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集团四川炭素有限公司每天22000吨(φ550-φ700mm)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用)

中钢集团四川炭素有限公司每天22000吨(φ550-φ700mm)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用)
中钢集团四川炭素有限公司每天22000吨(φ550-φ700mm)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用)

中钢集团四川炭素有限公司22000t/a (φ550-φ700mm)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部资料用后收回)

吉林市吉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零七年八月

中钢集团四川炭素有限公司22000t/a (φ550-φ700mm)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部资料用后收回)

院长:刘治平

副院长:郑显悦

总工程师:龚重庆

技术负责人:耿奎久

吉林市吉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零七年八月

参加编写人员

专业姓名职称

工艺耿奎久高级工程师总图龚重庆高级工程师设备关惠忠高级工程师工业炉陈有利高级工程师电气王建福高级工程师仪表刘凤云高级工程师计算机曲汉荣工程师

给排水、热力教明惠工程师

环保徐艺高级工程师劳动安全与卫生关惠忠高级工程师消防关惠忠高级工程师能源关惠忠高级工程师建筑安存生高级工程师投资估算刘治平高级工程师技术经济郑显悦高级工程师

目录

1 总论.............................................. - 1 -1.1 项目名称及单位概况............................... - 1 -

1.2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 3 -

1.3 可研工作的依据、范围和要求.................... - 9 -

1.4 结论 ........................................ - 10 -

2 拟生产产品需求预测和项目拟建规模.................. - 12 -

2.1 产品的市场需求现状分析与未来走势预测......... - 12 -

2.2 现有供货厂家能力分析与潜在竞争者能力预测..... - 13 -

2.3 产品现有销售价格分析与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 14 -

2.4 项目的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构成................. - 15 -

2.5 拟搬迁前、后的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的对比....... - 16 -

2.6 产品销售方案与策略........................... - 17 -

2.7 未来发展方向和潜力........................... - 17 -

3 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 - 18 -

3.1 原材料种类、数量、质量及来源供应的可能性..... - 18 -

3.2 所需水、电、气和公用设施状况................. - 20 -

3.3 公辅设施依托条件............................. - 21 -

4 建厂条件和场址方案 ............................... - 22 -

4.1 建厂条件 .................................... - 22 -

4.2 改造项目对现有场址的利用情况................. - 24 -

4.3 拟采用场址地区的交通现状及规划和发展趋势..... - 24 -

4.4 场区的总体方案和建设条件..................... - 25 -

5 技术设计方案 ..................................... - 27 -

5.1 项目构成与采用技术来源....................... - 27 -

5.2 生产方法与主要工艺设备选型方案............... - 27 -

5.3 全厂布置方案、土建工程方案与土木工程量的估算. - 63 -

5.4 搬迁项目的前、后采用技术的比较............... - 67 -

6 总图运输......................................... - 68 -

6.1 建设地点 .................................... - 68 -

6.2 交通 ........................................ - 68 -

6.3 用地面积 .................................... - 68 -

6.4 总平面布置 .................................. - 68 -

6.5 运输 ........................................ - 69 -

6.6 主要技术指标 ................................ - 69 -

7 公用辅助工程 ..................................... - 70 -

7.1 给排水 ...................................... - 70 -

7.2 供电 ........................................ - 78 -

8 环境保护......................................... - 82 -

8.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简介................. - 82 -

8.2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的简介..................... - 83 -

8.3 控制污染物的初步方案......................... - 84 -

8.4 环境影响评价情况简介......................... - 89 -

9 能源............................................. - 90 -

9.1 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 90 -

9.2 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 - 90 -

9.3 项目所需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 91 -

9.4 能耗指标 .................................... - 92 -

9.5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 96 -

10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100 -

10.1 设计依据及标准............................. - 100 -

10.2 危险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 - 100 -

10.3 安全卫生措施方案........................... - 101 -

10.4 职业安全卫生措施预期效果评价............... - 104 -

10.5 消防设施方案 .............................. - 104 -

11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 107 -

11.1 组织机构设置方案........................... - 107 -

11.2 人力资源配置方案........................... - 109 -

11.3 人员培训 .................................. - 109 -

12 项目实施进度 ................................... - 111 -

13 投资估算、投资计划及资金筹措.................... - 113 -

13.1 建设投资估算 .............................. - 113 -

13.2 流动资金估算 .............................. - 114 -

13.3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 - 114 -

14 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 - 117 -

14.1 概述 ...................................... - 117 -

14.2 总成本费用估算............................. - 117 -

14.3 经济效益 .................................. - 118 -

14.4 现金流量分析 .............................. - 119 -

14.5 不确定性分析 .............................. - 120 -

14.6 评价与结论 ................................ - 120 -

15 风险分析 ....................................... - 121 -

15.1 市场风险 .................................. - 121 -

15.2 风险程度分析 .............................. - 121 -

15.3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 121 -

1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 122 -附表:

附表5-1 主要设备表

附表13-1 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13-2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附表13-3 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14-1 财务评价指标汇总表

附表14-2 总成本费用计算

附表14-2-1 固定资产折旧表

附表14-2-2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费估算表

附表14-3 产品销售收入与销售税金及附加计算

附表14-4 利润和利润分配表

附表14-5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附表14-6 项目贷款偿还期计算表

附表14-7 资产负债表

附表14-8 项目现金流量表

附表14-9 权益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

附表14-10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附图:

1)厂区位置图 ZCK-1-0

2)厂区布置图 ZCK-2-0

3)煅烧工序工艺平面布置图 ZCK-3-0

4)沥青熔化工艺布置图 ZCK-4-0

5)中碎配料部设备布置图 ZCK-5-0

6)混捏、压型部设备布置图 ZCK-6-0

7)一次焙烧工艺平面布置图 ZCK-7-0

8)浸渍工艺布置图 ZCK-8-0

9)二次焙烧部工艺平面布置图 ZCK-9-0

10)内串石墨化工序工艺配置图 ZCK-10-0

11)机械加工部平面布置图 ZCK-11-0

12)供电系统图 ZCK-12-0

附件:

1)《关于中钢上碳搬迁建设项目的立项批复》

2)《中钢集团四川炭素有限公司22000吨/年石墨电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1 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单位概况

1.1.1项目名称

中钢集团四川炭素有限公司22000t/a(φ550-φ700mm)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工程。

1.1.2项目单位概况

项目建设的主体单位为中钢集团四川炭素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四川炭素有限公司是中钢集团收购上海碳素有限公司并易地搬迁而成立的新公司。上海碳素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吴泾工业区龙吴路4221号,属国有企业。厂区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总资产13000万元。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年生产炭素制品总量2万吨。

上海碳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碳”)的前身吉林炭素集团上海碳素厂,于1960年建成投产,为上海地区唯一的炭素生产企业,先后隶属于上海冶金局和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上碳在九十年代初期已具备三万吨的炭素制品生产能力,其产品包括石墨电极、特种石墨、炭糊、异型石墨、石墨热交换器、热解石墨等产品。八、九十年代是上碳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当时为国内排在吉林炭素厂和兰州炭素厂之后的第三大炭素厂。到九十年代后期,上碳厂由于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产品销售量及销售价格下滑。由于当地电、水、煤气的价格上涨幅度大,生产成本过高,更无法进行产品更新换代的再投入,企业出现亏损。其后生产规模不断萎缩,半停产

的生产状态更加剧了企业的困难。截止2000年末,上碳资产总值42931万元,负债36893万元,净资产13400万元,总体处于亏损状态。

吉林炭素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炭”)于2000年8月整体兼并上碳。吉炭是我国最大的炭素生产企业。吉炭收购上碳后,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必要的技术改造,强调效益生产,对上碳的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近年来由于工厂新任领导班子的努力,上碳的生产、经营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2005年上碳生产炭素制品总量为21206吨,其中石墨电极13476吨,工业总产值为16321万元,产销率为91.4%。2006年上碳生产炭素制品总量为19534吨,其中石墨电极12271吨,工业总产值为13998万元,产销率为94.7%。

2010年上海将举办世界博览会。上碳为落实上海市政府关于吴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内容和目标,于2006年9月工厂关闭了煅烧、混捏、焙烧、浸渍等工艺生产线,相当于企业全部停产。关闭前企业总资产3亿元,年炭素制品总产量2万吨,主营收入2亿元,是国内5家大型炭素生产企业之一。

2006年7月,中国中钢集团公司收购了吉林炭素集团公司所属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份中钢对吉林炭素集团所属上海碳素厂做出收购计划,现进行前期审计评估等收购准备工作及相关的收购程序工作。中钢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所属二级单位62家,其中:境内43家,境外19家。200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多亿元。中钢集团公司主要从事冶金矿山资源开发与加工;冶

金原料、产品贸易与物流;相关工程技术服务与设备制造,是一家为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提供综合配套、系统集成服务的集资源开发、贸易物流、工程科技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按照中钢集团收购计划,收购的上海碳素有限公司拟搬迁至四川广元地区,建设中钢集团四川炭素有限公司。

上海碳素有限公司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生产技术工艺、生产操作标准及产品质量特色。尤其近几年,工厂注重管理创新、工艺技术创新力度,逐步在行业中和市场中以效率高、质量好、性能优等特点鲜明地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地位。其中在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及接头的研制生产等方面尤为显著。上碳在严格管理和改进工艺技术的同时,充分利用其拥有的性能优越的电极挤压机,确立了工厂生产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质量稳定、消耗低的优势。接头从2003年研制生产,2004年开始在市场销售,每年销售石墨化毛坯3000吨左右。超高接头通过工艺攻关,体密指标由 1.7g/cm3提高到1.8g/cm3,抗折强度由过去的16Mpa提高到20Mpa以上,其产品性能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上海的地域优势和经济环境优势,使得上碳多年来造就出素质高的经营管理、生产操作的干部和职工队伍,人才优势十分明显。建成后的中钢四川炭素有限公司仍将在国内的炭素行业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1.2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1.2.1 项目建设的背景

石墨电极是电冶炼工业中重要的辅助材料之一。因石墨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机械强度较高,在高温下不熔化并且抗氧化、抗腐蚀性能较好等特点,已成为发展电冶炼工业主要的导电材料。因为目前石墨电极总产量中70%以上用于电弧炉炼钢和炉外精炼,因此石墨电极的生产和发展主要取决于钢铁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电炉炼钢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2006年中国钢铁行业生产规模继续扩张,企业单位数、资产总额和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38%、19.50%和20.51%,资产总额和产品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2799.47亿元和25728.98亿元。2006年全国粗钢产量41878.2万吨,增长18.48%;钢材产量46685.43万吨,创下历史新高。截至到2006年底,全国累计出口钢材4304万吨,比上年增长109.69%。

虽然由于国家继续加大紧缩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力度,一些在建的钢铁项目会被叫停或暂停,预计2007年钢铁投资可能会继续下降,但从今后钢铁投资的发展趋势来看,“十一五”期间钢铁投资仍会保持较高水平。《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出台后,电炉炼钢比重提高的趋势有可能提前出现。而新建的电炉一定会瞄向高起点、大吨位,这将对石墨电极的规格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炭素工业的发展适应了钢铁工业和其它工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炭素工业通过加大研发的投入,加快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步伐,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优质高档电极—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在石墨电极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加

大,以适应炼钢电炉大型化的要求。

2006年我国石墨电极总产量约为400000t,其中国内销售量约为270000 t;出口量约为130000t。

2005年以来,市场上部分钢材产品供过于求,钢铁产业由于结构调整,发展增势趋缓。这种态势迫使钢铁上游产业加快自身结构调整。2006年我国石墨电极市场总的趋势是需求减少,但其中高档产品(主要是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需求仍然旺盛。主要是因为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原料针状焦资源偏紧,而我国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原料针状焦主要依靠进口。2005年全世界针状焦年产量约为82万吨,2006年国际上的针状焦还在减产,这制约了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的提高。中、低档炭素制品供大于求,由于生产原料成本增加,一些生产中、低档产品的中、小型炭素企业已经面临亏损,被迫减产、停产。

从价格上看,中、低档产品已经没有降价空间。另外由于目前进口针状焦价格已由2005年初的500美元/吨增至1000美元/吨左右,生产高端产品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国际上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产量也将因原料减产不会增加。考虑到以上因素,低端产品不降价,高端产品要涨价,是今后炭素市场的主基调。

市场变化必将引起行业内部的深度调整。下一步炭素行业要做的工作:一是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加快提高行业集中度。通过市场调整,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和实现行业的技术升级。二是解决原料问题。针状焦的主要生产企业,目前全世界只有7家,其中4家在日本,2家在

美国,1家在英国。我国国产针状焦生产水平与它们还有差距。因为针状焦主要来自石化和煤化工企业,由于其占这些企业产品的比例较小,加上国外技术垄断,国内一些企业生产的针状焦的质量和数量,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内需要。2005年世界针状焦缺口约5万吨,2006年缺口达10万吨,针状焦高价位的局面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所以目前国内一些有实力的企业积极投入开发针状焦,并取得较大进展。

1.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大环境下企业自身生存的需要

上碳于1960年建成投产,属国家独资大型碳素制品厂,为上海地区唯一的一家碳素生产企业。公司主导产品为石墨电极,另特种石墨、炭纤维、环保制品等产品质量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1989年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历史上上碳厂拥有其辉煌的业绩,是上海各钢铁企业的主要供货厂商。

上海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上海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浙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处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部。近几年来上海正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向国际大都市发展,成为东方一颗耀眼的明珠。上海又是一个优秀的旅游城市,“都市风光”、“都市文化”、“都市商业”是其旅游特色。因此,在上海市内不适合冶金及其材料工业企业的存在。况且上海地区的高昂的电、水、燃料费用必然使企业的生产成本过高。

为了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海市正进行紧张的筹备工作,其中包括众多冶金、重工企业的搬迁工作。上碳计划搬迁石墨电极制品的全工序,就是服从上海市政府的决定而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上碳通过搬迁技术改造,利用原有的关键设备,如石墨电极挤压机、混捏锅等节省了资金、缩短了设备订购周期;利用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秀的管理团队、雄厚技术能力和技术储备、成熟市场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可以迅速的形成生产能力并占领市场。建成后的中钢集团四川炭素有限公司将取代原有的上海碳素有限公司。

2)适应市场需求,促进企业发展的需要

几十年来,上海碳素厂本着“求实、求精、求新”的企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办厂”经营理念,形成了自己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培养了一大批炭素产品研制、开发、生产领域的技术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产业工人队伍,持续围绕“一流的企业服务、上乘的产品质量”这一永恒的主题,打造上海碳素厂《环球》炭素产品的品牌。目前生产的产品已经形成石墨电极、特种石墨、石墨热交换器和碳纤维制品等四大系列、三十几个品种、一千多种规格型号的炭素制品系列。产品遍布国内,远销海外,在客户中以优质服务和上乘质量享有盛誉。

从1998年以来,全球石墨行业连续5年跌入低谷,石墨电极年产量跌破历史最低水平,年产量在80万吨左右,价格在2000美元/吨左右徘徊。近年来美国钢铁业的复苏和中国钢铁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强有力地刺激了石墨电极国际市场价格走高。2003年,石墨电

极市场开始转暖,价格震荡回升。2004年,全球最大的石墨电极生产企业UCAR公司和SGL公司一年内发布了6次涨价公告,涨幅最高达500美元/吨。从UCAR公司和SGL公司的涨价频率及涨价幅度粗略测算,2004年石墨电极的市场售价在3000美元/吨左右,结果远远超出预期。2005年6月8日,上海西格里东海炭素公司宣布:直径350mm—600mm石墨电极中国口岸FOB价格为4000美元/吨,直径700mm石墨电极中国口岸FOB价格为4250美元/吨。

由于国际原油、国内原煤价格持续上涨,电力及运输等成本费用不断攀升,特别是针状焦、煤沥青等原料价格同期上涨幅度都在50%以上,全球针状焦制品达到20万吨。国际国内主要石墨电极制造商均未能订购到足够的针状焦原料,这进一步加剧了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供需矛盾。

从目前情况看,国际石墨电极价格进一步攀升已是大势所趋。在石墨电极的生产成本中,原料和电力占的比重较大,其中原料成本约占45%,电能消耗约占30%。特别是超高功率电极产品的内在质量很大程度上依靠原材料的理化指标。近年来我国原材料及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炭素行业生产成本增加。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之一,由于水、电、燃气紧张,价格必然高于内陆省份。炭素制品生产又属于劳动密集性行业,上海的高工资支出必然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上碳厂身处这样高成本的环境中很难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上碳搬迁到位于四川省北部的广元市,可

充分利用当地充足的电力和天然气资源、优惠的招商政策、低廉的劳务成本,迅速地融入当地的经济环境,迅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既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也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

1.3 可研工作的依据、范围和要求

1.3.1 可研工作的依据

1)中钢集团公司《关于中钢上炭搬迁建设项目的立项批复》。

2)《中钢集团四川炭素有限公司22000t/a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1.3.2 可研工作的范围和要求

可研工作的范围主要包括对项目建设必要性的分析和论证;对石墨电极发展和市场需求情况的分析和预测;根据市场情况以及企业建设目标确定项目的产品纲领、建设方案;并对项目有关物料供应与生产协作、公辅设施、环保、职业安全卫生、消防、效益等进行分析研究。

可研报告的内容包括总论等十六个章节。主要有:产品市场需求和项目拟建规模,原材料及所需水、电、气和公用设施状况,生产工艺和主要设备选型方案,总图运输、环境保护、节能、原有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建设工期、投资估算、劳动定员、财务评价和风险分析等。

可研报告的要求:内容完善、数据准确,能满足上级部门投资决策和项目初步设计的需要。

本项目顺应我国炭素工业的发展趋势,利用中钢的集团优势,抓

住上碳易地搬迁的契机。项目建成后,使企业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为主,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1.4 结论

1)上碳是我国5家大型碳素制品生产企业之一。工厂注重管理,工艺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稳定。特别是在技术含量高的电极接头制品生产方面有行业优势,产品供不应求。由于2010年上海将举办世博会,环保部门要求上碳整体搬迁。上碳搬迁到四川广元,建设中钢四川炭素有限公司。这是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公司可利用当地电力资源丰富、电价低、供水资源充足等自然条件优势和当地的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2)上碳是我国炭素行业的重点企业,有规模生产能力,有众多炭素生产专用技术。但近几年来诸多因素影响上碳厂的自身定位,工厂几乎未进行大的技术改造工作,工艺装备水平未得以提升,企业效益有较大幅度的下滑。本项目实施后将使上碳工艺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特别是接头产品的增产可满足国内需求。新中钢集团四川炭素有限公司的建成将对我国炭素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3)经研究分析,项目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为 15.4 %,投资回收期为8.02年(含建设期)。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高,其它财务指标也较好,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本工程项目的实施,新公司的工艺装备

水平将提高到国内先进水平,石墨电极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将有很大的提高。生产成本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并对我国炭素行业的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本项目的建设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是可行的。

2 拟生产产品需求预测和项目拟建规模

2.1 产品的市场需求现状分析与未来走势预测

2.1.1 石墨电极的市场需求现状

石墨电极的市场需求主要是作为冶炼电炉的导电材料,其中大多用于钢厂的电弧炉,还有一部分用于工业硅、黄磷、磨料等行业的矿热炉。石墨电极根据用于冶炼电炉用电功率的大小区别分为普通功率石墨电极、高功率石墨电极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

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几年来国内市场年需求石墨电极总量接近270000t,其中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约占总量的60%,普通功率石墨电极约占总量的40%。

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几年来国内炭素企业每年向国际市场提供石墨电极总量约为130000 t,其中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约占总量的75%,普通功率石墨电极约占总量的25%。

2.1.2 石墨电极的市场需求走势预测

国际电炉炼钢技术向三个方面进展,即:电炉大型化、超高功率电炉的普及和发展以及直流电弧炉的开始发展,90年代未以来,我国电炉的技术改造加快,建成一批超高功率电炉,其中:舞阳钢厂90吨超高功率电炉、天津无缝钢管厂150吨超高功率电炉,张家港钢厂90吨超高功率电炉、无锡、广州钢厂、沙钢、上钢三厂、上钢五厂、宝钢、新疆八一钢厂等已建成一批70-150吨超高功率直流电炉。

电炉炼钢的发展,就要求炭素行业提供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

建筑百强企业

NO. 1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NO.3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 限公司NO.5 北京建工集 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 司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 有限公司湖南省建工集 团总公司浙江省建设投 资集团有限公司 1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2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3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4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6 上海建工集团 7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8 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 9 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10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11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 中国海外集团 14 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 15 广州市建筑集团 16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17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 18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19 中建国际建设公司 20中国建筑一局集团 21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22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23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24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25上海城建集团 26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27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28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9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30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31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 限公司 32北京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集团) 33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34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 司 35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 司 36天津市建工集团(控股) 有限公司 37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 38江苏苏中建设集团 39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 司 40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二 公路工程局 41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 司 42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 公司 43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 司 44中铁建工集团 45浙江中成控股集团 46江苏南通四建集团有限 公司 47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 司 48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 司 49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50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 51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 司 52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 53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 54重庆建工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 55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 司 56中国第二十冶金建设公 司 57广西建工集团 58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 公司 59山东三箭集团 60云南建工集团总公司 61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 62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 司 63长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64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 65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 66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 67广东中人企业(集团)有 限公司 68青岛建设集团 69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 70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71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 72江苏中兴建设有限公司 73正太集团有限公司 74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75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 76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 77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 78五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 79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 司 80中国第二十二冶金建设 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三星营业厅_中标190920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三星营业厅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19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中标/投标数量、中标/投标情况、中标/投标行业分布、参与投标 的甲方排名、合作甲方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三星营业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10100MA61U5H04B 工商注册号:510000500009828组织机构代码:MA61U5H04 法定代表人:杨勇强成立日期:2005-05-24 企业类型:外商投资企业分公司经营状态:存续 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成都市双流县三星镇场镇28号 营业期限:2005-05-24 至 / 营业范围:经营移动通信业务(包括语音、数据、多媒体等);IP电话互联网接入服务;从事移动通信、IP 电话和互联网等网络设计、投资和建设;移动通信、IP电话和互联网等设施的安装、工程和施工和维修;经营与移动通信、IP电话和互联网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漫游结算、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设备销售等;出售、出租移动电话终端设备、IP电话设备、互联网设备及其配件,并提供售后服务。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中标/投标数量 企业中标/投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第三版) 目录 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所属机构的中英文名称 (2)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各通信服务公司(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公司的中英文名称............................................................................. . (3) 三、总部各部门及处室的中英文名称 (9) 四、研究院、设计院和管理学院内设机构的中英文名称 (13) 五、常用职务的中英文名称............................................................................. (15) 六、常用职称的中英文名称............................................................................. (16) 七、备注............................................................................. .. (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二〇〇九年五月 1 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所属机构的中英文名称 序号 中文 英文 公司名称 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2 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Hong Kong) Group Limited 3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Limited 4 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 China TieTong Tele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5 辛姆巴科公司 CMPak Limited 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pany Limited 7 中国移动(深圳)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Shenzhen) Limited 8 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Hong Kong Company Limited 驻外机构名称 9 驻英国代表处 UK Representative Office 10 驻美国代表处 US Representative Office 其他 11 中国移动通信战略咨询委员会 China Mobile Advisory Committee for Development Strategies 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咨询委员会 China Mobile Advisory Committee f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2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各通信服务公司(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公司的中英文名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 序号 中文

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办公室

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办公室 川华西认证〔2009〕2号 关于印发《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的通知 集团有限公司各有关部门、工程公司/区域公司、各有关项目部:现将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印发给你们。请各有关部门、单位及人员根据报告内容,认真对照检查,对不符合项认真分析原因,尽快制订纠正预防措施,并加以落实;对做的不够完善、不够规范的工作及记录,尽快完善、规范,以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附件: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二00九年五月十四日 抄报:集团公司各领导。

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2009 年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为了验证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和充分性,评价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策划的安排,体系的要求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推动管理体系的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集团有限公司于2009 年5月12 日至14 日进行了2009 年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现将审核情况报告如下: 一、审核范围:GB/T19001 —2000;GB/T24001-2004 ;GB/28001- 2001 标准的各要素覆盖的公司有关职能部门、工程公司/区域公司、项目部及所覆盖 的产品。 二、审核依据的文件 1 、GB/T19001-2000 ;GB/T24001-2004 ;GB/28001-2001 标准; 2、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应的作业性文件; 3、适用的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规范、标准。 三、审核实施情况简述 1、本次受审核部门/单位有:公司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办公室、生 产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经营部、人力资源部、工会、十二公司、八公司、安装公司及所属成都东方凯特瑞环保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大型电站烟气脱硝装置SCR 系统催化剂扩能技术改造项目、郫县经济适用房“上河苑住宅小区一期工程二标段等项目,整个审核时间共3 天。 2、审核采用抽样方式。 3、本次内审过程中受到公司领导、各职能部门领导、各下属公司及项目部的关心、支持和配合,使全部审核工作按计划顺利完成。 4、本次审核中对公司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审核检查,对公司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充分性、运行的有效性作出了客观的评 2

钢结构厂房验收资料全套

档号 档案馆代号 案卷题名:黎平经济开发区雁归创客园2万平方米钢结构厂房工程编制单位七冶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 密级保管期限 共一卷第一卷 共 1 册第 1 册

黎平经济开发区雁归创客园2万平方米钢结构厂房制安工程 施工方案 项目经理: 审核: 编制:

目录 4 5 十、施工进度计划表 (21) 一、工程概况

我单位承建的黎平经济开发区雁归创客园2万平方米钢结构厂房制作、安装工程。本工程的主体结构为门式钢架钢结构厂房,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具体编制以下专项方案。 二、编制依据 1、GB50205-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GB700-2006《碳素结构钢》 3、GB8923-2011《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4、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5、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6、GB/T50502-200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7、GB50661-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 8、GB1228-2006《钢结构用高强度扭剪型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等技术条件》 9、JGJ82-2011《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三、钢结构厂房的生产工艺流程 材料检验→切割下料→打坡口→组装→焊接→变形矫正→ 焊缝检验→安装→涂装及验收 施工的关键控制点如下: 1、放样、下料、切割 ①放样从熟悉图纸开始,逐个核对图纸之间的有关尺寸和方位,以1:1的比例整体或分段制作样板,并复检尺寸。 ②下料前必须了解所用钢材与原设计是否相同,如钢板有疤痕、裂缝、夹层或厚度不足等现象应及时调换材料或取得技术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

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案例

内容提示: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0年5月,是四川省重要国有骨干企业、省政府重点培育的30家"迅速做强做大的大企业大集团"之一,集团主业为建筑工程施工、房地产开发,具备"科研-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能力。 延伸阅读:信息化华西四川 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0 年5 月,是四川省重要国有骨干企业、省政府重点培育的30 家“迅速做强做大的大企业大集团”之一,集团主业为建筑工程施工、房地产开发,具备“科研-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能力。集团公司直属分支机构(含境外)23 家,所属子公司(含企业、事业单位)24 家。 四川华西集团的信息化是随着整个行业信息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并随着近年来企业加大投入而逐步走在全行业信息化前列的。2006 年,四川华西集团正式启动了新阶段下的管理信息化全面建设,是国内建筑行业第一家严格按“规划咨询、监理、建设”的规范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单位。咨询规划单位为华西建团规划了“一个协同,两套体系,三层平台,九大应用”的蓝图,并由监理单位对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质量、进度、投资等进行全程控制。 一、主要内容与架构 华西集团管理信息化以项目管理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主线,以运营管理为支撑,实现华西集团工作流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华西集团各级单位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华西集团经济效益,提升华西集团核心竞争力,实现华西集团十年“三步

走”的战略目标。 华西集团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将是以提高执行力为核心,消灭信息孤岛,打通华西集团的数字神经,为企业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提升华西集团的综合信息处理能力和管理现代化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即实现战略决策科学化、经营过程可控化、信息管理网络化、事务办公自动化和执行效率高效化。

建筑施工单位排名

中国建筑企业排行 中国建筑企业排行 1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2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3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4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6 上海建工集团 7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8 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 9 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10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11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 中国海外集团 14 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 15 广州市建筑集团 16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17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 18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19 中建国际建设公司 20中国建筑一局集团 21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22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 23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24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25上海城建集团 26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 27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28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9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 30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31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32北京市市政工程总公司(集团)33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34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35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36天津市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37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8江苏苏中建设集团 39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40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41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42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43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44中铁建工集团 45浙江中成控股集团 46江苏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47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48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49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50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 51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52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 53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 54重庆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5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56中国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 57广西建工集团 58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59山东三箭集团 60云南建工集团总公司 61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 62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63长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64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5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6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 67广东中人企业(集团)有限公司68青岛建设集团 69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 70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71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 72江苏中兴建设有限公司 73正太集团有限公司 74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75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 76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 77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 78五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9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80中国第二十二冶金建设公司 81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招投标数据分析报告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本报告于 2019年11月30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招标数量、招标情况、招标行业分布、投标企业排名、中标企业 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100006823628841工商注册号:510000000083214组织机构代码:682362884 法定代表人:马奎成立日期:2008-11-19 企业类型:/经营状态:存续 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中段801号 营业期限:2008-11-19 至 / 营业范围:受主体公司委托从事国内、国际移动通信业务(包括移动电话业务、数据业务、多媒体业务),与上述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漫游结算、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国际互联网接入业务,IP电话业务,以及其它电信与信息业务;业务培训、会议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招标数量 企业招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25

2.2 企业招标情况(近一年) 企业近十二个月中,招标最多的月份为,该月份共有个招标项目。 2019年04月3 序号地区日期标题 1德阳2019-05-17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2018年德阳通信管道购置工程 2广安2019-04-24中国移动四川2019年度第一批综合汇聚机房土建工程(广安购置)岳池石垭锦粮街汇聚机房购置项目 3广安2019-04-23中国移动四川2019年度第一批综合汇聚机房土建工程(广安购置)岳池罗渡罗城印象汇聚机房购置项目 4四川2019-04-12沿沱江旅游路(云峰路至通滩)二期2.3 企业招标行业分布(近一年)

钢铁企业排名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1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上海市钢铁股份161756528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2 首钢总公司(集团) 北京市钢铁国有61900000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3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辽宁省钢铁国有50142107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4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湖北省钢铁国有40126080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5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钢铁有限31074562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6 莱芜钢铁集团山东省钢铁有限30102773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7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钢铁国有29016920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8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山东省钢铁国有27396350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9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钢铁股份26838574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10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钢铁国有26169112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11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四川省钢铁国有25294203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12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钢铁国有25124553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13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钢铁国有23515050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14 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钢铁有限22687670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15 北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钢铁国有22091340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16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浙江省钢铁股份21878372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17 包钢集团内蒙古自治区钢铁国有21534680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18 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钢铁有限20343538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19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钢铁有限19955700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20 江苏华西集团公司江苏省钢铁集体19784310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21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钢铁国有16371280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22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钢铁股份13139591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23 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钢铁国有12535361

江苏地区钢结构工程完整资料

钢结构工程概况GJ1.1 日期:年月日 建设单位替换为建设单位工程名称替换为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建筑面积 结构层次钢结构名称工程量总包单位替换为总包单位项目经理联系电话 监理单位替换为监理单位总监理 工程师 联系电话 建筑 设计单位 替换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 钢结构 设计单位 替换为钢结构设计单位设计资质证书号码 钢结构设计人员执业资 格等级 证号联系电话 钢结构 施工单位 资质等级证书号码 分包项目经理资格 等级 证号联系电话 开工日期年月日竣工日期年月日附注: 复核人:傅立高填表人:朱剑

钢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GJ 3.0 工程名称 替换为工程名称 结构类型 全钢结构 层 数 单 施工单位 技术部门负责人 质量部门负责人 分包单位 替换为钢结构单位 分包单位负责人 分包技术负责人 序号 分项工程名称 检验批数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 验收意见 1 钢结构预拼装分项 合 格 1、工程实体安装符 合规范要求;观感质 量合格。 2、工程资料编制完 整,符合验收规范要 求。 3、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齐全 2 钢结构组装分项 合 格 3 钢结构安装分项 合 格 4 钢结构焊接分项 合 格 5 钢结构涂装分项 合 格 6 单层钢结构安装分项 合 格 7 压型板安装分项 合 格 8 零件及钢部件加工分项 合 格 质量控制资料 GJ1.7 完整 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 GJ1.8 齐全 观感质量验收 GJ1.9 参 加 验 收 单 位 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总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项目专业负责人: 年 月 日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基于大连接+大数据的供应链信息化管理体系

一、企业概况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移动”)于1997年7月28日正式组建,注册资本为74.83亿元人民币,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之一。 近年来,四川移动积极践行“提速降费”“宽带中国”“精准扶贫”要求,以创新驱动发展,运营收入列集团第6位,增幅创近三年新高;服务客户超过5000万人,其中4G客户数据已超3000万人次,客户份额持续保持行业主导;总基站数超15万个,已建成中西部最大、连续数量最多的高速网络,并积极推动5G在川试点;完成企业级大数据中心建设,为金融大数据、政务大数据等行业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互联网+精准扶贫》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应用金奖;全年纳税额超18亿元,连续15年被评为省级纳税大户。四川移动围绕“政府倡导、社会关注、群众需要”的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社会民生,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网络规模最大、服务客户最多的通信运营商,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广泛好评。 2018年是四川移动的“转型升级年”,公司上下统一思想、增强信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立足当前、布局长远,围绕“两个争先”,强化“三个导向”,增强“四种意识”,聚焦“三个重点”,全面深化从严管理,以供应链管理为突破,全方位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奋力开创新时代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 二、案例背景

四川移动以“聚合信息,管理创新,精益服务”为指导思想,以运作高效为目标,经过持续建设完善,已经搭建了结构较为完整、主体业务流程基本贯穿的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体系,系统涵盖全省工程物资、备品备件、业务用品和杂品等所有采购、物流业务管理环节,并与省内的ERP系统、工建系统、合同系统、预算系统等管理域系统之间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共享,信息孤岛现象基本消除。基于协同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供应链系统与操作流程紧密配合,基本形成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三流管控”,以及业务流程贯通、内外部协同贯通、跨部门协同贯通、系统间数据贯通的“四个贯通”,已经成为支撑四川移动采购部、财务部、建设单位、网络部、各地市业务部门及外部协作厂商人员相关业务处理的生产支撑平台。 随着信息化发展趋势,供应链系统的定位需要从“生产支撑”逐步向“管理支撑”转变,站在供应链宏观管理角度进行顶层设计,从全局角度对系统进行统筹规划,以IT大连接为手段,逐步形成大数据中心仓库,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实现整体供应链可视化,整体利益最大化,管理成本最小化,提高供应链总体水平。目前,四川移动供应链系统只是实现了省内系统的局部分散性连通,需要进一步提升完善: 1. 未完全实现供应链业务流程全贯通,存在管控风险 没有全局角度对供应链系统各层次、各角度、各因素进行统筹规划,对供应链全过程业务缺少统一的管理规范,与省内ERP系统、工建系统、预算系统、报销系统、合同系统、统一信息平台和集团供应链系统、电子招投标系统、主数

成都大型施工单位

1、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 3、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4、中国第五冶金建设公司 5、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6、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7、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8、成都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9、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 10、中国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 (以上前10名为优势骨干企业) 11、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12、攀钢集团冶金建设公司 13、四川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14、四川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 15、成都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6、四川电力建设三公司 17、四川省泸县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 18、中国核工业第二四建设公司 19、四川电力建设二公司 20、四川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21、四川星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2、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 23、成都铁路工程总承包有限责任公司 24、四川广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5、四川希望华西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26、四川君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7、成都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28、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公司 29、成都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30、成都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31、成都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32、四川省泸县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3、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34、四川省第十一建筑有限公司 35、四川省泸县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6、四川省第十五建筑有限公司 37、四川贵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8、攀枝花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 39、四川忠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40、四川华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41、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公司 42、成都市龙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43、成都市第八建筑工程公司 44、四川省化工建设总公司 45、四川省煌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6、泸州市纳溪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47、成都龙双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48、四川省水利电力工程局 49、四川新兴建筑工程总公司 50、四川省达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x公司各部门职责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部门职责 2006年12月

目录 综合部 (3) 发展战略部 (5) 计划建设部 (9) 财务部 (12) 人力资源部 (18) 市场经营部 (22) 客户服务部 (28) 集团客户部 (35) 网络部 (42) 物资供应部 (49) 审计部 (51) 党群工作部 (54) 纪检监察部 (56) 奥运项目管理部 (59) 客户服务中心 (63) 数据业务中心 (71) 业务运营支撑中心 (81) 网络优化中心 (87) 网络运行支撑中心 (94) 工程建设中心 (100) 传输中心 (107) 培训中心 (115) 行政物流中心 (119) 分公司 (128) 工会 (132)

综合部 综合部是公司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并支持各职能部门和各生产中心的工作,负责为公司领导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服务和支持。部门职责如下: 1、根据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完成部门关键绩效指标及工作目标; 2、负责公司文秘工作,包括公司重要文件和综合管理制度等的起草、收发文管理、公司会议议定情况的监督执行等; 3、负责公司OA系统的应用管理; 4、负责公司公共关系管理工作,包括政府、媒体、合作伙伴、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等关系的沟通和维护; 5、负责公司企业宣传管理,包括公司企业形象宣传,公司新闻发布,信息披露,公司杂志、报纸、简讯的编制发行,公司网站日常管理,行业媒体宣传等工作; 6、负责公司承办、主办的有限公司会议和内部重要会议的会议管理; 7、负责公司来访和出访活动的管理,含公司人员出国(境)活动管理; 8、负责公司内部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查阅等工作; 9、负责公司信访管理工作;

中国建筑公司排行榜

1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2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3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4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6 上海建工集团 7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8 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 9 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10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11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 中国海外集团 14 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 15 广州市建筑集团 16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17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 18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19 中建国际建设公司 20中国建筑一局集团 21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22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 23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24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25上海城建集团 26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 27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28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9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 30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31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32北京市市政工程总公司(集团)33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34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35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36天津市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37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8江苏苏中建设集团 39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40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41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42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43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44中铁建工集团

45浙江中成控股集团 46江苏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47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48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49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50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 51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52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 53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 54重庆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5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56中国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 57广西建工集团 58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59山东三箭集团 60云南建工集团总公司 61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 62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63长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64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5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6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 67广东中人企业(集团)有限公司68青岛建设集团 69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 70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71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 72江苏中兴建设有限公司 73正太集团有限公司 74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75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 76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 77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 78五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9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80中国第二十二冶金建设公司 81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82广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83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84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5中国第五冶金建设公司 86江苏江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87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 88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建筑公司企业排名

中国工程局排名 1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中国建筑), 2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中国中铁) 3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中国铁建) 4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Group) Corporation(中国冶金) 5 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 Company (Group)(中港) 6 Sha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Greneral Co.(上海建工集团) 7 Sinohydro Corporation (中水集团) 8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北京城建集团) 9 China Road & Bridge Corp. (中国路桥) 10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Group)(北京建工集团) 11 Zhejia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Ltd(浙江建设投资集团) 12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rporation(上海城建集团) 2009年,中国施工企业排名就大为改变,排名也说明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许多项目集中在铁路和公路。 2009中国施工企业排行(2009-10-12 10:07:46) 1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2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3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4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6 上海建工集团 7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8 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 9 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10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11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 中国海外集团 14 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史

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 1994年3月26日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 1994年12月底广东首先开通了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1995年4月中国移动在全国15个省市也相继建网,GSM数字移动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1997年7月17日中国移动第1000万个移动电话客户在江苏诞生。 1997年10月22日、23日广东移动通信和浙江移动通信资产分别注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 1998年8月18日中国移动客户突破2000万。 1999年4月底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 1999年7月22日0时"全球通"移动电话号码升11位。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它是在分离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和业务的基础上新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00年5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揭牌。 2001年7月9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2.5G)系统投入试商用。 2001年11月2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第一亿客户代表在北京产生,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已成为全球客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2001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通信关闭TACS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 2002年3月5日中国移动通信与韩国KTF公司在京正式签署了GSM-CDMA自动漫游双边协议。中国移动通信率先实现了GSM-CDMA两种制式之间的自动漫游。

2002年5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实现短信互通互发。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业务正式投入商用。 2002年10月1日中国移动通信彩信(MMS)业务正式商用。 2003年7月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和用户总量均居世界第一,手机产量约占全球的1/3,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机生产大国。 2003上半年,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2.34亿户,普及率为18.3部/百人。 1997年底北京、上海、西安、广州4个CDMA商用实验网先后建成开通,并实现了网间的漫游。用户发展达到55万户。 1998年8月一纸“军队不得参与经商”的禁令使“电信长城”运营者的身份变得格外敏感,CDMA在中国的前途因此备受关注。 1999年6月联通在香港举行的全球CDMA大会上宣布其CDMA发展计划,但因知识产权谈判等因素,该计划没有实施。 2000年2月16日中国联通以运营商的身份与美国高通公司签署了CDMA知识产权框架协议,为中国联通CDMA的建设打清了道路。但是,框架协议签署仅仅两周之后,联通CD MA项目便被政府暂停。 2000年10月中国联通副总裁王建宙宣布将重新启动CDMA网络建设,并且于该年年底正式开始了筹备工作。 2001年1月原部队所有133CDMA网在经过几个月的资产清算后,正式移交中国联通。 2001年2月27日联通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负责整个联通CDMA网络的建设和经营。联通CDMA网络建设的具体筹划工作正式展开。 2001年3月28日联通CDMA建设一期工程系统设备的采购开始发标。 2001年5月15日中国联通CDMA一期工程系统设备招标结果公布,10家中标厂商与中国联通所属联通新时空签订了总金额RMB121亿元的合同。CDMA网络建设全面启动。 2001年6月联通在2001年3G大会暨第六届CDMA年会上与世界13家著名运营企业签署CDMA网间漫游谅解备忘录,包括美国斯普林特、加拿大BellMobility、日本KDDI、澳

四川华西集团多元化;经营战略

四川华西集团多元化经营战略 近30家子公司和20余家直属分支机构,华西集团现行组织架构简图如 3一2。2008年集团荣膺“2008全球华商企业500强”第399位;居中国 企业500强第312位、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119位;列“EN’R中国承包

商企业60强”第17位;“四川企业100强”第n位20。集团是四川省重要国有骨干企业、省政府重点培育的30家“迅速做强做大的大企业大集团”之一,持有国家建设部首批核准的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享有外经、外贸经营权,拥有AAA企业资信等级。 市场来看,多元化可以分为以下几大大块,具体如下:建筑施工业、 建材、房地产、设计科研、建设投资、租赁、安装、场道等领域。 1、建筑施工业务。华西集团建筑施工业涉及工业工程、基础工 程、市政工程、安装工程、以及房屋建筑工程等多个领域。拥有房屋 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个,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 质10个,市政公用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4个,公路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1个,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2个,各类专业施工承包一级资质28个,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8个,各类专业承包二级资质55个,特种专业施工资质2个。华西集团房建主业单位有外区公司(西安、上海、深圳、海外)以及内区(四川省)的号码公司 (一建、二建、三建、四建、五建、六建、七建、八建、十一建、十 二建、十三建、十五建)。2008年营业收入160多亿,施工面积2908.30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290;竣工面积523.4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37.10/0。在建单位工程1544个,新开工面积732.30万平方米。全年新 增任务184.48亿元,其中,新签工程合同172.41亿元,共计1042份, 建筑面积1089.6万平方米。华西集团建筑施工主业产值长期以来占全 年营业收入的90%以上,而利润率却只有1.950/0左右,建筑施工主业大 而不强。 2、建材业务。华西集团于2009年6月份组建四川华西建材产业集 团公司。而进入建材集团的各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如下:四川华西混凝 土工程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200万方,产值约6亿元,市场占有率约8cy0,但面临着行业产能过剩市场即将进入过度竞争阶段,实际的市场占有 率正在逐年下降;四川华西管桩工程有限公司2008年生产及施工产值 4000万,市场占有率约50/0,市场局面还没有完全打开,施工能力比较弱;七公司构件业务年生产能力约1亿元,2008年完成产值约8000万 元,产品单一工艺落后,市场结构不好;绿舍公司年生产产值约6000 万,项目投入产出比较低,产值规模上不去,市场培育和市场开拓难 度大。 3、房地产业务。公司具有房地产开发二级资质房,也是最早具 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企业,但由于种种原因,房地产业务一直没有做 起来,错失了很多机会。目前房地产所开发的土地来源主要是集团划 拨地,没有单独从市场购买的土地,开发项目中,主要用来满足内部 市场,还没有进行市场化运作。 4、设计科研业务。华西集团设计和科研能力较强,资质比较全 面。设计方面:品牌认可度较高;人力资源的规模;技术管理、技术 保障体系具有优势;品质有保障;可以实施设计总承包。科研方面: 有较多的人才,具有人才优势,相比其他企业,盈利水平比较高,但 规模不大。 5、建设投资业务。由于缺乏关于投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目前建设投资还处于通过做项目而探索的阶段。建设投资发展面临的 主要问题:注册资金与投资总额比例限制;融资渠道不广泛,容易造 成资金短缺;投资领域不广泛。 6、租赁业务。目前租赁业务规模不大,拥有资产钢管1500吨, 扣件1500套,钢板3000吨,其中,钢管和扣件的利润比较高。公司业 务有50%在集团内部消化(只占据集团内部市场1。%的份额)。公司进 入市场较晚,且资产较小,管理工作不够完善,无法很快真正完全地 参与到市场竞争,公司的租赁材料没有更新和创新的东西,资产太过 单一。 7、安装业务。拥有工程总承包、专业承包能力,主要承接工业 项目和民用项目的安装业务。拥有机电安装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 总承包一级、钢结构工程、消防设施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化工 石油安装管道工程、管道工程专业承包等一级资质,具有对外经济合 作经营资格。2008年产值8亿,资金充裕,市场认可度较高,公司形 象较好,在本地的竞争力很强。行业竞争激烈,企业经营手段单一, 由于长期不得进入一些特殊行业,使得一些技术有所下降,公司重型 设备比较短缺。

中国工程局排名资料

中国工程局排名

中国工程局排名 由于土建类学生招生规模巨大,现在进入设计院难度很大,不少学生也进入施工企业,由于行业背景和历史渊源。我校学生进入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旗下的各大工程局的学生不在少数。记得多年前在水-柏铁路的北盘江大桥我就碰到一位大桥局的我校毕业生,他说选过我的土木工程地质课,遗憾的是大堂课100多人济济一堂,我在糟糕的记忆里google许久楞是没有想起来。 同时,在四万亿规模投入的带动下,国内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通过施工企业来完成。包括株洲高架桥坍塌、杭州地铁塌陷、上海倒塌建筑等事故对于施工商工程建设质量形成严峻考验,对于所有工程建筑承包商提出挑战。建筑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是悬在大家头上的紧箍咒,分包的风险也许多年后才会暴露,包工头可以拿了钞票拍屁股走人,但是大帽子单位(工程局)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大的工程局每年招收的毕业生数目巨大,最近和中铁二局的总工一起开会,了解到今年二局招了毕业生六百多,完成产值400多亿,可见项目众多,需要工程技术人员的数目也是惊人的。当然,一年后有多少人能够留下那也难说。 2011年,ENR(工程新闻杂志)首次发布中国施工承包企业排名。这也是ENR首次为美国之外的国家单独排名。由此可见中国建筑行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已越来越为世界关注, 11年排名如下(依据合同金额)......

1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2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3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4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6 上海建工集团 7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8 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 9 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10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11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 中国海外集团 14 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 15 广州市建筑集团 16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17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 18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19 中建国际建设公司 20中国建筑一局集团 21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22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