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题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题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题

一、直接写得数。

0.25×4= 0.32×100= 3.76÷10=

12.5×8= 0.4×0.5= 0.75×2=

二、填空

(1)10.5米=()分米 81平方分米=()平方米

11.88千克=()千克()克9.876吨=()吨()千克

(2)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它的积扩大()倍。

(3)3.34×0.02的积有()位小数。

(4)买一只圆珠笔要花2.65元,买15支这样的圆珠笔花()元。

(5)2.953保留一位小数是()。

三、解决问题

1、某地出租车收费方法如下:乘车路程不超过3千米时,收费4元(起步价);超过3千米时,超过部分按每千米1.2元加收车费。某乘客一次乘车付车费11.2元,他乘车的最大路程是多少千米?

1

一、竖式计算

0.64×18= 25.8×102= 10.23×42≈(保留一位小数)

二、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0.64×18()0.64 0.778÷1.8()1.8 0.64×18()6.4×1.8

三、填空

2

一、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5×99+3.5 8×0.5×0.125×2

二、1千克废纸可生产0.75千克再生纸,五年级一班3月份共收集废纸18.5千克,大约可制造再生纸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

一、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7×7.09+3.7×2.91 12.5×5.7×0.8

二、

1、一个排球的价格是32元,一个足球的价格比一个排球的1.3倍还多2.7元,一个足球多少元?

2、小红买单价是4.5元的钢笔,付20元钱,找回了6.5元,她买了几支钢笔?

4

一、竖式计算

4.865×8≈ (保留整数)

二、填空

1、妈妈买了4.5千克苹果和4千克香蕉,一共花了37.5元钱,每千克苹果5元,每千克香蕉多少钱?

2、甲种牛奶每箱24袋,共40.8元,乙种牛奶每箱22袋,共35.2元,这两种牛奶哪种便宜?一袋便宜多少钱?

5

6

一、判断

二、选择

7

8一、脱式计算

二、

9

10

一、脱式计算。

[8.5-(3.6+3.6)] ÷2.610.1×87 1.4×[(7.5+38.4)÷0.9]

二、解决问题。

1、两艘军舰同时从相距688.5千米的两个港口相对开出,一艘军舰每小时36千米,另一艘军舰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军舰相遇?

2、一个车间要生产2560个零件,3天生产了960个,照这样计算,剩下的零件还需要多少天?

11

一、竖式计算

10.28×0.7= 1.089÷72.6= 1.8÷0.16=(得数保留2位小数)

二、解决问题。

1、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条隧道,各从一端相向施工。甲队每天开凿4米,乙队每天开凿3.5米,21天完工,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2、一个工人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小时加工20个,12小时可以完成。现在要提前2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要多加工多少个零件?

3、大树庄小学加工厂要制做4200套教具,计划1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180套,生产这批教具实际要用多少天?

12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1 实验名称: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提出问题: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猜想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水。 实验材料:大豆种子、培养皿、布、烧杯、筷子、细线、土、纸盒、水等 实验过程: 1、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个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 种子。 2、保持1号内的种子干燥,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 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水里。 3、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 4、记录种子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的萌发的情况。 实验现象: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瓶中的种子逐渐萌发。 实验结论: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实验报告2 实验名称:渗水比赛 提出问题: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弱? 猜想假设: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好,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差。 器材试剂: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烧杯、水、渗水比赛演示器 实验过程: 1、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 水。 3、过一段时间,对三个烧杯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沙质土渗出的水最多,黏质土渗出的水最少 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实验报告3 实验名称: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提出问题: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猜想假设:豆苗在壤土中长得好 器材试剂:沙质土、黏质土、壤土、花盆、3株绿豆苗 实验过程: 把三株绿豆苗分别栽在盛有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三个花盆里,水分、光照、温度、空气等条件都相同,看哪个花盆里的豆苗长得好。 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豆苗在壤土里长得好。 实验报告4 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生长条件 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猜想假设: 植物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水。 器材试剂:黑色纸袋、线绳、8株生长情况相似的绿豆苗、水。 实验过程: 1、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而2组绿豆苗不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2、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放在阳光下,而2组绿豆苗也用黑色纸袋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课 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3、在自然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 4、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水面上的种子能萌发,而下面的种子却没有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空气】。 5、雨后种子容易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6、我国“神舟三号” 2002年4月1日成 功地返回地面。首次成功搭载并返回用于推广的植物试管苗是【葡萄】、【树莓】和【兰花】。7、 通过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气】、【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8、在自然界,种子一般在【春季】才开始萌发。9、怎样制 作种子标本盒?①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 2 选择好的,并按自己指定的标准分类。 3 利用干燥、透明的小盒或小瓶分类、分装。 4 盒内放干燥剂和防虫药。 5 收集各类种子资料制作标签,对号贴上标签。 6 说明制作日期及制作人。 第二课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1、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花生种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产量不同。这说明【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 4、由土壤的渗水能力我们可以推测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质土②壤土③沙质土】。 5、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强】;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弱】。 6、黏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强】;沙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弱】。 7、除了渗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8、沙质土:含砂粒较多,土 质松散,渗水快,保水能力差,易干旱,用手捏不成团。黏质土:含黏粒较多,土质黏重,易板结,渗水慢,吸水,保水能力强。易积水,形成内涝,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不会散开。壤土:土壤质地均匀,砂粒、黏粒所占比例大体相等,通气透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好,用手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9、黏质土【透水性差】,【透气性差】,适宜种植【芭蕉、水稻、芦苇、荷花、莲花、芦苇、金银花、榕树、杨树、柳树、苦菜花】等高大,扎根深远的树木、花卉。10、壤土【透气性好】,既【保水】,又【保肥】,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适宜种植【山茶、月季、玫瑰、茉莉、凤仙、熏衣草、美人蕉、竹芋、百合、龟背竹、百合竹、小麦、玉米】等木本、草本开花植物,以及观叶植物。11、沙质土中水肥容易流失, 但透气性好,适宜种植【仙人掌、红薯、花生、马玲薯、西瓜、虞美人】等块根茎作物。12、我们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为什么当地适合生长这些农作物?答:有花生,大豆,因 为我们这里沙质土较多,而花生、大豆属豆科植物,根部长有根瘤,沙质土壤通气良好,根瘤菌的活动旺盛,可以固定土壤中的大量氮气,使作物生长能得到更多的养分,长得更好。第三课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1、植物的小苗钻出土壤后,有些能【茁壮成长】;有些则【长得缓慢】;有些开始【长得很 好】,过了一段时间却【干枯死亡了】。2、“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水】、 【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3、多数植物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生长的要好一些。4、我们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植物怎样才能生长得更好。5、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6、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实验方法是:【将植物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植物数量相同,生长情况相似。然后想办法让实验组的植物生长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让对照组的植物生长在黑暗的地方。】7、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除了光照以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8、种子的寿命与【保存条件】有关,在【低温】、【干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 第一部分小数乘除法 知识点: 一、小数乘法。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1000…… 3. 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积的近似数:先算出积是多少,再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取近似值。 (3)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2、小数除法

(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 一个数除以小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 求商的近似值: ①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除到第一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除到第二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除到第三位小数…… ②根据具体情况用去尾法取近似值。 ③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4)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5)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6) 商的变化规律: 如果除数是小于1的小数,那么商大于被除数; 如果除数是大于1的小数,那么商小于被除数。 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商就小于1。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小数乘除法 1、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 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要用0 补足 。 注意:书写小数乘整数的竖式时,整数的个数要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2)积的近似数:先算出积是多少,再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取近似值。 (3)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小数 a × b = b × a (a + b ) × c = a × c + b × c a × ( b × c ) = ( a × c )× b (4)积的变化规律: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时,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5)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2、 小数除法 (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个位不够商1,用0占位;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 求商的近似值: ①求小数除法的商的近似值时,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②根据具体情况用“去尾法”取近似值。 ③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4)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5)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一、填空 1、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具有活力外,还必须有适宜的外界条件,一般地说,具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空气,种子可以萌发,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 2、通过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气、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3、根据土壤中的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4、通过实验发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 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由土壤的渗水能力我们可以推测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质土②壤土③沙质土。 5、在黏质土里生长较好的植物有水稻、芦苇,适合在沙质土里生长的有西瓜、大豆、花生,适合生长在壤土里的植物有小麦、玉米。 6、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有土壤、阳光、水、空气、温度、肥力。 7、通过观察我们认为根的共同特点是都有根尖、根毛,都向下生长、一般都长在地下。 8、"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水、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我们认为根有以下作用:固着,吸收输送水分和无机盐,贮藏营养物质,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功能。 10、我们大家的结论 9、根据事实分析,,植物茎的作用是: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少数植物的茎也有繁殖和储藏营养的作用。 11、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物,叫草食性动物,如牛、羊、马,有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叫肉食性动物,如狮子、老虎、豹子,而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我们称它们为杂食性动物,如猩猩、蚂蚁、鼠。 12、砖厂烧砖的土之所以选黏土,是因为黏土的颗粒小,黏性好,砖的硬度大且非常牢固。 13、豆苗适合在沙土里生长的主要原因是:沙土疏松,透气性好。 14、茎有:土豆、莲藕、姜、芋、蒜、洋葱、水仙、荸荠,属于根的有:山药、甘薯(红薯),胡萝卜。 15、葱根、小麦根、狗尾草根是须根,白菜根、油菜根、棉花根是直根。 二、判断 1、萝卜的食用部分是茎。× 2、茎是植物身体的一部分。√ 3、只要有水,种子就会萌发。× 4、种子萌发需要阳光。× 5、种子不干燥,就有可能萌发。√ 6、人和其他动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水、阳光等条件。√ 7、动物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 8、壤土的保水能力最高。× 三、问答 1、我们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为什么当地适合生长这些农作物? 答:有花生,大豆,因为我们这里沙质土较多,而花生、大豆属豆科植物,根部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生长的需要(1— 5) 1、种子萌发需要三个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空气)。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种子萌发不一定需要土壤。 2、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它们能够自 己制造养分,获得(养料)。 3、家里粮仓里储存的粮食都是植物的种子,一般不发芽,主要是因为 缺少(水)。(第一课) 4、动物按食性可以划分为(草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 5、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6、沙质土渗水能力最强。黏质土保水能力最强。 7、大部分植物适合生长在(壤土)里。 8、(豆苗)在(沙质土)中生长情况最好,因为沙质土疏松,透气性好。 9、西瓜、花生适宜在(沙质土 )中生长。 10、马铃薯,莲藕,姜都有节和芽,它们都是地下茎,不是根。甘薯,胡萝卜,白萝卜是植物的根。 11、在做根吸收水分的实验时,在瓶子内的水面上滴一层油是为了(防 止水分蒸发)。 12、茎有哪些作用? 答:大部分植物的茎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少数植物的茎具有繁殖和 储藏营养的作用。 13、植物的根有哪些作用? 答: 1、防止水土流失; 2、从土壤吸收水分供植物生长; 3、根有储藏营养的作用。 14、无意插柳柳成荫说明部分植物的茎具有(繁殖)作用。 15、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第七课) 16、仙人掌的刺,其实就是它的(叶子),退化成刺能减少(水分的蒸发)。(第八课) 17、植食性动物举例:马、羊、兔、蝴蝶 肉食性动物举例:虎、狼、狮子、鹰、鲨鱼 杂食性动物举例:老鼠、蚂蚁、狗、猫、猪、猩猩 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6—9) 1、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这种特性称为(向光性)。 2、植物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3、植物的根都是向下生长,因为植物具有向地性,向地性是因为植物 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4、冬眠时,动物的(体温 ) 下降, (血液循环 )速度减慢,每分钟的呼吸次 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减少。 5、动物防御敌害的方式: 放臭气:臭鼬、黄鼠狼 蜇刺:蜜蜂 变色:变色龙、比目鱼、雷鸟 喷射毒液:蛇、蝎、黄蜂逃跑:鹿、兔、羚羊 盔甲:乌龟、蜗牛、犰狳,穿山甲 装死:负鼠 拟态:竹节虫、尺蠖、枯叶蝶、螳螂 尖刺:豪猪、刺猬 保护色:蝗虫,甲虫 记忆巧门:臭刺变毒桃,亏死泥煎包 6、动物和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答:动物: 1 迁徙,如大雁,燕子; 2 冬眠,如蛇、青蛙、乌龟、熊; 3 加厚羽毛:如麻雀; 4 加厚皮毛、脂肪:如熊狮鹿狐狸;5、产卵过冬:螳螂,蝗虫。 植物过冬的方法: 1、掉光树叶,减少养分消耗;2、常青树分泌一层蜡质,既防寒又减少了水分蒸发。 第三单元:人与环境(10—12) 1、尼龙搭扣的发明是受(芒刺和狗毛)的启发。 2、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珍爱生命, 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 3、为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有哪些方法减少污染?(为了与大自然和 谐相处,人们做出了哪些努力?)括号里的问题答案也是下面的答案答: 进行城市绿化,家庭绿化;使用无铅汽油,步行或骑车上班;建立自然 保护区;告别一次性筷子;不吃或少吃炒烤(为什么要少吃呢?因为烧 烤的烟会污染空气嘛) 第四单元:冷和热(13—17) 1、加快热水变凉的方法(有筷子搅拌),(用扇子扇)等。 2、当屋内温度比屋外高时,开窗后窗帘会(向窗里飘)。 3、金属,陶瓷传热能力强是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传热能力 弱是热的不良导体。 4、热传递三种方式:(传导 ),(对流 ), (辐射 ) 5、手捂热水袋取暖——传导传热 火上的锅烧热了——传导传热 暖气使屋内空气变热——对流传热 锅里的水热了,馒头蒸熟了——对流传热 水被太阳晒热——辐射传热 6、人们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 低,以(摄氏度)或(华氏度)作为单位。 7、沸腾的水的温度是(100℃),结冰水的温度是(0℃)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7℃),成熟鸡的温度是(41.5℃) 8、用手不能精确感知物体的温度,只能用温度计才能测出精确的温度。 9、焖烧锅外锅是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制成的,焖烧锅的外锅材料是 热的不良导体。 10、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在同一物体中,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11、饭锅的锅把用塑料或木头制作,是为了端锅时不烫手,不只是为了 美观耐用。

【良心出品】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重点 第一部分方向与路线 一、判断物体方向口诀: 1.找准观测点。例子:A在B是什么方向,以B为观测点。 2.判断方向,一般从南或北说起。 3.找角度,角的一条边在南或北。 二、描述路线要注意:方向和距离。 第二部分小数乘除法 一、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1/1000。小数点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二、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三、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一个数除以小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求商的近似值: ①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除到第一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除到第二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除到第三位小数…… ②根据具体情况用去尾法或进一法取近似值。 4、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例4.3232……或4.32 6.商的变化规律: 如果除数是小于1的小数,那么商大于被除数; 如果除数是大于1的小数,那么商小于被除数。 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商就小于1。 四、解决问题 1.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2.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3.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总结(自己总结)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一.实验名称: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P3) 实验目的:验证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量的水 实验材料:菜豆或黄豆10—12粒,玻璃小瓶或培养皿两个 实验过程: 1、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个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种子。 2、保持1号内的种子干燥,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水里。 3、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 4、记录种子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的萌发的情况。 实验现象: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瓶中的种子萌发了。 实验结论: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三.实验:渗水比赛(P5)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发现不同土壤渗水能力的大小 实验材料:三个相同的塑料瓶,纱布,橡皮筋,沙质土壤土黏质土,水,三只烧杯,支架实验过程: 1、取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纱布蒙住瓶口,扎好,倒立在支架支架上,在瓶口下面各放一只同样大小的烧杯。 2、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过一段时间,对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沙质土渗出的水最多,黏质土渗出的水最少 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实验名称七: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P9 猜想假设:多数植物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生长的较好 实验材料:黑色纸袋、线绳、8株生长情况相似的绿豆苗、水。 实验过程: 1、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而2组绿豆苗不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在实验中第2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结论:多数植物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 四.实验:研究根的作用(P14) 实验目的:研究根的作用 实验材料:透明的玻璃瓶,水,一株完整的植物,植物油。 实验过程: 1、把一株完整植物的根浸在盛水的小瓶里,并在水面上滴一层植物油。 2、用彩笔在水面处做一个标记。 3、把实验装置放到向阳处。 4、过一段时间,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瓶中的水面下降了。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小苗的诞生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指导学生如何制订较规范的实验方案,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从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开始,通过对种子的观察,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引出如何去验证假设,制订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的内容包括提出假设、选材、实验方法、实验结果预测、实验步骤、如何记录、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和结论等,因此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在教材给出的范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的制定自己的实验方案。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实验研究。 .能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通过研究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最”合理的方法。 .会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实验研究。

.能坚持把实验做完。 三、科学知识目标 根据实验结果,说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找出在生活和生产中通过控制外界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若干个实例。 .能举若干个实例说明人们对种子萌发的研究和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如何制定较规范的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各种各样的植物种子。 课时建议: 课时。 课时 教学过程: 导 .谈话提问: 教师:同学们,我们大家都来自农村,相信大家一定都见过种子。那么,种子有什么用呢?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追问:种子怎样长成一棵新的植物?关于种子萌发 你有什么问题? .讲述:种子发芽又叫种子萌发。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新课教学 ◆活动: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 .指导学生推想种子萌发的条 讲述:大家想一想,我们家里、粮仓里储存的种子一般不会发芽,只有把它们种在地里或进行培育才能发芽,可见种子发芽需要一定条件。 讨论:根据你的经验说一说,种子萌发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教师小结:根据同学们的意见,种子萌发可能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等条件。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种子萌发与什么条件有关系——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研究种子萌发与水是否有关系 ①讲述:下面,我们先来研究种子萌发与水有没有关系。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实验呢? ②分组讨论。 ③汇报讨论结果。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1.1 用角度描述物体的方向1.小芳在小丽的()偏()()° 小丽在小芳的()偏()()° 2.巡洋舰在雷达站的()()。 潜水艇在雷达站的()()。 护卫舰在雷达站的()()。 3.选择合适的答案。 (1) (2)

4. 邮局在亮亮家的()偏()()。学校在邮局的()偏()()。答案:1.西南 40 北东 50 2.西偏北15 北偏东60 西偏南30 3.(1)C (2) D 4.东偏北40 东偏南25

1.2 认识简单线路图 一、看图分析李红上学、放学的路线。 李红从家先向()偏()()的方向行()米到市场;再向()偏()()的方向行()米到体育馆;再向()行()米到学校。 从学校先向()行()米到()再向()偏()()的方向行()米到()再向()偏()()的方向行()米到家。 二、 邮局妇婴医院从火车站到啤酒厂该怎样走? 三、乐乐从车站去游乐园,先向()偏()到电影院,再向()偏()到游乐园。

答案 一、南东60°125 东18°200 体育馆西南18°200 市场西北30°125 二、从火车站向南到妇婴医院,再向西到邮局,再向北到商场,再向西到啤酒厂 三、东南东南

2.1 小数点位置变化(一) 一、填一填。 1、把3.67扩大10倍是( ),扩大100倍是( ),扩大1000倍是()。 2、()扩大10倍是86,4.08扩大( )倍是408。 3、0.91米=( )厘米0.03平方米=( )平方分米 6.24升=( )升( )毫升=( )毫升 2.078千米=( )米0.65吨=( )千克 8.22米=( )米( )厘米 4、0.365×( )=36.5 2.058×( )=20.58 5.6×( )=5600 0.032×( )=3.2 二、直接写出得数。 3.74×10= 7.2×100= 0.005×1000= 0.2×10= 10×0.6= 100×0.18= 1000×2.1= 1000×0.7= 三、地球上重1千克的物体,到月球上大约重0.16千克。地球上重10千克、100千克、1000千克的物体,到月球上大约各重多少千克?

小学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

第二单元 一、填空 1、植物具有三个特性,分别是、、。 2、一般情况下,植物的根总是向生长,茎向生长。 3、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的原因是。 4、养鱼者在夏季充分利用昆虫的,用灯光诱集昆虫喂鱼。 5、想鸟类一样,一些鱼类有行为,例如多种和,有些鱼平日生活在海里,到生殖季节,它们会逆着河流返回淡水中去产卵;还有些鱼类大部分时间栖居淡水,知识在生殖季节入海产卵,如。除鱼类外,能长途的还有其他动物,如、等。 6、植物虽然不能像动物一样自由移动,但也有现象。植物的、、、等可以被、、和本身传播到其他地方,甚至可以由带到其他地区,扩大植物的分布区域。 7、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冬眠使动物能够在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生存下来。冬眠时,动物的下降,减慢,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显著,和的消耗也大大减少。 8、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

9、是我国常见的观赏植物,它原产于美洲和非洲的中。 10、仙人掌的叶是,茎是,莲的叶,茎。 11、光棍树、芦荟是植物,睡莲和菱是植物。 12、骆驼被称为,背上有一个或两个小山似的,驼峰里贮存的是,约占体重的。有人把驼峰叫做。 13、骆驼遇到水源时,会尽量多饮水,并把水分贮存在里备用。 14、生活在北极的是,生活在热带沙漠的是,生活在温带森林的是。 15、有些植物受到伤害时,会分泌出物质,作为自己有效的防身武器。人们可以利用有毒植物中的,经过提炼后生产出。 二、简答 1、当冬天来临时,我们是怎样抵御严寒的? 3、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生活习性? 2、什么是鸟类的迁徙?

4、除迁移和冬眠以外,动物和植物还有哪些过冬的办法? 5、仙人掌和莲的形态是如何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的? 6、将旱生和水生植物的生活环境对调,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7、鱼的形态结构是怎样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 8、骆驼身体的哪些结构适于它在干旱的沙漠环境中生活? 10、什么是保护色和拟态? 第三单元 一、认真填空。(每空1分,共18分) 1、生活在北极附近的人们,冬天就住在用____________砌成的冰屋里。他们在___________里生火取暖,以抵抗极地的___________。通常一个人只要花________,就可以建成一座冰屋。 2、作为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人类的生存同样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

一、小苗的诞生 教学设计思想: 指导学生如何制订较规范的实验方案,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从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开始,通过对种子的观察,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引出如何去验证假设,制订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的内容包括提出假设、选材、实验方法、实验结果预测、实验步骤、如何记录、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和结论等,因此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在教材给出的范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的制定自己的实验方案。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实验研究。 2.能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3.通过研究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最”合理的方法。 4.会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实验研究。 2.能坚持把实验做完。 三、科学知识目标 根据实验结果,说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1.找出在生活和生产中通过控制外界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若干个实例。 2.能举若干个实例说明人们对种子萌发的研究和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如何制定较规范的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各种各样的植物种子。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谈话提问: 教师:同学们,我们大家都来自农村,相信大家一定都见过种子。那么,种子有什么用呢? 学生交流汇报。(繁殖新的植物) 教师追问:种子怎样长成一棵新的植物?关于种子萌发你有什么问题?(先发芽,然后慢慢长大。) 2.讲述:种子发芽又叫种子萌发。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活动: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看图填空。 1.旺角花园在三井小学的( )偏( )( )°。 2.金城花苑在三井小学的( )偏( )( )°。 二、看图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笑笑家在红红家的正北方向。( ) 2.东东家在笑笑家的正西方向。( ) 3.红红家离邮局最近。 ( ) 4.医院在红红家的正西方向。( ) 三、看图标位置。 根据描述,把各场所的名称填在合适的括号里。 学校在车站正北方向。 邮局在车站正西方向。 商场在车站北偏东45°。 少年宫在车站北偏西72°。 医院在车站南偏西33°。 一中在车站南偏东60°。

书店在车站北偏西28°。 四、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 1.熊猫住在森林公园正北方向,小鹿住在森林公园正南方向。 2.小羊住在森林公园正东方向,小牛住在森林公园正西方向。 五、看图描述路线。 根据上面的线路图,说一说小玲去书店和回来时所走的方向和路线。 六、看图回答问题。 1路和2路公共汽车都是从火车站开出的。 1.小明从火车站去公园,应乘几路公共汽车? 2.王老师从人民路去第一中学,应乘几路公共汽车?要乘几站?

七、学校举行冬季长跑比赛,比赛路线如下图。 根据路线图描述比赛所经过的方向。 八、想一想,填一填。 1.2路车从( )开往( )。3路车从( )开往( )。 2.小明从汽车站出发到书城,应乘( )路车,乘( )站。 3.小亮从文化宫出发到游乐场,应先乘( )路车到( )站下车,再乘( )路车到游乐场。 4.从花园小区到书城怎样乘车?

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北东40 2.北西30 二、1.? 2.√3.? 4.? 三、提示:根据方向和角度找位置,标图略。 四、提示:根据方向找位置,标图略。 五、去书店:小玲从家出发向北偏西60°走到商场,再向南偏西45°走到书店。回来时方向相反。 六、1.1路公共汽车 2.2路公共汽车6站 七、学校→幸福村:北偏东80°幸福村→公园:北偏西45°公园→学校:南偏西50° 八、1.花园小区动物园汽车站供电局 2.3 3 3.2 广场 3 4.先乘2路车到广场站下车,再换乘3路车坐1站到书城下车。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冀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植物的种子在、、、条件下才能萌发。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 叫;含黏土多的叫;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三种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3、只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 叫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的叫动物。 4、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旅行”,生物学家们把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的习性称为。 5、冬眠是动物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在冬眠时,动物体温,血液循环速度,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减少。 6、大多数植物除了具有向光性外,还具有性和性。 7、人类维持生命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来源于。 8、人们通常把那些会让人感到大地、的地动现象叫做地震。 9、地质学家通常把岩石分为、、三大类,岩中常常有化石。 10、为了生存,人类必须,珍爱生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 11、生产的发展和新材料的使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

了。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是植物的根 A、藕 B、土豆 C、萝卜 D、姜 2、在下列动物中,()是草食性动物,()是肉食性动物,()是杂食性动物。 A、老鼠 B、奶牛 C、老虎 D、鸡 E、狼 F、兔子 3、下列是热的良导体() A、金属 B、塑料 C、木头 D、泡沫塑料 4、建筑工地上用的小石子,一般是用()碎制而成的。 A、大理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D、砂岩 5、夏季用棉被把冰糕盖起来,冰糕比暴露在阳光下() A、化得快 B、化得一样快 C、化得慢 6、屋内比屋外温度高,开窗后窗帘会() A、向窗外飘 B、向窗里飘 C、有时想窗里飘有时向窗外飘 7、在雪上撒一些炉灰,在阳光照射下() A、撒上灰的雪化的快 B、没撒灰的雪化的快 C、两处雪化的一样快 8、在北方下雪后,偶尔会看到白色的狐狸,这种动物的护身术是() A、逃跑 B、放臭气 C、保护色 D、用毒刺 9、冬天,暖气或炉子的热是以()的方式传递的。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10、下列颜色的吸热能力最强的是()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河北版科学教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1、小苗的诞生 一、教学目标 1、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实验研究。 2、能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3、能通过研究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合理方法。 4、能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 二、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制订较规范的实验方案。 难点:同重点。 三、课前准备 豆种、布、等配套实验材料。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开始到撰写实验方案部分。第二课时,完成交流及总结部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 (二)指导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让学生展开讨论。 2、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3、学生分小组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种子。 4、学生进行猜想。 5、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学生制订实验方案。 (2)学生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 (3)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4)归纳小结。

6、让学生提出还想研究的问题。 7、让学生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 (三)指导学生制作种子标本。 六、板书设计 1、小苗的诞生 适当的水分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当的气温 阳光 2、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一、教学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三种土壤的主要差别。 2、能正确使用实验法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从而推测出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 3、能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出某种物体适合生长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 4、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原因进行解释。 二、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探究土壤的渗水能力。 难点:观察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土土壤里的生长情况。 三、课前准备 配套实验材料、烧杯等。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活动2。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及拓展部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二)指导学生探究认识不同的土壤。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中三种土壤的照片。 2、让学生观察三种土壤,比较它们的颗粒大小、颜色和黏性。 3、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共同找出三种土壤的区别。 4、归纳小结。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科学第一单元 一、填空 1、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具有活力外,还必须有适宜的外界条件,一般地说,具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空气),种子可以萌发,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 2、通过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气、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3、根据土壤中的(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4、通过实验发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由土壤的渗水能力我们可以推测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质土②壤土③沙质土)。 5、在黏质土里生长较好的植物有(水稻、芦苇),适合在沙质土里生长的有(西瓜、大豆、花生),适合生长在壤土里的植物有(小麦、玉米)。 6、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有(土壤、阳光、水、空气、温度、肥力)。 7、通过观察我们认为根的共同特点是(都有根尖、根毛,都向下生长、一般都长在地下)。 8、"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水、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9、根据事实分析,我们认为根有以下作用:(固着,吸收输送水分和无机盐,贮藏营养物质,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功能。) 10、我们大家的结论,植物茎的作用是:(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少数植物的茎也有繁殖和储藏营养的作用)。 11、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物,叫(草食性动物),如(牛、羊、马),有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叫(肉食性动物),如(狮子、老虎、豹子),而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

物),我们称它们为(杂食性动物),如(猩猩、蚂蚁、鼠)。 12、砖厂烧砖的土之所以选黏土,是因为(黏土的颗粒小,黏性好,砖的硬度大且非常牢固。) 13、豆苗适合在沙土里生长的主要原因是:(沙土疏松,透气性好)。 14、茎有:(土豆、莲藕、姜、芋、蒜、洋葱、水仙、荸荠),属于根的有:(山药、甘薯(红薯),胡萝卜。) 15、葱根、小麦根、狗尾草根是(须根),白菜根、油菜根、棉花根是(直根)。 二、判断 1、萝卜的食用部分是茎。× 2、茎是植物身体的一部分。√ 3、只要有水,种子就会萌发。× 4、种子萌发需要阳光。× 5、种子不干燥,就有可能萌发。√ 6、人和其他动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水、阳光等条件。√ 7、动物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 8、壤土的保水能力最高。× 三、问答 1、我们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为什么当地适合生长这些农作物? 答:有花生,大豆,因为我们这里沙质土较多,而花生、大豆属豆科植物,根部长有根瘤,沙质土壤通气良好,根瘤菌的活动旺盛,可以固定土壤中的大量氮气,使作物生长能得到更多的养分,长得更好。 2、我们应当给周围的植物创造一个怎样的生活环境?采取哪些行动使植物生长得更好?答:我们可以根据植物所需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地给它创造合适的生活环境。可以给植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图形旋转90°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正东路小学王文卿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判断、操作的活动中,经历认识简单图形旋转的过程。2.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在探索图形旋转并用语言描述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圆形钟表、课件、有三角形的小方格纸、转椅。 教学方案:

教学随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承德市竹林寺小学王慧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4、5页。 教学目标: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概念

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1、描述物体的方向,一般从南或北说起。 2、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 动一位;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3、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 左移动一位;扩大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4、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 乘进率。 5、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 除以进率。 6、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 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7、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运算。 8、用竖式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 数点对齐。 9、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是一样 的。10、求小数除法的商的近似值时,一般先除 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多一位,再按照“四 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11、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 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 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 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 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 限小数。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12、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 13、小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也 要先算乘除法。 14、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14、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5、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 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16、平行四边形通过剪和拼可以拼成长方 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底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 底,拼成的长方形的高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 高,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相等。 17、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三 角形的底,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原三角 形的高。所以三角形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18、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 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原梯形 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梯形的上 底和下底的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