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练习】《地图的阅读》

【基础练习】《地图的阅读》
【基础练习】《地图的阅读》

《地图的阅读》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是表示地图三要素的是()

A. 比例尺

B. 方向

C. 图例和注记

D. 形状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示什么方向:()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3. 19.在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通常是()

A.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 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 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D. 上南下

北,左东右西

4.在地球上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0厘米,而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50千米,该图的比例

尺是()

A. 1:25 000 000

B. 1:6700 000

C. 1:5 000 000

D. 1:3750 000

5.国庆期间,贝贝到厦门旅游,下列地图比较适用的是()

A. 厦门市人口分布图

B. 厦门市河流分布图

C. 厦门市交通旅游图

D. 厦门市气候图

6.下列图例中,通常用于表示铁路的是()

A. B. C. D.

7.能快速获取交通线路信息、方便汽车出行的新型工具是()

A. 指南针

B. 电子导航仪

C. 旅游地图

D. 地形模型

8.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图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 世界地图

B. 中国地图

C. 福建省地图

D. 晋江市地图

9.如图是某动物园门口一幅导游图,据图回答1~2题。

该图缺少地图应具备的某些基本要

素,所以在使用该图时,你无法做到的是()

A. 辨别方向

B. 估算距离

C. 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

D. 确定各种动物的位置

10.2019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的汤姆想了解220个参赛国的位

置,他选用了“世界政区地图”;北京真大啊!玲玲想知道故宫在什么位置,她选用了“北京城市图”;小军去烟台市探访同学,他选用了“烟台市地形图”;兰兰去“莱州大基山风景区旅游,她选用了“大基山风景区导游图”。据此材料回答题:哪位同学选用的地图不适用()

A. 汤姆

B. 玲玲

C. 小军

D. 兰兰

11.星期天,我们要去成都植物园看参观,不知如何乘车,应选择()

A. 四川政区图

B. 成都市交通图

C. 成都地形图

D. 成都市人口图

二、综合题

12.根据设置的情境选择合适地图:

情境地图

(1)确定美国的位置 A.导游图

(2)寻找王城公园里猴山的位置 B.交通图

(3)外出旅行,确定行程 C.世界政区图

(4)全班同学外出进行野外爬山活动 D.地形图

(1)—()(2)—()(3)—()(4)—()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D

2. C

3. A

4. C

5. C

6. C

7. B

8. D 9. B 10. C 11. B

二、综合题

12. (1)—C

(2)—A

(3)—B

(4)—D

五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五年级下册 一二单元 1. 食物到哪里去了 我想研究的问题 2.食物在人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3.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哪些? 4.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观察实验 我的体验: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胃等 我的交流: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我的发现:食物在人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复杂。 我的交流: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肝、胰等 我的发现: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肝、胰等 我的猜想: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 我的方案:取两支试管,倒入等量的稀淀粉液,在其中的一个试管中加入一些唾液摇匀。然后向两只试管中滴入同量的碘酒,观察现象。 我的记录: 试管1 淀粉液、碘酒、试管 不加唾液 变蓝色 试管2 加唾液 没有变化 我的发现:唾液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填一填 1.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呼吸、排汗、大小便。 2.蓝 3.唾液腺,淀粉,麦芽糖。 4.消化,小肠 5.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是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生活中的科学: 一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 2.我们的呼吸 我想研究的问题 2.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吗? 3.我们的呼吸器官有哪些? 4.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观察实验 我的体验:屏住呼吸。 我的交流:不舒服。 我的发现: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 我的猜想: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 我的方案:1.收集呼出的气体,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

火柴深入瓶内,观察;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充满空气的杯子里。2.用打气筒通过橡皮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充气,用嘴通过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 我的记录: 火柴继续燃烧 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 石灰水没有变化 石灰水变浑浊 我的发现: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 我的交流: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我的发现: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我的交流: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我的发现:呼吸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填一填 1.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氧气、二氧化碳。 3.不吸烟、注意环境卫生、冬天戴口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小法官 1.对 2.对 3.对 3.心脏和血管 我想研究的问题 2.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3.血管的种类有哪些? 4.心脏的结构是怎样的? 观察研究 我的猜想:人在静止、轻微运动和剧烈运动时心跳不一样。 我的方案:测同一个人静止、轻微运动和剧烈运动后的1分钟脉搏跳动次数。 我的记录:略 我的发现:人在不同状态下脉搏跳动次数不一样。 我的猜想: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 我的方案:观察心脏模型。 我的发现:心脏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我的交流: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 我的发现:血管是血液在全身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构造。 填一填 1. 左,倒置的梨,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2. 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 3.收缩,舒张,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心脏。 4.60——100 5.略 小法官 1错 2.错 3.错 4.对 生活中的科学 科学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不吸烟、不饮酒。 4.脑与神经 我想研究的问题

(完整版)《地图的阅读》知识点

1.3《地图的阅读》知识总结 1、地图的语言(也称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比例尺也叫缩尺。计算比例尺时,要注意统一单位。 3、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即文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4、比例尺没有单位,它只是一个比值。 5、地图的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地图的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6、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确定方向。 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7、站在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是南;站在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是北。 8、地图分为政区图、地形图、交通图、气候图、导游图等许多种类。根据使用的目的,正确选择地图。 练习 ()1、在1:50 00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0㎝,则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A.500千米B.2 500千米 C.50 000千米D.5 000千米 ()2、右图中,B位于D的什么方向? A.西北B.东北 C.西南D.东南 ()3、下面图例中,表示“河湖”的是 A. B. C. D. ()4、下列比例尺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1:1 600 000 B.二百万分之一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D.1/5000000 ()5、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李红想知道芦山县位于什么地方,他最好选择使用 A.四川省土地资源分布图B.四川省政区图 C.四川省旅游资源分布图D.四川省地形图 ()6、比较图幅相同的河南政区图和濮阳政区图,濮阳政区图具有的特点是A.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大 B.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小 C.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大 D.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小

阅读地图的方法

阅读地图的方法 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要通过地图获取知识,所学的知识要落实到地图上。要用地图,就要掌握阅读地图的方法。 (一)养成用图的习惯 地理课本中有地图,另外,还有地理图册。在学习地理时要经常用图,养成用图的习惯。俗话说,熟能生巧,自己在读图用图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读图方法,那是最为宝贵的。 (二)重视地理位置的阅读 读出图中地理事象的地理位置,是最基本的读图内容和读图要求。但读图时往往容易被忽视,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从地图中读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经度位置,这可以通过图中的经纬线来阅读。从地图中还可以读出海陆位置和地理事象之间的相对位置。读相对位置的时候要会利用经纬线判断方向。 例:读图13,回答: (1)图中城市N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该城市的海陆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南极考察长城站位于城市N的______方向。

读经纬度位置时一定要读出是东经还是西经,南纬还是北纬。无论从图中南极洲轮廓,还是图中的文字注记都可确定是南纬,城市N在南回归线和南纬40°之间,估计为南纬32°左右。由于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自西向东转,根据与图中0°经线的相对位置,城市N位于东经150°经线附近,大约为东经151°。还是根据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自西向东转,城市N位于大陆东岸,即东面临海。注意:不能用“左西右东”的方法,认为城市N西面临海,在有经纬线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 同样,要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我国南极考察长城站位于城市N的东南方向,而不是西北方向。 (三)将不同内容的地图对照起来阅读 学地理不光是记忆,还要认识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分析地理事象相互之间的关系。将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各种地图放在一起读,“叠加”起来读,能了解和掌握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理解其成因。 例如,读“中国政区”图,可以知道我国有哪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分布;读“中国地形”图可以知道我国有哪些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及其分布。要是把“中国政区”图和“中国地形”图叠加起来阅读,就可以把我国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分布落实到更具体的层次。如:秦岭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的南部;山西省在太行山的西面,地形属于黄土高原;江苏省大部分为平原地形;浙江省大部分为丘陵地形,等等。这样,当分析我国某个地区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就有了基础。把“中国政区”图和“中国降水量”图叠加起来阅读,你会发现,总体来说,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但是局部地区有例外,福建省西部降水量要比东南部沿海地区多,新疆南部是我国降水量特别少的地区。什么原因呢?你再叠加一幅“中国地形”图,可以知道福建省西部多雨地区正好是武夷山脉,而新疆南部少雨区为高山环绕的塔里木盆地,地形状况是影响降水量多少的原因之一。 地图的叠加还可以有更多的方式。如将“中国城市分布”图与“中国地形”图、“中国河流分布”图叠加可以发现我国城市分布和地形之间的关系。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第三级阶梯,西部地区城市数目较少,多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区。城市的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详解

六年级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第一单元 1. 细胞 我想探究的问题:2.细胞有多少种类? ——认识显微镜 我的交流:显微镜由目镜,物镜,反光镜,载物台,调焦螺旋等构成。显微镜可以看到肉体看不到的东西。 我的发现: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放大仪器,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观察微小的物体。——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生物体细胞 我的猜想: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形状和大小都不同。 我的方案:制作不同的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我的记录:洋葱表皮是有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这些小格子就是洋葱表皮的细胞。 我的发现:生物体的细胞多种多样,有血细胞,肌肉细胞,表皮细胞,薄壁细胞。——我的收获1.罗伯特·虎克 2.细胞细胞3.生长繁殖衰老死去4.血细胞肌肉细胞表皮细胞薄壁细胞水蕴草细胞5.一个6.略 2. 我从哪里来 我想探究的问题:2.双胞胎是怎么回事? ——我是从哪里来的? 我的方案:询问医生,上网查资料,找书籍。 我的记录:采访对象:医生阿姨重点内容: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细胞结合在一起形

成一个新的细胞----受精卵,受精卵不断分裂增殖形成胚胎,这就是生命的开始。 我的发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新的细胞开始的。 ——胎儿的成长 我的交流: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通过脐带吸收妈妈身体里的营养和氧气慢慢长大。 我的发现: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大约呆9个月后,就准备出生了。 ——双胞胎 我的交流:双胞胎有的性别相同,有的性别不同,相貌有的相似,有的不相似 我的发现:性别相同,相貌相似的双胞胎是一个受精卵分裂成的。 试管婴儿 我的交流:在试管里卵子和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分裂几次后放回妈妈的子宫,在子宫里成长成胎儿。 我的发现:试管婴儿也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成的。 ——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 我的方案:在肚子前面负重,做游戏体验一下。 我的发现:妈妈十月怀胎好辛苦。 ——我的收获(1).一个细胞(2)3;6;(3)9个月(4)胎儿 3.人的一生 我想研究的问题:2、人的一生要经历几个阶段?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04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三、练习题 (一)填空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普遍存在于一切物品的消费中,对于这一规律可以用和两个理由来解释。答案:生理或心理的原因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2.顾客买一件衣服,愿意购买原价180元的款式,但是付款时发现商家做活动打折优惠至160元,那么 我们把那20元称作。答案:消费者剩余 提示:消费者心理宁愿付出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就是消费者剩余。 3.效用是人们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一般来讲效用具有 和的特征。答案:满足感相对性主观性提示:效用是人主观上对某种物品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感是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的。 4.消费者的表示为对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组合的排序。答案:偏好提示:偏好是人们在购买一种或多种商品或服务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就是对商品或服务的排序选择。 5.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答案:上升达到最大下降提示:本题考查的是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总效用先越来越慢地递增后递减。 6.边际效用是指消费最后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答案:满足感的增量 提示:这种增量可以是正数也可以为负数。 7.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答案:消费者剩余8.在劳动供给决策中,随着工资的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供给,收入效应使劳动供给。 答案:增加减少 提示:替代效应指工资增加引起的工作对闲暇的替代;收入效应是指收入的增加引起人们对劳动闲暇的增加,从而引起劳动供给的减少。 9.在消费与储蓄决策中,决定消费者储蓄决策的是。答案:利率 提示:消费者是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来决定储蓄或消费的,如果银行利率足够高,那么消费者会选择储蓄;如果消费者认为银行利率低于资金的时间价值,那么就会选择消费。 10.在考虑到投资的风险时,家庭投资决策取决于一项投资的。答案:未来收益率 提示:消费者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收益,所以家庭投资决策最终取决于一项投资的未来收益率。(二)单项选择 1.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尊重需要 答案:C 提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由低到高为基本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归属感和友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自我发展、自我理想的实现等,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欲望。2.“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体现了效用的() A.相对性B.同一性C.主观性D.客观性 答案:C

四年级上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 1 我们的食物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 2我们的食物有那些? 3、我们的食物从哪里产生? 观察实验昨日三餐统计: 我的发现:我们每天吃的失误不同,有时搭配不合理。 给食物分类 我的方案:准备不同的食物比如黄瓜、茄子、牛肉、猪肉、苹果、香蕉 我的发现:根据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可以把它们分为肉类、蔬菜类、水果类 我的收获: 1填一填1)我们的食物有白菜、茄子、大米、小米、面包、猪肉。根据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肉类、面食类、蔬菜类、三大类 2)我们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大自然。 2、小法官 1)我们家天天吃火腿肠,因此火腿肠应该是主 食( F ) 2)像太空豆角、太空辣椒等是在太空育种的,所以太空蔬菜不来自于大自然( F ) 2 我们的营养 我想研究的问题 1 人为什么需要不同的食物? 2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观察实验:如何验证食物中含有脂肪?

我的方案:把花生米放在白纸上挤压。 我的发现:白纸上有油渍出现,说明食物中含有脂肪 如何验证食物中含有淀粉 我的方案:在一块馒头上滴上碘酒 我的发现:馒头上出现了蓝色,说明食物中含有淀粉 如何验证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我的方案: 用镊子夹住一小块瘦肉在酒精灯上 我的发现:有头发烧焦的气味,说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 3)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4)用力在纸上挤压花生米,花生米会在纸上留下油渍,这说明花生米里含有脂肪。 2、小法官 1)从食品包装袋上可以获得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等信 息( T ) 2)人体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维生素( F ) 3 饮食与健康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怎样饮食才是科学的? 2有营养的东西有多少? 3为什么我 们要吃有营养的东西? 4 我们为什么要喝水? 观察实验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基础训练系列自主学习全册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第一课病毒 我想研究的问题 2病毒的种类有多少? 探究与体验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及预防措施 染引起的疾病,有鼻炎,鼻窦炎,肺炎,气管炎,支气管发炎,感冒时间长了,就会导致,预防用点板蓝根,屋内撒点84消毒液,再就是通风换气 我的记录:见课本3页 我的发现: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 我的交流: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病毒一般通过空气、饮食、体液、被动物咬伤或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 我的发现:预防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注意卫生;锻炼身体;注射疫苗。 一、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细胞结构、蛋白质外壳、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流感、狂犬病、麻疹 (3)独立生存 (4)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二.细菌 我想研究的问题 2.细菌有什么特点? 3.细菌是如何繁殖的?

4.细菌与人类有怎样的关系? 探究与体验 我的交流:细菌有球菌,杆菌,螺旋菌,它个体微小。 我的发现: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我的方案:查资料,调查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细菌适应能力极弱,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 我的收获: (1)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2)单细胞、显微镜 (3)腐生细菌 (4)72次108次 三、馒头发霉了 我想研究的问题 2、馒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馒头等物品发霉的原因 我的猜想:天热的时候馒头容易发霉,馒头发霉可能与温度有关,受潮湿的时候馒头容易发霉,馒头发霉可能与湿度有关。 我的方案:取四片同样的馒头,分别标上1.2.3.4号,将1.3号馒头分别滴上水,2.4号不滴水,用4个透明塑料袋分别密封好4片馒头,将1.2号放在温度较高的阳台上,3.4号放在温度较低的室内。每天按时观察,把观察的现象和出现的部位记录下来。 我的发现: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我的收获 (1)食物发霉、衣物发霉、日常用品发霉 (2)蘑菇、真菌 (3)植物、动物 (4)患病、有益的

六年级上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第一课病毒 我想研究的问题 1.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2.病毒有多少种? 探究与体验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及预防措施引起的疾病有鼻炎,鼻窦炎,肺炎,气管炎,支气管发炎,感冒时间长了,预防用点板蓝根,屋内用点84消毒液,通风换气等。 一、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流感、狂犬病、麻疹 (2)菌丝 (3)左边:(菌褶)(菌丝)右边:(菌盖)(菌柄)(地下菌丝) 2.小法官。 (1)错;(2)对;(3)对;(4)错;(5)错 3.我会选。 (1)C;(2)B;(3)B;(4)C 二、生活中的科学。 1.答:这些根瘤是根瘤菌,它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直接供给大豆发育所需要的氮素营养。 2.答:为了消灭病毒杀死细菌。 3.答:因为晾晒可以防止衣物发霉。 三、探究能力 答:如何预防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如何利用有益的细菌?食用菌如何种植? 四、反思回顾 1.答:我学到: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球菌、杆菌、螺旋菌是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它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蘑菇有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五部分组成。和小伙伴合作的很愉快。 2.答:野外采摘的蘑菇如何识别有毒还是无毒?一看颜色;二看形状;三看分泌物;四闻气味。 二.细菌 我想研究的问题 1.细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呢? 2.细菌有什么特点? 3.细菌是如何繁殖的? 4.细菌与人类有怎样的关系? 探究与体验 我的交流:细菌有球菌,杆菌,螺旋菌,它个体微小。 我的发现: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我的方案:查资料,调查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细菌适应能力极弱,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 我的收获:(1)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3)腐生细菌 (4)72次108次 三、馒头发霉了 我想研究的问题 1、馒头为什么会发霉呢? 2、馒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馒头等物品发霉的原因 我的猜想:天热的时候馒头容易发霉,馒头发霉可能与温度有关,受潮湿的时候馒头容易发霉,馒头发霉可能与湿度有关。 我的方案:取四片同样的馒头,分别标上1.2.3.4号,将1.3号馒头分别滴上水,2.4号不滴水,用4个透明塑料袋分别密封好4片馒头,将1.2号放在温度较高的阳台上,3.4号放在温度较低的室内。每天按时观察,把观察的现象和出现的部位记录下来。 我的发现: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如何防止物品发霉? 我的交流:许多食品、衣物、日常用品等,如果不妥善保管就会发霉坏掉造成损失。 我的发现:为了防止食品、衣物等易发霉的物品,应该放在通风降温的地方,用防腐剂真空包装等方法防止发霉。 我的收获 1、有食物、衣物、日常用品 2、真菌 3、真菌既不属于植物又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4、患病,有益的 2、生活中的科学。 真菌对人类的生活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你知道有哪些? 有利的一面:利用真菌制作食品、调料、药品等 有害的一面:会使人类或其它生物患病 四、食用菌 我想研究的问题 蘑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2、如何区别有毒蘑菇? 3、你知道的食用菌有哪些?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doc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二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三下科学基训一单元答案 P1 2.怎样让小车跑得又快又远? 用手推小车。静止的小车动起来了。 用积木搭个山洞,让小车钻。小车能否过去山洞跟山洞的人小,和用的力人小有关P2 有关系. 1(1)力,力(2)力,推力,拉力。推力,拉力。 2.设计一个高且光滑的滑梯,小车从滑梯上部滑下,会跑得又快又远。 P3 2、滑梯里有哪些学问? 双手按在桌面上向前推。感觉很费劲。 找个同学,在地面上推拉他。感觉很费劲。 与物体表血?粗糙程度育关。与物体接触血积、表曲粗糙程度有关。 P4 1、(1)摩擦力(2)粗糙程度,粗糙,人,光滑,小(3)重,轻 2、润滑油有润滑的作用,减少了摩擦力。 P5 2、玩跷跷板时,育哪些有趣的现象。 找个比我瘦的同学一起玩。我一下就把他翘起来了。 P6 在杠杆左右两边,多次放钩码试验。 只要距杠杆尺屮心一样长,两边放的钩码数一样,杠杆尺就可以平衡。

(1)一样多,屮心相等(2)平衡原理,托盘、指针盘、游码、祛码、毁子(3)左盘,右盘,银子(4)跷跷板、天平秤。 P7 2、弹簧里有哪些用处? 找个带弹簧的圆珠笔弹弹试试。圆珠笔里的弹簧能使笔弹起来。 找个拉力器试试。拉力器的弹簧有力量。 不同材料的物品压缩或拉伸后形状的变化不一样。 P8 1、(1)要恢复到原來形状的(2)沙发,弹簧秤,拉力器,圆珠笔,皮球。 2、做沙发和车辆的减震。 P9 2、利用磁铁能做哪些游戏? 磁铁的朋友丿应该是铁制品。拿看磁铁,吸实验。 P10 能吸住的就是磁铁的朋友。 不一样,实验材料:回形针数个,磁铁一个,实验过程:用磁铁的左端,屮间,右端分别吸冋形针。 能隔着物体吸铁。实验材料:磁铁,口纸一张,冋形针数个,隔着门纸用磁铁吸冋形针。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 P11 拿一根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无论站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它的正极总是指北,负极总是指南。找两块磁诙,互相吸引。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第1页共16页有干扰。把磁诙放在正在收听的录音机旁边。录音机会受到干扰。 1.(1)圆形磁铁、长方形磁铁,形状。(2)吸附,吸铁。 (3)磁诙两端的磁性人。(4)南北,两,南极,S,北,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2.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3.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或者通常使用习惯(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时)确定方向。 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3.根据需要选择内容适宜、详略得当的地图,并对照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4.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的区别并列举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或者通常使用习惯确定方向。 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3.根据需要选择内容适宜、详略得当的地图,并对照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难点】 1.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确定方向。 2.根据需要选择详略得当的地图,并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换算,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3.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的区别并列举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百度地图浏览法、读图分析法、例题讲解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百度地图体验法、地图观察法、例题感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1:猜一个谜语 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 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 ──打一常用地理工具 导入2:“谜”你开场

普通地图阅读实验指导书

《普通地图阅读》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班级:测绘131 二、实验时间地点:第十一周((015/5/13)星期三9:50-12:50呈贡校区计算中心208教室 三、实验学时:3学时 四、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熟悉普通地图所表示的基本内容,掌握普通地图的阅读及其六大要素的表示方法。重点掌握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的表现形式和表示方法以及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用途,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并解决在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用图、识图问题。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要求:借助图例和图幅边缘说明等,熟悉普通地图上坐标网、控制点和独立地物、水系、居民地、道路、地貌、植被、境界等各要素的表示及其间相互关系的处理;进行图上地面点的高程、地理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的量算以及坡度的量测,熟悉制作地形图剖面图流程;熟悉地图概括手段的具体应用;分析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方法和步骤: 为室内实验,由教师提供普通地图(主要包括: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图、江西省地图集、云南省地图集部分图幅),在教师说明实验的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后,学生根据所给资料阅读地图并按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地形图阅读是了解地图上信息特征的一种手段,应用地图必须从阅读地图开始,所以地图阅读是地图分析和解译的基础。 总体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下: 阅读地形图的方法有两种:路线阅读和总体阅读。路线阅读是沿考察经过的路线,了解路线附近有关要素的情况,认识路线及其附近地区的地理环境。总体阅读是全图范围内阅读,在认识图内各要素的特点及其联系的基础上,概括出全制图区域的总特征。 1.概况: 阅读图名、比例尺、出版年月和出版单位,了解地形图的现势性。阅读制图区域的范围、位置和面积。 答:以新荣县1:1万的图为例,图名:新荣县,比例尺1:1万,出版年月和单位:1994年4月调绘,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制图区域的范围x(34538,34544)y(4318,4324)单位km 位置;经:102度6分15秒-102度30分0秒纬:39度-39度2分30秒和面积. 2.自然地理要素阅读: 按水系、地貌、植被、土壤的顺序阅读。阅读河流平面图形的形状、干支流的关系、流向、流速及河曲、河漫滩、阶梯等分布情况,确定河谷的类型。了解湖泊、泉等水体的分布。 答:以永昌市1:2.5万为例,河流平面图形的形状:像树根一样,主干较粗,支较细分布在主干两侧,流向:自西南向东北、流速:无,河曲、河漫滩、阶梯等分布情况:分布在河流的两侧,且迎和一直延伸,主要在流向的正对一侧。河谷的类型: 一般河谷形态类型有:隘谷、峡谷、宽谷、复式河谷,这里主要是宽谷。湖泊、泉等水体的分布:在地图中其分布主要表现不集中,无太大的规律可言。 熟悉图上基本地形(山顶、山脊、山谷、山坡、鞍部等)的等高线图形特征,掌握等高线的性质,并根据等高线识别地形起伏状况。根据等高线图形的形状、疏密、高程注记、特殊的地貌符号及河流的流向,了解地形大势、最高点和最低点,进而认识各种各样的地貌的分布及特点。 阅读植被类型及分布,估算植被覆盖率;水系和居民地的关系;树种和树高;植被的垂直分带

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参考答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热胀冷缩;第1课温度计的秘密;一、我想研究的问题:;2、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二、观察实验;1、温度计为什么能够测量温度?;我的观察:温度计有液泡、玻璃管、和刻度;我的猜想: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的记录:水、酱油、饮料均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1)膨胀缩小热胀冷缩(2)液体热胀冷缩(3)水;冷敷有利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热胀冷缩 第1课温度计的秘密 一、我想研究的问题: 2、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 二、观察实验 1、温度计为什么能够测量温度? 我的观察:温度计有液泡、玻璃管、和刻度。我的发现:温度计的红色液柱能上升和下降。 2、液体的热胀冷缩: 我的猜想: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的方案:运用水、酱油、饮料等做实验。 我的记录:水、酱油、饮料均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我的发现: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我的收获 (1)膨胀缩小热胀冷缩(2)液体热胀冷缩(3)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四、拓展与应用冷敷有利于血管收缩止血。 第2课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一、我想研究的问题: 2、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二观察实验 1、夏天,自行车胎爆裂的原因我的猜想: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我的方案:把气球套在瓶口,把瓶子放在热水中。我的发现:气球鼓起来,说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固体在受热或遇冷时的变化我的猜想: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的方案:用铜球做实验。 我的记录:受热铜球不能通过。遇冷铜球能通过。我的发现: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气体液体固体(2)气体固体(3)热胀冷缩2、小法官 (1)对(2)错(3)对3、我会选 (1)2 (2)2 四、拓展与应用 因为冬天瓶盖受冷收缩。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1、我会填(1)上升下降(2)热胀冷缩 (3)气体受热体积膨胀(4)空气膨胀2、小法官1)错(2)错(3)对(4)错(5)对 二、生活中的科学 1、瓶装饮料一般不装满,为什么? 是为了防止夏天温度高,饮料受热体积膨胀而爆裂。2、冬天,钢笔毛有时拧不开,是什么原因?因为笔帽受冷收缩。 3、夏天,电工架电线时,为什么把电线放得松一些?为了防止冬天电线受冷断开。 4、烧水时,为什么水壶里的水不能装的太满?防止水受热膨胀留出来。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答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 1.玩具里的科学 观察实验 吹泡泡。 我的玩法:在阳光下吹泡泡。 我的发现:泡泡是五颜六色的。 玩滑板车。 我的玩法:上车后,右脚向后一撑。 我的发现:车向前滑行。 玩遥控小汽车。 我的玩法:启动遥控器开关。 我的发现:小汽车能被控制向不同的方向行驶。 踢毽子。 我的玩法:用不同的花样踢毽子。 我的发现:毽子跳起来。 (1)为什么 (2)彩 (3)科学 2.我们周围的动植物 观察实验 1.填一填。 (1)猜想、假设 (2)尺子测量 2.我会选。 (1)B (2)A 3.科学在我们身边 观察实验 用一根手指阻止坐在椅子上的同学站起来。 我的方案:请一名学生在座位上坐端正,双脚往前方,让另一名学生用手指定

在这名学生的前额上。 我的发现:坐着的学生站不起来。 吹蜡烛。 我的猜想:能吹灭或吹不灭。 我的方案:隔着瓶子、木块、漏斗等不同形状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 我的发现:隔着木块不能吹灭,隔着瓶子和漏斗能。 用两根吸管吸水。 我的猜想:能吸到或不能吸到。 我的方案:口含两根吸管,一根插到装有水的杯子里,另一根露在外面。我的发现:无法喝到水。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身边 2.小法官。×√××√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为什么 (2)小狗、小猫、小鸡;柳树、小花、小草 (3)猜想 (4)做实验、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 2.小法官。×√×√√× 3.我会选。 (1)B (2)B (3)B 二、生活中的科学 1.柳树,枝条柔软下垂,叶子细长。 2.有,电灯、多媒体等。 3.有,带磁铁的文具盒能自动关闭。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 4.怎样认识物体 观察实验 用眼睛看。 我的方案:用眼睛观察四个不同的球。 我的发现:发现它们有不同的特征。 用鼻子闻。 我的方案:用鼻子闻苹果和水的气味。 我的发现:苹果香甜,水无味。 用舌头尝。 我的方案:用舌头尝不同液体的味道。 我的发现:舌头能辨别味道。 其他办法。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 第一单元热胀冷缩 第1课温度计的秘密 一、我想研究的问题: 2、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 二、观察实验 1、温度计为什么能够测量温度 我的观察:温度计有液泡、玻璃管、和刻度。 我的发现:温度计的红色液柱能上升和下降。 2、液体的热胀冷缩: * 我的猜想: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我的方案:运用水、酱油、饮料等做实验。 我的记录:水、酱油、饮料均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我的发现: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我的收获 (1)膨胀缩小热胀冷缩 (2)液体热胀冷缩 (3)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四、拓展与应用 冷敷有利于血管收缩止血。 ; 第2课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一、我想研究的问题: 2、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二观察实验 1、夏天,自行车胎爆裂的原因 我的猜想: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我的方案:把气球套在瓶口,把瓶子放在热水中。 我的发现:气球鼓起来,说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固体在受热或遇冷时的变化 我的猜想: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我的方案:用铜球做实验。 我的记录:受热铜球不能通过。遇冷铜球能通过。我的发现: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气体液体固体 (2)气体固体 (3)热胀冷缩 2、小法官 (1)对(2)错(3)对 、 3、我会选 (1)2 (2)2

四、拓展与应用 因为冬天瓶盖受冷收缩。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 1、我会填 (1)上升下降 (2)热胀冷缩 (3)气体受热体积膨胀 ( (4)空气膨胀 2、小法官 (1)错(2)错(3)对(4)错(5)对 二、生活中的科学 1、瓶装饮料一般不装满,为什么 是为了防止夏天温度高,饮料受热体积膨胀而爆裂。 2、冬天,钢笔毛有时拧不开,是什么原因 因为笔帽受冷收缩。 3、夏天,电工架电线时,为什么把电线放得松一些为了防止冬天电线受冷断开。 ? 4、烧水时,为什么水壶里的水不能装的太满 防止水受热膨胀留出来。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答案

地图的阅读练习题

地图的阅读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图幅相同的地图中,表示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黑龙江省地图D.哈尔滨地图 2.在比例尺1:100000的地图中,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A.5千米B.50千米C.500千米D.0.5千米 3.将1:100000的某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制作形成一幅新图.新图与原图相比() A.新图图幅面积是原图的2倍 B.新图表示的内容比原图简略 C.原图上某河流长度为10厘米,新图上长20厘米 D.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 4.下列图幅大小相同的四幅国家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巴西地图B.法国地图C.俄罗斯地图D.埃及地图 5.下列图例表示铁路的是() A.B. C. D. 6.乐乐在看新闻联播时,了解到美国在韩国布署萨德系统,他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世界上的位置,应查阅() A.世界地形图B.世界政区图C.韩国政区图D.美国政区图 7.G20杭州峰会成为世界关注焦点.贝贝想在地图上查找各成员国的位置,最好查阅() A.世界气候图B.世界城市图C.世界地形图D.世界政区图 8.小明在一幅比例尺为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他所在城市与北京之间的图上直线距离为5厘米.你认为,两城之间的实际直线距离应是()A.3千米B.30千米C.300千米D.3000千米 9.根据下列各幅地图比例尺判断,其中比例尺最大的地图是() A.甲图的比例尺是1:25000 B.乙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

C.丙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 D.丁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 10.在图幅一定的情况下,下列哪种比例尺的地图内容最详细() A.1:5000 B.五万分之一 C.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11.某地图比例尺为1:25000000,在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2厘米,则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是() A.5千米B.50千米C.500千米D.5000千米 12.比较下列比例尺大小,以下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1:100 000 000 ②③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①③② 13.实地距离为60千米的一段铁路,画在比例尺为1:3 000 000的地图上长()A.2厘米B.3厘米C.1.5 厘米D.4厘米 14.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直线距离为7.2厘米,两地间实地距离为144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1:2000 B.1:2000000 C.二十万分之一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千米 15.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A.l:5000 B.l:40000 C.图上厘米代表实际2000千米D.1:30000 16.地理活动小组为学校绘制一幅平面图,宜选用下列哪种比例尺()A.1:150000 B.两千分之一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D.

我的阅读地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2536907.html, 我的阅读地图 作者:盛琥君 来源:《湖南教育·B版》2019年第05期 三岁时,父亲从部队转业回来,带回几箱子书和笔记。父亲认为这些书不适合小学生看,因此,全放柜里锁着。我小学没正经读过什么书。真是遗憾! 1998年,我进入了中学,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她给我们上《葫芦僧巧断葫芦 案》一课,旁征博引地讲述让我一下子迷上了《红楼梦》。我迫不及待地找父亲要来读,这次父亲倒很爽快,把书柜钥匙赠给了我,从此我就有了自己的一个宝库。里面的书点燃了我最大的阅读热情。 亲其师,信其道。这位知识渊博的语文老师让我爱上了语文,爱上了阅读。我没有什么阅读计划,老師也不给我们开“书单”,我喜欢上一篇课文,就去买这位作家的书来看,当时读了《寄小读者》《繁星·春水》《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哈姆雷特》《欧也妮·葛朗台》《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契诃夫短篇小说集》。这些书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启蒙读物,它们基本奠定了我的阅读口味,一直到现在,我对文字清新的散文、现代文学中的经典小说以及励志类自传、侦探类通俗小说都有独特的偏爱。 上了高中,我开始懂得要像交友一样选择好书。一次偶然的机缘我从邻居爷爷家借来一本《老残游记》,都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老人家对这本书十分“宝贝”,限我十天之内读完还他,我如饥似渴地读着,被里面所描绘的古代民间文化所吸引,为郎中老残浪迹江湖时的行侠仗义所打动。多年后回想起来,此书对社会矛盾的开掘之深非一般,当时阅读经验尚浅的我难以全部体会。高中学习压力大,没有整块的时间用来读小说,倒是读了许多散文,尤其是一些散文大家朴实而蕴藉的文章,如朱自清、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丰子恺等,写作文时也学得一点皮毛。 2004年的夏天,我终于与黑色七月说再见,迈入了大学之门,读了我理想中的——在当 时却很冷门的专业——汉语言文学。大学四年是我过得最充实、最幸福的四年。大学老师们在课堂上谈天说地,脱口而出的书名许多是我不熟悉的,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阅读是多么贫瘠。幸好,我有大把的时间自由支配。大一,我读了很多文学史,比较枯燥,但理清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其中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评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二,我读了很多经典小说,四大名著是在大学读完的,现代的更多了,有巴金的《家》《春》《秋》、老舍的《四世同堂》、茅盾的《子夜》、鲁迅的《呐喊》《彷徨》《野草》、曹禺的《雷雨》、林语堂的《京华烟云》、钱钟书的《围城》、沈从文的《边城》……同时读了一些阐释经典文本的书籍。即使不去图书馆,我也会坐在床上读书。当时的大学宿舍条件很差,全靠这些书本陪我度过了酷暑和寒冬。后来我知道了“茅盾文学奖”这个名头,找来了获奖作品,这些书对我的影响很深远。

六年级上册科学基础训练 答案

六年级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第一课病毒 我想研究的问题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2病毒的种类有多少? 探究与体验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及预防措施 染引起的疾病,有鼻炎,鼻窦炎,肺炎,气管炎,支气管发炎,感冒时间长了,就会导致,预防用点板蓝根,屋内撒点84消毒液,再就是通风换气 一、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流感、狂犬病、麻疹 (2)菌丝 (3)左边:(菌褶)(菌丝)右边:(菌盖)(菌柄)(地下菌丝) 2.小法官。 (1)错;(2)对;(3)对;(4)错;(5)错 3.我会选。 (1)C;(2)B;(3)B;(4)C 二、生活中的科学。 1.答:这些根瘤是根瘤菌,它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直接供给大豆发育所需要的氮素营养。 2.答:为了消灭病毒杀死细菌。 3.答:因为晾晒可以防止衣物发霉。 三、探究能力 答:如何预防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如何利用有益的细菌?食用菌如何种植? 四、反思回顾 1.答:我学到: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球菌、杆菌、螺旋菌是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它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蘑菇有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五部分组成。和小伙伴合作的很愉快。 2.答:野外采摘的蘑菇如何识别有毒还是无毒?一看颜色;二看形状;三看分泌物;四闻气味。 二.细菌

我想研究的问题 1.细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呢? 2.细菌有什么特点? 3.细菌是如何繁殖的? 4.细菌与人类有怎样的关系? 探究与体验 我的交流:细菌有球菌,杆菌,螺旋菌,它个体微小。 我的发现: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我的方案:查资料,调查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细菌适应能力极弱,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 我的收获:(1)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3)腐生细菌 (4)72次 108次 三、馒头发霉了 我想研究的问题 1、馒头为什么会发霉呢? 2、馒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馒头等物品发霉的原因 我的猜想:天热的时候馒头容易发霉,馒头发霉可能与温度有关,受潮湿的时候馒头容易发霉,馒头发霉可能与湿度有关。

地图的阅读(学案)

《地图的阅读》导学案 【知识目标】 1. 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知道方向、比例尺、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表示形式及大小比较;能正确运用比例尺并能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 3.理解图幅一定,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4.能举例说明地图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 2.能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等判断经纬度、确定方向,认识一些常用的图例。 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体验性探究学习,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 学会应用地图的“语言”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1.掌握比例尺的运用。 2.会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学习过程 同学们,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的工具。俗话说:“一图在手,走遍天下”,可见地 图的重要性。如何根据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地图,已成了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今天我们大家一起 走进“地图大家族”,和它们来一次零距离地接触,相信我们都是成功者! 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阅读课本15页第一自然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地图是运用各种,将地理事物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地图的“语言”包括、和。 阅读课本15页图1.22 台湾岛,完成下列要求。 2.比例尺表示。 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 / 。 3.指向标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