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

世界上没有这么壮美的走廊

世界上没有这么宽广的走廊

唯独你――河西走廊

你的壮美,就像两边的雪山

千年闪耀着光芒

你的宽广,就像天边的羌笛

高远而悠长

走过河西走廊的人

才能体会“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彷徨

走过河西走廊的人

才能感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

走过河西走廊的人

才能理解“大漠孤烟直”的恐慌

玄奘走过这里

取回了释迦牟尼的无量佛光

张骞走过这里

把中华文明植根进了广阔的西域土壤

霍去病走过这里

征战匈奴稳固了岌岌可危的边防

商贾富人走过这里

让丝绸之路延伸到了遥远的地方

啊,河西走廊

千年的历史变迁 : 没有改变你刚毅沉稳的模样

千年的风霜雪雨

使你变得更加剽悍坚强

千年的人来人往

始终在传递着你的壮丽辉煌

《河西走廊》纪录片解说词

第1集:《使者》 主要讲述公元前138年,匈奴对汉朝的包围袭扰迫使汉武帝派遣张骞穿越河西走廊,去往西域寻求军事同盟的故事。张骞的凿空之举,带来的地理大发现使河西走廊正式进入了中原王朝的视野。 第2集:《通道》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信息坚定了汉武帝打通河西走廊的决心。本集主要讲述公元前121年,发生在河西走廊的河西之战。一年之内,年仅19岁的霍去病率领汉朝骑兵三次出击匈奴,全线打通了河西走廊并使它自此并入汉朝版图。 第3集:《驿站》 河西之战后,行政与邮驿系统遍布河西,汉朝的势力范围也沿着河西走廊延伸到了西域。本集主要透过敦煌悬泉置驿站及其出土汉简,再现长罗侯常惠建功西域的风云往事,展现河西走廊这一战略通道在汉朝经营西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4集:《根脉》 主要从儒家文化的角度讲述魏晋时期,中原大乱之际,河西走廊以其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庇佑了迁徙至此的儒家学者。儒家文化自此在河西走廊扎下根脉,并最终东渐反哺中原,成为隋唐文化和制度的重要来源。 第5集:《造像》 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恒河两岸的佛教文化开始沿着宽阔的河西走廊大规模进入中国。以昙无谶、鸠摩罗什为代表的佛教徒,以译经、造像等方式在这里弘扬佛法,开启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同时也为河西走廊留下了宝贵的佛教遗产。 第6集:《丝路》 魏晋南北朝,因中原动乱,河西割据,丝绸之路阻塞不通。西域商人止步于河西走廊,使这里在隋朝初年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征侵扰河西走廊的吐谷浑并在张掖举行了外交与商贸盟会。连接中原与西方世界的丝绸之路再度畅通。 第7集:《敦煌》 盛唐是丝路最繁荣的时期,也是敦煌艺术最辉煌的年代。从长安来到敦煌的工匠将长安艺术带到了这里,他们在当地世家大族的支持下继续开凿敦煌石窟并绘制敦煌壁画。本集以敦煌220号石窟的营建为例,讲述敦煌石窟如何见证了丝路的繁华并成为大唐盛世的缩影。第8集:《会盟》 河西走廊不仅连接了古代中原与西域,也连通着分处南北的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本集主要讲述在蒙古帝国的时代,来自蒙古和青藏两大高原的游牧部落首领在河西走廊举行了一次关于和平的会谈。随着元朝建立,西藏归入中国版图,凉州会盟深刻影响了此后数百年中国的政治与文化格局。 第9集:《苍生》 随着明朝西北防线逐步收缩,河西走廊因闭关锁国渐趋沉寂。本集以古老的嘉峪关城为视角,讲述明清时期穿越河西走廊的东西方人士及其在河西走廊的经历与见闻。虽然这时的河西走廊已与整个国家一同进入沉寂时期,但在风雨飘摇的帝国晚期,新疆危机的爆发及振聋发聩的塞防论再次唤醒了中原统治者对河西走廊及广阔西部的重视。 第10集:《宝藏》 新中国成立后,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河西走廊复苏的动力,古老的走廊迎来了现代化的工业与机器生产,成为新中国建设蓝图的关键一环。从兰新铁路到兰新高铁,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河西走廊再度迎来崛起的契机。 河西走廊之一 使者

地理河西走廊

渗透生态安全教案 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河西走廊的位置及其在交通上的重要意义。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河西走廊绿洲的分布与人口、城市分布特点的关系。 3.说出影响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4.分析河西走廊主要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熟悉河西走廊的位置、地形特点。 2.通过图片和资料,分析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原因,认识扬沙或沙尘暴天气对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分析水资源对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河西走廊在交通上的重要意义及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河西走廊地区的灌溉水源与绿洲、人口、城市的分布之间的关系。 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讲话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打开大屏幕,播放视频“敦煌莫高窟旅游宣传片”,今天我们来了解河西走廊这个地区的特点。 [讲授新课] 1. 读图:了解河西走廊在甘肃省的位置。 提问:河西走廊是一个怎样的地带,“河西”是指什么?地形地势如何? 学生读图回答。 提问:结合地形特点,分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今交通要道的原因。 2. 提示:在图中找出通过河西走廊的重要铁路线和铁路沿线城市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说明目前这里仍是联系亚洲和欧洲、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通道。 大家已经知道甘肃属于西北地区,想一想:河西走廊应该是哪一种气候类型?在这种气候影响下,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突出怎样的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

纪录片《河西走廊》观后感四篇

纪录片《河西走廊》观后感四篇【篇一】 纪录片《河西走廊》是在当前“一路一带”国家战略大背景下推出的国际制作的纪录片中的大片,看了张颐武、石述思等文化名人对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和印象,更加觉得河西走廊战略地位在历史中的重要性。从雅丹开往敦煌的路上,我们穿越罗布泊耳垂的无人区和漫长的酷热。偶然回头,车后是一望无尽的戈壁,鲜红的落日和残颓的玉门关。颠簸不是来自唐诗中的战马,但是扬起的尘沙仿佛与古人有了一刻的心意相通。影片除去原汁原味的历史气息,其运用的艺术手法更是值得深究。 《河西走廊》这部纪录影片给我们展现了一场宏大的历史画卷,两千年前,张骞从刘彻帝手中接过符节,跨越历史长河将一条厚重的历史之路呈现在我们眼前。《河西走廊》最精彩的莫过于将历史情景以表演的形式在荧幕上呈现出来。 如今中国纪录片的美学主体依旧是戏剧美学:充满矛盾冲突的情节编排、紧张激烈的悬念设置,与摄影特技技术的迷恋交织,为中国纪录片描绘了美学品貌。薇乐大道戏剧化效果,情景再现手段是非常普及的一种表现方式,使得纪录片从枯燥无味中华丽转身,变得富于趣味性与可看性,吸引更多受众。 对于纪录片的创作者而言,由于讲述的事情时间上是不可逆

的,所以缺乏影像资料,于是情景再现手段在重构历史事件的需求之下诞生。但是情景再现使用的是搬演而非扮演,既与传统的纪录片相比有所创新,有不同于剧情片的虚构。 《河西走廊》以大规模的情景再现回溯历史,结合历史事实真实再现历史原貌,将影片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更加直接的传达给观众。利用蒙太奇将历史与现实交叉在一起,把古人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一带一路”精神和现代宣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美结合,使得整部影片的价值体现更佳。 《河西走廊》将历史场景搬演到屏幕上,给我们呈现一个优美宏大的历史画卷,细节生动,既不背叛历史事实,又重构了历史场景,继承了前人的智慧,同时又将其余现代审美与价值观融入其中,谱成了一幅荡气回肠的壮丽之歌。 【篇二】 最近看了一部制作精良的纪录片—《河西走廊》,勾起了一些或近或远的记忆。自初中读到关于敦煌的故事起,就一直心向往之。曾经还向高中历史老师打听过某个闪现于志异小说的敦煌城主,以及书上寥寥几笔勾出的一场好仗。也亏得那位历史老师是个英雄不问出处的主,一心只盼着和学生分享正史野史中的奇闻异事,于历史长河中拾得些许真趣,管它教学大纲还是考试范围,向来有问必答,生冷不忌。他不清楚,还为此专程回家翻书,

河西走廊地区

河西走廊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河西走廊的位置及其在交通上的重要意义。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河西走廊绿洲的分布与人口、城市分布特点的关系。 3.说出影响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4.分析河西走廊主要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熟悉河西走廊的位置、地形特点。 2.通过图片和资料,分析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原因,认识扬沙或沙尘暴天气对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分析水资源对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河西走廊在交通上的重要意义及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河西走廊地区的灌溉水源与绿洲、人口、城市的分布之间的关系。 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讲话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打开大屏幕,播放视频“敦煌莫高窟旅游宣传片”,今天我们来了解河西走廊这个地区的特点。 [讲授新课] 1. 读图:了解河西走廊在甘肃省的位置。 提问:河西走廊是一个怎样的地带,“河西”是指什么?地形地势如何? 学生读图回答。 提问:结合地形特点,分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今交通要道的原因。 2. 提示:在图中找出通过河西走廊的重要铁路线和铁路沿线城市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说明目前这里仍是联系亚洲和欧洲、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通道。 大家已经知道甘肃属于西北地区,想一想:河西走廊应该是哪一种气候类型?在这种气候影响下,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突出怎样的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 总结: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理位置使湿润的海洋气流很难到达这里,所以降水极少,全年只有50----200毫米,但蒸发很强烈,在2000----3000毫米之间,自然环境突出干旱的特征。 然而,这里却是全国闻名的瓜果之乡,与气候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日照时

《新丝绸之路》观后感:丝绸之路――永恒的记忆

[《新丝绸之路》观后感: 丝绸之路——永恒的记忆] 这篇是假期里写的,刚逛博客的时候看到其他人的博客里也有观后感,而且刚好也是假期里读的书,看着觉得帮助很大,《新丝绸之路》观后感: 丝绸之路——永恒的记忆。我就寻思着把这篇也放上来,虽然矫揉造作了一点,但也凑凑数。 丝绸之路对于我们来说,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它不仅仅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条甬道,还是历史长河中绚烂的一笔。那些经历了沧海桑田如今仍然赫赫有名的要塞,那些经历风霜雨雪如今仍然傲然伫立的物像,那些与丝绸之路息息相关如今仍然为津津乐道的人们,似乎都在诉说这一切从未走远。时间的车轮在此留下痕迹,而纪录片将这些痕迹一一还原,在百转千回且充满感染力的背景音乐中,成为了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一)那些要塞 丝绸之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和敦煌的古阳关西去,进入新疆后分成北道、中道、南道三条路线西行。北道经吐鲁番、吉木萨尔、伊宁前往里海沿岸;中道经楼兰、焉耆、轮台、库车、温宿、喀什,越过帕米尔高原,到达地中海东岸地区;南道是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若羌、且末、民丰、和田、莎车,翻越世界屋脊,过阿姆河到伊朗,最终抵达伊斯坦布尔城,也就是昔日东罗马帝国的首府。它们如同散落的珍珠,而丝绸之路将其串成一线,每一颗都光芒四射,每一颗都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历史。 丝绸之路上的要塞常常是古代诗人的重要题材。这些要塞壮丽的塞外风光,恶劣的生活条件,独特的民俗民风都在诗句中得以体现。王之涣在《塞外》中吟诵道: “羌笛何须怨xx,春风不度xx。” xx《xxxx》中留下名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杜甫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大雪纷飞的姿态描绘得生动形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xx开。” 羌笛声,胡旋舞使苍凉的塞外多了几分魅力。 xx。 纪录片最后一集名为《永远的长安》,作为十三个王朝古都的西安,如今仍为交通要道。“九宫格局,轴线突出” ,优良的城市格局自古以来广为诸多城市竞相模仿。历史的积淀,使如今的西安依然熠熠生辉。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从那些历史遗存中遥想当年。这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地方。看着纪录片中时光交错,让人有恍如隔世之感。这座城市承载了人们太多的记忆,它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开始,经历了朝代的更迭,更经受了战乱的洗礼。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来来去去,只有这座城永远伫立在此,任时光洗涤。 xx。 楼兰这座城如同它的名字一样神秘而又令人遐想。如今这座城在沙土之下沉睡千年,不复存在。人们只能从一点点遗存和历史资料中,凭吊它最初的模样。想象着曾经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熙熙攘攘的城镇街市如今已被风沙所侵蚀。环境的恶化,楼兰人的迁徙……一幅幅画面在眼前流转,仿佛在向人类敲响警钟,想要永远拥有心爱的家园,就必须从身边的一点一滴保护起,才能使子孙后代不断地延续下去。 (二)那些物像 丝绸之路,是中西商贸交流的要道。而丝绸则成为了当时中国繁荣强盛的文明象征。高超的制作工艺使西方人叹为观止,人们纷纷争相购买。丝绸之路也因此愈加繁荣。纪录片中考古者发掘了大量的丝绸,依稀可见薄如蝉翼的丝绸上面的精美图案,使人感叹古人们的精巧做工。正是丝绸的传播使丝绸之路日久弥新,声名远扬。

河西走廊基本状况

河西走廊基本状况 中国甘肃省西北部狭长高平地。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 两汉魏晋时的河西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又因在甘肃境内,也称甘肃走廊。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海拔1,500公尺左右。大部分为山前倾斜平原。走廊分为三个独立的内流盆地︰玉门、瓜州、敦煌平原,属疏勒河水系;张掖、高台、酒泉平原,大部分属黑河水系,小部分属北大河水系;武威、民勤平原,属石羊河水系。 在整个走廊地区,以祁连山冰雪融水所灌溉的绿洲农业较盛。走廊自古为沟通西域要道,北「丝绸之路」也经过这里。嘉峪关、敦煌莫高窟和阳关均位于走廊西部,目前兰新铁路也由此通过。 编辑本段范围 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又叫甘肃走廊。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因为位置在黄河以西,所以叫“河西走廊”。 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地域上包括甘肃省的河西五市:武威(古称凉州)、张掖(甘州)、金昌、酒泉(肃州)和嘉峪关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东西长约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张掖、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它自古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汉唐时的“丝绸之路”经这里通向中亚、西亚,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黄金通道,不仅是昔日的古战场,也是甘肃著名的粮仓。 河西走廊又称甘肃走廊,其南为海拔四、五千米的祁连山脉。其由一系列北西走向的高山和谷地组成,西宽东窄,由柴达木盆地至酒泉之间为最宽,约300公里。祁连山山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疏勒南山团结1峰海拔为6,305米,这基本上接近了青藏高原大多数山峰的高度。祁连山北侧和南侧分别以大起大落的明显断裂由高山一下降至平原,北坡与河西走廊的相对高度在2,000米以上,而南坡与柴达木盆地间仅1,000多米。在祁连山4,500米以上的高山上,有着丰厚的永久积雪和史前冰川覆盖,这些积雪和冰川在每年特定的季节融化,为这一地区大量的绿洲和耕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北侧则为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北山),绝大多数山峰海拔在2,000-2,500米之间,个别高峰达到了3,600米。这里山地地形起伏,逐渐趋于平缓,可以算准平原。河西走廊介于祁连山与马鬃山(北山)之间的狭长平地,因其位于黄河以西,故得名。[1] 西汉初期,河西走廊是匈奴人游牧的地方。通西域有功的汉武帝使者张骞第一次西去是在公元前139年,他就在这里被匈奴截住,软禁了十年,娶妻生子。他壮志未酬誓不休,终于逃离西去,完成了使命,但在归中原途中,又在这一带被匈奴截留,一年多后,才回到长安,可见,通西域必须经过河西走廊。 张骞第二次去西域在公元前119年,这次行走比较顺利。因为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鏖战河西走廊,将匈奴驱赶出去,咽喉之道得以畅通无阻。 编辑本段地位 河西走廊历代均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以来,成为“丝绸之路”一部分。15世纪以后,渐次衰落。目前亦为沟通中国东部和新疆的干道,为西北边防重地。 古代丝绸之路在这里通过,张骞出使西域,不绕路走,而非要经过当时匈奴所控制的河西走廊,原因就在河西走廊的特殊地理位置上。 唐代诗人李白有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其中的“天山”即指祁连山。河西走廊就位于祁连山山脚下,它的兴衰存亡完全依赖与祁连山的雪水。

万里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

摘要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际存在的重要地理界线。历代长城的布设都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其走向与我国半湿润与干旱气候分界线基本一致。因此,长城也就成为我国农区和牧区分界线的标志。长城的延伸或回退,基本上反映了农区与牧区的扩张或收缩。从政治地理的角度来考察长城。可以认为,它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政治力量相互对峙、较量形成的“力”的平衡带,长城,一方面发挥了分隔两个政治单元的功能,它们延伸或收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种力量对比的变化;另一方面.在先进与落后两种势力的对撞中.客观上却促进了相互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的融合。今日长城作为领土扩张和防御的军事设施作用已不复存在。但是长城在地理上的许多界限指标意义仍然存在,它依然是许多地理事物的敏感地区。 关键词万里长城地理界线过渡地带农牧界线文化界线 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实在在的重要的地理界线。 纵观历代长城的地域分布,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早期的燕、赵北长城,还是最长的秦汉长城,或是最坚固的明长城,其分布地域和走向都大体一致。它们都位于我国高原,山地到平原地形的过渡地带;半湿润和干旱气候的过渡地带。这个地带又是朴实淳厚的农业民族与粗犷豪放的游牧民族碰撞、对峙的融合带。至今,仍然是我国农牧业生产地域分布的重要界线。更确切地说,它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空间区域。我们把这个区域称为长城地带。为什么长城地带恰处于各种地理现象的过渡地区呢?我们认为,自然地理环境是长城形成的基础;然而,“人”,不同时期的各种政治力量,对地理环境有很强的选择。长城地带正是历代各政治集团,为了地域扩张或防御,选择并逐步形成的“力”的平衡带。 1 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以秦汉、明长城为代表的万里长城,由西向东,自甘肃玉门关外,沿着河西走廊北侧,东行径沙漠和黄土高原的交接处,再循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交错带,蜿蜒在燕山和太行山山岭的背脊上,随山势而转,直抵大海边缘。它的东南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除黄土高原地势较高外,大部分为海拔200以下的平原和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集中边片;北部,自西向东有阿拉善高原、内蒙古高原和大兴安岭山地,海拔大部分在1000米以上,是我国天然草场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长城所在地域,大部分是高原向平原过渡的丘陵。低山地区。长城布设选择在这样的过渡地形是因为:一方面,不十分高峻的山地在古代战争中历来是被重视的地形。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相互争战以步兵、骑兵为主的情况下,大江、大河及丛山峻岭等天险,不需要修筑军事设施,其本身就可作为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高峻的山地上修筑大规模的城墙,也是当时的运输手段、物质来源、技术水平所难以完成的。所以早期古代战争防御体系的布局主要利用天然设施。各代长城真正建在高峻山地上的段落是少数。战国时期、秦汉时期的长城,以及金长城、明长城,几乎都是利用了我国这条东北——西南、东——西向的由高原到平原的低山丘陵为主的过渡地表;另一方面,地形过渡带的特点往往是地势的绝对高度不一定很高,而相对高差大,地形崎岖,变化多端,成为既可攻,又可守的绝佳区位。特别北部长城带的中段和东段。中段,包括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西部等省区,在地质时期由于强烈的地壳运动,在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之间形成一系列界山,如贺兰山、狼山、大青山等,山地呈不对称状,北缓南陡;长城带的东段,包括今山西北部、河北、辽宁、内蒙古东部等地段,地处内蒙古高原向东北、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主要山脉有燕山、太行山、大兴安岭、长白山及辽东、辽西丘陵。山地由于地壳运动多次抬升高度较大,两级阶地间相对高度大、地势陡峻、险要。长城带北部的内蒙古高原却是地面平整、没有高峻的山岭,只有起伏和缓的残丘和岗阜;长城带的南部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真所谓北去大漠辽阔,南望平川沃野。居中崎岖的过渡地带当然成为进行埋伏、了望、控制咽喉的最好军事基地。 水分条件是这一区域十分敏感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区域人畜的生存和区域经济的

纪录片《河西走廊》观后感

纪录片《河西走廊》观后感 最近,在公司组织的集中学习上,看了一部制作精良的记录片《河西走廊》。正是这样一部纪录片,赋予了历史鲜活的灵魂。它的出现让写在史书里、刻在壁画上、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名字变得有血有肉。 《河西走廊》以大规模的情景再现回溯历史,两千年前,张骞从汉武帝刘彻手中接过符节,跨越历史长河将一条厚重的历史之路呈现在我们眼前,那一年,刘彻19岁,张骞27岁。而同样是二三十岁的年纪,我们却习惯了循规蹈矩,习惯了安于现状,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愿去改变,不愿去突破桎梏,打破固有的“安稳”的生活。 张骞是一位勇者,明知踏上西行的道路异常艰辛,但他依然勇于担负开拓西域的使命。鸠摩罗什被囚禁整整十六年,仍不忘弘扬佛法,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深远至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能无法表述史人开拓的步伐了,反倒觉得“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来的更为准确。 通过对纪录片的学习,让我深刻领悟到追求自己的目标、路途是充满艰辛的;学习知识,亦或是枯燥的、乏味的。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有各自努力奋斗的目标,但一路走来,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忘却了自己的目标,停下追逐的脚步。没有超世之才,就要有坚忍不拔之志。明确自己的目标,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竞争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即使面对逆境,也要有面对的勇气,在生活中要敢于拼搏,勇于改变,这样才能距成功更进一步。

纪录片虽然只有短短十集内容,但其内容贯穿了从汉代到新中国河西走廊的演变,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使命,从汉到新中国,从出使、战争、文化、交流、经贸,到工业化浪潮,再到如今的和平、富饶、“一带一路”,我想河西走廊贯穿的,不仅仅是这一段历史,更是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对经济贸易的促进和进步。毫无疑问,河西走廊早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地理概念。它意味着一种历史、一种文化和一种使命,它是丝绸之路的象征和缩影。

甘肃 河西走廊专题练习

下图表示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 业带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8—9题。 8.A地区的重点产业可能是 A.以钢铁工业为龙头的冶金业 B.以蔬菜、水果为中心的新型农业 C.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采掘业 D.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 9.下列关于C、D地区产业发展的 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A.C地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矿产资源丰富 B.D地区传统的区位优势是交 通便捷 C.D地区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 因素是邻国众多 D.C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能 源开发 8-9:CD 36.(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玉米喜温喜光,需水量较多,不同生长阶段其需水量存在明显差异。 我国北方地区玉米一般4~5月播种,8~9月成熟收割。玉米拔节(6月)以后,叶面急剧扩大,需水量增加,特别是抽穗(7月)之后,如果供水跟不上,就会形成“卡脖旱”,严重影响玉米后期生长。 材料二制种是指大规模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品种。20世纪80年代,河西走廊地区开始玉米制种实践并获得成功,成为我国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目前,位于河西走廊的张掖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并形成了制种玉米—暖棚养牛与小康住宅—沼气—日光温室蔬菜、制种玉米—肉牛养殖—沼气—制种玉米等产业模式。 (1)分析在制种玉米生产过程中河西走廊比东北、华北等地不易出现“卡脖旱”的原因。(12分) (2)说出张掖玉米制种基地产业模式的优点。(6分) (3)有人提议新疆应效仿河西走廊地区大力发展玉米制种产业。分析其可行性。(6 36(24分) (1)(12分)东北、华北地区属于季风气候,玉米种植需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河流水,(2分)夏季风强弱变化大,降水变率大,(2分)玉米需水期可能出现干旱,易出现“卡脖旱”。(2分)河西走廊地区属于非季风区,玉米种植需水主要来自冰川冰雪融水,(2分)7~9月气温高,融水量大(2分)且稳定,可以为育种玉米提供稳定、充足的水源。(2分) (2)(6分)实现综合循环利用,(2分)促进农业生产,增加经济效益,(2分)降低污染,改变农田施肥结构,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2分)开发利用沼气等新能源,净化环境。(2分)(任答3点得6分)

开发大西北河西走廊地区面临的资源

开发大西北河西走廊地区面临的资源 环境问题与对策 王佑甘肃省张掖市一中 734000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开发大西北河西走廊地区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三废"污染等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大西北开发过程中改善河西地区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西北河西走廊资源环境问题原因措施 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党和国家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这对经济发展滞后的西北地区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次历史性机遇。大西北地区地处亚欧腹地,地域辽阔,资源富饶,发展潜力巨大。大西北的发展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推动力,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和保持西部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保持边疆安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河西走廊介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间,东起乌鞘岭北坡古浪峡口,西至玉门关并与新疆的罗布泊洼地相通,南部祁连山、阿尔金山横亘,北部从西到东有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耸峙,长约900km,宽约50km-120km不等,总面积为27.6万km2。东西分别以大黄山、黑山为界,将走廊分成三个互不相连的内陆河流;域区--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发育了武威—民勤、张掖—高台、酒泉—金塔和玉门—安西、敦煌等绿州。本区行政区划上包括金昌、武威、张掖、嘉峪关四市和酒泉一地区,下辖20个县(市、区),总人口为460多万。本区作为西北地区一个重要的、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在大西北开发过程中将始终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制约,直接影响着大西北开发战略的实施。 1.开发大西北河西走廊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1.1.水资源缺乏是走廊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核心问题 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沿海暖湿水汽难以到达,大部分地区年降水不足200mm,具有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综合影响的特点。河西走廊各地年降水量在40—200mm之间,全走廊平均年降水量仅为139mm,但祁连山冰川积雪融水为河西地区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水资源补给。然而,走廊内由于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近地面空气十分干燥,气候高而蒸发强烈。就张掖而言,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0倍以上,黑河中游地区年平均干燥度(k)为3.44,张掖为4.14 ,属于严重干旱地区,加之走廊内灌溉制度及灌溉技术落后等原因,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水资源的缺乏突出表现为森林消失,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旱涝风沙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等。水是河西走廊兴衰的关键,有水可以化沙漠为绿洲,给裸露地披上绿洲,水给河西走廊带来生机、带来希望。因此,水资源缺乏是走廊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核心,是整个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限制性因素。 1.2.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沙尘暴频发及草场退化是河西走廊面临的最主

北京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北京市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年级 语文试卷 时长:100 钟,分值:100 分 一、基础·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②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③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④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A.èdǒu zhuósuì B. èdòu zhuóhuì C.wùdòu zhuōsuì D.wùdǒu zhuōhuì 2.下面各句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辟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B.我站在高山之颠,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C.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D.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奥本海默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物,他常常会打断别人的报告,走上讲台去发表自己的意见。 B.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浅尝辄止、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 D.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微.不.足.道.,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 4.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 B.《木兰诗》——《乐府诗集》——郭茂倩——唐代 C.《望岳》——《杜诗详注》——杜甫——唐代 D.《卖油翁》——《归田录》——欧阳修——北宋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使我了解到河西走廊这条要道对中华大地产生的巨大影响。 B.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入校检测,进一步落实新冠疫情防控。 C.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是否能严格执法。 D.这次“健步走”活动,不但有助于磨炼孩子们的意志,而且能增强孩子们的体质。 匾额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它以凝练的诗文、 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右边的这幅 “浩然之气”匾额,悬挂于东城区府学胡同63 号的文天祥祠。 请你欣赏匾额,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一些重要山脉的地理意义

中国一些重要山脉的地理意义 1.秦岭——淮河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 ●一月均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积温4500℃经过地区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南方水田农业与北方旱地农业界线; ●河流有无结冰期界线 ●江汉谷地与渭河平原界线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界线 ●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的界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2.大兴安岭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 ●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 ●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界线 3.昆仑山 ●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界线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界线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 ●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界线4.祁连山 ●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 ●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与河西走廊界线 ●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界线 ●青海省与甘肃省界线 5天山 ●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界线 ●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 ●冬小麦与春小麦界线 ●南疆与北疆界线 6.阴山(长城) ●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冬小麦与春小麦界线 ●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界线 ●北方少数民族与南方汉族界线 7.贺兰山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8巴颜喀拉山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 ●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界线 9横断山 ●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青藏高寒气候区界线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界线 ●西藏自治区与云南、四川界线 10.太行山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界线 ●山西省与河北省界线 11.巫山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 ●重庆与湖北省界线 12.雪峰山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云贵高原与江南丘陵界线 13.武夷山 ●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界线 ●福建省与江西省界线 14.南岭 ●积温7500℃经过地区 ●江南丘陵与两广丘陵界线 ●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界线 15.怒山 ●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界线 ●云南省与西藏自治区界线 ●怒江、澜沧江分水岭 16.大巴山 ●江汉谷地与四川盆地界线 ●四川省与陕西省界线 ●汉江与嘉陵江的分水岭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 河西走廊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河西走廊 一、单选题 河西走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祁连山、阿尔金山和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之间,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冲,且有“风电走廊”之美誉,但是目前河西走廊风能开发利用率低,“弃风”(放弃使用风能)现象严重。下图为河西走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河西走廊铁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B.地形C.气候D.资源 2.河西走廊成为“风电走廊”的原因是 A.距夏季风源地近,风力大B.位于山脉之间,形成“狭管效应” C.植被覆盖率高,蓄积风能D.工业发达,电力需求量大 3.河西走廊风能开发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风能季节差异小B.风能分布分散 C.电力输送能力不足D.技术力量薄弱 1.B 铁路布局一般要考虑区域的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工程的难度、造价等问题。图中河西走廊铁路布局沿河西走廊的低缓地形分布,沿途没有河流,这里气候干旱,气候条件与铁路布局关联度不大,铁路是为沟通西北区域联系而建,并非针对沿线资源开发而建,据此选B。 2.B 河西走廊两侧都是山地,距冬季风源地近,冬春风力大;走廊位于山脉之间,形成“狭管效应”,风从这里经过时会被加速加大,因此区域风能丰富;这里气候干旱,地表植被少;区域的工业不发达。据此分析选B。 3.C 能源开发不仅需要区域能源丰富,而且还需要有能源市场,河西走廊风能季节差异大,分布集

中,风能丰富,开发风能技术力量较强,但区域电力市场较小且电力输送能力不足,因此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率低。 近年来,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农户大规模发展以塑料大棚(图10)为主的设施农业,实现了脱贫致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限制甘肃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A.水源不足B.光照不足C.地形崎岖D.昼夜温差大 5.河西走廊塑料大棚的建设不利于 A.抵挡风沙B.增强光照C.保持土壤肥力D.减少水资源消耗 4.A甘肃河西走廊降水少,限制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水源。 5.B 河西走廊塑料大棚的建设可以抵挡风沙、保水保肥,但塑料大棚遮挡了光照,选B。 河西走廊是祁连山和内蒙古高原之间一块狭长的高平地,目前我国最大的玉米种植基地,生产了全国70以上的玉米良种。这里生产的种子籽粒饱满,耐储存,正常情况下储存3 年,发芽率仍保持在94以上。下图示意河西走廊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纪录片《河西走廊》观后感

纪录片《河西走廊》观后感 纪录片《河西走廊》观后感最近,在公司组织的集中学习上,看了一部制作精良的记录片《河西走廊》。正是这样一部纪录片,赋予了历史鲜活的灵魂。它的出现让写在史书里、刻在壁画上、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名字变得有血有肉。 《河西走廊》以大规模的情景再现回溯历史,两千年前,张骞从汉武帝刘彻手中接过符节,跨越历史长河将一条厚重的历史之路呈现在我们眼前,那一年,刘彻 19岁,张骞 27 岁。而同样是二三十岁的年纪,我们却习惯了循规蹈矩,习惯了安于现状,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愿去改变,不愿去突破桎梏,打破固有的“安稳”的生活。 张骞是一位勇者,明知踏上西行的道路异常艰辛,但他依然勇于担负开拓西域的使命。鸠摩罗什被囚禁整整十六年,仍不忘弘扬佛法,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深远至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能无法表述史人开拓的步伐了,反倒觉得“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来的更为准确。 通过对纪录片的学习,让我深刻领悟到追求自己的目标、路途是充满艰辛的;学习知识,亦或是枯燥的、乏味的。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有各自努力奋斗的目标,但一路走来,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忘却了自己的目标,停下追逐的脚步。没有超世之才,就要有坚忍不拔之志。明确自己的目标,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竞争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即使面对逆境,也要有面对的勇气,在生活

中要敢于拼搏,勇于改变,这样才能距成功更进一步。 纪录片虽然只有短短十集内容,但其内容贯穿了从汉代到新中国河西走廊的演变,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使命,从汉到新中国,从出使、战争、文化、交流、经贸,到工业化浪潮,再到如今的和平、富饶、“一带一路”,我想河西走廊贯穿的,不仅仅是这一段历史,更是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对经济贸易的促进和进步。毫无疑问,河西走廊早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地理概念。它意味着一种历史、一种文化和一种使命,它是丝绸之路的象征和缩影。

河西走廊民族杂居地区民族关系研究PPT解说

SLIDE1 GREETING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夏妍,来自民族学研究院。在本次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我和组员申请的课题是“河西走廊民族杂居地区民族关系研究”。 SLIDE2 PPT内容框架 今天为大家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民族关系研究的研究状况、趋势,及本课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2这一申请课题的前期研究成果;3以及在这个课题中我们准备研究哪些内容;4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思路和方法;5在研究的过程中已经遇到和将会遇到的重点难点与创新;6课题进行的计划进度和中期成果;7以及我们课题组的成员。 SLIDE3研究状况、趋势及意义 在国外,主要集中于移民和边疆族群关系的研究: 国外对移民概念、理论、趋向及政策的研究都有定论。英国统计学家雷文斯坦RAVENSTEIN早在1889年就提出人口流动、人口迁移的7条规律。国外有关中国西北民族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边疆汉族社区于少数民族社区基层组织研究上。除此之外,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研究机构如福特基金、欧盟等侧重于西北基层社区的卫生、教育及宗教基层组织与民族关系的研究。另外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族群冲突研究:其中不乏有一定说服力的成果,如民族关系的发展是要经过“接触-冲突-融合”这一途径的,但也有一些媒体和学术界在对中国西北边疆的民族问题进行解读时,将中国的兵团描述内部殖民统治的例子。 在中国,民族关系研究的成果是十分丰富的,出版和发表的论著数十部,论文数千篇。民族关系的研究内容更加广泛,涉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特点、性质、内涵、影响等等。 对于民族关系的相关问题研究不断深入,如流动人口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移民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城市中的民族关系、民族关系与经济发展等。区域性民族关系研究成果逐渐增加,如《甘青宁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甘、青蒙藏民族关系研究》。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关系的研究受到关注,《西部大开发

论纪录片中虚构手法的应用

论纪录片中虚构手法的应用 摘要纪录片是指描写、记录或者研究实际世界的电影,强调真实环境、真实时间、真人、真事,四个特点,在拍摄技法上强调“挑,等,抢”等特点,但是随着实践的逐步延展,为了更好的记录完整的历史过程,展现整个记录事件的风貌,虚构手法开始被大量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字纪录片虚构手法真实再现 一,首先我们应该区分记录与虚构的概念,纪录片以真实性为特点,记录现实生活,重大历史事件。而在记录整个事件的时候,由于当时摄影器材的缺乏,或者当时根本就没有现在的摄影设备,为了更好的展现整个事件,并在保证其真实性的条件下,虚构手法又被称之为真实再现,开始被大量运用,在完整展现故事,增强观赏性,真实性,趣味性上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二,虚构的常见应用 1.情景再现 a.搬演 搬演是一种介于现场纪录和虚构之间的电影方法,也可以叫做重演。它在特定的场景中创造出纪录片需要展现的场景,达到一种艺术的美感,凸显影片所要展现精神风貌和人文内涵。在搬演的运用上,较为出名的是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该纪录片记录了北美爱斯基摩人的生活状态,其中拍摄了大量衣食住行,猎杀动物的场面,还原了原生态的生活环境,是人类学的经典教材。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其中一个努纳克猎杀海豹的长镜头就是运用了搬演的虚构手法完成的,其中的爱斯基摩人所住的冰屋就是纯粹为了拍摄搭建而成的。该纪录片在播出后引起了不少学者的争议,搬演过后的纪录片还算是纪录片么?但是经过搬演这用虚构手法的加工,使纪录片的内涵得到更好的展现,也没有损坏纪录片的真实性,实际上是可取的。 b.扮演 在众多历史记录片中,都很好的运用了扮演这种虚构手法,我们不可能真正知道历史人物的样子,但为了让纪录片更加真实,更加具有观赏性,我们在绝大多数的历史记录片中都运用了扮演这一手法。中国的历史类纪录片如《敦煌》,《河西走廊》,《楚国八百年》等每一个都运用了扮演的虚构手法,如屈原在汨罗江边投河,外国纪录片中同样不少,如英国纪录篇失落的文明中,最后一集《美索不达米亚回到伊甸园》讲到死海文卷的发现时,运用扮演手法展示了1947年,两个牧羊人在一个狭小山洞发现一堆陶瓷碎片,羊皮卷的场景,《金字塔》中大群奴隶搭建金字塔的场景,给与我们对古代文明的全面,具现化的认识。 C.现代技术的运用 计算机图形技术简称CG技术,以主观表述为目的大多数纪录片都运用了这一手法,采用二维三维图像,来表达远古,宇宙,空间等等内容,完成导演对于整个表现的追求。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了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该片正是运用了大量的CG技术,才得以让历史瞬间复活,地理大发现的海上探险,荷兰的商船,法国大革命,大量的历史瞬间被重现,习惯了现在影视的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接受,相对于专家解说要好太多。 c.运用相关镜头,达到再现目的 借用相关镜头的含义是指在纪录片中借用电影故事片,电视连续剧以及电视戏剧,艺术片的镜头和带有一定意义的空镜头。在纪录片《无声的较量》中运用了大量相关镜头回顾了几次人类大规模疾病爆发的相关镜头,给人以震撼。在《终结麻风病》中,导演借用了电影中希

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第五章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 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 第一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 四至:东至渤海、黄海,南至秦岭、淮河,西至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北至内蒙古高原。 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河湖:黄河、淮河、京杭运河、辽河、鸭绿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湖、呼伦湖……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 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 民族:以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二、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三、农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 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 矿产资源:铁。 主要能源:煤炭、石油等。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等。 四、风俗习惯 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 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 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运动项目:溜冰 六、生态环境及治理措施 脆弱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 治理措施: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 七、主要城市 北京、天津、济南、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 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 四至:东至东海,南至南海,西至青藏高原,北至秦岭、淮河。 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5% 以上,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人数较多的有: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 地形: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东南沿海受夏季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大——水田;四川盆地——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南方地区——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土壤肥沃,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单季水稻、油菜、冬小麦的主要产区); 河湖:长江、京杭运河、华南大动脉-珠江水系、沿海港口。 二、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最高气温28℃~30℃,最低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三、农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 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植桑养蚕——蚕丝的主要产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