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唱《军民团结一家亲》

学唱《军民团结一家亲》
学唱《军民团结一家亲》

第二单元舞剧之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舞剧选曲《军民团结一家亲》,感受音乐的内容美、形式美、意境美,丰富音乐审美体验,加强文化理解,提高对音乐的审美力和表现力。

2、了解舞剧《红色娘子军》剧情,并通过学生对歌曲的欣赏与交流、自主学唱、创造表现等活动,提高对音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3、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扩大学生音乐视野,领略在芭蕾舞台上塑造的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军民团结一家亲》,通过一系列课堂音乐活动,不断地揭示歌曲中蕴含的美,帮助学生发现歌曲的美。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的内容美、形式美、意境美。

教学用具:多媒体、录音机、钢琴

教学方法:讲解法、学唱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进入歌曲情绪激趣)

1、这里就是我们国家的海南岛,还有美丽的万泉河。有

一部感人的电影《红色娘子军》就发生在这里。大家想不想听听影片中讲述了什么?

2、师讲述《红色娘子军》故事梗概——

同学们,1964年取材于同名影片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北京首演。现在我们就来听听芭蕾舞剧第四场《党育英雄,军民一家》中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二、欣赏铺垫(审美感受歌曲)

1、欣赏音乐范唱《军民团结一家亲》

师:同学们,听完这首歌曲,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歌词的内容?

2、再次欣赏音乐范唱《军民团结一家亲》

师: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曲,听完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学习掌握(尝试表现歌曲)

1、学习歌谱

(1)师:同学们,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请看大屏幕(出示大屏幕歌谱)。这是一首2/4拍歌曲,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默唱歌曲旋律。

(2)师:请同学们分组练唱歌曲旋律。(教师到每组中间巡视、聆听)

(3)师:同学们都会唱了吗?老师请一组同学来唱唱,大家听听谁唱得最准确。(请小组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视唱歌

谱,教师纠正演唱不准确的地方。)

2、熟悉歌词

(1)师:同学们,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曲,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的速度怎样?情绪怎样?(中速、优美抒情)

(2)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声朗读歌词。

3、演唱歌曲

(1)师:同学们读得真棒!那我们现在就带着这样的感情演唱这首歌曲。学生跟琴演唱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四、巩固拓展(审美表现歌曲)

(1)师:同学们演唱得真不错,但老师总觉的还能从其他音乐要素着手,让歌曲演唱得更出色。有哪位同学能出出主意?

(2)观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斗笠舞《军民团结一家亲》。

师:同学们,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四十多年来久演不衰,成为中国民族芭蕾舞剧的经典之作。老师找到了其中一段舞剧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斗笠舞《军民团结一家亲》。

师:同学们,谁来说说你们看完这段舞蹈后有什么感受呀?

师:是呀,芭蕾舞剧是综合音乐、美术、舞蹈于同一舞台空间的戏剧艺术形式。音乐在芭蕾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既体现完整的艺术构思、描绘戏剧性的情节进展,又刻

画鲜明的音乐性格、提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感情变化。而且,舞剧音乐往往都有节奏明确、抒情色彩浓厚的适于舞蹈的旋律,并体现出作品的时代、地域风貌。音乐素有“舞蹈的灵魂”之称,难怪我们聆听舞剧音乐时,脑海里就会有形象浮现。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堂课即将结束,在下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有什么收获?

师:《红色娘子军》是一部经典的艺术作品,是第一部最成功的大型中国芭蕾舞剧——从内容到形成都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它在芭蕾舞台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将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气派融为一体,为世界芭蕾舞坛增添了一朵奇葩。现在的海南省还有一个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游客们在观赏海南热带田园风光的同时,听百岁娘子军老战士讲当年的战火硝烟。

[经济学]统计学试卷

成都理工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第二套)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0分) 1、在研究某城市工业企业生产时,某个工业企业生产工人人数是() A、数量指标 B、数量标志 C、变量 D、标志总量 2、对全国货币发行量中占较大比重的几个大地区进行货币发行量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3、2003年某机械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200元,工具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400元,2004年各车间的工资水平不变,但机械车间工人增加20%,工具车间工人增加10%,则2004年两车间工人总平均工资比2003年()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做结论 4、某企业2003年完成利润100万元,2004年计划比2003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2004年超额完成计划() A、104.76% B、4.76% C、110% D、10% 5、某单位四年管理费用的环比增长速度为3%,5%,8%,13%,则平均发展速度为() A、 B、 C、-1 D、-1 6、若同样多的人民币多购买商品3%,则物价: A、下降3% B、上升3% C、下降2.91% D、不变

7、是非标志的方差,其最大值是()。 A、1 B、1/2 C、1/3 D、1/4 8、在回归分析中,要求两变量 A、都是随机变量 B、自变量是确定性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C、都是确定性变量 D、因变量是确定性变量,自变量是随机变量 9、无偏性是指 A、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B、当样本容量n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C、随着n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 D、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 10、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分) 1、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不同的,下面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某地区人口的性别比例 B、某人的性别 C、一台完好的设备 D、设备完好率 E 平均身高 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企业数 B、在册职工人数 C、某种商品的销售量 D、某地区2004年人口数 E、某种产品的产量 3、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 A、总体标志变异程度 B、样本容量 C、抽样组织形式 D、抽样方法(重复和不重复) E、样本指标值的大小

第二学期《统计学》期末试卷(第二套)

成都理工大学 第二学期《统计学》期末试卷(第二套)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下方表格内题号对应的位置,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0分) A. 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 B. 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类,使得每一类中的每一个单位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 C. 先将总体划分成若干群,使得每一群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 D. 先将总体各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 2、指出下面的变量哪一个属于顺序变量( )。 A. 每月的生活费支出 B. 产品质量的等级 C. 企业所属的行业 D. 产品的销售收入 3、某大学的教学管理人员想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统计学的考试分数与数学考试分数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应该选择的描述图形是( )。 A. 散点图 B. 条形图 C. 饼图 D. 箱线图 4、某大学共有5000名本科学生,每月平均生活费支出是500元,标准差是 得 分

50元。假定该校学生的生活费支出为对称分布,月生活费支出在400元至600元之间的学生人数大约为( )。 A. 3400人 B. 4550人 C. 4750人 D. 4950人 5、市场营销人员的平均月收入为8000元,标准差为2400元,大学教师的平均月收入为5000元,标准差为2000元。由此可知( )。 A. 市场营销人员收入的离散程度较大 B. 大学教师收入的离散程度较小 C. 大学教师收入的离散程度较大 D. 二者收入的离散程度相等 6、某地区家庭年收入的平均数8000元,中位数是6000元,众数是5000元。由此可知,该地区家庭的收入是( )。 A. 左偏分布 B. 右偏分布 C. 对称分布 D. 尖峰分布 7、 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μ和σ,其中( )。 A. σ越小,正态曲线越陡峭 B. σ越大,正态曲线越陡峭 C. 不同的σ,决定了正态曲线在横轴上的位置 D. 不同的σ,决定了正态曲线下的面积大小 8、某电池生产商声称,它们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为85小时。质检部门抽取20节电池的随机样本,在05.0=α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结果是未能拒绝原假设,这意味着( )。 A .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是85小时 B .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不是85小时 C.没有证据证明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是85小时 D .没有证据证明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不是85小时 9、根据两个自变量得到的多元回归方程为2189.108.09.19?x x y +-=,回归系数

成都理工大统计学期末试卷汇总

成都理工大学2013-2014学年 第二学期《统计学》期末试卷(第一套)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下方表格内题号对应的位置,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0分) 1、一所大学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3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8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生活费支出在500元以上。这里的300人是( )。 A.总体 B.样本 C.变量 D.统计量 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 )。 A.某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元):21,26,19,22,28 B.某汽车生产企业各季度的产量(万辆):25,27,30,26 C.产品的质量等级: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 D.上网的方式:有线宽带,无线宽带 3、为了解大学生的上网时间,从全校所有学生宿舍中随机抽取50个宿舍,然后对抽中宿舍中的每个学生进行调查,这种抽样调查方法是( )。 A.分层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4、在对数值型数据进行分组后,统计各组频数时,通常要求一个组的变量值x 满足( )。 A.上限下限<

( )。 A.对称的 B.左偏的 C.右偏的 D.严重左偏的 6、某地区每个人的年收入是右偏的,均值为5000元,标准差为1200元。随机抽取900人并记录他们的年收入,则样本均值的分布为( )。 A. 近似正态分布,均值为5000元,标准差为40元 B. 近似正态分布,均值为5000元,标准差为1200元 C. 右偏分布,均值为5000,标准差为40 D. 左偏分布,均值为5000元,标准差为1200元 7、某电池生产商声称,它们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为85小时。质检部门抽取20节电池的随机样本,在05.0=α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结果是未能拒绝原假设,这意味着( )。 A .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是85小时 B .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不是85小时 C .没有证据证明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是85小时 D . 没有证据证明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不是85小时 8、在一元回归模型εββ++=x y 10中,ε反映的是( )。 A.由于x 的变化引起的y 的线性变化部分 B.由于y 的变化引起的x 的线性变化部分 C.由于x 和y 的线性关系对y 的影响 D.除x 和y 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 的影响 9、指出下面对时间序列的描述哪个符合季节变动的特点( )。 A. 在一年内重复出现周期性波动 B.呈现出固定长度的周期性变动 C.呈现出非固定长度的周期性变动 D.在长时期内呈现出持续向上或持续向下的变动 10、若要说明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居民为维持基期消费水平(生活水平)所需增加的开支额,应编制的指数为( )。 A.拉氏价格指数 B.拉氏物量指数 C.帕氏价格指数 D.帕氏物量指数

统计学第五套试卷

成都理工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第一套) 一、判断题(请判断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写在题后括号内,正确填“√”,错误填“×”。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2、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4、价格降低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商品15%,则价格指数应是85%。() 5、相对数都是用无名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6、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7、若逐期增长量保持不变,则环比增长速度年年递减。() 8、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但这种误差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 9、相关系数为零就是不相关。() 10、某企业2007年规定利润计划比上年提高10%,实际提高5%,仅完成计划的一半。()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0分) 1、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2、某市工业企业2002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 ,则调查期限为( )。 A.一日B.一个月 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 3、权数对加权算数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 A.各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 B.权数的绝对数大小 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4、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A.小于100%B.大于100% 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 5、抽样误差是指( )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C.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6、每一吨铸铁成本(元)与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c=56+8x,这意味着( )。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D.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 7、某企业甲产品的单位成本连续下降,已从2000至2005间总降低35%,则平均每年降低速度为()。 A.13% B.7% C.18.93% D.8.25% 8、某地区的家庭的月收入的中位数为7000元,众数为6500元,则月收入的分布态势为()

成都理工大学统计学考试必看(你懂的)

1.时间序列的组成成分 2.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的衡量标准用那些指标?在实际中有何应用。 3.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有何区别? 4.总体和样本如何区分? 5.书后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 1.甲、乙两单位职工人数及工资资料如下:甲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为1700元,标准差为110元;乙单位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1)计算乙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 (2)比较甲、乙两个单位那个单位的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

2.某大学随机抽取了50名男生,测得他们的平均身高为174.5厘米,标准差为 6.9厘米。试求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结论:可以以95%的置信度推断该学校全部男生的平均身高在172.59厘米~176.41厘米之间。 3.某企业生产彩色电视机,按不重复抽样的方法,从一批出厂产品中抽取1%的产品(共144台)进行质量 检验,经测试得知:样本彩色电视机正常工作的平均时间为10.97千小时,标准差为 2.15千小时,试计算: (1)以9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厂生产的这批彩色电视机的正常工作时间做出区间估计。 (2)若样本中彩色电视机的一级品率为34%,试以9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厂这批出厂产品的一级品率 做出区间估计。 (3)如果管理者预计一级品率能达到40%,应抽取多少台进行调查?(设最大可允许误差E=0.08)

4.某企业生产彩色电视机,按不重复抽样的方法,从一批出厂产品中抽取1%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取得如下表所示的抽样检验资料,试计算: (1)以9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厂生产的这批彩色电视机的正常工作时间做出区间估计。 (2)如果规定彩色电视机的正常工作时间在12000小时以上为一级品,试对该厂这批出厂产品的一级品率做出区间估计。

统计学试卷,答案

第一套 成都理工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第二套)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就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0分) 1、在研究某城市工业企业生产时,某个工业企业生产工人人数就是( B ) A 、数量指标 B 、数量标志 C 、变量 D 、标志总量 2、对全国货币发行量中占较大比重的几个大地区进行货币发行量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D )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 、重点调查 3、2003年某机械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200元,工具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400元,2004年各车间的工资水平不变,但机械车间工人增加20%,工具车间工人增加10%,则2004年两车间工人总平均工资比2003年 ( B )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能做结论 4、某企业2003年完成利润100万元,2004年计划比2003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2004年超额完成计划 ( B ) A 、104、76% B 、4、76% C 、110% D 、10% 5、某单位四年管理费用的环比增长速度为3%,5%,8%,13%,则平均发展速度为( D ) A 、4%13%8%5%3??? B 、4%113%108%105%103??? C 、 4 %13%8%5%3???-1 D 、 4%113%108%105%103???-1 6、若同样多的人民币多购买商品3%,则物价: ( C ) A 、下降3% B 、上升3% C 、下降2、91% D 、不变 7、就是非标志的方差,其最大值就是( D )。 A 、1 B 、1/2 C 、1/3 D 、1/4 8、在回归分析中,要求两变量 ( B ) A 、都就是随机变量 B 、自变量就是确定性变量,因变量就是随机变量 C 、都就是确定性变量 D 、因变量就是确定性变量,自变量就是随机变量 9、无偏性就是指( A ) A 、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B 、当样本容量n 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C 、随着n 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 D 、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她估计量的方差小 10、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 A ) A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统计学含答案

成都理工大学 《统计学》 得分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下方表格内题号对应的位置。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5分)。 2、如果分布是左偏的,则() A.众数>均值>中位数 B.众数>中位数>均值 C.均值>中位数>众数 D.均值>众数>中位数 3、某机器制造厂所属的每一个车间资料如下,则在计算该厂工人平均月工资时,权数是下述哪个指标?() A. 工人数 B.全月劳动工时总数 C.每一个工人平均月工资 D.车间工人月工资总额 4、2013年某机械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200元,工具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400元,2014年各车间的工资水平不变,但机械车间工人增加20%,工具车间工人增加10%,则2014年两车间工人总平均工资比2013年()。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做结论 5、在参数估计中,要求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A.无偏性 B.有效性 C.一致性 D.充分性 6、要观察200名消费者每月手机话费支出的分布状况,最适合的图形是() A.饼图 B.条形图 C.箱线图 D.直方图

7、从某种瓶装饮料中随机抽取10瓶,测得每瓶的平均净含量为355毫升。已知该种饮料的净含量服从正态分布,且标准差为5毫升。则该种饮料平均净含量的90%的置信区间为() A. B. C. D. 8、根据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回归方程是使() A. B. C. D. 9、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中因对课程不感兴趣而逃课的比例为20%。随机抽取由200名学生组成的一个随机样本,检验假设,得到样本比例为。检验统计量的值为() A. B. C. D. 10、某时间序列各期观测值依次为10、24、37、53、65、81,对这一时间序列进行预测适合的模型是() A.直线模型 B.二次曲线模型 C.指数曲线模型D.修正指数曲线模型 11、某药品生产企业采用一种新的配方生产某种药品,并声称新配方药的疗效远好于旧的配方。为检验企业的说法是否属实,医药管理部门抽取一个样本进行检验,提出的假设为。该检验所犯的第Ⅱ类错误

成都理工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_陈聆_模拟试卷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模拟考试卷(一) 注:填空题每空2分;其余每大题8分 一、填空 1.已知()P A =0.5,()P B =0.6,且A 、B 相互独立。则A 、B 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为 A 、B 都发生的概率为 2.从1、2、3、4、5五个数中任选两个数,其和为奇数的概率为 3.已知X ~(0,1)N ,则X 的概率密度()f x = 4.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为 20 ()0x A e x F x -?->=?? 其它 则A = X 的概率密度()f x = 5.设X 服从参数为2的泊松分布,则(0)P X == 6.若~(0,1)X N ,~(0,1)Y N 且相互独立,则~X Y + 分布(写明参数) 7.已知2~(2,3)X N ,则(21)E X += (21)D X += 8.若Y aX b =+,0a ≠,则X 、Y 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XY ρ= 9.设123,,X X X 为总体(0,4)N ~ 分布 10.若?θ是θ的估计,则当 成立时,称?θ是θ的无偏估计。 11.2~(,)X N μσ,2 σ已知,12,,,n X X X 为样本,则μ的置信度为1α-的置信区间 是 二、3人独立破译密码,他们能单独译出的概率分别为1/3、1/4、1/5 (1)求密码被破译的概率; (2)恰有一人译出密码的概率.

三、向区间(0,1)内任意投掷n个点,求(1)恰有1点落在(0.8,0.9)内的概率;(2)至少有一点落在(0.8,0.9)内的概率. 四、已知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 01 () Ax x f x << ? =? ?其它 , (1)求常数A;(2)求(1/2) P X>. 五、设(,) X Y的联合密度为 401,01 (,) x y x y f x y <<<< ? =? ?其它 (1)求(1) P X Y +>;(2)判断X、Y是否独立. 六、设(,) X Y的联合分布率为

统计学实验报告汇总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统计学 学院名称商学院 专业名称会计学 学生姓名苑蕊 学生学号201308040113 指导教师刘后平 实验地点成都理工大学南校区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十月二〇一五年十月

学生实验心得关于本学期统计学课程的实践心得: 一、实验目的: 实验学习是贯彻统计教学大纲的教学计划的手段,不仅是校内教学的延续,而且是校内教学的总结。实验学习的目的就是使同学们的理论更加扎实、专业技能操作更加过硬。通过实验学习需要了解和掌握: 1、熟悉EXEL和SPSS操作系统,掌握数据管理界面的简单的操作; 2、熟悉EXEL和SPSS结果窗口的常用操作方法,掌握输出结果在文字处理软件中的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统计图(线图、条形图、饼图、散点、直方图等)的绘制方法; 3、熟悉描述性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4、熟悉描述性统计图的一般编辑方法。 二、实验内容:按照要求进行资料的整理,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 1.某高校二级学院60名教职工的月工资资料如下:1100 1200 1200 1400 1500 1500 1700 1700 1700 1800 1800 1900 1900 2100 2100 2200 2200 2200 2300 2300 2300 2300 2400 2400 2500 2500 2500 2500 2600 2600 2600 2700 2700 2800 2800 2800 2900 2900 2900 3100 3100 3100 3100 3200 3200 3300 3300 3400 3400 3400 3500 3500 3500 3600 3600 3600 3800 3800 3800 4200

成都理工大学统计学问答题

1、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1)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的选取是根据重点单位的标志总量是否占全部单位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这一标准来确定的,这一标准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易于确定。抽样调查中的调查单位是按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抽选出来的,不受人的主观因素所影响。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在对总体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抽选出来的。(2)调查目的的不同。重点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重点单位的调查,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抽样调查的目的则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算总体的数量特征;作为统计意义的典型调查,其目的类似于抽样调查。(3)推算总体指法标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不同。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要以部分单位调查的结果推算总体指法标,由于二者调查单位选择的方法不同,其推算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也不同。抽样调查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因而在给定概率和误差范围条件下,可保证推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典型调查单位的选择完全由人们有意识的选择,因而难以保证推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推断误差既不知道也不能控制。 2、在近期的辩论中,一位政治家称,由于美国的平均收入在过去的四年中增加了,因此情况正在好转。他的政敌却说,由于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收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情况正在恶化。这两种说法对吗?简述您的理由? 答: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2分)只是这位政治家用平均收入来强调经济的发展(3分),但他的政敌却强调收入的差距扩大使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恶化(3分)。他们各自强调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在分析时,两方面都要考虑。(2分) 3、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有何异同?它们分别适合于什么场合? 答:相同点: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都需要事先按某一标志对总体进行划分的随机抽样。(2分)不同点:(1)分层抽样的划分标志与调查标志有密切关系,而整群抽样的划分标志不一定与调查标志有关。(1分)(2)分层抽样是在各层中随机抽样,而整群抽样在全部群中随机抽取一部分群体。(1分)(3)分层抽样的抽样误差取决于各层总体方差的平均数,整群抽样的抽样误差取决于总体的群间方差。(1分)(4)分层抽样的目的主要是缩小抽样误差,满足推断子总体数量特征的需要,而整群抽样的目的主要是扩大抽样单位,简化组织工作。(1分) 适用场合:分层抽样用于层间差异大而层内差异小时,以及为了满足分层次管理决策的需要。(2分)整群抽样用于群间差异小而群内差异大时,或只有经群体为抽样单位的抽样框等。(2分) 4、欲了解全国钢铁的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试问:(1)总体、总体单位是什么?(2)有哪些调查标志?试列出四个。(3)采用什么调查方法最合适?简要说明为

新版成都理工大学应用统计专硕考研真题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

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如愿以偿考到自己期望的学校,在这一年的时间内,我秉持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信念终于熬过了这段难熬却充满期待和自我怀疑的岁月。 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在这期间,我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有没有可能成功上岸,这样的想法,充斥在我的头脑中太多次,明知不可想这么多,但在休息时,思想放空的时候就会凭空冒出来,难以抵挡。 这对自己的心绪实在是太大的干扰,所以在此想跟大家讲,调整好心态,无论成功与否,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到最后,总不会有那种没有努力过而与成功失之交臂的遗憾。 总之就是,付出过,就不会后悔。 在此,我终于可以将我这一年来的所有欣喜,汗水,期待,惶惑,不安全部写出来,一来是对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做一个回顾和告别,再有就是,希望我的这些经验,可以给大家以借鉴的作用。无论是心态方面,考研选择方面,还是备考复习方面。都希望可以跟大家做一个深入交流,否则这一年来的各种辛酸苦辣真是难吐难吞。 由于心情略微激动了些,所以开篇部分可能略显鸡汤,不过,认真负责的告诉大家,下面的内容将是满满的干货。 只是由于篇幅过长还望大家可以充满耐心的把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赠我的学习资料供各位下载使用。 成都理工大学应用统计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3)数学三和(432)统计学。

参考书目为: 1.《统计学》(第七版),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盛骤、谢式千、潘承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众所周知,真题是考研英语复习的treasure,正所谓真题吃透,英语不愁! 那应该什么时候开始拿真题练手呢? 假如你是从1月份开始准备考研,考虑到你第一个月刚入门,决心不定、偷工减料,并且觉得考研难不时地需要给自己做点心理建设,那么1月份等同于没学。真正投入考研事业要从2月份开始算:2、3月两个月的时间怎么也可以背完一轮单词并学到一点语法皮毛了,故在4月这个春暖花开之际刚好可以开始练习真题啦~ 千万不要单词没背多少或者跳过语法直接做真题,这样不仅做题过程很生涩,而且囫囵吞枣只能是浪费真题,关于真题大家可参考木糖的。 4月—12月差不多9个月的时间,真题练习该怎么规划呢? 建议可以这样安排: ①4月—5月完成考研英语真题中的阅读部分; ②6月—8月完成考研英语真题中除作文外的部分; ③9月—11月除了近几年真题,将剩下的真题全都做完,包括作文; ④12月成套做最后三年的真题,当考前模拟,注意整体的做题效率,如一篇阅读最多最多20分钟内完成,同时也要确保正确率。 不仅单词需要每天坚持背,贯穿考研全程,真题也是每天都要有接触,保持

成都理工统计学期末12-13A

(4分) 成都理工大学2012-2013学年 《统计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下方表格内题号对应的位置,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5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质检部门从某业生产一天生产的手机中随机抽取20部进行检查,推断该批手机的合格率。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 A.20部手机 B.20部手机中合格的手机 C.一天生产的全部手机 D.一天生产的手机中合格的手机 2.在2008年8月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51枚金牌、银牌21枚、铜牌28枚,要描述中国队获得奖牌的构成状况,适宜的图形是( )。 A.条形图 B.饼图 C. 茎叶图 D.雷达图 3.比较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大小最合适的统计量是( )。A.极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4.如果时间序列数据各期以相同的比例增长(或下降)时,属于( )。 A.直线趋势 B.指数曲线趋势 C.抛物线趋势 D. 无趋势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 )。A.随之缩小 B.随之扩大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6.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声称,它们生产的某种食品的合格率在95%以上。为检验 ︵︶ 得分

这一说法是否属实,某食品安全检测部门打算抽取部分食品进行检验,该检验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 A .%95:0≤πH ,%95:1>πH B .%95:0=πH ,%95:1≠πH C .%95:0≥πH ,% 95:1<πH D .%95:0<πH ,% 95:1≥πH 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A .x >e M >o M B .x o M >e M D .x =o M =e M 8.指出下面对时间序列的描述哪个符合季节变动的特点( )。 A.在一年内重复出现周期性波动 B.呈现出固定长度的周期性变动 C.呈现出非固定长度的周期性变动 D.在长时期内呈现出持续向上或持续向下的变动9.2011年CPI 为106.5%,货币购买力指数为( )。A.100% B.93.9% C.99.25% D.106.5% 10.根据两个自变量得到的多元回归方程为2189.108.09.19?x x y +-=,回归系数08.0?1-=β的含义是( )。 A.1x 每变动一个单位,y 平均减少0.08个单位 B.在2x 不变的条件下,1x 每变动一个单位,y 平均增加0.08个单位 C.在1x 不变的条件下,2x 每变动一个单位,y 平均减少0.08个单位 D.在2x 不变的条件下,1x 每变动一个单位,y 平均减少0.08个单位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