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名词解释(2)

植物学名词解释(2)
植物学名词解释(2)

细胞:除病毒、类病毒和噬菌体以外的所有生物体组成结构、执行功能及遗传的基本单位。原生质(protoplasm):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它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基本化学组成为水、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是亲水胶体,动态体系。原生质体(protoplast):细胞内由原生质分化组成的各种结构的统称,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壁:细胞壁是一个有代谢活性的动态结构,它参与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识别、物质代谢等过程。在植物形态建成中起重要作用。

胞间层:为相邻细胞间的粘接层,主要成分为果胶质(多糖)。

胞间隙:有些细胞在生长过程中,果胶质分解,彼此间形成的大小、形状、位置不一的空隙。初生壁(primary wall):在细胞停止生长之前形成的,常较薄而柔软,有韧性,适合细胞生长。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和蛋白质。是所有高等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壁层(除沉浸在营养细胞中的生殖细胞).

次生壁(secondary wall):细胞停止生长或部分停止生长时形成,位于初生壁之内,均匀加厚或部分加厚。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还含有木质素等成分,常呈现不同层次,质地坚硬,具抗张强度。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的壁层。

过氧化物酶体:参与绿色细胞中由叶绿体、过氧物酶体和线粒体合作完成的光呼吸。

乙醛酸循环体:油料植物萌发的种子中。储存在子叶和胚乳中的脂类物质转化为糖类。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细胞骨架遍布于真核细胞胞基质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等组成;参与细胞分裂、细胞壁的形成及细胞内组分的运动等.

后含物(ergastic substance):细胞代谢活动的产物,包括贮藏的需要时可动用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及次生物质,是非生命的无机物和有机物。

胞间连丝(plasmodesma):活细胞的原生质体之间,穿过细胞壁的管状连接结构.质膜形成外围,压缩内质网形成中央的连丝微管,两者之间为细胞质通道。充满细胞质.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交流的直接通道。

共质体(symplast)与共质体运输

植物细胞原生质体间通过胞间连丝相连接形成的原生质体连续体:通过胞间连丝在共质体范围内进行的物质运输即共质体运输。

质外体(apoplast)与质外体运输

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外由细胞壁、胞间隙和导管等组成的系统;在质外体范围内进行的物质运输即质外体运输

共质体分区:细胞发育过程中,由于胞间连丝消失或机能丧失而出现共质体隔离的现象

水势:水的化学势,水分移动的势能

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坏死性死亡(necrosis):由某些外界因素,如物理、化学损伤和生物侵袭的极度刺激造成的非正常死亡。

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细胞在一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主动连续结束其生命的过程,是正常的生理性死亡,是基因程序性活动的结果, 它是生物界一种普遍的生命现象。

细胞周期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一个完整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植物组织一种或数种具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群。/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

或数种类型的细胞构成的结构或功能单位。

分生组织(meristem)具有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能力,是分化产生其他组织的基础。

薄壁组织(parenchyma)生活细胞,初生壁薄,具中央大液泡,常具后含物,胞间隙发达。分化程度低,具潜在分生能力,可塑性强。

同化组织(assimilating tissue)细胞中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分布于易受光部位。如叶片中的叶肉

贮藏组织(storage tissue)细胞中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

通气组织:细胞间隙发达,形成宽阔的气腔或曲折连贯的通气道,提供了气体储藏、扩散的空间和途径。

传递细胞(transfer cell)一类特化的薄壁细胞,具非木质化的、内突生长的细胞壁,质膜紧贴于内突壁,构成壁-膜器结构;具丰富的细胞器和发达的胞间连丝,执行短途运输物质的生理功能。

机械组织(mechanical tissue)细胞壁发生不同程度加厚,具有抗张、抗压、抗曲挠性能,起巩固、支持作用的一类成熟组织

厚角组织(collenchyma) 初生壁不均匀增厚,多在角隅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不含木质;具生活的原生质体,常含叶绿体,有潜在的分裂能力,既有机械支持作用,又适合于器官伸长。分布于尚在生长或经常摇摆的器官中。

厚壁组织(sclerenchyma)细胞壁厚,均匀次生加厚,常木质化。常为死细胞,细胞腔小,导管:由一系列端壁穿孔、侧壁不均匀加厚而形成纹饰的管状死细胞(导管分子)纵向连接而成.

管胞(tracheid):是单个两端斜尖的管状死细胞,无端壁穿孔,侧壁不均匀次生加厚形成纹饰。管胞以尖斜的无穿孔的端部侧壁重叠形成长距离运输管道。

筛管(sieve tube):存在于被子植物的韧皮部,由一系列端壁具筛板的管状无核活细胞组成,每个细胞称为筛管分子。

伴胞(companion cell):与筛管分子由同一母细胞不等分裂形成,维持筛管分子活性。

筛胞(sieve cell):存在于所有维管植物中,是大部分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韧皮部中的输导分子。为单个细长、两端尖斜的管状活细胞,不形成筛板和筛孔,只有侧壁的筛域。尖斜的具筛域的侧壁重叠,通过筛域进行物质运输

韧皮部(phloem):由筛管、伴胞、筛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构成的小单位.

木质部(xylem):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构成的小单位.

维管束(vascular bundle):是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来的,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共同构成的束状结构.

植物体的形态建成:在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由种子萌发形成具有根茎叶的幼苗,继而长成成年植株,开花结果的这一生长过程即植物体和各器官的形态建成。

静止中心 (quiescent center) 在许多植物根尖的顶端分生组织中心,有一群分裂频率甚低或不分裂的细胞群,它们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的速度缓慢,线粒体等细胞器较少,被称为静止中心。

凯氏带(casparian strip):内皮层细胞两侧径向壁和上下横壁上木化、栓化的带状加厚区域,此区域质膜与细胞壁紧密相连。它阻断了根中通过内皮层的质外体运输途径。

次生木质部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

次生韧皮部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及韧皮射线

根瘤(root nodule) 土壤中的固氮细菌与植物的根形成共生关系

菌根土壤中的真菌与植物的根形成共生关系

主动吸水(active absorption of water)根系生理活动引起的吸水过程。根利用自身呼吸

作用释放的能量,吸收土壤中的离子,使根系内水势下降,从而使水顺水势梯度进入导管的过程。

根压(root pressure )由于根系的生理活动产生的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被动吸水(passive absorption of water)由于枝叶蒸腾失水造成水势降低,产生对根部水分的拉力而引起的吸水过程。

单盐毒害:将植物培养在只含一种金属离子的单一盐溶液中,造成植物受到毒害、死亡的现象

离子拮抗: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其他金属离子,能减弱或消除单盐毒害

单叶(simple leaf) 一个叶柄上生有一个叶片的叶

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的叶

不完全叶:缺少其中1-2部分的叶

复叶(compound leaf) 在一个叶柄上生有多个小叶片的叶

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

叶的异形叶性同一株植物不同部位的叶形态不同,发生差异

叶镶嵌:无论哪种叶序,相邻两个节上的叶都不会重叠遮盖,他们总是因在茎节上着生的位置、方向不同,叶柄长短不一,或通过叶柄扭曲生长,使叶片之间交互排列,负载量平衡,减少相互遮盖,形成镶嵌式排列,有利于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叶的这种排列特性,称为叶镶嵌(leaf mosaic)

表皮细胞扁平的薄壁细胞,排列整齐,没有胞间隙,彼此紧密嵌合.一般没有叶绿体;表皮细胞外表面常覆盖有角质膜、蜡被。

保卫细胞:含叶绿体,细胞壁厚度不均。

毛状体Trichome 表皮毛和腺毛反射强光,分泌粘性物质,限制叶表的空气流动,使干热风不致直入气孔,减缓蒸腾作用。

两面叶:叶片内部叶肉细胞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栅栏组织位于上表皮内方,因此上表面叶色较深。

等面叶:叶肉组织无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之分,或虽有二者之分但栅栏组织分布于上下表皮内方,故叶色无背腹之分。

光系统(photosystem)类囊体膜上光合色素有规律地组成功能单位

天线复合体(antenna complex):光能的吸收与传递能量

反应中心(reaction center):光能→电能进行光化学反应

光合链(photosynthetic chain) 定位在光合膜上的,由多个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主要由光合膜上的PSⅡ、Cyt b6/f、PSⅠ等复合体串联组成。

光反应:在光下进行的光能吸收、传递与能量转换

CO2的同化:不一定直接需要光的一系列酶促反应,但许多酶需光活化。

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体表,向外散失的过程

气孔蒸腾的边缘效应及小孔定律:水蒸气通过多孔表面扩散的速率,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

枝系亦称茎叶系统、苗,指植物体的地上部分,由枝条组成

枝条(shoot) 是着生叶和芽(生殖生长时期还有花和果)的茎。

芽(bud):是枝条或花(花序)的原始体,胚芽是植物体的第一个芽。

不定芽(adventitious bud)生于老根、老茎、叶及外植体的芽

居间分生组织(intercalary meristem) 由顶端分生组织衍生而遗留,分布于成熟组织之间的分生组织。属于初生分生组织,如禾本科植物茎的节间基部,韭、葱、松叶的基部等

纺锤状原始细胞:主要分裂产生纤维、导管、管胞、筛管、伴胞等构成茎的轴向输导系统的

成分

射线原始细胞:分裂产生射线,构成植物的径向输导系统

侵填体(tylosis) 树木生长过程中,木质部管状分子近旁的木薄壁和木射线细胞在死亡前,通过纹孔侵入导管或管胞腔内形成囊状突起物,同时合成并积累树脂、胶质、单宁和色素等沉积物,部分或全部堵塞管状分子。

硬树皮:活动的木栓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包括历年积累的死组织(包括历年积累的周皮)软树皮:维管形成层与木栓形成层之间的部分,包括次生韧皮部。

营养繁殖:营养体的一部分从母体上分离,直接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无性生殖:生殖细胞(孢子)不经两性结合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有性生殖:通过两性配子结合产生新个体

心皮是组成雌蕊、具生殖功能的变态叶

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

临界日长(critical daylength)许多植物成花有明确的极限日照长度,

雄性生殖单位(male germ unit)精细胞之间及与营养核之间构成一个联合体,从而使姐妹精细胞在花粉管的移动和在胚囊的释放达到同步。雄性生殖单位作为传送精细胞的装置,可使精细胞有序地到达雌性靶细胞。

(内壁—纤维素,果胶质,胼胝质,蛋白质(水解酶)

外壁—纤维素,角质,孢粉素,蛋白质(糖蛋白、酶、凝集素))

胚珠(ovule)是雌配子体孕育的场所,胚珠着生于胎座处

(珠心是大孢子囊,大孢子、胚囊(雄配子体)在珠心中发育)

胚囊---雌配子体(Megagametophyte)其中孕育着雌配子——卵细胞(egg cell)

卵器卵细胞和助细胞合称

(助细胞的功能营养吸收向化精子释放潜在配子)

雌性生殖单位(female germ unit)卵器(卵+助细胞)与中央细胞组成一个结构单位,称为雌性生殖单位,其主要特点是在受精的靶区缺少细胞壁,从而使雌、雄性细胞得以原生质体状态相互融合.

双受精进入胚囊(雌配子体)中的两个精子(由雄配子体-花粉粒→花粉管提供),一个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为胚;另一个和中央细胞的两个极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将来发育成胚乳的现象

生活(史)周期上一代种子开始至新一代种子形成所经历的周期

世代交替:植物生活史中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和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有规律的循环交替。

个体发育指植物个体从它生命中的某个阶段(如孢子、合子或种子)开始,经过一系列发育过程,再出现当初这个阶段的整个发育过程。

系统发育一个种、一个类群或整个植物界的形成、发展、进化的全过程。

种(Species):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形态特征的生物群,种内个体间不仅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而且可彼此交配产生后代,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居群(Population):是在特定空间和时间里生活着的自然的或人为的同种个体群。

亚种(Subspecies):分布区不同的同一个种的类群,由于生境不同导致两地植物形态上有易于区别的差异,分布上或生态上、季节上有隔离。

变种(Varietas):是指具有相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微生境不同导致植物间具有可稳定遗传的差异。

变型(Forma):是指仅具有微小的形态学差异,但分布没有规律的相同物种的不同个体。

品种(Breed)经过人工栽培及人工选择而得到的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变异(如色、香、味、形、大小等)植物称为品种。所以,品种不存在于野生植物中,也不是分类学中的单位。异型胞:一些丝状蓝藻具有的特殊细胞,普通营养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分化而成,壁厚,特别是两端,细胞质中颗粒溶解成均质状,类囊体膜解体重生,透明或淡黄。具固氮作用。

藻殖段是由于丝状体中某些细胞的死亡,或形成异形胞、隔离盘或动物取食以及机械作用等将丝状体分成的藻丝小段

质粒(plasmid)是染色体外能够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单位,习惯上用来专指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生物中染色体以外的DNA分子.

配子体:指有世代交替生活史中的单倍体植物体,由减数分裂产生的孢子发育而来,配子体经有丝分裂产生配子

孢子体:指有世代交替生活史中的二倍体植物体,由合子发育而来,孢子体经减数分裂产生孢子

配子体世代:从孢子开始,经配子体到配子结合前,这一时期是配子体世代。细胞核中是单倍染色体,出现的植物体是单倍体配子体,这一世代为有性世代

孢子体世代:从合子开始,经孢子体到减数分裂产生孢子前(即到孢子母细胞),这一时期是孢子体世代。细胞核中是双倍染色体。出现的植物体是双倍体孢子体,这一世代为无性世代

世代交替:植物生活史中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和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有规律的循环交替。

同形世代交替:配子体与孢子体形态构造基本相同的世代交替。

异形世代交替:配子体与孢子体形态构造不相同的世代交替。

营养繁殖:营养体的一部分从母体上分离,直接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无性生殖:生殖细胞(孢子)不经两性结合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有性生殖:通过两性配子结合产生新个体有性生殖中又分同配、异配和卵配。

生殖:植物体产生特殊的生殖细胞并发育为新一代个体的过程。

同配生殖:由形状、大小、运动方式完全一样的两个配子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

异配生殖:由形状相同,大小、运动方式不同的两个配子结合(雌、雄配子)的有性生殖方式

卵式生殖:由形状、大小、运动方式都不一样的两个配子结合(精、卵细胞)的有性生殖方式

颈卵器:为多细胞雌性有性生殖器官,外形似长颈瓶,分为颈部和腹部。其外壁由不育细胞构成;颈部中央有一行颈沟细胞,腹部下部是一个卵细胞,上部为一腹沟细胞。将来受精卵在颈卵器中发育为胚。

精子器:为多细胞雄性有性生殖器官,外形为棒状或球形,其外层为一层不育的壁细胞,内部发育出多数具鞭毛的游动精子。

孢蒴:孢子体上端的孢子囊;

蒴柄:位于孢蒴下的柄;

基足:位于蒴柄最下部,深入配子体的组织中吸收养料。

原丝体:苔藓植物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形成的丝状体。

原叶体:蕨类植物由孢子萌发形成雌雄同体的配子体。

无限花序:花序轴基部的花先开,然后向顶依次开放,或边缘的花先开,然后向心依次开放。有限花序:又称聚伞花序。花序主轴顶端顶芽先形成花,最先开放,开花顺序是自上而下或自中心向周围逐渐开放。

上升演化(前进演化)植物演化的趋向是由结构和功能简单和不分化趋向复杂、分化和完善。

演化的总趋势。

下降演化(退化/简化演化)适应具体环境,器官和组织的结构从复杂走向简单

专化(特化)特化乃是局部性前进的产物,是有机体对狭隘的、局部的环境条件的适应,而不是总的适应。其演化水平没有总的提高。

趋同演化:受相同环境的胁迫,不同类群的性状趋于一致的现象。

趋异演化:主要表现形式为两个分类群具有共同的祖先,通过分化和间断出现了差异(分支趋异)

基因型 (Genotype) 基因型又称遗传型,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表现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的总和

分类学种 ((taxonomic species) 指一个植物群,其所有成员在外部形态上极为相似,有一定分布区域,它们中的各个成员间可以正常杂交并产生后代 .把腊叶标本当做自然居群的取样,把居群所显示的变异式样中存在的间断作为划分种的依据。

生物学种 (biological species)生物学种是指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能够相互繁育的自然居群的组合,而且与别的居群具有生殖隔离。突出了居群思想、繁殖间断(reproductive gap)和隔离概念(isolation concept)的遗传种(genetic species)。种:种是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占据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种群。同种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彼此间可以交配产生可育的后代。种是进化的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种在不断的产生、变化和绝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环境饰变指由生境引起的表型不可遗传变异,如外部形态、解剖结构、生理特性和生态习性等的变异。

遗传重组:通过交换和随机交配使父母亲本基因重新组合基因重组可以通过连锁、互换、自由组合、转座插入和杂交等形式实现

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水平的突变。包括一对或多对碱基对的替换、增加或缺失。一个基因座位内碱基对的改变引起的基因突变称点突变(point mutation)。

染色体突变生物体内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改变,是产生遗传变异的重要原因。

表观遗传学:基因的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功能发生改变,并产生可遗传的表型。

遗传编码信息:提供生命必需蛋白质的模板

表观遗传学信息: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去应用遗传信息

基因频率:是指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占该位点上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

遗传平衡定律(law of genetic equilibrium)在一个无限大且随机交配的居群中,如果没有突变、迁移和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则居群中各基因或基因型的比例可从一代到另一代维持不变。

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在居群内由于个体数较少,而不能完全随机交配所造成的后代在基因库上的变化,即后代在基因频率上的变动。

多态现象(polymorphism):指同一物种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存在着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连续性状类型的现象。

多基因假说(multiple factor hypothesis):每一个数量性状是由不同座位上的许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受生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每一个基因单独作用较小,基因具有可加性,其表现型呈连续的数量特征

基因的“多向效应”(pleiotropy):一个基因同时影响表型的几个性状

自然选择:自然对有利变异的保存和对不利变异排除的现象。

适合度:指一种生物能够生存并将他的基因传给后代的相对能力,包括生殖力和生活力。稳定性选择保留种群中中间类型个体而淘汰趋于极端的变异个体,使生物性状更趋于稳定。定向性选择保留趋向于某一极端的个体而淘汰另一极端的个体,使种群中某些等位基因的频率逐代增加,朝着某一方向变化。

分离选择按不同方向保留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而中间常态型大大减少,结果一个物种群体可能分裂成不同的变种或亚种。

地理隔离:分布在异地的居群,由于分布区域不重叠引起基因交流障碍。

生殖隔离:指由于基因型上的差异或被内在的机制所阻隔而造成基因流动障碍的因素

生态隔离:指两个居群共存于同一地域内的不同生态条件上,即生境的隔离。

时间(包括季节隔离):由于花期不遇而造成的隔离。

机械隔离:泛指由于花结构上不同所造成的隔离。

中度干扰假说:中等程度的干扰能维持高多样性

资源比率假说:生境或土壤中含有多种不同的资源比率,如N/P比,就会有较多的物种共存。历史及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面积大的岛屿或与大陆较接近的岛屿比面积小的或距大陆较远的岛屿拥有较多的物种。

居群: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生活着的同种个体的集群。

世代交替:孢子体和配子体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演替: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

间断分布:如果某一分类群被相当大的地区所间断,那么该分类群的分布就称为间断分布。多态现象:同一物种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存在着具有两种或以上不连续性状类型的现象。

胞间连丝:是贯穿相邻两个植物细胞壁的跨细胞复杂管状结构(细胞器),其外衬质膜,中央是压缩内质网。(1分)使植物体各细胞的原生质体连通,是植物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交流的直接通道(是跨越细胞的共质体桥梁)(1分)。

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在一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主动连续结束其生命的过程,是正常的生理性死亡(1分),是基因程序性活动的结果, 它是生物界一种普遍的生命现象(1分)。

Cytoskeleton:细胞骨架遍布于真核细胞胞基质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等组成(1分);参与细胞分裂、细胞壁的形成及细胞内组分的运动等(1分).

凯氏带:指内皮层的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横壁上有木质素和木栓质沉积,呈带状加厚,称为凯氏带。(1分)凯氏带阻断了皮层与维管柱之间的质外体运输途径,选择透性控制着营养物质和水分进入维管柱,并维持从土壤到维管组织的渗透梯度,使水和溶质源源不断地进入导管,并可阻止维管柱内的溶质倒流。(1分)

原套和原体:原套由茎尖生长锥表面排列整齐的1至几层细胞组成,只进行垂周分裂增加生长锥表面积1分,原体是原套内方一团不规则排列细胞,进行各向分裂增大生长锥体积1分。

双受精:被子植物进行有性生殖时,2个精细胞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相融合的现象,称为双受精1分。合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是被子植物兴旺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1分。

雄性生殖单位: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一对精子(一个生殖细胞)和营养核之间构成的功能复合体(结构联合体),1分;是作为一个整体传送精细胞的装置,使姐妹精细胞在花粉管的移动达到同步并有序地到达雌性靶细胞。

植物学考研资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植物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20分,每词2分) 1.初生壁 2.组织 3.细胞分化 4.幼苗 5.不定根 6.增殖分裂 7.枝迹8.花图式9.世代交替10.初生结构 二、填空题(30分,每题3分) 1.植物的成熟组织按照功能可分为保护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2.根尖可分为四部分,其中___________是执行根的吸收功能的主要部分,它的内皮层上的特殊结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个特殊结构被称作__________。 3.小枝区别于叶轴在于:a.叶轴顶端无__________;b.小叶的叶腋无____________。 4.植物落叶是由于在叶柄的基部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区,该区由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两层组成。 5.单室子房胚珠沿腹缝线着生成纵行,称作___________胎座;单室复子房,胚珠沿相邻二心皮的腹缝线排列成若干纵行,称作_____________胎座。 6.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规定,植物命名采用_________法,命名所依据的标本称作______________。 7.松属植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会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原胚,原胚通常由上层、胚柄层、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8.具有柔荑花序的杨柳科曾被归入五桠果亚纲,主要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特征。 9.被子植物起源的单元说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植被的分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形成明显差异,随着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三、选择题(40分,每题2分) 1.不属于输导组织的是 A.导管 B.石细胞 C.筛管 D.韧皮纤维 2.不是细胞后含物的是 A.圆球体 B.淀粉粒 C.晶体 D.蛋白质 科目名称:植物学第1页共3页3.种子中具有储存营养物质功能的部分是 A.子叶 B.胚芽 C.胚根 D.胚轴 4.植物的根系不包含 A.主根 B.不定根 C.气生根 D.侧根 5.侧根的起源是 A.内起源 B.外起源 C.表皮起源 D.内皮层以外的细胞起源 6.茎的主要生长方式之一为 A.块茎 B.地下茎 C.攀缘茎 D.鳞茎 7.被子植物茎的次生结构中没有 A.导管 B.筛管 C.通道细胞 D.伴胞 8.不属于变态根的是

植物学名词解释

绿色植物:从营养方式来看,绝大多数植物种类,其细胞中都具有叶绿体,能够利用光能自制养料,它们被称为绿色植物或光能自养植物。 非绿色植物:另一类植物(如真菌、细菌)的体内不含叶绿体,称为非绿色植物。 寄生植物: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从寄主身体上吸取养料的植物,称为寄生植物。 腐生植物:从死亡的生物体上吸取养料的植物,称为腐生植物。 异养植物:寄生植物和腐生植物合称异养植物。 陆生植物:绝大多数植物种类都生长在陆地上,通称陆生植物。 水生植物:少数植物生于水里,通称水生植物。 化能合成菌:非绿色植物中有少数种类,如硫细菌、铁细菌等,可以借氧化无机物获得能量而自制养料,它们被称为化能合成菌。 矿化作用:通过非绿色植物(菌类)的作用,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矿物质)的过程,称为矿化作用。 拟核:由一条环状DNA链构成,DNA不与或很少与蛋白质结合,外无核膜。 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根毛:幼根根毛区表皮细胞,常常向外产生一条长管状突起。 细胞壁: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的结构,它构成了细胞的外壳。 原生质体:由原生质分化而来,是细胞内有生命的部分,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后含物:一些细胞代谢产物如淀粉,蛋白质和脂类等,常呈一定结构分布于细胞质内。 原生质: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复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具有一定弹性和黏度的,半透明的,不均一的亲和胶体。 蛋白质:是构成原生质的一类极其重要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又是细胞参与调节各种代谢活动,完成各种功能,维持生命活动过程所不可决少的重要物质。核酸:普遍存在于生活细胞中,担负着贮存和复制遗传信息的功能,同时还和蛋白质的合成有密切关系。 脂类:是一类不溶于水非极性溶剂的有机化合物。 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 胞间层:又称中层或果胶层,是相邻的两个细胞向外分泌的果胶物质构成的。 初生壁:是新细胞最初产生的壁层,也是细胞生长增大体积时所形成的壁层,是由邻接的细胞分别在胞间层两面沉积物质而成,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等。 次生壁:是细胞停止生长后,在初生壁内表面继续积累的壁层。 构架物质:形成细胞壁网络构架中的物质。 衬质:是指填充在构架中的物质。 半纤维素:是存在于纤维素分子间的一类基质多糖。 果胶多糖或果胶质:是胞间层和双子叶植物初生壁的主要成分,而单子叶植物中含量较少。 细胞壁蛋白:包括结构蛋白,酶以及尚未确定其功能的蛋白质。 内镶物质:是指构架物质和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附着与生理功能分化的物质。 覆饰物质:是指覆盖在细胞壁外表的一些物质。 木质化:木质素填充到细胞壁中去的变化称木质化 角质化:在细胞壁上增加角质的变化称角质化 栓质化:细胞壁上增加栓质的变化 矿质化:细胞壁中增加矿质的变化 细胞膜:与细胞壁相邻,包围于细胞质外的一层膜 细胞内膜;细胞膜内构成各种细胞器的膜 生物膜:外周膜与细胞内膜的统称 初生纹孔场:在细胞的初生壁上有一些明显的凹陷的较薄区域。 纹孔:在没有次生壁沉积的地方,只存在初生壁和胞间层,细胞壁的这种比较薄得区域就叫纹孔。 纹孔对:相邻细胞的纹孔相对而生的。 纹孔膜:纹孔对之间的隔层。 纹孔腔:纹孔膜两侧的空腔。 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的原生质体。 细胞质:真核细胞核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由半透明的胞基质以及分布其中的多种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系统组成。 胞基质:细胞质中除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系统以外的、较为均匀的、半透明的液态胶状物质(又名细胞质基质、基质、透明质)。 胞质环流:在生活细胞中,胞基质是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它能带动其中的细胞器,在细胞内作有规则的持续的流动,这种流动称为胞质环流。 旋转运动:当生活细胞中,只有一个大液泡时,胞基质沿细胞壁围绕着中央大液泡坐同向流动,称为旋转运动。 循环运动:当生活细胞中,存在多个小液泡时,胞基质以不同方向围绕着小液泡流动,称为循环运动。 细胞器:细胞质内由原生质分化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 质体: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体积较线粒体大,在高等植物中常呈圆盘形、卵圆形成不规则形,直径5~8微米,厚约1微米。 片层:质体内部基质中着发达程度不同的膜系统。 类囊体:叶绿体内部的基质中悬浮着由膜所围成的圆盘状或片层状的囊。 基粒:一些类囊体整齐地垛叠在一起,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 白色体:一种不含色素的质体,多存在于幼嫩或不见光的组织中。 内质网:由单层膜围成的小管、小囊或扁囊构成的一个网状系统。 细胞液:液泡内的液汁。 溶酶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具有单层膜的囊泡状结构。 微体:由单层膜包被的圆球形小体,直径约为0.2-1.5微米。 核糖体:一种无膜包被的细胞器,电镜下成小而圆的颗粒,其直径约为15~25纳米,主要成分rRNA和蛋白质。 原纤维:由α-微管蛋白质与β-微管蛋白质连接在一起形成二聚体,再由二聚体组成的线体聚合体。 中间纤维:由柔韧性很强的蛋白质丝构成,中空管状,直径约为10nm。 核孔:核被膜的内、外膜在一定部位相互融合,形成的一些环形开口。 核纤层:核被膜的内膜内侧一层蛋白质网络结构。 后含物:指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包括贮藏的营养物质、代谢废弃物和植物次生物质。 单宁:一种无毒、不含氮的水溶性酚类化合物,存在于一些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液泡或细胞壁中。 细胞周期:持续分裂的细胞,从结束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纺锤丝:分裂前期之末当染色体形成后,从分裂极向细胞核中央放射状地形成许多由微管组成的丝状结构。 染色体牵丝:从分裂极发出并连接在染色体着丝点上的纺锤丝。 连续纺锤丝:从一极到另一极而不与染色体相连的纺锤丝。

植物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不完全花:缺少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中的任何一部分的花。 完全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都有的花。 花芽分化:由花原基或花序原基逐渐形成花或花序的过程。 2-胞花粉:传粉时,仅由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组成的花粉。 3-胞花粉:传粉时,包含3个核的花粉。 卵器:近珠孔端的3个核,一个分化为卵细胞、2个分化为两个助细胞,它们合称为卵器。 配子体:有世代交替的植物的生活史中,以单倍体状态生长的组织或细胞。 受精:卵细胞和精细胞的相互融合、形成合子的过程。 雄性生殖单位:雄配子体中 精子异型性:一个生殖细胞的两个姊妹精细胞之间存在形态结构上和遗传上的差异。 双受精:两个精子分别与卵和极核结合的现象。 无融合生殖:不经过雌雄性细胞的融合而产生有胚的种子的现象。 多胚现象:有些植物里含有两个或2个以上的胚。 合点受精:有些植物,花粉管进入子房后,沿子房壁内表皮经合点进入胚囊。 珠孔受精:花粉管进入子房后,直趋珠孔,通过珠孔进入珠心,最后进入胚囊。 核型胚乳:初生胚乳核在分裂时,从胚囊边缘开始逐渐产生细胞壁,并进行胞质分裂,形成胚乳细胞,并由边缘向中心发展。 细胞型胚乳:有些植物的胚乳,在形成初生胚乳核后,每次分裂都随之进行胞质分裂,产生细胞壁,形成多细胞结构,而不经过游离核时期。 沼生目型胚乳:初生胚乳核第一次分裂后把胚囊分隔成珠孔室和合点室,然后每室分别进行几次游离核的分裂,最后珠孔室形成胚乳细胞,合点室往往保持游离核 状态。 真果: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果实。 假果:出子房外,还有花的其他部分参加发育,和子房一起形成的果实。 单性结实:有些植物,不经过受精,子房也会膨大发育成果实的现象。 识别蛋白:花粉内壁和外壁中所含有的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活性蛋白。 雄性不育:在极少数植物中,由于遗传和生理原因或外界环境影响,花中的雄蕊得不到正常发育,使花药发育畸形或完全退化的现象。 二.问答题: 1、试述被子植物从孢原细胞的产生到成熟花粉粒形成的整个花药发育过程。 未分化的花药由原表皮和孢原细胞构成,原表皮发育成表皮,孢原细胞发育成初生壁细胞和造孢细胞;初生壁细胞外层发育成药室内壁,内层发育成中层和绒毡层,这三者统称为花粉囊壁,药室内壁发育成纤维层;造孢细胞分裂分化成小孢子母细胞,再经减数分裂成四分体,期间由绒毡层提供营养物质,四分体发育成花粉粒。 2、简述被子植物雌配子体(胚囊)的产生和发育。

最新植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器官:由多种不同组织构成的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 2、营养器官:与植物的营养生长有关的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与植物的生殖生长和繁殖后代有关的器官。花、果实和种子。 3、主根:胚根直接生长而成的根。垂直向地下生长。 侧根:主根等产生的各级分支。 4、定根:主根和侧根称之为定根。主根来自于胚根,侧根来自中柱鞘一定部位的细胞恢复分裂发育而来。 不定根:由茎、叶、老根或胚轴上发生的根。不定根可产生各级侧根。 5、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有根毛的一段根,是根中生命活动最旺盛、最重要的部分。 6、根的伸长生长: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和根尖伸长区的细胞迅速伸长生长使根能够不断地伸长的过程。 7、初生生长:根尖的顶端分生组织经过分裂、生长、分化产生各类成熟组织的过程叫初生生长。 初生结构:初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组织构成。 8、次生生长:初生生长完成后,由于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不断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根的直径增粗,称为次生生长。 次生结构:由次生生长产生的各种组织所构成的结构。 9、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横向壁和径向壁上有一条带状木质化和栓质化增厚的结构,环绕成一圈,称凯氏带。 10、维管柱;由初生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发育而成,包括内皮层以内的所有组织:中柱鞘、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和薄壁细胞四部分组成。 11、外始式: 内始式: 12、内起源:根的中柱鞘一定部位。由于中柱鞘位于根内部,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 外起源:起源于分生组织表面第一或第二、第三层细胞,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外起源。(叶和芽的起源) 13、髓:有些植物根的中柱中央也有薄壁细胞,称为髓 14、苗:指除根系以外,植物地上器官—茎叶部分的总称。 枝条:着生有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条。 实生苗:指由种子萌发长成的植物体。 年苗:一年中苗的生长量(芽发育和生长成一段新枝条)。 15、节:茎上着生叶的部位。 节间:相邻两节之间的茎段。 芽:位于叶腋或茎顶端。 叶痕:叶子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维管束痕:叶柄中的维管束断裂后留下的痕迹。 皮孔:周皮上植物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种通道。 芽鳞痕:顶芽鳞芽展开时,芽鳞片脱落留下的痕迹, 辨别枝条的年龄。 16、芽:芽是未发育的枝条、花或花序的原始体。 17、定芽:生长在茎固定位置上的芽,有顶、侧芽(腋芽)。 不定芽:常是从老根、茎、叶上产生的芽,其位置不固定。 18、活动芽:在其生长季节中能开放的芽。 休眠芽:在其生长季节中不开放的芽。

植物学复习题名词解释及问答题集锦

植物学复习题名词解释及问答题集锦 名词解释 同配生殖:在形状、结构、大小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两个配子结合,称为同配生殖。 异配生殖:在形状和结构上相同,但大小和运动能力不同,大而运动能力迟缓的为雌配子,小而运动能力强的为雄配子,此两种配子的结合称为异配生殖。 卵式生殖:在形状、大小和结构上都不相同的配子,大而无鞭毛不能运动的为卵,小而有鞭毛能运动的为精子,精卵结合称为卵式生殖。 同形世代交替:在形态结构上基本相同的两种植物体,互相交替循环的生活史。异形世代交替:在形态结构上显著不同的两种植物体,互相交替循环的生活史。孢子体:在植物无性世代中产生孢子的和具二倍体染色体的植物体。 配子体:在植物有性世代中产生配子的和具单倍体染色体的植物体。 无隔菌丝:低等真菌的苗丝都是无横膈膜的,其内含有多个细胞校,为一个多核长管状分支的大细胞。 有隔菌丝:具横膈膜,菌丝被隔成许多细胞,每个细胞内含1、2或多个核,横膈膜上小孔,原生质甚至核可通过。 初生菌丝体:细胞仅具单核,主要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生命期短,而且也不能形成子实体。 次生菌丝体:含双核,是担子菌的主要营养体,生活期长,同时,担子果均由次生菌丝体形成。 三生菌丝体:高等担子菌由由次生菌丝体形成子实体,称担子果,为三生菌丝体,其营养菌丝仍为二核菌丝。 菌环:担子果的伞盖张开时,内菌幕破裂留在菌柄中上部的膜质环状结构。 菌托:担子果的菌柄伸长,外菌幕破裂留在菌柄基部的袋状或其他形状的结构。担孢子:由担子菌有性生殖结束时从担子上产生的单相核外生孢子。 中轴:在苔藓植物中,由位于茎中央的厚壁细胞群构成,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中肋:在苔藓植物中,由一群狭长的厚壁细胞组成的,多位于叶片中部,相当于中脉的位置,起支持作用而无输导作用。 精子器:苔藓、蕨类等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外壁由一层不孕细胞构成,其内具有多数精子。 颈卵器:苔藓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外形如瓶状,上部细狭,称颈部,下部膨大,称腹部。颈部的外壁由一层不孕细胞构成,中间的颈沟内有一串颈沟细胞,腹部的外壁由多层不孕细胞构成,其内有1个腹沟1个大形的卵细胞。蕨类植物和绝大部分裸子植物也具有颈卵的构造。 原丝体:孢子在适宜的生活环境中萌发成丝状体,形如丝状绿藻类,称为原丝体。小型叶:蕨类植物的叶分大型叶和小型叶两类,小型叶无叶柄和叶隙,只具单一不分枝的叶脉。 大型叶:蕨类植物的叶分大型叶和小型叶两类,大型叶有叶柄,维管束有或无叶隙,叶脉多分枝。 孢子叶:主要作用是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叶。 营养叶:仅进行光合作用而无生殖作用的叶。 同型叶:有些蕨类的营养叶和孢子叶是不分的,而且形状相同,称同型叶。 异型叶:有些蕨类的营养叶和孢子叶形状完全不同的,称为异型叶

复习用: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 (一)上册 1.植物学: 答案: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分类、生理、生态、分布、起源和发展、遗传与进化的科学。 2.细胞: 答案:细胞是构成生物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外始式分化: 答案:根的初生木质成熟方式从外至内渐次发育成熟,称为外始式分化。 4.分化: 答案: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 5.组织: 答案: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6.花: 答案:花是适应生殖功能的变态短枝。 7.茎: 答案:来源于胚芽,是植物地上部分的轴状体。 8.变态: 答案:植物器官为了适应某一特殊的环境,改变了原有的功能和形态,这种变化能够遗传下去,称为变态。 9.保护组织: 答案:覆盖于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例如表皮。 10.芯皮: 答案:芯皮是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由叶变态而成。11.被子植物: 答案:种子由果皮包被的一类植物。 12.裸子植物: 答案: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的一类植物。 13.叶序: 答案:叶在茎上的排列顺序。 14.虫媒花: 答案:借助昆虫传送花粉的花是虫媒花。 15.边缘胎座: 答案:单子房,一室,胚珠着生在腹缝线上。 16.花公式: 答案:用特定的符号和数字表示花各部分组成的式子,称为花公式。 17.种子: 答案:是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18.休眠: 答案:种子成熟后,在适宜的环境下也不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时间,才能萌发,这一特性叫种子的休眠。 19.胚珠: 答案:胚珠是芯皮腹缝线上的卵形突起,发育成熟后由珠被、珠心、珠柄、珠孔、合点等部分构成。珠心组织内产生胚囊母细胞,并由其发育成配囊。 20.侵填体: 答案:进入导管内部的瘤状后含物,称为侵填体。 21.双受精: 答案:被子植物受精过程中,进入胚囊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结合成合子,进一步发育成胚;一个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三倍体的胚乳核,并进一步发育成胚乳,这一特殊的受精方式,称为双受精。 22.分生组织: 答案:在根尖、茎尖和形成层中,具有持久分生能力的细胞群,称为分生组织。 23.次生保护组织: 答案:由木栓形成层(侧生分生组织)及其衍生细胞形成的具有保护功能的组织。 24.花序: 答案:花在花序轴上的排列顺序。 25.凯氏带: 答案:双子叶植物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端壁的栓质带状加厚,称为凯氏带。 26.泡状细胞: 答案:单子叶植物叶片上表皮中,呈扇形分布的某些薄壁细胞,称为泡状细胞。这些细胞失水时,能引起叶片卷曲,防止叶片舒展而进一步失水。 27.内起源: 答案:侧根发生时,由内皮层以内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侧根源基,进一步突破外面的组织而成,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 28.胞间连丝: 答案:连接相邻两细胞之间的原生质丝。 29.质体: 答案: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贮藏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 30.开花: 答案:花被张开,雌雄蕊暴露出来的现象称为开花。31.异花传粉: 答案: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中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异花传粉。 32.单子叶植物: 答案:种子内部的胚,只有一片子叶的植物。 33.双子叶植物: 答案:种子内部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 34.维管束: 答案:由木质部与韧皮部构成的束状结构。 35.外起源:

已整理植物学考研题试题库_重要

名词解释 种子休眠有些植物的种子形成后,即使在适宜环境下也不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才能萌发,种子的这一性质称为种子休眠。 上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并子叶相连的短轴称为胚轴,子叶以上的胚轴称为上胚轴。 下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并子叶相连的短轴称为胚轴,子叶以下的胚轴称为下胚轴。 有胚乳种子种子成熟后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由于养分主要储存在胚乳中,这类种子的子叶相对较薄。例如:蓖麻、小麦等。 无胚乳种子种子成熟后仅有种皮、胚二部分,营养物质主要储存于子叶中。例如:豆类植物。 子叶出土幼苗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伸入土中形成主根,然后下胚轴迅速伸长而将子叶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如:大豆、花生、油菜等。 子叶留土幼苗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不伸长,而是上胚轴伸长,所以子叶留在土中,并不随胚芽一起伸出土面,直到养料耗尽死亡。如:豌豆、玉米、大麦等。 细胞器细胞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定功能的微小结构。原生质是指细胞有生命的物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是指细胞中细胞壁以各种结构的总称,它是细胞各类代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最重要的部分。 胞基质细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组成,在电子显微镜下看不出特殊结构的细胞质部分,含有与糖酵解、氨基酸合成和分解有关的酶类等重要物质,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 细胞周期细胞分裂中,把第一次分裂结束到第二次分裂结束之间的过程(即一个间期和一个分裂期)称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和M期。 纹孔植物细胞壁上的结构单位,植物细胞在形成次生壁的时候,有一些不为不沉积壁物质,因此形成一些间隙,这种在次生壁形成过程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胞间连丝相邻生活细胞之间,细胞质常常以极细的细胞质丝穿过细胞壁而彼此相互联系,这种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丝称胞间连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是细胞间物质、信息传输的通道。 后含物是植物细胞在代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些非原生质物质,它包括植物细胞储藏物质和新代废弃物,如淀粉、蛋白质、脂类、晶体、单宁、色素等。 细胞分化同源细胞逐渐变成形态、结构、功能不相同的几类细胞群的过程。 细胞全能性生物体,每个生活的体细胞都具有像胚性细胞那样,经过诱导能分化发育成为一个新个体的潜在能力,并且具有母体的全部的遗传信息。 组织是由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维管束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来,以输导为主的复合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或加上形成层共同构成的束状结构。 维管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复合组织。 维管系统植物体各器官中的由维管束构成的一个连续统一的系统,主要行使输导水分、矿质和同化产物的功能。包括了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木质部和输导有机养料的韧皮部初生生长直接来自顶端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的增生和成 熟的生长过程,称为初生生长。 初生结构在植物体的初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 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初生结构。 次生生长在植物体初生生长结束后,发生了次生分生组织的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其分裂、分化形成各种成熟组织的生长过程称为次生生长。次生生长的结果是使根茎等器官加粗。 次生结构在植物体的次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 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次生结构。包括了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 外始式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发育过程中,是由外向心逐渐分化成熟的,外方先成熟的部分为原生木质部,方后成熟的为后生木质部,这种分化方式称为外始式。 起源侧根起源于根尖成熟区中柱鞘的一定部位,这种起源于组织部的方式称为起源。 根瘤豆科植物根上,常形成各种形状的瘤状突起,称为根瘤。是根与土壤中的根瘤菌所形成的共生体。具有固氮的功能。 菌根有些植物根常与土壤中的真菌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真菌与根的共生体,称为菌根。 定根发生位置固定的根。包括主根和侧根。 不定根发生位置不固定的根,如在茎、叶、老根或胚轴上不定部位上产生的根。 凯氏带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在根的皮层细胞处于初生 状态时,其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形成木栓质的带状增厚。对根水分吸收和运输具有控制作用。这种带状结构是凯斯伯里于1865年发现的,因而称为凯氏带。 外起源茎上的叶和芽起源于分生组织表面第一层或第二、三层细胞,这种起源于组织表面的方式称为外起源。 树皮树皮是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维管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在较老的木质茎上,树皮包括了木栓层和它外方的死组织(统称外树皮或硬树皮或落皮层),以及木栓形成层、栓层、韧皮部(统称树皮或软树皮)。 年轮年轮是由于维管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季节的影 响的生长轮。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所现出的若干同心轮纹。每一轮代表着一年中产生的次生木质部,由春材(早材)和秋材(晚材)组成。 髓射线茎的初生结构中,由薄壁组织构成的中心部分称为髓。初生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称为髓射线,也称初生射线,连接皮层和髓,具有横向运输和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维管射线在次生维管组织中,还能分别地产生新的维管射线,它是次生维管组织的横向运输系统。维管射线为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在木质部的称木射线;在韧皮部的称韧皮射线。 叶痕叶子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痕迹。 叶迹是指由茎进入叶的维管束痕迹,从茎中分枝起穿过皮层到叶柄基部止的这一部分。 定芽生在枝顶或叶腋的芽。 不定芽不是生在枝顶或叶腋的芽。 鳞芽在外面有芽鳞包被的芽。芽鳞具有保护芽的作用。如:等的芽。 裸芽在外面没有芽鳞,只被幼叶包着的芽。如:棉、油菜、枫等 边材靠近树皮部分的木材,是近年形成的次生木质部,色泽较淡,具有输导和贮藏的作用,边材可以逐年向转变为心材,因此,心材可逐年增加,而边材的厚度却相对比较稳定。 心材靠近中央部分的木材,是次生木质部的层,近中心部分,颜色较深,导管和管胞已失去输导的功能,但管腔充填了物质,使其支持能力加强。 春材春夏季形成层活动旺盛,细胞分裂快,形成次生木质部的导管细胞直径大,管壁较薄木纤维数目少,细胞排列疏松,这部分次生木质部的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或春材。 秋材夏末秋初气候条件渐不适宜树木生长,形成层活动减弱,细胞分裂慢,形成次生木质部的导管细胞直径较小且数量少,木纤维和管胞较多,管壁较厚,细胞排列紧密,

植物学名词解释大集合

1 "虫瘿” insect gall 虫瘿是植物组织遭受昆虫等生物取食或产卵刺激后,细胞加速分裂和异常分化而长成的畸形瘤状物或突起,它们是寄生生物生活的""房子""。 引起植物产生虫瘿的生物很多,可分为动物和微生物两大类,常见的致瘿动物主要有昆虫、螨、线虫等,常见的致瘿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其中 昆虫是植物虫瘿主要的致瘿生物。 2 "二叉分枝” diehotomous branching 植物分枝类型的一种。植物体的主轴重复地分成两个分枝。由于主轴顶端的原始细胞长成两个生长点,均等地长出两个分枝,分枝顶端重复这过程而不断 形成二歧的各级分枝。二叉分枝是原始的分枝类型,苔藓、蕨类(石松)等植物 均有之。高等植物的二叉分枝式曾称为“二歧式”。 3 "气室” air chamber 地钱目叶状体表皮气孔之下有菱形或多角形的小室,或蕨类孢蒴内的空腔部分,称为气室。 4 "气孔” air pore 指地钱目叶状体的气室向外开口处,叫气孔,是气体出入的通道。此种气孔与种子植物的气孔器不同,它由16个细胞组成烟囱状,不开闭。 5 "中肋” centre rib 指藓类叶片中央类似于种子植物叶脉的构造,通常由孢壁较厚的一群狭长形多层细胞构成,有长短及单、双肋之分,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 6 "无性世代” asexual generations 植物生活史中,从雌、雄配子受精以后到减数分裂前,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是双倍的,这个时期叫做无性世代,也叫孢子体世代。如蕨类植物的生活史中,从合子形成到孢子母细胞的产生为无性世代。 7 "中轴” axile 在藓类位于茎的中央,由厚壁和薄壁细胞组成,排列紧密。 8 "水孔” water pore 是指生在叶边排水的孔,比气孔较大,水孔两旁有分化不完全的保卫细胞,不能自动调节开闭。主要机能是排出植物体内过多的水分。 9 "叶状体” leaf shaped body 苔类植物中,植物体呈片状而没有茎与叶的分化,称为叶状体。 10 "叶鞘” leaf sheath 藓类植物中,叶片基部较宽而紧密抱茎的部分称为叶鞘。被子植物叶的基部扩大,包围着茎叫做叶鞘。禾本科和伞形科等植物,多具有明显的叶鞘。蓼科 植物茎节上的鞘状物是托叶的变态,叫做“托叶鞘”,也称“vagina”。 11 "叶耳” auricle 藓类植物中,叶片基部扩展而成耳状的部分,称为叶耳。禾本科植物叶鞘与叶片连接处的边缘部分延伸的突起,多呈耳状或镰刀状的叶耳。叶舌和叶耳的 形状、大小、色泽以及有无,常为鉴定禾本科植物种或品种的根据之一。 12 "生殖托” reproduction hold

植物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生物学物种:生物学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即物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并能进行交配,产生能育的后代,有一定的地理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双名法:由林奈确定的生物命名法则。物种的正式名称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后面还常常附有定名人的姓名和定名年代等信息。 病毒:是一类形体极其微小,结构十分简单,能侵染特定活细胞的遗传因子。 溶菌性噬菌体:也称毒性噬菌体,能在寄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最终裂解细菌,使细菌破裂死亡。 溶原性噬菌体:参加到寄主DNA中的噬菌体DNA称为原病毒。溶原性病毒有时也能脱离寄主DNA而进入溶菌周期。 质粒:是较核质体小的共价闭合环状,双链互补的超螺旋结构的DNA。能独立复制,也能插入细菌染色体中或从中脱出。也可携带外源DNA片段共同复制。 藻殖段:藻类分裂繁殖时由异形胞、隔离盘以及机械作用分离而成的生殖段。 核质体: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无核膜、核仁,不与组蛋白结合,无定形,大型闭合环状,超螺旋的双链DNA分子。 原植体植物:植物体结构比较简单,为单细胞或者是多细胞的丝状体或叶状体,无根、茎、叶的分化,称为原植体。低等植物也叫做原植体植物。 精子器:雄性生殖器官外形多呈棒状或球状,其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内有多数精子,精子长而卷曲,具2条等长的鞭毛。 颈卵器:外形如瓶状,由细长的颈部(1层颈壁细胞和1列颈沟细胞)和膨大的腹部(多层壁细胞、1个腹沟细胞和1个卵细胞)组成。 原丝体:苔藓植物的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萌发成丝状体,形如丝状绿藻,称为原丝体。 原叶体:蕨类植物的配子体叫原叶体,有假根,其贴地一面生有颈卵器和精子器。 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与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相互更替的现象。大孢子叶球:又称雌球花。大孢子叶特化为珠领、珠鳞、珠托和套被,丛生或聚生成大孢子叶球,其上着生1-数枚裸露胚珠,为裸子植物的雌球花。 小孢子叶球:又称雄球花,小孢子叶聚生而成小孢子叶球,其上着生2-数枚小孢子囊,为裸子植物的雄球花。 第二部分 春化作用:低温对花的促进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光周期现象:植物成花(或发育)对光周期作出的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一条木栓化的带状增厚,为凯氏带。 传递细胞: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包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使物质短途运输的生理功能。真果:仅有成熟的子房发育而来的果实叫真果。 假果:除子房外,还有其他花部参与形成的果实叫假果。 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着生顺序),如互生、顶生、轮生等。 花序:被子植物的花在花序轴(总花柄)上有规律的排列。 花程式:用符合和数字列成公式,以表示花的对称性、性别、各部分的数量、组成、连合情况以及位置等性状。 不完全叶:托叶、叶片、叶柄三个部分结构中,缺少其中任意一个或两个部分称为不完全叶。不完全花:缺少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其中任意一个或几个部分称为不完全花 心皮: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是构成雄蕊的基本单位。

植物学名词解释

人为分类系统:根据植物的用途或一两个性状对植物进行分类。 自然分类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形态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等不同角度给植物进行分类,试图寻找植物间的亲缘关系与演化关系。 颈卵器植物:雌性生殖器官以颈卵器的形式出现的植物。 颈卵器:颈卵器植物(苔藓、蕨类、裸子)的雌性生殖器官,形如瓶状,腹部具有卵细胞。种子植物:由种子进行繁殖的植物。 孢子植物: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植物。 显花植物:能开花结实的植物。 隐花植物:没有开花结实现象的植物。 高等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专门的繁殖器官,生活史中有胚出现的植物。 低等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专门的生殖器官,生活史中没有胚出现的植物。 双名法: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给植物取一个唯一的名称,该名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通常还在后面加上命名人姓氏的缩写。 原植体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分化的植物。 异形胞:在蓝藻中,某些营养细胞特化,转变为能固氮的细胞叫异形胞。 藻殖段:丝状体的藻类,由于某种原因将藻丝折断,每一段都可发育为一个新个体,这样的片段叫藻殖段。 茸鞭型鞭毛:电子显微镜下,鞭毛鞘上有1列螺旋排列的鞭茸的鞭毛。 中核: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核膜不消失,没有染色体纤丝出现,细胞核靠溢缩形成两个核。 营养繁殖:植物体的一部分脱离母体发育为新个体。 无性繁殖:以无性孢子进行繁殖。 有性生殖:两性配子相互结合完成繁殖。 配子: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 同配生殖:在形状、结构、大小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两个配子结合。 异配生殖:在形状和结构上相同,大小和运动能力上不同的两个配子结合。其中大而运动迟缓的为雌配子;小而运动能力强的为雄配子。 卵式生殖:在形状、大小和结构上都不相同的配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其中大而无鞭毛,不能运动的为卵;小而有鞭毛能运动的为精子。 世代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单室孢子囊:为二倍体,分裂时只进行减数分裂的孢子囊。 多室孢子囊:为单倍体,不进行减数分裂,而进行有丝分裂的孢子囊。 寄生:直接从活的有机体中获取营养的方式。 腐生:从动植物的尸体或其它有机物质吸取养料。 只能寄生,为专性寄生;只能腐生,为专性腐生;以寄生为主兼腐生的,为兼性腐生;以腐生为主兼寄生的,为兼性寄生。 根状菌索:高等真菌的菌丝体密接成绳索状,外形似根的菌丝组织体,外层为皮层,由拟薄壁组织组成,内层为心层,由疏丝组织组成。 子座:是容纳子实体的褥座,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构成。 菌核:是菌丝密接成的核状体,有的有组织分化,外层为拟薄壁组织,内层为疏丝组织,是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在条件适宜时,可以萌发为菌丝体或产生子实体。 双游现象:在鞭毛菌亚门中,产生连续两次的游动孢子的现象。 孢子囊的层出:孢子囊成熟后,顶端开一圆孔,游动孢子顺序的从孔口游出,此后在旧孢子

植物学名词解释

1.传递细胞:A结构特点:初生壁具有次生性的内突生长,形成指状、鹿角状突起,使质膜面积增大,有利于原生质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胞间连丝发达,核多样,细胞器丰富(1、5分)。B部位:出现于溶质短途密集运输的部位,如小叶脉、节与花序节部、分泌结构、子叶、胚乳、胚柄、中央细胞与反足细胞、珠被绒毡层与伴胞等(1、5分)。C、功能: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高效的传递与运输能力(1分)。 2.植物细胞的编程性死亡:A指在一定生理与病理条件下,细胞遵循自身的程序,主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正常的生理性死亡(1、5分)。B细胞表现为染色质降解,核DNA形成寡聚小体片段,细胞质浓缩,内质网成泡状,具自溶作用,主动耗能(1、5分)。C根毛死亡,管状分子死亡,大孢子退化,叶的衰老等都属于编程性死亡。它以与有丝分裂相反的方式来调节细胞群的相对平衡,就是长期演化的结果(1分)。 3.细胞编程性死亡:A指在一定的生理与病理条件下,细胞遵循自身的程序,主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正常的生理性死亡(1分)。B细胞表现为染色质降解,核DNA 形成寡聚小体片段,细胞质浓缩,内质网成泡状,具自溶作用,主动耗能(2分)。C 根毛死亡,管状分子死亡,大孢子退化,叶的衰老等都属于编程性死亡。它以与有丝分裂相反的方式来调节细胞群的相对平衡,就是长期演化的结果(1分) 3.外胚乳:A 种子在形成与发育过程中,胚珠的珠心、珠被组织不被完全吸收而消失,有部分残留,构成外胚乳(1、5分)。B 外胚乳就是补充胚乳的一种附属贮藏组织,就是演化位置较高的次生性状(1、5分)。C 外胚乳可以与胚乳并存,如芡的种子等(1分)。 4.双受精:A 被子植物的花粉管进入胚囊后,释放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结合成合子(或受精卵),另一个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的过程(1、5分)。B意义:双受精就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现象,它使2个单倍体的雌雄配子融合在一起,恢复了亲本原有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具有父母双亲的遗传特性,加强了后代个体的生活力与适应性(1、5分)。C 三倍体的胚乳也具有双亲的的遗传特性,为胚发育提供营养,促进植物的生活力与适应性(1分)。 5.雄性生殖单位:A 有的植物的两个精细胞与营养细胞在生殖过程中在功能上就是作为一个统一的传送单位(1分)。B 较大的一个精子与营养核联结,含质体少,含线粒体多,较小的精细胞与较大的精细胞联结,含质体多,含线粒体少,这就是精子的二型性。较大的精细胞多与中央细胞结合,较小的精细胞多与卵细胞结合(2分)。C如白花丹的雄性生殖单位(1分)。 1.人工种子:A 利用植物在组织培养中具有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特性,把胚状体包埋在胶囊内形成球状结构,使其具有种子的机能,并能播种于田间(2分)。B胚状体就是由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无性繁殖产生的一种类似合子胚的结构,经过系列发育,可长成植物体(1分)。 C 人工种子具有三层结构,种皮就是有机膜,其内为营养物质及激素,最内为胚状体或芽体(1分)。 2.原套——原体学说:A、被子植物茎顶端的外部由一层或几层细胞组成,行垂周分裂以增加表面积,而不增加细胞层数。原体:原套里面的多层细胞,行平周分裂与各方向的分裂,以增加体积而使茎的顶端扩大(1分)。B、原套、原体各有自己的原始细胞。原套的原始细胞位于茎尖中轴位置,其衍生细胞一部分留在顶端仍为原始细胞,其表层分化成原表皮进而发展为表皮,其余的形成茎端周围的细胞,与原体细胞一样,并没有预定的分化方向,这就是与组织原学说的重要区别。原体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 1、纹孔:细胞壁形成次生壁时并非全面的加厚,在一些位置上不沉积次生壁物质,这些未增厚的区域称为纹孔。 2、年轮:在温带地区多年生木本植物木材的横切面上,一个生长季节内形成的早材和晚材组成的一轮显著的同心圆环。 3、双名法:用两个拉丁文单词给植物命名,第一个单词是属名,第二个单词是种加词,一个完整的拉丁文学名还要在双名的后面附上命名人的姓氏缩写。 4、通道细胞:根内皮层的大部分细胞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壁常呈五面加厚,少数正对原生木质部的内皮层细胞保持薄壁的状态,这种薄壁的细胞称为通道细胞。 5、泡状细胞(运动细胞):在禾本科植物叶片上的一组大型的薄壁细胞,分布于两个叶脉之间的上表皮,在横切面上呈展开的扇形排列,中间的细胞最大,两边的细胞渐小。每个细胞内都含有大液泡,不含或少含叶绿体,与叶片的张开和卷曲有关。 6、周皮:双子叶植物的老根和老茎最外层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的次生保护组织。 7、筛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韧皮部中,运输有机物。他们由一些管状的无细胞核的生活细胞----筛管分子连接而成的管状结构。 8、导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由许多管状的,细胞壁木质化的死细胞纵向连接而成,组成导管的每一个细胞称为导管分子。成熟的导管分子为死细胞,端壁溶解,形成穿孔。侧壁发生不同方式的

次生木质化增厚。 9、凯氏带:在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有一条木化和栓化的带状加厚区域,称为凯氏带。 10、无融合生殖:在胚囊中,不经过此雄性细胞的融合而产生胚的现象。 11、厚角组织:初生的机械组织。由生活细胞组成,常含叶绿体。细胞壁为初生壁性质。细胞壁发生不均匀的增厚。增厚一般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12、厚壁组织:机械组织。细胞壁均匀加厚,一般为死细胞,分为纤维和石细胞。 13、皮孔:周皮上的通气结构。该处的木栓形成层向外不形成木栓层,而是形成排列疏松的补充组织,以利于气体交换。 14、趋异适应:同一植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这种变异称为趋异适应。 15、胞间连丝:穿过相邻生活细胞壁的原生质丝。 16、细胞骨架:真核细胞内有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组成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 17、高尔基体:由平滑的单位膜围成的囊垛叠而成。有形成面和成熟面,具分泌功能,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18、真花学说:认为被子植物的一朵花相当于裸子植物的一个两性孢子叶球,主张被子植物是由早已灭绝的本内苏铁木中具两性孢子叶球的植物演化而来。孢子叶球基部的苞片演变为花被,小孢子的叶演变

安徽大学环境生物学植物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研究生)

高级环境生物学(植物学部分)研究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分化:在生物体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征。 2.分生组织:在种子植物体中某些部位,具有持续能力的细胞群。 3.初生生长:植物的生长,直接来自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形成各种成熟组织。整个生长过程为初生生长,初生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共同组成初生结构。 4.植物的繁殖:植物在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必然通过一定的方式,从它本身产生新的个体来延续后代,这就是植物的繁殖。 5.花:花是适合生殖作用的变态枝。 6.萌发孔(沟):花粉粒的外壁上有一定形状,一定数目和一定分布位置的孔和沟槽,它们是在花粉外壁形成时生成的,这些孔和沟槽处缺乏花粉的外壁,以后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时,花粉管就由孔、沟处向外突出生长,所以称这些为萌发孔、萌发沟。 7.孢粉学:利用花粉的特征以鉴定植物种类,演化关系和植物的地理分布的一门学科。 8.传粉:由花粉囊散发出的成熟花粉,借助一定的媒介力量,被传送到同一花或另一花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9.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植物类群的分类、鉴定和系统关系,从而建立植物进化系统和鉴别植物的科学。 10.苔藓植物的颈卵器(也可画简图说明)上部细狭下部膨大。雌性生殖器官:外形似瓶状。细狭部分为颈部,膨大部分为腹部,颈部外壁内层细胞构成,中间有1条沟,称颈沟,颈内有一串颈沟细胞。腹部有外壁多层细胞构成,中间有一个大形的卵细胞。在卵细胞与颈沟细胞之间的部分称腹沟,在腹沟内有1个腹沟细胞。 11.蕨配子体:孢子萌发成为酸了体。配子体形小,宽1厘米,为心脏形的扁平体,四周仅1层细胞,中间为多层细胞,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因而有固着作用假根。雌雄器官都生在配子体的腹面。颈卵器是????心脏凹口附近,颈卵器的腹部是埋在配子体组织内,含有腹沟细胞和卵细胞各1个,颈卵器的颈较短,高仅5-7层颈壁细胞,并突出体外。精子器球形; 精子器的壁突出配子体外。 12.试述裸子植物一般特征,分为哪几个纲? (1)孢子体发达 (2)胚珠衣露 (3)具有颈卵器 (4)传粉时花粉直达胚珠 (5)具多胚现象 (6)花粉粒内单沟型,具气囊。 裸子植物门通常分为铁树纲、银杏纲、松柏纲(球果纲)、红豆杉纲(紫杉纲)、买麻藤纲(倪藤纲)(盖子植物纲)。 13.高等植物:植物体结构比较复杂,大多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结构有了

植物学名词解释范文

植物学上册的名词术语 繁殖(reproduction): 植物在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必然通过一定的方式, 从它本身产生新的个体来延续后代,着就是植物的繁殖 营养繁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 通过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从母体分离开去( 有时不立即分离), 进而直接形成一个独立生活的新个体的繁殖方法 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通过一类称为孢子的无性繁殖细胞, 从母体分离后, 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 由两个称为配子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彼此的融合的过程, 形成合子或受精卵,再由合子或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分离繁殖(division): 由植物体的根状茎.根蘖.匍匐茎等长成的新植株,人为的加以分割,使与母体分离,分别移栽在适当场所任其长大的方法,称为分离繁殖 扦插(cutting):剪取植物的一段带1-2个芽的枝条.一段根或一张叶片,插入湿润的土壤或其他排水良好的基质上,经过相当时间以后,可以从插入的枝段.根段的切口处或叶片上长出愈伤组织, 再由愈伤组织上长出不定根,并由原来的芽体,或新长成的不定芽发展为新个体 压条(layering):在新植株生成不定根后,再从母体上割离栽植的一种人工营养繁殖措施之一。 嫁接(grafting):将一株植物体上的枝条或芽体,移接在另一株带根的植株上,使二者彼此愈合,共同生长在一起,这一方法称为嫁接。 花(flower):被子植物繁衍后代的生殖器官。 花柄(pedicel):花与茎连接的部分 花托(receptacle):在花柄的顶部,上面着生在花被、雄蕊和雌蕊。 花被(perianth)::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 花萼(calyx):位于花冠外面的绿色被片是花萼,它在花朵尚末开放时,起着保护花蕾的作用 副萼(accessory calyx):花萼外还有一层相当于苞叶的萼片,称副萼 花冠(corolla):位于花萼的上方或内方,是由若干称为花瓣(petal)的瓣片组成,排列为一轮或多轮,结构上由薄壁细胞所组成。 距:此淡黄色花花瓣一侧延伸成细长管状物,在此花瓣侧延伸的管状物称为距。 雄蕊群(androecium):一朵花中全部雄蕊的总称。 二强雄蕊:在一朵花中,如有4枚雄蕊,其中两枚花丝较长,两枚较短,称二强雄蕊,如唇形科和玄参科植物。 四强雄蕊:如一朵花中有6枚雄蕊,其中4长2短的,称四强雄蕊,如十字花科植物。 单体雄蕊:雄蕊中花丝或花药部分,常有并连现象,假如花药完全分离,而花丝联合成一束的,称单体雄蕊,如蜀葵、棉花等。?????????? 二体雄蕊:花丝并联成为两束的,称二体雄蕊,如蚕豆、豌豆等。 三体雄蕊:花丝合为3束的,称三体雄蕊,如连翘。 多体雄蕊:花丝合为4束以上的称多体雄蕊,如金丝桃和蓖麻等。 聚药雄蕊:花丝完全分离,而花药相互联合,称聚药雄蕊,如菊科,葫芦科植物。 雌蕊群(gynoecium):一朵花中所有雌蕊的总称。 心皮:构成雌蕊的单位。 离生雌蕊:各雌蕊彼此分离,形成一朵花内多雌蕊,称为离生雌蕊。 合生雌蕊:各个心皮互相联合,组成一个雌蕊,称为合生雌蕊。 柱头:位于雌蕊的顶端,是接受花粉的部位,一般膨大或扩展成各种形状。 花柱:是柱头和子房间的连接部分,也是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 花柱道:花柱中央是空心的管道,称花柱道。 子房:由一个或多个心皮形成的雌蕊,常分化出基部能育、膨大的部分,称为子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