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HPLC-HG-AFS)联用技术检测海藻食品中无机砷.pdf

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HPLC-HG-AFS)联用技术检测海藻食品中无机砷.pdf
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HPLC-HG-AFS)联用技术检测海藻食品中无机砷.pdf

浅谈氢化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砷的注意事项

浅谈氢化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砷的注意事项 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渔业检测中心魏文东 前言国务院于2011年2月19日正式批复《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 二五”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十二五”专项规划⑴。环保部等部门将 掀起重金属污染防治风暴,涉及5大重点防控行业的砷、铅、汞、铬、 镉等重金属污染。未来五年据称国家计划投入750亿元,各地还要 将防治成效纳入政府领导考核内容。 作为重金属监控检测之一,砷的化合物种类很多固态的有三氧化二砷(即砒霜),二硫化三砷,三硫化二砷和五氧化二砷等。而砷的化合物均有剧毒,砷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如摄入量超过排泄量,砷就会在人体的肝、肾、肺、脾、子宫、胎盘、骨骼、肌肉等部分,特别是在毛发、指甲中蓄积,从而引起慢性砷中毒,潜伏期可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慢性砷中毒有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病变等。砷还有致癌作用,能引起皮肤癌。 无论是以“‘农夫山泉’检测事件”为警示,还是为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笔者都认为有必要对重金属砷的检测方法做一个系统的回顾。 一、目前采用的检测方法 目前经常使用的检测方法有,(一)化学分析法:银盐法,砷斑法;(二)仪器分析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硼氢化物还原比色发,示波极谱法,无火焰氢化物原子吸收法分光光度法( 氢化物发生器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等。无论是传统

的化学分析方法,还是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等,这些方法都操作繁琐,分析时间长,灵敏度也不高。加之考虑到检测成本和仪器价格,我们很容易选择氢化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加快了检测速度,提高了灵敏度及回收率,拓宽了线性范围。 二、氢化物原子荧光法的原理及试验步骤 其原理是,在酸性介质中,样品中的砷与还原剂( 一般为硼氢化钾或钠) 反应在氢化物发生系统中生成挥发性的氢化物:过量氢气和气态氢化物与载气( 氩气) 混合,进入原子化器,氢气和氩气在特制点火装置的作用下形成氩氢火焰,使待测元素原子化。待测元素的激发光源——特制高性能空心阴极灯发射出砷的特征谱线通过聚焦,激发氩氢焰中待测物原子,产生原子荧光。根据荧光强度的大小来测定氢化物元素在试样中的浓度。 我实验室使用的仪器为:北京科创海光双道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AFS-3100,德国进口微波消解仪speedwave?MWS-3,电热板其实验步骤如下⑵-⑺: 1.标准系列配制准确移取1.0mg/L砷标准溶液0.5 、1.0、 2.0、4.0、6.0、10 mL于100 mL量瓶中,分别加入5.00 m L浓盐酸,20.0mL 15%硫脲,混合溶液,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制成含5.0、10.0、20.0、40.0、60.0、80.0、100.0ug/L的标准系列溶液备用。 2.样品的处理准确称量0.50g水产品肉糜,于消解罐中,加入1.0mL 浓硝酸,0.5mL30%双氧水,8.0mL水⑻,放置15分钟后放进微波消解仪中,按照编制好的程序:消解。消解液转移到25mL比色管中,用3ml的去离子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锡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锡 发表时间:2018-03-14T13:13:47.5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作者:王志红[导读] 自1810年罐头食品问世以来,罐头生产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艺中的一大支柱工业。 如皋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江苏南通 226500 摘要:自1810年罐头食品问世以来,罐头生产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艺中的一大支柱工业,罐头食品也已成为各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由于罐头食品的包装容器一般为镀锡金属罐,罐装食物接触镀锡层会导致锡的溶出,而锡对人体有毒副作用,尤其是有机锡毒性较大?国家标准方法测定锡常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样品前处理方法为湿法消解,该方法酸用量大?环境污染严重,且待测元素易污染或损失?微波消解在密封状态下进行,待测元素不易污染或损失,试剂用量小,废酸?废气排放量少,已有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锡的报道,但均单独采用微波消解,未见与其它方法进行结合处理?为避免样品消解不充分,同时也为消除试样酸度差异对锡测定的影响,本工作以硫酸辅助微波消解处理样品,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罐头食品中锡含量? 关键词:微波消解;原子荧光;罐头食品;锡 对于测定食品中锡的前处理,国家标准方法中采用湿式消解法,该法由于敞开?耗时长? 酸的用量大,易导致锡的损失和实验室环境污染,危害操作者的健康,而且高氯酸为易爆物,易产生安全事故?微波消解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极有前景的样品预处理技术,与前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快速?试剂用量少?样品消解彻底?待测元素损失少?安全环保等突出优点?笔者将微波消解技术与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技术相结合测定罐头食品中锡,同时对不同酸体系进行微波消解前处理样品的效果?赶酸程序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及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锡的仪器条件和各参数进行研究并优化,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仪器与试剂 AFS-230E型双道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MARS微波消解系统;锡空心阴极灯;屏蔽气和载气均为高纯氩气? 本法所用试剂由18.2MΩ超纯水配制,所用玻璃器皿皆用10%的硝酸溶液浸泡12h以上,硝酸?盐酸?硫酸均为优级纯,其余试剂为分析纯?氢氧化钾溶液2g/L;硼氢化钾(KBH4)溶液10g/L;硫脲(100g/L)+抗坏血酸(100g/L)混合液;载流为2%的硫酸溶液?锡标准应用溶液(100μg/L):将锡标准贮备液(质量浓度为100μg/mL,购买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编号为GBW(E)080546,以2%的硫酸溶液逐级稀释而成? (二)样品消解 准确称取匀浆试样约0.5g于消解罐内,对于易消解的果蔬罐头食品加入8.0mL硝酸,对于油脂丰富的鱼肉罐头食品则加入6.0mL硝酸? 2.0mL盐酸溶液混匀,拧紧盖子放置过夜?然后按如下表1消解程序行进样品消解处理?待微波消解仪停止工作后,小心解压,打开消解罐,缓慢加入1.0mL浓硫酸,置于130℃的精确控温电热消解器上加热赶酸至体积剩余2~3mL即取出冷却,将消解液转移至25mL比色管中,纯水定容至25mL?分别取溶液5.0mL于10mL比色管中,加入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液,纯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后上机测定?同时做双份空白试验? (三)仪器工作条件光电倍增管负高压:280V;灯主电流60mA,辅电流30mA;原子化器高度:8mm;载气流量:300mL/min;屏蔽气流量:600mL/min;积分方式:峰面积;延迟时间:0.5s;读数时间:7s? (四)标准曲线的绘制手动配制锡标准系列,浓度为10?20?40?80?100μg/L,上机测定相应的荧光值,制作标准曲线? 二、结果与讨论 (一)微波消解条件的选择 1.微波消解酸体系的选择硫酸的沸点高,在密闭的消解罐中易产生高热,因而对消解罐的耐热性要求高,应尽可能少用?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是最常用于消解过程的酸?盐酸是非氧化性酸,有弱还原性,它可以溶解许多金属,并且通过加入其他的酸可以加快溶解的速度?过氧化氢通常与酸混合使用,可以在有机物预消解后再加入避免激烈反应?综合考虑后本文选用了硝酸?硝酸-盐酸2种体系来消化样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易消解的果蔬罐头,2种消解体系的消解效果都良好,消解液都呈澄清状态?而对于油脂丰富的鱼肉罐头食品用硝酸消化后样品仍呈较浑浊状态,只有采用硝酸-盐酸混合体系才可得到澄清的样品消化液?为避免样品在加酸后反应过于剧烈,可采取放置过夜预消化,再进行微波加热? 2.微波消解预处理样品后,后续的赶酸程序也相当关键?除根据待测元素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加热温度外,还要注意赶酸的程度?赶酸不彻底酸度太高对后续的分析有影响,过分彻底(即所剩溶液体积太少),待测元素会挥发损失,致使分析结果偏低,甚至不能检出?笔者发现在测定锡时此现象特别明显,这是由于锡发生氢化反应要求的酸度范围窄,而且它具有易溶于浓酸,微溶于稀酸,难溶于水的性质所导致的结果?为了解决此问题,本研究采用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后,先加入难挥发的浓硫酸1.0mL,再置于130℃的精确控温电热消解器上进行加热,经多次试验表明,以最终消解液体积剩余2~3mL时,赶酸程度达到最佳?现以易消解的椰汁罐头为样品,称样0.50g加1.0μg锡标准液,按表1中的微波消解程序操作,以不同的混合体系消解?赶酸程序预处理样品,每一序号样品均作6次平行测定,进行准确度和精密度比对试验,结果见表2?

原子荧光法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荧光法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摘要】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是在原子荧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对于两种方法原理做了一个简单的比较,侧重于参数设置的描述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原子荧光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参数设置描述 1 原理比较 原子荧光法中,首先将分析试样在原子化器中转化为低能级的原子蒸气,吸收由一合适的激发光源发射出的同类原子特征光辐射后,一部分原子被激发至高能级,在跃迁至低能级的过程中,以辐射的形式释放出能量,形成原子荧光,原子荧光经光电检测系统转换为电信号被记录下来。原子荧光的强度与激发态的原子数有关,即与试样中分析元素的浓度成正比。 原子荧光光谱仪的优点是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特别是As,Sb,Bi,Cd,Hg等元素。一般情况下,测定下限比原子吸收法低。在地质学中用于测定岩石、矿石和矿物中易挥发元素和硒、碲等元素。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基于下列反应: NaBH4+3H2O+HCI→H3BO3+NaCI+8H.→EHn+H2↑(过量) E为可以形成氢化物的元素,m可以等于或不等于n。 反应生成的氢化物被引入到特殊设计的石英炉中,并在此被原子化,受光源(空心阴极灯)的光能激发,原子处于基态的外层电子跃迁到高能级,并在回到低能级的过程中以原子荧光的形式辐射出能量,在元素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荧光的强度与原子的浓度(即溶液中被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 汞离子可以与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生成原子态的汞,在冷条件下(不需要产生氩氢火焰)可被激发出汞的原子荧光,一般称为冷原子蒸汽法。 2 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参数设置 2.1 光源 原子荧光光度计所用的光源为特殊设计的高性能空心阴极灯,这种灯发射的辐射光不含有其他可形成氢化物元素的谱线,而且在结构上也有其特点,可以承受高脉冲电流的冲击,因此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的空心阴极灯原则上不适用于原子荧光分析。 在软件控制中显示的灯电流值为脉冲电流值,根据不同的灵敏度要求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灯电流,灯电流越大,检测到的荧光强度也越大,但同时也会不同程度的缩短灯的使用寿命,当灵敏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标准曲线的弯曲,从而影响整个测量的准确度。 在工作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方法调整元素灯的位置,使辐射光准确通过石英炉的上方,以达到最佳的分析灵敏度。 2.2 光电倍增管 海光仪器公司生产的原子荧光光度计采用无色散系统,因而仪器采用日盲光电倍增管来检测荧光信号,采用碲化銫光电阴极,其域值波长350nm,对可见光无反应,尽管如此,仍然不应把仪器安装在日光直射或光亮处。 光电倍增管的负高压越高,检测到的灵敏度越高,当采用较高的负高压时,应注意室内光线对基线的影响,当灵敏度可以满足要求时尽可能采用较低的负高压。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条件Ge

锗(Ge) 基本物理参数 1.锗的原子荧光光谱 波长(nm) 249.80 270.96 259.25 275.46 265.12 303.91 265.16 326.95 269.13 主要的荧光线 265.12和265.16(nm)是不可分辩的双线,具有很强的荧光强度。 303.91和326.95(nm)为直跃线荧光。 2.氢化物的物理性质 氢化物熔点(℃)沸点(℃) GeH4 -166.9 -88.5 标准贮备溶液的配制 1.称取1.000g高纯锗于烧杯中,加数滴H2O2 ,数滴氨水及少量水,于沸水浴中溶 解,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为1mg / mLGe。 2.称取1.440g GeO2和50g草酸,溶于100mL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 刻度,摇匀。此溶液为1mg/mLGe。 3.称取0.1000g金属锗,加热溶于3―5mL 30% 过氧化氢中,逐滴加入氨水至白色 沉淀溶解,用硫酸溶液(20% )中和并过量0.5mL,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为100μg/mL Ge。 推荐分析条件 一.标准系列的配制 锗标准使用液0.5μg/mL。 吸取标准贮备液1mg/mL Ge,用1%(V/V)磷酸逐级稀释至0.5μg/mL Ge,用此溶液按下表配制标准系列。 标样号加入0.5 μg/mLGe 加入40% H3PO4浓度 标准体积体积 (mL)(mL)(μg/mL) S0 0.00 25 0.00 S1 1.00 25 0.01 S2 2.0 25 0.02 S3 4.00 25 0.04 S4 8.00 25 0.08 *用水稀释至最终体积为50mL。(容量瓶) 还原剂的配制 1.5% KBH4(W/V)溶液:称取1.0g KOH溶于200mL左右蒸馏水中,溶解后加入7.5g KBH4继续溶解,用水稀释至500mL,宜现用现配。

浅谈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

浅谈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 9090722* 1、原理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是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痕量分析方法。原子蒸气受到具有特征波长的光源照射后,其中一些自由原子被激发跃迁到较高能态,然后活回到某一较低能态(常常是基态)而发射出的特征光谱叫做原子荧光。各种元素都有起特定的原子荧光光谱,根据原子荧光强度的高低可测得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这就是原子荧光光谱分析(AFS)。 根据Beer-Lambert’s Law和泰勒级数展开,可得:在实验条件固定,原子化效率固定时,原子荧光强度I f 和低浓度的试样浓度C成正比。即: I f =αC (α为常数) 所以,AFS法是一种痕量元素的分析方法。。 HG-AFS是基于以下反应将分析元素转化为室温下的气态氢化物: NaBH4 + 3H2O + HCl == H3BO3 + NaCl + 8H (2+n)H + E m+== EH n + H2 式中的E m+ 是指可以形成氢化物元素的离子,如砷、锑、铋、硒、碲、锡、锗等,另外汞可以形成气态原子汞,镉和锌可生成气态组分,均可以用本方法分析。生成的氢化物被引入特殊设计的石英炉中,在此被原子化,然后受光源激发产生原子荧光。 2、仪器装置 AFS法的仪器装置主要由3各部分组成,即激发光源、原子化器以及检测部分。检测部分又包括分光系统、光电转化装置以及放大系统和输出装置。 激发光源是AFS的主要部分,可用连续光源和锐线光源。前者稳定、操作简便、寿命长,能用于多元素分析,但检出限较差,常见的有氙弧灯。常见的锐线光源如高强度空心阴极灯等,具有辐射强度高、稳定、可得出更好的检出限等优点。利用氢化物法的原子化器,是一个电加热的石英管,当NaBH4与酸性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并被氩气带入石英炉时,氢气被点燃并形成氩氢焰。

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4-1 . Mg原子的核外层电子31S0→31P1跃迁时吸收共振线的波长为285.21nm,计算在2500K 时其激发态和基态原子数之比. 解: Mg原子的电子跃迁由31S0→31P1 ,则 g i/g0=3 跃迁时共振吸收波长λ=285.21nm ΔEi=h×c/λ =(6.63×10-34)×(3×108)÷(285.31×10-9) =6.97×10-19J 激发态和基态原子数之比: Ni/N0=(g i/g0)×e-ΔEi/kT 其中: g i/g0=3 ΔEi/kT=-6.97×10-19÷〔1.38×10-23×2500〕 代入上式得: Ni/N0=5.0×10-9 4-2 .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1.6nm/mm,欲测定Si251.61nm的吸收值,为了消除多重线Si251.43nm和Si251.92nm的干扰,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 因为: S1 =W1/D = (251.61-251.43)/1.6 = 0.11mm S2 =W2/D =(251.92-251.61)/1.6 =0.19mm S1<S2 所以应采用0.11mm的狭缝. 4-3 .原子吸收光谱产生原理,并比较与原子发射光谱有何不同。 答: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处于基态原子核外层电子,如果外界所提供特定能量(E)的光辐射恰好等于核外层电子基态与某一激发态(i)之间的能量差(ΔEi)时,核外层电子将吸收特征能量的光辐射有基态跃迁到相应激发态,从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与原子发射光谱的不同在于: 原子吸收光谱是处于基态原子核外层电子吸收特定的能量,而原子发射光谱是基态原子通过电、热或光致激光等激光光源作用获得能量;原子吸收光谱是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时所吸收的谱线,而原子发射光谱是电子从基态激发到激发态,再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所发射的谱线。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

一.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基本原理 1. 2.概述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光谱分析技术,它具有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光谱两种技术的优势并克服了其某些方面的缺点,是一种优良的痕量分析技术。1974年,Tsujii 和Kuga 将氢化物进样技术与非色散原子荧光分析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分析(HG-AFS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是样品溶液中的待测元素(As 、Sb 、Bi 、Ge 、Sn 、Pb 、Se 、Te 等)经与还原剂硼氢化钾(钠)反应转换为挥发性共价化合物,借助载气流将其道入原子化器中原子化为基态原子,基态原子吸收激发光源特定波长(频率)的能量(辐射)而被激发至高能态,而后,激发态原子在去激发过程中以光辐射的形式发射出特征波长的荧光,荧光强度与样品溶液中的待测元素浓度之间具有正比关系,据此进行待测元素的定量分析的。I f =aC+b 3.特点 (1)干扰少,谱线简单。待测元素与可能引起干扰的样品基体分离,消除了光谱干扰,仅需分光本领一般的分光光度计,甚至可以用滤光片等进行简单的分光或用日盲光电倍增管直接测量。(2)灵敏度高,检出限低。(3)操作简单,适合于多元素同时测定,宜于实现自动化。(4)不同价态的元素氢化物发生实现的条件不同,可进行价态分析。(5)硼氢化钾(钠)—酸还原体系,在还原能力,反应速度,自动化操作,干扰程度以及适用的元素数目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4. 激发光源 激发光源是原子荧光光谱法仪的主要组成部分,一个理想的激发光源应具有 (1)强度高,无自吸,(2)稳定性好,噪声低,(3)辐射光谱重复性好,(4)操作容易,不需复杂的电源,(5)使用寿命长,(6)价格便宜,(7)发射的谱线要足够纯。 原子荧光法中所用的光源有:(1)蒸气放电灯,(2)连续光源—高压汞氙灯, (3)空心阴极灯,(6)无电极放电灯,(7)电感耦合等离子体,(8)温梯原子光谱灯,(9)可调谐染料激光。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光谱法采用脉冲供电的空心阴极灯。 5. 原子化器 原子化器应具有下列特点:(1) 原子化效率高,(2)物理或化学干扰小,(3)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砷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砷、锑、铋、汞 1、方法提要 样品经1+1王水分解,取部分清液加入铁盐及混合预还原剂,在仪器上同时测定砷锑。另取一份母液,直接在仪器上测定铋、汞。 2、标准配制 (1)砷标准储备液 准确称取1.3200克三氧化二砷溶解于少量1mol/L氢氧化钾溶液中,适当用水稀释后,用盐酸调节溶液呈微酸性,补加40毫升盐酸,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砷1毫克。 (2)锑标准储备液 准确称以干燥的酒石酸锑钾0.1334克溶于水中,加入20毫升盐酸,移入5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锑0.1毫克。 (3)砷锑混合标准液 将上述砷标准储备液吸取20毫升,锑标准储备液吸取2毫升,放入2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40毫升盐酸,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含砷100μg/ml,锑10μg/ml。 (4)砷锑混合标准工作液 吸取砷锑混合标准液(1)10毫升于2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40毫升盐酸,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含砷5μg/ml,

锑0.5μg/ml。 (5)铋标准储备液 准确称取三氧化二铋1.148克于100毫升烧杯中,加入盐酸10毫升,溶解后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用1+1盐酸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铋1毫克。 (6)汞标准储备液 1mg/ml的汞,5%HNO3 0.4%高锰酸钾溶液。 (7)汞标准工作液:40ng/ml 20%王水 (8)铋标准液 将上述铋标准储备液吸取10毫升,放入500毫升容量瓶中,用20%王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含铋20μg/ml。 (9)铋标准工作液 吸取铋标准液(1)5毫升于100毫升容量瓶中,用20%王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含铋1μg/ml(此标准可保存一周)。 3、试剂 (1)盐酸(优级纯) (2)硝酸(优级纯) (3)氢氧化钾(优级纯) (4)铁盐溶液:称取2克三氧化二铁(分析纯),热溶于100毫升盐酸中,然后移入2000毫升容量瓶中,补加盐酸700毫升: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含三氧化二铁1mg/ml,酸度为40%。

高效液相色谱仪常用检测器的种类及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仪常用检测器的种类及分析检测器的作用是将柱流出物中样品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转化为可供 检测的信号,常用检测器有紫外吸收、荧光、示差折光、化学发光等。 1.紫外可见吸收检测器(ultraviolet-visibledetector,UVD) 紫外可见吸收检测器(UVD)是HPLC中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之一,几乎所有的液相色谱仪都配有这种检测器。其特点是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宽,噪声低,适用于梯度洗脱,对强吸收物质检测限可达1ng,检测后不破坏样品,可用于制备,并能与任何检测器串联使用。紫外可见检测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同一般分光光度计相似,实际上就是装有流动地的紫外可见光度计。 (1)紫外吸收检测器 紫外吸收检测器常用氘灯作光源,氘灯则发射出紫外-可见区范围的连续波长,并安装一个光栅型单色器,其波长选择范围宽 (190nm~800nm)。它有两个流通池,一个作参比,一个作测量用,光源发出的紫外光照射到流通池上,若两流通池都通过纯的均匀溶剂,则它们在紫外波长下几乎无吸收,光电管上接受到的辐射强度相等,无信号输出。当组分进入测量池时,吸收一定的紫外光,使两光电管接受到的辐射强度不等,这时有信号输出,输出信号大小与组分浓度有关。

局限:流动相的选择受到一定限制,即具有一定紫外吸收的溶剂不能做流动相,每种溶剂都有截止波长,当小于该截止波长的紫外光通过溶剂时,溶剂的透光率降至10%以下,因此,紫外吸收检测器的工作波长不能小于溶剂的截止波长。 (2)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hotodiodearraydetector,PDAD) 也称快速扫描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是一种新型的光吸收式检测器。它采用光电二极管阵列作为检测元件,构成多通道并行工作,同时检测由光栅分光,再入射到阵列式接收器上的全部波长的光信号,然后对二极管阵列快速扫描采集数据,得到吸收值(A)是保留时间(tR)和波长(l)函数的三维色谱光谱图。由此可及时观察与每一组分的色谱图相应的光谱数据,从而迅速决定具有最佳选择性和灵敏度的波长。 单光束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光源发出的光先通过检测池,透射光由全息光栅色散成多色光,射到阵列元件上,使所有波长的光在接收器上同时被检测。阵列式接收器上的光信号学的方法快速扫描提取出来,每幅图象仅需要10ms,远远超过色谱流出峰的速度,因此可随峰扫描。 2.荧光检测器(fluorescencedetector,FD) 荧光检测器是一种高灵敏度、有选择性的检测器,可检测能产生荧光的化合物。某些不发荧光的物质可通过化学衍生化生成荧光衍生物,再进行荧光检测。其最小检测浓度可达0.1ng/ml,适用于痕量分析;一般情况下荧光检测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测定土壤中铅的比较 黄芳1,孙永泉1,张琰1,李绍南2 ( 1.苏州市农产品质量与环境监测站,苏州215011 2.苏州市环境监测站,苏州215004 ) 摘要:对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这两种方法测定土壤中痕量铅的结果作了研究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的样品含量、精密度和回收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测定结果相对误差范围为-6.7%~2.7%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5.5%,回收率在91.0%~107% 之间。 关键词: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铅;土壤;比较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etermination of Lead in Soil by Hydride Generation-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nd by Graphite-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HUANG Fang 1,SUN Yongquan 1,ZHANG Yan 1,LI Shaonan 2 (1. Suzhou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ation , Suzhou 215011 ; 2.Suzhou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ation ) Abstrac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etermination of lead in soil by hydride generation-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HG-AFS) and by graphite furnace-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GF-AAS). It was shown b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a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content in sample, precisions and recoveri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se two methods. Relative error of both kinds of results were in the range of - 6.7%~2.7%.RSD ' found were less than 5.5%,Recoveries obtained were in the range of 91.0%~107%. Keyword: HG-AFS; GF-AAS; Lead; Soil; Comparison 土壤中铅的测定,本实验室研究颇多。以往多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1 ,2,4],近 年又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测定[3]。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土壤中铅的含量, 精密度和回收率均呈现良好的一致性,后者由于采用了流动注射技术,操作略感简便快速,但两种方法完全可视为等效方法。 1 试验部分

原子荧光光谱仪操作步骤及原理分析2012

氢化物(蒸气)发生 -原子荧光 原子荧光的发展史 ●原子荧光谱法(AFS)是原子光谱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从其发光机理看属于一种原子发 射光谱(AES),而基态原子的受激过程又与原子吸收(AAS)相同。因此可以认为AFS是AES和AAS两项技术的综合和发展,它兼具AES和AAS的优点。 ●1859年Kirchhoof研究太阳光谱时就开始了原子荧光理论的研究,1902年Wood等首 先观测到了钠的原子荧光,到20世纪20年代,研究原子荧光的人日益增多,发现了许多元素的原子荧光。用锂火焰来激发锂原子的荧光由BOGROS作过介绍,1912年WOOD 年用汞弧灯辐照汞蒸气观测汞的原子荧光。Nichols和Howes用火焰原子化器测到了钠、锂、锶、钡和钙的微弱原子荧光信号,Terenin研究了镉、铊、铅、铋、砷的原子荧光。 1934年Mitchll和Zemansky对早期原子荧光研究进行了概括性总结。1962年在第10次国际光谱学会议上,阿克玛德(Alkemade)介绍了原子荧光量子效率的测量方法,并予言这一方法可能用于元素分析。1964年威博尼尔明确提出火焰原子荧光光谱法可以作为一种化学分析方法,并且导出了原子荧光的基本方程式,进行了汞、锌和镉的原子荧光分析。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Winefodner教授研究组和英国伦敦帝国学院West教授研究 小组致力于原子荧光光谱理论和实验研究,完成了许多重要工作。 ● 20世纪70年代,我国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原子荧光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西北大学杜 文虎、上海冶金研究所、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郭小等均作出了贡献。尤其郭小伟致力于氢化物发生(HG)与原子荧光(AFS)的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杰出成就,成为我国原子荧光商品仪器的奠基人,为原子荧光光谱法首先在我国的普及和推广打下了基础。 幻灯片3 国外AFS仪器发展史 *1971年Larkins用空心阴极灯作光源,火焰原子化器,采用泸光片分光,光电倍增管检测。测定了A u、B i、Co、H g、M g、N i 等20多种元素; *1976年Technico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原子荧光光谱仪AFS-6。该仪器采用空心阴极灯作光源,同时测定6个元素,短脉冲供电,计算机作控制和数据处理。由于仪器造价高,灯寿命短,且多数被测元素的灵敏度不如AAS和ICP-AES,该仪器未能成批投产,被称之为短命的AFS-6。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Baird公司推出了AFS-2000型ICP-AFS仪器。该仪器采用脉冲空心阴极灯作光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作原子化器,光电倍增管检测,12道同时测量,计算机控制和数据处理。该产品由于没有突出的特点,多道同时测定的折衷条件根本无法满足,性能/价格比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到无情的淘汰。 *20世纪90年代,英国PSA公司开始生产HG-AFS。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氢化物发生技术.

1969年Holak把经典的砷化氢发生反应与原子光谱相结合,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光谱分析的联用技术。此方法是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利用某些元素能产生初生态的氢作还原剂或者发生化学反应,将样品溶液中的分析元素还原成挥发性的共价氢化物,借助载气流将其导入原子光谱分析系统进行定量测定。 碳、氮、氧族的元素的氢化物都是共价化合物,其中As、Sb、Bi、Ge、Sn、Pb、Se、Te八种元素的氢化物具有挥发性,通常状态下是气态,用常规的原子光谱分析系统引入方法,测定这些元素有很大的困难。首先,大多数的原子光谱仪器均设计在可见光范围内进行检测,而这些元素的激发谱线大都落在紫外区间,因此,测定灵敏度较低;另外,常规火焰产生强烈的背景干扰,导致测量信噪比变坏。所以,就一般的引入方法而言,火焰AAS、石墨炉AAS,甚至ICP对上述元素加上Hg检出能力都无法满足测定一般样品微量和痕量分析的需要。而应用氢化物发生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1 氢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了解这些氢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不仅有助于解释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而且有助于寻找到消除它们所产生气相干扰的方法。表2. 1中列出了在分析中常用氢化物的沸点。主要利用其氢化物低熔沸点、挥发性好、热稳定性差的特点,即在不太高的温度(600~1000℃)和情性气氛中,易分解为基态原子,借助载气将其导入到原子光谱分析系统进行测量,可以得到较高的灵敏度。 表1 常用氢化物的沸点 氢化物发生进样方法,是利用某些能产生初生态的还原剂或者化学反应,与样品中的分析元素形成挥发性共价氢化物,然后借助载气流将其导入原子光谱分析系统进行测量的方式。随后,许多化学工作者致力于研究不同的还原体系和反应条件、不同类型的氢化物装置、搜捕剂和原子化器、分析自动化以及干扰机理和消除方法,使这种技术不断完善。 2 氢化物发生技术主要特点 2.1 主要优点: 1. 分析元素能与可能引起干扰的样品基体分离,消除了基体干扰。 2. 与溶液气动喷雾法相比,能将分析元素充分预富集。样品导入原子化器效率高,进样效率接近100%,测定灵敏度可提高1~2个数量级。 3. 根据不同价态的元素氢化物生成条件不同,容易进行价态分析。 4. 连续氢化物发生装置易实现自动化。 2.2 存在缺点: 1. 易受溶液中共存元素(指易形成氢化物的元素)的干扰,使被测元素氢化物发生效率降低,这是其主要缺点。

防雷装置的检测程序

防雷装置的检测程序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防雷装置的检测程序 检测前应对使用仪器仪表和测量工具进行检查,保证其在计量认证有效期内和能正常使用。 首次检测应按GB/T 21431第条中的全部检测项目实施检测。 对受检单位的定期检测,应查阅上次检测的记录,并现场勘查受检单位防雷装置有无变化。在受检单位防雷装置无较大变化时,可不进行GB/T 21431第条中a)、b)中的接闪器保护范围、e)和f)项的检测。 现场检测时宜按先检测外部防雷装置,后检测内部防雷装置的顺序进行,将检测结果填入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 对受检单位出具检测报告,不合格的项目出具整改意见书。 防雷装置检测内容及检测方法 检测项目如下:a)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b) 接闪器;c) 引下线;d) 接地装置;e) 雷击电磁脉冲屏蔽;f) 等电位连接;g) 电涌保护器(SPD)。 接闪器的检测 主要检测内容包括材料规格,布置范围,架设方式,支架间距、支架高度、网格密度、锈蚀程度,接闪器焊接长度、面积,防腐措施,引下线连接情况。 1)查看隐蔽工程记录。检查屋面设施应处于直击雷保护范围内,并应符合GB50057-2010 中的规定。检查接闪器与建筑物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的电气连接、与引下线的电气连接,屋面设施的等电位连接。 2)检查接闪器的位置是否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帽等防松零件是否齐全,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油漆是否完整,接闪器截面是否锈蚀 1/3 以上。接闪带是否平正顺直,固定支架间距是否均匀,固定可靠,接闪器固定支架间距和高度是否符合 GB 50057-2010 中的要求。检查接闪网的网格尺寸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3)当低层或多层建筑物利用女儿墙内、防水层内或保温层内的钢筋作暗敷接闪器时,要对该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可能发生的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隐患。除低层和多层建筑物外,其他建筑物不应利用女儿墙内钢筋做为暗敷接闪器。 4)检测接闪器的高度、长度,建筑物的长、宽、高,并根据建筑物防雷类别用滚球法计算其保护范围。

原子荧光光谱仪

原子荧光光谱仪 原子荧光光谱仪,测量元素的原子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所发射的荧光强度,以测定物质成分中元素含量的仪器。 编辑摘要 由激发光源(高强度空心阴极灯或无极放电灯),原子化器,单色仪或用干涉滤光片配合使用“日盲”光电倍增管和光电检测系统组成。其原理是:分析试样在原子化器中转化为低能级的原子蒸气,吸收由一合适的激发光源发射出的同类原子特征光辐射后,一部分被激发至高能级,在跃迁至低能级的过程中,以辐射的形式释放出能量,形成原子荧光。原子荧光经光电检测系统转换为电信号被记录下来。原子荧光的强度与激发态的原子数有关,也即与试样中分析元素的浓度成正比。原子荧光光谱仪的优点是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特别是As,Sb,Bi,Cd,Hg等元素。一般情况下,测定下限比原子吸收法低。在地质学中用于测定岩石、矿石和矿物中易挥发元素和硒、碲等元素。 原子荧光光谱仪- 原子荧光光谱仪-概述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利用原子荧光谱线的波长和强度进行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原子蒸气吸收特征波长的辐射之后,原子激发到高能级,激发态原子接着以辐射方式去活化,由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的过程中所发射的光称为原子荧光。当激发光源停止照射之后,发射荧光的过程随即停止。原子荧光可分为3类:即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和敏化荧光,其中以共振原子荧光最强,在分析中应用最广。共振荧光是所发射的荧光和吸收的辐射波长相同。只有当基态是单一态,不存在中间能级,才能产生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是激发态原子发射的荧光波长和吸收的辐射波长不相同。非共振荧光又可分为直跃线荧光、阶跃线荧光和反斯托克斯荧光。直跃线荧光是激发态原子由高能级跃迁到高于基态的亚稳能级所产生的荧光。阶跃线荧光是激发态原子先以非辐射方式去活化损失部分能量,回到较低的激发态,再以辐射方式去活化跃迁到基态所发射的荧光。直跃线和阶跃线荧光的波长都是比吸收辐射的波长要长。反斯托克斯荧光的特点是荧光波长比吸收光辐射的波长要短。敏化原子荧光是激发态原子通过碰撞将激发能转移给另一个原子使其激发,后者再以辐射方式去活化而发射的荧光。

原子荧光光谱仪

原子荧光光谱仪 原子荧光光度计利用惰性气体氩气作载气,将气态氢化物和过量氢气与载气混合后,导入加热的原子化装置,氢气和氩气在特制火焰装置中燃烧加热,氢化物受热以后迅速分解,被测元素离解为基态原子蒸气,其基态原子的量比单纯加热砷、锑、铋、锡、硒、碲、铅、锗等元素生成的基态原子高几个数量级。 基本介绍 利用原子荧光谱线的波长和强度进行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原子蒸气吸收特征波长的辐射之后,原子激发到高能级,激发态原子接着以辐射方式去活化,由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的过程中所发射的光称为原子荧光。当激发光源停止照射之后,发射荧光的过程随即停止。 原子荧光可分为 3类:即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和敏化荧光,其中以共振原子荧光最强,在分析中应用最广。共振荧光是所发射的荧光和吸收的辐射波长相同。只有当基态是单一态,不存在中间能级,才能产生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是激发态原子发射的荧光波长和吸收的辐射波长不相同。非共振荧光又可分为直跃线荧光、阶跃线荧光和反斯托克斯荧光。直跃线荧光是激发态原子由高能级跃迁到高于基态的亚稳能级所产生的荧光。阶跃线荧光是激发态原子先以非辐射方式去活化损失部分能量,回到较低的激发态,再以辐射方式去活化跃迁到基态所发射的荧光。直跃线和阶跃线荧光的波长都是比吸收辐射的波长要长。反斯托克斯荧光的特点是荧光波长比吸收光辐射的波长要短。敏化原子荧光是激发态原子通过碰撞将激发能转移给另一个原子使其激发,后者再以辐射方式去活化而发射的荧光。 根据荧光谱线的波长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在一定实验条件下,荧光强度与被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原子荧光光谱仪分为色散型和非色散型两类。两类仪器的结构基本相似,差别在于非色散仪器不用单色器。色散型仪器由辐射光源、单色器、原子化器、检测器、显示和记录装置组成。辐射光源用来激发原子使其产生原子荧光。可用连续光源或锐线光源,常用的连续光源是氙弧灯,可用的锐线光源有高强度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及可控温度梯度原子光谱灯和激光。单色器用来选择所需要的荧光谱线,排除其他光谱线的干扰。原子化器用来将被测元素转化为原子蒸气,有火焰、电热、和电感耦合等离子焰原子化器。检测器用来检测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常用的检测器是光电倍增管。显示和记录装置用来显示和记录测量结果,可用电表、数字表、记录仪等。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具有设备简单、灵敏度高、光谱干扰少、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宽、可以进行多元素测定等优点。在地质、冶金、石油、生物医学、地球化学、材料和环境科学等各个领域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基本原理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来确定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 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长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或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经过约10-8s,又跃迁至基态或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称为原子荧光。原子荧光分为共振荧光、直跃荧光、阶跃荧光等。 发射的荧光强度和原子化器中单位体积该元素基态原子数成正比,式中:I f为荧光强度;φ为荧光量子效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发射荧光光子数与吸收激发光光子数的比值,一般小于1;Io为激发光强度;A为荧光照射在检测器上的有效面积;L为吸收光程长度;ε为峰值摩尔吸光系数;N为单位体积内的基态原子数。 原子荧光发射中,由于部分能量转变成热能或其他形式能量,使荧光强度减少甚至消失,该现象称为荧光猝灭。 分析方法

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

新建建筑物原始记录表 基本情况 一、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 监理单位名称: 施工单位: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受检项目经度:纬度: 二、本次检测的主要技术依据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 三、本次检测的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证书编号:有效期: 仪器名称:证书编号:有效期: 仪器名称:证书编号:有效期: 仪器名称:证书编号:有效期: 仪器名称:证书编号:有效期: 四、天气状况: 五、检测日期:年月日

检测结论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楼(栋)栋 防雷装置 设计主要 依据 GB50057-2 010 防雷类别 地上层数层 建筑面积 (㎡) 接闪带类型 地下层数层 建筑总高 度(m) 引下线类 型 使用性质 建筑结构 类型 设计核准 书编号 / 防雷装置总体评价 检测人姓名:资格证号:姓名:资格证号:姓名:资格证号: 备注:

现场检测情况被检测场所 防雷类别?一类?二类?三类 防直击雷措施?有? 无接闪器类型?杆?带?线?网?金属构 件 接地引下线状况?完好?锈蚀?断 开 接地类型?基础接地?人工接地 接地形式?共用?联合?独立 防雷电感应措施?有? 无 类型?接地?等电位连接?其他 防雷电波侵入措施?有? 无 类型?管线埋地?电涌保护?其他电涌保护器(SPD)?有?无类型?电源SPD ?信号SPD 等电位连接?有? 无 类型?星型?网型?混合型 屏蔽措施?有? 无 类型?空间屏蔽?管线屏蔽

高效液相色谱仪常用检测器的种类及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仪常用检测器的种类及分析检测器的作用就是将柱流出物中样品组成与含量的变化转化为可 供检测的信号,常用检测器有紫外吸收、荧光、示差折光、化学发光等。 1、紫外可见吸收检测器(ultraviolet- visibledetector,UVD) 紫外可见吸收检测器(UVD)就是HPLC中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之一,几乎所有的液相色谱仪都配有这种检测器。其特点就是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宽,噪声低,适用于梯度洗脱,对强吸收物质检测限可达1ng,检测后不破坏样品,可用于制备,并能与任何检测器串联使用。紫外可见检测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同一般分光光度计相似,实际上就就是装有流动地的紫外可见光度计。 (1)紫外吸收检测器 紫外吸收检测器常用氘灯作光源,氘灯则发射出紫外-可见区 范围的连续波长,并安装一个光栅型单色器,其波长选择范围宽 (190nm~800nm)。它有两个流通池,一个作参比,一个作测量用,光源发出的紫外光照射到流通池上,若两流通池都通过纯的均匀溶剂,则它们 在紫外波长下几乎无吸收,光电管上接受到的辐射强度相等,无信号输出。当组分进入测量池时,吸收一定的紫外光,使两光电管接受到的辐射强度不等,这时有信号输出,输出信号大小与组分浓度有关。

局限:流动相的选择受到一定限制,即具有一定紫外吸收的溶 剂不能做流动相,每种溶剂都有截止波长,当小于该截止波长的紫外光 通过溶剂时,溶剂的透光率降至10%以下,因此,紫外吸收检测器的工作波长不能小于溶剂的截止波长。 (2)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hotodiodearraydetector,PDAD) 也称快速扫描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就是一种新型的光吸收式检测器。它采用光电二极管阵列作为检测元件,构成多通道并行工作,同时检测由光栅分光,再入射到阵列式接收器上的全部波长的光信号,然 后对二极管阵列快速扫描采集数据,得到吸收值(A)就是保留时间(tR) 与波长(l)函数的三维色谱光谱图。由此可及时观察与每一组分的色谱图相应的光谱数据,从而迅速决定具有最佳选择性与灵敏度的波长。 单光束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光源发出的光先通过检测池,透射 光由全息光栅色散成多色光,射到阵列元件上,使所有波长的光在接收 器上同时被检测。阵列式接收器上的光信号学的方法快速扫描提取出来,每幅图象仅需要10ms,远远超过色谱流出峰的速度,因此可随峰扫描。 2.荧光检测器(fluorescencedetector,FD) 荧光检测器就是 一种高灵敏度、有选择性的检测器,可检测能产生荧光的化合物。某些不发荧光的物质可通过化学衍生化生成荧光衍生物,再进行荧光检测。其最小检测浓度可达0、1ng/ml,适用于痕量分析;一般情况下荧光检测器的灵敏度比紫外检测器约高2个数量级,但其线性范围不如紫外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