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会利用元素周期表查找一些简单信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交流与合作学习,学会与人相处。通过对资料信息的整理,培养学生学会用归纳的方法学习化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

元素符号书写及意义

教学难点

元素符号的意义,能用元素周期表查找一些简单信息。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分别在地壳、生物细胞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什么?

【导入新课】

【展示】教师用小黑板展示部分元素名称:

【提问】从汉字表示的元素名称中,你可以观察到什么规律?

【教师讲述】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们发现他们是以各种不同的部首偏旁的汉字来给元素命名的,固然比较形象化,但是书写十分不便;若在不同文字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就比较困难了,那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更简单的表示元素的符号。

【推进新课】

【板书】一、元素符号

【提问】什么是元素符号呢?

1、定义: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符号。

【提问】元素符号如何书写呢?(学生看书思考再回答)

【归纳总结】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看课本62页的表3—4 了解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然后教师书写几个元素符号,请学生来判断是否正确。如:钠元素---NA,钙元素— cA,镁----mg 【点评】钠元素---Na,钙元素— Ca , 镁----Mg

【思考】元素符号表示什么意义呢?

【学生活动】看课本61页的图3—20

【归纳】“O”1.表示氧元素

2.表示1个氧原子

【举例】“H” 1.表示氢元素

2.表示1个氢原子

【提问】“Fe”又表示什么意义呢?

【讨论交流】

【板书】2、元素符号的意义

(1)、宏观:A表示一种元素,B表示一种物质(稀有气体、金属和固态非金属,如He—氦气,Fe—铁,C—碳)

(2)、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提问】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是否还能表示该元素?【小结】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后,只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

【练习】下列符号各表示什么意义?

1.2 N,

2. 3S,

3. nFe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和意义,再来想想元素中文名称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课本62页“资料卡片”内容,从而得出元素中文名称的特点。

【过渡】

同学们,超市里的商品有成百上千种,为了便于顾客的选购,所有商品均分类、有序进行摆放,同样,物质世界中的100余种元素也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那么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呢?

二、元素周期表

【提问】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所含有的信息哪些?

【学生回答】每一格,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提问】在元素周期表中有几个横行和纵行,分别叫什么?

【小结】

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有7个周期。有18个纵桁,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共有16个族。

【提问】元素周期表上有几种颜色?不同颜色表示的元素有什么区别?

【回答】共有2种颜色,一种表示金属,另一种表示非金属。

【讨论】课本63页“探究”中的问题2

【结论】每周期开头是金属元素(除第一周期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这说明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出现了周期性变化。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也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名称的来源,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小结】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主要工具;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符号

1、定义: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符号。

2、书写:一大二小

a表示一种元素

3、意义:宏观b表示一种物质(稀有气体、金属和固态非

金属,如He—氦气,Fe—铁,C—碳)

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二、元素周期表

1、每一格,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2、周期: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有7个周期

3、族: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共有16个族,族又分主族和副族,A代表主族,B代表副族。

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化学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的第一课时。通过义务教育九年级和高一必修《化学1》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为以后学习元素周期律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门捷列夫的成长史及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艰辛历程; 2.初步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的概念以及元素的“位-构”关系; 3.巧记周期表中的元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解读元素周期表,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的能力; 3.通过推导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门捷列夫的成长史及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在逆境中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追求真理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2.在“纸牌游戏”中,感受科学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情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总结的科学态度,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其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的相互推断。 三、设计思路以故事引入新课题→纸牌游戏→周期表的编排规则和结构→周期表的巧记方法→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发现能力的目的。

九年级化学元素教案

第四单元课题2 元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2)、通过联想记忆、卡片问答等趣味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素符号; (3)、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的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在前一课题中,学生已知道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容易与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学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写“元素周期表简介”,目的在于让学生比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并确认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等信息即可,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 【教学策略分析】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周期、族的概念; 2.学会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核素、同位素。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元素周期表挂图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引言]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律,知道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那么,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把我们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之间的这种周期性很好地表现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元素周期表,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师]请大家拿出自己亲手绘制的元素周期表。 [学生取表,教师把元素周期表的挂图挂于黑板上] [师]根据元素周期律,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

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表,这个表就叫元素 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不同的形式,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形式。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板书]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师]数一数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 [生](数后回答)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师]对。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 一族。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 [板书]1.周期 [师]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请大家阅读课本P104的有关内容。 [学生活动] [问]把不同的元素排在同一个横行即同一个周期的依据是什么? [生]依据为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在一个横 行里。 [问]周期序数与什么有关? [生]周期序数等于该周期元素具有的电子层数。 [师]如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板书]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投影练习]已知镁元素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为什么? [生]镁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溴有四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在学过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之后,结合《化学1(必修)》中学习的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通过对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强弱的探究,整合Ⅷ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对金属钾性质的预测等一系列活动,归纳得出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体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以下简称“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化学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旧教材是根据第3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通过归纳得出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而新教材则是在学过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之后,让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理论预测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和金属钾性质,再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教材这样处理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来指导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以第3周期元素和ⅦA、ⅠA族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 2、了解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3、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 4、了解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活动·探究”,学会运用具体事物来研究抽象概念的思想方法; 2、通过“阅读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整体学习,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对门捷列夫的预言和一些化学元素的发现等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2、通过对元素“位、构、性”间关系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树立“事物的普遍联系”和“量变引起质变”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作用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下探究和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准备 1、第1课时前,布置学生预习并准备实验探究方案; 2、第2 课时前,教师绘制“ⅦA族元素原子结构和性质比较”表格,并布置学生完成。 3、第3 课时前,布置学生上网查阅“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归纳法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初三化学教案元素,元素符号

初三化学教案元素,元素符号 初三化学教案元素,元素符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元素概念的涵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并记忆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理解氧化物的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材分析: 本节要求学生学习的概念有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而且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也比较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是初中化学的学习一个分化点。这节课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课,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去加深理解和巩固,是所学

的化学用语、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 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的化学用语,必须将大纲中规定要求记住的常见元素符号记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它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应最好采用分散记忆法,在此过程中,进行元素符号发展简史的探究活动,课上小组汇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表达能力。 关于元素概念的教学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时应从具体的物质着手,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例如: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

八年级科学下册2_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练习新版浙教版

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姓名学号 一、我学会了 1、因原子质量,使用和记忆不便。为此,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其它原子质量跟它相所得的数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也。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国际单位是(常略去不写)。 2、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质量总和。计算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步骤有:(1)写出正确的;(2)查出各元素的;(3)求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有关化学式的计算:(1)根据化学式,计算。(2)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3)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 二、我理解了 4、若一个碳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质量为m千克,则质量为n千克的一个 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12n/m B. 12m/n C. m/n D. 12n/m千克 5、已知某元素的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9,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108 B. 1.33 C. 108克 D. 1.33克 6、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其意义是---------------------------------------( ) A. 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24克 B. 一个镁原子有24个质子 C. 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24倍 D. 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的24倍 7、下列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正确的是--------------------------------------() A. NO2的相对分子质量=14×16×2=448 B. 2NH3的相对分子质量=2×14+1×3=31 C. O2的相对分子质量=16×2=32克 D. 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16+1)×2=74 8.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2O3,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56 B. 112 C. 114 D. 72 9.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核反应堆中作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 B.重氢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2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与族的概念。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谈周期表的结构完成本节课。 3.确定位置和结构的关系,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通过自行设计,掌握元素周期表 难点:确定位置和结构的关系,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问或学生发表意见

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一)周期 三长三短一不全,七周不全还待填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二)族 7主、7副、0族、第八族 包括:主族(A)、副族(B)、第VIII族和零族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第1-2课时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律,都有哪些规律?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用一个表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这个表就叫元素周期表。 【板书】元素周期表 【设疑】至今为止元素周期表中排列着100多种元素。 【指导看表】浅绿 -----?金属 绿色 -----?非金属 【提出目标】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有: 1、这些元素时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到对应的位置呢? 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结构。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看元素周期表 【提问】谁来总结第一个问题? 【小结】表由横行、纵行构成 周期族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板书】(一)周期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三长三短一不全,七周不全还待填”

【讨论】教材104 页5-11表,介绍镧系、锕系元素及超铀元素概念 【板书】(二)族 包括:主族(A)、副族(B)、第VIII族和零族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各族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主族在中间,副族夹两边; 零族最右边,Ⅷ族最中间 练习 1、已知S的电子结构示意图为,写出S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第三周期最外层有5个电子是那种元素? 3、第六周期第ⅧB的元素名称是 【小结】周期表的结构: 族的种类、数目和具体位置(七主、七副、零族、第八族) 周期的种类、数目和具体位置(三短、三长、不完全) 掌握前20号元素、七个主族和零族元素的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 阅读课本<<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背景是什么? 2、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元素周期表的编制是否是完全归功于门捷列夫? 3、门捷列夫总结出的元素周期律是否就是我们现在所学的元素周期律? 4、门捷列夫在研究的过程中,最突出的两大贡献是什么?

《元素周期表》教案 (人教版必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阅读、讨论、练习、探究等 ●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元素周期表挂图等 ●教学过程 【引入】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这一百多种化学元素有什么内在联系呢?那么,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把我们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很好地表现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元素周期表,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四页的文字,回答: (1)哪一位科学家首先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编排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时,是以什么为编排顺序?现在的周期表又以什么为编排顺序? (3)什么叫原子序数?它和核电核数、质子数有什么关系? 【板书】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探究】你能否将1—18号元素编成一个小小的周期表? 要求: 1.将性质相似的元素归类。 2.体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递变规律。 编制原则: 1.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归为一列。 2.将相同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在一行。 3.按原子序数的递增编排。

【投影】收集具代表性的由学生所编制的周期表。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设计1:设计2: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讨论】请大家讨论一下以上两种周期表的编排,哪一种更为合理呢? 【小结】虽然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与Be和Mg相同,但He原子的最外层已经排满了,达到了稳定结构,而Be和Mg都没达到稳定结构,因此He的性质与Be和Mg并不相似,反而与同是达到稳定结构的Ne和Ar相似,所以将He、Ne、Ar归为一列更合理。 【讲述】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表,这个表就叫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不同的形式,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形式。 【课件展示】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讲述】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其中第一、二、三周期叫做短周期,四至六周期叫做长周期,第七周期由于没有排满叫做不完全周期。 【探究】观察周期表的结构,归纳填表: 【讨论】根据上述填表和周期表的观察思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板书】结论: 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元素与元素符号教学设计

课题元素及元素符号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本节教材从学生在前几章教材中所见到的分子模型入手,把原子归类,建立元素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顺势给出了表示元素的一些符号,这样把宏观物质、微观物质和抽象符号很自然的结合在一起,易于学习和掌握。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这是教学重点。。 二、学情分析:人类使用符号的历史源远流长,图形、标记、语言文字、数字、公式……这些符号的使用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的,学生以前可能不曾体会使用符号给人类带来的便捷,没有体会到身边物质与化学元素的关系以及化学元素与每个人生活的密切关系。而当学生知道物质世界是巨大的、丰富的,其种类繁多,而组成众多物质的化学元素却只有一百多种,恰是元素组成物质时组合的多样性,造就了物质的多样性,并通过元素组成的方式不同将浩瀚的物质世界进行分类整理时,他们可能会对学习充满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概念的含义,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 2、初步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并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判断

3、学会常见的元素符号的写法,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4、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理解元素、物质、分子、原子四者之间的关系 5、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合作,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观念。体会到身边物质与化学元素的关系以及化学元素与每个人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重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 2.难点:教学难点是元素概念的形成,分类思想的初步形成和常见元素符号的熟练记忆。 五、教学方法: 化学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的化学用语,必须常见元素符号记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它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应最好采用分散记忆法,在此过程中,进行元素符号发展简史的探究活动,课上小组汇报,通过纸牌游戏归纳元素的简单分类;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知识面,

2.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教案)

新世纪教育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190040.html, 精品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第一课时授课人:李敏【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2、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3、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能力目标:学会借助数据表获得信息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元素符号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对应关系、化学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符号中包含着量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真实质量的区别; 2、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过程】 引入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元素符号表示的量,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C”表示的意思表示碳元素 C 表示一个碳原子 表示碳这种物质 表示碳元素的质量 关于前面两层意思我们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其中的第四层含义 相对原子质量 师:每一种不同的原子,其原子的质量各不相同,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1.674×10-27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千克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千克 计算一下: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的质量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让学生谈一谈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体会?(数值小,计算麻烦) 思考:你有什么方法来简化吗? 师: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关系。 一、相对原子质量 1、标准:把一个C—12原子的质量分为12等份,即一份为1.661×10-27千克 2、把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标准进行比较,所得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注:根据国家计量标准,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为1,“1”不用明确写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相对质量是有单位的。过去初中化学中所说“原子量只是一个比值,它没有单位的”,根据国家计量标准的规定,这种说法已不适用。本节教材回避了关于单位的讨论,教学中应注意不能引起科学性错误。) 举例: 2.657×10-26千克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16 1.661×10-27千克 新世纪教育网--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元素、元素符号教案设计教育

元素、元素符号-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元素概念的涵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并记忆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理解氧化物的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材分析: 本节要求学生学习的概念有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而且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也比较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是初中化学的学习一个分化点。这节课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课,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去加深理解和巩固,是所学的化学用语、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

区分和归类。 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的化学用语,必须将大纲中规定要求记住的常见元素符号记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它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应最好采用分散记忆法,在此过程中,进行元素符号发展简史的探究活动,课上小组汇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表达能力。 关于元素概念的教学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时应从具体的物质着手,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例如: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

化学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温州龙文教育 科学 学科导学案(第 次课) 教师: 邓云峰 学生: 年级: 九 日期:15. 星期: 时段: 课 题 化学 4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教学目标 本节知识中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化合价中各元素质量比,以及一定量物质中某元素的质 量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考查,作为近几年中考命题中的热点,特别是关注社会热点和新闻报 道中的化学问题,以此为线索进行的命题设计是以信息为载体,以考查基础知识为目的的信 息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相对分子质量、化合价中各元素质量比,以及一定量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教学难点 相对分子质量、化合价中各元素质量比,以及一定量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教学方法 基础知识点复习,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学习内容与过程 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1) 【知识梳理】 1.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碳—12)的质量1/12作为标准,把其他原子的质量跟这个标准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的原子质量。 注意:根据最新国家计量标准,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为“1”,“1”不用明确写出,因此,相对质量是有单位的。以下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也为“1”。 2.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3.相对分子质量的典型计算 (1)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 =12+16×2=44; (2)2CO 2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2(12+16×2)=88; (3)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40+(16+1)×2=74 (4)SO 42-的相对分子质量 =32+16×4=96; (5)CuSO 4·5H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 =64+32+16×4+5×(1×2+16)=250 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该原子的质量 1/12(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 一个该原子的质量 1.661×10-27千克

《表示元素的符号》教案

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1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掌握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并通过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的排列与性质; 3.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初步体会学习科学需要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 2学情分析 “表示元素的符号”是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除第四节“组成物质的元素”外,前三节均与元素符号没什么联系,在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学期三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中均没有任何铺垫,学生可以说对元素符号是零认识,为此,这节的教学内容分成了以“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为中心的两课时。元素符号的认识是否到位将直接决定第六、第七节的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是“表示物质的符号”和“根据元素符号表示的量”能否后续教学的基础。 3重点难点 1.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的规律 4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2.5.1表示元素的符号 2.5.1表示元素的符号 班 级小组姓 名 学习目标

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掌握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重点: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难点: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一、合作前学 1、元素的表示: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名称,并用______________表示。 2、元素符号是国际上统一采用的符号,通常用___________表示,当两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写上该元素的第二个字母的_______以示区别。 3、写出下列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氢________ 碳_______钾_________铁________ 氯_______ 镁_______ 氖_________汞_______铜_________氧__________锌_______氮________ 4、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____________;还表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改正下列错误的元素名称或符号 炭锰钙镁 氯钠氖 C MN CA Ma C L na 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符号书写有什么规律? 2.默写元素符号,组内校对

第七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教案)

第七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一) 备课人:林军亮 教学目标 1、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能计算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 2、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能解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相对原子质量的了解及查阅; 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难点: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预设 【引入】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元素符号表示的量,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C”表示的意思表示碳元素 表示一个碳原子 C 表示碳这种物质 你还能想到还有什么意义吗? 表示碳元素的质量:绝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关于前面三层意思我们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其中的第四层含义-----------------质量--------------量 【新授】 我们知道“C”这个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且由相关的表中可以查得C:1.993×10-26千克 H: 1.674×10-27千克 O: 2.657×10-26千克 由此可见,原子的质量非常小,所以直接用它的真实质量会使计算复杂,且数据不容易记忆。 你还是喜欢记忆:H :1 O: 16呢 所以我们取他们相对的值。在取这个相对的值之前我们必须先有一个标准。就像画地图时用的比例尺,我们就可以把一个国家按比例缩小画到一张纸上,现在我们的原子质量太小了,所以我们要让它按比例扩大,而且扩大后的数值要尽可能易记,实际上这就是建立原子质量模型。找出了原子质量的标准,我们就把其它原子的质量与之相比,把比值就定义为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面就来规定这个标准 C-12(提问:12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12,由于碳有两种同位素,即C-12,C-14,所以必须指明是哪种碳原子。) C-12 M=1.993×10-26千克 1/12C-12 M=1/2×1.993×10-26千克=1.661×10-27千克 看书上表2-11 知道了标准,我们就可以给出任意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了 例如ppt演示,离子8O-左上方填写几? 一、相对原子质量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表示元素的符号》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表示元素的符 号》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掌握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并通过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的排列与性质; 3.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初步体会学习科学需要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 2学情分析 “表示元素的符号”是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除第四节“组成物质的元素”外,前三节均与元素符号没什么联系,在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学期三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中均没有任何铺垫,学生可以说对元素符号是零认识,为此,这节的教学内容分成了以“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为中心的两课时。元素符号的认识是否到位将直接决定第六、第七节的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是“表示物质的符号”和“根据元素符号表示的量”能否后续教学的基础。 3重点难点 1.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的规律 4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 【讲授】2.5.1表示元素的符号 2.5.1表示元素的符号 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掌握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重点: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难点: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一、合作前学 1、元素的表示: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名称,并用 ______________表示。 2、元素符号是国际上统一采用的符号,通常用 ___________表示,当两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写上该元素的第二个字母的_______以示区别。 3、写出下列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氢________碳_______钾_________铁________氯 _______镁_______ 氖_________汞_______铜_________氧__________锌_______氮________ 4、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____________;还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改正下列错误的元素名称或符号 炭锰钙镁氯钠氖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元素周期表 教学设计[必修]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教材分析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进一步加深理解.同时作为理论指导,也为学生继续学习打下基础.本章内容虽然是理论性知识,但教材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相互融合,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3、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初步认识,树立对立统一的观点,知道有关元素、核素、同位 素的涵义及其简单的计算。 重点难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周期律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一张元素周期表(有条件的可让学生自己查找各种元素周期 表) [过度]我们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可见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间存在什么关系?(结合1~18号元素原子结构) [板书]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初中所介绍的原子结构的知识。 [学生]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下面我们对原子的结构做进一步认识。 [板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原子结构

质子 原子 核外电子 [过渡]下面我们先分析构成原子的个微粒的电性及其质量情况。 (投影) 表5—1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提问]从表格得出原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哪种微粒? [教师]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如果忽略电子的 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相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提问]根据质量数的定义,可得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间的关系。 [板书]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过渡]在化学上,我们为了方便地表示某一原子。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出其质子数,左上 角标出质量数A Z X 。 [投影练习] 原子核 中子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学设计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总体教学设想: 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掌握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多方式互动、多媒体展示和补充加之针对训练、课堂巩固、知识拓展、能力提升,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原则。全方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材整体分析: 本节在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之后,通过探究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通过整合ⅦA、ⅠA族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和探究金属钾的性质,使学生掌握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认识元素周期表,体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即位、构、性)的关系,初步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对学过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进行整合;同时体会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以第3周期元素和ⅦA、ⅠA族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 2、了解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3、通过“钠、镁、铝原子失电子能力的递变”、“硅、磷、硫、氯原子得电子能力的递变”的探究,“预测金属钾的性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总结的能力;通过利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了解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胶片 六、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胶头滴管、镁带、铝片、蒸馏水、酚酞试液、稀盐 酸、氢氧化钠溶液等 七、授课时间、班级: 2008年2月高一三班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案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的认识,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初中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 [学生活动] 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现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具体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历史上本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元素符号教案

课时2 元素符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元素符号的含义; (2)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常见元素符号的特征,学会归纳总结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2)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归纳出元素符号的意义,学会归纳知识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元素符号的发展历程,感受元素符号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正确理解元素符号的含义; 2)教学难点:元素符号的正确理解; 【引入】展示某商品的元素含量标签,问学生含有什么元素? 【提问】1、标签中的元素是用中文名称来表示的,外国人能看懂吗? 2、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些元素? 【讲述】曾经出现过多种元素符号。现在国际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作为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 板书: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书写规则: ① 拉丁文第一个字母②“一大二小” 【过渡】知道了如何书写元素符号后,我们用氢元素“H”来讨论,元素符号有哪些意义?他们是宏观意义?还是微观意义? 宏观上表示氢元素,微观上表示氢原子 板书: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H:(1)表示氢元素。 (2)表示一个氢原子。 如2H则表示两个氢原子。 如果是多个氢原子呢? [练习]:1.下列元素名称或元素符号有错误,改正过来。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改正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改正猛 Mn 钙 CA 镁 Mg 炭 C 贡 Hg 铝 aL 2.元素符号组合游戏:请把它们变为你认识的元素符号。 A B C M N a u e l g 3.试找一找,下述哪些物质里含有相同的元素? 氧气(O2)水(H2O)过氧化氢(H2O2)、二氧化硫(SO2)、氢气(H2)、硫粉(S)

八年级科学下册2.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教案浙教版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2、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3、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能力目标:学会借助数据表获得信息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元素符号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对应关系、化学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符号中包含着量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真实质量的区别; 2、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过程】 引入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元素符号表示的量,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C”表示的意思 表示碳元素: C 表示一个碳原子 表示碳这种物质 表示碳元素的质量 关于前面两层意思我们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其中的第四层含义 相对原子质量 师:每一种不同的原子,其原子的质量各不相同,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1.674×10-27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千克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千克 计算一下: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的质量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让学生谈一谈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体会?(数值小,计算麻烦) 思考:你有什么方法来简化吗? 师: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关系。 一、相对原子质量 1、标准:把一个C—12原子的质量分为12等份,即一份为1.661×10-27千克 2、把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标准进行比较,所得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注:根据国家计量标准,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为1,“1”不用明确写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相对质量是有单位的。过去初中化学中所说“原子量只是一个比值,它没有单位的”,根据国家计量标准的规定,这种说法已不适用。本节教材回避了关于单位的讨论,教学中应注意不能引起科学性错误。) 举例: 2.657×10-26千克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16 1.661×10-27千克 1.674×10-27千克

教学设计元素周期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一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设计思路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学生已经知道了元素周期表的大体结构,并会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常见元素的相关知识,但对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还没有更深的理解。因此,本节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能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实质,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通过初中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本节教材,就是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探讨原子核的结构,并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金属性、非金属性等)的关系。为了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设计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材中关于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探究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性质得出同一主族元素得失电子的能力、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的趋势,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如何思考,主要是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化学思想,认识量变引起质变的事物变化规律,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理解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 3.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展现元素周期表,学生对元素周期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的了解,学生可以正确认识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以此引导自己今后的学习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