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调研报告

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调研报告
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调研报告

目前,开发区已经成为全省(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集约、高效、创新的本质特征逐渐显现。统计表明,我省各类开发区在全省0.8%的土地上,实现了52%的利用外资,45%的进出口,24.6%的工业增加值,13.8%的税收,解决就业人员245万人。取得上述成绩,主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发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和“精简、统一、效能”的运行机制。但是,最近许多开发区反映,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正在弱化,有可能成为制约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此,我们向145家省级开发区(原批准开发区63家,新核准设立的开发区82家)发出了调查问卷,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情况进行了摸底。同时,对40多家开发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考察,济南、威海、烟台、济宁等市外经贸局对本辖区内的开发区也提报了基本情况。总的看,开发区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不乐观,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问题之一,管理体制不顺

《山东省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暂行办法》(鲁政发[1998]7号,以下简称《办法》)和《关于进一步搞好园区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03]78号,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开发区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立管委会。管委会作为同级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同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对开发区实行统一管理。管委会可自行设置内部机构,不搞上下对口,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原则上不在开发区内设置工作机构。开发区中层干部由管委会实行聘任制。从调查调研情况分析,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省政府的规定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原批准设立的63家省级开发区中,15家开发区管委会与乡镇政府实行了政区合一,体制和机制基本沿袭了政府的管理办法。其余48家实行独立管委会的开发区中,21家没有自行设置内部机构的权力,工作机构由上级单位或部门委派,管委会内部机构设置基本与所在地政府雷同,开发区承担了许多不必要的社会职能,管理成本提高,其开发功能、经济功能和创新功能淹没在繁杂的行政和社会事务中。新核准设立的82家开发区中,9家没有设立开发机构,21家仅设立临时开发办公室,从不同部门抽调3-5人,难以承担开发区的建设任务。从145家省级开发区的调查问卷中反映,68家开发区管理人员属于事业编制,103家没有内部中层干部任免权,中层干部由当地组织或人事部门选派,111家没有自主用人调配权,需要的管理人员由当地

人事部门调配。

问题之二,职能权限不到位

《办法》和《意见》规定,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区内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出口业务等管理工作;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投资项目的申报和审批;负责组织实施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开发区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依法进行区内土地的规划、开发和土地利用管理工作。2003年开发区清理整顿以前,大多数所在地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将这些权限赋予开发区管委会,随着清理整顿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部分行业实行垂直管理,开发区本身又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致使许多管理权限不到位。在145家省级经济开发区调查中,128家开发区没有企业工商注册登记职能,133家开发区不能办理项目环境评价手续,115家开发区不能办理土地征用和规划手续。开发区普遍反映,一是原来拥有的部分管理权限上收到市、县有关部门。如项目建设规划证书发放权,2003年以前,大多数原批开发区内的投资项目,都由管委会发放项目建设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目前在开发区内的建设项目“一书两证”,80%以上的开发区需要到当地建设局或规划局办理。如大中专毕业生接收权,2003年以前大中专毕业生进区工作,许多开发区可以自行确定,而现在绝大多数须报所在地人事局审批。类似这样的权力上收问题还有企业工商注册登记、外商投资企业年检、两类企业认证等管理权限。二是应下放给开发区而至今未到位的权限。如有限责任公司审批权、注册地址在开发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权、机电产品进口审批权、建设工程招标管理权、房屋产属证书发放权、区域环境评价等,90%以上的省级经济开发区需要报所在地有关部门审批或转报。三是到位不彻底的管理权限。突出存在的问题是中间环节多,审批效率低,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审批权、粮食、棉花、植物油、矿砂等原材料进口许可证发放权、总投资5000万美元以上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权等,仍需要经过有关部门审查后转报省里,特别是设在县市区的省级开发区,需要经过县、市两级政府部门审查。许多开发区设立的“一条龙”服务大厅,不少已成为政府部门收文窗口,无形中增加了一个管理层次,快捷优势已经丧失,办事效率甚至比区外还低。

问题之三,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意见》规定,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区内的财政、税收等管理工作;搞活园

区管理人员收入分配机制,逐步实行企业化工资分配制度,由开发区管委会根据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等自行制定工资标准;建立管委会主任奖励基金制度,每年可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经费作为奖励资金,由管委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管理人员进行奖励。但在145家省级开发区调查中,财政体制管理方面,92家开发区没有设立财政体系或职能上收,尽管许多已经进入“收获”时期,但是区内财政收入全额上缴,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投资、管理人员工资、办公经费等完全由所在地政府安排。在其余设立财政体系的53家开发区中,只有39家开发区成立了资产运营机构,采取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利用区内资源,通过自筹资金进行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人员收入分配方面,所有开发区都没有自行制定工资标准的职能,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当地人事部门核定的标准发放,只有极少数开发区建立了管委会主任资金奖励制度。这种分配机制,短时期内可能对开发区的管理工作没有很大的影响,但长期下去,肯定对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等带来负面效应,尤其是对新核准设立的处于创业初期的开发区,“5+2(一周)”、“白+黑(一天)”的工作时间和不成比例的劳动报酬,可能成为制约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的阻力。尽管开发区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策落实方面存在以上种种困难和问题,但是各地建设发展开发区的信心没有动摇,决心没有改变。建议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当保护这种积极性,把开发区作为经济国际化的示范区、深化改革的试验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的集中区、城市化建设的样板区,不断加大工作推动力度。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给予开发区高效运作、快速发展的能力。开发区建设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开发区行政管理人员只有具备文化层次高、外语水平高、技术知识丰富和懂经营、熟悉国际经贸业务的综合素质,才能担负起开发区对外招商引资、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健康发展的重任。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作为开发区的组织领导和政策的决策、执行者,更要具备这些能力。建议省有关部门对全省开发区班子建设、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干部管理进行调研,提出加强开发区领导班子和机构建设的具体意见。参照江苏省的做法,制定考核标准,对经济发展快、拉动作用强、集约利用资源高、循环经济效果好的省级开发区,提高管委会主要领导的行政待遇,增强管委会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在

控制编制和机构总量的前提下,赋予开发区管委会设立内部机构的自主权和中层及以下管理干部的任免、使用权,开发区自行提拔任用的中层干部和向社会招聘的管理人员报当地组织或人事部门备案。

(二)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给予开发区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的权力。省市政府各部门要切实把开发区作为特殊的经济区域,实行特殊的管理模式,赋予特殊的管理权限,给予重点扶持。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事权统一的原则,赋予开发区同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代表同级政府在区内行使经济和行政管理职能。省外经贸厅制定标准,设立科学发展示范园区。建议省政府办公厅协调有关部门,对科学发展示范园区需要上报的文件直接报省直有关部门审批或转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建议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督察《关于进一步搞好园区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03]78号)的贯彻落实情况,解决开发区职能权限不到位的问题。加快《山东省经济开发区管理条例》立法进度,尽早颁布实施,明确开发区的法律地位,赋予经济执法权。

(三)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给予开发区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一是对科学示范园区进行政策扶持。科学发展示范园区都具备了自我扩张的能力,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不需要政府财政的资助,而且还能给当地做出贡献,达到了设立开发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为使开发区发挥更大更强的作用,建议由省外经贸厅牵头,会同省财政厅、人事厅等部门,按照《关于进一步搞好园区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03]78号)的规定,对科学发展示范园区财政、税收、劳动报酬、融资办法等职能落实方面的情况进行督察,配合当地政府把应当到位的职能赋予开发区,建立一级财政体系和管委会主任奖励基金制度,管委会自行制定工资标准,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建立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和其他各种金融资本进入开发区,增强开发区发展后劲。二是继续加大西部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西部开发区尤其是新核准设立的开发区,还处在建设初期的创业阶段,自我膨胀自我发展的能力还比较脆弱,政府在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当给予帮助和支持。2006年,省财政安排4000万元,对西部开发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贷款贴息,放大贷款金额23.6亿元,取得了明显效果。建议省政府将这有效办法再延长5年。各开发区所在市、

县也参照省里的做法,提出扶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三是建立开发区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关于进一步搞好园区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03]78号)的规定,开发区内的土地有偿使用收入,除按规定上缴中央和省部分外,全部用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目前,开发区是建设用地使用量最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好的区域之一,建议按照国家对建设用地开发使用管理的新规定,省政府对开发区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上缴省里的部分,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开发区土地开发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由省国土资源厅牵头,会同省财政厅、外经贸厅提出具体操作办法。各开发区所在地政府对地方留成部分,也相应制定实施措施和具体办法。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a01273743.html,/Article/zjbgdybg/62726.htm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汇报材料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汇 报材料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近年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总公司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完善人才队伍管理,以“重培养、强引进、调结构、抓激励”为主要思路,紧紧抓住吸引、引进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实行战略性人力资源发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通过各种方式加快科研技术人才成长。 下面,我就院人力资源及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人力资源概况 (一)院整体人力资源情况 院现有职工X余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职工总人数的70%,博士生X名,研究生X 名,硕士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X%。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职工近100人,占全体职工人数X左右。院行业专业人才齐全,拥有教授级高工、高级工程师、建筑师X余人,工程师、建筑师X余人,中级以上职称人数比列超过X%。省管专家1人;国家级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一、二级注册建筑师、国家一、二级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会计师、翻译等50余人,注册技术人员比列达到总人数的25%。 (二)科研人员情况 我院从事科研人员近X人,主要集中在从事建筑结构、地基、建材、建筑节能等方面研究的五大检测研究所。科研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20余人,博士学历3人,其余大部分为本科学历。职称方面教授级高工4人,高级工程师、建筑师40余人。 二、薪酬制度

(一)基本薪酬: 主要由基本薪、学历薪、职称薪、职务薪和院龄薪构成。在薪酬结构上既从基本薪和院龄薪上来保持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公平,又在学历薪、职称薪方面体现个人价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二)注册奖励: 为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国家注册执业职格考试,院对员工考取获得各级注册证书分别实行一次性奖励和长期津贴。(三)绩效奖励: 科研人员绩效采取与项目、课题挂钩的机制,实行按贡献提成的方式对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对于科研人员的业绩考核上一是从科研本身取得的实际成绩、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等量化角度去评价。二是从科研成果的各方面效益、价值等宏观方面去评估,从客观上准确评估单个科研成果在整个科研领域和企业发展领域中的积极和影响作用,注重深度挖掘科研的影响力和长远价值。通过绩效的奖励,使人力资源能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促进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提升,逐渐建立更加完善适合科研不断发展的激励机制。 三、科研人才培养 对于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我们主要注重“四个能力”、采用“五种方式”。 “四个能力”——一是科技研究开展能力,包括开展有关专业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对科研方向的确定、计划、研究和完成能力,以及熟悉科研工作行业发展趋势和判断的能力;二是科研攻关能力,包括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完成重大项目能力;三是领导带头能力,包括对项目的管理、策划、控制能力,以及管理、领导科研人才的能力;四是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包装、宣传的能力。

关于集团公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集团公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推进情况的 调研报告 集团公司: 根据集团公司安排,董事会办公室会同企业管理部,就集团公司近期改革举措的落实情况赴宏兴股份公司、东兴铝业公司和能源中心三家试点单位进行了调研,具体汇报如下: 一、调研获取的情况 各试点单位对《集团公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和《集团公司对试点单位的特殊管理要求(负面清单)》持肯定态度,认为经营权限尤其是购销权限下放后,试点单位的自主经营权得到基本保障,经营责任得到进一步明确,单位内部购产销衔接更为顺畅。反映的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跨产权专业化运营影响单位的经营自主权;二是财务集中统管与落实单位经营自主权有矛盾;三是简政放权后部分管理事项上下脱节或业务不顺。 二、具体问题及解决建议 (一)跨产权专业化运营的问题 1.单位的反映。宏兴股份公司和东兴铝业公司认为这是目前集团管理体制中最大的问题,既干预了本单位的经营自主权,又增加了管理内耗。据了解,东兴铝业公司有意向收回检验检测中心运营的计量及检验检测业务、物流中心运营的产成品仓储业务以及公共服务中心运营的浴池、车场和东兴铝业公司的居民小区物业等业务;建议继续由宏兴股份公司跨产权运营嘉北电厂的原料

供应和铝液轨道运输业务,以及能源中心运营嘉北电厂,但提出能源中心就此业务要接受东兴铝业公司的考核。宏兴股份公司有意收回由检验检测中心运营的计量及检验检测业务、公共服务中心运营的厂区物业业务、物流中心运营的产成品仓储业务以及能源中心运营的给排水、气体防护、通讯等业务,另有意自行管理原由物流中心负责的公路运输业务;不愿再承担东兴铝业公司的原料供应业务。 2.问题分析。跨产权专业化运营是指由专业中心或其他子公司按专业化分工经营资产权属单位的资产,资产权属不做变更;该模式始于2012年以宏晟电热公司为母体组建的能源中心,并由其运营东兴铝业公司投资的嘉北电厂和宏兴股份公司所属的动力厂,目的是在不产生税负的前提下实现嘉北电厂的专业化管理和满足电网统一调度要求;同年成立物流中心,由其运营宏兴股份公司及东兴铝业公司的产成品仓储业务;2013年成立矿产资源中心,由其运营宏兴股份公司旗下的几家矿产子公司以及集团公司旗下的矿产子公司;同年以贵友物业分公司和宏运客运公司为母体成立公共服务中心,陆续将各单位的浴池、车场、厂区物业、绿化以及东兴铝业公司的居民小区物业进行整合;2014年成立检验检测中心,整合了多家单位的计量和检验检测业务。 有关专业中心的争议长期存在,集团职能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无法有效解决;原因有四:一是体制设计存在缺陷,专业中心在集团内部居于垄断地位且有几家专业中心代行集团管理职能,各

工业园区管理方案计划体制和运作机制

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缙云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的研究课题组组长:课题组组长:陈积康牵头单位:牵头单位:经贸局责任单位:缙云工业园区、责任单位:缙云工业园区、新碧镇当前的缙云工业正处于一个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推进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园区开发步伐,是建设“四型缙云”,加快撤县建市进程的有效举措。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县的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特别是体制机制上的缺陷,已成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个制约因素。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近期组织有关人员就进一步完善缙云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一、工业园区发展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缙云工业园区是我县最具区位地理优势的发展平台,也是我县承载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阵地。(一)、发展基本情况缙云工业园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2000 年 6 月至 2003 年 3 月,属新碧镇镇管园区,规划面积 530 亩;第二阶段是 2003 年 3 月至 2006 年 3 月,提升为县级工业园区,成立新碧工业园区管委会,专门负责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规划面积包括新碧镇、新建镇、城北乡两镇一乡六个区块共 24.97 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 16.2 平方公里;第三阶段是 2006 年 3 月开始,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 4.16 平方公里。 2005 年底,

到缙云工业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2.9 亿元,完成开发 1.94 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 1.75 平方公里。共有协议入园企业 87 家,开工 87 家,投产 79 家。工业总产值从 2002 年 3.5 亿元上升到 2005 年的 20.4 亿元,年均增长 79.96%,税收从 2002 年的 960 万元上升到2005 年的 4256 万元,年均增长 64.28%,初步形成了以五金机械、摩托配件(电子仪表)、建材制品、灯管等为主的主导产业。2006 年预计可实现工业总产值 30 亿元,实现税收 6000 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46.7%和 41%。(二)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工业园区开发的不断推进,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现,尤其是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已对工业园区的发展造成了束缚,影响到园区的正常开发、建设和管理。目前,新碧工业园区现已开发范围内共有两个平行的行政主体,即工业园区管委会和新碧镇政府,在当前的体制下,存在管理“两张皮”和权责不清的现象。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城镇建设职能不清。目前园区的规划几乎包括整个新碧镇范围,理应承担所在范围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但从行政角度讲,新碧镇的城镇建设主体是镇政府。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导致事实上的主体缺位,双方都难以承担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同时由于工业园区与乡镇的定位不同,相互缺乏有效衔接,规划上存在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工业园区范围内的乡村康庄工程建设与园区路网建设,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有可能造成重复建设等问题。

运营部运行机制

运营部运行机制

运营部运行机制一:架构 运营部总 店长分公司总 运 营 部 网 络 部 招 商 部 主 市 场 部 课程顾教 学 老 前 台 接 调 研 部 主 策 划 部 主 推 广 部 主 市 场 公 关 客 服 主 管企 划 部

二:岗位职责 运营总监(运营部经理辅助总监工作) 岗位职责: 1.负责建设和发展运营团队,组织开展员工队伍培训、考核评价及人才梯队建设工作,满足公司业务拓展需要;负责下辖相关岗位的人员招募及培训鉴定。 2.整体负责品牌运营管理,包括分公司、旗舰店、分店、加盟店等在内的品牌管理、服务规范、营业培训、形象管理及产品与价格管理工作。 3.负责所辖区域的整体市场工作计划的制定、部

署及监督实施是运营总监职责中重要的一部分,提升品牌在所辖区域的知名度和认同度等。 4.负责公司市场部门(营运、品牌策划)制度规范,负责组织及监管市场部关于对外合作、渠道管理、媒体合作、推广策划及服务产品开发等相关工作的落实。 5.负责对外战略合作品牌的协调、策划、组织与合作实施工作,负责大型重点合作项目洽谈、管控与形象创新工作,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与竞争策略规划,品牌产品概念策划与推广方案设计,行业媒体合作伙伴的跟进。 任职要求: 1.教育背景:管理类相关专业毕业。 2.培训经历:受过管理学、财务管理、企业运营管理、领导艺术、领导执行力、口才演讲、生产作业管理等知识培训。 3.经验:8年以上工作经验,6年以上高级管理经验。 4.技能:出众的领导管理才能和良好的商业理念。

5.具有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组织及策划能力和良好的沟通技巧,能与政府、企业高层人士广泛接触,并深入沟通。 6.个性特征:办事认真严谨;追求成功,精力充沛,可以承受较大工作压力。 权力范围: 1.对公司的产品研发及管理运营有计划权、建议权、否决权、调度权。 2.对下属各职能部门完成任务的情况有考核权。 3.对下属各职能部门经理的工作有指导权和考核权。 4.对总经理决策有建议权 分公司总经理 岗位职责: 1.负责制定具体的销售计划和进行销售预测; 2.负责管理团队成员的年度目标与计划,并督促实施; 3.负责分公司的销售目标达成及区域客户情况进行统一的管理;

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 缙云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得研究课题组组长: 课题组组长:陈积康牵头单位: 牵头单位:经贸局责任单位:缙云工业园区、责任单位:缙云工业园区、新碧镇当前得缙云工业正处于一个加快发展得关键阶段。推进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园区开发步伐, 就是建设“四型缙云”,加快撤县建市进程得有效举措。通过几年得努力,我县得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但存在得问题也比较突出,特别就是体制机制上得缺陷,已成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与招商引资工作得一个制约因素。根据县委、县政府得部署要求,近期组织有关人员就进一步完善缙云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一、工业园区发展基本情况及存在得问题缙云工业园区就是我县最具区位地理优势得发展平台, 也就是我县承载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得主阵地。 (一)、发展基本情况缙云工业园区得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 2000 年 6 月至2003 年 3 月,属新碧镇镇管园区,规划面积 530 亩;第二 阶段就是 2003 年 3 月至 2006 年 3 月,提升为县级工业园区,成立新碧工业园区管委会,专门负责工业园区得开发、建设与管理,规划面积包括新碧镇、新建镇、城北乡两镇一乡六个区块共 24、97 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 16、2 平方公里; 第三阶段就是 2006 年 3 月开始, 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 规划面积 4、16 平方公里。 2005 年底, 到

缙云工业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2、9 亿元,完成开发1、94 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 1、75 平方公里。共有协议入园企业 87 家, 开工 87 家, 投产 79 家。工业总产值从 2002 年 3、5 亿元上升到 2005 年得 20、4 亿元, 年均增长 79、96%, 税收从 2002 年得 960 万元上升到 2005 年得 4256 万元,年均增长 64、28%,初步形成了以五金机械、摩托配件(电子仪表)、建材制品、灯管等为主得主导产业。2006 年预计可实现工业总产值 30 亿元,实现税收6000 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46、7%与 41%。 (二)存在得主要问题随着工业园区开发得不断推进,一些深层次得问 题逐渐显现,尤其就是管理体制等方面得问题,已对工业园 区得发展造成了束缚,影响到园区得正常开发、建设与管理。目前,新碧工业园区现已开发范围内共有两个平行得行政主体,即工业园区管委会与新碧镇政府,在当前得体制下,存在管理“两张皮”与权责不清得现象。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就是城镇建设职能不清。目前园区得规划几乎包括整个新碧镇范围,理应承担所在范围得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但从行政角度讲,新碧镇得城镇建设主体就是镇政府。因此,在具体得实施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导致事实上得主体缺位,双方都难以承担城镇基础设施得建设 任务。同时由于工业园区与乡镇得定位不同,相互缺乏有效衔接, 规划上存在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得浪费, 如工业园区范围内得乡村康庄工程建设与园区路网建设,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有可能造成重复建设等问题。二就是土

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范本

XXX公司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一、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公司是由原国有企业XXX公司重组而成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员工都是从原国有企业职工转变身份而来,现有员工xxx人,其中:中高层管理人员xx人,专业技术人员xx 人,技术工人xx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司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日趋激烈,归根到底是人才队伍的竞争。我公司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制度,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为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开辟干事创业的广阔平台。公司从完善《XXX公司劳资人事制度》、制定《XXX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办法》、《XXX公司技工管理办法》和《XXX公司学习培训制度》着手,健全培训教育设施,加大员工培训投入,提高管理人、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激励员工学知识、学技术,组织员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安排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校学习管理和专业知识,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培养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管理队伍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方面 为了适应公司生产需要,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制度,也为了积极稳妥地使我公司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工作转入正常化,全面地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工作,建立健全了专业技术人员聘用档案,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聘用细则。通过对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对本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工作职责履行情况、个人工作技能等方面的进行综合评估,客观、全面、有效的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全年工作业绩,了解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状态,并根据聘用结果给予相应的待遇,激励专业技术人员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来,创造性地开展专业技术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骨干作用,进行技术创新,全面推进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 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工作,由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专业技术人员年度和平时考核结果择优提出推荐,报公司专业技术考核聘用小组考评,考评合格者报总经理聘用。各单位考核要坚持实事、公正合理的原则,单位领导和员工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对照不同专业系列、岗位的职责,确定各类人员的考核容和细则。考核结果要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档次,作为聘用、续聘、缓聘、低聘和解聘的主要依据,要充分体现奖优罚劣、鼓励竞争、优上劣下和按劳分配原则。

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集团公司、矿党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为扎实推进活动开展,使学习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我们围绕我矿管理制度落实执行情况,深入基层进行了调研,认真分析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完善我矿管理制度建议,使之更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更好地促进企业管理上台阶,打造本质安全、文明和谐矿山。现将调研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我矿管理制度建设状况 1、我矿自78年建以来,通过几代领导的努力,形成比较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在89年企业开展的标准化作业活动,形成了一套《企业工作标准》丛书,在管理制度、岗位工作内容和要求、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等进行了总结归纳,内容涵盖了企业管理工作中众多方面,为企业管理、班组升级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90年代未,随着我矿深入开展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管理制度有了新的发展,新的管理理念的创新,推进了企业制度的更新,《铜坑矿全员全额浮动工资发放暂行办法》、《关于推行矿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的实施办法》《铜坑矿采购管理办法(试行)》等,以企业内部“工资二次分配”管理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新的管理制度的相继形成,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得以创新发展,职工劳动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企业生产规模、经济效益上了新的台阶。 3、目前,以创建一流矿山,打造本质安全和文明和谐型企业为主题的矿山制度建设如火如荼开展,在继承和发展我矿管理制度下,相继出制订和完善《铜坑矿中层领导班干部辞职办法》、《铜坑矿人事选拔任免办法》、《铜坑矿固定资产管理规定》、《铜坑矿职工带薪休假规定》、《铜坑矿矿外获奖嘉奖规定》、《反偷矿,保护矿产资源管理规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关于服务性车辆集中管理调配使用》、《车辆使用、加油、维修管理规定》、《大厂宾馆住宿、接待管理规定》、《井下溜矿设施设计、使用、维护管理规定》、《铜坑矿关于规范井下风水电线路有关规定》、《华锡集团铜坑矿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安全确认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11年集中人力对我矿现行管理制度进行总结、修订汇编,形成了《铜坑矿管理制度汇编》一书,较为系统、完整归纳了我矿现行管理制度。 我矿的管理制度在三十年的探索、创新和完善中,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生产规模由年供矿量几十万吨发展到如今达二百多万吨,锡、锌、铅等多种金属产量名列广西众多企业前茅,成为广西有色金属的支柱。 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调研报告

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调研报 告 目前,开发区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集约、高效、创新的本质特征逐渐显现。统计表明,我省各类开发区在全省0.8%的土地上,实现了52%的利用外资,45%的进出口,24.6%的工业增加值,13.8%的税收,解决就业人员245万人。取得上述成绩,主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发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和“精简、统一、效能”的运行机制。但是,最近许多开发区反映,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正在弱化,有可能成为制约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此,我们向145家省级开发区(原批准开发区63家,新核准设立的开发区82家)发出了调查问卷,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情况进行了摸底。同时,对40多家开发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考察,济南、威海、烟台、济宁等市外经贸局对本辖区内的开发区也提报了基本情况。总的看,开发区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不乐观,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问题之一,管理体制不顺《山东省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暂行办法》(鲁政发[1998]7号,以下简称《办法》)和《关于进一步搞好园区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鲁政发[XX]78号,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开发区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立管委会。管委会作为同

级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同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对开发区实行统一管理。管委会可自行设置内部机构,不搞上下对口,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原则上不在开发区内设置工作机构。开发区中层干部由管委会实行聘任制。从调查调研情况分析,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省政府的规定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原批准设立的63家省级开发区中,15家开发区管委会与乡镇政府实行了政区合一,体制和机制基本沿袭了政府的管理办法。其余48家实行独立管委会的开发区中,21家没有自行设置内部机构的权力,工作机构由上级单位或部门委派,管委会内部机构设置基本与所在地政府雷同,开发区承担了许多不必要的社会职能,管理成本提高,其开发功能、经济功能和创新功能淹没在繁杂的行政和社会事务中。新核准设立的82家开发区中,9家没有设立开发机构,21家仅设立临时开发办公室,从不同部门抽调3-5人,难以承担开发区的建设任务。从145家省级开发区的调查问卷中反映,68家开发区管理人员属于事业编制,103家没有内部中层干部任免权,中层干部由当地组织或人事部门选派,111家没有自主用人调配权,需要的管理人员由当地人事部门调配。问题之二,职能权限不到位《办法》和《意见》规定,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区内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出口业务等管理工作;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投资项目的申报和审批;负责组织实施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

功能区机制体制运行情况调研(终稿)

关于温州四大生态旅游功能区 体制机制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送审稿) 根据市政府分管领导要求,为研究目前温州四大生态旅游功能区机制体制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功能区体制机制提供参考,市旅游局于8月中旬组织相关人员到四大功能区,以座谈会形式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四大功能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体制需求 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分析四大功能区的基本情况 从上表可以清楚看出我市生态型旅游功能区的基本特点是涉及区域大,人口多,乡镇行政区域多。因此为了能在

区域内重点发展旅游经济,就从体制上要求建立功能区管委会,以便有效地在区域内实行资源的合理整合,推动产业的有序集聚,打造统一的旅游品牌,增强旅游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 二、功能区建立后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大大提速。 (一)投资力度大大增加 永嘉县2012年旅游项目32个,总投资28.5亿元,累计完成9亿元,其中政府投资6.54亿元。2013年旅游项目85个,总投资70.29亿元,累计完成35.62亿元,政府投入15.6亿元。 平阳县2012年旅游项目6个,总投资29.35亿元,累计完成11.61亿元,政府投入0.5亿元。2013年旅游项目13个,总投资98.78亿元,累计完成38.85亿元,政府投入0.92亿元。 文成县2012年旅游项目17个,总投资57.39亿元,累计完成7.42亿元,政府投入2.4亿元。2013年旅游项目28个,总投资79.8亿元,累计完成12.86亿元,半年度完成4.86亿元,政府投入3.85亿元。 泰顺县2012年旅游项目11个,总投资209.98亿元,累计完成11.79亿元,政府投资1.08亿元。2013年旅游项目21个,总投资284.09亿元,累计完成29.18亿元,政4.52亿元。

水利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探讨

水利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6-03-22T13:49:49.2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作者:赏路1 王敏 2 [导读] 1自贡市沿滩区联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自贡 643030; 2自贡市沿滩区水务局四川自贡 643030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水利工程迅速发展,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相关人员重建设、轻管理的观念,导致水利工程综合效益很难发挥。 1自贡市沿滩区联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自贡 643030; 2自贡市沿滩区水务局四川自贡 643030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水利工程迅速发展,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相关人员重建设、轻管理的观念,导致水利工程综合效益很难发挥。文章主要分析了水利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水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水利工程是我国发展农业的重要举措,关系着社会民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一切产业发展的基础。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抓好水运工程运行管理是促进水利事业的必经之路。但是,目前水利工程管理仍存在管护主体缺失、管护责任难以有效落实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为此,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理顺水利工程产权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1水利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中的问题 1.1水价的运行机制 按照相关政策的要求,水管单位应该根据政策规定和本身具体运行情况,对水价成本进行测算。但是,大部分的水利工程无法从较低的收费价格当中得到补偿,使得水利工程无法正常运行,导致了水管单位职工队伍不稳定、管理制度落实不规范。 1.2管理人员素质落后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由于机构多而复杂,再加上管理技术水平与管理人员的素质落后,直接制约着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效率的提升。每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或许都会存在着机构的复杂以及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对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来说,表现得尤为严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管理部门存在着责任的交叉重叠,从而导致权责分布不明确的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互相推诿责任。另外,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在管理过程中,没有使用新技术,采用的还是以前的一套管理办法,技术水平严重落后。 1.3运行管理经费 在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维护过程中,水管单位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而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水费收入和政府补贴。但是,在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中,一直存在补贴不到位、水费收入低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制的有效运行。 1.4权责不明确 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着管理体制落后权责不明确的问题。我国对于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管理体制。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与发展,政府在管理体制上并没有随着其发展做相应的调整,从而建设更加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来满足当前的水利工程发展的需要。传统的管理体制由于权责不明确,在经营产权上又存在着产权过于单一等问题,这就直接制约着当前的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这种产权制度也不能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这种传统的管理体制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缺乏新时代下经济发展该有的生机与活力,使得整个水利工程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死气沉沉的气氛,严重阻碍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完善与发展。 2水利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优化措施 2.1优化水价运行机制 对于水价的形成机制,要根据统一政策、对水价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对于农业灌溉所使用的水资源应该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来促进水价调整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的正常稳定运行,还可以提供让人民满意的水源和能够接受的水价。对于水费的征管机制,应该注意的是,尽量不要纯粹地依赖于当地政府,而是应该尽量简化征管环节,明确征收主体。对于资产管理机制,水行政主管单位与地方的财政部门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方面的因素进行管理规定的制定,实行动态与静态两者有效结合的管理。 2.2简化机构设置,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这就推动了网络化管理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因此,现在各大企业都开始使用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对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也是如此。通过网络化管理手段的使用,从而达到精简机构的目的,推动水利工程管理朝着更加专业化的管理方向发展。另外,还需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加强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从而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与进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3多方筹措管理经费 在严格、科学的定岗、定编基础上,公益性水管单位编制内的人员工资、机构费用由各级财政负担,单位性质为事业单位。工程日常维护经费原则上应由财政负担,同时也可在现有的堤防修建维护管理费和水利建设资金中,划出一定的比例专门用于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对于工程大修,应如同水库除险加固一样,纳入基本建设。其中工程日常维护经费也可在堤防修建维护管理费和水利建设资金中,划出一定的比例专门用于工程的日常维护。联合各种投资及筹资方式,建立由“ 谁出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模式,从而改善建设后无管理的问题。对于经营性水管单位按市场经济的原则改制为企业,按市场经济法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竞争发展。 2.4明晰工程产权,落实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 明晰产权是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从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仅仅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对整个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设。传统的水利工程往往存在运行机制僵化、产权不清的问题,在管理制度、投入来源等方面问题突出,最终导致建管分离、资源浪费等现象频现。因此,应该坚持按照“公有私营、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对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资源优化等进行改革,达到“投入、管理、经营”三位一体的新模式。按照产权归属,明确各类水利工程的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对工程开展日常维修养护,保证工程良性运行。此外,对水利工程明确管护主体,工程产权所有者是工程的管护主体。管护主体应当健全管护制

关于健全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的调研报告

关于健全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的调研报告 鄄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年月日) 在接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调研通知后,我们根据市局通知的要求结合鄄城实际,认真商定了调研方案,成立了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县人才服务中心、县毕业生就业办组成的调研小组,对我县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设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深入研究了当前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设方面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了加强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加强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设的实践及成效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紧紧围绕“人才强县”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探索构建新形势下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整体联动的人才管理机制。调整充实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组织部长任副组长,人事、财政、教育和卫生等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就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创新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加大人才和智力工作引进力度等方面提出

了条具体意见和措施。同时,明确县长为第一责任人,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定期分析全县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社会人才队伍的建设情况,并将人才工作成效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突出人才建设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另外,根据我县经济发展特点和优势产业需要,制定了《鄄城县人才队伍“”发展规划纲要》,为全县人才工作的宏观决策管理提供了依据。 二是建立全员共享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重点人才重点培训、优秀人才优先培训、紧缺人才加紧培训”的原则,整合县内外各类培训教育资源,着力构建“大教育、大培训”的新格局。今年月份,组织全县强企业、六大产业排头兵企业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共人,赴清华大学参加了鄄城县企业家领导决策研修班,研修班的全部费用由县财政企业家专用培训基金中列支,这在我县尚属首次。今年月份,组织个全县“强”企业,一个是农业龙头企业参加了菏泽市人社局、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会主办的第二期职业经理人培训,县财政为“强”企业解决元的培训费。今年月份,集中培训了新录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人(次),培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人(次)和“乡土人才”人(次),有效促进了全县人才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是建立灵活有效的人才遴选机制。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断建立和完善人才遴选机制,大力推行和完善公开招考、

队伍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某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队伍建设 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法院队伍建设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法院队伍建设,提高司法能力,2012年3月日至日,我们通过集体座谈、个别访谈、实地察看、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全市法院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某某市两级法院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全市法院干警编制情况 截至2012年3月,全市法院实有在编干警人,其中:中央行政编制干警人,占%,地方行政、事业编制干警人,占%。现有中央行政编制名。 (二)全市法院内部机构、人员情况 全市法院内部机构共个,其中:业务部门个,占%;综合部门个,%;全市法院实有干警人,其中,院领导班子成员人,占%,业务部门干警 人,占%,综合部门干警人,占%。 (三)全市法院干警职级、职务等情况 全市法院实有干警人中,具有审判职称人员人,占%,其中:35岁以下的人,占%,35岁至50岁的人,占%,50岁以上的人,占%;无审判职称人员及司法警察等司法辅助人员人,占总人数的%。

全市法院实有干警人中,院长人,占%,副院长人,占%,党组成员人,占%,中层正职人,占%,中层副职人,占%,其他人,占%。 全市法院实有干警人中,副厅级人,占%;正处级人,占%;副处级人,占%;正科级人,占%;副科级人,占%;科员以下人,占%。 4、全市法院干警学历、年龄结构、接受培训情况 全市法院实有干警人中,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占%;本科学历的人,占%;专科及以下学历的人,占%。其中:45岁(含45岁)以下本科学历的人,占%,45岁以上本科学历的人,占%;45岁(含45岁)以下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占%,45岁以上硕士学历的人,占%。 全市法院实有干警人中,45岁以下干警人,占%,45岁以上干警人,占%。 近三年来,全市法院审判人员接受省级以上业务培训达人次,接受市级业务培训的达人次;其他人员接受省级以上培训人次,接受市级培训人。 5、法院内部司法警察配备情况 全市法院实有干警人中,全市法院在编司法警察人,占%,加上无编聘用制司法警察人,基本达到省院规定的司法警察应占全市法院干警总人数的比例要求。 6、人民法庭人员配备情况

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调研报告_2

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调研报告 篇一:民主管理制度建设调研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总“两个普遍”要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非公企业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根据省总工会领导关于开展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调研的指示精神,最近,我们赴武汉、襄樊、荆州、宜昌、十堰等市,通过采取听取工作汇报、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检查工作台帐、走访企业等形式,对台商投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基本上掌握了全省台商投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现状。现将调研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台商投资湖北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始终是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重要省份之一。据对武汉等市的调研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共注册台资企业xx家,投资总额xx亿美元,实际投资近xx亿美元。以电子、高新技术等领域为主,主要涉及光电子、机电、机械制造业、轻工纺织业、化学工业、食品业、医药业、文化教育和现代服务业等行业,从业人员达到6万多人,包括统一集团、远东集团、顶新国际集团、多普达等岛内着名企业陆续投资湖北。从1987年至今,台商在武汉投资已有23年的历史。随着两岸关系逐渐缓和,汉台交流交往日益密切。武汉市现已形成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吴家山台商工业园、武汉黄陂台港农民创业园,即“两区两园”为龙头的对台招商引资平

台,初步构建起该市台商投资密集区的总体框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商企业前来投资兴业。目前,台商投资湖北呈现出以武汉市为中心,向襄樊、荆州、宜昌、十堰等城市幅射的态势。据了解,台商投资湖北80%的企业能够正常生产,规模以上(200人)的企业60%按照《工会法》的要求建立了工会组织,工会干部普遍为兼职。台商投资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0%以上。由于台商投资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职工平均工资普遍高于所在城市最低工资,即使在2019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激烈的时候,湖北台商投资企业也没有出现大批停产倒闭和大面积裁员现象,没有发生大的劳资纠纷,总体上处于稳定发展的态势。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减弱,已有不少台商投资企业踊跃增资扩股,显示台商投资企业对未来湖北的发展充满信心,成为推动湖北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之一。 二、台商投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主要情况 台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与独资企业、合资企业等其它类型非公企业一样,台商投资企业投资祖国大陆,既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也面临着管理理念的差异和经营模式的选择。因此,尽管海峡两岸政治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对立,文化理念不同,但依法经营,采取管理民主化,融洽劳资双方关系的意识或观念在多数台商经营管理者中逐渐形成共识,体现在管理过程之中。随着台商投资湖北规模的逐步扩大和企业持续发展,如何维护台商投资企业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逐渐成为各级工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总的看来,在各级工会组织的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成都传媒集团关于“三重一大”决策 制度执行情况的报告 市国资委: 收到贵委纪委《关于开展2011年反腐倡廉工作调研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后,集团高度重视,按照《通知》要求,集团监察审计室对集团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集团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主要做法 去年,市国资委下发《成都市市属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后,集团高度重视,从强化学习培训、完善决策程序、健全决策制度等方面深入推进“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设,并刚性实施。 (一)强化学习培训,提升思想认识。一是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方式,认真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相关通知等文件,深刻领会其内涵和精神实质,全面把握其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通过学习,集团党委充分认识到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对规范集团决策行为,防范决策风险,推动集团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召开专题培训会,对集团总部各部门负责人,各单位分管领导及办公室、人力资

源、纪检监察等部门负责人进行培训。传达学习《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要求,详细解读集团制定的《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试行)》。专题培训会对集团总部及各单位管理人员领会、把握、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决策体系。一是进一步明确集团“三重一大”决策主体、决策内容和决策方式。集团按照市国资委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在全面梳理集团各项制度基础上,制定了《成都传媒集团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了集团党委会(董事会)、办公会是集团的决策主体;涉及“三重一大”的决策事项必须提交集团党委会(董事会)或办公会研究决定,两会在充分论证、酝酿的基础上,按照民主讨论、集体研究的方式进行决策。二是严格划分决策主体的职责范围。集团先后修订了《中共成都传媒集团委员会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定》、《成都传媒集团办公会会议制度》等制度,对集团党委会(董事会)、集团办公会决策权限和决策范围作了严格划分,对涉及集团“三重一大”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集团党委会(董事会)或办公会严格依照其职责和权限范围进行决策,有效规避了交叉决策、错位决策等问题。三是完善决策机制,规避决策风险。为规避决策风险,避免因信息不全面造成决策失

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建设

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建设 一、组织机构建设: 1、应在企业中形成一套合理的制度,营造一个使企业管理者能够与时俱进、因事而变的内部环境。 2、应为企业创造一个靠市场机制选择管理者的外部环境。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全面实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等理念,它的建立涉及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尝,企业与社会之间多方面生产关系的调整。 4、企业内部建立起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从而改变以往企业领导体制上权利不明、责任不清、要么“一元化”领导,缺少监督制约,要么相互扯皮摩擦、内耗过大的状况。 5、企业以科技研发、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责,有明确的盈利目标,改变以往职工全面依赖企业,企业对职工承担无限责任的状况。 6、要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开发机构和高效率的决策机构,加强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制定和实施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如成立战略规划部/规划发展部等相应职能的机构)。组织机构可以随市场形式进行新设、合并、撤销、分割等形式进行操作。 二、管理制度建设

1、通过学习要不断更新各级管理者旧的思想观念,确立以市场为中心和依托的现代化管理观念。 2、要实现管理组织现代化建立市场适应性能力强的组织命令系 统,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彻底改变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 3、企业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形成完善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如:决策指挥系统类、督察预警管理类、技术研发类、行政办公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类、生产管理类、后勤管理类、物流控制类、财务类等),从而改变内部管理落后的状况。 三、运行机制 要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包括用于决策与预测的、用于生产组织和计划的、用于技术和设计的现代管理方法,以及采取包括电子计算机在内的各种先进管理手段。

派出所加强公安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形势下,公安工作环境、公安体制、政策法规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安机关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队伍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公安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的问题却越来越凸显出来,值得我们思考。 一、制约公安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 1、思想认识存在错位,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公安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不转变观念。为人处事、执法办案还是以管理者自居,没有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服务理念,“四难”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态度生硬,办事推诿,伤害了群众感情,疏远了警民关系;二是不敬业爱业。缺乏“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在工作中不主动不积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甚至在岗不作为,过一天混一天;三是不学习创新。学习意识不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的民警学习的目的就仅仅是混个文凭,不学习新知识更不接受新知识,甚至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也是敷衍了事,对本身的业务钻研也不深,满足于现有经验,对业务知识一知半解;四是不依法办事。法制观念淡薄,违反程序办案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甚至在履行职责时舍法取利,亵渎法律,徇私枉法。 2、警力严重不足,工作任务超负荷。从宏观上看,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社会行业、新的治安问题不断出现,警察的职能始终

呈不断扩张之势。然而警力的增长很难达到与社会需求同步增长。我派出所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实有人口万人。辖区村庄多、常住人口多、新迁入移民数量庞大,社会治安状况日趋复杂。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警力严重不足,我所现仅有民警6人,平均每天接处警量11个以上,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既影响了工作效能,又影响了民警的身心健康。因而,警力不足将是一个长期的普遍性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公安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 3、从优待警、后勤保障工作不到位。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从优待警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公安工作的后勤保障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目前的实际需要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一方面,经费保障不足。当前,公安机关虽然都落实了最低经费保障标准,但与繁重的公安工作任务相比,公安经费依然显得捉襟见肘。如追逃工作,办案单位要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发协查通报、有偿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工作中来,一旦有线索,就要南征北上,抓嫌犯,调证据,往往追捕一名逃犯都要花上好大一笔费用,大大超出预算,办案经费不足直接制约着民警的工作效率。警力不足、任务繁重导致部分民警无法按照规定落实年休假、年体检等工作。这些直接制约着从优待警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公安队伍建设隐患重重。 4、执法压力越来越大。当前,随着法制社会的不断完善和进步,群众的法律意识也在进一步提高,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公安执法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民警执法素质的差异,每年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