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缺乏工匠精神

中国缺乏工匠精神
中国缺乏工匠精神

1、中国缺乏“工匠精神”

几年前到巴西,一位华侨朋友告诉我,这里的许多商店都在卖中国货,很便宜,不过……“不过什么?”在我连连追问下,朋友有点窘迫地回答:“就是质量,似乎差一点……”“举例、举例”“譬如,圆珠笔,买一大把,不是不出水,就是漏,结果把孩子们的书包、课本、衣服都弄脏了。当地人直摇头。”朋友的话,让我脸上觉得有点发烫。

真没想到,在2016年1月4日召开的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也发出了同样的诘问。他说:“我们的钢铁产能已经过剩(库存积压到了极限),可为什么却生产不了圆珠笔的‘圆珠’?”

这是真的吗?我泱泱大国,军舰火箭卫星都造得出来,小小圆珠又算个啥?

诸位看官,您还真别不信,这小东西目前还真得全靠进口!人们要问,是什么导致了这等荒唐?怎么才能避免出现类似的咄咄怪事呢?

其实,对这些问题,李克强总理不但在问,而且也在努力予以回答。我们在他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找到答案。问题的症结不是别的,就是在今日中国之国民身上非常缺少一种叫做“工匠精神”的东西。工匠精神并不神秘。说穿了,就是精、益、求、精4个字。只要我们能把这4个字融会贯通,让精益求精成为每个生产环节和每个管理监督层面上的每个人的工作精神、劳动态度、质量意识、服务观念和职业道德,把违背精益求精的一切行为模式视为工作乃至生活上的底线和警戒线——这世界上还有13亿中国人办不到的事情吗?完全可以这样设想,目前中国在经济“换挡期”所遭遇到的种种供给侧方面的难题,都可以在“工匠精神”的孵化中得到相应的破解;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在产业转型产品转型工艺转型中所渴望的那种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质的飞跃”也不会可望而不可即。同样,有了“工匠精神”,中国消费者在大量购买国外产品中所表现出的人性化个性化需求还会迟迟得不到满足吗?

话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要让“工匠精神”在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扎下根,扎住根,却绝非易事。笔者所说的“扎根”是指使“精益求精”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内在素质。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没有长久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推进,恐难奏效。其根本原因,或者说与之抗衡的力量恰恰来自我们的历史传统,来自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生活和劳作方式,在数千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形成与固化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一种田园牧歌式、豆架瓜棚式、桑麻耕读式的松弛怡然随意,早己嵌入了我们的民族性格。老舍先生曾将这种散漫随便不认真的性格形容为“汤泡饭”。而要改变、打乱或更新这样的散漫随便,呜呼!非一日之功。

如果我们把在自然经济中形成的农业社会的生活理念视为“工匠精神”的潜在阻力;那么,在现实生活中,那种对金钱赤裸裸的膜拜与渴望的社会氛围,那种毫不掩饰不顾一切地试图迅速发财的急切心态,则会彻底瓦解“工匠精神”。浮躁的确是工匠精神的大敌,而由贪婪的欲火作背景,以投机取巧为时尚的浮躁则是一切精益求精价值观和生活原则的死敌!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要想在一切生产领域树立“工匠精神”,就必须首先以强力手段制止那些毫无道德约束和信用底线的非法牟利行为;强力制止目前依然大量存在的,手法不断翻新的制假造假活动。同时,还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让“工匠精神”得以健康生长的良好的

人文生态环境。事实上克服浮躁,并在各行各业形成严谨、认真、好学、钻研的社会风气是培育和滋养工匠精神的最佳土壤和最好的孵化器。

万物同理,如果我们把“工匠精神”再扩展开来,将其宽泛地归结为一种认真细致严谨精准的工作态度,那在今天的中国又有哪个地方、哪个行业、哪个岗位、哪个人不需要这种“工匠精神”呢?习近平主席在谈到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时,曾提出要“精准发力”。他在谈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也曾反反复复强调要“精淮扶贫”。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推而广之地联想到,实现社会组织管理协调的精准精细同样也是国家治理水平现代化的一部分。可见,不仅是在普通经济领域,即便是在国家的决策部门的决策领域,也同样需要有“工匠精神”,它的认真和一丝不苟。写到这里,想到了毛泽东的一句老话:“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word版本

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导语:实际上,加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就是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中国创造。 经济观察报尹中卿/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及时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世界工厂”,近半数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货物出口额跃居世界首位。同时也要看到,长期以来,中国产业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制造和劳动密集型装配环节,在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上处于中低端,制造业大而不强问题十分突出。 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传统优势减弱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近几年来,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一直围绕“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专题开展调研。从调研情况看,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认识还比较模糊,政策上也有许多偏颇和缺陷。例如,早在“九五”期间,政府就提出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但许多地方却把战略重点一股脑地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先进制造业,并没有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改造放到应有位置上。一些地方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简单对立起来,在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新兴产业许多优惠政策,传统行业却难以享受到。一些地方通过行政手段“腾笼换鸟”,热衷于铺新摊子,结果不仅打断原有企业供应链条,丧失传统产业优势,造成严重的就业和税收问题,而且一些新引进的所谓“高端产业”依然处在组装、加工、制造的低附加值环节,缺乏核心技术,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 实际上,加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就是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中国创造。“中国制造”是基础,“中国创造”是目标。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我们

智能制造的现状与未来

智能制造的现状与未来 杜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南京,210000) 摘要: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推动我国各领域进步,由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集于一身的智能制造技术已出现。智能制造以一种高度柔性与高度集成的方式,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人类专家实现生产制造过程。综述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现状,结合德国提出的“工业”和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论述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智能制造;工业;中国制造2025;未来发展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hao Du (Aerospace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Nanjing 210000) Abstract: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various fields in our country.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as emerged with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s a highly flexible and highly integrated way, through the computer to simulate human experts to achiev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t home and abroad is review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s discus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ndustrial " submitted by German and the "China made 2025" submitted by China. Key words: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 China made 2025; future development 引言 近年来,在工业领域与信息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工业领域主要包括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而在信息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这些变革带来了制造业的新一轮革命,特别是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度融合产物的智能制造得到了长足发展。与以往发生的工业革命相同,西方发达国家在新的一轮制造业革命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创新战略、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的新产业创造战略;欧盟的智能制造系统(IMS2O20)路线图计划、德国的“工业”计划;韩国的高级先进制造技术计划(G-7)等[1]。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1 智能制造的概念 智能制造技术[2]是指在制造工业的各个环节,以一种高度柔性与高度集成的方式,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人类专家制造的智能活动,对制造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旨在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并对人类专家的制造过程进行收集、存贮、完善、共享、继承和发展。智能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人工智能等学科相互渗透和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世界范围内的整个制造环境的集成化与自组织能力,包括智能制造处理技术、自组织加工单元、自组织机器人、智能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质量月:活动始于1978年,是在国家质量工作行政主管部门的倡导和部署下,联合国家相关部门并发动广大企业和全社会积极参与,以多种形式于每年9月份组织开展的为期一个月并旨在提高全民族质量意识和质量水平的全国范围内的质量专题活动。 今年的主题是:推动“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国。 这三个转变是指: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 三个转变的内在联系:中国创造是根本,中国质量是保证,中国品牌是归宿。 谈谈中国制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催化下,中国制造以其远低于世界同类产品的价格,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中国逐步成为了“世界工厂”。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为10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为19.8%,略高于美国的19.4%;但如果用联合国的统计数字,按2011年年初的汇率计算,中国制造业产值为2.05万亿美元,而美国制造业仅为1.78万亿美元,那么中国制造业产值高出美国就不只是0.4%,而是高达15.2%。而就在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只有美国的62%。所以,早在2010年,中国就超过美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感受“中国速度”: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75%的速度快速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600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07年的24.66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2010年又首次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仅仅过去了三年,2013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又达到了日本的两倍。中国的经济腾飞,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 这一组组令人惊叹的数字,诉说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而在这举世瞩目的成就后面,我们看见的却是... “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背后:尽管中国制造的很多产品已经占据世界总产量的很大份额,但大多数产品附加值极低。中国制造一度沦为“廉价”、“低端”的代名词。例如,美国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儿童玩具,商场的零售标价是100美元。这种玩具的设计商和经销商都是美国公司司,生产商是中国企业。最后,中国内地的生产商和外贸公司总共获得10美元,只有商品零售价的10%,而其余的90%都叫海外商人拿走了。这个现象叫做人家吃肉,我们啃骨,人家吃米,我们吃糠。 “世纪经济的奇迹”背后:各类质量安全事件频发。 食品质量:网络流传这样一则调侃的段子: 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 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 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 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 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 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 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 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 工程质量:上海、郑州、武汉到最近浙江,相继出现了“楼脆脆”事件,一栋栋竣工未交付使用的高楼却整体倒覆。 产品质量:山寨文化的兴起,假冒伪劣的泛滥。 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的建立,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简单介绍一下知识产权吧,我们通常说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其中著作权和商标权的取得,我国实行“创作主义”,即作品一经创作完成作者便享有了权利,

公需课《工匠精神与广东制造》第七章“工匠精神与职业发展”测试题答案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

考试:产业转移到产业共建:内涵、特点及其逻辑 ?试卷年份:2015年 ?题量:10题 ?答题时间:分钟 ?总分:100分 ?合格线:60分1 【单选】第一次科技革命完成后,()成为当时第一个“世界工厂” ? A. 英国 ? B. 法国 ? C. 美国 ? D. 日本

?正确答案: A 2 【单选】对产业转移的主体——“三高”行业描述有误的是() ? A. 高技术密集型 ? B. 高劳动密集型 ? C. 高附加值 ? D. 高加工度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B 3 【单选】()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 ? A. 劳动力成本 ? B. 创新活动 ? C. 社会分工 ? D. 政府主导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B 4 【多选】根据国际生产者折衷理论,企业跨国直接投资必须具备的三大优势() ? A. 所有权优势 ? B. 区位优势 ? C. 内部化优势 ? D. 外部化优势

? D ?正确答案: A B C 5 【多选】以下属于广东省财政厅出台《关于支持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的财政扶持政策》确定的未来三大目标任务的是() ? A. 引导珠三角相关企业(项目)向粤东西北转移 ? B. 引导产业链跨区域对接融合 ? C. 引导跨国企业的直接投资 ? D. 引导构建粤东西北创新型经济体系框架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A B D 6 【多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 B.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 C.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 D.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A B C D 7【判断】根据梯度转移理论,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处在高梯度上的地区向处在低梯度上的地区,逐级地传递下去()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隋笑飞华春雨周英峰 2019-4-17 14:46:37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04.17 曾经,梦想离我们如此之远。而今,梦想离我们如此之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跨越世纪的梦想,是亿万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渴望。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靠什么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将民族复兴的梦想化为现实?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响亮回答,正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更加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崇高精神是伟大事业的灵魂。追逐中国梦的奋进历程,不断孕育和凝成中国精神 那片海拔近4000米的雪域高原,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双真诚清澈的眼睛—— “你那么拼命,给谁看啊?他扭头看我,沉默了一会儿说,给老百姓看。”四川甘孜州道孚县龙灯乡原副乡长冬孜回忆说,“菊美多吉的眼睛就像家乡的鲜水河一样,清澈见底。” 让孩子有学上、农牧民有藏房住、老百姓过好日子……在道孚县瓦日乡原党委副书记、乡长菊美多吉的心中,有太多的梦想。 怀着这样的憧憬,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33岁。造福乡亲的梦想,让茫茫雪山对这个背影充满了深情的眷恋。梦想蕴含着的中国精神,让这个灵魂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一个人总是需要一些梦想、一点精神,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翻阅世界史,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历经磨难,始终深怀强国富民之梦。也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饱受侵略、欺凌和挫折,依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一百多年前,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用诗句写出了对中国未来的梦想和期望。 “在中国面临危机的时刻,中国梦一直是支撑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最灿烂的希望和最坚定的信念。”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在民族危亡中体验了痛苦和艰难,也由此形成了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近现代民族精神。 逐梦的脚步从未停歇,伟大的精神源远流长。

中国制造与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与工匠精神 摘要:中国制造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最近,国务院先后发布《中国制 造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两份纲领性文件,指引中国制造向智能化、绿色化、品质化方向发展。在这个时候,我们不仅需要时刻向前看,跟上技术、商业模式发展的步伐,还需要把心沉下来,去把握一些不那么炫目的东西,比如工匠精神。 关键词:中国制造工匠精神转型升级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和信仰。它说起来很虚,但对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小到鞋、袜、打火机,大到家电、汽车、轮船,几乎所有行业,“中国制造”在全球都广受欢迎,并且仍在不断拓展市场。但毋庸讳言,与世界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一些产品的质量、工艺和设计水平等还存在差距,一些企业习惯于走捷径、赚快钱,信奉“差不多就行”,粗制滥造、山寨抄袭并不鲜见。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应对这些挑战,我们以往谈得比较多的是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人力素质、完善产业支撑体系等,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只有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国的制造业产品才能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在世界上站稳脚跟;只有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国制造业才能适应国内消费者更加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的需求,充分占领国内市场。前不久,央视制作了“大国工匠”节目,节目报道的钳工、电焊工等师傅,看似平常,却在参与我国最尖端的大飞机、火箭等项目。这期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巨大,人们既惊叹于他们高超的技艺,也折服于他们执著的追求。这体现的就是工匠精神,其对于中国制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从雄伟的长城、故宫,到精美的陶瓷、刺绣,一代代匠人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完美的作品,还有伟大的工匠精神。今天,我们更需要倡导这种精神。只有摒弃浮躁、脚踏实地,专注耐心地提升品质、改进设计、完善细节,中国制造才能更加自信地傲立于世界。 “华丽的中国时代正在展开”,这是韩国《超级中国》纪录片开篇的第一句话。诚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不仅经济上突飞猛进,综合国力也有大幅度的提升: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高居世界第一,10万亿美元的GDP总额位列世界第二,2014年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将近30%的贡献; APEC会议在北京的召开场面盛大,达沃斯论坛更像是中国的主战场,仿佛中国又回到了鼎盛的大唐、辉煌的大清。天安门阅兵彰显“超级中国”实力,航空母舰的成功出海,更像是我泱泱大国再度崛起的强大信号。

论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论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凝结着民族的理想信念,是民族理想信念的历史映照和时代强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蕴含着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生生不息的民族理想信念。而畅想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精神的弘扬。 曾经,梦想离我们如此之远。而今,梦想离我们如此之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跨越世纪的梦想,是亿万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渴望。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靠什么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将民族复兴的梦想化为现实?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响亮回答,正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更加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崇高精神是伟大事业的灵魂。追逐中国梦的奋进历程,不断孕育和凝成中国精神。 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古代精神,使中国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分量。中华民族文化是在多样化的发展中逐渐统一的,在5000多年甚至更长时期多民族融合、多文化融合中,孕育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整体把握,辩证思维。 经世务实,戒奢以俭。 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中国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使中国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力量。 一百七十多年民族发展历程凝成中国近现代精神,使中国精神具有明确的民族指向和奋斗目标。中国梦既是对170多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历史中的渴望和追寻的概括,也是当下中国对自己的未来的期许;既是对中国人共同命运中凝聚的感情和力量的表达,也是对普通人个人的希望和追求的表达。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从未中断过的文明。正是这种连续性给了中国人在近现代民族危亡的时刻一种坚定的力量和信念,自己的民族不可能在危机中沉沦,也必然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中国人在19世纪中叶之后的奋起,其实正是这种精神的具体而生动的体现。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中国历史的低点,我们体验了国运的衰败和3000年没有的大变局,中国人在这种转变中体验了痛苦和艰难,也有深沉的民族悲情和苦难记忆,由此也形成了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近现代民族精神。在这一精神的鼓励下,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华民族向何处去的艰辛探索。 和一些国家所具有的殖民主义的历史完全不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没有侵略和掠夺他人,也没有扩张和占领,而是这个民族在追求自身崛起的路上也在表现出自己的“以德报怨”“和而不同”“扶弱抑强”的情怀。这些其实都是中华文化对人类的普遍价值的贡献和珍重。中国的发展其实不仅仅是这个民族本身的发展,也是中华民族期望的对人类做出贡献、参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和繁荣的努力,也会为人类的共同价值添加来自中国的资源。 30多年前,中国人正是在这样的面对自己的梦想和困难的坦诚之中开始创造我们的今天的。应该说,这30多年,和所有那些曾经流行和广泛传播的悲观失望的预言相反,中国人的努力已经让“中国梦”有了更加灿烂的前景。尽管今天的中国仍然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今天我们是在一个100多年的近现代历史中从未有过的新的平台上,我们所遇到的新的问题和挑战正是由于我们有着更为高远的梦想。

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1)

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 中国的科技在伴随着实行工业化道路中引发了一个举世瞩目的话题——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 而如今的中国制造并不等同于中国创造就拿最近较受关注的iphone手机为例。众所周知,iphone手机是由美国史蒂芬乔布斯独家创造的手机,可是,在装机等一系列流程尽是用低成本在中国组装!造成这一系列的原因是因为我国缺乏技术与创新,缺乏想象力,导致仅仅只是在说明书上印上中国制造的标签。 而出国旅游的旅客在各国纪念品商店买回来的纪念品,大多在标签上都印有“made in China”的标签,这让许多的中国旅客感到疑惑——为什么在国外的商品上竟印上国内生产标签? 如今,自主创新是我国即将面临的新挑战。然而,中小学生的应试教育仍在实行,渐渐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带着眼睛,文质彬彬的“书呆子”。虽然这次的“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要“高考大改革”,可是任然离在商品上贴上“design in China”的标签。 一个国家要成为强国,发展模式就不能一成不变,中国已经在传统制造业发展多年,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但缺乏技术与创新。我们应当认识到中国企业从代工模式中跳出是当务之急,摆脱代工模式,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是中国企业的发展之本。

只有企业拥有核心技术才能使企业具有活力和战斗力,赢得广泛市场,并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声誉。 然而,在发展中国创造的历程中,也有不少害群之马,有些企乏创新和法律意识,一味偷窃模仿别人,导致山寨和伪劣产品的盛行,这些产品既影响企业创新的发展,又影响中国产品在世界的形象。求快心切、求富心切的冲动,导致“中国制造”的形象从原来的“价廉物美”,逐渐出现与“假冒伪劣”齐名的趋势。我们不能因为贪图一时的小利而损失了做人该有的准则和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要用最真实的产品来服务社会。 思想是无法借得的。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自己的原发思想,才能使自己真正强盛起来。所以,我们因努力将“中国制造”转换为“中国创造”。

2016年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分析报告(经典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8月

目录 一、智能制造2020:装备+平台空间全面打开 4 1、解读《中国制造2025》:一、三、九、十 5 2、中德“工业40”对比:德国重技术集成,中国重模式应用7 二、机械行业:两大工程打开智能装备市场10 1、智能制造工程:看好智能工厂全流程供应商11 2、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看好细分领域智能装备龙头供应商12 3、机械行业重点企业13 (1)慈星股份13 (2)科远股份13 (3)东土科技14 (4)科大智能14 (5)瑞凌股份14 (6)佳士科技14 (7)东方精工15 三、新材料领域:3D打印、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空间广阔15

1、工业40之智能生产:政策支持3D 打印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15 2、智能制造下新材料产业规模已超万亿,进口替代和新兴材料两条主线寻找机会18 3、电改有助于新能源汽车爆发,电机产业链最受益21 四、军工领域:军民融合、航空和船舶装备是重点22 1、军民融合方面22 2、航天航空装备22 3、海工装备及高技术船舶23 五、通讯领域:信息基础设施是关键23 1、无线网络建设24 2、有线网络建设24 3、重点企业:中兴通讯、烽火通信、东土科技、网宿科技24

《中国制造2025》一个核心:智能制造,即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主题是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中心是提质增效;主线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主攻方向是推进智能制造,目标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 三步走实施路径,新增量化指标。第一个十年两大目标:打造优势产业从30 向40 升级,提升弱势产业从20 向30 过渡。从量化指标变化幅度来看,对两化融合包括宽带基础设施和工业自动化最重视,专利和绿色制造也放在重要地位。 从工业40 的角度来看,我们继续看好三类投资机会:第一类,制造业触网,从制造商转型服务供应商的模式创新先锋,继续看好机器人、上海机电、慈星股份、科远股份;第二类,智能制造国产化和重点领域投资带来的市场空间打开,重点看好东土科技;第三类,看好30 标的向40 业务的不断拓展,建议关注科大智能、佳士科技、瑞凌股份、东方精工。 作为工业制造实现工业智造的重要途径,3D 打印对设计-制造-应用环节发生变革性影响。

中国制造案例分析

“中国制造”案例分析 组长:李亚萍 组员:赵雅婷 耿丽姣 王晓芳一.什么是“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的基本内涵即“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专指采用国外技术和图纸甚至原材料,利用中国劳动力加工制造的产品。“中国制造”意味着中国有健全庞大的工业体系,有相关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但并不能说,中国有领先世界的创造研发水平和世界驰名的品牌。“中国制造”把中国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加工制造工厂,确实养活了数亿的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就业压力和社会稳定,但很难让中国的企业得到长期发展。同时,中国广大劳动者所创造的绝大部分利润被发达国家的知名企业获取。另外,“中国制造”不等于“中国创造”。直到“中国制造”的产品不再使用国外技术与品牌而是以自主技术及品牌生产的时候,中国企业才会无限的接近“中国创造”。 二.“中国制造”的背景 (1)国际因素。国际上,主要是世界制造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包括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促使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及制造业呈现出在优势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制造业专业化分工日趋全球化,传统的福特式生产方式转向柔性制造的生产方式,制造业跨国的研发、生产等组织活动都已实现国际化。而跨国公司的全球发展推动了制造业的区域集聚发展,研发、生产和营销服务区域一体化趋势明显,以区位环境、政府的支持和大学科研机构的大量存在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网络将是吸引制造企业一体化区域集聚的重要诱因。 (2)国内背景。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是中国制造的国内背景。对外开放直接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部投资,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共引进外资5675.2亿美元。促使中国从国外获取了诸多制造技术、生产线,为中国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来源;使中国学习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引入了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市场化改革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潜在的消费市场,促使了民营经济发展,使它们迅速成长为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在中国制造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化改革释放了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促进中国制造的发展。 三.“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遭到国际社会质疑,在出口占国民经济重要地位的情况下,这一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然而解决这一问题又非易事,“中国制造”目前面临着诸多困境。 1、产品附加值低,核心技术缺乏在世界制造业的产业链上,中国大多数企业只处在下游。 中国制造业的加工组装在整个产业链中的附加值较低。目前可利用的比较优势是廉价劳动力,接受的是技术或产品的转移,这决定了我们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即组装和制造。而研发或营销策略的实施是由产品转移国进行的,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大部分是一种出口加工的模式。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多停留在加工制造的初级阶段的情形下,中国制造业将处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困境中,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核心技术则仍然被发达国家所掌控。 2、品牌观念淡薄纵观中国整个制造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较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更是屈指可数。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一个历史悠久的企业,必需有“工匠精神”作为支持。这对企业经营者的启示是( C ) A.采用新技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根本 B.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适应快速变化的互联网时代最重要 C.提高劳动者素质,确保产品质量才是企业长久之道 D.扩大融资渠道,提升品牌价值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2.与“工匠精神”体现的价值观相同的中国典故是( B ) A.曾子杀猪 B.庖丁解牛 C.苏武牧羊 D.孔融让梨 3.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之所以要提倡工匠精神是因为它( B ) ①关系到技术的深度革新和行业发展的水平②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标志和重要基础 ③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④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经济劳动的效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为挖掘、延续和传承工匠精神,2015年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国工匠》栏目。该节目制片人岳群说:“我们希望通过节目,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这种“共识”( B ) A.体现了价值观决定中国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B.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5.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常见的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曾是德国人的职业常态,如今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可见(D) ①中德两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②精良的德国制造取决于严谨认真的德国文化 ③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④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文物专家用精湛的技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修复文物。工匠精神是我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内在动力,工匠精神( B ) ①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性格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物质载体 ③能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④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入政府报告。从辩证法角度看,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A ) ①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抓住主流②应适当放松对量的关注,提高对质的追求 ③强调企业创新发展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④找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满足用户消费。中国制造正在敞开一扇扇新的梦想之门。 根据材料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

2017公需课《工匠精神与广东制造》第四章

2017公需课《工匠精神与广东制造》第四章测试答案 【单项选择题】 1、目前广东已经形成了中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位于:C A.粤东; B.珠江西岸; C.珠江东岸; D.粤北; 2、弘扬工匠精神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A A.精神动力; B.政治压力; C.可有可无; D.附加要求; 3、国家要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发展,首先应当做的事是:D A.构建国家专业资格框架; B.构建国家职业资格框架; C.强化构建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体系; D.制定推动现代学徒制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 4、一些发达国家在打击购买消费假冒伪劣行为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如,某国通过了专门打击假冒伪劣的法案《龙格法》。这个国家是:A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5、现代学徒制是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职业人的法宝,其主导力量是:C A.学校主导; B.企业主导; C.国家主导; D.协会主导; 6、美国某教授认为: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隐形冠军”是市场冠军,这位教授是指:A A.赫尔曼·西蒙; B.托马斯·萨金特; C.安德鲁·施莱佛; D.詹姆斯·赫克曼; 7、用户介入产品的生产过程,企业针对每位客户的特点和偏好,一对一的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用户获得自己定制的个人属性强烈的商品或获得与其个人需求匹配的产品或服务。这种生产模式是:D A.手工生产; B.大规模生产; C.大规模定制; D.个性化性质; 8、国务院在2015年6月11日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的指导性文件。文件强调的“双创”是指:D A.大众创业; B.万众创新; C.万众创业、大众创新; D.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9、有种生产方式是在专业化协作分工和蒸汽动力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每位客户单独进行设计、单价高昂,这种生产模式是:A A.手工生产; B.大规模生产; C.大规模定制; D.自动化生产; 10、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提倡“工匠精神”的国家领导人是:A A.李克强; B.朱镕基; C.温家宝; D.李鹏; 11、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一政策文件的年份是B A.2014年; B.2015年; C.2016年; D.2017年; 12、中国梦的核心是:C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13、当前全球已经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发达国家纷纷提出战略举措以应对此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其中,提出“工业4.0”战略的国家是:D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14、企业追求和培育工匠精神的内生动力是(A)。(5分) A. 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创造 B. 保护产权,鼓励适度山寨 C. 追求经济利益,实现利益最大化 D. 保护员工利益,鼓励创新创造 【多项选择题】 1、发扬工匠精神,促进广东创造需要掌握创新性思维,包括:ABCD A.开放式创新思维; B.渐进式创新思维; C.破坏性创新思维; D.品牌创新思维;

2018年专业技术工匠精神考试答案3

1.焊工()谈到自己的工作时,曾说:“如果这段焊接需要十分钟不眨眼,那就十分钟不眨眼。”(1.5分) A.卢仁峰 B.高凤林 C.张冬伟 D.李万君 2.工匠精神的理念是()。(1.5分) A.爱岗敬业 B.勤奋踏实 C.责任心 D.精益求精 3.被称为“中国木匠鼻祖”的是()。(1.5分) A.鲁班 B.方文墨 C.李冰 D.纪昌 4.在航天工业领域,大飞机零件精度加工的钳工是()。(1.5分)

A.高凤林 B.顾景舟 C.胡双钱 D.刘清池 5.上海神舟汽车节能环保有限公司“农民工发明家”是()。(1.5分) A.张兴华 B.鲁宏勋 C.胡振球 D.朱玉伟 6.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1.5分) A.经济实力 B.人格魅力 C.一定权力 D.人脉关系 7.情绪管理最先由下面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1.5分) A.桑代克 B.丹尼尔·戈尔曼

C.亚里士多德 D.杜威 8.卡耐基在1936年出版的著作(),70年来始终被西方世界视为社交技巧的圣经之一。(1.5分) A.《沟通的艺术》 B.《人性的弱点》 C.《人性的优点》 D.《美好的人生》 9.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1.5分) A.私有关系 B.公共关系 C.社会关系 D.临时关系 10.中国第一卷绕工张国华经常说的一句话是()。(1.5分) A.有技术才有尊严啊 B.有学历才有尊严啊

C.有关系才有尊严啊 D.有职称才有尊严啊 11.焊接LNG运输船殷瓦钢内胆钢板的大国工匠是()。(1.5分) A.高凤林 B.宁允展 C.张冬伟 D.马荣 12.在2014年11月的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高凤林获得了()个创新发明项目金奖。(1.5分) A.0 B.1 C.2 D.3 13.顾秋亮被称作“顾两丝”,其中,1丝的粗细大约是()根头发丝。(1.5分)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考试题)时代光华——创新中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创新中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单选题 1:推行“第一线作主”的前提条件是:回答:正确 1. A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2. B 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 3. C 员工具有很高的自我管理能力 4. D 以上都包括 2:哈根达斯只卖冰淇淋,戴尔只卖电脑……这些企业的成功说明了企业要想在创新中取胜,应该做到: 回答:正确 1. A 让自己的产品率先进入市场 2. B 冒险前进,坚持到底 3. C 认准一个目标之后专心去做这个市场 4. D 与其他人合作 3:创意大师黄霑说,“创意就是旧有元素的重新排列和组合”。从这一点上来看,创也可以说是:回答:正确 1. A 拼图游戏 2. B 阶段再定义 3. C 改变用途 4. D 魔岛理论 4:下面哪一项是对“重新排序”这项水平位移技术的正确描述:回答:正确 1. A 把产品或服务的一项/几项要素直接拿掉 2. B 改变产品或服务的某一项/某几项要素的顺序 3. C 对某个产品或服务的某项/某几项做出逆向思考的调整 4. D 给产品增加一项因素或者几项要素,而其他要素维持不变

5:我们要重视创意,因为通过创意,可以:回答:正确 1. A 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2. B 把一个很好的讯息包装起来,让别人可以看到、理解并使用 3. C 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4. D 以上都包括 6:小张在裁纸时手边没有刀片,于是顺手拿了一张名片来替代刀片,他的这种做法从创意上来说,属于下面哪一种创意方式:回答:正确 1. A 阶段再定义 2. B 改变用途 3. C 拼图游戏 4. D 魔岛理论 7: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的区别体现在:回答:正确 1. A 红海战略在现有市场空间竞争,蓝海战略创造没有竞争的市场空间 2. B 红海战略利用现有的需求,蓝海战略创造和掌握新的需求 3. C 红海战略采取价值与成本抵换,蓝海战略打破价值—成本抵换 4. D 以上都包括 8:消费者对不同产品所付出的精力、时间、金钱的不同,所以对不同产品的关注程度也就不一样,下面哪一个概念可以用来准确的描述这一现象:回答:错误 1. A 参与度 2. B 知识度 3. C 认可度 4. D 深入度 9:我们发现,一些小公司充满了活力和创意,但是一旦发展成为大公司之后,就开始变得僵化,这个现象使下面哪一种思想的反应:回答:正确

中国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2025是不谋而合

中国制造2025与工匠精神 ——观5月3日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做客《对话》 有感 赵晓玲 2015-05-12 09:34:00 一、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5月3日晚9时55分的央视财经《对话》节目,从德国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谈起。当节目进入尾声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拿出了智能机器人模型,寓意着中航工业将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制高点。此时,对话峰回路转,提到了工匠精神,这是一个似乎属于已经终结的手工业时代的字眼。一面拿着智能机器人呼唤创意,一面缅怀工匠精神,很有意思。可惜电视媒体的深度有限,时间有限,正当就这个话题深入的时候,game over了,很遗憾! 记得几年前跟团去欧洲旅游,到了德国,很多人都去抢购双立人刀具和德国饭锅。我对厨具没什么讲究,什么刀都可以,不过以前我在成发集团时是做叶片拉刀设计的,出于好奇在网上查了一下。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的:“德国双立人公司创建于1731年……满怀卓越的创造精神,彼得·亨克斯先生将双立人标志载入了德国索林根刀具制造业名册。他的理想是:让双立人成为世界高品质的代表……从刀体至刀柄,双立人都追求尽善尽美。为制造世界一流的刀具,工序必须多达40道。保持刀刃持久锋利与人体工程学的完美结合。多年来双立人一直在研究钢材材料加工的最佳方式,最终研制出了一种专利名为‘FRIODYR’的特殊冷锻加工工艺。经其处理的刀不仅能保持刀刃特别锋利,而且抗腐蚀能力极强。” 其实中国的冶炼和铸剑技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创造了辉煌。据说战国时代的欧冶子是当时天下第一铸剑师,越王求其铸剑,欧冶子带着妻子和女婿女儿干将莫邪到处寻找,终于在湛泸山发现了能铸出好剑的铁母,能烧出上等炭的树木,清冽的山泉(淬火用得着),于是安营扎寨,历练三年,吃尽人间苦,才铸成世间第一的湛泸剑。诗曰:“斗间瞻气有双龙,人间何处问欧冶?”这是后人怀念能工巧匠,怀念一代匠人的诗句。 欧冶子的女婿女儿干将莫邪,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命运却很悲剧。写这篇文章时在网上搜了搜,据《吴越春秋》说:“干将‘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以铸铁剑。三月不成。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也就是古代十大名剑中的干将和莫邪剑。为了铸一把好剑,从原材料到冶炼到制作工艺,融入了工匠的心血、汗水、智慧,甚至生命。工匠尊重自己的职业,对精品的追求到至臻化境,痴迷的程度跟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有一拼。结果怎样呢,史书记载:“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后来干将果真被楚王杀了,他的儿子眉间尺长大后为父报仇,此是后话。 如果干将莫邪剑只是神话传说,1965年底在湖北荆州出土的越王勾践青铜剑,却是考古学家经过科学鉴定的战国名剑。这说明中国很早就有过工匠精神,崇尚工匠精神。但在当时那种制度下,工匠精神不受保护,匠人或苟活于乱世,或死于非命,手艺和生命都得不到传承。所以,制度好,才可能代代都有巧夺天工的匠人出现,生生不息,成为民族精神里的合金元素。 什么是工匠精神,见仁见智,我比较喜欢互动百科的这段话:“工匠精神(Craftsman’s spirit)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

用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

用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仰 信仰的力量,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最伟大的力量——马丁科尔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认定中国精神,就有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凝结剂和推进器,就有了超越自我、自觉自信,走向辉煌的强大动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唤着中国精神。 2013年7月日,我们前往北川汶川展开暑期实践。 5年前的5月12日,中国,汶川,一场特大地震震垮了人们的家园。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场紧张有序、争分夺秒的抗震救灾斗争迅速展开,抢险救援“分秒必争”,安置群众“百日攻坚”,恢复重建“千日奋战”,发展振兴“万米长跑”… 5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党政军民大力支援,四川干部群众感恩奋进,交出了一份“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答卷,用负重前行、坚韧奋斗实现了“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的庄严承诺。 如今,我们行走在北川、汶川、青川,当绿色重新覆盖曾破碎的高山,当宁静重新返回美丽的小城,当笑容重新回到灾区群众的脸庞,那些坚强绽放的生命的力量让人动容。看到这样的巨变,外国记者坦言:“只有亲自来到灾区,才能读懂什么叫‘奇迹’。” 五年了。 担架上的“敬礼娃娃”郎铮长高了不止一头。“可乐男孩”杨彬成了一家汽车美容店老板。那些在大地颤栗中出生的娃娃们,已经走进幼儿园,开始演练防震逃生。 各不相同的灾难境遇,一样萌发的前行力量,定格的,是眼前绽放的笑脸。回望汶川,铭记来路。这一人类抗击特大灾害、重建美好家园的恢宏篇章,见证了不屈中国的坚强砥柱、制度优势的不竭力量,彰显了“中国精神”的强大动力。 那一刻到这五年,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汶川,诠释着一个政党的庄严宣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穿越灾难,砥砺奋进,这一份信心沉甸甸。 把震后五年来的变迁放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考量,我们深信:多难兴邦。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铸就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中华民族必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 汶川灾区重建从一开始就注重整体谋划、科学统筹。用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坚持全域全程搞规划、开门开放搞规划、高起点搞规划、突出特色搞规划。 今日汶川地震灾区,已难见满目疮痍的痕迹。如新北川县城的新村落融入田园风光,新城镇焕发勃勃生机。这个“新”,不是原样复制,而是脱胎换骨。 安昌河蜿蜒流淌,永昌镇展露秀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