容词同时出现在名词前时,该如何摆放。 (2) 听力2a前,如何充分铺垫,以便于学生跟上录音速度。 【教学策略与手段】 (1) 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2)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初一的学生对有关服装的知识有些了解,所以接受起来应该不难。但是词汇的发音以及概念,却需要老师的及时指导。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的培养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参加英语培训会心得体会 听了谢庆祥主任的报告之后我才逐渐领悟到核心素养其实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21世纪技能可以包括3方面,即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介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另外,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属于今后培养核心素养中应包括的内容。从英语学习的角度来说,现在英语教学界和普通中小学常常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实际上很多学校做的大部分事情是在抹煞学生的创造性品格。国际上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没有创造性品格,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按照美国学者的分析,具有创造性品格的人有以下特征,他精力充沛又很安静,既聪明又有点天真,既玩世不恭又非常有责任感,他非常有想象力同时又扎根现实。那么,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呢?现在英语教学界并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前一段时间,社会上对英语教学进行围攻,很多人说英语无非就是一种工具,事实上,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英语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心智发展,塑造健康的品格,培养思维能力。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常常是模拟英语国家的环境和人物身份,与英语为母语的人交往,谈论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话题,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规范,设计所谓的真实性任务。所以交际语言教学开始时,很多人认为掌握英语就是为了跟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往,我们所设计的真实任务都是以这个理念为基础,但是这里存在很多问题。我认为现在教材内容多为想象中的外国中产阶级的美好生活,并据此设计练习和活动,事实上,这些内容远离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另外,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缺乏认知思维挑战,学生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一些缺乏思想内容的东西,比如:你想吃点什么你会爬树吗你们家有几口人诸如此类。这种英语表达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用得上。 我们让学生学习英语并不仅仅为了让他能够与别人交流,而是要从各个方面改变他的生活,改变他的心智,这才是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行为方式考虑进去,而这些必须和他们熟悉的文化环境以及他们关心的事情建立起联系,而不是与他们生疏的外国社区环境相联系。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如何调整呢?我觉得我们的英语教学应有三个目标,即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这三个目标在真正的教学中可以融合在一个教学活动中。例如,中小学教师经常教学生如何用英语表达开门、关门,如果此时我们同时教给学生在开门时要看一下门后有没有人,如果有人需要为他扶着门,这时就把三个目标融合成了一个教学任务。我们在教学中如果都能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就不用再刻意地去找情感目标,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国际通用的行为规范。再比如,教师在教生气的英语表达时,首先提问学生平常生气时会怎么做,然后讲做这些事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可能会对你自己、他人及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就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发泄情绪,学生可能会想到去跑步、踢球等,这时学生内心世界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品格的东西,行为的东西全都融合到了语言教学的课堂中,这才是真正素养的培养。其实每一种活动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只不过现在学校没有这样一种系统设计,没有整体考虑,所以很多教师觉得非常困难。

中学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哪些

中学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哪些 参考一些教育文献,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中学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英语教师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 扎实、良好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是搞好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 金钥匙"。曹保印先生曾经说过:" 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学生,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而其教学基本功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关系着教师作用的发挥"。 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明确本学科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的(知识、技能及标准),熟悉与把握好教学内容,精心搞好课堂设计与安排,积极探究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技能的基本方式方法等;中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必须熟悉并了解英语言的特点,必须熟悉、掌握、运用英语的一些基本的语法等;中学英语教师还必须了解并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化、各自不同的历史渊源、语言交际习惯和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等等。 通过学习、比较与借鉴,学生对中外文学作品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激情更加高涨,阅读效果也会更好。比如,在学习和讲解" 英国" 与" 美国" 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把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特定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也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自己总结归纳一定的相关知识,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英语语言的交际与运用,有其特定的场合和独特的方式,如不随意打听别人的隐私(否则视为不礼貌)、不随意询问别人有无吃饭(除非你有意请吃饭);" 吻" 被赋予不同的涵义,握手也分情况,说话时" 距离的远近" 也表现出不同国家、人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情意,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向学生介绍和说明这一点。 许多中学英语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与学生的广泛接触、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师首先必须专业知识雄厚、能运用较好的方式方法准确无误地解答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其它依次为教师的敬业精神、态度仪表等。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 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

初中 英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初中英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将使教师得到专业能力的锻炼与成长。“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的变革实际是人的变革。”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专业人员的一种特质,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应该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要求,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要具备职业情感。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对语文教学的过程和结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提高自身素养是英语教师的必然选择基本教学能力 英语教师要有较强的基本教学能力。这包括教学组织能力、课前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实施的能力、布置与批改作业、组织考试及辅导的能力等。一般而言,英语教师的潜在智力结合有关知识,再通过教学实践,则可能转化为教学能力。当然,其形成和发展需要有一个潜移默化、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包括大学英语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计算机、哲学、地理、历史、科普知识等)以及教学必备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如果教初中有初中的水平,教高中有高中的水平是不可能成为优秀英语教师的。 只具备以上基本教学能力还不能算是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不少英语教师经历长期的教学实践,逐步总结出教学经验;通过不断揣摩,逐渐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他们善于对学生进行“感情投资”,所以,他们的讲课具有一种感染力,催人兴奋,让人入迷,教学效果很好。这种教学能力称为教学艺术。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当在掌握教学艺术方面苦下功夫。 优秀的英语教师还必须具备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特别是改革外语教学中那些不适应实际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科研能力。教师应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法,培养智能型、创造性的现代人才;为此,应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internet 信息资源等各种信息处理和传播手段,进行教学,力争更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也应该是塑造学生语言美的工程师。英语教学本身就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心得小结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的 心得小结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心得小结 我参加海口市第一中学组织举办的区域组长学校基地培训课程学习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林玉燕老师,在林老师的指引下,我们一起学习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 通过本次专题培训学习,我对核心素养有了新的认识,即学校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素养是教化、体验的结果,素养靠训练和实践而习得,涉及能力和品格。传统课程目标的3个维度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然而,许多学校更关注对学生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容易被忽视。但是,从人的成长与发展来看,学校应注重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目标,是对人的成长在课程设计与实施目标方面三位一体的回归。究竟什么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认为,是能成全生命、成就生命、促进生命成长发展,并且可持续能深化的素养,如有责任能担当、有判断会选择、有理解会反思....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上位概念,是指导学科一切教学活动的按钮,也是转化为学生基本素质的关键所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切教育活动使人成为人、使人的素养成为人的素质的关键酵母。我们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要通过教学活动有效地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素质是人性之本,能力之源;素养是人性之树,能力品格之干。从素养培养到素质形成,也是过程到结果。素质强调的是人的质,侧重的是人的质量;素养强调的是人的养,侧重的是人的能力。这里还共同突出了一个素字,意为本来的,平时所养成的良好习惯。二是增加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多样化供给,用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为核心素养转化成基本素质提速增效。三是推进各种教育资源跨界融合,提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生成的立交桥和结构模。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基础教育,还要解决两个问题,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就在关键和必备上。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心得小结我参加海口市第一中学组织举办的区域组长学

初中英语教师业务考试试题1及答案.

初中英语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把正确选项的字母标号填入下面对应空格内(5分) 答案 1.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 A.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B.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倾向。 C.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D.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 A.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B.听和说两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两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C.读和写两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两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D.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但着重培养听和说技能的运用能力。 3.《课程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 A.八个级别B.五个级别 C.六个级别D.九个级别 4.根据国家英语课程要求,开设英语课程应从() A.一年级开始B.二年级开始 C.三年级开始D.初中一年级开始 5.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 A.教师用书B.英语教材 C.直观教具和实物D.网络资源 (二)填空题(10分)

6.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7.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8.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9.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的各个级别均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 10.《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 得分评卷人 二、教材教法(25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15分) One day I was visiting one of my friends in a big town. Suddenly a piece of beautiful music came to my ears. My friend’s father quickly picked up some rubbish and went outside. I asked my friend, “What’s happening?” My friend said that there was a truck collecting rubbish outside. “Whenever someone throws in some rubbish, it produces a piece of music. As soon as other people hear it, they go out with their rubbish and throw it in.” “It’s a pleasant way to help keep our city clean,” said my friend. Taking care of our environment is very important. Wherever you live, you can do something around your neighbourhood. Have you ever thrown any litter onto the ground? Have you ever drawn pictures on the public walls? Have you ever spat in a public place? Have you ever cut down trees? If your answers are “No”, it means that you have already helpe d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It is our duty to keep our environment clean and tidy. You might ask yourself, “Have I ever picked up some rubbish and thrown it into a dustbin? Have I ever collected waste paper or bottles for recycling? Have I ever planted an y trees or flowers in or near my neighbourhood?” If your answers are “Yes”, it means that you have already done something useful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If everyone makes a contribution t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the world will become more

浅谈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f7856351.html, 浅谈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 作者:刘金财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14期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构建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本文主要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构成要素――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为探讨对象,初步探讨了初中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文件 中针对现在学校普遍存在的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的现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中心概念。虽然国内许多研究者根据国外的理论与概念体系,做了大量不同的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理论都集中体现出了培养健全个体的重要思想。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关注到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新时代下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一线教师,要牢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回归“培养人”的本质。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一直以来,社会上对于英语教学有很大的误解,尤其是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英语是一种语言交流工具,是为了高考和出国的需要,将来的生活、工作中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使用英语。高考改革英语实行一年两考,很多学生、家长甚至媒体认为英语的地位和权重被弱化。他们没有全面深刻地认识到英语作为一门学科,也与其他学科一样,具有自己的育人价值。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是由英语学科的本质所决定的。英语学科教学需要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内容(词汇、语法……),以及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但这并不说明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英语学科教学的意义仅限于此。英语学科教学同样担负着丰富和发展学生生命的使命。 《全日制普通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同样阐述了语言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初中英语课程是普通初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初中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其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技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显而易见,初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也与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息息相关[1]。 那么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到底是什么呢?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 究所所长、教授王蔷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四方面构成。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心得体会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心得体 会 海口市灵山中学英语组许小燕 20XX年10月12日,在我校教研室及初中英语备课组的组织带领下来到海口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参加了20XX年由海口市教育培训院安排,海口市第一中学组织举办的区域组长学校基地培训课程学习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海口市一中的名师——林玉燕老师,在林老师的指引下,我们一起学习了李华教授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 本次专题讲座培训的具体内容包含如下: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包含两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具体阐述了,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精辟深入论述了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关系,即语言能力是学科基础;文化品格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 (二)“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关系,即知识--教书--育人;“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内容,即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 (三)英语教学的目的,指出英语教学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

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呼唤改革,包含了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学设计等方面的改革。具体阐述了首先是教学观,指出从学生已知出发,以提出解决问题为目的,主题引领,语篇依托,学科育人,知行合一。其次是如何改变教学方式,指出认真研读文本梳理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五)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从以下的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为素养而教方面论述,从而提出“what to teach?”---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引领学生“学什么?”----文化---思维---语言---策略。 通过本次专题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我对核心素养有了新的认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初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

如何提高英语教师文化素养

选题背景: 教师的文化素养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特征,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教师的人格、气质、价值观、人生观等。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文化素养应该包括三个领域:教师的任务是传播文化,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建立在渊博普通文化知识基础上的基本文化素养;教师应该是所教学科的学者,因此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并具备能驾驭本学科教学的学科文化素养;教师从事的事一种培养人的专业工作,因此教师必须通晓必须的教育科学知识,并树立体现在自身教育态度和理念中的教育文化素养。在当今这个学习英语风潮盛行的社会,英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全世界来看,说英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任何语言的人数,英语在45个国家是官方语言,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讲英语。因此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对我们英语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改革的成功关键与否在于教师,教师文化素养在提高教学效益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选题意义: 1、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为其进一步乃至终生学习英语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有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3、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此丰富校园环境,如英语宣传栏、英语角等,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实习学以致用。 4、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文化内涵,使学生认识到正是多元文化的存在才使得世界丰富多彩。 主要研究内容: 如何提高中小学英语老师自身文化素养 (一)分析我国小学英语教师文化素养的现状 (二)分析影响英语教师文化素养提升的主要因素 (三)结合学校目前教师队伍的状况,确定教师的能力与素质要求,探讨提高教师素质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构建一个掌握信息技术的新型师资培养模式。

初中英语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初中英语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篇一:初中英语教师2016年度工作总结合集二:初中英语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合集三:初中英语教师年度考核自我鉴定 初中英语教师自我评价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勇于确立成才目标的意识,还要有勤于反思的习惯。回顾走过的这一年,特作如下总结合集二:英语教师自我鉴定 英语教师自我鉴定 工作中我以不怕苦累的实际行动感召学生,以朴实端庄的人民教师形象教育学生,做到了为人师表,修德修才。我根据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信息,也反馈给他们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针对专门的考试题型购买专门的参考练习书籍;在听力和作文方面多下功夫;语法复习要系统;词汇记忆可以和英语词汇进行比较记忆,等等。我相信,只要切实地努力了,学习状态和效果一定能够很快步入全新的轨道。 其次,我要求学生,要敢于说。大多数同学总是认为自己说得不好,而不肯开口,不肯开口又会导致水平无法提高,水平无法提高就会质疑自己的能力,质疑自己的能力则又会导致更不敢开口,同学一旦陷入到这样的怪圈就会无法自拔,从而彻底否定自己而导致听说水平无法提高。所以,我尽量

安排一个月至少4个学时进行口语练习,口头表演有一个人的演说或两人三人一组的对话,也要求在下面听的同学对在讲台上说的同学提问,这样一问一答 的模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收益颇多。 在教学过程中,耐心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位教师良好行为的体现。教师的工作是解决学生不同程度上的问题,其中除了教学上的,还有心灵上的。育人的工作是辛苦的,对待形形色色的问题,不计其数的学生,都要用一颗热情的心耐心地去做。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在现代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学科间的横向交叉、渗透和融合趋势日趋明显,这必然反映到地理教学内容上来。“我始终是教育教学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我总是用这样的想法来鞭策自己学习和不断提高。正是一直有这样的业务上的饥饿感,培育努力学习,在学习中探索的习惯。并常以自己的读书行动

初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的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的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学习,我明白了中小学生素养的结构应当以人文素养为主,要研究构建以培养人文素养为主的核心素养体系、课程体系\教育体系和评价体系。核心素养的定义应该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或者说,核心素养是学生在21世纪最应该具备的那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态度。除此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这四个方面的能力。 一、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口、笔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并赏析其恰当表达意义的手段;有效使用口、笔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 二、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自信、自尊、自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 三、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

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四、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够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反思、调整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本次学习使我们老师获益良多。

英语老师的文化素养

英语老师的文化素养 人类进入了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更深入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普及英语和培养英语人才,是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和适应21世纪公民素质的需求。因此新世纪对英语教师素质提出了高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教师应该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思想宽广,知识渊博,有组织实践能力,能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施教,有从事教学科研的能力,能不断产生优良的教学成果。只有高素质的外语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显然,英语素质教育要由具有良好素质的英语教师去具体实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完成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实施英语素质教育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 一、目前中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纵观 1、整体学历层次低 目前全国英语老师约50万,其中教师平均合格率低于65%,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目前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约474000人,承担着约5000万初中生和769万名高中生的英语教学任务,在这些教师中,学历教育合格率初中教师为 84.4%,而高中教师仅为43.8%。这组数字足以说明英语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层次低。 2、水平参差不齐 据调查表明,在全国各所中学里,英语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有高中毕业生、自学成才者、中专毕业生、改行教外语者、大专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等等。 3、各地区英语水平发展不平衡 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相比,因为对外开放政策,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中、小学英语教师整体水平较内陆地区强。城乡相比,城里学校英语教师的素质比乡村学校的要强,这是因为乡村中学条件较差,大专生不愿去。平川与山区相比,平川的英语教师水平要高一些,山区交通不便,相对落后,英语教师流失严重。 4、普遍存在英语听说能力差 绝大部分中学英语教师从没有机会去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也很少有机会与母语为英语者对话,缺乏英语语言环境是大部分英语教师口头表达能力、听力差的主要原因。另外中学外语教师教学任务重,疲于应付日常教学活动,很难抽出时间进修。 5、缺乏英语教学法理论素养和教研能力 我与同行的体会,一是在外语教学中,大部分英语教师只注重课堂上根据自己认定、熟悉的教学方法来授课,不注重系统的外语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二是受“应试教育”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把英语作为语言知识而非交际工具来教,师生都忙于“题海战术,无暇顾及教学理论研究;三是在许多中学中,图书室缺乏有关中外外语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因此中学英语教师普遍缺乏外语教学法理论素养及研究的能力。 6、知识单一 目前我国许多中学英语教师大多知识单一。由于师范院校、教育学院等没有很好突出师范性,培养出来的教师往往重视英语语言知识,忽视对目标语国家的人文知识和风俗习惯的全面了解,忽视对语言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的了解,只能机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