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物理复习试题(实验题)

2020中考物理复习试题(实验题)
2020中考物理复习试题(实验题)

2020中考物理复习试题(实验题)

2020中考物理复习试题(实验题)

一、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60.0分)

1.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铁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

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以上探究步骤中,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填字母代号)。

(2)若图中四个力之间的关系式_____成立,则可得出结论F浮=G排。

(3)以下关于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会影响探究结果的是_____。

A.溢水杯内未盛满水

B.测量空桶重力时,小桶内有少量水

C.铁块未浸没在水中

(4)铁块缓慢浸入水中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浸入深度的变化如下图,正确的

2.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

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1)该同学通过观察______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

是控制______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______。(选填字母)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

(3)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

______。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

的焦距f=cm。

(2)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_____________。

(3)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_____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

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4)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

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5)如果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

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

4.东东同学学习了电学知识以后,电源电压4.5V,并设计了如下的电学实验。

(1)探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选用的定值电阻的阻止分别是5Ω、10Ω、

15Ω、20Ω。

①按照甲图所示的电路图,把乙实物电路补充完整,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

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2020中考物理复习试题(实验题)

②闭合开关后,东东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

能是_____。

③东东排除故障后,把5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适当调节滑片的位置,电

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_____A。

④断开开关S,把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再次闭合开关后,滑片应向______

填“左”或“右”)端移动。

⑤在此实验中,为保证每个定值电阻都能使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是_____。

(2)东东同学在电源电压未知,缺少电流表的情况下,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

(R0阻值已知),来测量未知电阻R x的阻值。

①闭合S、S1,断开S2,适当调节滑片的位置,电压表示数为U1。

②闭合S、S2,断开S1,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保持不变,电压表示数为U2。

③未知电阻的阻值R x=_____(用字母表示)。

5.小泉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沿斜面从A处由静止

开始下滑,在A、B、C三处均有电子表显示时间(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小车的平均速度。请回答:

(1)本实验原理(写公式)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测得小车在AB段的运动时间t AB=______s,小车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

V AC=________m/s。

(4)在测量小车从A点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小

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5)小车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V AC,通过AB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 AB,通过BC段

的平均速度V BC,则V AC、V AB、V 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甲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1)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步骤C和______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

到的浮力F浮=______N,步骤B和______可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重力G排;比较F浮与G排,可以得到结论是______。

(2)图乙是物块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

分析图象,可得关于浮力大小的初步结论:

①物块浸没前,______,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

②物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____无关。

(3)此物块的密度是______g/cm3。

7.小明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接下来小明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验证他的猜想:

(1)实验中小明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滑动,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如果小明要探究猜想①,他应该选择______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

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越大。

(3)如图甲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020中考物理复习试题(实验题)

(4)小伟在探究猜想③时,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他

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8.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__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

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

酱油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剩下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9g,则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3)在将酱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和烧杯壁上都沾上了部分酱油,量筒壁沾上了部

分酱油导致测量的酱油的密度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烧杯璧沾上了部分酱油导致测量的酱油的密度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小明同学用烧杯、水和天平测一小石块的密度方法

如下:

①把烧杯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200g;

②将烧杯从天平上取下,轻轻放入小石块浸没于水中,待水不再溢出后擦干烧杯

外表壁称得烧杯总质量为215g;

③再将小石块取出,称得剩余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190g。

按小明的方法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g/cm3,这种方法测出的小石块密度

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或“无法判断大小关系”)。

9.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流表应_____联是电路中,试触应先用_______量程。

(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4)实验表明,在串联电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同学决定同时使用两个电流表测出A、B两处电

流,如图所示,却发现两个电流表读数不同,所以他

认为“串联电路各处电流不相等”请你分析他得出

错误结论的原因(只用说出一条)。该同学

_________________

10.小明用如图的装置探究浮力大小,步骤B至E用水进

行实验,步骤F用盐水。

(1)他在认识浮力时,用细绳绑住圆柱体后悬挂于测力计挂钩上,手向上托物体时,

测力计示数减小,将物体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也减小,说明水对物体产生了一个类似于手向上托物体的力,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类比法”)

(2)分析步骤B、C、D,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分析步骤D、

F,说明浮力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_______有关。

(3)由步骤B和________可测出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由步骤_______

和E可测出圆柱体排开水的重力G排,比较F浮与G排得出两者的关系。

(4)图G是将另一底面积为25cm2的圆柱体物块竖直缓慢浸入某液体中,得到测力

计示数F随圆柱体底面在液体中的深度h的变化关系图。分析图象可知,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液体密度为__________kg/m3。

2020中考物理复习试题(实验题)

答案和解析

1.【答案】(1)DBCA;

(2)F2?F3=F1?F4;

(3)A;

(4)D

【解析】【分析】

从实验的目的出发,根据实验要求,明确先测空小桶的重是合理安排实验顺序的关键。实验中要探究的是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围绕这一核心便可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此题的易错点在于分析图象时要注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随h的变化和浮力F浮随h的变化是不同的。

(1)对于实验的合理顺序,我们应把握住两点,一是小桶是用来接排出的水的,在接水之前必须先测出空桶的重力;二是物块要先测重力,再直接浸入水中才不会重复,依据这些分析可得出更加合理的顺序;

(2)浮力的大小等于弹簧秤空气中的示数减去液体中的示数;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根据其进行解答;

(3)根据铁块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的重力分析;

(4)在铁块缓慢浸入水中过程中,随着排开液体体积的增大,浮力是逐渐增大的,但是在铁块浸没于水中时,排开液体体积不再变化,同样浮力也不发生变化,故可以选出答案。

【解答】

(1)为了使小桶在接水之后可直接计算水的重力,应先测量空桶的重力,然后再测出铁块的重力(或先测铁块的重力再测桶的重力);将铁块浸入水中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最后测排出的水和小桶的总重,求排出的水的重力。因此,操作的合理顺序是:DBCA;(2)由题图可知,步骤B测出了铁块的重力,步骤C测出了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拉力,则物块浸在入液体时受到的浮力为F2?F3;

步骤D测出空桶的重力,步骤A测出了桶和铁块排开水的总重力,铁块排开水的重力为F1?F4;

如果F2?F3=F1?F4,即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就成立;

(3)溢杯内未盛满水,则测得排开水的重力会偏小,会影响探究结果;

小桶内有少量水,铁块排开水后,A、D两步骤的示数之差仍为排开水的重力,不影响探究结果;

铁块未浸没水中,此时浮力小,排开水的重力也小,不影响探究结果,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在铁块缓慢浸入水中的过程中,随着排开液体体积的增大,浮力也逐渐增大,由F浮= G?F

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减小;

当铁块完全浸没于水中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那么浮力也将不变。

所以从图象中我们可以看出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故答案为:(1)DBCA;(2)F2?F3=F1?F4;(3)A;(4)D。

2.【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压力;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ABD;

(3)把左侧瓶中倒出一些水后,倒立在海绵上,并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相比较。

【解析】解:(1)该同学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这是转换法的运用。

(2)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这样可以控制压力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符合题意;

C.汽车限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对路面的压强,不合题意;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故选ABD。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只改变压力的大小,故他的操作步骤是:把左侧瓶中倒出一些水后,倒立在海绵上,并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相比较。

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压力;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ABD;

(3)把左侧瓶中倒出一些水后,倒立在海绵上,并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相比较。

(1)压力作用效果用物体形变大小来反映。

(2)(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就要保证受力面积一定;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就要保证压力的大小一定。据此可总结结论并判断其应用实例。同时也可以根据控制变量法设计出新的探究方案。

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1)10.0;

(2)使像呈在光屏中央;

(3)倒立、放大;40.0cm;

(4)B;

(5)凹透镜

【解析】【分析】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主要考查了实验的探究过程及成像规律的应用。(1)图中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亮点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由此可以确定其焦距是多少;

(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3)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可以确定此时的成像情况;根据折射光路的可逆性判断透镜的移动位置;

(4)当u

(5)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距会减小,此时为使像距不变,则需用凹透镜进行发散,使像成在原来的光屏上。

【解答】

2020中考物理复习试题(实验题)

(1)由图甲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0cm?10.0cm=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cm;

(2)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3)由图乙知,当蜡烛在光具座的10.0cm处,凸透镜在25.0cm处,u=25.0cm?

10.0cm=15.0cm,则2f>u>f,所以烛焰经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 55.0cm?25.0cm=30.0cm;

根据折射中光路的可逆性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当u′=30.0cm时,即凸透镜移动至40.0cm刻度线处,在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4)由图丙可知,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此时u,则u,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透过凸透镜可观察到蜡烛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成像物体同侧,虚像光屏上没有,所以应从B处观察;

(5)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靠近凸透镜,为使像能成在光屏上,应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块适当的凹透镜对光线进行发散,像才能成在光屏上。

故答案为:(1)10.0;(2)使像呈在光屏中央;(3)倒立、放大;40.0cm;(4)B;(5)凹透镜。

4.【答案】(1)①;

②:R断路;

③:0.4A;

④:右;

⑤:6.25Ω?25Ω;

R0

(2):U1?U2

U2

【解析】【分析】

此题是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跟电阻和两端电压的关系,考查了实物连接,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注意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在写结论时,不要忘了控制的变量。

(1)①电压表与电阻并联,根据电源电压来判断电压表的量程;滑动变阻器要接一上一下,其接法要与电路图一致;

②电流表没示数,电路断路,电压表有示数,电压表与电源接通,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

③电流表用的是0~0.6A的量程.通过观察指针所指位置即可读数;

④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要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分析;

⑤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压不变,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所以每次调节滑片应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根据串分压的知识,根据I=0.4A和R= 20Ω分别计算滑动变阻器的最小阻值和最大阻值;

(2)根据开关的闭合与断开,判断电压表测量的是那部分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相等分析。

【解答】

(1)①电压表与电阻并联,因为电源由2节干电池组成,所以电压表应选择0~3V的量程;根据题目要求,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增大,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所以滑动变阻器应接左端的下接线柱和右端上接线柱,如图所示:

②闭合开关后,东东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R 断路;

③0~0.6A量程的分度值是0.02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是0.4A;

④把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电路电阻增大,电流减小,要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要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故滑片应向右端移动;

⑤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定=IR=0.4A×5Ω=2V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应为U滑=4.5V?2V=2.5V

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小;根据③可知,最大电流为I max=

0.4A时,则R min=U滑

?I max =2.5V

0.4A

=6.25Ω;

当定值电阻的阻值为20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 min=2V

20Ω

=0.1A,

则R max=U

I min

=2.5V

0.1A

=25Ω;

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大于6.25Ω小于25Ω;

(1)①闭合S、S1,断开S2,适当调节滑片的位置,电压表示数为U1,测量的是R x、R0两端的电压,即U1=U RX+U R0;

②闭合S、S2,断开S1,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保持不变,电压表示数为U2,测量的是R0两端的电压,即U2=U R0;

③R x、R0串联在电路中,电流相等,所以U1

R X+R0=U2

R0

,解得:Ux=U1?U2

U2

R0。

故答案为:(1)①

2020中考物理复习试题(实验题)

②:R断路;③:0.4A;④:右;⑤:6.25Ω?25Ω;(2):U1?U2

U2

R0。

5.【答案】(1)v=s

t

;(2)小;(3)2;0.3;(4)小;(5)v A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探究实验,难度不大。

(1)根据v=s

t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2)为了便于计时,小车运动的不能太快,所以斜面的坡度不易过大;

(3)(4)(5)根据v=s

t

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

【解答】

(1)本实验原理v=s

t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3)测得小车在AB段的运动时间t AB=2s,

小车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v AC=s AC t

AC =0.9m

3s

=0.3m/s;

(4)在测量小车从A点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量的时间偏大,所以测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

(5)v AB=s AB

t AB =0.5m

2s

=0.25m/s、v BC=s BC

t BC

=0.4m

1s

=0.4m/s,

所以v AB

故答案为:(1)v=s

t

;(2)小;(3)2;0.3;(4)小;(5)v AB

6.【答案】(1)DCAB;A;1.2;D;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大小相等;

(2)①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②浸没的深度;

(3)2.5

【解析】解:(1)该实验合理的步骤是先测出空桶的重力,再将物块挂在弹簧秤上测出物块的重力,将物体浸没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再测出小桶和水的总重;故合理的步骤为:DCAB;

由C可知物体的重力为3N,由A可知物体浸在水中时的拉力为1.8N,则F浮=G?F= 3N?1.8N=1.2N;

由D可知空桶的重力为1N,由B可知水和桶的总重为2.2N,则G排=G总?G桶=2.2N?1N=1.2N;

比较F浮与G排可得,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大小相等。

(2)①物体未浸入水中时?=0,从图乙可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G=3N.在未完全浸入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则浮力逐渐增大由图知物体浸入水中位置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3N?1.8N=1.2N;物块浸没前,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

②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一段随h的增大而不变(浸没后),故可得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它所处深度无关。

(3)由G=mg可知,物块的质量:

m=G

g =3N

10N/kg

=0.3kg;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块的体积:

V 物=V

=

F

ρ

g

= 1.2N

1.0×103kg/m3×10N/kg

=1.2×10?4m3;

物块的密度:

ρ=m

V =0.3kg

1.2×10?4m3

=2.5×103kg/m3=2.5g/cm3。

故答案为:

(1)DCAB;A;1.2;D;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大小相等;

(2)①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②浸没的深度;

(3)2.5。

(1)要先测物块的重力和空桶的重力,然后再把物块没入水中,测出物块受到的浮力,最后再测出桶和溢出水的重力;分析几步实验的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就可知道这几步是探究哪个因素对浮力的影响,并根据测力计示数计算出每步浮力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

(2)乙图中物体已全部浸入了水中,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读随h的增大F不变的一段的示数,利用称重法可计算出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一段随h的增大而不变,可总结出物体所受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3)知道物体的重力可以根据G=mg计算出物体的质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本题是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考查学生结合图象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难度较大。

7.【答案】(1)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

(2)甲、乙;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

(4)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解析】【分析】

此题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和应用,题目很典型。

(1)掌握二力平衡条件,要正确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需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3)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4)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

2020中考物理复习试题(实验题)

同,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

【解答】

(1)实验中小明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是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等于压力;

(2)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需使接触面积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所以应选择甲图和乙图;

由甲图和乙可知,在接触面积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图可知,甲图和丙图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探究的问题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4)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而小伟将木块切去一半,则在接触面积变化的同时,压力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得出错误结论。

故答案为:(1)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2)甲、乙;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4)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8.【答案】(1)零刻度线;左;

(2)33;1.1×103;

(3)偏大;不受影响;

(4)2.5;偏小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密度的测量,需要熟练掌握天平的调节与读数、量筒的读数、密度公式的运用,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密度测量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同时,测量顺序的合理安排,会减小误差,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

(1)掌握天平的使用规则即可判断;

(2)理解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即测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与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进行计算;

(3)根据密度公式,结合实验步骤分析测量物理量与实际的大小关系,据此分析答题;

(4)此种方法中,石块的体积用水的体积来替代,因此表示出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从水中取走石块时,会沾走一部分的水,这是影响水的体积的主要原因。

【解答】

(1)天平使用前要调平,先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上,已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因此要向左移动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间;

(2)天平平衡时,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示数的和,根据天平可读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1=50g+10g+2g=62g,倒出一部分酱油后剩下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29g,则量筒中酱油的质量m=m1?m2=62g?29g=33g,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故量筒内酱油的体积为V=30mL=30cm3,所以酱油的密度

(3)在将酱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沾上了部分酱油导致所测量量筒内的酱油体积比实际

可知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偏大;而在将酱油倒入量筒时烧杯璧也会沾体积小,故由ρ=m

V

上了部分酱油,但是不影响测量剩下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故不会影响测量酱油的密度;

(4)根据题意,小石块排开水的体积与小石块的体积是相同的,水的质量可通过①③两

次测量得到,故,小石块的质量为②③量次测量的质量差,即m石=215g?190g=25g,所以;当从烧杯中取出

石块时,石块会沾走一定量的水,从而使第二次称量时,水的质量变小,使质量之差变大,最终使质量测得的体积偏大,故测得的密度偏小。

故答案为:(1)零刻度线;左;(2)33;1.1×103;(3)偏大;不受影响;(4)2.5;偏小。

9.【答案】(1)断开;防止操作失误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元件

(2)串;大

(4)电流处处相等;I A=I B=I C;

(5)更换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测量

(6)电流表量程不同或使用时没调零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以及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涉及到了实验的注意事项,如连接实物时开关的状态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既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此结论的理解。

(1)在连接实物图时,为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元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电流表正确的使用是与被测原件串联;在不知电路中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对电流表量程的选择应该用试触法;

(4)分析比较串联电路三个不同位置电流表的示数可知测得的电流相等,据此得出实验结论;

(5)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应更换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测量;

(6)电流表量程不同,使用时没调零都可能造成错误读数。

【解答】

(1)为的就是防止连接实物图的过程中出现电流过大烧毁元件的现象发生,连接实物时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的状态;

(2)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流;在连接实物图的过程中,如果不知道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为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电流表要用试触的方法选择电流表的大量程;

(4)实验表明,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公式表示I A=I B=I C;

(5)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应更换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测量;

(6)电流表量程不同,使用时没调零都可能造成错误读数。

故答案为:(1)断开;防止操作失误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元件

(2)串;大

(4)电流处处相等;I A=I B=I C;

(5)更换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测量

(6)电流表量程不同或使用时没调零。

10.【答案】(1)类比法;(2)排开液体体积;密度;(3)D;A;(4)1.2;1.2×103

【解析】【分析】

此题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考查了影响浮力的因素及类比法、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同时考查了有关浮力公式的应用,在计算液体密度时确定V排相等是解决此题的

关键。

(1)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转换法等,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

(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要探究浮力和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一定;比较B、C、D;D、F实验,找出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结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复习判断;

(3)根据F浮=G?F计算出受到的浮力;根据G排=G桶和水?G桶求出G排,比较F浮与G排的大小;

2020中考物理复习试题(实验题)

(4)根据圆柱体底面在液体中的深度判断得出物体的重力和浸没时测力计的示数,根据

F 浮=G?F计算出受到的浮力;根据ρ

=

F

V

g

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解答】

(1)水对物体产生了一个类似于手向上托物体的力,这种物理研究方法是类比法;

(2)分析步骤B、C、D,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改变的同时,其排开液体体积是变化的,可得出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分析步骤D、F,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密度有关;

(3)由图B知:G=3N,由图D知: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F=1.8N,所以F浮=

G?F=3N?1.8N=1.2N;

由图A知:G桶=1N,由图E知:G桶和水=2.2N,则G排=G桶和水?G桶=2.2N?1N= 1.2N;

所以F浮=G桶和水;

(4)由图象可知:圆柱体底面在液体中的深度?=0时,测力计示数为重力的大小,所以物体重力G=3N;

当圆柱体底面在液体中的深度大于4cm,测力计示数不变为1.8N,即物体已经浸没在液体中,所以,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25cm2×4cm=100cm2=0.01m3,浮力F浮=G?F= 3N?1.8N=1.2N;

由F浮=ρ液gV排得:

ρ液=

F

V

g

= 1.2N

0.01m3×10N/kg

=1.2×103kg/m3。

故答案为:(1)类比法;(2)排开液体体积;密度;(3)D;A;(4)1.2;1.2×103.

初中物理实验题全部汇总

一、力学部分 (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 [示例]在一次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老师让同学们设计测量方案,其中小星和小王分别设计出下列方案: 方案A:(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方案B:(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总质量m1; (2)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 (3)将量筒内的牛奶倒入烧杯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用m1、m2、V表示) 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A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在方案B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牛奶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大”或“相等”或“小”). (二)测滑动磨擦力 [示例]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 (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 (三)探究浮力大小 [示例]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中考物理二轮实验题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实验题专题 一、力学 1.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 .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 .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21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1乙所示,可知小矿石的质量 m= ;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21丙所示,可知小矿石的体积V= ;由此可算得小矿石的密度ρ= kg/m 3。 2.小芳为了鉴别一金属块是用什么金属做的,做了以下实验: (a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如图26甲所示. (b )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ml 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26乙所示. 问:(1)金属块的质量m=__________g. (2)金属块的体积V=__________cm3.图26乙中金属块块所受浮力F= N.(水密 度ρ=1×103kg/m 3,g =10N/kg ) (3)金属块块的密度是____ _g/cm 3 . (4)由图27密度表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用 做的.同组的小明根据该金属块的密度与某种金属的密度相同就得出一定是这种金属做的结论.此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3.用天平、量筒和水,测一金属块的密度. (1)为了测量金属块的质量,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如图15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a .调节 ;b .调节 ; c .正确操作后天平平衡.在托盘放上金属块,再让天平重新平衡时如图16所示,金属块质量m = g . 物质名称 密度ρ/(kg·m -3) 银 10.5×103 铜 8.9×103 铁 7.9×103 铝 2.7×103 图21 图26 甲 50g 图27

中考物理电学实验题专题练习 使用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 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过程中,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以下器材: 蓄电池(6V)、电流表(0﹣,0﹣3A )、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5Ω、10Ω、15Ω各1个)、开关、滑动变阻器(,20Ω)、导线若干.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_(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 (2)小明按图甲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无示数,经检查,漏接了一根导线,如图乙,请你帮小明补接上. (3)补接后,小明先将5Ω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2V,电流表示数如图丙为 A;再将5Ω的电阻更换为10Ω电阻,为了使电压表示数仍为2V,应将滑动变阻器适当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4)当小明再换接15Ω电阻时,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都不能使电压表示数为2V,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 _____.(答出一种情况即可) (5)同组的小娟同学思考了一会,在不增减器材的条件下解决了这一问题,完成了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结论:; 电阻R/Ω 5 10 15 电流I/A (6)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利用该电路还能完成的实验有:____ _____ (答出1个实验名称即可). 2.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两节干电池、定值电阻R(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导线若干.小明在实验时连接 的电路如图1所示.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 关系”实验中: ①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 阻器滑片移至________(填 “A”或“B”)端;电路中滑 动变阻器起到保护电路元件 安全和____ _____的作用; ②闭合开关S,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约为3V,此时,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是;小明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①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起到保护电路元件安全和_________ 的作用; ②小明先将R﹦10Ω的电阻接入,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压表示数为,

2015中考物理设计实验专题汇总

2015中考物理设计实验专题汇总

2015-2005年中考设计实验专题汇总 2015年:实验桌上有带横杆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细绳,另外还有钩码一盒,质量不等的滑轮2个,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重力有关。 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解析: 1、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测出动滑轮 的重力分别为G1、G2,如图先用重力 为G1的动滑轮组装实验器材,用弹簧 测力计拉住细绳端,竖直向上匀速缓慢 拉动,使质量为m的钩码匀速上移一段距离,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用刻度尺测出绳端移动距离s和钩码移动距离h,记录G1、F1、m、s、h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2、换用另一个重力为G2的动滑轮组装实验器材,钩码质量m不变,仿照步骤①再做一次,记录G1、F1、m、s、h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将装置甲、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等串联接入电路中,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观察并记录装置甲中温度计的示数t0。 (2)闭合开关S的同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通电3min,停止计时的同时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的示数t,断开开关S。(3)用装置乙替换电路中的装置甲,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观察并记录装置乙中温度计的示数t0。仿照步骤(2),做一次实验。 (4)用装置丙替换电路中的装置乙,再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观察并记录装置丙中温度计的示数t0。仿照步骤(2),再做一次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表: I/A t0/ ℃ t/℃ Δt/ ℃ 2013年:实验桌上有符合实验要求的橡皮筋一根、弹簧测力计(量程0-5N)一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一盒、带横杆的铁架台一个、刻度尺一把、细线若干。请你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如果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与F2的方向相反,且F1大于F2,则F1与F2的合力F=F1-F2。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可画示意图辅助说明),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解析:实验步骤: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1、小华同学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下图甲的实验电路,她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如下一些实验器材:电压恒为3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阻值分别为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导线若干。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物图接完整。 (2)在连接实验电路时,小华应将开关处于_____状态。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小华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正常偏转,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 (4)故障排除后,小华先把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她直接拆下10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2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是_____V,要完成这次实验,接下来她应将变阻器滑片向_____端(选填“左”或“右”)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V。(5)当小华改用50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你认为“电压表示数无法达到实验要求的值”的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大 B.电压表量程选小了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D.滑动变阻器烧坏了 (6)小华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完成了实验。利用收集到的多组 数据,作出了如图丁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关系图像,分 析图像得出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 2、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约为8Ω。 (1)在图甲中,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较大的示数,经检查,导线连接完好,则电路故障可能是小灯泡发生了(选填“短路”或“断路”);

中考物理复习 计算公式汇总

初三物理计算公式汇总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条件公式的变形: 要熟练运用的公式: 1.密度公式: 密度相关运算中,“kg”“m3”“kg/m3”是国际单位,而“g”“cm3”“g/cm3”是另一常用单位。要注意当中的换算。记住水的密度为ρ水=1×103 kg/m3 或 1g/cm3。 1000 kg/m3 =1g/cm3 密度公式的变形: V m? =ρρm V= 对于同一物体,在知道了m、ρ、V当中的任意两个后,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2.速度公式: 速度的相关运算中,“m”“s”“m/s”是国际单位,而交通运输上常用“km”“h”“km/h”为单位。要注意当中的换算。1km=1000m 1h=3600s 1m/s=3.6km/h 记住光速 c=3×108 m/s 声速v=340m/s 速度公式的变形: t v S? =v S t= 对于同一物体,在知道了“S”“v”“t”中的任意两个后,就可以求出第三个。3.重力公式:

变形公式: g G m = m G g = 利用这几个公式,知道了质量就可以求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反之知道了所受的重力也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 4.杠杆的平衡条件: 知道其中的任意三个物理量,就可以求出第四个。有些时候,F 1、F 2或L 1、L 2也可能给出比例,这时也一样可以求出余下的那个物理量。 杠杆平衡条件公式的变形:12 2 1L L F F = 例:已知某杠杆平衡时,动力也阻力的比为3:4,若动力臂为40cm ,求阻力臂。 解:因为杠杆平衡所以:221 1L F L F = cm cm L F F L 304043 1212=?== 5.压强计算公式: (1Pa=1N/m 2 ) 在压强计算公式中,所采用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如果题目所提供的单位是其它单位,那就要先进行单位换算。常用的转换为:1m 2 =10000cm 2 1cm 2 =1×10-4m 2 压强公式的变形: S P F ?= P F S = 对于某一受力过程,知道了“P ”“F ”“S ”当中的任意两个物理量,我们就可以求出第 三个量了。 6.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2014年佛山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实验题

中考考前突击训练1---实验题 第1课时直接测量型实验 一、温度计 1.(2012年滨州)如图X4-1-1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 图X4-1-1 2.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________,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X4-1-2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图X4-1-3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 图X4-1-2图X4-1-3 二、电流表 3.如图X4-1-4所示,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 图X4-1-4 4.图X4-1-5是测量__________的仪表,它的量程为________,读数为________. 图X4-1-5 三、电压表 5.如图X4-1-6甲所示,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如图乙所示,电压表指针的读数为________V. 图X4-1-6

四、天平 6.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生活中有时也用如图X4-1-7甲所示的案秤,它们的工作原理相同.使用案秤时,应先将游码移至秤杆左端________刻度线处,此时若秤杆右端上翘,应将调零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某次测量,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kg. 图X4-1-7 7.图X4-1-8是三位同学使用天平时的情况,请你指出他们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X4-1-8 五、刻度尺 8.如图X4-1-9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mm, 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cm. 图X4-1-9 9.如图X4-1-10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图中被测物体的外直径是________mm. 图X4-1-10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大全物体的物理属性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大全物体的物理属性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物体的物理属性 (09泰安)9.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 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向右移动游码 答案:D (09四川自贡).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往右盘增加砝码 D.往右盘减少砝码 答案:C (09义乌)3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 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侧零位。这是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偏向左侧,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 向 侧调节。调节天平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逐渐添加砝码,但他最后觉得需要移动游码才能使天平再次平衡,这是移动游码的作用其实相当于 A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想右调节平衡螺母 C 、往右盘里增加砝码 D 、从右盘里减去砝码 答案:右 (或右侧) C (09江苏).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 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铜块的质量为 g . 答案:水平 右 (09福州).小明用天平和量杯测一块寿山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19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寿山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0所示,寿山石的质量为 g ,再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 3,则寿山石的密 度是 g/cm 3 。 答案:右 (09山东 临沂).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矿石的密度”实验中,赵鑫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是: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液面示数为V 1 ②把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液面示数为V 2 ③用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为m ④计算出矿石的密度 1 0 2 3 4 5g 50g 图21 图20 图19

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复习.doc

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复习 实验题在中考中分值约占25%左右。同学们可以参照《中考说明》第五页的17个实验逐个复习。本讲义列举了一些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 一、平面镜成像实验 1、图表示小明和小丽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结果表明点燃的蜡烛所在位置A点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B点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且A点与B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__蜡烛这一侧观察(选填“A”或“B”)。在得到像的位置后,应该用__________分别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二、凸透镜成像实验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 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放好仪器、点燃蜡烛后,调整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cm,试问: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由 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 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制 成。 三、观察水的沸腾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两个错误之处: (2)实验过程中主要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

中考物理常考公式汇总复习过程

中考物理常考公式汇 总

四、安徽中考近6年常考公式汇总(涉及单位换 算) 1.速度公式(必考) v =s t ????? ? ?????????s 单位是m t 单位是s v 单位是m/s ? ????????? s 单位是km t 单位是h v 单位是km/h 注:应根据速度的单位对路程、时间进行单位换算. 单位换算:路程:1 km =103 m ,1 cm =0.01 m 时间:1 h =60 min ,1 min =60 s ,1 h =3 600 s 速度:1 m/s =3.6 km/h 2.密度公式(6年4考) ρ=m V ???????????????m 单位是kg V 单位是m 3 ρ单位是kg/m 3?????????? m 单位是g V 单位是cm 3 ρ单位是g/cm 3 注:应根据密度的单位对质量、体积进行单位换算. 单位换算:质量:1 t =103 kg ,1 kg =103 g 体积:1 L =10-3 m 3,1 mL =1 cm 3=10- 6 m 3 密度:1 g/cm 3=1×103 kg/m 3 3.重力公式(6年3考) G =mg ??????????m 单位必是kg g 为常量,单位是N/kg G 单位是N

p =F S ?????? ????F 单位是N S 单位必是m 2 p 单位是Pa 注:①物体在水平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 =G . ②受力面积是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的面积,单位必须是m 2. 单位换算:1 cm 2=10- 4 m 2 5.液体压强公式(每年必考) p =ρ液gh ?????? ????ρ液单位必是kg/m 3g 单位是N/kg h 单位必是m p 单位是Pa 注:h 是液面到该点竖直方向的距离.

2017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及答案(完整)

2017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训练 一、中考物理实验题型及解法分析: 1、测量型实验题 这种实验主要包括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如测密度,测电阻,测电功率) 2、探究型实验题 这种实验一般是要求通过实验得出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或某些物理规律。 常用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方法。 3、开放型实验题 有许多物理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做,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验仪器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物理实验具有开放性。 4、设计型实验题 设计型实验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题大部分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还有就是贴近生产、生活,常把日用品作为实验仪器来验证物理规律,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与运用能力。 二、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1.控制变量法:规律:被探究的因素不同,其它因素在要控制相同。 2. 转换法:对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不好直接认识它,根据它们表现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来间接认识它们;或者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用容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如探究电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反映电热的多少) 3. 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例如:牛顿第一定律。 4.建立模型法:例如:研究磁现象时用到磁感线模型,引入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等等。 5.类比法:例如:将原子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的结构类比;电压与水压类比;电流与水流类比等。 6.等效替代法:例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未点燃的蜡烛去代替点燃蜡烛的像. 三、初中物理实验题的解题方法: (1)解探究实验题目应抓住探究的目的思考,应怎样操作才能验证某个猜想或得出想要的规律、关系。 (2)解测量实验题目应抓住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思考,要测出某个物理量要知道那些物理量,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器材怎样才能测出这些物理量,思考清楚后再去解答 三、初中物理实验清单(加粗字体的为重点,年份是指广东中考已考) 声学 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探究声音的单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光学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013)(2016) 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012)(2014)(2015) 热学 1、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2、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规律 3、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比热容) 4、观察水的沸腾实验。(2015) 力学 1、用天平量筒测密度(原理:ρ=m/v) 2、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河北中考物理实验题汇总讲解

图11 2007年河北中考实验题 32.投影仪是常用的教学仪器,图11是投影仪的结构图。 (1)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投影片上B 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要使成在屏幕上的清晰像变大些,应采取的方法是: 。 。 34.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12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次数 物重 G /N 物体上升的高度h /cm 测力计的示数F /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cm 1 6 3 2.5 9 2 6 5 2.5 17 3 6 8 2.5 24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13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 35.小明想利用以下提供的器材测量两只小灯泡的电功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分别为2.5V 、3.8V ,阻 值均约为10Ω)。所提供的器材分别有:电流表、电压表、单刀双掷开关和电源(电压约为6V )各一个,滑动变阻器(“10Ω 2A ”、“50Ω 1A ”)两个,导线若干条。 单刀双掷开关的符号是 ,当刀扳到上边 时,a 、b 两接 线柱连通;刀扳到下边时,a 、c 两接线柱连通。 (1)请按下面的要求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要求:①设计一个电路,只能通过开关改变电路的连接,完成 两只小灯泡电功率的测量;②用一个滑动变阻器。) (2)请你帮助小明在下面画出记录一只小灯泡实验数据的表格。 (3)小明按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 将单刀分别掷于b 、c 两点时,发现其中一个小灯泡发光过亮, 不能进行实验。为了完成实验,他应: 。 (4)小明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依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画出了通过额定电压为2.5V 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 端电压变化 图12 图13 I / A

2018全国中考物理专题分类——实验探究题

21.(2018·贵阳)如图甲所示,是科技迷小明制作的“真空炮”模型:在一根两端开口、内壁光滑、水平放置的透明塑料管左端管口处,放置一枚弹丸;管口两端各有一块可自由开合的挡板;靠近管口右端连接一抽气机。抽气一段时间后,迅速将挡板1打开,弹丸便可冲开挡板2从管右端射出。 弹丸从管口射出的出口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A:与弹丸的形状有关 B:与弹丸的直径有关 C:与塑料管的长度有关 小明在塑料管壁两侧安装了多套光电传感计时器,用于测量弹丸在管中不同位置的运动速度。 请完成下列各实验步骤的填空: (1)抽出挡板1时,弹丸受到的动力来自于其两端气体的气压差。 (2)探究猜想A时,控制其他因素相同,分别用球形与弹头形弹丸进行实验,测得弹丸速度大小随运动位置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出口速度较大的是弹头形弹丸。 (3)探究猜想B时,小明仅换用底面直径不同的两枚弹头形弹丸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直径越小的弹丸,出口速度越小。你认为直径小的弹丸出口速度小的原因可能是直径越小,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速度减小的快。 【解答】解:(1)抽气机将透明塑料管内的气体抽出,管内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里面的大气压,里外气压差将弹丸压出; (2)由图乙知,弹头形弹丸的出口速度大; (3)探究猜想B即探究弹丸从管口射出的出口速度与弹丸的直径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弹丸的质量一定,改变弹丸的直径,而小明仅换用底面直径不同的两枚

10.(2018?湖州)小华和小丽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甲所示。 (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华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丽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华觉得小丽“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近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和小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 (3)接着,小华和小丽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 把半径为0.5米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牛,让质量为30克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小钢球初始位置 A B C 0.5 0.4 0.3 距压力传感器 高度/米 1.90 1.78 1.66 压力传感器 达到的最大示数/牛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使自行车转弯所需要的力随速度的增加而 增大。

完整初中中考物理公式汇总

R U I =t Q I = 1 热传递 Q = c m △t 燃料燃烧时放热 Q 放= mq 炉子的效率:热机效率 η=Q 有效/ Q 总 = cm(t-t 0)/ qm ′(燃烧m ′的燃料给水m 加热) 2、电流定义式 3、欧姆定律: 4、电功(电能): W = U I t W = Pt W = U I t 结合U = I R →→W = I 2Rt W = U I t 结合I =U /R →→W = t 两套单位(w --Kw.h,p --kw, t --h ;w--J,p --w,t --s) 5、焦耳定律:Q= I 2 Rt (电流热效应)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如果电能只有部份转化为内能,则:Q <W 如电风扇、电动机。 电热器的效率:η=W 有效/ W 总,其中W 有效= Q 吸= c m △t ;W 总 = Pt= UI t 6、电功率公式: P =W /t P = I U 7、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电阻: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R 1+R 2 串联分压原理:2 1 2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 1+ W 2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 1+ P 2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2 1 2121212121R R Q Q W W P P R R U U ===== 8、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 =I 1+I 2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 =U 1=U 2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1/R=1/R 1+1/R 2 分流原理:12 21R R I I = 提示: 如果是气体燃料可应用Q 放 = Vq ; 物理量 单位 P ——电功率 W I ——电流 A U ——电压 V P =R U 2 P =I 2R 物理量 单位 单位 P ——电功率 W kW W ——电功 J kWh t ——通电时间 s h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

最新历年中考物理实验题

历年中考实验题选 (7分)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17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图17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分析图 D E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2.4 N. (4)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请你简述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器材:弹簧测力计、一块橡皮泥、烧杯装足够水、细线 步骤:1、用细线扎好橡皮泥,挂在弹簧测力计的钩上,将橡皮泥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2、将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将橡皮泥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3、比较F1和F2的大小可以得出结论。 18.(7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19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二力平衡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19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不对____。你的理由是:___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_(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当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______________

2018中考物理专题——实验题全部汇总(含答案)

2018中考物理专题——实验题全部汇总(含答案) 一、力学部分 (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 [示例]在一次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老师让同学们设计测量方案,其中小星和小王分别设计出下列方案: 方案A:(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方案B:(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总质量m1; (2)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 (3)将量筒内的牛奶倒入烧杯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用m1、m2、V表示) 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A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在方案B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牛奶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大”或“相等”或“小”). (二)测滑动磨擦力 [示例]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 (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 (三)探究浮力大小 [示例]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最新版)47669

一、 【初 中 物 理 公 式 一 览 表】 物 理 量 主 要 公 式 主要单位 长度(L ) 用刻度尺测 主单位:m 导出单位:Km 、dm 、cm 、mm 等 换算关系:1km=103m 1m=10 dm =102cm=103mm 面积(S ) 面积公式 S =ab S=a 2 换算关系:1m 2=102dm 2=104cm 2=106mm 2 1cm 2=10-4 m 2 体积(V ) (1) V 长=Sh=abh (2)用量筒或量杯 V=V 2-V 1 1m 3=103dm 3(L )=106cm 3(ML)=109mm 3 1dm 3(L )=10-3 m 3 1cm 3(ML)=10-6 m 3 时间(t ) 用钟表测量 主单位:s 1h=60min=3600s 速度(v ) (1)速度公式 :t s v = t s v = (2) 变形公式:v s t = s=υt 国际单位:1m/s=3.6km/h 交通运输单位: 1 km/h =5/18 m/s 声速υ= 340m / s 光速C = 3×108 m /s 质量(m ) 用天平测量 g G m = 主单位:kg 1t=1000kg 1kg=103g=106mg 密度(ρ) (1)密度公式:V m =ρ V m =ρ (2)变形公式: m=ρV V=m/ρ 国际单位:kg/m 3 1g/cm 3=103kg/m 3 重力 G=mg=ρVg m- kg N ;g :9.8N/kg 或者10N/kg 合力(F ) (1)同方向F=F 1+F 2 (2)反方向F= F 1-F 2(F 1>F 2) N 固体压强(p ) (1) S F p = (2)计算步骤: F=G=mg S F p = 单位:Pa 【注意】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 柱 = 1.01×105 Pa = 10.3 m 水柱 【注意】柱体时与液体压强与固体压强可通用 液体压强(p ) ⑵ gh p ρ= (2)计算步骤: gh p ρ= F=pS 【注意】深度是从液面开始计算 浮力(F 浮) (1) 称重法 F 浮=G -F 示 (已知弹簧称) (2) 阿基米德原理 F 浮=G 排 = m 排g (已知G 排或m 排) (3) 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液gV 排 (已知V 排) (4) 漂浮或悬浮法F 浮=G 物=m 物g (已知漂浮或悬浮法) 【注意】出现“物体静止时,受到浮力”这种说法时,要分别算出浮力(计算时的V 排= V 物),然后根据沉浮条件,如果F 浮> G 物,则上浮至漂浮时静止,根据漂浮条件; F 浮=G 物=m 物 g ;如果F 浮< G 物 ,则下沉至沉底时静止,此时浮 力为刚才算出的浮力。 动力、阻力 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原理):2211l F l F = 1l 与2l 单位相同即可 机械功(W ) (1)定义W=Fs 克服重力做功W=G 物h=m 物gh ;克服摩擦力做功W=fs 【注意】先判断是否做功,再进行计算 J 机械功率(P) (1)P= t W (2) P= t W = (3)从机器的铭牌上读出 主单位:w 1Kw=103w 拉力(F ) (1)不计动滑轮和绳重及摩擦时,F =G n 1 物(理想滑轮组) (2)不计绳重及摩擦时)(1 动物G G n F += (实际滑轮组) (3)已知η:n G F η= (实际滑轮组) 机械效率(η) (1) 公式:η= 总 有W W ×100% 计算步骤:有用功:W 有=G 物h 总功:W 总=Fs ( W 总=W 有+W 额) η= 总 有W W ×100% (2) 对于滑轮组(竖直):S=nh (v s =nv h ) η= nF G (n 为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 (3)对于滑轮组(水平):S=nh (v s =nv h ) 【注意】1、由于有用功只占总功的一部分,所以η总小于1,且没有单位, 用百分比表示。 2、F 拉为直接用手拉物体的力,F 为拉绳子的力。 3、绳子的为S ,v s ;物 体的为h ,v h 。

初三物理电路实验题型汇总

电学实验题专项 考查内容 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得规律” 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得规律” 三、探究“电流与电压得关系” 四、探究“通过电阻中得电流与电阻得关系” 五、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得部分因素” 六、“伏安法”测量小灯泡或者未知电阻得阻值R X 七、“伏安法”测量小灯泡得电功率 八、探究“电流产生得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九、自己设计实验 解决问题 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得规律” 小刚与小丽用如图所示得器材探究串联电路得电压关系,用三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两只小灯泡得规格不同。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要求:L1与L2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灯串联后得总电压。 (2)小刚用电压表测量L1两端得电压时,直接选用0~3V得量程,小丽说这样不行,规范得操作方法应该就是。 (3)她们在测量L2两端得电压时,两灯突然熄灭,电压表示数变为零。小刚用电压表检测L1两端得电压,示数为电源电压,由此判断出L1处得故障就是;L2就是短路还就是正常得?小丽在原电路中又添加了一个电学器材,就检验出了结果,她得方法可能就是。 (4)她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出了下表所示得一组数据。为了得出串联电路电压关系得普遍规律,她们还应当。

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得规律” (2016·河南)小海与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得规律”实验。 (1)图甲就是她们设计得电路图,图乙就是她们测量电流时连接得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得就是_______(选填“A”“B”或“C”)处得电流。 (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得电流。在移动得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得电路。移动后电流表测量得就是______(选填“A”“B”或“C”)处得电流。 (3)测出A、B、C三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只写表达式)。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得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就是:________。 (4)小海利用原有得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得位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得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得关系。请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三、探究“电流与电压得关系” 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得关系”,小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得实验电路图。 (1)实验选用得器材如图乙所示,其中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定值电阻为10 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 Ω 2 A”得字样,则实验时电压表应选用得量程为_____V,电流表应选用得量程为A。 (2)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得元件连成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 得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得示数变大。

2018年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全集(共15个专题)

物理试题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2个细铁丝环,细线、钩码(6--8个、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刻度尺、铁架台。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 考试日期: 2018年4月日 物理试题2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2.5N) 带挂钩木块1块(200g) 毛巾1块钩码1个(200g) 长木板一块(80cm) 实验记录:

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有关. 说明: 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 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 物理试题2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评分细则 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 考试日期: 2018年4月日物理试题3 测量石块(或蜡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含砝码200g) 烧杯(内装适量水)待测蜡块量筒1个(100mL)细铁丝(足够长)抹布 操作程序:

实验记录: 说明: 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 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 3.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物理试题3 测量石块(或蜡块)的密度评分细则

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 考试日期: 2018年4月日 物理试题4 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含砝码200g) 烧杯(内装适量盐水)(50mL) 量筒1个(100mL) 说明: 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 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 3.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