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测试题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测试题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测试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知识测验

科室姓名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每项6分,共30分)

1、以下选项,哪项不属于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d

A、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其他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B、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C、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D、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区)以外的地区。

2、以下选项,哪项不属于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D

A、一般

B、严重

C、特别严重

D、非常严重

3、以下选项,哪项不属于责任报告单位?D

A、县级以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

B、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城市环境管理办公室

4、以下选项,哪些医方不需承担赔偿责任?A

A、泄露患者隐私或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

B、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C、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

D、因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造成患者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包括下列哪个选项?C

A、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

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地震、水灾、风灾、火灾

D、人畜共患病

(二)多项选择(每项15分,共45分)

1、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有:ABCD

A、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区)。

B、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C、腺鼠疫发生流行,在1个市(州)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州)。

D、霍乱在1个市(州)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市(州),有扩散趋势。

2、以下选项,哪些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工作的原则?ABCD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C、属地管理,明确责任

D、部门协调,公众参与

3、以下选项,哪些属于市(州)、县(市、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组成?BC

A、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B、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C、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总指挥

D、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问答题(25分)

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的职责有哪些?

医疗机构

主要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医院内感染控制,检测样本采集,尸体解剖,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主要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包括

对有关人员采取观察和隔离措施,采集病人和环境标本,环境和物品的卫生学处理等),开展病因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加强疾病和健康监测。

卫生执法监督机构

主要协助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事件发生地区的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报告、医疗救治、传染病防治等进行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主要负责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口岸出入境人员的健康申报、体温监测、医学巡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病人控制、消毒处理、流行病学调查和宣传教育等。

公共卫生应急知识试题及答案

公共卫生应急知识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7年12月31日 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 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 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 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 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 A.国务院 B.卫生行政部门 C.中央宣传部 D.省政府 4、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通常分为()级别。 A.1 个 B.2 个 C. 3 个 D.4 个 5、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项不是其中之一?() A.一般 B.较大 C.重大 D.比较重大 E、特别重大 6、下列那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A.突发性 B.危害的严重性 C.未知性 D.公共属性 7、患甲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如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一切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者,应实行严密隔离,用下列哪一种颜色来隔离标志?() A.黄色 B.蓝色 C.棕色 D.橙色 E.红色 8、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经济责任 9、下列哪项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重大传染病疫情 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D.重大职业中毒事件 E.慢性肺部疾患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学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学校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伤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异常反应、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发生及在校园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检测,发现病例及时防制,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组织管理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学校职责 1、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保证学校教室、宿舍、食堂、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 (一)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试题

2016年崂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理论知识 考试题 单项选择题(共11题) 1、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及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级。 A、三 B、四 C、五 D、六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采取相应的监测、预警、物资储备等应急准备,以及现场处置等措施,及时预防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潜在因素、控制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对突发公共事件实施紧急的医疗救治,以减少其对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A、发生前发生后 B、发生前发生中 C、发生中发生后 3、应急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 A、人本原理系统原理 B、责任原理反馈原理 C、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4、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贯彻“预防为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宣传教育、()、推广普及先进科技 A、编制预案 B、应急反应 C、善后处理 D、信息报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响应级别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预警,依次用()表示。 A、橙色、红色、蓝色、黄色 B、蓝色、橙色、黄色、红色

C、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D、红色、黄色、橙色、蓝色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突出特点是对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两条渠道进行报告:一条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一条是()。 A、疾控机构 B、医疗机构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哪一年颁布的?() A、2003年 B、2004年 C、2005年 D、2006年 8、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在不明原因事件的现场处理中,()非常重要。 A、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B、控制疫情 C、后勤保障 D、上报上级疾控机构 9、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例及以上水痘病例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5 B、10 C、15 D、20 10、在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调查中,应对可疑聚餐的进食时间、可疑中毒食品及食用量进行详细调查。若无可疑餐次,应调查发病前()小时或之前的进餐情况进行调查。 A、48 B、60 C、72 D、24 11、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分类、分级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其性质,可分为: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恐怖事件等()大类。 A、4 B、5 C、6 D、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

第三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 第四节知识点测试 一、单选题 1、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 A )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要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A. 2小时内 B. 6小时内 C. 24小时内 D. 12小时内 2、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 A )内以最快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A. 2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当天 3、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 B )内进行网络直报。 A.6小时 B.2小时 C.24小时 D.12小时 4、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暴发疫情或异常疫情报告时,按规定时限和程序向( C )报告,并派出专业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A. 相关医疗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B. 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 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 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5、发现( A )鼠疫病例,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 A.1例及以上 B.2例及以上 C.3例及以上 D.5例及以上 6、发现( D )霍乱病例,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 A. 5例及以上 B. 2例及以上 C. 3例及以上 D. 1例及以上 7、发现( B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 A. 2例及以上 B. 1例及以上 C. 3例及以上 D. 5例及以上 8、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 B )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 A. 5例及以上 B. 10例及以上 C. 20例及以上 D. 15例及以上 9、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 A )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 A. 5例及以上 B. 10例及以上 C. 20例及以上 D. 15例及以上 10、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B )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况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发生在学校内,造成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 学校常见传染病主要有两类: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腮腺炎、水痘、麻疹以及肺结核等 肠道传染病:痢疾、伤寒、副伤寒、甲肝等。 在学校的传染病流行事件当中大概有四分之三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其次是消化道传染病,大概占学校传染病流行事件的五分之一左右。 学校常见的食物中毒大概有三类: 1. 细菌性的食物中毒 主要是指进食含有细菌,或者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里面最常见的,发病率非常高,病死率比较低,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气候比较炎热的夏秋季节。 2. 化学性的食物中毒 主要是指误食有毒的化学物质(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或食入被这些有毒的物质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这种中毒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 3. 食用有毒的动植物中毒 通常指的是误食里有毒的动植物,或者食用了因加工烹调的方法不当,而没有除掉有毒成份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中毒。 比较常见的有四季豆中毒,生豆浆中毒,发芽的马铃薯中毒,河豚鱼中毒,以及有毒的蘑菇中毒等。 这一种食物中毒的发病率也比较高,病死率一般因动植物种类而异,有一定的季节性。 目前我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形势严峻,根据卫生部应急办提供的一个资料表明 1.2006 年我们全国发生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共有告总数的 1944 次,占了整个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 70.33% 。

2. 食物中毒或者传染病患者的人数总数一共有111916 人,占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例总数的77.60%。 3. 去年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 30 人,占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死亡总数的 6.86%。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构成比,农村乡小学和乡中学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共有个学校突 1324 起,占整 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63.17% 。 5.2006 年和2005 年相比,整个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件数上升了135.92 ,病例数上升了10 6.98 ,死亡人数下降了1.05% 。 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预防 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当中,传染病的预防和食物中毒的预防是不一样的,我们接下来分别来讨论。 一)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条件。这三个基本条件可以说缺一不可,缺 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1. 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够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或者动物。 2.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之后,传染给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从病人到健康人)。 常见的传播途径有5 类, 1 )接触传播:结膜炎、红眼病等。 2 )空气或者飞沫传播:非典型性肺炎、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等。是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的传播途 ( 径。 3 )食物或水传播:霍乱、细菌性的痢疾、甲型肝炎等。 4 )昆虫或动物媒介传播:疟疾、狂犬病、肠道的传染病等。 5 )经血液或体液传播: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 案例1] 2002 年12 月至2003 年的5 月,南方某县中学先后有147 名学生患有急性传染性的肝炎。经省疾控中心专家 进行调查:该中学急性传染性肝炎爆发流行系以水源传染为主的这个传染性肝炎的传播。该学校的自备水井的水质检测 结果显示:该水井被粪便污染,水中大肠杆菌严重超标,而甲型肝炎病毒绝大多数都隐藏在大便当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方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方案 为检验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切实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现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演练目的 1、提高全院师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视程度。 2、强化基层公共卫生组织网络和队伍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加强各部门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和卫技人员现场处置能力的培养,发现各部门在应对流感等传染病爆发疫情事件中应急队伍、技能准备及物资储备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查找和改进存在的问题。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现场演练的组织和领导,成立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李凯

副组长:张艳秋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专项工作组: 综合协调组,组长: 后勤保障组,组长: 现场调查组,组长: 医疗急救组,组长: 三、参加人员 全院师生员工 四、演练时间 9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演练内容 1、全院师生员工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知识理论考试;部分代表观摩公共卫生突发疫情现场处理实践环节。

2、卫生所有关人员,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考核疫情报告网络畅通情况、应急反应能力、现场处置能力以及应急物资准备情况,参加突发卫生事件防控知识理论考试。 3、学院卫生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成员,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考核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物资准备情况、现场处置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六、演练步骤 共分五个阶段: 1、疫情发布; 2、物资及人员组成的现场检查; 3、现场操作考核; 4、理论考试; 5、总结点评。 七、演练要求 1、各参加应急演练的部门及有关人员要高度重视,将演练作为一次实战对待,真实反映出我院各部门在物资储备、宣传教育、理论知识掌握、现场处理技能上的水平,查漏补缺,切实提高。 2、本次演练由学院应急演练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组织实施。各演练组及有关人员要熟悉演练方案和要求,了解演练步骤及相应考核内容和标准,客观科学考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及应急条例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及应急条例知识培训试题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 ) A、2003年5月9日 B、2002年5月9日 C、2002年9月5日 D、2003年9月5日 2、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 )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 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3、什么机构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 A、国务院有关部门 B、国务院 C、军队有关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4、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总指挥应由谁担任?( ) A、政府分管领导人 B、政府主要领导人 C、卫生行政部门分管负责人 D、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 5、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 ) 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 B、卫生部制定发布 C、国务院制定 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 A、国务院 B、卫生部 C、省级政府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7、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30分钟 B、24小时 C、2小时 D、12小时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 ) A、国务院 B、卫生部门 C、中央宣传部 D、省政府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对以下哪些环节采取控制措施。( ) A、食物 B、食物和水源 C、水源 D、交通 10、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卫生部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法及时宣布为( ) A、法定传染病 B、甲类传染病 C、乙类传染病 D、丙类传染 二、多选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的目的是什么?() A、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B、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C、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文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校园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校园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学校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预防工作,提高学校的应急速度,保证应急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确保疫情发生后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做好全校师生的预防措施,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组织领导 预防工作 (1)利用班队会、专题讲座及召开师生大会,贯彻上级有关传染病防治工作精神,讲解传染病防治知识。 (2)利用黑板报及校园广播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 处置措施 (1)出现疫情,学校领导要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同时要亲临现场指挥,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加强预控工作。 (2)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进行隔离室休息。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要立即送往指定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及时通知其家长,前往指定医院按照要求监护管理学生。如果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立即到指定医院进行诊断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3)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4)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5)如传染病烈性感染,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做到: ①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防疫部门和区教育局的处理意见。 ②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③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6)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注意事项 (1)一旦发生疫情,为防止传染病病毒的传播,学校将按照有关要求,停办或延办大型集会等活动。 (2)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请示上级,做出是否停课、局部停课、全部停课的决定。 (3)正确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做到信息准确、公开、透明,确保校园稳定。 (4)一旦发现疑似病人或传染病病例,学校要在执行正常上报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

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早餐。 7.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玉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食物中毒应急演练方案 为不断提高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应急水平,检验应急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应急队伍素质。我卫生服务中心决定于2013年7月12日下午组织进行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应急演练,方案如下: 一、演练目的 (一)检验我卫生服务中心应急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检验我院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快速反应能力、对食物中毒病人的医疗救治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能力。 (三)提高我卫生服务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有效阻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流行,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事态扩大,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使全体应急队员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物资准备到位、协调配合到位、防控措施到位。 二、演练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三)《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管理规范》 (四)《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94)(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三、组织机构及人员 (一)应急演练指挥部

成立应急演练指挥部,统一领导应急演练工作,具体负责应急演练的现场指挥,包括拟定演练方案,确定演练时间和地点,指挥、调度和协调人员根据演练方案开展演练。 指挥长:吴振峰 指挥部成员:张树勋陈小川李江新杨占龙 (二)评估组 负责对演练的各个环节进行考核评估,并就演练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组长:吴振峰 成员:张树勋陈小川李江新杨占龙 参加人员:卫生服务中心全体员工 五、背景设置 2013年7月12日下午3时接到玉龙街道辖区某学校疫情报告:从 6月12日早上开始有学生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现已有30人多人发病,病人数还在增加。患病学生多数一般情况良好,有4人发热、腹泻较严重,已出现脱水症状。请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人员调查处理。 六、演练时间、地点 演练时间:2013年7月12日15:00-18:00 演练地点:玉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七、演练的内容及流程 1、2013年7月12日15:00,应急演练指挥部指挥长宣布演练开始。

卫生应急基础理论试题

卫生应急基础理论试题 一、单选题(共71题) 1、卫生应急管理的特点错误的是(D) A、事件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管理者当机立断。 B、可供管理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 C、事态的发展后果很难预料。 D、可依据我国现状进行适当调整,不一定所有突发事件需要作出反应。 2、卫生应急管理的参与主体不包括(D) A、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的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 B、专家组和医疗卫生救援机构 C、现场指挥部 D、各地检查机关及司法部门 3、卫生应急机制主要包括指挥决策机制、( B )、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信息发布与通报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应急保障机制、国际和地区间交流与合作机制、督导评估机制、恢复重建机制、责任追究与奖励机制 A、监督管理机制 B、组织协调机制 C、心理防御机制 D、经费保障机制 4、社会动员机制的主要目的为(C) A、正确引导公众的危险意识消除不必要的心理恐慌 B、预防和控制事态进一步蔓延 C、为了帮助公众解决某些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健康方面的问题,提高防范意识、增加防控知识和能力。 D、实现不同职能管理部门间的协同运作 5.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C )制定。 A、人大常委会 B、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确定的部门 D、公安部 6.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B )机制,开展风险分析。 A、信息报告 B、预测预警 C、信息发布 D、疫情处置 7.各级人民政府(C)是本辖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A、应急办主任 B、分管领导 C、主要领导 D、相关部门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应当在(B )小时内向辖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1 B、2 C、3 D、4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指责,对突发事件隐瞒、谎报、缓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D )。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经济责任 D、刑事责任 10.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B )。 A、保留 B、撤销 C、升级 D、解散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 摘要】预警系统是一个由信息监测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预警评价与推断系统、报警系统和预警反应启动系统等部分构成的复杂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目前我国公共卫生预警建设已有了初步进展,基本做到县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建立了信息相互通报的机制,增加了疫情信息的透明度等,但仍存在政策与法规不健全、疾病监测信息利用率低、公共卫生事业投入不足、缺乏规范合理的预案等问题。建议加大政府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完善疾病监测网,有效利用监测信息;优化预警系统的资源配置,完善预警反应措施;建立垂直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问责制。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 为了提高全社会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随时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流行的动态,预测未来的流行趋势、流行规模及其可能的危害程度是十分必要的。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原则 1.1客观性原则这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客观存在着的现象,但非自发性地产生,而是借助于载体即人的一系列活动而萌发或产生,并通过人的活动和相关因素的变化而发展。 1.2系统性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应按疾病预防学的体系规范及要求。形成一个科学性比较强的系统。 1.3连续性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象从隐匿阶段的萌发与形成,到显性阶段明显对人体(群)的健康发生一系列损害,有着一个不断变化与逐渐发生的过程 1.4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定性研究,是对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上的推断与探讨。而定量分析,则是对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趋势的大小及程度所作的评估性判断。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工作方法 2.1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目标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目标,一般应根据某种客观需要,依据一定的客观背景与条件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危害的严重性和发生的可能性,通过认真分析和讨论,最后可通过专家分析法或综合分析法来汇总、筛选完成。 2.2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计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计划,是指反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时间、内容、方法、步骤以及预案等方面实际工作前的事先安排 2.3选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时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时机,就是指能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工作带来良好预测效果的时期。 2.4选取预警指标(参数) 选取预警指标(参数),是指选取与某种(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变化、发展相关的参数,应用理论分析或专家咨询等方法筛选出有高度相关性的指标(参数)。 2.5设置预警界限和预警信号设置预警界限和预警信号是指针对某种(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定预测值到达多少时发出预警的阈值界限,同时根据该种(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同阈值界限确定发出预警的不同信号。 2.6建立预警指标(参数)体系的监测建立预警指标(参数)体系的监测,是指通过主动定时、定点针对某种(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被综合分析、评估选取的敏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小营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动队 荣获上城区2013年度洪涝灾害应急演练综合考评第一名已经过去的“菲特”台风让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经受了此次强台风的考验,同时更给公共卫生之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敲响了警钟。 10月29日中午12时31分,随着一通仓促的电话铃声响起,上城区2013年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正式拉开序幕。6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动队约五十余名应急队员参加。其中我中心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动队13名队员接到指令后,立即整装待发赶赴演练现场。 此次由上城区疾控中心组织组织的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演练以上城区发生重大洪涝灾害为背景,采取拉练的形式,从应急反应能力、物资准备和疫情处理的现场操作(包括灾后疾病监测现场操作、消杀理论、采样检测理论和健康教育操作技能测试)等方面综合考评。小营中心应急机动队表现优异,荣获综合考评第一名。荣誉的取得和大家平素的训练、充足的准备以及队员们付出的汗水与艰辛分不开。 今年中心进一步充实壮大了应急机动队伍,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制定了演练方案,由中心主任为队长、分管主任、街道爱卫办主任为副队长负责此项工作,从健康管理科、预防保健科及检验科挑选多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队员为队员,负责具体实施事宜,通过平时认真研究演练方案、训练热情饱满、精神面貌抖擞,充分利用中午、晚上和双休天等休息时间加紧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前期刻苦努力训

练的基础上,演练当天,队员们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圆满地完成了此次演练任务,获得了区卫生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通过演练,进一步检验和提高了小营中心对疫情的应急处置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提高参练人员应急业务技能,从而建立一支拉得出、能打仗的卫生应急队伍。更重要的是,为今后做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积累了经验。

2020最新卫生应急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精选考试及教育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希望同学们考出好成绩,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最新卫生应急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A) 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 B.卫生部制定发布 C.国务院制定 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2、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在采集疑似病倒、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等标本时,工作人员应采用(C)级防护。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B) A.国务院 B.卫生部 C.省级政府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4、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12小时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B)

A.国务院 B.卫生行政部门 C.中央宣传部 D.省政府 6、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通常分为(D)级别。 A.1个 B.2个 C. 3个 D.4个 7、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项不是其中之一?(D) A.一般 B.较大 C.重大 D.比较重大 E、特别重大 8、下列那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C) A.突发性 B.危害的严重性 C.未知性 D.公共属性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 )。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化龙初中学校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突然发生造成影响师生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等事件,制定我校《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要求 1、学校应建立健全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机构,建立相关工作制度,遵循预防报告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实行专人负责的分级责任制度。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学校设有专人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立即报告给当地人民政府及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对缓报、漏报、瞒报者,要逐级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学校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要严格遵守报告纪律。学校要协助各部门工作,做好学生家长及学生安抚工作。 4、学校应提高卫生保健及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加强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食品卫生等相关卫生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 二、预防措施应遵循的原则 1、因时、因地制宜按规定防疫措施。根据传染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流行特征,制定防疫措施。 2、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进行全面预防: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3、增强学生对自身的防护意识,搞好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卫生知识。 三、经常性预防措施 做到无病先防,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加强污水和垃圾的管理,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四、发生疫情时措施管理传染源 1、对病人的管理 a、早发现、早诊断:开展卫生宣教活动,提高学生对一些传染病的认识,提高校医的业务水平,增强工作责任心,做好平日的晨检,对缺席的学生及时家访,搞清原因。 b、早报告:一旦发现传染病在学校暴发流行,应立即以最快通讯方式向当地人民政府及教育局、卫生局、卫生防疫站报告。并上报疾病流行的名称、地址、时间、人数同时发生传染病等。 c、早隔离、早治疗:一发生传染病人或疑似者,为了减少疾病的传播机会,应将其安置在一定场所,使之不与健康人接触。隔离方式因地制宜,可在家或住院隔离。隔离期由传染病的传染期或化验结果而定。有条件时,应临床症状消失后作2—3 次病原学检查(每次间隔2—3 日),结果阴性者方可解除隔离。 2、对病原体携带者的管理首先应发现病原体携带者,并对其隔离治疗,养成卫生习惯,减少传播机会。若病原体携带者是饮食、供水行业的工作人员应调换工作。 3、对接触者的管理 停止可能造成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一切活动,停止群聚活动,对接触过传染病人的人,应进行建议。在检疫期内可对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留检或卫生院处理,也可给予药物预防和被动免疫。 A、一般措施:注意饮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做好污物处理。 B、消毒:消除或消灭留在外界病原体,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院公共卫生试题及答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及应急条例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 ) A、2003年5月9日 B、2002年5月9日 C、2002年9月5日 D、2003年9月5日 2、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 )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 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3、什么机构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 A、国务院有关部门 B、国务院 C、军队有关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4、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总指挥应由谁担任?( ) A、政府分管领导人 B、政府主要领导人 C、卫生行政部门分管负责人 D、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 5、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 ) 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 B、卫生部制定发布 C、国务院制定 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 ) A、国务院 B、卫生部 C、省级政府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7、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 A、30分钟 B、24小时 C、2小时 D、12小时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 ) A、国务院 B、卫生部门 C、中央宣传部 D、省政府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对以下哪些环节采取控制措施。( ) A、食物 B、食物和水源 C、水源 D、交通

10、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卫生部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法及时宣布为( ) A、法定传染病 B、甲类传染病 C、乙类传染病 D、丙类传染 二、多选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的目的是什么?( ) A、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B、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C、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D、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的内容的论述正确的是( ) A、部门职责 B、监测与预警 C、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 D、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是如何要求? ( ) A、及时 B、准确 C、全面 D、注意保密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 A、就地隔离 B、就地观察 C、就地治疗 D、尽快转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应做到哪几点?( ) A、早发现 B、早报告 C、早隔离 D、早治疗 E、尽早公布疫情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一、1、A 2、B 3、B 4、B 5、A 6、B 7、C 8、B 9、B 10、A 二、1、ABC 2、ABCD 3、ABC 4、ABC 5、ABCD 三、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 , 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 2、(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二)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三)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的工作方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的工作方法 发表时间:2009-08-10T08:39:39.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李秋惠 (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翠岗镇卫生院黑龙江大兴安岭 [导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中图分类号】R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272-02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1.1工作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无论病因是否明确,应迅速成立针对高危人群或者全人群(如SARS)的疾病监测系统,以有效控制其暴发流行。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系统能及时掌握疾病的三间分布和疫情动态变化趋势,评价预防措施效果,及时调整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并为不明原因疾病流行特征和自然规律提供研究线索。 1.1.1监测体系建设原则鉴于原常规疫情监测报告环节复杂,报告迟缓,信息量少及统计功能薄弱,难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进行分析和预警,卫生部已意识到建立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的重要性,于2002年底在全国建成了救灾防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2003年底正式在全国运行,该网络包括国家、省、地、县4级卫生部门,并且实行计算机网络直报。该系统实现了初次报告快、进程报告新、总结报告全的建设目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内容要求尽量采用数字化,以利于统计分析,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时效性和敏感性。 1.1.2监测范围应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性质、波及范围和危害程度确定监测系统覆盖范围。2003年国内发生了SARS,为及时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在卫生部的领导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迅速建立了SARS疫情监测系统,覆盖全国行政区域的所有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各地按属地管理原则实施疫情监测和报告。 1.1.3监测对象首先应确定监测病例定义,这是保证监测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根据监测系统不同目的而确定不同的病例定义。监测病例定义应简单、实用、目的明确,一般应包括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发病时间、流行病学史以及实验室检测方法和结果。监测病例定义是为监测目标服务,临床医师应根据监测病例定义进行临床诊断。 对于SARS这类新发传染病,在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之前,主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建立病例定义,其目的主要考虑的是监测系统的敏感性,以尽可能发现所有病例。监测对象包括:1)SARS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按照卫生部颁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确定SARS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2)疑似病例和临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确定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1.1.4监测方法一般采取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1)被动监测:疫情监测报告单位和法定责任报告人,按职责和监测系统规定的要求报告疫情,并逐级上报。2)主动监测:医疗单位设立发热门诊,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跟踪观察,开展交通检疫和体温筛查,对外地返乡人员和流动人员进行医学观察。 1.1.5监测内容和方法 1)法定传染病监测: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导致的传染病区域性暴发流行,主要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级医疗机构组成疫情监测报告网络。执行职务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有关单位(铁路、交通、民航、厂矿等的卫生防疫机构)的工作人员为疫情责任报告人。应按照国家规定时限和程序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做好疫情登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应对卡片进行初步审核,发现有缺项和明显错误的地方,应立即予以改正,同时定期核对传染病报告卡资料数据库,剔除重复的卡片,所有卡片资料要输入数据库,每天逐级上传。2)卫生监测:包括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以及社会因素和行为因素等卫生监测。国务院卫生部门根据专业监测需要,在全国建立监测哨点,各地监测单位按照全国制定的监测方案和监测计划开展监测工作。3)疾病与症状监测:主要开展一些重大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和可能引起暴发流行的疾病及其相关症状监测。在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大中城市综合医院建立监测哨点。4)实验室监测:包括传染病病原体、生物传播媒介、菌株型别与耐药性、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等。一般在地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指定的医疗机构建立实验室监测网络,开展相关内容监测,并及时将监测结果上报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5)国境卫生检疫监测:主要包括境外传染病、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染疫动物和污染食品等。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指定的技术机构在国境口岸建立监测点,将监测信息连接到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网。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卫生部是公共卫生的行政主管部门,全面掌握准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动态情况,为信息发布责任人。有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地域性的,事件没有造成重大影响,卫生部也可授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通报本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 2 监测系统的评价 为提高和改善突发事件监测系统的工作效率,确保疫情监测质量,定期对监测系统进行检查和评估具有重大意义。评价包括工作过程评估和工作效果评估,主要围绕监测资料的收集、分析、反馈情况和监测系统实施方案及监测点工作状况和监测方案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 监测系统的评价可采用回顾性现况调查、访谈和现场观察等方法,对监测系统的目标结构、运转状况、经费以及监测系统的相关属性,如灵活性、及时性、敏感性、代表性、可接受性、数据资料质量等内容进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