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辣椒修剪再生延后高效栽培技术

温室辣椒修剪再生延后高效栽培技术
温室辣椒修剪再生延后高效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技术 一、辣椒的特征特性 属于浅根系,主要根群在10-15cm,再生能力弱但一叶一心前强,根量少,木栓化程度高,恢复能力弱,应重视根系保护,茎为假二杈或三杈,叶为单叶互生,9-14叶现蕾,约15-18cm高。 属于喜温性蔬菜,白天适宜20-30℃,低于15℃停止,夜15-20℃,持续12℃以下可能受害,盛果期8-10℃亦可,持续低于5℃则植株死亡。土温不可过高,应铺稻草,土壤要求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耐弱光,过强反而不利于生长。 总之,喜温怕高温,喜光怕强光,喜湿润怕涝,喜肥又怕土壤盐分过高,秧果矛盾突出。 二、形态诊断 N多或夜温高,叶柄长,先端嫩叶凹凸不平; K充足:叶幅宽; 低夜温:叶柄短; 土壤干燥:叶柄稍弯曲,叶身下垂(高温下通急风,应缓慢通风); 土壤湿度大:整个叶下垂; 低夜温,营养多多为三杈; 高温,干燥,多肥,多钾会影响Ca的吸收(蒂腐病)。 正常开花位距顶20-25cm的枝叶层,有3-4片展开叶。尖椒比青椒耐低温,苗期要求温度高。 三、主要茬口 秋冬茬、长季节越冬茬(也有称冬春茬,7月下旬育苗,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 四、品种 大牛角、火炬一号、37-76等 五、栽培技术要点 1、密度:37-76亩2500株,采用宽窄行,畦高20-25cm,窄行40cm,宽行80cm。 2、温度:定植后3-5天,白天25-30℃,夜间17-20℃。 保苗后上午30℃不可超过32℃,夜间16-18℃,最低12-14℃,若遇 到阴天白天14-18℃,夜间10-12℃。 冬季比适宜温度高2-3℃。 3、光照:适时揭帘延长光照,实行南北行,有南至北,每行定植密度逐渐降低。 含量, 4、施肥:勤施少施,基肥,施有机肥、生物菌有机肥料,保证CO 2 追肥每亩施尿素5Kg。 5、水分:夏末秋季,晚浇水,冬天晴天上午浇水,,阴天不宜浇水,滴灌降 湿。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早春辣椒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与传统的露地栽培比较,具有保温、保水、减少投资,提早上市,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目前南方早春栽培,主要采用高畦地膜覆盖。 一、育苗时间 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播种时间可根据育苗方式和当地定植时间确定。华南地区可以采取大棚保温育苗,播种时间在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有的甚至推迟至1月播种。 二、整地施肥。 1、整地:由于地膜覆盖后,辣椒根系生长发育好,因而要求土层比露地栽培要深。一般翻耕深度在25~30厘米,以耕至底土为准。底土要求成坨成块,以利透水透气。表层土细碎,畦面平整,有利地膜紧贴土表,增加土温,杀死杂草等,发挥地膜覆盖的效果。畦宽不同地方栽培习惯不一样,南方畦高以20~30厘米为宜。 2、施足基肥:合理施肥是实现辣椒高产优质的关键,施肥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和性质灵活掌握,在整地作畦前要一次性施足优质有机肥或迟效复合肥。对于肥力中等的土壤,一般要求每亩施用农家肥料4~5吨。以上肥分可基本上满足辣椒生长发育的需要,对于缺磷钾肥的土壤,可增施50公斤/亩左右的过磷酸钙和20公斤/亩的硫酸钾。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 三、铺膜地膜覆盖栽培有两种定植方法:一是先定植后铺膜,另一种是先铺膜后定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第二种方法。盖膜前再平整畦土表面,四周畦边削平、削直。盖膜时三人一组,首先在畦头将膜用土压紧,然后一人将薄膜展开,并拉紧使其紧贴畦面,另两人将膜的两侧用土压紧。盖膜前畦土要干爽,一般在定植前7~10天进行。沟底不要铺膜,留作灌水和追肥。盖膜前要根据畦的宽度选择适宜幅宽薄膜,以避免浪费。 四、定植 辣椒地膜覆盖并不能避免晚霜或低温对幼苗的危害,一般只能比当地露地栽培早几天,不超过10天。基本原则是晚霜后,土层10厘米深处温度达10~12℃时定植,一般是终霜后3~7天较为适宜。从南至北,早春定植时间多从早到迟,广东、广西可在2~3月定植。定植时不要破坏地膜,定植孔要小。定植后要及时浇足压蔸水,并用堆肥或菜园土将地膜孔隙及幼苗压住,有利保温,防止杂草生长。 五、定植后管理。 1、水分管理:由于地膜覆盖后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辣椒生长前期需水量较露地栽培少,后期植株生长较快,水分蒸腾量大于露地栽培。辣椒定植后3~5天为缓苗期,应每天上午浇一次复蔸水。中后期为高温干旱季节,要加强灌水。每3~5天灌水一次,早晚灌水,水不漫膜,以膜高2/3为宜。高温炎热季节,要勤灌勤排。

秋延迟辣椒栽培技术

秋延迟辣椒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秋延迟辣椒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大棚定植、温湿度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钢架大棚辣椒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辣椒;秋延迟;钢架大棚;栽培技术 沭阳县潼阳镇位于沭阳西北岭,地高水缺,农作物以旱谷物为主,粮食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效益不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经济作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潼阳镇早在2002年就启动钢架大棚种植西瓜的模式。2010年,潼阳镇农技中心到南方学习、实践,引进了辣椒新品种太阳五号,利用钢架大棚,采用秋延迟种植模式,并于同年在潼阳镇后屯村试种成功。常规辣椒一般在7—8月收获,青椒批发价格在2~3元/kg,而秋延迟太阳五号辣椒在11月左右上市,属于反季节蔬菜,此时露天蔬菜接近尾声,市场各种蔬菜几乎都是来自保护地所供,价格较高,正好在“间断”上市,批发价都在4~6元/kg,以产22.5 t/hm2的辣椒为例,采用秋延迟种植可增收4.50万~6.75万元/hm2,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也可根据当时的行情,如果价格较低,菜农可以让辣椒保留在棚内,保持大棚的温度和湿度,让辣椒自然变成红辣椒,到12月底至翌年初,即春节前后再一次性出售,此时出售效益更高。现将秋延迟辣椒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根据苏北的气候条件结合潼阳镇的土壤实际情况和农户以往的种植经验,选择经过筛选、包衣的太阳五号辣椒种,此品种适宜潼阳镇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产量高、品质好、果型长(20~30 cm)、肉质厚、长势强、销路广,一般果重为8~10个/kg,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播种前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剔除破损、带菌种子,未包衣的种子用种衣剂包衣,杀死病菌,以防病菌带入田间产生病毒,影响辣椒的正常生长[1]。 2 播种育苗 7月底至8月初,在原有的西瓜育苗棚(或新建育苗棚)挖15 cm深池子,用35份基质+1份有机肥做成4~5 cm厚的育苗畦。苗床以3 m×8 m为宜,按每1 hm2大棚需育苗床30~45 m2的比例育苗。种子播好后加盖1 cm厚基质,再用少许麦粒炒熟后拌敌敌畏或辛硫磷撒在畦面上,防止各种地下害虫损坏种子,然后盖好草帘浇足水。大棚上要盖好塑料纸和遮阳网防止强光灼伤。辣椒幼苗出土后,保持苗床土面温度25~28 ℃,齐苗后温度可降至20~25 ℃,待幼苗出现2~3片真叶时,用25%多菌灵500倍液喷施1次;用0.2%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叶面辅助追肥1~2次[2]。同时,辣椒苗期要用敌杀死2 000倍液防治蚜虫2~3次,用波尔多液防治病害2~3次。辣椒在苗期要控制浇水,防止徒长,待辣椒苗长到3叶1心时分苗于穴盘内,如果种植面积较大可提前至2叶1心时分苗。 3 大棚定植 根据潼阳镇气候,8月下旬开始定植,定植前建好大棚(大棚规格:肩高1.5 m,顶高2.5 m,钢管间距0.8~1.0 m)。定植前施足基肥,一般施有机肥45~60 t/hm2、硫酸钾复合肥600~750 kg/hm2。苗棚中间留70 cm走道,两边各留220 cm畦面,用豆扒每隔50~60 cm横向开沟筑垄,每边垄上定植8株辣椒,栽植

秋延迟大棚辣椒高产栽培技术(一)

秋延迟大棚辣椒高产栽培技术(一) 摘要阐述秋延迟大棚辣椒高产栽培技术,对师寨镇辣椒秋延后生产管理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辣椒;大棚;秋延迟;高产;栽培技术 秋延迟大棚辣椒栽培,其生育全过程通过保护设施可使辣椒生产延迟到深秋冷凉季节,即夏播、秋播、严寒冬季采收。前期温度高,光照强,极不利于辣椒的育苗与幼苗生长,特别是苗期到成株期大风暴雨频繁,栽培管理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猝倒病、病毒病、根腐病、疫病的发生,轻者生长不良,大幅减产,重者甚至绝收。开花结果与膨大期适宜温度时间短,保果期又遇天寒地冻的隆冬季节,其中任一环节管理不力,经济效益就达不到预期目标。2007—2009年,师寨镇农技中心连续3年在程庄村蔬菜示范区进行栽培试验,已摸索出一套可行的栽培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秋延迟辣椒栽培品种,不强调早熟,以耐高温耐寒、生长势强、抗耐病毒病、结果集中、果大肉厚、成熟果实红色鲜艳的品种为好。目前黄淮地区及长江流域栽培理想的品种有汴椒1号、新丰4号、苏椒5号、砀椒1号、湘研13号等。用种量均为900~1200g/hm2。 2种子处理 播种前1~2d选晴天晒种,注意不要烫伤种子。将种子置于55~60℃温水中浸泡15min,沥干,再加水浸泡4~8h,最后用干净水洗净种皮上的粘质。洗净后的种子用0.5%~1.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18min,清洗后放在保湿、透气、30℃的环境中进行催芽,待种子有50%露白时即可播种。 3播种育苗 3.1播种期 黄淮地区、长江流域常选在7月底至8月初播种,采用遮荫、降温、防暴雨育苗,或用小拱棚或大棚覆盖遮阳网育苗。 3.2苗床准备与消毒 在高温多雨季节,育苗是栽培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通风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地块为宜。深翻,施足底肥,整平后作成1.0~1.2m宽的高畦,然后1m2苗床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12g均匀撒播在5~10cm深的床土中,或用绿亨一号喷洒进行土壤消毒,苗床周围挖好排水沟。1hm2大田需准备150m2播种床、600m2的移苗床(分苗床)1]。 3.3播种 播种前浇透苗床,水刚渗完时,即可均匀播籽,而后用无病菌污染的、充分腐熟、过筛的细土覆盖0.5~1.0cm厚,床面覆盖旧塑料薄膜或遮阳网或稻草等遮阳降温保湿。采用大棚育苗时要进行网膜双覆盖防强光保护育苗,这是培育壮苗、减少病害的重要方法。 3.4幼苗期管理 播种后3~5d,种子破嘴顶土,6~7d便可齐苗。播后第4天起,每天早晚检查发芽及出苗情况,70%出苗时,揭掉地表覆盖物。用小拱棚育苗的,要及时插小拱棚,竹棚上盖农膜及遮阳网或草帘,保湿降温促齐苗。若发现带帽苗,要撒些干细土,促进脱壳。齐苗后视墒情,若床土缺水,可用喷水壶于早晚多次喷水润湿床面。注意小拱棚育苗9:00—10:00,盖草帘遮荫,16:00—17:00,揭草帘照光;在大棚育苗,则直接在大棚上面盖遮阳网或草帘遮荫。不论是小拱棚育苗,或大棚育苗,苗床都不能落暴雨。小拱棚育苗雨前要盖农膜,雨停则及时揭掉农膜。大棚育苗可保留顶膜防雨。幼苗期缺水时浇水,应用喷水壶多次快速喷透水,喷水时间以清晨或傍晚为宜,浇水水质要求干净无污染,并注意虫害,特别是对蚜虫的防治2]。 3.5分苗 分苗前1个月左右,用50%园土和50%火粪配制营养土,按1m3加入磷肥4kg、生石灰3kg,准备营养土22.5~30.0t/hm2,拌匀,浇水,盖膜堆沤。待齐苗后10~15d,2~3片真叶时,在晴天傍晚

茄子辣椒种植技术

第一章辣椒 第一节辣椒栽培技术1 1 辣椒春露地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1 2 辣椒夏秋露地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4 3 辣椒大棚春提早促成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5 4 辣椒大棚秋延后栽培要点有哪些?7 5 辣椒再生栽培有哪些方式?其栽培要点有哪些?9 6 干辣椒露地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12 7 彩色观赏椒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14 第二节辣椒高产栽培疑难解析15 8 辣椒各生育阶段有哪些特点?15 9 辣椒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哪些?16 10 为什么种植辣椒必须选用经审定通过后的品种?18 11 辣椒等茄果类蔬菜如何制备苗床土?19 12 辣椒播干籽好还是播催芽籽好?20 13 如何对辣椒种子进行浸种?21 14 辣椒种子消毒方法有哪些?21 15 辣椒种子如何进行播种前催芽?22 16 辣椒种子的播种方法有哪些?23 17 低温期辣椒种子催芽用什么办法?容易出现哪些问题?24 18 如何加强辣椒苗期管理?24 19 辣椒育苗期易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26 20 辣椒苗长叶没有根,是怎么回事?29 21 辣椒大棚越冬苗出现叶片中部漂白枯死是怎么回事?30 22 如何防止辣椒育苗中的闪苗现象?31 23 辣椒越冬育苗如何兼顾温、湿度的管理?31 24 开春后如何加强辣椒等茄果类蔬菜秧苗的培管?32 25 早春低温期如何对茄果类蔬菜秧苗进行炼苗?34 26 辣椒穴盘育苗技术要点有哪些?35 27 辣椒怎样进行嫁接育苗?36 28 夏季辣椒育苗应注意哪些问题?38 29 如何搞好辣椒的土壤消毒?40 30 辣椒施肥技术要点有哪些?41 31 如何对辣椒进行整枝抹杈?42 32 怎样用石灰涂抹法预防辣椒茎基部病害?45 33 如何采用“测土浇水”法给辣椒浇水?46 34 如何防止辣椒植株出现歇伏现象?46 35 辣椒果实变小是不是种子原因?47 36 辣椒如何正确使用2,4 滴点花?48 37 辣椒用2,4 滴点花时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49 38 辣椒心叶皱缩就是病毒病吗?50 39 如何防止早春辣椒苗黄化?51 40 辣椒采用地膜覆盖需把握哪些要点?52 41 如何防止早春辣椒结果期徒长现象?55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一、概述 辣椒为茄果类蔬菜.为”辣椒”和”甜辣”,人们习惯以有无辣味将辣椒分又根据辣味的轻重分为“辛辣椒”和“微辣椒”。 辣椒是我国人民喜食的蔬菜和调味品,甚至已成为部分省(区)人民的特殊嗜好,井逐步遍及全国城乡.辣椒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测定,辣椒果实中含有的增生素A、B高于黄瓜、番茄、茄子等果莱类.特别是维生索C的含量比以上菜类高4-7倍,每100克鲜辣椒含维生素C170-360毫克,最高可达460毫克.辣椒作为调味品,是因为辣椒中含辣椒素,少量食用,能健脾开胃,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而且还有驱寒除湿、舒血活络等药用功能,对关节炎、冻疮、青蛇咬伤、腋臭等也有一定疗效,因此被誉为“健康食品”。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县辣椒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在种植模式上,以地膜辣椒为基础向大棚辣椒发展,并且还打破了原来单一的以菜椒为主,逐步规模发展三樱椒.为了配合我县辣椒生产,满足广大农民对技术的需要,重点介绍地膜辣椒,秋延后大棚辣椒及三樱椒的栽培技术. 二、辣椒的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辣椒的形态特征 1、根:辣椒主根不很发达,根量少,入土浅,根群一般分布在25~30cm深的表土层中,在育苗移栽条件下,由于主根被切断,主要根群仅分布在10~15cm厚的土层内。根系的再生能力弱,茎基部不易发生不定根。为此,在育苗移栽时应尽量采取护根育苗。 2、茎:辣椒的茎木质化,较坚韧,可直立生长,在栽培中不需支架。根据辣椒的分枝结果习性可分为无限分枝与有限分枝两种类型。目前我县生产中的辣椒大都是无限分枝类,即当主茎长到7—15片真叶时,茎端开始形成花蕾,以后逐渐长出侧枝和二杈分枝。习惯上把主茎上结的第一个果称为“门

辣椒种植技术(大全)

辣椒高产种植技术 辣椒品种繁多,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各地区气候差异较大,栽培作型较多。本文着重介绍常规通用的管理方法和注意要点,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确定品种 种植辣椒之前要想好种植什么样的品种。牛角椒、羊角椒、线椒、泡椒、朝天椒等这些品种都不错。可根据市场和种植经验选择。 种子消毒 没有包衣的种子,在催芽之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不然的话,容易感染病菌、病毒。 处理方法:50%多菌灵500倍,70%甲基托布津800倍,8%农林风2号2000倍,0.5%氨基寡糖素1500倍或者60~70摄氏度的热水浸泡20分钟(边浸泡边搅拌,防止烫伤种子),一般浸泡30~60分钟左右,然后冲洗催芽。 培育壮苗 俗话说:苗壮三分收。培育壮苗是高产的关键。壮苗的标准是:茎杆粗壮、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苗龄一般在30~40天左右,3~5叶期容易成活,缓苗快;超过7个叶,苗龄过大,缓苗慢,影响生长。辣椒一般三叶期就进行花芽分化了,所以说,培育壮苗是辣椒高产的关键。 肥水管理 辣椒属于浅根系作物,根系不发达,既怕旱又怕涝,所以在肥水管理上要格外注意。 1、配方施肥

生产1000公斤鲜辣椒需要吸收氮约5公斤,五氧化二磷1公斤,氧化钾6公斤。 2、施肥方案 根据辣椒的吸肥规律和需肥特性,以省工、省力、高产、高效为目的,以防病、抗重茬、改良土壤、节约成本为目标,安排以下施肥方案: 底肥:每亩用每克2亿酵素菌剂50~200公斤(代替鸡粪、猪粪及各种生物菌有机肥),15-15-15的农富天下平衡复合肥40~50公斤。栽培沟或栽培穴均可,最好用垄上覆膜栽培法,高产,好管理。 第一批花坐果后:每隔15天左右结合浇水,追施20-10-20水溶肥4公斤+普通矿物腐殖酸钾3~5公斤。 中后期:每隔15天追施20-10-30的冲施肥5公斤+精品矿物黄腐酸钾300~400克。 缓苗后:每隔10~15天喷施“植物疫苗”叶面喷施剂一次,防病、防虫、调节生长、增产提质。按要求使用,基本不受病虫的危害。 水分管理 辣椒旱了落花落果,涝了呕根死棵,也是落花落果,所以辣椒怕旱也怕涝。因此,要小水勤浇,最好是渗灌或滴灌。 栽培管理 辣椒根系不发达,为使根系发达,抗旱抗涝,改变过去的栽培方式,改垄下栽培为垄上栽培,可增产20%以上。垄上栽培与滴灌配合更好。 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害最主要的就是炭疽病、疫病、病毒病、软腐病、根腐病、青枯病,茎基腐病、枯萎病、根结线虫,虫害主要有白粉虱、灰粉虱、甜菜夜蛾、菜青虫等。 1、炭疽病

辣椒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在春分至清明播种育苗,小满至芒种定植大田,立秋至霜降收获的栽培方式称为越夏栽培,又叫夏播栽培、夏秋栽培、抗热栽培。越夏栽培可与大蒜、油菜、小麦等接茬种植,也可与西瓜、甜瓜、小麦间作套种。可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复种指数,大幅度提高粮区农民经济收入。越夏辣椒生产,结果盛期正值9-10月,气温较低,不易腐烂,便于鲜果长途运输,经过短期贮藏,又可延至元旦、春节供应,取得更高效益。 1、品种选择 越夏栽培辣椒主要供应夏秋季节,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容易引发病害,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因此,要选用耐热、抗病、大果、商品性状好、产量高的中晚熟、晚熟辣椒品种,如郑椒12号,一些抗性好的中熟品种如郑椒先锋也可选用。如外运,所选品种还应肉厚耐压、耐贮运,如郑椒16号、湘椒37号等。 2、播种育苗 辣椒从播种育苗至现蕾开花一般需60~80d,但在气温较高的夏季,所需时间会相应缩短。与大蒜、油菜等接茬种植或与西(甜)瓜、小麦套种的,中原地区一般于3月中下旬播种育苗;接麦茬定植的,一般于4月上旬播种育苗。苗床设在露地,不过育苗前期温度低,需要覆盖小拱棚,待晚霜过后撤除。为了减少分苗伤根,减少非生长期,防止引发病害,一般采用1次播种育成苗的方法,因此需要稀播,出苗后再进行2~3次间苗,1~2片真叶时定苗,苗距12cm左右。每穴留苗数依栽培方式而不同。与大蒜、油菜、小麦等接茬种植的,每穴留1株健壮苗,瓜套、麦套的留2株。幼苗有干旱缺水现象应及时浇小水,浇水时可施入少量肥料以促苗生长。定植前1~2d浇1次水,以利带土起苗。 3、定植 与大蒜、油菜、小麦等接茬种植的,应做到抢收、抢耕、抢早定植。前茬作物收获后,要立即灭茬、施肥、耕地、做畦、定植。由于辣椒怕淹,因此应采用小高畦栽培。但不用覆盖地膜,苗子栽在小高畦两侧近地面肩部,以利浇水和排水。可等行距定植,最好是宽窄行定植,便于管理。宽行,辣椒70~80cm,甜椒60cm;窄行,辣椒50cm,甜椒40cm。夏季气温高,易发生病毒病,所以越夏辣椒应适当密植。特别是甜椒,密度大,枝叶茂,封垄早,可较好地防止日灼病,而且可降低地温1~2℃,保持地面湿润,形成良好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穴距:辣椒33~40cm,每穴单株;甜椒25~33cm,每穴双株。定植前要施腐熟优质农家肥75t/hm2、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375kg/hm2作基肥。与西(甜)瓜套种的,西(甜)瓜应选用早熟品种,并实行地膜覆盖栽培。辣椒苗套栽时间可安排在西(甜)瓜播种后的30d左右。每垄西(甜)瓜套栽2行辣椒,即在2株西(甜)瓜之间的垄两侧破膜打孔各定植1穴辣椒。与小麦套种的,小麦一般是大田2.0~2.2m为1带,播种2耧麦,留0.8~1.0m 宽空畦以供定植辣椒。于5月上中旬定植,在所留空畦中平栽2行辣椒,穴距50cm,每穴2株,窄行行距为60cm,宽行行距为1.5~1.6m。定植时按穴距挖穴栽苗。选阴天或晴天下午3时后进行,尽量减轻秧苗打蔫。起苗前1d给苗床浇水,起苗时尽量多带宿根土,运苗时防止散坨,尽量减少伤根。栽后立即覆土浇水。缓苗期需要连浇2~3次水,以降低地温,加速缓苗。 4、田间管理 定植后若遇天气干旱,应及时补浇缓苗水。缓苗后追1次提苗肥,施磷酸二铵 105~150kg/hm2,促苗早发棵,但追肥量不能大,过多易引起徒长。缓苗后应及时进行1次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增加根系吸氧量,促进壮苗,预防徒长。夏季气温较高,不下雨时砂壤土7d左右浇1次水,宜在傍晚时浇凉井水,用凉井水浇地能将田间温度从高温降至适宜,而且以后几天仍有降温效果。不宜在白天温度高时浇水,高温时浇水田间温度很快又升上来,

温室辣椒栽培技术(一)

温室辣椒栽培技术(一) 摘要总结了温室辣椒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椒农提高辣椒栽培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温室;辣椒;栽培技术 辣椒是人们经常食用的蔬菜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而且温室辣椒生产因效益高、销路好,日益受到农户的重视。现将温室辣椒的主要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 选择温室抗病高产品种,现在最受欢迎的特大牛角椒有荷兰瑞克斯旺品种37-74,果型正,产量高,其他品种如火炬也比较好;甜椒品种以沈椒4号较受欢迎,品质好,产量高。 2育苗 2.1播种量和播期 辣椒播种量为1800~2250g/hm2。温室一般1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80~90d,育苗期可一直到花蕾较大但未开花时为止。 2.2浸种催芽 先用清水浸种2h,之后置于55℃温水中浸种不断搅动15min,水温降至30℃时去除坏籽瘪籽,之后用清水洗种3~4次,搓去种皮黏液,去辣味,掺上细沙催芽,初期催芽温度25~30℃,当少部分种子发小芽时,将催芽温度降至20~25℃蹲芽,5~6d完成催芽1]。 2.3温室营养钵育苗 将腐熟农家肥与土壤按1∶5比例混匀,装钵,用温水育苗青稀释液打透营养钵,穴播,盖薄膜,设小拱棚,出苗后撤薄膜,白天撤小拱棚,5d后晚上撤小拱棚,不旱不浇水,苗期注意防病防虫。 3定植 3.1定植准备 施好底肥,将腐熟农家肥75~120t/hm2、过磷酸钙750kg/hm2混匀,2/3翻耕入土,作宽0.5~0.6m、高垄或宽1m、高15cm的高床,再开沟施入剩余部分,加磷酸二铵450kg/hm2、硫酸钾300kg/hm2、饼肥1500kg/hm2。在定植前1周进行硫磺熏棚消毒,100m2用硫磺粉150g、锯末0.5kg、敌百虫0.5kg,分放于棚内数处,点燃熏棚,灭虫灭菌。定植前7~10d,白天放风,使温度降至15~20℃,夜间12℃,加强通风,低温炼苗2]。 3.2定植时间和方法 温室辣椒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定植,每穴单株或双株,株距30~33cm,定植4.95~6.00万株/hm2,温水浇垵,水渗下后封垵,定植时可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缓苗后按植株长势科学管理。 4田间管理 4.1温度 低温时段,要尽量保持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条件,白天25~28℃,夜温17~20℃,地温20℃左右,最低要求15℃以上;温度较高时段,外界气温高于15℃时昼夜放风,以免徒长3]。

辣椒种植技术手册

辣椒种植技术手册 第一节概述 一、辣椒来源 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它包括带辣味的辣椒和甜椒。从墨西哥到秘鲁,印第安人在历史上多次驯化了这种作物。15 世纪末,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后把辣椒带回欧洲,并由此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明代时期辣椒传入中国。清代陈淏子《花镜》开始有番椒的记载:“番椒丛生白花,果俨然秃笔头,味辣色红”。在此之前,中国的辛辣调味品主要是姜和胡椒。今中国各地普遍有栽培,是中国境内最晚传入却用量最大而广泛的香辛料。明末才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辛香料不是辣椒,而主要是花椒。并且辣椒最早也只是作为观赏植物,放进菜肴中的时间更迟,史料记载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 二、辣椒植物学名 辣椒(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小m 椒、鸡嘴椒、辣虎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 第二节辣椒生物学特性 一、生物学特性 辣椒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不发达,根系分布浅,再生力弱,吸收力也较弱,根

系发育需氧气多,不耐涝;由于叶小,蒸腾量少,果实含水不多,耗水量较少,有较强耐旱力;较耐瘠薄,但仍需选择肥沃疏松土壤,供应充足水分。 二、栽培特性 辣椒茎直立,可不用支架,适于密植。开花分枝习性像茄子一样有规则,当主茎发生一定叶数后,顶芽形成花蕾开花,于着花节处发生分杈2-3 个,以后每一分枝隔1-2 叶再现蕾开花,再发生2 个分杈,如此继续下去。花单生或簇生,因种类品种而异。辣椒不同类型及品种之间辣椒素的含量差异很大,一般大果型品种的辣味淡,并具甜味。而小果型品种的辛辣味、香味极浓,但产量较低,主要用于干制。 红辣椒、黄辣椒、青辣椒 第三节辣椒生长环境要求 辣椒的生长发育及产品器官的形成,一方面决定于品种特性,另一方面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生长中要想得到高产、高效,必须选好品种,调控好环境条件,才能使辣椒生长发育良好。影响辣椒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有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养分、生物等6 个因素。这些因素也称环境条件总体,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共同对辣椒的生长、发育起综合作用。如日照强,温度升高,水分蒸发加快;土壤中空气含量高,微生物的活动加快,养分的分解也加快,植株生长发育良好。但它们的作用不是平均的,而是有主有次,如种子发芽期,温度和水分是主要的;果实生长期,养分又是主要的。栽培中应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抓住影响辣椒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控,趋利避害,为辣椒生长、发育创造最佳环境,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一、温度条件 辣椒是喜温作物,怕冷不耐热,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适用范围为18-35℃,但不同 的生育时期所需温度条件又有不同。 1、种子发芽期。种子发芽期的温度以25-30℃发芽最为有利,气温低于15 时种子难以发芽,10℃以下不发芽。发芽前种子吸水的能力,在20-30℃适用范围内差异不显著;20℃以下,随着温度的降低,有为水速度减慢;30℃以上反而不利于吸水。温度高,发芽快,但幼芽较细长。幼苗出土时,以25-30℃的较高温度最为有利。较高的床温,幼

红干椒高产栽培技术

红干椒高产栽培技术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意普拉斯新品种高产栽培技 术 红干椒作为干制品,市场需求量大,特别是它主要销往韩国、日本和东南亚,部分销往我国港、澳地区和欧美。红干椒作为高效经济作物,已成为全市农牧业十大支信产业之一。尤其是开鲁县年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已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市栽培的主要红干椒品种有道德红、益都红、桃南椒、天鹰椒、京椒2号,公司最新引进意普拉斯新品种。 一、红干椒的特征、特性 (一)特征 红干椒根系不发达,根量少,入土浅,茎基部不易生不定根。为获丰收,必须重视根系培育与保护。 意普拉斯品种分枝能力强,株冠较大适宜稀植,一般每亩保苗4500株,土壤肥力一般的地块亩保苗5000株。辣椒基部主茎各节叶腋均可抽生侧枝,但开花结果较晚,应及时摘除,减少养分的消耗,增加单果重。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1)发芽时的适宜湿度25℃,温度高于30℃,低于15℃,不容易发芽。 (2)幼苗出土后,最适温度15℃-22℃,茎叶生长期适宜温度20℃-27℃。 (3)开花授粉期,适宜温度20℃-27℃,低于15℃植生长缓慢,难以授粉,容易引起落花落果,高于35℃,花粉变态不孕,不能授粉而落花。 2、光照 日照过强易引起日烧病,可在红干椒地内少量间作玉米,对红干椒适当遮阳,可获高产。

3、水份 由于种子种皮厚,吸水慢,所以催芽或播种前浸泡种子。红干椒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因此,在花芽分化、开花、座果期对土壤水份的要求,田间持水量为50-60%最好,座果率最高。 4、土壤 要求中性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壤。 二、高产栽培技术 红干椒栽培以育苗移栽地膜覆盖栽培才能获得高产、优持、高效。 地膜覆盖的优点:提高地温,一般提高3℃-6℃,植株生长快同,在高温干旱季节来到之前,植株已经封垅,阳光不能直射地面,可降温℃-,保护根系,防止早衰,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尤其是意普拉斯因生长期长,必须育苗移栽,增加成品果数量,通过地膜覆盖解决无霜期短,少雨干旱,风大灾害多,产量低的难题。地膜覆盖比露地幅度约在30-50%。 (一)育苗 1、大棚的准备 3月20日扣棚,大棚跨度6米,高米,根据移栽面积确定大棚长度。一般要求苗间距(4-6cm)×(4-6cm),亩用苗床11-12平方米。 2、种子的准备 (1)晒种 大棚育苗移栽红干椒亩用种子即可,在播种前7-10天,选晴天连晒4-5天,中午翻晒5-6小时,作用是:杀灭椒种表面细菌,减少病害,促进种子后熟,打破休眠,提高发芽势。 (2)浸种催芽

辣椒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辣椒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来源:宁夏三农呼叫中心作者:宁夏农科院研究员姜明仙发布时间:2010年 11月09日字体:[小大] 辣椒原产中南美洲热带,甜椒是由辣椒演变而来的。其中辣椒栽培已有400年 历史,甜椒仅100年历史。随着辣椒的商品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露地栽 培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随着日光温室面积的迅速发展,辣椒及甜椒对光 照要求较低(3万勒克斯)的特性,近几年,辣椒日光温室栽培面积不断的扩大,效益好;同时也满足了北方地区深秋冬春季节的鲜椒供应。 一、辣椒的特征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辣椒的特征特性 辣(甜)椒的根系不发达,与番茄、茄子相比,再生能力弱:表现为主根粗、根量少、根系生长慢,到2片~3片真叶时才能生出较多的二次侧根。茎基部 一般不产生不定根,而且根受伤后再生能力差,在日光温室栽培中,创造较好 的育苗和栽培技术条件,保护根系,对于提高产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辣椒的 茎直立、基部木质部发达、坚韧,具有分枝特性:主茎长到一定叶片数后,茎 端形成花蕾,花蕾以下的芽抽生侧枝,第一侧枝与茎同时生长、但长势弱,在 管理上应注意。如果管理条件好,可在花蕾上的叶夜中再抽生侧枝,形成三叉 分支,果实着生在分叉处。幼苗在2片真叶展开时,生长点开始花芽分化,营 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步进行,各节形成花芽,同时发生分枝,因此在整个生长 期要加强栽培管理。 辣椒的叶有子叶和真叶,在真叶没有出现以前,子叶是辣椒唯一的同化器官, 必须加以维护。氮素不足时叶形变长,钾肥充足时叶幅较宽;氮素过多、夜温 过高时叶柄长,且先端嫩叶凹凸不平;夜温低时叶柄短;土壤干燥时叶柄稍弯曲,叶身下垂;土壤含水量过高时,整个叶片下垂。辣椒的花为两性花,营养 状况的好坏影响到花柱的长短,正常情况下多为花柱高出花药的长柱花,栽培 管理不当或营养不良时则短柱花增多。 辣椒的果实为浆果,北方地区日光温室栽培以羊角椒为主,营养不良、夜温过低、日照减弱、土壤干燥、和栽培过密时,果实的肥大生长受到抑制,特别容 易形成小果,有时形成僵果,在栽培中要注意克服。辣椒的种子扁平,微皱, 呈淡黄色或乳白色。千粒重6~7克,使用寿命为5年~7年。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辣椒在15℃~34℃范围内都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白天23℃~28℃,夜间18℃~23℃。白天27℃左右对同化作用最为有利,夜间以20℃左 右有利于同化产物的运转和积累,减少呼吸作用的消耗。 种子发芽最适温度25℃,25℃以下发芽需8天。低于15℃,高于35℃种子不 易发芽。苗期要求较高温度,白天25℃~30℃,夜间15℃~18℃,适宜的昼夜温差是6℃~10℃。此时若温度低,则生长缓慢。幼苗不耐低温,应注意防寒。

大棚辣椒种植技术

大棚辣椒种植技术 一、我国辣椒产业现状及概况 1、种植面积: 我国辣椒种植总面积基本稳定140-160万公顷,即2100-2400万亩。位居蔬菜中第三,仅次于白菜。 干椒及加工类型品种辣椒80万公顷左右,即1200万亩左右。 鲜食辣椒类品种50万公顷左右,即750万亩左右。 鲜食甜椒类型品种30万公顷左右,即450万亩左右。 2、主产区:(1)南方冬季辣椒北运主产区,主要包括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5省区辣椒规模化生产,利用天然温室的气候优势生产辣椒,丰富了北方地区尤其是寒冷的冬季市场供应。 (2)京北及东北露地夏秋辣椒主产区。主要包括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内蒙古赤峰及开鲁和东北三省,利用夏季气候凉爽的特点生产辣椒,成为京、津地区和东北各大城市夏秋淡季甜椒供应的主要来源,已经形成了我国夏秋季部分辣椒产品南运—即北椒南运产地。 (3)高海拔地区甘肃、新疆、山西、湖北长阳等夏延时辣椒主产区。利用高原气候优势生产辣椒东运和南运,补充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夏秋淡季甜椒的供应。 (4)湖南、贵州、四川和重庆嗜辣地区的小辣椒、高辣度辣椒主产区,湖南的攸县和宝庆;贵州的遵义、大方、花溪和独山;四川的宜宾、南充和宜昌;重庆的石柱。成为线椒、干椒、朝天椒、羊角椒为主。 (5)北方保护地辣椒生产区,主要包括山东、河北、辽宁等华北地区温室、大棚辣椒种植面积增长迅速,利用保护地设施优势成为春提前和秋延后的辣椒生产保障。 (6)华中河南、安徽、河北南部、陕西等地区的簇生朝天椒干椒(天鹰椒)和线椒类干椒主产区。 3、栽培辣椒的特点: (1)辣椒是在果菜类中最省工、省投入的蔬菜之一,同时,采收时间长,采收又较灵活,价格相对较高和稳定。 (2)适于规模化种植,辣椒的种植技术较易掌握,通过培训、实习及科技示范,很快能掌握其栽培技术。 (3)辣椒产品产业链长(指加工类型) 4、辣椒形态特征: (1)、根 辣椒属浅根性植物,根系发育较弱,木栓化程度较高,再生能力差,根量少,茎基部不易发生不定根。 辣椒的根系不耐旱,又怕涝,对氧气要求严格。所以栽培时宜选择通气性良好的肥沃土壤。 栽培时最好采用护根育苗(如穴盘、营养钵育苗等)措施。定植的苗龄不能过大,采用养地苗的应在定植前囤苗,促进白色新根的发生。 育苗和移植过程中注意保护根系是辣椒早熟丰产栽培的重要环节之一。 (2)、茎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一、概述 辣椒为茄果类蔬菜.为”辣椒”和”甜辣”,人们习惯以有无辣味将辣椒分又根据辣味的轻重分为“辛辣椒”和“微辣椒”。 辣椒是我国人民喜食的蔬菜和调味品,甚至已成为部分省(区)人民的特殊嗜好,井逐步遍及全国城乡.辣椒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测定,辣椒果实中含有的增生素A、B高于黄瓜、番茄、茄子等果莱类.特别是维生索C的含量比以上菜类高4-7倍,每100克鲜辣椒含维生素C170-360毫克,最高可达460毫克.辣椒作为调味品,是因为辣椒中含辣椒素,少量食用,能健脾开胃,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而且还有驱寒除湿、舒血活络等药用功能,对关节炎、冻疮、青蛇咬伤、腋臭等也有一定疗效,因此被誉为“健康食品”。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县辣椒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在种植模式上,以地膜辣椒为基础向大棚辣椒发展,并且还打破了原来单一的以菜椒为主,逐步规模发展三樱椒.为了配合我县辣椒生产,满足广大农民对技术的需要,重点介绍地膜辣椒,秋延后大棚辣椒及三樱椒的栽培技术. 二、辣椒的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辣椒的形态特征 1、根:辣椒主根不很发达,根量少,入土浅,根群一般分布在25~30cm深的表土层中,在育苗移栽条件下,由于主根被切断,主要根群仅分布在10~15cm厚的土层内。根系的再生能力弱,茎基部不易发生不定根。为此,在育苗移栽时应尽量采取护根育苗。 2、茎:辣椒的茎木质化,较坚韧,可直立生长,在栽培中不需支架。根据辣椒的分枝

大棚辣椒栽培技术

温室大棚辣椒栽培技术 大棚蔬菜栽培是在寒冷时节利用大棚的保温性能在棚内栽培喜温蔬菜以达到早熟、高产和高效的栽培形式。 一、温室大棚内温度、湿度的控制 冬天,为了减少热量损失,提高气温和土温,温室大棚膜要尽量盖严。一般以温度为主要因素考虑,并根据外界气候条件灵活掌握。要及时通风降温,即在早上9点以后把大棚两边的薄膜向上卷起10—30厘米,如棚内温度较高时就将边膜卷高一点,棚内温度较低时则卷低一点,但是必须在下午5点前将卷起的膜放下并压好。禁止在中午高温时放风,以防辣椒萎蔫。棚内空气湿度,在晴天棚温升高放风时降低,而在阴天、夜间、封闭时就要高一些,辣椒适宜的棚内湿度为60—70%,如棚内湿度大于70%时(棚膜上出现水滴),只要温度不低于10℃,可在中午前后采取短时通风降湿措施降低棚内湿度,;如果棚内湿度低于60%时,则应该加强保温措施,尽可能使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20—25℃。在冷空气来临,气温下降时,要加强保温措施,不能在将大棚两边的薄膜卷起,造成棚内温度下降,必须保证棚内温度不能低于10℃,以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需求。 如果大棚内空气湿度低于50%时,直接影响辣椒的光合作用和对矿物质营养的吸收,棚内空气湿度大于70%时会造成辣椒徒长,而且有利于各种病菌孢子的发芽和侵染,引起病害发生流行。因此,要进行通风换气,促进棚内高湿空气与外界低湿空气相交换。 二、温室大棚内合理密植

在前作收后及时翻犁晒垡,每亩施2—3吨腐熟农家肥,复合肥一包,普钙一包作底肥。辣椒合理的种植密度为行距50-60厘米,株距30-40厘米,采用单行定植,每亩种植3000株左右。 三、田间管理工作 1、温度的管理:定植后一周内不通风,以保温为主,辣椒(甜椒、皱壳辣)的生长适温为20--25℃;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0℃,气温上升,苗期揭膜通风换气时间在9时-10时,下午15时-16时后要关门盖膜。 2、水分的管理:辣椒较耐旱不耐涝,要获得高产,必需加强水分管理,开花结果期如遇干旱,要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3、追肥:(1)轻施苗肥:定植成活后,每亩生根剂500克,丰安5公斤,并结合中耕灌水。(2)稳施花蕾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多分枝结果,每亩施施普旺14-6-30旺花宝1-3公斤。(3)重施花果肥:氮、磷、钾,注意距植株根脚8—10厘米,以免烧根,或肥料直接接触根茎造成腐烂或每亩用丰安+冲满福冲施。 四、病虫害防治 大棚大部分时间种植蔬菜,特别是冬季,给病虫害的越冬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会使蔬菜病虫害日趋严重。因此,病虫害的防治是大棚栽培蔬菜成功的关键。 1、辣椒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青枯病、根腐病等,药剂用速退病毒宝、83增抗剂、杀毒矾、克露、代森锰锌、炭疽福美、米鲜胺、粉绣灵、粉锈清、硫悬浮剂、农用链霉素、新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