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16 2017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四川省泸州市2016 2017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四川省泸州市2016 2017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高2016-2017高一学年末(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一、社科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在没有汽车的古代,有交通法规吗?

答案是肯定的。

早在唐朝时,我国就有了指导交通和礼仪的文书——《仪制令》。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颁发了《唐律·仪制令》,其中有一则为:“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交通规则。

《仪制令》兴于唐朝,盛于宋朝,山西省略阳县灵崖寺内就珍藏着这样一块路碑。宋廷规定,交管部门必须在京城开封及各州的主要交通要道悬挂木牌,并在上面刻上《仪制令》,要求人人遵守。到了南宋时期,这一规定由各州辐射到了各县,悬挂的木牌也换作了易于保存的永久性石碑。具体来说,古代的交通法规主要有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贱避贵。即老百姓要让官员先行。我们由此可以窥见封建王朝的尊卑观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即便在交通法规中也不会忽略这一点;第二个层面,少避长。即年轻的要主动避让年长者,这体现了尊老爱幼的思想;第三个层面,轻避重。即负重轻的车要给负重重的车让行,这不仅体现了“礼让为先”的思想,也能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减少交通伤害;第四个层面,去避来。即出城的要让进城的先行,进城是为了办事,而出城是为了回家,当然得考虑其中的缓急。由此可见,古代的交通法规重在礼让和文明出行。

另外,交通法规对行车也做了相应的规定,要求靠右行走,这与现代交通规则是完全一样的。据说,这一规则来源于军队的队列。在冷兵器时代,士兵的主要武器装备是长矛和刀剑,当两队士兵相遇时,他们肩上的长矛总会误伤别人。为了避免这种伤害,两队人只好不约而同地分开,都将左边让给对方,自己紧靠右边行走。久而久之,这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演变成了一项重要的交通规则,时至今日,我们依然遵守这一规则。

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人车分流、行人分行的国家。先秦文献《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序三门。”意思是说,王城外有三门,三门中有三途,男子靠右行,女子靠左行,车辆从中间行。《大唐新语·厘革》亦载:“城门入由左,出由右。”意思是说,进城的人必须靠左行走,而出城的人必须靠右行走。这一规定既方便了守城官兵对行人进行检查,又避免了行人间的拥挤和碰撞,后人称之为“公私便焉”。

有了交通法规,但如果人们不遵循怎么办呢?对此,古人自有应对的方法。《唐律疏议·违令》中记载:“令有禁制,谓《仪制令》‘行路贱避贵、去避来之类,此是‘令有禁制,律无罪名,违者得笞五十。”《杂律》中亦载:“诸违令者,笞五十,别式减一等。”由此可见,古代对交通违法的处理十分严厉,虽然不会被扣分,但屁股通常会被打开花。想想就让人害怕,谁还敢去肇事,难怪杜甫会留下“忆昔开元全盛日,九州道路无豺狼”的佳句。

(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的交通法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

A.兴于唐朝,盛于宋朝的《唐律·仪制令》是指导交通和礼仪的文书,里面记载了我国最早的交通规则。

B.“凡行路巷街,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这些交通法规表明了古代十分重视礼让和文明出行的礼节。

C.古代交通法规对行车做了靠右行走的规定,这一规则可能是来源于军队的队列,今天我们依然在遵守。

D.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人车分流的国家,先秦文献《考工记》和《大唐新语·厘革》

对此均有明确记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太宗李世民颁发的《唐律·仪制令》在南宋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时的人们必须遵守交管部门刻在木牌上的《仪制令》。

B.贱避贵就是指奴仆及百姓等要给主人、官吏等让路,这是带有封建等级色彩的交通法规,对于今天的我们没有多少借鉴意义。

C.靠右行走的交通规则可能是在冷兵器时代逐渐形成的,为避免士兵肩上的长矛误伤别人,两队人行进时都将左边让给对方。

D.“忆昔开元全盛日,九州道路无豺狼”这一诗句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交通违法的处理很严厉,人们不敢随意去肇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没有汽车,但有体现尊老爱幼和“礼让为先”思想的交通法规,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减少交通伤害。

B.所谓“行人分行”在先秦是指男子靠右行,女子靠左行,在唐代是指进城的人必须靠左行走,而出城的人必须靠右行走。

C.从《唐律疏议·违令》以及《杂律》中记载的“违者得笞五十”和“笞五十”等条令中可以看出唐代十分完善的处罚制度。

D.本文引用了很多古代交通法规的条文,一方面让全文的内容更加充实,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二、古诗文阅读(39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4-7题(17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shāo)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yín)。其上,为睥(pì)睨(nì)梁欐(lì)之形;其旁出堡坞(wù),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cù)偃(yǎn)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gēng)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①,神者倘(tǎng)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②?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①“又怪其”四句:又奇怪“造物者”不把小石城山安排在中原,反而陈设在这偏僻的蛮夷地区,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这确实是徒劳而无功用的。更,gēng音,经历。售其伎,显露其技艺。伎,通“技”。售,出售,这里是显露的意思。

②“神者”二句:神灵的造物者大概不应该这样做吧,那么造物者就果真没有吧?”傥(tǎng),通“倘”。或许,大概。不宜,不应该。如是,如此,指“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的现象。果,真的。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群贤毕至贤:贤能.B.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C.其一西出西:向西.

D.良久乃已已:停止.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亦犹今之视昔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B. 当其欣于所遇其响之激越..

C. 引以为流觞曲水愈以为诚有..

D.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投以小石..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影响深远。书法史上“苏(苏轼)王(王羲之)米(米芾)蔡(蔡襄)”齐名。

B.序也作“叙”或称“引”,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可以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

C.《兰亭集序》最后一段从理论上说清了所以要编《兰亭集》的原因。最后一句,交代了写序的目的,引起后人的感怀。文字收束得直截了当,其中的情思却绵绵不绝。

D.《小石城山记》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记叙了旅途见闻和山川景物,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抒发了他贬逐永州游历自然时心中的感慨,构成了文章的写景和议论两段。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4分)

译文:

(2) 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4分)

译文:

(二)文言文断句(4分)

8.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断8处(4分)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

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

百倍。

——苏洵《六国论》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9~10题(10分)

桃花

罗隐①

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

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②

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①罗隐:唐末文学家,少时即负盛名。因其诗文好抨击时政,讥讽公卿,故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

②文君酒:语出?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故事。宋玉墙: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9.下列对诗句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暖触衣襟漠漠香”,用拟人手法,写桃花不仅带给人花香,还带给人温暖。

B.“间梅遮柳不胜芳”,用对比手法,以梅、柳衬托桃花的美不胜收。

C.颔联虚实结合,既写眼前桃花的红艳,又借用典故写桃花带给人的遐想。

D.颈联写因风雨而游人寥寥,让人迟疑怅恨,倍感凄凉。

E.诗歌末句写作者因桃花倍受东风摧残而生的无尽悲伤。

10.这首诗一、二两联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对诗人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己亥杂诗》)

(2)屈原在《离骚》中直接表达自己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

(3)《赤壁赋》中“,”两句写苏子与客在浩瀚无涯的茫茫江面上,

乘着一叶扁舟,随波任意飘荡的情形。

(4),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5)《归园田居》中“,”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俗不合的性格,也是诗人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三、散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因整容而毁容的故乡

王开岭

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只能指认和珍藏一个故乡,且故乡的信息又是各自独立、不可混淆的,那么,面对千篇一律、形同神似的城市,我们还有使用“故乡”一词的勇气和依据吗?我.们还有抒情的心灵基础吗?

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它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哪怕蛛丝马迹,哪怕一井、一石、一树……否则,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何以肯定此即魂牵梦萦、藏有童年的地方?如果眼前的事物与记忆完全不符,往事的青苔被抹干净,没有一样东西提醒自己曾经与之朝夕相处……它还能让你激动吗?还有人生地点的意义吗?那不过是个供地图使用、供言语消费的地址而已。

地址或许和地点重合,比如“前门大街”,但它本身不等同于地点,只象征方位、坐标和地理路线。而地点则是个生活空间,是个有根、有物象、有丰富内涵的信息体,它繁殖记忆与情感,承载着人生活动和岁月的内容。比如你说什刹海,南锣鼓巷、鲁迅故居,即活生生的地点,去了便会收获你想要的。

地址是死的,地点是活的,地址仅仅被用以指示,地点则用来生活。

其实,故乡的全部定义,都将落实在地点和它养育的内容上。简而言之,故乡的文化任务,即演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逻辑,即探究一个人的身世和成长,即追溯他那些重要的生命特征和精神基因之来源,若抛开此任务,故乡将虚脱成一个空间。

当一位长辈说自己是北京人时,他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由老胡同、四合院、五月槐花、前门吆喝、

六必居酱菜、王致和臭豆腐等组合成的整套记忆,或者说是京城喂养出的那套热气腾腾的生活体系和价值观。而今天,当一个青年自称是北京人时,他指的多半是户籍,联想到的也不外乎房屋、产权、住址等信息。

空间的本能是变幻和扩张,它有喜新厌旧的倾向;地点的秉性是沉静和忠诚,无形中它支持保守与稳定。二者的遭遇折射在城市的变迁中,即城区以大为能,建筑以新为尚。而熟悉的地点和传统街区,正遭受垃圾一般的命运。其实,任何更新太快和丧失边界的事物,都是可怕的,都有失去本位的危险,都是对地点的伤害。像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一个人再把它唤作故乡,恐怕已有启齿之羞。

一方面,大城市的欲望无边无际,使得任何人都只能消费其极小的部分,没人再能从整体上把握和参与它,没人再能如数家珍地描述和盘点它,没人再能成为其名副其实的“老人”和“地主”。另一方面,由于它极不稳定,容颜时时被更新,结构任意被涂改,无相对牢固和永久的元素供人体味,一切皆是暂时、偶然的,沉淀不下故事。于是你记不住它,产生不了信赖和深厚的感情。总之,它不再承载光阴的纪念性,不再对你的成长记忆负责,不再有记录你身世的功能。

吹灯拔蜡式的扫荡、删除,无边无际的大城宏图,千篇一律的整容模板……

无数地点在失守,被改弦更张。

无数故乡在沦陷,被连根拔起。

不只是城市,中国的乡村也在沦陷,且以更惊人的速度,因为它更弱,更没有重心和屏障,更缺乏自持力和防护力。我甚至怀疑:中国还有真正的乡村和乡村精神吗?央视“魅力小镇”的评选,不过是一台走秀,是在给“遗墟”颁奖。那些古村名镇只是没来得及脱下旗袍、马褂,里头早已是

现代内衣或空空荡荡。在它们那里,我似乎没觉出小镇该有的灵魂、脚步和炊烟——那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美学和心灵秩序……

天下小镇,都在演出,都在伪装。真正的乡村精神——那种骨子里的安详和宁静,是装不出来的。没有故乡,没有身世,人何以确认自己是谁、属于谁?

没有地点,没有路标,人如何再称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个时代,不变的东西太少了,慢的东西太少了,我们头也不回地急行,而身后的脚印、村庄、影子,早已消散无踪。

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

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在作者看来,故乡所包蕴和传递的信息应是各自独立、不可混淆的,故乡负载着生活的记忆,为人们提供了抒情的基础。

B.作者阐释地址和地点的区别,旨在强调故乡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域空间,而是一个负载着生活体系和价值观的鲜活生活空间。

C.故乡是永恒的精神家园,是每一个人始终无法忘却的所在。尽管时空转换,人世沧桑,任何时候人们的故乡情结都不会消失。

D.城镇化进程的大幅发展,拆旧建新,千篇一律,让中国的城市和乡村丧失了相对牢固和永久的元素,“故乡”渐行渐远。

E.文章在写法上融情于议,作者愤怒地斥责了当前形同神似且缺乏稳定性的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的罪恶,抒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之情。

13.在作者看来,“故乡”应该具备哪些特质?请简要说明。(6分)

14.作者为什么认为故乡“因整容而毁容”?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6分)15.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请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瞥(piē)见提(dī)防形骸(hái) 蓊(wěng)蓊郁郁....B.吐哺(bǔ) 颤(chàn)动肖(xiào)像望风披靡(mí) ....C.肄(yì)业纤(xiān)细

管弦(xuán) 载(zài)笑载言....D.裨(pí)将荫(yìn)庇估量(liáng)

义愤填赝(yīng) .... ) )( 分(3.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7.

,大发灾难之财。A.煤窑发生瓦斯爆炸,少数不法之徒不事救援,却趁火打劫,火中取栗.... B.

我记得,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人从没有过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教育是社会

阶层间实现流动的主要渠道之一,特别是对于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教育C. 无疑是

可以实现改变自身命运的终南捷径。....的场面,这和中韩悠久的文化渊源是分不D.从跨文化

的角度来看,韩剧为何能在中国造成万人空巷....开的。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市场尽管对国企改革、京津冀一体化等热点反应强烈,但这些预期政策带来的仅仅是短期炒

作,A股总体依然维持弱势格局。

B.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限制了塑料袋的生产,但要真正减少塑料袋污染,还需

消费者从自身做起。

C.家规文化是在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训诫后辈子孙的一种方法,是古代先哲留给我们的一

笔宝贵财富。

D.中央在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各地积极落实,并于近期相继

向社会公布了具体实施细则。

19.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

处字数不得超过15字(含标点符号)。

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①。“端”的意思和“初”相同。“五”字又与

“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②,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

腾祭祀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

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去救。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示纪念。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③。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民主革命

家秋瑾的意义。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也有预祝五谷丰登的

意思。

20. 某出版社拟出版一套“中学生阅读文库”丛书,其中包括以下作品。请选择其中一部作品,

代出版社拟写一则封底广告语。要求:①紧扣作品内容;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30字以

内(含标点)。(6分)

示例:《杜甫传》万方多难的社会缩影,人生尤艰的困顿诗圣。

备选作品:《巴黎圣母院》《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

六、作文(60分)

21.请以“从此,我不再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高一学年末语文(答案)

一、社科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 《大唐新语厘革》中记载的是行人分行这一规则。

2、A南宋是刻在石碑上。

3、C“十分完善”说法无依据,“处罚制度”应为“交通违法处罚制度”。

二、古诗文阅读(39分)

参考译文: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又折向东去,只走了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哎!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经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确实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贤能却在这里受辱的人。”。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4.选A A项,贤才,贤能的人。

5.选A,取独,助词。 B项,他们,代词;那,代词。C项,当作,动词;认为,动词。D 项,因为,介词;用,介词。

“宋四家”苏(苏轼)黄(黄庭坚)米(米芾)蔡(蔡襄)A .选6.

7.(1) 抬头看广大的宇宙,低头观察繁盛的万物,用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的,足够用来穷尽视觉和听觉的乐趣,实在是值得高兴。 (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定后倒装。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游,骋,使动。娱:乐趣。信:实在。各1分)

(2) 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贤能却在这里受辱的人。”(或:有的人。以:用来。夫:那些。辱于此:介后,被动,在这里受辱。各1分)

(二)文言文断句(4分)

秦以攻取之外/ 小则获邑/ 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百倍/ 诸侯之所亡/ 与战败而亡者/ 其实亦百

倍。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9~10题(10分)

9、答案:C、B(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A项?用拟人手法的分析不正确,其他分析是正确的。D项分析强加因果。E项分析无中生有)

10.这首诗一、二两联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对诗人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答:第一问:运用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的手法,抓住桃花红艳、芬芳的特点进行描写。(2分)第二问:以乐景衬哀情,为诗人的情感表达作铺垫。(2分)一、二两联着力表现桃花的红艳、芬芳,与后两联桃花无人欣赏、迟疑怅望、风雨时至的孤独、凄凉形成鲜明对照,为作者以桃花自喻,抒写空有才华、无人赏识的感伤之情做铺垫。(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吟鞭东指即天涯

(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晓镜但愁云鬓改

(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四、散文阅读(22分)

12、【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任何时候人们的故乡情结都不会消失”错误,根据原文内容可知,作者认为当前千篇一律、形同神似的城中建设和乡村建设让人们失去了故乡,失去了故乡情结的心灵基础。E项,作者表达的主要是伤感、遗憾的情感,而没有“愤怒地斥责……”,而“抒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之情”则属于无中生有。

【答案】 CE

13.在作者看来,“故乡”应该具备哪些特质?请简要说明。(6分)

①故乡应该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答案】.据,需要细节支撑。②故乡应该有演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逻辑、探究一个人的身世和成长、追溯他那些重要的生命特征和精神基因之来源的文化任务。(一点3分)

14.作者为什么认为故乡“因整容而毁容”?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6分)

【答案】 (1)当前的城市建设乃至乡村建设千篇一律,形同神似,使原本各自独立、不可混淆的故乡信息荡然无存。(2分)

(2)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建设以大为能,建筑以新为尚;更新太快,丧失边界,无相对牢固和永久的元素供人体味,一切皆是暂时、偶然的,沉淀不下故事。(4分)

15.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请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6分)

【答案】作者对当前千篇一律、形同神似的城市和乡村建设持否定态度。(2分)作者认为故乡是每—个人(游子)魂牵梦萦的心灵归宿地,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应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美学和心灵秩序。(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选A B望风披靡(mǐ) C管弦(xián)D义愤填膺(yīng)

17.选C。

火中取栗:比喻被被人利用,替人冒险,自己却一无所得。

耳提面命:指导教诲殷切,要求严格,句中误解为严厉凶狠。

终南捷径: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万人空巷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8.选B。

A项,语序不当,应把“市场”置于“尽管”后;

C项,语序不当,将“一种”调至“在修身”前;

D项,语序不当,将“在”提到“中央”前。

19. 参考答案:①端午亦称端五②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③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20. 参考答案:紧扣作品内容2分,修辞手法2分,表达准确精炼2分,超出字数扣1分。《家》一部青年的成长史,一部豪门的家族史,一部民国的社会史。

高一下语文期末试卷(全国卷)含答案汇总

必修二期末测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1-3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

09-10-1-概率统计A--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诚信应考 考出水平 考出风格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2009— 2010学年第 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概率统计A 》 开课单位: 计算分院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2010年 1 月24日; 所需时间: 120 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总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__10__题,每题2分共__20 分) 1、已知()0.87.0)(,8.0)(===B A P B P A P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 ) )(A 事件B A 和互斥 )(B 事件B A 和相互独立 )(C )()()(B P A P B A P += )(D B A ? 2、设)(1x F 和)(2x F 分别为随机变量1X 和2X 的分布函数,为使)()()(21x bF x aF X F -=为某一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在下列各组数值中应取( A ) )(A 5/2,5/3-==b a )(B 3/2,3/2==b a )(C 2/3,2/-1==b a )(D 2/3,2/1-==b a 3、设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2σμN ,随着σ的增大,概率() σμ<-X P 满足 ( C ) )(A 单调增大 )(B 单调减少 )(C 保持不变 )(D 增减不定 4、设),(Y X 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 ???≤+=其他, 01 ,1),(2 2y x y x f π,则X 和Y 为 ( C )的随机变量 )(A 独立且同分布 )(B 独立但不同分布 )(C 不独立但同分布 )(D 不独立 且不同分布 得分 年级: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 年级: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高等数学》专科期末考试卷

遵章守纪考试诚信承诺书 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及签字之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XX 学院学生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守该考场纪律,如有违规行为愿意接受处分;我保证在本次考试中,本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承诺人签字: 数理部《高等数学》(专科)课程期末考试卷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闭卷 考试时间: 100分钟 任课教师: (统一命题的课程可不填写) 年级、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设 2 1 ,1()1 ,1x x f x x a x ?-≠? =-??=?,)(x f 在1=x 处连续,则=a 。 2.已知()3 f x '=,则0 ( 2)() lim x f x x f x x ?→-?-= ? 。 3. 2 11x +是 () f x 的一个原函数,则()f x d x = ? 。 4.已知曲线ln y x =,求曲线点(,1)e 的切线方程 。 5.函数 ()ln f x x x =+在[1,]e 上满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点ξ =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函数2 11y x = -的定义域是( )。 A.(2,2)- B.[2,2]- C.[2,1)(1,2]--- D.[2,1) (1,1) (1,2] --- 2.设函数(,) z f x y =有一阶、二阶偏导数,则当( )时, 2 2 z z x y y x ??= ????。 A.函数(,) z f x y =连续 B.函数(,) z f x y =可微 C. ,z z x y ????连续 D.,x y y x z z ''''连续 3.若函数 () f x 在点0x 处满足 00()0,()0 f x f x '''=≠,则点0x 是曲线() y f x =的( )。 A.拐点 B.极大值点 C.极小值点 D.单调性不能确定 4.由曲线2 y x =,直线2,2,0 x x y =-==围成的屏幕图形的面积为( )。 A.22 x d x ? B.22 2 x d x -? C.40 y ? D.4 2y ? 5.以下方程中( )是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x y y e +'= B.x y y '= C.0 y x y y '''+ += D.ln y y x '- = 三、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1.1 1lim ( ) ln 1 x x x x →- - 2.22lim ( ) x x x x -→∞ -

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十五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 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 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 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 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而言,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 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 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 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 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 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 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 所在。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 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惟其如此, 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摘编自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活在城市,会经常遐想乡村的恬淡意境,其重要原因是多数人的根在乡村。 B.想要解决“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问题,就要在保护村落的同时推进城镇化。 C.保护古村落,不是要关注实体建筑,而是要关注村民生活,使其成为受益者。 D.只要村落不断变化成长,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守护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现实中古村落锐减现象写起,提出聚焦村民生活质量来保护古村落的建议。 B.第三段通过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中华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的特点。 C.铜关侗寨的事例从反面印证了保护古村落见物更要见人,保护的基础才更坚实。 D.围绕“守护好村落,才能守护好乡愁留住根”的论点,作者分析了原因及做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些年来,传统村落数量锐减,其中缘由包括过度商业开发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北京邮电大学概率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第1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1 .1 随机试验及随机事件 1. (1) 一枚硬币连丢3次,观察正面H ﹑反面T 出现的情形. 样本空间是:S= ; (2) 一枚硬币连丢3次,观察出现正面的次数. 样本空间是:S= ; 2.(1) 丢一颗骰子. A :出现奇数点,则A= ;B :数点大于2,则B= . (2) 一枚硬币连丢2次, A :第一次出现正面,则A= ; B :两次出现同一面,则= ; C :至少有一次出现正面,则C= . §1 .2 随机事件的运算 1. 设A 、B 、C 为三事件,用A 、B 、C 的运算关系表示下列各事件: (1)A 、B 、C 都不发生表示为: .(2)A 与B 都发生,而C 不发生表示为: . (3)A 与B 都不发生,而C 发生表示为: .(4)A 、B 、C 中最多二个发生表示为: . (5)A 、B 、C 中至少二个发生表示为: .(6)A 、B 、C 中不多于一个发生表示为: . 2. 设}42:{},31:{},50:{≤<=≤<=≤≤=x B x x A x x S :则 (1)=?B A ,(2)=AB ,(3)=B A , (4)B A ?= ,(5)B A = 。 §1 .3 概率的定义和性质 1. 已知6.0)(,5.0)(,8.0)(===?B P A P B A P ,则 (1) =)(AB P , (2)()(B A P )= , (3))(B A P ?= . 2. 已知,3.0)(,7.0)(==AB P A P 则)(B A P = . §1 .4 古典概型 1. 某班有30个同学,其中8个女同学, 随机地选10个,求:(1)正好有2个女同学的概率, (2)最多有2个女同学的概率,(3) 至少有2个女同学的概率. 2. 将3个不同的球随机地投入到4个盒子中,求有三个盒子各一球的概率. §1 .5 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 1.丢甲、乙两颗均匀的骰子,已知点数之和为7, 则其中一颗为1的概率是 。 2. 已知,2/1)|(,3/1)|(,4/1)(===B A P A B P A P 则=?)(B A P 。 §1 .6 全概率公式 1. 有10个签,其中2个“中”,第一人随机地抽一个签,不放回,第二人再随机地抽一个 签,说明两人抽“中‘的概率相同。 2. 第一盒中有4个红球6个白球,第二盒中有5个红球5个白球,随机地取一盒,从中随 机地取一个球,求取到红球的概率。 §1 .7 贝叶斯公式 1. 某厂产品有70%不需要调试即可出厂,另30%需经过调试,调试后有80%能出厂,求(1) 该厂产品能出厂的概率,(2)任取一出厂产品, 求未经调试的概率。 2. 将两信息分别编码为A 和B 传递出去,接收站收到时,A 被误收作B 的概率为0.02,

2018最新大一高等数学期末考试卷(精编试题)及答案详解

大一高等数学期末考试卷(精编试题)及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有4小题, 每小题4分, 共16分) 1. )( 0),sin (cos )( 处有则在设=+=x x x x x f . (A )(0)2f '= (B )(0)1f '=(C )(0)0f '= (D )()f x 不可导. 2. )时( ,则当,设133)(11)(3→-=+-= x x x x x x βα. (A )()()x x αβ与是同阶无穷小,但不是等价无穷小; (B )()()x x αβ与是 等价无穷小; (C )()x α是比()x β高阶的无穷小; (D )()x β是比()x α高阶的无穷小. 3. 若 ()()()0 2x F x t x f t dt =-?,其中()f x 在区间上(1,1)-二阶可导且 '>()0f x ,则( ). (A )函数()F x 必在0x =处取得极大值; (B )函数()F x 必在0x =处取得极小值; (C )函数()F x 在0x =处没有极值,但点(0,(0))F 为曲线()y F x =的拐点; (D )函数()F x 在0x =处没有极值,点(0,(0))F 也不是曲线()y F x =的拐点。 4. ) ( )( , )(2)( )(1 =+=?x f dt t f x x f x f 则是连续函数,且设 (A )2 2x (B )2 2 2x +(C )1x - (D )2x +.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5. = +→x x x sin 20 ) 31(lim . 6. ,)(cos 的一个原函数是已知 x f x x =? ?x x x x f d cos )(则 . 7. lim (cos cos cos )→∞ -+++=2 2 2 21 n n n n n n π π ππ . 8. = -+? 2 12 12 211 arcsin - dx x x x .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9. 设函数=()y y x 由方程 sin()1x y e xy ++=确定,求'()y x 以及'(0)y . 10. .d )1(17 7 x x x x ?+-求

四川省泸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泸州市高2018级高一上学期末统一考试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 一、社科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夜晚降临,我们仰望星空,肉眼所见的最亮天体就是月亮。但事实上,一颗人造卫星在离地球500 公里轨道内的轨迹也是肉眼可见的,比如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国际空间站等。它们反射的阳光让其看起来像一颗颗星星,由此一些科学家提出,利用此类现象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为人类提供照明服务的构想。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四川成都天府系统科学研究会获悉,该研究会参与的“人造月亮”构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实现——2020年首颗“人造月亮”将完成从发射、入轨、展开到照明的整体系统演示验证并发射,2022年3颗“人造月亮”将发射升空,并进行从展开到照明的整体系统演示验证实验。 “人造月亮”的构想最早源于一位法国艺术家:在地球上空挂一圈镜子做成的项链,让它们一年四季把阳光反射到巴黎的大街小巷。美国及俄罗斯都曾对“人造月亮”进行过深入探索,希望为人类夜间活动带来便利,甚至实现军事运用。 俄罗斯处于高纬度地区,因日照时间短,一度在“人造月亮”这类光照项目上有重大进展。1999年,俄罗斯曾实施代号为“旗帜”的一系列计划,试图用特制的反射镜从太空反射阳光照耀地面,然而最终因为空间镜面展开时失败,计划被搁置。 “俄罗斯之前其实在演示验证上做得比较完备,基本原理成熟,也在空间站做了实验,但没有走到大型空间反射镜这一步。我们目前的核心技术、工程基础材料方面都已经有很高的成熟度,具备开展系统演示验证阶段的研制条件。”天府新区系统科学研究会主任武春风说,“人造月亮”照明项目的一些关键技术攻关属于航天工程共性技术,之前已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其中,天府新区系统科学研究会负责牵头项目的完整系统论证,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成都汇蓉国科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等协同论证,国内20余名相关专业的学术专家、工程专家共同对“人造月亮”照明项目进行了方案论证与初步设计。 在远离地球38万公里的深空轨道上,直径为3476公里的月球正运行,当到达满月时,它可以向地球的大部分地区辐射光。而未来的“人造月亮"则预计部署在500公里以内的低地球轨道上,光强度损失比38万公里小得多。 武春风说,我国的“人造月亮”准确表达是一种携带大型空间反射镜的人造空间照明卫星,预计其光照强度最大将是现在月光的8倍。他说,按照相关研发计划,2020年“人造月亮”完成从发射、入轨、展开、照明到调控的整体验证工作后,2022年3颗“人造月亮”将在我国三大卫星发射基地选其一展开发射工作。“届时,这3面巨大的反射镜将等分360度的轨道平面,3颗‘月亮’交替运行可实现对同一地区24小时不间断照射,反射的太阳光可覆盖地表3600至6400平方公里的范围。 曾有科学家表示,对所在星系索取能量的高低,是判断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深度利用太阳能是人类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目前,人类对于太阳能的利用,基本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但是这样的转化效率其实并不高。 目前,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欧盟等都在开展空间能源应用项目的技术攻关与验证。反射镜这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固:本来 B.举匏樽以相属举:全,都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坐:端坐 D.托遗响于悲风遗响:余音,指萧声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 B.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 D.何为其然也/方其破荆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顺流而东也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D.侣鱼虾而友糜鹿 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5.“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孟德的啊一首诗! A.《长歌行》B.《短歌行》C.《蒿里行》D.《步出夏门行》 6.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本段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西南石油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5分) 1、已知P(A) = 0.92, P(B) = 0.93, P(B|A ) = 0.85, 则P(A|B ) = 。 P( A ∪B) = 。 2、设事件A 与B 独立,A 与B 都不发生的概率为 1 9 ,A 发生且B 不发生的概率与B 发生且A 不发生的概率相等,则A 发生的概率为: ; 3、一间宿舍内住有6个同学,求他们之中恰好有4个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份的概率: ;没有任何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份的概率 ; 4、已知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为: ,0 ()1/4,020,2 x Ae x x x x ??

大一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详解

大一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分) 1. (3分)若2,0, (),0x e x f x a x x ?<=?+>?为连续函数,则a 的值为( ). (A)1 (B)2 (C)3 (D)-1 2. (3分)已知(3)2,f '=则0 (3)(3) lim 2h f h f h →--的值为( ). (A)1 (B)3 (C)-1 (D) 12 3. (3分)定积分22 π π-?的值为( ). (A)0 (B)-2 (C)1 (D)2 4. (3分)若()f x 在0x x =处不连续,则()f x 在该点处( ). (A)必不可导 (B)一定可导(C)可能可导 (D)必无极限 二、填空题(共12分) 1.(3分) 平面上过点(0,1),且在任意一点(,)x y 处的切线斜率为23x 的曲线方程为 . 2. (3分) 1 241 (sin )x x x dx -+=? . 3. (3分) 20 1 lim sin x x x →= . 4. (3分) 3223y x x =-的极大值为 . 三、计算题(共42分) 1. (6分)求2 ln(15) lim .sin 3x x x x →+ 2. (6分)设2 ,1 y x =+求.y ' 3. (6分)求不定积分2ln(1).x x dx +?

4. (6分)求3 (1),f x dx -? 其中,1,()1cos 1, 1.x x x f x x e x ?≤? =+??+>? 5. (6分)设函数()y f x =由方程0 cos 0y x t e dt tdt +=??所确定,求.dy 6. (6分)设2()sin ,f x dx x C =+?求(23).f x dx +? 7. (6分)求极限3lim 1.2n n n →∞ ? ?+ ??? 四、解答题(共28分) 1. (7分)设(ln )1,f x x '=+且(0)1,f =求().f x 2. (7分)求由曲线cos 22y x x π π??=-≤≤ ???与x 轴所围成图形绕着x 轴 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 3. (7分)求曲线3232419y x x x =-+-在拐点处的切线方程. 4. (7 分)求函数y x =+[5,1]-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五、证明题(6分) 设()f x ''在区间[,]a b 上连续,证明 1()[()()]()()().22b b a a b a f x dx f a f b x a x b f x dx -''=++--? ? 标准答案 一、 1 B; 2 C; 3 D; 4 A. 二、 1 31;y x =+ 2 2 ;3 3 0; 4 0. 三、 1 解 原式205lim 3x x x x →?= 5分 5 3 = 1分 2 解 22ln ln ln(1),12 x y x x ==-++ 2分

天津市部分区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天津市部分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 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每题2分,共24分) 一、(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 )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ch )。 B.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j ng)枯枝。我细细观赏它纤.(qi n)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y )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C.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qu n)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h i)人听闻的情 况公之于众。 D.为抒发苦闷激愤的情怀,巴金不时通过他的人物或者直接由自己出来做滂.(p ng)沱倾泻的抒情,那种热情澎湃的诗性笔调也常常把人带进激越的氛.(f n)围中。 2.下列各句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暑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催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 黑奴带来了希望。 B.东洋婆望了一会儿,也许是她不喜欢这种不文明的欧打,也许是她要介绍一种更合理的惩诫方法,走近身来,揪住小福子的耳朵,将她扯到太平龙头前面,叫她向着墙壁立着。 C.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班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纤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D.《巴黎圣母院》的描写具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抒情的特色:美就美得白璧无瑕,丑就丑得令人恐怖。爱斯梅拉达不仅容貌美得使弗比斯神魂颠倒,弗罗洛原形毕露,而且 还有感人肺腑的美好心灵。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_________,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_________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②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_________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检阅我们的家底(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估量(liáng)菁华(qīng)汗涔涔(cén)繁芜丛杂(wú)B.肇造(zào)濒临(bīn)忙不迭(dié)荷枪实弹(hè)C.澎湃(péng)引擎(jíng)混凝土(hùn)盛筵难再(y án) D.唠叨(láo)犄角(jī)一沓钱(dá)缄口不语(jiā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 B.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果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赝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C.他蜷缩在绳绑里,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畜散布到他脸上每一根筋络。 D.他打破了一直固执地保持着的缄默,用又嘶哑又愤怒的声音吼叫,这声音不像人的声音,倒很像动物的咆啸。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任何无益于表现主题的旁逸斜出的描写,不管多么细腻,多么逼真,都应该果断割弃。 B.目明耳聪,也就是明察秋毫的视德和从善如流的听德,才是雄辩的基础。能说善道固然很好,巧言令色就背离仁厚的核心价值了。C.事实证明核辐射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因此核电问题不能只从国家

地区角度来看,而必须从区域与地球村角度思考,不可见树不见林。D.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现实。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北京的城墙无疑可当“中国的颈环”乃至“世界的颈环”的尊号而无愧。它不但是人类的文物遗迹,也是我们的国宝。 B.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 C.演讲是诉诸于听觉的,想要让听众听明白演讲者的观点,必须把握听的规律。 D.《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对小学生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中学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5. 不直截了当地表达本意,只用委婉的方式、含蓄的言辞,流露或 暗示想要表达的本意,这种修辞手法叫“婉曲”。下列各句中没有用“婉曲”的修辞格的一项是(3分) A.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B.“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死了?” C.冷不防,水龙头喷出一股股水流,女人们又发出一阵尖叫,只见水花四溅,女人们四处躲避,死神仿佛已经降临。 D.凤姐……到了尤氏上房坐下,尤氏道:“你冷眼瞧媳妇是怎么样?”

高等数学C1-期末考试卷-A-(答案)

5 一、 单项选择题 1. D (解释:, 2. A (解释: 在 处连续 ,所以 必须存在, 也就是 在 处有定义。) 3. B (解释: ,可以这样理解: 。) 4. C ,见书P90。) 5. D 就是 ,定积分 是一个常数, 所以它的导数为0。 , 。 二、 填空题 1. 解:由的定义, 在 处连续,是指: ,也就是: 2. 解:先回顾导数的定义 看作 ,那么原极限可以变为: 计算两部分的极限,其中 所以答案为:。 3. 解:要求法线方程,可以先计算曲线在 处的导数(也就是切线斜率),法 线的导数是切线斜率的负倒数。 在点 出导数 ,代入 , 得到,所以法线的斜率为 。 4. 解:函数 的正负变化情况 所以极大值: 。5. 解:此题可先计算不定积分

计算定积分: 5

三、求解下列各题 1.解: 2.解: 3.解: 4.解: 5.解:先对原等式两侧求微分,得到: 整理后得到 再计算 即:,代入,并代入点 得到: 6.解: 5

5 7.解:可以令 , 代换原式得到: 8.解:第一步用凑微分的方法,就是 可知:当为最小 值。 边际成本函数为,代入。 2.解:此题需要列表讨论函数的一二阶导数,并计算渐进线。 首先计算: , 用使上面两式等于0: 1.是垂直渐进线; 2.由可知,是其水平渐进线; 3.无斜渐进线。 3.解:先计算,并作图

曲线的切线斜率为 方程则为,此线过原点,也就是说:代入 ,所以切线位于曲线的切点坐标为:。红色区域为所围成的区域,求此区域绕轴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体积。 回顾:绕轴旋转一周的旋转体体积公式为: 但此题中不能直接使用该公式,原因是红色区域的上边界(不含轴)不构成一个函数。而应考虑为是一个圆锥体(在区间上绕轴形成)体积减去其中由抛物线在区间上绕轴形成的旋转体体积,即:五、证明题 证:构造函数,由条件可知:,且上连续,内可导,满足罗尔中值定理的使用条件,因此:必存在使得,而通过计算我们知道: 所以:,其中,所以. 5

2018——2019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岳云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2019.1.18) 语文试题 命题:刘兰娟审题:汪舟 1.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知识)和第Ⅱ卷(阅读与写作)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与作文写在答题卡上,作于问卷上无效; 3.要求卷面美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卷面马虎,酌情扣分。 第Ⅰ卷基础知识(2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蓊.郁(wěng) 婆娑(suō)猗.郁(yī) 妖童媛.女(yuàn) B.愀.然(qiǎo)肄.业(sì)勖.勉(xù)淇水汤.汤(tāng) C.訾詈 ..(zǐ lì)踯.躅(chí)溘.死(kè)一椽.破屋(yuán) D.垝.垣(guǐ)拾掇.(chuó)修禊.(qì)义愤填膺.(yīng)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混钝慷概葱茏流殇曲水 B. 谣啄葳蕤伶聘揠苗助长 C. 墟里磐石樊笼旁稽博采 D. 侘傺杂揉惠风正经危坐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新的历史时期,知识分子担负起时代发展赋予的神圣使命是责无旁贷 ....的,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②.五一”长假,来黄山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不绝如缕 ....。 ③.中小学生减负提了很多年了,但真正的减负并不是教育部门的几个领导信誓旦旦 ....就能解决的问题。 ④.王师傅做了一辈子木匠活,方枘圆凿 ....,样样皆通,“小鲁班”称呼名不虚传。 ⑤.他夙兴夜寐 ....的精神,固然令人佩服;但风前残烛似的身体,却更令人担心。 ⑥.从技术操作层面来看,许多中国人认为西方国家动物福利法的规定不言而喻 ....,他们愿意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但绝对不会接受西方国家的动物福利制度设计。 ⑦.霍华德˙马克斯最后说,如果你对自己不合世俗、受人误解所造成的尴尬无法安之若 ...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 “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人格,保证人生价值的实现。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进个人幸福。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理性重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如正义、诚实、信任、宽厚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提高后,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增加,人们领悟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追求的乐趣。“厚德载物”思想能够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使人克制人欲、减轻自私自利之心,爱他人、爱社会、爱人类、爱万物。道德高尚、胸怀博大的人才能得到最快的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厚德载物”的人文特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厚德载物”作为一种博大的精神素养,它是播种和谐的种子。“厚德”强调个人内在道德修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实中,如果我们注重自我修养,在人际互动中约束个人行为,减少人际摩擦,化解人际中的紧张与冲突,自然有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当今多元化、多样性的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对于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商品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但这并不排除道德领域中的宽容、宽厚。儒家“厚德载物”思想,对于培养现代公民的良好品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 12月21日) 1.关于“厚德载物”,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作为最高道德境界,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影响。 B.“厚德载物”,是说人是顺天而动的,应效法大地,用“大德”、“高激”宽容待人。 C.“厚德载物”,就是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不仅德泽万物,而且首先要德泽一切人。 D.“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既要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2.关于“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有利于现代道德人格的培养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B.“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内容,要求现代人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等。 C.“厚德载物”能培养现代人的仁爱之心,促使他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使他们道德高尚、胸怀博大,得到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D.“厚德载物”有利于引导现代人加强自我修养,规范个人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中的“物”,应该包括“人”和“物”两方面的内容,而且应该首先包括社会的“人”。 B.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必定是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因为人的道德品行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高度。 C.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构成了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他们的精神境界是后人无法企及的。 D.在当今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是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强化人们竞争意识的重要因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

概率统计 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任课教师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X X 工业大学概率统计B 期末考试试卷(A 卷) } 分 分 108

求:(1)常数k ,(2)P(X<1,Y<3) (3) P(X<1.5); (4) P(X+Y ≤4) 解:(1)由()1)6(1 )(20 4 =--=???? +∞∞-+∞ ∞ -dx dy y x k dxdy xy f 即 解得24 1 = k 2分 (2)P(X<1,Y<3)=()dx dy y x )6241(1030--??=2 1 4分 (3) P(X<1.5)=()16 13 )6241(5.1040=--??dx dy y x 7分 (4)P(X+4≤Y ) =()9 8 21616241)6241(2202040=+-=--???-dx x x dx dy y x x 10分 4. 已知随机变量)3,1(~2N X ,)4,0(~2N Y ,且X 与Y 相互独立,设 2 3Y X Z += (1) 求)(Z E ,)(Z D ; (2) 求XZ ρ 解:(1)??? ??+=23)(Y X E Z E )(21)(3 1 y E X E += 021131?+?= 3 1 = 2分 =??? ??+=23)(Y X D Z D ()()2 2 22)23(23?? ? ??+-??? ??+=-Y X E Y X E EZ Z E =22 2)2 3()439( EY EX Y XY X E +-++ = 9 1 4392 2 -++EY EXEY EX 又因为()10192 2=+=+=EX DX EX 16016)(22=+=+=EY DY EY 所以DZ= 59 1 416910=-+ 6分 (2)),(Z X Cov ) ,(1 1Y X X Cov += =EX( 23Y X +)-EXE(23Y X +) EXEY -EX -EXEY +EX =21 )(31213122 233 1 ?==3 则XZ ρ= ()DZ DX Z X Cov ,= 5 5 5 33= 10分 5. 设二维随机变量),(Y X 的概率密度为 ?????≤≤≤≤=其它, 00,20,163),(2x y x xy y x f (1) 求X 的数学期望EX 和方差DX (2) 求Y 的数学期望EY 和方差DY 解:(1)dx x xf X E X )()(? ∞ +∞ -= ()()xyd dy y x f x f x x ? ? ==∞ +∞ -20 16 3 ,y dx x xf X E X )()(? ∞ +∞ -= = 分 27 12)163(2 2 =? ?dx xydy x x () ()分 549 3)712( 33)16 3 (22 2 22 2 22 =-====EX EX -EX =???∞ +∞ -DX dx xydy x dx x f x DX x X () ()分 72)16 3 (),()()(24 02====?? ???+∞∞ -+∞ ∞ -∞ +∞ -dy xydx y dy dx y x yf dy y yf Y E y Y ()()5 24 4323)163(),()(4034 02 2 22 2 =-====?????? +∞ ∞ -+∞∞ -∞ +∞-dy y y dy xydx y dy dx y x f y dy y f y EY y Y DY=()分 105 4452422 =-=EY -EY 6. 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 1(1 )(2 x x f X += π,求随机变量 31X Y -=的概率密度函数。 ()()( )( ) ()() ( ) ()()()() ()()()()( )() ()() 分 分 解:10111311311315)1(111)1(16 2 3 2 2 33 3 3 3y y y f y y y f dy y dF y f y F y X y X y X y Y y F X X Y Y X Y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