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雀介绍及图片

金丝雀介绍及图片
金丝雀介绍及图片

金丝雀介绍及图片

金丝雀外貌特征

金丝雀体长12~14厘米,体型较麻雀细瘦但较麻雀细长。身体的羽毛,原种似我国的鹇类,黄绿色配上暗色纵纹,叫声不甚美,经人工培育出现了黄色、白色、绿色、橘红色、古铜色等羽色,叫声也比原种好听。

刚出窝的金丝雀幼鸟,两性与实务相同,单从外观难以鉴别雌雄。但经过2~3个月后,雄鸟的肛门突起(泄殖腔突)呈锥形,而雌性的则较平,呈馒头状。鉴别时由手将鸟捉住,吹起肛门周围的羽毛就可看清。另外,幼金丝雀出生35~45天就开始鸣啭,这时从它们的鸣啭姿态上可区分雌雄。鸣啭时喉部鼓起,上下波动,声音连续不断者是雄鸟。金丝雀成鸟的雌雄鉴别比较容易,因雄鸟的鸣声悠扬动听,雌鸟的鸣声单调。

野生金丝雀和宠物金丝雀长得并不一样。野生金丝雀通常是绿色或橄榄色,宠物金丝雀通常是嫩黄色。两个种类都能长到8英寸长(20厘米)。

金丝雀鹅生活习性

野生金丝雀主要吃植物种子,夏季兼吃昆虫。营杯状巢,每窝产卵4~5枚,每年1~7月繁殖,孵卵主要由雌鸟担任,孵化期14~16天。

笼养金丝雀为食谷鸟类,国产耐粗饲。“罗娜种”的鸣声为紧密的“JiJi--JiJi--”、“Ju……Ju……”和“Jie、Ju……”;“山东种”的鸣叫声为响亮曲折的“JiJi……”和“JiaJia……”。幼鸟还可模仿百灵鸟和画眉鸟的鸣声,并富有表演天份,经过训练后演“接物”、“戴面具”等杂耍。

金丝雀的常见品种

中国虽然自19世纪40年代起就从外国引进,但并未注意品种品系的保持,纯种的不多。中国的金丝雀主要由“山东种”、“扬州种”和德国“罗娜种”3个品种。上海以养“罗娜种”为主,此种鸟身体细长、羽色变化较多,由黄白、橙红、古铜、银灰等色。头颈由羽毛向四面外翻的凤头,翅膀由羽毛异色、两侧对称的对花,鸣声长而婉转、声调轻而柔,鸣唱时上下喙闭合,如果开后鸣叫说明品种不纯。

遗传性比较稳定的金丝雀有如下几种:

1、颤音金丝雀:由德国培育而成。雄鸟鸣叫声似摇铃,羽毛黄绿色

接近原种。

2、桔红金丝雀:由颤音金丝雀变异而来,由于只追求羽色,叫声比

颤音金丝雀略逊色。

3、红金丝雀:美国用桔红金丝雀与本国的绯雀杂交培养而成,全身

红色。

4、卷毛金丝雀:由日本育成。全身羽毛卷曲,叫声粗哑。

5、月牙金丝雀:英国育成。身体细长呈月牙状。

6、山东金丝雀:由中国山东、扬州等地育成。体型粗短、羽毛淡黄

绿色,鸣声响亮。

7、白色金丝雀:可能由山东金丝雀变异而成,体型与山东金丝雀相似。全身羽毛洁白,讲究红嘴、红脚、红眼睛。

8、还有荷兰的卷毛金丝雀、英国的胖金丝雀和蛇形金丝雀,日本的细金丝雀等。

金丝雀的饲养管理

金丝雀的身体比较较弱,平时应让它们多运动,因此,饲养笼必须宽大,**好用特制的金丝雀饲养笼。雌雄鸟在平时分笼饲养,每笼只养1只。8、9月间转到繁殖笼中并笼饲养,让它们营巢繁殖。繁殖笼多为木制,46厘米*30厘米*35厘米。用草或竹丝编织成外形像碗、上口直径11厘米、深5厘米的人工巢,挂在繁殖笼上方。笼内设置的食罐、水罐的口要大,栖杠**好是扁圆形的,笼底铺上细砂。

金丝雀日常的饲料是谷子、稗子、玉米面窝头、菜籽、苹果、青菜等。可用几种料混合饲喂,如谷子2份、稗子7份、菜籽1份。稗子来源困难时,可用谷子或小米代替。苹果须切成小片,青菜须切碎。冬季或换羽时期,饲料的配比为谷子2份、稗子6份、菜籽(苏子)2份。亲鸟配对前开始饲喂鸡蛋小米,合笼后继续供给发情饲料和骨粉。开始孵蛋后停用上述饲料,另增加20%菜籽及白苏籽。雏鸟出壳后,供给蛋黄面(熟蛋黄一个,小米或玉米面120克搅拌而成)、青菜和蛎壳粉等。

在管理上比普通笼养观赏鸟要求更高。每周清除笼底粪便2~3次,食罐和水罐每天刷洗一次并换新食、新水,栖杠每3天洗一次,每周至少水浴一次,适时修剪爪甲。金丝雀如果长时间受到阳光直射,会使羽毛退色,罗娜金丝雀还会高声鸣叫,致使鸣声变得粗硬,所以每天在柔和的阳光下晒一个小时就够了。夏季的夜间,**好用笼套罩住鸟笼,防止蚊虫叮咬。

每年7~8月份是金丝雀换羽时期,体弱者往往死去,健康者也易感疾病。因此,除在饲料种增加10%菜籽和墨鱼骨粉外,还要避免风吹,尽量少接触外界。

常见植物图片和简介

中文名拉丁名科 名 生 态 习 性 观赏 特性 及园 林用 途 适用 地区 照片照片 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木 犀 科 喜 光 略 耐 阴、 耐 寒、 忌 积 水 早春 花金 黄; 庭院 观 赏, 丛 植, 篱植 东北 至华 中、 西南 金钟花Forsythia viridissima 木 犀 科 喜 光、 耐 寒、 耐 干 旱 稍 差、 耐 湿 早春 花金 黄; 庭院 观 赏, 丛 植, 篱植 东北 至华 中、 西南 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木 犀 科 喜 光、 耐 阴、 耐 寒、 耐 盐 碱、 耐 干 旱 早春 花金 黄; 庭院 观 赏, 丛 植, 篱植 辽宁 至华 东、 西南

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 马 钱 科 喜 欢 耐 阴、 耐 干 旱、 喜 温 暖、 稍 耐 寒 6~9 月开 花花 紫 色、 庭院 观 赏、 草坪 丛 植、 花篱 华东 至长 江流 域以 南 天目琼花Viburnum sargentii忍 冬 科 喜 光 较 耐 阴 喜 湿 耐 寒 春花 洁 白, 秋 叶、 果 艳, 丛植 点缀 东北 至长 江流 域 锦带花Weigela florida 忍 冬 科 喜 光 半 耐 阴、 耐 寒、 耐 干 旱 贫 瘠 4~6 月开 花、 花密 色 艳、 庭院 观 赏、 丛 植、 篱植 东北 华北 至江 苏

海仙花Weigela coraeensis Thunb 忍 冬 科 喜 光、 忌 水 4~6 月开 花、 花密 色 艳、 庭院 观 赏、 丛 植、 篱植 华北 至江 南各 地 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Rupr.)Maxim. 忍 冬 科 喜 光、 耐 寒、 耐 干 旱 庭院 观 赏、 丛植 东 北、 华 东、 西北 西南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木 兰 科 中 性、 耐 寒、 喜 光 8~9 月开 花果 红、 攀援 篱、 棚架 东北 华 北、 华中 各地

各种花卉图片及简介

各种花卉图片及简介 1、玫瑰,又被称为刺玫花、徘徊花、刺客、穿心玫瑰。蔷薇科蔷薇属灌木。作为农作物,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玫瑰油要比等重量黄金价值高,应用于化妆品、食品、精细化工/等工业。 2、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百多个品种,中国是其最主要的起源地,原产五十多种,是百合属植物自然分布中心。近年有不少经过人工杂交而产生的新品种,如亚洲百合、麝香百合、香水百合等。百合的主要应用价值在于观赏,有些品种可作为蔬菜食用和药用。

3、香石竹(学名:Dianthus caryophyllus)即康乃馨,又名狮头石竹、麝香石竹、大花石竹、荷兰石竹。为石竹科、石竹属植物,分布于欧洲温带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湖北等地,原产于地中海地区,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普遍的花卉之一。 4、郁金香,本意是一种花卉,在植物分类学上,是一类属于百合科郁金香属的具球茎草本植物,是荷兰的国花。也有以郁金香为题的诗词,另外女歌手郁可唯的粉丝团也以此为名。

5、菊花,(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常用chrysanthemum,拉丁文 Flos Chrysanthemi),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其花瓣呈舌状或筒状。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达三千余种。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菊花传欧洲,约在明末清初。 6、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等多种颜色,或有彩文、镶边。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果实椭圆形,种子卵形,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淤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

变质岩试题

岩浆岩与变质岩考试资料 1.岩石: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形状和结构、构造的固态矿物集合体。(少数岩 石可由玻璃或胶体或生物遗骸组成。) 2.岩浆:在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 含挥发物质的熔融体。 3.岩浆期后矿物:在岩浆基本凝固之后,由于受到后期气体挥发分或热液的影 响,使原生矿物、成岩矿物遭受蚀变和交代而形成的新矿物,成为岩浆期后矿物或次生蚀变产物。 4.酸度:岩浆岩中二氧化硅的重量百分含量。 5.利特曼指数:岩浆岩中碱质的碱性程度的组合指数。 6.等物理系列:指在同一变质条件下(温度和压力范围相同)形成的所有变质 岩岩石。 7.等化学系列:指具有同一原始化学成分的所有变质岩岩石。 8.特征变质矿物:是进稳定存在于很狭窄的温度——压力范围内的矿物,它对 外界条件的变化反应很灵敏,所以常常成为变质岩形成条件的指示矿物。9.斑状结构:表现为岩浆岩中由两类明显不同大小的颗粒组成,大颗粒散布在 小颗粒或玻璃质中,大颗粒称为斑晶,小颗粒或玻璃质称为基质,其基质由微晶、隐晶质或玻璃质组成。, 10.岩浆岩的产状:岩浆岩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 11.岩浆岩相:岩浆岩形成环境及在该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岩石外貌特征的总和, 不同岩浆岩相的外貌和特征不同,其形成环境不同。 12.变质相: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同时形成的一套矿物共生组合及其形成时的物化 条件。 13.斑岩:浅成岩中具斑状结构且斑晶以碱性长石、副长石、石英为主的岩石。 14.玢岩:浅成岩中具斑状结构且斑晶以斜长石、暗色矿物为主的岩石。 15.辉绿结构:特征是基性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近,但斜长石自形程度较高, 且在较自形的板柱状斜长石所组成的近三角形间隙中充填由单个辉石的他形颗粒,此种结构反应斜长石结晶早,是基性浅成侵入岩的典型结构。16.交织结构:特征是大量斜长石长条状微晶呈平行或半平行排列,其间夹有辉 石或磁铁矿等粒状微晶,有时也含有少量隐晶质或玻璃质,多出现在向中性喷出岩过渡的种属中。 17.安山结构(波基交织结构):安山岩中常见结构,其特点是在玻璃基质中散 布着许多无定向的斜长石微晶。 18.粗面结构:变现为粗面岩基质中,长条形碱性长石微晶呈平行或半平行流状 分布。 19.花岗结构:酸性侵入岩中半自形颗粒至粗粒的等粒结构。 20.皇斑结构:皇斑岩所特有,岩石暗色矿物较多,斑晶和基质中的暗色矿物自 形程度很好,明显高于浅色矿物。 21.凝灰结构:火山碎屑物质为火山灰,其含量大于50%或75%的火山碎屑岩结 构。 22.变晶结构:是指岩石在保持基本固态条件下,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冲结晶和变

变质岩图片

变质岩 片岩(schist) 2007-10-2515:53:16作者:李树勋/文来源:中国岩石矿物网浏览次数:2252文字大小:【大】【中】 【小】 片岩(schist)图片 完全重结晶、具有片状构造的变质岩。片理主要由片状或柱状矿物(云母、绿泥石、滑石、角闪石等)呈定向排列构成。片柱状矿物含量较高,常大于30%。粒状矿物以石英为主,可含一定量的长石,一般少于25%。 由于原岩类型和变质作用程度不同,可形成不同的片岩:①云母片岩。主要由云母、石英和中酸性斜长石组成,可出现富铝的变质矿物,如十字石、蓝晶石、铁铝榴石、堇青石及红柱石等。原岩可以是粘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火山岩,主要是中级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②钙硅酸盐片岩岩石中除云母石英外,以含较多的钙、镁(铁)硅酸盐矿物和少量方解石为特征。原岩主要为泥灰质沉积岩及部分英安质和安山质火山碎盾岩。常为中低级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③绿片岩。主要由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斜长石和石英组成,一般由基性火山岩经低级区域变质作用形成。④角闪片岩。主要由角闪石和部分石英组成,有时含少量帘石、斜长石、黑云母及碳酸盐类矿物。原岩为中基性火山岩或泥灰质沉积岩。主要为中低级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⑤蓝闪石片岩。具有低温高压的矿物组合,如蓝闪石、硬柱石、文石、硬玉等,可含黑硬绿泥石、绿泥石、钠长石、石英及阳起石等矿物。原岩主要为基性火山岩及硬砂岩。⑥镁质片岩。主要由叶蛇纹石、绿泥石、滑石等片状矿物组成,可含阳起石、菱镁矿、石英等矿物。变质程度较高时,可出现透闪石、阳起石、镁铁闪石和直闪石。原岩为超基性岩及部分极富镁的碳酸盐岩。常为低级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

常见地质构造图片及描述

一、板劈理: 板岩所特有的连续劈理。它发育在细粒的低级变质岩中,肉眼极难区别出劈理域或微劈石;在显微尺度上,劈理域由平行面状或交织状排列的云母或绿泥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富集成薄膜或薄层,宽约0.005毫米;微劈石由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的集合组成,呈薄板状或透镜状,宽约1~0.01毫米或以下。板劈理使板岩具有良好的可劈性,将岩石劈成十分平整的薄板。 二、劈理折射: 强弱相间的岩层中,强硬层中的劈理和软弱层中的劈理以不同角度与层理相交,强硬层中为间隔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大;软弱层中为连续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小。 三、矩形石香肠: 白云岩中的硅质条带拉断形成矩形石香肠,反映硅质能干层(强硬层)与白云岩软弱层之间的高粘性差。(石香肠构造,各位可还记得~)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

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而形成。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即石香肠。在被拉断的强硬岩层的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四、透镜状石香肠:

灰岩中相对强硬的白云岩形成的透镜状石香肠构造。香肠体的两端有分泌的方解石充填,示压溶作用的存在。 五、挠曲:

在水平或平缓的岩层中,由一般岩层突然变陡而表现出的膝状弯曲,或是由于岩层翘曲或其他和缓变形所形成的弯曲。 六、膝状褶皱: 以早期板劈理为变形面发生褶皱,由左到右褶皱形式发生变化,既由膝状-箱状-圆弧状渐变过渡。 七、膝折: 由一系列互相平行的膝折带组成的尖棱褶皱,称为膝折褶皱;两翼平直,转折端尖棱。 八、平缓褶皱: 平缓褶皱是指翼间角小于180°、大于120°的褶皱。 九、开阔褶皱: 翼间角为120°~70°的褶皱。 十、W型对称褶皱:

常见树木的简介含图片

常见树木的简介含图片 梧桐树 名称:梧桐 别名:青桐、桐麻 科:梧桐科属:梧桐属 原产中国及日本,中国各省广泛栽培。 梧桐(青桐,桐麻),叶子上面长豌豆粒的那种,树皮青色,光滑。梧桐科,落叶乔木。幼树树皮绿化,平滑。叶掌状裂。夏季开花,雌雄同株,花小,淡黄绿色,圆锥花序,果实分为五个分果,成熟前裂开呈小艇状,种子球形,生其边缘。青桐是珍贵的阔叶用材树种,材质坚重,耐腐朽,为优等用材,山区

广有分布。木材供制乐器和家具用;树皮纤维可造纸;种子炒熟供食用,亦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润滑油。又为绿化做出贡献。 槐树 槐树 科名:豆科 Leguminosae 落叶乔木,高15-25米。羽状复叶长15-25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9-15,卵状长圆形,长2.5-7.5厘米,宽1.5-5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5 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10,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厘米,无毛,不裂;种子1-6,肾形。花果期9-12月。 为深根性喜阳光树种,适宜于湿润肥沃的土壤;我国各地普遍栽培。

松树 科属:松科松属 类别:林木类-针叶树类 药用:松树的药用价值很高,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入药。 绝大多数是高大乔木。高20~50米,最高可达75米(美国的糖松https://www.360docs.net/doc/a013957770.html,mbertiana)。极少数为灌木状,如偃松(P.pumila)和地盘松(P.yunnanensis)。松树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因此,其树冠看起来篷松不紧凑,“松”字正是其树冠特征的形象描述。所以,“松”就是树冠篷松的一类树。松树坚固,常年不死。

变质岩课件2

第六节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 研究变质岩结构、构造的重要意义: 反映形成过程; 反映变质作用类型、因素、方式、变质程度,例如动力变质作用具有碎裂结构; 为原岩恢复提供证据,如变余杏仁构造 可以作为命名的依据,如片麻状构造岩石命名为片麻岩; 对水文和工程有影响,如应力下板理、片理等有利于水文,而不利于工程。 二、变质岩的结构 分为4大类: 变余结构 变晶结构 碎裂结构 交代结构 二、变质岩的结构 变余结构——由于变质、重结晶作用不完全,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被部分地保留下来形成的结构。 常见于变质程度较浅的变质岩中,是恢复原岩的重要证据。与原岩性质关系——粒度愈粗、矿物成分愈稳定,愈易形成变余结构。 原岩为岩浆岩的变余结构——变余斑状结构,变余辉绿结构,变余花岗结构。 原岩为沉积岩的变余结构——如:变余砂状结构保留砂岩外貌,但是胶结物已变为绢云母、绿泥石等。 2.变晶结构 变晶结构——由变质结晶产生的变质矿物叫作变晶(blast); 变晶的形状、大小、相互关系反映的结构统称为变晶结构(blastic texture). 是岩石在固态条件下,由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构。是变质岩中最常见之结构。 变晶结构在外貌上有时与岩浆岩的结晶结构相似,但是有区别: 变晶结构各个矿物颗粒几乎是同时生长,变斑晶与变基质同时生长; 变晶矿物特别是变斑晶中常含有较多的包体; 变晶结构中矿物自形程度并不表示结晶的先后顺序,而是代表矿物

结晶能力的大小。 (1) 按变晶矿物相对大小分 等粒变晶结构—近于相等 不等粒变晶结构—连续变化 斑状变晶结构—变斑晶 (2)按变晶矿物绝对大小分 粗粒变晶结构:>3mm 中粒变晶结构:3-1mm 细粒变晶结构:<1mm 显微变晶结构:<0.01mm 鳞片花岗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二云斜长片岩。Pl+Q+Bi+Mt。黑云母和白云母具有定向拉长,斜长石绢云母化。辽宁。(+)318 纤维变晶结构,皱纹构造。矽线石英二云母片岩。矽线石为纤维状,毛发状,眼球状集合体。辽宁。(+)314 A. 晶内和晶界脆性变形的结构表现 (a).晶粒脆性变形,最初表现为矿物的裂纹 (b,c)进一步则沿颗粒边缘或裂纹裂开破碎. 碎裂是脆性变形条件下颗粒粒度减小的形式。 教材图19-14晶粒脆性变形的结构特征(S p r y,1969)a.裂纹石榴石; b.碎裂石榴石; c.角闪石大晶体破碎成细小晶体集合体 B. 晶内塑性变形 变形纹(deformation lamellae) 变形纹多见于弱应变的石英晶体内,是晶内滑动的产物。特征是显微镜下可见的晶体内平直或微弯的密集平行纹带。纹带极薄,通常宽度小于0.002mm。单偏光下纹带与主晶之间有界面,升降镜筒可见到贝克线在界面附近移动,说明与主晶有折射率差异。正交镜下纹带与主晶干涉色稍有不同,说明与主晶有双折率差异。

常见植物介绍

校园观赏采风 2016年9月3日 紫茉莉:(地雷花,白粉花,晚饭花) 草本植物。 具有观赏性价值。 药用价值如下: 根、叶可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活血调经和滋补的功效。种子白粉可去面部癍痣粉刺。

利尿,泻热,活血散瘀。治淋浊,带下,肺劳吐血,痈疽发背,急性关节炎。去风,活血。 治乳痈,白浊。利小便,消水肿。治妇女红崩、白带,疔癀,损伤及接骨。解热,缓下,破瘀,调经。治肺劳咳血。治劳伤体瘦,头昏目眩,五淋及女子崩带。 *(仅供参考,详细用法请询问医生) 鸡眼草属:

属蝶形花科。 药用价值: 清热解毒、健脾利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用量15~30克。用治感冒发热、暑湿吐泻、痢疾、湿热黄疸、热淋、白浊。 *(仅供参考,详细用法请询问医生)

铁芒萁:(芒萁果,芒萁,小里白)

蕨类植物。 具有观赏价值。 编织手工艺品的材料:它的叶柄可以拿来编织成各式各样的篮子或其它精巧的手工艺品。 芒萁是水土保持及改良土壤的好帮手,根茎匍匐横走于土壤表层,生长快速。具有水土保持的功效,也是火灾后可以急速复原的植物。 用于栽培灵芝的优良草本植物,实验表明,用芒萁栽培出的灵芝有效成分多糖肽的提取率

最高是段木灵芝的3倍,而其药理作用与段木灵芝有类似功能。 天然染料。可以提取色素做天然染料用。 大量生长于酸性红壤的山坡上,是酸性土壤指示植物。该植物对生态条件的考察具有重要意义。 药用:中药的运用上,芒萁的根茎及叶可治冻伤,且一年四季都能采集利用。 性味:枝叶、根茎:甘、淡。 效用:枝叶:清热解毒,袪瘀消肿,散瘀止血。 治痔疮,血崩,鼻衄,小儿高热,跌打损伤,痈肿,风湿搔痒,毒蛇咬伤,烫、火伤,外伤出血;烫火伤;毒虫咬伤。 *(仅供参考,详细用法请询问医生)

变质岩

片理构造 片理构造,指岩石中矿物定向排列所显示的构造,是变质岩中最常见、最带有特征性的构造。矿物平行排列所成的面称为片里面,其形态既可以是曲面,也可以是平面。 根据矿物的组合和重结晶程度,片理构造可以分为以下5类: (1)板状构造:指岩石中由微小晶体定向排列所成的板状劈理构造。板理面平整而光滑,并微有丝绢光泽,沿着劈理可形成均匀薄板。 (2)千枚构造:由细小片状变晶矿物定向排列所成的构造。不易肉眼辨别矿物成分,常具丝绢光泽。 (3)片状构造:相当于狭义的片理构造。岩石主要由粒度较粗的柱状或片状矿物(如云母、绿泥石、滑石、石墨等)组成,他们平行排列,形成连续的片理构造。 (4)片麻构造:岩石主要由较粗的粒状矿物(如长石、石英)构成,但又有一定数量的柱状、片状矿物(如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在粒状矿物中定向排列且不均匀分布,形成连续条带状构造。 (5)条带状构造:变质岩中浅色粒状矿物(如长石、石英、方解石等)和暗色片状、柱状或粒状矿物(如角闪石、黑云母、磁铁矿等)定向交替排列所构成的构造。[ 接触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又称热力接触变质作用[1],是由于岩浆的活动散发出的热量和析出的气态或液态溶液引起的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岩浆体周围接触带的围岩中。根据变质作用过程中有无交代作用又可分为2个亚类:①热接触变质作用:以热力(高温)作用为主,原岩发生重结晶,而化学成分没有显著改变,没有明显的交代作用,如斑点板岩、角岩等;②接触交代变质作用;除热力作用外,伴随有显著的交代作用,原岩的化学成分发生明显改变,如矽卡岩等。 【交代作用[1]】metasomatism ,metasomatosis。岩石变质作用的一种,主要表现在接触交代作用过程中。 变质过程中,围岩与侵入体发生物质交换,带入某些新的化学组分,带出一些原有的化学组分,从而使岩石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发生变化,形成新岩石。在这一过程中岩石成分发生显著变化,新矿物大量产生。交代作用主要表现在接触交代作用过程中。

南方几种常见绿化植物介绍

凤凰木 凤凰木,豆科凤凰木属的植物。落叶大乔木。花期5~8月。凤凰木为热带树种,种植6~8年开始开花,喜高温多湿和充足环境,生长适温20~30℃,不耐寒,冬季温度不低于10℃。以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为宜;怕积水,排水须良好,较耐干旱;耐瘠薄土壤。浅根性,但根系发达,抗风能力强。抗空气污染。萌发力强,生长迅速。 盆架子盆架子,别名:灯架树、面条树。因其对空气污染抵抗力强,树形雄伟,庇荫良好,端正优美,生长迅速,是作为行道树、风景树的一个较好品种。喜,喜温暖至高温环境,越冬不宜低于-5℃,喜湿润怕干燥,环境湿度宜保持在50%以上,根系发达,有一定抗风能力,适生于深厚肥沃疏松的酸性沙壤土。 宫粉紫荆 宫粉紫荆,落叶乔木,花期1~3月,通常早于新叶开放。果:长形荚果,可长达30厘米。成熟时,呈黑色,会裂开放出种子,果期8-9月。喜和温暖、潮湿环境,不耐寒。宜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栽植地应选充足的地方。叶形与羊蹄甲近似,故名。

红花紫荆 红花紫荆,又名羊蹄甲。豆科羊蹄甲属。常绿乔木。花期主要在冬、春季。早春叶前开放,无论枝、干布满紫色花朵,艳丽可爱。喜温暖、湿润和充足的环境。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土壤。特别行政区区花。南方常用作行道树或园林观赏树种。花期3月-5月。 黄槐黄槐,别名金凤树、豆槐、金药树。树姿幽雅,枝叶茂盛,可高四至六公尺。冬季十二至二月则为落叶期。花朵黄色,全年开花,5-6月及9-11月为盛花期。喜高温高湿、光照,不耐寒。2℃~5℃易受冻害,在华南北部正常年份可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砂壤土为最好,耐土壤干旱,也耐水湿,喜肥。 大叶紫薇 大叶紫薇,落叶大乔木,5-8月开花,圆锥花序顶生,花紫色,花形大。树皮灰色,平滑。阳性植物。需强光。耐热、不耐寒、耐旱、耐碱、耐风、耐半荫、耐剪、抗污染、大树较难移植。喜高温湿润气候,栽培在全日照或半日

北方常用园林观赏植物名称与图片介绍

北京红叶的几个种类1、五角枫 2、黄栌 3、橡栎

橡栎秋季叶色转为橙褐色,季相变化明显,是北京秋季观赏红叶的主要树种之一。 4、五叶地锦 五叶地锦 又称美国地锦,五叶爬山虎,落叶木质藤本,原产于美国,中国南北都有摘种。既耐暑又耐寒,在我国 东北地区可露地越冬,广东地区可耐热。

5、火炬树 火炬树 落叶乔木类,漆树科(这个“漆”不是上面那个“槭”字)。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圆形至披针形。果穗鲜红色,果扁球形,有红色刺毛,紧密聚生成火炬状。果实9月成熟后经久不落,而且秋后树叶变红,十分壮观。东北、华北、西北都有生长。 6、柿树

柿树又名朱果、猴枣。北方很常见的树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北京很多院子里也有。是柿子成熟的时候,红橙橙的柿子果像灯笼一样挂满树枝,从严严密密的红叶中透出脸蛋来,相映成趣。 7、小檗 小檗 落叶多枝灌木。也可成深紫色或红色,幼枝紫红色,老枝灰褐色或紫褐色。适于园林隅角、花丛边缘,还有花园墙壁、篱笆的绿屏。大家看到马路中间的花带或道路两旁的花坛都有很多这个种类的红叶。 8、水杉

水杉是学者们研究古生物、古地质的活化石。传说水杉还和一个少数民族有着传奇的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接连不断的大雪把万物都冻死了,只剩下一对兄妹俩。哥哥叫覃阿土希,妹妹叫覃阿土贞。到处是白茫茫的大雪,为活下去,兄妹二人就走呀走想找出路。忽然看到了一棵大树,大风刮不动,大雪埋不住,青枝绿叶,兄妹俩感到奇怪,就往这棵大树上爬,越往上爬越暖和,越往上爬越亮堂,再向上看时已经爬到了天宫。在天宫里,观音菩萨对他俩说:“世上只剩下你们俩了,你们就下凡去成亲吧”。妹妹怕羞,菩萨指着她们爬上来的那棵大树说:“它是水杉,你们可折一根树枝做一把伞,把脸遮住就不羞了”。后来,土家姑娘出嫁上轿时都兴打一把伞。兄妹成亲后,生下了一个红球,球飞起来炸成许多小块儿,落到地上就变成了人,这些人就是后来的土家族人。几百年来,当地老百姓对它顶礼膜拜,奉为神树。在北京动物园拉马克堂楼前,有3株引种最早、树龄58年的大树,成为北京金秋赏叶的一大景观。不愿去香山和人群相挤的朋友专门去动物园看看这三株大树也是不错的,说不定还有另一番情趣。现在水杉也被引种到美国、德国、日本、瑞典等欧美国家。 落叶乔木 银杏合欢白桦色槭三角枫五角枫七角枫元宝枫拧筋槭茶条槭复叶槭假色槭鸡爪槭挪威槭金叶糖槭糖槭复色槭红枫黄栌紫叶黄栌美国红栌花叶挪威槭紫叶挪威槭加拿大红枫梓树楸树黄金树金叶梓树紫叶梓树法桐青铜泡桐国槐山槐金叶国槐黄金槐黄花槐蝴蝶槐江南槐香花槐刺槐喜树火炬香椿臭椿红叶臭椿千头椿糠椴紫椴蛇 皮椴沙枣黄榆白榆榔榆金叶榆大叶垂榆小叶垂榆榉树垂枝山毛榉紫叶山毛榉蒙古 栎辽东栎栓皮栎槲栎北栾金叶皂荚皂荚马褂木山丁子大山樱大叶白蜡水曲柳白蜡金冠白蜡洋白蜡花楸水榆花楸欧洲花楸核桃楸苦楝枫香黄檗山杏山桃山楂山梨 杜梨稠李文冠果暴马丁香鼠李杜仲合欢卫矛毛白杨银白杨银中杨新疆杨红叶杨 84k杨三倍体青杨枫杨垂柳金丝柳黄柳旱柳柽柳绦柳馒头柳朝鲜柳垂枝金花柳银芽柳龙爪柳河柳欧柳白花七叶树红花七叶树灯台树构树大叶朴树小叶朴树辽东楤木

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图1三大岩类物质循环 岩石的分类: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一、岩浆岩 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带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温度降低,最后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 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岩浆在地表下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在较深处形成的侵入岩叫深成岩,在较浅处形成的侵入岩叫浅成岩。 (1)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图2石英图3正长石图4角闪石 组成岩浆岩的矿物种类很多,其主要矿物有石英(图2)、正长石(图3)、斜长石、角闪石(图4)、辉石、橄榄石及黑云母等。 (2)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 ①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的特征。 按结晶程度,岩浆岩的结构可分为:全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 按矿物颗粒大小,岩浆岩的结构可分为: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 ②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与其他组成部分的排列填充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外貌特征。构造的特征,主要取决于岩浆冷凝时的环境。岩浆岩最常见的构造有: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

结构和构造特征反映了岩浆岩的生成环境,因此,它是岩浆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标志,也是研究岩浆岩作用方式的依据之一。 (3)岩浆岩的分类及常见的岩浆岩 根据岩浆岩中SiO2的含量,岩浆岩可分为下面几类:酸性岩类(SiO2的含量>65%)、中性岩类(SiO2的含量65%~52%)、基性岩类(SiO2的含量52%~45%)、超基性岩类(SiO2的含量<45%)。 图5花岗岩图6闪长岩图7玄武岩 常见的岩浆岩描述如下:1酸性岩类:花岗岩(P-1-6)、花岗斑岩、流纹岩。2中性岩类:正长岩、正长斑岩、闪长岩(P-1-7)、闪长玢岩、安山岩。3基性岩类: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P-1-8)。4超基性岩类:橄榄岩。 二、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条件下,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早已形成的沉积岩)风化剥蚀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固结硬化而成的岩石。它是地壳表面分布最广的一种层状岩石。 (1)沉积岩(P-1-9)的物质成分 组成沉积岩的物质成分中常见的有:矿物、岩屑、化学沉淀物、有机质和胶结物。 (2)沉积岩的结构与构造 沉积岩的结构一般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及生物结构四种。 沉积岩的构造是指其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的排列关系。沉积岩最主要的构造是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 层理构造是先后沉积的物质在颗粒大小、形状、颜色和成分上的不同所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层理是沉积岩成岩的性质。层与层之间的界面,称为层面。上下两个层面之间成分基本均匀一致的岩石,称为岩层。它是层理最大的组成单位。 层面构造:在层面上有时还保留有沉积岩形成时的某些特征,如波痕、雨痕及泥裂等,称为层面构造。 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构造和化石,是沉积岩在构造上去背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 (3)沉积岩的分类及常见的沉积岩 根据沉积岩物质组成的特点,沉积岩一般分为下面三类:1碎屑岩类:主要由碎屑物质组成的岩石。2粘土岩类: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的岩石,如泥岩、页岩等。3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类的矿物及部分有机物组成的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

园林常见水生植物图片及说明介绍

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几大类: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 挺水型水生植物: 挺水型水生植物植株高大,花色艳丽,绝大多数有茎、叶之分;直立挺拔,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根或地茎扎入泥中生长,上部植株挺出水面。挺水型植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荷花、黄花鸢尾、千屈菜,菖蒲、香蒲、慈姑等。 挺水植物有:荷花、千屈菜、菖蒲、黄菖蒲、水葱、再力花、梭鱼草、花叶芦竹、香蒲、泽泻、旱伞草、芦苇等。 荷花,【英文名】Lotus flower(Hindu Lotus) 【拉丁学名】Nelumbo nucifera 千屈菜,【英文名】Spiked Loosestrlfe,Purple Lythrum,purple loosestrife【拉丁学名】Herba Lythri Salicariae

菖蒲,【英文名】calamus/flag/flagleaf,【拉丁学名】Acorus calamus Linn 水葱,【英文名】Softstem bulrush,【拉丁学名】Scirpus validus Vahl 再力花,【拉丁学名】Thalia dealbata 梭鱼草【英文名】Pickerelweed,【拉丁学名】Pontederia cordata

花叶芦竹【拉丁学名】Arundo donax var. versicolor 香蒲【拉丁学名】Typha orientalis Presl. 泽泻【拉丁学名】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 水竹(别名旱伞草)【拉丁学名】Cyperus alternifolius

浮叶型水生植物: 浮叶型水生植物的根状茎发达,花大,色艳,无明显的地上茎或茎细弱不能直立,叶片漂浮于水面上。常见种类有王莲、睡莲、萍蓬草、芡实、荇菜等。浮叶植物有:睡莲、荇菜、水鳖、芡实等。 荇菜(驴蹄菜)【拉丁学名】Nymphoides peltatum(Gmel.)O.Kuntze 水鳖【拉丁学名】Hydrocharis dubia (Bl.) Backer 芡实(别名鸡头苞)【拉丁学名】Euryale ferox Salisb. ex DC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第五章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1.变质作用概述 前面我们讲了岩浆岩和沉积岩,这两类大岩石是人们最先认识的两类组成地壳的岩石,在地质学的萌芽时期(约三百年前,十九世纪)曾经发生过所谓“火成论”与“水成论”的论战。 以德国人魏尔纳为代表的一些地质学家,认为所有的岩石都是从海水中结晶沉淀而成的(沉积岩)——“水成论”。 以苏格兰学者郝屯为代表的认为并非所有岩石都是水成的,而多数是像花岗岩,玄武岩这样的岩石,由地下熔融物质冷凝形成的。——“火成论”。 这两大学派的争论持续了大约三十年,最后以“火成论”胜利告终。现在我们知道,组成地球的岩石,不仅有“水成”的沉积岩,“火成都市”的岩浆岩,还有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三大岩类在地壳中分布大致是: 岩浆岩占地壳总体积的64.7%; 沉积岩占地壳总体积的7.9%,占地表面积的75%; 变质岩占地壳总体积的27.4%。 一、概念 变质作用——岩石基本上在固态下,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成分、结构、构造等变化的地质作用。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原岩变质变质岩

二、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 (一) 温度: 影响变质作用的最基本因素 150°-180°~800°-900° 升温意味着获得了新的能量,矿物中质点活性增强,可使原来的非晶质 变为晶质,原来小晶粒长大。 (二) 压力: 1. 静压力——上覆岩石自重引起的,各向等同。 每公里厚的岩石压力为275巴; 地下10 公里 约2750巴; 地下 20公里 约5500巴。 静压力是各向同性的,作用结果使岩石中矿物变为密度大,体积小 的新矿物。 2.定向压力 —— 作用于地壳岩石的侧向挤压力,具有方向性,主要是 构造力的作用造成。 定向压力的作用结果使岩石中片、柱状矿物定向排列。 (三)化学活动性流体 来源 地热 岩浆热

变质岩储层识别技术综述

变质岩储层识别技术
储层识别技术是变质岩油气藏测井评价的核心技术系列: 包括储层识别技术和裂缝有效 性评价技术。利用 常规测井资料定性 识别储层,通过成 像测井资料实现对 储层裂缝发育程度 及产状的定性描 述,并采用多极子
声/电成像 裂缝产状 岩性识别 阵列声波 常规测井 储层识别 储层测井 识别、分类 岩心 试油试采 录井 钻井
阵列声波资料评价储层裂缝的有效性,从而达到识别储层的目的。
(一)储层识别技术
1.基于测井响应模型的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储层技术
RS(Ω·m) RT(Ω·m) RMLD(Ω·m) Pe(B/e) AC(μs/ft) DEN(g/cm3) CN(%)
全烃% 0.01 100
深 度 (m)
0
GR(API)
250
2 2
2000 2000
0 140 2
20 40 3 -18
6
CAL(in)
测井 解释 岩性 剖面
测井 一次 解释 结论
有效 厚度
0.01 0.01 0.01 0.01
c1% c2% c3% nc4%
100 100 100 100
试 油 投 产
36
2
2000
42
161
13.5
162
20.5
163 3.0 164
2 0 0 9 . 5 . 2 7 2 0 0 9 . 6 . 1 1
3970 3980 3990 4000 401 0 402 0
165 166
u
技术定义:

常用园林植物详细介绍(植物说明+图片)

井冈山大学校园景观规划植物图库 一、乔木 (一)常绿乔木 香樟:樟科常绿乔木, 喜光耐阴,对土壤要 求不严。吉安地区乡 土树种,属良好的行 道及绿化树种。 香樟 广玉兰:木兰科常绿大乔木,花大,芳香,白色,花期5月上旬至6月,观叶观花效果较好。喜光,幼时稍耐阴,是弱阴性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适生于高燥、肥沃、湿润与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在碱性土种植时易发生黄化,忌积水和排水不良。对烟尘及二氧化硫气体有较强的抗性,病虫害少。根系深广,抗风力强,生长速度中等。 广玉兰

深山含笑:木兰科常绿乔木,高20米;花白色,有芳香。花期2-3月。其枝叶茂密,冬季翠绿不凋,树形美观。喜温暖、湿润环境,有一定耐寒能力。喜光,幼时较耐阴。自然更新能力强,生长快,适应性广,4~5年生即可开花。抗干热,对二氧化硫的抗性较强。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而湿润的酸性砂质土。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该树种材质好、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病虫害少,是一种速生常绿阔叶用材树种。 深山含笑

罗汉松:罗汉松科常绿乔木,半阳性树种。在半阴环境下生长良好。喜温暖湿润和肥沃沙质壤土,在沿海平原也能生长。不耐严寒。 竹柏:罗汉松科常绿乔 木,竹柏属耐荫树种, 在阳光强烈的阳坡,根 颈会发生日灼或枯死的 现象。竹柏叶形奇异, 终年苍翠;树干修直,树 态优美,叶茂荫浓,抗病虫害强,为优美的常绿观赏树木, 竹柏

可在公园、庭园、住宅小区、街道等地段内成片栽植,也可与其它常绿落叶树种混合栽种。 (二)落叶乔木 苦楝:楝科落叶乔木,高10-20m。花淡紫色,花期4月末。树皮暗褐色,纵裂,老枝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常栽培于屋前房后。该植物在湿润的沃土上生长迅速,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与石灰岩地区均能生长,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区的良好造林树种,在村边路旁种植更为适宜。喜光稍耐阴,属吉安地区乡土树种。 苦楝

变质岩手标本及镜下特征

岩石名称:褶皱黑云斜长片麻岩 英文名称:Folded biotite plagiogneiss 颜色:暗灰色 构造:片麻状构造,褶皱 结构:鳞片粒状细粒变晶结构 主要成分:由斜长石40%,石英35%,黑云母25%组成 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片麻岩 鉴定依据:片状构造,矿物组成及含量 成因:长英质岩石经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而成 产地:广东高州 采集:周汉文 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GR 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

岩石名称:白云磁铁矿钾长变粒岩 英文名称:Muscovite-magnetite-K-feldspar granulite 结构:鳞片细粒变晶结构 主要成分:由钾长石45%,石英35%,白云母10%,磁铁矿10% 组成 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变粒岩 鉴定依据:片状构造,矿物组成及含量 成因:长英质岩石经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而成 产地:山东泰山 采集:桑隆康 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44 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

岩石名称:白云母钙质片岩 英文名称:Muscovite calc - schist 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主要成分:白云母30%,方解石40%,石英30% 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片岩 鉴定依据:片状构造,矿物组成及含量 成因:钙质泥岩区域变质作用而成 产地:青海祁连山 采集:周汉文 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C48 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

岩石名称:白云母钾长片麻岩 英文名称:Muscovite K-feldspar gneiss 颜色:淡灰褐色 构造:片麻状和变余层理构造 结构:鳞片粒状细粒变晶结构 主要成分:由钾长石40%,云母15%,石英45% 组成 化学成分:SiO268.91, Al2O39.45, Fe2O31.06, FeO 10.66, MgO 0.71, CaO 0.76, Na2O 0.28, K2O 5.48, H2O 1.41, TiO2 0.55, P2O5 0.28, MnO 0.14, CO2 0.66 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片麻岩 鉴定依据:片状构造,矿物组成及含量 成因:长英质岩石经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而成 产地:建屏 采集:桑隆康 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513 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

室内常见植物选择大全-带图片

花草放在房间的神奇功效 1:滴水观音:有清除空气灰尘的功效。但是,滴水观音茎内的白色汁液有毒,滴下的水也是有毒的,误碰或误食其汁液,就会引起咽部和口部的不适,胃里有灼痛感。应当特别注意防止幼儿误食。但是滴水观音并不属于致癌植物。 2:君子兰:释放氧气.吸收烟雾的清新剂 一株成年的君子兰,一昼夜能吸收1立升空气,释放80%的氧气,在极其微弱的光线下也能发生光合作用。它在夜里不会散发二氧化碳.在十几平方米的室内有两三盆君子兰就可以把室内的烟雾吸收掉.特别是北方寒冷的冬天,由于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流通,君子兰会起到很好的调节空气的作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橡皮树:消除有害物质的多面手 橡皮树是一个消除有害植物的多面手.对空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等有害气体有一定抗性.橡皮树还能消除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对室内灰尘能起到有效的滞尘作用.

4:文竹:消灭细菌和病毒的防护伞 文竹含有的植物芳香有抗菌成分,可以清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具有保健功能.所以文竹释放出的气味有杀菌益菌之力.此外,文竹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挖取它的肉质根洗去上面的尘土污垢.晒干备用或新鲜即用.叶状枝随用随采.均有止咳润肺凉血解毒之功效.

5:银皇后:以它独特的空气净化能力著称: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越高,它越能发挥其净化能力!因此它非常适合通风条件不佳的阴暗房间。

6:铁线蕨:每小时能吸收大约20微克的甲醛,因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物"净化器"。成天与油漆、涂料打交道者,或者身边有喜好吸烟的人,应该在工作场所放至少一盆蕨类植物。另外,它还可以抑制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中释放的二甲苯和甲苯

150种常见植物及其简介

1.狭叶山胡椒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黄绿色,无毛。单 叶互生;近革质;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 部楔形,先端尖或钝,边全缘,上面无毛, 下面脉上有短细毛;叶脉羽状。花单性。雌 雄异株;2~7朵成短梗或无梗的伞形花序; 花被片6,倒卵状矩圆形;雄花的花梗长4~ 6毫米,被灰色毛,雄蕊9,花药2室;雌花 有退化雄蕊9;花柱长约1毫米,柱头头状。 核果球形,直径约8毫米,黑色,无毛。花 期3~4月。 2.山胡椒有种托上有合果 樟科木姜子属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叶薄革质, 多为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椭圆形,背面苍白 色,密生细柔毛。叶全缘,羽状脉,叶片 枯后留存树上,来年新叶发出时始落,雌 雄异株。腋生伞形花序,有短花序梗,花 2-4朵成单生、黄色,花被片6, 3.紫玉兰灌木木兰科 木兰科落叶乔木,高达3米,常丛生,树皮灰褐色,小枝绿紫色或淡褐紫色。叶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基部渐狭沿叶柄下延至托叶痕,上面深绿色,幼嫩时疏生短柔毛,下面灰绿色,花叶同时开放,瓶形,直立于粗壮、被毛的花梗上,稍有香气;花被片9-12,外轮3片萼片状,紫绿色,披针形长2-3.5厘米,常早落,内两轮肉质,外面紫色或紫红色,内面带白色, 木兰科 乔木或灌木,常绿或落叶,植物体具油细胞。单叶互生、全缘,稀分裂,托叶盔帽状包围顶芽,小枝具环状托叶痕。花两性,稀单性,单独顶生或腋生,萼片与花瓣6~21,通常无明显区分,雄蕊及雌蕊均多数,各部离生,螺旋排列与花托柱上;每心皮胚珠2~14颗,昆虫传粉。聚合果的成熟心皮为蓇葖。种子1~14枚。子房上位。 4.三角枫槭树科 落叶乔木,树皮暗灰色,片状剥落。叶倒卵状三角形、三角形 或椭圆形,裂片三角形,近于等大而呈三叉状,伞房花序顶生, 有柔毛;花黄绿色,发叶后开花;子房密生柔毛。

变质岩

变质岩标本和薄片观察与鉴定 第一节变质岩分类 与化学分类和物理分类不同,岩相学分类是基于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岩相学特征把岩石划分成不同类型,不同岩石类型有不同的基本名称。与火成岩和沉积岩的岩相学分类不同,在变质岩分类中,常可找到一些名称是基于岩石构造的,如片岩;而另一些则基于矿物成分,如榴辉岩,还有基于产地俗成约定的,如麻粒岩、大理岩。 变质岩岩相学分类方案有两类: 一类建立在矿物成分基础上称为矿物学分类,常限于结晶质的区域变质岩,用矿物含量在双三角形分类图解上的投影点位置得出岩石的基本名称,称为矿物学分类,由于矿物学分类基本名称采用片岩、片麻岩等结构名称,会出现岩石名称 与岩石构造不符合的问题。而结构分类中岩石的基本名称与结构构造等最显著的特征一致,容易掌握,便于野外工作。近十年来国外岩石学教科书均采用变质岩的结构分类,已成为变质岩岩相学分类的主流。 所有分类在命名岩石时都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①“以矿物名称+基本 名称命名岩石,基本名称前矿物以含量多少为序排列,含量高的矿物靠近基本名称”的原则; ②当岩石的变余结构构造非常发育,原岩十分清楚时,则以“变质××岩”命名之,其中“××岩”是原岩名称,如变质长石砂岩、变质玄武岩等。 教材中以变质作用类型先把变质岩分为几大类,再按成分细分,较为繁琐,且多有重叠,以下仅按结构把变质岩分为面理化和无面理至弱面理化两大类,进一步按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特征划分基本类型。 分类中保持了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等基本名称的构造定义,也保持了大理岩、石英岩、蛇纹岩、榴辉岩等基本名称的矿物成分定义。一些岩石类型如片

岩、角岩中,列出了一些有特殊定义的亚类名称,如绿片岩、蓝片岩、钙硅酸盐角岩、钠长-绿帘角岩等。 变质岩岩相学简单分类 (据中国地质大学路凤香、桑隆康主编之《岩石学》)

变质岩类学习

变质岩 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类型之一。在变质作用中,由于温度、压力、应力和具有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原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变质岩的主要特征是这类岩石大多数具有结晶结构、定向构造(如片理、片麻理等)和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特征变质矿物如红柱石、蓝晶石、十字石、堇青石、蓝闪石、硬柱石等。 野外的变质岩(图片) 变质岩构造按成因分为:①变余构造,指变质岩中保留的原岩构造,如变余层理构造、变余气孔构造等;②变成构造,指变质结晶和重结晶作用形成的构造,如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条带状、块状构造等。 习惯上先按变质作用类型和成因,把变质岩分为下列岩类。①区域变质岩类,由区域变质作用所形成,如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

岩、绿片岩、斜长角闪岩、麻粒岩、榴辉岩、蓝闪石片岩等。②热接触变质岩类,由热接触变质作用所形成,如斑点板岩、角岩等。③接触交代变质岩类,由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所形成,如各种夕卡岩。④动力变质岩类,由动力变质作用所形成,如压碎角砾岩、碎裂岩、碎斑岩、糜棱岩等。⑤气液变质岩类,由气液变质作用形成,如云英岩、次生石英岩、蛇纹岩等。⑥冲击变质岩类。由冲击变质作用所形成。在每一大类变质岩中可按等化学系列和等物理系列的原则,再作进一步划分。在早期的分类方案中,还出现过从原岩的物质成分与类型出发,再依次按变质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与生成的岩石进行的分类。所有这些分类,原则不尽相同,强调的分类依据也有差别。原岩类型和变质作用性质是变质岩分类的两个主要基础,但原岩类型的复杂性和变质作用类型的多样性,给变质岩的分类带来许多困难。以变质作用产物的特征(变质岩的矿物组成、含量和结构构造)对变质岩进行分类,将成为今后的主要趋势。 变质岩在地壳内分布很广,大陆和洋底都有,在时间上从太古宙至现代均有产出。在各种成因类型的变质岩中,区域变质岩分布最广,其他成因类型的变质岩分布有限。区域变质岩主要出露于各大陆的前寒武纪地盾和地块以及显生宙各时代的变质活动带(通常与造山带紧密伴生)。区域变质岩在地盾和地块上的出露面积很大,常为几万至几十万平方公里,有时可达百万平方公里以上,约占大陆面积的18%。前寒武纪地盾和地块通常组成各大陆的稳定核心,而古生代及以后的变质活动带,常常围绕前寒武纪地盾或地块,呈线型分布,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