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五年级美术复习及答案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复习及答案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复习及答案

2015-2016新桥小学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复习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

第一部分

1、在绘画中,(黑)和(白)是影响色彩明度变化的两大因素。

2、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分色彩种类的名称。

3、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显的差别时,它们的相互关系就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

4、雕塑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形式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雕塑可分为(圆雕)和(浮雕)。

5、中国山水画(近)景、(中)景、(远)景,近山和远山有(浓淡)的区别,也有(干湿)的区别,还有(繁简)的区别。你知道的山水画家(范宽)、(李成)。

6、优秀的造型设计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商代的(大禾人面铜方鼎)铸有人脸,新石器的彩陶瓶口上塑有人脸,它们是古老艺术的瑰宝。

7、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成功的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画中的山顶天立地,雄伟壮观,下面的商人显得很小。

8、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形)指的是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肖像艺术重在既要表现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同时也要抓住人的外部特征。欣赏肖像艺术要特别注重形与神的(统一)。9、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10、国画也叫水墨画,是(中)国特有的画种。它主要用料是:中国画颜料、(宣纸)、(毛笔)。

11、欣赏肖像艺术要特别注意艺术家是如何把(形)与(神)二者统一起来的。

12、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13、透视现象可以理解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

14、偶戏的种类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

15、《维鲁维斯的人》是达·芬奇在和罗马建筑师维鲁维斯研究人体比例时所绘,用以说明人伸张四肢和立正时,应当是(圆形)和(正方形)的比例关系。

16、《溪山行旅图》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中的杰作。

17、墨分五色指的是:(焦)、(浓)、(重)、(淡)、(清)。

18、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19、暖色主要是指(红)、(黄)、(橙),冷色主要是指(蓝)、(绿)、(紫)。

20、色彩的三原色是指(红)、(黄)、(蓝)。紫色是由(红)和(蓝)调配而成,绿色是由(黄)和(蓝)调配而成,橙色是由(红)和(黄)调配而成,这三种颜色也被称为(间色)。

21、在绘画中,通常运用各种各样的线,这些线主要有(直)线、(弧)线、(曲)线、(折)线等。

22、色彩的明暗深浅变化是受(光)和(色)影响的。

23、在色彩明度中,浅的是指色彩明度(高),深的是指色彩明度(低)。一种颜色可通过加(黑)减弱明度,加(白)提亮明度。

24、(飞天)是敦煌壁画中艺术成就最高、最受人们喜爱的部分,也是敦煌艺术的(代表)和(象征)。她们优雅的(体态)和飘逸的(长裙)、(彩带),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

25、(霍贝玛)是荷兰著名的风景画家。他的画《米得尔哈尔尼斯的道路》构图独特,画中路旁树木由近及远,越来越小,再现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26、动物的脸非常生动,富有个性。画家(黄永玉)画的猫头鹰就抓住了它的特点,突了(眼睛)和两道长长的(眉毛)。

27、(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它的种类较为丰富,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

28、《唱起来跳起来》一课是用(喷雾画)方法表达对歌和舞蹈的感受,可先刻一张(剪纸),再调好(颜色),最后进行(喷雾)。

29、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30、色彩的冷暖不是绝对的,红色和黄色相比(红)色更暖,绿色和蓝色相比(蓝)色更冷。

31、泥塑作品的制作方法,有(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技法。

32、(暖)色给我们以热烈的感觉,(冷)色给我们带来明快、温馨的感觉,(蓝)色给我们带来凉爽、清净的感觉。

33、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据考证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剪纸分为:(阳刻)、(阴刻)、(混合刻)等表现手法。

34、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端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

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图形)。

35、中国画的用笔方法有:(中锋、侧锋)等等,用墨用色包括:(浓、淡、干、湿)等方法。构

图讲求(疏密得当)。其中(写意),是一种粗放的画法,它以意造型,笔墨简练,作画一气呵成。与工笔形成鲜明对比。

36、刻印的材料非常丰富,有:(泥板、纸板、石膏板、木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刻印

的方法有:(阴刻、阳刻、漏印、浮雕)等等。

37、中国画表现动物的方法有:(勾染法、中锋破笔法、破笔点染法、勾线点染法、丝毛法)。

38、(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构图通常是指画面的(布局)。

39、吹塑纸版画有两种印法(粉印)和(油印)。

第二部分

1、我们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作品中人物的情感。

面部表情、服装、身体动态

2、蒋兆和用中国画的长卷形式来表现人物情感的作品是______________《流民图》。

3、《说唱俑》是用___________雕塑的形式来表现了人物_____________风趣幽默的情感。

4、油画的______________色彩可以表现人物情感。

5、列宾是俄罗斯___________________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一生执着于对

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现实与历史事件的描绘。

6、罗丹是______________法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雕塑家。

7、中山陵的建筑特色有___________________中轴线的对称、庄严肃穆、与环境融合。

8、仁人志士有___________________孙中山、黄兴、林觉民他们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英勇、无畏、坚强。

9、战争给人类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毁灭,和平给人类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代表和平的象征事物有: ___________________蓝天、白云、鲜花、鸽子、儿童、少女。

10、毕加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西班牙画家、雕塑家。齐白石是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现代杰出的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

11、设计胸卡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外形、色彩、图案、文字几要素来制作。

12、用___________________垂线法、斜线法、投影法可以画出___________________空间感与立体感。

13、近大远小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平行透视现象;透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

14、清凉、平静可以是接近___________________蓝色的冷色调来表现,激动、火热、温暖可以用接近___________________红色的暖色调来表现。

15、画家马远的《秋水回波》用___________________弧形的线条呈现了一种______________恬静的感觉;杨之光的《腰鼓舞》用___________________简练轻快的线条给人___________飘洒的动感;张大千的国画《一舟逆乱堆中过》用___________________轻快流畅的线条表现了水流的湍急。

16、把色彩按种类、深浅或纯净程度排列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色彩推移,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明度推移、纯度推移、色相推移。

17、渐变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有序的变化。用在设计中可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立体感和空间感;重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形状、大小、颜色相同的物象的反复排列。

18、制作立体纸造型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画、剪、切割、翻转、插接、粘贴、曲折。

19、利用______________联动拉杆的原理可以制作会移动的群居动物模型。

二、选择

第一部分

1.齐白石的作品中表现最多的是( A )

A.花、鸟、鱼、虫

B.人、马、鱼、驴

C.风、花、雪、雨

D.人、树、虫、鸟

2.白石老人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中重点表现的是( B )

A.青蛙

B.蝌蚪

C.山泉

D.流水

3.马蒂斯为汶斯礼拜堂设计的彩色玻璃是用( C )方式。

A.油画

B.素描

C.剪纸

D.雕塑

4.法国作家安德烈。德兰的著名风景油画叫( A )

A.《查灵克罗斯大桥》

B.《金鱼》

C.《蓝衣女人》

D.《柳桥独步》

5.选择( C )颜色来涂底,才能恰当的表达节日气氛。

A.中间色

B.冷色调

C.暖色调

D.混合色

6.明代画家沈周的作品《吴中山水画》,表现的是(D )季节的景色。

A.春

B.夏

C.秋

D.冬

7.古根海姆博物馆被人称为是“美丽的金属花”,是因为建筑外表用了贵重金属( C )

A.金

B.银

C.钛

D.铜

第二部分

1、下列颜色中,不属于三原色的是()

A、红色

B、紫色

C、黄色

2、以下选项中,最暖的色彩是()

A、黄色

B、紫色

C、蓝色

3、以下选项中,明度最高的是()

A、红色

B、白色

C、黄色

4、黄色的补色是()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5、绿色的补色是()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6、橙色的补色是()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7、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

A、水

B、砚

C、贴

8、中国的书圣是()

A、王羲之

B、怀素

C、黄庭坚

9、漫画的特征包括讽刺性、()、夸张性、象征性和比拟性。

A、幽默性

B、搞笑性

C、特殊性

10、张乐平的代表漫画作是()

A、葫芦娃

B、哪吒闹海

C、三毛流浪记

11、()、马蒂斯、达利一起被称为上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

A、齐白石

B、毕加索

C、张大千

12、三停五眼指的是()的比例。

A、头部正面

B、头部侧面

C、头部背面

13、下列不属于中国民间艺术的是()

A、剪纸

B、泥塑

C、油画

14、毕加索是( )人,他创立了立体画派。

A、法国

B、西班牙

C、德国

15、素有华侨之乡、建筑之乡、艺术之乡和碉楼之乡美誉的地方是()

A、开平

B、梅州

C、东莞

16、莫奈是印象派创始人之一,下列作品中()是他的代表作

A、睡莲

B、哭泣的女人

C、蒙娜丽莎

17、达芬奇的代表作是()

A、蒙娜丽莎

B、哭泣的女人

C、睡莲

18、俄国19世纪末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是()

A、康定斯基

B、列宾

C、库贝尔

19、广州中山纪念堂和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是()

A、吕彦直

B、孙中山

C、林觉民

20、齐白石是中国近代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他画的( )尤为传神。

A、马

B、虾

C、虎

21、透视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

A、局部透视

B、倾斜透视

C、完全透视

22、色彩三要素包括明度、()、色相。

A、灰度

B、纯度

C、亮度

23、色彩推移的种类有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综合推移。

A、灰度推移

B、纯度推移

C、亮度推移

24、色彩推移的基本构图形式不包括()

A、平行推移

B、放射推移

C、垂直推移

25、现代奥运会的五环标志是()设计的。

A、拜占庭

B、顾拜旦

C、吕彦直

26、中国画按内容可以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和()

A、山水画

B、动物画

C、写意画

27、人物头部正面约为()只眼睛的宽度。

A、3

B、4

C、5

28、被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画家是()。

A、张大千

B、齐白石

C、林风眠

29、中国的画圣是()

A、齐白石

B、吴道子

C、张大千

30、雕塑《加莱义民》的作者是()

A、莫里艾

B、罗丹

C、亨利、摩尔

最佳答案

BABCA BBAAC BACBA AABAB BBBCB ACBBB

1、画人物时,一般以(头长)为标准,量出全身有几个头长。

2、色相是指色彩的不同(相貌),在色彩中的色相以红、橙、黄、绿(青)蓝(紫)。

3、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在色彩中,明度最高的是(白),最低的是(黑)。所以颜色的明度,加入(白)就提高,加入(黑)就减低。

4、纯度是指色彩没一色相的(饱和)程度,其中纯度最高的颜色有(红)(黄)(蓝)三原色。

5、明度、纯度、色相被称为色彩的(三要素)

6、画中国画的基本工具材料有(笔)(墨)(纸)(砚)即“文房四宝”。

7、文学作品中的(诗)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同时本身也是一幅美术作品。

8、(春)给我们带来了温暖,也是古今中外艺术家表现最多的题材。

最新岭南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1 2 教材简析: 3 本册美术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重4 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体现人文关怀,5 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教材共设12课,其中包含有单元课和单位课,教师可6 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调整课时。 目的要求: 7 8 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9 2、注重学习内容的知识综合,利用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知识综合, 使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得到加强。 10 11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相互合作的工作作风和对民间传12 统艺术的热爱。 13 教学重难点: 14 1、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健康。 15 2、注重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16 学生素质分析: 17 五年级学生生源比较复杂。从上学期了解的情况来看,同学们兴趣广18 泛,热爱大自然及生活中的景物。课中能认真观察、思考问题,积极参与教19 学中的各个环节。在本学期的美术教学中,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家共同进步。 20 21 教学措施:

1、课前钻研湘版美术教材,认真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22 23 2、充分利用教材中有意味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倡以情24 导入,注重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5 3、注重多元性、开放性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热26 情。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第1课: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43 教学目的: 44 1.感知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 45 2.在欣赏评述中,充分感受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丰富情感及历史再46 现。 47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品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48 感受艺术品的情感力量。 49 教学要点: 50 1.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51 地理解作品的内海。 52 2.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海(历史、文化、艺术、手法)与学生的生53 活阅历及审美经验的差距。 54 教学过程: 55 一.教师活动

岭南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教材简析: 本册美术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教材共设12课,其中包含有单元课和单位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调整课时。 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注重学习内容的知识综合,利用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知识综合,使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得到加强。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相互合作的工作作风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健康。 2、注重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学生素质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43人,学生生源比较复杂。从上学期了解的情况来看,同学们兴趣广泛,热爱大自然及生活中的景物。课中能认真观察、思考问题,积极参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在本学期的美术教学中,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家共同进步。 教学措施:

1、课前钻研湘版美术教材,认真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2、充分利用教材中有意味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倡以情导入,注重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3、注重多元性、开放性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热情。 第1课: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教学目的: 1.感知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 2.在欣赏评述中,充分感受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丰富情感。历史再现。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品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感受艺 术品的情感力量。 教学要点: 1.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2.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涵(历史、文化、艺术、手法)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及 审美经验的差距。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感知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 2.在欣赏评述中,充分感受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丰富情感及历史再现。

岭南版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

岭南版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 学年度第一学期备课本科组美术班级五 年级任课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阳光下的世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阳光下的世界的感受;能观察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段阳光照射下的变化或画一幅表现阳光的作品。 2、通过观察、比较感受画家对阳光下多彩世界的赞美;通过视、听、讨论体验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3、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欣赏画家对艺术的追求。教学重难点重点:从名家的作品中感受阳光给世间万物所带来的迷人色彩。难点: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课前准备CAI多媒体光盘教学流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程说一说、议一议: 清晨、正午、夕阳、日落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感受阳光不仅孕育着生命,也给世界带来了温暖和亮丽的色彩。课堂发展 1、欣赏探密一莫奈为什么长期迷恋于阳光与色彩的表现?看一看:清晨、正午、夕阳、日落雪景时的麦草堆的色彩有什么不同?色调变化如何?议一议:莫奈为什么要表现不同时段的麦草堆?

2、欣赏评述你欣赏莫奈的作品吗?听一听:一些对莫奈作品所作的评论、莫奈的生平及艺术地位。想一想:你对莫奈作品的有何感受?你欣赏他吗?议一议:为什么欣赏或不欣赏?让学生从色彩的冷暖、色调的变化去分析作品给人的视觉感受。对大自然的色彩、光与影产生千变万化效果的研究。教学流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发展说一说: 你对莫奈作品《麦草堆》系列作品的欣赏小评论。 3、欣赏探密二中国画技法任何表现阳光?看一看:作者用什么方法表现阳光下沐浴的三个游泳者?想一想:作者为什么选择较难表现阳光的中国画技法?说一说:你对作者大胆创新的做法联想到什么? 4、拓展欣赏阳光下的世界,真美!看一看:课外收集的阳光下的世界(绘画作品、摄影作品等)说一说:充满活力的阳光,不仅孕育着生命,也给世界带来温暖和亮丽的景色,你在生活中对阳光的感受如何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上分析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审美能力。艺术创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临摹、变化创作。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课堂评价引导学生从光、色、影等各方面进行评述。 鼓励自信进行学生自评、他评。德育(环境教育)渗透内容通过学习感受阳光不仅孕育着生命,也给世界带来温暖和亮丽的景色,、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板书设计阳光下的世界光、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感受学生作品: 有平面装饰、立体装饰,单独或综合地运用了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纯度推移等原理和手法。 四、表现自己设计作品,运用色彩推移的方法设计。 五、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作品,评出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重复与渐变》学习目标: 1、掌握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 2、运用重复与渐变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 学习要点: 重点:运用城府于渐变的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加深对上述构成原理的理解。 难点: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及较精确的徒手绘制的表现能力。 课前准备:有关重复、渐变的实物和图片,手提袋、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大自然造物鬼斧神工,物象千奇百怪,生活中的物象常常会呈现出有趣的排列现象。人们受到大自然的启迪,也会把这种现象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斑马:

斑马身上的线状条纹反复出现(重复)与从疏到密排列(渐变),表达了由节律的美感。 圆的渐变: 感受凹凸变化的“圆”世界,原点的大小、形状、间隔变化,产生了体积感、空间感和光影感。 感受生活中的装饰设计: 由小贝壳按现行、字形排列的花边,使重复构成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后提袋、包装和上的团,是由平行四边形(其中有两个圆角)重复排列形成的。 二、共同学习美术知识,表现: 出示图片和概念,小组学习,交流学习心得。 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骨格与基本形具有重复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重复构成。在这种构成中,组成骨格的水平线和垂直线都必须是相等比例的重复组成,骨格线可以有方向和阔窄等变动,但亦必须是等比例的重复。对基本形的要求,可以在骨格内重复排列,也可有方向、位置的变动,填色时还可以“正”、“负”互换,但基本形超出骨格的部分必须切除。 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重复是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

岭南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xx 美术第九册教案 一、认识中国画 教学目的: 1、认识了解写意中国画的艺术特色,感受独特的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的独特技法,人文精神。 2、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 3、认识中国画用具,学习写意国画简单的笔法、墨法。 教学重点: 认识感受写意国画的艺术特色,认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笔法、墨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简单的国画笔法墨法,并可以随意画张画。 学具准备: 毛笔、XX、宣纸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写意国画,感受国画艺术特色。 1、实物投影欣赏优秀国画作品,直观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从题材、构图、笔墨色彩的运用等角度初步全面接触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 三、初步学习简单的笔墨。

1、认识国画的墨色。 2、认识国画的笔法。 四、尝试运用简单的笔墨技法随意画张画。 五、XX共同评点习练。 二、XX和辣椒仲国画) 教学目的: 1 、通过临摹,初步掌握写意画法的表现技巧,学习南瓜和辣椒的写意画法。 2 、进一步认识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习XX和辣椒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画XX 辣椒的简单笔墨技法。 学具准备: 毛笔、XX、宣纸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二、小练笔,感受笔墨特色。 三、欣赏相关画作,学生自主探究笔墨技法,并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四、大胆尝试,动手画一画。 五、xx 共同评点。

六、提高性习练。 三、XX佳果(中国画) 教学目的: 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 学习荔枝的写意画法,进一步学习国画的笔墨技法,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 学习荔枝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 掌握画荔枝的简单笔墨技法。 学具准备: 毛笔、XX、宣纸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 二、欣赏相关画作,自主探究笔墨技法,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发现。 三、大胆尝试,练习荔枝的写意画法。 四、学生自评互评,互相促进。 五、提高性练习。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岭南版五年级下册美术

第1课: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教学目的: 1.感知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 2.在欣赏评述中,充分感受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丰富情感及历史再现。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品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感受艺术品的情感力量。教学要点: 1.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海。 2.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海(历史、文化、艺术、手法)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及审美经验的差距。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感知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 2.在欣赏评述中,充分感受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丰富情感及历史再现。 教学要点: 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海。 教学过程: 一.教师活动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二.学生活动:我能行 1.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和工具画出自己喜欢的人物中情感。 2.学生讨论: 你用什么方法临摹你感兴趣作品局部,或画出深厚中人物的某种情感?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中人物的那些方面(如表情、动态、)来表现情感的?请选择合适的语汇表达你的感受。 三.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四.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选择适合的词汇表达作品中人物情感。 2.较高的要求:通过欣赏感受,能运用美术语汇个生动的语言文表述人物的情感。 3.个性探究:能临摹感兴趣的作品局部或画出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人物情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美术表现的形式美。 2.在欣赏感受中发现绘画、雕塑的形式美与创造美,在细节描绘中体验人物形象的情感表达。教学要点: 1.与美术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知识、以及声像欣赏的情景体验。 2.美术作品中的人物表情和人物动态。

最新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潘鹤

潘鹤 人物简介 潘鹤,雕塑家。广东南海人。曾从岭南派画家学国画。后在香港、澳门等地从事肖像雕塑。1949年后入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学习。历任广州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美协第二、三届理事和广东分会副主席。曾参加石雕<和平少女>得设计和制作。铜雕《开荒牛》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金质奖。有《潘鹤雕塑作品选集》、《潘鹤水彩纪游》。 人物经历 1941年随画家黄少强学画,毕业于华南人民文艺学院。曾在华南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工作。现为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及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汕头大学客座教授,曾任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全国美协常务理事。曾从岭南派画家黄少强学国画。后在香港、澳门等地从事肖像雕塑。1949年后入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学习。历任广州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美协第二、三届理事和广东分会副主席。曾参加石雕《和平少女》得设计和制作。作品有《艰苦岁月》、《怒吼吧!中华》等,《白求恩像》(合作)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铜雕《开荒牛》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金质奖。有《潘鹤雕塑作品选集》、《潘鹤水彩纪游》。广东省政府为其建立“潘鹤雕塑园”。年青时曾被国务院人事部授予“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全国总工会授予国家级“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造型艺术终身成就奖”,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艺领军人物”称号。其艺术成就载入前苏联国家科学院、美术院编撰出版得《世界美术史》及中国出版得《中国美术史》。 参加上海城市雕塑国际研讨会,代表有英、美、德、法、意、日、俄、娜威雕塑家十二人。重作《当我长大得时候》石雕。开始创作《詹天佑纪念碑》。1979年潘鹤创作了广东省珠海市得著名地标《珠海渔女》。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五年级美术教案 第一课:《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现》 第一课时:《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学习目标: 1.感知中国美术作品种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 2.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艺术表现的形式美 学习要点: 重点: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难点: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涵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及审美经验的差距。 课前准备: 准备人物情感的图片、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千百年来,艺术家们通过无数优秀的作品表达了人类的丰富情感,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让我们先看看中国的艺术家是怎样通过美术语言来表达人物情感的。 二、欣赏活动 1.活动一:观察与思考——《流民图》

A谈谈对《流民图》的第一印象或总体印象。 B中国画独特的长卷形式与人物画技法的简要介绍。 C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场景气氛。 D画家和画家的创作动机介绍。 E对作品中人物身份、年龄、性别、衣着、道具等方面的分析。 F作品中人物造型、肢体动作、五官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G作品如何通过人物情感的表达来解释作品的主题。 2.活动二:观察与思考——《说唱俑》赏析 A作品第艺术形式与诞生年代。 B人物身份、动态分析。 C作品人物表达了什么情感?作者是通过那些造型要素来表现情感的? D用对比手法谈谈对《说唱俑》与《流民图》的不同观感。 3.活动三:体验与评价 A举例说明美术作品通过那些方面来表现情感? B用恰当词汇表达欣赏某幅人物作品的感受,如欢乐、悲伤、轻松…… C画出生活中人物某种情感的头像,或临摹他人作品。 第二课时:《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学习目标: 1.感知中国美术作品种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 2.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艺术表现的形式美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岭南版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教学目的: 1.感知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 2.在欣赏评述中,充分感受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丰富情感及历史再现。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品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感受艺术品的情感力量。 教学要点: 1.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海。 2.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海(历史、文化、艺术、手法)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及审美经验的差距。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感知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 2.在欣赏评述中,充分感受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丰富情感及历史再现。教学要点: 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海。 教学过程: 一.教师活动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二.学生活动: 1.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和工具画出自己喜欢的人物中情感。 2.学生讨论: 你用什么方法临摹你感兴趣作品局部,或画出深厚中人物的某种情感?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中人物的那些方面(如表情、动态、)来表现情感的?请选择合适的语汇表达你的感受。 三.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四.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选择适合的词汇表达作品中人物情感。 2.较高的要求:通过欣赏感受,能运用美术语汇个生动的语言文表述人物的情感。

3.个性探究:能临摹感兴趣的作品局部或画出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人物情感。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美术表现的形式美。 2.在欣赏感受中发现绘画、雕塑的形式美与创造美,在细节描绘中体验人物形象的情感表达。 教学要点: 1.与美术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知识、以及声像欣赏的情景体验。 2.美术作品中的人物表情和人物动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课本中范图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二.讲授新课 1.提问:谁说一说你欣赏课本中的插图后,你有什么的感觉? 2.欣赏《流民图》 3.提问:你从人物的表情中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画面给你什么感觉?(悲伤、愤怒、饥饿、无奈和反抗等)画面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4.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中人物的那些方面(如表情、动态、)来表现情感的?请选择合适的语汇表达你的感受。 5.了解了人物不同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喜、怒、哀、乐”。三.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 1、能运用语言、文字和绘画形式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 2、要有美观的造型、律动、柔和的色彩、特别的功能人物的表情画。 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教学目的: 1. 欣赏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 2. 初步了解外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艺术美。 3.通过欣赏,充分感受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丰富情感及精神状况。 4.通过欣赏、感受,从中了解美术语言的巨大表现力和艺术是无国界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要点: 1.欣赏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主要通过人物造型、动态、表情、 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 2.人物丰富的情感在艺术作品中是如何造型表现的。 3.外国艺术作品中 的人物情感动态。 教学课时:两课时

(完整版)岭南版五年级美术复习及答案

2015-2016新桥小学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复习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 第一部分 1、在绘画中,(黑)和(白)是影响色彩明度变化的两大因素。 2、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分色彩种类的名称。 3、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显的差别时,它们的相互关系就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 4、雕塑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形式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雕塑可分为(圆雕)和(浮雕)。 5、中国山水画(近)景、(中)景、(远)景,近山和远山有(浓淡)的区别,也有(干湿)的区别,还有(繁简)的区别。你知道的山水画家(范宽)、(李成)。 6、优秀的造型设计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商代的(大禾人面铜方鼎)铸有人脸,新石器的彩陶瓶口上塑有人脸,它们是古老艺术的瑰宝。 7、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成功的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画中的山顶天立地,雄伟壮观,下面的商人显得很小。 8、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形)指的是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肖像艺术重在既要表现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同时也要抓住人的外部特征。欣赏肖像艺术要特别注重形与神的(统一)。9、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10、国画也叫水墨画,是(中)国特有的画种。它主要用料是:中国画颜料、(宣纸)、(毛笔)。 11、欣赏肖像艺术要特别注意艺术家是如何把(形)与(神)二者统一起来的。 12、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13、透视现象可以理解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 14、偶戏的种类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

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 (一)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机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三)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法,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四)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概括力,能写生简单的生活物体透视现象。 2、继续传授中国画笔墨技能,学生进行彩墨画练习;欣赏中国现代中国画大师作品,培养民族自豪感。 3、学习浅显的手工技法。 (二)难点: 1、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实物中提炼几何体的能力。 2、提高学生彩墨画的技法与概括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自己所要想要画的内容。 3、在手工中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能力。 三、教学情况分析 1、从学生学习习惯分析: 该年级段学生表达力强,有自己的独到的想法,生活习惯上比较讲究自我能力体现,不敢落与他后,学习能动性强,上课纪律上比较活跃。 2、从教师教中分析,每一个班的优劣情况不同。 经过半年对该年级段的了解,每个班级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特色,根据情况的不同,针对性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抓美术技能技巧的基本功,多让他们看看优秀作品,多采取鼓励性评语,多发挥他们自我能力的表现,展示每一个的自我特色。 四、措施: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岭南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科组综合 班级五年级 任课教师王江涛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全册共有18课。从整体结构上看,注重知识的延续性。本册教材的各课内容彼此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和以往一样采用并列式单元式。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要根据教材的单元内容情况做一定的安排。同时本册教材进一步延续整套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从学习领域上看,强调综合性。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有专题欣赏。二.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四.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

最新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现 第1课: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感知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② 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美术表现的形式美。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评述中,充分感受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 丰富情感及历史再现。②在欣赏感受中发现绘画、雕塑的形式美与创 造美。③在细节描绘中体验人物形象的情感表达。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品德,培 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感受艺术品的情感力量。 二、教学要点: 1、重点: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 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海。 2、难点: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海(历史、文化、艺术、手法)与学生 的生活阅历及审美经验的差距。 3、兴趣点:与美术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知识、以及声像欣赏的情 景体验。 4、观察点:美术作品中的人物表情和人物动态。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一课时、 2、让学生收集有关美术作品中的人物表情和人物动态的作品资 料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2课: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欣赏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② 初步了解外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艺术美。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通过欣赏,充分感受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丰富 情感及精神状况。②在欣赏感受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感受,从中了解美术语言的巨大表 现力和艺术是无国界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要点: 1、重点:欣赏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主要通过人物造型、动态、 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 2、难点: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海(历史、文化、艺术、手法)与学生的 生活阅历及审美经验的差距。 3、兴趣点:人物丰富的情感在艺术作品中是如何造型表现的。 4、观察点:外国艺术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动态。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一课时、 2、让学生从网络收集有关外国美术作品中的人物表情和人物动 态的作品资料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岭南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岭南版五年级下册《美 术》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教材简析: 本册美术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教材共设12课,其中包含有单元课和单位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调整课时。 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注重学习内容的知识综合,利用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知识综合,使 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得到加强。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相互合作的工作作风和对民间传统艺 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健康。 2、注重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学生素质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43人,学生生源比较复杂。从上学期了解的情况来看,同学们兴趣广泛,热爱大自然及生活中的景物。课中能认真观察、思考问题,积极参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在本学期的美术教学中,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家共同进步。 教学措施: 1、课前钻研湘版美术教材,认真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2、充分利用教材中有意味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倡以情导 入,注重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3、注重多元性、开放性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热情。 第1课: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教学目的: 1.感知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 2.在欣赏评述中,充分感受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丰富情感。历史再现。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品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感受艺 术品的情感力量。 教学要点: 1.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理 解作品的内涵。 2.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涵(历史、文化、艺术、手法)与学生的生活阅历 及审美经验的差距。 教学课时:2课时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教案

岭南版小学第九册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画家笔下的生命赞歌 第1课阳光下的世界 一、教学目标 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阳光下的世界的感受;能观察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段阳光照射下的变化或画一幅表现阳光的作品。 二、教学重点: 从名家的作品中感受阳光给世间万物所带来的迷人色彩。 三、教学难点: 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兴趣点: ①与同学一起欣赏讨论、评述、交流、创作等学习活动。 ②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通过欣赏各种阳光下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到阳光孕育着生命,也给世界带来了温暖和亮丽的景色。用画笔表现阳光下多彩的世界,是画家终身追求的目标。引导学生去探讨一些艺术家们在这方面做出的成绩和贡献。 2、欣赏探密一——莫奈为什么长期迷恋于阳光与色彩的表现 看一看:清晨、正午、夕阳、日落雪景时的麦草堆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色调变化如何(让学生从色彩的冷暖、色调的变化去分析作品给人的视觉感受) 议一议:莫奈为什么要表现不同时段的麦草堆(对大自然的色彩、光与影产生千变万化的迷人效果的研究, 2、欣赏评述——你欣赏莫奈的作品吗 听一听:一些评论家对莫奈作品所作的评论,介绍莫奈的生平和艺术地位。 想一想:你对莫奈作品有何感受你欣赏他吗 议一议:为什么欣赏或不欣赏 说一说:你对莫奈作品《麦草堆》系列作品的欣赏小评论。能从构图、色彩上分析作品的成功之处,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3、欣赏探密二——中国画技法如何表现阳光 看一看:作者用什么方法表现阳光下沐浴的三个游泳者(淡墨、淡色块与空白交错的方法)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选择较难表现阳光的中国画技法(作者是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发现的结果,敢于创新的精神鼓励着他。) 说一说:你对作者大胆创新的做法联想到什么重在启发学生如何善于学习作者对传统艺术的创新追求,对困难不示弱的精神。 4、拓展欣赏——阳光下的世界,真美! 看一看:课外收集的阳光下的世界(绘画作品、摄影作品等) 说一说:充满活力的阳光,不仅孕育着生命,也给世界带来温暖和亮丽的景色,你在生活中对阳光的感受如何

岭南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岭南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材简析: 本册美术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重视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 注学生健康成长。教材共设12课,其中包含有单元课和单位课,教师可以根据 实际情况灵活把握,调整课时。 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注重学习内容的知识综合,利用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知识综合, 使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得到加强。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相互合作的工作作风和对民间传统 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健康。 2;注重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学生素质分析: 五年级学生生源比较复杂。从上学期了解的情况来看,同学们兴趣广泛,热爱大自然及生活中的景物。课中能认真观察;思考问题,积极参与教学 中的各个环节。在本学期的美术教学中,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家 共同进步。 教学措施: 1;课前钻研湘版美术教材,认真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2;充分利用教材中有意味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倡以情导入,注重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3;注重多元性;开放性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热情。

五年级美术教学进度安排表 单元课题课时周次第一单元 1;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11 2;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12 第二单元3;浩气长存13 4;烽火岁月14 5;和平年代15 6;做个胸卡送老人16 第三单元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17 8;不同物象的表面特征18 9;用线条;色彩画感觉19第四单元 10;变幻的色彩110 11;重复与渐变111 12;线材与面材的立体造型112 第五单元13;生动的纸造型113 14;别致的灯饰114 15;博古架115 16;我为奥运做贡献116

岭南版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科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十册美术教案 1、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感知中国美术作品种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 2. 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艺术表现的形式美 重点、难点: 1.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2.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涵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及审美经验的差距。 课前准备: 准备人物情感的图片、美术作品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千百年来,艺术家们通过无数优秀的作品表达了人类的丰富情感,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让我们先看看中国的艺术家是怎样通过美术语言来表达人物情感的。 二、欣赏活动 1. 活动一:观察与思考——《流民图》 A.谈谈对《流民图》的第一印象或总体印象。 B .中国画独特的长卷形式与人物画技法的简要介绍。 C.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场景气氛。 D.画家和画家的创作动机介绍。 E.对作品中人物身份、年龄、性别、衣着、道具等方面的分析。 F.作品中人物造型、肢体动作、五官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G.作品如何通过人物情感的表达来解释作品的主题。 2. 活动二:观察与思考——《说唱俑》赏析 A.作品第艺术形式与诞生年代。 B.人物身份、动态分析。 C.作品人物表达了什么情感?作者是通过那些造型要素来表现情感的? D.用对比手法谈谈对《说唱俑》与《流民图》的不同观感。 3. 活动三:体验与评价

A.举例说明美术作品通过那些方面来表现情感? B.用恰当词汇表达欣赏某幅人物作品的感受,如欢乐、悲伤、轻松…… C.画出生活中人物某种情感的头像,或临摹他人作品。 三、板书设计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流民图》 《说唱俑》 课后反思: 2、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教学目标: 1. 欣赏感受外国美术作品中的任务造型及情感表现; 2. 初步了解外国美术作品的性观历史知识及艺术美。 教学重点、难点: 从欣赏中了解外国美术作品的情感表现,主要通过人物造型、动态、表情,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人物丰富的情感在艺术作品中是如何造型表现的。 课前准备: 相关的挂图、作品图片、笔、纸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外国美术作品,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外国人的情感世界。 二、欣赏活动 1. 活动一:欣赏与思考——《萨布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 你观察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手执鹅毛笔的人士画面的视觉中心,他神情专注,突出了写信的主题。周围的人各具情态,有的冷静,有的蔑视,有的微笑,由的捧腹,有的忘形……把各种人物的情感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 细节观赏启示1:明亮的眼神,思考的表情,可看出他冷静的神情、睿智的头脑。 细节观赏启示2:双手捧腹,仰头眯眼,是典型的开怀大笑神情。 2. 活动二:欣赏与思考——《加莱义民》罗丹雕塑群 你观察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外国雕塑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中间的长者,步履沉重,低头沉思,露出坚强不屈的神情。右一中年男子,挺胸而立,神情悲愤,毫不畏惧。左一举手的义民,仿佛在谴责上帝未能主持正义而愤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五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中山小学曾小妃 一.教材分析 全册共有18课。从整体结构上看,注重知识的延续性。本册教材的各课内容彼此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和以往一样采用并列式单元式。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要根据教材的单元内容情况做一定的安排。同时本册教材进一步延续整套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从学习领域上看,强调综合性。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有专题欣赏。 二.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岭南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变幻的色彩》教案

《变幻的色彩》教案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色彩推移的三种方式。 2.应用色彩推移的设计手法去装饰常见的器皿或包装盒。 教学重点: 运用色彩推移方式,装饰一件常见的器皿或一个包装盒。 教学难点: 有规律地排列色彩,根据不同的装饰对象选用不同的色彩推移方法去设计。课前准备: 有关色彩退役的十五和图片,纸杯或包装盒、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图片,画面上出现了哪些景物? 2、找出其中任一景物或物体,说说画家用的是什么色彩来表现的?有何规律? 3、画家巧妙地运用色彩退役的方法,描述了怎样的一个世界? 4、你从画中学到了什么? 二、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 色彩的意义 红:热情、艳丽、兴奋、喜庆、高贵、奋进、血液、注目、火焰、恐怖 橙:光明、温暖、愉快、激烈、活跃、甜美阳光、食欲、妒嫉、疑惑 黄:明朗、希望、贵重、愉悦、黄金、收获华丽、富丽、警惕、猜疑 绿:活力、舒适、和平、新鲜、青春、温和、和平、春天、无知、平凡 青:清泉、凉爽、安宁、秀气、高洁、沉静、清淡、轻柔、淡漠、酸涩 蓝:冷静、深远、透明、开朗、理智、天空、海洋、智慧、严厉、凄凉 紫:高贵、庄严、神秘、豪华、思念、温柔、女性、朝霞、忏悔、悲哀 白:纯洁、洁净、明朗、透明、纯真、简洁、白银、清爽、投降、失败

灰:阴天、烟雾、随便、沉着、平易、暧昧、抑郁、普通、消极、失望 黑:黑夜、深沉、庄重、成熟、稳定、压抑、消极、沉没、悲感、死亡 色调的意义 相同色相的颜色在变化时,可看到变淡、变灰、变深时不同效果。 亮色调:明快、纯粹、高贵、浪漫、鲜明、昂贵、光辉、华丽、新鲜、魅力 鲜色调:新鲜、艳丽、热闹、华美、活泼、外向、兴奋、热情、刺激、浪漫 深色调:奥秘、深沉、高深、理智、高尚、深邃、简朴、传统、忧郁、无聊 暗色调:坚硬、持重、刚毅、朴素、坚强、沉着、刚正、无私、消极、沉默 灰色调:稳重、质朴、老成、消极、成熟、平淡、含蓄、沉着、顺服、中庸 色彩三要素、色调 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在色彩学上也称为色彩的三要素。熟悉和掌握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 色相即指各种色彩的相貌,也是区别各种色彩的名称。如红、橙、黄、绿、蓝、紫等。 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色相由光的波长决定。一般是以色相环上的纯色为准。通常色相环有12色、20色、24色、40色等色组成。培养识别色相的能力,是准确表现色彩的关键。 2、明度 明度又称亮度、光度、深浅度。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种物体都存在着色彩的明暗状态。一般说来,色彩浅其明度就高,色彩深明度就低一些,见表5-1 服装设计中,服色的明暗差别是配色的关键。明度差别大小,在色彩学中称明度对比。 3、纯度 纯度是指颜色的纯粹程度,也称饱和度,即指不搀杂黑、白、灰的颜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纯度越高,颜色越鲜明。当一种色彩加入黑、白或其他颜色时,纯度就产生变化。加入其他色越多,纯度越低。人眼对色彩纯度的感觉能力较强。 色调 制色彩外观的重要与基本倾向。色调由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而决定。 从色相方面来分,有红色调、黄色调、绿色调、蓝色调、紫色调等。 从色彩的明度来分,有明色调、灰色调、暗色调等。把明度与色相结合起来,又有对比强烈色调、柔和色调、明快色调等。 从色彩的纯度来分,有清色调(纯色加白或加黑)、浊色调(纯色加灰)。把纯度与明度

岭南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身心都已经渐渐有了成熟的迹象,他们对美术课的兴趣依然浓厚,并且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绘画基础以及对各种材料初步可以综合运用了,在课堂上能够大胆想像创造,作品内容丰富,但比起以前想象力有所下降,画风呆板。这一时期正是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可以通过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的教学来继续吸引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也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所培养。 二、教学目标 总目标:学生以个体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论方法,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它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三、教材分析: 1、目标:能关心乡土美术文化,感受乡土人情,对民族艺术与探索世界多元化文化和科幻创作产生兴趣。能借助艺术媒体大胆地学习、表现与发展个人才艺,有热爱家园和表现科学家生活的精神。 2、重点:侧重探索美术与校园、家庭生活、科学、环境、传统文化相联系的活动能力(策划、制作、表演、展示) 3、难点:形、色、肌理、空间、装饰与自然美、作品美的描述。 四、教学方法: 1、丰富多样,灵活有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他们生动活波地学习,大胆地进行创作和发展个性。 3、教师加强示范,充分利用课件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遵循审美原则,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通过讨论、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